图书馆卫生管理(共10篇)
1、图书馆内的走廊地面及门窗的清洁卫生由工作人员负责。
2、清洁卫生的标准和要求
1)借阅室每天上班后,首先打扫室内卫生,并将椅子归位;书架清洁每周1次,门窗清洁2周1次。
2)做到室内达到“六净”(即: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用具、灯具净);“四无”(即:无灰尘、无脏物、无墙壁污涂、无乱贴乱挂)。
3)各部(室)在规定位置悬挂统一制作的管理制度和各类指示标牌。
4)家具要经常擦拭、除尘、保持清洁,摆放位置要适当,已成一定格局的,未经领导允许不得私自挪动、增加或减少。
5)不准私自在家具上钉钉子、刻画、安锁和把手,不准蹬踩家具。发现破损应尽量自己动手修理,自已修不了的,及时通知有关部门修补。
6)经常开窗换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无异味。
7)办公用品置放整齐,非办公用品不得摆在桌面上,阅览室内不准堆放杂物。
8)不准在墙上钉钉子,不得随意悬挂与工作无关的图片、画页。
9)不得在建筑物上涂写刻画和乱贴告示,污染墙壁。布告只能贴在公告栏内,发现有人往图书馆墙上乱贴告示,应予以制止。
10)保持厕所卫生,提倡文明使用、正确使用。不准在厕所墙壁乱写乱画。清洁人员应随时清扫、除尘、除臭,保持厕所清洁,遇有堵塞及故障应通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寿县迎河中学
1 图书馆的卫生隐患
1.1 交叉感染
医院图书馆读者大多是医师、护士等医务人员,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他们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要比一般社会人群高, 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之间的直接、间接接触比较多, 图书被反复借阅, 计算机键盘等公用物品也被反复使用。从书刊自身角度来讲, 纸张中胶性物质如淀粉、水胶和酪素胶等较多, 这些物质为真菌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由于书刊具有吸附性, 有可能把各科室的特别是传染病、发热门诊等科室的病原微生物粘附在书刊上, 再带回图书馆, 就很容易对图书馆的书刊、其他公用物品和空气造成污染, 而受污染的图书、物品、设备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消毒处理, 工作人员与读者也没有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那么病菌就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接触到的工作人员与读者带到各处, 从而导致广泛传播。据2000年慈溪市人民医院采集书刊样品, 检测合格率为75.83%, 菌落总数超标率为18.33%, 致病性微生物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各为10.83%与7.50%,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7%、3.33%、2.50%和0.83%。而且图书的借阅率与污染程度呈正相关系[1]。
1.2 虫媒感染
图书馆作为图书和文献资料的收藏集中地, 长期大量封闭的储存, 有些书刊常年不动, 且受到周围的环境湿度、温度、光线及污染物的影响, 必然受到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及有害昆虫 (书虱、皮囊虫、毛衣鱼、苍蝇、蟑螂等) 、老鼠的侵袭, 书刊被虫蛀的事常有发生;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接触到霉菌污染的图书后, 易患过敏性皮肤病, 如湿疹、荨麻疹、螨虫性皮炎等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苍蝇、蟑螂在图书上停落、舔吸、排便等活动, 使痢疾杆菌、乙肝病毒等致病菌污染图书;老鼠在破坏图书的同时, 也传播鼠疫、出血热等疾病。
1.3 电离辐射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 医院图书馆逐渐实现计算机化管理, 增加了由计算机设备产生的辐射, 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电子设备和电气装置如计算机、条码阅读器、打印机、复印机、通电线路、各类家用电器等, 这些设备离人体距离近, 是图书馆重要的电磁辐射污染源。虽然对图书馆常用设备的电磁辐射情况进行了分析后显示, 这些设备单独的电离值都在安全范围内[2], 但据医学研究证明, 长期处于这种电磁辐射的环境中, 会影响身体的循环、免疫、生殖和代谢系统。此外馆员由于长时间的计算机操作, 普遍出现眼睛疲劳干涩、肩膀酸痛、颈椎病等职业慢性病。
1.4 空气污染
由于图书馆人员流动性较大, 读者比较集中, 加上出于保护书刊的目的不能长期开窗, 空气会比较混浊。污染阅览室的气体主要有:①人体本身发出的气体。据专家测试:人体代谢产物中, 从呼吸道排出的化学物质就达150种, 通过皮肤表面排出的也有170种之多, 还有由于疾病携带者呼气、讲话、咳嗽等所喷出的飞沫都含有致病菌;②书刊的油墨味, 堆放多年陈旧图书散发出的书斑味, 建筑材料 (涂墙料等) 、阅览桌椅的油漆等所释放出来的气味。③计算机、空调、打印机等设备散发出的各种有毒气体, 使馆内空气的负离子显著减少, 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如计算机和打印机开机后所产生的臭氧、化学粉尘和苯类化合物。④南方天气炎热, 夏天使用空调一般比较密封, 不仅使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 阴阳离子正常比例的失调, 为室内某些细菌微生物滋生繁殖创造良好条件且空调系统内滋生的革兰阴性杆菌在空气中传播, 能引起人的发热、咳嗽、胸痛、肺炎等疾病。⑤书库里灰尘较多, 主要成分是微尘、尘螨及排泄物, 他们长期漂浮在室内空气中并被馆员大量吸入。微尘中含有不少物质能致癌;尘螨易与特异性IgE相结合, 释放炎症介质, 引起炎症反应[3]。
2 防疫措施
2.1 定期对图书和书库进行消毒, 防止交叉污染
图书馆常规配备清洗、消毒、杀菌的物品和设施。要定期入库检查, 发现尘埃及时清除, 杀虫灭鼠。定期清除带菌图书, 对还回来的图书特别是受霉菌感染及书虫侵害的图书可用过氧乙酸等化学药品对图书进行消毒, 在消毒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消毒结束后要充分通风换气, 以避免化学物品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 可在书库或阅览室装紫外线消毒灯, 杀灭病原体。开关应放在室外隐蔽的地方且标有显著标示语以防读者误开消毒灯。
2.2 改善图书馆室内环境
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打开门窗,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使混浊的空气被及时排出, 同时也补进新鲜空气,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对比较密封、阴暗、潮湿的书库, 可采用电风扇、排气扇帮助室内通风换气;利用抽湿机等设备, 保持室内干燥。以各种手段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最大限度防止图书发霉, 是抵制病菌传播的最佳方法。②书库内适当放置吸附剂, 吸收臭氧;③改善办公环境, 防止电离辐射。每天擦拭计算机显示屏, 主机确保干净以减少静电干扰。可适当种植防辐射的桌面小植物如仙人掌等。
2.3 制定健全的消毒管理制度
在图书馆入口醒目处张贴本馆管理制度及入馆须知, 如医务人员不得穿工作服入馆, 在图书馆门口提供放置工作服的专门位置;对读者进行卫生宣传教育, 让读者认识到保持图书馆内环境及设施整洁的重要性, 养成进馆前后要先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避免疾病的传染与被传染, 同时协助配合好图书馆员的各项工作。
更加重要的是做好工作人员和读者的消毒工作:①工作人员消毒:工作人员的消毒方式主要是洗手, 因为手与其他物品接触的机会是最多的。某医院随机抽取的5位志愿者手的菌群调查也显示, 洗手前皮肤表面所含杂菌数68.2 个/cm2, 用普通肥皂流水洗3次后, 检测杂菌数为零。所以, 工作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掌握科学的洗手方法, 用流水洗手并保持至少30 s以上。在疾病流行期间, 最好定时用70%的乙醇棉球擦手。②读者的消毒:一般情况下, 可在读者入口处安装洗涤设施, 在传染病暴发或流行季节, 则可在入口处放置0.5%碘伏溶液, 供入库读者洗手消毒。
医院图书馆设在医院范围内, 书刊受污染率要比其他图书馆高。其作为传播知识、交流信息的公共场所, 馆内卫生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心情和馆内人员的身体健康, 因此, 图书馆的防疫工作不可忽视, 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协作, 确保读者和馆员身体健康, 为医院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陆建玉.医院图书馆书刊污染状况调查分析.职业与健康, 2002, 18 (5) :99-100.
[2]张福俊, 尹燕, 孙建峰, 等.图书馆电磁辐射污染探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31 (18) :84-85.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在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对获取信息的速度和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这样的形势,进行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是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图书馆数字化步伐加快,纸质文献的电子资源共存,自建数字库凸显科学特色,读者借阅信息完全数字化,图书采访、编目近乎无纸化……在文献的采编等方面采用了联机的数字化管理后,可避免重复劳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高职卫生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对图书馆发展意义重大。
1、信息资源的不平衡。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图书馆都能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连接上INTERNET获取信息资源,同时也出现了多个高职院校联合建立的网络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共享资源。但更多的图书馆因受人力、财力、物力的制约,难以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信息加工和传递仍停留在效率相当低下的手工处理阶段,不能充分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
2、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格和标准。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工作,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缺乏对标准规范重要性的认识,缺乏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的关键标准,缺乏开放、联合、共享的标准规范建设与应用机制等。各个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在数字化过程中并无统一的标准和规划,造成了资源和劳动大量重复。而且各馆所建立的数据库普遍存在着结构单一、标准不规范、覆盖面狭窄等缺点,互不兼容的数据库不仅令资源共享增加了难度,也影响了网上检索的效率。
3、人才缺乏。高职卫生医学情报信息人员不仅要具备在现代网络条件下迅速获取情报信息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能够利用所获得的情报信息为用户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现代的高职卫生院校图书馆需要的是兼通医学、图书情报学、计算机技术和外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类人才目前的紧缺直接影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对图书馆开展深层次的医学情报信息服务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能有效解决传统图书馆所存在的几大问题:
1、时间问题。传统图书馆的开放时间相当固定,很难做到全天开放,读者无法自主安排进馆时间,因而获取馆藏文献资源的时间受到很大限制。当把馆藏资源转化为电子文献,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后,在时间上给予了广大教师、学生读者极大的自由,尽享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使广大读者随时地都能通过计算机远程访问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上述的问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空间问题。传统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空间不足的问题,有限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馆藏资源的采集扩充。数字图书馆可打破文化传播的围墙。另一方面,网络化的数字图书馆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阅览空间,无形中扩充了图书馆的实用面积。无论何人,也无论其身处何方,只要连通数字图书馆的网络系统,就能方便地使用丰富的信息资源。
3、人力资源问题。数字化的图书馆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与之相适应,其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与信息管理知识。图书馆大力加强馆内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将使原本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
1、大力加强高职卫生院校图书馆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高职卫生院校图书馆还处在图书馆自动化初期阶段,停留在单项工作的自动化或局域网水平上。在少数能提供网络化信息存取的图书馆内,其远程存取也只有书目、文摘等二次信息。因此图书馆必须构建好馆内的计算机系统,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能连接国际医学信息情报网络,充分利用INTERNET上的丰富资源,建立本地的医学信息数据库,自主开发或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图书馆只有具备了优良的信息基础设施,才能实施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医学生读者的需求。
2、高职卫生院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要求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全面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才能把图书馆的整体结构调整得更为平衡与合理,才能产生高质量的文献数字化成果,才能为广大医学生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处理信息需求的能力,还应具备分辨信息、信息定位与信息评估的能力,并能针对具体项目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信息技能的培训应作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3、联合协调,统一标准,建立特色馆藏数据库、简易的资源共享是数字化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优点。有效利用和共享图书馆资源,可减少信息资源的重复购置,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增强知识资源的再创造能力,有利于科技创新。在统一的标准下,各馆建立自身的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每所高职卫生院校的图书馆都收藏了一些有特色的印刷版书报刊资料,而这部分资料是一般的数据库没有的。对于这部分资源,医学院校图书馆可以加工整理以建立自己的特色馆藏数据库。此可丰富共享资源,保障医学研究的需要。
4、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数字化图书馆必然要提供数字化的服务,例如计算机管理的借还书系统、电子阅览室提供的INTERNET服务、多媒体形式的用户培训等。服务手段的数字化要求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必须从被动型转为主动型,如主动了解用户需求,拓宽医学文献资源渠道,建构丰富的数字化医学信息资源网络,提供多种类别的信息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数字化是当前高职卫生院校图书馆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医学情报信息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INTERNET和数字化技术,推动高职卫生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将医学情报信息服务提高到新的层次,从而带动医学卫生院校科研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高职卫生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服务的必然选择。建设符合各自院校学科专业的完整的馆藏体系,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能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提高,对优化馆藏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构建一个具备系统的印刷型馆藏和特色鲜明的数字化馆藏的信息资源中心,是高职卫生院校图书馆努力奋斗的目标。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人类实现接近理想状态资源共享的手段,虽然在目前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局部的问题和困难,但图书馆数字化是时代的新生事物,充满勃勃生机。
[1]王玉兰.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8):139.
[2]邝国庭,欧穗东,张小晶等.INTERNET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0,20(6):38 39.
[3]韩弋毅.医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存在问题的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1,21(8):68 69.
[4]董建成,张志美.因特网对医学图书馆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0(6):1 2.
一、卫生管理机构构成:
组长:
组员:
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及个人卫生制度
(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1、新上岗的服务员必须先体检后上岗,取得体检合格证后,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并经考核后才能上岗。
2、服务员必须每年体检一次,并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二)个人卫生管理
1、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
三、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1、供顾客使用的床上用品、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2、客房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
3、客房清洗的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4、客房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5、客用棉织品清洗消毒前后应分设存放容器;
6、客用棉织品、清洁用抹布应分类清洗;
7、棉织品经晒干烘干后应在洁净处整烫折叠,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及时运送至储藏间保存;
8、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9、遵照各级爱委会有关灭鼠、灭蝇、灭蟑螂的安排和实际情况,按照技术要求在食堂内投放鼠药,喷洒药水,摆放夹鼠板,做到无蝇、无鼠、无蟑螂。
四、卫生检查奖惩考核管理制度
1、自查由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组织计划,分管领导
带队,每月不少于一次,定期对本单位从业人员开展卫生考核工作。
2、检查内容主要是服务过程中的卫生状况,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记录。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相应责任人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以后每次罚款20元并通报批评:
1)健康检查合格证明过期,进行卫生操作时未穿工作服或工作服不洁的;
2)客用饮具表面不光洁、有油渍、水渍和异味;
3)供顾客使用的一次性卫生用品超过有效期、重复使用一次性卫生用品;
4)床上用品未能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
5)卫生间有积水、积粪、有异味;
6)客房未及时清洁或未按照程序进行卫生清洁;
7)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损坏未及时报告的;
8)地面有果皮、痰迹和垃圾的;
9)发现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未及时报告的。
五、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通风系统清扫管理制度
1、室外公共区域应随时保持干净整洁。
2、室内公共区域地面、墙面、门窗、桌椅、地毯、台面、镜面等应保持清洁、无异味。
3、废弃物应每天清除一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卫生间管理是园内管理水平和教师文明素质的综合体现,为树立幼儿园良好形象,保持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特制订本制度:
一、园内卫生间每天由保育员负责全面清扫、擦洗。
二、幼儿上厕所须排队,有秩序的入厕,全程必须有教师跟随,以防幼儿拥挤、或发生意外。
三、卫生间所用的消毒、洗涤用品用后一律放入收纳柜,拖把、扫帚、刷子等用具,用后放回原位,摆放整齐、保证设施完好,上下水道畅通,如有损坏要及时报告维修。下水道堵漏器盖不得取出,如取出发生堵塞由当事老师负责疏通。
四、马桶、洗手池、洗碗池、拖把池严禁倒入杂物或食物残渣,使用过的卫生纸丢入废纸篓,用过的卫生巾(绵)用塑料袋或纸包好丢入纸篓,严禁丢入马桶内,如发生堵塞由当事老师负责疏通
五、园内所有老师和员工不论在任何时间和情况下都不可以使用幼儿专用马桶。
六、卫生间及时打扫,全天保洁,通风良好,做到地面无积水、无痰迹、无蝇蛆、无烟头,便池无便迹、无尿垢、无污物。洗手池无积水、无污渍、洗手台保持干净、干燥、无异味、不放无关的物品。
第一条:学校的保健工作由分管副校长负责,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校医、卫生教师、学生卫生委员统管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
第二条: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
(1)教育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2)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教育学生经常保持校园整洁。
(3)采取积极措施做好常见病、多发病和近视眼的防治。
(4)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加强安全教育。
第三条:认真抓好教学卫生。要以学生各种生理活动的可能性为基础,合理组织教学过程,保证“教”和“学”的高效率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此外,要注意授课课卫生、读书卫生、写字卫生、考试卫生等,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第四条: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根据《中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结合本校实际,分期分批逐步配置,充分发挥卫生室的作用。
第五条:每学期举办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班主任要利用《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手册》,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第六条:认真做好近视眼防治工作,分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要明确自己职责,及时了解学生近视率增长情况,并加强教育。教室里学生坐位定期调换。
第七条:每天上、下午等二节上课前五分钟为眼保健操时间,该节课任课老师及时进教室指导学生做好眼操,任何教师不得拖堂占用。
第八条:对传染病要实行“四早”:早发现、早隔离、早烟治疗、早报告。
对学校发生的传染病,卫生室要向卫生防疫部门汇报,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蔓延。
第九条:对学生常见病要采取积极的预措施。如近视眼、龋齿、蛔虫病、蛲虫病等,平时要加强健康教育,并针对疾病形成的原因,加以预防。
第十条:全校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及校园环境要每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地上无纸屑、果皮、痰迹,墙上无污迹脚印,桌上无杂物,门窗灯管无灰尘,定时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办公学习用品放置整齐。
第十一条:建立经常性的卫生检查制度。教室、包干场地的卫生列入“三项竞赛”之一,班主任负责每天检查一次,其卫生情况列入班级工作内容;办公室由值周领导每天检查;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仪器室、实验室由教导处负责检查;教工宿舍、学生宿舍由工会定期负责检查;食堂、餐厅、厕所由总务处负责检查。
第十二条:开展晨检制度使学生经常保持个人清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般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委员负责检查。要求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换衣服;勤漱口、刷牙)、“五不”(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大小便)的好习惯。
第十三条:住宿生生活指导老师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指导学生勤洗澡、勤换衣,三餐饭吃好吃饱,积极参加早锻炼活动,生活指导员要整理学生床上用品,开启门窗,擦净桌凳,室内用品放置整齐。
第十四条: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炊管人员特别要精心防上粮食、蔬菜和其它食物虫咬鼠吃和腐烂变质等现象产生防止食物中毒的事故出现。
第十五条:炊事人员必须做到“三勤四禁”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换洗工作服;勤洗澡理发;严禁带病上岗,严禁烧菜做饭时吸烟谈天、严禁随地吐痰用手抓熟食。
1 中职学校图书馆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图书馆藏书陈旧, 结构不合理
许多中职学校图书馆多年来从未进行过图书剔旧工作, 馆藏充斥着大量破旧过时、无人问津的图书。有些学校因为要应付图书馆评估, 而大量购进便宜图书, 图书采购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筛选, 甚至还有不少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图书馆在书刊选择的问题上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 导致馆藏结构的失调与不合理,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
1.2 缺乏重视, 观念落后, 管理模式陈旧
在许多中职学校, 图书馆往往是“被遗忘的角落”, 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存在的价值, 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缺乏了解, 进而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无论是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都对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
1.3 图书馆没有真正发挥强化教育的功能
我国中等教育自改革开放至今, 所取得的成绩毋庸置疑。然而, 反思过去, 就会发现仍存在很多问题, 突出表现为:较窄的专业教育使得中职学生学术视野不宽;较弱的文化陶冶使得中职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较重的功利主义教育使得中职学生畸形发展。其结果是中等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 虽然熟悉本专业知识, 却对专业相关知识知之甚少, 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另外,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不少中职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存在不恰当的价值取向, 信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 出现精神失落、道德滑坡等问题。因此, 加强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
2 如何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作用
笔者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从6个方面就如何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作用进行了如下探讨, 以期与同行交流。
2.1 开拓创新, 加速现代化建设
加速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 首先, 观念现代化才能确保图书馆事业迈向现代化;其次, 图书馆的发展依赖于技术的发展, 现代化技术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三, 只有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技术含量, 才能使图书馆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 现代化图书馆应该是观念、管理、技术和服务的现代化。显然, 加速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已成为中职学校图书馆发展的首要任务。
2.2 根据专业设置, 改善藏书结构
图书馆的藏书包罗万象, 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无边的知识海洋。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通常包括3个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学生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所获得的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需要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来巩固课堂知识, 同时开阔视野, 改善知识结构, 弥补专业面过窄的不足。
职业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体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职教特色, 收藏基础性、专业性和综合性书籍, 使之文理得当、结构合理。同时, 书刊入藏要坚持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统一的原则, 注重教学与专业特点, 选择新科技、新方法、新思想的专业书籍, 使馆藏结构更科学、合理。
在文献载体方面, 要增加电子出版物的入藏比例, 并重视收集和整理互联网上的信息。在重视有形文献收集的同时, 还应重视虚拟文献信息的收集、筛选, 构建优秀的图书馆网站, 把科学、实用的网络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 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2.3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综合素质, 树立高尚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既是一个学术型的服务研究机构, 又是一个较为繁琐的服务部门。中职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与读者联系的关键和纽带。印度著名学者阮冈纳赞指出:“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于图书馆的工作者。”因此, 职业学校图书馆应始终把人才的建设与培养、继续教育及知识更新作为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提高综合素质的长远的战略性措施来抓。
随着现代化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 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 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数字资源检索等知识。同时, 图书馆要做好文献服务工作, 工作人员必须摆脱传统的服务观念, 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只有通过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关心, 主动地与学生接触、沟通, 才能了解学生的需求, 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才能使馆藏书刊得到充分利用, 才能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2.4 做好导读工作,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同时他们正处于成长阶段, 思想不稳定, 在阅读方面易受社会各种潮流的左右。
基于以上特点,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呢?导读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联系的重要环节, 如新生入学入馆教育和文献检索课, 需要编制导读书目、重点图书介绍,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图书馆正确阅读;通过各种读书活动促进“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校园学习风气;尝试通过榜样示导、书目指导、方法点导、环境诱导等方式, 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5 开展各项活动, 延伸第二课堂,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这一素质的形成受到社会风气、家庭环境、校园文化及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中职学校应进行课堂教学与图书馆教育双向渗透, 学校从过去依赖课堂教学的灌输, 转向包括图书馆在内的“第二课堂”, 寻求全面素质的提高。图书馆可与学校的学生会等部门密切联系, 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 强化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如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沙龙、学生读书会、读书俱乐部、公益讲座、名著欣赏报告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 进行理想信念和学术观点的大讨论, 把德育寓于各类活动中;还可以结合国家的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和先进人物事迹, 在图书馆进行图片巡展, 定期向学生推荐、介绍新书、新人、新事。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积极向上的环境中, 就会达到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效果。
2.6 组织学生参与图书馆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图书馆内的公益劳动, 招聘“学生管理员”, 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 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勤工助学问题, 同时还能及时了解到读者的信息需求和兴趣爱好, 使学生更加了解图书馆的业务工作, 既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技能, 又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一定的劳动基础。
综上所述, 随着新理念的不断深入、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图书馆在学校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中职学校图书馆, 只有依据专业特色, 不断加强软、硬件的建设, 开发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多项功能, 才能在职业教育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卫生统计质量;卫生监督;管理服务
伴随着卫生监督体制的不断改革,各个卫生监督部门已经进入了计算机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而卫生统计学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将卫生统计信息的功能有效的发挥出来,可以持续提升卫生监督部门的管理能力。笔者将自身多年的防疫监督工作经验总结如下,希望为卫生监督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卫生统计学的作用
统计学(statistics)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有效的帮助人们研究分析占有的信息,从而达到去伪存真和正确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卫生统计学指的是采用统计学的手段来分析人类的健康情况与卫生相关方面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的一门科学。
卫生统计学在免疫疫苗接种结果调查、传染病分类及流行病调查等疾病预防类的应用非常普及。2001年卫生防疫工作才将卫生监督工作分离出来,让其成为一个独立的执法机构,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与卫生部门对于卫生监督工作的政策恰当与否,以及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的落实顺利与否。
2实施信息化管理来提升卫生统计工作的效率是把卫生统计落实到监督工作的有力保证
各级卫生监督部门都设置了信息科,信息课内部设置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以及统计人员,而卫生监督部门的统计工作从传统的依靠手工操作转变到信息化管理,极大的降低了输入及反复填报的工作,强化了各级卫生监督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提升了统计工作的效率。电脑拥有计算准确度高、效率高及储存量大的特点,建设计算机网络,可以有效的使用并储存财务、图书、仪器设备、档案及人事等各方面的信息,计算机网络覆盖的统计信息非常广泛。吉林省统计年报的上报内容新加了财务及人事方面的板块,这就属于统计工作创新的方向,卫生监督部门的统计工作不能只是统计卫生监督工作,还要统计综合管理方面,必须要对卫生监督部门进行全面的管理,并收集相关信息,以此来发挥整体的作用。
2011年,卫生部发布了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平台,把卫生监督工作改革后的各类相关工作进行了整理,发布了十种信息卡。当前,吉林省的卫生培训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形成了一个全面且准确的信息数据库,有效的规范了吉林省卫生监督工作,从而提升了吉林省的卫生监督工作效率。
3保障统计资料源头的准确无误是把卫生统计工作应用到监督工作的重点
3.12011年建立的数据库,可以真实有效的映衬出卫生监督工作的情况,卫生监督工作触及社会层面与各行各业的范围与其工作的任务量是成正比的,卫生监督工作的报告可以有效的映衬出各个卫生监督部门工作的具体成绩。
3.2制定适合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计划及规划,并提供科学的根据。制定合理的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尤其是有针对性的卫生关键产品的抽样调查计划,必须要先确定卫生监督中的主要情况,要研究出现这些情况的源头,同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根据相应情况采取对应的方针。
3.3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卫生监督计划在评价与实施进程中的各个细节,都会出现许多政策问题,政策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而卫生监督相关信息是政府部门制定决定所不可或缺的。
3.4为卫生监督的评价考核工作提供重要根据。各类卫生监督计划工作在完成以后,要对整体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以便总结经验与改进不足,从而实施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3.5为社会报告卫生监督情况提供相应的信息。卫生监督工作的领域非常广泛,其关系着人们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定时向社会报告卫生监督的相关情况,并鼓励大家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够促进卫生监督工作的健康发展。
4开展综合质量信息评价工作是把卫生统计应用到监督工作的技术支持
卫生监督统计信息收集的资料,因为参与调查的数据信息量大且人员多,导致出现的情况也比较多,所以不仅要在调查之前做精密的计划,还要在资料收集完成以后,做大量的资料整理。刚刚收集的原始资料是非常繁杂无序的,必须对其进行对应的整理归类,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后上报领导。原始资料的整理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4.1核查原始资料,并对其进行补充、修改,及合理的删除。一是要分辨已经调查研究的个体情况是否在规定的调查范围内。被调查的人群,不仅要关系到某种危害疾病,且必须是在所在范围内工作的。
4.2整理总结表格完成以后,要依据调查分析的实际情况,把原始数据统计到整理表格中。在完成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后,最后分析该资料。
5强化人员素质建设,提升分析質量是把卫生统计应用到监督工作的人员基础
积极履行部门职责,突出关键环节,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四项改革,充分调动卫生工作者积极性,体现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一是稳步推进医疗资源整合。创新基层医疗卫生管理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着力打造区域基本医疗服务龙头。二是稳步实施基本药品制度。在充分调研、仔细测算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购基本药物工作,为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做好前期准备。三是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在服务项目上,重点实现儿童免疫规划、结核病规范管理、流动产妇管理、重点传染病监测、健康档案管理等工作的均等化;在服务对象上,努力实现城市居民、农村农民、外来民工等三大人群的全覆盖,确保老、幼、妇、残等重点人群预防保健工作的均等化;在应急能力上,通过健全应急处置机制、龙头带动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努力提升全区公共卫生工作整体水平。四是稳步实施绩效考核改革。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突出“医防并重,寓医于防”的理念,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资源利用率、医疗安全、患者评价和劳动效率为核心指标,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适当拉开人员收入差距,稳步推进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二)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在健全体系上求提升。
切实加大区域卫生规划推进力度,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一是加快推进卫生设施标准化建设。落实卫生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彭埠、丁桥、九堡3个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的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工程,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改、迁建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规范达标率力争达到95%以上,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做到站点建设全省领先。二是加快推进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重点实施医院病房大楼和区公共卫生大楼改造工程。同时,加强医疗机构的内部布局调整与设备更新,进一步优化内部服务流程,营造良好诊疗环境,真正为百姓提供优质、均衡、普惠的健康服务。三是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以健康信息管理为核心,以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为突破口,以网络化管理为手段,提升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
(三)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在能力素质上求提升。
(四)推进省级卫生强区创建,着力在服务内涵上求提升。
(五)推进卫生管理机制建设,着力在行业作风上求提升。
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切实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行业作风建设和卫生文化建设,全力打造文明卫生行业。一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为抓手,继续加强基层单位班子建设,制定《基层干部考核管理实施细则》,采取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终考核三种方式,做到组织评定与群众评议、定量评分与定性评价、奖与罚“三个结合”,对基层干部实施全程、全方位的考核管理;继续深化支部建在科室、党小组建在责任医师团队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以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典型激励为重点,继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基础;继续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互动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利用人才、阵地等优势资源,形成城乡统筹、互促共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积极建设具有卫生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综合体。二是切实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继续在全系统深入推广“四线法”,运用药材采购监管机制、临床用药监测机制、医药费用控制机制等监管制度,切实降低群众看病费用。继续深化行业全域预警机制,加强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预警,继续深化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三合理”制度,有效杜绝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树立卫生系统良好形象。继续深化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改革,优化工作流程,重点探索“统一对外受理,统一对外反馈,内部分工负责”的行政许可审批运行模式,提高为民服务效率。三是切实加强卫生文化建设。弘扬“崇德精业、务实高效”的卫生文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认真构建理念识别系统,在基层单位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和单位精神培育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塑造良好职业道德;认真构建视觉识别系统,从环境应用要素、办公应用要素和指示标识要素入手,统一全区预防接种门诊的视觉识别系统,创建省内一流的儿童计免工作品牌,并逐步推进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象识别系统的统一化;认真构建行为识别识别系统,从行为规范和服务礼仪入手,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服务流程再造,构建热心接待、精心诊治、细心访视、耐心宣教、暖心沟通的健康服务“五心”工作规范。
SXH卫生服务中心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录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1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制度............................................................2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制度....................................................3 居民健康档案岗位责任制度....................................................4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5 慢性病监测制度........................................................................6 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7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8 服务随访制度............................................................................9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10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一、加强档案的治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健康档案要采用统一表格,在内容上要具备完整性、逻辑性、正确性、严厉性和规范化。
二、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案要按编号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于原处,逐步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
三、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
四、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五、居民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六、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制度
一、居民建档率要符合市卫生局的要求。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准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二、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存放,保持整齐、美观和规范有序,逐渐实行计算机化管理。
三、居民健康档案应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责任医生要对健康档案进行按照65岁以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及重性精神病人等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设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四、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结合参加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和育龄已婚妇女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防备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五、资料管理人员及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相关信息。
二、公共卫生科信息员每个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新增建档花名册、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按要求上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三、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登记、统计制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计算机化健康档案,要在技术上加强用户权限和密码管理设计,使所有操作和使用者在获得认可后,才能登陆。
四、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五、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六、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居民健康档案岗位责任制度
一、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二、居民健康档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
三、非档案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已经建好的各种档案资料。未经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凡非本人管辖区居民的诊疗情况应及时反馈给辖区责任医生,以便纳入该居民本人的健康档案;凡居民因大病转上级医院住院时应随带健康档案,出院后继承交由社区责任医生保管并及时将本次住院概况记入档案。
四、责任医生是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的第一责任人。对填写健康档案的责任医生应进行培训。按统一的规范来描述记录,内容要真实可靠;符合逻辑,不得随意涂改。如有改动,责任医生必须签字,以示负责。做到字迹清晰,格式规范统一。
五、对各科室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臵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调阅档案必须有登记。
六、纯熟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一、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二、对辖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把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三、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四、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
五、对本辖区已确诊的二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具体记录。
六、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慢性病监测制度
一、公共卫生管理科全面负责慢性病监测管理工作。科主任为本辖区相关业务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各经管医生是慢性病的报告责任人。
二、报告范围:高血压、糖尿病。
三、接诊医生发现确诊的上述二种需要报告的病例,定期内向公共卫生管理科报告,公共卫生科收到报告卡,审核合格登记后,及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出卡片。
四、各种表卡填写要完整,字迹要清楚,不漏项。
五、凡未按要求上报者,按考核细则的规定与考核挂钩,若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加倍处罚。
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一、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二、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开通辖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四、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五、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六、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一、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二、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三、对以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四、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五、对于高危行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进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服务随访制度
一、坚持定期走访村(居)委会老年人,至少每3个入户走访一次辖区登记在卡的老年人,及时掌握老年人变化情况,见面率达90%以上。
二、对新出院老年患者的第一次随访,根据疾病的分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完整填写相关随访记录。
三、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老年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
四、指导老年患者按时服药,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动员老年人参加村(社区)组织的健康活动。
五、随访期间发现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老年患者,与有关部门协商,使患者享受免费药物治疗。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一、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街道、村(居)委会、监护人三级精神卫生管理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二、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至市重性精神疾病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三、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四、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五、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六、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七、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八、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图书馆卫生管理】推荐阅读:
图书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09-10
祁家湾小学图书室卫生管理制度06-15
图书馆管理模式论文 现代图书馆论文06-25
图书馆管理计划09-20
高校图书馆管理01-01
图书馆知识管理06-03
公司图书馆管理规定05-28
大学图书馆管理办法07-19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12-19
图书馆管理员年终总结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