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服务能论文(通用13篇)
[摘 要]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是公共图书馆综合实力在服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图书馆服务活动中相关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基本要素、服务能力系统结构、服务能力系统特点的讨论,在系统工作原理的指导下,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深入探讨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问题。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
图书馆的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进而影响着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益以及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体验,决定着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存在价值。对图书馆服务能力的研究是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综合实力以及所产生的核心竞争力影响深远。
1.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及其系统结构
1.1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
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永恒主题。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的推动下,在公共图书馆业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近年来中国内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创新日新月异。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谢拉曾说过:“服务,这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辞海》及多数心理学教科书都将“能力”解释为:成功地或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而图书馆服务能力有基本能力与特定能力之分。不难看出,成功完成图书馆服务任务是图书馆各种能力要素的共同作用,它们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整体关联的、有序的、可操作、可感知的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
当代图书馆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围绕服务、以服务为核心进行的。因而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基本要素实质是影响和支持服务的图书馆各项工作,即:
1.3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结构
基于对图书馆服务能力要素的基本认识,服务系统首先由各种服务能力要素和服务实践活动要素有力结合,形成特定的要素集;其次则由这些要素集相互作用,构成不同层次的能力系统;最后由各层级能力系统构成整体关联、相互依存、互动有序的服务能力系统。如果将该系统结构看作是大舞台,那么基础能力就是服务能力表现的后台能力和基本功,表现能力则是服务能力正式的前台表演。毫无疑问,管理能力起着将后台能力与前台能力连接起来的舞台编导作用,而发展能力则代表了图书馆服务能力持续发展的新目标。整个体系中,后台能力服务于前台表现,后台能力越强大,对前台能力提供的支持就越有力;而前台表现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用户评价、社会形象和社会存在价值。
2.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特征
2.1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是图书馆各种服务要素相互融合、整体关联的复杂系统。其中,各系统的存在与整个系统的存在互为基础。各服务系统相互影响,形成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各个系统要素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体现了一般能力系统的普遍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特定要求。只有整个系统连接成为有机整体,才能体现出系统功能的力量。
2.2系统的有序性和动态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整体关联性以及要素之间、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层级关系,形成了有序的系统链,使各要素及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变得明确。当某一系统或某一要素发生改变时,与之相关联的系统和要素就会连锁反应,从而对图书馆如何调整和完善该系统提出新要求,促使图书馆服务的改进。随着图书馆服务实践活动的变化和发展,图书馆总是需要调整系统功能或要素组合,使系统始终处于打破平衡又获得新的平衡的动态循环状态,有序性和动态性相互作用,循环往返,促使图书馆服务能力不断适应新的服务要求,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
2.3特定的目的性和服务指导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有其特定的目标。总目标是使图书馆服务能力得到充分表现,并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最高品质。各系统在总目标指导下,通过达到系统目标,使系统的总目标得到落实。正是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明确的目的性,以及图书馆不懈的目标追求,使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对图书馆服务工作以及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具有特殊指导意义。
2.4特定的实践活动依赖性
特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实践活动依赖性是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的重要特征。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用户需求日益增长,图书馆的服务任务更加多元,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手段更加复杂,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也更加依赖于实践平台,图书馆组织应当关注图书馆服务实践的发展趋势,通过科学的战略思考和策略谋划,搭建起更为丰富的服务实践平台,使图书馆服务能力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使图书馆的服务品质更高。
3.面向系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3.1系统工作原理与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是典型的功能系统,既有一般系统关联性、整体性、目的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基本特征,又具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特定的条件性和实践依赖性特征,使其在系统功能的发挥中遵循系统工作原理。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的目的是在整体上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因而在系统工作原理基础上讨论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问题,其核心就是根据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整体目标、系统结构以及系统特征,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中的各要素、各系统要素及其在服务活动中的`系统关联质量进行整体优化,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达到更高品质。
3.2系统关联质量的整体优化
将每一要素合理组织成相应的要素集,进而组织成相应的系统,并使他们环环相连,总是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使他们总是能够在服务工作中通过相互关联作用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并达到最佳服务质量要求,这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关联质量整体优化达到的主要目标。因而,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还必须关注系统中各要素及系统的实际活动质量,即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质量,重点应当关注各要素及系统在其表现过程中与其他要素及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
4.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4.1全方位管理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的质量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由相关要素及系统构成,全面管理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质量必须从要素及系统的质量管理入手。得以服务能力系统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应当明确:系统中所有要素及系统在系统中的内容、职责、任务、功能以及与其他要素及系统的关系;系统中所有要素组合的合理性和系统结构的合理性;系统中所有要素及系统组合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系统中所有要素及系统的质量要求指标;系统中不达标要素以及系统内容质量改进的方法措施。通过细致的全方位管理,使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系统更符合系统特征的要求,使系统中各个部分处于最佳状态,是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
4.2全过程监控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的质量
公共图书馆应当注重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过程以及服务能力绩效进行全过程监控,注重每一层级的能力是否达到了既定的质量指标,是否能够获得下一层级用户以及终极用户的满意。为此,公共图书馆应当做好:全面构筑和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所需要的基础条件;精心设计服务活动体系、服务质量指标以及服务能力指标;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全过程监控管理机制。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对每一层级的服务质量及能力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充分关注用户的感受,充分调动图书馆全体参与以及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以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并促进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全过程监控,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过程全面纳入图书馆质量管理系统,可保证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优化,也有利于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在各方面得到提升。
一、加大基层图书馆的投入, 高效优质地服务公众
基层图书馆是某一区域的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是各个地方的文献资源对接现代与历史、获取新知的有效渠道, 基层图书馆理应得到公共财政的大量投入。然而, 图书馆是事业机构, 而且还处于文化体育中的弱势, 公共财政往往很难有效供给基层图书馆。据一位西北某大学的教授介绍, 西北某省全省的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每年只有几十万, 给省馆留下大半后, 各级基层图书馆每年只能分到几千块钱。虽说事业单位, 多数图书馆只能突破图书馆的公益性质, 通过特色增值服务 (如参考咨询) 、出租场地、办展览来获得收入, 如此窘境令人担忧。加大对基层图书馆的经费投入, 建设更好更新的图书馆舍, 让地方区域的文化典籍和历史信息资源贮藏更加丰富, 让当地的人民能拥有更多的开阔眼界、获取新知的重要公共空间, 切莫削弱基层图书馆所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 不能使基层图书馆出现空中楼阁的“景象”, 让基层图书馆陷入停滞不前直至关门的境况。
基层图书馆门可罗雀, 也不全是财政经费不足的问题, 当然也有自身的原因, 服务意识较差、管理理念陈旧、文献书籍无法与市场接轨等, 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形象, 一定程度上退化了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职能。显然, 不能只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来改变基层图书馆的现状。提高服务质量, 营造轻松的阅读环境, 这是吸引读者的重要举措;变革传统理念, 分层次、多样化经营, 全面发挥图书馆的的借阅功能;面向社会, 走向市场, 让信息资源在这里会聚, 又向全区域辐射。在内蒙古, 图书馆的借阅方式在发生着变化, “数字图书馆”已经不是“水中花镜中月”, 这样的变化改变了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计算机查询, 刷卡借阅, 实现了一卡通, 还可办理阅览、查阅、自学、复印服务, 每日下午在内蒙古图书馆多功能厅都会播放一场视频讲座, 为读者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杜威把图书馆说成是“人民的大学”。内蒙古图书馆的所有举措正是应验了杜威的话, 就是将基层图书馆面向社会, 以优质的公共服务让人民走进这所“大学”自觉地接受教育。这样, 冷清的基层图书馆将是门庭若市, 焕发出应用的生命力。
二、降低国家图书馆的门槛, 让基层平民也能多一些阅读
2008年6月16日《京华时报》报道, 国家图书馆不准北京市民马先生7岁的女儿进入看书, 被告知国家图书馆大部分藏书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这件事不禁引人深思。国家图书馆的职能之一就是要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服务”, “社会公众”其中就包括我国未成年人, 国家图书馆将未成年人拒于门槛之外, 实属是“霸王”行为, 其实是对“社会公众”的阅读权力的不尊重。2007年10月, 北京两位法律援助律师起诉国家图书馆的一项读者卡扩展功能的申请条件带有歧视性, 侵犯了公民平等的阅读权。国家图书馆, 它首先是图书馆, 这就决定了国家图书馆具有公共服务性质, 那就应该面向社会, 向公众开放, 不能有职称资格等条条框框的限制。如此看来, 国家图书馆应该准确给自己定位, 降低门槛, 真正让基层平民也能多一些阅读。
哲学家和教育家任继愈先生认为, 图书馆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公民终身受教育的机构, 强调图书馆若没有读者, 就如同鱼失于水, 缺少了存在的依据。国家图书馆为普通读者服务是天经地义, 关键在于怎样服务, 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应该是人有我有, 人无我更有。国家图书馆从2011年3月3日起, 再次减免服务收费, 所有读者可以免费上网, 还能够自带笔记本等设备在馆内免费上网, 进一步扩大公益服务范围。2013年9月, 国家图书馆公共阅览区允许13周岁以上读者进入, 同时, 从前只对6周岁以上小朋友开放的国家图书馆少儿馆, 也将读者年龄放宽到0岁以上。这意味着, 国家图书馆已对到馆读者年龄实行了“零门槛”。国家图书馆更新公共服务理念, 降低国家图书馆的门槛, 多了一些平民意识, 真正让基层平民也能分享国家图书馆的资源。
三、少列书单多建图书馆, 立法服务推动全民阅读
据悉, 全民阅读正式列入立法计划, 相关促进条例初稿已草拟。其实, 阅读不只是个人的事, 也关系到社会文化发展, 推动全民阅读还可以说是一项民生工程。阅读立法的背后, 是国民阅读量不高甚至有所下降这个严峻现实。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18—70周岁国民阅读率为54.9%, 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无论与十多年前国民阅读率60.4%相比, 还是与欧美人均阅读量约16本相比, 都处于低位水平。这次立法, 就是把国民阅读提高到政府工作层面, 以改变当前全民阅读落伍状况。
推动全民阅读, 应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坚持“政府搭台, 文化唱戏”理念, 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读书的浓郁社会氛围。当前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仍不完善, 中心城市普遍拥有图书馆, 但越往县、乡、镇、村, 图书馆 (室) 等服务机构越少, 越是贫穷的地区, 越缺乏提供知识营养的场所。图书馆不仅是免费共享知识的场所, 还应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知识内容服务, 这应当成为立法推动的主攻方向, 通过立法, 规定各级政府每年按比例拨出专项资金, 建立和扶持公共阅读事业, 并向贫困地区有所倾斜, 鼓励民间组织发起的读书活动, 从场所、资金等方面加以扶持, 多建图书馆, 用以满足全民阅读需要。
阅读立法这是必要的, 切合形势需求, 但作为政府还应付诸实际行动。仅仅推荐书目是不够的, 更多时候会出现阅读条件缺乏, 如果在身边、在休闲时候有机会接触图书馆, 或很容易得到图书来阅读, 那么实现人民阅读的要求就容易了。例如, 广东流动图书馆于2003年11月正式启动, 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举措之一, 它既方便社区居民阅读, 又搭建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图书资源共享的平台。立法推动全民阅读, 政府要多建图书馆, 少列推荐书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品位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165-02
公共图书馆是进行社会教育,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通过服务来体现的。近几年来,绍兴图书馆通过创新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创造大众阅读文化氛围、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关注特殊群体阅读需求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而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品位,获得了广大市民的赞同。
一、以创新读者服务为依托,提升图书馆服务品位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绍兴图书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一)创新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和保障,馆藏文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质量。为进一步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质量,优化馆藏结构,提升馆藏文献资源与绍兴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对应性,绍兴图书馆成立了“绍兴图书馆文献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本市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界中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和热心读者组成,对图书馆图书、报刊、数据库等资源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对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出版物等信息,及时与采访人员沟通。
为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绍兴图书馆还开展了读者推荐、订购文献等服务,普通读者通过图书馆网站、流通部门或者直接到文献采访部门,向图书馆推荐、订购文献。
(二)开展馆外流通服务
本着“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市民素质中的作用。绍兴图书馆大力拓展馆外图书流通站,以设立分馆、社区图书室、汽车图书馆等方式,把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推向社区街道和农村。至今已建立1个分馆,44个馆外图书流通站,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借阅图书。借助这些馆外流通点,图书馆还适时推出其他服务。
开展图片巡展活动,根据绍兴图书馆实际情况,制作了以“抗战英烈”和“时代先锋”等为主题的图片展板,在社区图书室巡回展出,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不定期为社区提供专题信息服务,帮助、指导社区工作;讲座进社区服务,借助“越州讲坛”这一品牌,有针对性地将“学习型城市系列讲座”送到基层社区,使得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听到知名专家的讲演,截至2012年,已在社区举办讲座100多场,对提升市民素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注重外来务工人员阅读需求
外来务工人员为绍兴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体制、生活环境及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原因,和城市居民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在物质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社会身份、福利待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在城市经济和文体生活中,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弱势群体[1]。为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绍兴图书馆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成立了“五湖四海读书联谊会”,通过联谊会,不定期举办各种活动,组织、推动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图书馆看书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另外,为使外来务工人员更快更好地融入绍兴,还举办了“外地来绍者学说绍兴方言”培训班,通过培训班,使得他们能了解绍兴方言,了解绍兴文化,更好地融入到绍兴的社会生活中去。
(四)关爱青少年成长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绍兴图书馆少儿馆,以组织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和造就四有人才为目的,通过不定期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来培养、引导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指导他们读好书。此外,绍兴图书馆还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安全知识教育等,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健康、安全成长。
另外考虑到农村青少年的阅读需求,已在斗门小学等5所农村中小学成立少儿图书流通站,免费把图书送到学校并定期更换,使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农村校园中去,体现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
(五)关注特殊群体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作为绍兴图书馆前身的绍兴鲁迅图书馆,就在绍兴劳教所设立了图书流通站并延续至今,通过流通站,为劳教人员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也同时送去了社会对他们的温暖和关爱。同时,通过在劳教人员中开展“读好书,做知书达理好学员”系列读书活动,帮助劳教人员树立净化心灵、积极改造、终身学习的信念,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针对市区内的残障人员,通过残联和街道等相关部门介绍和图书馆工作人员走访,选择了20多位热爱读书的残障人员,根据他们的阅读爱好和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送书上门服务,让他们也能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2007年5月,绍兴图书馆开设了省内第一家视障阅览室,通过盲文图书,有声读物,为视障读者提供服务。
二、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品位的思考
(一)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努力追求的目标。读者是图书馆的真正主人,图书馆的一切活动应该紧紧围绕“读者第一”这一中心来开展。
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是读者服务的基础,公共图书馆因其读者对象的广泛性,读者需求的多样性,要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型读者的需求,在文献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读者的参与必不可少[2]。让读者参与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根据读者的需求来购买文献,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的“每个读者有其书”和“每本书有其读者”。
读者为中心还要求公共图书馆做到服务均等、惠及全民。作为公益性单位的公共图书馆,其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和开放的学习环境,为人民群众享受最基本的文化教育提供坚实的文化保障,不论任何身份,任何文化层次,都可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然而,由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城乡文化发展还不平衡,因此,除了加强对到馆读者服务外,通过社区图书馆、图书大吧等,让图书馆的服务能伸到城乡各个角落,让尽可能多的读者能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在一定区域内,能起到减少城乡文化差距、填补信息鸿沟的作用;对于那些因多种原因而不能参加社会活动人员,同样有利用图书馆、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所以图书馆更要考虑这些特殊的人群,为他们提供利用图书馆的机会,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普通人都能享受到的图书馆服务[3]。
(二)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是新形势下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服务内容,以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从而提升图书馆在社会公众中的地位。
要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图书馆讲座。讲座注重策划选题、挑选专家、要和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密切结合;要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文津讲坛”、上海图书馆举办的“上图讲座”等已成名讲座,实现讲座在图书馆界的共享。
要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如举办读书活动,组织读书联合会,开展知识竞赛等,通过活动不断增强图书馆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认可度。
(三)依托文化共享工程、互联网延伸图书馆服务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共享工程)作为国家一项重点工程,它借助互联网,通过数字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他各类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以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利用及保存。公共图书馆作为此项工程的实施主体,要借共享工程推进这一契机,抓紧开展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图书馆建设;借文化共享工程这一东风,每个县级公共图书馆都要尽快建立支中心、电子阅览室,为图书馆拓展服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同时,依托文化共享工程的推广,各级图书馆要积极整合数字资源,大力开展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广大群众的服务,提升广大农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同时,各级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参考咨询服务,通过优化硬件环境及培养一批优秀的参考咨询人员,来提高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水平。
加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是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图书馆应从自身出发,拓展服务方式、扩大服务受众、提升服务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从而提升图书馆在广大群众中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吴慰慈,李富玲.区域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5,(12).
[2]石文瑶.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品质的思考[J].贵图学刊,2010,(4).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图书馆要实现良好的发展,就要树立全新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社会公民的文化需求。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以及服务理念不利于公民高效利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性不强、开放时间不合理、对入馆人员要求过多等,给读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公共图书馆应树立全新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理念,实现主动地管理服务,以读者为主,降低入馆的要求,努力为读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善图书馆的环境和基础设施,用真挚、友善的态度进行服务,使广大读者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文化诉求。
2.2实现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公共图书馆要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将图书馆中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和加工,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在基层建立电子图书阅览室,形成信息服务网络,促进数字化信息的全面覆盖。图书馆要利用网络技术将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储藏量,增加图书馆信息的信息获取数量,在网络上实现信息以及文献的阅读和浏览,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各地公共图书馆的沟通与联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3完善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公共图书馆应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图书馆的硬件设施,设立图书管理库、室、吧等,满足不同读书习惯、不同喜好读者的不同需求。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政府应加强资金投入,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提高,政府应努力解决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有限的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矛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的投入,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促进公共图书馆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政府的积极投入改善图书馆的内部设施和环境,增加馆藏的数量和质量,并对不同类型的书籍进行分类归档和整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为读者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使更多的人走进公共图书馆,高效的利用图书馆,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实现。
2.4丰富教育形式
公众的读书需求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此公共图书馆建设时也应满足不同读者的实际需要,可以有传统的阅读和现代的电子阅览等方式,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实际需求。还有利用影视资料进行讲座,下载比较优秀的读书资料,制作成课件为读者播放。可以邀请名人或专家进行教育讲座,加强读者与专家之间的沟通。举办舞台演出,通过评书、舞台剧等将文学作品中的故事表演出来,加强对文学历史的了解,使一些志趣相投的读者聚到一起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读书心得,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3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公共图书馆发展建设的重要机遇,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应紧跟时代步伐,抓好机遇,不断强化自身的管理和服务功能,树立全新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发挥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林春.浅谈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与作用[J].图书情报工作,.21(1):213-214.
[2]郑瑞爽.河北省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5):4-5.
[3]倪佳.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18(12):189-190.
作为经济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标准化在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服务质量的评价与改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保障民生工程,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即将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标准化与公共服务提升—来自苏州市的创新实践》一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苏州市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中心关于城市综合服务标准化研究的重大理论成果。
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政府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新要求,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成为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是一个系统的事物,是一个制定公共服务标准、并贯彻实施这个标准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在我国政府服务中的实现,是政府转向现代公共服务模式、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经之路。通过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建成一套结构完整,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易于操作的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形象塑造,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需求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综合标准化与公共服务提升—来自苏州市的创新实践》一书借鉴了标准化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跨学科研究、系统研究、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分析了公共服务标准化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对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对苏州市城市综合服务标准化总体设计与建设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分析,对公共安全、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公共科技服务、公共科技服务等领域内的典型示范进行剖析,总结标准化成果,同时为其他城市的城市综合标准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公共图书馆如何为弱势群体服务
分析了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并从弱势群体的概念和范围、图书馆建筑、图书馆规章制度、图书馆读者服务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应如何为弱势群体服务.
作 者:郭爱菊 作者单位:廊坊市图书馆借阅部,河北省廊坊市,065000 刊 名:河北科技图苑 英文刊名:HEBEI SCI-TECH LIBRARY JOURNAL 年,卷(期):2009 22(5) 分类号:G252 关键词: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弱势群体 读者服务 读者工作一、现今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情况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是指公共图书馆对自身职能履行的程度,例如,对图书馆馆内设施的更新、图书的补充,图书活动的开展,以及对读者的服务等。根据对一些图书馆的调查可以发现,现在很多图书馆并没有对服务效能给予相应的重视,没能正确认识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与职责,主要表现为对图书资源的管理不够精细,管理方案落后,人员配置不合理,没能很好的实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等。例如,有些图书馆书刊杂志的更新非常缓慢,甚至经常发生断更的情况,图书种类不全,很多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性图书严重缺失,导致读者在图书馆无法找到自己想看或者有兴趣的书,对图书馆的概念自然也就越来越淡薄了。此外,相关文化部门对于图书馆的绩效评估不够细化,从而导致,绩效评估对公共图书馆的改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也不能对图书馆的管理形成参考。
二、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益的途径
造成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益低下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本文主要从法制环境、服务体系、专业策划、管理水平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
(一)法制环境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益的影响。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进行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服务效能能够更好的促进图书阅读在民众中的普及,满足民众对知识文化的需求。然而,我国在公共图书馆的监管上却有所不足,没有明确的公共图书馆管理的专门法,从而导致各级地方政府忽视了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对于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以及图书馆的场馆选址等都没有给予重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自然也就无法提高。针对这一状况,文化部、财务部在2010年年底展开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活动,通过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弥补相关专门法的缺失。这一活动的展开为公共文化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并且还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监管,有效的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二)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基础公共服务建设的一种,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民众对知识文化的需求,以及促进我国社会文化的整体进步。公共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馆内开展的活动,以及对服务效能的提升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场馆条件。公共图书馆的场馆是影响其服务效能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如对场馆地址的选择,场馆的功能建设,建设场馆的选材,场馆开关闭时间以及读者对场馆的需求,都会造成对服务效能的影响,所以说,场馆的建设是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还要考虑其对区域的有效服务范围以及读者要想使用图书馆所付出的成本,也就是读者到图书馆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以及多少交通费用,如果公共图书馆是在免费向读者进行开放的条件下,那么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他们使用图书馆所付出的时间和交通费用的问题。所以,公共图书馆的建立要尽量方便大多数读者的使用,节省读者的成本,从而让读者养成在图书馆看书的好习惯。像是很多地方就采用公共图书馆分馆的建立为读者提供更大的便利,从而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
(三)对公共图书馆的专业策划。
公共图书馆的专业化包括图书馆场馆的建设,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图书活动的开展等,加强对公共图书馆专业化的管理,能够更好的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首先,是公共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应该是面向大众的,也就是说图书馆的大门是向着每一个人开启的,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在图书馆中都是平等的,不会对任何人进行歧视,在图书馆中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公正的处理,不偏颇任何人。让读者之间能够和谐共处,共同营造良好的图书馆阅读环境。
(四)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影响服务效能。
科学有效的管理也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由于图书馆属于公共服务类建设,所以其在管理上并没有利益的纠纷,主要取决于对图书馆管理的自觉。在馆内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例如,对馆内工作人员实行奖罚制度,使图书馆的管理更加规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同时,还要认真听取读者对图书馆的意见,积极开展一些与图书相关的活动,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能够使图书馆内部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从而促进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注重公共图书馆效能的提升,能够更好的推动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这不仅仅要加强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管理的监管,同时,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还要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职责以及使命,从而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良性建设,促进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
摘要:国家建立公共图书馆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大众,更好的丰富大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大众对知识文化的需求。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价值,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就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现状以及进行提升的途径展开论述。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丁,刘安东,王兆辉等.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境界推动全民阅读--基于重庆市主城九区读者阅读状况的实证调查[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
[2]那艳.当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品位提升探略[J].艺术百家,2015(z2).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品牌文化;城乡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240-1
将文化送到基层中间,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发展。从城乡人民公共文化不均衡现象出发,制定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性发展的核心策略。一些城市和城乡结合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较好,能够享受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同时在一些偏远的小乡村以及农民弱势群体,文化活动相对匮乏,电影等文艺表现形式很难接触到,对一些文艺演出更是常年看不到,所以我们要做好将文化送到基层去的工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偏远山区以及弱势群体中。
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对基层地区影响的做法
制定周密的计划将公共文化演出送到基层地区,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指导,将服務的对象重点的放在一些偏远的落后山区。
(一)保证每月每村能够完成一场电影的播放量,为偏远山区免费播放电影
(二)地方文化馆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将工作思路转变为群众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并将一些艺术培训专业班级免费开放在基层地区。
(三)为工作在生产一线的职工带去专场的慰问演出。
(四)结合当前的工作重点,深入到基层做好文化宣传工作,多多开设文化知识讲座,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农村文体活动,充分调动基层职工的积极性。
(五)为农民子弟以及下岗职工子女开办舞蹈及相应的美术培训,这样能够使孩子受到初级的美育教育。
(六)将图书以及文体用具送到偏远地区。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一)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壮大文化服务队伍,使文艺工作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培养工作,加强对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方面的培养。公共文化服务队伍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这也是实现文化持久性的重要发展手段,这样才能够树立相关的专业文化服务意识,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
(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坚持专业文化进修培养,将在工作中的典型进行充分的宣传,这样能够提升服务质量。
(三)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这样能够提升专业人员以及艺术骨干的文化鉴赏能力。
(四)建立以专家为首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机构,定期开展文化研讨活动,改进工作方式,拓宽服务发展。
(五)对文化馆工作人员定期举办业务培训工作,为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培养一大批的文艺创作人员,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六)每年定期举办专业业务技能比赛,促进相关业务发展与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整体服务意识,实现文化全面繁荣发展,加强文化站之间的经验交流,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学习,壮大文体干部,促进文化工作的繁荣发展。
三、建立以文化品牌,提升总体公共机构文化服务的质量
充分的建设好将文化送到基层去的工作,我们还要注重文化品牌的建立,实现文化大繁荣的目标,提升整体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建基层文艺创作为基础的发展中心,外聘专业人才用以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并且保证创作精品的数量。将创作的作品进行排练之后可以将其中的精品在社区或偏远地区进行推广播放,这样能够使群众感受到文化生活带来的乐趣,提升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
(二)定期在所在区域进行文艺作品的汇演工作以及征文,将汇演中的精品进行加工,发挥团队力量的实力。
(三)加强地区的品牌文化创建,对所在区域的特色民间文艺进行加工处理、创新实践,增强民间文化的艺术含量以及观赏性,这样有利于品牌文化的创新。
(四)各基层地区要建立民间艺术团体以及研究发展中心,对当地的民间文化进行创新性的改进,推动精品化的发展,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五)在发展地区文化创新的同时,还要积极吸收外地的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当地的民间艺术表演,为群众打造更多的精品文化,为群众展示高质量的文化艺术表演,促进文化大繁荣发展。
四、结束语
当前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基层文化馆都面临着经费不足的现象,一些公共设施的面积也不达标,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公共文化的提升,并且使人民免费获取文化服务受到一定的限制。相当多的文化馆新老艺术人才交接不上,人才矛盾问题突出。业务精湛的特殊人才不足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人才是决定事件成败的第一要素,在新时期,我们应该以崭新的姿态以及绝对的信心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与繁荣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李建珍.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J].黄河之声,2012,(10).
[2]曾文兵,何俊,薛玉龙.推进文化广场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 (10).
作者简介:
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问题探讨
文章分析了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意义,强调了图书馆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是构建和谐社会赋予公共图书馆的.光荣任务,也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并对图书馆如何为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服务提出了建议.
作 者:于永清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佳木斯,154007刊 名:黑龙江史志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HIZHI年,卷(期):“”(7)分类号:G252关键词:图书馆 弱势群体 读者服务
满分: 100.0分 得分:80.0分
一.判断(每题10.0分)得分:30.0
1.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它是以政府等公共部门为主提供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供全体公民共同消费与平等享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正确
A.正确 B.错误
2.自义务教育制度建立以来,世界各国义务教育年限一般呈现出不断缩短的趋势。正确
A.正确 B.错误
3.公共需求是人类社会共同体解决所面临的社会公共问题的共同需要。正确
A.正确 B.错误
4.党通过完善基本的公共服务制度,保证了统治基础的稳定,这是我国能够在政治民主潮流第四波中保持稳定的重要基础。错误 正确答案:A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每题10.0分)得分:20.0
1.在公共服务提供的导向机制中,第一价值取向应为()。正确
A.公务员自身意愿 B.领导意愿
C.上级意愿 D.公众意愿
2.目前,英国依然保留了4500多万套公共住房,占社会住房总量的()左右。错误 正确答案:B
A.10% B.20%
C.30% D.40%
3.公务员服务意识体现了服务质量的()。正确
A.结构质量 B.职能质量
C.技术质量 D.流程质量
三.多选(每题10.0分)得分:30.0
1.制约政府公共服务履职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等。正确
A.认识因素 B.体系建设能力
C.组织因素 D.体制因素
2.对公共服务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到位的几种表现有:(ABCD)。正确A.认为公共服务体系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是一个辅助性的工作
B.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还是抓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可以缓一缓
C.认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负担,会妨碍竞争力
D.认为完善公共服务容易导致“福利病”,不主张学习欧美国家搞“福利国家”或者“福利社会”
3.当前,要发挥国家的再分配职能,完善以基本公正为原则的税收制度,如(ABCD)。正确
A.个人所得税 B.巨富税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微信 ;读者服务
根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阅读率整体呈全面上升态势,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4.58本和3.26本,均比2014年有所增长。手机阅读接触率较2014年有较大程度的上升,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1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无线网络的覆盖,有80.9%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选择“微信”作为手机阅读的主要内容。就像微信官方首页宣传的一样,微信已然成为了一个生活方式。据腾讯官方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八亿人使用,那么,“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如何利用微信做好公共图书馆的推广,越发值得图书馆人去研究、探索。
一、微信在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现状
微信作为一种信息聚合平台,拥有着用户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使用方便、社会动员力强等优点。笔者所在的石河子图书馆成立于1979年,原馆舍始建于1984年,新馆舍于2016年3月正式开放,新馆以全智能自动化管理模式代替了原来手工借还模式,实现了自助办证、24小时自助借、还书、网上续借、图书定位检索并开通了定位于向石河子市民发布图书馆最新动态、活动公告、新书推荐、提供读者咨询等的石河子市图书馆公众微信号。据统计,自2016年3月开通至今已有5238人关注并使用。
石河子市图书馆公众微信平台有三个一级菜单:即微服务大厅、云悦读、常用服务。在微服务大厅菜单下设个人资料、读者证绑定、书目检索、我的借阅、图书续借、借阅排行榜、活动报名、新书通报栏目。云悦读菜单下设公开课、热门图书、订阅中心栏目。常用服务菜单下设wifi密码、开放时间、办证须知、读者须知、联系我们栏目。
1.信息主动推送。我馆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群发功能,以主动信息推送方式定期向读者推荐图书馆最新动态、活动公告、新书推荐等。据统计3-10月累计推送各类通知如阅读推广活动通知、开馆时间通知、活动报名通知11次,新书推荐5次,阅读活动资讯36篇,馆内新闻宣传26篇。微信迅捷的传播速度第一时间将最新的阅读资讯传播到用户手上,为积极做好图书馆阅读活动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2.提供信息检索。我馆利用微信提供的开放借口开发与馆藏目录OPAC的链接功能,提供了检索功能,读者可以享受足不出户,只要动动手指进入微服务大厅,绑定读者证,完成借阅史查询、图书续借、书目检索等,据统计3月至今微服务大厅的点击率达26759次。
3.提供咨询服务。微信支持发送文字信息的功能帮助公共图书馆实现图书馆馆员-用户时时咨询,我馆公众微信平台初始运行阶段,根据读者提问次数最多,最关心的热门话题制作了常用服务菜单项目,读者可以通过点击查阅的方式迅速了解相关信息。
与此同时,微信支持读者问卷调查功能,通过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可以了解到读者的阅读需求,线上的调研,告别了以往发放问卷调查、收集问卷调查、统计数据,耗时耗力的繁琐环节,快速、精准的收集信息,让工作更为便捷,极大地节省了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
对提升服务质量,为打造读者满意喜欢的阅读活动提供了方便。
二、微信在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上的新方向
近几年,各地公共图书馆都在读者服务上做好创新,不断将传统的业务工作与微信平台相结合,研发各项便民新功能。
1.图书荐购。公共图书馆以往的荐购模式是网上留言、与书店联合组织开展现场“你采选 我买单”的模式,由于图书采选、加工、上架时间长,造成此类荐购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绍兴图书馆率先与图创软件公司合作推行了开放式采购模式。让微信的“扫一扫”功能不仅可以添加朋友,也可以用于图书馆图书荐购,巧妙的将微信客户端、手机app、PC客户端,这三种交互渠道打通。读者只要关注图书馆微信、绑定读者证号,利用“扫码荐书”功能,扫一扫ISBN码,微信自动识别是否符合荐购条件,由读者自己选择是否荐购,书店核对书籍信息无误在荐购系统里面提交信息并让读者借走图书。这种借助微信的图书荐购模式不仅节省了人力与时间,还增加人性化管理和自动化,使图书荐购工作开展得更加合理有效。
2.图书漂流。以书会友,让兴趣相投的人通过书结缘,微信转借系统颠覆了传统的图书馆流通现状,带来图书馆流通新的变革,加快了图书的流动速度。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与图创软件联合开展的转借服务卓识吸引了到人的眼球,进一步引发了图书馆人对微信的探索。通过整合图书馆的业务系统,嵌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和APP,移动端、微信端,可以在微信上开通“附近的书”、“摇一摇”等个性化便捷找书功能。
读者自行进行转借,将每个持书读者衍变成图书馆的藏书点,不仅扩大了公共图书馆藏书覆盖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图书借阅率,同时还减少了公共图书馆馆舍自助借还设备和工作人员工作量,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新兴事务,在其本身技术功能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改进,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充分利用读者在微信上留下的大量“痕迹”,做好读者行为分析,转变思想观念,不断突破传统的服务形式,紧跟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大对公共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宣传,在人流密集区域如:车站、咖啡店、超市、银行等设立宣传牌,推广扫描图书馆二维码,鼓励读者利用微信享受图书馆的各项资源和服务。同时加强微信平台后台工作人员的管理,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积极与软件开发商联合做好微信平台的开发利用、管理、反馈,不断拓宽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重点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文化创新,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琦 ,专业图书馆利用微信开展信息服务的思考【J】.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1-5.
一、以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图书文化建设
图书馆的文化建设要从自身条件出发, 结合所在地方具体情况进行, 要在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 使图书馆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图书文化建设。
(一) 营造品牌效应。
扩大图书馆影响已经成为图书馆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 而塑造品牌文化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微观方面讲, 图书馆品牌建设要求全员参与、全面投入、全新改造, 坚持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 科学的管理看建设, 并有针对性地对图书馆存在的弊端进行修正。最终使图书馆达到功能全面、设施齐全、馆藏丰富、特色鲜明的目的, 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品味与社会价值。
(二) 加强员工职业教育。
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理想信念教育, 并且要使员工认识到, 图书馆工作是神圣而光荣的, 可以为社会提供知识与力量, 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这样就能够使图书馆组织内部形成一股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鼓舞人的力量。并且对员工开展以爱岗敬业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树立良好的团队形象。此外, 要培养员工爱书、爱岗、爱馆的情节, 使其价值观与图书馆的社会价值观保持一致, 并有助于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 增强创新意识。
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与服务能力的提升要体现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管理手段、服务方式、经营观念应该与时俱进。在实际工作中, 鼓励员工多思考、勤创新。对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的职工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且在图书馆显著位置设置读者意见箱, 定期对读者提出的问题与建议进行分析总结, 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 进而推动图书馆工作有序、平稳地进行。
(四) 树立服务理念。
公共图书馆属于服务性行业, 对公众提供图书、报刊的阅读以及专业资料的查询服务。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社会服务工作, 图书馆职工需要摆正服务态度、转变服务观念、树立服务品牌。城市公共图书馆隶属于文化主管部门, 体制不同于其他商业服务性行业, 但服务水平要向商业服务行业看齐。将服务质量与奖金挂钩, 并要求员工微笑服务、细心服务, 使职工明确自身的地位以及所承担的责任。
二、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
公共图书馆制度层面的管理是与图书馆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也是图书馆实现文化建设的最基础环节。目前国家对图书馆建设采取的普遍做法是以文化为中心开展图书馆工作, 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人的管理与图书馆的管理相结合, 形成目标的“一元化”推进, 这样既可以节约管理成本, 又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一) 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环节。
制度建设是图书馆管理的最根本环节, 只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才可以使图书馆的各项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图书馆才能够规范化地发展。图书馆的各项细节与各项日常工作都需要制定标准要求,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考评, 对考评优秀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 对考评较差的个人或团队进行处罚, 一定要做到奖惩分明、科学合理、尊重规律、符合要求, 以此提高图书馆的制度建设水平。
(二) 以部室建设为具体方案。
合理的部室建设能够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并且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部室建设的重点是规范管理, 制定相关规范制度, 将读者的满意度与部室考评直接挂钩;从年龄、学历、知识水平、服务技能以及培训安排几个方面, 对部室进行优化组合, 充分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增强部室的服务能力、执行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 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保障。
对于图书馆员工队伍, 要进行强化队伍、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不断创新教育。首先, 对员工队伍进行定期考评。由于图书馆工作比较轻松, 员工多为具有事业编制人员, 对工作热情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图书馆发展的最大问题。为杜绝这一现象, 要对员工队伍严格考评, 不合格者给予相应处罚, 使其对工作具有一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其次, 要加强对馆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当地高校联合的方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 一些大学的图书馆专业可在毕业后定向进入指定图书馆实习工作, 一方面为图书馆输送了高端人才, 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校的图书馆专业明确了培养人才的方向。同时在图书馆内部要定期组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最后, 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创新。通过对图书馆员工创新思维的培养, 使图书馆员工在工作中具备创新工作方法的能力, 同时使图书馆工作脱离固化、程式化的“怪圈”, 为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积蓄能量。
(四) 以效能建设为重要目标。
效能建设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具体工作中,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做到认真接待读者、耐心解疑答难, 并且在工作程序上化繁为简, 方便读者与办事群众。裁减冗余部室, 将工作重心从行政化管理转移到社会性服务。此外, 要加强图书馆自身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认真处理读者投诉, 架设与读者之间交流的有效渠道, 既可以使读者感到满意, 也可以使图书馆建设更加具方向性。
三、重视图书资源管理
图书馆既是知识的集散地, 又是文化资源的集散地。通过馆藏图书, 使图书馆、社会与读者三者融为一体。在馆藏图书方面, 不同倾向性的图书馆有着不同的馆藏偏好。比如在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 其城市公共图书馆可以提供原版外文图书, 并且偏向于文学以及经济管理类书目;在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城市, 馆藏一般以大众化报纸、杂志等读物为主;而在一些乡镇等类似图书馆的“农家书屋”, 则是以农技等方面的书目为主。可以理解为, 馆藏书目的确定是与当地读者的取向密不可分的, 因此, 在提升图书馆服务建设的过程中, 要对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进行与时俱进的管理。
(一) 规范馆藏书目。
在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 要以馆藏质量为立馆根本, 将收集与整理文献作为图书馆工作的长期任务去抓。同时, 在图书馆组织机构中, 调配相关人员从事古籍保护工作、图书上新工作以及地方文献工作, 并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办法基础上, 完善馆藏书目的体系建设, 使其具有规范性、实用性, 杜绝随意性, 形成科学治馆的发展模式。
(二) 突出特色馆藏。
近百余年来, 公共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的收集及整理工作,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其专业性与固定性, 使很多传统文献以及地方志保留下来, 对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做出了极大贡献, 这也是公共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一大职能。在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 要发挥这一优势, 突出地方特色, 比如在新疆以及其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公共图书馆可以收集关于边疆史实这一类文献, 对于边疆的文化建设以及文化研究有现实意义。
(三) 利用数字存储。
传统的纸质印刷书籍, 由于其占地面积较大, 为图书馆收集与整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如今更多的图书馆采用数字存储技术对文献进行保存, 大大节约了存储空间, 在书目的核对与管理上也提升了效率。同时图书馆可以引入数据库, 如万方、知网等, 提供在线查询, 这样既能够使图书馆馆藏得到丰富, 还可以使数据平台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 为我国搭建网络知识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加强图书馆环境建设
图书馆的阅读环境与办公管理环境是构成图书馆整体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阅读环境要体现出典雅、整洁、安静、舒适的特征, 并且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氛围, 比如桌椅的设置等;办公环境要以简洁、大方为主, 突出图书馆管理高效实用的特征。下面针对两方面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一) 营造优雅阅读环境。
首先, 在图书馆的读者分流处, 如大厅入口、楼层入口、阅览室入口等, 放置一些绿色植被, 这样可以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 并能够使读者联想到读书人的清淡无欲;其次, 根据图书馆具体情况设置休闲区, 若规模较小的图书馆, 可以设置一个休闲区, 若规模较大的图书馆, 可以在每层设置休闲区, 免费提供饮用水、手机充电等服务;再次, 利用阅览室的墙壁以及各个立柱, 进行一些名人名言的张贴, 可以起到激励读者奋发的作用;第四, 通过电子显示屏, 对热门书籍、新上架书籍以及即将上架书籍进行介绍, 并引入自助系统进行相关收费、书目存量的查询服务;最后, 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做到WIFI覆盖, 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或是自带电脑在图书馆的局域网内下载资料, 并可以与读友进行资料共享, 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功能性与实用性。
(二) 构建高效办公体系。
首先, 要加强图书馆形象建设, 可以通过征集的方式, 创作并确定图书馆的标志、图书馆馆歌, 甚至可以进行民间的读书形象大使选拔活动, 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 并在日常工作中规定工作人员必须穿着正装或图书馆发放的统一制服;其次, 可以通过编撰图书馆馆志等方式, 提升工作人员的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 有助于其在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再次, 定期组织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围绕图书馆工作的活动, 使图书馆工作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四, 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 开放面向员工的内部图书借阅室, 并在工作之余, 为员工提供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场地, 使员工劳逸结合;最后, 对图书馆员工的办公区域进行合理规划, 不搞等级与部门差异, 有效提升员工的忠诚度。
五、积极拓展延伸, 主动服务社会
坐等读者上门查阅图书资料在当前新形势下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与满足读者需求、实现图书馆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差距。为此, 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措施, 积极开展活动, 把图书资料送到周边的社区、学校、部队、农村, 在更为广阔的空间, 采取多样化的服务举措, 增强服务辐射能力, 扩大服务覆盖面, 丰富服务内容与方式, 使图书馆服务向广度与深度延伸, 让整个社会人人有机会享有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一) “请进来”。
如, 邀请毕节市消防教官到图书馆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 掌握消防知识, 创建平安幸福家园;定期举办读者座谈会、“读书日”等活动, 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为各族干部群众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举办“再现两会”图片展。集中展览“两会”期间重要图片, 使各族群众了解“两会”, 学习“两会”精神, 进一步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 “走出去”。
首先, 服务进社区。开展“全民读书”进社区活动, 提供多种图书到社区供广大市民现场阅读, 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把社区敬老院作为图书馆流动服务点, 长期为老人们提供优质服务, 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动毕节市和谐社区建设。其次, 服务进校园。图书馆在未成年人教育与引导方面有着良好优势, 开展图书馆走进校园活动, 为老师和学生现场办理图书借阅证, 推荐红色经典图书, 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最后, 服务进农村。如毕节市广大农村经济落后, 群众的文化生活贫乏, 为此我们开展图书进农村, 读书促致富活动。毕节市图书馆给对口帮扶的乡镇免费赠送科普书籍和报刊杂志, 这样既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巩固了农村文化阵地, 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燕.图书馆功能的时代特征刍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10.1
策思考
摘 要: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检索源,统计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公共图书馆在2006-2015年发表科研论文的情况。分析了河北省公共图书馆科研能力欠缺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河北省公共图书馆科研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京津冀;公共图书馆;科研能力
京津冀地缘相接,历史渊源深厚,文化一脉。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协同发展是灵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精神动力。“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于统筹三地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优势互补,打造区域文化特色,带动全国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8月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京津冀三地将以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统一开放为则,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交流机制,共同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建设、运行、管理的新办法、新机制,构建辐射毗邻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京津冀三地公共文化设施水平。2015年11月,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近20家公共图书馆成立“京津冀图书馆联盟”,旨在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一体化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分析京津冀地区科研论文情况对三地协同发展尤其是对河北省公共图书馆科研能力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数据源,以“科研能力”为关键词,检索到相关文献14597篇,以“图书馆员、科研能力”两个关键词检索到相关文献19篇,以“公共图书馆、科研能力”两个关键词检索到相关文献1篇,但以“京津冀、科研能力”为关键词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献。所以本文对京津冀三地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公共图书馆在2006―2015年十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4184篇科研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河北省公共图书馆科研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京津冀三地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公共图书馆科研论文情况分析
本文根据多指标评价方法,对京津冀三地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公共图书馆发表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三地公共图书馆的学术研究现状。
(一)京津冀地区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公共图书馆的发文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公共图书馆科研水平相差非常大,其中国家图书馆以2962篇高居榜首,发文量所占比例高达70.79%。省级公共图书馆中河北省图书馆的发文量3.11%还是远远落后于天津图书馆10.50%和首都图书馆6.02%。市级公共图书馆发文量均落后于省级公共图书馆。
(二)京津冀地区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公共图书馆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发文情况见表2
表2 京津冀地区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公共图书馆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发文情况
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天津图书馆核心期刊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58.31%居首,而河北省的公共图书馆核心期刊发文量远远少于京津两地。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三方面:①说明京津两地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较高,②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有自己办的核心刊物,本单位的作者在本单位办的刊物上发表论文相对比较容易。③市级公共馆中存在一个现象:业务工作开展与科研能力不成正比,如沧州、秦皇岛,工作开展得好,科研能力较低,而保定、张家口,工作基础相对较差,论文发表量还可以。
(三)京津冀地区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见表
3、表4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北京、天津两地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比例(万元/个)分别为2036.04和1048.74远远高于河北134.49。河北省公共图书馆不论是从业人员数量比例(人/个)11.04还是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人/个)7.37均垫底,而高级职称的单位比例北京4个,天津4.8个,河北仅1.3个,差距甚大。
二、河北省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是短板。在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虽然近年来河北较自身有了较大发展,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够优化,整体素质和能力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需要
一是人才的专业结构失衡。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图情专业所占比例较低。优秀专家、学术带头人等优秀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还不高,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目前从事图书馆科研创新的人才在实践经验、基础知识等方面的积累相比京津两地还远远不够,有影响的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少,省厅级科研成果奖励和计划内项目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科学的选人用人和考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制度还不够健全
一是随着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加快建设,公共图书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现有制度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不能解决当前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图书馆科研工作特点和发展规律把握不够,学术专家和项目带头人的选拔制度尤需完善。二是人才评价考核评定机制缺乏灵活性。对比京津两地,目前河北馆普遍官本位思想比较重,过于强调学历、资历、职称,难以用“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标准来评判。
(三)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不健全
一是一些图书馆领导对人才培养认识不到位。受传统思维和事业单位改革分类影响,有些领导尚未树立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发展的人才观,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培训经费不足。由于经费预算体制及财政投入的制约,一些项目经费得不到落实,人才培训经费无保障。三是人才自我提高的主动性不强,自我补充能力差。目前普遍存在人才依?单位组织学习培训,缺乏自我学习的内在动力,知识积累程度低,素质和能力提升速度较京津地区差距大。
三、关于加强河北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借助京津地区专家资源优势加强学术交流
促进图书馆科研能力均衡发展是京津冀三地图书馆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升科研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人才是关键。这就需要坚持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积极推动三地公共图书馆领域的协同发展,共同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培训和交流制度。
河北省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项项目―京津冀文化走廊?环渤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深度合作”项目及《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合作协议》的重要作用,全面开展与京津两地图书馆人员培训与人才交流方面的合作。一是共享专家资源举办业务培训班,在京津两地建立河北省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培训基地,利用京津优秀师资力量,加大京津两地优秀文化人才来冀交流授课力度,结合河北实际有针对性地引导、组织开展科研学术工作以指导论文撰写,拓宽河北馆员的专业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增强河北馆员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意识,促进优秀学术成果脱颖而出。二是统筹三地文化队伍人才资源,互相交流专业人才以干代训,加强河北省图书馆中青年后备人才与京津高水平图书馆人才交流与协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组织京津两地有经验的专家教授和青年人才结对帮传,对青年人才进行专门指导,确保培训质量。三是开展与京津图书馆相互考察学习,定期举办高层次学术论坛,加快三地图情资源共享建设,加强各图书馆间学术成果与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二)挖掘自身潜力,加强内部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设
人才的选拔任用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普遍人才储备不足,应借鉴京津地区先进经验,挖掘内部潜力,下力气选拔自己内部人才,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梯队。坚持唯才是举,经过科学地考察和鉴别,通过量化测评和评价,去深入了解发现合适的科研人才。坚持唯才是用,优化配置科研岗位,明确岗位职责,给予人才充分的发挥空间和上升空间,打造“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升能降”的局面,让更多青年馆员有机会去积累科研和实践经验,提升技能,增加成就感。
(三)利用新型智?旖ㄉ柰晟仆际楣萑瞬哦游?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建设新型智库的重要意义。图书馆要想做深层次的战略谋划和科研创新工作,成为新型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角色,必须具备一支高水平研究能力的团队做支撑。如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都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代表性人物和专职研究人员,且有丰硕的研究成果。
河北省公共图书馆应建立本馆的学术智囊团,做一些深入的课题研究,大力申报文化部、文化厅、省学会等不同层级的课题来锻炼队伍,培养人才,以期提高全馆的学术研究水平,形成以学术研究带动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服务能论文】推荐阅读:
中日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比较06-03
公共图书馆宣言06-11
公共图书馆新馆10-01
基层公共图书馆推广10-12
公共图书馆调研报告06-27
徐州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分析论文09-23
图书馆服务工作06-30
图书馆流动服务方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