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分析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激荡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全球化进程中的西方文化与我国民族文化的碰撞,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市场化进程中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之间的矛盾,世俗化进程中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冲突。多元文化激荡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分析论文 篇1:

浅谈后现代与中国喜剧创作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我国的文艺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从90年代初到现在,从《编辑部的故事》的争辩到《爱情公寓》的热播,这些现象都引起过影视研究者的反思。本文以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为基础,浅析后现代主义在不同时期电视喜剧作品中的体现,及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影视创作;中国喜剧;文化思潮

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扩大,在中国的影视领域出现了带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影视作品,并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具有后现代色彩的作品最先也最集中的出现在喜剧作品中,从最初的《编辑部的故事》到《我爱我家》再到《武林外传》和《爱情公寓》,无论是从创作的经济背景还是社会背景他们都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本文以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为基础,尝试分析后现代的艺术手法在不同时期喜剧创作中的体现。

一、生存环境决定的后现代语境——《编辑部的故事》

众多学者认为,后现代现象是后工业社会或消费社会在文化领域的对应物,而电视则是后工业社会里的旗帜。在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影视理论中,笔者比较倾向于詹明信的思想理论。詹明信站在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美学的立场上,通过左派激进主义观点解释后现代主义。他从马克思的“社会环境决定社会意识”基本原理出发,诠释了后现代文化逻辑中的三个主要表现:首先,表现为空前的文化扩张;其次,表现为语言和表达的扭曲;最后,表现为其理论作为一种“后哲学”,不再宣布发现真理是自己的义务和天职。那么与此相联系,用简单的话来解释,后现代主义的表征为距离感消失,深度模式削平,主体性丧失和历史意识的隐退。

社会环境决定社会意识。纵观当时的社会现状,改革开放已经初见成效,一场政治风波刚刚平息。从现在来看,《编辑部的故事》因为内容触及到了一些十分贴切社会的话题,例如卡拉OK,下海,侵权,征婚等等,因此对当时的成年人冲击应该算比较大的。那时改革开放刚过去十来年,许多事物仍都处于探索与萌芽阶段,敏锐的文艺工作者先知先觉抓住生活中的变化,并将它们融入在自己的作品中。就像编剧郑小龙所说“我希望《编辑部的故事》不是靠形体的动作的夸张,逗贫嘴取悦观众的滑稽剧,应该是一部语言机智、幽默,故事耐人寻味、有文化品位的喜剧。咱们国家过去拍的所谓‘喜剧’或多或少都有点闹,我们绝对不搞闹剧,站在现在的发展立场上去构建,分寸感一定要把住,让观众会心地笑。”事实证明这些文艺工作者是非常聪明且有远见的,时隔将近二十年后的今天,一些电视台又将这部剧集拿出来重放,虽然画面尽显粗糙,但人物和故事依然鲜活,当时的意识形态一目了然,非常具有审视价值。

二、后现代创作角度上的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

影像从“蒙太奇”过度到“大杂烩”。后现代的视听影像不同于现代主义的视听影像,缺乏连贯和逻辑,展示影像的碎片,给人一种拼贴感。其实在中国喜剧影视剧也好情景喜剧也好,影像常常成为一种支离破碎的堆积,拼贴。既然时间的连续性在影像中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么影像便成了一堆断了线的个体。《我爱我家》也包括《编辑部的故事》等,其实都是若干个小品的堆砌,关键在于这些堆砌的影像画面可以像活页或者扑克麻将一样任意组合,形成一个系列或者一个合集,产生效果。《我爱我家》更像是由碎片组合起来的生活的镜子,而生活是后现代人“无底的艺术棋盘”,换句话说就是很简单的含义——艺术等同于生活。当原态的生活事件进入影像中,电视实际上己被生活瓦解。这时的电视就是一面镜子,它反射出一个原生的生活状态,并不试图探究在那繁杂、丰富、流动、多变生活现象下面是什么,不和你讲深刻的大道理,只是告诉你什么是生活。由于大众文化对意义的消解,导致能指与所指的分离,甚至于能指消解、遮蔽了所指,一味追求能指的丰富。在后现代大众文化中,能指彻底摆脱了预定所指的规约而变得轻松自由。《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武林外传》《爱情公寓》等一些国内喜剧作品明显体现出拆除了深度模式的、类似离散、无序的原生生活本身的“后现代”的“写实”的文体特征,尽显简单平面化。

三、新时期热播剧中的后现代色彩——《武林外传》,《爱情公寓》

大部分后现代作品把“拼贴”作为屡试不爽的手段。拼贴指的是“一种关于观念或意识的自由流动的、碎片组成的、互不相干的大杂烩似的拼凑物,它包含了诸如新与旧之类的对应环节,它否认整齐性、条理性或对称性。《武林外传》与以往的情景喜剧不同,它以搞笑、滑稽、戏谑为典型特征,走的是一条颠覆、拼贴为主的无厘头式喜剧路线,它具有显著后现代主义的拼贴特征,也吸引了不少青年观众,尤其是一批所谓E 时代观众的热烈追捧,这一全新风貌在年轻观众中产生了欣赏的共鸣。《武林外传》中电脑游戏,通俗歌曲,时尚的网络语言以及当红选秀节目终极pk形式等等具有明显现代标志的元素被拼贴于故事之中。电影大师昆丁·塔伦蒂诺就曾经直言不讳地称其每部戏都是东抄西抄,抄来抄去,然后把他们混在一起。

西方后现代影像既是生产又是游戏,在解构社会的同时也解构了自身。 后现代方法论就是在扮演一个拆解传统的破坏者,要把原来的结构统统打消。西方的,包括香港的后现代电影常常运用“古今同戏”的策略,一方面使观众产生时空倒错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调侃和玩笑。《爱情公寓》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之一就是它对经典影视剧的刻意模仿和解构。《盗梦空间》、《色,戒》、《无间道》、《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电影的经典段落都被《爱情公寓》所借鉴,然而这种借鉴却并不是为了致敬,而是为了调侃。吕子乔陷入多层梦境并不是为了探讨梦境与现实的距离,而只是心理医生为了骗取治疗费用的心机。《爱情公寓》模仿《色,戒》的桥段中,易先生不是因为王佳芝的告密而逃走,而是因为钻石的价格太贵而吓跑。可以说在后现代影像中,时间早已丧失,标准也已崩溃,观赏过程便是一个自由拼贴的过程,没有了终极判断,只有相对意义上的多元判断。

四、后现代审美下的争论

现代主义的终极价值在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中被彻底地颠覆了。由于受到经济冲突的支配,它关心文化的实用价值更胜于关心文化的终极价值,这种实用价值是当下的与金钱联系在一起的。那么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武林外传》和《爱情公寓》这样依靠后现代拼贴来营造喜剧效果的“创新”有没有一个所谓的范围?如何创作出一部既好看又有一定意义的和思想深度的作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仍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答的课题。也许从第六代导演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点点端倪,作为文化产品,离开了社会脉搏和主题的触摸,不能反映时代,不能参与到社会文化建设中去,也就失去了生命和活力,只剩滑稽了。

【参考文献】

[1] 林少雄. 影视理论文献研究导读(电视分册)[M]. 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238-261.

[2] 史可扬. 影视批评方法论[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210-232.

[3] 米兰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M]. 三联书店, 1992.

[4] [美]弗雷德里克·詹明信. 文化转向[M]. 胡亚敏, 等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100-132.

【作者简介】

王辉(1988—),男,山东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作者:王辉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分析论文 篇2:

多元文化激荡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当前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激荡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全球化进程中的西方文化与我国民族文化的碰撞,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市场化进程中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之间的矛盾,世俗化进程中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冲突。多元文化激荡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下,要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坚持和贯彻中心发展与边缘渗透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关键词:多元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影响;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此前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在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对外开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激荡的局面,而多元文化激荡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多元文化的关系,确保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成为当前我们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我国多元文化激荡问题的凸显及其主要表现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作为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总是多元的、多样的。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多元文化激荡问题更是空前凸显,给人们正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当前我国多元文化的激荡、矛盾与冲突主要表现在:

1.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与我国民族文化的碰撞。全球化时代是文化普遍交往和碰撞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文化都将被全球化进程挤压在同一个平面上,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汇、摩擦甚至冲突将不可避免。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充当着世界文化总裁判长的角色,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是优秀的,总是试图把自己的文化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用自己的文化来统一全球。实际上,文化碰撞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文化与生产的密切关系,决定着一种生产方式总是要求与其相应的文化支撑。因而与先进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文化必然会对处于落后发展阶段的民族的文化构成冲击和挑战。在全球化带来的各民族文化普遍交往的过程中,落后文化和弱势文化更是面临着被先进文化和强势文化侵蚀、消解和同化的危险。我国虽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们优越的方面,但中国文化正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知识文明转变的过程中,相对于西方后工业化、信息化文明,毋庸讳言,还存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内容和方面。因而,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当我们自觉地由封闭走向开放,当历史的潮流把我们推到世界舞台前面,迫使我们面对文化的深层次碰撞的时候,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文化发展压力。如果说,20世纪以前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冲击,是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者抱着掠夺财富或意识形态的企图来推销西方文化,那么,今天则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的日益全球化,迅速拉近了各个民族文化的距离而使我们直面西方文化。如果说,20世纪以前我们还可以回避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接触,或者与之保持一种有距离的交往,那么,今天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高速、高效传播,网络文化无孔不入,我们再难找到一块赖以藏身的“净土”以逃避浸染。一百多年闭关锁国的苦果已经让我们懂得,拒绝交往将使我们的文化在对环境的适应性中日益单向度发展,结果就像温室的花朵一样变得更加弱不禁风。历史证明,交往越狭隘的文化也就越难以获得正常公平的交往。当它一旦被置于全球普遍交往过程中时,所受到的震撼也更大,所经受的痛苦也更多,这样的震撼和痛苦正是当今中国文化所必须面对的。

2.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在中国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保守主义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新儒学思潮开始重新在中国大陆复兴,这种儒学复归论思潮的理论观点主要有:第一,将儒学重塑为现代宗教,即“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第二,使儒家理论成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理论。这种观点认为,要建立中国的政治合法性理论,向外求索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返回过去,从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寻找出路。此外,这个准宗教体系要与国家政权达成某种形式的妥协和合作,也就是说,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政教合一”体制。第三,将儒学发扬光大,惠及全世界,建立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文化中国”。这种观点认为,复兴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复兴儒家文化,复兴儒家文化的捷径就是把儒教确立为国教。目前“儒学热”中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主要关注点则不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而是如何用中国传统文化医治现代工业文明本身的弊端或现代化的负面效果,如道德体系的崩溃、社会结构的解体、生态环境的破坏、心理平衡的打破等问题。尤其当萨依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及稍后出现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理论传入中国后,更是引起一些人的共鸣,他们批判和拒斥西方“帝国霸权主义”打着现代化的旗号对中国文化所进行的“后殖民文化统治”,从而要求坚持中国文化自身的话语。于是,一种拒斥现代性、批判现代主义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在中国大陆泛起,这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构成了阻滞力。20世纪90年代初,以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开始通过文学与哲学领域而切入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否定性、解构性、摧毁性和颠覆性是其显著特征。概而言之,从整体性转向破碎性,从正统性转向非正统性,从主体性转向非主体性,从历史必然性转向偶然性,从二元对立论转向多元论,从精英文化转向世俗文化,从意义确定性转向不确定性,从理性转向非理性,从中心性转向边缘性,从绝对性转向相对性,从统一性转向差异性等,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系列理论特质。后现代主义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无中心的、不确定的、破碎的多元世界,它猛烈地批判和否定传统,具有一定的革命色彩,但却并未摆脱传统的束缚而开创出新的正确道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兴起,势必对中国现代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产生消解作用。

3.市场化进程中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定发展状况和水平,导致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构成,形成了当前中国文化若干复杂的层面,主要包括:主导文化,有人称之为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类型,在现代文化系统中和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等相互区别、相互影响、相互竞争。从影响范围来看,大众文化的影响力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文化。相对于精英文化和主导文化,它占有广泛市场和广大受众,精英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影响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挤和冲击。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对于精英文化的渗透和同化也愈演愈烈,它往往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建构精英文化,同化主导文化。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主旋律”作品表现出这样一种努力,即为其政治内涵和道德规范寻求一种娱乐性的表述方式和大众文化的包装效果,其手法不一而足,明显地暴露出受到大众文化影响的迹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日益蓬勃兴起的大众文化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会带来某些负面效应。比如,大众文化广泛采用机械化、电子化复制技术,在极短时间内就可以生产出无限多的文化复制品,这就导致大众文化作品及其创作中的模式化、重复性和齐一性,对人们的个体性、创造性有一定负面作用;为了满足大众娱乐消遣的需要,大众文化内容中充斥着平面性、非历史性、无深度性,易导致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大众文化的渗透性如果把握不好,会增加大众的受动性、被操纵性,削弱大众的批判性、主体性等。

4.世俗化进程中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冲突。当前中国正处于急剧变革与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在未来的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还需要很久才能实现的情境下,宗教在我国社会不仅没有消亡和被替代,而且还在扩展其影响力。社会的迅速转型、现代生活方式的剧变、社会心理的不稳定为宗教影响的扩大提供了社会土壤。为了摆脱孤独、空虚,追求安宁、幸福,有些人便寄希望于神灵的力量和宗教的精神慰藉,而宗教适时地抓住这种社会心理来传播它的教义。但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是有根本区别的。宗教属于唯心主义,都主张有神论,信仰超人间力量的神是宗教最显著的本质特征;所有宗教文化都以神为中心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强调人对神的皈依和膜拜。而社会主义文化属于唯物主义,主张无神论。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既继承了人类历史上无神论思想的优秀传统,又批判了历史上各种无神论学说中不科学的东西,因而是最彻底的无神论。宗教是把“以神为本”作为其出发点,把追求彼岸世界的幸福作为目的;而社会主义文化把“以人为本”作为其出发点,把追求此岸世界的幸福作为目的。因而,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矛盾是无可避免的。此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宗教不可能与政治完全分离。它或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或是利用政治为其自身的目的服务。宗教与政治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使得宗教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宗教作为西方推行其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权斗争工具的作用仍将长期存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西方宗教文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冲突难免会加剧。

二、多元文化激荡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挑战和影响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心圆的关系。文化是意识形态的基础和前提,意识形态则是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之中的本质,并通过各种文化形式表现出来。但文化发展与意识形态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有的文化形式往往对意识形态具有冲击、消解或背离作用。在全球化、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多元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西方文化的扩张和渗透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安全的威胁。全球化给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其积极的因素,因此,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化。但是在文化领域,我国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与大混乱》一书中就赤裸裸地声称,削弱民族国家主权,增强美国的文化作为世界各国的“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2]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自然而然地成为美国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的主要目标之一。一方面,美国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为西方文化扩张寻求理论依据,恶化中国民族文化安全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力量,运用各种手段向中国推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妄图通过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达到对中国“和平演变”的目的。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扩张与渗透的手段主要有:利用话语霸权进行文化控制;假手对外文化教育交流、援助项目以及培植代理人等方式进行文化渗透;凭借覆盖全球的综合信息传播体系进行文化扩张;通过大规模输出精神文化产品,宣扬西方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文化殖民入侵。总之,西方文化的扩张和渗透,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威胁。一些人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甚至崇拜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这种价值观念的扭曲错位将会化解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造成中国的“文化危机”,从而削弱中国的综合国力。同时,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的渗透和意识形态上的话语霸权,将使中国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受到影响。

2.传统文化模式、后现代文化思潮对社会主义运行机制、人民主体精神和思想道德的侵蚀。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着传统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双重夹击,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因素对社会主义运行机制和人民主体精神产生阻滞作用,另一方面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我国的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建设也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中国这种传统文化模式相对于社会来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这种传统文化模式对社会主义运行机制与主体精神产生着制约作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是渗透和制约各种社会活动领域的关键因素。整个社会从体制到具体运行都表现为家庭的扩大,这就导致中国传统的国家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的宗法血缘特征和专制集权特征。与家庭本位、家国同构的宗法专制的政治制度直接相关的是人情化的交往模式,其结果是裙带关系和人情关系左右着社会活动领域,这导致经济活动领域的契约原则、政治生活中的法制原则始终难以确立。在当前我国社会,传统的自在的文化模式和活动图式依旧对社会活动和个体行为发挥着作用,这不可避免地会对科学的、合理的社会主义机制及其运行起着制约和阻滞作用。同时,从西方文化涌入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倡导多元价值、意义不确定性,主张相对主义并以彻底的否定精神,全面颠覆和解构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虽然对反传统和拓展人们的思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隐含着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危险,易使人们丧失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价值支撑,置人们于茫然不知所向、不知所选和不知所措的境地,从而放弃对生存意义和价值目标的思考与追求而无聊地活着。显然,后现代主义企图摧毁和否定一切崇高的理想和神圣的信仰包括共产主义这一崇高而远大的理想信念。然而,理想信念是人生与社会发展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后现代主义却以其全面摧毁、完全颠覆的彻底否定精神和戏弄经典、嘲弄崇高的游戏化理论表征,不可避免地会给人们崇高的理想信念的确立带来消极影响。

3.大众文化的兴起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主导文化的影响。首先,大众文化在根本宗旨、方向上与主导文化存在差异。当代中国的主导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号召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激励社会大众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主导文化的这种价值取向与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取向之间显然存在着差异。大众文化是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文化追求,它是取悦于大众的“媚俗”文化,它以实际的、世俗的、物质的、享乐的精神为主旨,倡导人们以关注当下的感受状态为目的,不必过多关注价值的恒常性和超越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远大理想和崇高精神。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在基本精神上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有着可通约性,然而这也无法掩蔽二者之间在主导取向上的差异性。其次,大众文化在话语、内容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冲击。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中存在着一些作品,为了迎合社会文化转型时期一些社会大众不稳定、不成型的价值态度、文化品味、审美趣味,漠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主导文化,甚至嘲弄和戏谑历史英雄、楷模榜样和先进人物。这就影响了一些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主导文化的认识和心理。当然,这些大众文化作品和那些内含特殊政治动机的作品有着质的差别,在主观目的上它们并不是有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挑衅,但是其客观上还是造成了对主导文化的冲击,在大众观念中造成了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后果。最后,大众文化在市场上不断挤占和争夺主导文化的时空。大众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商业化的运作,它借助于来自社会资金的大力支持,获得了强大的资本动力;又借助于无所不在的大众传媒获得了广泛的传播空间,现代化的复制、炒作手段又增加了大众文化的数量和影响力。而以意识形态为其意义负载的主导文化在创作上的政治要求、艺术上的高标准要求、传播上的官方渠道,使得它在文化市场上与大众文化相比较难免有局限。总之,大众文化的兴起难免会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主导文化的影响力,这种冲击和弱化借助于社会大众在文化活动中的受动性而得到了强烈的回应,日益侵蚀、消解和冲淡广大民众的政治追求、理想信念及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4. 宗教的勃兴对国家经济政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事业迅速复兴,宗教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童世骏教授2005年的一项课题调查统计,中国信仰宗教的实际人数已达约3亿。[3]宗教影响的迅速扩大,在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国家经济政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宗教主张神无限伟大,神创造了人,而人则卑微渺小,人因神的存在而存在,人的价值不在人自身而在于上帝或神。宗教世界观往往决定着信徒的人生观。既然神创造一切,规定好人生一切,因而人们只能服从神的安排,而违背神的意旨,必然要受到神的惩罚。神道高于人道,神权高于人权,神性高于人性,这就导致了天国成为尘世的主宰,人成了神的仆人,成了神牧役的羔羊。这样,人就被人的片面性本质——神遮蔽了起来,迷失了自我和本性。在我国当今社会,“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话的真理性仍然有效。宗教总的来说是消极的、虚妄的。宗教抬高神性、贬低人性,迷信神力、忽视人力,不仅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主人的唯物史观进行否定,而且对市场体制下和民主建设过程中人的主体性进行消解。宗教给人以幻想的幸福,在矛盾、痛苦的现实中装饰、点缀虚幻、空灵的花朵,以“幻想的花环”迷惑人,以“幻想的来世幸福”慰藉人,使人安于现状、迷恋虚幻,销蚀人们的奋斗精神。宗教以宿命论困扰人,使人服从命运、相信天定,使竞争失利者丧失信心,使竞争得势者滋长侥幸,抵消个体的竞争动力。总之,宗教禁锢人的思想,麻醉人的精神,使人背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与当今我国科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悖。

三、多元文化激荡下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对策

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和冲突的背景下,要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就要在性质主导方面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内容主导方面坚持和贯彻中心发展与边缘渗透相结合的原则,在地位主导方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并建立健全一套包括经济、政治和组织等在内的综合保障体系。

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首先,要坚持多样性基础上的主导性。开放的社会的确给人们提供了思想观念选择的多样性。但是,人们的选择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这就是说,思想观念有可选择的一面,也有不可选择的一面。之所以有可选择的一面是因为主导意识形态的要求不同。思想观念的发展呈现多层次性,只要有利于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思想观念,有利于主导意识形态丰富、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内容,都可以选择、利用。之所以有不可选择的一面,是因为思想观念的方向性、思想性很鲜明,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一致的发展性,与社会主义思想对立,限制、损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思想观念是不可选择的。因此,在选择、利用多样性的思想观念时,一定要坚持主导性。其次,要坚持主导性前提下的多样性。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是前提,是根本,主导意识形态要有一以贯之的坚持性、发展性,不能模糊、动摇,不能放弃、否定,更不能停滞,否则,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质就会发生偏差甚至错误,过时、保守的意识形态就无力主导日益发展变化的多样性思想观念。在坚持主导性的同时,也要发展多样性,多样性是为了丰富、充实主导性。否定多样性,主导性内容就会变得抽象、单一。当前,采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法,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有效手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1]

2.坚持和贯彻中心发展与边缘渗透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和实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边缘渗透发展,是指对我国古代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的继承与借鉴。具体来说:首先,要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发展。实践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发展也就永无止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创性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产生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地结束“文化大革命”,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确立党的基本路线,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理论上敢于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促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心发展。其次,要善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整体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其他各种文化现象、意识形式、意识内容和社会心理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和核心地位,并不是要把一切文化问题都意识形态化,或者忽视其他非意识形态因素的地位和作用,而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功能。因此,我们应批判地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具有中国特色。再次,要善于扬弃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国需要引进和学习外来的先进思想文化,以利于发展自身。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外来文化主要是指西方文化,固然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方面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毕竟不能等同于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中确实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东西,如效益精神、自主意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等。如果一概排斥和拒绝,我们就无法进行比较、分析、斗争,无法通过吸取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成果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也会使我们一些温室里长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缺乏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抗体。

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思想政治保证体系。思想政治工作历来都是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战线。在多元文化激荡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造成冲击的严峻形势下,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首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当前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们:一是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思想政治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对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与引导;抓住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认真研究和回答实践中的新课题,疏导和解决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深入人心。二是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与信息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扩大覆盖面,增强渗透力。三是要全面开展城市、农村、企业、社区、学校和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工作格局。这是由其任务和目的所决定的。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建设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全体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很显然,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不同地区的方方面面,涉及各行各业的人员,范围广泛,任务繁重。它不仅仅是某一个单位、某一个部门的任务,而且是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EB/OL].新华网,2013-08-20.

[2][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孙轶玮.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调查[J].瞭望东方周刊,

2007,(6).

[4]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02.

[责任编辑:宇 辉]

作者:张艳新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分析论文 篇3:

网络恶搞实拍短视频对中国动画创作的启示

摘 要:网络恶搞实拍短视频通过电脑手机电脑等方式病毒式传播。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及其广泛的受众群体,其存在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也存在严重的低俗性。正因为实拍短视频生动诙谐,符合动画明显特征,两者之间从时间轴与故事矛盾点冲突上是基本吻合的。

关键词:网络恶搞实拍短视频;动画创作;启示

1 网络趣味短视频的现状简述

网络恶搞短视频是一种简短的,带有趣味、颠覆、反讽、解构、低俗等的形式的一种小视频。具有一种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恶搞实拍短视频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及其广泛的受众群体。

2 网络趣味短视频的特点分析

1)短,实拍小视频一般短小,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去阅读。

2)低俗,表达的内容直截了当。

3)草根化,人人可以参与娱乐,受众范围和价值的认同层次广泛。实拍小视屏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很好集中全民智慧来提炼,在这些小视频里有中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人群参与,演绎各种有趣的情节,表情,动作,口音,各式各样的声画效果。

4)传播快。病毒式传播,本土文化符号性的特征明显,与人们目前生活方式相吻合,转发拍摄成本非常低廉。移动技术发展,微信传播,移动设备发展,4G,wifi技术的发展。

3 网络恶搞实拍短视频与中国动画创作的关系

动画创作需要一种颠覆与解构,即将固有的思维方式进行解构,使固有的语境与寓意变向,进而以一种超乎想象的奇异景象呈现出来,迎合受众内心的新奇诉求,使之获得一种奇妙的乐趣。

实拍动画短视频符合当代碎片生活工作强度需求,现代人生活节奏太过忙碌,疲累的生活压力与极大的工作强度让人神经绷紧。促使人更愿意接触和寻找快乐放松的事物,再者,在一个温饱和享乐相对自由宽松的审美民主时代,人们更有兴趣也更容易与恶搞这种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自由的网络传播形式产生共鸣,这契合现代社会人们“快餐涉猎”的消费理念,与网络传播不谋而合。

两者之间联系:网络恶搞实拍短片视频与动画片创作在形式与呈现载体上的异同,两者都是传播的方式,但是动画创作更为严谨也更具艺术性。这些小视频如果誉为生活,那动画创作便是高于生活。

动画创作可以批判性地从搞笑视频取精彩的部分来添加动画创作作品的有趣点和有趣环节。

4 动画解构再创作(视觉形象再造)

4.1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以匪夷所思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动画创作的传统思维。批判接纳,借鉴网络短视频内容形式,进行动画创作。正常文化对这种异构文化并不一味地排斥,而是在与之相比较和竞争中有所吸收和借鉴,人类文化因之而更加丰富多彩。正因为实拍短视频生动诙谐,符合动画明显特征,两者之间从时间轴与故事矛盾点冲突上面是质一样吻合。

目前中国多数动画特征非常不明显,严重的欧美动画外衣,结合目前中国动画创作能力,取材过于幼稚或是深奥。讲大道理,笑点牵强。使得中国动画非常乏味,趣味欠缺。

动画创作取材形象完全可以吸取里面的元素,这些视频的呈现非常多样化,脑洞大开,而且简单直接。

实拍有预先性,动画创作往往要进行故事本,分镜头,制作,剪辑等一系列严格的把控才能很好的呈现片子的大体方向。而实拍视屏可以预先去用事物进行模拟与预演完成。在工作上完全可以作为动画创作辅助有效环节。

由于这些视频大多是互相转发,经过网友海选留下,趣味性更加浓厚,转发量巨大的可以作为一种参考的数据,有大众预先筛选转发,新的形式、新的形象、新的内容不断辈出。取材可以说是大海里取水滴,丰富多彩。

所谓的“恶搞”同“搞恶”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不是一味的进行肆无忌惮的讥讽和宣泄。其中所说的恶通常指的是一种较为夸张的搞笑,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之下,娱乐方式有着非常大的转变,恶搞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当前的社会中人们利用这种方式来有效的娱乐自己、也娱乐他人,但是恶搞应当把握好一定的度,只有恰如气氛的恶搞才能够被人们所接受。

将恶搞文化提取出来展开动画创作是展示智慧与审美的载体,是真正的快乐大本营。传播文化的关键之处在于以自由和兼容为基础的一种宏观文化。对于当前的人们来说在接受新事物方面较为容易,他们希望在日常生活之中寻找到一些新的刺激,并且希望能够制定一种新的审美规则。也正是在此情形之下,不同于传统的幽默艺术逐渐的兴起,构建起搞笑、无厘头的风格,使得解构、反讽成为当前动画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4.2 规范策略

1)国家网络环境净化;

2)制作人的素质要求;

3)国家相关法律制约。

5 对动画创作的启示意义

世俗网络小视频来源非常丰富,因为目前电脑,手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世俗视频的极速发展,草根味道特别浓,让很多人主动接受而且转发。在不同的层面的视频里有一些是通过利用一种颠覆、滑稽的无厘头方式来解构传统思维方式及社会、文化观念,颠覆主流价值观及审美理念,通过解构、颠覆、反讽等方式来表达个人的思想,具有十分強烈的后现代主义色彩。

综上所述,在当前这样一个后现代主义思潮不断涌入的社会之中,娱乐已经成为社会之中主要的特征之一。人们希望能够通过传媒文化来让自身的身心得到放松,让自己的身心变得愉悦。在此情形下,恶搞文化和人们追求的、需要的相吻合,当其出现之后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怡.恶搞的文化渊源[J].中国社会导刊,2006(19).

[2] 董权辉.网络影视恶搞现象出现的社会语境[J].电影文学,2008-7.

[3] 赵新利.“恶搞”文化:凸显网络传播的娱乐功能[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作者:陈宜人

上一篇:新城区开发建设实施方案下一篇:海鲜酒店开业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