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劳动教养创新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劳动教养工作对于预防和減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劳教系统广大民警致力于营造以人为本、团结互助、共同奋斗的人文环境,教育挽救了近30万失足青少年,为四川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科学发展观劳动教养创新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科学发展观劳动教养创新论文 篇1:

现阶段我国安置帮教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重在总结我国的安置帮教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目前我国的安置帮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在重新犯罪原因实证调研和中外安置帮教工作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完善我国安置帮教工作理念和制度的对策和建议,推进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化、法治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安置帮教;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简称安置帮教工作,是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活动。安置帮教工作是确保刑释解教人员顺利溶入社会,预防其重新犯罪,进行社会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目前社会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和社会机制都发生深刻的变化,安置帮教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由于种种原因,安置帮教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澄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安置帮教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级政府和部门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课题。

本文在总结我国的安置帮教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目前我国的安置帮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在重新犯罪原因实证调研和中外安置帮教工作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完善我国安置帮教工作理念和制度的对策和建议,推进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化、法治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关于安置帮教工作的对象定义:“以人为本”,改变“刑释解教人员”的歧视性称谓,实现安置帮教对象的去污名化,以利于其顺利融入社会

安置帮教工作的对象是刑释解教人员,具体是指刑满释放5年以内和解除劳教3年以内的人员。刑释解教人员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称谓。随着学界以人为本思想和人权理论的发展,很多学者认为刑释解教人员、两劳人员等称谓带有“标签”色彩,将导致其自我形象认同的偏差以及社会成员的排斥,不利于他们顺利回归社会。2002年10月1日生效的《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将沿用了几十年的“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这种特殊的称谓,用“归正人员”所取代,这种称谓体现了对那些曾因违法犯罪而被司法机关或矫正机构处理后重回社会者的人格尊重和人文关怀。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2013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因此,“解除劳教人员”的称谓更失去其存在意义。刑释解教人员经过国家规范的约束和改造,重新走向社会,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如果继续给他们以标签色彩浓厚的“刑释解教人员”称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仅与我国的社会进步和法治文明水平相悖,而且他们的权利也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极有可能诱发他们再一次犯错甚至犯罪,对社会稳定也埋下隐患。建议推广浙江省的做法,在全国将刑释解教人员统一更正为归正人员为宜。

二、关于安置帮教工作的对象范围:原有的安置帮教工作的对象过于狭窄,应当扩大安置帮教对象的范围

(1)通常认为,安置帮教工作的对仅限于是刑释解教人员,随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在我国完善违法行为矫治措施之前,原有的劳动教养对象其中一部分属于特殊主体,主要是吸毒成瘾者和卖淫嫖娼者,在强制隔离戒毒和收容教育之后,不能放任不管,因为这两种人在没有安置帮教的干预下是极其容易“重操旧业”的,应当将这两种人也纳入安置幫教的范围。

(2)我国目前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施收容教养制度。在我国,大量犯罪调查结果显示,初次犯罪的年龄越低,重新犯罪(本文所说的重新犯罪是犯罪学意义上的,与刑法学意义上的累犯、惯犯概念不同。)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就越大。并且,初犯以青少年为主,重新犯罪则以壮年和中年人为主。据最高人民法院提供的数据显示,1999年至2009年,全国法院判处未成年人犯罪总数年均递增率为12.87%。且青少年犯罪不仅在初犯罪率中的比重不断加大,重新违法犯罪率也较高,成为社会治安一大重症。因此加强对违法犯罪青少年,尤其是解除收容教养后的青少年的安置帮教工作对社会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是近年来社会变革中逐渐衍生出的一个特殊群体,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是典型的弱势青少年群体,他们在社会上由于家长服刑遭受社会歧视,如果对这一群体没有及时进行干预和帮助,他们极易心理扭曲、敌视社会。社会变迁使得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三代及三代以上的传统家庭明显减少。到20世纪90年代,住房条件的改善为亲代和子代提供了各自独立生活的可能,导致家庭小型化趋势更加明显,无法指望其他家庭成员来帮助,生活的困难、亲情的缺失极易导致他们迫于生计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极端的话,甚至酿成如去年震惊全国的“南京幼女饿死事件”[1]的人寰惨剧,造成极大的社会伤害。这两个女童的母亲是吸毒女,曾被治安处罚、父亲则正在监狱服刑。因此,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应当纳入安置帮教的范围,对于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帮扶工作应当属于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这一群体的帮扶将造成极大的社会良性循环效益。此外,对于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及学习问题的帮扶活动,防止服刑人员因被监禁而隔断与家庭的联系,对促进服刑在教人员在监所真心悔改、安心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地方如福州市、珠海市已经认识到对这一群体的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开展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排查帮扶活动。

三、应当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的社会危害风险评估体系,并根据其风险评估级别分类帮教,进行有针对性的安置帮教措施,分配安置帮教资源,预防其重新犯罪

6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意识到导致服刑人员犯罪的原因,除了内心的“恶”,还有其家庭问题、受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种种原因。如果仅关注服刑人员内心的“恶”,仅对服刑人员实施监禁,忽略其他等方面的问题,服刑人员重新犯罪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帮助服刑人员解决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有助于控制重新犯罪。在这一前提下,安置帮教工作被理解为主要是指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扶和安置工作,包括职业技能培训、生活保障、就业安置、进行文化教育,甚至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工作。这种对于安置帮教工作的理解过于片面。据调查,刑释解教人员尤其是刑期长的刑释解教人员具有犯罪易感性,所谓犯罪易感,是指已有违法犯罪经历所形成的心理与行为习惯使刑释解教人员的心理与行为结构具有再犯罪的内在可能性,相对于一般社会人群更容易滋生犯罪心理以及认同和选择犯罪的行为方式。据对天津市2005年当年入狱罪犯的问卷普查,33.5%的重新犯罪人员认为重新犯罪的最主要原因是,认为改造几年不合算而应加以补偿或发泄,21.1%的重新犯罪人员认为是一时冲动,此二者比重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位。[2]而北京市监狱管理局2004年底对在押重新犯罪人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6.6%的重新犯罪人属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他们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后悔心和内疚感,没有道德感和做人的良心,极端自私,自我为中心达到病态程度,只要是对个人不利就会想方设法实行报复。[3]安置帮教工作不仅是指对于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扶、安置、对于有危险犯罪人格、具有反社会心理、敌视心理、报复心理、亏本心理和侥幸心理的刑释解教人员,应当进行管理和监督。安置帮教工作应当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的社会危害风险评估体系,并根据其风险评估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分类帮教,采取有针对性的安置帮教措施,分配安置帮教资源,预防其重新犯罪。毕竟预防重新犯罪是安置帮教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四、根据重新犯罪的高发期规律,明确安置帮教的工作重点,同时应当延长安置帮教工作的期限

所谓重新犯罪周期是指刑释解教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解除劳动教养到再次犯罪的时间间隔。重新犯罪周期可以测量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的速度。通过当前重新犯罪的周期状况揭示了重新犯罪的两个现象:一是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一年内是重新犯罪的危险期;二是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五年后有可能出现重新犯罪的反弹。2005年至2007年对天津市当年入狱罪犯的调查中,被释放五年后重新犯罪的刑释解教人员占所有重新犯罪人员的20%以上。根据以上实证调查研究,安置帮教工作重点应当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一年内,安置帮教机构应当在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之前尽早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监狱、看守所、社区矫正机构在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和解除强制措施前一个月将其表现、综合评估意见、帮教建议等通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管理系统传递到其户籍地或居住地安置帮教机构,最大限度地防止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脱管、漏管,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其及时地融入社会。国外的出狱人保护期间一般从出狱人出狱前一段时期开始,直至出狱后获得独立生存能力为止。而我国的管理期间一般是从刑释解教人员获得释放之日起直至其落户就业为止。目前,安置帮教工作对象为刑满释放5年、解除劳教3年内的刑释解教人员。也就是说刑满释放5年后就不再对其进行安置帮教工作,但是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五年后有可能出现重新犯罪的反弹,因此有必要在对刑释解教人员终止安置帮教工作时进行帮教效果的综合评估,对于帮教效果差,回归社会比较困难,不能就业以及重新犯罪概率比较大的性犯罪的刑释解教人员应延长对其安置帮教的期限,以防安置帮教工作终止后又重新犯罪。

五、加强安置帮教工作的立法建设,促进我国的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

相较于国外一些国家通过专门立法建立出狱人保护和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关于安置帮教工作除了监狱法等法律中零星涉及刑释解教人员的个别原则性条款外,至今还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系统规范刑释解教人员保护和管理的法律,主要依靠国务院、综治委及其协调下发的政策性文件来指导这方面工作,这种主要靠政策调整的方式在实践中使得各地工作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和严格的执行力和制度性保障。迫切需要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法律制度规范和保障安置帮教工作。同时,我国的安置帮教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各地都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在安置帮教工作理念思路、方法措施、工作体制、机制方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宝贵立法经验和实践经验,因此,安置帮教工作的立法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安置帮教工作应当逐步去政策化而实现法治化。立法要全面规定安置帮教的机构设置、机构性质、职权划分、人员组成、安置帮教对象及其权利义务、工作形式、工作任务、工作程序、经费保障、考核奖惩等内容。同时,应尽快对《监狱法》、《社会保障法》进行修改和补充,并与规划中的《社区矫正法》或《违法行为矫治法》相配套、协调、吻合,为安置帮教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六、安置帮教工作虽然以司法行政机关为主导,但是安置帮教工作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我国的安置帮教工作应当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等方式,实现安置帮教主体的社会化

英美国家的出狱人保护制度主要是吸纳民间力量参与,政府只对民间出狱人保护组织给予资助和指导监督,因此,该制度获得了社会力量的支撑,有较好的思想和社会基础。毕竟安置帮教工作的本质是为刑释解教人员提供特殊的社会保障,因此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广州市司法局学习香港经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社工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设立了广州市尚善社会服务中心,组建了市、区、司法所三级社区矫正社工网络,工作效果显著。在安置帮教工作方面也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建立安置帮教社工网络。为解决安置帮教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司法行政机关还可以組织公安、司法院校相关专业的优秀学警参与未成年人的安置帮教工作,学警一方面得到实习演练的机会,学以致用,为今后工作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原因是交友不慎,具有专业知识、品学兼优的学警可以给予未成年人正面的影响。

七、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安置帮教工作,保障农村刑释解教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其提供适当的生产技能培训

重新犯罪人员一半以上是农业人口,务农农民和城市无业人员是重新犯罪的高发群体。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对安置帮教工作重视不足,物质投入存在一定差距。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安置帮教工作没有及时接衔,没有及时对刑释人员进行监督、帮助和扶持。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对于刑释解教人员歧视现象严重,刑释人员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加入了“流动大军”的行列,离开原居住地到城市打工或寻找就业机会,造成帮教工作脱节,刑释人员失控,为重新犯罪埋下了隐患,增加了流入地的安置帮教工作的负担,如广东省为此专门出台了《广东省流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暂行办法》。但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的安置帮教工作,保障农村户籍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原有责任田(林)的,落实责任田(林);符合“五保”条件的纳入“五保”;对已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继续让其参保缴费或领取基本养老金,并按规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其提供适当的生产技能培训,使其自食其力。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状态的分析[J].江西警官学院学报,2004,11.

[2]叢梅.重新犯罪具有极高社会危害性.

[3]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重新犯罪”课题组.北京市在押犯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司法,2005,6.

作者简介:

雷绍玲(1972~ ),女,安徽铜陵人,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宪法研究与教学。

作者:雷绍玲

科学发展观劳动教养创新论文 篇2:

建好劳教所 推动社会和谐

劳动教养工作对于预防和減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劳教系统广大民警致力于营造以人为本、团结互助、共同奋斗的人文环境,教育挽救了近30万失足青少年,为四川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劳教所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执法、教育挽救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和艰巨任务;民警的思想道德和个人修养还有待进一步引导和提升;实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任务还十分艰巨;劳教人员解教就业面临较大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教所”作为重要理念和目标要求,纳入劳教系统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中。各部门各单位把构建和谐劳教所放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样重要的地位,以“和谐”的理念抓好各项工作,以“和谐”的理念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当前,以人为本的劳教所建设正在四川省劳教系统日益推进。一是以提高教育挽救质量为中心,积极为广大劳教人员教育挽救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促进教育挽救质量的全面提高。坚持“教育、感化、挽救”六字方针、坚持“像老师、像医生、像家长”的“三像”指示精神,一切为了社会稳定,一切为了劳教人员的发展,一切为了劳教人员的成才,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劳教人员内在的积极性。目前正在进行的劳教管理工作改革,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活动,就是要“以人为本”,促进场、所执法进一步规范,促进劳教人员内在潜力、才能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以人为本,以民警为主体,不断提升场所建设的知识水平、理论层次和人文气息。各劳教场所通过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措施,民警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强;鼓励工作创新,探索工作改革的氛围初步形成;各劳教所采取了许多措施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展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劳教所取得的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构建和谐劳教所,必须注意保持两个协调、加强两个建设、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这就是既要保持好场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又要保持好场所内部的协调,包括可持续发展,规模、效益和质量的协调发展。要加强平安场所建设,创建和谐、顺畅、安全、稳定的场所环境;加强文明场所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塑造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民警和劳教人员之间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协调好场所内部各利益群体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劳教所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建设和谐劳教所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劳教场、所的干部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意识,恪尽职守,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动“和谐劳教所”建设。要依法治所,按制度办事。要通过制度和机制建设和谐劳教所,依靠制度和机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和谐。要通过内部报刊、广播、宣传栏等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评优、表彰等措施,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鼓励大家积极投身于和谐劳教所的建设之中。

构建和谐劳教所是我省劳教系统在新的形势下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劳教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劳教工作特色、积极推进劳教管理工作改革,实现向一流工作强省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做好劳教工作的必然要求。劳教系统各单位正在努力,把我省各劳教所都建设成为广大民警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广大劳教学员各司其位、安心改造、依法治所、民主治所、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谅解宽容、团结友爱、严肃活泼、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和谐相处的教育矫治大学校。

作者:江金河

科学发展观劳动教养创新论文 篇3:

充分发挥检察建议作用 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摘 要]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机关的身份参与社会管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服务管理、风险防范、规范管理、引导教育等功能。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提加强检察建议工作,使检察建议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关键词]社会管理;法治政府;法律监督;检察建议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虽然并不直接承担政府建设的责任,但检察机关是社会秩序的捍卫者,是各种利益要求和利益冲突的平衡者,是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代表者,有责任加强社会管理方面的研究创新,主动应对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使其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效率水平,以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促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和谐社会管理新格局。换言之,在建设法治政府过程中,检察机关责无旁贷,是履行检察职能的应有之义。检察机关参与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检察建议。如何充分发挥检察建议作用,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是检察机关面临的新课题之一。

一、检察建议在社会管理创新、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作用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为促进法律正确实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结合执法办案,建议有关单位完善制度,加强内部制约、监督,正确实施法律法规,完善社会管理、服务,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一种重要方式。检察建议的发送对象非常广泛,涵盖了发生案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检察建议具有重要的预防功能和促进管理机制完善的功能,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参与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从其性质来说,检察建议具有法律监督和服务社会的双重性质,既包含有法律监督的内容,又同时满足辅助法律监督目的的实现,弥补法律监督手段的不足和服务社会,推进社会改革良性发展的两种需要。

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检察建议具有以下主要作用:

(一)服务社会管理,促进法治建设的作用

从检察实践来看,检察建议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服务社会管理,促进法治建设。根据200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中第三条“民间纠纷问题突出,矛盾可能激化导致恶性案件或者群体性事件,需要加强调解疏导工作的”此规定明显属于检察建议服务社会管理的作用范畴。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对某些普遍性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形成社会建设和管理针对性强、质量高的调研报告,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提出对策建议,转化为本地党委、政府等机关的决策,这对于促进某一地区的社会管理和法治建设将会产生重要的促进效果。

(二)防范被建议单位风险的作用

实践中,检察机关针对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发现的单位可能导致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因素,可以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向单位主管人员提出改进和纠正意见,建议其修改有关管理规定或制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单位及其负责人违法犯罪的法律风险,让“法律至上”的观念深深植根在被建议单位人员的心中。在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检察机关还可以在分析职务犯罪形成的原因、特点、规律、机制的基础上,找出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检察建议,让有关部门尽快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堵死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尽最大努力消除可能产生职务犯罪或者被职务犯罪分子利用的机会和条件。

(三)规范被建议单位管理的作用

高检院《规定》中的第二条“行业主管部门或者主管机关需要加强或改进本行业或者部门的管理监督工作的”和第五条“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刑罚执行机关和劳动教养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苗头性、倾向性的不规范问题,需要改进的”属于规范管理方面的作用。实践中,检察机关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相关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完善、部分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不全面、管理不及时等现象,通过检察建议全面促进单位加强自身建设,优化行政职能和职权的配置等,都属于发挥检察建议对法治政府建设规范管理功能的体现。

(四)引导教育遵法守法社会风气的作用

高检院《规定》中的第四条“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应对有关人员或行为予以表彰或者给予处分、行政处罚的”属于引导教育方面的作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需要调动各社会主体的能动性,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实践中,检察机关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检举揭发、见义勇为等行为,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要求有关单位或部门给予表彰,弘扬社会正气,可以引导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更广泛地支持、参与法治政府的建设。同时,还可通过引导促使社会组织和公民形成自己的规则和秩序,促进民间习惯和公民社会的良性发育,实现整个社会层面上的法治。

二、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视角下,如何做好检察建议工作

当前,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视角下的检察建议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立足检察职权范围,增强检察建议的针对性,防止越权、滥权。检察建议权确切地讲是检察权的一种拓展和延伸,其行使范围只能是检察职能范畴之内,绝不能脱离检察职能、超越检察权限随意乱发检察建议,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提出。同时,检察建议不能滥发,只有在被建议单位存在具体的违法和不执行法律事项,以及有具体的监督管理漏洞时才能提出,如果缺少具体违法事项,没有针对性,既起不到纠正违法和保证法律正确实施的作用,还可能引起被建议单位的反感,效果适得其反。在制发检察建议前,必须要加强沟通交流,全面了解该单位或者其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流程、规章制度等情况,找准发案的根源和管理漏洞,研究案发规律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使检察建议易于被建议单位的认同。对于经分析后,没有发现具体的问题,也不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下发意义不大的,宁缺毋滥,节约司法成本。另一方面来说,越权的检察建议,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法治的行为,应从思想和实践上予以杜绝。

二要检察建议的提出要紧紧围绕执法办案实际,提高检察建议的效果。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必须有事实依据,即在执法办案中切实发现有关单位在制度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漏洞。《规定》中明确了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的具体情形:预防违法犯罪等方面管理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存在犯罪隐患的;行业主管部门或者主管机关需要加强或改进本行业或者部门的管理监督工作的;民间纠纷问题突出,矛盾可能激化导致恶性案件或者群体性事件,需要加强调解疏导工作的;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应对有关人员或行为予以表彰或者给予处分、行政处罚的;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刑罚执行机关和劳动教养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苗头性、倾向性的不规范问题,需要改进的等。同时,提出检察建议还必须提高实效性,要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不要泛泛而论。结合查办案件,深入发案单位调查,全面了解掌握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适时召开涉案单位人员座谈会的形式,共同研究问题,找准症结,提出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预防对策,避免建议空洞、泛泛而论。另外,对党委、政府和群众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等,及时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检察建议,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要健全和完善检察建议提出程序,确保检察建议科学规范、准确及时。进一步加强检察建议制度建设,完善检察建议工作程序,明确检察建议提出流程、方式、方法,确保检察建议规范、科学、及时、有效。只有具备完善、科学的检察建议工作程序,才能确保能够将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安防范、社会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完善制度、健全法律、创新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才能及时向发案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提出消除隐患、堵塞漏洞、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的建议,不使隐患、矛盾积累、发酵,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要提高检察建议的说理性,增强检察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检察建议属于检察文书的一种,提高说理性是阐述法理、增强公信力、减少运行阻力的必然要求。在制发检察建议过程中,要注重剖析被建议单位存在的管理漏洞与发案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便于被建议单位整改。检察建议文书结论中所涉及的案件性质、问题原因、建议措施等结论性意见,要紧紧围绕具体的事实展开论证,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作为检察干警必须加强学习,加强调查研究,注重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利用侦查、审查中发现和查证的事实,深入了解收文单位行业规范、工作流程,剖析发案的深层次原因。检察建议要注重分析作案手段,找出其作案的条件,注重分析发案的趋势,找出发案的规律,注重分析现有管理机制漏洞,反思对其预防的策略,以便提出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和预防犯罪意义的检察建议。

五要加强回访考察,提高检察建议整改的实效性。检察建议只有被收文单位认真落实,才能发挥效用,因而检察建议发出后,检察机关应采用座谈、实地查看等多种形式,主动加强与被建议单位的联系与沟通,适时进行回访,跟踪和了解建议的作用和效果。建立检察建议成效反馈检验机制,要求发案单位及时将检察建议落实后在犯罪预防方面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反馈,同时结合相关案例、数据对检察建议落实后的情况和成效进行分析,定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力争使检察建议取得实效。对于被建议单位领导思想上不重视的,要加强沟通,对其详细分析该单位存在的隐患,加强法制宣传,使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加以整改,促进首位单位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排除发生犯罪的隐患,堵塞易发犯罪的漏洞,铲除滋生犯罪的土壤,从而真正发挥检察建议的应有作用。

总之,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检察机关应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四项作用,进一步结合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践,努力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良好司法保障和有力支持,建设人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作者简介]陈永胜,增城市人民检察院;福建师范大学2011级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

作者:陈永胜

上一篇:市场总监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学生教师节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