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的模式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城镇发展的模式(精选8篇)

小城镇发展的模式 篇1

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思考

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的,发展战略也应各不相同。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不应盲目采用某种模式,而是必须遵循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制订适宜的发展策略。

作 者:赵之枫 ZHAO Zhi-feng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刊 名:城市发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URBAN STUDIES 年,卷(期): “”(2) 分类号:F291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   模式  

小城镇发展的模式 篇2

一、敦煌经济发展状况

敦煌古称“瓜州”, 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 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 (区) 交界处, 总面积达3.12万平方公里, 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的各种农作物主要有棉花、西瓜、甜瓜、蔬菜、小麦、玉米等。敦煌的光照条件较为优越, 由于光照十分充足, 光合作用强, 昼夜温差大, 成为全省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瓜果之乡, 年产各类优质水果2000多万公斤, 优质皮棉1.5万吨。农村主导产业已具规模, 特色产业凸显优势, 初步形成了高效棉花、特色林果、优质瓜菜、设施养殖四大农业生产基地, 农业特色化和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通过实施节水示范、生态治理、村容整治、小康住宅建设等工程, 农村环境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敦煌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加快景点开发建设步伐, 先后完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建成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佛教艺术观赏区, 以阳关渥洼池为代表的沙漠绿洲旅游区, 以鸣沙山·月牙泉为代表的自然风景区, 以玉门关汉长城为代表的古战场观光区。资料显示, 2011年敦煌市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9.05万人次, 其中:国内游客203.27万人次, 境外游客5.78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178184万元, 其中, 旅游外汇收入1006.98万美元, 国内旅游收入172350.6万元。

2002年敦煌在全省率先达到小康水平, 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60.21%, 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的城镇网络体系, 城镇规模迅速扩大, 空间布局日趋合理, 吸纳力和承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 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已经投资效益农业, 农村居民进城兴家立业、工农互补, 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逐渐形成。2011年敦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6246万元, 人均达44838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27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03元。

二、敦煌经济发展的模式

1. 以特色农业支撑敦煌经济

近年来, 敦煌市大力发展培育特色农业, 以落实“一特四化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 以特色林果产业建设为重点, 全面实施农村“双215”工程,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拓宽农民增收的路子。按照本地的资源条件和农业现状, 敦煌市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发展, 以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导向, 制定并落实市乡引导、资金扶持和部门帮扶支持优惠政策, 大力发展低耗水、高效益产业, 目前已经形成了棉花、以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无公害瓜菜、畜牧养殖四大产业。敦煌市依托丰富的优质农产品资源, 大力扶持以棉花精纺、果品恒温保鲜、棉花籽种繁育、蔬菜和畜禽产品加工、农产品包装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 先后培育发展了26个专业协会, 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41个, 带动农户近2万户。

2. 以旅游为依托发展敦煌经济

自二战结束以来, 旅游业已经渐渐成为全世界瞩目的重要产业。敦煌历史悠久, 汉唐时期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咽喉重镇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 境内现有石窟遗存、长城关隘、烽燧驿站等各级各类文物点241处, 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莫高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佛教艺术宝藏,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鸣沙山·月牙泉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雅丹地貌景区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另外, 境内还有玉门关、汉长城、白马塔、悬泉置遗址、西千佛洞、阳关、渥洼池等众多文化品位较高、历史积淀深厚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敦煌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 1986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92年被甘肃省政府批准建立为旅游开发区, 1998年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发展, 敦煌的旅游交通四通八达、旅游服务日臻完善、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旅游宣传富有成效、旅游环境日益优化, 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东方历史文化、大漠奇观、民族风情、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组合相得益彰的旅游强市。

3. 以自然条件优势推动敦煌经济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 属于内陆地区, 是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 四季分明, 昼夜温差大, 日照时间长 (年平均日照时数达3362小时, 日平均日照时数达9.21小时/天) , 沙尘天数少, 地势平坦开阔, 具有发展风电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被称为中国太阳能的黄金地带, 敦煌太阳能发电站是中国政府批准的第3个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敦煌作为国际旅游名城, 发展清洁能源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也是保持竞争力, 赢得未来发展空间, 积极积蓄后发优势的战略选择。为顺应这一形势, 敦煌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社会为目标, 以本地资源优势为基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依托资源优势, 乘“风”而上, 借“光”发展, 大力推进资源与新型工业融合发展。

4. 以城镇建设支持敦煌经济

敦煌的城市建设是敦煌发展的一大亮点。除了干净整洁的街道外, 敦煌市最大的亮点是沙洲风情城和沙洲夜市的建设与管理。近年来, 敦煌市围绕“建设敦煌文化城、打造国际明星城”的整体思路, 打造精品市场, 先后建成了敦煌风情城和沙洲市场。现在, 这两个市场已经连成一片, 整个占地108亩, 共有10大功能区:文化主题区、特色餐饮区、民俗市井区、西域风情区、宾馆酒吧区、烧烤区、敦煌特产区、商贸购物区、农副产品区、星光夜市区。随着夜市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 服务项目的丰富多彩, 夜市已经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购物、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市场和人文景观, 并已被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民俗风情游”项目之一, 并多次获得“全国文明市场”“AAAA级市场”“省级诚信市场”“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市场等荣誉称号, 已经成为敦煌旅游精品线路上的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因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俗风情, 沙洲夜市被誉为敦煌“夜景图”和“风情画”。

三、敦煌经济发展模式对陕西小城镇建设的启示

1. 小城镇建设要做好规划指导

加快城镇化步伐、发展城乡建设事业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过程, 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潜力之一, 是实现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施城镇化与城乡建设战略, 既是调整经济结构, 实现农业化、工业化由初始阶段进入中期阶段的根本要求, 又是繁荣现代服务业, 扩大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表明, 小城镇建设必须规划先行, 规划是前提、是基础、是关键, 规划好才能建设好管理好。小城镇建设除了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外, 更需要一个总体的部署, 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梯次推进, 从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4个一体化建设为入手, 以城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统筹发展、资源共享为目标, 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科学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村镇发展规划, 分类、分步、分区域、分层次地推进陕西城镇化建设, 最终实现农村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2. 小城镇建设需要依托当地优势

小城镇建设要取得成功, 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不能盲目照搬外部经验, 而是需要依托当地的自然、人文优势, 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 要紧紧围绕各小城镇区位资源优势, 发掘当地资源潜力, 发展特色农业, 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效应, 并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发展观光农业, 与小城镇的配套设施相结合, 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双丰收, 甚至可以将镇的周边乡、村建设成旅游专业乡、专业村, 构建以城市带动农村、以中心城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此外, 要引导农村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当地文化特色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开发和以旅游服务为主的服务业, 在提供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开发就业空间, 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同时, 还可以部分地解决因农民工外出打工带来的很多社会问题。但是与此同时, 还必须尊重现状和资金限制等客观规律, 正确认识地区差异, 充分利用当地的特点与优势, 扬长避短, 留有余地, 分期实施。

3. 小城镇建设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针对小城镇的宣传涉及对内和对外两种。对内的宣传主要是通过召开动员会, 发放宣传材料、组织群众观摩规划等活动, 宣传小城镇建设的未来前景, 并通过对重点项目的跟踪报道, 用先进典型引领示范, 争取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另一方面, 小城镇的建设需要居民素质的同步提高, 这同样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小城镇建设需要立足当地自身的发展, 但是也需要外来资金的支持, 对于发展比较好的小城镇, 会借助自己的自然环境或人文环境, 吸引外来的游客甚至是住户, 这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给力的宣传。在宣传的方式上要善于创新, 要彻底打破守株待兔的传统做法, 要走出去推介、宣传, 又要请游客实地考察感受当地的自然景观或文化氛围, 切实做到把想来而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能来的游客吸引来, 更要把那些不知道不了解小城镇的游客, 通过让他们了解, 把他们吸引来。在宣传策略上, 要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 可以在市级甚至省一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努力用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形象提高整个小城镇对外的影响力。在初期, 小城镇可以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辅助部分, 将来前来旅游的游客留住, 延长旅游时间, 在后期, 要将部分、甚至全部小城镇打造成当地的品牌、当地的形象, 吸引游客专门慕名而来。这不仅需要宣传, 更需要小城镇建设自身的成功。

4. 小城镇建设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是小城镇发展必不可少的主导因素, 既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条件, 又规定着人类的物资生产活动及其他活动的界限。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 优化城市环境, 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努力追求的目标, 城镇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30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小城镇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由于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 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由于缺乏合理规划, 导致空间布局混乱;由于资源过度开发, 又缺乏必要的污染物处理和生态建设措施, 导致生态和环境状况严重恶化。注重基础设施的投入, 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无序发展, 是与可持续发展严重相违背的。因此, 需要通过加强规划手段保护小城镇良好的生态环境, 使小城镇由传统的纯经济发展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渡, 这不仅涉及小城镇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 还涉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小城镇建设不能再重复牺牲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老路, 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 依靠科学的规划和先进技术的运用, 建设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型小城镇, 保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建立生态化的小城镇, 需要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总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 需要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小城镇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任重而道远。

5. 小城镇建设需要软硬件双管齐下

小城镇建设需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不但要完备的设施, 更要具备一定的品质和文化内涵。城镇是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也是反映这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的窗口, 体现其文化内涵和品位。城镇的规模不在于大, 楼不在于高, 而是要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当地的文化特色, 形成与本地民俗风情和历史文脉相一致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更要为前来投资、旅游、定居的人营造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购物、观光去处。因此, 小城镇的发展要走特色之路, 不能千篇一律, 要充分挖掘特色内涵, 形成“一镇一品、特色明显、文化名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小城镇特色风貌, 充分挖掘小城镇文化内涵, 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努力打造陕西城市“后花园”, 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此外, 城镇“三分建, 七分管”, 城镇的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反映出城镇的品位和内涵, 也体现着一个地方领导的组织管理水平。除了外在的管理, 小城镇广大人民群众的总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才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社会基础。可以看出, 小城镇的软件建设比硬件建设任务更艰巨, 需要的时间更长, 只有将二者双管齐下, 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摘要: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 (区) 的交汇点, 处于北方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 自然环境相对较差, 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但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敦煌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旅游业, 并积极推动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敦煌的发展模式, 对于具有相同文化底蕴或自然环境的区域的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经验推介。

关键词:敦煌,旅游经济,特色农业,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国锋, 段禄峰.生态环境与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 2012 (02) .

[2]贾玉洁.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11 (04) .

湘西边贸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湘西地区;边贸小城镇;发展模式

一、 湘西地区边贸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湘西地区边贸小城镇是一个广义地区,主要包括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及永州市的江华县、江永县,共39个县市区。湘西地区是我省岩溶山地分布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人口集中区,虽然国家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湘西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但是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支柱产业不突出,经济基础薄弱

2013年湘西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5.8:36.3:47.9,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2.7:47.0:40.3,其中第一产业明显偏高,第二产业远低于全省;说明其湘西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托农业和农产品初级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品牌优势,竞争力低下,产业链条短,从而使城镇建设缺少工业产业支撑,工业化发展水平落后。

(二)边缘区位劣势突出,城镇化环境条件束缚严重

湘西地区处雪峰山脉和武陵山脉,深处内陆腹地,群山环抱,地理位置偏僻,资水、沅水、澧水穿插于山脉之间,河流虽多,但平地少。边贸地区城市格局狭小,交通不便利,没有区位优势,便捷化建设成本昂贵,难度大,这种状况对湘西地区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制约性,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难度大。

(三)城镇化内源发展缺乏动力

湘西地区耕作条件差,一直是“老、少、边、山、库”地区,作为城市化发展主要内源动力的农业与农村发展比较落后,远远低于全省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条件的劣势限制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制约了湘西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四)城镇发展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了边贸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但由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治污投入少,环保设施设备不全,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迅速蔓延,致使城镇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

二、湘西地区边贸小城镇建设的模式选择

根据湘西边贸城镇所处区位、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资源特色与丰度、城镇现有规模,立足长远,确定方向,分类发展。

模式一:综合型中心城市

综合型中心城市是在所辖区内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地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大小和实力的强弱, 与其内部的中心城市的实力和辐射力直接相关。

综合中心城市以怀化市与张家界市为主中心,以吉首市市、邵阳市为次中心发展综合中心城市。其他县域城镇则可向二级中心城市发展,如龙山县已初具规模,是湘、鄂两省边区重要的边贸城市,以旅游、商贸为主的新型城市;花垣是以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现代工贸城市。慈利是以发展商贸、食品、建材、化工、旅游为主的山水园林城市。

模式二:旅游服务型城镇

旅游服务型城镇是指拥有历史古迹、名流故园、风景园林等资源的城镇,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业为先导,依靠旅游业的连锁效应带动当地交通、住宿、餐饮等一系列服务行业的繁荣,最终拉动小城镇发展。

根据湘西地区各县市自身资源的优势,凤凰县城、张家界依然作为旅游服务重点城市发展。靖州、洪江、新宁崀山则应充分利用湘西的边贸优势,与周边省份合作开发项目。其他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的县市则应突出自身的特色吸引游客,如通道、芷江的民俗文化风情,桑植、隆回的自然景观。

模式三:商贸物流型城镇

商贸物流型城镇是指分布于公路和铁路沿线、港口附近,地理区位突出、交通便利的城镇,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将交通枢纽功能与物流、运输、仓储、商业等活动结合起来,打造商贸物流城,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额发展。

怀化市、邵阳市应重点作为商贸物流中心,其次以张家界市、吉首市为区域性综合物流次中心,以龙山、靖州、溆浦、武冈作为重要县城的物流节点,构筑多层次、高效便捷的边贸物流网络,把湘西地区建设成为省际边境贸易中心。同时密切与其它交通网络结点城市的横向协作,加快湘西地区的发展。充分利用湘西地区矿类、森林业、药材类、旅游类等优势资源与边贸优势发展商贸物流,对于一些有商贸优势的乡镇也可以以这一模式发展向二级城镇发展。

模式四:工矿型城镇

工矿型城镇是以其富有的矿产、能源等优势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以特色资源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并有效带动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

湘西州各县市大多处于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州内资源丰富,包括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茶叶原材料、药材原材料等。按照产业门类和经济区划立足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为特色资源产业集群提供发展空间。如花垣可建立以矿产资源为依托的锰、铅锌开采基地;保靖的金属镁、硫铁矿等矿资源开采基地;古丈、保靖等地则以林业资源、农业资源为依托发展其特色产业。

三、对策建议

(一)坚持规划引领,实现多元化发展

在建设边贸小城镇的起步阶段,务必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约束性。同时贯彻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扶持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湘西地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立足自身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自力更生。

(二)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建设产业园区

以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为重点,积极培育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支柱产业,推动大湘西地区转型发展。确立特色主导产业、支持设立产业集中区、强化产业项目支持,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发展自身的产业特色并争创一定规模。

(三)以边贸为导向,发展物流园区

发展湘西边贸小城镇,应当突出边贸城镇特点,鼓励边贸城镇发挥比较优势,发展边贸导向型经济,促使边境能够发挥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同时要利用湘西地区与渝、鄂、黔、桂四省市区相邻的区位优势,加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欣堂.湘西农村“两型社会”建设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8).

[2]陈德详,吕学芳.湘鄂渝黔边区农村城镇化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2).

[3]袁明达.湘西自治州农村商品流通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联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

发展小城镇的思考 篇4

一、发展小城镇建设好的做法:

1、注重规划是前提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 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城市 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二、当前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

1、小城镇规模偏小,难以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小城镇规模偏 难以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匮乏,2、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匮乏,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基础 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压力增大,企业发展与工业项目配套对 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资金问题已成为制约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瓶 颈。从天长来看,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虽然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 点,但总的来说,还没有走出一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小城镇建设 资金的道路,镇政府投资仍然占较大比重,尤其在小城镇公共基础设 施建设方面更是如此。在目前大部分镇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政府财力 有限,财政收入的相当部分要上缴上一级财政,不能动用,可用财力 基本上仅够维持行政运转,很难拿出资金用于建设,并且镇政府也不 能再向农民收取费用,乡镇财政压力很大。镇政府建设小城镇筹措资 金主要采取“以地生财”“集资建镇”和“借资建镇”三种办法。、“以 地生财”,土地是城镇建设中最宝贵的稀缺资源,由于其不可再生性 与总量的衡定性,过度地依赖土地出让获得建设资金或通过外延式的 建设方式侵占土地,这种办法在当前土地宏观调控、以人为本的大环 境下将越来越行不通,且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实际上与保护耕地的基本 国策相违背。“集资建镇”也是小城镇筹集资金的主要做法之一,但这 种“集资建镇”被上级部门认定为有变相的乱收费、乱摊派的嫌疑,比如向落户小城镇的农户收取基础设施配套费,向建筑施工单位收取 建筑配套费等。第三种办法是“借资建镇(包括向金融部门融资、施 工单位垫资开发),这种办法可能一时能解决暂时的困难,但发生的 ” 债务在偿还和化解方面缺乏手段。小城镇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不高。

3、小城镇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1)不少小城 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气和环卫等配套设施。基 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

道路、商贸区混杂,镇容镇貌改观不大。(2)缺乏科学规划、缺乏

个性 特色。前些年多数小城镇不重视城镇建设详细规划,自由式盲目发展,造成了功能的残缺和布局的零乱。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小城镇的街 景规划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规划设计与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 不相协调,显得孤单而缺乏灵气,风格品味不高。(3)开发建设方式落 后。许多小城镇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4)普遍缺乏一支过得硬的小城镇管理队伍。由于相应的城镇规划、管 理等专业技术人员欠缺,目前至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建设的规划、指 导、服务、督促、管理缺位的问题将是制约建设的因素之一。小城镇 综合治理能力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滞后,“脏、乱、差”现象 未得到根本治理。小城镇综合配套滞后 综合配套滞后。

4、小城镇综合配套滞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延缓了农民离土 离乡的步伐,不利于调动农民进镇务工经商的积极性,影响小城镇规 模的扩张。尽管部分地区已逐步放开户籍限制,政府积极为进城务工 经商及失地农民办理农转非,但由于农村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农民进镇缺乏“安全感”,实践中农民并不买账,反而出现了“非转 农”的怪现象,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上,农业人口如果一胎是女孩 可以申请生育二胎;建房问题上,农民在村里建房时可以申请宅基地,而进城落户要购买商品房;医疗保险上,可以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 业生产上,可以享受“三免两补”等优惠政策。事实上已形成既占用 城市用地,又不脱离农村,更不放弃农村住宅和耕地的城乡两栖居民,不仅给村庄整治增加了难度,而且也不利于稳定集聚城镇人口,加快 城镇化进程。小城镇土地约束偏紧 土地约束偏紧。

5、小城镇土地约束偏紧。建设用地指标少,审批手续繁杂是各地 反映最多也最为集中的共性问题。越是发展势头好的城镇,镇区规模 扩大越快、企业入驻越多、人口聚集和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越迫切,建设与用地矛盾也越突出。现行土地政策对农村建设用地保护更加严 格,用地审批手续繁杂、时间较长,城镇的发展和扩张必然占用大量 土地,征用土地的空间更加困难,保护耕地与小城镇建设矛盾更加突 出。乡镇不仅用地指标少,支配权也有限,又受到多方面行政制约,很容易造成乡镇干部踩政策红线,打政策擦边球。小城镇拆迁安置难 安置难。

6、小城镇拆迁安置难。部分群众法律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 不强,受利益驱使,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满天要价、无理取闹,或违反 国家法律法规大肆修建违法建筑、突击“建房”,骗取赔偿,导致一些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受到阻工、延缓建设进度。在拆迁过程中,拆迁农 户要求就近安置,安置楼就近建设,影响了小城镇的规划布局,由于 安全防护距离的要求,也限制了项目的引进。此外,拆迁农户利用安 置的宅基地自行联建住宅,形成“小产权”房私自对外出售,因为开 发主体是农民个人,资金实力弱,开发水平低,不仅建设的品味难以 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有的甚至连工程质 量都无法保证。并且由于土地性质的问题,无法为业主办理任何证件,矛盾纠纷多,引起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小产权”房因没有办理土地 有偿使用手续,也没有向国家缴纳相关费用,超额收益全部收归开发 者自己手中,不仅对正规的房地产市场形成冲击,影响土地出让的价 格,也形成攀比,加大了今后的拆迁难度。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宜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宜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小城镇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越 来越突出,是解决农民就近就业、集约节约用地、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有序发展。进一步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解决好小城镇规模偏小的问题。

1、进一步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解决好小城镇规模偏小的问题。要适当地撤乡并镇,进一步拓展小城镇发展空间,使小城镇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机聚集,增加小城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推 进城镇化的关键首先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并实现稳定就业,而 实现城镇稳定就业的关键又在于加快城镇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不断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就业,才能加快城镇化进程。其次要建立 健全劳动力就业的服务机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多方位转移,并实施稳定就业。三要改革现行农村户籍制度和农村宅基地制度,破 除体制政策方面的瓶颈束缚,加快落实小城镇的管理权限,使其能有 效地统筹地方资源进行小城镇建设。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改革户籍管 理制度及与其相联系的社会就业制度,加快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扩大 各类保险覆盖面,规范和完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普及新 型合作医疗,深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为农民进城消除制度上障 碍,促进农村人口向镇区集聚。实行多种形式的建房购房制度,制定 有利于农民迁住小城

镇的房地产政策。如城镇居民建房购房的抵押贷 款制度、住房按揭制度,支持农民进入小城镇后顺利解决住房问题。

鼓励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对离开农村迁往城镇的农民,提供 购买住宅或商业铺面、厂房设施的按揭式贷款。还可考虑在小城镇附近,按规划统一建设农民新村,将原有村落整体搬迁,复垦还田;对 于原宅基地还田不要求重新安排宅基地,进镇区购房的,可给予一定 的购房补贴等。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解决好小城镇融资难问题。

2、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解决好小城镇融资难问题。运用市场机 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可以实行财政资金 为引导、吸纳民间资金为主,吸引外资为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首 先,财政资金可以向小城镇倾斜,在注重抓好水、电、路及通讯、市 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增加与农民利益有密切联系的、有巨大消 费空间的项目,以此吸纳民间投资与吸引外资,加快建设速度,完善 城镇功能,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其次,通过小城镇集中居住工程,吸引农民建房资金。再次,把市场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政府通过在 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健全规章制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等软件 上下功夫,使小城镇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并以“谁投资、谁所有、谁 受益”的原则,吸引众多的人带着资金参与城镇建设。要大胆尝试和 探索将城镇当作资产来经营的思路,坚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建立和完 善“经营城镇”的新机制。要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资源,把自然资源 变成城镇发展的宝贵财源,使国有土地的资本效益趋向最大化,大力 推行竞价拍卖等多种土地经营形式,为城镇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同 时,营运市政设施,实现滚动开发。经营城镇有形资产,把公共房产 及道路、公路灯杆等市政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推向市场,、能卖则卖,宜租则租;经营城镇无形资产,把城镇空间、户外广告标牌经营权、道路和其它设施的冠名权等,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形式推向市场,使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资产。进一步创新利用方式,缓解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制约

3、进一步创新利用方式,缓解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制约。适度调整 小城镇建设用地政策,用地指标向小城镇适度倾斜,为小城镇进一步 扩大规模,增强集聚功能打开瓶颈。在严格保护耕地前提下,创新土 地利用方式,保障城镇建设和发展需要。一是调整修编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做好与城镇总体规划、产业集中区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 设规划的衔接,提高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

可操作性。二是创 新土地置换方式,推行“土地整理”等多种模式,对原村庄进行复垦,推广旧村改造,集约利用土地,节约的土地指标用于弥补小城镇建设 用地不足。三是积极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大荒地和废弃地开发利用

力度。四是探索土地流转方式,鼓励经批准的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工业、商业、旅游和农民建房,开展集体建设用地租赁,推行农民土地使用 权作股转让。五是规范城镇用地,严格宅基地标准,结合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集中建房。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强化小城镇的发展支撑力。小城镇的发展支撑力

4、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强化小城镇的发展支撑力。产业发展是 城镇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否则,小城镇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出现“空城”。因此,在建设小城镇的同时,必须把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的位置,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建立主导产业。一是按照产业集聚的要求,小城镇产业功能区积极筹办经济开发区,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二是鼓励产业集群发展,小城镇建立自身项目 库,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项目扶持力度。三是通过建设农民工创业园,通过政策、场地、培训、服务和维权 5 大扶持措施,叠加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工返乡 创业,并给予创业农民工资金、技术等扶持。四是发挥人力资源丰富 的优势,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大军,营造低商务成本 优势,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适度、与地方特色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 入驻,满足农民就近就业的需要,形成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特色建 镇、人口集聚的良好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健全规划体系,引导小城镇科学发展。

5、进一步健全规划体系,引导小城镇科学发展。城镇发展必须规 划先行,严格“四高”要求,提升城镇品位。一是高起点规划设计。小城镇规划要按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的原则,编制科学 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并把村庄布 点规划作为小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按照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对 整个城镇进行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的规划。二是高质量建设。一 方面建设工程要选择建设水平高、完成质量好、社会信誉佳、具备相 应资质的建筑单位和能工巧匠承建。另一方面,要加强施工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水平。做到依法施工、安全施工、文明施工、高效施 工、廉洁施工。三是高水平经营。城镇人民政府是城镇经营的主体,要把城镇这一国有资产管理好、经营好,使其不仅在满足人民群众需 求

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 篇5

我国小城镇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以威宁县为例 主考院校:武汉大学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李和中 考生姓名:陆智海 准考证号:

2014

年 月 24 日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我国中小城镇概述 2

(一)中小城镇的发展历程 2

(二)小城镇的概念 2

(三)小城镇发展的战略作用 4 二

三、基于威宁县来看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威宁县为例 5

(一)威宁县发展的现状 5

(二)威宁县发展存在的问题 8

(三)制约威宁县发展的原因分析 10 三四.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11

(一)加强小城镇发展的科学规划 11

(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12

(三)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13

(四)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相关制度 参考文献 16 修改建议: 修改抄袭部分

2、按学校要求修改论文格式内容摘要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带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我国小城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并严重制约着小城镇自身的发展。小城镇的合理发展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是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前提和基础。解决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小城镇的建设、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的保障制度等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结构安排上本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及对小城镇的概念作了界定;第二部分一威宁县为例论述了其现状、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对策。

关键词:小城镇威宁县城镇化困境与出路 一.我国中小城镇概述

(一)中小城镇的发展历程

我国小城镇的历史渊源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开始有了萌芽,进入封建社会时期,小城镇开始确立和兴起。从16世纪中叶起,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小城镇和大中城市进入兴盛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银行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形成了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武汉三镇等一批中外闻名的城镇。据统计,清末全国已有两千多个县级小城镇。但由于1840年鸦片战争和帝国主义的侵入,小城镇尤其是城市经济处于半殖民地化的状况,因而转入衰败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小城镇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和生产力的解放,一度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景象。不少的小城镇由衰落转向兴盛繁荣。但由于受一些因素和制度的影响,小城镇出现了失去活力的状况,尤其是60年代后期。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小城镇被当做资本主义活动猖獗的地方而受到打击,小城镇经济因此失去活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三十多年的时间,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时期小城镇在我国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甚至沿海地带还出现了小城镇发展综合实力超过西部地区县和市的情况。

(二)小城镇的概念

小城镇在我国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通用名词,但我国对小城镇概念的运用很不规范,因而在我国对小城镇概念的覆盖范围,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官方,往往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小城镇相当于小城市和建制镇及集镇。显然,这一小城镇概念分属城与乡两个范畴,从发展的观点看,集镇只宜称为“未建制镇”。

(2)小城镇相当于小城市加建制镇。这一小城镇概念指城镇范畴中规模较小、人口少于20万的小城市(县级市)和建制镇。

(3)小城镇等于建制镇。这一小城镇概念属于城镇范畴,是建制镇(包括县城镇)在城镇体系中的同义词。

(4)小城镇相当于建制镇和集镇。这一小城镇概念属城与乡两个范畴,包括小于城市,从属于县的县城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和尚未设镇建制但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

以上四个概述中包含这几个个核心要素:小城镇包括小城市(20万)建制镇和集镇;小城镇包括小城市和建制镇;小城镇只包括建制镇;小城镇包括县城、县城外建制镇和集镇。上述观点的分歧点主要有:一是是否包括小城市;二是是否包括没有设镇建制的乡集镇。综合看,无论是从理论研究和政策角度,小城镇概念以不包括小城市为妥;建制镇和集镇之间在规模、辐射和吸引范围、发育水平方面会有一些不同,但并无本质差别。

(三)小城镇发展的战略作用

1.小城镇发展有助于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2013年12月,中央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城镇化的发展形势,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部署。可见,城镇化对于我国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而在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的发展又是重点。因此,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是有助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

2.城镇发展有利于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报告显示,2011年城镇化率达51.27%。城市化进程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处于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中央要求要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并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其实这也是城市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核心在工业化,依托在城镇化,关键在协调联动。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本质上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动态调整适应过程,必须做到同步演进,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结构上三大产业融合。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才能完善与建设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构建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助于解决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推进城镇化、实现现代化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就业,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可以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今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积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快和大规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减轻城市压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后,一方面可以缓解流动人口对大城市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后,留在农村地区的人口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缓解农村人口压力和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作了研究后指出,“一个城市在其规模达到30万人以后,就会失去其规模经济效益。相当经济的办法应该是发展大批的农村小城镇,每一个小城镇都拥有一些工厂、电站、中等学校、医院以及其他一些能够吸引居民的设施。”因此,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压力,促进就业,也有利于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就和思想观念和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三、基于威宁县来看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威宁县发展的现状

威宁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贵州省直管县试点。位于贵州省境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面积6295平方公里,人口约140.2万;其中彝、回、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23.1%。全县辖35个乡镇,620个行政村(居)委会。根据对小城镇定义的界定,威宁县就是一个典型的小城镇。其现状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反映。1.经济方面

威宁县在经济上发展对比西部其他一些地区是发展是很好的,处于突显的位置,但总体来说,还是落后的,正处于开发崛起阶段。威宁县的经济发展总收入主要是依靠小城镇来发展,工业布局和产业特色都在小城镇上。因此,威宁县是一个典型的靠小城镇组成的县和靠小城镇支撑发展的县。以2013年威宁县经济收入为例来看其经济状况,威宁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9.05亿元,增长16.7%,;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6.22亿元,增长34%;全部工业增加值26.87亿元,增长19.7%;财政总收入17.6亿元,增长25.6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6亿元,增长12.2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8.88亿元,增长14.1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3.82亿元,增长31.6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33.3%;农民人均纯收入5635元,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79元,增长10.07%。增比进位综合测评预排全省24位。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威宁县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特别是工业、金融增速很明显,但经济总量还是很弱的。

2.基础设施方面 在基础设施方面,威宁县县政府把交通、水利、电力三大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使基础设施逐步得到了完善和提高。譬如,威宁县之前没有高速,只有铁路和326国道及省道经过,但到目前建设了毕节到威宁,威宁到六盘水、昭通的高速,和周围的城市实现了高速路的联通,实现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零”的突破。再如,县域内国省道全面改造升级,新建通村油路228.4公里,通村油路率达66.5%;对草海火车站进行重建,民用机场选址报告已获国家民航局批复;完成新增“村村通”1.4万户和“户户通”9.3万户卫星直播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举措都是威宁县取得的成就。可以说,基层设施总体还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和提高。科教文卫方面

在科教文卫方面,威宁县投入力度是很大,同时实施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政策。譬如,在教育方面,以威宁县2013年政府工作总结为例。2013年威宁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压缩8%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教育工程项目332个,建设公办幼儿园32所,新增学校建筑面积40.9万平方米,加大对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和重点集镇教师公租房建设力度,累计完成投资12486万元,共实施项目校数120个3000套,总面积105000平方米;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招聘高中教师326名,特岗教师1200名;九中、职院全面招生,六中、七中、八中启动建设,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0.12%,比去年提高14.15个百分点;2013年高考综合升学率达99.28%,高考质量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

(二)威宁县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发展的产业动力不足,多元发展的动力格局尚未建立

城镇发展的源动力在于经济发展、产业支持,尤其是乡镇企业和专业市场的发展。乡镇企业在为小城镇建设积累资金、发展非农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集聚人口和产业等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体现下几个方面(1)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使小城镇拥有了独立的产业基础;(2)促进了社会结构的 分化和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3)促进了小城镇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4)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乡镇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在缩小、发展机制的优势在减弱,发展的竞争力在下降。人们普遍存在的一个疑问是:在失去 乡镇企业发展动力之后的小城镇该如何找到新的发展动力。

从威宁县发展的现状中,可以了解到,其经济主要是靠工业和农业,第三产业明显不强,严重滞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显著不协调。从而使发展失去动力,没有形成多元发展的动力格局。虽然威宁县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连接周围城市高级公路,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发展后劲,但这些高速公路开通,如果本地区没有重要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作为支撑,开通后的利用效率就不高,就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力、人才、资金来发展本地区。

2.发展战略滞后,空间布局不科学 由于空间区位的差异和资源差异,威宁县发展战略在产业空间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分散与集中的两级分化,如县城工业开发区已经由无序分散状态转向有序集中状态,走向了城市化的工业产业园区空间开发模式;政府没有规划的县城边缘地带仍然处于无序分散布局状态,没有出现现代化的空间景观地域,仍然是农村空间景观地域。面对小城镇巨大的空间发展差异,威宁县虽对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和路径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科学的发展模式。但如何从整体规划角度,制定因地制宜的小城镇发展的指导方案,仍然是摆在威宁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3.社会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 威宁县社会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1)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狭窄,镇貌依旧。虽然威宁县政府加大了多基层设施的投入力度,修通了高速路,对区域内的道路进行了扩建和升级,但只要对比就会发现其基础设施显然薄弱,如,威宁县到目前为止通村油路率达66.5%,但中部地区的湖北省早在2005年就完成县际及通乡公路3971公里、通村公路8615公里,全省乡镇油路通达率达到91.7%,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96.1%,让78个乡镇4229个行政村走上了油路水泥路。(2)缺少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城镇的街景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的设计都十分单调,品位不高。威宁县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县,是自然发展而成的县,因此,到目前为止,城区依然杂乱无章,没有体现出一个民族县的特色。(3)教育发展落后,威宁县到目前为止,有高中办学条件的只有7所,1个职院。一个140万人口的大县,只有7所具有高中办学条件的中学显然是落后的。

(三)制约威宁县发展的原因分析

1.资金约束

威宁县主要收入和投入都是来源于本县域内,也就是靠该县的人民增加收入,外来企业、资金很少,加上政府投入不多,主要靠薄弱的财政支出,这样就会导致真正能用于搞建设的资金太少,同时加上金融支持有限,政府基本上靠一种非规范的办法集资投入。而城镇的发展需要解决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发挥集聚和辐射功能的重要条件。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但融资体制又不健全,从而制约着城镇的发展。因此,如果该县建设融资一味靠集资摊派,不通过金融办法予以解决,或者融资投入后不讲回报,不建立起投入回报机制,就没有稳定的投入来源,进而阻碍该县的健康发展。

2.配套制度缺失

威宁配套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1)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一方面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3)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滞后。农民离开社区不再享有集体经济、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各种权益,由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四.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小城镇发展的科学规划

要把小城镇的建设纳入大中城市的发展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建设要突出规划的地方特色,依托大中城市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塑造个性化的形象和品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打造各具特色的城镇风格。要加强小城镇发展科学规划工作的基础研究,改革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以城镇规划作为城镇建设发展的技术约束,编制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规划要有超前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充分考虑扩展城镇发展空间,适应城镇经济规模的扩张,增加城镇的辐射能力和吸纳能力,更要充分考虑城镇人口规模扩张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小城镇发展战略上要坚持重点战略,区位战略和特色战略,优先发展一批重点镇,使其成为小城镇发展的突破口,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大扶持力度,一批特色突出的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的独具特色的专业镇。小城镇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控制规模,提升水平。

(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单

一、吸引力不强的现状,就需要从各自实际出发,立足当地资源,挖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取长补短,依据区域优势和基础条件,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选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做到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这样既可以避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单调、吸引力不强现象,有可以避免同类化竞争,充分发挥各地特长,提高城镇间的协作和经济效益,使小城镇逐步发展,经济日益繁荣。

城镇发展要立足于小城镇功能的准确定位,发挥比较优势, 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要根据小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扬长避短,选准项目。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与特色农业,本着先易后难,重点推进,由点到面,逐步实施的原则,以现有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搞好农牧业产品深度开发和多层次增殖,发展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尽可能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乡镇企业布局适度向农村小城镇集中,加快小城镇发展。在扶持壮大一批技术型乡镇企业集团的同时,要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三)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解决小城镇建设缺乏资金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建设方面所采取的市场化、多元化的融资模式,打破固有的依靠政府的单一投资,充分发挥市场筹资功能。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经济能人和资金大户投资办厂,经商置业,多渠道广聚社会闲散资金,共同参与开发小城镇建设,从而形成“投资一收益一再投资一再受益”的良性循环。通过土地批租,有偿出让等途径扩大筹资渠道,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小城镇的投资力度,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市场化运作,确保各项建设如期进行;不断加强能源、供水、排水、通讯、交通及环卫设施建设,满足城镇人口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同时,还可以鼓励个人、集体和外商参与到水电通讯、医院学校等项目建设中来,拓宽城建投融资渠道,推进小城镇土地资产经营和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

(四)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相关制度

深化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完善相关制度。其一,完善就业制度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应积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现代劳动力市场,并且以此促进城镇各种就业机会的充分利用和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劳动者收入的增长,进而增强劳动者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素质的积极性。其二,完善土地使用制度,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立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办法。对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民应退出原有承包地和自留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转包,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异地新建村民住宅或已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应退出原宅基地,由镇、村统一规划使用。其三,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放开中小城市户籍落户限制的政策。

参考文献

小城镇发展的模式 篇6

班级:汉语言文学1班姓名:曾莉芳学号:51号 摘要:小城镇是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纽带,在城市发展中占有中药位置,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广西与其他省份比较差距还很大。小城镇发展还比其他省份落后,虽然总体上有取得不错的发展,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根据广西小城镇的现状总结出了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建设策略发展城镇

一、广西小城镇发展的背景介绍 广西作为西部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沿边、沿海、沿江优势,是祖国西南出海大通道,而且广西地处西南与华南的接合部,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广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各项改革,以政府为主导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综合协调发展,全力建设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区域、南贵昆经济带等区域有较强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能力的小城镇体系,使得城乡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放在全国比较,广西城镇化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广西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县域城镇化水平仅为31.35%。

二、当前广西小城镇发展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一)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各地方小城镇发展不平衡 广西各市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等不同,形成了四个发展水平和发展层次的城类型,分别是:以北海、钦州、防城港为主的北部湾沿海城镇群;以贵港市、玉林市为主的桂东城镇密集区;以南宁、柳州、桂林为主的沿桂海高速公路点轴发展区和以西北山区城镇点状发展区。每地区城镇发展带动力都不一样,比如邻近广东的桂东地区,资源丰富,水陆交通条件好,很多城镇都成为了外商投资的对象,带动了其经济的发展。桂南地区属沿海地区,可利用港口发展经济,而其他较为多山的地方城镇,特别是喀斯特山区等地,石多土少,可利用的资源少,在空间上也难以拓展城镇发展这些不利因素导致没有得到一个可以拉动经济发展的外来力量。再加上一些地方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导致规划滞后、建设粗放。更是使得各个地方的城镇发展不能齐头并进。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而城镇密度呈东多西疏的趋势,(二)中心城市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我国的大部分城镇发展多是依托大中城市发展起来的,广西的中心城市数量不多且城市的综合实力也比较弱,据专业人士分析按广西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应设16或17个地市级城市为宜的,但是实际上广西只有14个地市级城市,据2013年最新的中国大陆城市综合实力及影响力分类排名,作为广西首府的南宁只属于三线城市,可见广西的城市综合实力较为其他省份落后,在最新盈利竞争力排行榜上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都超过广西进入前十强,在人均GDP上也比其他城市要低很

多。所以,在广西城市的竞争力比较薄弱,对周边的城镇没有太强烈的带动力,难以发挥辐射力带动全区城镇化的发展。

(三)城镇经济力量薄弱,缺乏优势产业支持 一个城镇的发展比需要有自身的产业支持,才能走的长远。像是桂林,就以旅游业为支撑,像是阳朔等周边城镇也得到发展,除了旅游业,工业这第二产业也是尤为重要的,我们说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和基础,工业化水平决定着城镇发展水平,但广西的工业化水平还滞后于全国大部分省份,在广西中具有工业化实力的就只有柳州市,而西北等地区城镇则没有优势产业的支持,比较难以发展。广西最不得力的产业就是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滞后已成为制约广西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瓶颈, 导致城镇经济发展不起来。小城镇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而广西许多重点中心镇,在聚集企业、劳动力和经济总量等方面能力也较弱,许多地区缺乏优势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强力支撑。

(四)城镇的城市化水平低,缺乏吸引力 为什么会出现城市化水平低下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的党政干部对“经营城镇”的理念淡薄,小城镇建设思路不宽,对小城镇的长远发展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少数地方还没有能把小城镇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在认识上缺乏主观能动性,在规划上缺乏前瞻性。同时,不少地方对原有的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对已经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没有很好地加以落实。许多地方对城镇建设的详细规划、特色设计还不重视,致使街景规划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规划设计与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不相协调。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建设也就不完善,因此发展就受到阻碍,问题也随之增多,导致城镇公共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条件跟不上,不具有地方特色,人文精神没有得到体现,城镇人的素质不高,这样一来就和农村没区别,外来人来说缺乏了吸引力,农民也不愿在这里发展自己,人口数量少就更难以发展,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加快广西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对策

小城镇发展的模式 篇7

传统意义上的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和常州, 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典型区域之一, 又是长三角城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80年代开始的乡镇企业“自下而上”发展“推力”和1990年代开始的国际产业、资本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转移“引力”的共同作用下, 苏南小城镇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发展, 表现为经济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吸纳人口能力明显增强、城镇建设步伐显著加快等特征。但同时苏南小城镇也开始分化与重组, 出现了不同功能类型与等级规模的小城镇。一部分具有要素集聚优势的小城镇逐步提升, 发展成为小城市, 也有一部分发展缓慢或走向衰败, 最终成为乡村地域中心。

本文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常州进行研究, 以市辖区内小城镇为研究对象, 其中既有受大城市功能辐射影响, 接受产业转移, 已经发展成为都市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组团或外围小城市, 也有主要依靠自身要素积累或产业集群, 发展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镇, 还有一部分由于区位因素或区划调整变化, 呈现逐渐衰落的景象。实际上, 常州小城镇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化现象, 笔者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色、等级规模和空间形态等几个方面对常州小城镇分化进行研究总结, 并提出基于分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整合模式和相应的发展思路。

二、常州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特色分化

(一) 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化

经济发展水平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 而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各镇GDP的分析来研究常州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化。根据2007年常州统计年鉴资料, 常州小城镇GDP的平均值为18.71亿元人民币, 高于该平均值的小城镇为11个, 所占比例为37.93%, 低于该平均值的小城镇为18个, 所占比例为62.07%。其中, GDP在10亿元以下的有3个, 10亿元至20亿元的有16个, 20亿元至30亿元的有5个, 30亿元以上有5个。

以上数据说明, 常州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规模结构特征。从空间分布来看, 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总体特征。上述GDP高于30亿元的5个镇除了牛塘镇外, 其余均位于常州城市东翼地区, 呈现出小城镇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 产业特色的分化

随着常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心城区日渐成为服务业的集聚地, 而制造业逐步外迁, 所占份额逐渐减少。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行政区经济的影响, 遵循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规律, 常州小城镇成为中心城制造业转移的首选地, 从而促使了小城镇产业结构变化。其总体趋势为第一、三产业所占份额逐年减少, 第二产业所占份额则逐年增加。根据统计数据分析, 常州小城镇总体产业结构由2001年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8.23%、55.56%、36.21%, 调整为2006年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5.22%、66.81%、27.97%。在此过程中, 常州小城镇经济产业结构特色也逐步进行了分化, 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专业镇, 具体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 农业为特色的小城镇

在常州中心城外围地区发展起了若干第一产业相对突出的小城镇, 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产业特色, 其中以花卉苗木产业最为突出, 主要集中在夏溪、嘉泽、湟里、东安、奔牛、邹区和卜弋等七个镇, 年产花卉苗木1.6亿株, 盆景60余万盆, 草坪2000余万平方米, 鲜切花400余万枝。根据2007年常州统计年鉴数据, 第一产业产值过亿元的小城镇有10个,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嘉泽镇和夏溪镇,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超过20%, 远高于总体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分额为5.22%的平均值。作为花卉苗木重点产区的夏溪镇和嘉泽镇还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评为“中国花卉苗木之乡”和“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夏溪花卉苗木市场被确定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以及“江苏省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成为华东地区13个省市的花卉苗木集散交易中心和最大的花卉苗木专业批发市场, 这两个镇已经成为常州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农业特色小城镇。因此, 位于滆湖西岸的夏溪、嘉泽、湟里、东安和奔牛、邹区和卜弋等七个镇已经分化成农业为特色的小城镇。

2. 制造业为特色的小城镇

在整个长三角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常州许多小城镇第二产业得以充分发展, 出现了一批制造业强镇。根据2007年常州统计年鉴数据常州第二产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有13个镇, 并且形成了若干个制造业特色小城镇, 具代表性的有洛阳镇的电子制造业、横林的强化木地板制造业、郑陆的医疗器械制造业等。其中, 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横林镇拥有140多家强化木地板终端企业, 200多家相关配套企业, 年产地板能力超过1.5亿立方米, 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超过40%, 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外贸出口量占全国地板出口总量的1/3, 被誉为“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随着常州城市功能升级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中心城区大力实施“退二进三”的调整战略, 外围地区小城镇将成为常州制造业的重要承载空间, 承担起专业制造业板块的重任。

3. 服务业为特色的小城镇

除了花卉苗木与制造业之外, 常州中心城外围地区还形成了一批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小城镇, 包括饮食服务业、旅游业、商贸业等作为特色产业。根据2007年常州统计年鉴数据, 第三产业超过平均值的有9个镇, 其中漕桥、潘家、雪堰、夏溪和嘉泽五镇第三产业均与第二产业大致相当, 甚至超过了第二产业的产值。焦溪作为常州保持江南水乡特色最完好的古镇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型城镇, 其旅游发展已初具特色和规模, 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另外, 位于常州东南太湖之滨的雪堰镇东邻无锡马山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 已经成为常州市民“周末游”的重要目的地, 从而发展成为滨湖旅游型小城镇, 而邹区的灯饰商贸业同样发展迅速, 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灯饰商贸城。

三、常州小城镇规模等级的分化

(一) 小城镇规模的总体趋势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发展环境的变化, 传统小城镇发展的“苏南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要求, 根据小城镇的规模与其发展效率存在的内在关系, 采取乡镇合并, 扩大小城镇的规模成为新的总体趋势。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 常州2007年对建制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 主要是乡镇合并, 不断扩大城镇规模。

(二) 镇域面积规模的分化

随着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有的小城镇改为街道办事处, 有一些小城镇进行撤并和调整, 还有一些小城镇保持不变, 在此基础上常州小城镇镇域面积规模出现了分化, 其等级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2002年, 常州镇域面积在50km2以下的小城镇数所占总数比例为82.22%, 2007年该项比例下降为2002年的34.78%;而镇域面积50km2以上小城镇占常州小城镇的比例由2002年的17.78%上升为2007年的65.22%, 其中有6个50km2至80km2的镇和9个80km2以上的小城镇。从以上可以看出, 常州小城镇镇域面积等级规模总体结构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特征。

(三) 人口规模的分化

同样在行政区划撤并和人口的自然增长下, 常州小城镇人口规模等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人口规模较小的小城镇逐渐减少, 撤并形成了一批人口规模相对较大的小城镇。根据2002和2007年的统计资料, 人口在3万以下的小城镇数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44.44%下降为2007年的13.04%, 人口在3万至5万的小城镇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51.12%下降为2007年的13.04%, 而人口在5万以上的小城镇则由2002年的4.44%猛增到2007年的73.92%, 成为常州小城镇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常州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分化

纵观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空间发展的总体特征,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力和行政区划调整的拉力下, 从区域群体空间形态、镇域空间结构到镇区空间形态三个层次小城镇都表现出空间形态的分化现象。以下从区域、镇域和镇区三个层面对常州小城镇空间形态分化进行分析。

(一) 区域空间形态分化

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 苏南小城镇逐步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小城镇区域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新的形式, 有的几个小城镇连绵形成了“小城镇群”, 有的小城镇结合交通干道形成了“小城镇走廊”, 也有的两个小城镇形成“增长联盟”的形式, 还有的仍然保持着相对均质的发展形态。由于不同的发展水平与基础条件, 常州小城镇区域空间形态显现了分化的态势, 形成了以下几种不同的小城镇区域空间形态:

1. 在常州城市东翼发展最快的地区形成了小城镇连绵发展的态势, 包括郑陆、焦溪、横山桥、芙蓉、横林、洛阳和遥观等发展最快的地区, “小城镇群”的雏形已经显现。

2. 在常州城市东南部的漕桥、潘家和雪堰一带, 借助原“锡宜公路”形成了典型的“小城镇走廊”。此外, 在城市西翼的邹区、卜弋也沿省道连绵拓展, 同样基本上形成了“小城镇走廊”。

3. 在常州城市西翼地区, 奔牛机场周边奔牛、罗溪通过部分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基本上形成了“小城镇增长联盟”的区域空间形态。

4. 在常州城市西北部和滆湖西岸地区小城镇仍然保持着相对均质的区域空间形态。

(二) 镇域空间形态分化

由于乡镇行政区划的调整、江南水网密集地区特殊的自然形态和历史文化基础, 并且在乡村工业化的推动下和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到长三角地区的拉动下, 苏南小城镇出现了新的镇域空间结构形态, 双中心、多中心和轴带式等多种新形式相继分化出现。其中, 以传统单中心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的典型小城镇为新北区的新桥, 双中心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的代表性小城镇有横林、洛阳、遥观等, 多中心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的小城镇有横山桥、郑陆、湟里, 此外还有轴带式空间形态发展的小城镇堰、邹区。

(三) 镇区空间形态分化

除了上述区域空间形态和镇域空间结构形态分化外, 常州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同样也进行着明显的分化, 出现了几种代表性的分化趋势:

1. 城市型景观空间形态。

基本特征表现为:城镇环境景观品质较高, 建筑高度相对较高, 甚至出现部分高层建筑, 居住小区环境优美, 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在常州小城镇中, 这类小城镇的代表有横林镇、新闸镇和横山桥镇等。

2. 低密度蔓延型空间形态。

基本特征表现为:建设空间以低密度蔓延的形式快速扩张, 城镇建设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在常州小城镇中, 这类小城镇的代表有丁堰镇、潞城镇、洛阳和遥观镇等。

3. 缓慢增长型空间形态。

基本特征表现为:有些被撤并的小城镇原来镇区规模增长缓慢, 由于行政管理单位外迁甚至出现了逐步萎缩的现象, 并且城镇建筑景观品质较低, 开始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在常州小城镇中, 这类小城镇的代表有被撤并入孟河镇的原万绥集镇和被撤并入湟里镇的村前集镇等。

五、基于分化视角的常州小城镇整合模式及发展思路

在以上对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色、等级规模以及空间形态等多方面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明确看出常州小城镇分化已经成为事实, 并且会进一步延续下去。针对小城镇分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着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发展的目标, 提出常州小城镇的四种整合模式和相应发展思路, 推进小城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 新城模式

这种整合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区位条件良好, 包括靠近中心主城区和位于城市空间拓展的战略轴线上, 并且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一般来说GDP应高于30亿元人民币) 的小城镇或小城镇组合, 这类小城镇发展的目标是城市副中心、新城区或功能组团, 概括为新城模式。

在上述对常州小城镇分化研究的基础上, 参考新城模式的适合条件, 这种模式的小城镇主要包括东翼戚墅堰区的丁堰、潞城以及武进区东北部的郑陆、横山桥、横林、洛阳和南翼的前黄、寨桥以及西翼的奔牛、罗溪等镇, 可以整合为三个新城、一个城市副中心和一个空港功能组团 (见表1) 。

这类小城镇的发展思路为:1.成立常州市级层面的各新城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并作为实施主体, 提升该整合模式下的小城镇发展决策层面;2.科学合理地编制新城发展规划, 整合新城范围内小城镇建设空间和生态环境空间,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体系;3.延长产业链条, 推进产业进一步由集聚向集群发展, 打造具有活力和特色的产业板块;4.提升新城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按城区的标准引领、落实新城规划建设目标;5.建议制定《常州新城开发建设管理办法》, 并创新政策框架和管理体制, 构建新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

(二) 新市镇模式

这种整合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较多依靠自身发展、经济实力相对较为雄厚 (GDP一般在20亿元以上) , 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外围地区小城镇或小城镇组合, 这类小城镇的发展目标是能带动一定地域发展、为周边地区提供城市型服务的小城市。

根据对常州小城镇分化的分析, 这种模式的小城镇主要包括东南部的雪堰、潘家, 西南部的湟里、东安、夏溪、嘉泽和西北部的孟河、西夏墅等镇, 并根据新市镇发展合理规模和特点, 可以将上述各镇整合为三个新市镇 (见表2) 。

这类小城镇的发展思路为:1.借鉴广东、浙江等省促进中心镇培育成为中小城市的做法, 尤其是借鉴其中的“强镇扩权”策略, 将其应用于常州小城镇整合后的新市镇发展上;2.科学制定新市镇发展规划, 合理定位, 保证新市镇协调、健康、快速的持续发展;3.破除城镇户籍、社会保障、工商管理、税务等体制上制约小城镇发展的有关障碍, 促进人口和产业进一步向城镇尤其是新市镇中心区集聚, 突破传统小城镇发展模式中的瓶颈;4.改变当前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薄弱的现状, 提高新市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从技术人员和城镇建设资金等方面加大对新市镇投入;5.根据各镇协调发展的需要, 在适当的时候按照有利于新市镇发展的目标适时调整小城镇行政区划, 理顺管理权限和体制。

(三) 新镇模式

这种整合模式主要适合于仍然保持镇级建制, 城镇规模和发展水平还不具备新城或新市镇条件的小城镇, 这类小城镇同样具有承担中心城市转移的部分职能, 并带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 不同于过去粗放式的发展, 而是推进“三个集中”的策略, 响应中央、省市的集约与节约的发展思路, 其发展目标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 即新镇。

通过上述对常州小城镇的分析研究, 属于这种模式的小城镇主要有邹区、卜弋、礼嘉、新桥、薛家、新闸等, 根据新镇发展的需要可以整合为四个新镇 (见表3) 。

这类小城镇的发展思路为:1.编制新镇发展规划, 科学合理进行城镇功能定位, 营造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新型城镇;2.引导产业向城镇规划的工业园区集聚, 培育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3.对于由两个小城镇组合而成的新镇, 适时调整小城镇行政区划, 促进城镇人口和空间突破规模效益门槛。

(四) 乡村模式

这种整合模式主要适用于由于行政区划调整而被撤并的小城镇, 这类小城镇从行政等级上有所降低, 其城镇功能无形中也被弱化, 未来发展中更多是履行作为乡村地域中心的职能, 其发展目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管理组织中心, 为一定范围内的乡村地区提供公共服务, 这种模式即为“乡村模式”。

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下发的苏政发[2007]17号文和常州市人民政府下发的常政发[2007]45号文两份文件的精神, 常州对其所辖小城镇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 加上历史上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积累, 这种模式的小城镇数量众多, 代表性的小城镇有原东安、夏溪、漕桥、寨桥、焦溪、芙蓉、潘家、卜弋等镇以及历史上撤销的运村、万绥、太滆等乡镇。

这类小城镇的发展思路为:1.转变以往“小而全”的传统发展模式, 尽快融入调整后的城镇发展中;2.科学合理地进行自身定位, 履行好自身承担的主要职能;3.根据发展的需要, 编制原镇区范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科学合理地引导各项建设行为;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

六、结语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苏南地区中心城市面临着功能升级的压力, 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外围地区小城镇开始承担起部分城市职能, 共同构成了都市区的空间与功能结构体系。当前, 常州正在由中心城区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向城乡协调发展的都市区转变, 作为重要组成单元的小城镇应及时进行角色转变, 尽快融入整个都市区的发展, 承担不同的城镇职能, 共同推动常州“多层次、多中心”都市区的构建与发展。

摘要:苏南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典型地区之一, 本文以其中的常州为研究案例, 通过对常州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色、规模等级及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分析, 指出小城镇发展分化已经成为现实, 并将进一步持续下去。针对小城镇分化的现实, 本着分类指导发展的目标, 提出了常州小城镇的四种整合模式和相应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王正新.解读小城镇分化.小城镇建设.2004/11

[2].柳中杰.小城镇分化现象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发.社会主义研究.2008/2

[3].袁中金王勇.小城镇发展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彭方仁汤国平巢方毅.江苏武进花卉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江苏林业科技.2005/5

[6].黄劲松匡启键.水乡横林:书写林产工业传奇.新华日报.2007/3

新型城镇化要转变发展模式 篇8

同时,通过60多年行政设市的发展,我们已经拥有657个城市、19881个城镇,其中,4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18个,这些都是世界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而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区域差距非常明显——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达61%,中部地区47%,西部地区43%,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差18个百分点。虽然我们的城镇化进程很快,但是两万多个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推动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人的城镇化,也要解决城镇发展模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扩张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

这其中,最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改变土地管理制度。为什么我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管理制度,但土地反而还是扩张的,而且土地利用效率越来越低?原因在于现行的土地制度太落后,这也是我们改革试验的深水区,甚至是“雷区”。上世纪80年代的大包干只是解决了农地问题,无法解决现在的城乡二元不平等交换、集体建设用地不平等交换等问题,在这个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当前城镇化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大量的短期行为造成政府资源的浪费,城市的粗放型发展,大的城市广场、马路和花园等频频出现,这也许能造就一个“花园城市”的兴起,但是牺牲了大量人口进入城市的机会。原因是建设城市时太过于注重锦上添花,忘记了大量中低收入人口和农民进城和就业的迫切性。

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成就和矛盾并存。而且,在现行体制下完成的城镇化,并没有先期的经验积累。过去,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中央给地方政府施加了很多要求,而这些要求现在已经成为了发展的阻碍,变成了短期行为。如何遏制短期行为,也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探索。

此外,目前城镇化中还存在城镇化门槛过高以及过分依赖土地支出的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具体到城市发展模式,一方面要让城市的原有户籍居民,或者城市的精英群体为城市发展出力;一方面要解决中低收入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全国各地的规划,鲜有为外来人口考虑的地方。巴西总统访问中国时,用5分钟的视频讲解了他们如何解决贫困人口的住房、就业、子女教育、医疗问题,这很值得我们学习。虽然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政府需要更多的面对农民、中低收入人口的问题。

只有正视我们的发展问题,并持续探索、推广、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寻求低碳、绿色、生态的发展方法,才能保障中国的高速发展,才不会给世界带来“威胁”,才能有力地进行国际交流合作。

上一篇:表达心存感激的句子下一篇:经管推荐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