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论文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1

论文题目:城镇建设改革之我见

小城镇建设论文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学 校: 农 村 行 政 管 理 青 龙 电 大

小城镇建设改革之我见

内容提要: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现代城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现小康和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枢纽。小城镇建设是缓解“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着力点。基于此,《小城镇建设改革之我见》将小城镇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总结我们农村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揭示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义,阐述小城镇建设改革中应坚持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探索推动小城镇建设改革的环境、途径和方法,全力打造农村城镇化建设,改善广大农民的生存和居住环境,实现绿色中国的梦想。

关键词: 城 镇 建 设 改 革 措 施

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就要针对千差万别的农村现实,研究对策,探讨改革思路,将农村小城镇建设改革进行到底,做出实效。我想谈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为什么要发展小城镇建设

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吸纳农村富余人口,避免他们盲目流入大城市;农民迁入小城镇,其原有的耕地可以让出来,可以使大规模的城镇化及交通、水利建设中减少一些土地后人均土地不至于降的太多;使小城镇成为联系农村和城市的纽带,促进城乡交流,逐步打破城乡经济的二元化结构,促进城乡差别的缩小,及城乡空间的逐步融合,通过小城镇扩大农村工业及消费品的市场、扩大内需,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可以改善乡镇工业过于分散的布局,将分布在自然村的乡镇企业向适当的小城镇集中,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并促成企业的升级换代,改善环境状况。

二、小城镇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做

到有目的、有计划,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三、小城镇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是城镇建设的载体和基础,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新增建设用地必须按规划使用,统一管理,统一转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

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可以让土地部门按政策征为国有,由乡镇或开发单位建设后进行出售、转让或出租。

第二,要正确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关系。

《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据此做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和规划,完善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第三,积极扶持重点城镇建设,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尽可能保证重点城镇的建设用地指标。

县域范围内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要重点向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倾斜。对重点小镇可以给予一定数量的新增建设用地的集中,坚持“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台账管理,统计单列,检查,到期归还”。

第四、小城镇规划管理要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的双重调控作用。

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实行以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要建立与土地出让、转让的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用地管理机制。对于出让、转让的土地必须规定明确的土地使用条件,保证小城镇总体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二)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城镇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围绕“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来进行,主要内容为:

1、简政放权。

①城镇政府要坚持把企业事务交给企业自己管理,从而真正理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②大力发展一批中介组织,在略有盈利的条件下为企业和社会服务。③理顺城镇政府和县直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根据中央有关精神,把对城镇发展影响较大、专业性较强的城建、环保、土地管理部门由城建和主管部门双重领导,以城镇为主;把具有监督、检查职能的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实行双重领导,以主管部门为主,真正解决城镇政府“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④积极培育市场经济体系,把一些应该由市场承担的组织调节商品生产的职能交给市场。

2、精简机构

①合并党政重合的部门;

②撤销那些职能已经交给市场或企业的部门;

③对保留部门的人员也要精简。

(三)加强城镇规划和管理

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的大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也十分重视,并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将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其规划与管理也必定是长期的、不容忽视的。

1、要依据城镇的微观发展规划,制定出系统化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方案,尽可能地把电力设施、道路、通讯设施、供水排水设施和环保设施等方面统筹起来,进行系统化、综合化建设,这样做有利于集中有限的资金建设更多的项目,提高建设资金的利用效果。

2、要采取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办法进行建设。因为城镇的基础设施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在目前我国农村建设资金普遍短缺的情况下,企图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办法,进行分散、分批地投入资金建设。城镇建设到哪里,基础设施就建设到哪里;哪里最需要,就先建设那里。当然,对于条件允许的地方,采取全国铺开的办法进行建设,能够加速城镇的发展进程,也是值得提倡的。

1、要依据当地条件来确定建设标准。从长远来看,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城镇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对于许多地方来说,目前还很难办到。这就要求我们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地确定建设标准,可以先采取先土后洋的办法逐步地发展和提高,不能把建设标准定的太高,以免产生欲速则不达的效果。

(四)加强社会保障

1、对于新进镇的农民,需要一个适应进程,且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土地仍是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政策上要根据本人意愿,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并允许依法有偿转让。

2、对长期在城镇就业、收入和生活已经相对稳定,但尚无条件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乡镇企业职工及其他居民,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

3、对已脱离土地、丧失工作机会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城镇居民,在收入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大中城市的经验,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对于具备条件的城镇,要逐步建立规范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等条件成熟时,纳入当地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在制度设计的时候,不能一刀切,必须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制度模式。这种设计一方面要有利于解决城镇日益突出的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便于今后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接轨。

综上所述,我认为认真研究小城镇建设,遵循原则,把握规律,制定措施和方案,结合我们农村现实情况的实际,少走弯路,不走错路,面对土地、行政、保障体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大胆尝试,推陈出新,将小城镇建设简洁、高效的进行下去,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2009年05月28日

参考文献:

1、侯功显、蔡靖芳的《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湖北社会科学。

2、张华、王艳的《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3、赵正来的《农村小城镇规划与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2

西安市现有各类小城镇共计126个, 其中街道38个, 建制镇40个, 乡48个 (包括周至、户县、高陵、蓝田四县城和灞桥区的新筑和狄寨) , 小城镇镇域总人口共有397万人, 小城镇区域城镇化率达24.2%, 远远低于全国46.4%的平均水平。小城镇建设作为城市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关键途径, 所以小城镇的发展不但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市政府提出要把西安市建设成国际大都市, 那么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必须不断加快。

2009年市政府在灞桥、阎良、长安、高陵、临潼、户县、蓝田、周至八个区县确定了30个市级重点镇、30个市级优先发展镇、46个区县发展镇进行重点建设。2010年市政府出台了《西安市小城镇建设实施意见》和《西安市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实施方案》, 提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3年全市小城镇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5%以上。并计划在5年内, 融资25亿元, 重点发展和优先发展60个小城镇, 支持区县46个发展镇建设。截至2012年3月底, 西安市累计完成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达到17.6亿元, 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逐步发展起来并显现规模, 例如蓝田县的汤峪镇主打温泉旅游, 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

2 建设小城镇所需资金的筹措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为保障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顺利落实, 西安市与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签订了25亿元的小城镇建设融资贷款框架协议, 其中60个市级重点镇的投资规模为20.4亿元, 46个区县发展镇投资规模为4.6亿元。由于融资困难, 2010年小城镇建设贷款规模被压缩到10.78亿元, 从调研的过程中知道实际情况是仅有临潼、高陵、长安、阎良、灞桥五个区县与国开行签订了7.5亿元的贷款合同。已落实的贷款合同也只包括市级重点镇, 区县发展镇被排除在外。市政府为解决户县、周至、蓝田小城镇建设融资困难的问题, 决定成立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这几个融资困难区县小城镇建设的融资主体。除上述的资金投入以外, 极少有其他资本直接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 一般是通过项目开发带动小城镇发展。虽然有这些举措的介入, 部分缓解了小城镇建设融资的困难, 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 投入总量不足, 比重偏低

虽然从这几年来看, 西安市逐步加大了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 但投入的总量和水平仍不能充分满足小城镇发展的需要。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统计公报, 近几年我国小城镇 (包括县城和村镇) 建设总投入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大约为8%左右, 但是西安市小城镇建设总投资大约占西安市GDP总量的2%左右。并且按照联合国推荐的发展中国家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3%到5%的标准测算, 西安市小城镇要完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平均需要1亿元左右, 但是实际平均投入不到2300万元。

2.2 投入机制不健全, 缺乏连续性

小城镇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区县和乡镇政府, 但是区县、乡镇的经济实力有限, 没有大量的资金用在小城镇的建设上, 更有甚者, 部分区县受计划经济时代“上级政府大包大揽”的习惯思维, 主动建设城镇的理念淡薄, 坐等靠的思想严重;而省市财政因为受“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影响, 对小城镇的建设只能做到适当的倾斜和补贴, 与此同时, 国家融资政策也出现调整, 从金融机构直接融资也不容易。这样由于没有一个持续, 稳定的投入机制, 导致小城镇的建设缺乏持续性。

2.3 政府扶持形式单一, 没有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西安市当前对小城镇的支持主要还是采取财政补助项目资本金的形式。而在河南、山西等省份, 为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 采取了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还有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减少收费、提供土地使用等多项政策优惠措施来吸引资金的流入。和外省市政策的多样性比起来, 西安市小城镇建设政府扶持形式显得单一些, 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的作用还不够强。

2.4 融资渠道狭窄, 没有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西安市小城镇的融资主要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 其他资金直接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西安市的小城镇人口大多数在3~5万人, 由于小城镇规模小,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需求不足, 市场化运作条件不充分, 也就是因为这样, 导致投资方的投资动机不是很强。并且小城镇建设的好多项目属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 其他资本的介入目前还缺乏明确的政策保障。“栽好梧桐树, 才能引来金凤凰”, 所以小城镇一定要完善好自身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政策环境。

3 对策建议

3.1 规划好小城镇发展的蓝图、突出重点、分阶段发展

为保证小城镇科学、有序的发展, 个人建议可以由建设委员会牵头, 相关部门配合, 研究出小城镇的统一发展规划。发展规划要以产业为支撑, 找出适合小城镇资源和区位条件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加快产业和小城镇的融合。在资金投入上切忌遍地开花, 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根据人口规模、镇域面积、财政投入、产业发展规模等指标, 对小城镇的发展重新排序。可以将那些产业基础好、交通便利、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作为市级示范镇, 作为接下来几年的发展重点。

3.2 建立稳定增长的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根据小城镇的发展特点, 可以考虑设立小城镇建设的专项资金。因为区县是小城镇建设的责任主体, 区县必须建立持续、稳定的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小城镇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专项资金可以来源于土地出让金的除上缴外多余部分、市政配套投资的多余部分或者上级政府的配套补助资金。与此同时, 区县政府还要争取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更大支持, 积极主动的去利用好中央和省对小城镇发展的各项优惠和扶持政策。

3.3 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为更好的引导市级示范镇注重发展质量, 而不仅仅是追求发展的速度。市政府可以制定一套小城镇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城镇建设”等内容。每年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领导对这些小城镇评估一次, 然后市政府按照评估结果, 从这些区县选出一到两个在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居民生活水平、城镇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所突破并起到示范作用的示范镇进行重点奖补。引导这些小城镇更好的发挥支撑城市发展的枢纽作用, 也可以为其他城镇找到自身发展的不足并提供参考。

3.4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各区县及市级相关部门要明确小城镇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的招商引资的政策, 充分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手段, 调动社会各类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同时推进小城镇土地使用、户籍及社会保障等配套改革, 打破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制度阻碍。与此同时, 可以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到市政公用设施上来, 从南方沿海的经验来看,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保持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例如对自来水、燃气等可以采取BOT模式, 由财政投入建成后向社会投资者进行权益转让。

3.5 创新融资机制, 挖掘融资平台资源

当前, 各区县融资平台实力比较弱, 市级现有的融资平台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有负债率高、现金流不足、利润率低、还贷困难等问题, 需要通过注入项目资本金、经营性优质资产、国有企业股权质押等形式增信, 增强西安投资控股公司的投融资能力, 以企业化行为和市场行为取得银行的信用支持;还可以适当考虑下将项目实施范围内的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基础设施冠名权等作为融资公司的运营资源。与此同时, 可以考虑借助开发区、中心城区成熟的融资平台资源。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大, 周期长, 单靠直接融资只能部分缓解资金短缺的问题, 所以在加强区县融资平台建设的同时, 还要借助于其他融资平台。要打破地域和级次的限制, 要借助开发区和中心城区成熟、优良的融资平台进行小城镇建设项目的运作。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小城镇建设必然会逐步受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重视。而小城镇建设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资金问题, 资金问题就是小城镇发展的“血液”。以西安市为例, 通过调研, 了解到西安市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筹措和使用方面的问题, 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规划好小城镇发展蓝图、突出重点、分阶段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小城镇,资金问题

参考文献

[1]西安市财政局, 《西安市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办法》, 2010-11-30.

[2]西安市统计信息网, http://www.xatj.gov.cn/tjfx/sort07/list_7_1.html.

[3]叶堂林, 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小城镇绿化建设探析 篇3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地建设;姜堰城区

0.前言

近年来,随着小城镇经济迅猛发展,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建筑林立,灰尘、噪音、有毒气体污染日益加重,人们工作、居住、 生活的环境质量日趋恶劣,已经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实行城镇绿化能保护环境、美化城镇,为居民提供环境优美的工作、生活场所。这正是当代城市园林绿化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面对长三角经济圈和苏中城市群的快速崛起,作为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和资源禀赋均不占明显优势的姜堰,如何彰显特色,创造优势,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园林式城市发展之路,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大中城市绿化起步相对较早,但对起步晚、基础差、经济力量薄弱、发展速度缓慢的姜堰来说,城市绿化又将如何发展呢?

1.当前姜堰城区园林绿化的突出问题

1.1城市绿地指标低下,公共绿地偏少。

绿化总量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道路绿化达标率均明显偏低。城区见不到成排成林的行道树与相应面积的绿地,有些新建道路几无绿色生命插足之地。

1.2城市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上的弊端

绿化树种往往比较单一,有些地方连单层式绿化也少,远远没有达到起码的园林化要求。绿化品位上,体现在个性化、精致化不够,尊重自然法则不够,市区香樟树偏多,公园、城市主干道绿化以整形修剪的灌木、草坪居多等。而设计人员往往采用园林应用较多、较成熟的绿化植物,这样在形成景观的时候,就会给人以雷同的感觉。植物是园林绿化的骨干材料,配置不当就会影响城市面貌。

1.3绿地管理粗旷,毁绿现象随处可见

为了方便自己的生意偷偷把行道树毁掉,已经成为一些人的习惯。诸如菜市场和一些经营场所的树木命运更惨,在这些地方,树木被炉子烤、被铁钉钉的现象随处可见。经常可以看到市民随意破坏公共绿地,随意攀折花木等现象。花坛绿地内垃圾满地,杂草丛生,无人问津,这些现象长期以来严重阻碍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2.造成问题突出的原因

2.1规划工作不到位,绿地指标无法落实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实施城市绿化建设的基本依据和蓝图。姜堰城区旧城改造、新建、 改建、 扩建工程项目中, 绿化规划与建设不能按照国家规定的绿地指标进行控制, 导致绿地面积很少, 绿化的各项指标偏低。因此,规划没有到位, 是搞不好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建住宅区、单位和各类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缺乏严格的审查和跟踪监督管理,实际绿化建设面积和建设标准随意性较大。

2.2绿化监管体制不顺

绿化管理人员少、经费少、规格低,在城市绿化中没有充分发挥法律赋予的职能。领导绿化法制观念十分淡薄,上级的有关绿化法规文件得不到转发,对上级的各类绿化法规不及时广泛地宣传。人们的绿化意识、法制观念更无从谈起, 随意损坏、破坏城市绿化的现象随处可见。绿化部门没有建立一支正规的绿化执法队伍,城市绿化有投资、有建设,但绿化成果却得不到保护,得不到巩固、加强。

2.3绿化设计方案单调、重复

城市规划中的绿化用地,在设计时不是因地制宜,因功能而异,注重整体布局的合理性,体现自然、美观的效果,而是大量布置花坛、道路,使人感到沉闷、呆板、压抑,设计方案大同小异,千篇一律。其次太过注重园林建筑小品及花坛、道路建设,忽视了植物造景功能。

3.绿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3.1.做好总体规划设计,提升城市绿量

结合挖掘姜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追求传统文化韵味与西方园林艺术的有机融合,从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自然与人工等方面的和谐统一中,为城市找到“情感的归宿”,展现“三水城市”的独特魅力;结合城市道路街景设计,在道路交叉口和道路两侧空间建设绿地广场,形成绿色开敞空间和视线走廊;结合城市出入口和过境线改造,配套建设绿色通道;结合水系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建设滨河绿地;结合城市居住用地,合理布局市区主题公园和街头游园,优化人居环境;结合姜堰地理特点,多植乡土树种,广植花卉苗木,形成多品种、多色彩、多特色的植物群。

3.2提高领导意识 ,普及专业技术人员绿化知识

园林绿化是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招商引资、吸引人才、促进生产、发展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绿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绿化建设的主要责任人,要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园林绿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高低。 因此, 需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充实和更新。

3.3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绿化执法管理

强化绿化执法管理,进一步规范申请占用绿地、砍伐树木的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侵绿、毁绿现象,市园林部门加强巡查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群众的投诉举报,严格按照法律规范严肃查处,基本上杜绝了各类损绿、毁绿和擅自占用绿地的行为。强化日常养护管理,制定完善了养护规范、养护标准和考核细则,注重长效管理,加强指导监督。

3.4重用专业人才, 提高设计水平

专业人员在设计方案上应拓宽思路,大胆创新, 形式多样,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有了高素质的绿化人员、绿化专业队伍,就可减少非专业人员参与绿化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可逐步提高全体城市人民的绿化意识, 摆正绿化职能单位的位置, 提高绿化园林绿化的水平。

3.5小城鎮绿化要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

抓好绿色产业建设的同时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 进行小城镇绿化美化建设的同时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研究绿色产业发展的突破口.集中发展高档花卉、旅游观光、特色产品深加工等高附加值绿色产业。利用城镇道路及居民房前屋后空地植树绿化,绿化树种以生长快 、寿命长、耐瘠薄的树种为主,如银杏、悬铃木、槐 、杨柳等。

3.6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地方风格

溱湖风景区是4A级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系统,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溱湖大道的建成通车,拉近了风景区与城区的距离,可以把风景区作为姜堰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成为姜堰的“后花园”。

4.结论

建设绿地、追求绿色,改变我们生存的家园,将会是广大市民的强烈要求。只要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加强对绿地的建设监管力度,一个环境优美、 舒适、自然、健康的城乡人居环境绿色的空间一定展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参考文献】

[1]王浙浦.生态园林——二十一世纪城市园林的理论基础[J].中国园林.1999,(3).

[2]陈紫兰.城市园林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园林.1999,(3).

[3]王 冬.谈我国旧城改造中的园林绿化问题[J].中国园林.1999,(4).

[4]王洪成.城市园林街景创作浅识[J].中国园林. 1999,(4).

[5]赵咏梅.建城市生态园林创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J].中国园林.1999,(5).

[6]赵建华.新世纪城市绿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1,(5).

[7]黄庆生.中小城市发展园林绿化事业的若干问题和对策[J].中国园林.1999,(4).

小城镇建设 篇4

1991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且日益重视。洛南县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对小城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措施不断加大,目标逐步明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程度的逐步加深,对小城镇建设的提法和工作重点也在不断变化,呈现出由城市向乡(镇)、村倾斜和转移的趋势。大体经历了由城乡建设到小城镇建设,再到2006年响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节 概况

洛南县小城镇形成时间早,建设基础好,布点合理,自成体系,很有规律。

战国时期已现雏形,秦时已初具规模,明代有较大发展,大的集镇有9个,清时发展成11个,民国时期为12个,其中大集镇5处,县东路四镇,以景村镇尤为繁荣;北路四镇,石门为首,石坡次之;西路三镇,永丰较大,保安居二。

这些小城镇的形成,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关口要道形成的小城镇。县城北部巡检镇,地处秦岭南麓,故为洛南通往关中的出山要道,军事要塞,古设巡检司。县城东部三要街,南通丹凤武关,东接河南卢氏,北望河南阌灵,是两省三县的交通、军事要道,故名“三要”,故设三要司。二是因交通便捷兼经济富庶而形成的集镇。东路古城镇为通衢之地,物产丰富,历史上是洛南的“米粮川”,洛南县的治县首设古城。三是以工业兴起的集镇。县城以东的景村,史书记载地藏铜、铁,以铜铸钱,唐时矿业发达,宋代又有发展,设阜民监(钱监),工匠数万,景村镇应运而生。县城以西卫东镇,原系太平乡,1960年末,四个国防厂和406医院迁居此地,昔日面貌大变,服务业迅速发展,遂成立了卫东镇。

2006年,全县辖25个乡镇,其中15个镇,10个乡,383个村,人口45.1万多人。总面积2791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土地(96%)属黄河的一级支流洛河流域。

洛南县四周群山环绕,洛河及其支流在境内呈叶脉状分布,所有集镇均分布在支流河谷中。自然地理和历史变迁形成了洛南县的小城镇的布局模式和空间结构,即以县城为中心,分为东、西、北三条轴带,每个小城镇之间的距离很有规律,大约为30华里。东路有景村、古城、三要、灵口;西路有永丰、保安、洛源;北路有石门、石坡、巡检和寺耳。

这些集镇,各有区域性经济特色,除寺耳每年腊月仅逢一次集外,其余各集镇多以农历单日、双日确定。旧时有的为1、4、7,有的为2、5、8,有的为3、6、9.西路永丰,自古4、7、10逢集,1986年改为与县城双日逢集相对应的单日逢集,其他集镇仍为三天一集。地处山区的三要、保安、巡检镇,以交易生漆、药材、木耳山货为主,石门的大麻、洛源的豆腐干、西洋参、洋芋,均为集日交易的大宗物资。现在的保安、古城、石坡三个中心集镇以及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石门、永丰、景村、三要等集镇,它们已显示出了二级辐射的城镇带动活力,人均收入、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商贸流通量连年攀升。

这些集镇,是一个区域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中心,是传播精神文明和商品信息传递的主要场所,成为县城与乡村的联结点。

在这些集镇,农居民混居,旧时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老式门窗,低矮陈旧;街道多为土路,道路狭窄,布局混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发展思路、资金短缺的原因,全县小城镇面貌变化不大。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提倡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洛南县工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商业网点剧增,货物供给充足,市场迅速繁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洛南县把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于1997年5月、6月,先后发出了《洛南县加快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步伐实施意见》、《洛南县改革小城镇管理体制,加快小城镇建设(试行)办法》等专题文件,对加快小城镇建设从规划到实施作了周密部署和安排,从而推动全县小城镇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这两个文件要求,第一,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必须超前进行,以指导和规范各种建设活动。第二,要按照现代化、社会化、城市化的方向编制小城镇规划,并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发展趋势发展,按照高起点,特色化,重科技和以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为依托原则,坚持“合理布局、设施配套、交通便利、管理科学、环境优美”的总体标准和“规划到位、分期建设、量力而行、加快发展”的要求开展工作。第三,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扩容增容,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按照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放宽农民常住户口迁移政策,准许农民在具备一定条件后迁移到小城镇落户。第四,要加强政府对小城镇建设土地一级市场的绝对垄断,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为小城镇建设“聚财”。同时,严格保护耕地,严防浪费和撂荒。在具体实施步骤上,以县城和14个建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按照“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并做到“七个结合”,即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建设、与主导产业建设、与扶贫开发、与土地综合利用和防汛工程、与边贸经济开发、与特色产业、与建设经济强镇结合。经过几年努力,使县城和14个建制镇成为全县小城镇建设的模范,起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县域经济“龙头”,从而推动全县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县域经济整体上台阶。

在中共洛南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科学决策和一系列措施推动下,全县小城镇建设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扎实尾部开展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设规模、投入资金、设施水平均创历史新高。至2005年底,洛南县小城镇建设仅投资已累计完成1.3亿元。

在小城镇建设辐射带动下,2005年以来,洛南县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新时期的发展目标,以示范村建设为契机,结合扶贫开发、移民搬迁等工作,通过新村规划、房舍改造建设及村庄通路、通水、通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村容村貌极大改变,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涌现出以三要镇北司村、保安镇文峪村、寺坡乡高塬村等为代表的新兴村庄,以县城、集镇、村庄为主体的城镇发展格局已显雏型,城镇化步伐显著加快,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产业不断壮大,投资环境焕然一新。

第二节 小城镇建设

洛南县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把小城镇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且呈现出县政府强力推动、工作力度加大的新局面,始于1991年对石门镇的开发建设中。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创办改革开放试验区。原中共商洛地委确定石门镇为全区三个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之一,也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保留的商洛唯一的一个开发开放实验区。洛南县为此专门组建了“洛南县石门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领导机构,专职负责石门镇的开发建设,并在资金、政策、上予以倾斜,从此拉开了新形势下,大力开展小城镇建设的序幕。三要、景村、永丰、古城、巡检、保安等镇紧随其后,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集中开发建设,使这些乡镇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化初步显现,特别是集镇呈现出房屋整齐美观,街道宽阔平坦,公共设施齐全,商店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现代化城镇气息浓郁,旧貌换新颜的喜人景象。此节仅就石门镇、三要镇等6个镇的历史沿革,基本概况,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小集镇建设予以简述。

石门镇

石门镇,距县城30华里,是洛南县北部距县城最近的重镇和“咽喉”之地。北去石坡、巡检、陈耳、寺耳都要经过此镇,是通往华阴、华县、潼关的主要通道。也是华北、西北通往华中、华东的捷径,素有“洛南北大门”之称。至2006年,全镇总面积180多平方公里,2.8万多亩耕地,辖20个村184个村民小组,2.4万多人。

石门镇,开发历史较早,早在隋唐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到了宋元时期,此地较为富庶,小城镇已具规模,引得周围居民向石门川道涌入。明清时,又有山西大槐树及南方荆襄流民定居。逐渐设集立市,商贸活动日趋活跃。

石门镇政府所在地石门川,南北长五公里,东西宽一公里,四周有麒麟、凤凰、苍龙、朝阳、北极、五龙、黑虎等群山环绕,构成了秦岭山脚下的“小盆地”。至于石门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石门河汇麻坪河后石山突起,中辟一门,高宽各五六丈,二水河流其中,状如龙首,士人以地占科第之样,因号曰‘龙门’”(《洛南县志·地理篇》)。水从石门中冲出,激起浪花飞溅,朝为雾霭,暮为青烟,本地士绅与河畔建一寺庙,名曰“石门寺”。久而久之,人们便以石门名之;还有一说是因洛华路东侧有石门山,其山脚下有一立柱体石窟,望之如门,因而称此地为“石门”。

石门镇古为军事重地。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在商洛屯兵期间,曾有一部分人马驻扎在石门川道北部的“三龙庙”(今桥河小学),今寨子梁上还有其练兵场遗迹。闯王在此练兵,不入民宅,露宿檐下,秋毫无犯,深受当地人民爱戴。一次路过菊峪时心情激动,诗兴大发,挥笔在秒完古庙墙上留诗题词,可惜年久散失。当地人为示纪念,将“菊峪”改名为留题。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攻克洛南县城时,曾派一部分兵力前往石门防御关中来敌,当地民众踊跃参军。抗日战争期间,石门川道曾多次驻军,并在“三龙庙”办兵工厂,曾制造、修理枪支弹药、军械等;1945年,一二五后方医院在石门街曾驻防两年多时间。解放战争中,中原人民解放军、商洛武工队曾多次在石门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张国安、龚贤安等革命党人领导的“洛华游击大队”曾先后活跃在石门、黄龙铺等地,抗粮、抗捐、抗丁,打击顽敌。建国后,石门川成为理想的军事训练基地。多年来,常有部队在此野营拉练,实地培训占地人才。

石门镇区域开阔,地形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是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理想基地。境内生产小麦、玉米和各种豆类等五谷杂粮,其中尤以生产白麻闻名秦岭南北和晋豫一代。白麻又名大麻,用途极广,特别是麻皮,为纺织、制造、交通、矿井、港口和其他民用不可缺少的纤维原料。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着“白麻通身都是宝,麻皮工农离不了。麻灰能把火药造,麻油食用味道好,麻杆可以把明照,麻根烧柴好燃料”的顺口溜。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除了金、银、铅、钼、铁、钨、锰等有色金属外,非金属矿种类多、分布广,特别是钼、石英砂、二氧化硅以及可以提炼镁的白云岩等,含量大,品位高,极具开采价值。石灰石藏量更为丰富,几乎到处都是,氧化钙含量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还有绿、红、黄、白四色大理石,已有十多处正在开采利用。林产品资源丰富,用材林以油松为主,总蓄量超过百万立方米。还有栎、栢、柳、桐、桦、椿、油松等杂木品种。经济林以核桃为主,是全县核桃主产地之一,产量占全县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且品种优良;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国家挂牌收购的一百多个品种药材,石门镇都有。如天麻、丹参、桔梗、柴胡、党参、朱苓、五味子、麦冬、半夏、连翘等产量相当可观。交通方便快捷,四通八达,为来往客商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尤其是近年来,黄龙的钼矿开采业发展迅速,为镇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

石门镇文物古迹众多,文化旅游资源独特,山有北极,洞有玉虚,水有庙沟清泉,林有桥河核桃林带,地有带古哺乳类化石等等。更以“石门烟雾”、“将军帽与王辩墓”、“玉虚溶洞”为佳。

“将军帽与王辩墓”是石门镇又一大景观,素有“耸立孤峰冠群山,自麓至顶纯属园,独松挺立盔顶间,将军帽名自此传”之说。在石门镇庵沟村西北方向有一座高山,巍然耸立于丘陵之间,麓宽顶尖,很像将军战盔,因此名焉,故云“将军帽盔挨着天”。隋唐大将军王辩的墓地亦在此山,是洛南县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王辩,字警略,号整容、冯翎,原籍蒲城,祖辈行商,至辩徙居洛南石门庵沟村。王辩少时酷读兵书,更善骑马射箭,怀有大志,以军功授帅都督。隋统一中国后,王辩升为大都督、车骑将军。后在于王世充、李密作战中失利,溺毙于洛河。死后,将士多方寻找,终将其归运故里,厚葬于此。

“玉虚溶洞”位于石门镇罗沟,洞口有灵隐寺,洞高一丈二三,宽约三丈多,深约二里,洞里支洞十多个,有雪花洞,葡萄洞,牛皮洞„„等。正洞偏洞,洞洞相连;奇石、异石、怪石林立;石佛、石人、石鼓、钟乳石、通天柱,鬼斧神工,天然而成。洞里神潭遍布,著名的有黑虎潭、九龙潭、佛潭、圣母潭、大圣潭等,令人遐想万千。其中,以锣鼓洞最为奇特,游人以石击岩或大声吼之,即有嗡嗡之声传出,如锣如鼓,悦耳动听,响彻全洞。如今“玉虚溶洞”已经开发为旅游之地,供游人观赏。

石门建置较早,元以前,资料散佚无考。明初属石门里,明成化十三年(1497)分设石门、抚宁二里。轻触石门为北乡石门、庵沟保。民国二十三年(1934)洛南区划四十六乡时,石门、庵沟保分属全民乡、新民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全县立镇时,石门名列全县四大镇之一。是年起,原左洛保(今尖角、白洛)管辖之现麻坪镇、石门镇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建国后,曾设石门公社、石门区公所,1997年撤区并乡,改制为石门镇人民政府。至2006年,全镇共辖20个村,184个村民小组,6818户,耕地2万6千余亩,总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改革开放后,石门镇加大了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整个城镇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开通的新街与老街形成了“丁”字形结构,并在“丁字街”西北侧,修建了石门大桥,连接石门河两岸,沟通石麻三大川。同时,又开发“兴农街”、“北路街”、“南路街”和“兴工街”,使石门集镇建设步入了高层次规划建设阶段。

石门镇文化艺术生活丰富。早在清光绪年间,石门民间业余剧团一直活跃在秦岭南北,当时就有“庙底自乐班,闻名潼关塬”之说;民国十一年(1922),也有“两个民间团,活跃四道川”之说;抗日战争时期,更是显现“十股办剧团,唱红洛南县”的景象;建国后,素有“戏乡”之称的石门镇先后组织起各种形式的文艺宣传队,深入乡村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

1991年8月5日,中共罗南县委在召开的全委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创办石门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的决定,并讨论通过了《关于创办石门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的总体方案》。11月,商洛地委、行署确定石门镇为商洛地区3个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之一,给石门镇的小城镇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洛南县乘势而上,加大工作力度,成立了“洛南县石门镇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1996年,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将名称变更为“洛南县石门镇开发开放区”,调配了专职工作人员,城建、土管、工商等职能部门全力配合,使开发区,尤其是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从1991年至2006年,已先后投资1240多万元用于集镇建设。拆迁房屋167户、800余间,改造老街两条,拓宽改建20米宽500米长的主街。又相继改建了兴民街、丁字街、兴隆街和兴工街,硬化街道5490平方米,新修下水道3100米,铺设人行道10280平方米,绿化了5条街,新修了长70米的西河大桥,新建停车场1个。开通了移动和联通通讯站,修建了通往麻坪镇的四级公路10.5公里,新建30千伏安变电站1座。建设了以集镇为中心,辐射邻近6个村的自来水工程,埋设管道总长度1034米,全面形成了路网布局。按照市场专业化的要求,先后建设了药材、蔬菜、工业品等专业市场12个,市场总面积达到4万多平方米。工商经营户750余户,有固定门店468个,市场摊位952个,年商品交易额3600多万元。市场繁荣,车水马龙,到处一派蓬勃发展气象。开放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条件吸引了各地客商来石门谋发展。已有10多个省市30个单位和客商来到小区开矿办厂,仅黄龙钼业小区引资就达1.1亿多元。

大开放带动了大发展,全镇经济活跃,税源充足,财政自给。为实现“农业立镇”发展目标,石门镇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养殖、种植业,先后开发和设立了商品洋芋、中药材种植基地,烤烟、蔬菜、油料作物和经济林木基地等,其中烤烟种植面积占全镇耕地面积的12.5%;发展10个肉牛重点村,2个示范村,317户养殖大户;建成经济林基地5个5200亩,其中核桃林4500亩,使石门镇成为市、县核桃、肉牛产业基地的示范镇。在优势产业的带动下,石门镇的农业产业化特征日益明显,各产业科技含量、效益和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给石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巡检镇

巡检镇位于洛南县城以北90华里的秦岭腹地,镇政府驻地巡检街。东临寺耳镇,西接驾鹿乡,南界石坡镇,北依秦岭头与潼关县为邻,是古时洛南东部、北部以及丹凤、商南等地群众徒步去潼关、山西、渭南、西安的主要交通要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许多革命前辈,从陕北、西安到商洛从事革命活动时,大多坐车到潼关,经太峪翻秦岭,经巡检到洛南、商县等地。该镇总面积146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平均18人,属地广人稀之地。平均海拔1080米。辖10个村民委员会,70个村民小组,人口7000余人,耕地7308亩。镇内人口可分作本地人和下湖人两大部分。本地人除原有一些古老巡检人后裔外,绝大部分是元末明初时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移而来。下湖人则是清代自湖广一带迁居而来的。“本地人”和“下湖人”在风俗、俚语方面多有不同。下湖人平常敬奉“天地君亲师”,本地人则敬奉家宅六神、福禄财神。

巡检时洛南县北部的边贸重镇,为洛南北达潼关之要道,境内山峦起伏,地势险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按民间传说,夏朝时,洪水漫天,无边无际。围困着大山,淹没了丘陵,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救民于水火,大禹曾三过其门而不入,治洪期间,到过洛南巡检,因而巡检境内便有了“禹坪川”这一古老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李耳)曾于巡检街北的高山上隐居修炼,后人称此山为“老君山”。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设“石家坡巡检司”于巡检街,设巡检一员,皂隶民壮六名,并派重兵把守,以镇其地,因而得名巡检司,简称巡检迄今。从古到今,这里一直是洛南北部之关隘重地。据《洛南县志》载:明崇祯八年(1635),义军李自成兵败潼关南塬,夜走秦岭,曾在巡检司重整兵马,再展义旗。清代曾在境内路家街、禹坪川、黑彰等处设有驿站,以传递洛潼之间公文书信,并供司兵与过往官员憩息之用。当时曾任潼关道兵备副使的江南(今江苏、安徽一带)人狄敬,路过并夜宿路家街驿亭时,写有《路家街驿亭》,诗曰:

百里无邻一驿亭,孤衾永夜梦难成。山鸡不报人间晓,啼断猿声是五更。

诗中既有作者对民众生活的苦叹,也有对山中荒凉之感慨。

清代,随着康乾盛世的出现,巡检的商业活动日渐繁荣,山中的药材、白麻、木柴、木耳,关中的粮棉、工业品均在巡检交易。马帮往来,行人甚多,店铺林立,成为洛南北部重要的边贸集镇之一。

民国元年至十六年(1911~1927)分属独鹿、禹坪保,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成立了石墙、新民、三元三个乡。1958年公社化,撤三元、驾鹿、新民三乡设巡检公社。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时,分设巡检、三元人民公社。1966年“文革”中分别改名先锋、先进人民公社。1968年恢复巡检、三元人民公社。1983年商洛地区实行小乡体制时,设巡检、石墙、上庙、三元、王庵、黑彰六个小乡,1985年废小乡,复为巡检乡、三元乡。1997年撤区并乡建镇时,巡检乡和三元乡合并,建立了巡检镇。

巡检镇地处禹坪川上游,地势北高南低,禹坪河由秦岭南麓发源入境,于巡检街北处与三元河汇集,形成40里的禹坪川。地表为黑沙土壤,植被良好。以农为主,主产玉米、豆类兼产小麦。林地面积17万多亩。以油松用材林、栎类薪炭林为主,核桃、柿子经济林为副。全镇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铜、铁、锡、铅等。林特产有黑木耳、连翘、天麻。野生动物有大鲵、獐子、野羊、草鹿等。乡镇企业以采矿、选矿、陈醋、麦饭石,运输、贸易货栈等为主。镇内设有中小学26所及卫生院、供销社、信用社、畜牧站、文化站、林业站、农技站、广播站、工商所、电管所等单位。特别是新建的邮政、电信两大楼,服务周到,堪称一流。巡检镇的气候差异较大,有“六月禹坪似初春”之谚语,空气清新,是天然的避暑圣地。庵巡公路与洛华公路相接,巡驾公路、巡寺公路通往驾鹿和寺耳镇。

巡检镇风景名胜较多,以老君山为最。此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翠柏,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烂漫,馨香四溢;夏季秀色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红叶似火,热情奔放;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新建登山盘道,路面平整,曲径通幽;2999集台阶周围古藤错落,鸟语百啭,山风一起,松涛汹涌,啸声阵阵,不绝于耳。雨中登山,薄雾缭绕,风雨潇潇,如泣如诉,凭高远眺,醉若天仙。山上有千年老君洞、玉皇殿、老君庙。民间每年古历正月二十三举办庙会,老君洞中的圣君卧榻、系牛柏、炼丹炉、石塔林、青牛、老君神像、玉帝及王母娘娘牌位等栩栩如生,香客接踵,老君山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成为自然生态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佛教文化早在汉代,便出入巡检山区。隋唐时代,佛教内部产生了华严、净土、法相、天台、密宗等教派,巡检为华严派活动中心之一。并在此修有华严寺,寺院周围,群山耸翠满目葱郁,溪水潺潺,鸟声百啭,环境优美,景色幽雅。不知何代,寺院毁于一旦,据碑文记载,明正德年间重建。此后寺院几经修葺,成为秦岭深处的佛教圣地。其后,寺院又毁于战火。《洛南县志》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和尚觉善在巡检重修华严寺。当时寺内有地323亩,庙宇60间,耕牛7头,柴山2600亩,年收租约40余石。寺产殷实,香火兴盛。华严寺下辖有丁兰寺(西峪河)、万寿寺(县城西门外)、圣寿寺(县城东门外)、相嚎寺(巡检镇荒地沟村)、灯山寺(寺坡乡)、香山寺(驾鹿)、竹林寺(保安)、柏峪寺(景村)等八大寺院。每届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成道节(农历腊月初八)等例会,寺僧诵经,举办水陆道场,此为鼎盛之时。”巡检的佛教盛况,可见一斑。

巡检镇自古以来便是洛南乃至商州、丹凤等县北出潼关的要道,洛南去潼关之驿道越境而过。自巡检经杨树岭头,史志称作“太要岭驮道”,石铺路面,宽约3米。相传岭南为太要岭上古庙道士捐款兴建;岭北为太要人王丙乾修建。宽台村四组位于巡检与寺耳、潼关、太要三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年间,杨六郎曾带兵镇守此地,树立起杨家帅字大旗,故称此地为“杨将树旗岭”,简称“杨树岭”。岭下黑彰公路西侧的山岩上,有一大一小两个天然石洞。大洞口径4米,深14米,可容纳50余人。小洞口径12米,深3米,可容10多人。民国三十八年5月25日,商洛武工队第七区干队挺进洛北,接受了巡检镇公所起义人员,成立了巡检区人民区公所和区干队。从此以后,巡检古镇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走向胜利。

历代文人被巡检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地方所吸引,不辞辛劳,来巡检探险揭秘,赏老君山之奇,观禹坪川之秀,留下了精彩华章。明代天启三年三月初四至初六,徐霞客游历洛南时曾到巡检探幽猎奇。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也多次来巡检老君山古洞、华严寺进行采风,许多文人学士都在巡检的名山大川作诗绘画,引吭高歌,给巡检增添了美丽而神奇的色彩,留下了开发建设边贸重镇可依赖的丰富文化底蕴。

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5

(讨论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小城镇、大战略”和“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战略决策,促进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推动我国向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现就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精神,充分认识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大变化: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为受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农民的需要由基本满足温饱转向适应进入小康的更高要求。农业发展进入“新农业经济阶段”,农村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阶段的农村工作,对小城镇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并强调要“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党的十五大以来的一系列决定和指示,从推进城镇化战略的高度明确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新时期小城镇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的发展方向和要求。积极稳妥地加快小城镇发展和建设,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先进文化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为解决“三次”问题服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小城镇建设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我国向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高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中发[2000]11号文件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农”问题,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推进城镇化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重点地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总体水平,逐步实现“以城固农、以城促农、以城助农、以城带农”的小城镇建设新局面。

“十五”期间,全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目标是:优化小城镇发展布局,引导县城和重点建制镇适当加快扩大城镇规模,把300O个左右小城镇建设成为人口规模在3万人以上,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镇功能,为5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全国小城镇的总人口规模达到2.8亿人左右。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现行政策和体制性障碍较大、引导性政策措施不配套、经济基础薄弱、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功能不够完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小城镇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政府引导,有重点地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明确了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和总体目标。各级政府要加 依法规划

科学规划

强引导,不失时机地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化转变。小城镇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化转变为中心,切实抓紧、抓好。

小城镇建设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规范撤县设市(设区)、撤乡设镇的行政行为,防止不顾条件的一哄而起、遍地开花。要把发展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上。把引导农村各类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体现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尽快完善小城镇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坚持城镇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合理、节约利用土地和水等资源,加强环境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城镇规划、设计、建设及综合管理,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风格,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二)小城镇建设要立足于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切实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是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和动力。小城镇建设必须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摸清他们对小城镇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要求,并据此制定小城镇建设的计划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防止出现为建设而建设的现象,切实为“三农”问题服务。

当前,小城镇建设要适应农业向公司加农户和订单农业方向发展的要求,为农业产业化创造适宜的软硬件环境,为农业生产资料交易和农产品加工、贸易、运输等提供便利的条件,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连结供需双方“纽带”和信息交换平台的作用。同时,不断增强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积极引导农民有序转移,就地就近进入小城镇,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逐步推进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繁荣小城镇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目标,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小城镇建设要着力于繁荣农村经济,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和农民的增收致富,着力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着力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各地要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积极发挥小城镇功能和连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兴办各种服务行业,因地制宜发展各类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充分利用当地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及其它观光旅游和休闲娱乐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在大力发展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基础上,要千方百计为进镇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逐步提高农民的收入。

(三)小城镇建设要着力于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吸引和带动能力。

小城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调整经济结构相结合,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形成以经济建设促进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各项设施的配套水平,要拓展小城镇功能的视野,大力发展适应本地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区位条件和管理条件的城镇功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克服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狭隘眼界。对于具备条件的小城镇要开辟工业小区;制定优惠政策,加强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吸引民间资金向企业投资,引导农村新办企业向镇区集中;抓住国有企业战略改组的机遇,吸引技术、人才和相关产业向小城镇转移;鼓励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到小城镇开展产品开发、商业连锁、物资配送、旧货调剂、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到小城镇上经商、办企业。逐步完善各类社会服务设施,特别是当前亟需的文化、教育设施;加快文化、娱乐、广播电视、体育场馆、学校、医院和市场等设施的建设步伐,推动小城镇的社区建设,努力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周边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要抓住中心城市功能重组、产业及其布局调整的机遇,加快完善城镇功能,主动接纳中心城市疏散的产业和人口,不断壮大城镇规模。在此基础上,建成一批城镇功能和生产生活组织与中心城市紧密联系、特色鲜明,人口规模在5-10万人左右的小城镇。

在不断完善小城镇功能、增强吸引力的同时,要制定各种优惠措施,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2 小区集中、住宅向居住小区集中,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小城镇有序转移,壮大小城镇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发挥小城镇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一定农村地域经济、文化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

(四)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搞好小城镇建设”、“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中发[2000]11号)。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推进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优化各类资源配置。要发挥市场筹资功能,拓宽城建投融资渠道,推进小城镇土地资产经营和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同时,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制定促进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管理、引导和规范工作,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城镇化和小城镇的健康有序发展。各地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多渠道投资小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逐步走上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轨道。对民办公助的各类设施和项目,要明确产权,通过股份合作形式建成各类经济实体,推进小城镇公共资产的经营式管理。

小城镇建设要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要主动配合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增加对小城镇建设的贷款数额,开展对有稳定收入的进镇农民在购房、购车和其他消费方面的信贷业务。要抓住国家在农村电网改造、公路、广播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机遇,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用好城镇建设维护税和存量建设用地有偿出让收益,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小城镇的人居环境水平。

(五)深化改革,从体制和政策上推动小城镇建设。

要从推进我国向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高度,积极探索,加大改革力度,消除阻碍城镇化进程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打破城乡分割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从体制和政策上为小城镇建设创造宽松的环境。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宅基地的有序流转,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适当调整行政区划,逐步扩大重点镇和中心镇的规模。改革投融资体制,改善小城镇建设的融资环境。

加快制定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引导性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聚,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针对近年来小城镇对农民进镇和乡镇企业进镇吸引力下降的问题,重点要在社会保障、进镇优惠条件、农民宅基地和承包地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确保进镇农民和企业的现有利益总体上不受损失或者有所增加,充分调动他们的进镇积极性。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综合协调;形成合力,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中综合协调职能,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制定政策措施,改善小城镇建设的政策环境。当前要重点研究“集体土地流转”、农村人口转移和“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等小城镇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研究,完善小城镇规划实施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包括小城镇建设用地、建设标准、行政区划、户籍管理、社会保障、资金支持、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大工程质量、勘察设计、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力度,逐步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规范房地产管理。要加强集体所有土地上房屋产权管理,引导进镇农民原有房屋的有序流转,逐步解决“双重占地”问题。

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推进小城镇建设。做好小城镇建设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的关注程度,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关心和支持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协调行业内的各方面资源,主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和参加科技、规划、设计“三下乡、五服务”活动,并作为系统精神文明工作的重点,全面推进文明小城镇的创建工作。大力推广供水、污水处理等小城镇建设的适用技术,会同科技等有关部门抓好“科技示范小城镇促进工程”和“星火示范 依法规划

科学规划

小城镇”等工作,引导小城镇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根据实际需要,整合现有各类“奖励”和“授牌”资源,研究制定激励机制,实施动态管理。

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开辟小城镇建设资金的稳定渠道。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吸引国内外的企业集团和乡镇企业在中心镇集中建设,吸引农民务工回流资金建设小城镇,多渠道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探索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稳定来源,研究争取将试点县(市)的城镇建设维护税提高一个百分点。总结推广小城镇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要收好用好土地收益资金,城镇原有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应主要用于城镇建设和土地的再开发,不得划转或挪作它用。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改善小城镇建设的融资环境。在金融网点撤并、信贷规模紧缩和小城镇加快发展,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研究探索利用好金融资本的办法,增加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有效供给。主动与相关金融机构配合,共同探讨在小城镇建设中利用金融资本的方式和途径。

(二)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完善城镇规划,增强城镇功能,扩大小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要确定重点发展的小城镇。各地要抓紧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没有编制规划或规划已经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或者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有矛盾冲突的,要尽快组织编制和修编;规划深度达不到要求的,要调整完善。要严把规划审批关,在2002年底前完成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部里将对这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抽查。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行政区划调整应以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已经完成行政区划调整的要及时对原城镇规划进行修订。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坚持资源决定城镇发展的原则,对于不具备最基本发展条件的小城镇和村庄,坚决实施“资源环境一票否决制”,并提出相应的人口迁移方案。各地要高度重视各种类型的移民建镇,慎重选址、科学规划、配套建设,并随着建设的进程将移民镇纳入到正常的城镇建设管理之中。要特别重视重点风景名胜区周边小城镇的发展,吸纳核心景区内外迁的居民,切实保护好风景资源。都市圈和城镇密集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要纳入当地的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吸纳大城市外迁的产业和人口。

加强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完善工作,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各地要高度重视小城镇规划设计工作,加大投入,切实提高规划质量。要端正小城镇规划的指导思想,突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实事求是地制定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指标。要严格地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范,对于国家明确强制性退出的有重大安全隐患、浪费资源、危害环境的行业和领域不得安排规划用地。小城镇要依据经批准的总体规划,对需要开发建设的地区编制详细规划,并经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没有编制详细规划的,不得安排和批准各项建设。要认真做好重点地段的景观设计和重要建筑的设计,力求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功能,提高小城镇的人居环境水平。要突出抓好交通、给排水设施和环境建设,抓好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严禁安排那些不切实际的大广场、超标准的办公楼和豪华的接待设施等建设项目。要结合乡镇企业的转制,积极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乡镇企业的集中建设,严格控制城市污染工业向小城镇的转移,走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道路。

各地要将县城和中心镇作为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重点,制定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加强指导和督促。每个县(市、区)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2个中心镇重点发展。中心镇建设要着力于完善城镇功能和扩大规模,注重发挥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争取经过五到十年左右的努力,把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成为规模较大、规划合理、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的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少数基础较好的发展为小城市。

(三)试点引路,分类指导,加强管理,提高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

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试点县(市、区)工作,重点探索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形成科学的城乡格局,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村居民点体系;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区域性共建、共享,提高配套水平;三是优化各种资源的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建设和管理各类设施;加快各项建设步伐,实现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加强示范镇建设,突出特色,树立样板。各地要分片、分类指导小城镇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积极探索通过“返乡创业”、“城乡统筹就业”,“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途径推动小城镇建设的路子。示范镇要着重在基础设施、特色民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进展,建设成为某个方面的样板,在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土地国有化、管理法制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和实质性推进,为全国小城镇建设树立典型。“十五”期间,要重点推动供水乡镇化、污水与垃圾处理联镇建设工程。在此基础上,我部将在适当的时候与科技、农业、环保等部门联合组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的申报和命名工作,推出一批更具典型性和带动性的示范镇。

加强对小城镇管理,大力推进管理的法制化和社会化,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继续加强镇容镇貌的管理,逐步解决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问题。严格整治建设散乱和环境脏、乱、差,要一条街一条巷的整治,划定严管的街道,结合各地的情况制定严管街道达标的标准,实事求是地实现严管街道的“亮和美”,不搞“形象工程”。农民进镇建房必须服从规划,严禁随意沿公路进行建设。针对当前城乡结合部的人员结构复杂、规划建设管理滞后等突出问题,各中心城市要将所辖城乡结合部纳入规划控制范围,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划定各类用地界线,加强管理机构建设,配备精干的管理人员,加大管理力度,及时解决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城乡结合部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在解决处理“城中村”问题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地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

加强小城镇发展基础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建立工作制度,完善小城镇信息采集分析机制,长期坚持下去。初步确定采集的范围是以我部试点镇为基础的500个镇或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镇为基础的2000个左右镇,采集指标和采集基准时间将进一步研究确定。到2003年底,基本实现省级中心镇主要经济社会城建指标的电子报送,同时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村镇统计及我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和部信息中心的力量做好指标的信息采集统计和分析工作。

加强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各种类型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要跟踪研究国家重大引导性政策措施,因生态及资源保护、脱贫、救灾和重大项目建设等需要而进行各种类型的移民建镇(村),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农村产业集团、大企业集团和中心城市功能性疏散等因素对小城镇建设的推动作用,加强指导,及时总结促进小城镇(村庄)集中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此外,还要挖掘和提炼基层其他各种类型的成功经验,在条件类似的地区加以推广,切实推动面上的工作。

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部里将在近期制定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确定和公布一批历史文化名镇(村)。凡是被授予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都要尽快编制和实施保护性规划,切实加强保护和管理。

(四)加快立法进度,逐步完善村镇建设法规。

从完善国家级村镇建设法规的角度,当前主要有三方面工作。一是逐步完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法规。对《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中没有涉及到而实际工作中又迫切需要的内容进行立法,重点是制定集体所有土地上房屋产权管理和拆迁管理以及历史名镇(村)保护等方面的部门规章制度。对《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中已经涉及到而可操作性不强的内容,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二是延伸现有法律法规,制定在建制镇上的实施细则。目前不少涉及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其适用范围虽然大多都包括建制镇,但基本上都以设市城市作为调控重点,对建制镇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迫切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作为依法行政的依据。三是加强技术立法,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修订《村镇规划标准》,制定《小城镇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规划导则》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导则》等。各地也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制定和出台适合本地特点的地方性法规。

(五)健全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素质。

建立健全各级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小城镇建设不但要引进城市规划的编制机制,更要注重引进城市规划的管理机制,健全机构,建立岗位,建设制度,严格管理。加强基层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建设,特别是完善乡镇级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建立村镇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取得相应的资质和接受行业管理,为村镇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并可根据村镇建设管理部门的委托承担部分村镇建设管理 依法规划

科学规划

职能。今年底明年初,我部将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对全国村镇建设管理机构的调研,提出对策,尽快遏止村镇建设管理机构撤并、管理人员流失的状况。

要建立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分级培训制度,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各县(市)的分管县(市)长,特别小城镇的镇长,是小城镇建设的直接领导,对小城镇建设工作负有重要职责。要对他们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减少在指导小城镇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加强村镇建设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基地,分期、分批对村镇建设助理员、技术人员,尤其是中心镇、示范镇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各省(区、市)也要组织相应培训,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继续推行村镇建设助理员持证上岗制度,有计划地录用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镇建设管理部门和技术服务机构工作。加强对村镇个体建筑工匠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村镇建筑工程质量。

逐步建立村镇建设事业支撑系统。筹备成立小城镇建设协会,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和社会化服务中心,吸引一大批人才加入小城镇建设的事业。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要统一列入公共财政,重点予以保证。对于没有建立独立财政的小城镇,要纳入县级财政。

(六)今明两年的工作重点

对于2002年下半年和20O3年的重点工作,初步设想有下面五项:

1、贯彻落实好三个文件:即国务院13号文件、建设部贯彻13号文件的通知和第四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的有关决定。重点抓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机构设置与制度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完成重点小城镇在省域城镇体系和县域城镇体系中的落实;进一步推动重点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全面启动“三下乡、五服务”工作。

2、开好两个会议:2002年下半年的《第四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和2003年三季度召开的《全国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配合两次重要会议的召开,做好小城镇建设典型材料征集,做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城市化试点县(市)的总结表彰工作。

3、抓好五项“系统工程”:

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创建工程; 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工程; 小城镇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科技促进小城镇建设示范工程;

小城镇发展建设基础数据电子化工程。

4、推动两项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小城镇“集体土地流转”和“小城镇建设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

5、法规建设工作:根据《城市规划法》修订为《城乡规划法》的新形势,逐步调整和完善相应的村镇法规;修改《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6

【摘要】:协调城乡是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当前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面临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本文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和分解为两个互为相联的子系统,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是必然的,城乡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应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关键字】:城乡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1目录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31.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31.2、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31.3、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3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42.1、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42.2、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42.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4三、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借鉴.................53.1、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53.2、英国的小城镇建设经验.....................5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的对策..................54.1、规划,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54.2、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终目的.....................6

4.3、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是重要内容..................6

参考文献...........................6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

1.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1.2、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

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1.3、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理想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一

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2.1、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大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在补彻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彻底政策。其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不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既不像市民、又区别于农民,从而使人们担心的“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2.2、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

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2.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扽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三、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借鉴

3.1、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

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二是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三是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德国村镇的特点是村落建设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靠村镇改造规划和设计地调控作用,德国地村镇建设是建筑设计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四是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

3.2、英国的小城镇建设经验

英国小城镇建设经验集中体现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凯恩斯城建设、中心村的建设等,集中体现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和做法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和按规划实施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的对策

4.1、规划,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

要遵循城镇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陷阵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坚持把“农村化、农村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以及监督反馈的管理制度,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同时,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4.2、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通过合理布局规划,协调新城和旧城的关系,保护古建筑,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 城镇环境。

4.3、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是重要内容

加强小城镇建设必须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首先,要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力条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摆脱对财政的依赖思想,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在城镇土地转化和升值、房地产增值中筹集建设资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培育资本市场,最广泛地吸引社会投资,理顺财政关系,完善小城镇地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小城镇建设论文 篇7

一、龙山县概况

龙山县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连荆楚而挽巴蜀,历史上称之为“湘鄂川之孔道”,全县南北长106公里,东西宽32.5公里,总面积3131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境内群山耸立,峰峦起伏,酉水、澧水及其支流纵横其间。在这片神奇而又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着土家、苗、回、壮、瑶等16个少数民族。全县辖34个乡镇(街道),434个行政村,总人口54.1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5.97万人,占66.4%。土地构成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加宅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2%,耕地面积仅占8.5%,人均0.8亩。

龙山县历史悠久灿烂,是红色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贺龙、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当时的湘鄂川黔省委、省政府就设立在兴隆街乡茨岩塘镇。龙山是土家族发祥地,土家民俗保存完好。龙山风光旖旎,山奇水秀,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民族风情浓郁迷人。火岩溶洞群神奇瑰丽,乌龙山大峡谷鬼斧神工,佛教圣地太平山闻名遐迩,“摆手舞”、“茅古斯”等土家民俗古老神秘。2002年发掘的里耶战国古城,在当年被国务院增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龙山县小城镇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地理区位优势明显,边境贸易活跃

龙山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地处鄂湘渝三省(市)要冲。许多小城镇都位于两省甚至是三省交界之地,地理区位十分明显,边境贸易十分活跃。如石牌镇为湘鄂边境小镇,每逢集市,这个总人口仅1.5万人的小镇就会集聚多达3万余人,可想其边境贸易的活跃程度。再如桂塘镇,地处湘鄂渝交界地带,南来北往的车辆都在此通过,为交通要塞。里耶古镇历来即商贾云集之地,古有“小南京”美誉。而湖北来凤县城与龙山县城仅以酉水一河相隔,城区相隔的距离只有6公里,近年两县提出“龙凤融城”工程,城区面积扩大,人口增加,今后两座县城对接,对小城镇的发展将带来更大的空间。

(二)交通条件差,与外界联系困难

湘鄂渝三省市边区曾是革命老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佳话。虽然区位上承接中西部,但交通条件至今仍形同“盲肠”。由于地处山区,地形复杂,交通十分不便。龙山县境内既无航运,也无铁路,仅一条国道(G209)、两条省道(S231、S305)与外界联系。随着地形九曲十八弯,两座乡镇从地图上看仅一步之遥,但实际上得花一两天的时间。去龙山,从张家界经永顺或桑植是比较便捷的选择,里程204公里。但即便熟悉地形敢开快车的当地司机,至少也得花5个多小时。再如石牌镇,和龙山县城仅一条县道联系,且为技术等外级道路,与湖北宣恩县的联系道路更是坑洼不平。

(三)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

去过张家界旅游观光的人无不被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所倾倒。而龙山境内绝大多数山脉都属于武陵山系。《乌龙山剿匪记》、《血色湘西》中优美的自然风光就出自龙山县。龙山境内地貌形如巨掌,北高南低,横于武陵山脉西侧,万山耸立、沟壑纵横,酉水河及其支流洗车河、乌龙河绵延其间,再加上交通欠发达,工业发展缓慢,植被保护良好,生态十分优美。

在如火如荼的小城镇建设热潮中,破坏自然、不顾生态,以牺牲生态环境追求建设的高速度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

龙山县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酉水河边足以复原2000多年前秦王朝的里耶古城、古井、古简,被专家认为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界最为重要的发现”,被誉为“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里耶古镇”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里耶古城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山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土家族民风淳朴。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这里至今还通行土家语,是中国土家语保存最好的地区。靛房镇是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坡脚乡是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苗儿滩镇是土家织锦之乡,土家织锦与蜀锦、壮锦列为中国三大名锦。龙山县许多小城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再披上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神秘的面纱,是人们向往的去处。

(五)经济水平落后,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龙山县小城镇领导人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虽然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来说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占主体的,有些小城镇甚至是单一的投资渠道。龙山县地处偏远山区,工业薄弱,经济单一,初级农产品成为该县主要的经济来源。近年来里耶秦简的问世大力推动了该县的旅游业发展,但由于旅游项目单一,游客可参与程度不高,加上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业并未能如政府所愿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经济水平低下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小城镇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很多小城镇对外联系的主要道路都是等外级的道路,甚至有的小城镇供电、供水、通讯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都很难以保障,环卫、环保、园林绿化、消防、防震等综合防灾设施及停车场地等更是难见踪影,其小城镇建设滞后程度可见一斑。

(六)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龙山县现有人口54.17万人,总面积3131平方公里,而全县共有乡镇(街道办事处)34个;镇平均人口不到1.6万人,人均国土面积仅9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更是少之又少。以石牌镇为例,全镇国土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15564人,镇区人口仅3458人。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小城镇规模偏小,难以形成集聚效益,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同时每个乡镇都要设立党委、行政等管理机构,重复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从而浪费土地、资金,破坏生态环境,且设施建设低水平,财政压力大,农民负担重。

(七)地形复杂,建设用地紧张

龙山县绝大多数小城镇用地较为紧张,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形复杂,可建设用地很少。以洛塔为例,该乡现状建成区用地为16.34公顷,现状镇区人口3750人,人均用地仅43.57平方米/人。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龙山县地处Ⅲ类建筑气候区。根据国家标准GB50188-2007《镇规划标准》规定,洛塔集镇现状人均用地远低于理应符合的二级标准(80-100平方米/人)。

三、对龙山县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做边区的文章,发展边境贸易

小城镇不仅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也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乡商品和物资交流的中心。龙山县许多小城镇由于地处多省接壤边境地带,其城乡商品大交流、大流通的功能更加突显、更为重要,其作用与内涵也更加丰富、扩展。湖北来凤县城与龙山县城仅以酉水一河相隔,城区相隔的距离只有6公里,应该尽快实现两县提出的“龙凤融城”工程,使两县城区尽快对接,加强小城镇之间的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其他边境小城镇如桂塘、石牌、里耶、石羔、三元等均应利用其边境优势,扩大集贸市场,制定优惠政策,主动发展边境贸易,增大其影响范围。

(二)做道路的文章,打通交通瓶颈

“要致富,先修路”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句口号,对于天远地偏的山区小县龙山来说仍然是其首先需要解决的矛盾。龙山县境内地形九曲十八弯,交通条件十分有限。今后应突出抓好大通道建设,修建茨永公路(茨岩塘镇至永顺县公路),将G209国道改道避免复杂的山区地形,简短其绕山里程。新建花里龙高等级公路(花垣——里耶——龙山),拉动凤凰、吉首游客前往里耶旅游,与凤凰、吉首构成旅游金三角。并积极筹备建设黔张常铁路(黔江——张家界——常德),打通龙山与外界联系的交通瓶颈。同时突出抓好边际公路建设,完成石翔路(石羔镇——湖北翔凤镇)路基建设和路面硬化;完成湾塘乡至湖北绿水镇路面建设;启动三元乡至湖北宣恩乐坪镇和龙山桂塘镇至重庆秀山大溪镇的边际路建设;全面实现龙山与湖北恩施州的宣恩、来凤及与重庆黔江区的秀山等县相连的近十条边际公路畅通,并继续抓好县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通乡公路建设;实施渡改桥、木改钢项目,使所有乡镇“出得去,进得来”。

(三)做山水文章,发展休闲旅游

乌龙山、八面山、酉水河、洗车河、卧龙水库等山名水名已经是湖南及附近地区乃至全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字。《乌龙山剿匪记》、《血色湘西》等电视电影已经深入人心,其画面上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龙山县小城镇固有的青山绿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令许多在城市久居的人们神往。可以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忘我的游山玩水,可以尽情的品尝山珍土味,可以无忧无虑的放松心情,摈弃城市的喧哗与烦恼。要充分利用这些青山绿水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必须强化资源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环卫机构与人员配置、环境保护制度与监督运行机制,加强环境保护水平,制定明确的相关生态环境保护量化指标,提高小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协调好城镇化发展和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引导小城镇健康、和谐、科学、可持续发展。

(四)做历史与民族文化文章,保护延承地方特色

小城镇的建设不能忽视城镇的发展历史,不能摈弃其特有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及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与品位。要充分保护好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要充分保护好里耶、洗车河、贾市、苗儿滩、农车、靛房等历史、民族文化深厚的乡镇,要贯彻“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保护好红色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红二、六军团医院旧址,中华苏维埃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等红色革命旧址;保护好土家族建筑文化、土家族原生态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好土家族吊脚楼、转角楼、凉亭桥、冲天楼、土家部落老峒,保护好以展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古代战争、神话传说和日常生活的土家摆手舞,以及被誉为原始戏剧活化石的茅古斯,土家族特有器乐及歌舞咚咚奎、野喇叭、挖土锣鼓、打溜子、舍巴舞、土家山歌、哭嫁歌等;保护好被列为中国三大名锦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同时应主动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他县市联合,把土家族、苗族故乡文化推向全国,与附近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重庆,湖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晃侗族自治县、洪江黔江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高椅村,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加强旅游联动,打造历史与民族旅游大品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五)做乡镇合并文章,走规模化道路

有关分析表明,小城镇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才能正常发挥小城镇的集聚、辐射等功能。2005年,龙山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4个乡、1个镇,将12个乡、7个镇合并设立1个乡、7个镇,调整2个乡、1个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共减少15个乡、1个镇,增加3个街道办事处,将原来的47个乡镇合并设立34个乡镇(街道)。而这34个小城镇中除了县城民安镇镇区人口超过3万以外,其他33个乡镇镇区人口均不足3万人,并且除召市镇以外,其他乡镇全镇人口都不足3万人。减少小城镇数目,扩大小城镇规模是充分发挥小城镇集聚作用的可行方法。所以必须充分研究分析小城镇现状城镇条件、区位特色、产业结构、资源优势、交通情况,分期分批合并乡镇,既有利于扩大小城镇规模,又可精简机构、提高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减轻小城镇的财政负担,增加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

四、结语

山区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应该充分尊重小城镇的个性与特色,因地制宜,因镇制宜,大力发展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同时保护好山水自然生态环境,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走规模化联营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龙山县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quhua/43hn/31301s.htm

[2].龙山概况.中国龙山http://www.xxls.gov.cn/ Article/Index.asp

[3].唐荣沛.中国湘西古镇-洗车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

加快推进团场小城镇建设步伐 篇8

[关键词] 团场 小城镇 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兵团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兵团小城镇建设能够实现团场劳动力非农产业的就地转移。小城镇过程是城镇人口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伴随着团场劳动力向城镇聚集,以最小化成本实现劳动力转移,解决团场二三产业劳动力的需求,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聚集提供有利条件。通过小城镇建设,改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工业发展搭建平台。以城镇化建设带动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工业化和产业化促进城镇化建设,“三化”的协调发展,产生带动和聚合效应。小城镇建設有利于提高团场人口的整体素质。城镇化建设可以使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挥聚集效益。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的聚集和优化配置,刺激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小城镇建设通过人财物的聚集,繁荣团场经济,拉动消费市场和农场消费需求,对改善团场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对稳定职工队伍,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团场在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基础上,场部经济有较快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二、三产业迅速发展、人口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张,成为团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发挥着将区域内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兵团体制问题,团场小城镇管理机构不具备工商、税收等管理权限,无法享受税收返还政策,小城镇建设缺乏财政来源。除了部分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外,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自我积累加以解决。不仅加重了职工的负担,而且导致小城镇建设投入长期不足。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滞后,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难以发挥。兵团党委提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并作为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就目前农场小城镇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团场小城镇现状和问题

1.小城镇数量多且规模小,分布散乱

由于受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交通、历史原因等限制,小城镇的规模普遍较小,形成以团部为中心的众多小城镇格局。在农六师东西绵延500公里,散布着东中西线的21个农牧团场,点多面散,小城镇分布疏散、相距较远,城镇分布不均衡,地域差异显著。从人口规模看,分布在西线的团场如芳草湖5万、新湖3万的人口,分布在东线的107团、108团、109团、110团等人口规模在3千~5千人。城镇规模及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

2.小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功能难以发挥

总体来讲,农六师各团场的小城镇建设有了一些基础,团场所辖区域内“五通“率(通电、通邮、通电话、通自来水、通公路)大大提高,但就目前基础设施状况还不能有利支持小城镇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和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相当一部分小城镇只承担着简单的商品交换集散功能和行政职能,没有发挥出一定区域内的工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财政金融、通讯信息、科技教育和政治文化中心等职能。城镇职能的单一,不利于形成集多种类型极化于一体的地域经济体系城镇,加之部分城镇的主导职能与区域经济体系脱节,形成二元型经济结构,限制了小城镇作用的发挥,而单一极化往往是单向驱动,对地区的综合经济发展作用不显著,无法实现地域内的增长极核作用,不能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3.小城镇经济实力存在差距,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自然和资源条件的限制,农六师东中西线的小城镇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和不平衡。西线团场以棉花种植为主,经济效益较好,中线团场以城郊经济和棉花种植为主,经济效益处中等水平,而东线团场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团场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从GDP指标看,西线的芳草湖、新湖的2005年GDP为 48523万元、42429万元,东线的 108团、109团、110团2005年的GDP为5088万元、3738万元、4493万元。东线团场不足西线团场的10%。从二三产业比重看,西线团场的二三产业的比重不足30%,东线团场的二三产业比重在40%左右,高于西线团场,但绝对量较少,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二、因地制宜,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1.充分利用政策和财政支持,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要让公共财政较大幅度向农村倾斜。要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向农村倾斜。增加政府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强化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包括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广播电视在的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团场小城镇建设应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时机,在团场的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积极争取财政转移,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政策,用好用足政策,争取建设资金。加大与地方经济的融合,积极协调与地方的税收关系,争取税收的部分返还,以解决团场无税收来源的困境。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开拓城镇建设的投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通过直接引资方式,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小城镇建设,形成一个包括国家投资、社会投资、个人投资和引进外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来源,从而解决团场小城镇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2.坚持发展特色经济,建立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产业是兴城立镇的根本,是推动城镇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有意识地把一些工业项目引进到小城镇中。特别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形成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农六师团场分布在东西500公里的狭长区域内,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天然的农业结构。东线团场以生产粮食为主,西线团场以生产棉花为主,中线团场以城郊经济和特色蔬菜种植,形成了各具特色产业优势。在遵循城镇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团场实际,因地制宜,坚持发展特色经济,东线小城镇建设以粮食精深加工为特色,西线以棉花的加工业为特色,中线以特色种植为优势,形成产业支撑,以产业支撑促进小城镇建设步伐。

3.以中心团场建立为契机,快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

农场小城镇建设应合理布局、有重点的稳步推进。农六师以团部为中心的小城镇面多点散,基础薄弱,这种布局不利于城镇化建设,不易形成规模效益和聚合效益,小城镇的功能将受到限制,对经济拉动作用难以发挥。农六师要在小城镇建设上加快步伐,根据兵团党委提出的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战略目标,结合建立中心团场扩大小城镇规模的具体部署,抓住小型团场进中心的契机,因地制宜整合小团场资源,将分散的小城镇建设纳入统一规划、形成相对集中的区域,集中有限的资金有重点的进行投入,尽快形成规模和效益。通过中心团场的建立,发挥积聚优势,有利于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的流动,形成合力发挥规模效益。

上一篇:鉴定费用案例下一篇:保险公司经理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