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推荐8篇)

城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篇1

一、我市小城镇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我市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乡村环境明显改观,特别是2010年省政府将我市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后,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试点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工作稳步推进。

(一)加强了小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

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高位推进。成立了统筹城乡发展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召开了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对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鄂州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等“六个一体化”的工作目标;“厅市共建”初见成效。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争取到了省政府26个组成部门的重点项目和建设资金的支持,有力推动了我市的小城镇建设;出台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八个单项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二)加快了小城镇规划的编制进度

《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已完成;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鄂州市开发区、工业园产业发展目录》。强力推进“两区三城”(鄂州经济开发区、梁子湖生态旅游区,红莲湖旅游新城、葛华新城、花湖工贸新城)发展;示范区的建设选点已完成。确定并完善了以主城区为中心,3座新城为支点,10个特色中心镇为节点,其他乡集镇和102个中心村(新社区)为基础的城镇功能及城乡一体化格局。目前,7个特色镇和9个示范村已完成建设规划修编。

(三)加大了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特色镇和新村建设稳步推进。投资6000万元,改造了10个特色镇的道路和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启动了中心村改造工作;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筹资1.42亿元,使52万农村人口饮用水与城市同质同价;乡村交通发展迅速。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通村、自然湾、农业生产基地公路达1300公里,密度居全省之首。

(四)加速了小城镇社会管理的体系建设

深化了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了户口迁移政策,取消了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各种限制;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出台了《鄂州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办法》,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了全市就业计划;城乡医保管理和城乡一体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筹资5600万元,提高了新农合保障面和补助标准。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5万名城镇居民登记参保,综合医疗覆盖率达到87%。农村低保水平人均提高到每人100元,实现了应保尽保。

二、我市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市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长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制约,小城镇建设中还存在着规划落实难、建设筹资难、执法管理难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一)小城镇建设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作为小城镇建设主体的乡镇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对小城镇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在指导思想上,重城市、轻农村,重主城区建设、轻小城镇建设。加之小城镇建设缺乏政策扶持、规划指导和经费投入,影响了建设主体的积极性。二是一些乡镇领导存在“三怕”现象。怕举债建设,背上经济包袱;怕征地、拆迁、改道、还建工作中协调不好,影响干群关系;怕建设资金不到位,建个“半拉子”工程,影响政绩。致使少数乡镇在小城镇建设上处于一种应付状态。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大,存在“等靠要”思想。一些干部对小城镇建设如何筹资、产业如何发展、农民如何安置等问题办法不多,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理论、相关知识和社会发展的趋势领会不透,重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轻长远的、大局的利益,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对小城镇建设持观望态度,等待政策支持,靠上级拨款,盼单位赞助,从而影响了小城镇建设速度。

(二)小城镇建设规划难以落实

长期以来,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没有引起重视。一是小城镇建设规划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市的小城镇建设规划长期没有修编,有总规、无详规,有主城区规划、无小城镇规划,致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规划编制和修编任务十分繁重。二是规划在执行过程中缺乏严肃性和连续性。现实中屡屡发生当规划与项目发生冲突时规划让路于项目,当领导思路与规划发生冲突时,规划让位于领导思路,当前任领导思路与现任领导思路发生冲突时,前任领导思路让位于现任领导思路。而政府限于财力,不得不按照“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办法建设。三是小城镇建设规划执行中阻力过大。少数群众因眼前既得利益而不支持,部门之间也因自身利益而不配合,执法部门对违反规划建设的行为处罚不力。调查发现,蒲团乡在建设过程中,因道路扩宽需要移动电线杆和拆迁房屋,但相关部门不配合,漫天要价,结果影响了建设进度,阻碍了规划的实施。

(三)小城镇建设缺乏“洼地”效应

我市小城镇不同程度存在着无路网、无市场、无管理、无特色的“四无”现象,同时缺少工业项目支撑,不能解决进城镇农民的就业问题,没有产生“洼地”效应。一是小城镇建设缺乏产业支撑。小城镇建设有助于扩大城镇空间,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但要以农民在身份转换的同时能够获得一份在城镇生活的职业为前提。因此,不解决好进城镇农民就业问题,小城镇建设很难推进,城乡一体化目标难以实现。二是耕作半径扩大,增大了生产成本。住地与耕地相距太远,农民迁居城镇后给生产带来不便,也是造成农民不愿进城镇居住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我市在小城镇建设中,耕作半径最大的达3公里,就是因为住地离耕地较远,临江的移民建镇4幢安居房至今仍然是有居无人,蒲团乡1998年建设的农民安居房还没有全部卖出去。三是小城镇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较差,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社会保障跟不上,因而缺乏吸引力、凝聚力。

(四)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困难

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供需矛盾突出是制约小城镇建设的瓶颈。一是配套资金难配套。自2010年起,市政府每年拨专款XX万元用于小城镇建设,可是区、乡镇因财力有限,应配套的资金很难到位。调查发现,2010年除少数乡镇配套了少量资金外,其他区、乡镇没有配套资金。二是吸纳社会投资的体制机制没有形成。三是经营城镇的优惠政策没有出台。

三、几点建议

针对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面对城乡一体化试点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科学定位、彰显特色,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为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以创新机制为抓手,发挥小城镇建设主体作用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机制,聚集力量。一要创新宣传机制,调动小城镇建设主体的积极性。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宣传,增强乡镇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小城镇、大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要创新责任考核机制,增强小城镇建设主体的责任感。按照《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城乡一体化八个单项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将小城镇建设目标、任务纳入目标和干部使用考核。明确任务,明确时间,明确责任,坚持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定期考核,对在小城镇建设中成绩突出的乡镇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三要创新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领导。建议整合资源和力量,将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等领导机构进行整合,实行一个领导负责、一个小组指挥、一个机构调度、一个窗口服务,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项目布点、统一资金调度、统一考核验收,以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资源效率最优化。四要创新农民进城机制,发挥农民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小城镇建设是一项惠及全体农民的德政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载体。乡镇党委政府要引导、鼓励和扶持农民自觉自愿地参与小城镇建设。建议相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对农民进城镇居住的,提供优质优价住房;对农民自愿拆除原有住宅进城镇居住的,可试行“以旧换新”(即凡拆除农村原住房的,由政府投资在小城镇为其提供原居面积1/3的住房);对农民进城镇创业的,可试行“政府担保、农民贷款、政府贴息”的办法,扶持农民创业;对在项目中建设征用农民土地的,建议由项目建设方,负责在小城镇建设范围内还建农民住房,并协助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工作。

(二)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确保小城镇规划的实施

城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篇2

一、永安市、乡两级农经体系状况

1. 市级机构情况

永安市设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核定编制7个, 为全额拔款事业单位编制, 现在编6人, 实际在岗4人, 其中35~50岁在岗人员3人、50岁以上1人, 本科学历3人;有专业技术职称4人, 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人。

2. 乡镇机构情况

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后, 全市15个乡镇 (街道) 取消独立的经管站, 其岗位和编制均划入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5个乡镇 (街道)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岗位核定编制35个, 全为全额事业单位编制, 现实际在岗26人, 其中35岁以下7人、35~50岁在岗人员13人、50岁以上6人, 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4人、中专学历15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26人, 其中高级职称3个、中级职称13人。

二、基层农经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 管理体制不顺, 职能弱化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 (国发[2006]30号) 文件精神:“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行政职能列入政府职责, 确保履行好职能”。但是在实际的机构改革中, 各省理解和执行政策态度不一, 有的省、市、县设立农经局, 有的机构格局不变但人员变为行政编制或参公编制。就福建省而言, 部分地区县级以上经管站已列入参公管理, 三明市各县经管站属第一批申报参公单位至今不能列入参公管理, 究其原因是农业主管部门与审批主管部门沟通不足, 造成各地执行政策不一致。

2. 在岗干部减少, 体系不完整

国发[2006]30号文件出台已9年多, 各级政府一直未对如何加强农经机构队伍建设提出具体贯彻意见, 造成了全省农经系统体系不完整, 出现一些县市即未纳入参公单位管理, 又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拒之门外的两难格局,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和相关激励机制都未将农经系统纳入其中, 造成农经基层体系建设弱化, 人心不稳定, 干部调出很多, 调入很少, 如永安市基层乡镇编制35个, 实有人员仅26人, 有的乡镇已出现无一个农经干部的现象 (如罗坊乡) , 有的乡镇虽有占编人员但是从事本职工作的很少, 甚至由乡镇指定其他干部兼任。

3. 职称晋级困难、聘用难度大

在现行的职称晋升政策中, 副高职称晋升到推广研究员或高农高定职称, 是否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是申报资格的硬性规定, 但是农经职称序列 (农经属社科类) 全国各级都未设置科技进步奖, 不能申报科技进步奖, 也不能申报农业部丰收渔业奖, 这就造成了农经干部即不能参公又无法获得进一步晋级职称的机会。同时, 基层事业工作人员工作待遇不合理。县、乡两级事业人员承担着各类基层组织的服务监管工作, 工作在最基层条件艰苦、压力大、晋升难, 但现行的与其工资挂钩的职称配设比例明显不合理, 县乡级高级职称比例10%, 中级30%, 地市级的高级职称比例15%, 中级45%, 省级的高级职称比例25%, 中级45%, 因此造成一部分基层的农经事业人员取得职称资格后无法聘任。

三、体系现状对各项农经工作的实际影响

1. 主体身份不明朗

农经工作的行政性质与农经机构的事业身份极不相符, 农经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三大管理”属于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 市、乡两级农经机构均为事业单位, 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 开展行政监督管理工作不具合法性, 也缺乏权威性。

2. 管理体制不顺畅

乡镇实际上只设农经岗位, 无农经机构。乡镇农经人员的招聘、调动无需农业部门和市经管站意见, 由此造成了市站对乡镇经管人员的管理、协调能力弱化, 不知找谁负责牵头做事, 对各项工作开展难度增大。同时, 在新常态下的农经工作又新增了许多工作内容, 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创新经营主体的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解与仲裁、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创建、农村三资监管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等多项工作, 这些新增的工作都须要顺畅的工作体系和充足的人员、经费来保证, 现行工作条件下要全面做好农经各项工作是极度困难, 存在履职风险。

四、推进基层农经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1. 明确农经干部主体身份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 (国发[2006]30号) 及近年来中央多次关于“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 各级尽快出台市、乡农经机构改革意见, 现有农经事业编制转为行政编制, 确立农经部门行政管理、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职能。

2. 理顺市、乡两级农经管理体系

转变过去那种乡镇农经干部的工资、待遇、选拔都在当地人民政府, 市农业部门只管职称的弱化格局, 建议将农经部门同畜牧部门一样实行垂管, 并在每个乡镇设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所 (站) , 确保农经三大行政管理职能和各项业务“有人做事、能做好事、能出成效”。

3. 要落实好基层农经干部的有关待遇问题

城镇居民媒介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3

【关键词】媒介使用;大宁县;信息传播;城市化发展

当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媒介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民生产、生活和决策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昕水镇居民进行分层抽样调查,考察了居民的媒介使用情况,并对居民的媒介使用动机和媒介可信度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切实推进城镇媒介研究和媒介实践,提供参考数据和结论。

一、媒介的发展与使用

媒介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它的主要资源是信息,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人类传播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大阶段,分别是: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语言的产生使人类的传播更加迅速方便,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传播打破了时空界限,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影像信息系统,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以大宁县昕水镇居民为主,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居民的媒介使用情况。

本论文采用分层抽样的问卷调查方法,搜集了居民大众媒介使用行为的资料,设置了五个年龄阶段,按比例发放了270余份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50余份。调查的人群中,40~50岁之间的调查人数所占比例最大,发放90张问卷,收回80张,约占32%;20岁以下发放45张,收回45张,占18%;20~30岁发放60张,收回43张,约占17%;30~40岁发放60张,收回42张,约占17%;50岁以上发放45张,收回40张,占16%。其中,男性占53%左右,女性占47%左右。在职业方面,上班族占整个调查人数的37%;学生占19%;务农人员占17%;离退休人员占6%;其他职业占21%。

本文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搜集资料,就城镇居民的媒介使用目的、对媒介内容的偏爱和信任度进行了深入访谈。为使调查更为生动、全面、具体,弥补调查问卷的不足,本文选取了20个具有代表性的采访对象进行深度访谈。

(一)大宁县基本情况

大宁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总面积967平方千米,人口6.8万人(2013年)。截至2013年,大宁县辖2镇4乡:昕水镇、曲峨镇、太德乡、三多乡、徐家垛乡、太古乡。本次调查以大宁县昕水镇居民为主。

大宁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人均收入低,约1000元/月。由于经济和教育水平有限,大宁县昕水镇的青壮年部分外出打工,学龄儿童部分外出求学,所以此次调查中,20岁以下的人仅占18%,20~30岁的人仅占17%,主要以40岁以上的人为主,占调查人数的48%。

(二)媒介接触情况

调查显示居民的媒介选择不均衡,电视、手机、电脑、报纸、广播、杂志以及户外媒体的使用率不同。在“以下媒体请您选出最常使用的前三项(可多选)”中,选择电视的233人,占93%;选择手机的186人,占74%;选择电脑的199人,占80%(如表1)。

电视是居民接触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媒介,而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进步,电视可以和电脑一样上网、储存节目,这加大了电视的竞争力,人们对电视的消费越来越大。

手机是居民使用比较频繁的媒介,共186人使用手机。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大,并且手机可随身携带,使用方便快捷,在媒介使用中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

使用电脑人数为199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更新换代,电脑已成为人们接触外界消息最方便的一种媒介。

看报人数约占调查人数的38%。看报纸的人多集中于在党政机关工作的人以及50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员,报纸的功效主要是供离退休人员消遣,以及基层政府组织政治学习与传达会议精神。仅有41人收听广播,约占16%。5人选择会在户外媒体上获取信息,约占总人数的2%。而使用杂志来获取信息的人,不到总人数的6%,约14人。

综上所述,电视依旧是居民使用媒介的首选,大宁县昕水镇的居民使用媒介趋于单一化。

(三)媒介使用动机和关注的内容

笔者对大宁县昕水镇居民的媒介使用动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宁县昕水镇居民使用媒介大多是为了愉悦身心和打发时间,占了调查人数的82%。同时,人们使用媒介时,关注的内容并不相同。

50%以上的居民会关注时事新闻。大宁县大多数居民都接触到了多于过去的数倍的信息,尤其是其中的政策信息与居民的实际利益密切相关,导致关注度较高。20%的人选择关注娱乐搞笑的内容, 30%左右的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关注不同的内容,人们会选择股票信息、房地产信息、求职信息,论坛、博客等。

虽然人们接触信息日益增多,但媒介的使用趋于“快餐化”。

(四)媒介的可信任度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有“您认为媒介的可信任度”一题。调查结果显示,听而即信的人只有42人,占17%;认为不可信的人有10人左右,占4%;有79%的人认为媒体的信息一般可信。这说明,居民对媒介持理智状态,总得来说并非随波逐流。

在“您认为下列哪种媒介的可信任度最高”的调查中, 85人认为电视的可信度最高,约占34%; 93人认为报纸可信,占总人数的37%; 57个人认为广播可信,约占23%; 13人认为网络可信度高。本次调查表明,昕水镇居民在遇到网络、电视、与报纸传播的信息不一致时,还是比较相信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

三、发现的问题与决策建议

(一)发现的问题

第一,大宁县经济发展落后,县城没有电影院;城市LED屏只有两个;电视台仅有一个;没有报社,仅有省市报社的通讯员;没有杂志社。媒体发展落后导致居民接触外界媒体比较多。

第二,大宁县居民的媒介使用情况呈现出单一化态势,各种媒介的影响力分布不均匀,媒介格局缺乏多元化。虽然电脑和手机的使用频率在逐年增长,但是其他媒介如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介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弱。

第三,居民使用媒介的目的性比较弱。居民在接触媒介时,重在消遣,忽视了对知识的学习,极大地浪费了媒介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相关的对策建议

第一,由于本地媒体种类极少,居民很少接触本地媒体,大宁台应该更加注重节目质量,多引进一些精彩的节目,制作有地方特色、接地气的节目来吸引本地受众观看,提高收视率,增强媒体与居民的互动,使媒体健康发展。

第二,传统媒介应加强与新媒介的互动,如2015年和201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将电视、手机和网络进行结合,在春晚直播时用微信、支付宝发红包,使受众与节目进行了良性互动,这是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不仅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了,也可以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很好的结合,从而促进大众媒介的发展,这种模式值得借鉴。

第三,居民应提高自身素质,媒介素养的提升,对媒体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这也要求媒体在制作节目、刊登稿件时,增加一些专业知识的内容,并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

四、结束语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新媒体每天的发展都势如破竹,这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此次调查从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城镇居民的媒介使用与城市及农村的区别,媒体应当对其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方案,来迎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媒介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

[3]潘祥辉.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

县财源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篇4

县财源建设情况调查报告2007-02-02 21:53:56

加强财源建设,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县财源建设情况调查

加强财源建设是解决财政困难,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何搞好财源建设,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既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我们作为农业大县,在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直至取消农业税以后,如何尽快优化财源结构,提高工商税收比重,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更是财政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按照市财政局的统一安排部署,近期对全县财源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财源建设现状及特征

近年来,我县按照“以工强县、以农富民、市场带动、科教先行”的思路,实行“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大投入”经济发展战略,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培植财源,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总体态势良好。2003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4963万元,较去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第二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第三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40%。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696万元,增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5660万元,占地方收入的%,可比增长49%;农业四税6842万元,占地方收入%,增长%;企业收入671万元,占地方收入%,可比下降%;其他各项收入5523万元,占地方收入%,可比增长%。从收入级次看,县级地方财政收入9886万元,可比增长%,占全县地方收入的%;乡镇级8810万元,可

比增长%,占全县地方收入的%。今年1—3月份,地方财政收入2363万元,可比增长%,其中工商税收1110万元;农业四税完成560万元;企业收入完成156万元;其他各项收入537万元。我县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得益于近年来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来抓。从当前全县财源现状分析,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外经外贸、小城镇建设、民营经济四大重点工程建设,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03年,全县民营经济总户数发展到万户,注册资金亿元,从业人员万人,同比分别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达500万元以上的项目71个,全县各级各类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亿元,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

(二)重点企业税收逐步回升。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退民进步伐,有效盘活存量资产,逐步建立

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如金曼克电气集团、金贵酒业公司、金樱纺织有限公司三个重点企业预计今年比去年增收700万元,重点企业发展已走出低谷,对财政贡献率增长趋势逐步呈现。

(三)部分税种成为财政新的增长点。去年通过积极推行综合治税、加强地方税源控管,重点加强了对城市开发、恒温库、棉花加工厂、肥料厂、蒜干厂、集市税收、契税、耕地占用税等零散税源的监管和征收。2003年,全县恒温库税收1200万元,比上年增加1倍。契税和耕地占用税314万元,比上年增长%。

二、财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源建设的质量不优。从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看,2003年,我县不足5%,低于全国和省市平均水平,这一差距反映了我县经济总量不足和经济运行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看,2003年,全国是86%,全省是81%,全市是%,我县为71%。从工商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

看,2003年,我县仅为%,仍低于省市平均水平。从税源结构上看,农业税收比重偏高,我县农业税收占地方收入的比重是37%,有的乡镇高达80%以上,全省平均为11%,全市16%。非税收入绝对数过大,比重过高,2003年全县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

(二)财源建设的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近三年来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38%以上,而全县财政收入近三年来年平均增幅20%左右,投资的较高增长与财税的较低增幅不协调,培植财源的作用近期还未得到有效发挥。

(三)财源建设的稳定性不强。我县是农业大县,经过多年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税收一直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农业特产税又占了农业税收的较大比重。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今年国家对农业税收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了农业特产税,降低了农业税税率三个百分点,初步统计,全县农业税收收入比

去年减少6300万元。城市经济也呈现出了不稳定的发展过程,如金曼克电气集团公司、金贵酒厂、金利纺织集团曾是我县三大支柱企业,1995年以来企业上缴税金逐年大幅增长,1999年,三个企业共上缴税金高达8600万元。但近年来,由于国内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再加上资金、经营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呈大幅滑坡趋势,除金利纺织集团实施破产重组外,其他企业上缴税金比以前明显下降。2003年,金贵酒厂仅上缴税收107万元(上缴中央消费税103万元),金曼克集团公司上缴税金1026万元,比2002年少缴1000万元,对地方财政贡献大大降低。

(四)财源建设增长的亮点不多。在农业产业上,税收主要还是依赖粮食种植、大蒜种植等传统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尚未形成财源”气候”。在工业产业上,招商引资项目和园区内企业产生的税收,在建设期和投产初期,相当部分要兑现优惠政策予以减免或奖

补,企业改制有一个调整、启动和发展的过程,我县多数乡镇反映目前看不到多少财源增收的亮点。在第三产业上,如果没有新的重点项目上马,新的增长点也不多。在当前税源偏紧的情况下,完成财税任务大多采取加大征管手段的办法。

(五)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经过近几年努力,我县经济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仍不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特别表现在招商引资方面,尽管县里三令五申要求把投资商看成“上帝”,努力为其提供优质环境和服务,但由于部门利益化,服务不优化,以及“三乱”现象时有发生,投资商反映比较强烈,致使一些招来的商家也难以落脚,影响了我县招商引资的成果。

三、加强财源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加强财源建设,做大财政“蛋糕”,关键是要固本开源,在继续巩固现有财源的基础上,加大后续财源的培植力度,增强财政增收的后劲。根据“十一五”规

划和省、市、县委工作会议,要立足于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今后5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平均增幅要达到20%以上,到2008年跨上3亿元台阶,要实现这个目标,应在以下五方面求财源:

(一)要在思路转变上求财源。一是强化工业财源的观念。欠发达地区财源建设的路径,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农业财政、工业财政、第三产业财政。三个阶段的依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财源建设中带有规律性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县财政还正处于农业财政向工业财政的转型过渡期。要快速完成这个过渡期,对于我县财源建设而言,必须强化工业财源第一位的观念,把主攻工业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二是树立效益型财源观念。即在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方面,要以效益为中心,兼顾速度。当前,我县在发展经济尤其是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了重数量不重效益的现象,只要引得进

来,什么优惠条件都给,且期限过长,以致于一些引进来的企业对当地财政根本产生不了多大效益。如果没有经济效益,地方财政得不到好处,花大力气引进的这些项目也达不到我们财源建设的目的。三是树立非均衡发展财源观念。著名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指出,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奥秘所在。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后续税源培植上也不可能“齐步走”。非均衡发展,就是集中优势区域建设财源,带动落后区域发展财源,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当前,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率先把××镇、胡集镇、吉术镇三个中心镇建设成我县三个经济强镇,形成我县的“板块财源”,5年内使其gdp和财政收入占全县总量的比重均达到40%以上。同时,积极扶持王丕镇、卜集镇、兴隆乡三个欠发达乡镇的财源建设,5年内使其gdp和财政收入占全县总量的比重也要达到20%。最终实现全县财源建设的均衡发展。

(二)要在本地资源优势上求财源。建设财源必须与本地的资源优势相结合,我县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元葱之乡和金谷之乡,具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煤炭资源。因此。构筑我县新型工业框架必须要充分利用好本地资源,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大力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积极推进各类农产品和煤炭精深加工,大幅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农业比较利益和科技含量,拉长产业链条,促使工业与农业互动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我县实际,今后财源建设方向是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七大主导产业。(1)以大蒜、果蔬、畜禽、粮食为资源,通过提升加工层次,新上精深加工项目,培植以金德果蔬、金贵酒业、宏泰公司、大连益康集团金路公司为骨干的食品加工产业。(2)充分利用我县机电工业的产品、市场和品牌优势,构筑以金曼克电气集

团为龙头,以变压器公司、电器制造公司为骨干的机械电气产业。(3)吸收引进高新技术,特别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着重发展以华雨制药为龙头的生物制药产业。(4)开发生产高质棉纱、高精棉纺、出口服装等产品,形成以金樱集团为龙头,以冰川棉业、金山棉业为骨干的纺织服装产业。(5)大力发展煤炭生产、洗煤炼焦、热电联产、煤炭化工和精细化工,组建以花园煤矿、肖云煤矿、金桥煤矿、热电公司、××尿素厂为骨干的煤电化工产业。(6)利用我县农产品出口优势,积极发展包装业,组建以华盛彩印、金江彩印、安利木业等为骨干的包装印刷产业。(7)以发展环保、节能新型产品为方向,组建以金巨公司、日本富泰环保材料、辉煌塑业为骨干的新型建材产业。

(三)在市场运作上求财源。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多上一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对地方财政贡献率大的项目,多上一些发挥我县资源优势、有发展潜力、创税较多、有利于扩大财源建设的项目。二是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开发园区建设财源。在园区建设中,不仅要善于筑巢引凤,而且要敢于引凤筑巢。采取以地抵资的方式,引进客商对园区土地进行分期开发,实现园区开发和财源建设的“双赢”效果。三是采取市场运作的形式经营城市建设财源。加快城市建设是财源培植的重要途径,要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有计划的把城市土地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做活以地生财这篇文章。如县城区近几年通过经营城市土地筹集资金,不仅缓解了城市建设中资金“瓶颈”问题,还增加了土地收益和相关税收。四是采用市场运作方式经营国有资产建设财源。对国有资产的处置,要改变过去的做法,通过竞价拍卖等方式,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增加财政收入。

(四)要在机制创新上求财源。一要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按照“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实行县乡“分级分税分管”,增收全留,一定多年。对县经济主管部门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收支挂钩,权责利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各乡镇、部门建设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二要创新财源建设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当前,要按照“谁发展、谁受益,发展快、多受益”和“下管一级、综合奖励”的原则,尽快建立增动力、强活力的奖励机制,变“要我增收”为“我要增收”。三要创新财源建设资金扶持机制。按照税收受益和分级负担的原则以及贡献与奖励挂钩的办法,建立纳税大户奖励专项资金,对财政贡献大的纳税户,实行为企业贷款贴息及其它投资补助,以促进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做大做强,增强发展后劲,壮大税源基础。

(五)要在创优环境上求财源。一是创优税费公平环境。调查发现,有些招商引资项目对财源建设的作用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各乡镇优惠政策过多过滥,有些税收应收未收。建议县政府出台一个全县税费优惠政策的指导性意

见,以规范各乡镇优惠政策。二是创优创业投资平等环境。启动民资创业增加财源,是当前我县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建议县政府在考核机制和政策制定上明确内资创业与外商投资的平等待遇。民资创业活跃,财源建设也就兴旺。三是创优金融信贷环境。中小企业贷款难是制约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除企业本身和银行之间建立良好的信用外,可尝试建立政府指导下的中小企业贷款基金,或完全由民资组成股份制性质的担保中心等金融中介机构,以此支持企业的发展,壮大地方后续财源。

建设扶贫村有关情况调查报告 篇5

市委办调查组

(2012年2月20日)

为更好的开展建设扶贫和“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活动,受市委常委、秘书长委托,由市委副秘书长带队,调查组一行于近日赴**县**镇**村对有关情况进行调研。该村是市委**书记联系**县的建设扶贫点,也是“四深入”活动**书记的联系村。从调查情况看,该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民风淳朴,群众基础好,村组干部战斗力强,具备扶持发展的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南部,地处三南路与**国道交汇处,距县城5公里。现辖12个村民小组,295户,1080人,党员30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全村稻田面积746亩,旱土200亩,山林面积3000亩,渔塘、水库面积200亩。

1、村级经济状况。2011年,全村农民年均纯收入4683元,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668元低千余元。因病、因残、特困低保户18户。村中大部分青壮年人外出经商或务工。其中外出务工人员312人,主要流向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在本县工业园区务工人员50余人。其他村民大部分以渔苗养殖和水稻、玉米种植为主,全村约60%的农户都培育鱼苗。全村没有自己的实体经济,但有集体收入。2011年全村集体收入为2.08万元,其中石头坳水库承包款12800元;4个红砖厂的管理费6000元;渔场管理费2000元。生猪养殖初具规模,有养殖大户5户,生猪存栏量1200头。总的来看,全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无主导产业,种田种地、外出务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民收入不高。

2、村级组织建设。该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情况是趋好的。村里党务公开较规范,村支活动开展较正常。村支书***同时兼任村委会主任,今年47岁,年富力强,经历丰富,有十几年的村支两委工作经验,是全村的致富能手。12名村民组长中,党员5名,平均年龄56岁。30名党员中,全部为初中以上文化,其中高中文化4人;平均年龄59.6岁。全村党员年龄偏大、党员发展不多的问题仍然存在。

3、基础设施建设。较之前几年,近年来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些发展,12个村民小组中,有7个通了水泥路。村级活动中心拟在今年启动建设。村里有小

(二)型水库一座,是全村水稻灌溉和骨干塘的主要水源。整体来说,全村基础设施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有较大差距。

4、精神文明建设。镇党委、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乡风文明教育,大多数村民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一些村民思富、思进的愿望较为迫切。

为更好的建设村庄,充分发挥本村优势,加快村域经济发展,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村制定了2012年至2014年三年发展规划。主要包括:

1、村级活动中心建设。共四层,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同时配备办公设备,建设篮球场、羽毛球场、老年活动中心等

2、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水利设施建设。该村石头坳水库为小二型水库,水面面积100余亩,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年久失修,现已是病险水库,急需除险加固。同时,6处骨干塘、2500米水渠水沟急需清淤防渗。二是电力建设。增设变压器2个并增容,线路增粗。三是村道建设。实现户户通水泥路目标,总长4公里。四是通讯设施建设。全村12个组开通有线宽带。

3、安全饮水工程。全村12个组295户全部用上自来水。

4、村容村貌整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改厕295户,改厨295户。搞好亮化、绿化和净化。在亮化上,对全村所有房屋外墙进行粉刷、装修;绿化上,对全村所有院落、道路进行绿化,面积约10亩;净化上,建好垃圾池,配备垃圾运输车对垃圾进行收集转运。

5、学校建设。对学校操场和通往学校的道路进行硬化。

6、产业建设。一是扶持牲猪养殖大户,达到年出栏3000头的目标。二是建设绿色休闲生态农庄。该农庄集种、养、吃、住、休闲、娱乐于一体,带动村级旅游业发展。三是发展壮大鱼苗养殖规模。建设规模化养殖场,以规模带动产业,以规模促进效益。四是建设绿色环保农产品特色基地。种植绿色环保蔬菜,养殖农家鸡、鸭、鱼等,形成农家土产特色,做响农家土产品牌。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资金严重不足。因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不高,村民也不富裕。尽管村支两委实施了开源节流,全村群众也团结一致,积极给予支持,但仍然是杯水车薪。要实现自定的村级三

年发展规划,资金缺口巨大。

2、电力供应不上。**村各村组分布较散,电力线路长,全村只安装了一个变压器,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目前的供电能力不仅难以满足当前农村电器化日益普及的需要,更难以满足**村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

3、信息渠道不宽。由于未开通宽带及有线电视,**村目前的信息渠道尚不宽广。**村群众主要通过手机、人工等渠道获取信息,导致有时获得的信息较为滞后,甚至过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农副产品的外销,影响了**村经济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村是市县两级从多村中挑选出来的建设扶贫和“四深入”活动联系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具备优先发展的条件。在活动开展初期,我们建议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件事:

1、组建队伍,集聚合力。市委办作为联系**村的牵头单位,应及时组建驻**村建设扶贫工作班子。建议由市委副秘书长***任组长,市委政研室、市水利局、市卫生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市委办赴**县挂职的同志,市委政研室、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分管领导,**县委办、**镇有关领导为成员。组建好工作班子后,要对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进行分工,调动参与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凝聚建设扶贫的工作合力。

2、深入调研,完善规划。我们此次的调研,是一个初步的、只针对全村面上情况的调研,因时间紧,并没有深入各村民小组进行更为详细的研究。建议“四深入”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再由市委办牵头,组织市委政研室、市水利局、市卫生

局及县委办、**镇有关人员,再次深入各村组宣讲政策、调查研究。要对**村三年(2012年—2014年)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等进行研究,并结合调研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搞好规划的纵横对接,理顺发展思路,确保建设扶贫有规可依、取得成效。

3、突出重点,推动发展。搞好**村建设扶贫工作,应认真落实市委开展“四深入”活动、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新村建设为载体,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农户能力提升和公共服务完善等重点,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村民持续增收,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增长。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应抓好乡村道路硬化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电力能源建设、现代通讯建设等。二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培育壮大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特色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突出重点产业、重点基地建设。抓住今年1号文件出台的机遇,以科技为支撑,重点发展油茶种植业,建设绿色环保农产品特色基地。利用已有基础,抓好以牲猪、鱼苗养殖为主的养殖业,建设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场。三要加大劳务科技培训力度。坚持把培训农民、提高素质作为治本之策,全面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搞好示范带动,着力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四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建设扶贫的重要意义,并以身作则,做群众的楷模。积极发展一批思想素质好、觉悟高、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党员,特别要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

关于城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6

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市积极探索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并以此全面推动土地挂钩试点工作。国家发改委认为,天津市提出的以 宅基地换房 模式建设小城镇,富有新意,符合我国保护耕地基本国策,有利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国土资源部将天津列为全国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城市,并下达了三批2766公顷的土地周转指标。

(一)天津宅基地换房工作的基本情况

1、提出背景。天津市农村地区城镇化水平仅为56.24%,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小城镇和村庄规模普遍偏小,村庄人均建设用地大,人口密度低,用地不集约,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二是各种设施水平很低,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三是污水垃圾随处排放与堆放现象普遍,影响投资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四是小城镇建设资金匮乏。总体而言,农村地区城镇化面临着资金和土地的双重约束。

2、基本思路。所谓宅基地换房,是在国家现行政策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高水平规划、设计和建设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的生态宜居新型小城镇。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农民以宅基地换取小城镇的住宅居住。农民原有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在规划建设的新型小城镇,除了规划农民还迁住宅小区外,还要规划出一块可供市场开发出让的土地,通过土地出让获得的收入,平衡小城镇的建设资金。

3、实施进程。从20xx年底到现在,天津市政府先后批准三批38个试点。第一批东丽区华明镇、津南区小站镇、武清区大良镇等5个镇村规划建设农民住宅355万平方米,现已全部竣工,8万多农民喜迁新居。目前,华明、小站镇已整理复垦宅基地947公顷,超额完成国土资源部下达的581公顷周转指标,正在做验收准备工作。大良等3个镇村已在20xx年9月底前完成了247公顷复垦任务。第二批西青区张家窝镇、津南区八里台和葛沽镇、汉沽区茶淀镇等12个镇村,规划建设农民住宅550万平方米,现已开工315万平米,其中竣工245万平米。桥北新区、茶淀、八里台镇3个试点已建成,近5万多农民正在选房入住。第三批东丽区军粮城镇和金钟街、津南区咸水沽镇等12个镇村,规划建设农民住宅1095万平米。目前,已有8个试点开工近300万平米。

4、取得阶段成果。通过宅基地换房这一实践,初步达到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节约能源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享受到城市生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等6大效果。20xx年4月,华明镇在全世界87个城市106个参选项目中,成功入选20xx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展区。20xx年11月20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华明镇荣获20xx年度 广厦奖 。20xx年4月14日,华明镇荣获世界不动产联盟(FIABCI)优秀奖。天津市的宅基地换房工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

(二)天津宅基地换房工作的主要做法

1、坚持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规划方案要经过长时间酝酿和多方充分论证才能最终确定,没有好的规划不能搞建设。市政府要求每个镇、村的规划都要突出体现布局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不能百镇一面、千村一面。同时,注重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寻找文化的根,挖掘文化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鲜明个性。

2、保护农民利益。市政府明确规定小城镇土地出让政府收益部分全部返还,用于农民安置住宅和公建的建设。华明镇为确保不让一户农民因经济原因搬不了家,制定了人均30平米的置换标准,老少三代的家庭可以选择两套住宅,搬迁农民给予一次性补贴等政策,得到农民支持,农民满意度达到95%以上。

3、重视土地复耕。小城镇建成后,要以复垦的村庄建设用地归还国家借给的土地周转指标,确保耕地不减、质量不降、占补平衡。在天津,凡是没有完成任务的,市里不再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也不再批准新的试点小城镇。华明、小站镇、武清区 一镇两村 超额完成581公顷的挂钩周转指标。

4、实施管理创新。以华明等镇为试点,实施了小城镇管理制度创新的探索,主要包括小城镇管理体制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创新、小城镇管理方式创新、农民就业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和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创新等,均收到很好的效果。

5、三区 联动统筹发展。提出坚持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农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 三区 统筹联动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快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设施农业集中。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现代农业、农民就业和农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合那些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郊区农村综合性发展的路子。

(三)工作中注重抓好的几个关键环节

天津市明确要求示范小城镇建设应在全市规划范围内,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并在工作中注重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1、土地平衡。建新区新增的建设用地必须通过以宅基地换房,农民迁移到新建小城镇居住,把布局分散、数量很大、使用效率很低的农民宅基地集中起来,统一整理复耕来归还国土部土地周转指标,土地平衡帐达不到要求的不批准试点。

城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篇7

1共和县基本情况和畜牧业发展现状

共和县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属五县之一, 是青海藏区人口较多、地域辽阔、畜牧业经济比重较大的一个县, 区位优势明显, 生态地位重要, 战略位置突出, 在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其位于青海省东北部, 是青海高原的东门户, 素有“青藏咽喉”之称, 北靠位居中国最大五湖之首的青海湖, 南临“母亲河”—黄河, 东以日月山与东部农业区为界, 西与青海青南藏区毗连。县辖有11个乡镇, 99个行政村, 14个社区居委会, 总面积1.73万km2, 总人口为13.47万余人, 有藏、汗、回、撒拉、蒙古族等22个少数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0%。有可利用草场1 876.16万亩, 耕地为45.76万亩。全县有各类牲畜存栏154.29万头只匹, 占全州总牲畜的37%, 共和县县城所在地恰卜恰镇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县平均海拔3 200 m。2013年全县生产总产值33.05亿元, 同比增长15%;地方财政预算收入8 062万元, 同比增长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 221元和5 605元, 同比增长分别为13.3%和17.1%。近年来全县加快畜种改良和结构优化、发展饲草产业, 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使畜牧业经济出现新的亮点, 特别是“一村一品”特色养殖业逐步形成。肉牛、奶牛、獭兔、土鸡、藏香猪、大雁和牛羊育肥等高原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环湖生态畜牧业牦牛繁育、切吉乡加什科村加什科羊繁育和塔秀村藏系羊繁育基地等建设有力推进, 全县已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56个, 入社率达51.4%。2013全县共产各类仔畜75.31万头只, 成活71.95万头只, 成活率达96%, 牲畜成活率比以前明显提高。牧业区建立了牛羊育肥养殖科技示范户, 辐射户带动不断增强。

2主要经验和方法

2.1着力加大畜牧业生产投资力度

2013年全县共落实草原、种植业、畜牧业、科技培训、游牧民定居工程、州级支农扶持建设等6大类31个项目建设资金3.093亿元, 已全面完成2013年投资计划。其中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兑现各类奖补资金1.180 84亿元;共和县生态示范园区完成投资0.7亿元;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区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 947万元;游牧定居工程完成投资729万元;牧区畜用暖棚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 750万元, 其中财政补助560万元, 项目户自筹1 190万元;天然草地退牧还草项目完成投资298万元;青海湖景区倒淌河镇甲乙村至黑马河乡公路109国道两侧围栏更新项目完成投资700万元;当年生牧草种植项目完成投资160万元;保护性耕作项目完成投资405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完成投资100万元;科技培训完成投资71.65万元;州级支农资金扶持项目完成投资165万元, 均完成目标任务。同时, 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畜种良种补贴等农口常规项目已全面完成。

2.2坚持以生态农牧业为主导, 着力增强农牧业发展的升级力

共和县坚持把发展生态农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战略选择和主导产业来抓, 以加大项目建设投入为支撑, 全力推动传统农牧业向集约化管理、现代化装备、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化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着力在提升农牧区发展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和改善农牧区发展条件。紧紧抓住国家对农牧区特别是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和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等一系列战略机遇,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生态保护、改善民生”三大历史性任务, 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 切实加快农牧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实施好大型灌溉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草原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等建设。大力推进农牧业生态化进程。一是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在继续巩固和扩大生态畜牧业建设示范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进步深入推进环湖牦牛繁育、切吉加什科羊繁育、切吉塔秀村藏系羊繁育塘格木镇等生态畜牧业养殖基地建设, 不断推进生态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方向发展。二是推动农区畜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农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在扶持和壮大恰卜恰镇及周边牛羊育肥基地的基础上, 加快推进龙羊峡新村牛羊规模养殖、库区周边獭兔养殖等特色养殖基地建设, 新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5处, 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三是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大力推进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智能温室、高科技日光节能温室及蛋鸡场等核心区建设, 生态农业示范园发挥综合效益, 高原特色农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2.3提高科技支撑发展能力

切实把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推动共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推广、转化和再创新, 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围绕全县草产业、畜种改良和养殖产业, 积极创新科技特派员管理模式, 鼓励科技特派员结合特色产业积极创业, 逐步建立法人科技特派员队伍。扎实开展“科技乡镇长团”、科技三下乡等活动, 认真实施好全县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和良种繁育及种草养畜实验示范项目。切实加大农牧业科技技术推广力度, 促进加快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

3现代高效畜牧业取得的主要成效

3.1全县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和“一村一品”生态养殖基地逐步形成

3.1.1蛋鸡养殖区建设养殖情况:共和县兴羽蛋鸡养殖场属于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之一。养殖场采用环境感应控制、全自动饮水、蛋品分检, 喷码追溯、污物处理、远程监控为一体的大型高科技全封闭式蛋鸡养殖场。该养殖区占地40亩, 鸡舍3栋3 015 m2, 现有产蛋鸡4余万羽, 可容纳绿色无公害饲料饲养的蛋鸡10余万羽, 年可市场供应鲜鸡蛋2 000余吨。有800 m3大型沼气池一座, 对鸡粪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年生产生物有机肥1 000余吨, 全部用于园区果树种植。

3.1.2切吉加什科半细毛羊繁育基地建设养殖状情况:切吉乡加什科村位于共和县西端, 青海省茶卡盐池东面, 与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和都兰县接壤。该村现有农牧民户187户, 总人口867人, 草场面积622.6 km2, 可利用草场面积592.12 km2, 草场分为低平山草场和高山草场两类。牧草以芨芨草、坎巴草、针茅草、骆驼蓬和蒿类草为主, 多为干旱半荒漠草场。草场海拔在3 100~3 500 m。为了进一步壮大加什科羊繁育基地, 投资20万元扩建了加什科羊繁育场1处, 新建畜棚13座1 560 m2, 种植当年生牧草2 000亩, 调出种公羊200只, 育肥出栏5 000只。现有存栏6.3余万只, 基础母羊群200群4.5万余只, 母畜比例达70%, 良种公羊1 840只, 每年改良4万只。加什科羊产毛量成年公羊3~5.6 kg, 母羊3~4 kg, 羊毛细度56~58支, 毛纤维长, 弹性、色光好, 手感滑爽等特点。成年羊平均毛长10.24 cm, 净毛率60%以上, 成年羊平均体重21 kg, 屠宰率为46%以上, 当年羔羊放牧育肥后胴体重在10 kg以上, 屠宰率为42%以上。加什科羊每年的改良数与同等数量的藏系羊相比, 经济效益分析后, 多产羊毛6万kg, 1 kg按14元计算, 增加纯收入84万元;多产肉20万kg, 加什科羊与同数量藏系羊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3.1.3龙羊峡镇后菊花村獭兔养殖情况:龙羊峡镇后菊花村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村。獭兔养殖是该村的特色养殖业, 獭兔养殖基地属于共和县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辐射区之一, 该基地占地55亩, 已建成生活区2 000亩, 饲料区2 000 m2, 生产区32 000 m2, 其中饲养圈舍占10 000 m2。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以辐射带动农户为目标, 遴选20户养殖能手作为养殖示范带动户, 基地给养殖户提供优质种兔, 养殖农户通过科学饲养, 基地收回商品进行统一经营, 增加收入, 实现共赢。使基地用较快的时间得到更大的发展。现有商品兔25 000只, 年产值可达240万元,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使獭兔养殖成为我县农区养殖业的产业亮点。

3.1.4共和县西门塔尔牛养殖繁育示范场养殖与建设情况:共和县西门塔尔牛养殖繁育示范场位于恰卜恰镇上塔迈村, 属于共和县高科技生农业态示范园特色养殖辐射区之一。该场占地为15亩, 累计投资340余万元, 现已建成牛棚3 100 m2, 其中高标准牛舍2 100 m2, 草料棚2 000 m2, 青贮池1 080 m3。该基地配种室、兽医室、隔离室、消毒室、隔离区、车辆消毒池、无害化处理池、沼气池、水窖、办公室、职工宿舍等设施齐全,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3名, 饲养管理人员12名。现有西门塔尔牛711头。示范基地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牧户组建良种牛养殖合作社, 提高农区农作物秸秆利用, 带动农区舍饲畜牧业。基地充分依托海南晟通公司1 000 t肉深加工能力品牌效应实行高于市场价统一收购牛肉、加工及销售的经营方式, 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

3.1.5沙珠玉乡达连海村奶牛养殖示范基地产能效益:沙珠玉乡达连海村是一个农牧结合的自然村, 距共和县城30 km。海拔2 850 m, 年均气温2.4℃, 昼夜温差大, 年日照数达3 000 h, 气候干旱少雨, 年降水量300~400 mm, 无霜期为120~140 d。现有3个社, 113户, 人口513人, 劳力286人, 民族比例为:汉族占57%, 少数民族占43%。土地总面积为27 976亩, 其中耕地为1 583亩, 腿耕还林草面积671亩, 可利用草场面积2万多亩。现有各类牲畜2 448头 (只) , 其中奶牛264头, 主要品种为黑白花奶牛, 羊2 000只, 猪184头。种植业以小麦、蚕豆、油菜和马铃薯等大田作物为主。该村2013年全年总产值233.61万元、户均收入1.6万元, 人均收入0.35万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89.61万元。2012年专业合作社积极筹集资金修建机械挤奶大厅一座, 鲜奶收购站一处, 全村奶牛养殖户日缴鲜奶1.2 t, 均由海南州雪峰乳液公司统一收购。奶牛养殖户鲜奶纯收入达到3 600元/头。

3.1.6黑马河乡加隆村牦牛良种繁育基地养殖与建设情况:黑马河乡加隆村是纯牧业村, 全村有3个牧业社, 246户1 080人 (劳力584人) 。全村草地面积55.35万亩, 可利用草地面积50.93万亩, 耕地1 500亩。全村有各类牲畜40 692头 (只匹) , 其中牦牛9 301头, 藏系羊30 827只, 马564匹, 母畜比例57.56%, 出栏率43.2%, 商品率40.8%。2013年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 492.5元。该村以生态畜牧业启动村建设为契机, 依托畜牧业资源优势, 以提高牦牛个体生产性能为突破口和高原牦牛提纯复壮为抓手, 组建高原牦牛核心群80群, 核心群基础母牛3 200头, 优质种公牛200头。创建了牦牛提纯复壮选育及育肥基地, 基地有新建繁育场一处, 办公室5间90 m2, 高标准牛棚10座1 200 m2。种植当年牧草1 500亩。近年来, 该村牦牛繁育基地采取减羊增牛和种草舍饲饲养管理办法, 通过从本省大通县引进和自繁自养措施使牦牛数量发展至1.2万头, 年出栏2 700头以上, 同时向外界提供优质种公牛300头以上。

3.2生态项目棚圈工程建设带来的效益

全县生态项目棚圈工程带来的效益就以倒淌河镇甲乙村和黑马河乡正却乎村两村为例。倒淌河镇甲乙村和黑马河乡正却乎村草原生态项目棚圈工程完成, 今年上半年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经调查两村共完成标准养殖暖棚及配套畜棚圈337座145 921 m2, 其中甲乙村完成标准养殖暖棚173座74 909 m2;黑马河乡正却乎村完成准养殖暖棚及配套畜棚圈164座71 012 m2两村共完成畜棚维修142座, 其中甲乙村完成维修70座, 正却乎村完成维修72座。全面完成计划任务。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探索, 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村草地集约化经营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的形成, 缓解“人、草、畜”之间三大矛盾, 草原植被得到恢复。畜牧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 大大的提高了牲畜的繁活率, 逐步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双赢目标。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4.1稳定和巩固基层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目前共和县基层农技推广和经营管理队伍人员极不稳定, 加上县、乡两级畜牧兽医专业人员不足, 岗位缺编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称难, 有专业职称的人员职称工资不兑现, 经费难保障从而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招聘进来的大、专学生又调离其他单位。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实行职业资格制度, 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落实和保障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工资待遇问题, 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进一步搞好共和县百万牲畜的防疫、农技推广等各项工作, 促进本县高效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

4.2进一步加大科技队伍培训力度和科技推广力度

近几年共和县县乡两级畜牧兽医专业人员虽然得到了省、州、等上级有关部门提供的科技知识培训支持, 但由于培训人数的限制, 还远远满足不了当前畜牧业经济发展需要,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员的科学培训力度, 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知识水平方面的同时,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思想道德建设, 树立“公众之上”意识, 加强科技下乡进村入户力度, 适应新形势下科技配套建设服务和搞好农牧民群众培训工作效率, 培养出农牧民科技能手和懂法律、有较强市场意识、生产技能、管理能力的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目前共和县科技推广工作刚刚起步, 还没有大面积辐射, 就目前状况科技推广工作力度不大。必须加大力度, 改善状况, 加快农技推体制改革, 加大资金方面的投资力度, 改善科技人员交通工具, 引入竞争机制, 保证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言传身教, 使农技推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4.3加强草原管理, 提高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水平

共和县地处高寒, 牧草退化严重。要从根本上改善, 就必须加强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方面的全面应用, 包括优良品种“种子工程’高新技术、牦牛羊快速肥育配套技术、优质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草原保护建设和改良技术, 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 提高农牧民素质, 改变观念, 树立科学饲养牲畜意识, 加强法制意识和依法治牧, 依法治草的思想, 保证草原植被得到缓解和发展。

4.4进一步加大现代高效畜牧业建设的投资力度和科技示范村覆盖面

城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篇8

一、我县乡村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工作措施,形成强大合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齐抓共管机制。把乡村文明行动列入今年全县实施的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之一,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列出财政专项资金,建立“一村一档”任务台账,健全乡镇(街道)干部、村干部和群众党员包片区、包村庄、包街巷的责任机制。二是强化宣传发动,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印制8万余份《致全县人民群众的一封信》,逐户发放;在县电视台开设《我眼中的乡村文明》专题栏目,从百姓视角介绍典型经验做法,曝光脏乱差现象;另外,还通过设置大型宣传牌、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编印《情况交流》等形式,切实增强宣传密度,提升文明意识。

(二)开展提升年行动,提升整体水平。一是清脏治乱集中整治全覆盖。采取“示范片区、典型示范村先行带头,整体达标村、环境治理村随后跟进,干线两侧、政府驻地树立标杆,进村道路、村内街巷严格标准”的方式,组织机关干部、广大群众和保洁人员群力行动。二是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全托管。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县政府与昌邑市康洁环卫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托管合同,建立起“政府统管、市场化运作”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新机制,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打破了原先乡镇街道各自为战的局面,整合了资源,节省了人力物力,使农村保洁工作形成了长效机制。

(三)突出三个重点,培育文明风尚。一是突出道德建设,弘扬文明新风。充分考虑农村实际,围绕“孝”、“诚”两大重点,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道德评选活动。大力宣传表先进典型,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二是突出素质提升,培育新型农民。积极推进“新农村新生活”教育培训工程,结合农村现实问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各类涉农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培育一批技术工人和创业型、技能服务型、生产经营型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乡村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存在一些问题。

(一)群众环卫意识还不强。通过广泛宣传和整治,大多数群众增强了卫生健康意识,认识到环境卫生对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但少部分群众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还未根本改变,环境卫生保护意识还不强,主动、自觉参与程度还不高。

(二)监管机制还不全。调研中发现有的乡镇的村规民约不健全、监管措施不到位,与托管公司配合不密切;监管部门督导不及时,保洁人员管理滞后,致使清理力度不大、整治深度不够、清扫覆盖不广、遗留死角太多、垃圾清运迟缓等问题出现。

(三)经费投入还不足。现在我县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与县城相比农村精神文化活动太少。在文化发展上,城乡投入明显失调,文化设施分布不匀,呈现出从城镇向乡村逐渐衰减现象。

(四)文化下乡力度还不够。一是文化下乡次数还不够多,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二是文化下乡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创新性不强、贴近性不强。三是文化下乡培训度太低。在形式上,搞演出活动的多,办培训、辅导的少。

三、对策建议

(一)要依靠群众巩固清脏治乱集中行动成果。一是提高群众认识,规范群众行为。借助正在开展的驻村帮扶、教育帮扶、“乡村文明、巾帼先行”、“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学校等阵地作用,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要修订完善符合本村实际、群众认可的村规民约,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提升乡村文明建设水平。二是坚持依靠群众,主动自觉保护环境。可以通过开展卫生评比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结合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创新有效的活动载体,在我县乡村中内开展每月一次的卫生检查暨“清洁家庭”评比活动,通过上门检查,对每家每户卫生情况进行当场打分,并分成三档,归档并在村部宣传栏公示,年度平均分到达一定额度的清洁家庭予以公开表彰奖励。

(二)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农村保洁机制。一是细化工作职责。科学制定加强保洁公司管理的系列制度,加强对农村环卫一体化运行监督监管,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和管理效率,确保取得预期效果。乡镇(街道)可以指派一名副职和村干部负责此项工作,密切配合托管公司,协调解决有关事项,尤其是监督好保洁员及时到岗、定期清扫等方面问题,切实督促保洁员履职尽责,做到卫生清理全天候、无缝隙。二是完善考核办法。建议城管部门建立对康洁环卫工程有限公司按质量付费的考核机制,制定严格的信用评定制度,每月考核一次,按考核成绩支付服务费用,督促保洁公司履职尽责。

(三)要加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一是要筹集资金。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硬件设施是基础,资金投入是关键。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坚持以项目资金为依托,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补贴资金,实行财政补贴一点,群众投资投劳出一点,社会各界捐资一点的多元投入方式,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政府积极推进。建议政府部门把文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在设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专项资金,以政府的手段着力改善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坚持行政化、市场化、社会化相结合,建立“党政齐抓、市场主导、社会共建”的推进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进一步畅通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渠道,大力引导社会资金兴办乡村公共文化设施。

(四)要加大文化下乡力度增强针对性。一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建立覆盖城乡、城乡一体化的服务网络,让送文化下乡、送戏(电影)下乡、送科技下乡常态化、制度化,让免费开发的图书馆、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文化惠民的乐园;二是提高文化下乡针对性。在下一步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中,可以针对农村和农民的需要,选择群众看得见的文化事例、听得懂的艺术语言、信得过的人物典型、用得着的产品和服务送下乡,还要有针对性地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响应、广泛参与其中,把先进文化和舞台精品送到农民群众的生活中。三是丰富形式壮大文化服务队。注重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积极分子,组建腰鼓、舞龙舞狮、书画等文化队伍,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指导。

上一篇:探究行政沟通在医院行政管理中的作用论文下一篇:新教育实验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