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模式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镇化发展模式(推荐8篇)

城镇化发展模式 篇1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着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缺乏活力、大城市饱受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好城市和乡村间的发展关系,走好大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可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这五大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

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

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

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

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养老宜居、旅游地产和名特绿色旅游商品开发,积极发展自驾游等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优质、舒适、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这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另一路径。

针对地方特色,依托自然资源,形成滨海、文化、温泉、滑雪等特色主题旅游风情小城镇,可大致开发四大旅游小镇集群模式,即:文化主题小镇、旅游城镇综合体、旅游产业城镇、特色风情旅游度假区。

文化主题小镇是基于文化资源,可以打造文化名城名镇、休闲古城古镇、民族风情城镇、艺术城镇、工艺城镇、商贸购物城镇、电影城镇等。

旅游城镇综合体是依托旅游景区,可以打造各类接待型城镇,借力景区的泛旅游延伸,还可以打造会展城镇、运动城镇、休闲农业城镇等。

旅游产业城镇则是依托于特色资源、特色工业、特色批发市场等,通过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实现特色旅游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为城镇化探索全新的路径。

特色风情旅游度假区是建设新型乡村度假区,打造集休闲农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养生居住、农民集中安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小镇。

三、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

上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以政府为依托、以政策为导向、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城市地域空间和人口规模的跳跃性增长及产业结构转型,出现了一大片的工业区、开发区和新城区,但增长模式单一,开发趋同,过度开发、土地浪费、基础配套落后等问题,形成单一产业区和“卧城”、“睡城”和“空城”等现象,造成有产无城、有城无产的局面。

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方式,即把产业和城市看作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可以把一个组团式区域看作一个复合型城区,除了产业功能外,再加入相关的城市服务功能,使其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有文化设施、娱乐设施、生活设施等。

以政府为主导,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建设序列,抓好规划的总体性、统筹性和连续性,坚持在思路上一起谋划、在措施上一起推进、在效果上一起体现,促使城镇功能完善。

要做到“产城互动”,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就要逐步实行“三个一体化”,即: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与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形成“产城融合”的共同体;

新城镇规划的产业园区与各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及其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布局一体化;

新城镇要与本地资源和综合(行情专区)开发利用一体化,促进产城互动。

实现“以产兴城”要把节约、集约用地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注重提高郊区土地使用效率,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注重规划能吸纳城镇居民和失地农民就业的产业,要与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相结合,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

加快完善商务、文化、居住、娱乐等多元化功能,城市功能完善。

最后做到“以城促产”,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防止出现“农村建城,农民离城”现象。通过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鼓励、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促进多种产业共同发展。

遵循产业集群、产业运营、产城一体这三大理念。构建产业生态、服务生态、环境生态这三维生态。才能共同构建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格局。

四、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盲目追求“现代化”、“形象工程”和“经济效益”,对旧城大拆大建,使这些最具文化特色的区域迅速消失,造成“千城一面”;与此同时,大拆大建也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如拆迁矛盾突出,原有社会网络被割裂等。可针对城市不同功能区进行改造与更新。

城市更新不是对旧城的完全否定,而是在旧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建、扩建和完善。将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纳入城市规划当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加强维护、合理利用、适当调整、逐步改置、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追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善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经验丰富、资金雄厚的大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城市改造与更新,进行综合社区的开发。通过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利用私人资本弥补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要严格地界定资金的用途和加强使用监督,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防止开发项目为私人企业所左右,只考虑经济效益而缺少人文关怀。

同时,要立足城市持续发展需求,体现以人为本。在城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需要站在城市系统、城市生长发展的角度,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问题,实现城市各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

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更新中,更需要战略性地解决保护和发展的冲突问题。对城市环境、城市历史、空间特征等宏观因素进行研究,确立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经济产业结构、文化延续性、自然景观等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复合分步实现的城市更新目标体系,指导城市有序更新。

五、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按照统一要求,合并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它不仅以农业产业为基础,还将产业集聚、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衔接起来,是现代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点在于改变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集约节约用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以农民为核心,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经济、产业、土地、社会伦理、地域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多角度综合思考和入手,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始终贯彻农民是使用者、受益者的思想,同时结合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创造,建设配套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以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导,以乡村观光休闲业态为特色,以乡村商业休闲地产为支撑,以田园乡居生活为目标,通过土地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引入、文化特色的呈现、农民就业的解决,进行独立村的改造升级,向旅游综合新型社区发展。

这就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融入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

在政府的层面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优先提供贷款。从政策上和资金上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保障。

同时,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城镇化发展模式 篇2

一、概念解析——城镇化

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其根本含义是指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或城镇转移。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化”的概念被引入我国。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非农村社区中不仅包括大中小“城市”,还包括“镇”(含建制镇和非建制镇),因此,“城镇化”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在城市化的政策、战略中也都一直强调发挥小城镇的作用。

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其本质功能是聚集和扩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引起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社会的结构、功能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文明的相互渗透,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的思考

目前,关于中国城镇发展模式、城镇化战略存在许多争议,单一政策性的发展模式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使之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是:

(1)城乡二元结构,缺乏城镇化的推力。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发展重工业经济战略使得城乡资源向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式进行分配,加大了城乡差距。改革开放后,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又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化,造成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和农村绝对贫困化。农业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低,城乡贫富差距加大,进一步导致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缺乏推动力。

(2)农村工业模式,缺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虽然促进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但大部分乡镇企业是在城乡体制分割条件下推行的乡村型工业模式,分散发展不能满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也无法产生产业集聚效应,致使乡镇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降低,小城镇规模不增反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萎缩,小城镇发展面临更多困难。

(3)城市对农村集聚与辐射作用不均衡。由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没有建立均衡增长和循环机制,城市对农村的优势资源聚集作用明显,辐射带动效应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分析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中主要存在小城镇发展模式、大城市发展模式和中小城市发展模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实践中,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城镇发展模式。

(1)小城镇发展模式。这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乡镇企业为导向,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区别于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城市化道路。小城镇是特殊历史条件——城乡分割体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小城镇发展战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第二,小城镇发展战略忽视了大、中小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第三,小城镇发展战略忽略了我国各个地区的区域差异。第四,小城镇发展战略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2)大城市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城市增长迅速,这反映了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大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大城市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第二,中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由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向集中化阶段转变;第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的国家,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城市化必须选择效益型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和赶上发达国家。因此,虽然政府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但是实践中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最快。

(3)中小城市发展模式。这是介于“小城镇”和“大城市”之间的城镇化模式。为了避免“城市病”和“农村病”,依托县城(包括县级市)发展中小城市,把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扩展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适当保留、改制和建设一些重点小城镇。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

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都无统一的固定模式,都是根据本国国情抉择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经济社会区域差异明显,城镇化背景复杂,任何一种单一模式均不可能完全适应区域城镇发展需要。城市发展应该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多样化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1.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十分巨大,主要是作为动力的工业化水平差异巨大。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后,成为国内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农村工业稀少,缺乏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

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大城市周围地区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分散导致了城镇集聚能力下降;二是资源破坏以及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数量迅速增加,小城镇的发展刚刚起步。城镇化面临的主要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相对不足的城市吸纳能力之间的矛盾。西部地区除四川、重庆、西安等少数地区外,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城镇体系尚不健全。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二元结构的矛盾,依托国家投资建设的城市制造业与乡村地区非农产业缺乏内在联系;第二,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缺乏充足的农产品剩余来支持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第三,经济开发和对外开放相对滞后,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任务十分艰巨。

2. 区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城市发展地域差异是由多个综合因素形成的。首先,由自然环境条件决定的。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这是在长期的国土开发过程中形成的,而人口分布的疏密与各地自然生态条件的优劣差别有关。其次,影响我国城镇空间分布趋势的主要是经济社会因素。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向东部地带倾斜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我国沿海、中部、西部三个地带存在着明显差异。1999年政府从战略高度,提出了适时开发西部地带的国家战略,提出要统筹兼顾,依靠沿海地带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的优势,发挥中部、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推动中部、西部地带城市的发展,逐步建立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

3.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尤其是江浙一带,城镇体系结构较为合理、空间分布均衡,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完全具备实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模式。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推拉机制十分明显。首先,城镇化的巨大推力已经形成,由于工业发达,人口稠密,人地矛盾尤为突出,促使农村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有强烈的转移需求。其次,拉力来自比较利益驱动。城市的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非农业部门劳动力的需求,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

东部沿海地区是小城镇聚集度最高的地区,目前绝大部分小城镇都存在资源浪费问题。相比较而言,依托县城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具有规模比较优势。因为中等城市具有规模适度、人口适中等特点,容易克服大气、噪音等环境污染,缓解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等矛盾,既可以有效解决分散发展小城镇带来的资源浪费、生产力布局不合理问题,又可以避免一系列“大城市病”。

4. 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中西部地区的区城镇化发展,要抓住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制定优惠的投资建设政策、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优势,发展新的增长极,在推动大中城市发展的同时,积极改善城镇体系结构,增强地区经济实力,加快城镇化步伐。突破行政阻碍,构筑跨行政区域、逐步形成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中西部地区应构建以小城镇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以小城镇为重点,是从西部地区具体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科学的发展道路,二者的有机结合是符合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特点的。

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大中城市为依托。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以小城镇为重点,并不是说不重视大中城市的建设,恰恰相反,应注意发挥大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扩散效应和辐射作用。不同规模的城市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依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差异,在统筹城乡发展观指导下,选择适应不同城镇化背景下的区域差异性城镇化道路,是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东部沿海地区要提高区域首位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中小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模式。西部地区应该抓住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向中西部转移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注重政府和市场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构建以小城镇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由此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较多突出问题和矛盾,整体上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我国特殊而复杂的国情,根据发展现状和现实条件,在区域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东、西部地区不同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多元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模式,区域差异

参考文献

[1]冯治.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姚鸿明.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建议[EB/OL].人民网,2005-03-11.

[4]王梦奎,冯井,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5]张迎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6]任远.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N].联合早报,2001-04-13.

[7]傅崇兰,周明俊.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胡顺延,周明祖,水延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79-182.

[9]牛凤瑞.西部大开发聚焦在城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许毅,柳文.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几个问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

[11]张明池,城镇化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1,(6):35-36.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创新模式 篇3

一、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未来的主战场

我们谈到中小城市的新型城镇化体系,首先是四层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即中心城市、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小镇、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是在这四层结构当中选择一个点,而不是传统意义上镇域经济的概念,所以构建四层结构体系是新型城镇化的主力。

我们理解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工业为动力,以农业为基础,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手段的四化高度融合的城镇化。在这里,城镇化是载体、是托盘,托着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以及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后产生的各种各样的IP。

从发展理念上来谈,新型城镇化是生命、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生命往上走是价值层面、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往下走是生命健康带动下的各种各样的产业体系,最终实现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带动新型城镇化。以这样的逻辑带来的聚焦点,就是特色产业小镇或产业园区或产城融合的示范区,特色小镇只是一种表述,它的核心是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打造。如何实现这样的特色产业示范园区?我们提出运用系统思维带动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城市的运营三方面。

首先,发展问题。主要是研究城市发展的动力,根据这个地区的要素禀赋情况找到创新点,怎样由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发展,怎样由原来的资源驱动向战略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怎样研究一二三产业的路径创新,是“312”的产业路径还是“321”的产业路径?目的是根据这个地区的资源禀赋情况,找到后发优势,形成增长极。

其次,建设问题。根据这样的要素、资源研究城市如何建设问题,智慧、生态、海绵、绿色、规划、建设、城市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运营和管理问题。运营是指研究城市如何营销的问题,城市有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特别是中小城市表内资产有限,表外资产很多,如城市的美誉度、历史、发展方向等。城市运营就是把城市的表外资产表内化,在有中生有的基础上创造无中生有的机会,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果能把这三者有机结合就能形成城市的科学发展观。

二、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需解决的三大问题

每个城市的一把手都在想三件事:第一,这个城市的发展路径是什么?未来的体制模式创新是什么?产业如何构造?第二,城市的金融生态系统如何构建?怎样构建产业金融生态?谁来投资?第三,城市的功能如何开发?规划如何进行?

如何把这三个问题解决,首先,涉及到城市的顶层设计问题。其次,城市生态系统的金融构建,如何完善这个地区的投融资体系问题,如何把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证券化的问题。把开发性金融、商业金融、产业金融如何导入的问题。最后,这个地区如何科学地建设,多功能组团如何滚动开发,是一区多园还是一区多节点。这些都要通过机制创新、PPP模式、路径创新、体制创新、观念创新来实现。

三、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是帮助城市发现需求,创造需求、发现价值、创造价值的过程,有几个关键点,智慧、生态、绿色、产业、新城或者老城的改造,如果说智慧和生态是标准,那么产业就是动力源,城市是创造需求,最后要实现产业新城、以城促城、产城融合、智慧生态、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文化提升、可持续发展。

站在区域发展的角度研究新型城镇化、研究特色小镇,需要研究三大问题。

第一,发展和动力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和动力是决定这个地区的要素禀赋情况,自然禀赋情况,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特点和科技、人才的优势等。

第二,建设和标准问题,研究动力源以后,才能知道用什么样的规划去支撑。现在国民发展规划调整5年,建设部的城市发展规划是调整20年的,国土资源部的规划是调整15年的,还有那么多的专项规划,比如交通、旅游、农业、科技等。中国现在最大不可持续的就是规划不在一条线上,空间规划应该是承载。我们一谈城市规划,现在利用的知识结构仍然是美学和工程学,在短缺经济时没有问题,但是现在大量过剩经济的时候,很多城市总量不允许增加的时候,比如上海不允许增加新的总量,就应该在存量上挖掘,这种情况下,只用美学和工程学支撑城市规划不行了,必须用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才能支撑这样的计划,发展经济学解决要素规划,空间经济学解决集化效应,制度经济学解决产权合理,只有把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有机结合,加上美学和工程学才合理。

第三,是城市运营和效能问题,就是城市投融资规划体系,要把中长期金融、短期金融、结构化金融构建起来,引入开发金融才能提高城市的效能。

我们的路径是什么?首先,解决未来的行动纲领,即多规合一的系统规划,解决方向问题。其次,结构化金融、开发金融、商业金融有机结合,解决速度和效力问题。如果两者有机结合,就是解决大家行动纲领的问题,解决提高系统能力的组织问题,一定要知道项目在哪儿、资金在哪儿、怎么落地,这套体系建立不起来,就解决不了项目落地的问题。

四、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360度系统解决方案

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应该是七层结构:第一层是区域经济、顶层设计;第二层是打造智慧生态产业城市;第三层是打造产业园、特色产业小镇;第四层是构建产业集群;第五层是引入龙头企业、组织;第六层是打造专业要素市场;第七层是终极消费平台。站在政府的角度是从底下往上走,市场的角度是从上往下走,谁能把这个结构打通,真正做到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社区化,这才是产业小镇的关键。

一个新型城市是360度的,底下是基础设施,顶上是产业,产业没研究透,下面的基础设施配套谁投资?一个城市的核心是产业、金融、互联网、科技、教育、土地,产业不能集群、土地就不能增值;产业不能集群,现金流不能形成,这360度如果构建不起,做特色产业小镇风险很大。

新型城镇化的“横店模式” 篇4

横店走出了一条“政府规划设计,企业投资建设”的小城镇发展道路

横店镇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南部,2013年城镇建成区面积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万,实现税收1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横店镇区道路长216公里,镇区交通便捷;拥有星级宾馆11家,各类商户6000余家;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学校、医院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俱全,还建有横店大学(现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横店已基本具备了城市所应有的功能和形态。

横店从一个只有一条不足百米的街道,发展到今天一个充满活力、初具规模的小城市,其背后的主要资金来源不是政府财政资金,而是来自于横店集团,一个民营企业。横店集团是横店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主要建设者和运营商。横店企业建镇的做法对各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拓宽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实行“小政府、大市场”的运作等方面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企业推动区域发展

横店集团的创始要追溯到1975年创办的横店丝厂,最初为横店社办集体企业,1984年实行政企分开,1995年成立横店集团。2013年横店集团已经发展形成60个子公司、200多家生产型企业,完成产值468亿元,实现利税58.11亿元。按照政府规划、企业实施的原则,横店集团累计为横店城镇建设投入资金达100多亿元。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横店集团就开始参与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当时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基础设施条件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集团创始人徐文荣意识到如果横店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不改变,就引不进人才,工厂也很难做大。但是依赖乡镇政府来建设基础设施也不现实,因为横店仅仅是一个乡镇,没有一级独立财政,市政府也不愿把城市基础设施投到横店来。在这种背景下,要建城镇基础设施就只能依赖于企业自身投入,集团也坚定地承担起建设城镇的责任。现在来看,企业建镇是在现行城镇等级管理体制下,企业为了寻求自身发展的无奈之举。从经营运作方式来看,横店集团为城镇发展投入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

提供公益性基础设施。比如桥梁道路、公园、路灯等,对这一类设施,集团进行投资,集团并不去计算投资的直接回报,主要是作为企业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过去横店南江上只有一座大桥,现在集团先后投资在南江上修建了11座公路大桥,修建的连接横店道路长度超过500公里。城市道路路灯电费、环卫费等都由集团来承担。

市场化方式提供部分市政公用产品和公共服务产品。对于一些可以市场化运作的市政公用产品和公共服务产品,比如自来水厂、公交、医院、学校等,集团对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由集团进行投资,作为集团的资产。日常运营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职工收入与运营的收益直接挂钩。

企业发展推动了横店城市发展转型。在集团带动下,横店发展已经历了两次深刻的转型,第一次转型是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变,实现了横店农民的脱贫致富。第二次转型得益于横店集团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横店人民从小康向富裕的转变。横店集团专门成立了影视城有限公司,对横店影视基地及相关旅游配套产业进行整合。目前在影视景区建设及相关配套投入已经超过70亿元,不但改善了城镇面貌,而且成为带动横店发展的新引擎,也完善了城镇功能,使横店从一个工业小镇发展成为一个功能完善的城市。横店影视旅游杂志总编辑曾毓琳回忆,1994年他刚到横店时,全镇民营饭店只有1家拉面馆,现在仅星级宾馆已11家。

政府在横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定位就是做好相关规划和协调工作,协调城镇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级政府部门、村和广大农民关系,为企业建镇创造条件。政府邀请同济大学规划院等知名机构编制和修订横店规划,通过规划引导企业建镇的方向。为支持企业建镇的推进,政府在土地出让收入方面也出台了一些优惠措施,目前横店区域内的土地出让收入除上缴上级政府部分,其余全部归横店集团使用,用于横店城镇发展。通过企业建镇横店镇居民获得了更好的生活和就业环境,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为做大做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这个外部条件既包括物质条件,也包括当地居民对企业发展的支持,也降低了企业发展中的成本。

开创横店发展模式

从横店企业建镇的调研来看,政府可以从诸多城镇建设管理事务中摆脱出来,将精力主要用于服务,走出了一条“政府规划设计,企业投资建设”的横店发展模式。相比较而言,企业建镇可以体现出以下优势。

机制灵活,提高了运作效率。相对于政府管理,企业可以不必拘泥于固有的运作机制,而是采取更加灵活的运作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曾经是东阳市发改局局长的横店集团工业企业运营总监任立平对此深有感触,他举例说连接诸永高速横店出口到镇区的道路,如果由政府来修建的话,仅征地拆迁一项工作半年都不可能完成,而横店集团只用半年时间就已把路修好。横店镇党委书记王天仁说,横店集团民营医院的运作方式,可以把医院科室进行承包,就能吸引更加优秀的医生在此兼职,能够大大提高医院竞争力。

管理高效,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将效益和工资相挂钩,在日常工作中会更加精打细算。比如水厂在扩建时,为了降低成本,设备都由水厂采购,只是将安装承包出去,极大降低了成本,只用2.2亿就完成了日供水能力7.5万吨的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已经管了20多年水厂的横店水务公司董事长翁天生说,这要按照政府建水厂的模式操作,最起码得花费3亿元。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可以说企业能够精简的人员都精简掉,水厂每个班只有1个人,职工总数只有50多人,翁总说,同等规模水厂员工一般要在70人以上。影视城公司共有接近5000名员工,但是在机关的人员只有30多人。企业的人员负担大大减轻,保证了在最低成本运作。

共生共荣,更加注重长远发展。横店造就了横店集团,横店发展得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横店集团未来的前景,因此横店集团也愿意为横店长远发展进行投资。比如,横店南江治理,自1994年就已启动,经过近10年的治理,直接投入资金就达2亿元。当横店集团将影视旅游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方向时,横店和横店集团的命运也更加紧密。为了能够为游客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横店集团越来越重视生态投入,除了重视绿化、完善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外,横店集团还对有污染的企业进行外迁。横店集团计划将涉及污染的15个化工产品全部外迁,目前已经关闭了4条生产线。通过治理,横店的城镇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善,实现了水绿、天蓝、景美。

“小政府大市场”的启示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资金保障机制,横店企业建镇的发展模式是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的一种探索,虽然简单地复制横店企业建镇的模式难度很大,但这种模式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运作大有前景。横店经验表明,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一些原本需要政府补贴的事务也能实现盈利,比如水厂、公交等。当前一些地方在城镇建设运营过程中,政府垄断行为过多,市场化程度较低,出于部门利益,一些事务不愿交给市场。建议政府要进一步退出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及部分公共服务的运营,放宽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的限制。把建设和运营权交给市场,这既能减少政府投入规模,有利于减少政府债务,也有利于相关产业发展。政府集中在为城镇发展提供规划等服务,引导企业参与城镇建设与发展。

尽快推进撤镇设市工作,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横店企业建镇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企业承担了许多社会职能,特别是企业承担了桥梁道路等城市公益性设施的供给,这是政府缺位的表现。今天随着城镇规模的逐渐壮大,横店公共财政规模已接近20亿元,达到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但在现行体制下,镇政府可支配的比重较低,不利于横店的发展,相关公益设施建设还要依赖于横店集团,也增加企业发展成本。通过设市来完善政府的事权责任,达到财权和事权的一致,也为集团提供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必将进一步推动横店发展。设市以后,在政府和集团之间关系上,要继续保持“小政府,大市场”的运作模式。

城镇化发展模式 篇5

摘要: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为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给中国农村老年人创造幸福尊严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巨大机遇,以新型城镇化思维推动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一要创新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保障性体制机制;二要加强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府责任追究制;三要多措并举强力推动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农村 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构建并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实现我国农村老年健康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以为,当前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实施,为推行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了巨大机遇,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及社会力量应当牢牢把握这一机遇,顺势而为,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在农村积极创办并大力推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以造福于我国广大农村老年人。

一、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状况

所谓“医养结合”,就是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它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生活习性、经济能力、家庭条件等提供有病治病、无病托养服务,让老年人健康养老安度晚年。从媒体最新资讯获悉,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和衡水市武强县、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等地均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了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其类型大致可分:

从覆盖范围来看,建有县、乡(镇)、村多级机构型或居家型的医养结合养老绿色通道,其中县级的为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朗瑞尔老年服务中心和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乡(镇)卫生院医养服务中心,乡(镇)级的为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永盛镇养老中心设立中西医馆,村级的为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南阳堡村养老院。

从投资渠道来看,有民办公助和政府补贴两种类型,前者如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朗瑞尔老年服务中心和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南阳堡村养老院,后者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乡镇卫生院医养服务中心和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永盛镇养老中心设立中西医馆。

从服务性质来看,可分为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除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永盛镇居家医养型中有部分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对象外,其他均为无偿服务。

另外,从居住方式来看,有机构医养和居家医养;从托付方式来看,有全托式医养和日托式医养;从组织方式来看,有依托卫生院建立养老机构的,也有依托养老院创办医疗机构的,还有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的等等,其构建形式、结合方式、服务方法灵活多样,无须细述。

二、我国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存在问题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是我国老年健康事业中的新生事物,也是我国养老市场的新兴产业,目前均处于起步阶段。因其“新”,因此一方生机勃勃,成长性好;另一方面嗷嗷待哺,亟须呵护。虽有发达国家经验在前,但国情有别,不可复制,只能学习借鉴,扬长避短,发现问题,排忧解难,才会健康成长。

(一)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缺乏体制机制保障

国务院于2013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及有关政策措施、相关政府部门职责等均做出相应规定。虽如此,但具体实施起来可能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目的。因文件特性,首先,“意见”属于传达宏观政策信息的公文,其内容具有指导性和原则性,对一些具体做法一般不必做出明确规定,如果执行者不能因事制宜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就难免影响文件执行力。如现行医养分离、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机制,是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业的最大障碍,怎样扫清体制机制障碍,确保“医养结合”服务业正常发展,文件对此没有明确态度,地方各级政府如何贯彻落实,从媒体资讯中即可见一斑。其次“意见”不属于法规性公文,强制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执行力。由此可见,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还有待进一步确立并加强。

(二)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尚未形成基层政府共识

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投资压力,我国农村老年人为数甚众,支付能力偏低,居住较为分散,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需要投入的人、财、物力太多,任务重,难度大,地方政府深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压力,尤以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为甚,故目前只有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开展该项工作。二是政绩压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多为公益性社会福利事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不大,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难以显示为官一任的政绩,不会影响仕途升迁,故能拖则拖,或雷大雨小,或有雷无雨,无所作为;如此政府官员,既淡漠“公仆”意识,不为人民负责,也淡漠“老年”意识,不为自己负责。

(三)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尚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其原因较复杂,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够,或示范性不强;或宣传不到位;或政策不到位;或引导不到位,没有在社会上产生足够的影响,没能引起那些颇有实力并富有爱心的社会力量的关注;另一方面是新常态下企业处于经济效益调整期,暂时无暇关注或无力援手社会爱心事业。

三、以新型城镇化思维推动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

新型城镇化旨在实现农村现代化,即用现代化的思想、目标和方式完成中国农村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深刻变革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农民走出贫穷落后困境、过上富足文明生活开创了一条康庄大道,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为中国农村老年人创造幸福尊严的晚年生活,正是新型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所预期的一项重要成果。因此,本文所谓“新型城镇化思维”,简言之就是以创新创造为核心、以造福农民为根本的思想行为。

(一)创新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保障性体制机制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新型城镇化目的在于让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以“造福人民,全面提升生活质量”。为确保新型城镇化实施中切实推行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现“造福人民”的既定目的,有必要改革现行医养分离的管理体制,建立医养合一的运行机制,以扫清体制机制障碍。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出台“医养结合”专项行政法规,明确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定位、投资渠道、运作方式及有关各方权益,并成立统筹协调医养结合相关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以便统一制度、政策、规划、评价、监管等,制定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的行业管理规范、专业技术标准及服务质量测评体系,促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切实维护农村老年人权益。

(二)加强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府责任追究制

《规划》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中央在印发通知中强调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城镇化工作应负责任。新型城镇化机遇当前,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宜采用上下结合的工作方式。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应该秉承“为民负责”、“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神圣使命,树立正确政绩观,改变思维模式,开阔理政视野,充分用好城镇化政策,积极开发、培育与整合医养社会资源,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宽广胸襟,创造性地开展和不遗余力地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另一方面,上级政府应将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纳入本级城镇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责任,限期完成,跟踪督查,到期考核,奖优罚劣,并将其工作业绩与理政能力评价、职务任免条件挂钩,以确保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同步进行。

(三)多措并举强力推动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没有统一模式,重在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应当借势发力,不拘一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动员,多管齐下。具体而言,我国农村幅员广阔,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贫富差距甚大,与城市相比,总体上仍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农村老年人大多支付能力低下且有不少零负支付能力者,因此,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不同于发展城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基于这一国情,发展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现阶段关键在于把握并处理好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主次关系和举办方式多样化的复杂性,即投资主体当以公办(含集体)为主,民办公助次之,民办民营再次;举办方式可采取机构、互助、个体、居家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首要的是政府必须竭尽全力办好福利型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事业,确保绝大多数支付能力偏低的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身有所安”,以不负“人民政府”之众望;其次,大力发展民办公助的社会公益型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既可补政府力有不逮之虞,又可兴敬老爱老助老之良好社风;再次,积极探索民办民营的微利型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业,适度开发中、低端农村“医养结合”养老市场,既可满足有相当支付能力的农村老年人期望享有较好医养条件的需求,又能为新常态下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城镇化发展模式 篇6

要(全文)

2011年03月17日 14:31 来源:新华网

目 录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第一节 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网络,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和主要输电通道及联网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汶川等灾区发展。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节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债转股”资产处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着力保护好黑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推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

第三节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改善投资环境,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第四节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第五节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大力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陆地边境地区享有西部开发政策,支持边境贸易和民族特需品发展。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以及中西部其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和发展。推进三峡等库区后续发展。对老少边穷地区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并逐步减少市级配套资金。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要着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图表:专栏8 主体功能区发展方向新华社发

第二节 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利益补偿机制。中央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省级财政要完善对下转移支付政策。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相应完善农业、人口、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

第三节 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

在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对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综合评价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吸纳人口等。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第四节 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

发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推进市县空间规划工作,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功能区布局。研究制定各类主体功能区开发强度、环境容量等约束性指标并分解落实。完善覆盖全国、统一协调、更新及时的国土空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跟踪评估。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节 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二节 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继续发挥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鼓励各地探索相关政策和办法,合理确定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规模。

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做好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建立农民工基本培训补贴制度,推进农民工培训资金省级统筹。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第三节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强化规划约束力。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增强消防等防灾能力。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和公共活动空间,加快面向大众的城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加强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发行市政项目建设债券。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改善城市人文环境。

城镇化发展模式 篇7

此外,据海南省人民政府网调查可知:海南省城市化发展极不均衡,除了海口、三亚和五指山城市化率相对较高,其他县市都低于40%。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在国内也常见,中心城市的位置和距离越远的中小城市,更容易地限制其发展条件、发展机会更小,更容易被边缘化,这是不符合世界上其他的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和英国,中等城市和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就业、社会保障和卫生条件非常相似。因此,面对新形势下的国际挑战,如何快速有效地促进海南省城市化建设作为一个整体,它是特别重要的协调均衡发展的城市。

新型城市化的“四个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服务均等,Nao Ti集成和职业身份。新城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解决所谓的“三大差别”: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差异,Nao Ti工农差异和区别。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势头和巨大的引擎,同时,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市扩张和简单的增加人口城市化,不仅生活环境的实现方式,社会保障、就业和产业结构,以及一系列的“村庄”“乡镇”“城市”的一个重要转变,可以说它的城市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不仅要注意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并强调城市群规模的科学规划和布局,以及促进各种城镇和城市的分工更为合理,更在功能上的互补,实现集约发展。同时,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效益情况下农民和他们的家庭能够公民。同时,城市化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一个强大的共同愿望和广大农民。因为城市化可以创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可以带来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增长,城市化是人民的福祉和直接导致农民利益,更加富裕。因此,人类新的城市化不仅是城市化的核心,而且必须相辅相成,农业的现代化。

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没有“三农”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习近平指出今年看着海南: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的老乡。简单的话说,是最深刻的真理。“三农”现代化的基本抓手,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和社区的基本是走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提出并实行城市化而不是城市化的概念,表明中国的坚定决心,避免外国的反复出现的城市化建设“城市病”的新道路。新的道路,最理想的结果,是使农村人口的质量传递,宜城,适当的乡,乡、“尽可能”从土壤中鼓励”。中国正在经历深刻的城市化运动,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城市化运动,成功与否,不仅是中国的命运,也对世界的繁荣。海南省Chengmai县近年来,坚持“就地城市化”的概念,来解决问题”从土壤中鼓励”彻底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和有益经验,值得关注。海南的城市化的目标是解决农民的发展问题,增加收入,同时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是海口、三亚、琼海和儋州和其他主要城市,加强县建设,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村庄建筑特点。

以重点城市和县城为支撑点,以小城镇和特色乡村为基础,建设海南新型城镇化,例如琼海市新型城镇化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也拉动了社会投资、促进群众收入,使得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这一切都得益于琼海市“不占地、不拆房、不砍树,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城镇化发展模式 篇8

摘 要 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加快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步伐、实现城乡群众体育互相联动、共同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群众体育工作的重大任务。课题组认为,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城乡互动”问题作为群众体育发展模式中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辽宁省城镇化群众体育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乡互动;城镇化;群众体育;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2-103-02

2014年12月25日,辽宁省省长李希在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辽宁省城镇化起步较早,基础较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全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达到66.5%”。随着城镇化快速的发展,影响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一些问题也陆续暴露出来:人口过度密集的区域与社会体育资源配置承载能力的不足;体育活动场所聚集的区域与城乡居民抱怨交通、管理、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的问题;一些地方性政府债务危机带来的公共体育设施紧张问题;城乡居民并未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等。面对这些问题,只有推动城市与乡村群众体育的深度融合,带动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城市与乡村的良性互动、相互协调,促进城市和乡村群众体育的同步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群众体育的重要发展思路。本课题研究分析城乡互动对城镇化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影响,为探讨城镇化背景下辽宁群众体育发展模式,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之路[1]。

1 城镇化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城镇化背景下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在精神层面上,主要反映居民的体育观念、精神、道德风尚、知识等方面;在制度层面上,主要表现在城镇群众体育的传统制度和规范等;在物质层面上,则以城镇的体育环境、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服装、体育用品等表现出来[2]。群众体育发展对城镇人口素质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地直接或间接参与群众体育活动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善体质健康,完善人格塑造和身心健康,对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价值。群众体育可以有效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广泛的人际关系互动可以积极地影响人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在减缓个人生活和工作的社会压力的前提下发挥出维护社会安定的效果[3]。

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提高,对优化城镇化内涵有积极价值。群众体育发展模式是提升现代城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对促进城市绿化景观有积极作用。健身公园绿地等建设为城镇各个阶层民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优化的表现。各种体育赛事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为引导社会形成健康积极的风气发挥作用[4]。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增多也带动了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相应的则通过更加丰富的体育用品、体育服务为满足人们多元化和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提供支持。由此可见,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应该是城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其他社会文化活动形式所不能取代的。

2 城镇化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以人为本”是城镇化的核心宗旨,通过积极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好的发展机会,才能吸引农民积极、主动地成为城镇化的居民。“人民体质的增强”是城镇化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核心,努力增加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让进城的农民感觉群众体育活动有组织、有条件、有保障,真正感受到城镇化带来的新事物、新环境、新生活。着力提升城镇化群众体育的质量和内涵,要优化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布局,体育指导员要分类指导,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带动小城镇,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大力完善城镇体育基础设施配套,加快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提高各级各类群众体育健身活动路径的种类,努力提升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5]。

充分尊重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意愿,坚持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勇于改革创新,优化城镇居民的群众体育活动项目,让城市与乡镇群众体育活动互动,加快推进又好又快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把握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规律,科学推进区域特色的群众体育,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补短扬长、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共同发展。

3 城乡互动对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影响分析

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应该是一个利益共生关系,城市与乡镇会形成共生环境。

3.1 城乡群众体育横向互动,促进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横向互动就是以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级别,以市、县区、社区、乡镇等相互之间进行的群众体育互动、互补与互赛,推进合作与交流。很多邀请赛、友谊赛、表演赛、体育团体的互访,都是群众体育横向的互动与交流,这种横向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可加速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普及与推广,提高城乡相互间的群众体育文化传播。

3.2 城乡群众体育纵向互动,促进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特色发展

纵向互动就是本地区各部门由上至下的垂直互动。纵向的互动是由上一级的行政部门垂直管理,即省市→地市→县区→乡镇→村的垂直管理。此种管理方法有利于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直接建设,也有利于领导、组织。地方行政管理部门为落实好《全民健身刚要》,把城乡群众体育工作纳入规划、纳入财政预算,使群众体育工作有规划、有预算、有保障、有监督。这样,城乡群众体育纵向互动有利于直接领导、组织,并有利于因地制宜、取长补短、直接建设。多年来,辽宁省举办了省级、市级、区县级等大型体育赛事、地方体育赛事、民族体育赛事,这些纵向互动推进了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特色发展,丰富了群众体育的内容,提高和改善了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

3.3 城乡互动促进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和谐发展

3.3.1 城镇化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乡镇体育娱乐休闲产业的发展

群众体育发展模式是通过体育人口的增加而逐渐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体育人口增加需要公共体育服务作保障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与合理规划、布局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要为乡镇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与财政支持,两者同步推进,对缩短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3.3.2 城乡互动促进乡镇体育娱乐休闲产业的发展

以城乡体育娱乐休闲产业互动促进乡镇体育娱乐休闲产业的发展,是为了实现体育娱乐休闲产业互促与互融。城乡体育娱乐休闲产业互动的基础是城乡体育产业的利益交换,乡镇体育娱乐休闲产业存在着缺少捕捉体育市场需求的嗅觉,缺少经营与管理的经验,故乡镇体育产业的发展,不论是在市场化与产业化上都需要城市体育产业的支助,需要与城市体育产业互动,需要依托城市体育娱乐休闲产业,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做好城乡体育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城乡体育娱乐休闲产业互补性发展与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模式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4 建议

课题组研究认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城乡群众体育互动”的问题作为群众体育发展模式中的重中之重,依靠不断的改革,增加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前进的动力,以体育法规作为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保障,加快推进辽宁省城镇化群众体育发展模式。

4.1 政府的主导作用

地方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重城轻乡”的现象还是没有明显得到改善。城乡互动初期,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矛盾依然是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娱乐休闲需求同体育公共设施、体育产业相对不足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政府力量统筹城乡体育事业的发展,在资金规划、建设场地、人员技术、项目服务等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主导。

4.2 城乡的有机结合

在城乡群众体育互动上,建立健全城市与乡镇互动的体育工作网络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结合本地区当地的风俗与民间传统节日,大力开发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城乡互动的体育人员互帮互带、特色项目互传互学、体育文化与体育技能互承互利的机制;城市与乡镇之间要依托本地区的地域环境与资源,开发群众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和发展群众体育模式的形式,组织安排多层次、多级别、多种类的竞赛活动,让城乡的人们在体育健身活动中交流思想、增进感情;构建政府、社会、个人多层面的互动体系,既要相互扶持,也要相互帮助,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模式。

4.3 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有序推进

当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一是体育健身活动场地(广场)短缺严重;二是城乡群众体育健身骨干培养不够重视;三是政府在组织力度,扩建、改善、修缮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上措施不足;四是政府对城乡群众体育健身活动资金投入不足;五是城乡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发展不均衡。要想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得到有序的推进,就需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在城乡互动中,找准城乡体育的切入点,重点突破、有效分层,使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模式蓬勃有序地推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与健康水平。

新常态下,辽宁的城镇化进程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辽宁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为城乡群众体育互动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乡群众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带动下,体育人口急剧增加,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趋于现代化、标准化、基层化,在这良好的形势下,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应该选择好适合的模式,要在城乡群众体育互动层次上进行选择与推进,加速发展,形成全民享受体育健康带来的运动欢乐,使人民群众在城镇化进程中生活得更富裕、更美好。

参考文献

[1]王会成.大众体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2).

[2]岳君.论大众体育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功能[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4).

[3]杨洪辉.建设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

[4]胡祖荣,杨晓艇.论城乡体育互动发展的路径选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1):61-63.

[5]马进,田雨普.和谐社会构建中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6):665-667.

上一篇:记者节活动主持词范文下一篇:我与地坛读后感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