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共6篇)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篇1

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建设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我们研究、熟悉外国的东西,并不是要完全照外国的葫芦画中国的瓢,不是必须亦步亦趋走发达国家的老路,更不是进口外国的设计方案。我们学习外国的东西,了解外国城市与乡村发展的经验,是要用来研究中国的问题,研究中国的村镇规划与设计,快一点把我们的事情办好的。分析国外的教训,会使我们自己的村镇规划和设计思想有一个跃进。这叫前车之鉴,勿蹈覆辙。在与著名外国规划师进行交流时。这些外国规划师都给我们的留下了这样的忠告:你们应该更关注其它国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尽可能避免重犯其它国家已经犯过的错误。

城市化的基本原则,各个国家都是相同的。但是基本原则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又往往是不同的。比如,在城镇化的“化”法上,就有很多的不同。英国人从1947年以来,基本上没有改变当时划定的用地功能,农田还是农田,宅地还是宅地,而美国人50年以来,就没有给城市扩展划一个界线,汽车到那,房子就盖在那。这两种形式都是世界上少有的。城市化的表现形式一定有许多样子。前几十年,美国人从城里往乡下跑,跑到九十年代,回头一看,感到很糟糕,买一块面包还要开汽车,也不知城市在哪里;这二十年,中国人从乡下往大城市跑,今天一看,那里有时走路比坐车还快,虽是楼上楼下,却老死不相往来。

一、英美小城镇发展的经验

一位英国和美国的小城镇规划师在批判性地比较英美两国小城镇发展经验时说,美国战后以来的城镇规划是不聪明的。美国没有给城镇划线,除非接近或遇到了其它的城镇,否则可以随意发展。新城镇的开发常常是冒险的。美国城镇没有在布局上和基础设施方面给后续发展留下余地。直到现在,美国城镇仍然被随意发展所产生的问题而困扰。美国甚至没有控制开发场地的相关法规,所以,规划工作常常遇到困难。他为此编辑了一个手册,请科学家谈论怎样在没有相应法规的情况下处理开发问题,怎样在开发中不影响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如树、动物的活动途径。因此,在规划设计中,他提醒我们,特别注意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Q:在《乡村设计》这本书中,您详细地深入分析了美国二十一个州的三十八个成功开发与保护案例;通过360副照片、总体规划图、鸟瞰图和图表,详细总结了美国大都市郊区的小城镇和居民点土地使用规划与设计的经验、教训、方法与法规。特别是,这本书对用城市规划方法去做郊区规划时所忽略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如在开发城市边缘地区时,如何处理排污、农田保护、绿带与开放空间规划、如何规划乡村住宅区与道路、如何在现代化的小城镇里继承传统小城镇的设计要素。请您告诉我们的读者,城市规划与小城镇、乡村居民点的规划究竟有什么不同。

R:我相信,在做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规划时,我们特别注意到了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周围的环境和资源。我们需要仔细地规划以便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等。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城镇发展是土地扩展型的,几乎没有其它的选择。在城镇发展中,人们几乎把所有的东西都分离开来,他们把建筑修在平地上,他们占用了最好的农田。

我在英格兰的小城镇做过多年规划工作。相对周围的农田而言,那里的乡村居民点,小城镇或村庄,都是很小的。它们有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张它们区域,东南西北。例如伦敦以北两小时的一个小城镇,那里是农业区,当我们给那里的小城镇或村庄做规划时,就特别考虑了它们扩张的可供选择的地理方向,确定我们的选择是否可以保护高质量的农田。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哪一个小城镇或村庄有发展潜力,如水源、学校、公共交通、等等。小城镇和乡村规划师的确面对不同于城市规划师的问题:他们在小城镇和乡村扩张的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他们更多地关注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所引起的环境灾害;他们熟悉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各个规划要素的尺度、布局和功能。这是我对小城镇和乡村规划师与城市规划师的差异所在。Q:如果规划师为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保留更多的开放空间和农田,农民靠什么增加收入呢?

R:我理解你的问题。在英格兰的乡村也有同样的问题。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民需要越来越大的农场以实现规模经营,才能得到殷实的收入。事实上,农民现在已经不在是英格兰乡村的人口主体了,只有很少的人从事农业活动。于是,我们几十年前面临与你们今天相同的问题。有时,我们需要就地为人们安排工作,有时,我们需要把他们带到其它的地方就业。在英格兰,我工作过的地方,直到现在都在推行了一个称之为“集镇”(Market Town)的政策,它鼓励发展集镇,以便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每个集镇有2,000到20,000人不等。当我们选择一个村庄,把它规划为一个集镇时,它是不是一个“集”并不是重要,我们考虑的是这个村庄是否具有支持乡村腹地的潜力。对于规划师来讲,真正核心的考虑是,它与乡村人口的关系,它是否能够成为地方服务中心,它是否能够推进就业增长。另一方面,它是否有水源,是否有适合于发展工业的土地,是否有便捷的公路,是否是它周围村庄的公共交通枢纽,在那里的人是否可以得到基本的社会服务,如商业、卫生、教育、污水处理工厂等。因此,在英格兰,这种可供开发成集镇的地方是有限的。今天的英格兰,大约有1030个这样的集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业成为集镇的重心,具有继续发展工业的潜力,不对周围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

我们还在乡村地区规划了另外一种称之为“新城”(New Town)的小城镇,例如在伦敦郊区就有大约20个这样的小城镇。它们并不是完全新建的城镇,而是在经过挑选的旧城镇的基础上加以扩大的工业发展中心,公共交通枢纽和就业中心。政府鼓励人们迁入这类新城。如果人们得到工作,他们便会搬到那里去。

Q:当政府鼓励人们迁入集镇或新城时,是否给予搬迁的人们以经济支持? R:人们可以得到住宅贷款。

Q:很明显,这些集镇或新城都是建立在乡村地区。你们怎样重新训练城市规划师在乡村地区规划小城镇呢?或者说,城市规划师在乡村地区规划小城镇时,应该更多的关注什么? R:城市规划师应当加强在小城镇街坊邻里参与下做规划的训练。在城市设计中,城市规划师常常与高层建筑打交道,但是,在小城镇,人们乐于居住在单层建筑里。于是,邻里与邻里间的空间关系,住宅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就十分重要了。让我以英联邦成员之一的牙买加的一个邻里规划为例。因为洪水冲毁了一个村庄,政府从伦敦雇佣规划师作为咨询者,以重建现存的社区。这些居民要求相同的设施,这对他们是极为重要的。但是,这些被雇佣规划师并不清楚地方居民的需求,不知道什么设施应该包括在这个规划中,他们担心做出错误的规划,于是他们邀请相关的居民参与这个新邻居的规划设计。事实上,只有当地居民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知道他们应当怎样生活。把他们的愿望与规划师的知识相结合,如怎样处理泄洪、布置下水道,安排公共交通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规划师并没有受过怎样组织邻里参与规划的训练,而居民参与邻里的规划设计又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小城镇的布局、地理环境、历史、经济、文化和功能变化多端,所以没有一种规划与设计原理可以保证小城镇的新发展一定就适合于小城镇原有的形体布局。居民参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小城镇规划的基本模式。我们在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规划小城镇时,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与那里的居民进行讨论,让他们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和需求。Q:您是否可以谈谈战后美国和英国的小城镇规划?

R:与英国和英格兰相比,美国战后以来的城镇规划并非机智或令人难忘的。1947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城乡规划法》(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这个法律给每个城镇和村庄划了线。这个法律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合于当时情况的规划体制;对土地占用的补偿和争斗形成一个综合的解决办法,从而给合理的规划提供可能;为地方政府执行规划而购置土地提供财政补贴。尽管这个法律没有使土地国有化,但是,它使土地开发的价值国有化。也就是说,从那时起,土地拥有者只有按现有目的使用土地的权力,而没有开发或改变它的使用目的的权力。于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线外建筑住宅、工厂、商业设施,所有的地方都关闭了,农田也被保护起来。发展规划(Development Plan)替代了战前的规划条款(Planning Scheme)。发展规划必须包括这个地区的土地使用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可能产生的其它要求。

美国几乎采取了完全相反的规划政策。它没有给城镇划线,除非接近或遇到了其它的城镇,否则可以随意发展。新城镇的开发常常是冒险的和隐蔽的。美国城镇没有在布局上和基础设施方面给后续发展留下余地。直到现在,美国城镇仍然被随意发展所产生的问题而困扰。我从事环境保护工作,但是,美国没有控制发展位置的相关法规,所以,工作常常遇到困难。我编辑了一个手册,请科学家谈论怎样在没有相应法规的情况下处理开发问题,怎样在开发中不影响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如树、动物的活动途径。这些对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都是十分重要的。

Q:谢谢您对战后美国和英国的小城镇规划的介绍。现在,我们面临两种选择,英国模式或美国模式。正如您在前边提到的,英格兰的集镇通常有很好的公共交通。那么,您们是怎样处理公路与小城镇的关系呢?

R:在英格兰,我们通常让公路绕过集镇和村庄,车辆利用旁道进入集镇或村庄。在美国,封闭的高速公路常常是穿镇而过。封闭的高速公路是十分昂贵的,因为它必须照顾到整个公路系统。在英格兰,当设计进入集镇或村庄的旁道时,我们考虑的是怎样减少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对良田的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我们也通过设计一定数目的转盘,使得车辆减低速度,进入村镇。通常情况下,我们设计三点式:旁道、转盘、旁道、转盘、旁道,再回到公路。在英格兰,道路两侧的商业设施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不允许随意开设商店。

Q:在《乡村设计》这本书中,您详细讨论了小城镇和村庄污水处理的规划设计问题。这是小城镇和村庄规划不同于城市规划的另一点吗?

R:是的。无论在美国、英国、加拿大还是在澳大利亚,小城镇和村庄的污水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英格兰,小城镇和村庄的污水处理设施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负担。在美国,政府不在负担这笔费用,政府要求开发商承担这笔费用。我们离不开饮水,饮用水一定要避开污染源,以保护人的健康;我们也需要保护土壤的卫生,小城镇的人口在增长,生活用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污水,小城镇周围的土壤就会被破坏。如何处理小城镇和村庄的污水是一个最为根本的规划问题,因为,我们必须在小城镇或村庄里选择在什么位置上安置化粪池,在什么位置上构筑湿地,把经过化粪池处理过的污水自然排放到那里,使污水得到第二次处理。这些位置决定了小城镇或居民点的布局,如开放空间的位置、住宅区的安排、绿带缓冲地带的方位。

Q:对,您是否把开放空间看成是小城镇规划特别问题?

R:是的。当我在设计小城镇或村庄时,我总是从设计开放空间入手。我们必须设计一个相互联系的开放空间网络,在确定了开放空间网络之后,才能以创造性的方式开发土地。小城镇房地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周围是否有一个相互联系的开放空间网络。

Q:谢谢您特别回答了小城镇规划的三个特殊问题:开放空间,污水处理和道路。请您谈谈在美国的规划学院里是如何开展小城镇规划教育的。

R:依我看,美国的城市规划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一个问题是城市规划教育很少注意设计,设计社区、设计街坊、设计开放空间。设计不是城市规划教育的一个部分。另一个问题是城市规划教育注意环境不够。改变城市规划学院的教学大纲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我们以缓慢的方式逐步教育我们的青年规划师。我想,我们有两种方式去改变现状。一是从上至下的方式。学生在他们的大学课程中接受小城镇规划教育。很不幸,目前训练规划师的课程关注社会学、人口倾向分析、土地使用法、公共政策、定量分析方法、工程基础,而很少涉及小城镇规划的细节,如小城镇规划要素的尺度和布局。另一个是从下至上的方式。人们阅读我们写的有关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的书,认识到它们的价值,然后把它们引进课堂,成为大学课程的教材。许多人已经这样做了。过去十四年以来,我出版了五本书、两集录像和两个光盘,在美国举办无数的讲演。看来,我的这些不知疲倦的工作已经对小城镇规划和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关于新城市主义

一位美国新城市主义规划师谈到,自二战以来,美国的经济和文化朝着大规模生产、标准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城市的蔓延和无结构的区域就是这种工业化发展模式的体现。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间,美国城市蔓延所引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例如,过去二十年,洛杉矶的规划就暴露出许多消极方面。它将影响今后两代人。尽管他们批判了城市蔓延,但是,他们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他认为,洛杉矶的问题也可能成为北京的问题。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当更多地考虑到社区、步行、场所、多样性和人的尺度。把‘边缘城市’引回到‘区域城市’。

Q: “新城市主义” 已经在中国时髦几年了,甚至成为开发公司出售小区住宅或写字楼时的品牌。请你给“新城市主义”下个精确的定义,好吗?

P: 在美国,“新城市主义” 是指两件事。第一件是可以步行的社区(Walkable Community)。在美国人的眼中,可以步行的社区是个稀罕事;而在中国人看来,可以步行的社区太平常了。第二件是“多样化”(Diverse)。多样化是指“新城市主义”的社区应该包容宽泛的年龄组、不同类型和收入水平的家庭,同时,多样化也意味着“新城市主义”的社区应该在工作岗位、住宅、商店和社会活动方面具有多样性。这样,多样化既与人口相关,也与土地使用相关。可以步行和多样化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没有多样化,我们就不会有可以步行的社区;反过来,如果一个社区大到步行不可及的程度,那么,在步行可及的范围内的人口和土地使用一定是单一的。所以,这两个原则是相互依赖的。这只是一个简单扼要的描述。当我们在中国做项目时,我们感到中国人做的规划从根本上与“新城市主义”没有矛盾。他们考虑到了步行,街区和人的尺度。但是,问题出在那的建筑,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人的尺度。

Q: 你被认为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人物。作为你的理论根源,哪些现实问题影响和启发了你? P:从提出新城市主义的概念到今天已经15年。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间,美国城市蔓延所引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尽管我们批判了城市蔓延,但是,我们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正是为了解决美国城市蔓延问题,新城市主义提出了一套包括规划设计原则和设计概念在内的解决方案。新城市主义的价值就在于,它为阻止城市蔓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新城市主义提出了路网的概念,从步行距离出发去规划都市、街区和街区的各类活动。当时,我们向规划师而不是建筑师宣传我们观念。我们差不多用了十年的时间向开发商推广新城市主义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概念。起初,开发商很难接受我们的观念,我们也不可能命令他们照此办理。现在,情况发生根本变化。开发商发现,使用新城市主义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概念可以大大提高他们产品的市场价值。例如,最近在丹佛的开发项目证明,因为使用新城市主义的设计原则和概念,大大提高了住宅区的质量、开发的可行性和土地使用的多样性,从而使住宅价格上涨了百分之二十五。

Q:新城市主义是针对美国的郊区蔓延而导致的城郊发展失衡而产生的。而在中国,由于人口高度密集,过去几十年欠债过多,现实的居住条件十分恶劣,旧城的疏散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段内仍然会是中国大城市需要完成的任务。与此同时,郊区化虽然已见端倪而且来势迅猛,但是并没有取代城市化的迹象。那么,你认为,新城市主义回归旧城的一系列原则和主张有适用范围吗?还是任何城市任何发展阶段普遍可以采用的?

P:我们认为,新城市主义既适用于不同的地方,也适用于不同的人口密度。我们有解决高人口密度的新城市主义,它们一般被用于城市中心;我们也有关于小城镇的新城市主义,关于村庄的新城市主义,关于邻里的新城市主义。在低人口密度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创造出可以步行的环境,安排多样化的工作岗位、住宅、商店和社会活动,让那里的居民得到一个殷实的生活环境。事实上,新城市主义已经在不同的规划层次上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新城市主义。我认为,新城市主义的原理具有普遍意义。一些人喜欢住在城里的高层建筑中,那里人烟稠密、生活方便、可以步行;另一些人乐于住在小城镇,那里人口相对稀疏。这样,新城市主义的不仅采取市中心的新城市主义的形态,也采取一般新城市主义的形态。我们也发现,在美国人的城市观中有两大特点,一是强社区中心,一是人的尺度。新城市主义致力于在社区设计中实现这两点。强社区中心意味着,让住在社区的人们可以在街上行走,在街上相会,相互了解,同时,社区的居民具有多样性。这是人们真正指望的社区。中国的城市人烟稠密。人的尺度是新城市主义关注的另一方面。当你关注人烟稠密的城市形态时,不仅要关注人口密度和混合,也必须十分小心的注意街巷,注意步行者。即使在高密度的城市形态下,也必须注意人的尺度。如果你忽视了人的尺度,那么,你还会失去更多。Q: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宽马路的问题,制定了减小马路宽度的政策。

P:如果你要减小马路宽度,你必须设计一个由不同等级道路组成的路网,以便道路畅通。观察传统城市的形式,你会发现每条马路承担的流量并不大,而且,更接近人的尺度。Q:就你的经验而言,新城市主义是否可以帮助中国避免在城市化过程中走弯路? P:新城市主义的观念已经在中国有所应用。新城市主义也关注详细规划,例如,建筑怎样与道路相接,建筑的性质与尺度。你已经注意到,中国和美国的建筑一样现代,一样神奇。但是,你们真的需要开始注意人的尺度。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普遍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把新城市主义的观念应用于中国高人口密度的城市形态是另一个挑战,同时,应该注意到,新城市主义可能是在中国规划低人口密度的城镇时的一个选择。

Q:数百万的流动人口对于城市发展的格局也有很大的影响。在美国的一些大城市,我想有着十分相近的情况。中国的流动人口已经形成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也提出了技术要求,你认为,在你的城市社区理论里面,是怎样考虑流动人口的问题的?

P: 你只要注意到洛杉矶的发展,你会发现,美国人许多年以来面对与你们同样的问题。洛杉矶有一千三百万人。当我们为洛杉矶作未来二十年的区域规划时,他们同样问我,怎样在那再安排数百万人口。过去二十年,洛杉矶的规划是糟糕的。它将影响今后两代人。所以,我想,洛杉矶的问题也会成为北京的问题。当我在写《区域城市》这本书时,我注意到北京已经有了一个交通网络,它把城市中心与城镇联系起来。另外,北京还有地铁和城铁,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当你在街巷层次上去观察北京的城市景观时,你会发现许多与新城市主义的规划设计原则和设计概念相悖之处。我想,新城市主义对街巷层次上的城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Q:你看到中国自行车很多,你认为中国应该提倡自行车交通吗?是否有必要为自行车研究特殊的道路系统?

P:我想,考虑到中国自行车的规模,中国城市的自行车的道路系统不应该向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那样,建立专门的自行车道路系统。我想,那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你们已经有了汽车道,人行道,火车道,它们既混合在一起,又各行其道。自行车的使用如此重要,所以,它有权力使用部分汽车道,而不一定建立专门的自行车道路系统。

Q:有人说,市场基本上决定了产品,或者说房地产决定了城市发展。到底是谁主导发展的趋势,政府还是开发商?在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如何取得一致,美国有什么现实的经验吗?

P:我想,政府和开发商都必须参与城市发展。不能简单的鼓励一边而排斥另一边。政府的规划应当建立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框架,建立标准,并在规划中留有余地,以便创造一个越来越好的城市。我认为,我们需要来自两边的压力,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你可以想想世界城市中那些美不胜收的地方,例如,丹佛的市镇中心,纽约的中央公园,都不是私人开发公司所为。然而,最好生活的社区必然是开发商的杰出,因为他们需要以此吸引购房者。我认为,政府和开发商从不同的方向上在建设我们的城市。我们需要两种风格。Q: 我们既面临着美国郊区化产生的功能单

一、通勤问题、能源污染问题,以及一定程度的阶层隔离,同时又似乎很难用回归旧城的方式简单避免。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前车之鉴也无法遏制这种发展趋势。对此,你有什么好的见解?已有的理论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预先避免发展上的盲目性吗?

P:区域的规划设计与设计街区或设计小城镇相似,因为,我们同样面对是独特的开放空间系统。我对北京的区域研究甚少,但是,我可以推测北京已经没有足够的自然的开放空间了。我认为,区域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区域范围内保留若干关键的自然开放空间。这是规划师的责任。第二,设计区域时,我们面对一个巨大的人口规模,600万甚至于6000万。但是,当你把区域分解为一系列街坊、小镇、城市,每一个社区都有人的尺度。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600万人的环境中,而是生活在我们居住的街区或小镇中。所以,区域规划设计的另一个关键方面就是,把区域分解到人的尺度,然后再设计。Q:你认为,新城市主义的规划设计原则和设计概念可能在哪个尺度上实现?

P:我认为,街坊、小镇和城市都要设计。新城市主义的设计不同于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如交通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开发设计把设计对象定位于一个层次上。交通工程设计考虑的是怎么样控制交通流量,市政工程设计关心的怎么样控制上下水流量,开发商注意他们的市场收益。新城市主义的设计则要求严密地考虑邻里、小镇和城市的方方面面。怎么样设计一个街坊,一个镇或一个区域是十分重要的。当然,目前美国的规划师或工程师并没有受到全方位的训练,他们难于考虑到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所要求的方方面面。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城市设计师。他们理解工程、开放空间、交通和水的问题,他们也理解经济发展,理解发展的社会后果和发展的伦理问题。城市设计师的角色是把所有的设计方面缝合在一起。很遗憾,我们并没有训练这样的人才。我们有建筑师,规划师,市政工程师,交通工程师,但是,我们没有做缝合工作的城市设计师。

三、关于未来的城镇

一位德国规划师说,在许多国家,低收入的人们常常生活在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形态里,而富裕的人们认为那些地方不值得保护,于是,他们摧毁那些历史的空间形态。例如在意大利,当地人认为,一些小镇不是人住的地方,可是,德国人到了那里,却认为那里简直是真正的中世纪城市,是世外桃源。于是,他们对那里进行修缮,把这些小镇保留了起来。欧洲传统城市日益成为人们向往的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日益成为旅游胜地。为什么人们总是去那些传统小城小村,而不去那些新建的城市旅游?原因是人们仍然喜欢那些传统小城小村,而不喜欢那些“汽车城”。他声明,他们不主张简单的复制旧城市,但是,在建设新城镇时,不能拒绝传统城市的模式,必须很好地吸取前人的经验,特别是,应该重新认识那些传统城镇的公共空间,然后,把传统的空间模式与当代的条件有机的结合起来,与今天的社会需求兼顾起来。他认为,这些经验对我们会是有益的。

Q:我们从您刚刚结束的演讲《怎样建造一座今天的城市?》中提到的一些论点开始。您似乎对二十世纪的城市发展持有批判的态度,为什么?

K:二十世纪是城市设计实验的世纪。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令人望而生畏地抽象的和无人情味的表达方式上,这个百年实验在建筑史是独一无二的。二十世纪过去了,这个百年实验也落下了帷幕。

尽管二十世纪产生了大量的建筑乌托邦,但是,在创造既适合于“现在的城市”又包容“未来的城市”的理论上是不成功的。

无可置疑,关于城市结构的功能方面的抽象理论支配了过去百年的城市版本。虽然城市设计理论形形色色,但是,从负面角度上考虑,它们都有背离欧洲传统城市的愿望,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事实上,欧洲传统城市日益成为人们向往的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日益成为旅游胜地。这些欧洲传统城市和小镇没有一个是二十世纪的产物。它们都不是抽象概念或玄想的产物,而是一个普遍原型即院落(开放、半开放和封闭)的展开。这种城市原型源于成排建筑中的个别单元、或一个前临商业街,后有院落的建筑。十字路口布置建筑是通行于世界的布局方法,我们可以在原始的居住方式中追溯到它。我们已经对住宅形式做了无穷无尽的解释,事实上,生活方式、气候条件和可以用于建筑的材料决定了住宅形式。同样,地质条件、土地使用规定,地理位置和功能、私人与公众的分别,影响着城市设计的观念。欧洲异彩纷呈的城市风貌正是源于这些原则。

这些城市通过它们的空间模式和布局证明,它们拥有灵活性、包容性和吸引力,它们本身就是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采用的规划标准来自于这些欧洲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我们不仅仅从书本上学习建筑城市的艺术,还要通过对存在于人类居住形式中的整个文化史的学习来把握建筑城市的艺术。

Q:也就是说,您对现代派的城市规划思想,如Le Coriburier的功能主义,采取了彻底否认的态度,主张按传统城市结构、比例、造型、格局、风格来重新建设城市,因为传统城市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对吗?

K:建筑史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欧洲经典城市模式,它们适用于今天的城市建设。当然,人们常常认为,这些城市连同它们结构、比例、造型、格局、风格等特性都已经进化了,所以,这些城市不再能够为今天的城市设计提供什么。另有一种论点认为,这些欧洲经典城市是偶然的产物,而非有意识的艺术和政治活动的结果。的确,许多个别家庭,如工匠、上层社会、市民社会、艺术家等,造就了城市传统,每一个建筑都是一个主人的意识的表达。例如,各式各样的立面可能反映主人的自我、野心、对美的追求、或合理的竞争。然而,如果没有一个超凡于这些个性之上的城市设计的理论,这些个性便不可能实现。Q:您能详细地描绘一下您所理想中的“城市”吗? K:好。我们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做了如下考虑:

1、城市有清晰的边界,以区别周围景观。从自然景观到城市景观的过渡不是平缓的,而是由处于边界的建筑物来明确划定的。

2、建筑是城市的主体。把个别建筑组合成团,产生邻里街坊,邻里街坊构成居民点,各居民点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

3、每个居民点有一个它自己的中心广场,这个广场成为居民点公共场所的焦点。4 每个建筑连同它的立面和屋顶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美学单位。对于构成公共空间的所有建筑要素来讲,设计规范决定了如何把它们连结在一起。设计规范包括了立面材料、开放的比例,以及屋顶的形式。街道空间由一组建筑以及对面的另一组建筑构成。其实,街道就是公共空间。我们应尽可能让它在生动活泼。街道空间应当尽可能由建筑“围合起来”。同时,街角的建筑,或组成街角的建筑在设计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街道用于交通穿行的部分应当尽可能地窄些。换句话说,我们应当使街道成为所有城市生活的场所,交通不再是街道的唯一功能。9 街道的公共空间应当与私人空间有明确的界线。街道公共场所的空间、美学和功能的意义在街头广场中体现出来。街头的公共空间应当尽可能提供多样性的使用:居住、购物、服务、(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白色商务”和公共设施。在规划区内为居住、工作和文化设施留下空间,以便未来的发展。城市设计的重要目标是把大部分生活场所和活动场所联系起来。大规模综合零售和购物设施应以成排商店或市场的方式加以布置。应该把超级市场的专门部门以商店的方式安排在公共空间里。应该给予每条街道或街头广场一个有个性的和正式的标志。这些城市空间并非建筑物不好使用的边边角角,而是具有特性的独立空间。作为一个规则,街道两侧种树,街头广场用石头铺设。城市空间,即街道和街头广场,应该采用开放与封闭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为了做到这点,有必要通过渐进、交错或弯曲等等方式,在街头广场和街道间建立一个过渡空间,以便街头广场的闭包特征得以维持。每个街坊不仅有主出入口,还应当有若干其它的出入口,以保证空间的连续性。这样,整个街道系统由多样性的路径构成。从整体上讲,街应该是双向的通道,因为单向道路不必要的延长了旅行路径,产生了更多的车流量,也容易使驾驶员迷路。18 中心广场应该成为步行者的天堂。为了尽可能减少公共空间里的各类标志,我们应该利用空间设计来安排交通标志。道路的几何形状和路面状况影响车速。街头停车场应该尽可能减少。人们并不希望在城市空间里有大型停车场。私人停车位应该布置在绿树成荫的背街里,而不要在人们的视野里。21 停车场应该设置入口建筑或其它类型的入口式建筑。应当对停车场的庭院再作设计,以便白天那里可以成为儿童游戏的地方。对于儿童来讲,作街头游戏比使用特别设计的游戏设备更具冒险性。

Q:您似乎认为, 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是因为那个地方有了“街道”和“街头广场”,人们可以无拘无束的在这些地方购物、交谈、玩耍。于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核心就是“街道”和“街头广场”的设计。可是,我们面临的设计对象还有城市核心区、服务中心、画廊,市场和步行商业街,等等(downtown,service center,galleria, plaza, shopping mall)。K:请注意,不要把城市核心区、服务中心、画廊,市场和步行商业街与城市和城市特征混淆在一起。我谈到的城市特征都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小的尺度上和最大可能的多样性使用上得以存在的,如“街道”的尺度是一个人可以从楼上与街道上的人交谈。事实上,我们可以在小镇甚至于村庄里经验这类城市特征,而在现代城市中心则不会得到这种感觉。“大都市”(Metropolis),“钢筋混凝土的城市”(City of Stone)并非我们讨论的城市特征。我们所认为的城市特征,第一是与从人的尺度范围内可以直观接受到的空间布局相关;第二是与那些空间所能提供的人文环境相关。

我们不主张简单的复制旧城市,但是,在建设新城镇时,我们不能拒绝传统城市的模式,我们必须很好地吸取前人的经验,特别是,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那些传统城市的公共空间,然后,把传统城市的空间模式与当代的条件有机的结合起来,与今天的社会需求兼顾起来。我可以给你一个例子。当我们以类似市场经济的方式在公共空间里安排尽可能多的经济活动时,我们也必须创造建筑的多样性。为此,我们常常邀请若干建筑事务所,在统一的城市设计方案中,设计他们自己的独立建筑,也许,他们正在同时设计一个建筑组团的不同部分或街道旁的一组建筑群。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创造多姿多彩的街景的基础。由于我们的建筑学院越来越倾向于按部门而不是从建筑总体上训练学生,所以,在规划中,我们先挑建筑师,再挑设计本身。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我们再一次回到了欧洲传统城市的规划方式。结果,同一个建筑中有了多种段落,产生出各种方式的街道和街头景观,而这些段落又服从统一的规划设计的。通过这种方式,公共空间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多样性,而不再是一个建筑或一个大型综合体的附属物。

事实上,当代城市设计正面临着一个基本挑战,即怎样摆脱这个“百年孤独”的世纪,怎样延续我们创造公共空间的千年传统。

四、欧洲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

Q: 正如您知道那样,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城市化的阶段,而美国正在医治它在高速城市化时期留下的各类城市病,如郊区病,可以请您谈谈欧洲城市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吗? K:我不能一般地谈论欧洲城市规划,因为我的主要工作在德国和荷兰。先说德国。我们认为,现代城市正在德国消失,德国人将返回他们的传统城市。德国的城市与你们的城市相比,现在恰恰面临相反的问题: 德国的人口处于负增长。在未来25年中,德国的总人口将由8000万降至6000万。我们面临的不是城市增长问题,而是城市衰退问题,而你们处于城市增长期。以柏林为例。在1989柏林墙倒塌时,柏林的人口为380万,它相对中国的城市而言,当然是很小的。柏林下一个十年的规划是建立在500万人口的基础之上,但是,事实上,柏林现有人口仅仅为340万,有150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闲置,15万楼房单元无人居住。现在,许多人在柏林搬来搬去,以寻找便宜的住宅和办公室,而他们付出的租金仅为十年前的一半。同时,那里的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低下,许多设施因无人使用或负荷不够已经损坏。因此,德国正在寻求振兴他们城市的方法。我们在波茨坦的项目就是这种努力之一,即返回德国的传统城市形态。

再看荷兰,这也是空间非常狭小的国家。荷兰政府认识到,如果把土地全部交给市场,由开发商运行,一两年后,就没有土地了。因此,政府对土地使用、买卖和开发采取了严格控制的政策。每3-4年,荷兰政府便更新政策,以适应形势的变化。

让市民有更多的选择,城市可能发展的更健康。目前,荷兰政府正在推行鼓励买房而不鼓励租房的政策。他们的作法是拆除旧房盖新房,然后出售新房而不是出租新房。同时,在拆旧房盖新房之间使用不对称的比例,如拆10建6。在荷兰租赁市场日趋缩小,而买卖市场日趋扩大。这样,给购房者以很大的压力,不仅仅是钱,购房者必须做出他们自己的选择,如位置、交通、公用设施、周围环境、建筑质量,等等。可以想象,人们并不太在意他们租赁的房子,但是,如果他们买房子,考虑的因素就大不一样了。购房者也给开发商同样的压力,迫使开发商考虑他们开发的居住区的位置、及其相关的交通、公用设施、周围环境、建筑质量,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这一政策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他们的选择,现代主义、郊区化或许新城市主义?荷兰政府在这一战略上的成功正在于它给予了人们进行选择的机会。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常常选择比较贵的,如人们要求地毯、要求使用自然的建筑材料,不要水泥的屋顶。人们花他们自己的钱,当然总是选择比较好的,特别是选择比较好的环境。我们相信,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他们的城市会越来越健康。

在低层建筑与高层建筑间建立一种过渡形态的建筑,以满足人们多样性的需求。城市形态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核心。我已经注意到你们城市居住区在资源占有上分化的特征。一个居住区比它附近另一个居住区拥有更多的资源,如一边是别墅区,良好的开放空间和绿地,而另一边,仅仅是大楼。从城市形态上讲,在它们之间缺少一个中间形态。如果我没钱买别墅,我只好买大楼,别无选择。我不相信,高层建筑是解决中国大城市居住问题的唯一办法。我想,可能的办法是降低建筑高度,如4-5层的建筑,同时加大建筑密度,也许是可能的办法。我到上海看了一个叫“新天地”的地方,那里有很好的经验,怎样重新开发旧城区的住宅区,又不建高层建筑。总而言之,你们应该在低层建筑与高层建筑间建立一种过渡形态的建筑,以满足人们多样性的需求。

沿街立面是城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设计事务所总是利用建筑物沿街建立起一个边界。我们认为这种方式使一个地方更具城市特征,给人以城市的感觉。如果全是高层建筑,就很难形成一个沿街的立面。

Q: 您已经给我们提出了三个很有意义的设计观点: 城市形态、沿街立面和市民选择。同时,您又提到,德国人和荷兰人开始重新思考他们的选择,现代主义、郊区化或许新城市主义。那么,我想知道新城市主义在欧洲的角色和表演。

K:首先,你必须知道,新城市主义的根基本来就在欧洲。当美国人发现,他们的一些具有欧洲传统的城市里,有许多设计因素可以用来解决现代的美国城市问题,如城市的无限蔓延,汽车主导了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分割等,于是,他们便在90年代创立了新城市主义的机构。然后,这些美国人告诉欧洲人,“听着!小伙子,你们有你们的城市传统,你们应当有你们自己的新城市主义机构,你们应该在一起交流你们的城市传统,拯救你们的城市。” 欧洲人太惨了,还要美国人告诉他们,保持欧洲的文化传统。当然,我们应当保持欧洲的城市形态;我们应当回顾过去,然后创造未来。

2003年4月,欧盟有了一个叫“欧盟城市主义议会”,即C.E.U.(Council for European Urbanism),同年11月,它发布了“欧盟城市主义宪章”。从基本概念上讲, 欧盟城市主义与美国的新城市主义是相同的。但是,欧盟城市主义议会的凝聚力还不大。许多规划师仍然按他们的习惯去做,不过,加了一个“新城市主义”的名字。事实上,我们应当看他们的产品是否真的遵循了新城市主义的规章,如公用设施的可接近性,步行的居住区,人的尺度,等等。到现在为止,欧盟城市主义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欧盟国家的规划设计战略还不是很清楚的。

但是,许多年前,我就把“新城市主义”的标签贴到了我的汽车上,这并不是因为我是否是新城市主义大会的成员,而是我认为,新城市主义是我们城市发展的未来。比如新城市主义主张,在居住上不形成社会阶层的隔离,把日常生活所需的设施安排在居住区里,工作、居住、娱乐大体在步行距离内,等等。上个世纪的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可以行得通。当然,要实现这些理想,要求建筑行业的配合,如建筑内部结构的弹性,它即可以居住,又可以办公。Q:这样看来,欧盟国家的城市规划设计需要改革? K:当然,总是这样。Q:这次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呢?

K:回到欧洲的传统去。你只要看看,我们许多传统城市仍然运行得很好。正如我前边谈到的那样,欧洲传统城市日益成为人们向往的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日益成为旅游胜地。为什么人们总是去那些传统城市,而不去那些新建的城市旅游?原因是人们仍然喜欢那些传统城市,而不喜欢那些“汽车城”。

Q:“回到传统去”也同样适合于中国人吗?

K:我知道在中国有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担心的是,你们是否真正去考察了你们的城市传统。回不回到传统是另一件事。但是,首先要去考察了你们的城市传统,不要忘记了你们城市的过去。

我们要学习外国的好东西,我们也要研究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两边都要学好。半瓶子醋是不行的,要使两个半瓶醋变成两个一瓶醋。这样,我们就不会让“工业文明”颠覆了我们的“生态文明”,通俗地讲,不会“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

二十一世纪以来,那些高度城市化了的国家正在推行“生态村(Ecovillage),“步行的社区”(Walkable Community),“家园”(Home Village),“智慧园”(Smart Community)等等。这类实践既可能发生在大城市区域内的乡村社区,也可能发生在大城市建成区的边缘地区,因此,他们的经验对我们研究村镇规划和设计是有现实意义的。在规划设计这些居民点时,后现代的规划师们把生态、社会和文化三个方向协调起来加以考虑;他们的目标是,通过生态设计、生态建筑、绿色生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公共交通导向、社区建设等等,把工业化式的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态、社会和文化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在生态方向上,后现代的规划师们憧憬地是:居民与天然的自然联系在一起,居民每天与土地、水、风、植物、动物打交道;居民的日常需要,如衣、食、住等,在那里基本可以得以满足;居民产出的废物基本可以被自然回收;因此,尽可能在社区生物圈内生产必需的食品;推动有机食品的生产;尽可能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建设住宅;综合使用可再生能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通过适当的能源和废物管理,保护清洁的土壤、水和空气;保护自然和守卫野生区域。

在社会与社区方向上,后现代的规划师们渴望地是:生态村是一个互相合作的社区,每个居民认同他们是这个社区的一员,他们有公共场所相互认识,有共同利益把他们联系起来;那里的尺度是每个人感到安全、有权力,相互可以见到听到;那里的每个居民能够对影响他们生活的事务参与决策,社区的事务是公开透明的;分享公共资源,提供相互帮助;社区成员有机会为社区公共事务而工作;把各类群体结合到社区里来;推进终生教育;强调全面和预防性健康实践;尊重差异以凝聚社区成员;给予各类文化以表达机会。

在文化与精神方向上,后现代的规划师们追求地是:对地球和其它的物种给以尊重;提高文化和艺术修养;促进精神生活的多样性。因此,社区应为人们创造展示精神生活的场所;分享社区的文化遗产和共创社区独特的文化,开展文化活动;共度喜庆;灵活和有效地处理社区成员的困难;创造一个祥和、友爱、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事实上,发达国家正在规划上追求和实现的“生态文明因素”或“可以留给后人的”东西,目前在我们许多村镇比比皆是。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郊区对市中心区距离由远而近,如近郊区,可以留给后人的东西相对越来越少;而发达国家正在规划上批判和抛弃的“工业文明的垃圾”或“城市病”,却如田间杂草正在我们的郊区由近至远的蔓延。

小城镇建设可以采取外国的合理规划原则,但是在设计上总要有中国的特色和风格。说中国的古镇小村布局不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把它们都拆了,这是否定中国的东西,是虚无主义。中国的古镇小村布局有它自己的规律。说它不好,无非是没有把自己的东西研究透,以为必须用科比西埃的现代主义去画我们的村镇。村镇设计不仅是工程设计,也是艺术设计,人文设计、生态设计,因为,村镇设计离不开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建筑语言,割不断历史的文脉,又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中国有38290个乡镇,72万个行政村,别说设计成一个面孔,一百个面孔都是不行的。要想发展有个可持续性,必然是顺其自然,而顺其自然就必然是多样化的。

“工业文明” 的规划设计原则并不适合于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村镇,那么,“生态文明”的规划设计是一个选择吗?也许谁也不反对这个选择,问题在于我们怎样把“生态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变成具体的手法加以实现。

我们的目标是,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整理中国的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经验,创造出一百年后的儿孙们还交口称赞的小城镇来。

第二节 二十一世纪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价值取向

正确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的是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如果我们不用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规划来引导城镇化发展,那么,单一经济驱动的城镇化仍然会继续,但是,我们付出的社会、环境进而经济的代价可能是巨大的,有些失误还可能遗留给子孙后代去偿还。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究竟怎样对我们的规划设计方案做出正确的判断?怎样确认一个社区如村、镇或区域执行这个或那个规划设计方案是可持续的、健康的和不给子孙留后患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而可持续发展是这个矛盾中的经济发展方面,社会发展方面与环境可持续方面的协调的结果。按(图1)的描述,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是很小的。除了从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一套判断依据外,我们也可以从国外的经验教训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然后把它们综合到符合我们国情的判断依据中。

一、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价值取向

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城镇规划中,判断可持续发展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一个是以生态为中心的,一个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态中心论”以环境可承受和环境得以改善为前提来判断可持续发展,如决定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限度;“人本论”以满足当前人的需要但不损害后人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为前提来判断可持续发展。两个不同的立脚点的差异之一是尺度不同:“生态中心论”的尺度是区域的或全球的,而“人本论” 的尺度是地方的,一个村,一个镇和一个城市。因此,发达国家城镇规划师在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去规划设计社区时,大都采取 “人本论” 的立场。

英国的《21世纪地方发展纲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规划设计: 1. 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中,应当采取生态学的方式去考察社区,重新研究社区与它的背景的关系,如自然景观、生态系统、水和能源,等等。

2. 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中,应当尽可能强化地方社区的独立的和综合功能。一个地方对汽车的依赖会产生环境污染,交通设施使用的不平等,过量使用土地和能源,因此,避免地方社区在区域中的功能的衰退,减少对汽车的依赖,是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去规划设计社区的重要内容。

3. 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中,采用人的尺度、土地与空间的混合使用、人群的混合居住、维护地方的社会资本等基本准则。

4. 应当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以致每个人都能负起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系统干扰的责任。

按照这些准则设计的社区有如下理想特征:在那里,有适当的住宅,工作机会、当地生产的农产品、稳定的能源和水源;不同年龄和收入的人们形成一个和谐的社区;人们在那里生活、工作、参与各类社区活动;大部分人在那里工作,不需要每天为了工作而长途奔波;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自己属于那里。

我们可以把这些描述解析为六大设计原则:

1、独立性:无论从技术上、社会上还是环境上讲,村镇居民的日常需要应当尽可能的在当地得到满足。例如,人们在村镇里能够得到就业或得到基本的社会服务,他们必然减少出行,从而减少在交通上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混合性:应当在设计上给村镇里不同的社会阶层、经济收入、年龄特征的人们以选择的机会,包括出行方式、住宅、工作、服务和开放空间等,因此,居住混合,功能混合,适宜步行都是基本的设计手法。

3、地方性:村镇规划与设计应当是顺其自然的,如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水系、生态系统、小气候的条件,不仅增加了每个社区的个性,也保护了环境。

4、综合性:充分考虑人们在地方社区内的各种各样的空间联系,如公共场所使用的多样性,道路使用的多功能性。

5、开放性:村镇规划与设计应当尽可能对未来开放,如公共建筑用途的变更,住宅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增容,多功能的开放空间。

6、自我管理:村镇规划的决策应当放到尽可能低的层次去做。

一般说来,发达国家的规划师都认为小城镇规划,不同于大城市规划,因为小城镇以它周边的农村为背景,大量的自然要素要加以综合考虑。他们认为小城镇的八大形体特征如下: ? 非农业使用的土地叠加在至少10倍于它的自然开放空间上; ? 人的尺度与乡村自然尺度的巨大反差;

? 乡村空间基本保存着原有自然地理形态和多样性的相互联系; ? 土地和空间的非农业化会对生态循环链发生影响;

? 开放空间与其它使用在土地分配上的比例和在空间布局上的存在特殊规律; ? 小城镇居民的资源供应能力和废物吸收能力是确定的; ? 农业用地的保护与对农业用地调整的生态约束; ? 小城镇居民点自然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的混合。

城市规划并不涉及这八大特征,而这八大特征是我们在作小城镇规划和设计时不能不考虑的。当然,我们可以忽略它们,而按城市规划去作,那么,后果是什么呢?我们失去了农业生产空间,失去了自然的开放空间,失去了良性的生态循环链,失去了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失去了小城镇居民点的各种自然特征,失去了小城镇地方文化特征;小城镇是以巨大的和多样性的乡村自然空间为依托而存在的,最终,我们会失去小城镇本身,什么也没有给后人留下。发达国家的规划师反对用城市规划的方式去指导小城镇规划,意味着让小城镇保留一种比高人口密度和污染的大城市更优越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这不是乌托邦,而是发达工业国家正在进行之中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仅以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这些土地面积近似于中国的发达工业国家为例,便可以看到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发达国家的规划师反对用城市规划的方式去指导小城镇规划,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拒绝城市规划的技术和手段,相反,它仅仅意味着在规划小城镇居住区的形体时应用城市规划和设计手段,同时,还必须再加上对乡村自然开放空间、乡村自然尺度、乡村自然地理形态及其联系、乡村生态循环链、乡村生活与生产的混合等因素的考虑。事实上,设计小城镇就是在规划和设计区域:居住区本身和它的周边环境。因为,小城镇居住区位大于它的面积两位数以上的区域;小城镇居住区得以维持的基本自然资源直接来自它的周边区域,而它消耗掉的能源和物质几乎全部排放到它的周边区域,并依赖于大自然去消化吸收它;小城镇居民与他们区域内数以万计的物种共存;小城镇居民的生理健康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周边环境的健康,而不是药物。小城镇居民的心理健康,如邻居间的认同感、友好感、依赖感和安全感,与自然开放空间所形成的屏蔽息息相关。

二、乡村规划的价值取向

如果小城镇居住区没有集中的污水排放地和集中的垃圾填埋点,必然导致小城镇居民丧失赖以生存的卫生的水和空气;任意改变小城镇的某些土著物种,甚至于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其它土著物种失去生存空间,进而使这个居民点的健康状况恶化;在用材和空间上不加选择的“硬化”道路,可能阻截了生态循环链,至少改变了水源在小城镇区域内的涵养;不考虑自然环境的供应和消化能力,拆村并点,可能既使被[非法内容]村的物种“营养”不足,又使被扩大的居民点的物种 “营养” 过剩,即自然生态失衡;小城镇住宅的高层化必然导致整个小城镇在区域上永远地丧失它特有的风貌;一条穿小城镇而过的过境公路可能摧毁社区內部的社会交往空间,至少使居民丧失了某种安全感,即社会生态失衡。总而言之,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城市规划的一般模式,人为地营造小区,造林造园,“改天换地”,而应当发展一套兼顾到自然的乡村规划设计原则和技术。这不仅是现有小城镇经济可以承受的,也为后人在更好地认识自然下的再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发达国家的规划师把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的根本价值取向概括五点:

1、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 服从和不割断自然生态过程 ? 保持原始的自然地貌 ? 保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

2、保证大自然可以完全吸收我们产出的废料 ? 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 把我们的消耗变为其它物种的营养,被其它的生物物种消化 ? 使我们的消耗在物理或化学上被自然吸收

3、阻止人为的灾难

4、满足人的社会需求

5、全体居民的参与

发达国家的规划师把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的特征概括为四点:

1.小城镇规划与设计是以对这个镇的详尽研究为基础,并且,设计本身直接与特定环境和居民相关,所以,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的规模不会太大。

2.小城镇规划与设计要求我们能敏锐地察觉出这个镇的的细微末节,追踪考察现有或将要实施的设计对环境的影响,据此来决定在生态上最完美的设计。这样,小城镇规划与设计依赖于对镇内和对镇域里的生态系统所及区域的细致的观察。

3.因为我们是在设计若干个活生生的过程,在满足我们自身需要的同时,也要尊重所有其他物种的需要,于是,小城镇规划与设计是与自然相协调的设计。

4.与其说我们在设计小城镇,不如说我们在恢复自然本身。小城镇的布 局形式已经由自然地貌决定,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通过规划设计让自然的生机是可以看得见,使我们的环境具有灵气。

第三节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我们有2.2万个集镇、近2万个建制镇,320.7万个自然村,63.4万个村。有10亿人口在那里居住、工作和生活。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有些村镇已经被城市蔓延所吞没,没有了特性,甚至还染上了“城市病”,不过,大部分村镇仍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时髦的标签,可持续发展理论也不是一个没有具体内容的空中楼阁。在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可持续场地设计便是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里的具体化。在发达国家,土地使用规划、土地开发和土地维护都离不开可持续设计,即使仅仅是修复和重建建成区,也离不开可持续设计。他们认为,必须维护和改善场所,包括那里的植物和动物、土地和水。不疲倦地维护和改善已经开发了的场用是保持健康环境的基本机制。

一、场所的选择

场所的选择是可持续设计的第一位的任务。Ian McHarg(1969)第一次提出了场所清单和环境设计的叠加方法。一旦我们做了这种叠加,敏感区域和对环境产生影响最微弱的选择便在地理上展露出来。按照Ian McHarg的意见,在场地选择上应该考虑以下因素:承载力、密度、气候、坡度、植被、自然灾害、接近自然和文化的资源、能源与设施。

接下来,便是场所的可持续设计了。目前使用比较频繁的可持续设计“食谱”(Cooking Manual)有: Donald Watson的《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 Design), Andropogon Associates 的《Valdez场所设计原则》(Valdez Principles for Site Design),Bruce Coldham的《可持续设计指南》(Sustainable Design Guidelines)。

尽管我们不能用“食谱”去取代理论的学习,但是,“食谱”至少是一份对我们设计方案的“核查清单”。事实上,英国的高等教育出版社McGraw-Hill 2003年就出版了一部关于城市设计的有960页之巨的“食谱”,《Time-Saver Standards for Urban Design》。以下内容便是来自这本书。它们分别节选于《可持续设计》、《Valdez场所设计原则》和《可持续设计指南》。

(一)可持续设计

以下是场所可持续设计的一般思维模式: 1.保存和提高原有景观和那里的资源。

2.应该按照那里独特的背景去规划景观开发,而不应该按照标准模式去规划景观开发。3.应该把场所看成一个综合、变化和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

4.在尊重人类对舒适和安全的基本需求时,我们可以简化对时髦的追求。5.不仅要对短期建设费用加以评估,也要对长期的社会和环境费用进行评估。6.开发前应当分析和模拟水和营养的循环。

7.减少对植被的干扰,对土质的破坏和对水道的改变。8.应争取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满足人类对舒适的需求。

9.提供处理所有废弃物的空间,以便可以使重新使用的和被回收的资源不丢失,危险的废弃物不再回到环境中。

10.在场地规划的初始阶段,便要决定,在使用自备能源生产和存贮时,怎样保证环境安全。

11.分阶段开发,以便监测开发带来的日益扩大的环境影响。12.允许生态系统在最大限度上自我维持。

(二)Valdez场所设计原则

1989年3月24 日,油轮Exxon Valdez在阿拉斯加搁浅, 溢出估计1100万加仑原油,污染1,300 英哩海岸线。现在,溢出区域似乎恢复了原状,但是,有证据证明它对环境的损伤仍在继续。为了让人类永远记住这个教训,Andropogon Associates(景观设计公司)使用Valdez命名它创立的建设用地设计原则。

1.认识场所背景 不在更大范围内考察场地的背景,就不可能了解和评估这个场地。2.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地处理景观 传统的开发方式常常使景观支离破碎。新场所的结构总是包围着少量剩下地孤岛式的自然景观,而新场所的结构难以支持那里的多样性的植物和动物种群。因此,我们必须把支离破碎的景观联系起来,并把场地内外的其它自然景观与之建立起一个生态网络,从而创造比较大的环境系统。

3.统筹安排原有的和新开发的景观 其实,大部分开发的景观也不能自成一体,我们需要重新设计它,以便维系那些与相邻植物和动物种群密不可分的自然景观的成份。4.鼓励生物的多样性 我们创造的环境正在使许多植物和动物种群濒临灭绝。开发本身产生了在开发用地建立生物的多样性的机会。场所的设计必须保护地方性的植物和动物种群,新的景观植物以有机的方式重新建立自然生物的多样性,而这类有机方式存在于场所的运行机制中。

5.重新使用已经在生态上被破坏了的场地 尽管在建成区里没有开发的土地已经越来越少,人们按传统方式开发废弃的场所,但是,人们遗忘了建成区,他们更乐于去开发乡村和自然的区域。我们必须把这个怪圈拧过来。我们必须去康复那些在生态上已经被破坏了的场地,特别是在城市景观方面,恢复自然的本来面貌。

6.尽可能地复原在生态上被破坏了的场所 那里的自然景观结构被损伤了,我们就应该去恢复它。每一个开发项目都应该包括修复自然的内容。有效的恢复工作要求重新认识被破坏场地的所有因素的相互关系,必须包括对土地、水、植被和野生生物在内的整个场地的修复。

(三)可持续设计指南

建筑师Bruce Coldham提出可持续设计要考虑的方面。

1、空间分析

系统地记录下用地和区域的自然资源。按照生产潜力和社会需要分配土地使用。

了解生物气候设计战略,以便在冬季获得热量,在夏季降低热量。使用地方资源以增强自我维持的可能性。

探索自然机制,包括被使用材料的生成物和可回收材料和新材料的应用。评价自然系统和机制。

2、能量生产和转换

使用有效的设备以减少能量需求。把能源特征与最终使用相匹配。在建筑设计中鼓励更大程度上使用日照。考虑生物量的消耗。

使用循环太阳能热水器以便平衡冷热。使用光电转换。

安装适当的能源储备设施以缓解能量生产的中断。使用多样性能源以缓解紧张。

3、供水

安装有效的上下水设备以便减少对水的消费。统筹兼顾水的性质与最终使用以便减少对水的消费。为饮用和加工的需要收集雨水。加工收集来的地表水用。

4、营养与污水的回收

回收与黑色污水分离的灰色污水。使用植物消除营养、污染物、病菌。混合有机物。

考虑对有机物的真空处理。

5、粮食生产

统筹兼顾粮食生产和人类营养需求。

统筹安排农业集聚生产和中密度居民点以便营养与污水的回收得以实现。采用有机和生态农业技术。

维持水果和谷物生产所需的多年生的植被环境。在鱼类和藻类生产中利用水产业技术。用系统的方式开发粮食生产。利用生物防护的方式调节气候以增产。

6、材料

评价投入材料生产的能源。设计长寿的和容易回收的材料。建立回收中心。

从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方面评价材料形式。

7、住宅设计 把住宅建在坡地或非基本农田上。建设低层相接或成排的住宅。采光决定住宅朝向。

住宅设计以耐久性和适应性为目标。应用建筑保温技术减少吸热与散热 设计调节小气候的景观

二、独立村庄

West Harwood,Lothian是苏格兰可持续发展示范村之一。它的规划特征是低居住密度。整个村庄土地面积为90公顷,土地贫瘠。距离最近的公路5公里。为了实现尽可能减对环境的影响的目标,其中1/3种树,其余为保留的农田。在40公顷林地中,他们开发了12户住宅,每块宅基地0.25公顷(3亩),允许在每块宅基地上建一栋住宅加上一个用作经营的建筑物;所有的居民都在他们的院落里种上了花草树木,有的还种植了蔬菜水果;同时,有一些家庭包括0.6公顷以上的树林;有两个家庭养了家禽。这些城里人每年要交45000磅的管理费,用于改善环境。这样,那里的居住密度非常低,因而,对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空气的影响很小。但是,这些用于开发的宅基地为城里人拥有,因而私车主导了那里的交通;同时,因为人口规模太小,不可能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设施,不可能形成社会凝聚力。West Harwood的发展是市场导向的。

Little River 是新西兰可持续发展示范村之一。它的规划特征是居民的决策和参与。这个村庄有400人。1997年计划改造前,那里的最大问题是饮用水被污染,传统农业难以维持。于是,居民们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他们计划按可持续发展模式改造这个村庄,提出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卫生、安全、社区、地方标志、平等、致富、可负担能力、能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个人成就、环境可承受的居住方式,等等。同时,计划在他们的社区增加80户居民200人。在规划中,村庄居住区包括若干个住宅组团,每个组团有它公共开放空间,同时,每个住宅又有自己的开放空间;每个组团都有农产品生产用地;住宅是多样性的,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最大限定的扩大每个建筑物接受太阳光照的可能;从屋顶收集的雨水用于浇灌;全村的污水集中到村庄污水处理中心处理后用于种植和养殖;整个村庄布局紧凑,十分钟步行可以到达所有的公共设施,从而减少对汽车的依赖;他们专门为儿童设计了步行或自行车路径;他们甚至把他们村庄的标志贴到当地的产品上。Little River的发展也是由市场导向的。

Seaside 地处佛罗利达的海边,占地80公顷,设计尺度仅仅是一个街坊(neighborhood)。但是,这个设计实现了让每家居民都能看到大海,都能步行到海边和市政中心;强调了从广场到人行道等公共场所规划设计;安排了从维多利亚式、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新现代主义的建筑物,甚至于院落的围墙也是变化多样的;保证居民都可以在五分钟步行距离内到达学校、商店、邮电局;他们希望通过设计使居民能相互作用,产生社区意识。结果,Seaside包括了三百个花园式住宅,三百个其它形式的楼式住宅,人口两千。这是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典型小镇规模。在Seaside和以后的一系列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他们形成了一套规划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规范。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建立了称之为“传统街坊开发”的城市规划设计学派,主张返回到十九世纪传统城市结构、比例、造型、格局、风格来重新建设城市,阻止城市蔓延。

“家园”是当今发达国家公认的可持续发展村庄的最佳设计之一。它在美国加州的小镇迪维斯外,占地70英亩(283,290平方米)。1975年,Mike和Judy Corbett萌发了建立一个社会生态和环境生态相结合的园区,于是,他们花了43万美元购买了这块种西红柿的地,以实现他们的奇想。当时,Mike28岁,已经在大学念完了生态学。他们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八十年代完成的最终结果是:

32英亩住宅用地,约占总用地的47%,住宅分为八个由绿地隔开和道路相接的组团,建造225套单层住宅和20套公寓式单元,372平方米的商业办公室空间;

英亩绿带和公共场所,12 英亩分享的农田,两个公园,两个葡萄园,两个果树园,两个公共园艺区,以至开放空间占总用地的40%,这里还不包括私人的庭院空间;

道路与停车场占总用地的13%;

每家住宅都是坐北朝南,没有围墙,以便最大程度的使用太阳能,节约能源和自然资源;实际太阳能利用率在家庭能耗的1/2-1/3;于是,这里家庭的能耗支出大大低于城市家庭; 所有的道路取东西向;每家住宅的背后与共有空间相通,一分钟可以到达;

街道宽度小于8米,一般不与人行道相连,并呈弯曲状,以便降低汽车在村庄内部街道上的速度;同时狭窄的街道减少了太阳的辐射热量;

与街道相关是一个步行和自行车道系统,它与农田、绿地、庭院、游乐场地等相通;大多数住宅面对农田和绿地,而不是面对街道;在住宅区内大家以步行和自行车而不是汽车为主;

在农田绿地等公共区域里建造自然排水系统和小沟网络,以便雨水自然渗透到地下,而不让雨水从下水道里排走;同时,不仅增加了那里的湿度,也提高了那里的景观效果;

不同季节的30多种水果和干果类果树成为那里的主体景观,不仅供各家食用,还到市场上出售;同时,不同季节的各类农产品,特别是蔬菜均在附近市场上销售出去;于是,这里家庭的食品支出大大低于城市家庭;

每个家庭距社区中心不到三分钟;在这个村庄里,平均每个人可以直接与47个邻居打交道,每周花3.5个小时与邻居在一起;

村庄紧靠加州大学迪维斯分校,在那去上班的人只需步行;那里的家庭汽车拥有量为1.8辆,低于2.1辆的全美平均数;汽车不再主导这个村庄; 村庄的全部建设和发展都是按最初的设计而展开;

这个村庄的整体开发费用为230万美元,而回报利润为每年30%。

当“家园”成为公认的可持续发展村庄的最佳设计之后,Mike和Judy Corbett回忆到,当他们第一次到市政府递交他们的规划设计方案时,他们被泼了一盆冷水。市政府告诉他们,警察局不会喜欢你们设计的“死胡同”,消防队不会喜欢设计的狭窄的街道,规划部不会喜欢你们设计的农业与住宅混合。但是,他们没有放弃。“我们不是开发商, 我们是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

三、城镇边缘的村庄

Ithaca 是美国纽约州Tompkins County,Ithaca镇边缘的一村庄,距镇中心3公里,有土地面积70公顷,人口500人,是Ithaca镇的绿地。它的规划特征是家庭活动区域的公共化。为了节约土地和空间,在规划上,Ithaca采取五个住宅组团式布局,目前,已经完成了两个组团,今年将开始第三个组团的建设。每个组团中的若干住宅分享一个公共区域,那里有共同的厨房、洗衣房,娱乐活动室、工作间;因为许多家庭活动都在共同区域进行,个别住宅的规模大小不会影响家庭生活,价格从15万到80万美元;家庭活动区域的公共化,加强了社区居民间的交往;由于村庄内部道路主要是为步行者设计的,所以,居民不在房前屋后停车,而使用公共停车场;原来的开放空间和农田全部保留。整个Ithaca的战略规划由村里的100个成员组成的委员会决定。在他们制定的规划指导文件中,包括了11个标题:居住区、村中心、接待中心、教育中心、农业、交通、自然资源和娱乐、水与污水处理、固体垃圾、能源、建筑材料、社会;在这些标题下,他们提出了若干明确的目标,如减少固体垃圾,鼓励步行,鼓励中水使用,增加在村庄里的就业机会。

Sherwood Energy Village是英格兰老煤矿镇Oilerton边缘的一村庄,那里是关闭的矿山。1994年,国家以1镑的价格出售了这60公顷土地,并给购买者200万镑去恢复那里的环境。160位地方居民参与了规划,他们的目标是把那里建成没有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同时,在那里为失去工作的矿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他们使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和可再生的能源,如可供3000-4000人的风能电站,在村庄里使用电动车;由于那里是英国最古老的矿区之一,因此,它成为了旅游点。Sherwood Energy Village的规划特征是,从能源结构调整出发,整体考虑环境恢复、就业和社会结构。

四、小城镇

Davis市距旧金山80公里,土地面积100个平方公里,62200万人,是一个农业镇和大学城。它的特征是,若干邻里街坊由农业用地、湿地、小径和公园构成了绿色空间体系环绕;完备的邻里街坊服务设施;市中心的开放空间与市外的绿化带连在一起;尽可能在交通设施的设计上安排用步行和自行车取代汽车交通,全市有40000辆自行车,25%的居民出行是在自行车上的,号称“世界自行车之都” ;“家园”是Davis的城市村庄的典型例子。Davis市有15个委员会与城市规划相关,每个委员会有20个成员,每个成员再联系100个居民,这样,把市民参与城市规划与决策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以上都是发达国家在讨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时常提及的案例。上个世纪九十年带以来,他们逐步形成了一套判断小城镇发展健康与否的标准: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方面: 功能混合与土地使用的多样性

适合于不同教育背景的多样性的工作机会 适合于不同经济部门和经营规模进入的产业结构 独立的地方经济

2、社区公共设施与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道路系统: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适合于步行的道路设施 公共设施:人人可以分享的医疗、教育、零售和娱乐设施

建筑空间:适合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多样化的住宅;适合于不同商业和社会机构的用房 开放空间:易于接近的街头公园,公园和休闲场所

3、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内容: 社区:不同社会群体混合居住

卫生: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产农副产品,健康的精神生活 社区安全:交通安全的街道,邻里和睦和相互关照平等和选择: 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有适当的住所

4、社区环境。包括以下内容: 美观:步行尺度的景观小品 公共场所: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 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持地方文化特色 社区意识:每个人视那里为他的家

5、自然资源。包括以下内容:

空气:减少交通擁堵,减少私人机动车辆在居民区内的出现 水:控制对地方水资源的使用,完整的污水处理和回用 土地:比较高的容积率,以减少村镇建筑用地的使用 土壤:垃圾特别是有机垃圾在当地的回收

6、生态状态。包括以下内容:

交通能源:尽可能减少人们的出行距离,同时,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方便安全的步行包括自行车的交通系统

建筑能源:节能性建材,有效节约能源的建筑布局;尽可能在社区范围内公同使用可再生能源

生物多样性:给野生动物和植物留下生存空间

生态循环:尽可能把村庄与周围环境间的循环圈封闭起来,如水、能量、食品、资源 就目前情况看,发达国家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证明,如节能、污水处理与利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有机农产品、生物多样性,等等;地方社区居民参与决策也是可行的。这些属于第一代持续发展设计的内容。相比第二代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内容,还有很大的距离。

第一,因为对人的行为的考虑仍然不周全,许多村镇设计不能满足居民和经营者出行和接近社会设施的要求;理想的自给自足的社区几乎还没有出现。

第二,鸟语花香,绿茵环抱的村镇仍然是罕见的,尽管规划设计方案无懈可击,但是,它们常常与地方落后的法规相悖,或不为市场接受。

第三,把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从街区层次扩大到整个已有的城镇,仍然有设计上的问题,如交通的综合安排。

第四,许多新发展仍然在重复以往不健康的的模式,如为私人交通提供设施,而不考虑非私车使用者的利益;按需求安排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而不去控制需求,提高地方自主性;服务设施的集中。

这六类二十四条标准并非封闭的,随着人们对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新的指标还会出现,这些指标的涵义还会变更。

本章小结:

本章在第一节通过访谈的方式介绍了发达国家城镇建设的教训,在第二节介绍了发达国家城镇建设的经验,在第三节通过案例的方式向学员介绍了发达国家规划师和专家如何分析一个城镇建设是可持续的还是不可持续的一般方法。本章思考题:

1、美国与英国小城镇发展规划方面有何不同?

2、发达国家在建设城镇中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3、什么是新城市主义?简述新城市主义设计的原则。

4、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一般价值取向。

5、如何分析一个城镇建设是可持续的还是不可持续的? 主要参考文献: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篇2

关键词:生态城镇,建设经验,对策

1 引言

2 0世纪7 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研究过程中,提出“生态城市”(Eco-city)的思想,有关生态城镇的理论不断演进和深化,示范建设广泛展开,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绝大部分城市的生态系统是脆弱的,随着城区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城市问题的不断加剧,城市演变成为人与自然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因此探索城市未来发展的内涵和方向,构建未来城市美好的蓝图,生态城镇建设研究成为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学者理论研究和实践热点。

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在分析经济、社会和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寻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契合点,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生态城镇建设经验,探索适合广州市发展的生态城镇化道路。本文研究对广州生态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广州生态城镇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广州城市化快速发展,人口和建设越来越密集,尤其是涵盖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等区在内的都会区人口和功能过于集中,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生态空间不断退缩。资料显示,市域生态用地以每年4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递减,都会区生态廊道内的建设用地已经超过了22.5%。广州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广州城镇化率稳步提高,经济和人口总量持续增长,2015年末,广州经济总量1.8万亿元,人均GDP破2万美元,常住人口1350.1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85.53%。与此同时,生态空间占用、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增长的压力长期存在[1]。城市建设与生态敏感用地保护矛盾突出,环境资源超载,大气区域性、复合型污染尚未有效缓解,城市水体污染依然较重,饮用水安全依赖境外,高风险企业数量多、类型复杂。因此推进城镇生态化建设对广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广州长期以来的生态城镇规划与建设实践颇有成效。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与观念已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与方法已被城市管理者和公众普遍接受及认可;另一方面,以举办2010年亚运会为契机,大量的生态建设与整治行动被推进、实施。在2012年中国生态城镇竞争力排名中,广州位列第十名,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国内特大城市[2]。尽管如此,广州距生态城镇的理想目标仍差距甚远。河涌污染、垃圾围城与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频频被媒体报道,令公众产生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未升反降的疑虑。调查显示,2013年市民对水和气两项基本环境满意度评价为“不满意”的比例相较2011年上升了11%与7%[3],多年的生态城镇规划与建设并未得到公众对城市环境品质持续提升的认可。

2 016年广州市环保局发布了《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征求意见稿)》,规划中首次提出“生态承载力”概念,广州未来发展将把生态承载力作为重要的发展指标。从测算的指标来看,涉及到土地生态、大气环境、水资源等承载力。测算的结果是,2014年生态承载评估发现除从化承载力平衡,其他各区(市)均超载。据测算,广州中心城区(包括越秀、荔湾、天河、海珠、白云五区)超载倍数较高,达17.2倍;其次是黄埔区,超载13.4倍;超载倍数最低的是增城,超载了0.7倍。其中,黄埔区和南沙区超载主因分别为石化生产和电力生产。

3 发达国家生态城镇建设经验对广州的启示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短短的十多年间,生态城镇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主流的现象,欧洲、日本、加拿大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城镇建设方面走在世界的前沿。广州可借鉴发达国家生态城镇建设的经验,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3.1 注重生态城镇的制度体系建设

生态城镇化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制度给以保障。发达国家生态城镇建设的经验表明,重视各种保障法规的建设,并且拥有详细的分工体系,明确法规的作用、地位或角色;自上至下,发达国家的较为成熟的绿色法律保障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绿色社会制度,这一制度包括公众对于城市建设的参与制度、政府和组织进行宣传的绿色信息制度、考核政府的绿色行政制度以及对于公民的绿色教育制度等。

(2)绿色激励制度,这一制度主要包括侧重于环境保护的绿色税收制度、透明的绿色财政制度、鼓励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生态城镇建设的绿色投资制度、为保障生态城镇资本健康运行的绿色金融制度等。

(3)绿色产销制度,这一制度主要包括对于产品生产的绿色监管制度、低碳经济所倡导的绿色消费制度以及对于产品的绿色回收制度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制度等。广州生态城镇的建设可仿效上述生态制度,构建生态城镇发展法律保障体系。

3.2 注重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的一体化推进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在生态城镇建设进程中,要注重两者的协同推进,从全局性、整体性角度进行考量,统筹决策,科学安排各项活动的实施,从而实现城市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同发展。比如发展公共交通和对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就是很好的例证。巴西著名生态城镇库里蒂巴在进行生态一体化建设时,在交通方面十分注重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公共交通的有机结合,效果显著,是杰出代表[4]。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为了减轻小汽车使用数量过多带来的土地占用问题、环境污染等,都是通过采取提高税收、收费、严格控制小汽车的拥有数量等措施予以改进,有些城市则是通过增加对公共交通的财政补贴来实现。对于广州这座城市来说,并没有利用这些传统的手段,而是创新利用土地规划和公共交通的结合来进行,通过对土地的开发进行不同密度的分类,比如鼓励在城市公交线路附近两个街区进行较高密度的开发,而在以外较远地区限制开发的政策,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

3.3 注重城镇能源节约利用

在节约能源方面,城市通过提升能源价格以及普及节能灯等方式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在开发新能源方面,重点加大对太阳能相关项目的投资和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同时,鼓励居民多用自行车等环保交通方式出行,积极发展与周边地区相连的自行车交通网络,通过在市区增设自行车停车场所来推动自行车出行在城市交通方式中所占的比例,通过这一项目实施,也可以有效降低城市交通发展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在能源利用方面,重点是通过节约、使用新型能源和发展热电联合三个方面来完成。除此之外,城市还具体实施了垃圾处理项目、针对居民区的环境处理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开展都有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有助于实现生态城镇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德国生态城镇弗莱堡建设开展的项目也别具特色,如大气环境保护项目,弗莱堡通过调查发现城市交通污染占到城市大气污染比例的80%,就拟通过加强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公共交通联系以及鼓励自行车出行等措施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经过长期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弗莱堡市形成了与周边地区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换乘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地区,还鼓励人们充分利用公共交通换乘网络,减少私家汽车的使用。

3.4 注重解决突出的生态问题

发达国家生态城镇建设特别注重问题导向性,在建设过程中,更多地是依据城镇发展出现的重点问题和重点矛盾,集中全部力量进行主要问题解决,比如环境污染、垃圾回收处理等,往往是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在后期工作中稳步推进其他工作,依据己有经验和人才进行工作指导和改进。比如日本的一些城市重点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来实现生态城镇化;欧洲国家重点考虑的是生态社区的不断完善;对于美国来说,建设初期重点是依据资源节约理念进行建筑物的改造升级,后期将会逐步推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的利用、雨水的收集和处理等。德国南部著名的生态城镇弗莱堡,在进行生态城镇建设之初,就将硬化路面的透水改造、屋顶绿化和河道自然景观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首先,路面的透水改造工程,先实施对现有硬化路面的整体拆除,然后利用新的技术构筑新的透水路面。通过这一工程,给这个城市带来了很大的环境改善。其次,通过居民庭院、阳台、屋顶以及墙面进行绿化改造,增大城市植被的覆盖范围,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这一举措大大减轻了这座高辐射城市产生的热岛效应,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舒适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蔡云楠.广州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困境与创新[J].规划师,2015(08).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2013新基准:建设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关于广州生态环境的民意分析[EB/OL].http://www.c-por.org/index.php?c=news&a=bao gaodetail&id=2301&pid=10,2014-02-18.

城镇化:西方的经验与教训 篇3

对于欧美国家在城镇化方面的经验,卡兰默先生表现得很谦虚和务实。他认为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向欧洲学习先进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要从欧洲国家的失败教训中汲取有营养的成分,避免再度犯错。

以英美两国为例,早在英国城镇化初期,由于人口和产业活动的迅速集中,而城市又缺少必要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致命疾病的流行。美国的城镇化则出现过度的郊区化而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美国的联邦政治体制决定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属于地方性事务,联邦政府调控手段薄弱,政府也没有及时对以资本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加以有效的引导,使美国城镇化过程过分依从市场需求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城镇化发展自由放任,出现极度郊区化,引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引以为戒的深刻教训。

从英美两国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城镇化的矛盾之处。一方面,政府主导势必加快整个进程,但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和提前的预设,就会出现英国那种配套设施跟不上的局面,最终无非是落下先污染后治理的旧疾;而相反,完全放开由地方和市民的自主性开发,则会出现美国这样的局面。也正因此,卡兰默先生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必须遵循中国的国情才最合适。

农民变城里人是个大工程

综观全世界,城镇化进程几乎都是围绕着应对农村、农民、农业这三农问题进行的。如果三农问题处理不当,势必留下很多问题。几年前,中国政府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从今天来看,应该就是和当下的中国城镇化相配套的。

卡兰默先生也非常关注三农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演变。他提到,从他国经验来看,如果不能顺利将农民尤其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转变为合格的城市居民,必然会激化社会矛盾。

19世纪后半期的英国作家笔下有很多描写伦敦恶劣生存环境的内容。其实这些问题的矛头都指向在英国工业化开始时未能妥善处理农民及其土地问题。在著名的“羊吃人”的英国圈地运动中,大量失地农民被迫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来到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这样的大城市,他们被裹挟在工业化进程中,成为了第一批产业工人。

然而伴随着产业化到来的城镇化并不是工厂主和亚当·斯密们一开始设想的结果。大批流落在伦敦等大城市街头的失地农民,为后来出现的城市高犯罪率、重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埋下了祸根。

而在中国,每年有1300万农民涌入城市中,如此庞大的人口流动也必然增加社会的不确定性。卡兰默先生认为,每年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收入也低,这使得他们在主动参与城市公共事务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也正因此,农民工进城后,要让种地的农民变成工业化的现代城市居民,需要在教育、生存技能、生活保障等方面多管齐下,这不得不说是个浩大的工程。

城镇化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卡兰默先生最关注的是城市文化的和谐与发展。在卡兰默先生看来,城市存在的终极目标是要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而非追求外在形象。从城市发源的历史来看,人类最初逐水草而居,然后逐渐定居下来,并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分工,进而扩大了整个城市的内核,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围绕着人类生活的核心。

卡兰默先生说,伦敦有伦敦塔,巴黎有罗浮宫,柏林有勃兰登堡门,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市是以追求地标建筑为终极目标的。在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古老文化遗迹的保护和传承。

卡兰默再次提到了英国。他说,英国有三点做得很好。首先是立法,1953年,英国颁布了《历史建筑和古老纪念物保护法》等法律,以规范和引导城市(镇)改造和更新行为,至今列入官方名单的保护建筑有75000个。按照规定,英国建筑历史达到50年以上,一般不允许再拆除;无人继承的则由国家历史文物保护机构收管经营。

第二就是1967年开始划定特别保护区,从最初的200个到现在已有9000个列入名单。三是因地制宜,强化特色,根据当地的自然、历史和产业发展特点进行差异性规划,充分发挥城镇文化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将城镇文化塑造与突出地域性文化结合。卡兰默先生对泰晤士河隔河相望的古老墓地与伦敦金融区的鲜明对照赞不绝口,在他看来这就是现代城市的典范。

采访最后,卡兰默先生说,他1992年就开始访问中国,至今已不计其数。他相信,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所有的国家都必须重视中国,因为没有中国,很多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也正因如此,他希望中国能够妥善完成城镇化进程。

东欧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 篇4

东欧国家经济改革的九条经验教训 简介:亚诺什・科尔内,1928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青年时期在布达佩斯大学攻读哲学。1961年在布达佩斯的卡尔・马克思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66年在匈牙利科学院获得科学博士学位。1967年后他成为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1972年至1977年他担任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席。1978年他担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主席。现为美国哈佛大学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教授。自SO年代以来,他致力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1957年他撰文对经济管理体制过度集中问题提出质疑。70年代和80年代,他对社会主义国家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进行理论描述,提出《短缺经济学》理论等、90年代他对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进行政治经济学思考与研究。80年代前期他曾访华研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问题。6月到北京、深圳等地作学术交流。

一、所有制关系

1.所有制变革。20世纪80年代,由匈牙利、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开始,蔓延到苏联的“市场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全相同。东欧国家的改革,实行国家所有制并发展市场,取消命令经济。改革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不彻底。

从中得出的第一条经验教训是,一个有效能的市场或者说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在所有制结构、财产所有权结构中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和财产私有权的支配地位。这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所有制所有权结构中的地位,不是以其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反映,而是以企业的规模与性质去决定。如大型企业、金融机构是否具有私有性质。

私有制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所有者既可以是人格化的,亦可以是非人格化的。所谓人格化的所有者,即企业的所有者是明确的、明晰的,它或者是专门的投资机构、或者是投资者集团、或者是某位个人。所谓非人格化的所有者,即企业的所有者是不明确的、不明晰的,它或者是保险机构、或者是银行及投资基金、或者是证券市场中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在美国的所有制结构中,非人格化所有者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东欧改革中,这一问题曾引起较大争议;我个人认为应以非人格化的所有制占主导、但是从过程发展的顺序看,所有制的起源是从人格化的所有者开始,逐步进化到非人格化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导、支配地位。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二条经验教训是,运行良好或有效能的市场经济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允许并鼓励个人所有制即个人化、人格化的所有权制度,不要以非私人的所有制或非人格化的所有者硬性地人为地取代个人的所有权制度。

2.东欧国家国有企业变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如何处置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有两种设想,一是出售所有权,二是分配所有权。

其具体操作有多种方式与技巧,如抵押、股权证等。所有国民及国有企业员工都能得到国有资产分割出的一小部分所有权。捷克和俄罗斯就是这样做的。1989年,我在一本《通往免费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书中指出,对国有企业应采取拍卖等形式销售,而不是配置给国民。如果每位国民都分配,企业就有很多所有者,也就等于没有所有者,这是社会主义企业的普遍问题。

国有企业常常出现亏损而资不抵债,对这样的企业不能拍卖销售,只能破产。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三条经验教训是,对于国有资产不应分配给每位国民,但可以大规模销售出去。

3.如何选择未来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制变革、企业变革,未来企业的所有者是由企业内部人担当还是由企业外部人承负,是Insider还是Outsider,用效率这把尺子衡量也是很困难的。当私有制被强大的社会力量推动后,企业内部员工的愿望是谁靠近火谁先得到肉(注:中国相应的说法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市场经济的经验证明Outsider作为企业所有者是更有效率的。这是因为,Out-sider更易于监督企业管理者,如果企业管理者没有效率,来自外部的企业所有者可能容易地将其解雇。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四条经验教训是,对于由谁来担当企业未来的所有权人,Outsider比Inside,获得所有权要好。当然从法律上并不需要禁止Insider所有制,只是政府应鼓励Outsider所有制。

4.怎样对待亏损企业。企业由于亏损资不抵债不能生存下去,宣布破产是一件困难的事。这是一个有秩序的过程,债权人将分割破产企业,以拍卖的形式将其肢解卖掉,可能会有人买下整个企业。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五条经验教训是,对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重要的手段是通过破产与清偿实行私有化。

二、经济运行中的规章制度与约束机制

在东欧国家经济改革开始之时,我们必须去做两个重要方面的改变。一是自由化,即废除早期对经济活动的法律限制、行政约束和官僚管制的所有变革,包括劳动的自由、放开价格、市场进入与退出自由等;另一方面是改变所有制。那时起,我们需要新的约束、新的规则。在原先经济条件下,规章制度与约束机制是一种行政管制,体制上分为上层的管理部门和下层的执行者,通常由上层下达命令,由执行者执行命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上是一种平行的、横向的关系,规章制度与约束机制是买者与卖者的关联。这种市场约束成为我们市场化改革中最大的.问题。因为在过去,人们习惯于遵命。而现在市场经济中,卖者与买者不是被命令与命令关系,但却出现了卖者不能按照承诺兑现合同、拖延时间不按期交货;而买主则在收到货物后不履行付款义务,以至形成债务连锁反应。

约束系统的另一个层面是银行与企业的关系。银行借款给企业,而企业作为贷方却既不还本又不付息。这在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中,违约不履行合同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但在后社会主义国家对此还远不适应。在《短缺经济学》中,我讨论了软预算约束带来的危害。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软预算约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国有企业拖欠的债务总会由政府处理掉。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六条经验教训是:改革需要新的规则与约束,一个有效能且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强化合同管理、严肃全融纪律秩序和硬化预算约束都是必要条件。

在制度变迁的初始阶段,银行仍为国家拥有,这是造成软化预算约束的一个重要原因。银行提供给企业的软贷款不能得到偿还,这成为一种隐蔽的财政补贴。一些企业看上去拥有很多财产,但亏损的窟窿却更大,坏帐、呆帐很多。在经济运行中,应该注意呆坏帐指数,如果指数很高,那会对银行系统构成威胁,成为一种定时炸弹。在市场经济状态下会发生金融危机,而且可能会突然发生。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七条经验教训是,银行提供给企业的软贷款是没有透明度的,应清理和改组那些不能依据审慎和缜密的银行业务规则运行的金融部门,将来完成银行部门的私有化。

三、法治法制建设

新的规则、纪律、约束能够得以遵循、遵守、执行,必须有制度保障,这要从一系列立法工作做起。如破产法、合同法、会计法、银行法等等。法律规范必须严厉、明确,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系统,且法纪亦严明。熟悉民商法的律师应起重要作用。

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八条经验教训是,强化国家法律是有效能且良好运行的南场经济的必要条件。

四、对腐败行为的防范监督

在进行所有权置换的政治经济变革过程中,应该加强监督,防止腐败行为的蔓延与灾变。从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得出的第九条经验教训是,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各自独立的政治、政府行为与商贸活动,并确保其透明度;可见的和不可见的腐败行为是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的癌症。

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篇5

1. 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口气硬,比如有时直接问“是不是”;“对不对”,使人反感。

2. 对方的言谈举止不合咱观念时,咱们没有正常人性活出,随便说话做事,有时和人吵起来,让人毁谤。

3. 在交通见证时,没达到果效时,就过早发书,唱见证的歌。

4. 到各处作工时,乱动别人的东西或乱走、乱看、乱问,不安静,或在生活上给人带来难处,引起对方的反感。

5. 交通真理时不注重果效,没有针对性,不能解决人的观念,抓不住人心。

6. 配上争强好胜,不以神的工作为主,总想叫别人高看自己,站地位。

7. 见证时,不应在繁乱的环境中,人乱走乱动,如倒茶。

8. 作工时不会针对各派别的短处而选择自己的“身份”、“地位”(注:这“身份”、“地位”也得符合自身条件)。

9. 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没做到尽心尽力,千方百计,不注重对方的情形,观察把握对方的心理“对症下药”,重点真理没透亮,草率地见证。

10. 摸底铺路过程中,作工人员(特别是见证的人员)不应在对方的众人场合(如聚会……)多次出面,对以后的见证无益,没有周旋的余地。

11. 路途较远的线索,应先由知情人员铺路、摸底,准确把握之后,见证的人才能介入;否则劳神费力,浪费钱财。

12. 性情不变化,工作无果效,如吃、住较为困苦,肉体不背叛,怕苦、怕难、心不情愿,造成工作不求真,应付,不尽忠心。还有时想显露自己,出风头,多得人,而造成急于求成。还有时作工中不认识自己,不放下自己,或不行真理而不尽本分,应付了事。

13. 缺乏稳重,过早地相信对方,而吐真情,如:神在地作工多少年、道成肉身是女性(没有智慧)、三位一体等。在接受外界人、事、物时,多嘴多舌、多管闲事、惹事生非。

14. 不能涉及教义、不能抵触。

15. 人遇逆境时不会面对现实,自己先消极,以至于工作做不好,有时自己情形不稳定,心情不好,作不好工作。

16. 人问话时有时试探,自己分辨不清,让人抓把柄。

17. 太容易相信别人,说一些心里话,有时把自己真实身份说穿,让人抓把柄。

18. 有时打手势,让人反感。

19. 举反面例子过多(过多举教会不好的光景以及自己不好的光景)。

20. 说话生硬,不会随和人家,话太直、交通得乱,没头绪。

21. 不会和配搭之间搞好关系,不会体谅人的软弱。

22. 应该抓住对方的弱点,对症下药,不必要的观念不必扭,要扭一些拦阻神工作的观念。

(二)成功的经验

1. 交通见证时不应以讲道、教训的口气,气氛太紧张工作的果效不好。应在和谐的气氛中,相互“敞开”的情形下作工果效好,有一种熟识感。

2. 在作工中追求自己的进入,注重变化,“能忍”、“能让”,要以“救命”的态度来作工,不可以拿人“操练”,对于各宗派人所给的钱财、物资一律不能接受,也不许乱要人的东西。

3. 经常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这样对工作果效好。

4. 变化不同的作工方式,以果效为主,这样能多得人。

5. 作工时不要像背课文似的交通真理,要穿插一些小故事(圣经上的)、举例等,这样可以活跃气氛,使人爱听。

6. 把神现实工作方面的真理交通透亮,让人以后特别注重异梦、异象。

7. 配搭不协调:在与对方交通之前,咱们配搭的两个缺乏互相沟通有关所要交通的路子范围等,主角应卑微,配搭者应虚心,放下自己,配搭协调,以工作为主,求果效。

8. 当场接受见证的人太多,其中有的没经铺路交通,直接发书、见证时(特别情况例外),只适应重点突出、个别或单独见证为宜,稳定、隐秘为合适。

9. 有时人看书或听道后,有异常反应,或有病、或家里有事,或有人搅扰,这时应在没发书之前就先把要出现这些事的原因交通透,是先打预防针。

10. 如果跟人接触祷告时,人说咱祷告少,走时应该多祷告,见面时说一些客套话,或问一些老年人平安等后以祷告开头交通。

11. 接触第一次时,一般不能转观念。

12. 与人接触后,与人有好感后,才可见证铺路。

13. 不能直接谈神来、道成肉身了,并且是女性,只能说神作工少。少谈咱们的属灵术语,用他们的名词谈咱的真理。

14. 交通真理时多注重果效,看对方反应,能迎合对方的口味抓对方的心理,不能让人牵着走,应该变被动为主动。

15. 交通真理时,对方只要心里承认就行,不能压制人,非让人口里承认,一般不能直接让人回答是与不是。

16. 交通真理时多注重果效,不必太重复过多,多结合对方的情形,或结合普遍人的情形。

17. 对于刚刚接受的人,不许谈什么神要毁灭大红龙,神要开始降灾惩罚某某地方的人等等与真理无关的事。

18. 对于刚刚接受的人,不许提关于以前作过的那些事,如:烧纸、烧圣经等。

(三)以后当注意的事

1. 对以后的钱财问题应自己掌握原则,以后没有大事少打电话,打电话时快点说,简单明了,以后没有大事少打传呼。

2. 以后应该少花钱多办事,不能白跑路,没果效。对于没有多大把握的地方,应先去一个人探个底,有价值之后再去作。

3. 对于以后各地传福音用品,应就近去取,没有特别情况不能一点小事(取两、三本书),也去跑一趟。

4. 对于自己的用品应提早预备自己带好,缺什么东西,让别人捎来,不能为取条裤子也打发专人去取,甚至有些人为取一件小东西也跑一趟,结果所花的路费比所取的东西高几倍。有些人为了忘带一个日记本,也打个电话去要,结果一次打电话费就可以买2个本子。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篇6

类似于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在日本由政府出资或主导建设的住宅称为“公共住宅”。早期的公共住宅建设体系如图1所示。1950年“住宅金融公库”成立,开始向建房者和购房者提供长期低息融资;1951年“公营住宅法”颁布,开始了公营住宅的建设,主要面向低收入层,是纯福利性的,由地方政府负责建设和管理;1955年“日本住宅公团”成立,主要建设城市住宅,向中产阶层大规模地提供具有良好居住环境的租赁住宅。“公库”、“公营”、“公团”这“三套马车”奠定了日本公共住宅的基础。

本文着重介绍公团住宅的建设历程,其他可参考笔者最后所列的文献。

二、公共租赁住宅

日本的公共租赁住宅由属于国家机构的日本住宅公团(现名为:独立行政法人“都市再生机构”简称“UR都市机构”)负责建设和提供。同是租赁形式的公共住宅有别于面向低收入层的纯福利性的公营住宅:其一,它面向的对象是城市的中产阶级,不设收入上限,只要交得起房租谁都可申请入住;其二,它由国家机构负责建设和管理,没有地方性,根据社会需要和城市发展要求来选址确定项目。在日本原被称为“公团住宅”,后因日本住宅公团的更名,现改称为“UR住宅”。

从日本住宅公团开始UR都市机构的发展历程按年代分为6个阶段(图2)。由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尤其对刚刚开始大量保障房建设的中国来说,要参考最近的经验可能还为时尚早,但很多教训可以提醒我们少走弯路,日本今天所进行的旧房改造和城市再生等也是我国将来不可回避的。本文如能起到些许参考作用将不胜荣幸。

1. 第一阶段:1955年~1964年—普及新的居住方式,开始进行社区开发

这是日本住宅公团的创始期。为了解决当时燃眉之急的住宅不足问题,建设了大规模的集合住宅。集合住宅有别于日本的传统住宅,为了它的普及,不仅是住宅问题,而且得设计和提倡一种新的居住和生活方式(图3),还要开发相应的建筑技术来实现。

图4是1960年前后的公团住宅的标准户型之一,建筑物为一梯两户的钢筋混凝土纯剪力墙结构,一般是3~5层。每户的户内面积是38m2,户型是按照寝食分离的思想设计的两房一厅(日本叫2DK)。图5是这个阶段采用的室内装修和设备,都高于当时社会平均生活水平。公团住宅合理方便的设计以及多彩先进的设备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因此需要通过竞争非常激烈的抽签等程序,入住者才能在众多的羡慕眼光中荣升为“公团成员”。入住公团住宅不但成为了当时的时尚,而且引发了之后的广泛效仿,带动了社会居住水平的整体提高。

2. 第二阶段:1965年~1974年—大规模开发和大量供应

这个时期是日本经济的快速成长期,大量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大量的需求导致了开发的盲目性。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设是第一个大型开发项目“千里新社区”(图6)。它位于大阪府郊外,占地11.6hm2,计划容纳15万人口。社区划分为12个区域,配置了学校、医院、市民中心等设施,中心区域的轨道车站周边建设了百货店、娱乐中心等商业设施以及相应的公司机构办公楼。

由于交通方便,加上良好的环境,千里新社区在近5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很受欢迎的居住区。但是作为大型开发项目的先驱,它还是留下了很多教训。首先,当时没有预想到汽车时代的到来,停车位紧缺,后来不得不牺牲绿地来满足需求,同样也没有预留足够的用地因应社会发展而加建新的设施,只能在附近另找地方兴建。其次,由于是较短时间内的一次性开发,无法实现人口年龄构成的自然平衡。当时住进来的都是中坚阶层,几十年以后他们几乎同时退休,社区一下就进入高龄社会,不但失去了活力,而且配套设施也得随之调整(如幼儿园多余了、老人院不够了)。一个失去活力的社区越来越难以吸引年轻一代,因此形成恶性循环。从维持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居住人口平均年龄增高而减低了对维修更新的意愿以及经济上的负担能力,这对延长住宅寿命和可持续使用是很大的障碍。

3. 第三阶段:1975年~1984年—对应多样化的要求,综合开发居住环境

由于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放缓,甚至出现了回流。政府制定了让进了城的人们定居下来的发展策略,住宅建设的方针也由此发生了很大改变。为了满足长久居住的要求,不但要提高住宅本身的品质,而且还要结合周边环境进行综合开发,更加重视交通、气候、安全和丰富的公共配套设施。图7是当时开发的雨水渗透系统的模型。

由此,日本住宅建设走出了大量建设的时代,开始根据社会的个别需求以地域环境进行多样化的应对。1977年废除了标准设计,次年也从一成不变的“公共住宅用标准部品(KJ部品)制度”转向了“优良部品(BL)认证制度”,一切都向灵活、多样、高品质的方向转换。一向以标准户型的大规模建设为主的日本住宅公团也进行了以中低层为主的小社区的开发,图8是在爱知县的一个建设例子。

4. 第四阶段:1985年~1994年—从社区回归市区,建设综合多功能的新城市

这是日本经济的泡沫期,城市功能重新调整,许多大工厂搬出市中心。已由“日本住宅公团”改名为“住宅与都市整备公团”的开发重点由社区转到了市中心。它所担当的工作不再仅限于建设个别的住宅项目,而是参与总体规划,协调和平衡官民各方的开发工作。图9是在东京都市中心的一个开发实例,它是一块啤酒厂搬出后的遗留地,之后由政府、地方政府、民营企业等共同开发成具有文化、商业、办公、居住等多功能的新街区,打响了城市再开发的头炮。

图10是1992年建成的位于横滨的高层住宅的例子。从这个阶段开始,30~50层的超高层住宅在各大城市急速普及。为了满足多功能的要求以及在同一栋建筑物里划分不同类型的住户,建筑必须是开放空间的结构形式和耐久性、灵活性俱佳的设备装修系统。结构形式采用的是纯框架结构或由梁柱构成的筒结构,不配置剪力墙,研究结果和历经地震的经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是最理想的抗震结构形式,同时也满足了开放空间的要求。设备设计上以同层排水的方式消除上下层的制约,实现自由的住宅分隔和室内布置。内装修和户内设备采用与结构体完全分离的SI技术,有利于将来的变更和更新换代。总而言之,建筑物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因为不容易拆建而对使用寿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建筑技术也提出了更具灵活性和可更新性的要求,日本著名的“百年住宅建设技术”和“KSI住宅技术”由此开始得到实际应用。

5. 第五阶段:1995年~2004年—创造未来城市

住宅不足早已成为历史,为适应社会的新要求,建设更安全、更有魅力的未来城市,公共租赁住宅责无旁贷。这时日本社会已进入了高龄少子的时代,“住宅与都市整备公团”改名为“UR都市机构”,注重老人院和幼儿园等设施的配套,普及了通用设计、无障碍设计,并不断推陈出新,图11是UR都市机构召集6位日本著名的建筑家设计的时尚公共租赁住宅,一举打破了单调死板的公共住宅的形象,创造出新的时代魅力。

6. 第六阶段:2005年至今—从城市建设走向城市再生

进入21世纪,UR都市机构提出了在城市再生、居住环境再生、灾害复兴、郊外环境四个领域从城市建设走向城市再生的方针。

就公共租赁住宅的再生而言,由于需求的降低,现在新建的数量已经很少。对于现存的住宅,除了做好维持管理以外,还要通过改造、翻新甚至拆建的方式进行整理。图12是2010年由UR都市机构与民营建筑公司共同进行的旧住宅改修技术开发的公开实验。

三、经验与教训

日本的公共租赁住宅建设不是仅仅为了提供居住的空间,而是从一开始就与普及新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一时成为新生活和高品质的象征,带动了全社会居住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住宅用标准部品制度”推广了部品的应用,提高了住宅的品质和居住水平。在注重可持续性方面,公共租赁住宅导入了系统设计和SI分离(结构体与内装设备的分离)等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并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住宅的设计提倡新的居住概念,在住宅建设技术的发展中起着领导作用。今天,对旧住宅的改修技术的开发也同样在公共租赁住宅的领域里率先进行。

因此,日本公共住宅建设的社会意义绝不局限于解决某一历史时期的住宅问题,而是对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还极大地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住宅产业的发展。但是,几十年的建设历程中也留下了很多值得后人吸取的教训。

首先,早期住宅建设的大规模开发和大量供应带有不少盲目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没人愿意住甚至没人住的积压住宅成为了被指责的对象。

其次,虽说当初以高质量和高性能为建设标准,但一些当时预想不到的因素(如50年来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增长了十多厘米、高龄化社会少不了电梯等)成为住宅可持续使用的最大障碍。

再次,当初只重视建设费用而忽视了维持管理费用,而现在后者却成为沉重的负担。旧住宅的大规模改修或重建费用,甚至远远超出当初的建设费。

最后,负责公共住宅建设和管理的机构全都负债累累、积重难返,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吴东航,章林伟,主编.日本住宅建设与产业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吴东航.日本住宅产业的形成以及所体现的意义.中国住宅,2010(7)

[3]吴东航.日本的公共住宅建设经验带来的启示.中国住宅,2010(12)

上一篇:腰鼓特色汇报材料下一篇:病案质控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