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镇建设进程中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城镇建设进程中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精选9篇)

对城镇建设进程中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1

摘要:详细介绍了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基本情况,并指出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不足以及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和特点。对于完善我国城乡规划法律制度进行了思考。以举例来具体探讨《城乡规划法》的具体操作办法。

关键词:城乡规划法 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新中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配套、从部门规章到行政法规再上升到法律的逐步完善过程。过去五十多年的城乡规划实践,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城市数量明显增加,小城镇的发展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城乡建设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但是,从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来看,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矛盾,特别是对城乡二元化问题的解决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已经影响到我国的新一轮的城乡建设发展进程。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尤其是新的《城乡规划法》实施以后,如何通过规划法律制度的完善,促进城乡建设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

一、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法律体系的变革基本上是以渐进的方式推进的。在总结建国以来城乡规划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借鉴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法律制度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3年,国务院颁布施行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我国的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管理依据这“一法一条例”,形成我国近20年的城乡规划基本运作制度。2008年1月起,我国实施新的《城乡规划法》。

我国基本法律制度概况。我国近年的城乡规划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制定制度、村庄和集镇规划制定制度、划定规划区实施统一规划管理制度、城市规划实施许可制度、村庄和集镇建设的许可制度、违反城市规划行政处罚制度。

我国的城镇化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加速,目前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约44%左右。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经济体制改革对城镇化和城乡发展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促使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发生变化。城镇化在促进市场拓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城镇建设量大面广。小城镇发展呈现新局面,建制镇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八十年代,我国镇以县城镇和工矿城镇为主,其经济社会结构和小城市相似,与周围农村的经济社会联系相对较弱。到如今新增的建制镇由原乡建制发展而来,并正在发展成为以农业服务、商贸旅游等多种产业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市民化”任重道远。在城乡规划等政策的调控作用下,较好地实现了城镇紧凑发展。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已经基本适应。

现行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不足。城乡二元分治,不利于统筹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特征,这种特征体现在行政管理上就是城乡分治。事实上,城乡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只有通过区域层面的城乡统筹协调才能实现。

计划经济色彩浓厚,不适应体制转轨后的开发管理。对规划编制作了较多规定,而对规划管理、操作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规定得较少、较笼统。

偏重技术管理,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由于现行《城市规划法》没有突出对公众利益保护的规则,使规划在制定和实施管理中不能十分有针对性地保护资源、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监督机制不完善,不适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比较注重对行政权力和管理手段的维护,而对政府部门实施监督制约和对公民、法人以及社会组织的保护性规定薄弱。在规划编制的组织上,强调单一的政府行政部门责任,没有将公众参与、多部门参与作为法定程序.规划决策限于一个相对封闭的机制。

法律责任较轻,不利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现行《城市规划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差。这样的法律制度对于建设单位和个人而言,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也会在计算违法和守法的成本后,不惜违法牟利。更加导致违法建设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对中国法律传统和现实国情不适应。可以说,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完善,不可能摆脱传统无所不在的影响和超越国家行政法的发展阶段而直接移植西方某国观念以及具体制度,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渐进式发展。中国学者的“平衡模式”提出近10年,并为行政法学界广泛认可,但这一理念始终没有得到法律制度与实践操作的支持。

二、完善我国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城镇化进程与城乡规划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加以完善。

1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

按照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地区是国家的工业化基地,乡村则是为其服务的基础,相应的行政权力架构也由此形成。“镇”的概念被局限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要么是县域行政权力中心所在地,要么是因工业建设和交通集散需要而形成的居民点,其发展与其周围的乡村地区缺乏内在的直接联系。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促使原有乡村行政管理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大量的乡建制改为镇建制,这种以镇为核心、与周围农业地域密切结合的地域结构性变化,促使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出现了根本性改变。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城乡统筹的方针,并在空间资源的配置、发展目标的协调、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等方面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立法,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的条件已经成熟。

在具体的制度规约上,需要明确所有的建设活动应限于城乡居民点的规划区范围以内,在规划区以外原则上禁止除基础设施之外的非农建设活动;在规划区范围以内,也并非是所有的用地都用于各项建设,也需要划定相应的禁建区,包括基本农田、生态保护或生态敏感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环境保护用地、水源保护地、地质灾害区等,保证规划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公共安全,促使各项设施相对集中,提高运行效率,切实有效地避免零星开发和“遍地开花”式的建设,从而更好地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

2适应立法的阶段性特点,逐步完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

城镇化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历史过程。因此,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应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则。针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有必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加强。首先,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应当成为立法的基本前提;其次,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规划制度,以适应保护公众利益和规划社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第三,针对近年来城乡规划工作中出现的随意、频繁变更规划的现象和由此导致的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滥占耕地和盲目圈地等问题,要调整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制度,保证规划的严肃性;第四,针对地方政府在规划管理中不依据法定规划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要注意建立上级机关的规划监督制约机制,并需要与对违法行为进行法律追究的制度相结合;第五,为了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规范规划机构和个人参与城乡规划的行为,有必要建立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和注册规划师制度。

3规定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保障社会和公共利益

在我国,城乡规划是国家调控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为纠正市场失效,弥补市场的缺陷,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到市场消极面冲击而进行有效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城乡规划一方面需要维护市场秩序,支持正当的利益追求,另一方面则需要承担起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切实保障公共利益的责任。

针对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重点,应由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变为对各类脆弱资源和公共利益的有效保护以及关键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在对绿地系统、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街区、水系、道路交通、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进行严格界定的基础上,实行强制性的规定,并且不得随意修改和调整。同时,城乡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协调好城乡各项建设和城市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城乡空间布局和建设应在保证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尊重和保护居民的利益,防止大拆大建,解决好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人居环境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4建立协同的行政体系,保障规划的全面实施 建设完善的行政体系,关键是应当考虑“谋、断、行、督”相分离的原则,避免出现将权力主体、责任主体、执行主体和监督主体集于一身的状况,使承担参谋、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的机构之间既有分工,又互相制约。

通过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建立,明确各级政府在组织编制和审批城乡规划、实施城乡规划方面的权力和责任,实现清晰的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县政府各自制定目标并各自拥有事权,在局部利益不得影响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地方各级政府在法定范围内享有自主权。通过事权划分,强化行政体系的职能建设,并通过体系化的建设,形成强有力的规划行政管理体制。各级规划事权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各级规划事权不应随意下放。

规划行政体系建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行政体系的执行力。在城乡规划开展的过程中,各级政府之间应加强相互合作,做到管理层次上的完全衔接。各级政府要在事权划分的基础上,对各自决定的执行负有监管的责任。针对上级政府对审批结果的实施缺乏有效监督,直接损害了规划严肃性的情况,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制度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应当建立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的制度,依据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批准的规划对下级政府实施监督。这样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城乡规划更为有效的实施。

5提高城乡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城乡规划制定制度与城乡规划技术法规体系要随法律的完善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首先,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科学发展观、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理念作为城乡规划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行动的原则,并将这些理念具体落实到规划控制的具体要素上;其次,要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改进规划编制工作方式,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与水平;第三,要加强规划的审查和审批制度,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完善决策程序。针对当前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推进地方各级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增强规划师的发言权和完善决策者责任追究制度;第四,加强对城乡规划的行业管理和建设,严格管理规划编制机构,逐步实行职业规划师制度,更应注意对规划机构和人员参与城乡规划的行为进行规范;第五,推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新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运用,提高规划编制工作中分析研究的准确性,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第六,建立规划公示和听证会等制度,加大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力度,通过强化城乡规划的民主性来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第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编制、实施的监督,保证城乡规划的全面、有效实施。

三、《城乡规划法》具体实施办法分析

《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正打破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规划管理制度,进入城乡一体规划发展新时代,也为强化城乡规划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以永州市为例,具体探讨《城乡规划法》的具体操作办法。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近年来,永州立足原有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工业快速发展,汽车、卷烟、医药、食品、建材、造纸成为托起永州现代工业的六大支柱,中心城市辖零陵、冷水滩两个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根据《城乡规划》的有关规定和永州实际情况,针对当前规划工作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建议重点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加大规划编制投入。重点要加强零、冷两区规划一体化建设和两区城乡全覆盖工作。建议市财政要加大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经费投入,把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证。大力提升规划水平,中心城市重点抓好永州历史文化名城各项详细规划的高水平编制。

2、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领导,科学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建议市政府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实施”的方针,尽快出台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的具体实施意见,不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一是政府组织。城乡规划编制、审批与修改,市政府及市、区规划部门要切实发挥好“龙头”作用,组织好城乡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工作。

二是部门合作。城乡规划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各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各相关部门要积极编制本行业的发展规划、专业规划及专项规划等,并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使各类规划相互衔接、相互协调。

三是专家领衔。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与审查,应以城乡规划专家为主体,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发挥专家的作用,保证各项规划成果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四是公众参与。在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要尽快建立规划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深入了解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断推进规划决策的民主化,防止决策的随意性。

五是科学决策。规划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规范工作程序,按照法定程序组织评审、报批与备案,不断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

六是依法实施。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要根据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设项目实施批前、批后管理,制定《城乡规划法》责任追究办法,依据《城乡规划法》对有关违法和不作为行为予以追究。

3、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为实施城乡规划提供智力保障。当前我市尤其是中心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建议市政府制定加强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计划,重点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规划专业人才。同时,要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改革教育培训方式,采取聘请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讲座,组织年轻人才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挂职锻炼,选送年轻人才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深造等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和层次。结束语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也是生态的世纪。城市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结合势在必行。落实《城乡规划法》重点在于理念和方法创新,其中生态学理念的培养和新的规划方法的引入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对城镇建设进程中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2

1 民生和民生档案

一般认为, 只要是老百姓的需求, 就是民生;具体讲, 这种需求既包括保证生存条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就业是民生之本, 教育是民生之基, 分配是民生之源, 社保是民生之依, 稳定是民生之盾。“民生”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它与档案服务的理念相吻合。各类与民生相关的档案, 都可以称为民生档案。对民生档案的科学认识是做好档案服务民生工作的前提。

2 民生档案的主要作用

通过实践, 我深深体会到, 档案工作只有牢牢把握档案自身的服务地位,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即立足档案工作为社会发展服务, 拓展工作领域, 扎实工作基础, 创新工作方法, 真正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推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2.1“资政”的作用

立足服务中心, 为领导决策服务, 才能真正发挥“资政”的作用。民生档案是领导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档案中的集中体现, 是密切干群联系的桥梁,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稳压器。

2.2“存史”的作用

档案只有立足资源共享, 不断优化馆藏结构, 才能真正体现“存史”的作用。档案馆以前普遍内容贫乏, 结构不合理, 反映综合性、方针政策性及政务活动的档案多。民生档案, 真正使以人为中心的档案进入“档案馆”, 在丰富馆藏内容、优化馆藏结构的同时, 拉近了老百姓与“档案馆”的距离, 使“人的档案”、“城市记录档案”的工作理念更为完善。

2.3“育人”的作用

档案只有站在大文化高度, 塑造城市文化精神, 才能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积极利用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站、杂志等文化平台, 加大对馆藏档案人文资料开发利用, 让公众在档案中了解城市历史、城市文化精神, 从中获得启迪, 提升人的素质和城市品质。

3 加强民生档案建设的几点思考

民生档案既然涉及如此多领域, 涵盖如此多内容, 影响如此之重大, 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超前思考、努力探索, 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 顺应形势潮流、满足社会需求、广大公众满意的路子来, 以服务民生、回报社会。这里, 应从六个方面思考档案工作服务民生这一大局:

3.1 认清形势, 形成共识

要充分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党和国家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关系到亿万人民的长久幸福。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必须从政治的高度认清这一形势, 主动融入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行列, 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形成我为解决民生问题出点子、找路子、解难题的良好局面。

3.2 加强宣传、营造环境

民生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面广, 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和不同层面, 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花大力气对民生问题和民生档案工作开展广泛的宣传, 既要宣传民生问题的地位、意义, 又要宣传民生档案工作在改善民生、和谐民生、促进民生中的作用, 以全面营造关乎民生、体察民情、善解民忧的良好环境。

3.3 突出重点, 分步推进

要推进民生档案管理工作, 必须要从实际出发, 坚持走调查研究之路, 通过摸情况, 订规划、搞试点、出政策、抓重点, 以实现稳步推进。同时, 要围绕民情、民需、民意, 积极开展档案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四进”活动, 组织和发动基层干部群众踊跃投身到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中来。

3.4 各司其职, 齐抓共管

抓民生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单靠档案部门自身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政、卫生、教育、国土、环保、房管等作为民生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导下, 认真履行本部门民生档案的管理职能, 积极配合本级档案部门做好各自工作, 要健全工作网络, 寻找服务载体、拓宽工作渠道, 努力实现各系统民生档案的良性互动, 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5 进行现代化管理, 便于检索

民生档案建立之后, 要对所建的民生档案进行条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的建设, 要优先建立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方面的档案目录信息, 优先上网查询, 方便人民群众迅速查阅利用。

3.6 加强监督, 强化服务

要使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 健康的发展, 档案及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加强行业监管, 主动提供服务。在具体工作中, 要做到“三个超前”:一要超前控制。民生档案不仅信息面广、利用频率高, 而且价值系数大, 群众特别关注, 各职能部门对该收集、应收集的民生档案要做到建档对象一个不漏, 建档资料齐全完整;二要超前监管。要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 规范管好、用好民生档案并确保这些重要信息的长期安全、永久可靠;三要超前服务。基层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在民生档案工作中要发挥主力军作用, 不仅要积极主动地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谋划方案, 而且要认真履行职责, 精心指导、帮助, 促使本地、本单位民生档案有序推进, 规范运作。

总之, 关注民生, 服务民生, 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政治。发挥档案的社会价值, 为民生服务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各级档案部门应尽的职责。正如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同志在第16届国际档案大会第146次平等会议上演讲的主题:“服务民生:中国档案服务方向的新选择”。切实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的管理, 意义巨大, 任重道远。但我们相信, 只要大家共同努力, 形成合力、辛勤耕耘, 就会收到良好的成果。

摘要:档案服务民生是档案服务理念的升华, 是中国档案服务的新方向。本文在充分分析民生、民生档案内涵的基础上, 提出了民生档案的主要作用, 并就如何加强民生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生档案,档案建设,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周惠玲.建设民生档案服务体系之探讨[J].档案天地, 2008 (9) .

[2]杨冬权.在浙江省档案工作服务民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 2007 (10) .

[3]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N].中国档案报, 2008-2-7, (1) .

对城镇建设进程中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档案管理;标准化;信息化

收稿日期:2010-10-22

作者简介:迟耀林(1954-),男,山东蓬莱人,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干部,研究方向:档案学

加强对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开发应用,离开推进应用水平的提高,就脱离了实际。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一是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争取条件采用先进技术;二是要充分掌握系统的综合性、系统性、统一性,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要从现实出发,循序渐进。本文试从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阐述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全面认识当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档案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实现的过程,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档案事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信息化从理论方式到技术手段,都不断丰富和发展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一)其手段是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

档案信息自动化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推进档案自动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

因此要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就要改变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手工检索查档方法,以智能化的计算机管理档案,以数字化的信息技术提供利用服务,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其优势是档案管理标准化

档案管理标准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基础。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严密的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的。在信息时代,信息的共享与网络的沟通更依赖于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制定和建立各类档案管理标准,形成档案管理标准体系,来确保档案管理现代化各项工作的有效实现。

(三)其核心是档案资源信息化

21世纪,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现代化的核心与主导,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是今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档案资源信息化作为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是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各项管理过程,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开发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因此信息化是新时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四)其开放性使档案利用也实现了现代化

保管档案的目的在于利用。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手段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已经成为档案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未来的档案馆是一种以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网络联系起来的档案馆的集合。它将使档案馆走出自我封闭,从有限开放到全面开放,为社会各界提供最快、最新、最准确的档案信息服务。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存在的若干问题

现阶段存在的若干问题概括如下: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滞后;系统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数据库建设步伐较慢;管理体制落后;系统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培养滞后。

三、采取哪些对策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第一,要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档案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化高层次管理人才入手。要尽快培养既懂专业知识,有懂信息技术,具有综合工作能力的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要加强档案信息素质教育,加快建立档案信息网络。要注意加强档案主体意识和获取意识教育,利用档案信息守法意识,加强档案工作者的档案信息保密意识,传播意识和更新转换意识。提高运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获取档案信息技术和设施武装档案信息网络,不断提高档案信息的效益功能。

第三,要科学地制定、贯彻和修订各项标准,使档案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的中心,而电子计算机的高效率是以档案管理业务标准化为基础的。因此,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加快档案现代化管理就必须实现档案工作标准化。

第四,要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要从重管理、轻利用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主动面向知识经济主战场,把档案工作的重心转到为知识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饿轨道上来。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就是应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对档案和档案工作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以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这就需要广大的档案工作者积极开拓,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的手段科学管理档案,迅速准确而有致的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

对城镇建设进程中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4

我们县在全县二百八十四个建制村全面开展了村卫生室建设,并已核准八十一个村卫生室。我们对十个乡镇部分达标卫生室作了一些了解,在充分肯定县政府、县卫生局所作的努力和积极探索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是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它将直接影响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发展,不能不引起各级领导的注意。现将这些问题和我们建议分述于后。一、一村一室,乡村医生集中执业的利与弊。

这次村卫生室建设特别强调了按新建制村按一村一室的标准建设,将原来分散在旧建制村的乡村医生集中执业,这种布局无疑可以使卫生室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有利于政府和部门的领导和管理,特别是有利于信息化管理,但因为缺少经济支持,又不能提供乡村医生内部管理模式,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村卫生室用房困难,仅仅依靠乡村医生集资租房、建房,又埋下很多隐患(我们将在后面作专题讨论)。

2、利用村上原有的厂房、学校建设的村卫生室往往偏于新建制村一隅,选址很难中心,给村民就医和乡村医生执业造成了新的困难。

3、这种模式改变了乡村医生亦农亦医, 以农补医,灵活方便的特点,致使乡村医生务必脱产就业。

4、村卫生室内部管理没有模式,因为药品不能日日清点,乡村医生内部发生信任危机,不能发挥团队精神,已经集中的因为缺少集中管理的经验和模式,又重新回家“单干”或明合暗分,村卫生室形同虚设。

5、改变乡村医生亦农亦医、以农补医的特点后,把乡村医生服务作为补充收入的状况转变成了唯一或主要收入,使乡村医生服务注重了效益的提高,通过把有限的资源“做大、做强”进行创收,加重了村民的医疗负担。如田杉村,四个乡村医生集中在一起,相约同时上、下班,为了缓解生存压力不得不提高收费,其直接后果是加剧了农民吃药贵,看病难。

二、明确村上主办卫生室的弊端 这次村卫生建设明确为村主办。没有正视集体经济改体后,绝大多数村没有经济能力主办村卫生室,把建房和添置医疗设备需资金转嫁给了乡村医生。当然大多数村能够协调主管部门,尊重主管部门的准入权共同解决村卫生室建设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但也有一些村委会,无视医药行业的特殊性,乱出主意,乱出点子,任意设置乡村医生的准入门槛,过多干预乡村医生的准入。如溪水村,竟然通过村委、院委和村民小组长选举产生乡村医生,把没有资执和专业知识的人选为乡村医生,另外两名有资执的乡村医生落造。又如沙坪村以二万元标底的方式在全村竞标乡村医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干预,八十一个达标村有十个无资执人员进入村卫生室,十三个有资执的乡村医生被挤出村卫生室。更有的是大桥村上岗的乡村医每年向村上缴1200元钱,还要负责补贴退岗乡村医生退去的补助。

三、由乡村医生集资建村卫生室的情况令人忧虑。为了解决村卫生室的用房问题,目前很普遍的作法是向乡村医生筹资。很多将乡村医生作为准入门槛,如武、大镇都要求乡医集资1—3万元,鸬桥村则要求乡村医生集资1.5万元。其他地方仿效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当然这种情况不能完全归结到村委,另外,还有我们乡村医生自己的问题,第一他们不善于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第二他们对乡村医生的前景认识不现实,认为将来可能使他们的泥饭碗变成金饭碗,连一些马上要离休的老龄乡村医生也不敢放弃最后的努力,只好砸锅买铁“跟进”,他们没有认真计算将花多少钱来能买下乡村医生。村卫生室建成后还要大笔钱才能营业,首先是上缴卫生局挂牌与入报销系统费600元,电脑3000元,网费600—1280元,复印面1500元,加上还要为村卫生室添购桌、椅病床、诊断床、冰箱、电风扇、电视机等必要的设备投入加起来逾万元,如果按人平20000元建房费用,乡村医生个人投入至少是25000-35000元。

我们不能设想将来有谁具有在乡村医生退出时能及时尝还他们的集资款的能力,而将来乡村医生队伍的变动很大。首先是25%左右的老龄乡村医生将很快要退出。且随着农村卫生要求的提高,年轻乡村医生如不能取得助理医生以上资执也将面临淘汰。将来可能通过这一激励的措施,有相当数量的通过接受系统医药教育,并取得资执的年青人勇进村卫生室。到那时,水准不够的乡村医生都因为投入而拥有卫生室的财产权,形成菩萨请不出,真神进不来。这是村卫生室发展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极大的隐患,让人忧虑。监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我们应充分认识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客观认识村上没有主办村卫生室的能力,牵强附 会只会影响村卫生的发展和乡村医生的队伍建设。影响农村的卫生秩序。请卫生部门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政府,由省政府指令县或乡镇政府主办,由政府委托同级医疗机构管理,或交由卫生主管部门主办。如果主管部门与医院无职责主办卫生室,主管部门要孰 促政府主办非盈利性卫生室的资金与用地投入责任,交由直接管理卫生室的医院与村医共同民主卫生室的选址与建设,乡村医生的准入,运营模式的制度创建,是合情合理的改革探索方式。

2、村卫生室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在不能解决用房问题和医疗投入问题前,在没有取得集中管理经验前,我们不要强调一村一室,在条件尚未成熟前这种统筹划一的作法反而会使农村卫生秩序混乱。目前村卫生室的形式存在了几十年,说明它有相当的合理性和适应性,我们如果要为了建设形象工程,为了统筹划—随意破坏这种形式,可能改变乡村医生的性质和特点。使乡村医生的医疗收入由补充收入变成主要和唯一收入,由非盈利性改变为营利性,加剧农民看病难,吃药贵的问题。

3、要禁止向乡村医生筹资建房和添购大宗医疗设施,信息化设备宜从公共卫生投入中解决,切实减轻乡村医生的负担,及早清理乡村医生队伍,提高、充实、更换的隐患。

4、村卫生室建设要重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要尽快为老龄乡村医生落实养老保险,安排他们下岗,要从发展着手,切实解决年轻乡村医生的培训,提高考试、考核问题,提高标准和达到标准的时限,要建设优胜劣汰机制,政府要委托卫生学校定向为农村培养人才,要摸清情况,严格限制生员,保障他们学成后回村担任乡村医生。在退出机制尚未建设好,替补人员没有解决好以前要高度重视老乡村医生的作用,他们毕竟具有几十年医疗经验,又掌握了村民的健康、防疫、档案。是农村卫生的宝贵财富,要鼓励有执业能力的乡村医生继续执业。要降低他们的准入门槛,政府的补贴和其他乡村医生的优惠政策要向他们倾斜,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村民中的威信,政府补贴及其他优惠要向他们倾斜,要让他们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忌因为年龄关系一刀切让他经受被遗弃的痛苦,也不要让这些干了几十年乡村医生工作的人再花一笔钱买乡村医生当。

在注意“填平、补齐”提高乡村医生整体水平的同时,更要重视他们的人文教育和人性化管理,要改革过去那种只管义务,不管素质,只给任务,不给报酬,只定标准,不给办法的奴化管理。

当然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卫生部门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政府的主导和配合,但主管部门特别是基层主管部门的积极和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城镇建设进程中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5

关于对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 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专项清理工作的阶段性报告

县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县关于《xx县开展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和违规出借资质问题专项清理工作实施方案》x专治办发〔2012〕3号文件精神,交通运输局按照上级工作部署,从政治的高度紧密结合项目具体情况,按照工程建设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组织开展了交通建设项目涉及的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单位的排查治理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落实治理工作。

为切实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交通运输局认真学习执行专项治理文件要求,向全局转发相关文件,制定专项清理工作实施方案,营造舆论氛围,增强参建单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并及时召开会议落实具体措施,以《招标投标法》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合同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等问题,分阶段进行了全面排查和重点检查工作。

二、全面自查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梳理核实了以下4项内容:

1、中标单位的原始招标投标文件和合同;

2、核实现场实际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单位中标单位资料证明;

3、核实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及现场主要管理人员与投标文件是否一致,查看相关人员的资质;

4、核实中标单位与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及主要工程管理人员资质证明。各项资料反映,项目基本建设环节概况如下:xxx渡改桥、xxx渡改桥、xx大桥、xx公路四个项目建设,从一开始,项目就严格遵守项目建设基本程序,统筹安排,稳步实施。分别与监理、施工单位法人代表签订《监理服务合同》、《施工合同》、《廉政合同》、《安全生产合同》、《工程质量责任合同》等一系列合同,以合同条款的形式制定了甲乙双方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应遵守的准则,形成监督约束机制,确保了工程的规范化。

三、重点排查,进一步审查核实认定。

(一)在全面排查的同时,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审查核实:

1、工程勘察结果、工程设计图纸中的注册执业人员和工程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企业的劳动合同关系;

2、勘察设计费、监理服务费以及工程施工现场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租赁等费用的支付情况;

3、项目经理、总监、驻地监理工程师在驻地考勤、兼职情况;

4、审查中标企业提供的项目资金专用账户对账单;

5、投标保证金转出账户情况;

6、具体咨询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反馈意见。

(二)现阶段初步排查结果

经初步排查,xxx等四个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合规,未发现违规审批、擅自调整投资计划、未批先建、决策失误等问题;规划许可规范、程序合法,不存在违规变更规划等问题;工程招投标规范,是严格按主管部门有关要求一律进入工程招投标平台进行公开招标,不存在规避招标、虚假招标、评标不公、监管不力等问题。工程建设实施和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基建程序,与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签订工程质量监督书,积极接受行政监督,无工程质量虚假现象。物资采购和资金管理规范、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透明,工程的投诉和举报电话公开,全线主要地段设立廉政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不存在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对工程任务进行转包和违法分包的问题;大宗材料招投标购进,不存在物资设备采购管理违背市场规律进行暗箱操作的问题;不存在施工过程中弄虚作假套取变更项目或因监控不力不能及时申报变更延误工期及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问题;计量支付和验工计价及时准确,不存在挤占、挪用、滞留资金。

xxx治县交通运输局

对城镇建设进程中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6

一、现阶段高中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数据编码不统一, 资源无法实现高度共享

现实中, 不少高中学校大多采用不同财务软件做帐, 其隶属于上级教育局, 且未能形成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 从而大大降低了信息的利用率及整合程度;由于教育局和学校所采用的软件不一样, 这就使得教育局和学校在数据标准、搜集与处理方式上无法达成统一, 学校各项业务信息间无法实时传递和集中管控, 导致其被分裂成纵向与横向的信息孤岛, 信息利用率大大降低。加之各地区高中学校在区域、规模等方面有着很大差距, 这也不利于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二) 财务管理信息安全漏洞大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 高中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管理外部环境信息资源也可在网络平台上实现有效传递与共享。尽管目前的信息网络已实现全面开放, 不过高中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漏洞却日益突出, 文章将其归结如下:首先, 高中学校财会人员由于其自身操作失误等, 很可能使财务数据缺损或失真, 导致各类信息安全问题出现。其次, 外部计算机的恶意攻击, 如黑客利用技术手段套取用户密码、向计数据库侵入病毒等, 从而破坏了高中学校的财务数据, 并由此引发一系列财务安全问题。由此可见, 管理不妥当, 或操作失误等, 都可能会给高中学校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问题。

(三) 缺乏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在高中财务队伍中, 复合型人才 (掌握了财务会计业务技能, 同时又能运用软件技术) 缺口较大。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社会和学校培养一支复合型技术人才队伍, 与此同时, 还应加快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不断累积更多知识和经验。另外, 在软件商的日常运营和发展, 同样需要德才兼备, 既懂理论知识 (财务管理知识) , 又能实践操作 (软件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怎样使软件业发展与高中学校两者间统一目标, 将优秀的校园文化运用到财务管理过程中去, 这是高中学校和软件开放商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高中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 制定统一规范, 实现资源共享

首先, 统一做账系统或软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是要扭转原有的高中财务软件与教育局软件当前分离的状态, 学校应逐步与教育局统一办公软件, 与教育局等部门实现信息互通。其次, 信息畅通和资源共享。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确保校内外信息能实现有效传达与共享, 并能随时搜集和处理某些信息。例如, 校外银行、教育局及税务等部门, 可将学校财务部门所需的教师、学生信息资料等通过网络进行自动传输;而学校总务处、人事等部门, 也应确保相关资料能实时传输和共享。再者, 开发与促进工作市场化。应逐步创新系统开发及维护机制, 构建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队伍;应积极同各类软件公司合作, 逐步完善市场化服务体系, 为高中学校信息化建设奠定可靠基础。

(二) 规避财务管理信息化安全风险

高中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安全问题对其发展进程有很大影响。在网络环境下, 为建立和运行高中学校财务信息系统, 应认真观察和防范黑客的恶意攻击、网络病毒等众多安全问题, 逐步建立有效的安全保证机制;学校还应强化其内部监控工作, 并对教员进行明确分工, 以便能更有效、全面的掌握校内计算机的财务使用及管理动态。此外, 高中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应积极引进和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来防御外来攻击、风险, 要实时监控校内系统中的财务数据及信息安全。不断增强风险意识, 通过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如建立安全模块等, 阻隔财务信息风险, 为高中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提供有效保证。

(三) 培养一批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

高中学校财务管理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及业务性,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对学校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 应积极组织学校财务人员参加培训, 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及财经法规, 及时学习政府收支改革等知识;应催促财会人员开展再教育, 以更好的提高其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及整体业务水平;高中学校应编制和实施相应的考核机制, 不定期对财会人员实行考评, 并采取奖优罚劣的处理措施, 来增强学校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帮助其树立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高中学校财务管理部应站在战略高度上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促使财务管理逐步迈向科学化、信息化。

三、结语

总之, 高中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行还存在财务安全漏洞、会计人员素质偏低等诸多问题, 这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高中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基于此, 高中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立足于实际, 重视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 强化对财务人员的职业教育, 逐步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 以期更快实现高中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仲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理性反思与对策构建[J].理财广场, 2008, (3) .

对焊接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7

一、教学方法问题

目前职校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一体化教学的理论部分大都采用讲授法;实践部分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再作巡回指导的方法,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地组织教学过程。学生一般对单纯的理论课有抵触情绪,所以上理论课要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各种媒介传递信息。比如在上平敷焊这堂课时,把预先拍摄的操作过程放给学生看,共同分析操作动作要领;也可以拿样品让学生观察、评价质量,并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还可以通过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焊接过程,使学生了解工件各个部位形状、尺寸、温度等物理量的变化,更好地理解各种焊接工艺原理。通过联系实际和学生自身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课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竞赛,也可以在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自由创作,焊接一些日用品或工艺品。另外针对现有班级人数较多的问题,可以尝试小班教学,加强个别辅导,以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

二、教学与实际的衔接问题

1.课时安排不尽合理

当前焊接行业气体保护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经取代了很大一部分原属于焊条电弧焊的领域,气体保护焊的一些优点如热影响区小、适合全位置焊、便于实现自动化等使它成为焊接行业的主流方法。而我校三年制焊工班气体保护焊每学期有140学时,而焊条电弧焊是500学时,气体保护焊的训练时间只有焊条电弧焊的1/4左右,时间过短。学校的教学计划应该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对气体保护焊的教学引起足够重视。

2.教学中没有包含部分实用材料的焊接方法

学校现有的焊接钢种很单一,主要是低碳钢,其实其他钢种,如不锈钢、铸铁、耐热钢、有色金属等的焊接也是现代焊接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要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各种材料的焊接,在教学中增加钢种是很有必要的。

3.一部分焊机比较落后

目前学校还使用多年前的老焊机,老焊机能耗大、噪音高、焊接不稳定,不利于学生高效地开展训练。而更先进的全数字逆变焊机集中了焊条电弧焊、直流氩弧焊、脉冲氩弧焊、氩弧点焊、CO2气保焊及碳弧气刨多种焊割方式,可靠性高、控制精确度高、焊接性能优良、节能降耗体积小。

三、操作车间环境问题

焊接专业一体化操作车间环境条件比较差,这主要是焊接工种的特殊性造成的。但目前学生的操作环境比实际生产还差,原因可能是操作空间太狭小,焊机陈旧、噪音大,焊接过程不稳定致使焊接烟尘增多,通风设施不齐全,学生操作不规范等等。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有:选购环保型焊机,选用配有净化部件的焊机;采用低尘低毒焊条,降低烟尘浓度和毒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术水平,保证操作过程按规章进行,注意观察焊条烘干程度、焊条倾斜角度、焊条长短及焊件位置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技术调整以减少发尘量;全面通风(自然+机械)和局部通风(机械)相结合;在操作车间的墙壁上布置吸音材料,布置吸音体,以降低噪声;施焊时保证工件接地良好以控制高频电磁辐射,同时加强通风降温,控制作业场所的温度和湿度;在焊接工位设置灰色或黑色防护屏控制光辐射,车间墙体表面采用吸收材料装饰减少弧光反射;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四、教学成本问题

1.钢板的消耗

如果每个新课题的训练都用新钢板,那么消耗将是巨大的,可以考虑循环利用,如平对接板割开后用于平角焊,焊完以后再割开用于船形焊或立角焊,教师可以通过预先设定钢板尺寸和焊缝位置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还可以把机械类相关专业操作训练完的废料拿来练习,如钳工废料就可以作为平敷焊和平对接的练习材料。事实上焊接训练用的原材料不一定要从整料上割下来,有些完全可以采用边角料或者废料。

2.焊接材料的消耗

控制焊条、焊丝、钨棒、二氧化碳等焊材消耗的关键一条,就是要规范学生的操作。如焊条的消耗量可以通过调节以下参数来控制:运条的速度、摆动的幅度、某处停留的时间、焊完剩下的焊条长度等。又如TIG焊中钨极的损耗常常是由于学生不小心把电极戳到熔池里,或者是电流太大造成,规范学生的操作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消耗。

解决上述问题,不单要靠技术,更要靠管理,这需要学校领导、相关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

建设服务型法院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8

关于建设服务型法院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建设服务型法院若干问题的思考 xx市xx区人民法院院长    xxx 服务群众,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人民法院必须恪守的基本准则。加快司法改革,更新司法理念,建立服务型法院,使人民法院更好地担负起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是“国家权力本位”向“社会权力本位”的转变,是从专政型、管制型法院向调节型、服务型法院的转变,是人民法院服从服务于大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本文拟对建设服务型法院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简要探讨。 一、建设服务型法院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十余年来,各级人民法院致力于审判改革,大力吸收国外模式,但有些同志言必称英美,行必效德日,忽视了中国国情对改革的特殊需求。虽然法院的审判改革得到了众多有志之士的赞同,法院的社会影响力和司法权威不断提高,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同程度并没有达到所预期的目标,法院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应有的崇高权威和亲和力尚未完全确立,法院与人民的距离一定程度上反而有所疏远。司法的职业化给法院和法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中国国民的法律素质不高,高度职业化使得司法的功能得不到应有发挥,没有能够产生应有的作用。百姓和有关部门希望司法能“回归人群,服务社会”[i],发挥司法功能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ii]。十六大之后,如何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如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如何真正在依法治国中树立起法院和法官的权威,这是摆在每一个法院、每一位法官面前的问题。服务型法院概念的提出,给“为人民服务”赋予新的内涵。 现在,许多同志一提到“服务”,就联想到“经济纠纷调解中心”、“主动服务”、“寻找案源”、“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甚至代有关部门征收税费、深挖税源,审判中搞地方保护、部门保护等,实际上,这种“服务”并不是法院的服务职能,而是法院沦为行政管理工具,是一种狭隘的服务观念。服务型法院所指的服务是一种宏观上的服务,也就是通过公正高效的审判,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便捷及时的审判,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司法救济途径;通过审判效果的延伸,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因此,所谓服务型法院,就是指法院在坚持公正、独立的前提下,扩大以审判职能为主的各项职能,积极服务大局、服务经济发展,通过公开审理、便民利民、效果延伸等履行职责的方式,全面发挥法院多元化的功能,使审判制度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适应,并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服务型法院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 1、从人民法院的根本属性来看,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特点之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国就是人民治国、民主治国。人民法院根据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行使审判权,是代表人民行使审判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在党的领导下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构,是社会冲突和纠纷的最后裁判所,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司法工作,一定要服务于依法治国的主体――人民,一定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发展。从法治的价值层面和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需求来说,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就是一种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司法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人民法院必然是一种服务型的国家机构。建设服务型法院,就是要使法院的功能多元化,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司法的特征。 2、从法律的功能来看,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法律是人民当家作主、进行自我统治和管理的有效手段,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要表达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接受人民的监督。充分尊重、保障和促进人权,促进社会发展是法治的终极性价值。作为执行法律的人民法院,除了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统治的重要职能外,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多地表现为:一是通过发挥审判职能调整各种平等主体的权利义务,防止权力的滥用,加强对公民权利的救济。二是发挥审判的调节、引导职能,服务于“第一要务”。社会主义法律对经济的服务作用,不限于确认和维护基本经济制度,而且还表现在其他方面,特别是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这一方面。[iii]因此,在司法过程中,法院必然要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从法院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来说,其根本属性仍然属于服务社会的法院。 3、从法官的角色来看,法官是司法权运行的载体,是法律的实施者、执行者,法律的价值能否得到实现,有赖于法官能否按照司法权运行的各种制度性要求来引导司法权的实际运行。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审判的法律效果,更要注重审判的社会效果,注意维护法律的秩序价值、效益价值、自由价值和正义价值。司法为法律而存在,而法律是为人与社会而存在的[iv],“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法官不仅仅也不应该仅仅靠裁判权来树立权威,而是要通过审判的公开性、公正性、社会性和民主性,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从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真正的权威和公信力。因此,人民司法的目的、人民法官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工作本身就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司法服务。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与落实,进一步强化了现代司法的服务性要求,立足国情,体察民情,着眼于实际,忠实于法律,理应成为我们确定审判权运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v]。 二、建立服务型法院需要处理好四个具体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服务型法院,如何正确实践服务型法院,首要的任务就是更新观念,适应现代法治社会对法院的需要,树立“司法为民”、“审判就是服务”的理念,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辩证统一。具体应当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处理好审判独立与司法服务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发起的审判方式改革,是以审判独立,强调法官中立衡平的地位为核心。提出建设服务型法院,必然会使大家产生一种“改革回潮”的担心。实际上,服务型法院与审判独立是并行不悖的。作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审判独立强调的是法院、法官“只向法律负责,忠于法律,只接受监督而不接受命令”[vi],在个案审理中不受任何部门、团体、个人的干涉,而服务型法院所指的服务则是指法院不仅仅是“人民的法院”,而是“为人民的法院”[vii],也就是说,法院不仅仅是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的`机构,更重要的是,法院需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展现法院的人民性,提高法院公信力,并最终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人民法院的司法服务水平体现了这个社会的法治化程度,建立服务型法院并不是要把法院变成别的机构,而是在完全保留和充分发挥其审判职能的前提下,顺应时代的发展,赋予它新的的属性。也就是说,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应当保持独立,但是,法官应当充分意识到审判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克服过去的狭隘服务观念,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多元化功能,“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不断扩展以审判职能为主的各项职能,不断延伸服务领域,特别是要善于运用法官对法律规则的确认、适用、创造功能,引导和示范符合法律的行为,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的司法服务,使法院和法官在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处理好依法审判与促进经济发展的的关系。 人民法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应当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审判的各项职能作用,为实现社会公正、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人民法院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定要认清当前形势,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和发展这一重要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的职能放到审判工作的突出地位。法官在司法活动中,要把依法保护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根本任务,要把依法保护和引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项基本职责,要把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围绕着“第一要务”服务这个根本目标来展开司法工作。为区域经济提供有效的司法服务,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地方法院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在运用司法手段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实现过程,特别要注意不能将法院、将司法作为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工具。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不是为地方保护服务,要克服狭隘服务观念,从促进建立安全宽松、和谐稳定、平等诚信的良好投资、生活环境入手,从宏观上提供司法服务。 (三)处理好为当事人服务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关系。 衡量服务型法院的价值标准是“人民满意”。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三统一”,归根结底是统一在“人民满意”基础上的,人民法院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全部审判工作中,以是否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人民法院的工作。在此,我们有必要区分人民满意与当事人满意。法院直接服务的对象是当事人,为人民服务当然要体现在审判中,体现在当事人身上,而且是双方当事人身上,不管是胜诉的和败诉的当事人。离开了为当事人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空的。为当事人服务就是要为当事人提供便利、公正的司法救济途径。但是,法院提供服务所要满足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某一个或某一部分当事人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包含着为当事人服务,但不能简单归结为为某一个或某一部分当事人服务。不能将为诉讼当事人服务等同于司法服务,把为人民服务理解成是为胜诉一方服务而不为败诉一方当事人服务、把服务理解为帮其打赢官司,不能浅层次的、机械地理解司法服务,司法服务更深刻的社会意义蕴含着的是其社会价值,不单纯是特定的团体和个人。 (四)处理好法官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说: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viii]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人民法院已不仅是一个审判机关,而且也是一个面向大众、面向社会的服务型机构,是公民从事法律活动的公共场所。在这样一个机构里,审判已不再是单纯的对抗性行为,而是调处社会纠纷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法官在诉讼中的角色也不仅仅是就案论案的机械裁判者,而是通过发挥审判职能,规范社会行为,昭示社会良知,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因此,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在诉讼中只是角色不同,职责不同,而共同的任务和目标是推进诉讼,解决纠纷。过去,我们往往把当事人都作为审判对象,作为诉讼客体,不仅原、被告之间是对立的关系,法官与当事人之间也呈现出对立的矛盾关系。建设服务型法院,必须解决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对立关系,积极适应司法现代化对司法服务水平的要求,将当事人作为审判制度的“利用者”,绝不能简单地将“为人民的”法官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 三、建立服务型法院的基本构架 服务型法院的基本框架应当是以审判职能作用为基础,将司法服务的领域向经济建设、社区服务、人权保障等方面延伸,主要有下列内容: 1、确立案案是环境的意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第一,营造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法院在维护稳定工作上有着其他部门不同的特色。一是通过刑事审判,坚决依法严惩各种影响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企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投资创业者营造安全和谐的发展空间。二是通过民事审判,钝化社会矛盾,化解民事纠纷,“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建立新型、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努力营造最和谐的人文环境。三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治理工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第二,营造安全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发挥司法工作职能优势,运用现有的并探索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新的服务方式和手段,整合区域内的法治资源,为经济发展开展全方位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一是依法惩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为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二是积极开展民商事审判,平等地保护各类主体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积极调节经济关系。“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要使“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和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三是“切实解决执行难”,强化执行工作,加大执行力度,探索执行新方法、新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得到顺利执行,这是营造安全宽松的经营发展环境的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仅有生效的裁判,而债权得不到实现,仍然会影响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影响市场主体信用体系的建立。 第三,营造良好的行政法治环境。“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加大司法审查力度,“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行政审判的职能作用越来越突出。经营者、投资者、创业者需要良好的行政法治环境,而不能动辄行政干预,造成不可预期的结果。行政审判绝不能有“官官相护”的思想,要敢于否定行政机关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同时,要注意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 2、以高效便民为原则,减轻当事人的负担。 要以便于当事人“利用”审判制度(主要是民事、行政)而不是“进行”诉讼作为衡量是否贯彻两便原则的根本标准,既突出审判程序的简便性以及不给群众增加诉累思想,又突出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和当事人是审判制度的利用者的思想。同时,以便于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为依据来处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ix] 首先,审判必须高效,以让当事人获得适当、迅速、有效的救济。要充实审判内容,缩短审判周期,如:建立小额诉讼法庭,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强化庭前证据开示,以及强化对审限控制,可以考虑强制签定整个案件审理计划的协议,进一步推进计划审理等。 其次,要减轻当事人负担。诉讼费用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小额诉讼,可以采取定额制的办法,以利于公民更容易走进法院。对于律师费,目前一般不判决由败诉一方承担,这种做法使得许多公民因为高额的律师费用而不得不放弃聘请律师,但是,由于司法的高度职业化,没有律师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院审理的效率。应当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败诉人承担必要的律师费用的制度,但不是由败诉人承担胜诉人所实际支付的全部律师费用,这一费用应当依据国家司法行政部门确定的参考标准来决定。要进一步充实法律援助等司法救济的途径,符合缓、减、免诉讼费用条件的,一律缓、减、免。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积极为当事人查阅案卷提供便利。 第三,全面推行“预约开庭”制度。我院在派出法庭推行了利用节假日、休息日为外地当事人、因特殊原因工作日内不能参加开庭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服务的制度,这一制度符合“两便原则”。要进一步扩大“预约开庭”制度,在法院全面推行而不仅仅局限于派出法庭。在预约开庭的时间上,不仅仅是节假日、休息日,可以参考日本的做法,提供法院夜间法律服务,为人民群众更好地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 第四,强化诉讼调解,探索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运用。要强化诉讼调解的利用,研究总结诉讼调解的方法、规则,更好地发挥诉讼调解的功能。同时,探索法院与ADR机构的合作,发挥ADR手段的非公开、形式简易、迅速、廉价解决问题的作用,由当事人自主协商解决纠纷。在当前,消费者协会的调解、人民调解等都是ADR的种类,法院应当与这些机构进行很好的合作,充分发挥各种非诉讼解决纠纷手段的长处。在法院内部,进一步扩大诉讼外、诉讼前的调解,可以由专门内设部门如立案庭负担这项工作,尽力将纠纷解决在诉讼前。 3、以程序公正为核心,以审判公开、公民参与为内容,增强审判的亲和力。 第一,坚持司法公开。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判决,除有特别规定,都应在法庭上公开进行,并允许公众旁听。并进一步扩大司法公开的范围,不仅仅“庭审公开,还包括立案、审理、判决的全方位公开”[x]。第二,坚持司法民主。改革并完善人民陪审制,使更多的公民能参与到司法活动中来。在刑事诉讼案件中建立让广大普通公民与法官一起,共同分担责任、相互配合,决定审判内容的、具有主体性、实质性参与的新制度。在民事诉讼方面,应以需要专业性知识的案件为对象,让非法律方面的专家参与审判的全部或部分过程,[xi]使其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参与审判,支援法官工作。专家参与制度不仅有助于扩大司法的民主性,更有利于法官做出恰当的判断,提高审判效率。第三,坚持司法平等。司法的平等性不仅仅体现在对不同主体的平等对待、平等保护上,更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上,通过行使释明权指导诉讼,通过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等措施,实现事实上的平等,真正将法律上的平等落实到实质意义的层面上。第四,坚持推进办公现代化建设。建立以审判为中心,以科技支持为后盾的服务体系,充分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科技手段,在诉讼程序、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更加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可以研究通过因特网提交、交换诉讼文件材料等,推进审判程序的效率化、迅速化,扩大为群众服务的途径。要加快“两庭”建设,实现审判场所规范化管理,以便民、利民、亲民为目标进行“两庭”建设,营造亲切自然的氛围和文明便利的服务,增强法院与公众的亲和力。 4、发挥司法能动功能,强化审判效果延伸。营造“大宣传”格局。 第一,发挥司法能动功能[xii]。“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法院应当适应社会进展的需求,积极扩展法院的功能,通过审判职能的发挥,参与公共事宜的决策,更好地体现司法工作适用规则、创造规则的作用,确立和发挥法院在公共政策上的功能。服务型法院要求法官不仅仅主要依据既有规范与理念来解决特定案件,不就案办案,应当“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司法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工作,通过审判案件特别是审理新类型案件,参与超出所审案件的宏观事务决策过程,对立法与行政所未涉及或涉及甚少的事宜,形成符合公平正义的判断,并借此实现社会所需要的秩序和公众所认同的正义,这就是司法的能动作用。法官在法无明文规定时填补法律漏洞,或者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或相冲突以及在旧法落后于社会现实时,根据社会正义、衡平理念、法律原则等进行创造性解释或创制新判例,其裁决超出某一具体案件的范畴,对该纠纷所涉及到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式产生了波及效应,从而影响到相关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执行。 第二,营造“大宣传”格局。法院审判工作要摆脱自我服务、自我循环、自我封闭的思维定势,要主动融入大局,在服务大局中实现良性互动,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审判的法制宣传效果,让群众看到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营造“大宣传”格局,就要求法院的宣传实现载体联动,包括窗口建设、以案说法、信息简报、讲法制课、司法建议、调查研究、就地开庭调解、提供审判程序方面的法律咨询等,并深入开展“审判进社区”工作。通过延伸审判的效果,进一步拓展司法服务。

对城镇建设进程中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9

一、建设服务型法院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十余年来,各级人民法院致力于审判改革,大力吸收国外模式,但有些同志言必称英美,行必效德日,忽视了中国国情对改革的特殊需求。虽然法院的审判改革得到了众多有志之士的赞同,法院的社会影响力和司法权威不断提高,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同程度并没有达到所预期的目标,法院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应有的崇高权威和亲和力尚未完全确立,法院与人民的距离一定程度上反而有所疏远。司法的职业化给法院和法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中国国民的法律素质不高,高度职业化使得司法的功能得不到应有发挥,没有能够产生应有的作用。百姓和有关部门希望司法能“回归人群,服务社会”,发挥司法功能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十六大之后,如何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如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如何真正在依法治国中树立起法院和法官的权威,这是摆在每一个法院、每一位法官面前的问题。服务型法院概念的提出,给“为人民服务”赋予新的内涵。现在,许多同志一提到“服务”,就联想到“经济纠纷调解中心”、“主动服务”、“寻找案源”、“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甚至代有关部门征收税费、深挖税源,审判中搞地方保护、部门保护等,实际上,这种“服务”并不是法院的服务职能,而是法院沦为行政管理工具,是一种狭隘的服务观念。服务型法院所指的服务是一种宏观上的服务,也就是通过公正高效的审判,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便捷及时的审判,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司法救济途径;通过审判效果的延伸,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因此,所谓服务型法院,就是指法院在坚持公正、独立的前提下,扩大以审判职能为主的各项职能,积极服务大局、服务经济发展,通过公开审理、便民利民、效果延伸等履行职责的方式,全面发挥法院多元化的功能,使审判制度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适应,并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服务型法院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

1、从人民法院的根本属性来看,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特点之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国就是人民治国、民主治国。人民法院根据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行使审判权,是代表人民行使审判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在党的领导下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构,是社会冲突和纠纷的最后裁判所,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司法工作,一定要服务于依法治国的主体——人民,一定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发展。从法治的价值层面和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需求来说,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就是一种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司法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人民法院必然是一种服务型的国家机构。建设服务型法院,就是要使法院的功能多元化,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司法的特征。

2、从法律的功能来看,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法律是人民当家作主、进行自我统治和管理的有效手段,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要表达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接受人民的监督。充分尊重、保障和促进人权,促进社会发展是法治的终极性价值。作为执行法律的人民法院,除了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统治的重要职能外,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多地表现为:一是通过发挥审判职能调整各种平等主体的权利义务,防止权力的滥用,加强对公民权利的救济。二是发挥审判的调节、引导职能,服务于“第一要务”。社会主义法律对经济的服务作用,不限于确认和维护基本经济制度,而且还表现在其他方面,特别是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这一方面。因此,在司法过程中,法院必然要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从法院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来说,其根本属性仍然属于服务社会的法院。

3、从法官的角色来看,法官是司法权运行的载体,是法律的实施者、执行者,法律的价值能否得到实现,有赖于法官能否按照司法权运行的各种制度性要求来引导司法权的实际运行。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审判的法律效果,更要注重审判的社会效果,注意维护法律的秩序价值、效益价值、自由价值和正义价值。司法为法律而存在,而法律是为人与社会而存在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法官不仅仅也不应该仅仅靠裁判权来树立权威,而是要通过审判的公开性、公正性、社会性和民主性,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从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真正的权威和公信力。因此,人民司法的目的、人民法官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工作本身就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司法服务。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与落实,进一步强化了现代司法的服务性要求,立足国情,体察民情,着眼于实际,忠实于法律,理应成为我们确定审判权运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二、建立服务型法院需要处理好四个具体关系如何正确认识服务型法院,如何正确实践服务型法院,首要的任务就是更新观念,适应现代法治社会对法院的需要,树立“司法为民”、“审判就是服务”的理念,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辩证统一。具体应当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处理好审判独立与司法服务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发起的审判方式改革,是以审判独立,强调法官中立衡平的地位为核心。提出建设服务型法院,必然会使大家产生一种“改革回潮”的担心。实际上,服务型法院与审判独立是并行不悖的。作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审判独立强调的是法院、法官“只向法律负责,忠于法律,只接受监督而不接受命令”,在个案审理中不受任何部门、团体、个人的干涉,而服务型法院所指的服务则是指法院不仅仅是“人民的法院”,而是“为人民的法院”,也就是说,法院不仅仅是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的机构,更重要的是,法院需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展现法院的人民性,提高法院公信力,并最终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人民法院的司法服务水平体现了这个社会的法治化程度,建立服务型法院并不是要把法院变成别的机构,而是在完全保留和充分发挥其审判职能的前提下,顺应时代的发展,赋予它新的的属性。也就是说,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应当保持独立,但是,法官应当充分意识到审判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克服过去的狭隘服务观念,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多元化功能,“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不断扩展以审判职能为主的各项职能,不断延伸服务领域,特别是要善于运用法官对法律规则的确认、适用、创造功能,引导和示范符合法律的行为,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的司法服务,使法院和法官在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处理好依法审判与促进经济发展的的关系。人民法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应当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审判的各项职能作用,为实现社会公正、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人民法院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定要认清当前形势,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和发展这一重要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的职能放到审判工作的突出地位。法官在司法活动中,要把依法保护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根本任务,要把依法保护和引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作为一项基本职责,要把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围绕着“第一要务”服务这个根本目标来展开司法工作。为区域经济提供有效的司法服务,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地方法院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在运用司法手段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实现过程,特别要注意不能将法院、将司法作为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工具,调查报告《关于建设服务型法院若干问题的思考》。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不是为地方保护服务,要克服狭隘服务观念,从促进建立安全宽松、和谐稳定、平等诚信的良好投资、生活环境入手,从宏观上提供司法服务。

(三)处理好为当事人服务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关系。衡量服务型法院的价值标准是“人民满意”。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三统一”,归根结底是统一在“人民满意”基础上的,人民法院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全部审判工作中,以是否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人民法院的工作。在此,我们有必要区分人民满意与当事人满意。法院直接服务的对象是当事人,为人民服务当然要体现在审判中,体现在当事人身上,而且是双方当事人身上,不管是胜诉的和败诉的当事人。离开了为当事人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空的。为当事人服务就是要为当事人提供便利、公正的司法救济途径。但是,法院提供服务所要满足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某一个或某一部分当事人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包含着为当事人服务,但不能简单归结为为某一个或某一部分当事人服务。不能将为诉讼当事人服务等同于司法服务,把为人民服务理解成是为胜诉一方服务而不为败诉一方当事人服务、把服务理解为帮其打赢官司,不能浅层次的、机械地理解司法服务,司法服务更深刻的社会意义蕴含着的是其社会价值,不单纯是特定的团体和个人。

(四)处理好法官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人民法院已不仅是一个审判机关,而且也是一个面向大众、面向社会的服务型机构,是公民从事法律活动的公共场所。在这样一个机构里,审判已不再是单纯的对抗性行为,而是调处社会纠纷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法官在诉讼中的角色也不仅仅是就案论案的机械裁判者,而是通过发挥审判职能,规范社会行为,昭示社会良知,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因此,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在诉讼中只是角色不同,职责不同,而共同的任务和目标是推进诉讼,解决纠纷。过去,我们往往把当事人都作为审判对象,作为诉讼客体,不仅原、被告之间是对立的关系,法官与当事人之间也呈现出对立的矛盾关系。建设服务型法院,必须解决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对立关系,积极适应司法现代化对司法服务水平的要求,将当事人作为审判制度的“利用者”,绝不能简单地将“为人民的”法官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

三、建立服务型法院的基本构架服务型法院的基本框架应当是以审判职能作用为基础,将司法服务的领域向经济建设、社区服务、人权保障等方面延伸,主要有下列内容:

1、确立案案是环境的意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第一,营造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法院在维护稳定工作上有着其他部门不同的特色。一是通过刑事审判,坚决依法严惩各种影响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企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投资创业者营造安全和谐的发展空间。二是通过民事审判,钝化社会矛盾,化解民事纠纷,“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建立新型、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努力营造最和谐的人文环境。三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治理工作,“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第二,营造安全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发挥司法工作职能优势,运用现有的并探索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新的服务方式和手段,整合区域内的法治资源,为经济发展开展全方位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一是依法惩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为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二是积极开展民商事审判,平等地保护各类主体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积极调节经济关系。“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要使“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和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三是“切实解决执行难”,强化执行工作,加大执行力度,探索执行新方法、新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得到顺利执行,这是营造安全宽松的经营发展环境的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仅有生效的裁判,而债权得不到实现,仍然会影响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影响市场主体信用体系的建立。第三,营造良好的行政法治环境。“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加大司法审查力度,“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行政审判的职能作用越来越突出。经营者、投资者、创业者需要良好的行政法治环境,而不能动辄行政干预,造成不可预期的结果。行政审判绝不能有“官官相护”的思想,要敢于否定行政机关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同时,要注意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

2、以高效便民为原则,减轻当事人的负担。要以便于当事人“利用”审判制度(主要是民事、行政)而不是“进行”诉讼作为衡量是否贯彻两便原则的根本标准,既突出审判程序的简便性以及不给群众增加诉累思想,又突出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和当事人是审判制度的利用者的思想。同时,以便于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为依据来处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首先,审判必须高效,以让当事人获得适当、迅速、有效的救济。要充实审判内容,缩短审判周期,如:建立小额诉讼法庭,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强化庭前证据开示,以及强化对审限控制,可以考虑强制签定整个案件审理计划的协议,进一步推进计划审理等。其次,要减轻当事人负担。诉讼费用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小额诉讼,可以采取定额制的办法,以利于公民更容易走进法院。对于律师费,目前一般不判决由败诉一方承担,这种做法使得许多公民因为高额的律师费用而不得不放弃聘请律师,但是,由于司法的高度职业化,没有律师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院审理的效率。应当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败诉人承担必要的律师费用的制度,但不是由败诉人承担胜诉人所实际支付的全部律师费用,这一费用应当依据国家司法行政部门确定的参考标准来决定。要进一步充实法律援助等司法救济的途径,符合缓、减、免诉讼费用条件的,一律缓、减、免。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积极为当事人查阅案卷提供便利。第三,全面推行“预约开庭”制度。我院在派出法庭推行了利用节假日、休息日为外地当事人、因特殊原因工作日内不能参加开庭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服务的制度,这一制度符合“两便原则”。要进一步扩大“预约开庭”制度,在法院全面推行而不仅仅局限于派出法庭。在预约开庭的时间上,不仅仅是节假日、休息日,可以参考日本的做法,提供法院夜间法律服务,为人民群众更好地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第四,强化诉讼调解,探索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运用。要强化诉讼调解的利用,研究总结诉讼调解的方法、规则,更好地发挥诉讼调解的功能。同时,探索法院与ADR机构的合作,发挥ADR手段的非公开、形式简易、迅速、廉价解决问题的作用,由当事人自主协商解决纠纷。在当前,消费者协会的调解、人民调解等都是ADR的种类,法院应当与这些机构进行很好的合作,充分发挥各种非诉讼解决纠纷手段的长处。在法院内部,进一步扩大诉讼外、诉讼前的调解,可以由专门内设部门如立案庭负担这项工作,尽力将纠纷解决在诉讼前。

3、以程序公正为核心,以审判公开、公民参与为内容,增强审判的亲和力。第一,坚持司法公开。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判决,除有特别规定,都应在法庭上公开进行,并允许公众旁听。并进一步扩大司法公开的范围,不仅仅“庭审公开,还包括立案、审理、判决的全方位公开”。第二,坚持司法民主。改革并完善人民陪审制,使更多的公民能参与到司法活动中来。在刑事诉讼案件中建立让广大普通公民与法官一起,共同分担责任、相互配合,决定审判内容的、具有主体性、实质性参与的新制度。在民事诉讼方面,应以需要专业性知识的案件为对象,让非法律方面的专家参与审判的全部或部分过程,使其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参与审判,支援法官工作。专家参与制度不仅有助于扩大司法的民主性,更有利于法官做出恰当的判断,提高审判效率。第三,坚持司法平等。司法的平等性不仅仅体现在对不同主体的平等对待、平等保护上,更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上,通过行使释明权指导诉讼,通过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等措施,实现事实上的平等,真正将法律上的平等落实到实质意义的层面上。第四,坚持推进办公现代化建设。建立以审判为中心,以科技支持为后盾的服务体系,充分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中心的现代科技手段,在诉讼程序、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更加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可以研究通过因特网提交、交换诉讼文件材料等,推进审判程序的效率化、迅速化,扩大为群众服务的途径。要加快“两庭”建设,实现审判场所规范化管理,以便民、利民、亲民为目标进行“两庭”建设,营造亲切自然的氛围和文明便利的服务,增强法院与公众的亲和力。

上一篇:2024年4月第3周(国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下一篇:听老干部演讲团演讲后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