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精选10篇)
在讨论一般性规划问题时,我们往往运用规划理论进行理论上的规划,比如讨论道路交通规划时,往往考虑规划对象的一般性状,根据规划理论,进行交通预测,道路网形式布局、道路横断面和交叉口规划、停车场设置等规划,形成完整的规划结构体系.但是,实际上规划对象在它们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状况、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发展目标和规划的指导思想等方面肯定存在着个体性差异.
作 者:杨明 作者单位:河北省围场县交通局地方道路管理站刊 名:交通世界(运输车辆)英文刊名:TRANSPO WORLD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一、小城镇建设的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对投资控制的影响
当前我国小城镇的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 常用的阶段划分是三阶段与四阶段法。三阶段法是将设计过程划分为规划方案设计、项目初步设计与工程详细设计三个阶段。对于一些技术复杂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重大项目, 在初步设计批准后需要增加技术设计阶段, 这就是四阶段法。项目的投资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项目规划和工程设计是对建设项目实施的计划与安排。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是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1/4的技术设计阶段前的工作阶段。有资料显示:初步设计阶段, 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技术设计阶段, 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而施工图设计阶段, 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5%—35%。由此可以看出, 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前期的方案规划、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 控制投资的关键也就在于此阶段。目前建设领域存在的误区是把投资控制的重点针对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审计阶段。
规划与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是在满足业主所需功能的条件下, 付出最小费用。要有效地控制投资, 就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建设前期阶段。
二、价值工程理论简述
(一) 价值工程的引入与发展
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简称VE) 作为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管理技术在上世纪40年代由美国工程师麦尔斯 (L.D.Milea) 提出, 1978年通过日本引入我国。最初应用集中于制造业, 建设项目的特点使得价值工程在其中运用起来较为复杂, 应用并不普遍。同时业主应用价值工程意识淡薄, 也使得价值工程在建设领域应用推广起来比较迟缓。
(二) 价值工程的内涵及外延
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 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费用, 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 着重于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价值的高低可以用价值指数 (V) 来反映, 而价值指数 (V) 可以用如下公式表达:
V=F/C
式中:F表示功能, C表示成本。
由以上定义, 可见VE具有以下特点:
1.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 价值与功能和成本有关。简单削减成本并不是VE的目标, 提升项目整体价值才是VE所追求的。
2.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功能分析, 通过功能分析, 找出并剔除不合理的功能要求和过剩的功能, 从而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三、价值工程在小城镇建设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都可以开展VE活动, 尽管如此, 就其效益和效果来说, 最易取得成效的是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阶段。有关资料显示, 对建设项目投资影响程度最大的是业主方的要求, 这些也最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所以VE研究活动应该在项目实施的早期进行, 越早进行其效果可能越好, 并且要注重对业主的规划标准和要求以及设计准则等方面开展VE活动。
规划和设计阶段的VE活动, 绝非单纯追求造价控制, 更不允许以牺牲使用功能为代价盲目降低投资。合理的方案是在满足业主所需功能的条件下, 付出最小费用。业主要有效地开展VE活动, 也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到建设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来, 尤其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
某大跨度公共建筑, 原设计屋架结构体系方案为双向弯曲屋盖, 即横向和纵向都变化坡度。尽管技术上可行, 但经济上不合理, 制作和安装的难度也很大。为此, 业主组织建筑、结构、技术经济专家对其进行了功能分析和方案优化。从结构体系的空间布置、钢结构、支持体系、水平抗侧力体系、抗风结构等结构构件的空间组合、几何参数等方面采取改进措施, 最后取消了原方案的整体纵向变坡, 消除了难以施工的设计风险, 大大简化了结构设计, 并大大降低了成本, 仅结构钢材就节约了10%。
以上实例中, VE活动的组织者是业主 (或其聘请的项目管理单位) , 该项目参与VE研究的人员包括造价工程师、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 参与VE研究的人员组成也不同。在美国, 一般认为应由独立的设计方面专家参与VE研究, 即不能由原设计班子的人员参与VE研究, 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在中国同样应当采用, 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于技术设计, 我国现阶段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管制度及监管部门, 设计人员只负责技术责任, 不负经济责任, 对于设计成果的价值指数 (V) 缺乏认真分析。
2.按照国家设计取费规定, 大部分设计收费按总造价为基数乘以相应的系数计算, 使得造价越高, 设计单位的收益越大, 不利于设计单位开展价值分析。
3.邀请外部专家参与, 有助于发现与解决原设计方案中存在的缺陷或潜在的问题。由原设计人员参与VE研究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 长期的某种方法的偏好, 妨碍他继续寻找更加符合实际的替代方案。
4.邀请外部专家参与, 有助于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目前建设市场竞争激烈, 为了降低设计成本, 以及为了满足设计进度的要求, 设计者往往无精力再研究其他的替代方案。随着项目的开展, 原先选定的方案在设计者头脑中越来越根深蒂固, 并且, 后来的所有决策都建立在这个最初的选定方案基础上, 设计者的思路越发不能动摇。而外部专家审核时, 由于他的经验和背景不同, 将不会受到原设计思路的限制, 会产生新的方法, 带来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四、小城镇建设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的制约因素和建议
结合上述案例, 分析我国小城镇建设项目开展价值工程,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 加强项目相关利益者对VE的认识
方案规划设计阶段涉及到业主、设计、勘察、监理等单位, 往往由业主方牵头, 设计方作中坚, 其他方为协作。通过对VE的宣传教育, 使相关利益者特别是业主意识到开展VE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政府是工程项目的最大业主, 应该首先在政府项目中推广应用价值工程, 在项目立项和批准程序中应规定实施价值工程。
(二) 改革规划设计取费办法
我国现行的设计取费标准是按总造价为基数乘以相应的系数计算, 总造价越高, 设计收费就越高。这种取费方法, 不能体现优质优价, 不利于设计人员发挥提高设计能力的积极主动性并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优化设计。有关部门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 对依据科学管理技术, 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节约的工程投资应按一定比例给予设计方奖励。长期以来在规划设计阶段很少考虑工程性价比问题。而价值工程则把工程的功能和成本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即使某方案单位成本为最低, 还不能断定它就是最优方案, 还应看它对功能的满足程度, 即价值系数如何, 如果不是价值系数最大, 也不能列为最优方案。满足必要功能的费用, 消除不必要功能的费用, 是价值工程的目标。
(三)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价值工程在国外的工程项目中应用很广泛, 几乎成了进行优化设计的最有效措施。我国目前在建设项目中成功应用价值工程的案例并不多, 方法也比较单一。国外价值工程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值得很好借鉴, 这些方法有设计方案审核法、价值工程审议法、日本三小时工作法等。运用价值工程把建设项目的产品价值、功能、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 不片面、不孤立, 在确保建设项目产品功能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兼顾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利益, 才能创造出总体价值“最高”的建设产品。
五、价值工程的发展前景
VE是运用集体智慧, 通过合理组织, 按照“先进适度、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 进行功能分析, 实现必要功能, 从而提高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虽然VE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尤其是在工程前期阶段运用VE才刚刚得到各界的认识, 随着小城镇建设中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施行, 全过程的项目管理也为价值工程提供了良好的应用空间。在小城镇的建设项目, 尤其是在项目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 VE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项目的质量, 降低工程造价, 还可以加快建设进度, 提高建设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
摘要:要有效地控制小城镇建设项目投资, 提高建设项目价值, 关键在于设计阶段价值工程的应用。前期设计阶段加强价值工程的应用, 不仅可以提高项目质量, 降低工程造价, 还可加快建设进度, 提高建设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2]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与内部审计.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
[3]梁东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 (12) .
【关键词】小城镇 用地规划 发展
发展小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我国确定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一项重大举措。城镇用地规划涉及的问题很多,也比较复杂。目前面临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镇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都应以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认真研究具体的措施,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发挥城镇规划的龙头作用。
一、小城镇用地规划的现状问题
1.小城镇建设规划起点不高,执行规划缺乏严肃性,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相衔接,影响了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2.目前,有些乡镇领导对小城镇建设的现状没有认真调查分析。在計划经济体制转轨后,经营状况不够理想,土地利用率更低。
3.政府对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用地管理政策不够明确。
4.小城镇建设中的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
二、小城镇规划面临的机遇
1.中国城镇化的机遇
就目前的国家形势分析,小城镇规划是推进我国城乡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由二元结构进行转变的必要手段。另外,由于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人口的迁移量大,难度大,因此以小城镇来作为人口空间的集聚是必然的选择,既能减少物力,也能减少财力,更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还有利于专业分工细化,知识积累创新加速的加剧,以及带来经济效益的新一轮增长。
2.推动农村现代化
三农问题是关乎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减少农民数量、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都需要通过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发展大城市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发展小城镇则是现实的。小城镇规划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达到解决三农问题并从质量上有一个飞跃。
3.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石
从人与自然关系看,人对自然影响可能从面到点;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城乡、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呈倒置U型库兹涅兹曲线;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个公平、秩序化的社会。城里人的生活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伐,而农村则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小城镇,则能够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清楚——穷人和富人的和谐。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进行小城镇规划,有利于扩大消费群体,转变城乡消费模式,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增长基础设施,房地产投资,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小城镇用地规划的新思考
1.创新
(1)体制创新,构筑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入体制。
(2)政策创新,土地政策做到既利用好增量,又盘活存量。
2.城乡一体化
(1)城乡经济一体化。只有城乡市场体系和产业结构协调,才具备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因此,要大力培育小城镇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如劳务、技术、信息等专业市场的建设,加快城乡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还应根据小城镇的实际,规划开发一批工商区,优先安排吸纳劳动力较多,农业关联效应大的产业。
(2)基础设施一体化。要突破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要探索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有偿使用,使之由福利型逐步变为商品型;利用级差地租、盘活土地存量、集约开发等形式,提高土地综合效益,聚集建设资金。
(3)科学技术一体化,实现小城镇建设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过渡。
3.规划协调性
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应有效地作到“三个集中”,即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工业企业向小区集中。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要做好县城城镇体系规划,明确小城镇发展重点,合理确定空间布局。小城镇的发展并不是小城镇本身的问题,而应该把小城镇纳入发展一个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总盘子中通盘考虑。要根据“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重点镇——中心村”的发展格局,通过区域规划确定一批基础好、实力强、区位优的小城镇作为试点镇加以培育,使之成为具有更大影响力的中心城镇或小城市,使每个经济强县都拥有2~3个县城驻地镇以外的经济副中心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二是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合理确定小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划。
人口规模的确定要与县域人口总量、区域人口的增长及中心村的合并小城镇聚集的可能性相结合,一定要考虑合理性与可能性。三是高水平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修编。规划修编的重点应要解决好小城镇的空间安排,确定好道路、绿地、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用地,划分好城镇功能区。功能分区的安排要根据各城镇发展的潜在优势、发展特色和发展方向来进行,不能千篇一律。
4.土地效用性
解决小城建设用地紧张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第一,落实土地储备政策,统一调配使用闲置存量土地。通过储备中心调剂,促进和加快闲置土地的盘活,同时也可增加政府土地收益。第二,制定鼓励使用闲置存量土地的有关优惠政策。一是鼓励城镇内未入工业小(园)区的工业企业实施“退二进三”,原行政划拨土地。二是鼓励将停产企业、批多建少及其它的闲置企业用地,进行转让、出租、开发利用。对原划拨土地转让,按标定地价一定比例补交出让金后,补办出让手续。
四、小结
王贺 资源与环境系 地理科学专业 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镇化的主要障碍,要切实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只有在提高城镇化水平,才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问题,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主题
2.1 国外小城镇规划综述
卫星城镇。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其被用于泛指城市“开阔的郊区”或“田园式市郊区”。
新城市主义。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
2.2 国内城镇规划综述
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的渗透近年来,经 济学、地理学 的渗人推动了小城镇研究的发展,特别是产业聚集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 位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生态位理论等应用于小城镇研究中,为我国小城镇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动向。总结
国外的小城镇规划是处于逆城市化的阶段,而我国的城市化处在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二者表面相似,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是采用目前先进的理论,单纯的进行大城市规划。然而,我国农村区域差异大,人口多,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单纯依靠大中城市的吸引作用,把大部分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不现实的。建立以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切合我国农村实际。
本文目标在于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对徐水县安肃镇进行了分析,进行合理地布局,构建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全面带动乡村城镇化推进中心村镇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村庄整合,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小城镇是镇域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小城镇的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镇按照“产业支撑,市场运作,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运作思路,认真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城镇形象和品位有了明显提升。
一、以科学规划布局为先导,集聚小城镇发展优势
1、加快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夯实小城镇建设物质基础。**镇地处我市南部山区,土地面积12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辖48个行政村、3.7万人,镇驻地北距经十东路4公里,南侧设有济莱高速公路上下口和服务区,交通便捷。近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修筑水泥路15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投资750万元建成并完善了镇内东西两线南北贯通的联村供水
网络,镇内交通状况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提高。通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使原有破产企业得以盘活达效,先后引进成立了雅博色彩科技、雅思达化工技术、隆升滑动水口、利民型钢制造、海恒服装加工、东辰矿业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安置劳动力3000多人,带动形成了化工、水口、型钢、服装、石材等主导产业基础,镇驻地人口得到集聚,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抓住加快山区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特色林果开发,建起了万亩薄壳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济南市最大的薄壳核桃种植区、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的试验示范基地(该学会在全国乡镇中设立的第一个试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镇以薄壳核桃为主的林果种植面积1.5万亩。引进民间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三王峪山水风景园,三王峪流域生态资源得以开发,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兴起发展,形成了曹横路沿线2000亩的小杂粮生产基地。2006年,全镇实现工商税收319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147万元,被评为全省“最具成长性的乡镇”。
2、科学规划布局,引领小城镇健康发展。立足城镇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各方面优势,我镇于2005年聘请省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编制了《**镇总体规划》,城镇发展定位为工矿商贸带动型小城镇、南部山区林果加工集散基地、济南市东部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区。依照“经济与生态并重,自然与人文交汇,商贸与休闲娱乐一体”的建设原则,将驻地分为四个功能区:镇中区以政府大街为中心,扩建、改建农工贸市场及各类商贸设施,形成集商贸、居住、文体、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发展区;镇北区在城建路以北、潘大路两侧区域内,发展形成以化工、机械制造加工为主导的工业园区;镇东区依托现有石料开采、加工企业,沿曹横路向西南发展,形成相对独立的石材加工区;镇西区依托济莱高速路口和待建的黄旗山路网2号路,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形成新的城镇开发区。目前,随着区位优势的日益显现,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林果开发的有序推进,生态旅游带动能力的持续增强,小城镇发展优势得以集聚。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小城镇形象品位
1、优化城镇环境。近年来,我镇新建改造了镇驻地的政府大街、城建路、建安路、广场路、圣火路、中学路,形成了“两横四纵”路网格局,拉开了小城镇建设的框架。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异址新建或整修了供电站、邮电所、派出所等单位,投资近1000万元新建了中学实验楼、餐厅、卫生院病房楼。积极运作多元投资开发,新建了农民公寓楼、教师公寓楼、卫生院职工宿舍楼。城镇建筑布局更加合理,公用设施和居住条件趋于完善。实施了驻地绿化美化工程,建起了政府大街和城建路的法桐、垂柳绿化带,以及青旗山、马庄山绿化区,驻地主干路两侧绿化面积达到4500平方米。新建的雅思达广场集文化活动、娱乐健身于一体,隆升花园设计巧妙,绿地、造型相映成趣,339盏路灯不仅亮
化了镇驻地,而且向北延伸4公里,实现了与经十东路的对接。
2、完善配套管理。注重城镇功能设施的配套完善,邮电、通讯、电力、工商、浴池、商业网点等公用设施齐全,排水设施、垃圾站点等分布适宜。为保持镇区整洁卫生的人居环境,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环境管理力度,成立了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镇执法大队和公路养护所负责日常管理,聘用清洁工,配备马路清扫机、垃圾清运车等,加强街道保洁、清理乱占乱倒、整治乱摆乱放,保证了驻地街道和镇内主干道环境卫生及维护,保障了良好的交通安全。
三、以经营城镇理念为指导,推进小城镇科学发展
1、实施经营城镇战略。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按照编制完成的2007—2020年村庄布点规划和城镇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申报实施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大街向东延伸与曹横路连接,政府大街和城建路向西延伸与规划的黄旗山路网2号路对接,新修南、北**连接路,新建改造功能配套
设施,拓展城镇发展空间,集聚城镇发展人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引进资金和项目,以济莱高速路口为轴心,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采取多元投资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房产,以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金,参与小城镇商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集散能力的特色农产品及综合贸易市场,带动发展商品流通、信息咨询、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吸纳群众进镇经商、购房,壮大城镇规模,繁荣城镇经济。
2、创新城镇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现代物业管理制度,对于水、电、路、灯等公用设施,明确物权、产权,由联村供水公司、水电办公室、公路养护所成立专业管护队伍,实行专业化管理;对于居民住宅小区,由建委收取物业管理费,全部用于各小区聘用的管理人员,负责居住区环境、绿化、巡查,增强居民的舒适和安全感。建立健全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镇综合执法大队负责环境卫生、道路畅通等方面的监管,保持城镇设施的规范有序,镇区环境的整洁优美。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发至: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考。LtL
设施,拓展城镇发展空间,集聚城镇发展人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引进资金和项目,以济莱高速路口为轴心,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采取多元投资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房产,以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金,参与小城镇商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集散能力的特色农产品及综合贸易市场,带动发展商品流通、信息咨询、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吸纳群众进镇经商、购房,壮大城镇规模,繁荣城镇经济。
2、创新城镇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现代物业管理制度,对于水、电、路、灯等公用设施,明确物权、产权,由联村供水公司、水电办公室、公路养护所成立专业管护队伍,实行专业化管理;对于居民住宅小区,由建委收取物业管理费,全部用于各小区聘用的管理人员,负责居住区环境、绿化、巡查,增强居民的舒适和安全感。建立健全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镇综合执法大队负责环境卫生、道路畅通等方面的监管,保持城镇设施的规范有序,镇区环境的整洁优美。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发至: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综合的、全面的城镇建设方案,不仅涉及小城镇的用地,而且与小城镇的功能、经济、空间、形体和环境等有关,并侧重于长远性、指导性以及政策性。
城市设计以提高和改善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满足居民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需求,追求舒适且有人情味的空间。在镇区建设规划阶段,城镇建设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城市设计为城镇建设规划创造空间和形象,使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城市设计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中。小城镇建设规划是从整体上对小城镇的用地进行布局,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目的主要是关注小城镇整体方面的问题,从小城镇环境的整体性出发,使小城镇形成良好的整体空间特征。现仅从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的塑造、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及小城镇整体结构关系的建构等方面来探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问题,目的是有助于小城镇建设规划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1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1.1小城镇的主要公共空间
传统的小城镇除街道空间外,往往缺乏良好的公共空间。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小城镇的重要公共建筑空间、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及河流绿地等公共性空间的营造。
1)城市设计要结合建筑的功能、用地的性质以及人流活动规律来形成不同功能和不同性质的小城镇公共活动空间,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及自然风光地带等,从而满足小城镇居民多种活动方式的需要。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要结合主要的公建如活动中心和商业建筑等布置;交通空间要结合居民的出行方式、重要的交通场站和小城镇的布局特征进行布置;自然景观空间的塑造要结合河流、山体、林地等自然景观因素,同时考虑园林绿地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建立小城镇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
2)要丰富小城镇的空间层次,空间层次的丰富不仅要建立不同功能和性质的公共空间,而且要建立不同规模的相同性质的空间。如绿地的建设要分类别,按照服务不同地域范围来确定,按照镇区、片区来设定;如广场的建设要考虑不同功能组成,交通集散、休闲娱乐、集会、市政等不同内容。
1.2小城镇的实体
小城镇的实体是指城镇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是小城镇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小城镇的实体,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公共建筑的组织,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城市设计主要重视小城镇公建的组织,目的是保护城镇景观,创造和谐与协调的城镇面貌,并控制建筑实体与空间的比例关系。城市设计首先要使公共建筑合理分布,形成小城镇的主要景观节点和次要景观节点,从而建立小城镇的实体景观系统;其次,要注重小城镇轮廓线的控制,城镇轮廓线组织的关键是合理控制建筑物高度、体量和体形等,使主要因素成为城镇轮廓线的主要控制,使次要因素处于从属地位,从而使城镇轮廓线具有一定的清晰性,丰富小城镇的总体空间。
2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21历史文化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一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产,在每一个特定地区,种族群体的文化传统及其演进对城镇空间的组织与发展产生影响,形成了城镇空间的文化特色。因此,城市设计要注重城镇历史文化形态的延续性。
城市设计:1)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强化地域文化特征,把历史文化因素融入到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架之中,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村落布局、居民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风等,使小城镇的人文特色得以延续,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如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等要进行重点保护;2)要处理好特色保护和小城镇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等的关系,使特色保护和各项用地布局、社会环境效益相结合;3)由于小城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空间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还要反映当代城镇生活,创造出既具有浓厚人情味,又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的小城镇风格。
2.2意义性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的意义性是由空间要素及实体要素所具有的内在文化涵义,主要是由历史传统、社会习俗、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及聚居方式等的影响所形成。小城镇的意义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实践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小城镇的环境意义不仅能使环境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安全感和归属感等,而且和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使得生活环境更加动人。因此,城市设计要加强环境的意义,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注重社会习俗和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对小城镇形体和空间的造型、尺度及色彩等进行规定,从而使小城镇的整体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
2.3社会环境的表达
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反映社会结构是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的和深层次的因素。在小城镇物质形态背后潜藏着人与物、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和社会网络。这种社会网络经过长期历史积累沉淀而成,能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它的无形组织,对于居民精神的依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并给人们带来安全感、亲切感、邻里感、社会感、自我感和归属感。小城镇社会组织结构有血缘、地缘和宗教缘等,无视这种组织结构会使居民感到失落,不利于社会的安定。由于历史的积淀,小城镇的社会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相对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表现出相对稳定性。
这种社会形态不具有意识的组织就能形成,因此城市设计首先要保持原有社会网络,这样不但可以增加环境的舒适感,而且可以产生一种内聚作用,形成和谐的生活环境,成为社会安定的珍贵因素;其次要通过小城镇合理的用地布局赋予现代小城镇的社会组织以新的内容,适合居民当代的生活方式。
3小城镇的结构关系
结构是指事物内在要素的关系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城镇结构是指城镇的形体和空间区位分布特征及其组合规律,是技术能力与功能要求在形体和空间上的具体表现。任何一个城镇经历了长时期的变迀,都将逐渐呈现出各自的结构形态和组织关系。镇区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小城镇公共空间和形体的关系,从而建立小城镇的整体结构关系。
一些小城镇结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城镇基础设施、用地相容性、环境容量和建筑经济寿命等指标的影响,往往存在一种维持原有结构秩序化组成的趋向,使小城镇结构具有稳定性等特点。城市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小城镇原有的结构和原有城镇结构相协调,使小城镇的结构得到保护和延续。随着城镇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演变,城镇结构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如果城镇内部组织系统的变化滞后于发展变化,会导致城镇结构的衰退。
城市设计必须关注城镇的这种结构性衰退,使各组成要素和子系统按照新的方式重新排列组合,建立起一种新的动态平衡。小城镇结构的重整要延续和传承并发展原有的结构秩序,体现出小城镇整体结构的动态性。
作者简介:程俊虎(1974-),男,工程师,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1
在规划时至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小城镇特色:
1 经济和产业特征是小城镇特色的内在核心
小城镇不同于一般农村集镇, 农村集镇地域局限性大, 职能以提供农副产品交易为主, 而小城镇不仅是一定地域的商服中心、具有带动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 也是一个经济实体, 且经济增长是小城镇发展的主动力, 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 能形成迥异的城镇形态和布局结构, 由此反映城镇自身最本质的特色, 如工矿型、旅游型、商贸型小城镇, 煞费苦心具有完全不同的城镇风貌。在小城镇规划中, 产业趋同现象是可以避免也是必须避免的, 否则城镇将丧失个性。
2 区位交通条件也是塑造城镇特色的条件
小城镇自身经济是比较脆弱的, 必须通过与外部社会的产业联系, 才是有生命力, 不同的区位交通条件决定城镇发展依托外部优劣程度, 如大城市附近形成城效型小城镇, 行政边界则产生商贸型交通干线
交汇形成交通枢纽型小城镇, 行政边界则产生商贸型小城镇等功能完全不一样的小城镇。
3 利用自然环境强化特色
在景观上, 小城镇的主要优势, 是它优于城市的重要之处。自然环境在空间地貌上就有平原型、山区型、丘陵型、河谷型、湖泊型之分, 加之城镇、河流、山体、森林的各种组合是丰富多彩的, 决不会出现雷同, 因此, 巧妙利用环境, 通过对比、夸张、协调等手法, 如采用显山露水、在制高点设标志物、对景点等方式, 或直接将城镇布置在环境中将环境作为城镇内部的功能部分一即实现山水城镇模式。
4 道路网络是特色的主线
小城镇以小巧玲珑而令人兴奋, 其布局模式也应因地制宜, 对环境的利用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地形地貌, 特别是在路网上应当依山就势, 与河网水系相溶, 既节省投资, 又产生特色;同时还应从镇区路网格局的历史演变中探索其用地特点, 反对人为的选择山区方格网、平原自由式。
5 建筑风格特色是小城镇特色的直观反映
一个时代的建筑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结晶, 也是一段历史的缩影, 人们常说, 回顾历史就可以展望未来, 城镇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因此建筑风格也在延续。因现有小城镇管理技术人员水平较差, 规划中宜适当加深加细, 特别是在近期建设规划中, 要考虑建筑风格的连续性, 注重特点与实用相结合 (如满足庭院经济和农业生产的要求) , 在体量、色彩、高度、建材上, 应提出明确的要求, 但传统的生活方式必然被现代生活方式所代替, 地方材料加现代化的室内设施是小城镇建筑的必然取向。提倡建设小体量的农民公寓, 让农民们走出的同时, 也走出独门独院的生活方式。
6 历史文化的继承发展是小城镇特色的灵魂
我国的小城镇大多由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突出的集镇演变而来, 留有或多或少的文物古迹, 数千年历史遗存的古城墙、古建筑、古文物以及风土人情等构成了小城镇各自特有的历史文化环境。如前所述, 未来的小城镇不再主要以经济类型来划分, 而是以文化活动来分类, 其功能作用与现阶段不同, 将会兴起休闲型、体育型、文化型旅游型等小城镇。历史文脉的继承, 反映了城镇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就象具有不同经历的人, 其性格是决不一致的。保护利用好文物古迹、历史地段, 从中找到串联过去、今天和未来的发展线索, 去创造小城镇文化, 这才是小城镇特色的最高境界。保护小城镇中的文物古迹, 就是保护其历史文物遗产。
7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小城镇特色
小城镇的生态环境较脆弱, 容易遭到破坏, 生态环境质量高低, 决定了小城镇未来发展潜力的大小, 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 才能实现城镇特色的持续演变, 否则将失去生命力。这就要求小城镇规划中集中布置工业小区, 发展无污染工业, 建设高效的基础设施, 来支撑小城镇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 在规划中, 小城镇特色应当从经济发展中把握, 从自然中去发现, 从历史长河中去感悟, 从区位交通中去前判断, 从建筑实体中去表现。通过精心构思, 完成创造性的规划设计, 不能把小城镇规划作为一个机械的工作来完成。
摘要:未来的小城镇, 不象现在是以发展经济和带动农村发展为主要职能, 而是城市现代化生活方式与田园风光完美结合的场所, 是人们返朴归真、崇尚自然的理想归宿, 因此, 其特色塑造在规划设计中致关重要。
摘要:小城镇人口数量是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规划管理对城市化进程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小城鎮的规划发展会影响到社会经济效益的取得。然而,目前城镇的管理情况并不完善,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限制社会整体前进步伐,所以加强对其研究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小城镇规划管理机制的现状,并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一些个人意见,希望能对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帮助,促进城镇更好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规划管理;小城镇;分析研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步伐也紧跟时代潮流,呈现迅速上升趋势,整体的城镇面貌发生显著改变,并且人们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明显增强。小城镇规划管理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目标,具有引领、指导的重要作用,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管理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所以只有提高管理机制建设,才能不断推动我国城镇工作,进而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
一、小城镇中管理机制的运行
(一)管理体制的建设。当下我国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大部分采用的措施都是由县级行政部门负责主要的建设管理内容,下设相应的乡镇管理科,负责乡镇的规划指导,而作为县级城市的主管部门,则是负责政府所在地的管理工作。
(二)小城镇的具体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乡镇级别的建设管理部门只是设置单独的办公室和相应的助理职位,总体规模较小,作为规划建设的主要管理部门,并协助一书一证、一书两证工作的颁发任务[1]。
二、小城镇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在很多小城镇管理中,实际机构设置与体制内容规划并不一致,使得很多职能部门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给管理工作造成困扰,上级主管单位对村镇业务的管理,主要是对决策、理论等方面加以指导,具体的管理工作依旧是城镇部门负责,但是这些工作任务却是非常困难的,其中主要包括路面绿化、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基础设施维护等,这些方面都需要城镇部门进行建设管理,人员的缺乏和经济费用不足,严重限制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执法过程不规范
我国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措施,控制城镇规划行为,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遇到诸多阻碍。一是执法主体的差异,不同级别的部门负责的执法区域各不相同,但是上级部门对下级的管理约束时,经常会因为制度要求不和等发生矛盾,在执法时无法更好的完成任务。二是执法人员缺乏,查处力度不够,加之部分领导对某些工程项目的特殊待遇,使得违法违规行为泛滥,规划管理工作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三)人员、经费不足
规划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不但要求人员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要熟悉各项政策内容,才能更好的完成小城镇管理工作。由于小城镇普遍存在规划管理工作认识不足的现象,导致人员的编排分配无法满足职能部门要求,并且缺少经费,造成基础设施简陋,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时间不足,最终使得人员的能力高低不平,影响到工作实施。在管理中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旦资金出现问题,会严重限制工程项目的建设,并且管理人员的工资比较低,无法招揽专业能力强的规划管理者[2]。
(四)评估、监督机制缺乏
在小城镇规划管理中,大多管理者是根据既定目标执行工程任务,却往往忽视了对城镇市场的开发,对土地资源、旅游资源造成浪费,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导致资金流失严重。另外,对于规划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监督机制,致使一些徇私枉法、违规违纪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对小城镇的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三、城镇管理工作的解决方法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用法律手段约束管理者行为,相关部门要严格执法,对待违纪人员要进行严格处置,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政府部门积极组织建立调查小组,不定期进行抽查,切实抓好下属工作。规范机构部门职责,权责统一,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避免出现相互推诿,懈怠工作的现象发生。提高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明确划分各等级、各部门的责任,另外政府要加强城镇规划工作的经济投入,以坚实的资金力量作为基础,便于规划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百姓生活。
(二)统一执法机构
明确规定城镇规划管理主体,可以设立单独的部门,负责城镇绿化建设、工程项目、市容市貌等多项工作。另外统一各单位机构的制度标准,并按照要求严格执行,避免实际工作中出现差别对待的情况,阻碍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提高管理者素质
首先,抬高管理人员的选拔门槛,对其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充分考核,在具备从业资格证后,才能正式上岗工作。其次,加强对人员的前期培训动作,尽快熟悉掌握工作任务,方便日后规划管理任务的有效开展。再次,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结合当地的具体特色,制定符合实际的方案计划,指导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3]。最后,合理分配产业布局,主动吸引外资,加大城镇的开发力度,从而促进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实行多种经营管理的目标。
(四)加强监管评估任务
对规划制度的建立,要经过全镇人大代表会议的决策才能实施,工程项目的投资竞标,具体施工工作的进行,这些步骤都需要严格的监管机构加以管理,杜绝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可以每一季度对小城镇规划管理进行评估,掌握近期的发展动态,并加以适当的引领,指导规划工作的实施。
(五)学习经验技术
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措施,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规划城镇工作,并借鉴外国的丰富经验,加强对管理者的技能培训,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学习工作心得,促进各城镇共同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小城镇规划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提高认知能力,彻底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努力做好规划管理工作,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小城镇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文中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统一执法机构、提高人员质量、加强监管评估任务、学习经验技术,希望通过这些手段能改善我国小城镇的现状,促进社会统一协调发展,推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聂真.小城镇技术管理导则编制初探——以成都市新津县兴义镇技术管理导则为例[J].四川建筑,2014,02:4-6+10.
[2]杨伟刚,齐曼.小城镇规划管理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邢台市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12,08:5-6.
1.引言
昆山市陆家镇东邻国际大都市上海、西靠古都苏州、中间近旁着我镇行政管辖市昆山城,地理环k十分优越。但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在城里没有地位,该镇农民一度被k里人称为“乡巴佬”,反映了城乡差别过分悬殊,城乡结构失衡,城乡关系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城乡联系著增强。中央多次提出“小城镇建设作为新时期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小康社会、是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强小城镇的建设与管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笔者参与村镇建设规划的论证以及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多年,先后完成了《陆家现代服务业综合园区控制性详规^《老镇区改造控制性详%《陆家新城区控制性详规》h编.修订工作。这些详规的‘思想是按照无村镇的规划要求,力争在规划的建设水平、经济发展方式、公共资源调配、社会管理能力、市民素质提异、富民强村载实现全面转升级,促进城^发展、社会和‘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向全面实现k乡一体化发展^历史性转变。
2.陆家镇现状
陆家镇,吴国丞相陆逊之孙陆机定居之处,为昆山市下属乡镇。镇总面积为35.6平方公里,本地户籍人口2万8千人,外来人口10万人,总人口逾12万之多,下设8个行政自然村,4个社区居委会。现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有12平方公里为工业基础区面积。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千强镇第6位,江苏省百强镇第25位,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围绕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城市功能提升相结合,形°成城市与广大农民之间交流“节点”,理想要素是建立城乡之间的“中转站”。
3.发展基础
小城镇建设离不开发展基础,有力于助推城乡一体化进程。我镇处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现有五大优势:一是拥有畅达无限的交通,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国道以及京沪高铁、沪宁城际轻轨交通大动脉穿镇而过,市内环线、外环线形^“二纵五横,,的交通框架;二是拥有集聚丰厚的工业基础,20世纪80年代是最早创办乡镇工业区之一,曾获得苏州市向明星镇,,的美誉;三是拥有特色的产业布局,以城际轻轨站点为节点,规划建设204平方公里的乡村小城,重点推进“一城四区”小城镇的重点规划,以提升城镇配套功能建设作为首要基础;四是拥有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资源,建立一级医院、省级示范院校、日处理万吨级污水处理厂,便民、利民、为民的公共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打造城乡一体化的格局中;五是拥有基本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镇职工有社会保险参保、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居民有医疗保险参保、建成残疾人#养服务中心、启动居家b老服务工程。
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水平不断提高,大置的`农民向镇区集中居住,农民逐渐市民化。
4.规划定位
城市功能的框架构建和社会建设的快速提升,对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更加重视,加快与城市融合发展,充分利用镇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上海,加快融入“大上海,,城市拓展圈,进一步突破建制镇的体制束缚,逐步形成与现代化城区发展相适应的空间布局、产业定位、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体系.为此,围绕昆山市基i实现现代&总目标,坚持产业结构调^与城市功能突破相结合,突出绿色生态理念,构建宜商宜居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取向,大力提高社会民生水平,推动传统乡镇向现代城区转变。
在建设小城镇的力度上,我们注重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融入中心,功能凸显。要把小城镇的发展与周边大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战略定位、规划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对接,进一步摆脱小k镇发展格提升城镇建设的服务功能;二是坚持环境优化,服务领先。要把小城镇功能提升与优化环境服务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充^发挥社会事业相对完善、镇区生态保护良好和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等综合优势,积极营造适应城市需求的环境和服务体系,逐步改变主要服务于制造经济的传统功能布局;三是坚持创业富民,内生发展。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提高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使小城镇的居民真正享受与大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四是坚持创新突破,探索示范。要把小城镇建设中有所突破,制定发展纲要,结合自身能力^发展规模,力求小城镇的魅力凸显、形成服务引力强劲的现代化、功能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小k镇城市重要功能区框架。
5.结语
1、乡(镇)政府驻地建设与发展背景条件
2、乡(镇)建设的现状条件及发展设想,发展规划
3、乡(镇)经济发展综合报告(包括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设想)4、2000~2004年乡(镇)政府驻地的用地规模、人口规模(按常住人口计算、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
5、2000~2004年乡(镇)域人口
6、乡政府驻地迁往地范围内人口
7、乡域范围内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储量、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8、乡域范围内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情况说明(地点、名称、年代、特点、保护级别)
9、乡政府驻地用地、用水条件评价。
10、现有工矿企业情况
名称及类型
规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工人人数
(镇)产值及利税
工业发展规划
11、地形图
乡政府驻地(拟建地)1:2000~3000
乡域1:10000~3000012、土地利用规划图
13、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14、乡政府(拟建地)的地质报告
15、文化教育设施(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分布、规模及发展规划(学生人数、占地规模、建筑面积)
16、医疗卫生
中心医院规模(床位数、占地面积);村卫生所位置、数量
17、集贸市场的分布、用地面积、成交额等
18、电力设施(输、供电线路,变电站的位置、数量、负荷等)
19、电讯设施(电讯网分布、电话普及率、邮政所、移动通信基站、网线等)
20、水利设施(渠,水库,位置、流量、库容量;灌溉设施等)及水文(河流、洪水淹没线)
21、农业经济区划
22、公路名称、等级、通行能力、质量、宽度、交通量
23、乡政府驻地主要道路长度、宽度、主要交叉口情况
24、乡政府驻地居住(分布、住宅总量、居住水平、建筑密度、平均层数等)
25、公建(文、教、体、卫、商等的名称、分布、建筑及用地规模)
26、园林绿化(公共绿地、苗圃、风景区等的分布、面积、建设使用情况)
27、乡政府驻地规划区范围
28、环境保护资料(环境质量、主要污染分布及治理措施)
29、土地使用情况(土地使用权的分布、土地价格等)
【小城镇市政工程规划】推荐阅读:
小城镇建设论文06-08
小城镇建设管理06-15
小城镇发展的模式09-24
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09-16
寺坪镇小城镇建设简介09-20
我市小城镇建设的思考11-08
小城镇建设的工作总结09-30
大河镇小城镇建设简介10-19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11-24
特色小城镇建设方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