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村职业教育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自学考试改革中存在着专业课程建设滞后、合适教材较少、助学系统不健全、技术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资源过于集中城市基层农村缺乏等问题。成人高等教育应完善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体系,加强网络助学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环节中的应用,面向高职高专发展自学考试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广播电视大学推进自学考试向基层农村拓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层农村职业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层农村职业教育论文 篇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近期,我们深入山东、江苏等地广大基层农村,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的看法是: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正处于关键的转折时期,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结构面临重大转变,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是稳定我国农业生产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

一、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加速转入非农产业,外出务工是主要形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对全国2749个村庄调查显示,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的已占48%。其中,转入本地非农产业的占21%,外出务工的占27%。外出务工已成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我们调查的山东省巨野县,2007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5.3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37.3%,;江苏省沭阳县现有农村劳动力70万人,其中常年在外打工人员达34.7%;河南省固始县2007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7.5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40%;甘肃省宁县24万农村劳动力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超过10万人,超过40%。大部分农户都有1—2人外出务工。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远低于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外出务工的比例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外出务工比例不仅高于东部地区,也高于本地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比例。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常年外出和举家外出比例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农民工工资待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也在发生转变。主要呈现三个特征:

一是由候鸟式的迁徙打工转变为常年外出。有关研究机构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完全脱离农业生产、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已接近20%。

二是举家外出、完全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民明显增加。近几年随着农民工权益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环境不断改善,农民举家外出务工的比例逐年提高。按地域来看,西部地区举家外出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闲打工、农忙务农”的兼业化特征正在逐步淡化,大多数转移劳动力即使农忙时也不再返乡帮工,成为专职打工者。农业部调查显示,2005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中,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占58%,比2002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农民外出务工职业的稳定性增强,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转变。

(三)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员素质结构来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青壮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表明,40岁以下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比例为82%,近七成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已经实现转移。江苏省2007年抽样调查显示,农村转移劳动力中45岁以下的青壮年比例为78.1%,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为84.1%,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人数的比例为37.2%。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区域和行业仍然比较集中,但近年来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

国家统计局2006年调查显示,东部沿海省份和大中城市仍然是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区域。东部地区吸收了近七成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仍然是农民外出务工的首选。四川省中江县的调研材料显示,2007年前往广东、上海、北京三地的农村外出务工比例为47%。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其中制造业占35.7%,建筑业占20.5%,服务业占40.5%。近几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逐步向地级市和县城延伸的趋向,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五)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劳动力供给开始进入新阶段

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140元,增幅9.5%,是198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工资性收入159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6%。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四川省2007年农村劳动力实现劳务收入达到1077亿元,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631.8元,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60%。

(六)新一代农民开始成为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主体,厌农思想比较严重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已经进入代际转换时期,80后农民已经开始成为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1980年后出生、年满16周岁的农民超过1亿人。这些农民一般都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许多还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很少参加农业劳动,离开学校后往往直接进入城市务工,已经不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经验和技能。同时,他们在思想上存在厌农倾向,向往城市生活,有着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代表着新一代农民工的主流。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一是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扩大了农村单个农业生产者的经营规模,使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向转变,不仅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推动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对我国农业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变革带来积极的影响。在山东调研时一位村干部告诉我们,他们村现有耕地1000多亩,200多户,户均耕地5亩多,每户只要出1—2个劳动力就能把地种了。这几年村里人都外出打工了,好多地都交给亲戚或者转包给别人去种,每个劳动力能种10亩多地,有的农户甚至转包种了几十亩地。

二是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外出,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也在发生转变,资本替代劳力、机械代替人工、互助替代单干等趋势正在逐步形成,促进了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组织化和农村互助合作程度的提高。据河南省有关材料显示,当前全省小麦、玉米的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已超过90%,农村土地正在向种粮大户和专业户集中,农村互帮互助的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农业投入来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不断增长和工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据江苏省对全省3400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56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476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幅达到13%,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53.5%。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7.9%,平均每户都有一人外出打工。2007年全区农民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人均9634元,占农民家庭年收入的67%。务工收入不断增长,也提高了农民加大农业投入的能力。

四是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转变和素质的提高,返乡创业推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也是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河南省固始县有50万农民常年在外打工,目前已有4.9万人返乡创业,他们有的成为当地乡镇企业的技术骨干,有的还成为自主创业的农民企业家,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二)不利影响

一是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给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影响。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就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越发成为一种家庭副业,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冲击尤为突出。在山东调研时了解到,当前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对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关注度在逐步下降,过去那种精耕细作的耕种方式已很难看到,粮食生产更多是一种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农民对粮食生产怀有一种“欲弃之、犹未舍”的心态。地方同志讲:这几年国家政策好了,种粮食还能得到不少补贴,大家都很感激政府,但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涨的太快,用工成本也提高了,种粮食还是不挣钱。农民种粮收入比重越来越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产业上去了,长期下去将影响粮食生产,不可不防。

二是部分地区出现土地撂荒现象。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民撂荒的土地主要是耕种难度较大、土地产出率不高的坡耕地、边角地和劣质地,平原耕地和产出率高的好地被撂荒的不多。调研中我们发现,土地撂荒现象也存在一定地区差异性。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紧缺,撂荒现象比较少,西部地区土地资源量大、耕地质量低、产出率不高,撂荒现象较为突出。在江苏调研时,据当地群众讲:江苏人多地少,自古就有珍惜土地的传统。当前种粮效益不高,但发展高效农业,种植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的效益还是非常不错的,老百姓舍不得撂荒土地。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反映,由于当地土地贫瘠、耕作难度大、产出效益低下,加之近几年农村劳动力不足,目前离村庄稍远一点的农田已经大部分撂荒,这几年粮食生产是下降的。

三是影响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当前农业生产中最大的问题是农田水利设施不足,许多水利设施还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大部分已经报废,个别还在带病运行。近年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造成留乡劳动力短缺,进一步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难度。同时,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过去像修路打井、治安联防现在也没人干了,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缓慢,给农村和谐稳定和社会风气也带来不利影响。

四是农业科技推广难度加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素质较低,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技术的意识、能力差,影响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使用。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供求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由“无限供给”开始向“有限供给”转变,由总量型过剩矛盾向结构型矛盾转变。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阶段性变化,对我国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等都带来深刻影响。顺应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积极引导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的引导和服务工作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既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因此,要继续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和服务,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保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居住、医疗、劳动保护及子女教育问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经济,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

(二)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农村“一事一议”、取消“两工”等制度的实施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我国农村微观投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既缺乏劳动力又面临资金投资不足的艰难境地,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因此,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进政府支农方式,尽可能增加农业生产性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要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搞好农田渠系配套,提高农业灌溉系数,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要进一步改革政府支农投入方式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产权制度,探索建立适应农田水利建设需要的投入运行管理机制。

(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足,小生产直接面对大市场,是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外出,农业劳动力短缺的形势下,把留乡农民组织起来,加强农村各类合作组织建设,是破解我国农业生产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一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村种养大户、运销大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政府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二是推进农村综合性互助合作组织建设,鼓励留乡农民建立以互帮互助为目的的农村互助合作社,政府对此予以支持和引导。三是探索建立农民维权协会等农民权益保护组织,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诉求。

(四)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

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解决广大农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二是要提高农机化服务水平,提高机耕、机播、机收等作业质量。三是鼓励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解决留乡农民的医疗卫生、居家养老和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

(五)加强留乡务农农民的培训工作

在继续实施阳光工程等一系列针对外出务工农民培训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留乡务农农民的培训工作。要发挥农村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的模范带动作用,鼓励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农村新一代农民对农业的感情和兴趣。要大力发展农业高中和农业中等职业教育,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培养职业农民。

(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

农田撂荒的根本原因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土地流转渠道不畅也是农田撂荒的诱因之一。因此,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不动摇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农村土地向种粮大户、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中,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要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租赁抵押机制,加快农村土地由资源向资本化转化。

(七)加强农村保障体系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完善农村社会服务救助体系,解决农村留守人员问题等。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

作者:胡恒洋 张俊峰

基层农村职业教育论文 篇2:

我国自学考试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要:自学考试改革中存在着专业课程建设滞后、合适教材较少、助学系统不健全、技术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资源过于集中城市基层农村缺乏等问题。成人高等教育应完善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体系,加强网络助学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环节中的应用,面向高职高专发展自学考试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广播电视大学推进自学考试向基层农村拓展。

关键词:继续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发展

一、自学考试改革的状况及趋势

在经历了学历教育的补偿阶段、高考落榜考生的学历教育补充阶段后,自学考试这个以“宽进严出、低通过率”为特色的“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三位一体的考试制度,逐渐转变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继续教育形式,丰富了高等继续教育资源,形成了多元化的高等继续教育办学格局。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参加自学考试学历教育考生累计达5420万人(不计重复),其中,920万人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毕业生人数相当于130所万人规模大学20年毕业生人数的总和。此外,自学考试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制度,及时解决自学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了自学考试健康有序的运行发展。比如: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性质,明确了它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其他一些管理规定对于加强自学考试质量管理、规范社会助学、严肃考风考纪、修订专业目录和扩大服务领域等方面也提出了详细要求。

根据教育发展统计公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报考在2000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目前,除了个别地区报告规模上升,全国报考总体规模有所下滑;报考专科教育规模下降,报考本科教育人数增加;低龄考生减少,在职成年考生增多,考生职业种类增多。在职考生参加自学考试,有些是为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以适应可能出现的转岗换岗;另外一些报考第二学历,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在职考生的增多直接提升了自学考试考生考前的学历层次。目前,全国及各地考办正在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尝试与其他各类高等继续教育形式的沟通衔接和优势互补,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更主动地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比如,2009年,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推出了核心课程的“同层课程超市”大选考制,这一制度允许自考学生在保证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在相同学历层次已开考的课程中进行选修,修完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达到学分要求,即可按照核心课程专业毕业。这种做法改变了传统自学考试单纯按照学科体系设置课程,以及根据课程安排学习内容的状况,实现了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学习者个性发展的统筹,有利于学生发展和人才培养。

二、自学考试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课程建设滞后,缺少合适的教材。自学考试不同于传统的校园教育,没有设计完整的教学计划和编排严格的教学进度,只有通过专业和课程设置确定自学考试的培养目标。自学考试的专业和课程结构一直模仿普通高等教育,但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是学术型、研究型,自学考试则着重培养专科职业技能型、本科应用型,二者培养目标不同,其专业和课程结构自然有所不同。2002年,全国自学考试考委统一实施了新的专业考试计划,组织制定和编写了全国通用的课程考试大纲和教材,但这与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市场为导向发生了矛盾,并且在有的专业课程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时,该专业课程的调整就成了全国性的问题了,部分省、市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建设得不到支持,发展滞后。由于自学考试迅速发展、专业课程和开考计划调整频繁,自学考试使用的教材无法及时更新,其中一大部分还是借用针对普通本科全日制学生使用的教材,这样无法照顾到自考学生的“个人自学”学习特点,使其无法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导致学习难度加大,打击了考生参加自考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 助学系统不健全,技术相对落后。人们对自学考试的认识,之所以从“一种考试制度”转变为“一种高等教育形式”,社会助学的作用功不可没。社会助学的主办单位主要有委托开考部门、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助学形式包括全日制脱产助学班、业余课程辅导、短期培训和临考串讲,以及最近出现的网络助学。普通高等学校由于高考扩招、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教学资源有限,举办自考脱产助学班的热情降低;依靠自考助学发展壮大的民办高校,存在助学指导思想不端正的问题。重招生轻管理,重规模轻质量,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将自考助学作为学校“创收”的一种手段;社会力量举办的助学活动,近几年,屡见“只助考不助学”、“中介违规招生”和“乱收费”等助学不力的现象,影响很坏。自考社会助学领域存在助学系统不健全、管理松散不到位、助学专业过于集中和助学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使其不能惠及发展落后地区的自考学生,不能更好地促进自学考试的改革发展。

3 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人均可占有的高等教育资源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这就决定了工学矛盾小和教育资源占有少的自学考试,仍然是不少高等教育需求者的选择,自学考试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自学考试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定位,全国考办和广大自考生一直在不断探索,先后经历了“大力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和“积极面向职业教育”等阶段,但是,其中还是以考生考试为主,以考试带动教学,考什么就教学生学什么,学习内容简单,范围狭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无法满足考生实践性、技能性学习的要求。现阶段,自学考试考生的生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多为高中及以下学历,而如今考生学历有的还具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水平,考生学历星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且在职考生的比例占据大多数。在新形势下如何定位自学考试,调整自学考试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今后自学考试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

4 资源过于集中城市基层农村缺乏。20世纪90年代,就曾明确提出“自学考试要面向农村”。然而,由于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城市,除了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自学考试发展较快,绝大部分基层农村自学考试事业的发展仍然缓慢。中国教育在线自考频道公布的农业类专业,本科层次有36个,专科层次有45个。我们以部分省份近年来开办的自学考试农业类专业为例,说明农村自学考试发展不平衡和适合农民自考专业的缺乏。广东省2013年计划开设的农业类专业本科为3个,专科为5个;浙江省2012年开设的农业类专业,本科为1个专科为6个;江苏省2012年开设的农业类专业,本科为3个,专科为5个,这说明沿海发达地区对农村自学考试的发展足够重视。反观部分农业大省自学考试开考的农业类专业,河南省2013年计划开设农业类专业为本科8个和专科1个;山东省2013年计划开设农业类专业只有1个畜牧兽医本科专业;安徽省2012年开设农业类专业只有1个林业生态环境工程与管理本科专业,这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形成巨大反差。如何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自学考试灵活开放的教学特色,促进自学考试向农村的渗透和延伸,为农业和农村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是当前自学考试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深化自学考试改革的对策

1 借鉴成人高等教育完善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体系。成人高等教育参照普通高等教育比较成熟、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学校自身专业优势,减少公共必修课,保证必要的专业必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求学需求,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应用能力培养并重有成人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体系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自学考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第一线的职业型、应用型实用人才。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与时俱进,突出职业技术性,借鉴成人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具有自学考试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坚定“按需设考、考为所需”的专业设置原则,停考或调整部分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不断优化专业层次结构;其次,加强全国考办对开考专业计划的专家论证,严格新专业的开考申请审批,积极鼓励各省、市开办具有市场需求和地方特色的专科专业;最后,完善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块建设,拓展免修、免考和课程学分互认,探索课程评价模式和反馈机制,使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此外,认真选择、及时更新自学考试教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选择具有较多案例分析、详细的背景资料和参考材料,以及精选的练习题和思考题等可读性强的教材。

2 加强网络助学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环节中的应用。网络教育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社会助学是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凸显自学考试教育功能的重要环节。在助学单位实体的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虚拟的网络助学应运而生。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助学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手段,通过整合助学单位的学习资源,突破了传统助学模式的时空限制,搭建了自考学生与助学单位之间的桥梁,提供了各级、各层、各方面沟通交流的渠道,有效健全了自学考试的助学系统,充分保障了自学考试社会化助学体系的运转。借鉴网络教育近几年迅速发展的经验,网络助学在社会助学环节中应该加强助学单位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开发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符合自考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课件和多媒体资源,有效激发考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助学效率,培养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和打造技术先进的网络助学平台,重视网络助学平台的教师配备和培训管理,通过BBS、Blog、QQ等工具进行辅导和答疑,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注意收集和整理考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丰富网络课程的学习形式和内容,逐步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满足自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 面向高职高专发展自学考试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高等教育在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具体说,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自学考试不仅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求他们成为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职业型、应用型实用人才。然而,自学考试实际上无法向考生提供实践教学和培训基地,导致自考毕业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所以,自学考试应当发挥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优势,加强与高职高专的沟通与衔接,发展职业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做好自学考试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的“专本衔接”工作,满足高职高专学生完成专科教育后,希望进一步学习,取得高一层次学历的需要,节约时间成本和加快成才速度,同时也弥补了自学考试实践课程薄弱的缺陷,为自学考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此外,自学考试面向高职高专发展,实现高职高专与非学历证书自学考试“捆绑式”发展,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加强与企业、行业合作,开展“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帮助自考学生树立信心,以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投身于职场竞争。

4 依托广播电视大学推进自学考试向基层农村拓展。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目前拥有1所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945所地市级电大分校(工作站)和1842个县级电大工作站,全国电大现有教学班(点)46724个。它始终坚持面向基层、行业、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肩负着“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努力使人人享优质教育”的使命。没有入学门槛和招生计划限制的自学考试,其对于实现教育公平的作用不可低估。20世纪末提出的发挥自学考试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为农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目标,时至今日仍未达到。原因之一是农村所处地理位置较为分散而教育资源极其有限,教学组织很难开展。依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组织特点,促进自学考试向基层农村拓展,首先,加强基层农村教育资源硬件建设。可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的工作站和教学点,定期为自考学生提供教学辅导,或采用光盘或卫星电视传递授课信息,尽可能地为农村自考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其次,制定法规政策,加大参与力度和财政扶持。可以采取免费发放“学习券”的形式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农民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拓展自学考试在农村的覆盖面。再次,以市场需求和农民需求为导向,开办一些符合农村实际、实用性强的涉农专业,服务于“三农”,保证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推进农村自学考试非学历职业教育,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作者:张靖磊

基层农村职业教育论文 篇3: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政府精准定向扶贫、乡村文明振兴乡村战略纲要等文化政策规划的大力实施,农村基层群众文化自身建设能力的实际重要性正在愈发得到凸显。发挥农村人民群众文化主体的实际支撑作用,有助于继续深化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建设,有助于全面提高我省全面初步建成农村小康社会成果的文明成色内涵,以及农村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水平的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建设开展的积极意义,以及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从组织政策、队伍基础建设、文化形式改革等几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以进一步为开展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党组织建设开展提供指导性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文化产业发展

前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另外,中国共产党要建立引导活力乡村,建立有深度、有温度的基层政府治理机构,文化之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我们中华民族这种传统文化价值能力的肯定,也是民族对增强自身强大文化生命力的根本政治支撑,要建立全面持久有力的政治文化核心,农民基层群众文化阵地始终是很关键的一环[1]。本文主要根据当代农村文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有效策略以及改进措施,为今后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创新和长远发展提供借鉴。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建设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建设中国农村文化市场,想要让中国农村文化市场更加坚实和牢固,就必须坚实稳固思想基础,要稳定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市场,就可以最大程度的让老百姓真正享受现代物质生活中带来的文化快乐,以及丰富人们本身的精神世界,随着我们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大力推进丰富多彩健康的业余文化活动,农村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多姿多彩, 当前,我国基层正处于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活动中,农村基层群众文化阵地载体建设的活动成效如何,对于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战工作成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建设试点工作不仅在当前攻坚战任务中承担着"扶志"的作用,还能进一步发挥起"扶智"阵地的造血功能,目前在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某些山区结合部的边远乡镇,可以发挥其先导性的意义的和示范性作用。在推进新一轮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示范点建设等活动中,通过因地制宜设立了农村书屋、文化站、文化墙展区等多项组织形式,让基层人民群众通过在家中感受国内外先进科技文化,通过自身耳濡目染来快速全面提升个人思想和文化素养,从而提升我们美丽乡村生活水平及文明程度。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一直以来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既是农民群众获得新知识的需要,也是农民群众热爱生活的具体表现,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

随着当今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事业的一体化,城镇化改革的深入,农村文化建设将不断稳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得到较大发展,但是相对不协调、平衡化的矛盾却日益凸显。东部一些地区,尤其是南部沿海城市,以及国内一线中心城市附近的农村基础设施相对完善[3]。但是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单位受上述复杂因素所影响,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配套文体设施仍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西部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项目的开展效果。

2、重視程度不够

在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量也在保持不断的增长。如何组织开展更丰富多元的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关系到农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满意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介于全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滞后现状,不少地区基层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特殊性,只一味的追求经济上的繁荣,而忽略了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4]。有些地方基础设施正在逐渐沦为一种摆设,甚至会被逐渐损毁殆尽,这种文化思想已严重阻碍了全国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3、文化建设人员缺乏

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广大文体人的努力奉献,但是由于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多,实际的工作环境也比较差,薪资水平也比较低,导致了村里很多文艺青年外出务工的尴尬现象,随着农村专业人才、人员的流失,文化站等部门工作人员,就存在老龄化严重的现象[5]。并且群众老龄化的工作人员,由于本身思想观念过于陈旧,不管是自身对于农村文化活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城乡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等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组织的工作实施与团体运行更加不稳定。

三、解决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问题的措施

1、要不断完善发展政策,稳定资金的来源

随着美丽农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也为农村基层群众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作为政府一方面要保持对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宏观调控能力,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升群众的积极性。也要不断的完善政策支持稳定农村基层文化的资金来源,引领基层群众文化不断发展,推动文化在农村开花结果。

2 、组建能力强、素质高的工作队伍

伴随着农村基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就要求工作人员素质高,能力强,这就对农村基层群众文化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农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有良好的组织架构,优秀的领导,这就必须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把握群众文化方向,聆听群众的声音,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还需要深入了解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不断的提高工作能力,也要不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素养,从而使他们具备优秀的工作能力。

3、要完善农村基层文化的服务设施,创新文化形式

服务公益设施文化是有效实施农村基层群众文化体系建设项目的基本前提,还是保证文化工作机构正常运转的基础,目前全国农村基层文化产业普遍存在公共设施短缺、缺乏维护,甚至构成破坏等现状,在社区今后的规划过程中,基层部门要重视并不断的优化文化基础服务功能设施,补充并更新短期落后的基础设施配置,同时不断的优化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的能力,保证农村群众高质量的人文精神食粮[6]。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问题一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的主要问题,是关系着我国和我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如果没有农业的基础和积累以及大力的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国农业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如果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与和谐稳定,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稳定,如果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康。

而随着国家推进振兴乡村、脱贫攻坚攻发展战略,加强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中国农业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开展学习型社会主义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就必须坚持更加标准的要求,要坚持文化发展创新道路,就必须坚持理论科学自信、法律制度体系的自信,不断的汲取中华民族与先进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智慧精髓,要不断探索创新符合我国国情特色,走农村基层群众文化道路,另外,政府也要全面推动乡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繁荣稳定创造扎实的基础,还要提供一种健康和谐的党内政治和外部政治环境,更好的促进我国乡村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精神文明,不断的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冯建新, 武银锋.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与管理创新[J]. 文化月刊, 2020(5):102-103.

[2]李艳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探究[J]. 船舶职业教育, 2020, 8(6):3.

[3]何志海.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20(29):229-229.

[4]孙玉平. 浅谈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管理[J]. 2020(42)186-186.

[5]张喜春. 探析新时代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问题和对策[J]. IT经理世界, 2020(4):71-72.

[6]王绍波. 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新思路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28):2-5-6.

作者简介:李瑞 (1967年10月—);性別:男;民族:汉;籍贯:河南固始

;职称:馆员;学历:本科;单位:固始县文化馆;研究方向:群文理论研究

作者:李瑞

上一篇:经营工作汇报(精选2篇)下一篇:策划活动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