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场所,而班级文化建设是师生共同追求班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过程。学校要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来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组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组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论文 篇1:

以小组合作为核心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与策略

如果说一个班级有什么东西对学生影响最大、学生多年后最值得回味和留恋的、也最值得班主任努力的,那就是这个班级的文化了。俗话说:家有家风。那么班级就应有班风,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好比是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当地民俗对原住民的影响。班级文化它不是华丽的外表,如没有对学生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文化”,就不是真正的班级文化,建设这样的“空壳班级文化”也没有意义。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如学生间缺乏合作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就是因缺乏厚实的班级文化来支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育学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针对初中学生中存在这样的现状,个人认为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文化引领,构建以小组合作为核心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班级文化建设要有明確的核心目标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学校的缩影,而班级文化是在教育教学中班集体形成的达到一种高度默契的氛围,是班级学生价值观念的反映。班级文化建设核心要切中班级发展的痛点,也要锁定未来的班级文化品牌,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如我校在积极对学生进行养正教育,秉承“弘道养正、长善救失、五育并举、臻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弘扬“以正为范、以正为荣、以正为美、以正为贵”的养正精神;以“浩然正气、君子风范”为核心素养,培育健康、善良、智慧、有责任心的品正才实的学子。因此,班级文化目标要与学校养正教育目标相一致,使班级成员具有正能量、使其在学习、生活中永不言败。

二、健全班级文化制度建设

(1)制定班级公约。班级公约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的约定,对学生有一定的限制、约束作用。开始制定班级公约时班主任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团结、合作等意识。在这样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都写,班主任老师和班委会成员对所有学生写的公约进行选择、合并、剔除、添加形成初稿,而后经班级大会通过,再润色,最终形成定稿。

班级公约应具有的特点:主要内容来自学生,符合本班学生特点,体现班级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高度对学生具有指导、引领作用,体现班级特色、独一无二,传递正能量。

如我班制定的班级公约是:

仪容仪表 举止端庄 尊师重友 养正大方

爱护公物 牢记不忘 惜时守时 勇于争光

晨会集会 自习课堂 诚信考场 安静守望

坐姿站姿 充满阳刚 班级建设 有我担当

(2)制定健全的制度

构建以小组合作为核心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就必须让每个小组都动起来,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动力,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都愿意为小组的学习、实践、活动共同目标去努力奋斗,就必须健全制度,健全完善的评价机制。

如我所带的班级建立的评价制度有:《班级三严三规细则》、《小组文化评比细则》、《学生食堂文明就餐细则》、《上下学排队细则》、《养正课堂标准》、《小组合作评价标准》、《晨诵午读暮省标准》、《自习课军队式纪律标准》、《阳光大课间标准》、《班级卫生评比标准》、《文明班级约法三章》、《三正四自十不准条例》等,以规章制度引领、规范学生健康成长。

三、开展主题教育注重合作过程

班级管理实行“特色岗位”管理模式,宗旨是:人人参与管理,提高自主能力。使学生达到:自尊、自律、自主、自理。为达到目标就要对学生加强平时的主题教育,注重小组合作过程。

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设班长、值日班长、各学科课代表、小组长、各学习小组、全班学生岗位承包到人。班长负责班级全面、值日班长负责管理一天,班务实行岗位承包制,班级班务承包到人,“人人有班务,个个能自主”,营造“我为班级做贡献,班级因我而风采”的班级氛围。

如以小组开展“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特色岗位活动、争当“孝亲敬长好少年”活动、“我是文明礼仪标兵”活动等,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领班级文化建设。

四、合理编排小组,明确组内分工

班级文化建设要以小组开展进行,而合理的编排小组是提高班级管理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探究。因此小组编排要讲究策略。要让每个小组都成为“动车组”,组长就是“动车头”,小组合作编排从性别、性格、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多个因素考虑,组建成若干个4人合作小组,各组整体上水平相当,为日后班级公开、公平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评比奠定基础,既有利于小组整体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让成员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使成员之间在各种活动中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各自承担起各自的任务。在班级某项活动开展中这个学生有特长,他就是组长,其他三人就是记录员,而在班级开展另一项活动中,另外一个学生是组长,其他三人就是记录员,这样每人既都是组长又都是记录员。无论谁是组长都要协调成员间的关系,组织交流合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发动成员积极探讨、畅所欲言。记录员要记录好本组成员讨论形成的意见。

五、加强小组管理,竞争中合作,合作中发展。

对小组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岗位是什么、职责是什么,同时提出岗位要求,又起到示范作用。让他们明白各自的职责,懂得岗位是自己责任心的窗口,在小组内岗位不可或缺,深信在岗位上定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张扬自己的个性。

对小组加强评价,评价初期让学生分分必争“斤斤计较”,评价中要变化评价方式,让学生有新鲜感,评价后期要让学生淡化评价,形成自觉。小组评价内容要多,范围要广,有课堂评价、常规评价(自习课、集会、晨诵午读暮省、餐厅就餐、放学排队、卫生、跑操等)、成绩评价、其他评价;设立“状元小组”、“冠军小组”。实行小组升级制,设立小组升级评价方案,目的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让优秀成为习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工作。只要班主任老师用心、学生上心,全体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定能造就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班级文化,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打下基础。

注明: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以小组合作为核心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JCJYC212505023)研究成果。

作者:张学勇 李素娟

小组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论文 篇2:

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场所,而班级文化建设是师生共同追求班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过程。学校要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来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原因分析;队伍建设;主体作用;物质文化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战略目标中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出发点的落脚点。”中学是学生接受教育和成长的黄金时期,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

班级文化建设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建设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着对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内涵缺乏深入挖掘,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忽视民主性与执行力,班级行为文化建设走过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忽视生成过程,只重视班级学生成绩而轻视学生品德发展等问题。

分析其中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校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班级文化建设中没有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以至于师生对班级物质文明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没法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从而忽视其生成过程,造成班级文化建设在育人方面的低效。

三、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做好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因为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品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

1.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班级中的角色是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学校要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以此研究来促使教师学习班级文化的相关理论,更新观念,在研究与实践中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二是学校要重视校本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让教师全面了解班级文化的定义、功能及实施方法,并以班级为基地,以反思为中介把培训与班级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三是学校要重视教师帮扶活动,让优秀教师与薄弱教师建立师徒关系,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2.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以保证班级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并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班主任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彰,通过彰扬先进,鞭策后进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班主任要建立压力机制,明确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保障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的有效执行;三是班主任要建立良好的环境机制,通过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班级环境,让学生在体验班级归属感的同时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3.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本身结构;二是这些物质结构上蕴含的思想、规范和价值观以及学生对待这些物质的态度。物质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

基础。

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要做好“五化”工作:一是净化。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做好教室地板、墙壁、桌面、讲台、天花板等的清洁工作,给全体师生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二是绿化。班主任要和学生一起设计并在教室里摆放一些盆景或花草等绿色植物,让教室在绿色的点缀下充满青春的气息;三是美化。班主任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教室,张贴班级奋斗目标,设置班级文化墙、学习园地等,营造一种和谐高雅的氛围;四是规范化。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做到桌椅、讲台、卫生角等物品摆放规范化,让这种规范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五是教育化,班主任要充分挖掘班级布置的每一个细节所蕴含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4.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指为了维护班级成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维护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行为准则,并借以制约、传输某种价值,进而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

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要落实民主性原则,要发动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制定决策,做到“谋事在众、决策在己、成事在众”的工作法则,这样产生的班级制度符合班级成员的心理需求,学生也乐于执行和遵守;二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要重抓制度的落实,班级制度不仅仅是个文本,它只有在执行过程中才能体现班级的一种精神,班级成员要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规范和发展自己;三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要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反思一段时间以来自己在执行班级制度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以及接

下去如何改进等,让学生在反思与实践中养成自我管理的良好

习惯。

5.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品位是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班级行为文化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有价值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班级行为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管理理念和班级精神的折射,要让学生在班级行为文化建设中体验、感悟道德的内涵,让学生的品德在实践在形成,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

加强行为文化建设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以重大节日、重大时事为契机开展班级活动。比如,在每年的“三八”节、母亲节和父亲节,我们可以开展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级活动,通过举办亲情活动,开展演讲比赛、帮父母做家务、发短信等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亲子之情,培养他们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怀;二是以班会课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比如,通过“认识自我”为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不因自己的出身、长相等因素自满或自卑,要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信。

6.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班级精神文明建设是指被教师和学生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理想追求和意识形态等。班级精神文明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确立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因为共同奋斗目标是班级成员共同推崇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班主任要通过征集、讨论、修改等方式形成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并以此目标来激励班级成员,增加班级的凝聚力。二是要发挥班训、班徽和班歌的作用,班训、班徽和班歌能时时浸润、陶冶班级的每一位成员。每当学校的活动或是班级活动,当班级成员喊出自己的班训、举着自己的班徽,唱出自己的班歌时,学生的精神世界将得到升华,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将油然而生,并

激发他们为实现班级目标和自身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情怀。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工程,是班级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要不断完善并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许瑞瑞.我国班级文化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基础教育,2012(10).

[2]李会义.分析班级文化对中学管理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注:本文系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立项编号:JYYB-2013044。课题负责人:温超峰)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 福建省武平县实验中学)

?誗编辑 段丽君

作者:温超峰

小组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论文 篇3:

新时期提升中专班级文化建设水平的策略思考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对新时期提升中专班级文化建设水平的策略进行分析,包括建规立制与资金支持、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方式以及注重评价与导向引领。

【关键词】中专;班级文化;建设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而现有的中专的班级文化与学生的发展现状不匹配,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现状决定了重新审视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提高创新意识,转变思路,研究符合中专的班级文化特色建设的规律,成为重要的课题,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和解决的。

一、建规立制与资金支持

一项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制度的支持、规范和保障,班级文化建设同样如此。学校重视文化建设,学校有相关制度的支持,班级同样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学校和班级的协调一致下,班级文化建设才能生机盎然。

针对过去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重视程度相对不够的局面,为有效改善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应该增强重视的程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统筹规划,发挥教育教学的合力,从而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层次。具体措施上:学校成立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强有力的领导与支持平台。同时,聘请相关专家和导师,对职业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参与的班主任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加强理论与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建立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和运行机制,从宏观到微观,从学校到班级,定期开展研究讨论活动和理论学习活动,并建立奖励制度,考核制度,把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层面纳入到考核,并以此作为产生班级集体和班级学生个人的重要指标和条件。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相对成熟点或面,在宣传栏、校园电台等阵地进行大力宣传,从而给其它班级和班主任一些启示。并根据相关制度的要求提供经费保证,支持班级自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

二、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方式

丰富德育工作的形式和载体,需要结合中专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思想道德、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以及形势与政策教育。根据不同的班级的特点,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制定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且还依靠家长学校、社区企业的有利支撑,帮助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具有的耳濡目染特性和自我发展的特性,运用隐性的方式方法,把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贯串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全部因素中去,增强班级文化育人功能的时效性。

重视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作用。网络载体在班级文化的发展中具有相当的优势,并具有不可替代性。QQ群或电子信箱或班级微信,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交流,有于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虚拟环境下的人际沟通具有主体隐匿性的特性,相对更加简单地让学生吐露心声,网络环境下的师生、生生沟通具有以往的课堂教育无法具备的优点。因此,利用网络载体有效营造适合职业中学学生年龄特点的班级心理文化氛围,从而拓展班级特色文化空间,不仅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有效手段,也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途径之一。

构建立体化,多样化班级文化建设途径,有利于提升中专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首先,围绕学生培养目标和班级发展目标力争做到师生共同参与,注重突出问题的解决以及有效落实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奖惩。其次,作为育人最主要手段的日常课堂教学也应该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渠道。通过吸收在学生一定程度上参加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同时拓展和延伸班级文化建设的渠道,学校通过设立社区服务站或参观企业等方式,拓展和延伸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丰富实践途径,提高实践效果。第三,多种措施并举,完善主题教育活动。以一定主题为依托,采用课堂、校园以及社会等方面的结合,使主题教育活动形成相对规范、完善的文化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第四,通过学校学生日常行为建设和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长效化,有效提升和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自身的知行统一,而长效化的志愿者服务则是强化学生善意知的有效途径。第五,班级文化建设注重连续性和突出重点。在班级组建过程中,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和行为习惯养成,在班级相对稳定后,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突出责任和感恩教育,在即将顶岗实习阶段积极引导冠名班级企业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增强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养的养成。

三、注重评价与导向引领

1.完善班主任评价机制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校对班主任的评价牵扯到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能够指导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重点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为了提高中专班级文化建设的水平,学校需要加强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评价和考核。

学校应该适时地完善班主任评价机制,不断优化班主任评价机制,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和功能互补的德育工作队伍,切实解决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

2.建立完善监测系统

各个班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都能根据学校学生培养目标,结合班级建设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的学期计划,各个班级都能制定各个班级的发展计划。各个班级也能根据学校整体的活动安排,积极参与到学校活动中去。但是重要的是学校需要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的监测机制,定期检查和公布班级文化建设情况,挖掘优秀的班级文化建设案例,通过一定范围内的公示和宣传,给其它班级提供一定的思路。学校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监测制度,有利于发现和解决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不足,有助于学校积极帮助班主任克服困难,对学校各个班级的班级文化建设给予“过程”和“结果”的关注和指导,保证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是长期的、综合性的德育教育工作,它的内涵也非常丰富。班级文化建设属于一个“隐性”的教育力量,但是呈现出了班集体特有的精神面貌,是班级的灵魂所在。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需要班集体的每一名师生都参与进去,它不是静止的,它是变化发展的,是系统的。不断完善中专班级文化建设理论体系和实践,其最终目的是,将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最大化,以最直接、最有教育力量的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6.

[2]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吴立德.班级社会学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蒋少军

上一篇:包装车间工作总结下一篇:中职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