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文化怎样建设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班级文化怎样建设(精选11篇)

小学班级文化怎样建设 篇1

刘道扬襄州区龙王镇白集小学邮编:441129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事实上,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作用。关键词:建设熏陶建立促进巩固

从古时的“孟母三迁”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到今天的“环境出人才”,无不证明了环境文化的重要。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是陶冶学生的熔炉,班级更是学生心灵的归属地。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事实上,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表层影响和熏陶教育。

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到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学校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都看作是教育学生的契机。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我首先抓住了教室的布置作为突破口。

在当前,一些学生对于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至少,在审美的成熟程度上,有着相当的部分需要去充实。例如,他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愿意读文学作品和科技作品,而是喜欢读一些卡通图画,更有甚者,读一些无聊的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同学,而是采取引导的方式,告诉大家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如何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此外,更主要的是,我在班级布置上入手,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结合学校的要求,我和学生们一道,对教室进行了一番布置,在布置的过程中,就注意了对学生的影响,这其中,我首先注重了审美的要求,比如说墙壁报的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了与教育环境的和谐,注重了对衬美和结构美,并且力争做到与黑板上方的标语搭配,相互映衬。懂得美术的同学还在设计上做到了形式上的“开合”。更主要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做真正的设计者,教育者仅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这样,设计和布置的劳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去体验审美的情趣,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多了。同时,在积极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一举多得,可谓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

在内容上,墙报的设计更是注意了对学生的影响,做到不流于形式。墙报的内容从各个学科的学习到思想教育,从趣味知识到文体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与单调的卡通图画及呆板的卡通文字说明相比,优势顿时一览无余。这样,学生时时处于文化与知识的熏陶之中,教育效果自然提高。

二、丰富学生课内外生活,促进班集体文化活动的深化。

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要建设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

作为学生,谈到文化内涵,似乎太深刻了一点;但是,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至少使班级文化建设走向有机。在历史上,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很少能创造出历史文明,仿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尚且如此,一个班集体亦是如此。诚然,这里的“文化”,概念上有大小之别,但在所起的作用上,大致上是一样的,都有一种凝聚作用。

在这方面,应注重组织一些课内外的文体活动。针对班级的实际,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如在班级里组织各种球类比赛,棋类比赛,歌咏比赛。在比赛中,要注意引导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相互的配合,更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了集体荣誉感的学生,自然就会在各个方面有进取心。而有进取心的学生,就有了进步的可能,也就迈出了第一步。

其实,在大家看来,这也许并不算是什么文化,但我认为,一种精神,从广义上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们知道,大凡文化,必须先有一个集体,因为文化是在一个集体的范围内形成的、传播的。更进一步说,文化往往带有社会性,单个的人的个体,是无所谓文化可言的。因此,可以说,我开始了在班级范围内创建文化建设的,而且,这个开始还很成功。

当然,我也时时没有忘记,培养高尚品德,掌握文化知识,乃是学生受教育之本。在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初步形成之后,要尝试着引导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成绩上,每一个班级学习成绩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区别,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虽然在短时间内,或许学生们不会取得大的成绩,但我深信,一个好的班风已经形成以后,其他一切问题也就会很容易解决。在教师的组织下,全班同学组织了多个活动小组的同时,也组织了学习互助小组,在适合于他们的方法的引导下,一个进步的班集体正在形成。

三、建立班级内友爱、平等意识,促进班级文化的深层发展。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下,很少能有创造潜能的出现,其智商的发挥也会受到相当的影响。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差,缺少学习能力,更谈不上学习方法,由于心理上的因素,他们更加自尊,很怕别人看不起他们。而且,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

式来掩饰自己,种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学生在平常的表现上也不尽人意。

鉴于这一点,尊重学生,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就显得相当重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从来不摆出教师支配学生的架势,大家一律平等相待,像朋友一样相处。教师有了缺点,学生也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提出来,学生有不足,教师自然更是责无旁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指正。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友好的建设性的基础上的。经过师生共同努力,一种“闻过则改,友好互助”的班级文化悄然形成。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油然而生一种主人意识,这种主人意识,又促使学生的责任感被强化,由被动地被管教,到主动地为班级为学校考虑,学生的课上和课下表现自然就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质的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也并非轻而易举。在班级的整个改变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表现出现反复,有的甚至是反复多次,这就要求教育者,有相当的耐心,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也是最艰巨的工程,作为教师,科学的教育方法自然是必需的,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加重要,只要有一颗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平常之心,就一定能做好本职工作。

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下,进入了深层发展阶段,看似极简单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却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了极具影响的效应。在这里,每一次细微的关心,每一次充分的尊重,都在不断净化和陶冶着学生的心灵,都在鼓舞着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崎岖的求学之路上不断进取。

四、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升华是巩固文化建设的新起点。

在班级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将班级的建设深化。在以上基础上,我和同学们一起,为班级制定了更远大的目标。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了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制定了班级全体同学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中有包括学习目标和管理目标等。我们还根据一个学期的情况,归纳了已经形成的班风,即“团结协作,诚信文明;平等友善,开拓进取”。这样,班级的文化就得到了升华,变成了一种精神,成为永远激励全班同学努力向前的旗帜。

总之,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要想带好一个班级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去研究。笔者坚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一定能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富有特色的文明班集体。

小学班级文化怎样建设 篇2

一、建设班级物质文化,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等的主要场所。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室环境,从学生发展需要角度出发建设班级物质文化,才能助力学生发展和成长。首先,打造个性的教室墙壁,让墙壁“会说话”。目前,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个性缺失,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多是“一手操办”,学生未能参与进来。因此,为了打造个性的墙壁,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家”,布置教室。在大家的努力下,本班开辟了“信息窗口”,里边张贴着课程信息、值日卫生安排、班规等;还开辟了“学习园地”,学生可以分享各类学习信息,包括阅读建议、每日笑话、每日佳句等;还开辟了“争章台”,展示学生的争章表扬信息。其次,打造独具特色的图书角。“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角的建设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发动全体学生将自己的图书分享到图书角,每天安排人员负责图书角的管理工作,保证书籍的整洁。教师可以督促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定期举办“经典诵读”分享会,让图书角“活跃”起来。最后,定期更新黑板报。在营造文化氛围过程中,黑板报起到了举足重轻的作用。黑板报堪称“一方宝地”,但只有充分利用,其价值才能凸显出来。黑板报的主题可以由教师拟定,也可以让学生拟定,灵活多样。例如,以“经典诵读活动”为黑板报主题,宣传“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性,激发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

二、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精神文化对人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教师要注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以良好的精神文化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首先,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利用目标指引学生向前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奋斗目标。有了学生共同参与,学生积极性非常高,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探讨后,本班定下以“乐学,向上,人人争做好学生”的班级奋斗目标。教师将奋斗目标挂在教室正前方,时刻提醒学生。明确了班级奋斗目标,学生在一起交流班风,同样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最后定为“静、净、敬、竞”。其次,开展多元活动。例如,利用午睡前20分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生午饭之后,一般都会觉得无所事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20分钟,选取经典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通过这一活动,形成良好的习惯,引领班级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三、建设班级制度文化,调动学生参与制订

以往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教师过于“强硬”,以主观意识为主,“一手操办”色彩严重。为了让班级制度更人性化,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一起参与制订,实施民主管理。首先,班级公约的制订。班级公约可以与众不同,但要行之有效。例如,对于上课迟到者,“罚”学生连续当一周的“图书管理者”,并负责记录这一周班里其他学生的上课迟到、旷课记录工作。这样一来,学生需要承担两份工作,既要免费当好“图书管理者”,又要做好记录工作。这样的公约非常有意思,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人性化的一面,“罚”不是真正意义的“罚”,而是“罚”得有价值。其次,实行民主化班级管理。从班级干部的组建,再到管理实施,都由学生自主进行。例如,本班的班级干部都由学生投票选举,如果学生认为自己能力强的话,还可以大胆自荐,以在班级管理中发挥潜能,引领班集体蒸蒸日上。当然,班级干部要定期轮换,确保学生都有“当干部”的机会,让学生在各个岗位中体会到什么是责任,从而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共同努力,致力于班集体的发展。最后,建立班级“惩奖”制度。奖励与惩罚公开透明,具体细化,学生才会恪守规定,不触犯班规制度;学生才会积极向上,认真努力。例如,本班设立各种奖项,激励学生努力上进,如:“学习进步奖”“互帮互助奖”“热心公益奖”等。而对于违反纪律,不思上进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劳动”,将功补过。

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篇3

摘要: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完成对被教育者的“雕琢”。

关键词:教育;文化建设

1建设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作好对学生进行表层影响和熏陶的教育

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到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学校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都看作是教育学生的契机。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我首先抓住了教室的布置作为突破口。

在当前,一些学生对于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至少,在审美的成熟程度上,有着相当的部分需要去充实。例如,他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愿意读文学作品和科技作品,而是喜欢读一些卡通图画,更有甚者,读一些无聊的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同学,而是采取引导的方式,告诉大家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如何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此外,更主要的是,我在班级布置上人手,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结合学校的要求,我和学生们一道,对教室进行了一番布置,在布置的过程中,就注意了对学生的影响,这其中,我首先注重了审美的要求,比如说墙壁报的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了与教育环境的和谐,注重了对衬美和结构美,并且力争做到与黑板上方的标语搭配,相互映衬。懂得美术的同学还在设计上做到了形式上的“开合”。

更主要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并不一切都自己做主,而是让学生做真正的设计者,我仅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这样,设计和布置的劳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去体验审美的情趣,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多了,同时,在积极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一举多得,可谓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

2以学习为主线,以班级的凝聚力为轴心,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促进班集体文化活动的深化

作为学生,谈到文化内涵,似乎太深刻了一点;但是,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至少使班级文化建设走向有机,在历史上,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很少能创造出历史文明,仿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尚且如此,一个班集体亦是如此,诚然,这里的“文化”,概念上有大小之别,但在所起的作用上,大致上是一样的。都有一种凝聚作用。

在这方面,我尤其注重了组织一些课内外的文体活动,针对班级的实际,我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在一个学期里,班级组织了各种球类比赛,棋类比赛,歌咏比赛。在比赛中,我注意引导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相互的配合,更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从协作精神人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了集体荣誉感的学生,自然就会在各个方面有进取心。而有进取心的学生,就有了进步的可能,也就迈出了第一步。

3建立班级内友爱、平等的意识,促成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式。促进班级文化的深层发展。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下,很少能有创造潜能的出现,其智商的发挥也会受到相当的影响。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差,缺少学习能力,更谈不上学习方法,由于心理上的因素,他们更加自尊,很怕别人看不起他们。而且,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种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学生在平常的表现上也不尽人意。

4在诸多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升华,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巩固文化建设的新起点

在班级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将班级的建设深化。在以上基础上,我和同学们一起,为班级制定了更远大的目标。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了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制定了班级全体同学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中有包括学习目标和管理目标等。我们还根据一个学期的情况,归纳了已经形成的班风,即“团结协作,诚信文明;平等友善,开拓进取”。这样,班级的文化就得到了升华,变成了一种精神,成为永远激励全班同学努力向前的旗帜。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篇4

一、期初创建工作,忙碌是快乐

期初,学校要求各班创建特色班级,并要围绕特色主题拟定工作计划。一接到工作,我就开始思索起来,心里想着要为孩子们制定一份有意义的特色计划,让他们在活动中获益。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入学,抓紧对学校各项纪律规定,行为规范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一边强化常规教育,如在行为上,从开学第一天开始,要求每个学生做到严格校纪,不迟到早退。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要靠右行走,放学后的路队要整齐,有精神,就餐要有序,讲文明,课间不要大声喧哗,同学间要学会宽容,要融洽相处„„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我还创设真诚的教育氛围和实践的机会,使班级工作便很快上轨,为今后班级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边则着手特色班级的工作。

1、师生共同讨论。学生是特色创建的主人。班会课,我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创建特色班级的事,一来征求他们的意见,二则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意在让学生能全程参与,能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更自主地将其执行完成。学生各说己见,最后我们将目标锁定读书。

2、用心布置教室。特色内容敲定后,我马上写计划。另一头忙着搜集资料,布置教室。我想,既然是创建读书特色班级,就该把教室布置出具有浓浓书香味的韵味来。于是,我设计了 “书吧”“我们爱读书”专栏,学生把自己喜爱的书籍从家里拿来供大家一起赏读。并把学习的读后感及时地张贴上去。同一时期,我还出了一期全新的黑板报,在不停手的忙碌中,教室终于布置一新。看着学生如此充满浓浓书香的教室里学习,心里真高兴。班会课,我向学生介绍班级布置的意义,要求他们能在课间仔细去阅读,我告诉孩子们我们的特色班级正式成立,我们要按照计划努力做好制定的工作。

3、忙碌中收获快乐。期初是个繁忙的阶段,特色创建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那几天,我的办公桌、教室成了一个微型作坊台,画呀,剪呀,贴呀,发现需要补充的内容,立刻跑打印。然后,做好一样就贴上墙,接着再做下一个„„收获是快乐的,这是孩子对我工作肯定。每当看见孩子们驻足观望教室文化的时候,我想着:忙碌也是快乐的,他们给了我更多的信心。

二、创建工程,往复和提高

整个创建工作,我始终以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为中心,吸引学生坚持读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在书的海洋中自由畅游,汲取养分,与好书结成朋友,将创建工作积极的开展下去。

1、利用早读、班队,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介绍一些同龄儿童读书受益的先进事迹,并定期开展古诗词小小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2、坚持召开每月一次的有关读书方面的主题队会,如故事会、朗诵诗词大赛、精品故事大赛等等,给学生架设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提供进行互相交流,彼此学习的机会,同时增长知识,增进了解和友谊。

3、充分发挥班干部、小小读书迷的模范作用,经常召开小干部座谈会,商讨、研究班级特色工作,肯定长处,指出不足,逐步带动整体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活动中,涌现一批故事大王和小小读书迷。学生在活动中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4、利用家庭的力量,亲子读书收益颇丰。班级的读书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热情地为孩子选书买书,还一起参与活动,利用休息时间与孩子共同读书,进行交流和讨论,使得孩子更有信心和兴趣把书一一读好读完。

三、读书与常规互促互进

特色创建的同时,我也不忘抓班级常规,因为只有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保证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成长。

1、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育

我班学生多为调皮好动性,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较差,由于家长工作繁忙,其教育功能不是很强,所以他们显得较自由散漫,学习上有上进心,但又缺乏毅力,缺乏自主和自控能力。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提出了班级目标,即:文明礼仪每一刻,安全活动每一时,健康快乐每一天,静心学习每一周,团结向上每一月。利用班会并逐句进行讲解。同时,联系同学们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反复教育,使同学们的行为大大改观了。

2、抓班级礼仪、卫生建设

班级的礼仪、卫生建设如何,也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如何,因此,在抓常规教育的同时,把礼仪、卫生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在礼仪建设方面,建立了“我发现我学习”,“我成长”“我清楚”三个方面,第一块主要展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良好行为成果和向别人学习;第二块主要展示个人礼仪行为方面的进步星的争夺情况,旨在营造竞争和向上的氛围。第三块主要是各类行为情况的记载,并把班级管理目标和班级制度粘贴在其中,从而激励同学们前进;还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定期更换黑板报的内容。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有一个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

在卫生建设方面,环境卫生责任到人,一天三小扫,每周一大扫。地面,黑板,桌椅,门窗始终保持明亮整洁,从而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增强民主管理意识

要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关键在民主管理。开学初,我们组织了“我能行,请选我”班级竞选班委主题班会,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方式,选出了自己认可的班委,我班在开展各项活动中。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和制度等方面,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同学们的民主权利。因此,在班干的组建和评优活动中,令同学们满意。

4、有目的有计划的与家长沟通 与家长联系沟通是学校和社会取得联系的主要途径,所以,在与家长联系时我不轻易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较差的一面,多向家长反映学生进步的一面。把学生的点滴进步看作是一个新起点,本着鼓励学员,鞭策学生,以表扬为主。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也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当然学生确实有严重的缺点和错误时也不能放任自流,把握好这个尺度,真正做到严而有格。真正做一个让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的老师。

浅谈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篇5

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把思考综合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

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提升班级品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文化变革是一切变革的根本力量。

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是探索建设和谐班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必然面临许多问题改革,重建班级文化,有利于改变班级中某些落后的文化,有利于使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具有精神感召力、创新活力的班级文化。

2.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升班级品位。

班级品位是指班级教育体系的品质与层次。班级品位反映的是班级中人的品位,人的生活方式,人的行为方式,以及班级作为一种组织内在的性质、功能及其运作方式,其核心是班级文化。有品位的班级基本标准包括:(1)班级中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态度的合理性;(2)班级组织的性质表现与制度化组织与日常生活组织、学习组织的有机统整,人的地位、人格、权利、能力得到合理的尊重与发展;(3)具有优化的教育活动体系,具体表现为一整套先进的理念,一整套具有活力的教育行为方式,一整套具有创新意义的班级制度,一整套具有精神感染力的班级文化。班级品位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经营的,班级文化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校的系统变革。

二、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应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

“班级文化”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往往使人更多地把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班级物质环境的文化建设,忘却了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随着人们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班级文化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班级文化?一直以来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它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在朝着班级共同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中,用智慧和实践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一个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要思索的问题。班级文化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认识及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作为思想意识的班级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并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系,而且影响教师处理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采取教育行为的普遍思维方式,最终体现为班级中人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班级文化是内隐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班级内部制度及班级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班级作为一种有活力的组织内在的“人文系统”。从其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作用来看,具体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从其他方面来看,班级文化包括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但班级文化就是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只有当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环境真正进入师生的生活过程之中时,才真正具有教化意义。从此意义上说,班级文化不仅仅包括外显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内隐的层面,它内隐于班级人的生活之中,因此,班级文化具有导向意义,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

三、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体现“童心、童真、童趣”

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出发点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班级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求,尊重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班级文化。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师的作用,用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儿童文化,小学教育活动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小学教育环境的设计都应关注儿童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需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第二是教师文化,要能引领学生感悟“教育人

生”的意义。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摇篮,教师成为优秀的摇篮人,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成长。

四、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应凸显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原点。班级文化应在“学生观”和“教育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班级中地位等方面观念上和行为上的倾向性。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确立全新的学生观。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生命的火种,全面理解学生。

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小学班级文化的根基。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具体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是有待发展的“完人”。因此,面向小学生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他们生活的世界,处理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文化的关系,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价值观、良好的情感,逐步形成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学生是文化中的人。特定的文化遗产、种族文化及其文化性格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社会意识。因此,班级文化不能脱离特定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背景,相反,要让学生去吸收、理解文化遗产的精髓,去批判、发展人类的文化遗产。从此意义上说,班级文化应具有文化品位、文化气息。无论哪个班级都应从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环境设计、班级内部管理着手,将班级建成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染力的学生发展空间,凸显学生文化,以学生为本,使班级成为具有童趣的学生发展的精神居所。

光华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篇6

一、制度文化:

1、班级愿景:各班要依据各班实际情况,指定出富有特色个性的班名、班风、班训、等。

2、刚柔相济的班级管理制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新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定学生自评互评细则,每周进行评比,学生相互教育督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严格规范学生的言行,使之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二、物质文化:

1、美的教室:整洁的地面环境,美观的陈设布置,个性化的园地专栏,图文并茂的板报设计,使学生的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适,更起到陶冶性情、激发美感的作用。

2、物品摆放:班级卫生工具、奖状及需要张贴墙面的制度等要按学校规定的位置摆放、张贴。

3、活力与生机:充分利用阳台、窗台等地设立生物角,让教室整洁清新、充满生机与美感。

三、精神文化:

1、以正确的班级舆论感染学生。营造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班级气氛,让班集体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正气上升,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创造性、积极性都得到赞扬和呵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2、融洽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

3、出色的日常表现。学生在礼仪、卫生、路队等日常管理各方面表现成绩优异。

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探究 篇7

要想为学生建设一种优质的班级特色文化,我们必须为他们创造一种良好的物质环境。学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求知,对他们性格的培养与智力的开发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环境是造就他们的一种外在因素,我们经常说的“环境育人”,就是这个道理。在高品质的班级物质环境文化的熏陶下,学生的心胸也会变得更加开阔,他们能够体会到来自心灵深处的抚慰,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听到艺术大师的声声召唤。班级里的每一个物品都有自己的语言,墙壁会说话,角落能传达感情,启发学生的智慧,学生虽然身处教室之中,他们所能到的教育资源则是来自于教室之外。在这些资源的润养下,学生的成长会变得更有活力,他们受到的教育也是潜移默化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1.物质文化建设要与学生的年龄相符

在小学阶段,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要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相符,以不同的风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分为低学段和中高学段两种,低学段以一二年级的学生为主,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为了迎合他们的喜好,在建设班级物质文化时,我们可以以卡通形象、纸艺、涂鸦作品等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看到那些熟悉的人物和充满童趣的环境,小学生的心情就会放松,逐渐消除了他们初上小学的畏惧感,吸引他们融入班集体之中。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学校很熟悉了,他们的思维也变得稍微成熟一些,逐渐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他们的自主意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低学段的那种布置方法显然与他们的发展是不相符的。

2.物质文化建设要与新课程的需要相适应

在新课程的引导下,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不仅继承了原有的集体建设的优点,还被赋予一些时代性的特点,有了新的含义。它为新课程服务,同时也是一种新课程所独有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文化的过程总要考虑新课程的需求,既要与学校的整体文化建设要求相符,也要与新课程的需要相适应。

3.物质文化建设要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符

新课程要求我们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来践行这一要求,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是息息相关的。在优质的、合理的、科学的班级物质文化影响下,不仅班级里的其他方面的文化会得到有效的发展,也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条件,以一种积极的状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建设班级的活动文化

1.活动文化要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各种活动的氛围,利用多种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让他们充分体验各种各样的角色设置。在活动前后,教师要对学生和体验进行指导和补充,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如开设“绿色小天使”活动,我班学生在教室后黑板处设立了一个“生态角”, 里面不仅有他们喜欢的树叶标本,还有一些动植物的图片。学生自己利用图册制作了标本的制作流程,还写了观察日记,并将生态角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条例贴在了一旁。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学生对于动植物的爱心,还能通过各种图册检验他们的绘画能力,利用观察日记看到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活动使学生的更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有了很大的提高。

2.活动要走出班级

如果只将活动设在班级内,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觉枯燥,无法满足他们社会交往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条件下开展班级、 年级、校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看到本班与其他班级、学校之间的班级文化差异,增加他们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 也可以让学生的活动走向社会,参加“跳蚤市场”“走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在社会中成长自己。

3.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充满童趣

在建设班级活动文化时,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进行规划,采取一些形式新颖的活动形式,以充满童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参与的范围才会更加广泛,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三、建设班级的评价制度

1.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我们要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使评价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如有必要,还可以邀请家长加入其中。 以“学生成长手册”为例,学期初有学生对自己的新学期寄语,学期末有学生对自己一学期结束后的自我反思; 其中有班主任评价,有任课教师评价, 有好朋友的评价,有全班同学评价,还有家长评价参与。这样,可以多个角度、多个视角关注学生的成长。

2.评价的内容要实现人本化

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求利用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与分层的评价标准来对学生进行总体性的评价,使评价起到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热切对待每一个学生,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为学生点明他们的潜力所在,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不应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单一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各项能力的情况、思想道德的发展等。

四、建设班级的精神文化

在对班级的精神文化进行建设时,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做起: 一是要对学生的自主精神进行激发和培养,二是要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例如,“我爱我家”主题中队会,从中队会的设计方案到实施过程, 从参与队会的主持人到活动者,从队员服装到活动场地布置等,都是学生在策划。学生通过角色的转变,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也明白了进行班级管理是多么重要。实践活动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在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智力得到开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收获。

总之,班级文化的建设非一日之功,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将班级文化建设搞上去,使我们的班级更加奋发上进。

摘要: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很多学校都没有意识到班级特色文化的作用和潜力,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教师采取的都是以往那种单一、陈旧的管理方式,将学生困于一种封闭的环境中,以僵化的模式进行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态班级,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构建学习机制,师生共建,共同成为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者和主体,一起在班级文化中受益。

试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篇8

1.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用来约束人们的不良行为的,是建设优良秩序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对于启蒙教育的对象——小学生来说,要把他们从不懂事的顽童培养成具有“四有”品质的社会人,必须使他们从小在学校里养成能受制度约束的习惯。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应紧紧围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突出“五爱”教育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中国共产党这个主题。《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是针对全国小学制定的,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各个学校各个班级发展不平衡,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的说来,小学班级制度建设要尊重小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突出班级制度文化的民主性、科学性,同时要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突出主题、简捷适用,这样便于小学生记忆、理解和执行。对于低段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更是如此,如对学习方面,要求小学生上课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还要爱护学习用具、爱护公物等。随着年级的上升,班级制度可逐步扩充,到了高年级,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应基本建立健全。仅有制度是不行的,制度是需要人去执行的,首先教师要带头遵守制度,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上课、参加班级活动就应不迟到。其次应要求班级干部带头遵守制度,使全班学生知道违反制度是要受到惩罚的,使学生从小形成遵守制度的意识,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

2.班级硬件文化建设

让优美的、激励学生的名言、古诗上墙,让墙壁也“说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意识到坚持用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在教室南、北侧的墙壁上,我布置有书法特长的学生书写自己喜欢的名言、古诗和日记佳作,并且每周进行一次更新。每写一次,就进行品读,并告诉学生一些道理,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等。我知道虽然学写一则日记,学习一则警句、一句名言,对学生的思想变化或许不能立即奏效,但是坚持不懈,必然会对学生思想的变化、世界观的形成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3.学生行为习惯建设

时刻保持教室整洁,教室是我的家,教室的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我要求班级的教室必须是课桌闪光,门窗鲜亮,物品有序,地面洁净。我一直认为,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老师不能只制订一些方案和措施就行了,因为老师是班级的一分子,也是主人,因此必须参加到建设中。因此,平时工作中,我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我经常教育学生:看到纸屑主动捡,课桌椅排成一线,卫生洁具摆放齐等,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有了教室整洁这个扎实的“地基”,我们就可以添砖加瓦。身体力行不但是班主任的责任,我也让每一位科任老师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如果没有了老师的参与,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打击,也会产生消极的态度。

4.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小学班级的象征,它反映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这些无形的东西也是班级文化最核心的东西。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从抓班风入手,以建立和谐班级为奋斗目标。从小学生进入班级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和睦相处。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怎样与他人交往,如会使用对不起、没关系等语词;要经常组织集体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谅解别人的过失。培养学生的是非感,形成正确舆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只有班级里有了正确的舆论,学生才能分辨是非,敢于坚持正义,自觉维护集体荣誉。正确舆论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班上的一些现象展开评论、辩论,使学生明辨是非而形成的,要树立“我是集体中的一员为荣,我损害集体荣誉可耻”的共同价值观。民主是和谐的基础,要建设和谐班级,首先班主任应在班内倡导民主,利用休息时间多与学生接触,参加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发表意见和建议;班上的制度建设、重大的活动要与学生一道讨论决定。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9

(一)班级布置

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

1、班级展示牌:

我们的班级特色名称、班级全家福照片、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口号。

2、班级环境布置:

前有国旗班风,后有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的黑板报,班务栏、图书角等版块的基础上,各班根据自己班级特色设置其它专栏,如班级科技园、小眼睛看大世界、美文荟萃、露一手、班级之星、炫我风采、你真棒我也行、成长在线、加油站、知识海洋等等(栏目可以自定)以体现班级的个性化布置和班级特色。

每个版块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思、设计、布置,布置体现“实用美观”,突显文化扭氛围和育人作用。力求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二)班级日常管理。加强卫生管理(卫生角、墙面、地面、桌椅、讲台整洁)和爱护公物教育。

(三)班级制度化建设。建立班风、班级公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午餐、路队、班级存在的问题等)召集同学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结合学校行为达标评比办法,制定班级行为达标评比办法等,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四)班级活动文化: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10

一、方案名称:

“新学年新生活靓出你自己”

科学与文体携手,个体与班级共进。

二、总体目标:

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有个性的、温馨的家。

三、具体内容:

(一)班级静态文化氛围的布置

1、班级卫生环境:地面干净;墙面、天花板保持洁白,无蜘蛛网;桌椅干净,抽屉无杂物;学生学习用品摆放整齐;清扫工具整齐地摆放在教室角落。

2、班级文化环境:

(1)班务栏(教室黑板右边前墙壁):规范张贴“四表”(课程表、春季作息时间表、清洁值日表、班级阳光体育活动安排表)。这四张表统一A4纸张,辅导员老师可适当进行修饰,如勾边,衬底色等。

(2)书香园地(教室北边前角落紧挨班务栏):设立图书角,图书摆放整齐。让教室的文化色彩和书香气息尽可能丰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到独特的浸染作用。

(3)班级特色版块(教室南面前墙壁):

各班可自行设计彰显班级特色的专栏。

(4)科技版块(教室南面后门墙壁):

A、低年级科技版块内容:

在教室墙面上贴上宣传标语,如:“动手动脑、心灵手巧”;然后动员学生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科学幻想绘画或制作小手工,将优秀的作品布置成专门的版块。

B、中年级科技版块内容:

在教室墙上贴上科学家或名人的科学名言,如:“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等。再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科技信息,如神七飞天、嫦娥奔月和奥运科技等知识,分类布置成专门的科技版块。

C、高年级科技版块内容:(三者任选其一)

a、科学创意:发动学生思考、收集小创意、金点子,并将优秀的创意布置成一个专门的版块

b、科技制作:将学生在科技兴趣小组、科技课中做的小发明、小制作布置成一个专门的版块。

c、科技之星:宣传班级中在科技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贴上他们的照片,简介他们获得的荣誉。

(5)“雏鹰争章”版块(北面前墙壁):各班开设小组竞赛榜、班级之星、班级群星栏等活动内容。

(6)“成长的足迹”版块(北面后墙壁):这个版块主要展示学生的成长历程,可以是图片或文字作品。

(7)植物角:每班每个窗台上摆放三盆植物。

(二)班级动态文化

1、学生精神面貌好,且语言文明、行为规范。(如:学生穿戴整洁,精神振作;校园内使用普通话等。)

2、教师能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有班委会,实行民主管理,并能定期召开小干部例会。

4、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心理辅导,尊重学生的差异。

5、实施班主任工作精细化管理,认真做好记录。

6、组织有班级文化特色的主题班队会,并保存好相关资料。(如:记录、照片等。)

7、能有组织地进行课间活动。

四、负责人员:李凤华、李倩

五、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3月16日至3月26日各班主任认真阅读《新城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并开始实施。

第二阶段:4月6日组织评选特色班级。

浅谈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改进策略 篇11

一、班级物质文化策略

一个班级的物质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活动中去塑造、影响学生,无疑比起单一的说教效果要事半功倍。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既是一种班级气氛的创建,也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

1、重视班级动态环境与静态环境的布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物质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在教室环境布置上,学校就已经有了一小部分统一的规划,真正需要教师自己布置的,就属黑板报最为重要。现在我们的黑板报还是趋向于老师给予学生,需要改变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展示自我。可以让学生们一起参与黑板报规划,教室是大家的,也需要大家一起来把教室布置的更美,由同学们自由想象发言后,老师进行收集统一意见,可以是学生优秀的绘画、书法作品,也可以是学生们在课后捕捉到的美丽景色的相片,配以学生们对这张照片或者这副绘画的感想。这样,即符合了学校的主题,又有学生优秀的作品可以作为其他学生欣赏、学习的对象,也让这块黑板变得生动可爱了起来。布置教室,不就是要将教室布置得更加温馨、更有人情味吗?在进行教室其他环境的布置时,班主任也应该强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因为学生才是班级的真正主人,班级是学生学习的“阵地”和生活的场所,所以班主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设计并参与布置,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人。班主任只需成为一个指导者和协助者,在布置教室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美感与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用心维护与管理班级设备

班主任在构建复杂多样的班级物质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使班级资源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还可以借助桌椅等服务设施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例如通过训练学生对自己的桌椅进行清洁整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而且也要做好维护、管理工作。要让学生学会珍惜、爱护教室的每一处,只有举全班之力维护和管理通过共同努力创造的温馨、和谐的物质环境,才能进行有序的物质文化建设,从而使班级成员共同创造并维护的物质环境能够更好、更有效地为班级全体成员的成长与发展服务。

二、班级行为文化策略

班级行为文化的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且活动形式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才能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

1、充分重视班级活动的开展、举办具有班级特色的活动

集体活动更有利于培养一个班级的凝聚力。而且班级活动的素材完全可以来源于生活,并不需要花费教师太多的心思来思考该举办怎样的活动。就拿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以这些节日为契机,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关活动,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例如:利用“母亲节”和“父亲节”可以邀请家长来校与学生一同过节,开展一系列“感恩活动”,这样亲身体会的感恩教育比通过文章渲染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也能使学生能从心里真正接受到感恩的洗礼。

2、开展班内评比和竞赛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起校内比赛,那些“英雄”们散落各个班级,班内评比、竞赛更能给学生们树立一个身边的榜样。班上可以通过开展评选“优秀学生干部”、“卫生之星”、“文明礼仪之星”等树立典型,评选时充分发扬民主,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设立各种“进步奖”,“放大”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利用“家校路路通”告诉家长们学生的进步,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自信心。另外,还在班里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丰富班级文化生活。如结合班级环境布置,开展“自创班级格言”、“学雷锋手抄报”等内容评选活动,并择优张贴在墙上,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

3、恰当利用课间“十分钟”

课间“十分钟”是学生们在经历一节课的精神紧张后的放松时刻,就现在来看,老师们并不多加干涉。但事实上,这个课间“十分钟”往往在学生追逐打闹中度过,特别是在班级外的转角处,碰撞事件时常发生,也有学生课后玩闹过分而真正打起来的。可见,这“十分钟”可能造成的恶劣后果很多。既然小学生的天性就静不下来,那么我们何不利用这“十分钟”,统一组织学生进行安全的活动呢?比如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好,有目的、有计划和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课间游戏。例如,体现团体合作精神的“叠报纸游戏、坐地起身游戏、拔河、两人三足游戏”;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猜猜他是谁? ”游戏(描述班中人或者大家熟知的人的样貌,让同学们来猜猜这是谁)等等。

班级文化建设绝非一两天就能建设完成,其中的奥秘还需要我们老师与学生们一起共同探索,只有将班级文化建设搞好了,我们的班级才能更加迸发上进!

上一篇:《三峡》阅读练习及答案下一篇:工程问题整改反馈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