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推荐8篇)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篇1

唐代的酒文化

摘要:酒这个意向在唐诗中频繁出现,我国古代的酒文化发展可谓繁荣,我们直到今天仍受其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唐诗了解唐代的酒文化。

关键字:唐诗 酒文化 诗人

引言:酒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相传夏朝的杜康是发明酿酒的人。而最早出现的酒是水果酒,其次奶酒,最后出现的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酒——粮食酒。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已进入农业文明社会,粮食是主要的食品,粮食放久了,有时剩下的馊饭也发酵成酒。自此,随着酒的品质的升级,酒文化也在我国发扬光大,深远地影响着文化的进程(尤其是唐诗)。

而唐朝,便是诗酒结合最鼎盛的时期。唐诗中的酒文化,是请、酒、诗三者的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唐朝自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国势强大,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加之国家政策开明,朝廷百官宴游,唱诗互和,以为谈佐之乐。这些共同促成了唐诗空前绝后的繁盛之势。诗人多爱饮酒,诗歌的繁盛隐映着酒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是酒后兴起而作的。诗人借酒表现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不经意间也展现了唐代的酒文化;酒文化又反过来促进诗歌的发展,正所谓诗酒相融成一家。

唐诗中写酒的诗作可谓多矣,从它对酒和酒器的称谓便可探知一二。诗酒中酒的别称丰富多样,且区分细致。清酒叫“醥”,浊酒为“醪”,苦酒作“圣”,红酒作“醍”,白酒当“醙”;未过滤的酒可称绿蚁、浮蚁、椒浆、烧酒、腊酒、壶浆、酒醅和醽醁等;而酿造材料不同,酒名也不同,葡萄酒、菊花酒、黄花酒、桂酒、竹叶春和梨花春等等,不胜枚举。与酒相配的酒器也是纷繁多样,盛酒之器有缸、瓮、尊、罍、瓶、缶与壶等,饮酒器具有杯、盅、壶、卮、盏、钟、觞和碗等。

就唐诗中与酒相关的诗句,酒这个意向一般出现在以下几个场景中:

一、宴会亲友,叙团聚之喜悦。

“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时。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偶然的久别重逢,喜上眉间,煮一壶清酒共饮畅叙。此刻,再多的悲愁也将散尽,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感溢于言表。“轻舟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王维的这首《临湖亭》就表达了与朋友小宴的轻松愉悦之情。似乎,在唐朝的酒席之间无诗不欢。崔颢与人在黄鹤楼上宴饮,观黄鹤楼而写下《等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一代诗仙李白,后来看到此句,只能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之诗在上头”的喟叹。可见,唐代写酒的诗歌中,宴会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饯行好友,叹离别之情愁。

好友将远行,作为其挚友,为临行客设饯行宴。此间共同回味两人之间的美好友谊,为其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并表达自己的绵绵离愁,这是唐朝大多数文人会都有的饯行之举。“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少离愁尽现于此。“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因为离愁,我痴痴地守望友人离去的方向,直到再也见不到他的背影,只能看到奔涌不息的长江水。

三、犒飨将士,咏为国捐躯的英雄豪迈。

唐边塞诗中,那些为国守边的将士,他们心中既有报效祖国的豪情,又有背井离乡,远离亲友的悲戚,于是借助酒兴,在荒凉大漠的衬托下,谱写出无数悲壮的战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文采壮丽,风格遒劲,堪称盛唐边塞诗中的佳作,前两句言事,写将军战罢归营,设酒庆功。正欲开怀畅饮,琵琶弦音急促,催人出征。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声,都有着浓郁的边塞色彩和鲜明的军旅生活特征,诗人借用酒渲染出塞外军营的特有的情调,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入了塞外古战场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中。美酒、玉杯、琵琶催发,激起征戍将士无限感慨。于是,诗的后两句转入言情:休笑战士醉卧沙场,自古以来,远赴边庭征战的能有几人生还?“古来”句虽然用了夸张手法写出边陲战争的激烈残酷,但诗的基调仍然是雄壮高昂的。它不仅表现出战士开朗、达观的性格,也书法了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坦荡胸怀。其中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昂令人钦佩。

四、小酌独饮,抒人生之感慨。

唐朝诗人们或感慨人生的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或悲叹生命旅程的坎坷艰难,或发泄放荡不羁的情怀,所有的感情最后都付诸于杯酒之中,以酒抒情,托物言志,咏成许多千古诗酒作。白居易的这首《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是我最喜欢的饮酒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其诗渲染了温暖的氛围。在这熏熏的情态之中回忆友人,悠然之态尽显于前;李白有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苦闷的内心可见一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的少侠之气颇具感染力;诗圣杜甫晚年病中也不忘饮酒:“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若论饮酒,还是诗仙的诗更纯粹:“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似乎,诗仙的气质与酒更配。

五、思乡之酒。

戴叔伦有诗《对酒示申屠学士》:“三重江水万重山,山里春风度日闲。且向白云求一醉,莫教愁梦到乡关。”渴望喝醉梦回故乡的,恐怕不止是这位戴叔伦了;“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而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远》怀念的不仅仅是故乡,更是故乡的佳人吧;“年长归何处?青山未有家。赏春无酒饮,多看寺中花。”姚合的《春日游慈恩寺》表达的思乡愿归之情,也巧妙地借赏春饮酒表达出来,令人伤感。

除此之外,杜甫更有一首《饮中八仙歌》。此诗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从“饮酒”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用追叙的方式,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写八人醉态各有特点,纯用漫画素描的手法,写他们的平生醉趣,充分表现了他们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对唐朝的酒文化,可从中窥探一二。诗曰:“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对这首诗,《杜诗镜铨》引李子德语:“似颂似赞,只一二语,可得其人生平。”我们又何尝不能体悟到酒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呢?

总之,唐代诗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倾注于酒中,吟咏出生命的千姿百态。他们反复酝酿,促就了醇厚而浓烈的酒文化,也促成了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同时,我们也能从唐诗中看出唐朝酒文化的空前繁盛,真可谓诗酒相融成一家。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篇2

在中国,千百年来,有点儿文化的人,或多或少都读过唐诗;作诗自唐代蔚成风气后,历代诗人和诗篇又不知多少。作为中国读书人的某种精神寄托,唐诗之影响可谓深远矣。

清人章学诚曾解释说:“遇有深沉,时有得失,畸才汇于世,利禄萃其性灵;廊庙山林,江湖魏阙,旷世而相感,不知悲喜之何从,文人情深于诗骚,古今一世也。”(《文史通义·诗教上》)这还只是一般的对于诗的看法,还不完全能说明中国古典诗歌何以于唐代兴盛空前以及唐诗所具有的时代精神。但是,关于这个问题,一时也没有确切答案。自然,唐诗的兴盛似乎与唐前期社会的走向兴盛相一致,所谓“盛唐之音”,是时代生活的鼓舞。有人强调文艺恰逢一种理想的文化环境:“对外是开疆拓土军威四满,国内则是相对的安定和统一。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使汉魏旧学(北朝)与齐梁新声(南朝)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勇发达、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而且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各种宗教。……这是空前的古今中外大交流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收,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产生文艺上所谓‘盛唐之音’的社会氛围和基础。”(李泽厚《美的历程》)在融合中革新、创造、发展出新的个性形式,唐诗的行程确实包孕着那个时代人们巨大充溢的文化热情。从行板如歌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到王勃的“天涯若比邻”,从李白淋漓泼墨般的“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却到鹦鹉洲”,超然无碍而又真意难宣的“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在地非人间”,到沉郁者杜甫仍不失对活泼人生的况味:“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诗的世界广大无穷,不仅节奏韵律洋溢无端,意象神妙层出不穷,情感的表现,想象的不俗以及充满种种经验感应的回响,都予人体味不尽之感,用“丰富”来形容,怕是稍嫌一般了。

作为文化史和文学史的奇观现象,唐诗之开展、浑成,前波不已后浪奔逐,较理想的社会生活氛围及其所调动的文化热情,只是造成这一景观的一方面原因,在这一方面,唐代人才和思想的解放超过了以前,而其实文化经验的积累尚未变成负担。唐代确是历史的一大转变。自然,“解放”并非是魏晋时代那种旧秩序解组情势下的个性解放和信仰危机中的价值观念分立,相反,它处在一个悄悄的由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中,旧的等第差序格局在逐渐消退,中央集权下的社会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都大为加强了(尽管阶级贫富的差别仍普遍存在)。科举制度是这一趋势中的产物,文艺的平民化、世俗化大约也由此而来。这样,唐诗,它的作者和灵感以及交流的场合,便获得了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枝繁叶茂起来。

“大气候”疏疏朗朗,唐代的诗人,诗作便格外多。清康熙年间编辑的《全唐诗>,九百卷,收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计有作者二千二百余人,尚非全璧,想其规模,不妨举一反三,可称诗之泱泱大国了。而且唐诗发展的“四季”,一直保持其精力充沛,即每隔几十年,就会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一批有成就的诗人。譬如七世纪的后五十年,相当于高宗、武则天时期,先是王、杨、卢、骆“四杰”,再则是陈子昂,并辅以杜审言、宋之问等,正式开展了唐诗发展的独特道路。八世纪前半期,主要是开元、天宝以及稍后肃宗、代宗时期,唐诗臻于繁荣,名家辈出,佳篇竞传,除了李白、杜甫外,如王维、王昌龄、孟浩然、李颀、高适、岑参、王之涣、元结、韦应物、刘长卿等等,一口气可以数出二三十人来。八世纪的后半期和九世纪的头二三十年,先是以钱起、卢纶为代表的“大历诗风”,后是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和体”诗,以及韩愈、李贺提倡的浪漫主义诗风,各流派交相辉映,竞放异彩。这还不算晚唐的杜牧、李商隐,集中在一个朝代里,“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有才能的诗人,不是一两个、两三个地出现,而是成批地焕发。这就又表明唐诗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力,这种语言艺术可开发的潜力,并不限于回应盛世的“盛唐之音”。在天宝以后唐代社会生活由盛而衰的变化中,诗歌流风却未告衰歇,而是开拓了更多表现领域,并且使“抒情诗”这种样式占据了传统文学的主流。我们看唐诗的形式,无非那么几种——五、七言绝句、律诗(又称“近体”)、古风(包括乐府体歌行),用这有一定声韵格式限制的体裁,却可以写景、写事、咏物、言情、写际遇、发议论、谈历史,能够于遣词造句中间道人所欲道,发人所未发。这一套,究其根本,重心在于抒情写意而不是写实叙事。如《诗大序》所强调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言志,这个“志”,不论是指个人内在的情感、怀抱,还指由个人情思升腾而表现“以一国之事,系一个之本”的社会公众志意,都是中国古典诗歌力图透过语言来表达的。唐诗的充分发达,基于此,也许正是体现了中国人的心灵特点和文化思想。唐代诗人沉思翰藻,借多彩的诗篇寄托其苦乐悲欢,树立其心境、志趣,同时为中国人的“言情”的文化提供一种极佳的艺术表达方式。在这一点上,唐诗是缕“诗经”、“楚辞”以来的传统开新之页。

堂庑甚大,唐诗是说不尽的。简单说,唐诗创造性地转化了传统,利用汉字丰富之表意性,通过惯例化的经验组织和语言表达,体现中国人的情感和思想形态,展示他们对世界、人生的种种想法。也可以说是一种中国式的智慧。同时,唐诗也表现着唐代深广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譬如边塞诗和田园诗,在题材、旨趣上开辟边塞诗和田园诗,在题材、旨趣上开辟出截然不同的天地;至于日常生活的种种兴会、四时山水、个人沉浮的悲欢、历史兴衰沧桑,滋味皆在字里行间。杜甫、李白、王维代表了儒道释三种思想背景和人格境界,影响后世十大夫的文化心理和人格取向。白居易以明白晓畅之诗介入现实,李贺、韩愈等人则务求超奇险怪,勒刻出盛唐之音另外的诗格,诗至中唐以后,又是一番气象了。说是盛唐昂扬发散,中唐顿挫收敛,变化主要缘于整个文化环境和士大夫的心境变了,不过盛唐的洒爽不泥开拓天地的格调还是给唐代文艺创出了大气象。

摘要:盛唐花实累累,大放异彩,与它的文化生活的阔大和时代心理的包容分不开,唐人在富强的同时,并没有将经济意义上的竞争精神取代文化性上的表现,当时的诗文往往重义轻利,唐代的富强是基于民族性格的,有一种浓厚的文化取向,盛唐文化的“千帆竞渡”景象,将中国文化创造意蕴尽情发挥,其中唐诗更是将其推向绚烂的巅峰。

关键词:唐诗,意象,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傅璇淙《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2]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

唐诗:中华民族的文化名片 篇3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诗,题日叫《赠萧瑀》。萧瑀,本是南朝梁政权的后裔,曾经在隋朝及唐高祖李渊手下做官。当李世民与几个兄弟争夺政权玄武门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萧瑀坚定地站在了李世民一边,可以说,他跟李世民的关系是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是共患过难、经得起考验的。当李世民得天下后,萧瑀也自然受到信任,成为重臣。

萧瑀之所以深受李世民喜爱,更深一层的原因是因为他为人耿介,为官清正。李世民曾评价萧瑀说:“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稷臣也”(《旧唐书·萧瑀传》),意思是说,萧瑀这个人,你打他、杀他,他都不怕,依然会坚持原则,这样的人才真正是国家的栋梁,萧瑀被唐太宗找画师画了像,刻在凌烟阁上。这个凌烟阁,在我们今天是个什么概念呢,大概相当于名人蜡像馆一类的,是国家功臣榜说是很高的荣誉了。

后来,萧瑀的官一直做到太子太保,并被封为宋国公,唐太宗送了一首诗给他,就是我们上面说的那首“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疾草”比较容易理解:只有在大风当中,才知道哪一种草是吹不断、吹不弯的。“板荡识诚臣”中的“板荡”是什么意思呢?“板荡”不在荡,“板”和“荡”是《诗经》里面两首诗的名字,一篇叫《板》,一篇叫《荡》,因为《诗经》的这些诗,是在社会动乱时期写的,后世就把“板荡”作为社会动乱一个代名词,如,“中原板荡,夷狄交侵”(岳飞语)。这里是说,板荡之中,才能知道谁是真正的忠臣。讲“勇夫安识义”,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头脑,没有一点原则,不知道坚持真理,他不过是一介勇夫,而一介勇夫是不知道大义的。“怀仁”,一个智者,一定怀着仁爱之心、仁义之心。

这首诗最有名的两句就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讲的是大臣对国家是否忠诚。这个忠诚,在和平时期大家都说我忠于祖国,但是真正于祖国、是否忠于这个政权,在社会动乱时才看得出来,大风大浪中,最能显示一个人的劲节。对国家是这样的,对朋友呢?对一个企业对一个团队呢?也是这样的,平时大家都是哥们儿,喝酒吃肉,称兄道弟,全是酒肉朋友。只有灾难来临时,或者当你陷入困顿时,才知道谁平时说的话是发自肺腑的,谁是真正能和你共患难的。或者说你在很顺利的时候,你可能朋友很多,当你不顺利的时候,当你遇到挫折,那时候还有朋友,才是真朋友。

讲这首诗,主要是告诉大家,唐太宗李世民是能写诗的。其实,岂止是李世民能写,唐代的皇帝,差不多都是诗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诗歌留下来,我们再看一首诗:

明朝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这首诗的题目叫《腊日宣诏幸上苑》。腊日,指腊月初八,农历的腊月初八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那时正是遍地银装素裹、百花凋谢之时,没有花开,但是这个人她非要去看花。“明朝幸上苑”,明天早上我要到上苑去看花。上苑。指上林苑,皇家花园。“火急报春知”,火,十万火急,告诉春之神(主管百花的神)。告诉他什么呢?“花须连夜发”,百花一定要今天晚上连夜开放。“莫待晓风吹”,不要等早上晓风吹来,它们才姗姗来迟。

大家可能会疑惑,敢这样写、能写出这样霸气的诗歌的,是何许人也?原来是曾经被贬到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的武媚娘武则天。武则天先做尼姑,后来当了女皇。这样的女人也能写诗,而且这个诗活脱脱一副女皇的口气。“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一个“须”字体现出了不可商量,不能改变、一定要照办的口气。百花必须为我而开,而且要准时开,快开,挨到明天早上都不行!读此诗可以感受作者那不可一世的气派的威仪,女强人的泼辣,当然也有人类驾驭自然的气魄。真可谓“非此人不能为此诗”!

而且据说百花真的连夜都开了,只有一种花抗旨不开,什么花呢?牡丹花。据说由于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一气之下,把它贬到洛阳去了,所以大家赏牡丹都到洛阳去。除了贬谪之外,还下令把它烧掉,烧成焦骨,只剩下个枝干,所以牡丹花中有一个名贵品种叫焦骨牡丹。

武则天人美诗也美,大家读了上面这首诗,不要以为她就是一个女强人,就只会写一些颐指气使的、盛气凌人的诗歌。实际上,她毕竟也是个女人,她的诗要温柔起来,要婉转起来,也是很耐人寻味、很让人感动的。大家看看武则天写的一首诗《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诗写的是男女相思爱恋。说我的丈夫离家了,去求官,去求学,我在家里很想念他。特别是春天,“看朱成碧思纷纷”,红花少了,绿叶看朱成碧,正是怀人的春归时候,我思绪万千想念他。想得怎么样呢?“憔悴支离为忆君”,我想念他,想得人儿憔悴了,想得神情恍忽。第三句一转,“不信比来长下泪”,“比来”,就是从分别以来。假如你不相信的话,自从我们离别以来,我想你想到每一天都在流泪。经典的是最后一句:“开箱验取石榴裙。”诗人说,亲爱的,如果你觉得奴家矫情,觉得我想你还不是那么厉害的话,等你回来那一天,衣服的箱子打开,让你看看,那条石榴裙上、这只衣袖上、这方手绢上,到处都是斑斑泪痕,那都是我想念你的证据,都是我流的眼泪证据!

这首诗写春愁,说相思,细致婉丽,活显媚娘娇态。“开箱验取石榴裙”一语,写出点点泪痕皆为相思泪,构思奇特,感情真挚,足见武则天这样的女强人能写诗,一些“深宫尽日闲”的后宫佳丽们怎么样呢?下面讲一位极有才情、可以说是才色兼备的后妃的诗。这个妃子是五代时候的人。本姓徐,人称徐氏、花蕊夫人,是后蜀国主孟昶的贵妃,青城(今四川灌县)人氏,是当时著名的女诗人。

北宋灭后蜀时,后蜀君臣毫无抵抗,献城就降。花蕊夫人身为一介弱女子,自然无力回天,也被掳入宋朝,因貌美而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宠幸。赵匡胤同她谈及后蜀灭亡的原因,称世人皆言后蜀之所以败亡,是孟昶宠幸花蕊夫人而荒疏国事所致,问徐氏作何感想,徐氏便写下了这首诗,《述国亡》: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宋太祖是将花蕊夫人当作“战利品”而轻看的,徐氏于他,只不过是一个玩物、一个花瓶而已,所以他拿民间的说法来调侃徐氏,可能也有不能因为耽于女色而误国的意思。然而出乎赵匡胤意料的是,花蕊夫人并不是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她的这首诗,后来成为对“女说”的最经典的批判。

作为蜀国人,花蕊夫人对后蜀亡国深怀痛惜,对孟昶君臣荒淫误国极为愤恨,而对世人将亡国的原因归于“女祸”,讓她来背这个黑锅则尤为她高声抗议:“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君王不战而降,这本是那帮昏庸、腐败无能的男人们所干的事,妾作为一名女子,住在深宫,不与国事,哪里知道他们的决策过程?再向前推一步,即使知道,我一个弱女子又怎奈何得了他们?尤其令花蕊夫人不能容忍的是历来亡国之后,人们都把责任推到女人头上,往女人身上泼脏水。所以,花蕊夫人悲愤地反诘道:“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北宋军队攻打后蜀之时,不过几万人马,而以逸待劳的蜀军人数多达14万,且兼有蜀地易守难攻之天险。可正是这14万人众。在宋军兵之时,却一齐丢枪弃甲,拱手献城而降,14万人中竟无一个称得上是真正能挽狂澜于即倒的好“男儿”!

花蕊夫人的悲愤是在情理之中的。在那个男人主宰一切的封建时代,女人很容易就成了失败的男人们的替罪羔羊,以至于中国古代有一个在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谬论,即“女人是祸水”,或者说“女人误国”论。这一类的主题很多诗人都写过,也批判过,比如说唐代一位叫罗隐的有真知灼见的诗人,他的一首诗《西施》,便与花蕊夫人的《述国亡》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家知道,西施被越王勾践献给了吴王夫差。历史记载,她是一位为了“国家利益”而勇于献身的“巾帼英雄”,她是去“迷惑”吴王导致吴王腐败的。最后吴国灭亡了,吴国人把气都撒到西施身上来,抱怨责任就在祸水西施身上。而罗隐却不这么看,他的观点是:

家国兴旺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兴盛与灭亡,自有它内在的规律,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吴国人为什么要抱怨西施呢?如果说西施导致了吴国亡国说法成立的话,那么越国呢?他们不是把“祸水”西施泼给别人了么,他们自己最后为什么也被楚国灭亡了呢?他们的灭亡又该怪谁呢?

同样还是反诘结尾,同样是非常有力的批判。罗隐批判女人祸国论的诗。还有另外一首,同样精彩。这首诗叫《帝幸蜀》,写的是晚唐僖宗时起义,打到长安城时,唐僖宗弃城逃入四川。

历史往往总有很多巧合,在盛唐时期。唐玄宗就曾做过这么一件事,當时叛军安禄山已经打到临潼,马上就要兵临长安城。唐朝的文武百官簇上仓皇弃城而逃,结果在马嵬坡这个地方,原本是用宋保卫皇上的军士们哗变了,大家都不愿意走。说因为有杨国忠祸国殃民。要求把他杀了。杨国忠是当时皇上最宠幸的贵妃杨玉环的哥哥,玄宗迫于压力,把他处死。但军士们还不依不饶,要把杨国忠的妹妹也杀掉,因担心,如果杨贵妃留在皇上身边的话,一旦以后吹点枕边风,这些当年杀她哥哥的人就不会有好下场。玄宗无奈,赐白绫让杨玉环自尽。美人就此香销玉殒,成了战争的牺牲品,成了男人间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本是一个很委屈、很可怜、很悲情的故事,结果天下人却说安史之乱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唐玄宗宠幸杨玉环。

如果真如世人所说,杨玉环应该为“安史之乱”担责,那么,现在唐僖宗也逃到四川,而且从四川又经马嵬坡回长安了,唐僖宗身边可没有什么“杨贵妃”的,他为何会有这么一个下场呢?所以罗隐在诗中写道:

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马嵬坡的山色依然那样青翠欲滴,又看到皇帝的銮驾从四川归来,九泉之下的阿蛮(唐玄宗李隆基的小名)这回可有话说了:当年你们逼我赐死说是爱妃误国,那现在这个唐僖宗,他没有杨玉环,怎么也往四川逃啊?诗中直呼玄宗的小名阿蛮,用他的口气,来批评女人祸国论。

再回到花蕊夫人的《述国亡》。如果说罗隐的诗,还只是一位有真知灼见的诗人对“女人祸国论”的批判,那么,作为当事人,作为女人,花徐氏的“现身说法”则更具说服力,也更有力量,尤为感人!

花蕊夫人的诗表明她还真比自己的丈夫强。后蜀蜀主孟昶被俘之后,仅仅7天就病死了,说到孟昶的死又必须说一说另外一位刚烈女人,就是孟亲李太后、花蕊夫人的婆婆。

据史料记载,孟昶死后,其母李氏(当初亦在被俘之列)“以酒酹地祝曰:‘汝不能死社稷。苟生以取羞。吾所以忍死者,以汝在也。吾今何用因不食而卒。”(《新五代史·后蜀世家》)

这可是有史可据的悲怆故事:孟昶死了,他的母亲不但不哭,反而将酒洒在地上,悲愤地对儿子的亡灵说:“你不能为国家而死,反而苟且偷降宋朝,自取羞辱,我为你感到羞耻!我之所以没有殉国,是因为你还活着,我割舍不下母子情。现在你死了,我还活着干什么!”于是这位老人绝食而死……

一位老妇人,一位有气节的刚烈女子,同时她又是一位母亲,所以,当儿子在国破之时未英勇赴死,她为之感到羞愧。但儿子没死,她因为牵挂不能先死。儿子既死,自己生而何益?乃绝食而亡,李太后实胜14万解甲男儿多矣。

以上所言花蕊夫人《述国亡》,亦为后妃之诗。帝王后妃能为诗,布衣百姓呢?在唐朝那样一个诗的时代,也能!下面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诗,就是一个叫张打油的村夫所写。他可能是一个工匠,与他齐名的还有胡钉铰,胡钉铰可能是钉马掌的人。他们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劳动人民。

张打油有一次遇到天降大雪,他诗兴大发,学着文人骚客口占一绝: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张打油当时顺口这么一念,可能没有想到,这一首顺口溜,一千多年后还能被人们记住。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很形象:平时,江水是白的,江是绿的、黄的、灰的,总之可能各种颜色都有。但是下雪以后呢,“江上一笼统”,江水是白的,江岸也是白的,一笼统都是白的。

大地只有一个地方是黑窟窿——井口,老百姓打水的水井,井口特别小,看起来里面黑咕隆咚的,很深,存不住雪。接下来是两个特写镜头:“身上白”。咱们家的黄狗回来了,黄狗因为披上一层白雪,变成白狗了;“白狗身上肿”,白狗身上因为加了层雪,好像肿了一样。诗俗幽默,又风趣形象,描述场景亦为今人生活中所常见。想见之中,会令人忍俊不禁。

就是因为张打油,后世一些人才把顺口溜等通俗的诗歌称为“打油诗”。读了这首诗我们就知道,其实打油诗也不是那么容易写的,打油诗的鼻祖张打油,他写的诗就很雅(被收入《全唐诗》)。

农妇也有会写诗的。唐朝一个叫葛鸦儿的女子,她写了一首《怀良人》: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

“蓬鬓荆钗世所稀”,荆钗,这个荆是荆条,就是用树枝做的发钗(簪子)。女人都是爱美的,而农妇用这种东西挽头发,可见她贫困。“布裙时衣”,穿着布裙这样的粗布衣服。而且还是出嫁时候置办的,穷!第三句说“胡麻好种无人种”,现在正是种胡麻(有说是芝麻)的时候,种子虽好但却没有人来播撒。“正是归时底不归”,正是你该回来耕田的时候了,为什么没有回来呢?

身着“荆钗”、“布裙”,且久未更新(“犹是嫁时衣”),足见农妇之贫寒;蓬鬓垢面,亦见其劳苦。自己的良人(丈夫)或者出去做生意了,官家服徭役、打仗去了,算算日子,早该归来,却为什么还没回来呢?她一个弱女子在家里,贫穷、困顿、失望、无奈,十足一个无助。此诗读来令人心酸!

村夫咏鸡犬,农妇叹农时,此为“村夫农妇能为诗”。当然,诗人的主体还是文人士大夫们,有一句话说得好,最雅不过文人诗。下面谈一下“文人学士”储光羲的《钓鱼湾》之雅: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个小伙子在钓鱼湾垂钓,他钓鱼是名,实是等待自己的意中人。不是吗?“垂钓绿湾春”,“春”字便透露了爱情的而爱情的背景又是如此美妙:钓鱼湾中,水清见底。“潭清疑水浅”,是一个美丽的错觉(本来潭水很深,但因清澈见底,反而觉其浅)的荷叶已经长出肥厚的绿叶,荷叶颤动,方知是水中鱼儿游戏。“荷动知鱼散”使人想起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的鱼儿与莲荷的相依相戏,正是爱情的象征啊。

钓鱼湾的岸边,杏花花瓣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正是“春深杏花乱”的时节。杏花儿飘落在小伙子的头上、肩上,他一任它去。他期待着,从傍晚,“日暮待情人”。“情人”是否赴约?诗人没有写明,大概是爽约了。但这位垂钓者却依然那么执着:“维舟绿杨岸。”他把渔岸边,他将继续等待……

这首诗的主题,我们说它是写爱情的,那么到底是不是呢?不知道。如前所述,你要说它是,作者在九泉之下可能不同意,说是你强加于他;你说没有,他可能又说你肤浅,没有读懂他的诗。不管如何,我们姑且当做写景的诗来欣赏,当做爱情诗来玩味。诗中描述了一幅钓鱼的图画:钓鱼湾,绿色的湾;钓鱼湾,杏花湾;钓鱼湾,莲荷湾;钓鱼湾,游鱼湾;钓鱼湾,浅水湾;钓鱼湾,绿杨湾。啊,钓鱼湾,春的湾;钓鱼湾,爱的湾!文人诗雅到这种地步,令人拍案叫绝。

在一个诗的时代。文盲武夫也会受到熏染,也能写诗。下面看看唐代一位戍边的将军高崇文写的《雪诗》。高将军粗豪勇猛,打仗很厉害,但水平不高,大概是一位“类文盲”。有一年边疆下了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他手下的文人幕僚们纷纷诗兴大发。写诗抒怀。大家相互拿出来品评,有人揶揄将军,让将军也来写一首,没想到这位鲁莽将军一点儿都不含糊,胸脯一拍:“没有关系,老夫也来一首!”于是以手口占一绝:

崇文崇武不崇文,提戈出塞号将军。

那个口儿射雁落,白毛空里雪纷纷。

第一句“崇文崇武不崇文”,什么意思呢?第一个“崇文”是指他的名字,我高崇文名字叫崇文,但是实际上呢,是“崇武”而“不崇文”。这人文盲一个,只喜欢舞枪弄棒的。“提戈出塞号将军”:我虽然不能文,但拿着长戈来到边疆塞外,保卫家国,咱是响当当的将军!很自豪。现在下雪了,“那个口儿射雁落”,“口儿”,是当时的地方俗语,“家伙”的意思,这是对人的一种蔑称,一种戏称。诗意是哪个家伙呀,你把天上的大雁给我射下来了,害得满天飞雁毛,不正是“白毛空里雪纷纷”吗?

这里没有风雅文人“雨雪霏霏”的咏叹,也没有字斟句酌的优美修辞,语言的粗浅却不失形象、幽默,依然可以见出军人的坦率和自豪。文人学士储光羲“垂钓绿湾春”的优雅,高崇文“白雪如雁毛”的比喻,说明唐朝文人、武夫都有人能写诗。

很多文人雅士,从小就开始写诗,一直到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贺知章,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很奇特的人。在我国文人往往都是不得志的,又往往是不幸的,一生中能顺风顺水、衣食无忧且能得到善终的极少。贺知章就是这么一位传奇人物,他20進士,然后做官,一直做到85岁,自己辞职,告老还乡。他跟皇上说,老臣要回家乡去养老了,要退休了,皇上带领众大臣,一直送出,这是很高的礼遇了。

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贺知章已经85岁了,能活到这么大岁数,还能回到故乡“叶落归根”,他很高兴,心情一好,一切皆可入诗,大家看看他的《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诗人年轻时离开家乡,外出求官,85岁退休回到故里,家乡的人事、景物令他既熟悉又陌生。几十年风雨漂泊,游子的乡音没有一丝改变,因为这是永远抹不去的家乡的烙印。但鬓发却已稀疏脱落,记载着岁月的痕迹。此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更有甚者,年轻人认不出远行归来的游子了,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令人顿添陌生感。然而,让游子稍觉安慰的是,尽管归来物是人非,亲朋故旧消磨过半,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家乡的湖水,风景如画,春风吹拂,波光粼粼,这情景与少小离家时一模一样。在游子的家乡的湖光山色永远也忘记不了。而故乡的山山水水,也永远不会抛弃游子,她曾微笑着送他远游,如今又微笑着迎接他归来——不变的是慈母般伟大的情怀!

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但它却道出天下游子的共同感受。当今的朋友,你也可能离乡背井。在外地经商打工、当兵教书、为官为宦,当你回到故乡时,这首诗一定会引起你的共鸣和感叹。

除了耄耋老人。那个时代还出现过很多会写诗的垂髫少年,被称为神童。请看下面这首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大家都知道这首诗是骆宾王写的,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骆宾王当时多大,7岁。大白鹅在水中游泳,这样的场景我们经常能见到,可唐朝时一个小男孩,看到这样的一幕,却摇头晃脑地吟出了这样一首充满生活情趣、连牙牙学语的幼儿都会张口背诵的小诗。

读骆宾王的这首诗,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一群大白鹅,弯曲着优美的长脖子,对着蓝天大声歌唱。它们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池塘中,鲜红的脚掌拨开清泠泠的水波,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鹅是常见的家禽,可诗人却从它们身上发现了这样明快活泼、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可见,只要热爱生活,就能时时发现美,处处找到诗意。

骆宾王7岁能写诗,而且他后来成名了,成了初唐四杰之一,所以他这首诗流传下来了。其实在唐朝,还有很多小孩都能写,不但男孩,女孩也能写,有一个7岁的女孩,诗写得不亚于骆宾王,但由于古代重男轻女,没有留下她的名字,所以《全唐诗》里只称她为“7岁女子”。这个7岁当时的南海人,据说武则天很欣赏这个女神童,专门召见她。当时是由她哥哥送他到洛阳去的,后来哥哥要走,武则天就说,你写首诗送你哥哥吧,小女孩应声成就此篇《别兄》: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别路云初起”,在分别的时刻,天边的云涌起来了,那么压抑,那么让人伤心。“离亭叶正飞”,离别的时候树叶飘坠,这句主要写自己的“所嗟人异雁”,我感叹大雁都知道成群结队地归去,我呢?“不作一行归”,却不能跟哥哥一起回去。哥哥走也孤单,我留也孤单,写出了兄妹的分别情境,很美很生动。而且,客观地说,此诗比骆宾王那首《咏鹅》要老成多了。同是7岁的孩子,即使在古代,“谁说女子不如男”呢?

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篇4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题目: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B110206 学号:B09020616 姓名:王鑫

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在近三百年的岁月中, 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发展态势,国力强盛且文化环境宽松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全面发展。较为宽松的酒政策更使得酒文化日趋繁盛, 作为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酒文化在诗歌中也得以集中体现。

唐朝时期, 诗歌进入黄金时代, 诗人们大都嗜酒, 酒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也是他们创作诗歌时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诗人与酒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纵观《全唐诗》及补录收录的近五万首诗作, 其中有“酒”字的有4466条记录, 咏酒及与酒有关的诗多达万首。可以说, 唐代的酒文化在唐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唐代酒品丰富、酒业兴盛

(一)酒出品的渠道多样化

唐代的酒主要由官营酒坊、民营酒坊和家庭自酿三个渠道来供应。官营酒坊由朝廷和各级官府控制, 形成统属严密、产品专用的生产体系。官酒大致可分为御用酒和地方官酒两部分。御用酒是专供皇族或国事使用的酒。如刘宪《陪游上苑遇雪》中写道:“ 花光并在天文上, 寒气行消御酒中。”宋之问在《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中写道:“帝歌云稍白, 御酒菊犹黄。”徐彦伯在《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中写道:“御酒瑶觞落, 仙坛竹径深。”陈子昂在《登泽州城北楼宴》中写道:“且歌玄云曲, 御酒舞熏风。”岑参在《送郭仆射节制剑南》中写道:“玉馔天厨送, 金杯御酒倾。”在这些诗句中提到的酒即是宫廷中的御用酒。而地方官酒是各州镇官营酒坊酿造的酒。如元稹诗中提到“院榷和泥碱, 官酤小曲醨”、“ 官醪半清浊, 夷撰杂腥膻”。白居易在《府酒五绝》中说:“自惭到府来周岁, 惠爱威棱一事无。唯是改张官酒法, 渐从浊水作醍醐。”从中也可以看出, 官营酒业尤其是地方官酒酿酒实力并不雄厚, 所生产的酒类产品较为低劣, 与御用酒有着较大的差别。民营酒坊是指设置酿酒与售酒于一体的店铺,俗称酒肆、酒楼、酒家、酒舍、旗亭。韦应物在《酒肆行》中写道:“豪家沽酒长安陌, 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 银题彩帜邀上客。回瞻丹凤阙, 直视乐游苑。四方称赏名已高, 五陵车马无近远。晴景悠扬三月天, 桃花飘俎柳垂筵。繁丝急管一时合, 他垆邻肆何寂然。主人无厌且专利, 百斛须臾一壶费。

初醲后薄为大偷, 饮者知名不知味。深门潜酝客来稀, 终岁醇醲味不移。长安酒徒空扰扰, 路傍过去那得知。”诗中反应的即是当时民营酒坊的经营情况,唐代的酒户一般都能自设酒肆、自我生产且自我销售, 民营酒坊是人们购买及饮用酒品的主要来源。家酿酒主要供自我消费, 人们在酿制时不会少料掺假, 因此, 唐代的家酿酒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品质。如白居易在《家酿十韵》诗后注中提到“水取九月九之水, 曲取七月上寅日之曲” , 孟浩然《裴司士见访》中提到“府僚能枉顾, 家酿复新开” , 岑参《虢州西山亭

子送范端公》提到“使君家酿旧来浓” , 韩翃《张山人草堂会王方士》提到“园梅熟, 家酝香”。白居易诗云:“家未苦贫常酝酒, 身虽衰病尚吟诗”,“ 莫愁客来无供给, 家酝香浓野菜香”。刘禹锡也在诗中提到“若倾家酿招来客, 何必池塘春草生”。从中可以看出, 家酿酒除供自己饮用外, 还是款待来客的上好饮品。

(二)酿酒的原料丰富 因唐代经济繁荣, 物产丰富, 唐代生产的成品酒根据其原料可分为四大类: 谷物类、果物类、花草植物类、动物类。谷物类酿酒占有最主要的地位。当时谷物均可用以酿酒, 唐人“干酒” 是以糯米为原料。曹邺《田家效陶》诗中写到:“黑黍舂来酿酒饮, 青禾刈了驱牛载。”这里提到的黍也是极为重要的酿酒谷物之一。果物类酿酒以葡萄酒的酿造最为出名, 发展到唐代

葡萄酒的酿造已达到较高水平, 以至在唐代的许多诗句中, 葡萄酒的芳名屡屡出现。如王翰《凉州词》中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刘禹锡也曾作诗《葡萄歌》赞美葡萄酒,诗云:“我本是晋人, 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 尽日饮不足。”这说明当时山西早已种植葡萄, 并开始酿造葡萄酒。罗隐《湘南春日怀古》:“松醪酒好昭潭静, 闲过中流一吊君” 这里提到的松醪, 是用松树物料制成的酒。卢象《句》中讲:“书名荟萃才偏逸, 酒号屠苏味更醇” 其屠苏酒则是用草木植物屠苏制成的。以花草植物酿酒原料廉价, 且又可节省粮食, 颇有社会经济意义。杜甫《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中“山瓶乳酒下青云, 气味浓香幸见分” 以及卢仝《东行三首》中“壮色排榻席, 别座夸羊酒” 提到的“乳酒” 便是用动物的乳汁制成的, 而“羊酒” 则是利用肉类酿成。众多原料的利用为酒的酿造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使得唐代酒的种类极为丰富, 为酒文化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唐代酒文化的特征

(一)唐人对酒的称谓比较多

孟郊诗中称酒为“杯中物”(且乐杯中物, 谁论世上名), 杜甫诗中也称酒为“杯中物”(赖有杯中物, 还同海上鸥)(忍断杯中物, 只看座右铭);杜甫诗中有时称酒为“浮蚁”或“蚁浮”(仙醴来浮蚁)(蚁浮仍腊味, 鸥泛已春声);元稹诗中称酒为“腐肠贼”(平生中圣人, 翻然腐肠贼);白居易诗中称酒为“香醪”(一瓮香醪新插刍, 双鬟小妓薄能讴), 有时称酒为“腐肠膏”(佳肴与旨酒, 信是腐肠膏), 也称酒为“销愁药”(俗号销愁药, 神速无以加);皮日休把酒称为“青州从事”(醉中不得亲相问, 故遣青州从事来)。(二)唐人开始“烫酒”

现代人喝酒一般都是将酒瓶启封后直接饮用,在唐代, 也有这种喝法, 将酒从酒瓶、酒坛或酒瓮等酒器中用瓢舀出或取出后直接饮用, 此喝法称之为饮冷酒。如白居易《北亭招客》诗云“小饯吹醇尝冷酒”。杨衡《春日偶题》:“冻花开未得, 冷酒酌难醒。”在唐代, 以冷酒待客有失礼之嫌。如白居易《送张山人归嵩阳》诗云:“朝游九城陌, 肥马轻车欺杀客。暮宿五侯门, 残茶冷酒愁杀人。”当然, 从春天到夏天, 喝冷酒没什么不合适的, 但是从晚秋到冬天,人们一般都要喝温酒, 即将酒用器皿加热后饮用。元结《雪中怀孟武昌》诗云:“烧柴为温酒” , 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诗云:“林间暖酒烧红叶, 石上题诗扫绿苔。”许浑《赠裴处士兵》:诗云“暖酒雪初下, 读书山欲明。”王贞白《少年行二首》诗云:“花时轻暖酒, 春服薄装绵。”徐铉《又赋早春书事》诗云:“暖酒红炉火, 浮舟绿水波。”这些诗句为这种喝法提供了最好的例证。现在在我国好多地方, 也有冬季饮酒尤其是喝黄酒时“烫酒”的做法, 这可能便是唐风遗存。(三)唐人注重“献酬”之礼

献酬即敬酒的意思, 唐代主宾之间或宾客之间都可以自由献酬。崔玄亮《和白乐天(时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诗中写道“几人樽下同歌咏, 数盏灯前共献酬”;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中“小宴初谈笑, 初筳雅献酬”;朱湾《奉使设宴戏掷笼筹》中“今日陪樽俎,良筹复在兹。献酬君有礼, 赏罚我无私”;韩愈《送刘师服》中“草草具盘馔, 不待酒献酬”;元稹《阳城驿》中“施馀尽酤酒, 客来相献酬”;高适《东平旅游, 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中“高兴陪登步, 嘉言忝献酬”。上述诗词描写的都是这种饮酒礼节, 可见在唐代酒文化中“献酬” 礼节的影响。现在, 在宴席之上, 我们常常会看到主宾献酬或客人互敬的场景, 这是“ 献酬” 之礼的延续。(四)唐人饮酒有“蘸甲” 风俗

“蘸甲” 即敬酒时, 用手指伸入杯中略蘸一下, 弹出酒滴, 以示敬意。用现代眼光来看, 这种做法极不卫生, 但是在唐代极为流行。刘禹锡《和乐天以镜换酒》诗云: “频眉厌老终南去, 蘸甲须欢便到来。”白居易《早饮湖州酒, 寄崔使君》诗云:“十分蘸甲酌, 潋滟满银盂。”杜牧《后池泛舟送王十》诗云:“为君蘸甲十分饮, 应见离心一倍多。”韦庄《中酒》诗云:“南邻酒熟爱相招, 蘸甲倾来绿满瓢。”张孜《雪诗》诗云:“暖手调金丝, 蘸甲斟琼液。”罗隐《酬丘光庭》诗云:“壁池兰蕙日已老, 村酒蘸甲时几杯。”诗歌表现出了唐人对酒友的敬重心态。这一习俗后来已慢慢消失了, 只是在一些祭祀场合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会

遇上这种情况。

(五)唐人酒席上出现酒纠之职

为了更好地维持酒席秩序, 同时开展各种宴饮游戏活动, 唐人每到酒会之时, 总要指定或推选出主酒之人, 当时称之为席纠, 或称为觥使、酒纠。酒纠必须熟知酒席中的各种规矩, 对违反席饮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元稹就曾因擅司酒职而闻名, 他在《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怆曩游因投五十韵》中写到: “邀我上华筵, 横头坐宾位。那知我年

少, 深解酒中事。能唱犯声歌, 偏精变筹义。含词待残拍, 促舞递繁吹。叫噪掷投盘, 生狞摄觥使。”在《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中说:“予时最年少, 专务酒中职。未能解生狞, 偏矜任狂直。扣节参差乱,飞觥往来织。强起相维持, 翻成两匍匐。”由此可以看出, 凡在酒席上言语失序、行令失误, 以及作假逃酒, 都会受到酒纠的“制裁”。朱湾在《奉使设宴戏掷笼筹》中说:“今日陪樽俎, 良筹复在兹。献酬君有礼, 赏罚我无私。莫怪斜相向, 还将正自持。一朝权入手, 看取令行时。”此都反映了席间酒纠主持饮酒行令和使用权利的情形。(六)唐人首创的饮酒游戏——酒令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篇5

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已经成为全世界电影人的盛况,也成为全世界电视转播的重头戏。在这个颁奖典礼上,全世界都可以一睹奥斯卡明星的风采。她们的衣着打扮,她们的发型,她们的首饰,都会成为全世界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奥斯卡女星们领导着全世界时尚新潮流。

但是,和唐代社会中国妇女的时尚相比,奥斯卡明星们足足落后了一千多年。

当一个个踏上红地毯的好莱坞明星们,以低胸装炫耀她们迷人的胸前曲线时,我们早已在唐诗中读到了这样的诗句:“漫束罗裙半露胸”,“胸前瑞雪灯斜照”。这是诗人的梦境,还是唐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请看唐代诗人李群玉在唐诗《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中这样写道: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而周濆也在《逢邻女》一诗中写道:

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

唐诗的起源与发展 篇6

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下面分别作扼要介绍。

唐代自开元至大历间,为唐诗的全盛时期,唐诗分期者称为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直至“安史之乱”爆发以前,是唐代社会高度繁盛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虽然盛唐的时间在四个时期中是最短的,但是成就是最大的。这一时期,唐朝的经济十分繁荣,与此同时,诗歌也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这时的诗人主要分为山水田园派与边塞诗派两派。山水田园派以王维与孟浩然为首;边塞诗派则以王昌龄为佳。 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他们写出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优雅自由的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的鄙弃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在他们的诗中把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保卫祖国的豪迈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出名的是王昌龄的《出塞》与《从军行》,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沉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在边塞诗人的笔下,写出了边塞风景的雄奇瑰丽,写出了军人的豪雄奔放。荒漠与艰苦,在他们的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说的盛唐,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是不得不提,他就是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代表这唐诗走到了顶峰。另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是自李白后的华夏第一诗人,他的诗没有李白的豪放,而是一种沉重的感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记入了安史之乱时期的百姓民生,著名的如三吏、三别。

总之,唐诗在盛唐中发展到了顶峰,这时期的诗也是唐诗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中晚唐歌

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杜荀鹤等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繁荣原因

在隋末的农民蜂起的大起义中,原隋朝大官李渊和他的儿子们(世民与兄建成),其中李世民功劳卓著。公元6,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统一的帝国(疆域约1100多万平方千米)。并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文明的国家!在唐鼎盛时期不仅物质富庶繁华,而且文化也极其繁荣,而诗歌更是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还超出两到三倍!

在两千多有名望的诗人中,特别突出的属世界级的大诗人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以外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五六十名,这一数字也大大超出战国至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连鲁迅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唐朝后就没好诗了;实在是后来人写古诗,要先读唐诗是很必要的。唐诗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无疑是中华以及世界文坛上浓墨重彩的笔触!更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最具文采的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峰。

说到唐诗的兴盛的原因,(当然学术界不断的在探讨中)较普遍的看法是:

一:唐代社会在发展中解决了很多的束缚,在一些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取得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由‘门阀仕族拢断政治’局面已基本结束,使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思想大大解放,从而为文化生活之一的形式‘诗歌创作’开拓了视野、诗歌艺术得到了‘活水源泉’。

二:由于经济的普遍提高,给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来源。

三:前代文学积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因此也为唐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诗人们是在前人的文化遗产上,发扬光大才有可能兼收并蓄,取人之长,推陈出新,把中华诗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四;唐代采取了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就有诗(诗歌概括性强)、赋(文彩韵章),而皇帝也热爱诗歌,(这很重要!)必然造成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因而,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和文化上,对儒家、释家、道家,都提倡;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布,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文艺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同时,唐朝国力强大,统治者对自身充满信心,因而基本上没有‘文字狱’,所以文人胆子都比较大;(例如;李白遭谗,也就是‘赐金放还而已)所之,文人及诗歌体裁宽广,而反映的社会问题迅速而尖锐。(并非是一片颂扬)

六:唐朝同邻国与边境各族实行的是:经济、文化交流政策;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接受西域,及外来影响,(印度、中亚国家)这些新鲜事物,同时也给诗人们以宽敞良好的艺术熏陶。

唐诗的发展传统分为初唐(618---712)、盛唐(713---770)中唐(771---835)晚唐 (836---907)

浅谈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唐诗英译 篇7

我们应该明确地认识到, 任何一个国家, 任何一个民族, 其文化要发展, 就不能不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封闭与阻塞只能导致民族文化的贫乏化和枯萎, 只有交流, 才会带来生机与发展。[1]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是中国同时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唐诗作为人类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 在走向与西方诗歌文化交融时, 必须主动积极, 凸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的精华。

然而, 就像Peter Robinson在Poetry&Translation中提到的“Poetry is then said to be untranslatable, or more practically, poems are untranslatable.”翻译惯常来说是不可译的。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诗歌翻译的局限性。考虑到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下对翻译有更高的要求, 笔者将选取刘禹锡民歌体诗歌《竹枝词》分析译者应该如何因势利导提供更理想译文。

一.《竹枝词》分析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竹枝词》是巴渝地区民间情歌。自古以来, 人们就喜欢借唱歌来抒发感情。这首词的表达十分微妙:春风沉醉, 杨柳叶儿轻拂着江面, 水平如镜。泛舟少女忽闻若有似无的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儿落在姑娘心上, 泛起了姑娘心里的阵阵涟漪。她其实早就心系着那唱着歌儿, 却总也不明确想自己表达爱意的小伙儿。分明在他的歌声里听到丝丝绵情蜜意, 但就捉摸不定像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 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 东边又出着太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 把天“晴”和爱“情”巧妙地联系起来, 表现出了初恋少女忐忑又甜蜜的微妙感情。

二.《竹枝词》译文分析

Version one:

The willows green, the river quite at rest,

I hear my lover sing ashore a lay.

Sunshine in the east, and raindrops in the west,

It isn’t warm but warm yet, i dare say.[2]

Version two:

Between the willows green the river flows along,

My beloved in a boat is heard singing a song.

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 the east basks in sunshine,

My beloved is as deep in love as the day is fine.[3]

两个译本属于押韵诗, 采用了英文诗歌的英雄双行体。译本一的第二句中, 译者用“lay”来表达“歌声”, 用“warm”来同时表达“晴”和“情”, 这是翻译中的注释, 但是如果缺少了注释, 读者可能很难从译文中了解原作的感情。从节律来看, 译本二为了押韵, 译者在第二句中将“say”置于第四句句末。同时译本二使用了抑扬格, 使得译文富有音乐性。从意义来看, 第三句, 译者将双关的字面意义翻译了出来, 而第四句则翻译了双关的内涵意义, 同样, 译者进行了微调, 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大略看到, 如果将唐诗译文顺应全球化多元语境发展, 认识并了解到两种语言的差异, 将差异尽可能融入接受语大环境, 就能融入接受语文化, 真正达到吸收出发语文化并丰富目的语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 2001 (3) :86

[2]赵甄陶.中国诗词精选英译[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唐诗与观察力的培养 篇8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當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的这首著名的诗写的是成都的春雨。春天万物复苏,入夜春雨随风悄悄而下,轻柔无声地滋润着万物。此时向远处望去,在一片漆黑之中,江上渔舟灯火格外明亮。拂晓之后经雨浸漫的花朵因湿而重,愈显美丽鲜艳。春天的成都处处落红,更加可爱了。“潜入夜”“细无声”,如后人所评“传出了春雨之神”。“湿”“重”抓住了春雨滋润后花朵沉甸甸的特征。作者对成都春雨景致的观察是十分细致入微的。

再看韩愈写长安春雨的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中唐诗坛上一位致力于诗歌革新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写给唐朝另一位诗人张籍的咏春诗。和杜甫一样,韩愈同样观察到春雨润物的细致酥松,但由于长安没有成都气候温暖,故春天的景致与成都不同,此时长安春天的小雨虽然也是轻柔无声,但留下的只是远远望去可见一片青青的草色,走近再看,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天气由寒变暖,植被逐渐萌生,草色渐渐变绿,似有若无,这正是北方初春的特色。韩愈认为这种朦胧的初春景色远胜过满城烟柳的时节。正是由于韩愈以诗人细致的观察力捕捉到了长安早春的这个特色,才为我们绘出了这样一幅设色似有却无的水墨画。

唐诗的作者不仅写自然景物观察得如此细微,就是写人间社会现象也是观察得入木三分。请看王梵志的这首诗:

吾富有钱时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报。

这首慨叹人情冷暖的诗歌似乎语不惊人,但言近旨远,发人深省。该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住不同境遇下的一些细节,如有钱时妻儿殷勤周到的动作和态度,贫穷时一反常态脸色难看的样子前后对照,把嫌贫爱富者的丑态勾勒于纸上。诗中的“貌哨”一词是唐人的口语,指脸色难看。

观察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窗口,也是开发智力的第一步。培养和提高观察力首先要学会直接观察,特别是要注意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那些具有不平凡意义的事物。还要注意观察自然景物的状态和变化,特别是着重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另外,还要善于从别人那里学习观察的经验和方法,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任何典范的文学艺术作品,包括高度凝练反映现实的诗歌都是作者反复认真观察现实生活,深入进行思考,准确表达的结果。这些典范作品,包括唐诗对培养我们的观察分析能力都能起到示范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上一篇:人音小学音乐三年级下下一篇:在外思念一个人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