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依托课程、日常管理、第二课堂及文化活动平台,让学校的每一个场地均能传声、传情、传教,让校园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都成为陶冶学生情趣的阵地,实现“一切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服务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篇1:

浅析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

摘 要:技工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学生的职业素养是衡量技工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指标。本文在阐述职业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技工院校进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现状,最后根据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技工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职工院校 学生 职业素养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 Ways of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Students in Technical Colleges

Zhu Zhaoyin

Key words:staf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缺乏也逐渐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指示要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技工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阵地,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技工院校办学的根本任务。

1 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指的是所涉及的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自身的要求,是具体的职业人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表现在外的品质,主要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诸多角度的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造能力。”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推动职业院校长足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

2 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1.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随着课改的进行,技工教育逐渐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但技工院校的生源质量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招收的学生仍然以初中毕业或未考上大学的落榜生为主,因此许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未来规划并不明确,所以这就需要班主任对新生进行培训,通过职业规划课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职业素养[1]。例如班主任通过班会活动向学生宣扬爱国精神,使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因此被激发,学校的教学任务也就更顺利的完成。

2.健全学生人格。技工院校的学生通常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以住校为主,年龄基本在18~19岁,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没有成熟,性格特征也比较模糊。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做好未来规划。例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活动时,向学生宣扬法律精神,就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遵纪守法,成为一个正义的人,并且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最终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3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

1.学生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当前,许多高校领导和学生更加重视学习成绩和专业知识,而比较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等软性指标的完成,这种教学和学习态度使得学生缺乏相关的职业素养,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也得不到培养,学生最终无法获到全面发展,这对将来的工作与学习都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2]。

2.学生自主意识较差。目前,很多技工院校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发展,缺乏相关职业素养的自主培养意识,他们更多依赖于学校和人才事业单位,当他们步入职场之后才意识到自身缺乏相关的职业素养。由于学生缺失一定的职业素养,就不能够很快融入工作环境和适应社会,这就造成了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大,人职难以匹配的情况[2]。

3.职业素养培养实践环节不足。技工院校明确工作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但是因为很多教师缺少实战经验,缺乏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没有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无法明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所以导致没有培养出适合企业所需的职业素质人才,教师对于职业素养的认识和用人单位没有达成一致就形成了职业需求认知的偏差[2]。

4 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1.完善课程体系。为了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分析和整合,引导学生对将要进行的岗位所需能力的要求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制定有效的育人方案,形成更高效的课程体系,因而使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效果更加显著。技工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时,可以恰当增加职业道德教育的模板,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能清楚对应岗位职业道德的具体需求。可以尝试开发具有本学校特色的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例如将职业素养课程融入到学生的军训,德育班会等诸多日常活动中,设定成学生的行为准则,使学生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达成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另外,在日常的教学时,还应当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要将教学内容和企业典型的工作案例相结合,使学生明确企业选人用人的标准。最后,还可以开设艺术、书法的自主选择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提高职业素养。

2.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修养。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队伍应当身先士卒,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技工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学校应该贯彻教师教学理念的核心要求,使教师转变授课理念和教学模式,建设具有特色的课堂。另外,可以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公平公正的职业素养的精神融入在教学中,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显著的提高。

3.利用小组开展社团活动,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学生毕业将会进入社会,因此与他人交流的技能和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班主任尤其需要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小组教学模式是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学生可以自主分组,各小组分别进行讲课和参加不同的兴趣活动,小组模式能够锻炼学生,使学生更具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1]。另外,学校社团也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学校应该重视院校的社团建设,丰富学校社团的类型,建立具有专业技术的社团,利用多样的社团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教师可以主导学生参加舞蹈、绘画和话剧比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精神,从而促进学生个人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4.注重宣扬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积累实践形成的特定文化,为学生提供精神养料。技工院校都有自己的学校特色,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和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學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对学生的发展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技工院校在学校建筑和人文景观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在教学区域设置上要和企业文化相融合。利用第2课堂展开和企业的互动交流,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能够跟快速的融入工作,并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学生在企业文化的渗透过程中能潜移默化的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提升自己的职业修养。例如,汽修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学校周边的汽车4s店,了解真实的企业环境,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带入到班级管理中。

5.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一些调查显示,就读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外长期务工,或者他们是跟随父母外出求学,很多学生是处于离异家庭,他们的家庭条件不富裕,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平时也比较缺少和孩子的正确沟通,因而很多孩子网瘾较大,手机不离身,技工院校在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的案例,并且这种情况出现在很多专业里。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班主任首先应当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健康状态和学习动态,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与他们保持交流,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疑惑和纠结,并且在合适的时机教授他们常规的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使这些学生能够更快融入社会,提高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职业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理念,渗透企业文化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将全面育人的目标融入教学过程中。实施职业素养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体现了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并且推动社会的前进。同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应该是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同的责任,需要三者共同发力,协同完成。技工院校应该着重加强在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开展的职业素养教育应当遵循人的个性特点,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职业素养的意义,最终形成完整的职业人格,最终技工院校也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王佳.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与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

[2]谢炳春.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多主体教育路径探析[J].文教资料,2015(8).

[3]王春林.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职校德育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1).

[4]朱兆寅.浅谈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知识经济,2019(18).

[5]崔阳阳.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法和策略分析[J].职业,2019(16).

[6]程雯雯.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的实践探究——以珠海市技师学院为例[J].中国培训,2019(08).

作者:朱兆寅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篇2: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 要:本文通过构建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依托课程、日常管理、第二课堂及文化活动平台,让学校的每一个场地均能传声、传情、传教,让校园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都成为陶冶学生情趣的阵地,实现“一切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服务目标。

关键词:技工院校    职业素养    课程体系

技工院校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承载着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渗透、指导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因此,在抓好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构建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是当前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研究的关键课题。

一、以职业素养引领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至此,“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和职业信仰进入大众视野。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育工匠精神”的诉求由此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应以立德树人和培育工匠精神为根本,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此外,从“全国技工院校年度就业质量分析报告”课题研究和近几年长治技师学院年度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分析来看,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核心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已经成为企业用人选人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和培育工匠精神为根本,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对培养高技能人才尤为重要。

二、以职业素养引领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职业素养培养要体现学生终身发展理念,教育教学过程要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第二,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办学的基本制度,只有校企协同共育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

第三,“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工学一体”一体化课程要求在强化学生专业理论和职业能力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其职业素养的养成。

三、以职业素养引领的全过程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

针对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需求,对职业素养核心内容进行了多维度、多层面、多要素的调研和分析,以广义的课程及形式加以呈现,将学生在校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转化为相应的课程模块进行组织、实施、评价,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专业素养、人文素养。

(一)核心素养课程是基础

思想品德类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德育、劳动教育、工匠精神等,育人要素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诚信友善等品德。

通用职业能力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自我管理、信息处理等,育人要素体现在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礼仪素养、计算机使用等能力。

(二)一体化专业课程是特色

一体化课程中“课程思政”的任务目标:在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及相关拓展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岗位调研,提取职业素养要素,并将其融入课程目标、内容及评价中。按照一体化课程要求,可从岗位中提炼职业素养,将其转化成学习微任务,以“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模式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时代精神、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

(三)人文素养课程是贯穿

人文素养课程贯穿学生在校期间教育教学全过程,并以一课、二课、社团、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呈现。

基本素养知识。包括与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公共文化知识、职业指导、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

开学教育。每学期的第一周为开学教育,内容包括军训、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汇报)、安全教育、本学期课程解读、行为养成教育等。

早课程。包括晨练、军训、礼仪训练、经典诵读、校园一日行为规范等。

人文素养。包括音乐鉴赏、书法艺术、美学、人文修养、挫折教育等。

教育教学性团体活动。包括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节、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

创新实践课程。主要通过企业文化、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创业意识等。

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需遵循“思想教育—行为养成—能力内化”的思路,核心培育内容以广泛的课程概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学生在校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转化为相应的课程模块,对应职业素养课程、职业技能课程、日常管理和第二课堂课程,三位一体实现全方位培养。

四、课程实施建议

第一,充分认识在专业技能课中融入职业素养内容的重要性,能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二,在教学中,教师除具备职业素养外,还需具备所授专业职业素养课程开发和组织实施能力、企业实践经验。在职业环境方面,学校要构建和工作岗位相符合的训练中心和凸显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为职业素养培育创造条件。

第三,紧紧围绕“有思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灵活开展工匠精神、心理健康、职业发展等专题教学,并在全教学周期内合理分配课时。

第四,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应了解企业文化,执行企业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反馈。

第五,职业素养培育是渐进的过程,宜采用過程与发展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选用合适的评价模型,构建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以正确的评价方法有序实施评价。

(作者单位:长治技师学院)

作者:马芳 李晓波 黄强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篇3: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的研究

[摘           要]  就如何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予以初步探索。主要从创新课堂教学、学校与企业进行“双元”育人的途径、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等途径,促进了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关    键   词]  职业素养;一体化教学;企业文化;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程育人”的育人理念,如何进行“全面育人”成为技工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才市场需要劳动者具有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而我们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选择人才时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职业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如何在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探索以下几种培养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全方位贯穿于教学中。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特点体现在“学中做,做中学”,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融为一体。要构建工学结合的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要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理实一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1]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增加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中国知网(CNK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2]一体化教学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改变一体化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由单一评价方式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方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全方位贯穿于教学中。在一体化教学中,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效果的评价方法比较单一,过于简单。经常简单地用安全文明生产评分来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成绩,把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混为一谈,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成效不显著。学生的职业素养应贯穿学生实习的全过程。把一次性评价改为过程性评价,明确标准和质量,制定过程性评价表。过程性评价表的使用,促使学生找到自身不足,不断地学习进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意识。(1)实习工具的放置是否规范。按规定要求工具和量具应分开放置,不能混合放在一起。(2)工具的规范、正确使用。在一体化教学中,工具不能违规操作,例如不能用锉刀敲打台虎钳。

(二)在一体化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例如在技能操作课为主的课题中,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每组分为操作者、观察评价者、记录者,在操作中轮流担任三种角色,进行分工合作,最后进行小组内互评。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分组合作,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我,同时对其他学生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增强了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學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的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小组成员之间增进了友谊。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能深刻体验分工合作的好处,并且通过观察和评价他人的优缺点,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加速了自身技能的提高,并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操作中角色的互换和合作,增强了学生主动沟通的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符合职业素养中的合作意识、学习意识、沟通意识。

(三)教师在一体化教学中发挥示范作用

在一体化教学中,尝试让教师把自己示范操作制作成微视频,然后把该视频应用到一体化教学中。例如在钳工一体化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攻螺纹的操作拍成短视频应用到教学中,而不是用教学资源上的视频。为此做了对比实验,即把同一个题目的课,一个用其他资源中的视频,一个用讲课教师自己的操作视频。结果显示,用讲课教师操作制作视频的一体化教学效果比利用其他资源的好。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操作技能掌握的速度快、操作姿势规范,攻螺纹产品合格率比后者提高10%。教师的示范操作代表了教师的技能水平,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学生从内心佩服教师规范的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教师的示范操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有了操作的欲望,提高了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态度认真、精力集中,促进学生的模仿,效率显著提高。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师在一体化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严格执行“6S”管理,真正起到行为示范作用。

(四)在一体化教学中,根据教学课题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与课题相关的工作页或任务书

在教学中,学生按时完成工作页或任务书的同时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例如,在钳工一体化教学中,手工攻螺纹是钳工的一项技能操作。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两张工作页,工作页一的内容是学生课前预习相关知识,如攻螺纹的分类、攻螺纹的工具等。第二个工作页是攻螺纹操作后,学生需要总结的知识点,如攻螺纹的操作要点等知识。课前,检查学生完成工作页一的情况;总结阶段,检查学生完成工作页二的情况,并且把检查结果记录到学生过程性评价表中进行评价。

二、學校与企业进行“双元”育人的途径,采用“引企入校”的育人方法

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调查发现:目前部分学校的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签协议这一层面,进行深度合作的不是很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有效的“双元”育人制度和评价方法,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效果较差,多数只是停留在对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忽视对学生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我校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与蒂德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引企入校”形式的培训,由企业提供设施设备,提供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学校提供场地。企业参与新生入校面试,并安排家长参观合作企业。其中基础课程由学校教师负责,技术实践课程由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引企入校”办学模式,将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融合在一起,学生可以通过轮岗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学生统一穿着合作企业发放的工作服,在工作站完全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任务单、指导书和工作规范,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该企业的状况一模一样。合作企业定期举办有关员工管理的专题班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验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能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自己与企业要求的差距。企业安排优秀员工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和优秀的职业素养。学校与企业相融合,让育人落到实处。从企业要求与学生管理相统一、企业与学校共同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构建了“学校—学生—企业”的共同体,实现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的全覆盖。

三、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等,可以为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供有益启发,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资源,将诚信、合作、友善、礼让等传统文化道德修养内容融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中,并转化成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为此,我校多次组织教师座谈会,并确定传统优秀文化课题,使课题与职业素养要求紧密结合。确定课题后,各专业成立了传统文化教研组,由教研组组长安排教育实施。学校在学生教学楼道或工作站等明显的位置张贴融合职业素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图片、名言;在橱窗中设立职业素养宣传板;在日常的校园广播中宣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等,使学生在校园中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听见,无形之中就加强对学生意识形态的熏陶。通过环境布置,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校园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教学楼、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区域,根据专业特点悬挂该专业国内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的宣传画,用他们的光荣事迹和名言来感化教育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着重宣传“在校文明学生、在岗优秀员工”,创设“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团结合作、爱岗敬业”的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职业素养熏陶, 以便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在一体化工作站,学校按照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实训车间,并张贴安全操作规程、生产操作流程,使学生感觉和在生产车间一样,要求学生统一着装、凭校牌进“车间”上岗。

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是综合性的。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把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与教学紧密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多种途径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学生职业素养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精神,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业率有了明显提高。而职业素养培养是长期的过程,其途径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韩睿.在实训课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9(2).

[2]张忆雯.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将是永恒话题[J].江苏教育,2010(6).

[3]周超.浅谈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博览,2016(17).

编辑 司 楠

作者:王亚伟

上一篇:乡镇团委年终工作报告下一篇:环境保护工作报告范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