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精选10篇)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1

只有真正的认识到校园文化对于职业院校的长久发展的重要性,职业院校才能积极的建设校园文化。职业院校因其特殊性,职业院校的领导对于职业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职业院校领导对校园文化的重要性认识,深刻理解校园文化的意义与作用。

3.2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的感情投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关爱”是人类崇尚的一种美德,人们能够自发的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人类的天性,而有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校园里所有的学生才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审视自己的地方。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更应当投入更多的爱,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只有发自内心的感情,才能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和投入实践工作。把“爱护学生,真挚待人”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与学生形成轻松亲密的人际关系,在精神上为学生提供愉悦的感受,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推动学习目标的实现。

3.3凝聚活力,致力于打造沟通平台

沟通能使人打开内心世界,增进友谊,消除孤独。高职院校若能创造出一个有效的、畅顺的沟通渠道,营造出温馨的校园环境,学生会感到集体温暖,视自己为学校的一员而自豪。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除了在学习方面的教育,更应当关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生活上、学习中给学生以指导和照顾。对人际关系,采取轻松愉快的交谈方式予以训练,例如班主任每月给学生的家里寄信、电话沟通,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消除空虚和孤独感,产生温暖的现实亲切感,提高校园文化的凝聚力。

3.4创造具有特色的职业院校文化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2

一、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特色, 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 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 加强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1) 教学严谨, 管理科学, 改革和创新意识强烈, 积极建设“开放、求实、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建设“严谨、求实、合作、创新”的教风;建设“团结、守纪、勤奋、力行”的学风。

2) 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铭记校训, 构建“爱岗敬业、明礼诚信、安定团结、奋发有为”的和谐校园。

3) 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注重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铸造具备职业院校特点的文化品牌。

4) 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一) 实施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计划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师生。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隆重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日, 重视对反映学院发展进程的校史资料的各种文书资料、声像资料的搜集与归档。

(二) 实施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计划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依法规范学校的决策体制、完善决策过程和工作规则, 实现决策的程序化、科学化, 民主化。

(三) 实施师德建设计划

大力倡导“志存高远、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良好师德风范, 鼓励和引导教职员工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建立一套健全、可行、公开、严格的制度体系, 不断完善师德建设机制,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四) 实施学风建设计划

完善工作机制, 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日常管理, 开展诚信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 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 实施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计划

通过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 培养大学生尊师、爱校、敬老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办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专家学者论坛”和“青年学子论坛”。按照“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各系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品牌活动班级化、普及化”的活动思想, 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大学生文化、体育、艺术活动。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和实践体验活动。本着“突出学术科技型、加强志愿服务型、优化文体艺术型、鼓励兴趣爱好型”的思路, 调整学生社团布局结构, 落实每个社团“有一位指导教师, 有一个挂靠单位, 有一项特色活动, 有一定经费保障”的学生社团“四个一”建设要求。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宗旨, 按照“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原则, 鼓励在校大学生人人争做注册志愿者, 深入开展社会调查。

(六) 实施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计划

加强校报等校内出版物的管理, 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广播要面向广大学生, 积极报道学校动态, 多报道同学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多介绍高雅文化和学术知识。充分发挥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力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

(七) 实施校园环境建设计划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 加强校园人文景点建设。加强对校园广告横幅、标语的管理和清理, 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化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公共场所的环境, 开展学生公寓环境建设活动。开展环境道德建设活动, 增强师生对校园环境的新认识, 激发师生爱校意识。

(八) 实施品牌形象塑造计划

建立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规范各系系旗的制作和使用。设计校徽、校歌;做到每位师生都了解校史, 熟知校训、会唱校歌。规范学校办公用品的格式、标识, 规范学校各类牌匾的规格与设计。重视学院公共关系, 建立记者接待和突发事件应急宣传制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 建立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与领导

1) 学院党委行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指导者。要正确把握学院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 确保学校文化的先进性, 确保学校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培养人、教育人的中心任务、沿着健康的路线前进。院党委、行政要统揽全局, 科学决策, 促进办学理念的发展, 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 推进学校制度的创新, 建立与高职相适应的校园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 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要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积极解决问题, 保障师生的权益, 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并使之与学校的总体建设相适应。

2) 以人为本, 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从政策和制度上激励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党员、干部、教师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要纳入学院的预算, 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 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在有关政策上要为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筹资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侯波, 辛香玲, 高志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结构与功能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政治理论) , 2006.

[2]聂强.独立设置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4.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一、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后,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二是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近15000所,年招生748万人,在校生1809万人:高职高专已经达到1147所,年招生近300万人,在校学生近800万人。三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总目标,明确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模式上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办学思想、教学方面,则强调“两个加强”,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技能训练。

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教育的发展不仅是规模的扩张,还应有质量的保证。怎么教学生做人,怎么能够为后代延续一些好的传统,这方面很薄弱。过去,教育普及程度很低的时候,受过教育与没受过教育的人差异很大,受过教育的人一般是通情达理的。现在就不一样,尽管大家都接受过教育,但是好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能延续下来。有些东西并不是老师“言教”出来的,而是老师“身教”出来的,是环境熏陶出来的。近年来,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职校生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许多是中、高考失利者,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心理上普遍存在自卑感,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引导。这就需要从他们的校园学习、生活做起。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以及社会多样化,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职业院校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正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优秀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构成职业院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良好校风的培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校风是学校精神的外在表现。校风是在共同目标指引下,经过学校全体成员长期努力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风尚,是师生思想观念、意志情感、言行举止的一种共同倾向和表现。校风是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以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为内容的“三风”建设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领导作风建设是教风、学风建设的基础,在“三风”建设中起着示范作用。领导者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其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领导作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作风,二是工作作风,三是教育思想作风。领导观念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思想作风包括教育价值观、教学质量观、师生评价观,其正确与否是一个学校教育实践成败的关键。

教风建设是“三风”建设的核心,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作风,是教师道德品质、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和人格修养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它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无私奉献,以德育人,二是科学执教,全面育人;三是为人师表,言行育人:四是关爱学生,以情育人;五是团结和谐,协作育人。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综合表现。优良的学风是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主要体现在正确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勤奋的探究精神、自觉的遵纪守法等方面。建设良好的学风。主要通过加强目的性教育、培养良好班风、创造良好环境和思想教育等途径来实现。

2优化育人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

(1)校园安全建设

我校在校园安全建设方面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其中有一个最具特色的措施就是安全教育,包括教职工交通安全教育、寒暑假安全教育、出差招生安全教育等,尤其是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自己编印了《安全教育读本》,发给每一个学生,并经常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安全教育卡,每次学生受教育后都要将内容填入安全教育卡相应栏目内。学校还经常请辖区派出所警官、法律顾问为学生举办法制教育讲座,真正使师生树立安全意识。

(2)校园卫生建设

加强校园卫生建设,进步改善校园环境。学校经常对食堂、饮水设施、厕所、宿舍等地方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尤其是学生寝室,每天有三次检查,每月进行评比,对卫生好的寝室每月授予一次“文明寝室”称号,颁发锦旗,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学校还认真做好学生的健康检查、传染病监控等工作,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3)校园文明建设

校园文明建设主要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学校在南校区醒目处立有一石柱,上书“学、思、行”三个大字,并突出“孝心”和“良好习惯养成”两个主题。在日常教育中以基础教育系、学工处、校团委为主承担了学校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主要任务。学校还特地为每个班级开设了“人生”课,使用学校自编的素质教育教材——《故事与人生》,班主任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故事、故事演绎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谙世事、明事理、悟人生。学校还编写了《成长的歌声》等素质教育校本教材,并提出了人格教育这一新理念,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习惯四个方面实实在在去落实,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校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度过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职业院校的学生进校门,要进行抬头教育。自然环境不要让学生感到压抑,建筑、教室、实训楼、道路、景观等,要给人以舒畅、整洁、美观的感受。人文环境要让学生感到振奋,校训、校徽、校标、校史、挂像、板报、光荣榜等,要有利于学生明确方向、增强信心、奋发有为。

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共同价值理念不应强加给教师,而是要靠非制度来形成。它是在把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把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然法则和理念,形成一种变革的动力和导向,从而很自然地产生校园文化的核心——职业教育的价值理念。

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1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国家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在职业院校学校的具体化。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务必使确定的目标既有先进性,又有现实性:既有指引方向、动员师生员工的作用,但又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职业教育不仅是就业教育,还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教育。我校在2002年就提出了具有

时代特征、符合职教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做人为本、技能立身”的校训。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思想、培养人才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培养一批能适应社会的、能适应现代企业一线生产的、管理岗位需要的、会学习的劳动者。

校风建设应该包括校园精神和校园秩序的建设。校园精神最核心的就是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校园秩序,包括教学秩序、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等。

2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

今天的职校生,明天的企业人。职业院校的任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不仅要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有必要和企业文化进行对接和融合。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是校企合作的需要,是服务企业的需要,是保证学生成功就业的需要。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所有需要就业的学生都必须事先进行岗前集训I,通过对他们在企业文化、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训来服务学生成功就业:学校在二年级学生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并编写了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就业指导教材,使就业指导课能真正有效指导学生顺利就业。这样学生的就业面试通过率更高,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更明晰也更切合实际。为了提前让学生感受企业的氛围,学校专门成立了校企合作部,利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使之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能提前适应企业的工作和生活。

3建设多层次、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全方位校园文化格局

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学校组织的技能竞赛活动、仪式庆典活动、体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以及其他相关的活动。

学校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作为载体来呈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有走廊上、围墙上、楼道间、实训场地的条条催人奋进的标语和口号;有宣传橱窗里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介绍不断充实每位学生:有环绕在南北校区的《同窗校友学习楷模》宣传橱窗,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子们为圆理想之梦而不懈努力;有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杂志和《菁菁校园》报,以及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台,建立起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还有专题讲座、电视讲座、主题班会的引导教育。学校还根据职业院校的特点每年组织一次专业技能竞赛。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颇具深度的校园文化不断进行渲染和教育,以达到环境育人的根本目的。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所有的建设工作都是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发展、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影响学校的重大工程,它涉及推进和改进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涉及学校全体员工思想观念的更新,关系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锲而不舍,就一定能够把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好,就一定能够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职业院校也就一定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篇4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校园体育场馆、场地建设,修建风雨操场,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充足的场地设施,满足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在器材方面,需要不断的补充体育器材,不断的更新,遇到有质量问题的器材及时处理,以免带来安全问题。器材需要对学生开放,在课外活动期间,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锻炼器材,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营造校园体育文化。

3.2课内外有机结合

体育课堂内容要和学生课外活动内容相结合。在体育课堂中,要保证学习的体育课知识和运动技能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体育课学习只是一味的强调教材内容,而忽略了他的实际价值。学生只有把体育课中学习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活动中才能感受到体育课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3.3有效组织体育比赛和体育表演

体育比赛是体现学生体育能力、展现学生个性以及提高班集体凝聚里的有效办法。学校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组织好各类体育比赛。比赛前期要对裁判员和组织者进行一定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做到秉公执法,公平竞争的原则。学校定期邀请一些体育方面比较突出的代表队或个人来学校表演,如篮球表演赛、足球表演赛、武术表演、健美操表演等,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3.4积极做好宣传

体育宣传的内容很多,宣传方式也多样化,在校园里,最直接的宣传方式主要有板报形式宣传、网站形式宣传、校园广播宣传。通过这些宣传方式可以把校园体育比赛、全国体育比赛、世界体育比赛等人们比较关注的体育赛事进行宣传,对这些赛事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以及对一些运动员的积极评价等;学生参与的体育比赛获奖情况可以通过这些宣传方式进行宣传,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体育比赛中,为自己争光,为学校争光。

4.结束语

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论文 篇5

对于当前高职校园来说,其文化积累、教学目标与精神共识等等,都对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启迪。校园文化作为凝聚师生意识,提升学生认同的重要动力来源,选择能够反映和诠释高职院校自身价值特色的文化素材,至关重要。当然,校园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并不是通过文化素材的堆砌与累积,而是以文化元素为基础,融入学生诉求,在广大师生积极践行与不断传承之后,所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与思维理念。校园文化,不仅是影响高职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能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在互联网文化下,各种文化内容与传播方式也日益多样。所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不能盲目开展,要注重立足学生的文化接受方式,乃至学习文化的习惯,通过合理融入,综合利用,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理想效果。在多元文化创新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活动,也在面临一系列诉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要在客观认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所存在客观问题的前提下,通过选择合适的文化维度,搭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沟通载体,在选择合适文化素材的基础上,构建极具内涵、充满竞争力的高职校园文化,从而满足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各项诉求。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篇6

摘要:新时期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不仅是提高师范生自身素质的切实需要,也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可以为师范生师德的内化创造良好的外在条件。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路径,可以尝试从营造校园环境、凝练大学精神、利用网络文化这三方面着手,合力打造出对师范生师德养成大有助益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师范生;师德

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教师人才。师范生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军,是构成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有生力量。而教师素质的核心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正是建立在师范阶段师德养成教育基础上的。培养师范生的师德是师范院校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师德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形成,但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养成的过程。在师范生师德形成期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加强师范生师德和文化素质教育,注重通过文化熏陶培养教师气质。”。加强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师范生师德的养成大有助益。

1新时期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意义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曾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师职业道德,又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师德建设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客观需要,具体到教育层面,实质上就是师德养成教育的过程。师德养成教育包括职前的师范教育和职后在岗教育两个阶段。其中职前的师范教育即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培养教师师德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1.1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提高师范生自身素质的切实需要

师范生在入学之初,很多人对教师职业的性质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是模糊的,不了解拥有良好道德品行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师范院校在育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更要通过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让师范生逐步树立起教师职业道德的意识,自觉地接受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系。通过师德养成教育培养师范生的师德素养,使他们形成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格。只有如此,他们未来才能把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铭刻于其内心深处,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1.2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绝大部分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书育人,为学生的成长默默奉献。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一些教师出现了价值观念的偏颇,师德失范现象屡屡发生,导致整个教育事业受到极大影响。师范院校开展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形成道德情感,养成职业道德自律,给这些准教师提前上好道德的“枷锁”,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更科学地开展教育活动。我国的教育事业拥有这样一支注重提升道德修养的后备力量,对其未来的蓬勃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校园文化对师范生师德养成的作用

师德的养成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一般要经历知、情、意、行四个阶段。“知”是师德认知,是指对师德规范的认知和对越轨行为的判断;“情”是师德情感,主要指教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意”即道德意志即遵守师德的信念;“行”就是师德践行。其中,师德践行是目的,师德认知是前提,师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师德行为的促进剂和稳定剂,它能从心理机制上减少违反师德的越轨行为的发生。这四个阶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养成的过程。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与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相比较有其特殊性:其一,师范生刚刚走出中学校门,从学生到“准教师”的角色转换需要一定的过程;其二,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践行师德规范缺乏实践环境;其三,师范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对师德规范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既需要考虑其学生的特点又需要考虑师德自身发展的规律,通过有意识地设置价值冲突和实践渠道,加强学生的情感冲击和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其对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师范生精神品质的塑造,主要依靠文化环境的引导、熏陶,逐步形成心灵感应,精神升华,观念认同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校园文化可以用生动的形式将教师的职业理想培育、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教育和师范生的人格发展结合起来,将教师追求的远大目标和平凡的职业生活联系起来,为师德的内化创造良好的外在条件,从而影响师范生师德的养成。

2.1校园文化对师范生道德取向起引导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它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建筑景观、校训校貌、校规校纪、校风学分等,可以创设出一种精神气候和文化氛围;开展以师德养成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释放师范生的情感。师范生不知不觉就会被校园文化所展现出来的风采所感染,逐步被引导到学校所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上来,成为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人才。校园文化让师范生在“尊师重道”的精神感召下,确切地领悟到应该提倡和弘扬什么、反对和避免什么,怎样做是对的,哪些意识和行为是错误的,从而对其价值观、行为取向起到引导作用。

2.2校园文化对师范生道德情感起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还可以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形成被全体师生认同的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成为一种凝聚力,可以将学校师范教育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时期的积淀而形成的稳定追求、理想信念和优良传统传递给学生,使师范生提前体验到职业道德情感,并具有了教师职业的责任感、荣誉感,最终将师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为他们将来成为师德高尚的优秀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校园文化对师范生道德意识起固化作用

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是一个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内化、从内化到信念、从信念到行为的过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使整个学校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景象,对师范生的师德养成产生健康向上的促进作用,使师范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师德的感染和熏陶,逐步树立起了教师职业的尊严感和快乐感,使得高尚的师德成为师范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需要,师范生的师德意识得到就会固化下来。

3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路径

近年来,很多师范院校努力通过各种方法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有些已经初有建树,有些还不能尽如人意。在探索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途径时,如果能够以师范校园文化为切入点,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将会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营造校园环境引导师范生师德养成

文明有序、整洁优美、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会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师范生的行为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对师范生师德教育起到熏陶和启迪的作用。师范院校可以从绿化、美化、师范化和特色化几方面着手,通过校园布局、景观绿化、建筑雕塑等,在自然环境的建设上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构建师范特色人文景观,创造出具有丰厚人文底蕴、特色鲜明、和谐高雅的校园理念形象。同时,学校要大力开展德育教育类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体育、艺术等活动,把德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净化心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2凝练大学精神融入师范生师德养成

大学是广大师生思想的家园,大学精神充分体现、弥漫在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等。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中通过办学理念、校训、学风教风、讲座等价值层面成分的融入,凝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这种奋发向上的大学精神,能够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进学校,让学校形成催人奋进的校风和导向正确的舆论氛围,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净化师生心灵,淳化师德,让广大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从教理念,形成健全的教师人格,影响和感染师范生师德养成。

3.3利用校园网络文化影响师范生师德养成

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具有庞大的信息数据、全方位开放、全动态交互沟通等特点,对青年人具有极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由于工作、学习的需要,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普及给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学校必须做出积极的反应,顺应网络传播的特点,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络校园文化建设,让师范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师德资源,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如BBS、微博、微信等增进师范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互动与学术交流,丰富师范生的师德建设。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质,师范院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从营造校园环境、凝练大学精神、利用网络文化这三方面着手,合力打造出对师范生师德养成大有助益的校园文化平台,这将对提高师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完成师范生培养目标,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顺利进行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子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黄懿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性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3):145-147.

[3]彭智平.试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文化自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8):81-83.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7

优秀的中职校园文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 能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对中职学校的发展势必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优秀的中职校园文化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 可以使中职校园生活得到丰富, 使师生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优秀的中职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能更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 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 更好地促进师生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 从而保持中职学校的繁荣发展。优秀的中职校园文化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使中职学校在经济社会发展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那么, 如何建设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现在, 我就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谈谈自己不成熟的认识和看法, 以期引起进一步讨论的兴趣。

1 坚持育人为主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

校园文化是学校隐性的课程, 对学生成长的理想道德、个性品德、行为习惯、言谈举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就能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教育氛围。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也是最高层次, 它主要包括职业学校的校园发展史和被职校师生共同认同的文化观念, 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等意识, 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 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要从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人际关系来体现, 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规章制度、企业精神为载体, 充分发挥激励性、凝聚力, 达到创设和谐校园, 促进和谐社会。要通过校训、校徽、校歌、校标、校服等, 昭示办学思想, 彰显办学特色, 张扬校本精神文化;要注重在师生中进行校本精神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充分发挥其导向、熏陶和激励作用, 不断增强全校师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要加强校史文化建设, 做好校史的编纂、大事记的编制、纪念物的收藏、教师录和校友录的编制以及先进人物事迹和校园鲜活故事的收集与成册等工作, 以校史文化独特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教育和激励师生;要重视校园先进人物的评选和宣传工作, 广泛开展“创先进、评先进、学先进”活动, 对内树立学习榜样、激励学生成长, 对外宣传学校形象、弘扬学校精神文化。

2 学校制度建设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只有实现科学先进的管理, 才有高效率, 才有高成效。职业学校在遵循管理的基本原则下, 要有自己的管理特色, 要创新管理方式, 要靠管理增效。首先管理目标要明确, 真正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 师生共同全面发展, 体现办学的方向, 管理中的各项目标要围绕这个总目标实施, 具体目标要充分体现学校管理团队的决策水平, 要体现时代性、创造性、超前性。同时, 学校在管理中又要充分体现本校的管理特色, 一些学校提出“封闭式”管理, 这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违背了青年学生的自然属性, 使学生的身心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无缝隙管理”是哈密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真正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上, 充分体现服务育人的管理方法。它从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各方面全方位管理, 从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研究和服务, 同时, 要求全校的管理团队成为一个整体, 相互协作, 相互配合, 相互促进。另外, 在管理中要充分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 充分互动, 从而真正体现事事有人管, 时时有人管, 充分体现全体教师人人是主人, 人人是管理者, 使所有教职员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使每位学生得到关心, 体会到学校的温暖和关怀, 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校园管理制度文化建设中还要重视绩效考核的完善, 教职工从德、能、勤、绩全面考核, 学生从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 通过合理的考核, 发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及时找出原因, 进行控制和纠正。管理中的优点和特色要及时宣传,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参与管理, 使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3 对接优秀企业文化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职业学校是基础知识教育和市场用人机制的中间环节,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特定的中等职业人才, 主要是培养在第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 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实践型人才为目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成为企业的第一线人才, 如何使学生在职业学校的学习后能成为企业的合格人才, 这就要求学校的培养目标要与企业人才的需求目标相适应。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经受得住市场竞争力的冲击和洗礼, 这就要求中职教育不能放松职业道德思想教育, 尤其要与市场的需求相接轨, 了解相对应的企业文化,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了解企业发展的灵魂。因此, 加强职业学校和企业的相互合作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要树立校企文化对接意识, 适应现代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确立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要采用多种形式实现文化对接和融合, 通过邀请优秀企业家来校, 以主题演讲或职业沙龙等形式宣扬优秀企业文化;要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制度, 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要联合优秀企业共同开发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培训课程;要建立校企文化对接的校外实践基地, 通过组织学生调查访问、参观考察、见习实习、顶岗实践等活动, 按照“铁的纪律, 金的人格”职业要求, 引导学生在职业意识、态度、责任和纪律以及能力等方面加强学习和锻炼, 达到磨炼职业意志、强化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操守和提升职业能力的教育目的。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通过对校园文化的认知与分析, 可以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 办学理念、办学物色、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 同时还可以反映出学校的领导作风、教风、学风、以及师生的整体精神面貌, 以及全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具有先进的校园文化, 才能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才可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 学校才会有更大的生机与生命力, 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越做越大, 越作越强, 越做越优, 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才能真正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培养更多的高质、强能、实用复合型优秀人才。S

摘要:优秀的中职校园文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 对中职学校的发展势必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优秀的中职校园文化必须遵循育人为主的基本原则, 在学校制度建设、对接企业文化方面下真功夫。本文从“育人为主、制度建设、企业文化”三方面阐述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职业特色,方向方法

参考文献

[1]安选练, 梁海波.校园文化建设浅谈[N].教师报, 2007-08-01.

[2]姚静.校园文化建设要抓四个关键点[N].安徽日报, 2007-05-18.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护理 职业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061-02

校园文化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种能体现职业特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应注重将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感受到职业文化,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培养、形成与职业文化相适应的心理特质和能力,毕业后能迅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平稳转变和快速过渡。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的特点,在护理职业文化上做文章,在狠抓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开展护理职业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的内容、途径、形式和侧重点与自身护理职业相结合,努力培养“品正、学优、体健、技强”的合格准护士,取得了良好的实效。本文拟对其作相关介绍。

一、高职院校护理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相关探索

(一)全方位实施入学职业教育,引领新生感受良好的护理职业氛围。一是扎实做好具有护理职业特点的入学教育。统一规范入学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从新生入学第一天起就开展规范的入学教育,带领新生参观校园和实训中心,让学生一入校就感受到护理职业文化的特色。由护理专业教师统一进行新生入学教育,介绍学院护理系的办学历史、护理专业特色、护理专业前景、护理礼仪及学习组织纪律要求等,使新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是开展连心桥牵手同伴教育活动。连心桥牵手同伴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感受护理职业氛围,锻炼高年级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践行白衣天使爱心、细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展现护理系同学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活动方案是选出大学二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做指导者,经培训后,进入相对应的新生宿舍,对新生进行适应新环境的全方位指导(内容包括学院生活基本情况、周边环境、护理系的优良传统、大学的学习方法、如何建立和谐的宿舍关系及人际关系,注意安全、防止受骗上当等16个方面),从新生入学第二天开始开展活动,每周1次,共4次。通过这一活动,新生入校后适应大学新环境的时间明显缩短,大多数都能安心学习,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热爱护理专业。

三是开好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主题班会。由辅导员负责召开4个主题班会,每周开展一个主题,班会主题为:适应大学新环境;纪律与安全问题;大学生涯规划;大学学习方法。从辅导员角度帮助新生入校后尽快适应大学新环境,使新生认清自己的大学生活应怎样度过才有意义。

四是加强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及学生党建工作。新生入学后第二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就为新生开设入党启蒙教育课程,此后还有党课教育,让新生尽快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义务和怎样做才能加入共产党等,激励新生在追求入党的过程中不断磨炼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入党。

五是举办富有护理职业特色的迎新生晚会。在入学后第三周开展具有护理职业特色的迎新生晚会,欢迎新生的到来。师生同乐,营造欢乐和谐的氛围,使新生一入校就有回家的感觉和护理职业的归属感,从而安心学习,奋发向上。

(二)开展“感恩、诚信、责任、做合格准护士”的职业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塑造良好的职业素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根据护理职业特点提炼出“感恩、诚信、责任、做合格准护士”4个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内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学期开展一个主题。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根据知信行教育理论,将主题思想教育活动进行系列化,逐层递进,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从内心认可这一思想,进而产生自我改变的愿望和决心,并付诸行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通过这4个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思考,从而提高职业素养。

(三)开展护理志愿者服务活动,弘扬关爱生命、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组织护理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到广西南宁市各大医院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学生学以致用、接触临床、了解职业、服务社会提供平台。这一活动受到了各大医院护理部、患者及学生的欢迎和支持,是一件医院、患者、学生“三赢”的好事。护理志愿者通过亲身体会,实际接触、了解临床护理的工作特点,体会到应用专业知识帮助病人的快乐及护理职业救死扶伤、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接触临床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实际工作的能力,增进了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的护理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开展“5.12”护士节系列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把“5.12”护士节系列活动作为培养和检阅学生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舞台。把“技术操作强化,护理素质培养”作为活动的重点,举行护理技能操作大赛、护理礼仪比赛、护理“三基”理论比赛及护理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会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稳固了专业思想,强化了职业技能,提升了职业素养,塑造了职业形象,培育了争先创优意识,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参加活动的各位临床护理专家的好评,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

(五)聘请各大医院护理专家对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模拟就业面试及指导训练。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聘请各大医院护理部主任、护理专家对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模拟就业面试及指导训练,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医院就业面试氛围,明确各医院对临床护士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应聘技能技巧,讲究诚信签约,提高就业率。

(六)指导学生会组织建设,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与发展成才。学生管理要靠学生自己进行,因此,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成立了护理系学生会组织,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管理、成长成才的摇篮。成员通过竞选,经3轮面试产生,并有专门的教师对学生会工作进行指导。学生组织活动是一个决策、策划、组织、实施、执行、沟通、反馈、宣传、总结的过程,这些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锻炼能力的平台。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开展的各项学生活动,如“5.12”护士节系列活动、主题思想教育活动、迎新生晚会、趣味运动会等都由学生会组织具体实施开展,教师适当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做到活动前有策划,工作中有重点,组织有秩序,活动后有总结,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团队精神、自我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相关讨论

(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走职业文化特色建设的道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形成和维系自身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优秀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构成高职学院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高职学院持续的活力和发展潜力。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二年校内学习,一年临床顶岗实习,如果在校内不抓紧时间开展与职业文化有关的校园活动,学生在进入实习单位顶岗实习时就不能很快地适应职业环境。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通过护理职业校园文化建设,以各项有意义的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尽快具备护理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让学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二)校园职业文化建设领导要重视,做好统一规划,系统管理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它作为打造优质专业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确立了护理系学生培养的工作目标是培养“品正、学优、体健、技强”的合格准护士。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全系教师共同参与讨论,并与临床护理专家充分沟通,确定了学生在校二年的培养方案以及如何达成这一培养目标的护理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组织全系教师及辅导员共同参与各项活动的实施,确保了整个工程的实施和成效。

(三)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统一。校园文化建设中,广大学生既是主体,又是校园文化培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应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展个性,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同时,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为使活动健康地开展,应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使活动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并取得好的效果。教师言传身教的实际表现,可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奇锦玉.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3)

[2]马磊.高职校园文化中如何体现职业特色[J].职校论坛,2009(33)

【作者简介】游 坤(1972- ),女,广西藤县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教学、学生教育与管理;吕子静(1959- ),女,天津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与护理教学。

(责编 苏 洋)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9

申平平1,刘加宝2

(1.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2.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08)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普遍照搬普通高校文化建设,全然忽视了自身理应具备的职教特色,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背道而驰。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做了科学分析,对建设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改善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弊端和问题。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篇10

(讨论稿)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要求,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全面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诸方面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实际,特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标准如下:

一、办学理念15分

1、领导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总体规划(4分)

2、形成了先进的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4分)

3、学校规章制度完善健全,管理职责明确,分工到位(7分)

二、校园规划布置25分

1、有校训、校园文化主题,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校训(校徽、校歌)的设计和制作充分体现个性化和艺术性,合理设置在学校突出的位置,师生人人准确理解校训的内涵,使之成为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7分)

2、学校设有升旗台,位置合理,旗杆直立,国旗合乎规格,无破损,无污迹(2分)

3、学校设立长期固定和临时的宣传标语,包括教育方针、校训、办学理念等(5分)

4、校园内板报、宣传栏,内容丰富、具有时代特点品位较高,管理规范,定期更换。走廊、教室、办公室、专业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场所有教育格言,名人名言、科学发明、经典文学艺术等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引入校园,布置学生的书画、作文等作品和成果,有勤勉向上的学习环境(8分)

5、有学生活动中心(3分)

三、校园环境与卫生25分

1、校园有高尚、健康、和谐的人文景观,学校整体建筑造型和谐,美观,布局和设置合理,规范,学校道路、教室、餐厅、宿舍整洁、卫生管理到位(6分)

2、校园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序,学校公共设施齐备且无人为损坏,从实际出发,校园硬化、绿化率高(6分)

3、师生有良好的讲卫生和讲文明的好习惯(3分)

4、根据学校规模和条件配制文化、体育器械,操场有健身文化氛围(5分)

5、安全工作。校内安全保卫责任落实,学生无犯罪记录、学校无安全事故。(大门门卫和学生宿舍管理人员举止文明、认真负责)(3分)

6、校园车辆和行人交通、车辆停放有序(2分)

四、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课外活动25分

1、学校每个学期确定1-2个教育主题(4分)

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年分别举行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展示会、体育运动会及文艺演出(7分)

3、班风正、班纪好,班级学生精神风貌好(2分)

4、形成班集体独有的特色。班级室内人文环境的布置简单明了,能充分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专业特色服务(3分)

5、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传统节日、各种纪念日和入学、毕业、入团仪式等特殊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有效抵制不良文化,使校园文化体现先进性,教育性(6分)

6、学校结合校情开辟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作用,深受学生的欢迎。活动有文字、照片、图片等相关档案记录。档案资料分类清晰,装订合理,能详尽的展示校园文化的积淀(3分)

五、教师文化10分

1、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课堂管理有序,能营造出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氛围(3分)

2、师生精神面貌好,积极、乐观、勤奋、努力,有合作意识,有团队精神,树立优良教风(2分)

3、有体现地方(学校)专业特色的、编写合理的校本教材(2分)

上一篇:顶岗实习个人总结(华南师范大学)下一篇:农村两委干部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