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危害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我国乃至国际会计领域的一大顽疾,虚假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社会和国家来讲,都将贻害无穷。文章通过剖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指出有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应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构建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体系,健全会计监督约束机制,加大执法力度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会计信息失真危害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信息失真危害论文 篇1:

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及治理方式

【摘要】 会计信息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评价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失真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经济工作秩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信息失真;职业道德;监督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给其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没有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从而给决策者制定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从会计确认、计量到报告个环节,都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行为。会计信息失真直接损害国家利益,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危及企业的生存及发展,也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虚假的会计数据是国家制定财税经济政策时失去了可靠的依据,导致综合经济指标计算出现偏差,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由此造成的间接损失比直接损失要大得多。此外,会计信息失真加剧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毁坏了会计自身形象,严重玷污了社会环境。

从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性质、手段、形式、目的、结果等方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行为人不精通业务、技术和政策,不精心操作以及单位管理不善造成的。即会计人员或有关当事人在计算、记录整理、制证制表工作或与会计有关的工作中,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行为过失。一类是行为人经不住物质利益和管理漏洞的诱惑,侥幸或故意为之所造成的,即会计人员或有关当事人为了窃取资财而采用了非法手段进行会计处理的一种不法行为。对于第一类会计错误而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一般表现为原理错误和技术错误,形式比较明显,如借贷不平、书写错误等,可以通过正常的业务程序得以自我校验改正。第二类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由于行为人出于贪污公款、盗窃财务、提供虚假报表等目的,故意筹划、制造和掩盖,形式上较为隐蔽、迹象不明,结果难查,一般通过正常业务程序难以发现和纠正,如开虚假发票、虚列成本费用等,就比较隐蔽和难以查证。其结果是对核算有内容有影响的实质性错误。最重要的是,此类会计信息失真,使国家、集体或他人财产遭受损失,行为人或行为人所在单位获取非法所得或收益,如个人虚报冒领、骗取钱财、单位虚列成本、偷漏税收等。

现在各行各业的一些单位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除第一类原因外,大量的是第二类原因所致,也是加以防范的重中之重。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掩盖了单位经济活动的真相,影响了国家宏观决策的正确性,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了混乱,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而且为贪污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助长了虚假之风,腐蚀了干部队伍,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科学性、适用性。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参考国际先进惯例,应及时修改完善并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的会计核算准则,加强准则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及会计方法变更的约束能力,提高其普遍适用性及相对稳定性,防止合理性会计信息失真。

一、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会计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是形成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的基础和前提。会计机构和人员是会计核算和管理动的主体,是会计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如果会计人员失去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会随之崩塌,会计的生命力也随之枯竭。会计从业人员必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由于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仅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而且应建立和完善道德惩戒机制和奖励机制。惩戒机制和奖励机制是商业规则中最为重要的约束,两者并用才能鼓励会计信息链中的诚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完善公司内部审计控制制度,优化控制环境

有效的内部审计、强有力的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的完整的审计监督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会计信息失真治理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部审计,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各自功能,具体审计目标和遵循的准则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会计信失真治理中的作用也不一样。为了从源头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强化内部审计在会计信息失真中的作用。

1.健全内部独立审计机制。要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地位和性质。内部审计应具有“双向”职能即监督和服务,其中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是有限的,它有别于外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它并不能代表国家或其他政府机构对企业和企业管理者进行监督,它是在是在企业内部代表企业管理者或董事会对其他部门和人员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及其后果以及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因此,内部审计在会计信息失真治理中作用的发挥,从其职能上看,应更重视其“服务”职能。内部审计并不能像外部审计一样对企业及其管理当局进行审计监督,其职能更应以提供真实信息服务。

2.优化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应促进企业环境的改进,提高董事会、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意识和加强其品德修养,提高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内部审计高效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企业应加強企业文化建设,从董事会到每位员工都应有企业优秀文化意识,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更加有效,促进内部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三、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制度对会计信息生成的规范和界定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明晰企业内部产权关系,从而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开展会计活动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只有产权界定清楚,会计准则的运行和会计信息的生成才会有效率。通过经营过程中激励、约束、监督机制的合理安排,将为会计信息系统构建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各个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得到了合理的安排,才能从某种程度上促使各利益相关的目标更加一致,因而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产生,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的会计信息能够在企业中真实地流动、传递及对外披露。

四、发挥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

外部监督,首先在监督范围、监督内容上应有合理的分工,各司其责。各监督部门应认真搞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处理好监督检查的交叉、重复和执法疏漏的矛盾,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首先提高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地位,发挥企业外部监督的效用。我国现行体制下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制度存在着严重缺陷,严重危及了社会审计的独立性,使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更具欺骗性。特别要加快发展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迅速建立一支素质高、信誉好、客观公正、数量充足的注册会计师队伍,真正担负起社会审计监督重任。其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通过引入外部的独立董事,对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适当的外部化,从而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量。

参考文献

[1]周蕾.《会计职业道德评分体系的构建》.《财会通讯》.2006(2)

[2]胡晋青,高翠莲.《优化会计环境规范会计行为》.《会计之友》.2005(11)

[3]李鸿霞.《会计信息质量探析》.青海师专学报.2006(6)

作者:梁冀昕

会计信息失真危害论文 篇2: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我国乃至国际会计领域的一大顽疾,虚假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社会和国家来讲,都将贻害无穷。文章通过剖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指出有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应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构建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体系,健全会计监督约束机制,加大执法力度等。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治理对策;会计职业道德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真实的会计信息是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近年来频频曝光的会计造假事件,无不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使会计行业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

1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会计人员主动作假和单位领导授意造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方面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或单位领导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进行会计操纵或会计造假。有的财会人员受利益驱动,不顾职业操守,不能廉洁自律,无视党纪国法之约束,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伪造账目,丧失了一名会计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有的企业及其领导人为达到偷逃国家税收、完成上级任务、个人出政绩等目的,指使会计人员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在集团下属企业之间随意转移收入或费用、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少计或多计成本、人为调节利润,向不同使用者提供不同报表等违规手段操纵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必须按照领导的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然而法律不是完美无缺,当违法成本低于降职、失业的成本时,职业道德的作用似乎也无能为力,于是会计信息虚假事件频繁发生。一些会计人员出于无奈被迫放弃职业道德,失去原则,甚至有人沦丧了职业道德,发展到主动配合。

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差、会计法规不健全和会计监督机制缺失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部分会计人员由于对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不熟,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制度,更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职业判断能力差,有时甚至披露错误的会计信息,即使其遵循了会计规范,也不可避免地导致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另外,法律制度本身也不尽完善。虽然新《会计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等相继颁布,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缺陷和漏洞。目前我国的《会计法》没有制订实施细则,有些条文太原则,过于笼统,对相关责任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对伪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究竟怎样处理,由哪个部门处理,没有明确规定,使有些惩戒规定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形成法制的威慑力,《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制订的,没有考虑其他经济组织具体的情况。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有些企业采取合法而不合理的手段钻法规不健全的空子,造成企业经济交易失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当然,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会计监督不力。内部审计完全是形式,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无法独立行使审计职能,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政府监督因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不够,也不能给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撑,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

2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危害

会计信息如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会计对象,对企业、社会和国家来讲,都将贻害无穷。

①影响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宏观调控。国家的各类经济杠杆和各项经济指标都需要从微观的经济活动汇总得出,如果反映微观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是虚假的,必将会从根本上影响政府对国家发展做出的重要决策,干扰正常的财政经济秩序,造成对整体经济运行形势的错误判断,导致国家宏观管理决策的失误,不利于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会计信息失真仅仅是一种表现,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首先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通过隐匿收入和销售量、虚增成本等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偷漏税款,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其次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损害了单位和职工个人利益,特别是直接影响了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收益和债权利益,使信息风险增大,信息成本提高。

③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判断。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依据。错误的、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使相关部门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依据缺乏可靠性、科学性,加大了企业投资和筹资的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削弱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危及经营主体本身生存,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④损害会计的公正、诚信形象。会计的基本原则就是真实可靠,在处理会计事务的过程中应该秉公执法。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在利益机制驱动下的一种短期行为,这种短期行为是以虚列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利润税金为主要手段的急功近利的需要,原始记录不再健全和完整,社会公众对会计工作的成果失去信任,对会计诚信基础产生怀疑,也会从根本上动摇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进而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⑤滋生腐败,恶化社会整体经济环境。许多企业无视国家财经法规,通过做假账,将一些不合法不合规的支出合法合规化,甚至于到了“吃喝玩乐全报销”的程度,会计信息不具备相关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严重危害了社会不良风气,给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提供温床。

3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①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职业判断力。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其存在错误判断的可能,又决定了认知偏差的存在。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对同样会计事项的判断,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在账务处理上也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搞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坚实基础和源头,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会计业务、会计制度也不断创新,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学习,精通业务,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做出专业判断,较好地避免或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为此,必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素质和技能素质。严格坚持持证上岗,健全专业资格考评确认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等。

②构建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体系。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能,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会计人员拥有会计职业必备的独立性、公正性等职业道德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建设。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 2001年4月,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在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题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题词。我们要将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建设放在与会计专业技术规范体系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建立以行业自律为主的会计职业道德管理机构,会计人员应该自觉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恪守职业道德。其次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机制。教育对象包括在校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等,使其树立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清正廉洁、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企业诚信意识。再次是建立奖罚机制。可以对全国持证的会计人员建立诚信档案,适当奖励对会计制度有创新的、诚实执行会计制度的以及揭露或举报造假的单位和个人。政府应该通过各种舆论媒体宣扬客观公正的会计伦理价值观,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会计职业道德舆论氛围。

③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必须认真实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办法》。科学地设置会计岗位,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严格实行不相容职务的有效分离,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形成稽核制度常规化;严格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从会计凭证到账表的合法性、资产的完整性、成本费用的可靠性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进行有效稽核,以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岗位定期轮换制度,会计岗位定期轮换,不但可以使会计人员全面地掌握各项会计业务,提高综合业务能力,还能将会计业务中的漏洞在岗位轮换中暴露出来,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健全各种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批、领报制度,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一个良好的会计基础;建立总会计师制度,从组织上为发挥会计反映、监督创造条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④建立良好的会计监督约束机制。提高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根本措施是调动财务资本者的监督动力,约束管理层的会计信息供给行为。强化内部控制的约束力,防患于未然,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保障职业道德高的人不犯错误,道德低的人不能犯错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收支等会计监督内容进行再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素质,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警察”的作用。用法制手段规范社会审计监督,严厉打击那些违反职业道德、与企业勾结在一起提供虚假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保证这个行业的公正性,逐步健全企事业单位会计报告管理制度和会计信息检查制度;并辅之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等,还应包括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监督,建立完善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网络,注重发挥各自的功效,加强协作,形成监督合力,使造假被发现的机率加大。

⑤加大执法力度。首先,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会计工作是一种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上至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下至各种具体的会计工作条例、工作准则、工作纪律等,都会对会计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也就成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其次,要强化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公司法》、《会计法》的学习,改变权大于法、随心所欲和法规意识淡薄的现状,依法建账,依法算账,依法理财,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最后,提高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增大造假成本。新修改的《会计法》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加大了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打击力度,但能否严格执法成为重中之重,各有关部门要充实力量,加强执法力度,使造假者不仅得不到造假的利益,还要承担声誉损失和经济处罚,并视其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孙玉甫.公开财务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初探[J].会计之友, 2005,(4):6-7.

[2] 林福澄.从经济学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J].广东审计, 2002,(7):16-18.

作者:薛冬英

会计信息失真危害论文 篇3:

探究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其对策

摘要:会计信息体现出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通过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综合评估,能够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为企业调控运营、管理、投资等相关决策提供必要根据。与此同时,会计信息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利益分配,是企业战略发展和长远运营不可忽视的要素。但是当前有部分企业在运营管理环节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着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这样的问题损害了企业形象,也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甚至会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面对这一情况,企业需要认清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并加大对这一问题的治理,运用针对性对策维护企业发展和市场秩序。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企业调控运营

一、类别分析

会计信息是企业生产运营活动情况的记录,综合涉及企业经济活动的原始凭证、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类别进一步增加,对于信息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会计信息失真指的是企业在处理财务会计工作当中处理依据不真实,或是会计信息不能公允真实体现企业实际的财务情况。把合法性作为分类根据,通常可以把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划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无意失真。所谓无意失真主要是因为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而在工作当中出现失误,进而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够反映企业财务情况。或者是财务会计人员对有关的政策法规不够熟悉,没有选取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比方说记错业务金额、漏记部分财务信息、记错借贷方向等。第二类是故意失真。这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主观层面上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岗位纪律,有目的和有计划篡改企业的数据、会计业务等,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这样的问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与危害。比如编造篡改会计数据、编制多套财务报表等都是会计信息故意失真的表现。

二、失真的危害

对于企业的长远经营和整体发展来说,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维护其真实性和安全性,是做好财务会计管理的保证,也是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企业在把握会计信息失真类别的同时还需要认清危害性,使得企业全员都能够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处理作出应有贡献。第一,会计信息失真会给企业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投资者在投资决策的制定过程当中,会把企业的会计信息作为主要的决策根据。受此影响,假如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财务会计报告披露不真实准确,那么投资者的决策也会因此受到误导,导致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第二,会计信息失真会对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带来不良影响。企业财务工作的突出职能就是给投资者、企业与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一旦出现信息失真问题,特别是提供虚假数据、粉饰报表,会误导外部资本市场,扰乱经济秩序,甚至会带来经济事业发展混乱的问题。第三,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企业运营管理,危害企业形象,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会计信息失真,尤其是观故意失真会严重影响企业声誉和整体信用,使得企业遭受重罚危害企业生产经营,增加企业的综合损失。

三、对策

1.改进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和企业会计工作质量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最大化防范以及处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减少由此带来的危害,就需要将优化企业治理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和立足点。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时也有助于堵塞有可能出现相关问题的漏洞。企业在对治理结构进行完善建设时,首先,需要发挥好企业董事会的核心管理职能,对企业经理层和执行层的管控制度进行科学制定与有效落实,防止经营管理层从短期效益出发在会计信息上出现弄虚作假的问题。其次,企业需要对监事会职能进行强化,特别是要赋予监事会应有的监督与约束权,使得他们能够在承担相应职责的过程中防范信息失真问题。最后,企業在治理工作当中,需要做好针对经营管理层的激励管理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管理层出现短视行为,降低主观故意失真问题出现的概率。

2.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对于企业来说,要维护会计信息质量,避免出现财务隐蔽的问题,就需要把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因为内部审计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内部审计充分作用,企业需要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并发挥部门的监管职责。考虑到内部审计在企业当前与未来发展当中的重要价值,企业在内部管理当中首先要注意打造优良的内部审计环境,尤其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责任追究机制的建设和完善,确保业财融合能够被真正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业务工作进行规范。另外,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对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将业财融合的价值和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提高人员素质

一是应该对人才选拔方式进行创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专业技术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员,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业财融合模式,并且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二是在管理人员上岗前,需要做好系统性的培训工作,在传授业财融合相关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培训体系,借助有效的培训方法来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三是在日常财务管理中,财务部门应该定期指派财务管理人员介入业务工作,确保其能够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参与到业务管理,加深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业务的了解,为业财融合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保障。

3.优化组织结构

良好的组织结构是确保业财融合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针对企业存在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管理层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将现有的金字塔结构转变为扁平式组织结构,在保证管理效果的同时,缩

短管理半径,减少中间环节,进一步强化基层员工和管理层之间的交流,确保信息传递的效果,从而为有效实施业财融合提供保障。

4.关注部门沟通

一方面,应该建立起业财融合信息交流平台,为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便利,例如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报表编制的过程中,就可以与业务部门充分探讨,了解业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运行情况,同时也能够将信息反馈给业务部门,促进业务部门依据经营情况,有理有据进行预算,进而实现公司预算目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并运用ERP系统,提升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信息处理效率,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序推进业财融合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想要将自身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就必须做好业财融合工作,树立起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并将之运用到企业管理工作中,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应该对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措施,保证业财融合的效果,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天祥.试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业财融合问题[J].商讯,2020(4):50-51.

[2]韦仁正.关于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中业财融合问题的探讨[J].现代商业,2020(3):119-120.

[3]袁敏.业财融合问题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0(1):171-172.

作者:范志鑫

上一篇:会计中立维护利益论文下一篇:世界格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