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的危害(精选8篇)
中国最初的税收出现在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式是“贡”,即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王。当时,虽然臣属必须履行这一义务,但由于贡的数量、时间尚不确定,所以,“贡”只是税的雏形。而后出现的“赋”与“贡”不同。“赋”远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但事实上,国家征集的收入不仅限于军赋,还包括用于国家其他方面支出的产品。此外,国家对关口、集市、山地、水面等征集的收入也称“赋”。所以,“赋”已不仅指国家征集的军用品,而且具有了“税”的涵义了。有历史典籍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十五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按平均产量对土地征税。后来,“赋”和“税”就往往并用了,统称赋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调控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工具。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国家征税构成了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侵犯,因此偷逃税款是纳税人本质的、天然的心理动机。据资料显示,2004我国税收流失的绝对额在4000亿元左右,2005年我国总体流失在3200亿元至4300亿元之间,约占应纳税款的30%以上。信息不对称对我国税收征管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任何完美的税制都无法绝对避免税收流失的发生,一些对治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各项举措的研究和探索也仅仅是立足于把税收流失的规模控制在某一合理的范围之内,尽管合理的税收流失规模范围究竟应为多少,目前在理论界尚无定论,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税收流失规模无疑已经远远地超出了这一合理范围。
一、对资源配置的危害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的危害,是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现象对经济体系中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各种资源流动和组合的危害。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对于纳税人而言,更确切地说是国家向偷逃税的纳税人所支付的“财政补贴”。这种“财政补贴”的存在,使同类企业或同类产品的税收成本不同,从而引起市场失真,错误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同时,还会破坏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迫使那些守法纳税的经营看要么转而改行,要么被挤出市场,这就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市场效应。从税收与商品的价格关系看,由于税收是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因此,如果某些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就会使这些商品在市场竞争中与依法纳税的同类商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进行销售或者在同样价格条件下赚取更多利润,从而使得对该商品的需求扩大,或者吸引更多的资源投人到该商品的生产经营中来。
另外,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的危害还表现在它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虚耗。纳税人为了利用各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漏洞,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研究各种偷逃避税方案,有的还花费大量钱财聘请专业顾问,或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进行无谓的调整。而作为征税人的税务部门,为了防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发生,减少偷逃税,不得不额外增加各种软硬件设施,增加更多的税收征管人员和稽核人员,导致税收征管成本增加。最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还会造成各种财务、会计信息的扭曲,从而危害人们的经济决策和投资决策,而决策的失误往往是资源配置中最大的失误。
二、对国家宏观调控功能的危害
首先,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可能会危害到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由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使得能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中获得更多利润的地下经济活动“繁荣”起来。一方面,由于地下经济能通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活动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积聚更多的财力物力再投入到地下经济活动之中,通过本身的繁殖增长起来,另一方面,地下经济活动的高收益、高回报会吸引公开经济中一些资源的流入。而地下经济逃避了政府的管理和监控,其增长率、就业人数等指标都没有纳入到政府的经济统计数据之中,这样容易使宏观调控部门对现实经济的真实情况产生误解,对包含公开经济与地下经济两部分的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把握不定,容易只注意可观察到的公开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规模,而忽视了地下经济的危害。除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外,地下经济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会对其他各项经济统计指标造成扭曲。
其次,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的重要依据的有关货币供求的各项指标,也可能会由于地下经济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而受到危害,产生扭曲。例如,由于地下经济活动往往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严重、利润比较丰厚的经济活动,要维持这些活动相应地需要吸纳相当一部分货币,如果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供应量时只考虑到公开经济的货币需求,而没有考虑到地下经济的货币需求就会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中货币供应不足,导致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从表面上看,中央银行是多发了货币,但如果考虑到地下经济的货币需求,则这种过大的货币供应量实际上是与整个经济活动的需要相适应的。再如,现金被誉为地下经济的天使,为了偷逃税和逃避其他监管,地下经济活动大多以现金交易方式进行。这样,随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日益严重、地下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社会,对流通中现金的需要也会增加。以上这些都会危害到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现金需求量、货币流通速度等指标的统计和分析。
三、对收入分配的危害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一方面导致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分配,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还产生了极坏的示范效应,导致了守法纳税者的心理失衡和追随效仿,从而造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恶性循环。首先,部分纳税人通过偷税或避税等手法使实税负水平大大低于同行业的其它纳税人,本来纳税人作为税收的负担者,其实际税收负担应该是与其生产、经营、收入情况用一致的。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者逃避了纳税的义务和负担,而国家总的税收计划和任务却并未因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而有所减少,因此,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者所逃避掉的税收任务就势必转嫁到那些依法纳税的纳税人身上,从而加重了守法纳税者的税收负担。其次,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使实际税收收入低于预期的税收收入,为了获得既定的税收数额,政府不得不提高法定税率水平.或扩大征税范围,开征新税等,以保证财政支出的需要。从而使依法纳税者反而要承受更加沉重的税收负担,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加不公,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一、对资源配置的危害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的危害,是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现象对经济体系中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各种资源流动和组合的危害。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对于纳税人而言,更确切地说是国家向偷逃税的纳税人所支付的“财政补贴”。这种“财政补贴”的存在,使同类企业或同类产品的税收成本不同,从而引起市场失真,错误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同时,还会破坏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迫使那些守法纳税的经营者要么转而改行,要么被挤出市场,这就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的市场效应。从税收与商品的价格关系看,由于税收是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因此,如果某些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就会使这些商品在市场竞争中与依法纳税的同类商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进行销售或者在同样价格条件下赚取更多利润,从而使得对该商品的需求扩大,或者吸引更多的资源投人到该商品的生产经营中来。
另外,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的危害还表现在它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虚耗。纳税人为了利用各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漏洞,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研究各种偷逃避税方案,有的还花费大量钱财聘请专业顾问,或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进行无谓的调整。而作为征税人的税务部门,为了防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的发生,减少偷逃税,不得不额外增加各种软硬件设施,增加更多的税收征管人员和稽核人员,导致税收征管成本增加。最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还会造成各种财务、会计信息的扭曲,从而危害人们的经济决策和投资决策,而决策的失误往往是资源配置中最大的失误。
二、对国家宏观调控功能的危害
首先,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的存在,可能会危害到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由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的存在,使得能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中获得更多利润的地下经济活动“繁荣”起来。一方面,由于地下经济能通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活动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积聚更多的财力物力再投入到地下经济活动之中,通过本身的繁殖增长起来,另一方面,地下经济活动的高收益、高回报会吸引公开经济中一些资源的流入。而地下经济逃避了政府的管理和监控,其增长率、就业人数等指标都没有纳入到政府的经济统计数据之中,这样容易使宏观调控部门对现实经济的真实情况产生误解,对包含公开经济与地下经济两部分的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把握不定,容易只注意可观察到的公开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规模,而忽视了地下经济的危害。除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外,地下经济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的存在,会对其他各项经济统计指标造成扭曲。
其次,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的重要依据的有关货币供求的各项指标,也可能会由于地下经济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的存在而受到危害,产生扭曲。例如,由于地下经济活动往往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严重、利润比较丰厚的经济活动,要维持这些活动相应地需要吸纳相当一部分货币,如果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供应量时只考虑到公开经济的货币需求,而没有考虑到地下经济的货币需求就会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中货币供应不足,导致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从表面上看,中央银行是多发了货币,但如果考虑到地下经济的货币需求,则这种过大的货币供应量实际上是与整个经济活动的需要相适应的。再如,现金被誉为地下经济的天使,为了偷逃税和逃避其他监管,地下经济活动大多以现金交易方式进行。这样,随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流失的日益严重、地下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社会,对流通中现金的需要也会增加。以上这些都会危害到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现金需求量、货币流通速度等指标的统计和分析。
三、对收入分配的危害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一方面导致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分配,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还产生了极坏的示范效应,导致了守法纳税者的心理失衡和追随效仿,从而造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的恶性循环。首先,部分纳税人通过偷税或避税等手法使实税负水平大大低于同行业的其他纳税人,本来纳税人作为税收的负担者,其实际税收负担应该是与其生产、经营、收入情况相一致的。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者逃避了纳税的义务和负担,而国家总的税收计划和任务却并未因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而有所减少,因此,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者所逃避掉的税收任务就势必转嫁到那些依法纳税的纳税人身上,从而加重了守法纳税者的税收负担。其次,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使实际税收收入低于预期的税收收入,为了获得既定的税收数额,政府不得不提高法定税率水平或扩大征税范围,开征新税等,以保证财政支出的需要。从而使依法纳税者反而要承受更加沉重的税收负担,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加不公,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另外,如果依法纳税者看到各种税收违法行为未得到应有惩罚的话,必将严重挫伤其纳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甚至使其也加入到偷逃税的行列中来。在税负不公和过重时,纳税人认为花更多的钱,采取更复杂的手段和冒更大的风险来逃税是值得的,由此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收入减少 (分配不公) ——税率提高或开征新税——分配更加不公——更多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其结果必然是激化了公众对税收制度的抵抗心理,加剧了纳税人和税务部门之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
摘要:在现实税收中, 税收博弈双方不可能快捷、无成本地获取信息, 信息的发布方和需求方拥有的信息量是不对称的, 信息的发布方总会有意无意地隐瞒或省略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信息的需求方在获取和证实这些信息时是要花费成本的。因此, 正确认识信息不对称, 分析我国当前税收征管中的信息不对称对税收流失的危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税收征管,信息不对称,税收流失
参考文献
[1]谭庆关, 赵黎明.信息不对称下税收征管的多重博弈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5, 4:13-15.
[2]梁朋.税收流失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88-89.
在很多产业中,当事方都基于各自的利益最大化目标,互相博弈。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些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严重的特定行业,并对股票投资提出适当的思维指导。
在组合管理中,行业配置一般以基本面为导向,分析行业供求关系变化,并对行业的景气度进行判断,最后做出配置建议。但是对于这些产业政策影响很大的特殊行业,基本面分析本身就包括产业政策变化对行业利润率的影响判断,从更深层次理解这些行业的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就是健康护理业。除了OTC市场以外,整个产业链不仅包括医药生产企业和医药流通商,还包括医院和患者。这个产业链就是一个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行业,而且基于医药服务的特殊性,患者和政府都处于信息劣势方。如何做好医改并控制住财政预算就需要很高的智慧。患者处于弱势一方,政府则掌握着产业政策和投资权,理应有很多底牌,但是在推行医改过程中却遇到不少困难,各利益方博弈得非常厉害。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政府在医改政策上不断摸索以求最佳方案的初衷。但是医改政策的基础和核心问题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包括药品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医生的选择偏好(患者不具备专业知识,选择权其实就是对医生建议权的无条件接受,而这很容易上升到医生的道德问题)等。医药本身就是一个技术进步很快的产品差异化行业,例如,增加新适用症就可以制造出新产品,更不要说换包装和换剂型。完全以财政成本为导向的一刀切政策很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我们可以肯定产业政策还会不断调整,并最后会充分考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低效率问题。在产业政策反复中,医药行业的行业配置和选股方向就有了很好的宏观指导。
题目:信息不对称下的假冒伪劣现象
2016年6月4日
信息不对称下的假冒伪劣现象
摘要
近几年来,假冒伪劣产品愈来愈多。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市场上消费者与厂商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信息的失衡,本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的假冒伪劣产品这一现象,并指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假冒伪劣,信息不对称,原因,危害,解决办法
引
言
近些年来,假冒伪劣产品十分盛行。毒大米,毒馒头等等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各种山寨产品,也挑战着我们的底线。并且假冒伪劣产品并不只出现在一些小的作坊里,像三鹿这样的大企业也难逃其咎,可见假冒伪劣产品的发展已经到了多么迅速的地步。虽然各种媒体以及相关部门都在不断的曝光和惩治这种行为,但现实中的假冒伪劣产品依旧严禁不止。假冒伪劣产品存在的原因
1.1 定义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定义,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1.2 传统原因
传统分析认为,其原因有:一是生产者和销售者对利润的贪婪追求;二是消费者的软弱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三是法律不健全和地方保护主义。前两个原因其实和问题基本上是无关的,因为卖方对利润的贪婪追求同样也是技术进步和质量改进的强大动力,这关键看厂商所面临的市场约束条件;消费者买了假货不诉诸法律解决也许完全是出于理性的计算,比如想免费搭车等。至于说法律不健全和地方保护主义确实揭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即合约的实施效力问题,但这种解释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运用法律手段来监督和实施产品质量的成本——包括昂贵的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所以这些分析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们都没有揭示假冒伪劣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普遍能想到的就是“地沟油”,“毒奶粉”等等,这些有关食品安全的假冒伪劣产品,它对于普通百姓的影响最大,直接影响广大群众的健康。对此种假冒伪劣产品,大部分消费者会选择花取更多的钱来购买高质量的产品,防止此种假冒伪劣产品对自身产生大的伤害。另外一种假冒伪劣产品就是人们所说的各种“赝品”,这类产品虽然质量比较差,但是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进行使用,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所以部分消费者就会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水平,以及利用程度,部分人就会因此选用这种假冒伪劣产品从而放弃正品。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假冒伪劣,给了部分消费者截然不同的选择。信息经济学解释下的原因
2.1 信息不对称的定义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指信息在各主体之间分布不均,与客观现实存在偏差。
2.2 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第一是由于社会分工愈来愈细。对每一项专业来说,专家和非专家所具有的知识差距越来越大,同一行业的两位专家都完全有可能无法理解对方的专业知识。第二是由于私人信息的存在。人是复杂的,难以捉摸的,这使得关于人自身的一些信息具有隐蔽性,如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以及消费偏好等,都成为隐蔽的个人信息。
2.3假冒伪劣产品存在的原因
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面有可能采取欺诈手段,来为自己谋取私利。而这种谋取私利的行为往往会损害对方或社会的福利。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交易双方的地位不平衡,人们天生的利己心决定了信息优势方往往会利用其信息优势地位,采取各种手段,千方百计隐蔽有关的信息,转嫁本应由自己承担的成本或风险,牟取不正当的私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同厂商相比处于相对信息劣势地位,而厂商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厂商对自己生产、销售的商品质量了如指掌,而对广大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对厂商生产、销售的商品质量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只能通过对商品商标、品牌获得粗略的信息。一些不法厂商往往滥用这种信息优势,利用他们同消费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生产、销售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欺诈活动,不但严重侵害了广大消费者和正当经营厂商的权益,并且危及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假冒伪劣产品存在的危害
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使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很难能够以一种最有效率的方式来配置,导致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市场失灵。由于信息不对称有事前、事后之分,相应的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后果: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前、事后之分,相应的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后果: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前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后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
逆向选择指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消费者由于缺乏鉴别优劣真伪的有效信息,只能根据市场产品的平均质量水平决定支付意愿,从而导致生产者选择低劣化的现象。逆向选择的经典案例是阿克洛夫于1970年对二手车市场的研究。在旧车市场上 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买者和卖者有关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卖者拥有二手车质量方面的隐藏信息,买主只有在购买了二手车之后才能了解它的质量。二手车市场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在时间轴上可以表现为如下
因而,买者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就会退出交易,只有质量低的卖者进入市场,结果是市场上出售的旧车的质量下降,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较高质量的车退出市场。如此循环,在均衡的情况下,只有低质量的车成交。
道德风险问题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代理方在合同或契约签订后,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或隐藏行动,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居于信息劣势的委托方的利益,以至损害社会福利的一种行为。在市场交易中,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后,相当于被欺骗,商品部分隐藏的信息也会由此暴露出来,从而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受到威胁。
3.1 增大社会交易成本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使消费者产生逆向心理,比如把所有的人都当作骗子,把所有的产品都视为假冒伪劣。因为缺乏安全感大多经营者认为在商务活动中需要提防,在地方政府、企业、消费者应密切配地方政府、企业、消费者应密切配购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时都要经过调查再买或直接去生产厂家购买,而选择直接去市场购买的比重则降低,这种逆向选择增大了社会的交易成本。
3.2 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形象
生产和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决定了任何国家发展经济都必须利用外资。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更是把引进外资作为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措施。但在中国市场上出现的假冒国外名牌产品价值数额巨大包括名牌时装、洋酒及家用电器等,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形象,严重影响到我国与世界各国正常的经贸往来。这一违法行为也吓跑了一部分想来中国投资的投资者,因为他们认为假冒伪劣已成为在中国投资最大的风险。
3.3 使国内名牌企业蒙受重大损失
知名企业产品的市场被挤占,企业长期创立的品牌等无形资产被侵害。部分地方甚至出现打假主体错位的现象,企业为打假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的名牌产品杏花村汾酒,受山西朔州假酒案连累,销售量曾一度下降了一半多多年盈利的企业竟因此而出现亏损。
3.4 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卷烟零售市场每年就平均有100万件假冒“红塔山”、“中华”、“阿诗玛”等名牌香烟,单此一项每年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亿元之多。从另一方面看,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而由于假冒伪劣产品市场上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价格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导致市场失灵,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
3.5 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考生十年寒窗苦读,却毁于考试时用的假冒伪劣中华2B铅笔。因假冒伪劣的2B铅笔远远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造成电脑阅卷机识别不出或识别错误,造成缺分少分甚至零分。考生真是欲哭无泪。广州毒酒案令人震惊。假种子导致农民颗粒无收、假药害人性命等令人触目惊心。
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假冒伪劣现象的几点建议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缩小市场参与者相互之间信息拥有量的差距,使彼此之间的信息得以均衡,这样可使假冒伪劣的制造商失去伪装和保护,使其假冒伪劣商品难以在市场上立足,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假 冒伪劣商品。
第一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拓宽信息传递途径,强化社会信誉观念,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从而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更好的使信息双向、多向流动;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加大制假者的制假成本和风险。
第二提高消费者的鉴别能力,增强消费者自身的维权意识,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靠自身的努力抑制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使假冒伪劣失去立足之地。
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质量法规体系建设,严格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同时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第四企业应向消费者提供各种质量承诺、完善商品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信心,通过企业向消费者传递各种信息,帮助消费者克服信息的不对称。这样如果制假者也提供同样的承诺,他们将面临更高的赔偿,反之如果他们不敢向消费者提供这样的质量承诺,就自然而然的证明他们商品的质量问题,这样也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联系二者的桥梁——商品的质量问题得以隐藏起来,价格对商品质量的反应也会失真,这让假冒伪劣商品有机可乘。目前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难免会出现信息获取上的不均和差别,治理假冒伪劣也不是短期内就能迅速解决的,还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完善、信息传递和获取机制的建立、社会信誉体系的构成以及消费者获取信息和识别能力、维权意识的增强,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将会得到改善,假冒伪劣也将逐渐丧失市场。
参考文献
从信息的角度看,税源管理就是对税源信息的管理,是对税源信息的采集、处理、加工和应用。税源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了纳税人违规违法的可能,直接影响到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各级国税机关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税源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
在当前的税源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体现在国税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纳税人处于信息源头地位,国税机关很难全面、真实地掌控纳税人的所有税源信息;其次是信息结构的不对称,体现在上级国税机关与基层国税机关之间,信息集中以后,上级国税机关侧重于掌握某行业、某区域纳税人的宏观信息,基层国税机关侧重于掌握某一具体纳税人的实际情况,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对接应用不够充分。分析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量涉税信息尚未被采集和整理。受税源管理方式、信息管理意识、信息采集手段、信息存储方式、信息管理责任等因素综合影响,现阶段税源信息主要通过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日常管理和税务稽查等环节采集,这些信息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纳税人自己报送而获得,真实性、全面性不能得到充分保证。大量的企业生产流程、产品配比、产废率、主要财务指标以及金融机构、工商部门等所拥有的核心信息数据尚未被有效采集。由于某些系统的设计原因,有些重要的税源信息不能进入系统,其交流主要靠税收管理员的个人经验,形成了别离于征管信息系统之外的“体外循环”,这一点在零散税源、流动税源、隐蔽税源和边远税源的控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是信息关联性和及时性不强导致使用价值低。当前,基层国税机关的税源管理以静态管理为主,缺乏连续性,对纳税人信息变动往往不能及时采集更新。同时,纳税人不完全遵从税收法规,账外经营、账务不实、故意瞒报、虚报等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采集时,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工作技巧以及熟练程度、细致程度等差异都可能导致信息失真。此外,纳税人信息分布在各环节,采集时缺乏整体规划,人为地切断了各类信息之间的联系。加之受目前经济条件制约,国税机关难以利用第三方信息与纳税人信息进行逻辑上和法律上的比对,也影响了信息质量。
三是信息加工技术不强无法深度应用。由于统计分析技术的滞后和人力资源状况的限制,目前国税机关特别是基层国税机关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分行业、分税种等指标分析模型,缺少对不同数据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缺乏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变化、存货变动、实际税负等经济变量的比较分析,不能有效地发现税源异常变化情况,掌握企业税源变化趋势,表现为分析预测、引导决策的功能较弱,分析成果和判断结论的可信度不高,大量的数据只是沉淀在信息系统中而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使用,信息资源的“附加值”很低。
二、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优化税源管理的基本对策
(一)健全信息采集整理机制
一是明确税源数据采集内容。税源信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户籍数据,财务经营数据,申报纳税数据,发票税控及举报数据等。目前最急需同时也是最缺乏的信息,一是纳税人的经营数据信息,如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产品的投入产出比等;二是社会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如企业资金往来、车辆信息、保险信息、重大项目建设备案审批表单等。二是拓展税源数据采集渠道。在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平台效用的基础上,统一数据标准,统一管理规范,保证数据畅通交流。动态采集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信息,逐步扩大国地税联合征管范围,将发票、申报、税收优惠等信息都纳入共管,注意增加与工商、财政、房产、国土等相关部门的信息采集传递。
三是优化数据采集技术手段。积极推广各类税控装置,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实施源泉控制。设计综合调查表,采集如企业工艺流程、工资计算方法、主要耗材、投入产出比、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时变化情况等活信息。将税收管理员掌握的隐性信息“显性化”,如管理员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基本判断,对企业负责人处事风格的了解等。
(二)强化信息筛选鉴别机制
一是开展真实性筛选。从信息来源、提交主体等多方面进行筛选甄别,通过不同系统、不同部门、不同数据来源进行印证比对。
二是开展完整性筛选。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核实信息是否全面,是否影响对纳税人的整体判断,是否满足多重指标体系应用需求。
三是开展关联性筛选。如运费与企业库存、销售之间,投入产出之间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关联性筛选,发现数据是否完整齐备,是否存在逻辑错误。
四是开展及时性筛选。信息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时效,信息不及时采集就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税源情况。及时是对有用信息的基本要求。
(三)畅通信息存储传递机制
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存储平台。将各类系统整合纳入一个平台运转,特别是要增加企业经营状况、财务运转、重大事项等重要信息的录入途径。平台可以将单位或者部门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相关信息发布归集到户。建立信息目录体系和类别设置,可分为纳税人基础信息库、业务信息库、决策支持库等部分,实现信息的分类存储,实现多种形态信息的共享。
二要建立规范的信息交换平台。根据跨部门业务协作的需要,确定指标和信息交换流程,搭建信息共享的综合治税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国税主管、政府协调、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税源信息共享格局,逐步实现相关信息的实时传送,定期或实时进行自动核对。
三要建立分层的信息应用平台。按照“上下贯通、适度分层”的原则,实现上下级之间信息的基本对称:上级国税机关掌握海量信息,进行宏观层面、行业模型等的分析和计统分析应用;基层开展微观层面、具体纳税户的分析和风险应对。上级及时发布基层需要的宏观信息、行业税负信息、周边地区相关信息,并且适度开放数据访问权限,促进信息的分层应用和深度应用。
(四)提升信息挖掘应用机制
一是信息的简单加工。与外部门登记类信息进行直接比对,发现新开业纳税人和漏征漏管户;对纳税人申报信息、发票信息、资格认定信息等进行关联性分析,找出企业异常申报的原因。建立各类统计报表和税源结构分析模型,分析各税种税收缴纳、税负预警区间等情况。
二是信息的综合分析。运用财务分析、数理分析等方法,从微观、宏观,横向、纵向等多个方面对税收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对比和分析。把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建立包括税源总目标、分税种目标、分地区目标、分行业目标和动态目标的税源宏观预测分析模型,掌握经济增长变化对税收的影响以及未来税收的增减变化趋势。开展GDP与税收收入、利润与企业所得税等关联项目之间的税负与弹性的分析,通过纵向(与往年)、横向(与经济发展相似地区)比较,掌握经济发展与税收的关系。
三是信息的智能分析。建立“集中分析、分散管理”模式,由省市级税务机关集中进行数据分析,开展纳税评估;县级局主要进行核实和采取税收征管行为。建立健全分税种、分行业、分规模级次的纳税评估体系和行业平均增值率、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率、平均物耗能耗等评估指标体系,开发能对涉税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的统一的纳税评估子系统,自动读取数据、选定评估对象、进行数据测算,结合预警分析疑点,使整个纳税评估工作在严密规范的程序化控制下进行操作。
郭彩云
摘要: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民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网络来表达观点,因此带来的网络舆情问题也越来越突显。如何在网络舆情危机面前应对自如成了当前政府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解释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过程,并提出了建立网络舆情导控机制和运用微博辟谣两种解决办法。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网络舆情危机
Mechanisms for Responding to Network Public Sentiment Crisis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GUO CAIYUN
(School of Politic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UESTC,Chengdu Sichuan,611731)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Chinese Internet users, Internet users more and more inclined to use the network to express their views.As a consequence it brings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more and more prominent.How to deal with it smoothly in the face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crisis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faced by the current government.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using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crisis, and proposed to establish two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They are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control mechanisms and the use of microblogging rumor.Key words:asymmetric informationInternet public opinionCrisis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随着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互联网日益成为民众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一方面表明网络舆情的传播力量已经到了必须正视和重视的程度,另一方面则表明构建科学的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及时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变化作出判断,并对可能的发展作出评价,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网络舆情和网络舆情现状分析
1.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网民基于自身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对于事件的认同判定,并在网民的互动中趋同和分化,分享知识和经验,组建和重构自身的知识结构、态度和价值观,最终形成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互联网为民众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公共领域”,主要以跟帖、论坛、聊天室、博客和即时通讯工具为载体实现,近两年来,微博受到青睐并发挥出显著的威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
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较上年底增长5285万人。可以说,愈来愈多的民众通过互联网来表达对公共事务的情绪、态度和意见,通过网络舆情来表达认同和利益诉求,乃至寻求帮助。因此,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特殊规律和剖析网络舆情的本质,认识网络舆情危机的实质,无论对网络建设的健康发展,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2.网络舆情现状分析
近两年网络热点事件爆发频繁,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平台成为舆情爆发的主要渠道
互联网已成为反映现实社会发展状况的新兴媒体。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2009年发生的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就有23 件,约占事件总数的30%。传统媒体由于从新闻采集到出版发行之间的诸多环节会造成信息延迟,同时存在信息发布审核方面的种种顾虑而造成对现实事件报道的反应迟钝,使互联网成为网民的“自媒体”平台,网络舆情已成为当前引发现实热点事件的主要来源。
(2)网络舆情突出反映社会热点问题
我国的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一期间,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涌现的诸多社会问题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加剧,致使突发性热点事件处于高发势头。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众的表达意愿和民主意识不断加强,通过网络这一大众媒体平台,发布热点事件,关注热点问题,交流意见,凝聚共识。通过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近两年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统计,可以看到不论是药家鑫案件、杭州市飙车案,还是李刚之子校园撞人案、郭美美炫富案、陕西7月孕妇被强制引产等事件所引发的网络舆情均突出反映了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道德伸张等一系列现实热点问题。
(3)网络舆情挑战政府应对能力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中政府管理类事件所占数量最多,通过对近两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的热点排名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2009年排名前20位的网络热点事件中,与政府直接相关的就有15件,其中负面事件14件,占政府事件总数的93%。2010年排名前20位的网络热点事件中,与政府直接相关的负面事件6件,占政府事件总数的75%,直接影响了政府及领导干部的形象。另一方面,目前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经验还不足,特别是在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中,容易导致舆情态势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增加了危机治理的复杂度,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4)网络舆情载体形式多样化趋势
进入WEB2.0时代后,广大网民成为网络信息发布的主体,为适应网络平台新主体信息沟通的需要,网络媒体的形式开始从一些主流媒体网站例如人民网、搜狐、雅虎、新浪等逐步扩大为各类BBS论坛,例如天涯社区、凯迪社区、红网社区、猫扑论坛等。网民通过BBS平台畅所欲言,同时在某一共同话题的公共空间内展开互动交流,此时的话题内容往往是围绕事件本身,通过跟帖回复的方式,发表简短的意见感想。随后个人博客兴起,为网民个人建立起互联网上的独立言论空间,出于对自身博客点击率和知名度的追求,博客激发了网民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探究,博文不论是文字数量还是理性分析层面相对于原来的BBS 论坛形式均有较大地提升。近两年,又出现了播客、微博客、社交网站等新兴网络服务。博客网
站提供了网民上传个人实时拍摄或是自编自导自演视频资料的网络途径,从而实现了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微博即微型博客,博文内容一般限制在140字以内。微博带来的更大社会震动,在于通过微博平台与手机等无线终端信息双向传输的无缝集成,能够形成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进一步提高了信息更新频率,加强了网上网下的互动程度。微博之后,由于人际交往的需要,网民开始出现群体化趋势,比个人力量更强大、话语更有效的“网络社群”开始出现,例如人人网、开心网以及QQ群组等。在网络社群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往往以现实社会中的关系为基础,虽然目前国内社交网站的主要作用是娱乐与交友,较少介入社会公共事务,但由于其成员在组织上的紧密联系,因此在未来的突发事件中,网络社群很可能成为继微博之后的又一种影响力极强的传播工具。
(5)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交互性加强
网络媒体对于热点事件的信息发布、传播速度以及信息更新频度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而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及其职业记者的采访报道实力又是网络媒体所不具备的。当前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互为补充。传统媒体在网络上捕捉热点事件,开设网上爆料台,寻找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继而跟进采访事件的前因后果,追踪报道事件的发展态势,已成为传统媒体必要的运作形式。通过网上爆料,进而由传统媒体介入调查,进行事件深入采访和挖掘,能够提高公众可信度,同时更容易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利于现实事件的迅速解决。体制内传统媒体,包括各级党报、电视台,它们关注和回应网络舆论,可以表达政府改进公共管理的诚意,对突发事件的解决经常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传统媒体的介入在突发事件的演进过程中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
二、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探讨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现象由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于1963年首次提出。阿克尔洛夫在1970年代发表著名著作《柠檬市场》作了进一步阐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阿克尔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由于对信息不对称市场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传统经济学认为,价格凝结了所有的市场信息,它的获得不需要成本,因而能够为所有的市场参与者自由运用,这样,市场参与者就具有了市场运行的完全信息。信息经济学认为,价格是在搜寻中获得的,是以付出成本为代价的。因而,信息是不完全的。这就决定了竞争是不完全的,决策个体之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私人信息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信息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概括为两点:(1)、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2)、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交易双方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学上称为委托——代理关系,其中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而处于信息劣势的相对方称为委托人。委托——代理关系本质上是市场参加者之间按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非对称信息指某些行为人拥有但另一些行为人不拥有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可以从非对称信息的内容和非对称发生的时间这两个角度划分。非对称信息的内容可能是某些市场参与者的行动,也可以是知识或信息。不可观测的行动称为隐藏行动,如保险公司不知道财产投保人对保险财产所做的防盗措施、股东不知道经理的工作努力程度等;不可观测的信息(知识)称为隐藏信息或知识,如保险公司不知道投保人的健康状况、买者不清楚产品的质量等。从非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看,它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信息不对称发生在交易双方签约之前称为事前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发生在交易双方签约之后称为事后信息不对称。事前信息不对称如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的了解、应聘者和招聘单位对对方的了解等;事
后信息不对称如股东不知道经理的工作努力程度和经理做出的经营决策。
2、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海量的信息,人们现在处于一片信息的海洋之中,然而这片信息海洋中大量的信息是垃圾信息或者冗余信息,不仅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而且极大地妨碍了自己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即使搜索引擎技术在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要想准确获得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依然十分困难。这就带来了一种新的信息不对称局面。而网络传播的舆论化趋势强化了这一新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在网络媒体上,由于“把关人”的缺位和匿名传播,使得任何人可以就任何话题发言,导致各种垃圾言论层出不穷。一部分网民认为网络应该是完全不受限制的自由土地,他们在尽情享受网络带来的利益的同时却拒绝担负相应的责任,而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互动性又给他们的这种行为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这使得在网络舆论中,各种非理性的、情绪化的言论铺天盖地,各种诽谤性的、攻击性的语言层出不穷。这无数的垃圾言论、粗俗言词构成了网络信息中的很大一部分,严重阻碍了网民的信息获取和社会认知。网民处于这种舆论包围之中,要想获得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困难重重。由于网络舆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控制机制,通过舆论这种控制机制,一个利益群体可以动员群众按照其目标行动。因此,在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当中,各个利益群体都在发挥影响,而各个利益群体的“意见领袖”一般成为舆论的发动者和指挥者。为了更为有效地控制舆论方向,动员网民为其利益服务,利益群体和“意见领袖”往往会故意隐瞒某些不真实信息。这是对信息价值的严重损害。而网民由于信息不对称,无法对事实真相加以了解,往往成为各个利益群体和“意见领袖”利用的工具。而真正具有理性、具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又由于网络舆论的强制性压迫而无法表达出来,或者无法被网民接触到。结果网民接触到的往往是一些耸动性的、容易激发其情绪反应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却往往是某些利益群体和“意见领袖”为了某种目的而加工过的,其目的往往就是为了获得舆论关注,从而达到自身的各种目的。而网络信息传播的舆论化趋势又促进了这种虚假信息的不断泛滥。信息不对称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得获取信息的成本增加。网络信息传播舆论化带来的大量垃圾信息和各种利益群体有目的的信息操纵,使得网民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要经过大量的筛选、甄别、辨认、检验,这些将大大增加信息获取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精力成本。信息不对称的第二个直接后果就是影响到大众对于社会的准确认知。网络舆论带来的各种耸动性言论、宣泄性语言往往能够刺激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进入“舆论的狂欢”,而不是理性的思考。而被加工和操纵的信息更是会构建一个与真实的社会现实存在差异的信息环境,从而影响到网民对于社会的准确认知。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第三个后果,是权力的重新分配。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舆论化趋势,使得那些能够熟练操纵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和利益群体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更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在网络中“注意力”和“影响力”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带来各种利益,而那些处于弱势的利益群体则不仅其声音无法被人听到,而且由于网络舆论化中的非理性因素和情绪化冲动,他们往往会受到各种猛烈的攻击和谩骂,最后常常是在居于强势地位的舆论下变得沉默。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网络信息传播的舆论化趋势之所以越来越明显,其背后所带来的利益和权力,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网络信息传播的舆论化趋势是我们必须认真关注的一个问题,舆论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控制机制,对社会各方面都会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传播形式的不断变化,网络信息传播的舆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它的分析和研究,将随之不断更新和深化。
3、应对机制
(1)建立网络舆情导控机制
舆论学认为,公众舆论具有可控制性和可引导性。这是建立网络舆情导控机制的原因所在。而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则是,无论是网民还是现实中的个体,不可能无条件地接受所有的网络信息,相反,都倾向于接受的信息来源是权威性、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的信息。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正面的“意见领袖”的作用,围绕舆情热点,针对性披露信息,让正确、科学、权威、符合公众利益的信息占据主导地位。具体来说,一是强化信息公开透明,突出“第一时间”意识,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进行信息揭示,减少网民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二是注重“意见领袖”的积极导引作用,以强化主流言论,消解非主流言论。
(2)运用微博辟谣 鼓励一些网站运营方、民间机构和专业人士行动起来,借助调查研究和专业知识,甄别网上流传信息,以微博账户进行“辟谣”,为某些情绪化的舆论热点降温,让意气风发的“意见领袖”发声时多一份谨慎。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网络舆论场应该形成这样的制衡和对冲机制。2011年5月18日,互联网成立了微博“辟谣联盟”。新浪网在2011年年末设立了“微博辟谣”官方账户,现已发布越250条辟谣信息,粉丝62万个。新浪辟谣小组每天收到的求证和举报信息过百条。忙的时候甚至需要30多个人同时工作。造谣者被证伪后将暂停发帖和“被关注”功能。通过以上途径,可以有效的减少信息不对称,正面的引导网民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效的缓解网络舆情危机。
参考文献
[1]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2012-01.[2] 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3] 邹甜甜.网络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影响研究
[4] 何媛媛.不对称信息下团体贷款对信贷市场效率改进的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60-61.[5] 刘丽丽,陈晨,兰月新.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12,32
美国的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 (George A.Akerlof) 、迈克尔·斯宾塞 (A.Michael Spence)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Joseph E.Stiglitz) 是信息不对称的主要研究人。他们运用信息理论对市场交易行为进行多年分析研究后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该理论被认为是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其主要内容是指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 由于某些参与人员拥有另外一些参与人员不拥有的信息, 并在由此造成的不对称信息下进行的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比如在进行商品交易时, 卖者对自己所出售商品的各种信息非常了解, 但是买者不一定很清楚, 这样买者处于信息的劣势, 卖者处于信息的优势, 两者之间便形成了信息不对称。大量研究与实践表明, 信息不对称会降低管理效率, 不利于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导致决策者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做出最优决策。
一、高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1、高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其一, 高校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央政府负责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 对高校进行监控与管理。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 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的, 对高校的详细信息缺乏足够的了解。但高校却对自身的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这就造成中央政府与高校之间形成信息不对称, 相对来说, 中央政府处于信息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的各项政策缺乏科学的依据, 必然带来管理上的混乱。如近几年来高等学校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一刀切”、“大一统”深表不满。其二, 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省属高校数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对相应省属高校的人、财、物具有一定的决策权。但是地方政府对高校的真正需求并不完全了解。地方政府缺乏办高校的经验, 对高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经费需求等缺乏了解, 而地方政府与省属高校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地方政府在没有掌握详细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相关政策对高校的发展并非十分有利。其三, 高校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 理应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然而在我国, 高校与社会尤其是企业之间的长期脱节, 导致高校培养目标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具体表现为很多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对有关学科专业的设置及学生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等, 事实上这也是导致目前社会上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四, 高校与高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同类型的高校, 其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各不相同, 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是大相径庭。有的类型的高校在工科方面成绩突出, 而其他类型的高校则在文科方面业绩不菲。就算是同一类型的高校, 比如师范类院校, 大家熟知的就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等, 所属区域不同, 其在人才培养、教育目标方面也存在很大不同。但是现在许多高校为了做强做大, 有的采取几所高校合并的方式, 有的采取增加专业设置的方式, 但相应的配套设施并没有跟上其扩张的步伐。其结果不仅没有使强者更强, 大者更大, 反而使资源不能共享, 造成浪费。
2、高校内部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其一, 各个院系与行政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高校行政部门主要职能是管理, 其为整个高校服务, 如教务处参与各院 (系) 的课程安排与设置, 人事处负责师资队伍建设, 财务处负责整个高校资金运作与财务管理。然而, 由于每个行政部门下辖多个院系, 受到精力的限制, 部门决策者对各个院系的实际情况很难做到深入了解, 而各院 (系) 具体负责教学和科研工作, 则比行政部门掌握了更多的教学信息。因此, 高校各行政部门与各院系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其二, 各行政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各行政部门在高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 各司其职, 使得高校得以正常运转。然而由于各部门工作职能的差异, 在决策的过程中往往根据部门自身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 而缺乏与其他部门的沟通, 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决策相互冲突。比如说, 高校学生的住宿情况是由后勤集团管理的, 但学生的住宿费是由学校财务处统一收取的。由于高校的宿舍标准不一, 如果后勤集团不把学生住宿的详细情况交给财务处, 就会出现财务处多收或少收学生住宿费的情况, 这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正常运作。其三, 财务部门与广大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高校财务部门是与广大师生联系最密切的部门, 也是被投诉最多的部门, 这主要是因为财务部门未及时向广大师生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沟通, 使广大师生掌握的财务信息相对较少, 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财务部门和各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广大师生不了解国家财经法规和高校财务规章制度。高校教职工由于整天忙于自身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而学生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各门功课的学习和各类考试上, 所以他们对国家的财经法规和高校的财务规章制度知之甚少;第二, 广大师生不清楚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高校财务部门为了规范有序地办理各项业务, 制订了各项业务办理流程, 但隔行如隔山, 由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一样以及思维的局限性, 广大师生对这些业务的办理流程并不是很理解;第三, 广大师生不了解与自身相关的财务信息。如教师不知道自己的课题经费的总额、开支以及结余情况, 学生不了解自己的缴费和欠费情况等等。
此外, 高校内部信息不对称还表现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广大师生与高校其他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等。
二、高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1、政府干预太多, 高校自主权不足。
政府和高校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 高校必须遵照执行, 不管这些政策是否科学, 是否适合高校的发展。虽然《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可以依法自主办学, 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但是这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在很多方面, 高等院校的自主权还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高校内控体制存在缺陷, 小团体主义、官本位现象严重。
高校的行政部门较多, 有些行政部门为了本团体的利益不惜损害其他行政部门和整个高校的利益, 不为高校的长远发展考虑。此外,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 行政人员应该为教学和科研人员服务, 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教学、科研人员往往受制于行政人员。而且很多行政人员对教学、科研人员指手划脚, 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影响学校的管理和科研发展。同时学校的行政权力过大, 灰色收益多, 使得一些本来在学术上有才能的人也荒废学术, 疲于奔命官场。
3、高校办学理念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理念偏差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高校远未做到在办学的过程中以生为本。以生为本是高校教育管理的精髓,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这点做的远远不够, 具体表现为:学校的资源配置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教学的需求;高校在对学生的教学及日常生活管理中, 大多没有考虑学生的具体需要, 而是根据自身已定的计划进行管理和决策;学校重要的教学信息等学生并不知情, 很多重要的信息, 学生往往是最后才知道。另一方面, 目前社会上各高校普遍追求贪大求全, 盲目扩张和并购, 导致各个高校无法专注于自身的优势学科, 造成了高校之间的同质竞争。而高校内部资源的有限性, 则注定了高校盲目扩张的后果必然是教学水平的下降, 这进一步加剧了高校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
4、宣传不力, 沟通不畅。
相对于专注于科研和教学的教师以及专职学习的学生而言, 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比教师和学生知道信息的途径多、速度快, 因此他们具有相当的信息优势。然而, 由于多种原因, 目前高校各行政管理部门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导致师生对高校有关信息了解不够及时。
三、高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防范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在高校中采用市场经济理念。
政府对于高校的管理, 应注意集权与分权。对于关乎社会大众的重要信息, 政府可以强制要求高校向社会公布。对于高校的招生规模, 专业的设置等等, 高校可以在参照国家政策要求的前提下, 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力量和发展需求综合考虑, 这样高校既遵循了国家的各项政策, 也为高校自身的发展设计了一条成功之路。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强化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胡锦涛同志指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灵魂。在高校的一切工作中,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强化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进一步增强信息交流意识, 健全信息交流机制, 抵制和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 使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
3、完善高校内控体制, 加强高校内部信息沟通。
高校的正常运转依赖于健全的内控制度, 只有高校内控体制健全了, 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处于最有序、最规范的状态。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 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收集、整理信息, 抑制信息不对称现象, 以便建立更科学、更完善的规章制度。此外, 建立高校内部的信息沟通渠道, 使教职工和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并采取措施使高校教职工和学生认识到信息对称的益处和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尽量防止信息不对称。
4、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帮组高校及时了解并掌握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有助于高校调整相关的培养模式,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率。同时高校的相关科研成果则有助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加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高校之间可以通过学术交流, 例如湖北省高校七校联合办学等方式来加强交流与合作, 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进而降低高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摘要: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创造和传承知识的重要场所, 然而高校却存在多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这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协调发展。本文对高校不对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高校信息不对称现象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高等教育 解决途径
一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认识能力有限。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任何情况,不可能什么都知道。第二,掌握信息的成本高。人们要把与自己经济活动有关的信息都掌握并非完全不可能,但与掌握这些信息后获得的收益相比,成本太高了。第三,信息商品特殊性。信息商品与普通商品不同,人们之所以愿意掏钱买信息,是因为不知道它,一旦知道它,就再不愿意掏钱购买了。因此,信息出卖者不可能让购买者在购买之前就充分了解所售信息。第四,机会主义倾向。交易双方在信息掌握上一般处于不对称地位。为了自己的利益,另一方往往故意隐瞒信息。
那么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市场失灵。不错,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降低市场效率,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问题如何解决?一是信息传递。信息较多的一方向信息较少的一方提供相关信息。拥有信息的一方通过某种能观察到的情况或行为向缺乏信息的一方传递一定的信息。二是设计完备型合同。企业在设计合同时,应当考虑到各种好的或不好的方面,尽可能设计全面、完备的合同,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良影响。三是借助政府作用。政府应当针对这一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市场制度,给企业营造一个安全、合适的经营环境。
二
高等教育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特殊环节,由于其交易的特殊性,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为突出。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及高校内部管理框架下,决策制定常常是管理层“内部”的事情,普通教师和大学生的管理权最容易被忽略,难以广泛征求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政策制定出来后,只能被动执行。很多政策并不符合教职工和学生的根本利益,使得教职工和学生在执行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甚至是懈怠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层与普通教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二是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三是学校服务环境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体制的不完善及高校主观的封闭性,高校常常难以准确获悉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导致课程、教学改革滞后。人才培养模式与现实的脱节,造成教育资源和个人教育投资的浪费,更不利于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对于个体来讲,由于对高校课程的资源、设置等信息了解不充分,其发展取向难以同高校的专业资源之间形成优化配置。
高等教育服务的价值是非实物形态的,且服务过程中教育教学的主体是主观性的人,因此服务质量及受教育者获取的效用量具有非标准性和差异性;高等教育本身的某些理念也不是明确的,通常难以进行判断;高等教育还是一个教学主体与环境多者之间“协作”生产的过程,高校可能以学生、环境责任而忽视和推卸自身责任,导致“道德风险”,使得消费者难以对投资效益进行明确的评价。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导致高校凭借信息优势将低劣的教学服务出售给学生。
高等教育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运行及产出质量。求学者对选择高等教育的决策很大程度上依据未来的预期收益,而很难掌握经济发展与人才供求及他人对高等教育的选择等信息,很多学生虽然经过了高校的培养,但是离用人单位的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市场运转效率将受到损失。
三
政府需要对教育进行调控。高校是高等教育信息机制的中心,解决高等教育信息不对称的关键在于高校的主体行为。实施高校信息公开,拥有信息优势的校方将有关信息及时向政府、社会、个人“传递”,将促进信息均衡,是有效解决高等教育信息不对称的积极举措。
高校信息公开高校教育教学资源方面的信息,包括:学校的基础设施水平,如教学条件、师资、学生服务等;办学思想,如关于大学的理念、学校定位及发展规划等;课程与教学体系,如入学标准、修学年限、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考核方法等。这部分信息指标反映了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机体存在的前提,是大学有资格获得实施高等教育的基本条件;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公布,为受教育者的选择提供了基本依据。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公开将有效克服受教育者与高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受教育者对大学资源及制度的了解。
高校的运营产出方面,包括:毕业生状况,如毕业生就业和自我价值实现等;科研产出情况;高校产业产出与利润分配等。高校的服务与产品质量是衡量其办学水平的直接标志,是高校社会价值大小的外显反映。产出信息指标较好反映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贡献率,既是对政府和社会投入的使用效率的“述职”说明,又是学校自身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调整发展思路、实施有针对性改革的根据。产出信息的公开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管理者与大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教育管理者更好地掌握学校的信息,建立更为合理、完善的教学体系。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巨大,多媒体网络已在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建立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的时机已经成熟。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其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与教育和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PPT的比例最高,接近100%,其次为计算机课件、电子邮件和使用网络资源;比例较低的有网络教学和BBS。这说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目前,学生经常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查找各种学习资料;经常利用在BBS上发帖的方式向其他同学请教疑难问题;有的学生经常利用电子邮件向教师或同学请教和交流;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时会通过电子邮件向校外的专家请教。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处在较低的水平,学生与老师和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不足,会降低学生进入高校后的满意程度,影响学生对学校的评价。
【信息不对称的危害】推荐阅读:
不对称05-29
《图形的对称》说课稿06-04
《镜面对称》的教学案例与反思06-10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11-27
1.4图形的中心对称教学设计07-13
小结函数对称性07-02
《剪对称鱼形》教学反思09-20
对称复杂窗花剪纸教程10-11
对称图形评课稿11-29
高中数学中心对称图形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