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英语多媒体教学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中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创新人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当前实践,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出适应改革需要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英语多媒体教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络英语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1:

基于建构主义的多媒体网络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多媒体网络英语阅读教学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的产物。本文致力于研究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积极探索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如何有效地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通过网络搜寻信息的能力,激发英语学习的动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能力,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关键词:建构主义;多媒体网络;英语阅读

一、多媒体网络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构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并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建构主义在当代兴起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逐步普及密切相关。正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理想学习环境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才使建构主义理论成为支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反过来,当代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也与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分不开。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部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它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等。具体地说,它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以及必要的学习资源如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和互联网上的信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其学习环境包括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个要素。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建构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和被动接受者。教师是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意义建构。此外,建构主义理论非常强调“合作学习”,把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视为教学的基本形式和基本任务。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传递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首要目标。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明显不符合要求,据此,我们要着力于积极探究新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以及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理念。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多媒体网络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基于“情景-任务-自主探究”的多媒体网络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相关的教学媒体,通过网络传播信息,提出问题,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应用“情景一任务一自主探究”模式来进行英语阅读授课。首先,创设一个情景,引出课题,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制定一个个的任务,引导学生去积极完成。例如,在课内讲授一篇有关足球的文章,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要求学生完成教师指定的网上课外阅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自主学习,或合作探讨,并借助于网络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教材阅读之外,根据教师的任务要求进行网上阅读,扩大阅读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题目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也可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就改变了以往只限于书本,学生们感到枯燥,提不起兴趣,学习效益不高的阅读状况。如今,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多姿多彩的英语资源,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阅读量也变大了。与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相比,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情景-任务-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监控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多媒体网络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要摆脱旧的传统理念的束缚,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观,并以此理念来指导自己进行角色的转变。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以学生为主体,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引导者。

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这更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收集、精选网上适合英语阅读教学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补充,合理剪裁、取舍得当,根据教学目标,系统地、有计划地设计教案,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此外,还要考虑到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如语言本身所存在的障碍、对文章的理解、英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阅读障碍等。对于这些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此,要求学生阅读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自己先仔细阅读,同时针对学生特点设计相关问题,还要根据阅读的不同内容、不同体裁和题材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网络阅读教学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实践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仍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在线教学系统,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提供有效、及时的调整,利用网络提供的交互手段如BBS论坛等组织和激发学生参加到英语阅读学习当中来。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网上讨论、E—mail交流等形式进行探讨性的学习,让教师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的学习效率。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回复,对课后阅读任务给出评语和成绩等,使网络阅读始终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高效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效果。

由于多媒体网络课程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学习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学生建立了对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能够主动学习,在完成了基本的网络阅读任务后,学生可以通过自测来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以帮助他们体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阅读学习的成就感。

(三)建立合作学习的多媒体网络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观点下的课堂应该是提供学生真实的在合作和非竞争的环境中学习经历,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即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主要理论的共同之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倡导学生间的网上合作学习。这种网上交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文章提出思考问题,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组成一个集体,相互交流,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兼顾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都有收获。同时,也要注意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经过努力训练后阅读能力都能有所提高。建立在小组合作基础上的合作英语阅读教学,正是将学生需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学生能动学习与教师辅助相结合,将课堂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有组织有安排的活动,让学生有归属感、安全感。可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对于加速知识的意义建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改变了传统教学环境,创建了新时代英语阅读教育平台,使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学习。同时,多媒体网络的强大交互功能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便利的使用操作条件也为英语阅读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温彭午,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

[2]Gardner D&Miner L Establishing Self—Access:FromTheory to Practi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泰国林。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及其精髓[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基金项目:2010—201Ⅱ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1552102)]

[常 宏: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研究]

作者:常宏

网络英语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2:

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中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摘要: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中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创新人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当前实践,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出适应改革需要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大学生;创新素质;创新人才

一、树立创新意识、更新教学理念

1.注重知识传授,倡导“主导—主体”教學理念。传统教学片面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教师设计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学习,以达到教师心目中的目标。而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则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倡导“主导—主体”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与现代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有机结合,使之优势互补,逐步趋于完善。

2.注重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学生,解决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把课堂变为强迫训练学生的阵地,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形成也就成为“拷贝”、“复印”过程。而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个充满生机、生动活泼的学习和交流空间,通过校园网以及互联网建构起一个立体的学习环境,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加顺畅地进行交流与合作,营造了一种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1];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成信息的组织者、编制者与参与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相应的教学程序学习,如听力、词汇、语法、阅读和写作训练,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索,总结学习方法。根据反馈信息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纠正自身的错误,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弹性学习环境,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下载或输出所需材料,从而实现网络资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使学习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的得到解答和讨论。通过人机协作和师生、生生的协商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共享智慧成果,达到真正意义的知识建构,促进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索、协作式学习,最终达到改善学生学习的目的[2]。在综合运用各种语言技能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拓展。

3.注重答疑解惑,强调质疑问难。学贵有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造的基础。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创造灵感的闪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并正确加以引导,以此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学科教学,教师总是预先在教案中设计出许多问题,学生只有回答问题的义务,而没有提出问题的权利。而多媒体英语教学要求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多给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学生勤思多问、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勇于向常规进行挑战。由“一言堂”、“满堂问”的课堂变为群言堂,讨论式的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旧的知识与新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

4.注重思维训练,强调实践操作。实践是创新的核心,唯有实践,才有创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探索学习方法的重要阵地。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实战训练中培养语言技能,丰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思维品质。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品质,如主动性、洞察力、变通性、敢质疑、自信心、意志力、想象力、严密性、勇气、幽默感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创新,应打破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教材的局限,把单一的,一刀切的“封闭式”的教学转变到多层次、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开动脑筋,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二、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中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在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对学生潜在的、处在心灵深处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大力开发,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只有在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智能结构中的关键与核心。启发学生的综合思维与扩散思维,不仅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形成更扎实的基础,而且能够培养良好的、有创新潜力的科学思维方法[3]。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在灵活运用语言进行实践活动中,由一条思路扩展到多条,由一个方面扩展到多个方面,使其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以拓展。

3.创新精神的培养。所谓创新精神,就是不受固有的、习惯性的观念和方法的限制和束缚,勇于和善于按照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懈地进行新的探求和试验,在变革现实的实践中永远不满足已有的成就,永远开拓进取、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务求突破、大胆实践、出奇制胜、善于学习、思考和创造[4]。

4.创新“问题”的培养。美国人布鲁道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求异质疑、独立思考。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要培养学生敢于破除迷信,大胆教学探索,勇于提出问题。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问题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

5.创新方法、技能的培养。创新方法、创新技能是创新思维的操作机制。它反映为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行为的动作技巧与能力。创新方法很多,大体上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集中法,通过收集大量的信息,从中发现问题,激发创造性设想,然后,再通过集中思維找出创新的最佳方案,这之中技能包括特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特性列举法、检核表法、情极整理法等;另一类是扩散发现法,包括类比法、自由联想法、等值变换法和智力激励法等。通过创新方法的训练与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拓宽思维的广度,延展思维的深度,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6.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包括创新情感、创新意志、创新理智三个方面。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力和健康的创新情感。具体表现为对创新活动的热爱,有强烈的创新欲望以及在创新活动中勇于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并能正确地判断创新的价值、方向和水平。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要做到:(1)要树立创新活动的理想,坚定创新的信念,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2)要明确创新活动的目的,通过递进式的发展,使其逐渐形成创新素质;(3)在多媒体教学中,根据学生水平提出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其创新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4)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矫正,使其创新活动始终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三、结语

创新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动力。身为大学教师,我们肩负着培育国家创新人才的重任,我们深知创新的道路艰难而曲折,我们只有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大胆改革,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真正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志波.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东北财大学报,2007,(9):77-78.

[2] 何培芬.网络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7,(2):9-14.

[3] 陈传尧.启发式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8,(5).

[4] 高春梅.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孕育渴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8):57-59.

[责任编辑 魏 杰]

作者:王蓓

网络英语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3:

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中的元认知:作用及培养策略

摘 要: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利用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对认知过程的调节和监控,是个体思维的内核。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英语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教学模式下,元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呈现出很大的相关性,元认知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提高网络定位感,关注个体认知风格,开展反思活动,在教学中加强形成性评价,建立一个基于元认知调节活动的网络自主学习过程模式,调动认知潜能,从而提高认知加工的效率。

关键词: 元认知; 多媒体网络教学; 自主学习; 英语教学

元认知又称“认知的认知”,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提出[1],之后Flavell[2]及其他学者诸如Bake 和Brown[3]等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美国心理学家Swanson的研究证实,元认知能力不同于一般的认知能力,如果没有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主体的一般认知能力即使很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反之,如果认知主体有很好的元认知能力,那么即使一般认知能力不高,也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得很好,元认知能力能弥补一般认知能力的不足[4]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结构成分[5]。元认知知识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是用来监控自我认知过程的知识。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对于认知主体的知识,即主体关于自己作为认知加工者的所有知识,包括对自我认知能力和不同个体间认知差异性的认识;(2)对于认知任务的知识,即对认知材料的特点、结构、性质、难度等的认识;(3)对于认知策略的知识,即主体对于完成认知任务所需认知策略及其有效性的认识。

元认知体验即主体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根据元认知知识、体验对认知活动进行监控调节,以期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这三方面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元认知知识是元认知体验和监控的基础,元认知监控的每一步又使个体产生新的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系统对认知主体的认知策略起着定向、整合和修正的作用,而主体运用认知策略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的程度又将展示出其深刻的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对个体的第二语言习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言学习任务之前和实际的学习活动期间能使学习者有意识地体验到可供提取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变量间的关系,并根据对这种关系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在具体的学习活动期间,元认识又能监控整个学习过程,维持和修改学习策略。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元认识能总结性地评价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研究元认知能力在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及其培养策略。基于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具有明显的创新特征。一方面,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网络学习环境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更为灵活、个性化;另一方面,新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相对“隔离”,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同时,网上信息纷繁,信息组织的无序性、随机性,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对学生元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实验对象、方法和过程

实验对象为南京林业大学参加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班的学生。从12个试点班学生中随机抽取3个班。随机指定一个班为控制组Gc(68人),另一个班为实验组Ge(70人),剩下的一个班为G3(25人)。

本实验采用两套英语试卷和一份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两套试卷分别用于始测和终测,为避免实验结果受主观评分的影响,只采用了客观题型,包括听力、词汇与结构、阅读、完型填空。首先用两份试卷对G3进行测试,将两次测验的均分及各个题型两次测验的平均分进行t检验,两次测验结果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表明两套试卷无显著差别。

调查问卷的题目考虑了基于元认知的自主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采用了从“非常赞同”(1分)到“非常不赞同”(5分)的Likert五分量表形式, 用来了解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直观感受和评价。问卷用于除实验组以外随机抽取的120名学生,男生69名,女生51名,来自不同的专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问卷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从被试中再随机抽取15名学生(男8人,女7人)进行访谈。

实验开始和实验结束时用始测和终测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测试。实验中对Ge和Gc同时采用基于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模式。每周安排如下:读写课2学时,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以及自制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室授课;听说课2学时,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利用数码语音室授课;自主学习4学时,学生通过校园网登陆《新视野大学英语》在线学习系统,对读写课和听说课的内容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所不同的是,实验中对实验组的学生在正常的课程安排中花一定时间穿插进行元认知意识的培养、元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监控的训练。为保持课程进度的一致,对控制组的学生在相应时间内只进行语言知识反复讲解。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并不知情。实验时间为16周。

二、实验结果和讨论

(一)均值分析

由于样本数量大于30, 笔者对Gc和Ge组的始测和终测结果进行双样本均值分析z检验(见表1)。

表1中z=6203>1859(α=005),由此得出结论,Gc和Ge的成绩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元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呈现出很大的相关性,在基于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模式下,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对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表2为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中的项目分别为:(1)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2)我会根据学习目标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3)我会经常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习效果调整学习方法;(4)我认为基于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要优越;(5)我可以较为合理地分配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时间;(6)我经常用E-mail 或BBS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中碰到的问题;(7)我认为网络学习资源很丰富,有很多实用的视听素材;(8)我每周花4至6小时进行课后自主学习;(9)在课后自主学习时间,我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10)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我比较适合新的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过程从学习的计划和准备开始,从这一点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平均分都在3分以下),但从访谈结果来看,很多学生的学习计划并没有付诸实施。经常反省并相应地调整学习方法这一项的平均分是350,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策略的执行和监控方面还缺乏指导。尽管很多学生开始认同基于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模式(第4项和第7项的平均分分别为258和185),但在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上都存在不少的问题(第5和第6项都在3分以上),访谈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有学生谈到,面对网上大量的信息,往往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材料上。还有些学生甚至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缺乏自我约束力,频繁浏览其他网站,不能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调查问卷和访谈显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学习素材,充分使用多媒体手段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上,更多地考虑了学习个体的差异,有很大的优越性。但适应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上缺乏辅导,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内不能有效地实施、监控自我的学习过程,有小部分的学生对新教学手段和信息设备缺乏参与的热情,特别是“场依存”型学生,由于在自主学习时间内集体归属感的缺失,可能导致学习失败。

三、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对学习者来说,基于元认知的自主学习过程主要包括对学习的计划和准备、学习策略的执行和监控、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反馈三个环节。这个学习过程以网络学习环境为外部环境,以学习者对学习的元认知活动为核心,调节着学习者的认知系统。学习者需要对学习成果进行概括,并把学习结果与既定的学习目标进行比较,进而对学习过程做出判断,并对评价结果做出反思,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一个自我调节的循环过程。

(一)提高网络定位感,培养主动探索能力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与其网络定位感存在一定的关系。网络定位感是指学习者对其自身在网络学习中所处的系统位置和心理位置的理解以及对获得所需资源所需要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活动的理解[6]。网络定位感高的学习者在网络环境的学习中对于学习媒介和学习环境有比较清楚的认知,能把握住学习目标,对于下一步所需要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活动具有清晰的认识,并能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使学习过程免受无关信息的干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低定位感的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往往丧失目标导向,面对如同汪洋大海的网络信息学习资源,不能有效地根据最终学习目标的需要而选择有建设性的资源,甚至由于信息的过量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有研究表明,许多网络学习者常常不能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加深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其学习效果令人担心[7]。因此,必须借助多媒体网络教育平台,开展“形、声、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结合“大班课堂,小组教学”的形式,辅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增强对新模式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自身所处的学习环境的控制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我们的实验也表明,多数学生随着自己对先进的学习工具和学习媒体的控制能力的增强,对新学习环境的认同感也逐步增强。

(二)开展反思活动,关注认知风格

双重编码理论认为,信息在人的认知加工系统中进行编码的方式分两种类型:视觉型和听觉型。虽然人们在认知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同时使用两种类型的编码系统,但每个学习者都有比较偏爱和擅长的编码方式,从而表现出认知风格上的个体差异。一般说来,视觉型学习者对通过图表、画面等视觉型刺激来接受信息比较适应,对超文本学习环境的表征结构有较好理解,能充分利用图片或视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但对于具体的文本信息则显得记忆困难。而听觉型的学习者对文字表征形式的信息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通过听觉编码能较好地掌握信息内容。这种类型的学习者对文本和录音形式的信息能够进行良好的加工,达到高质量的学习效果。有研究表明,偏爱视觉表征的学习者能够很好地进行多媒体表征形式的学习;而擅长听觉表征的学习者很可能被多媒体所误[8]。 因此,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认知风格和认知过程进行关注,使自己的认知活动更加适应自己的认知风格。在反思过程中,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可以得到提高,而且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及时调节、改进学习方法,使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得到补充、丰富和完整,有利于学生元认知监控的自我发展。

(三)加强形成性评价,及时提供反馈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个性化反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因此,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教学模式下,它更具有终结性评价所不具备的优势。通过网上作业提交、在线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评价,教师应指导他们在听、说、读、写中逐步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过程和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促进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此外,还可以采用E-mail 和BBS的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答疑,弥补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缺乏面对面直接交流的不足。

网络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的仅仅是外部学习环境,而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环境、实施有效学习的关键内部条件就在于学生自身具有较强的元认知能力,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元认知能力的获得,一方面是通过学生的自身学习经验自发获得,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元认知调节,掌握元认知技能,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只有重视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会学生学习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ZK(#]Flavell J H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C]∥Resnick L B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Hillsdale, NJ: Erlbaum,1976:23-24[LL]

[2] Flavell J H Cognitive monitoring[C]∥Dickson W P Children’s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1:45-52

[3] Bake L, Brown A L Metacognitive skills and reading[C]∥Pearson P D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New York: Longman, 1984:46-55

[4] 张庆林 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49

[5] 董 奇 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68-74

[6] 胡凡刚 影响网络学习质量的心理因素探析[J]教育研究,2002(7):23-27

[7] Bernt F M, Bugbee A C Study practices and attitudes related to academic success in a distance learning program [J]Distance Education, 1993 (14):97-113

[8] Butler J B, Mautz R D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and learning: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J]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 1996 (11):259-280

(责任编辑 汪再非)

作者:喻惠群

上一篇:传统节日大学生德育论文下一篇:学校宣传工作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