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论文(精选9篇)
论网络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
1411424052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跨文化传播己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课题。如何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提升全球范围的合作共赢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网络媒体在当代社会信息传播中大放异彩,全球范围的个人和团体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成为了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主要对象。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较为开放、传播过程也较为公平,但是,由于网络传播技术和传播内容等存在差异,网络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不均等现象依然存在。西方国家凭借其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技术背景、文化生产等优势进行大范围的对外传播。长久以来,网络传播呈现出一种西强东弱的现象。为了在全球交往中获得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我们需要对网络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和借鉴。
本文就将从网络跨文化传播现象入手,总结归纳网络新媒体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文化传播,文化影响力。
跨文化传播(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首次由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提出。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萨摩瓦(Larry A.Smovar)和波特(RichardE.Porter)在其著作《跨文化传播》中明确指出,跨文化指的就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早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之后范围有所扩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沟通以及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方法。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早已出现的一种文化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和掌握其传播规律。跨文化传播离不开相应媒介的支撑,在传统传播时代,跨文化传播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纸质媒介、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来完成。但是随着网络媒体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传播也进入了网络传播渠道,例如网络新闻网站、网络社交媒体、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视频等。
网络传播的出现,是以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为基础的。1969年美国军用机构最早出现网络的雏形,之后用于科研教育领域,1995年互联网进入商业化运作。1994年,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1995年中国开始向社会各界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幵始在中国蓬勃发展,并对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网络跨文化传播,顾名思义,就是指借助网络而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需要明确的是,当探讨网络跨文化传播相关论题时,网络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网络是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体的全新融合媒介,而网络跨文化传播也是体现在网络交流的每一个传播层面上的文化现象。网络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全球性传播媒介,给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人们的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网络跨文化传播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等多角度大大地扩展了跨文化交流的场合、人群以及范围。
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从建国之初的对外宣传时期到改革开放后全面的对外传播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全球范围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就目前的跨文化传播发展来看,我国的跨文化传播还是以主流新闻媒体及其的新闻网络媒体为主要传播载体,以国外受众为主要传播对象,以英语为主要语言而进行的一种传播。虽然除此之外,还存在书刊、影视文化、商业往来等跨文化交流形式,但这些行为并非主流。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下,西方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传播技术,不断加大对外传播的力度,将其文化的触角伸向各个角落。这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如何在全球范围增加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树立中国文化的形象,以及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因该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态度,鼓励文化的多样性。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首先必须具备开放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态。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文化传播最明显的一个标签,各种背景的文化互相碰撞、渗透和融合已是常态。如果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时候,还不能足以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跨文化传播从一开始就不会取得成功。网络跨文化传播更是如此,网络JT?放的态度不仅在于允许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自由的交流和沟通,还在于提供了不同的传播途径允许官方的、组织的、民间的以及个人的全方位沟通。因此,网络跨文化传播更是一种全民跨文化传播。因此,跨文化传播必须是基于承认不同文化的共存性之上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进入中国的异域文化保持一种尊重的态度,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求得长远发展。要有一种幵放的态度去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其次,我国传统的跨文化传播是以政府的官方行为为主,即使在网络时代初期也是以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为主导和非官方的民间跨文化沟通比较少见。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网民数量与日俱增,他们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力量不容小视。因此,鼓励草根,充分发挥和发掘他们的跨文化传播行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大网络利用率,提升新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
现阶段,我国跨文化传播多通过传统新闻媒体或其网络媒体进行。例如,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以及各大主流新闻媒体网站的英语频道等。虽然已经开始使用网络,但是其利用率却十分低下。网络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可发挥的作用远不止新闻网站,它可以提供诸如视屏网站、社交网站、聊天室、电子商务等多种沟通渠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挖掘网络新媒体的巨大潜力,将网络媒体的文化传播能力最大化。除过传统的跨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在网络上提供在线书籍、在线报刊、在线影视节目等可以为外国受众提供一种易于获取中国文化产品的途径。此外,网络除了大众传播的功能之外,还有强大的人际传播的作用,这点在社交媒体时代己经被无数次印证。一条引起大家关注的信息在社交工具上可以达到惊人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量,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如果有一种可以突破国家界限的全球化社交媒体为我们所用,那么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就又获得了一条高效的途径。除此之外,微博、网络社区、聊天室等自媒体的大范围应用,将打破跨文化传播只停留在官方层面的现状,有助于网友自发地进行跨文化传播,无形中扩大跨文化传播的受众面。
3创作出具有共通性的中国文化作品络是一个公平幵放的平台。
各种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在网络上可以实现公平的竞争,网络受众会做出最公正的选择。而决定着受众喜好的往往是这些信息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因此,为了在跨文化传播中,尤其是网络跨文化传播中取得成绩,就一定要创作出高水平、接受度高的作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经过长期的演化汇集而成的。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着时代的气息和国际化的品质。它身上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质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自身民族文化的闪光点。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比如语言、节日、饮食、服饰等。当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有几面的,但是也不乏有对中国形象产生歪曲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大我们主动宣传的力度,我们需要为中国文化树立一个正确的参照标准,像西方社会传递一个真实的中国。与此同时,在跨文化传播内容的选择和制作上需要特别注意技巧。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接受能力等差异,在选择对外传播的内容时不能内外完全一致。传播同一条信息时,应内外有别,更多地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以影视剧为例,美剧或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制作方选择了一种各文化背景的人群都可以读得懂的方式传递信息,而无需过多的本土文化背景就可以理解。而许多中国的影视剧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点,而经常选取历史、宫廷等题材,这种剧目比较考验观众对于故事背景的了解,无疑为跨文化传播提出了障碍。因此,在内容选择上,我们应尽可能选择比较具有共通性质的文化,这样在传播过程中会比较因其共鸣,也有利于外国人的理解。4警惕文化霸权。
在全球文化传播领域,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种西强东弱的态势。西方世界利用其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对其他弱势国家进行着文化霸权。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介质之一。英语文化势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承载着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不断地对非东方国家进行着文化输出。因此,在面对西方国家强势的文化攻击时,要时刻保持警惕的态度,不可一味地接受,也不可一味地抵制。对于其中先进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技术我们应该开放态度进行学习,对于低俗的文化和消极的思想要主动摒除和抵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对待西方文化输出的正确态度。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出生后, 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个体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以适应社会环境。社会化是个体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 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 社会就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而人的社会化往往是通过人际传播来实现的。
按照传播学理论, 人际传播本来对人的社会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却对人的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不容忽视的相反作用, 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更加值得人们关注。
网络人际传播的虚拟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人格的畸变
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建立健全人格。人格也称为个性, 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它包括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 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观念、态度、行为等。另一方面, 也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自我意识, 即对于自己的特征及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 例如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自卑感等。②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在网络人际传播环境下, 学生的交际行为往往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 即“人——机”交往, 再加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 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关注自我和崇尚独立的个性, 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 过分沉迷于网络, 热衷于虚拟的“人际交往”, 对网友产生心理依赖, 却恐惧和逃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拒绝和同学一起参与集体活动, 忽视亲情、友情, 不关心他人和集体, 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下降, 害怕面对矛盾与冲突, 不能很好地处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与矛盾。
此外, 大学生正处于情绪情感体验需求高峰时期, 而网络交往的文字性、匿名性、广泛性正好适应了其渴求情感却又害怕实际交流的心理。许多大学生在网上表现出兴奋、注意力集中、反应敏捷等状态, 用各种既浪漫又幽默的方式与网友打交道, 而在下网之后, 却出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思维迟钝和自我评价偏低等症状。
还有的大学生一旦在网络交际中受骗, 就强化了对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怀疑、敌意和悲观态度, 严重者会导致人性的扭曲, 致使人格畸变。
网络人际传播的自由性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意识和自律性弱化
大学生正处于道德修养还比较薄弱的阶段, 网络传播的虚拟性给大学生带来了这样一种认识:网络是自由、无所限制的, 也是不真实的。网络行为即使不符合社会规范, 也不必担心会受到别人的指责或受到惩罚。
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传统社会的人际、法律、道德、舆论的约束, 也不需要面对面地打交道, 上网的大学生往往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 “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 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假、恶、丑的一面, 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释放宣泄, 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也不能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 因此进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和行为, 道德评价失范, 道德判断力下降。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弱规范性, 又造成其道德责任的削弱, 放纵自己的网上行为, 作出一些诸如相互欺骗谩骂、人身攻击等违反网络道德的事情, 久而久之, 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表现出说话办事随意, 诚信意识差, 经常违反校规校纪, 犯错后既无后悔之感, 又不能从中吸取教训等。
网络人际传播的开放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偏差
网络世界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点是现实社会的社会秩序是靠社会控制机制维持的, 社会成员的行为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和控制, 违反社会规范的要受到相应的制裁。而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开放性, 没有统一的管理者, 因而无法受到来自社会控制机制的监督和制约。人们无法对网络上精神污染的制造者进行有效的制裁。这必然使暴力文化、淫秽色情内容等不健康内容通过网络交际传输给大学生。这对没有明确生活目标、对周围事物缺乏正确判断能力的青少年来说, 无疑构成了巨大的诱惑和威胁。与此同时, 网上人际传播中还散布着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奢靡腐化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有些大学生无法像成人那样根据自己的意识和经验能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塑造自我, 而是将不健康文化及价值观念内化, 最终导致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的偏差。
网络人际传播的间接性容易导致大学生社会角色意识的混淆
在社会化过程中, 每个人都要根据社会的角色要求, 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按照角色规范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历程。青少年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使自己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 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成功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然而这些在现实社会中被固化的角色扮演, 在网络社会却受到空前的挑战。在网络中, 人与人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 而是通过电子邮件、聊天等各种网络工具进行的间接交往。这种交往, 使大学生在交往中更注重自我。另外, 在这种特殊环境下, 人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性别、年龄等社会属性统统消失了, 在虚拟社会中, 尽管青少年也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但他们却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角色扮演的规则, 没有必须履行的角色义务。他们可以在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状态下做事说话, 扮演自己理想中的“真实自我”。因此, 许多大学生常常沉迷于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之中, 逐渐混淆了虚拟角色与真实角色的界限, 逐渐迷失了现实社会中的自我。
对网络人际传播负面影响的对策
加强网络管理。社会有关部门应采取技术的、管理的、监督的手段对大学生上网进行控制和指导。政府网络管理部门要重视对网络内容的监控, 避免学生接触到网上不健康的文化, 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对网吧和网络的管理, 出台相应的网络管理条例、法规, 对违法的网站及网吧毫不手软地予以铲除。同时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网站, 优化大学生网络人际传播的环境。
高校教育者应充当网络“把关人”。网络传播为高校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范围, 增强了其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教育者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信息大潮中扮演一个“舵手”的角色, 充当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 引导并帮助大学生选择、辨识和利用正确有益的网络信息, 抓住网络这个良好的教学载体给学生提供“影响”、“选择”、“引导”、“服务”, 而不是“说服”、“围剿”、“灌输”, 帮助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优势, 在丰富的网络社会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高校应加强学生的网德自律教育, 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把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作为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学生中开展有关专题的讨论、座谈和交流,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社会”, 自觉培养判断信息真伪和分析信息价值的能力, 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道德教育, 使大学生增强网络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
同时大学生也应加强自身的自律意识, 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增强自制力、思考力、辨别力、选择力,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健康的人格抵御来自网络人际传播的不良影响。
加强网络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网民的心理自主性、主体发展性, 塑造与完善大学生网民现代化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健康人格。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 能在网上交际中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 自觉提升心理地位, 学会进行心理调试, 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渠道。高校应当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作为增强大学生人际交流的载体,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化陶冶作用, 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 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
总之, 全社会都应当行动起来, 把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 使网络成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新阵地, 在促进其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静态摄影;网络传播;影像品质
按照传播媒介的不同,人们通常把媒体的发展划分为传统报纸、广播和电视几大阶段,它们分别被称为第一媒体、第二媒体和第三媒体。而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如今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人们对互联网的关注已经超过了前三种媒介形式。现在,当我们得知发生了某件国际或国内大事时,我们想到的可能不是翻阅报纸或打开电视,而是直接到互联网上去搜索相关的信息。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重要媒体形态。在进入网络时代的同时,我们又进入了一个视觉文化时代,影像成为人们快速、直观地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这个时代,“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①
影像包括静态摄影、电影、电视等多种形态,本文仅在此探讨狭义的静态摄影影像。在传统媒介时代,静态摄影影像的传播途径一般是平面媒体,而到了网络时代,影像则借助网络进行传播,这便造成了摄影影像传播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特点。
一、网络摄影影像的传播特点
网络的影像传播,是以相关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先决条件的。其中,数字化影像、数字压缩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为影像的网络传播奠定了技术基础。
网络媒体和先前的几种媒体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特别是进入web2.0时代之后,这种优势更加明显。具有优势的网络媒体也为网络影像传播构建了良好的平台,使其在宏观上具有一些不同于以往影像传播的新特点。
网络上的影像传播具有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以光速进行的。广播和电视虽然也具有光速传输的特点,但由于这两种媒体往往属于主流媒体,在上面发布信息要经过严格审查,并且要通过专业的基站进行传播。网络与其相比,任何一个使用者都可以把自己的信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终端进行上传,更具有一种便捷、快速和随意的性质。对于在网络上传播的具有新闻性质的影像信息而言,有时候会具有现场直播的效果。
网络上的影像传播具有信息的海量性和多元性。互联网是目前覆盖面最广,涉及人数最多的媒体,通过任何一个电脑终端,都可以把信息传输到世界上任一角落的其他终端。并且,在目前的网络中,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被消解了,“把关人”的角色也得到了淡化。此外,互联网可以把海量的信息进行高速的传输。这些条件都使得互联网比先前任何一种媒体都具有信息的大容量和多元的性质。目前,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获取比任何一个时代都丰富的影像信息。
网络上的影像传播具有受众广泛的参与性和信息的互动性。互联网使影像信息传播具有空前的广阔性,众多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这些影像信息进行分享和下载。另外,网络上的影像传播还具有互动性。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留言等方式对影像进行评价。而影像信息的点击率和下载量也从另一个方面给影像发布者以反馈。用户对影像文件下载后,甚至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修改后重新上载到互联网进行传输。
除上述几点外,网络影像传播还具有一些其他特点,比如影像传播者的匿名性、网络影像的权威性和可信性被削弱等等,我们这里不再赘述。
二、对网络摄影影像传播的思考
毋庸置疑,网络传播已改变了摄影影像的制作理念、存在形式和传播形态。本部分将主要探讨网络传播对摄影本身,及对摄影从业人员所造成的影响。当然,网络给摄影影像带来了迅捷的传播方式,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影响,这是我们必须省察的。
(一)对摄影本身的影响
1.摄影影像品质的部分丧失
传统摄影时代,对影像品质的追求是摄影一贯的标准。人们之所以对选用不同品牌的镜头或者不同类型的感光材料津津乐道,是来源于对影像品质的极端尊崇。而摄影作为艺术,除了影像本身所承载的“文本信息”,摄影作品的物质载体(胶片)所独具的“载体信息”也很重要,比如影像颗粒是否细腻,影像反差是否细致,色彩的过渡是否柔和等等。
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上存在的影像必然会受到网络“信息传输速度快,需求的信息量大”这个特点的影响。从主观层面上说,考虑到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的问题,影像压缩率和传输效率等问题,影像发布者渐渐淡化了网络影像的“载体信息”,而愈加强化了其“文本信息”;从客观层面上说,数字影像本身由于CCD成像技术过于“客观”而丧失了拍摄中很多偶然但极具人性色彩和艺术感的因素。另外,数字影像在存储媒质方面的特点,也决定了它不会产生“载体信息”的变异。这些原因导致了数字影像“载体信息”的淡化,而“文本信息”则得到强化。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网络影像受众也逐渐在网络的影像海洋中淡忘了视觉艺术应该具有视觉质量这一品质标准。
摄影作品的欣赏方式大致有三种:在美术馆中欣赏原作、观赏画册等印刷品、在互联网上观看摄影作品等。影友于翔在偶然得到一幅摄影原作并与印刷画册中的同一影像进行对比后惊呼:“我明白了在这之前所看到的几乎所有印刷精美的画册都不过是原作的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同时也明白了摄影术虽然具有易于传播的特性,但这个社会的发展与传播的发展,已经拖带不起摄影术本身笨重的精美。”②画册的质量尚且如此,互联网影像就更无法与摄影原作相提并论了。
欣赏艺术原作,除了作品本身高品质的质量因素,更重要的是观摩艺术真品时在观众心中所产生的仪式感和敬畏感。观摩原作是和作者的交流,是和作品中生命信息的相通。而网络把接触艺术变成了一件很随意的事情,无论是文学、电影,还是绘画、摄影,网络多媒体把多种功能合而为一,但却损失了不同艺术形态独有的欣赏方式和欣赏环境,这样,这些艺术形态在网络上的消费就有变为“快餐消费”的危险。
当然,客观地说,网络影像品质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当前网络传播的技术特点如带宽、网速等因素的局限决定的,而随着网络媒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影像的品质也将得到部分改善。但对于网络影像受众而言,不应该由于接触大量网络图片就对摄影艺术本身产生麻木和误解,认为摄影就应该是这样的品质,好比看多了DVD影碟就认为电影就是如此品质一样。在适当的时机,还是应该到美术馆观赏,至少也应该通过印刷严格的画册来接触摄影艺术本身。
2.摄影日益由艺术形态转化为传播形态
传统媒介时代,摄影一般被认作是艺术形态,以艺术的定位被创作和传播,多见之于画册、画廊和美术馆。
进入网络时代后,媒体的力量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信息成为左右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影像信息在传媒中的大量应用,其作为新闻信息和娱乐信息传播工具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遵循短平快的传播方式,使其日益成为一种信息传播形态。其原初的精雕细刻的创作方法、明心见性的艺术气质、凝神专注的鉴赏方式则被进一步削弱。
另外,顺应网络影像传播观念,网络也催生了一批新生代的网络影像艺术家。他们多是年轻人,具有敏锐的情感触觉,以短平快的摄影、极富个性化的摄影或私摄影的形式,完成对生活断面瞬间的记录或个人感情的细腻表达,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3.静态摄影的地位被削弱
和印刷媒介时代相比,静态摄影的重要性在网络时代被削弱了。越战期间,黄功吾拍摄的被燃烧弹烧伤女孩的照片,人们对越战的结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在当今,人们对媒体上传播的海量照片已变得麻木。在伊拉克战场上,除了美军虐囚的照片外,又有哪些照片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呢?
此外,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流媒体”的发展,网络上的静态影像如今已经受到动态影像的严重挑战,尤其是单幅的静态摄影作品,更容易淹没在影像的汪洋大海之中。英国摄影师提姆·赫德林登(Tim Hetherington)曾说:“纸质媒体出现衰亡,网络播放的确是主要媒体,该媒体具有能进行创作的最多可能性,而且能有大量观众。但我们与荧幕的关系是与动态影像有关,因此,静态影像在荧幕上空间很小。在网络播放的形式中,摄影基本上是没有出路的。”③
为了应对这种状况,静态摄影一方面要出奇、出新,一方面要尽量放弃单幅,进行更多深入的专题性的努力。
(二)对摄影从业人员的影响
1.摄影创作人员的分流和越界
数字影像和网络传播对摄影人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摄影的门槛降低了,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这也使得一些受雇于专业图片社的摄影师丢掉了工作。某些图片社解除了与签约摄影师的合同转而向世界各地的自由摄影师索稿,这便是由于数字影像传送便捷所造成的后果。另一方面,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互联网对于增加客户,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也提供了很大帮助。其一,图片交易方式的改变,使摄影师在网络上传输及出售作品更为快捷;其二,摄影师如今可以很方便地建立个人网站、图片博客等,给自己的作品以展示空间;其三,网络上还有不少专门网站收购摄影师的作品,或者提供空间供摄影师上载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销售。
如果辨证地看待网络时代摄影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图片的质量下降,对较低质量图片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这种现象也反而促进了高精度和良好创意的图片在商业用途和艺术展览途径的地位提高,掌握了高超摄影技法的摄影师仍可以找到用武之地。而从传统摄影与数字摄影的关系来看,大多数人转向数字,也更加明确了传统胶片摄影师的角色和努力方向,传统胶片摄影如今更多进入艺术收藏市场。
摄影师的越界是网络时代又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因为“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加上网络传播的快捷,专业摄影记者可能受到来自“草根”的强力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一部分专业摄影记者另辟蹊径,采用更高画质的摄影设备和精雕细琢的手法进行拍摄,以便让自己的作品在发布新闻之外,还可以进入展览馆和艺术市场。从这个角度讲,这类新闻记者又兼具了摄影艺术家的身份。
总之,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促成了摄影队伍的变化,一方面,摄影人员逐渐细化分为从事摄影工作的摄影师和从事摄影创作的摄影艺术家两大群体;另一方面,有些摄影师也可以身兼数种角色。同样,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也导致了摄影工作方法的分流,传统胶片摄影、高精度的商业摄影更追求精致的制作;新闻摄影更追求快速、报道角度新颖;而观念摄影、数字摄影则更追求观念和创作手段的多样、独到。
2.图片编辑、评论家角色的强化
上文提到,网络上的影像传播具有信息的海量性和多元性,这使得传统媒体所具备的权威性某种程度上被消解,“把关人”的角色也得到了淡化。但是,另一方面,在网络上每天都有无数人上传大量的图片和影像,如果没有图片编辑、评论家的比较权威的意见,我们可能会变得无所适从。因此,在海量信息时代,虽然存在某些技术操作层面的难题,“把关人”或图片编辑的地位却变得更为重要,他们需要为公众过滤和编辑图片,以免公众被数百万的照片所淹没。
当然,单单依靠外力的帮助是不够的。网络时代的观众要掌握一定的影像基础,“武装”自身,要建立自己的观点和评价体系,不随波逐流,面对海量的图片信息要自己做出选择和判断。而对于在网络上寻求影像信息的人员,更需要有高超的影像鉴别能力、出色的网络操控能力和导航能力,以便在浩如烟海的影像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综上所述,静态摄影影像在网络上进行传播,表面上看只是传播形态的改变,但深究起来其改变却是多方面的。在一个“流媒体”时代,静态摄影影像虽然不会轻易消亡,但我们对其产生的诸多问题都需要重新定位和思考。当然,即便当今学界对于网络对摄影影像传播的影响众说纷纭、毁誉参半,但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已成定局,只有尽快适应、迅速调整,才可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注 释:
①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會科学院出版社,2002:72.
②于翔.24英寸巨幅相机诞生记.大众摄影,2005(7):112.
③江融.虚拟研讨会.中国摄影,2009(6):60.
尽管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交流的手段也可能更加丰富,但是文字交流还会是主要的一种。
2.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广泛性。
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传播一般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相对来说,交流的范围是有限的。主要是在自己认识的圈子中,虽然也可以在旅途与陌生人交流,或者通过征友的方式与外界交流,但其范围和数量都是有限的。而网络则仿佛使人们随时随地处于旅途中,人们可以不断地变换交流的对象,这些交流对象的来源也更加广泛,可以说,基本上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网络人际传播常常具有偶然性。
网上聊天中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偶然性。相对来说,萍水相逢的交流对象,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预热期,即在他们达到真正的交流之前,他们可能需要用很多无聊的语言来进行彼此的试探,这些试探决定他们之间是否有兴趣真正交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有较多的冗余信息。交流对象之间需要多长的预热期,主要取决于交流者的性格。
4. 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匿名性。
网络的传播对象往往带有偶然性,也同时具有匿名的特点。这使得个体的表现往往与他在物理世界的表现大相径庭。同时,这也使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会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比较任性。因为匿名性,他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如果借用弗洛依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分法,那么,在聊天过程中,人们很有可能将平日鲜有机会当众表露的“本我”表现出来。现在聊天室里,常常有一种“语言暴力”的现象,即成员使用非常粗俗甚至侮辱性的语言,对另外的成员进行攻击。
但是,当我们看到聊天室的无序状态时,不应仅仅是简单地指责上网者的素质与水平,而是看到这种状况之后的心理动因。实际上,人们在网络里的表现,往往来源于在物理世界的心理压力。例如工作繁忙、学习负担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矛盾等。当人们在聊天室时,往往是希望通过交流来排遣自己。因此观察网民如何在聊天中进行减压,有助于了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现实世界人际交流,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例如交流者的身份、地位等。但网络的匿名也带来了人们之间的社会等级差异的消失。相对来说匿名交流,是一种更平等更纯粹的交流。它使交流内容与技巧等的重要性得到凸显。
5.个体在网络人际传播中具有多重性。
一个上网者可以同时与多个对象聊天,或者在不同时候与不同的对象交流。在不同的交流情境中,他扮演的角色可能是不同的。与某一些对象,他显示的是自己的优秀的一面,与另外一些对象,他可能更多展示出阴暗面。在某些时候,他可能是一个口若悬河的主动的交谈者,另一些时候他又可能是一个木讷的被动的谈话对象。有些人甚至显示的性别也是时常游移的。网上聊天,往往会与戏剧表演有某种契合之处。从表象看,一个人给自己设定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就已经给自己的形象定下了一个基调。进一步看,一个人决定何时以何种面目出现,既与他自己的心情、处境有关,也与他的交流对象有关。
网络人际交流中角色转换的便利性,也使一些人可以实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欲望,特别是当这些欲望与社会规范相冲突时。例如,一个“扮异癖”说:“在绝望中,我来到了因特网的世界。起先,我是用女孩名在网上充当Girl,许多热情的男孩把我当成了真正的Girl,要与我交朋友。在网上我就觉得自己真正成了女孩,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女性的语言甚至撒娇。我真是好开心。”
但总体上看,个体的网络人际传播过程,是一个从全面试探逐渐走向稳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广种薄收的过程。经过一定时间的交流后,大多数人会找到几个固定的交流对象。与这些对象的交流甚至可以从网上走到网下,发展出友情、爱情。当然,这时,仍不排除他们会与陌生的网民进行一些偶然的交流。
三、网络人际传播对物理世界的影响
(一) 对物理世界人际交流质量的影响
对于网络,人们说,它可以让天涯变咫尺,也可以让咫尺变天涯。这种说法中,包括了这样一个担心,即人们会不会由于过多沉溺于网上的交流而忽视与自己身边的人的交流?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依据的。
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使它比物理世界的人际传播更轻松,并且可以作为紧张的现实生活的一个泄压阀。有时,它甚至像是一种毒品,可以起到麻醉自己,让自己忘却现实烦恼与痛苦。但是,如果用这种方法作为逃避现实的手段,日久天长,负面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oday I saw an interesting cartoon, in which a father asked his daughter about her school performance of the day, and the daughter replied that he could go to her blog to check it.This small cartoon indicates a big change in our life, especially the way people communicate.Internet enables people to break though the limitations of distance, strengthening social network.Unlike post offices, Internet service with its convenience helps people engage and converse real time with their parents, soul mates, friends though emails, IRC, micro blog anytime, anywhere with a network terminal, without suffering the long and painful wait for a reply.Besides, such online communities as Twitter, Facebook are well under way and becoming the most dominating platforms for on-line social activities.These communities offer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us to follow and interact with those we like and even those celebrities.It is also a platform for us to share and update information of each other, and learn the outside world.Internet today and tomorrow is a virtual space where we live, where we learn, where we speak, and where we communicate.网络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今天我看了一个有趣的漫画,其中一个父亲问他的女儿对她的学校一天的表现,和女儿说他可以去她的博客。这个小动画显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大的变化,特别是人们的沟通方式。互联网使人们突破距离的局限,加强社会网络。不像邮局,互联网服务以其方便和帮助人们与他们的父母进行交谈,实时的灵魂伴侣,朋友通过电子邮件,IRC,微博客在任何时间,任何一个网络终端,无痛苦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一个答复。
此外,作为推特这样的在线社区,facebook正在成为最主要的平台,在线社交活动。这些社区提供我们学习和那些我们喜欢和那些名人互动的好机会。这也是我们共享和更新彼此的信息平台,了解外面的世界。
为了活跃气氛,打造良好环境。经管理层商议,现开展“陆音活动之辩论赛”!我们口号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现将事项公布如下:
一、辩论主题: 网络发展影响人际关系?(2007年6月4日至2007年6月19日)注:从这期起,每个主题活动时间由原来的7天变为15天.正反:网络发展使人与人之间更多沟通
反方:网络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
二、辩论赛规则
1.参加对象:陆音所有会员(每人只能用一个ID号参与,以IP检索形式鉴别,同一个网吧上网的不同会
员请在参加之前向管理员说明)。评委和主持人不得参与本期辩论,但可发表中场消息!
2.参加办法:在每期辩论赛主题公布之后,会员在主题贴回贴发表自己的观点!即自动参与!
3.辩论赛以记分的方式选出:最佳辩论手(正反双方各一名),辩论赛选手积分办法如下:
(1)、辩论发帖者每发一帖增加1分。发帖子被评分的(除主持人外,其它版主评分不算数),增加5 分.
(2)、发垃圾帖、或无关主题的帖被主持人删除,减少10分。发恶意贴直接取消其参赛资格!
(3)、辩论赛结束后,获胜方所有辩手可加2分。
(4)、总结陈词的选手可加5分!每方只派一名!
4.因为是辩论赛,不可在辩论时发表不代表任何一方的言论,一旦对其中一方发表了支持言论,便不能更改自己的观点。否则该ID所发表的言论将以“恶意贴”删除处理,并取消其参赛资格!
5.辩论结束后,不可再发言。
6.由论坛会员组成固定评委会,每人一票,主持人一票,共4票3胜选出获胜方。如果正/反方得票2:2则
发言多方胜。
三、评分标准 :
1.论点明晰,论据充足,引证恰当,分析透彻。
2.迅速抓住对方观点及失误,驳论精到,切中要害。
3.反映敏捷,应对能力强,恰当把握现场气氛。
4.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5.表情丰富,仪态端庄,风度优雅,幽默洒脱。
四、主持人申请
1.必须是陆音会员。
2.在作为主持人期间必须有充分上网时间。
3.要勤于参与辩论的管理工作。评分,删除垃圾帖。
4.在比赛结束后及时判定比赛结果。
5.主持人不得参与自己主持的辩论赛。
6.报名: http://bbs.luheyy.com/read.php?tid=8943 点击进入!
1 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具备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 随着网络这一新型媒体的发展, 网络新闻模式迅速发展, 给传统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其具备一些与传统媒体相较更为独特的优势:
1) 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内容更加丰富, 且凸显出受众自我选择特性。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通常是以庞大的互联网络为背景资料库, 与新闻相关的链接信息能够帮读者迅速地建立起对新闻事件的感性认识。海量的网络新闻信息, 也能充分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自主选择的需求, 能够极大地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 实现新闻信息的高效传播。
2) 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时效性也更强。由于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具备速度较快的特点, 加之网络信息来源范围更广, 新闻信息的制作和发布也更为简便, 有着随时随地接收和发布新闻信息的能力, 所以实效性较传统媒体更强一些。
3) 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具有更强的互动性。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往往具有共享性、流动性和自由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 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间的界线进一步被淡化, 每一个体均拥有了话语权, 新闻信息在网络媒体中进行传播时, “传播者”和“接受者”间渐呈交替互动态势。
4) 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实用性更高, 检索也更简便。网络新闻传播通常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络十分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 新闻受众可通过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 或是专业的新闻网站, 在任意时间浏览和获取所需的新闻资讯, 充分满足受众对需求信息的及时掌握和了解, 所以其实用性更为强大。
2 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差异分析
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可以发现, 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这两个途径,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这主要体现在:
从新闻信息传播者角度分析,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者大众化特征明显, 融合了互联网络视听一体化和互动化等优势的网络新闻信息越来越受到普通网民的关注。而且, 因为网络媒体所特有的互动性特征, 很多网民本身便成为新闻信息发布者, 特别是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媒体的发展,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逐渐步入了自媒体时代。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普通民众接受或发布新闻信息, 让新闻事件相关信息得到极大的补充和完善。然而, 其同时也可能会给网络新闻传播带来一些问题, 最常见的是因新闻信息传播监管不足, 导致的新闻信息真实性严重不足, 进而误导受众对新闻事件或信息的正确认知问题。而电视作为传统媒体,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对传播者约束和监管是十分严格的, 新闻信息要经电视平台发布, 通常需经过严格审查。基于以上认知, 与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相较, 电视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公信力更强。此外, 由于电视新闻信息要结合视听两方面内容, 采访制作和播发的速度与网络途径相较要慢一些。而且专业电视媒体工作人员与庞大的网络使用者数量根本不具可比性, 虽然公信力和权威性更强, 新闻信息的数量要远低于网络新闻信息。
从新闻信息的接受者角度分析, 网络媒体新闻覆盖性更强, 且具全天候的特点, 信息一旦发布, 网民可于之后任意时间浏览, 随着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发展, 普通民众更是可随时随地的接收所需新闻信息。当然, 从受众数量来说, 电视受众始终排在各类媒体的前列, 网民数量增长虽然较快, 但数量上依然赶不上电视用户, 所以新闻信息感知的广泛度也就不如电视媒体。分析两类媒体的受众可以发现, 网民以年轻人为多, 儿童及老年网络用户较少, 而电视媒体则老少皆宜, 电视新闻传播在这一层面上是占据优势的。
3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
3.1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
首先,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途径的发展, 使电视新闻传播受到了冲击。广播电视在现代新闻信息的传播中已不再是唯一的主要途径了, 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信息传播提供可以信赖的多种传播途径, 给人们了解新闻信息提供了更多选择。互联网新闻信息的及时性与普及性, 极大地提升了新闻信息传播速度, 使信息接收人群进一步扩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其次, 电视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服务受到冲击。互联网尚未得到普及前, 作为最有效的新闻传播媒体, 电视在传统新闻传播媒体中优势十分明显。其以声色结合方式, 给观众提供接受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 传播方式也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然而,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和普及, 网络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包括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等更多新闻传播方式, 更易为受众接受。特别是网络新闻信息互动性更强, 使很多年表人对网络新闻信息的更加偏好。
再次, 电视新闻信息传播途径的影响力受到冲击。网络技术发展, 推动了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的进步。与传统媒介不同, 新媒介优势体现在可与新闻受众间形成互动。特别是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 互动的优势就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如, 突发某一新闻事件后, 有网友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新闻信息, 之后就有网友发贴回复, 新闻信息内容在反复回贴过程中逐步得到确认, 新闻受众对新闻内容了解也会更加深刻, 这使得人们更乐于从网络途径了解新闻信息。
3.2 在网络媒体冲击下, 电视媒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探讨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电视新闻信息传播优势、劣势都是显而易见的, 应采取何种措施, 才能扬长避短, 吸引受众, 发挥应有作用, 有效传播新闻信息呢?实践表明, 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首先, 重视电视评论, 加强新闻信息的深度报道。数字技术使得人们面对庞大的新闻信息, 网络上的新闻信息虽然数量较多, 但多呈碎片化、简单化, 这样的信息虽然也能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基本需求, 却难以满足受众全面、深入了解新闻信息的内在要求。而这正是电视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长项。所以, 面对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的冲击,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中应着眼于此, 重视电视评论, 加强新闻信息深度报道, 提升自身竞争力。例如, 央视的《道德与法制》、《今日说法》等栏目, 就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准确评析和深度解读, 让观众了解新闻信息的同时, 获得相应的法律知识。这无疑是网络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所不能替代的, 是电视媒体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 这绝不仅是为了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竞争力, 更是信息爆炸时代, 让电视受众了解新闻的深度信息, 并从新闻当中接受教育的现实需求。
其次, 尽量采用形式更加多样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由于网络新闻传播形式的多种多样, 或是简短的文字, 或是声形并现的视频, 或是仅依靠图片来说明某一新闻事件。若电视新闻传播依然沿袭相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 语言字正腔圆、表情严肃认真, 而且语调的感情色彩又不够浓郁的话, 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必然是平淡如水的, 这种毫无悬念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失去了竞争力,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原来的电视新闻观众流失到网络媒体受众中去。
全新的形势, 要求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多采用形式多种的播报方法, 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 这样才能使自身竞争力不断提升。例如, 更多地采用现场直播的新闻传播形式, 因为这样的新闻播发形式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 使观众能与新闻的现场紧密接触。还要让电视新闻主持人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即以主持人特点为依据来确定节目风格。若是知名度非常高的节目主持人, 且其特点鲜明, 水平较高, 其主持的新闻节目就可以按主持人风格确定基调, 以使新闻节目和主持风格联系更加紧密, 节目会显得更为流畅自然。要知道, 新闻节目注重突出主持人风格, 通常能够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此外, 新闻节目也可适当地采用脱口秀或是方言等形式进行, 当然, 这种形式更多地是应用于地方台民生类新闻节目传播之中, 能够让观众倍感亲切。
再次, 电视新闻传播也应借力媒体融合, 不断增强节目的互动性。电视新闻具有较高权威性不可否认, 但新媒体注定会给电视新闻带来冲击, 只有与网络媒体进行适度融合, 使网络媒体优势为我所用, 增强互动性, 才能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知名度现影响力。例如, 可通过微博等网络方式与受众展开互动, 加强与受众的沟通。
4 结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不断拓宽, 电视新闻受到一定冲击不可避免。电视媒体只有把握自身优势及特点, 不断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竞争力, 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生命力, 才能促进电视媒体的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网络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特别是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 网络媒体普及率不断提升, 已逐渐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 另一高效的新闻传播方式。网络媒体的发展必然会对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一定影响。如何在上述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 推动电视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网络媒体,特点,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小红.浅谈网络时代的电视新闻传播[J].新闻世界, 2011 (9) .
[2]丁靖.论网络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差异化传播[J].当代电视, 2013 (8) .
【关键词】网络传播 ; 德育教育 ; 影响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66-01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及广泛应用,如今教学活动中,也离不开对该技术的应用。网络传播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信息生产和信息传输的活动,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对学校教学理念的转变,对学生思想理念和思维方法,甚至是对世界的看法都有很大影响。
二、德育教育中网络传播的应用状况分析
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已经成为当前人才培养的重点和关键。此外随着网络传播进程不断加快,这一技术已经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方法。在德育教学中应用网络传播技术,主要指的是结合相关传播理论和教学方法,对整个教学过程形成有效把控和认知。通过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变革,结合现代化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培养。
德育教育中应用网络传播具体表现为:结合教学素材和教学要求,创造合理的德育教学情景。传统教学方法中,我们向学生讲述道德理论及相关知识,通常使用引导、启迪想象等方法让学生来思考,这一方法实质上很难让学生感受到相关知识的具体含义和客观要求,而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选取和发掘满足教学要求的相关素材,通过合理教学情景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在动态环境中学习德育理论知识[1]。
三、网络传播对德育教育开展的影响分析
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因此,开展德育教育意义重大。而借助网络传播,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影响为:
1.网络传播对德育教育开展的积极影响分析
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使用网络传播有着传统教学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效果。首先,在德育教学应用网络传播过程中,通过合理使用网络方法,结合准确的教学素材,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以及教学效率的明显提升。应用网络传播手段,使得德育教育效果更好实现。其次,应用网络传播使得德育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想要实现教学目的,就必须让整个教学思路更为清晰。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只能用教学故事来引导和启发学生,无论是教学实效,还是学生感悟都很难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合理的网络传播通道,能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让学生对德育教学形成清晰认知。再者,教学活动形式更为多样。结合网络传播方法,整个教学活动更为巧妙恰当,同时更能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多元化教学形式从而实现德育教学良好效果。最后,德育教育应用网络传播方法,更具生活气息和实践特性。在德育教育活动中,通过网络传播能让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有清晰认识和理解,而这也让德育教育发挥应有作用。
2.网络传播对德育教育开展的消极影响分析
虽然网络传播对德育教育有着独有优势,但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网络传播仍然有着一定消极影响。首先,网络信息的复杂性,使得德育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教学资源把关和筛选,一旦学生不能合理分辨接触内容,就很容易形成认知误导。其次,部分教学者在利用网络传播手段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区,其往往只停留在多媒体教学阶段,缺乏对高质量互联网信息的充分应用。再者,有的教师则过多强调应用网络传播技术,忽视了必要的教师教育,整个教学课程就成为视频观赏课程,学生的疑惑和误解,也未能得到有效解答。最后,无论师生对网络传播依赖度过高。网络传播只能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不能过多依赖。必须认识到网络传播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发挥网络传播应用的作用[2]。
四、德育教育开展中使用网络传播的具体对策分析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活动所不可缺失的教学资源。网络传播作为全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能够第一时间及时有效展现教学信息和内容,加深其对教学知识和内容的理解,借助网络传播,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也优化了德育教育效果。
1. 完善网络传播途径建设
使用互联网做德育教育的工具和平台,就需要结合德育工作渠道的有效扩展,通过丰富措施,建设当前德育教育所需的途径。要根据当前不断变化发展的网络形式,研究德育教学的平台和机制,优化德育思想教学的方法及措施,结合学生成长实际,切实完善网络传播的途径。
2.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将德育教育中的习惯培养与互联网传播相结合。德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日常习惯培养,德育教育是一个行为习惯教学与传输的过程,因此想要达到德育教学目的,就必须将德育行为习惯教学融入日常活动中,通过借助网络传播渠道,实现德育教学的功效。通过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可以在相应技术作品中,展现学生应该掌握的道德知识,通过有效发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完善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辨别、认知。通过贴近实际的素材,结合必要的网络传播渠道,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德育知识[3]。
3.开办网络传播指导的德育教学课程
復杂的网络信息使得学生很难独立做出正确的筛选和抉择,这也成为网络传播下德育教学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有效消除必要的隐患,从而发挥网络传播指导下的德育教学作用。而开办德育教学课程,可以让学生较为清晰的了解网络资源的优缺点。
五、结语
在德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广泛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实现教育的教化和引导根本目的。然而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是双面的,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潜在威胁。只有对其形成全面认知,才能更好应用这一教学资源。随着互联网环境复杂性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丰富,更需要我们借助网络传播渠道,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和完善。随着社会性和实践性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更需要我们结合网络传播渠道,做好德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杜勇敏.网络信息时代对德育教育教学的反省[J].教育论坛,2012,3:81-83
[2]吴殿华.网络传播与高校德育教育[J].高校教学,2012,11:43-45
[3]米娜.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J].中国电子商务,2014,1:71-78
20世纪广播、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出现标志着大众社会的形成和大众文化的出现。大众传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相互间的影响和联系,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对于变化和新奇的渴望,促进了人们对于轰动和刺激的追求。大众传媒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而广告做为大众媒介强有力的伙伴,在突出商品的迷人魅力,预告新生活方式,展现新价值观念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行为,以其所负载的观念、意识广泛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此许多学者均有所论述。美国著名的广告研究家珀特曾说:“广告是通过其独特的方法吸引消费者,鼓励消费者尽可能地接近其概念,从而改变个人的生活的为数不多的社会性操作手段。”日本的小林太三郎在《广告基础》中指出广告“在社会和文化上的意义是,传播商品知识、提供娱乐和话题、发布流行信息及培养文化。” 而早在1926年,我国著名报学史专家戈公振先生在研究中国报学史的过程中,就提出了“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一语道出了广告的商业本质和文化负载功能。
随着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媒介批评也日受关注。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 P.)和默顿(Merton, R.)提出了大众媒介的四种负面功能:把人变成丧失辨别力和顺从现状的单面人、导致审美情趣及文化素养的普遍平庸化、廉价占用人的自由与时间、使人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从而丧失行动能力。当代美国批判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丹尼尔•贝尔则把大众传播媒介与资本主义文化危机联系起来,认为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大众文化(包括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起着瓦解破坏作用,而且由于大众文化内容本身的娱乐性、庸俗性和空幻性,使人们丧失了超验的信仰,造成文化失去聚合力,导致西方社会领域的断裂。丹尼尔•贝尔对大众传媒负面功能的批判,实际上就是对以它为载体的大众文化(享乐主义)的批判。这里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西方传播学者、社会学家对于大众媒介、大众文化的批判意识、批判思想。
本文拟从广告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大众媒介文化某些不良倾向性的产生原因,进而试图揭示出广告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的某种互动联系。
现代广告正以一种商业文化下的意识形态异化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竭力提倡一种追求享受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倡导、宣扬超支购买的高度消费社会的出现,从根本上破坏了那种强调节俭、简朴、自我约束和抑制冲动的传统价值体系,花钱和享受、炫耀和时尚成为个人成功的标志,结果大众文化变成了享乐主义的温床。
中国改革开放20余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广告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广告成为创造当今高度消费社会的强大力量。从最初的功能告知型广告到开始发挥“说服型”传播功能,现代广告通过不断唤起人们的欲望,来创造新的消费意识。
事实上,在今天当我们打开报纸、广播、电视以至于电脑,广告信息均会扑面而来,无处不在,现代广告展示着商品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为人们提供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信息,以对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进行生动的描述,为人们变革生活方式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人们模仿广告和其他传播媒介中的所提供的生活模式,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们的消费观念早已超越了清教徒式的“消费禁欲主义”阶段。但是就在商业广告大大推动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的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就是我们似乎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在商业广告等现代促销手段的推动下,畸形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开始大量出现。美国制度学派经济学者凡勃伦早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就提出“炫耀性消费”的概念,也就是说当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时,消费行为便被赋予了更多的涵义,借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便
是其中之一。促成“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原因很多,除了社会风气、生活水平、攀比、自尊心理等原因外,当然广告宣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现代商业广告惯用的手法之一就是向受众展示一个不同于现实存在的充满魅力的虚幻世界,同时巧妙地将广告中的人文意义赋予到产品或服务上,让受众相信,只要消费这种产品即可进入这样的世界,从而获得向他人炫耀的资本。目前许多高档消费品,如汽车广告、房地产广告均借助于这种消费暗示心理,“至尊”、“尊崇”等概念不绝于耳,纵容“炫耀性消费”行为,其消极示范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社会贫富差距的存在,广告示范鼓励低收入人群与高消费者盲目攀比,会导致低收入人群的超前消费,在我们整个社会金融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的今天,无疑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广告凭借其特有的“欲望的模仿”机制重塑社会消费行为,进而重塑社会消费心理,最终构成了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响着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我们在生产领域倡导节俭、努力和严谨,在消费领域却刺激娱乐、放松和纵欲的风气,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广告所创造的享乐主义的世界充斥着豪宅、名车、美女和时装,组成了一个虚构的世界,人们在其间过着期望的生活,追求即将出现而非现实存在的东西。在高度消费社会的时代,通过物质来表现富裕的的生活态度,造成了无休止的追求差异化的竞争,而鼓励享受、鼓励奢华消费的广告无疑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追求享受、时尚与炫耀成为大众心理的一个构成因子时,这又势必反过来影响广告的创作,如此恶性循环,只会将大众文化引向拜金主义的泥潭,使大众文化走向庸俗堕落。我国仍是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仍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上,对那些先行富裕起来的人们,如何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广告所具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应当有所作为。
广告的本质是以促销为目的的有极强针对性的商业活动,因而商业广告总是提供给我们关于“优裕的生活”和“美好的社会”等笼统的观点或形象,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中产阶级趣味,在媒介经营越来越依赖于广告的今天,广告的这种价值取向无疑会对大众媒介文化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力,大众媒介产品的中产化倾向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当广告越来越成为媒介主要的收入来源,甚至于可以决定媒介的生杀大权时,广告也就顺理成章地影响甚至控制了媒介产品。这也不难理解,广告主只会对那些目标受众与其产品一致的媒介产品感兴趣,换言之,媒介产品想要得到广告资金的支持,就必须考虑到其节目受众、节目定位是否符合广告主的口味。有学者称,中国有12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概念,事实上在中国只有3亿人具有一般消费能力,显然在这3亿人当中,新兴的中产阶层是消费的中坚力量,于是大众传媒迎合中产阶级的文化趣味,在行为方式、鉴赏方式和穿着方式等方面为他们引路也就毫不奇怪了。
如今打开电视,我们会发现电视广告中充斥着中产阶层气息,广告中出现的室内家居环境、布置装饰、广告人物的“白领化”职业趋势、广告中人们娱乐休闲的方式等都具有明显的中产阶级面貌,这些着意营造的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仿佛时刻提醒着人们这是一个中产阶层的时代。成千上万的电视广告在不遗余力地为观众打造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梦想,然而现实世界并非真的像广告中所展现的那样美好,中产阶层化的广告提供给受众的只是一个不完整、不真实的世界,它让人们的眼界越来越局限在一个非常狭小、虚幻的天地,通过占用人们过多的注意力而有效地误导着人们,为人们塑造着同样的消费欲望和生活梦想,培养着种种有损于人性全部丰富性的价值形态。正如联合国《多种声音一个世界》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广告作为一种交流形式,已被批评为对人的感情施加影响,把人的现实情况简化为固定的框框,利用人的急切心情以及运用密集劝说的技巧达到相当于操纵的地步。”
大众媒介的崇高使命之一就是关注最广大受众的生存状态,为他们提供一种意见表达、情感渲泻的工具,媒介应关注社会方方面面,应关注生存于社会中的各个阶层。中产阶层毕竟只是一个小的社会群体,它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尤其在我国,普通市民阶层、占有最广大人群的农民阶层都是当前媒介应当给予高度关
注的阶层。我们必须看到,当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大众文化越来越趋向于“小众”,它也就失去了与其它文化形态,尤其是精英文化相对衡的优势,从而失去了特色,失去了生存之本。但在这里也产生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那就是与精英文化不同,大众文化与生俱来的市场文化的趋利本性也使得大众文化不再把商品的美学价值和精神价值作为理想,而是把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当作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最重要的目的,显然如何将大众文化的趋利性与大众媒介的崇高使命完美结合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课题。另外,虽然大众媒介产品中产化是一个复杂的连锁反应过程,但广告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广告在大众文化传播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广告在传递商业信息的同时还传递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准则、生活方式等潜在的文化信息,当前一些商业广告中出现的庸俗化,乃至低俗化倾向对于大众媒介文化无异于一种侵蚀,它们严重玷污了人们的视听,产生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论》中提出我们需要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我们主张大众文化通俗化,因为通俗是小心谨慎地一步一步地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我们坚决反对庸俗,因为庸俗是无条件地迎合某些低劣的需要。
但是现在我们媒体上播放的很多广告都在一味迎合低俗,甚至以性为手段,大搞噱头。前几年在广州曾投放一款方便面的灯箱广告,画面是一个美女泡在浴缸中,广告词是“泡的就是你”,此广告一出顿时引起多方面的严肃批评,并被迅速撤掉。显然这个广告以性联想、性暗示来吸引受众的关注,且广告语粗俗不堪。近来在电视上还看到一个肝病预防药品的广告,使用“小心---肝”作为广告语,在运用话语中有意给人造成错觉,整个广告给人一种暧昧的感觉,非常不好。现在许多广告可以说毫无创意可言,机械模仿、粗制滥造的广告随处可见,比如说酒广告,现在大多数酒广告一定会有美女出现,因为有酒有色才够享受,这虽然粗俗却被很多广告人大加利用,甚至奉为创意原则。
一些广告创意人抱怨我们国家对广告表现手法、内容限定太死,导致他们无从发挥,其实国内外所有经典的广告都必须具备一点,那就是文化底蕴,尤其在现代,广告已不再是叫卖,它更多的是传递一种意象,一种观念,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是现代广告所应具有的一种品质。我很欣赏98’戛纳广告节获奖广告
----TBWA广告公司为“圆梦”慈善中心创作的《山姆篇》广告,以叙述“一个真实的故事”的形式,倡导自信的生活理念。
“圆梦”中心的工作就是帮助患有绝症的孩子战胜病魔,面对现实。山姆患了白血病,化疗后头发全部脱落,当他重返学校时,显得很羞怯、胆小、不自信,一进教室令他意外与感动的是,所有的同学都站起来并把帽子脱掉------原来他们都剃成了光头,山姆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爱心,增添了学习和生活的勇气,我想所有看过这则广告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深受其感染。庸俗低劣的广告会降低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广告人作为一类文化人,应该而且必须关注广告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必须承担起保护文化、捍卫文化的历史职责。像那种在广告中滥用语言、盗用概念的现象也必须加以制止。
【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论文】推荐阅读:
初探网络对法律传播的影响10-13
科技对音乐传播的影响10-12
网络文明传播培训05-27
旅游文化传播对原生态文化的影响及思考06-17
网络传播学笔记06-05
学校网络文明传播总结09-25
网络文明传播宣传标语09-26
学校网络文明传播方案10-05
网络文明传播宣传稿10-06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工作职责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