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节能研究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驱动和企业能源环境成本压力下,企业能源管理培训需求旺盛,但简单的宣贯培训过程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能源管理培训需要了。本文论述了如何利用先进的培训工具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创新企业能源管理培训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标杆管理节能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标杆管理节能研究论文 篇1:

会计实地研究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我国管理会计管理研究是在引进西方会计基础后结合实践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实地研究 实证研究 方法结构 应用

1991年是邯郸钢铁生死攸关的一年。随着国家开展治理整顿、压缩基本建设规模,钢材市场整体显现疲惫态势,邯钢面临全面亏损。也就是在这一年,邯钢开始运用管理会计,进行实地研究,通过“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模式有效的压缩生产成本,邯钢开始扭亏为盈,逐步走出困境。邯钢的管理会计实验研究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我们知道,现代管理会计的功能突出地表现在为企业提供成本控制、计划预算、管理决策和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工具。与规范研究一样,管理会计实证研究是依循两条线索进行的: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和以组织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实地研究,其中后者是更加实用的路线。实地研究是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者深入企业组织现场针对实际作业或过程,通过直接观察或访谈等方法,获取研究数据,了解企业组织的管理决策者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管理大师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对“综合计分卡”的研究成为会计实地研究法的标杆,该方法成为创新研究企业管理方法的又一趋势。

我国管理会计实证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的摸索,已有许多丰富的成果。我国学者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从技术性的层面上对管理会计中实证研究的方法结构进行了中肯地分析(王光远和贺颖奇,1997)。会计研究者采取直接观察、实地访谈和以公开研究者的身份参加企业的一些生产经营会议,已经从认识论上和技术层面上为进行更高水平的研究做好准备。但我国进行实地(验)观察研究以实务人员为主,一些成功经验难以在理论上得到系统的归纳早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央和地方政府就选择了2500多家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这是政府直接参与实地观察研究的最好例证。其中邯郸钢铁总厂采用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现代化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以及与美国“泰罗制”相当的中国“啄化制”,都展示了实地观察研究和模拟实验研究对现代化管理方法的促进和总结,缺乏推广与应用,这是研究者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是邯钢从企业实际出发,考察国内外同行业材料供应、人才市场、技术水平、管理经验等方面,通过实地研究提出的考评低成本战略实施绩效的措施。该方法将成本指标在诸项考核指标中的地位上升,与质量指标平级,共同成为否决指标。其他指标完成得再好,成本指标没完成,当月奖金就要否决;连续三个月完不成,工资升级机会要否决;成本指标完成不好,干部晋升要否决(甚至降级和降职)。1991~1995年,有79个分厂(次)被否决当月奖金;69个处室被延缓了工资升级。正是这种实地观察研究、实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邯钢人脚踏实地创造出了不同凡响的业绩。但是,由于当时主要以降低制造性环节成本为主线,邯钢经验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特点。所以,近年邯钢又提出了“装备档次升级、工业布局合理、产品结构优化、节能环保并重”的原则和“技术档次高、总体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总体要求,为会计實地研究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总结成功经验,邯钢经验被编撰成著作出版,成为管理会计实地观察和模拟实验观察成功的范例。除了前面提到的邯郸经验和“啄化”经验之外,我国其他一些企业已具有了开展实地研究的成功经验。其中比较典型的如兰州炼油品储运厂“自主管理工作法”;镇海炼化化工部朱幸峙“创新班组管理办法”等。

管理会计实地(验)观察研究法在我国企业管理方法创新方面呈现出巨大的潜力。

第一,对于我国企业管理方法创新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如公司进行产品成本和管理成本控制与考核,实地观察实验和会计模拟实验为可控制成本、不可控制成本、人为制定的标准成本之间差异和原因提供真实资料;企业公共物品需要制定成本分配方案,实地观察实验和会计模拟实验研究了下属机构行为与企业控制机制之间的关系;现代企业强调从供应商到顾客整个价值链的合作,实地(验)观察什么类型的机制和控制系统更有利于合作,在合作中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和沟通等问题;在有关转移定价和成本分配中常涉及交易协商问题,实地观察可以直接显示管理者通过不断的交易学习竞价,他们的行为是否收敛于经济理论的预测,分部能否有效地利用他们在竞价中的有利地位,等等。

管理问题,实地(验)观察研究法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分析解决途径。

第二,对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实地研究中,研究现场可理解为企业“样本”,选择研究现场(实验室模拟)可理解为“抽样”。就样本的组织特征而言,可以为营利性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大型企业组织,是中小型企业组织、即可以是企业组织整体,也可以是企业组织的某个部门、车间或工作单元,且样本规模也没有特别限制。总之,只要和本研究项目所界定的范围相适应,把握好企业组织在微观方面的差异特征,保证样本在结构上的合理性,就能保证抽样结构具有表面效度(External Validity),带来管理效益。

第三,对于我国企业管理中人的“软”因素问题进行评价。管理中对各种理性的推断做定量检验,求助于实验方法是最为科学的途径。在实验的环境中,人特定的行为被观察,这些行为被激发的原因受到研究者的控制,虽然许多实验看起来只讨论很简单的问题,但他们的结论显然比单纯的理性推测更有说服力。对于研究数据结果做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 检验,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

第四,有利于补充和完善我国管理科学创新实验理论体系。管理会计实地(验)观察研究的直接目的是试图弥补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实地研究的思想方法,愈来愈多地被国内企业所认识和接受。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实地验观察研究有其独特的方法结构体系,也为会计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新的补充。

(作者单位:郑晓轩, 燕山石化公司化工一厂;于守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作者:郑晓轩 于守华

标杆管理节能研究论文 篇2:

探讨基于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的企业能源管理培训

摘要: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驱动和企业能源环境成本压力下,企业能源管理培训需求旺盛,但简单的宣贯培训过程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能源管理培训需要了。本文论述了如何利用先进的培训工具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创新企业能源管理培训工作。

关键词:能源管理 培训 云服务

1、企业能源管理培训

1.1 企业能源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企业能源管理人员是企业能源战略目标的具体执行者,是企业能源绩效完成的主要推动群体,是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核心攻坚力量。企业能源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企业能源战略目标实现。

首先企业能源管理人员要有先进的能源管理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次能够将能源管理与信息化技术进行很好结合;应该兼备专业与系统综合的能力,掌握企业物流平衡、能流平衡和生产工艺;应该熟悉一系列生产工艺相关的国家能源政策、行业能源管理和节能管理的标准规范、节能技术和同业标杆。

1.2 企业能源管理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1、培训内容缺少解剖麻雀的过程

目前大多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培训是以政策、技术、标准规范宣贯和各种上报政府报告的编写要求、政府主导的各种能源管理活动的具体要求为主要讲授内容的培训,都是自上向下的宣贯,培训的组织者也往往是政府或者行业协会等。自上而下的培训形式适合于政策要求、标准规范、管理活动的信息传递和精神宣传贯彻,但是缺少解剖麻雀精神和过程。每个用能企业都具有自己的能源利用特点和能源管理基础条件,通过一个具体企业能源管理实例自下而上的构建企业能源管理模型,基于该模型具体实施相应的标准规范、政策要求和承载一定的能源管理活动,从而为企业能源管理寻求具体方法,为具体方法指明依据。自下而上的培训就是解剖麻雀的过程,他起到了以点带面,见微知著的效果。在切合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现实需求的同时也为培训增加了趣味性和生动性,丰富了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

2、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培训,缺少实操环节和实操的工具

现有培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机构主导的培训,一类是企业本身主导的内训性质的培训。不论前者还是后者往往都以讲授形式为主,讲授形式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够从形式上让培训过程进行地更具体、更深入,不能给培训人员以深刻认识,缺乏以实操培训和场景式教学为内容的培训形式从而难以激发学员共同思考和理解。因此,在培训方案中增加实操环节,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能源管理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和具体企业的特殊性问题。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实操工具或者培训平台,他能够用来解决企业能源管理的实际问题,在具有很好普适性的同时又有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类型和不同能源管理强度要求的灵活性。

2、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

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致力于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发依据是《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等能源管理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核心模型包括企业能源平衡分析模型、投入产出计算模型和主题指标数据挖掘模型。

2.1 平台功能目标

企业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的目标是实现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模型的构建和企业结构的建立,成为企业能源管理活动实施平台,完成企业能耗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展示和信息挖掘等功能。

企业能源管理模型的构建深刻体现了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只有将企业内部的各种结构分解剖析清楚,才能够明确管理的目标、细化管理要求;只有有了各个环节和过程的数据才能够确立管理的标杆,节能潜力的挖掘和节能技术节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企业能源管理模型构建过程以国家政策、行业标准规范、政府节能管理要求为依据,从本质上看,反映企业结构的能源管理模型创建是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在平台上的具体实施。

2.2 平台技术形式和应用形式

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是企业能源管理的工具,以Web网站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服务,是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贯彻的路线图,是解剖企业能源管理需求的过程,是能源标准规范实施的过程,是国家政策法规在企业中贯彻的过程。在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中创建反映企业结构的能源管理模型,短期看能够支撑企业能源管理和节能管理的现实需要,长期看也为企业积累宝贵的数据资产和经验。

3、培训案例

基于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的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培训案例设计内容包括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培训条件几个方面的设计。

3.1 培训形式

企业能源管理培训采用课程讲授和实操结合的形式。

3.2 培训条件

首先需要安装或者获取能源管理云服务;

教学环境具备使用电脑的条件;

具备Internet上网条件。

3.3 培训内容

从企业能源管理模型构建的角度设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企业能源管理目标讨论和确立

2.收集和分析企业能源管理数据,为企业能源管理模型创建做准备

3.建立企业能源管理组织框架

4.建立企业能源结构

5.建立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6.建立企业能源指标体系

7.输入多个统计期企业能源具体数据

8.企业能源绩效分析

3.4 培训实施主要过程

基于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的企业能源管理培训是一个将能源管理的要求、行业的标准规范同企业能源管理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她形式上是一个实操过程,但本质上是一个研究设计过程,是一个管理决策过程。此时的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是学员和教员一起研究企业能源管理的工具平台,借助平台的力量理解和分析能源管理问题,评价和修正企业能源管理模型。培训实施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一个过程,既要能够把握和充分利用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的功能,又要有具体企业能源管理实际的针对性。下面就具体的几个主要过程分别说明。

1、建立企业能源管理组织框架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完善的组织结构是能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根据用户在能源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工作范围、提供和使用哪些数据等安排分配给相应功能,这是体现企业能源管理人员组织、工作分配、职权范围、工作进度跟踪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管理活动,能够确保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有效、有序、有质量的开展,是能源管理模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在企业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中创建完善的组织框架,为每个人员分配相应的功能和数据填报查看权限,从而真正建立起定员定岗、任务分配明确、工作节奏一致稳定运行的企业能源管理组织结构。

2、建立企业能源结构

企业能源结构是指该企业使用哪些能源品种。包括从外购口径上来看有哪些能源品种,从生产过程来看涉及到哪些能源品种,也就是说企业范围内的能源购入、加工转换、输配和消费所涉及到的所有能源品种才是企业能源结构。

可见企业能源结构是具体的、分阶段有流程在内的,不是抽象的,这是其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企业能源结构也是一个管理口径的概念。

企业的能源可能很多,但是有的能源品种从绝对数量或者相对数量上微乎其微,构不成管理的点,那么可以不纳入企业能源结构;还有可能是企业的某种能源没有配备完善的计量手段,没有数据,无法管理或者管理困难,这是企业计量水平的问题。企业能源划分的详细程度和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本相关,有的企业的水就可以划分为十几种,是否值得都去计量、去分析这些计量数据,能不能带来节能价值空间、带来的管理成本是否过高等因素都导致应该实事求是地根据企业实际需要来确定企业能源结构。

3、建立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企业能源消费结构是指企业能源消耗到哪些生产环节中去了。可以从产品生产、动力介质转换和公辅消耗三个方面划分能源消耗环节。最重要的分析内容是企业生产工序结构。

企业生产工序的自然工艺流程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企业生产工序结构,企业的生产工序是能源利用的主要实体,能源管理的热点问题和节能空间的挖掘也是从企业生产工序着手,分析具体生产工序的能源消耗和回收的数量规模、能源品种和能源效率水平是能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4、建立企业能源指标体系

企业能源管理模型是一个工作框架,能源指标体系就是该工作框架下反映和评价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工具。合理的指标体系设计是合理评价的基础和评价的依据。应该根据企业具体实际结合行业标准和政府能源管理上报指标要求全面分析指定指标体系,对于工序复杂,产品多样化的企业可以考虑分级分类指定指标体系,不同的指标反映不同层级和方向的能源管理目标。

4、总结

在节能减排政策指引下,很多企业能源管理人员都经过了各种形式的能源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当前的企业能源管理培训应该在保持国家、行业和企业能源管理热点问题等增量内容的基础上,向着专题分析的深度发展,深入到行业企业内部解决具体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贯彻国家政策导向、政府管理口径确认和行业标准规范的选择适用。我们通过在企业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上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培训的活动,实现了这一培训目标,取得了好的培训效果,获得了企业认可,是企业能源管理培训工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孟昭利.企业能源审计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GB/T23331-2009).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陆钟武,蔡九菊.系统节能基础.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韩辉

标杆管理节能研究论文 篇3:

关于高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

摘要: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是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耗监测、能效公示、节能优化综合推进的系统工程。其中所建的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是推进校园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管理工具。学校应以建设该平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节能监管体系,系统推进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和文化节能,实现监管平台从发现节能潜力向产生实际节能效果的转变。

关键词:高校 建筑节能 监管体系

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是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耗监测、能效公示、节能优化综合推进的系统工程。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节能监管平台,实现全校的能耗数据化、管理动态化、数据可视化、节能指标化;同时,学校可以该平台的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节能监管体系,综合推进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和文化节能,实现监管平台从发现节能潜力向产生实际节能效果的转变。

一、抓好节能监管体系的平台建设

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以下简称“监管平台”)是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的技术平台,是推进校园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管理工具。该监管平台由计量表具、数据采集及转换装置、数据传输网络、数据中转站、数据服务器、管理软件等组成,具备能耗数据实时采集和通信、远程传输、自动分类统计、数据分析、指标比对、图表显示、报表管理、数据储存、数据上传等功能,能满足对能源实行实时动态的远程监测、统计分析、审计和公示的需要。

监管平台的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就技术而言,需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就建设内容而言,包括能耗监测、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等。目前该平台建设国内尚处于摸索阶段,缺少成熟的、普适性的方案和经验。对于既缺少监管平台建设方面专业优势,缺乏自主设计和研发能力,也缺乏建设经验的高校,要建好监管平台,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科学设计监管平台建设的技术方案。监管平台建设方案的设计,要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管理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建设过程中,一要避免将监测平台建设等同于能耗数据采集技术集成,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具体要求,实施校园建筑分类监测,能耗分类、分项、分户监测与模型构建,能够反映三个基本问题,即能源被谁用掉,能源被什么电器设施用掉,能源什么时间被用掉。二要避免将监管系统建设与学校其它系统与管理的分离,在能耗监管平台系统方案设计时要考虑多用户平台协同和信息共享策略。

2.整合校内外各种技术力量。监管平台的建设属跨行业、多专业的综合性领域,涉及很多环节,包含从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与技术咨询,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到建设实施过程,包括节能检测评价与验收等,最后到运行管理环节的能耗监测与能源审计的全过程管理②。因此,需要充分整合内外资源和各方面的力量。首先要盘清家底,梳理自身能源管理的需求,摸清学校自身可用的技术力量,充分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包括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网络中心、后勤、基建的技术队伍,甚至是相关专业的学生等),做到校尽其技、人尽其用。二要引进必要的专业人才,并加强现有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认真钻研技术导则要求和国家有关能源方面的其它政策法规精神,达到专职专业,胜任本职工作。三要借助“外脑”,积极聘请校外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作为技术顾问,成立智囊团。

3.因地制宜解决固有建筑的表具安装难题。固有建筑如何很好地纳入监管平台建设,如何以较少的代价做好表具安装工作,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少停电、巧停电以减少对学校各项工作和师生生活的影响,对各高校而言都是个难题。温州医学院的做法是:针对许多建筑原有电路只按楼层分项的特点,除需重点监测楼幢外,该校采取了因陋就简的办法,先做到按楼层分项,今后再根据能源管理的需要进行细化和深化安装;为减少另做配电箱的工程量,选购了与空气开关同样大小的导轨式单相表,可很方便地将该型电表直接装入原有的配电箱;涉及诸如重点医学实验室或急诊等需不间断供电的固有建筑,为解决安装环节停电协调的难题,我们尝试使用开口式互感器,在装电表的过程中可减少停电时间;在安装时间上,尽量安排在寒暑假、双休日,安排在早上教工未来前、傍晚教工离校后;在程序上,除在校园网上提前发布停电通知外,停电前一定充分与各学院各部门的能耗管理员充分沟通协商,宣传监管平台建设的意义,得到了师生的支持和配合。

二、强化节能管理

1.充分发挥监管平台的信息支撑作用。能源计量与节能监测、能源统计、能源审计是能源管理的基础。要以能耗监测平台为基础,在开展校园建筑基本信息统计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能源审计,并将能源审计结果作为进一步开展校园建筑节能优化的依据,对校园建筑实施低成本节能改造和无成本节能管理,从而提高校园建筑能效。同时将能耗统计和能源审计结果定期向社会、向全校师生公布,公示的基本信息包括建筑基本信息、总能耗、总水耗、单位能耗、单位水耗和建筑能效水平等。

2.构建全方位的能源管理组织网络。(1)成立节能工作委员会和节能中心。节能工作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各部门主持相关工作的领导及节能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委员会下没办公室(简称节能办公室,或称节能中心),全面负责校园节能的具体管理工作:部署、协调、监督、检查节约型校园建设各项工作,并负责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的日常运行管理。需要强调的是,节能中心成员必须有学校后勤水电管理和维修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和技术骨干。(2)设立能耗管理员队伍。在二级学院、研究所、处级部门教职工中设立能耗管理员,并明确能源分管领导。主要职责是拟订本部门用能需求计划,查询分析本部门用能状况,反馈能耗信息,拟订本部门节能目标,督导本部门节能工作,为能源的三级管理打好组织基础(3)在学生社团中建立“校园节能督察员”队伍,主要任务是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节能宣传和监督活动。(4)在学校自身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还可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撑服务,服务内容包括项目策划、专项申报、规划、体系建设(管理体系、管理平台等)、建设与运营的技术咨询、后续维护、升级等多个方面。

3.建立符合校情的能源管理模式。使用者水电用量定额管理模式和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目前高校水电节能项目管理比较有效的模式。

使用者水电用量定额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将水电管理和水电收付职能统一划归学校水电职能部门。学校区分不同的用户类别,对于应由学校事业费开支的教学、行政办公、公共设施、公益单位的水电费,结合学校实际按规定的测算标准给各单位下达水电经费指标,各使用单位在校财务部门开设水电经费专户,并由各单位自行管理,按月向水电收费部门缴纳水电费,超支部分在使用单位财务成本中列支,节约可转至下年度使用;对校外单位及个人、校内经营性单位、校办产业和经费包干单位,由水电职能部门直接收取水电费。这种模式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能源定额指标。建立了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的高校,由于有智能化的抄表系统,全面系统的能源统计分析功能,实行这种模式比较现实。

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这种方式有利于业主单位克服节能技术和资金方面的瓶颈制约。因此,面临节能技术和资金双重压力的高校,不妨积极尝试。

4.加强制度化能源管理。必须建立完整的能源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能源统计与审计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和能源考核及奖惩制度的综合体系。尤其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考评体系,实行三级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能源目标管理责任,对各部门节能目标实行情况进行认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经济利益、干部考核和学生评优等直接挂钩,引导师生养成自觉节能的习惯,提高全校各部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加强节能督查力度,节能中心管理人员、能耗管理员和校园节能督察员要深入师生巡查和指导节能工作,查漏补缺,纠正不良用能习惯,督促制度落实,杜绝“跑冒滴漏”和其它水电浪费现象。

三、系统规划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应用

1.在校园既有建筑方面,应根据能耗监测结果和能源审计报告建议,因校制宜,综合考虑耗能高低、节能潜力、改造难度、投资回收期、校园建设规划等因素,积极开展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工作,优先开展低成本或无成本节能节水技术改造,采用性价比高的节能技术和产品。

2.在校园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方而,应尽可能与节水节能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新建建筑应严格执行节能节水强制性标准,利用先进节能节水设计技术、材料和设备,在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理等环节从技术和管理上落实节能节水指标要求,要充分考虑其节能、安全、先进、易计量等性能,采用新型、环保、节能、高效、高质、长寿的水电气材料和设备。

3.在校园设施节能运行管理方而,应依托监管平台,及时查找故障点和泄漏点,减少计量系统的损耗——主要消除计量没备如互感器误差,表计误差,故障误差、二次线损耗和表计损耗等。要通过物业管理强化集中空调、照明设备和节水设备等的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和行为节能(节水)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采用不同的节约专项措施。

4.在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用体系方面,应全而规划,有序推进。在本校所需和所能的前提下,逐步做到应有尽有,自成体系,共同形成技术节能的合力。逐步推广以下四大类节能产品和技术项目:一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二是建筑机电设备系统节能,三是建筑能源供给系统节能,四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四、营造浓厚的节约文化

学生和教职员工是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主体。据研究,不采取任何节能改造措施,通过节能措施细化和加强行为节能管理,就可以节约约15%的能源。在全校师生中形成节约文化,人人树立节约理念,人人懂得节能知识,人人养成节能的行为习惯,相关专业和部门积极研究节能工作,并将这些节约文化从个人扩散到校园,从校园辐射到社会,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大特色和重要意义之一。尤其是大学生,随着这个社会“精英”群体规模的日益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显著增长,其节能意识与行为在代内或代际群体中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节约型社会氛围的形成起到很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校园节约文化的建设途径:一要建立完善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通过课程设置与讲座的举办、节能科研与教学实践结合、宣传与普及相结合的手段,通过宣传部、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师生开展节约为主题的社区活动、科普讲座活动、校园节能督察队志愿者活动、学生节能环保协会活动等,全面动员师生员工参与节约型校园建设。二要深化监管平台的能耗公示功能,从图表数据和节能排名中,让师生透视节能,掌握校园能耗构成和用途流向,发现节能标杆和反面典型。三要注重节约文化核心价值的培养,将效益观念、环保观念、科学生产观念、理性消费观念等,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牢固树立高效的办学观和科学的消费观,倡导节约新理念,在全校师生中形成“选择节能,就是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精神品质”的文化价值共识。通过一系列常态化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实现让领导转变观念,重视节能;让能源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能素质;让广大师生支持、体验、实现和宣传节能。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2010年度科研计划资助项目f编号:Y201018381)。]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责编:若佳)

作者:卓宝光 林雷

上一篇:绿色蔬菜营销分析论文下一篇:工作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