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士论文(共6篇)
论文文档说明
一、论文文档格式:学号-学生姓名-论文题目;
*备注:“-”是中间的不是下划线,英文或中文状态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二、检测范围包括:1.题目; 3.摘要;4.关键词;5.目录;6.参考文献;7.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目录不计入查重,但需要在论文中。
*备注:参考文献是必须在文本中体现,参考文献是识别引用的,如果没有参考文献,论文的引用部分会识别为复写率。
三、引用率:正文中如果为规范的引用,即标绿,引用的论文题目与参考文献中标记的论文题目必须一致,要查出片段的文章来源;如引用未正确标注,但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即标黄,引用的论文题目与参考文献中标记的论文题目必须一致,要查出片段的文章来源。
引用率:标绿+标黄
*备注:引用在论文中的标识为[ ]+数字,“[ ]”规范格式是英文状态下的。引用标识要在句号内,规范引用是在正文中进行标注,并且引用的句子所参考的论文题目必须与参考文献题目一致。
复写率:送检论文中与检测范围所有文献相似的部分(不包括参考引用部分)占整个送检论文的比重。
四、总相似比=复写率+引用率
引用超过一定的比例,也会认定为过度引用,主要说明如下:
引用也称“引证”,顾名思义,就是作者引用相关文献的论题、观点、概念、理论、方法、结果、事实、数据或结论等,以论证自己科研成果的创新性、科学性、可靠性和应用价值,做到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结论正确“。引经据典”和“旁征博引”历来备受推崇,但在合理引用文献发挥其学术论证功能的同时,也应注意避免过度引用。而要真正体现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原则,就必须明确被引文献的引证与论文(引证文献)创新性的内在关系———被引用文献绝不能构成引证文献的实质性内容,而只能作为其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佐证。作者对参考文献的合理引用或适度引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对被引文献的分析,指出存在的研究空白以提出新的论题,并说明论题的前沿性或开拓性;
(2)通过对被引文献的分析指出其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说明引证文献新的研究内容———或研究的侧重面及切入角度不同,或研究方法不同,或在论据、论证方面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或作出新的阐述并发掘其新的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3)将被引文献中的观点、理论或调查、实验、计算、观测的结果(事实、数据)作为本文立论、分析、阐述的论据、佐证或前提;
(4)将被引文献的理论、方法、结果或结论与引证文献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导致结果异同的影响因素,发现内在机理和规律特性;
(5)针对某专题研究对被引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评价、比较、归纳和总结,从而发现某专题研究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征,指出研究方向,预测发展趋势,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6)将被引文献中的观点、理论、方法、结果或结论等作为质疑、批评的对象,从而得出新的观点或创新见解。
格式样例如下: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成人学士学位,学位管理,素质培养
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多, 导致出现能力水平不一, 真实工作技能与学历严重不符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社会对于学历管理的态度和看法, 而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工作到了适应社会发展而改变的时候, 充分改进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 让其自身素质真正与学位水平相符, 达到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教育目的。
一、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现状
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 学士学位是我国学位结构中的基础学位, 它表示学位取得者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自成人学士学位被批准以来, 为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提供了得到学历的机会, 其取得了显著成就, 当然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困难和问题。
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 初步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制度准则, 授予了诸多接受继续教育的成人学士学位, 其管理工作日趋成熟, 但由于这一工作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 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的飞速发展, 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 是缺乏对成人学士学位的正确认识, 严重影响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 而对成人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建设的投入不足以及师资力量的匮乏, 难以保证成人学士学位课程的教学效率, 阻碍了成人学士学位教育的发展。其次, 是社会对成人学士学位的重视不足。由于现在本科学士越来越多, 其含金量远远低于硕士、博士学位, 不单单是企业不重视, 获得学位的成人本身也不重视, 缺乏对学士学位课程和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直接影响了我国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工作, 不利于学士学位管理的发展与创新。再者, 就是我国目前成人学士学位的授予标准不统一, 缺乏灵活性, 而且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严重, 很难体现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加上各高校对成人学士学位管理的问题上缺乏统一的标准, 导致其不够灵活, 规定章程繁琐复杂, 不利于成人学士学位管理的高效运行, 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对教育目的的意义
所谓的成人教育, 其实就是那些没有接受普通教育或普通教育水平不高而直接步入社会的成人, 认识到自身知识水平的不足和专业技能的缺乏而接受的继续教育, 他们的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这与现代教育的目的不谋而合, 对实现教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一) 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 且根据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不断变化而变化的。例如, 古代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官员, 为封建统治效力, 加强封建统治;而当今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 是全面提高国民的个人综合素质, 培养全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提高我国整体的知识文化水平, 促进公民的思想解放, 传播先进文化, 为社会进步培养人才, 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促进现代化建设。从而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推动我国的繁荣昌盛。不论是身体素质, 还是道德水平, 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对人进行素质培养。
(二) 成人学士学位的授予对教育的意义
成人学士学位的授予是对受教育的成人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 有利于激发学习的欲望和激情, 改变学习态度, 真正重视自身的学习以及考核结果, 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有利于加强学生管理。成人学位管理工作的严密制度和规范流程, 大大提高了学士学位的含金量。获得文凭是人们进行高等教育的直接功利需求, 有些人错误地认识学位的重要性, 缺乏良性的自我实现, 消极地混文凭, 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但作为成人教育的主体, 那些深刻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 满怀努力学习、自我实现意识的人来说, 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和授予有效地激励着他们, 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 推动了成人教育的进步, 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通过社会的进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让人民群众享受教育带来的间接成果, 一方面提高了群众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 企业对应聘者的所学专业和个人素质看得越来越重, 这也符合现代教育的目的, 但对学位却越来越淡, 这与学位制度的初始目的不符, 而成人学士学位的简单易得使得其含金量大打折扣,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不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针对这一问题, 教育人员采取了成人学士学位管理的相应措施。
(一) 重视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
促进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就需要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和统一制度, 这样才能保证学士学位的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尽管各高校对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工作互不相同, 都有自己的授予标准, 但其流程不尽相同。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我国高校大多建立了由主管校长统辖的校、院两级成人学位授予工作管理体系, 管理体制明确, 校、院两大体系的相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互相监督和管理, 相互促进, 保证了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层次化和系统性, 保证了学位授予的质量, 以及成人教育的管理质量, 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成人教育的发展, 制定了学位授予管理的制度框架, 实现教育目标。
(二) 确保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授予质量
为实现教育目的, 需要大力提高成人学士学位的授予质量。相比于硕士、博士而言, 学士学位含金量太低, 造成学士学位的优势不显, 处于弱势地位, 提高成人学士学位的授予标准是其管理工作的重点。各高校要始终坚持学位的授予高标准, 包括学位课程考核和毕业论文, 学位课程考核要充分显示出专业知识的内容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要达到本科教学应有的各项要求, 成绩优良, 掌握好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此, 要高度重视学位课程管理, 制定成人本科教学计划,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让其真正学习到知识和技能, 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打造一支拥有专业教育能力的师资团队。采用专业成人考试, 严肃考风考纪, 严格学士学位论文答辩, 制订详细规则, 提高答辩质量, 规范学位的授予程序, 切实提高成人学士学位的实际作用, 实现教育目标, 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 加强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监管
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完善要求加强监督管理, 这是学位授予的保障, 也是成人教育的要求。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严格规范管理, 杜绝申请和审核过程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行径, 加强监督, 确保学习质量的提升。制定成人教育的质量保障系统, 及时公示学位授予, 使学士学位的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公开, 保证成人学士学位的良性管理, 切实提高综合素养, 推动教育发展。
四、结语
当今企业虽然更加看重员工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但并不代表无视他的学历。在成人学历普遍被轻视的情况下, 学位获得者的自信明显增强, 其相应学历被更广泛地认可。针对现今学士学位授予的一些问题, 不断提高学位管理工作水平, 切实提高文凭的含金量, 实现教育育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目标,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彭若霞.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若干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 2011 (3) :143-145.
第一条学位授予标准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
3.完成本科开放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经审核准予毕业,获得毕业资格,并且统设必修课程平均成绩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其他课程平均成绩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免修、免考课程视同成绩达标,表明已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技术、业务工作的能力。
4.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并通过答辩,成绩良(含良)以上。
5.通过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开放教育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考试,或在申请学位前四年内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含其他语种)四级考试,成绩合格。
第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1、反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经说服教育仍不悔改,政治审查不合格者。
2、在读期间受过两次以上(含两次)警告或一次以上
(含一次)记过及其以上处分者。
3、外语成绩未达到规定要求者。
4、开放教育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统设必修课程平均成绩
未达到75分、其他课程平均成绩未达到70分以上者。
5、毕业论文未通过答辩或成绩在中等以下(含中等)
者。
6、考试作弊者。
7、未获得毕业证者。
8、未交纳学位申请费者。
第三条 授予学位的工作程序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负责审核、汇总其开放教育工
商管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及思想政治表现情况,向东北财经大学择优推荐拟授予学士学位的申请者名单并提供相关书面材料。
2.学位英语水平考试每年举行两次(5月一次,11
月一次)。考试命题和评分标准由东北财经大学负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负责制试卷并组织考试,省级电大组织阅卷,考试后一个月内将成绩单报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保留抽查和复查的权利,对未按要求阅卷的省级电大将取消其阅卷资格。
3.东北财经大学负责提供毕业论文题目,指定论文
评审和答辩标准,并监督、指导毕业论文协作与答辩,审核论文成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负责组织学生选题,安排指导老师,并负责毕业论文答辩的组织和成绩评定工作。
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应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一
个月内将符合条件的学位申请者名单、课程成绩报告单、外语成绩单(或证书)、毕业论文成绩(含答辩成绩)几其他相关书面材料一并交到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由工商管理学院对中央电大提交的学位授予建议名单逐一进行复核,复核通过后提交东北财经大学学位委员会,由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学士学位获得这名单。此项工作在中央电大提交学位相关材料后两个月内完成。
5.毕业审核与学位申请必须同时进行,学位只接受
一次申请。
第四条 学位名称及学位证书
1.2.本科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经东北财经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者,由东北
财经大学颁发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位证
书,未通过者不再补授学士学位。学位证书的发放工作又中央电大负责。
3.学位证书是一次性证件,如有遗失只补发相应的证明。
第五条 学位申请费及学位英语测试费
1.收费标准
(1)学位申请费:中央广播电视大和东北财经
大学收取的费用暂定为每人400元,以后
可根据当时实际情况由双方协商确定,报
经有关收费管理部门批准。
(2)学位证书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东北财
经大学收取的费用暂定为每人20元。
(3)英语测试费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东北
财经大学收取的参加东北财经大学学位英
语水平测试的费用暂定为每人30元。
2.各试点电大代收学位申请费、证书费及英语测
试费,并分别于提交学位申请者名单及参加英
语水平测试者名单时,将相关费用汇至中央广
播电视大学指定的帐号。
第六条 本细则的解释权规东北财经大学和中央广播电视大
1 我院学士学位授予的管理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韩山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试行)》。该条例规定了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我院本科毕业生具备下列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1)在校学习期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品行端正;(2)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教学、科研和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并对不得授予学士学位的情况也作了规定:本科毕业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授予学士学位:(1)违反第四条第一款者;(2)在校期间受过两次以上(含两次)行政处分者;(3)在校学习期间,必修课和限选课中有四门课程不及格,或三、四年级有三门必修课和限选课课程不及格,虽经补考及格者;(4)在校期间考试作弊者;毕业论文(设计)有抄袭、剽窃者。
另外,针对不得授予学士学位的第三种情况,我院提出了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即如果具备下列情形之一,可冲抵一门补考课程:(1)毕业时平均成绩排列名次为本专业5%者;(2)当年考取研究生、公务员者或毕业志愿服务西部者;(3)在校学习期间,参加省级以上行政部门举办的学科竞赛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以下荣誉者:省级集体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两名、三等奖第一名者;国家级集体一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三名、三等奖前二名者;省级个人二等奖以上者;国家级个人三等奖以上者;省级比赛前三名、国家级比赛前六名者;(4)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专利者(集体项目仅限排名第一者);(5)在校学习期间,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正刊)上正式发表本专业相关论文者(文艺作品亦可)。
从以上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可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我们“只有原则性的标准,而没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这个是我们国家在学位授予工作方面的不足,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制订已列入议事日程,相信这种局面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改善,学位工作者也能依据较为详尽的量化指标有效地开展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在《学位法》未颁布之前,我院制定了这个结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条例,对如何“冲抵一门补考课程”这一规定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详尽的量化标准。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让那些真正具有学术能力的学生在因四门课程的补考失去了学士学位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某一领域上有所成绩冲抵一门补考课程,让学位失而复得。自此条例颁布执行后,2009年有3位学生符合我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中“冲抵一门补考课程”的相关规定而重新取得学位,而到了2010年,符合条件重新取得学位的学生人数达到了8位。
2 我院近四届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情况
按照我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规定,我院近四届毕业生各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情况如表1。
3 近四届学士学位授予情况分析
从表1可看出,我院近四届学士学位授予率逐年小幅度上升,这是好事。但是,是不是就没有值得我们去反思的问题存在呢?
3.1 因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的比例逐年上升。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2007年至2009年,因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的比例在不断攀升。2010年情况虽有好转,但作弊现象仍无法杜绝。虽然因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数相对于当年毕业生人数而言很少,但是仍不容小觑(如表2)。
3.2 因四门功课经补考原因不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数中,其中两门功课为大学英语补考的有(如表3)。
3.3 一些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率出现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如表4)。
有些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等的学士学位授予率三年都保持在95%以上,这些专业多为文科专业;而有些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理科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率则明显低于文科专业。从表4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2008届、2009届、2010届分别有三个、五个、四个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率达到10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率由2007届的92.86%急剧下降到2009届的58.33%。
4 对策
4.1 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作弊现象
由上述对学士学位授予情况的分析可知,作弊的现象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位获得。对大学生作弊的现象,必须进行综合治理。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自发拒绝作弊。特别是要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在新生入学生要组织学习学籍管理的各项规定、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等,强调作弊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其次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风气。作弊行为是缺乏学习目标的学习风气不良的反映。“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及社会上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大学生中考试作弊现象有扩大蔓延趋势,有些时候甚至出现作弊群体化的倾向。”[1]很多学生认为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把作弊、逃课、谈恋爱认为是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体验。这些现象无疑是和我们的教育目的相违背的。再次,要重视考场纪律,让存有作弊侥幸心理的学生无机可乘。制定严格的考试管理制度,对作弊者一律按章处理,无论是学生干部还是党员,一旦发现有作弊行为,一视同仁予以处理来警醒其他学生,相信也是减少作弊行为的一个重要方法。
4.2 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大学英语水平
由上述表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因大学英语这门课程不合格而影响到学士学位的获得的学生比例也是居高不下的。更有些学生专业基础非常扎实,平时表现也很好,但是大学英语两年共四门课程均不及格而与学位无缘,大学英语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痛。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许多成员对此现象也叹惜不已。但是我们应痛定思痛,究竟是哪出了问题?虽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提出多年,但因长期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仍然以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为主。传统教育观念仍然束缚着大批教师。”学生也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模式,学习非常被动。有的甚至觉得学什么、怎么学都是教师的问题,一味顺从教师的“摆布”而毫无自己的想法。大学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应切实地以此为目标,而不是把它当成“口号”。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具体而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多地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用它来交流,所有的语言知识要变成语言技能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语言知识到语言技能的表4转换只能通过学生自己不断进行语言练习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置疑。在这一前提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好各项资源,包括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电子资料,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等等,要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检索搜索方法,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的放矢地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师安排的任务,发挥创造性思维,让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己所用,最终能够将课堂内学到的语言知识、技能灵活地运用到课堂外,达到交流交际目的。
4.3 各系应结合本系具体情况,制定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从影响各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率的因素来看,各专业的情况各异。比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因作弊而未获取学士学位的比例较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因成绩不合格而未获取学士学位的比例比较大。鉴于这些情况,各系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措施、对策,并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切实执行。
摘要:旨在分析我院20072010届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情况,探讨提高我院学士学位授予率的对策。
关键词:学士学位,授予情况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形势,每一所普通本科院校都要从实际出发,认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部分普通本科院校为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服务学生成才而做出的选择。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为每一位本科生毕业时获得学士学位、成为应用型人才从政治思想、专业学习、技能素质等方面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优化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高校学士学位授予的一般标准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系列的法规体系、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多渠道、多途径的学士学位申请为主要内容的较完善的学位制度。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一般由国家首先制定宏观的标准框架,我国的《学位条例》和《实施办法》即是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宏观框架。各高校具体的操作性标准是在国家宏观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制订的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首先,高校的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一般都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提出要求,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等等。如果“在校期间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经说服教育仍不悔改;或受行政拘留以上(含拘留)处罚者”则不得授予其学士学位。其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一般对学生的学业也要提出要求,如“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习期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成绩优良,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从事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取得毕业资格”等等。如果“在校学习期间,未修满规定学分或平均学分绩点未达到学院规定要求者”、“毕业论文(设计)达不到合格标准或学位课程考试达不到规定成绩者”、“因考试作弊而受留校察看及其以上处分者”则不得授予其学士学位。第三,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一般还要结合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从提高本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高度提出相关具体的要求,如“非英语专业学生达不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规定的要求者;英语专业学生达不到专业英语八级考试规定的要求者”、“非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未通过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者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者(文科一级,理科二级);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参加国家软件水平考试或相当水平的专业考试成绩未达到学校规定要求者”等等,则不得授予其学士学位。
2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指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具有具体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工程师、农艺师、教师、经济师、律师、临床医师、各级干部和管理人员等。这样的高级专门人才,侧重于理论应用与技术创新,与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问题“短兵相接”,更加注重实用、注重实践、注重能力、注重专长。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教育观上要切实转变重视教、忽视育的观念,坚持一切服从经济社会需求,一切服从学生的成长成才,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在质量观上要切实实现由知识质量观向包括能力、知识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的转变,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和特色化的质量观;在人才观上要切实转变精英教育时代的精英人才观,树立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观念;在教学观上要切实转变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观念,树立教师主导性教学、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观;在管理观上要切实转变重视管理、忽视服务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为教师、学生、为教学服务的管理理念;在教育价值观上要切实转变象牙塔式的教育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真正走出象牙塔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深入研究,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完善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以能力为中心、以应用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开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做到学校与社会有效对接,加强学校办学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引导性,体现人才培养的供与求关系;做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对接,加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体现教育教学的教与学关系。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策略上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密切跟踪经济发展步伐,积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彻底实现由注重理论、过于强化培养学者、研究性人才的模式向培养工程师、园艺师等职业专门人才模式的转变。在培养途径上要坚持以开放式联合办学为突破口。要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积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可以引进企业课程体系,有机嵌入专业教学计划;依托专业优势,为企业进行定向人才培养;依托相关专业与企业进行“实体合作”,双方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同打造训练平台,面向整个行业培养专业人才,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对接,不断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在培养方案上,要坚持以服务学生成才为宗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特长、能力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差异,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增加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机会,对于考研、继续深造的学生,可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导师定向指导等方式使他们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对于以择业为主的学生,可重点加强创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向应用型人才发展。在教学改革上,要坚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要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就业和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相协调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课堂教学与实习教学相结合、学生校内学习与将来岗位工作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岗位职业能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应用型教育的主体。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不断演化提升的产物。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经济生产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决定了此时的应用型人才是生产过程中的中低端技术工人,并相应地产生了以初级和中级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应用型教育。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来临,技术研发成为推动知识经济产业和信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因此,在当今及未来,需要更强调那些处于基础自然科学与实用型科目之间的技术型科学学科。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生产结构的变革,技术职业的能级和层次提高,推动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层级的提高,促进了应用型教育层次的高移,产生了本科层次的应用型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性技术人才类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应用型人才的主体和核心,相应的以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成了应用型教育的主体和中心环节。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某一专门技术领域的专门技术人才为主,是以应用为目的的专业性通才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专业性通才教育,它既关注学生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即科学家素质的塑造,为学生未来长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更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做准备的教育,即工程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所关注的焦点,在于尽可能地提高受教育者适应当前与未来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创新性能力。因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突出表现为实践动手能力强、基础知识实、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快、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的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的专才基础之上的通才教育。
3 优化学位授予标准,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加强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研究,提高对学士学位的重要性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的时期,需要我们在制订实施学士学位标准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认真总结学位制度实施中的经验与教训,健全和完善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科学地制定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对于提高学士学位的授予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合理的学士学位授予标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优良的政治思想品德是应用型人才形成的基础,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形成的基本特征。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通话水平等基本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形成的重要方面。应用型人才的形成需要较长的过程培养,在这个形成过程中,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要求。不断优化学位授予标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能按期实现。
(3)我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由2006年70.7%上升到2009年的83.4%;学生参加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由2006年90.3%上升到2009年的94.6%;学生考取研究生、考取公务员的录取率从2006年4.3%上升到2009年的12.1%;学生参加普通话测试的通过率及教师资格证书获取率都在98%以上。近五年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7%,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4)高等教育学士学位电子注册制度的建立,使应用型人才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我国从2007年开始,高等教育学士学位实行电子注册制度,近几年已完成了自1991年至2006年以来所授予学位的电子补注册工作,满足了社会各行各业学位认证的要求,有利于社会查询和监督,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学士学位制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严肃性,保护学位获得者的合法权益。
学位是评价学术水平的尺度,也是衡量高等教育的标准,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导向作用。完善的教学管理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良好的制度的支持,有效的教学管理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实效,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挥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导向作用,首先是建立规范、科学、合理的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其次是科学的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构建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通过较为客观和准确的过程性评价,为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服务。第三是建立反馈和调节机制,合理分析和使用调查数据,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途径,提高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作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校学士学位授予的一般标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分析了目前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提出了优化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学士,学位,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贺文响,张淑林.学士学位授予评定工作规范化管理探索[J].教育与现代化,2000,(03).
[2]吕浩雪.学士学位工作亟待加强[J].江苏高教,1997,(01).
[3]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09).
关键词:解释结构模型,信息技术,可达矩阵,系统建模
一、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院校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 是对大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 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总的检测。因此, 学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本科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高校扩招以来, 本科生毕业论文总体水平下降。本文试图以解释结构模型法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并给出对策, 希望该结论能为高校本科生学位论文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以下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位论文为例, 进行分析。
二、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位论文现状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是1999年开始办学的一所独立学院, 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院以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实行“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体”指专业上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创业能力。“两翼”是对“体”的支撑能力, 指计算机能力和外语能力;重视管理软件技术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建立以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的教学体系;提倡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 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 其学位论文应有别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位论文的收集是从2006年开始。笔者根据增城学院图书馆建设的Apabi Tasi学位论文系统里的5000多篇学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学位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多数论文水平只限于理论应用, 能够从多个方面论证论文主题从而得出结论。某些论文论证全面, 观点鲜明, 有一定的独创性。某些论文甚至语句不通, 结构混乱, 难以自圆其说。
三、构建解释结构模型
3.1解释结构模型简介
解释结构模型化 (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 ISM) 技术是美国J·N·沃菲尔德教授于1973年作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的一种方法而开发的。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各种创造性技术, 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 利用有向图、矩阵等工具和计算机技术, 对主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进行处理, 最后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 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 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3.2进行系统化调查, 确定关键问题
笔者通过对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毕业生、论文指导老师、教学处主管论文工作的科员、各系教学主任、各系教学管理人员、图书馆学科馆员等人员的调查与深入探讨, 确定论文质量与师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学生知识基础与写作能力、指导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要求严格程度与论文规范管理、教学质量、信息资源环境与师生信息素养、教学管理水平、办学目标、办学水平、科研管理机制与水平等9个因素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3.3列举各因素相关性
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得到表3.1所示的9个导致因素, 然后经过多次统计、分析、讨论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按照下面的影响关系式填写图3.1所示因素示意关系图。
通过对各个因素间的影晌关系的分析, 得到因素关系图, 见图3.1。
3.4建立可达矩阵
根据图3.2的因素关系示意图, 可得出以下可达矩阵。
3.5对可达矩阵进行级间划分并建立结构模型
3.5.1有关概念
可达集:与要素SI有关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SI的可达集, 用R (SI) 表示, 由可达矩阵中第SI行中所有矩阵元素为1的列所对应的要素集合。
前因集:将要素SI的前因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SI的前因集, 用A (SI) 表示, 由可达矩阵中第SI列中的所有矩阵元素为1的行所对应的要素组成。
最高级要素集:一个多级递阶结构的最高级要素集, 是指没有比它再高级别的要素可以到达。其可达集R (SI) 中只包含它本身的要素集, 而前因集中, 除包含要素SI本身外, 还包括可以到达它下一级的要素。
则R (SI) 即为最高级要素集。
找出最高级要素集后, 即可将其从可达矩阵中划去相应的行和列, 接着, 再从剩下的可达矩阵中继续寻找新的最高级要素。依此类推, 可以找出各级所包含的最高要素集。
3.4.2寻找最高级要素集 (见表3.2)
由上表可知:{0}为最高要素, {1, 2}满足R (SI) =R (SI) ∩A (SI) 条件, 故要素{1, 2}为第1级要素。
由上表3.4可知:{4, 5}满足R (SI) =R (SI) ∩A (SI) 条件, 故要素{4, 5}为第2级要素。
由上表3.5可知:{3, 7, 8}满足R (SI) =R (SI) ∩A (SI) 条件, 故要素{3, 7, 8}为第3级要素。
由上表3.6可知:{6, 9}满足R (SI) =R (SI) ∩A (SI) 条件, 故要素{6, 9}为第4级要素。
3.4.3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根据级次划分排列, 最终做出的有向图, 描述了影响企业信息系统实施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见图3.3。
四、结论
由上文分析可以得出, 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最直接的办法是端正师生对论文的态度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写作水平;从这两方面出发, 提高学位论文的水平是最直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最根本的方法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强科研管理机制建设与水平, 建设信息资源环境和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只要抓住这三个方面的建设, 学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提高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综上所述, 虽然解释结构模型法能直接揭示问题根源, 但此方法有纰漏。例如有些专家认为第3个因素 (指导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直接影响论文质量, 但在模型中, 第3个因素 (指导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却是通过影响教学质量与学生写作水平两度才间接影响到论文质量。我们尊重模型得出的结果, 但也须重视专家提出的意见。由此可见, 解释结构模型法在客观的定性上是科学的, 定量却是有纰漏的。
参考文献
[1]Warfield, John N.Binary matrices in system modeling[J].IEEE Transaction on Systems Manage&Cybernetics vSMC-3n5.1973.441—448.
[2]汪应洛主编,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35—50.
[3]张宾, 龚俊华, 贺昌政.基于客观系统分析的解释结构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5
[4]张广平.解释结构模型法 (ISM) 在科研技术装备管理职能作用分析中的应用[J].科研管理.2000.3
【财务管理学士论文】推荐阅读:
财务管理案例论文05-28
美的集团财务管理论文10-26
工会财务论文:基层工会财务管理探讨10-07
跨国财务管理的策略调整论文10-03
工程管理学士的英文求职信06-06
地勘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探索论文06-09
高职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构建思考论文09-25
学年论文-论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问题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