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3个系统16个指标出发,构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安徽省2005—2018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程度与发展类型。结果表明: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篇1:

探讨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当前人口激增,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经济实现大跨越的背景下,如何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要求我们树立全新观念,建立起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的规划管理体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此从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出发,对如何推进社会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做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经济;环境;重要性;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要以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为基础,而开发资源、治理污染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消耗资源,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破坏资源环境系统的平衡,而资源环境系统的失衡又会削弱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大系统中对立统一的两个矛盾体,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此,既不能对环境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导致严重的破坏,造成环境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亦不能将环境资源当作简单的保护对象,从而割裂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人类的经济生活总是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发现、开采、开发和利用,自工业革命以来,依托能源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世界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则通过对全球资源的掠夺和占有,从而实现了现代化。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我国成为了世界煤炭、钢铁、铜消费第一大国和石油、电力消费第二大国,能源消费已占世界总量的13.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资源需求还将持续增加,资源储备将越来越少,能源资源战略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局的核心战略之一。

2、资源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发展

地球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供给能力有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统计资料表明,人口不足世界总人15%的发达国家,在200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近50%的化石资源。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世界正承受着越来越重的资源能源压力,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促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强劲增长,石油和矿产品价格连创新高。我国煤、电、油、运瓶颈制约也再度出现,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铁矿石、石油、铜、氧化铝等进口大幅度增长,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扬,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据预算,如果单位产值能耗不变,今后20年GDP实现翻两番,一次能源消耗将从13亿吨增加到52亿吨,这从现实诸多方面是无法保障的。

三、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对策

1、强化科学发展观和“绿色GDP”,强调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好环境优先政策,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的转变;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才能既培育好“金山银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保护好“绿水青山”,在生态建设方面为国家做贡献。

2、用循环经济力促GDP增长

经过工业革命以来近300年的消耗之后,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日进枯竭,因此人类必须寻求“新”的资源起点,“废物”正是最重要的选择之一。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绿色核算体系”来重新审视和把握经济发展途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治理模式。中国人均资源少,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当务之急。以沿长江城市企业为例,加大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其实就是减少了对水的污染,企业不能因为企业紧邻长江就可以无节制的用水。

3、科学规划引导,城乡互动,提升集约发展的综合节约效应

一是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确定城市总体项目等各项工作中,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编制“十一五”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提出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并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走集约化城市建设之路。二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互动共荣、集约发展。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和政策措施,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经济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统一性

尽量减少生活和生产在环境层面上的冲突,做好经济发展规划和环保的前瞻性和统一性,体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思想,是一种新的价值观;这种新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最佳结合。把环境保护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摆在首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河流湖泊资源。在人口集中的中心城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继续整治煤烟污染;加强汽车尾气达标排放检查;控制交通和建筑施工噪声;创建绿色环保文明社区。在农村重点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确保農产品基地环境安全。调整工业布局要合理规划和调整工业经济布局,把目前城市内存在的工业分散布局、重复布局、与居民点穿插布局等不合理布局现象造成的工业污染通过合理规划、合理布局的办法加以改善。

结 语

综上,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和经济和谐发展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作者:彭雪

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篇2:

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摘 要: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3个系统16个指标出发,构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安徽省2005—2018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程度与发展类型。结果表明: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在2005—2018年依次表现为严重失调、略微失调、比较协调。为促进未来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更加协调发展,今后应需从改善人口素质、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3方面着手,以促进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度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适应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可以造福人类,反之过度、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会引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且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然资源储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利用需求,使得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矛盾更加突出。如何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2]。当前,学术界有很多学者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开展了研究。例如:段永蕙等[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了分析;郑慧等[4]运用系统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乌大张3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芦颖[5]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贵州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张乐勤等[6]采用动态耦合模型,对安徽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与趋势进行了预测。综上所述,国内在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发展建议。

笔者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协调度模型,对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3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提高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实现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总面积14.01万km2。濒江近海,有400km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3大水系。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兼容。截至2018年末,安徽省常住人口6323.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54.69%,GDP总量达30006.82亿元,人均GDP为47712元,产业结构比例8.79∶46.13∶45.08,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2002.15万t,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9%,森林覆盖率达28.65%。

2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2019年《安徽省统计年鉴》,2005—2018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安徽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研究指标的选取,坚持科学性、全面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主要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3个方面分别选取评价指标,来构建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共选取16个指标,其中包括4个人口指标,8个资源环境指标以及4个经济指标。所选的指标属性不同,数值越大效果越好则为正向指标,数值越小效果越好则为负向指标。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设x1,x2,x3,…,xm為描述人口特征的m个指标;设y1,y2,y3,…,yn为描述资源环境特征的n个指标;设z1,z2,z3,…,zk为描述经济特征的k个指标。由于原数据的各项指标具有量纲以及指标属性存在正向、负向的区别,首先要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一般采用极差标准化,计算公式如下:

[X′ij=(X-min{Xj})/(max{Xj}-min{Xj})] (1)

[X′ij=(max{Xj}-Xij)/(max{Xj}-min{Xj})] (2)

式中,[Xij]为第[j]年第[i]个指标的原始数据,[X′ij]为其标准化处理后数据,[Xmin]为同组数据最小值,[Xmax]为同组数据最大值。当指标值越大效果越好时采用公式(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当指标值越小效果越好时采用公式(2)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2 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利用SPSS19.0软件对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提取人口综合发展、资源环境综合发展和经济综合发展的主成分。以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以相应主成分得分值作为变量,分别构建人口发展综合评价函数f(x)、资源环境发展综合评价函数g(y)和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函数h(z),其公式如下:

[f(x)=i=1m(aixi)] (3)

[g(y)=i=1n(biyi)] (4)

[h(z)=i=1k(cizi)] (5)

式中,[ai]、[bi]和[ci]分别为各项人口指标、资源环境指标和经济指标所对应的权重,[xi]、[yi]和[zi]分别为各项人口指标、资源环境指标和经济指标的无量纲化值。

3.3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度的计算 本研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度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如下:

[C=f(x)×g(y)×h(z)f(x)×g(y)×h(z)3313] (6)

[T=αf(X)+βg(y)+γh(z)] (7)

[D=C×T] (8)

式中,C为协调度,D为协调发展度,T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反映人口、经资源环境与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对协调度的贡献。

f(x)是人口综合发展指数,g(y)是资源环境综合指数,h(z)是经济综合指数,本研究中认为人口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等重要,故取:

[α=β=γ=13] (9)

3.4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划分 根据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D的大小,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5种类型,详见表2。

4 结果与分析

4.1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评价指标的权重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人口指标中权重值最大的是城镇人口比重(0.0865),说明提高安徽省人口发展水平的重点在于促进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从而增加城镇人口的比重,推动安徽省人口的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指标中权重值靠前的是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0.0898)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0.0885),表明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要优化产业结构,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益,降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以及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另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安徽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经济指标中权重值最小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0807),说明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点在于增加居民收入,从而促使社会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4.2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及协调度分析 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8年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出人口综合发展指数f(x),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指数g(y),经济综合发展指数h(z),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度C,综合评价指数T,协调发展度D,并根据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划分标准,判定得到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见表4)。

结合表4和图1可以看出,2005—2018年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子系统综合得分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资源环境子系统综合得分波动较大,人口和经济子系统则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资源环境子系统综合得分从2010年开始波动下降,期间在2012年一度降到最低水平,说明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过后,安徽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开始波动回升。经济子系统综合得分缓慢增长的态势比较稳定,2010年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充分证明了安徽省社会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人口子系统综合得分从2010年起滞后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表明安徽省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以及人口素质综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从图1可以出来,从2017年开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子系统综合得分呈现出一致性的变化特征:稳步上升,并且三者之间趋于协调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2005—2018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正处在协调发展阶段,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总体上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今后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将会越来越协调,但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水平不尽相同,协调度水平始终高于协调发展度水平。

5.2 建议

5.2.1 人口 逐步解决医疗卫生、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等民生问题,为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就业,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提高城镇人口城市化率,以此来改善城乡人口结构。在提升人口素质工作中,一方面结合本省各市人口总量和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优生优育政策方案,从生育的角度来改善人口质量;另一方面加强省内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同时,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进一步增强高校综合实力。另外,加大财政支持,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杰出青年从事教育工作,促进安徽省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推进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5.2.2 资源环境 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在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地位,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同时,为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此外,加大宣傳力度,在社会上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提高居民的环保理念和意识,改变人们出行和消费的观念。工业企业加快引进高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工业“三废”的处理能力。鼓励企业走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值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安徽省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5.2.3 经济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安徽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风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发旅游产品,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而促进安徽省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转变。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乐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视角下的安徽省高质量发展判别及障碍诊断[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3):35-42.

[2]闫胜文,刘加珍.聊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9):6-9.

[3]段永蕙,景建邦,张乃明.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生态经济,2017,33(4):64-68.

[4]郑慧,赵永峰.乌大张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6):3-6.

[5]芦颖.贵州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度评价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7,36(6):94-99.

[6]张乐勤,荣慧芳.安徽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与趋势预测[J].中国环境管理,2017(5):77-83. (责编:张宏民)

作者:俞城生

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篇3: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在全球气候恶化和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背景下,本文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文献综述形式,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在内容上,本文对于两者的协调发展研究分为四部分:一是定性研究;二是定量研究;三是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四是目前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实证分析; 对策研究

一、引言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为突出。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出台,其中明确表明:要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并随着21世纪全球气候恶化的大背景以及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不断被重视。因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以及相关实践工作刻不容缓。

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性研究

(一)国外定性研究

1、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主。国外最早研究经济发展的著作,是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之后,20世纪30年代,主张经济发展决定一切的凯恩斯学说诞生。这种思想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典型著作有朱利安·西蒙和贝克曼为代表的《资源丰富的地球》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2、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20世纪50年代,人类社会爆发第一次环境危机。1962年,美国学者莱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一书,阐明了近代工业对自然生态的影响。美国学者米香(Mishan),在 1967年发表的《经济增长的代价》(The Cost of Economic Growth)和1977年发表《经济增长论争》(The Economic Growth Debate)等著作中,表明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美国学者戴利(Daly)率先给出稳态经济的发展模式,重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3、主张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鼓励资源约束的主张,Georgescu Roegen运用热力学定理从本质上解释了自然环境的局限性,他认为生产耐久的产品,使用清洁能源才是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的出路。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发现著名 “小型化经济”理论,他大力主张小型化经济发展的模式。随后的1972年,麦多斯(D.L.Meadows)等学者发表《增长的极限》,提出“零增长”学说,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需要协调发展。

(二)国内定性研究。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内涵和关系研究,目前国内主流的几种观点如下所示:首先,姜子青(1992)发表文章《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之一》,认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共同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内涵;其次,李文彦(1997)在著作《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认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然而任勇和张坤(1999)认为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并不等价,前者只是后者的先行条件。最后,陈祖海(2004)认为环境与经济二者之间是动态发展的,二者呈现非线性关系。

三、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国内外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定量研究主要是针对评价模型,其研究思路是,先从宏观角度分析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协调与否,然后对协调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最后解决两者矛盾使之协调发展。目前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定量评价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分析法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此方法后来被应用到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后来很多国家,比如日本、美国、中国等都将此方法引进来解决本国的环境经济系统,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EKC计量模型。美国学者Grossman和Krueger于1991年最先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曲线反应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倒“ U”型。EKC主要反映技术、贸易、地理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但没有对影响的原因及内部结构进行解释,因此,EKC模型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改进。

(三)综合评价模型。环境经济系统是一个综合体,单项评价方法对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状况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和科学。因此学者们将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结合起来构建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

(四)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该模型是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定量分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状况,并进行排序比较和分析研究,从而知道相关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决策制定。

(五)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由许多生态环境的、社会经济的模块组成,是跨学科,多尺度地研究生态经济系统。此前,L.C.Braat等对于采用数学模型加入到生态经济的整合,形成新的模型方法并对其作出了分析与评价。然而,该模型的研究刚刚起步,尚未成熟。

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国内外最终落实在自然环境问题方面的解决上。根据现存的对策研究文献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两方面原因:制度根源和科技根源,前者来源于 “市场失灵”。针对问题根源,国内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解决“市场失灵”引起的生态问题,用技术手段解决科技根源引起的生态问题。

(一)经济手段。在国内外研究中,经济手段有多种划分方法。在国外,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将经济手段的分为五种:收费、补贴、市场创建、押金—退款制度、执行鼓励金。这在哈密尔顿等学者的著作《里约后五年——环境政策的创新》中也有体现,里面的“利用市场”和“创建市场”实则环境经济手段。在国内,部分专家把环境经济手段大致划分成政府援助、税收、低息贷款三类,而有些专家则划分较细,其中还包括污染索赔、排污收费等。

(二)技术手段。目前,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技术手段整体上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不断深入以生态产业为主的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环境技术分为淡绿色和深绿色技术,分别包含减少废弃物产生、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技术。同时也可以直接分为清洁生产、废物处理、生态工程、生态环境恢复等技术。循环经济建设,以科技为支撑,将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有机结合,旨在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矛盾,其核心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五、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并取得相众多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协调发展研究工作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没有充分说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完善,使得很难客观准确地评价经济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第二,受行政管理等人为因素以及各区域存在自然条件差异的限制,不同区域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都是完整独立的。大部分评价模型和实证分析结论只是经验性总结,不宜推广。第三,现有的大部分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依然只是多指标、多层次的堆砌,无法真实反映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六、结论

相比较而言,定性研究方面国外比国内更为提前,而且研究程度较深较为全面;在定量研究方面,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几乎是国外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最终都是服务于政府的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对策制定,使其产生社会价值。这就使得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不仅应注重理论层面的扩充,更应在对策实施方面加大力度。(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强.环境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3-9

[2]刘学.环境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9- 10

[3]刘传江,侯伟丽.环境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8- 11;46

[4]姜子青,曲财亭,刘新民.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之一[J].环境保护,1992(01)

[5]陈祖海.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再认识[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04)

[6]徐中民等.当代生态经济的综合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6)

[7]高群.国外生态—经济系统整合模型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3(3)

作者:刘思思

上一篇:小学生关于孝敬父母演讲稿下一篇:干部作风建设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