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精选8篇)
吕风霞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但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顾及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的基础上,保持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规模的基本平衡,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严重失衡。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的时间内集中出现。就我省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快速增长,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已接近饱和。如果到2010年,GDP在200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即使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35%,全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将是2005年的1.3倍。这将远远超过我省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为新的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空间。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需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上狠下功夫。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是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产业体系的首要环节。只有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下决心淘汰那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严禁新上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缓解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才能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增产减污。
经济发展必须顾及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但是,发展绝不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国外的经验教训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不能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过去那种拼资源、拼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不计环境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损害。这种所谓的发展,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实际上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是不可持续的。
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价值理念,实现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绿水青山意味着优美的人居环境、清洁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气,可以大大减少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大大减轻因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所需付出的巨大代价,大大缓解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二要树立结构决定功效的宏观调控理念,着力在调整经济结构上下功夫。当前,要根据我省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定位,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区域开发新格局。要着力合理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尽快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三要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我省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峻的现实和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已迫在眉睫。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逐步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社会大循环三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体系。这是削减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现实要求,是解决资源危机和体现新型资源价值的迫切需要,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创新补偿机制,逐步实现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是保护资源的强力措施。一方面,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补偿制度的管理,经济补偿实现法制化。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制度。另一方面,完善有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再一方面,国家地方有关部门要加快有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立法工作,要做到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一、地方行政环境的现状
当前, 发展是各级政府的第一要务,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不少地方把支持发展和行政执法对立起来, 这在服务与管理上的工作就不好开展。即便有些地方政府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 但对服务型政府的理解不够全面, 使执法管理和执法环境建设出现了缺位、错位、越位的现象。
1、政治领域
从世界各国政治发展来看, 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往往会遇到政治民主化与政治一体化的矛盾, 处理不好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民主化进程。
2、经济领域
现代化战略的实现, 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得到解决, 如经济发展起伏、经济结构的非均衡、国有企业效益下降、社会供求不足、市场竞争激烈、人口就业压力、城镇收入差距等, 这都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3、社会科技领域
近几年来, 各地政府在组织重大科技课题攻关, 开展高科技研究,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这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解决了大量社会问题, 还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二、地方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辨证关系分析
1、辨证关系
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这个系统中, 行政环境决定和制约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反作用于行政环境, 这主要体现在行政职能对行政环境的改善和塑造方面。
目前,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项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行政环境, 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了促进作用, 这正是行政管理的有效行为反作用于行政环境的结果, 行政管理反作用于行政环境的客观要求, 也就是说, 行政职能的确定, 行政机构的设置, 行政系统运作的机制和方式等应与行政环境相适应, 以取得改造行政环境的实际结果。因此, 这种平衡既是行政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又是行政管理具有活力和效率的重要前提。
2、环境的需要而产生了行政管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阶级出现, 国家产生, 才有了行政管理, 没有这种行政环境的需要, 行政职能就没有存在的可能。
3、行政管理必须建立在行政环境之中
构成行政环境的各种条件和要素在不同的地区, 其发展水平存在着其差异性。行政管理本身没有严格的好与坏的区分, 惟有适应其现状才是最理想的, 这是行政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之一。
4、行政环境的变化发展影响行政管理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 行政环境也跟随着变化发展。行政管理要适应行政环境的发展方向, 是在对行政环境不断变化调整中达到平衡和适应的。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行政管理必须要适应这种变化的发展, 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三、优化和改善地方政府的行政系统与管理
1、转变行政职能
从目前地方政府行使职能来看, 对于管制职能、收费职能、审批职能、罚款职能还是很多, 互相推诿、互相扯皮、行业本位的现象仍有存在。为此, 政府积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建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新机制。
2、提升公民的民主意识
能否全面提高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 将直接影响法律的社会渗入程度和实现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把民生放在首位, 切实关心群众的利益, 解决人民群众最急迫、最需要、最现实的困难, 如再就业、社会保障、看病贵、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城市低收入住房等问题。
对于公共行政要民主化、社会化、多元化发展。如进行民营化、市场化的改革, 让更多的民间企业和组织参与公共行政。
3、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知情权, 即公民有了解法规政策、政府运作信息的权力。现阶段, 科技发展, 信息化高度发达, 政府的信息要与公众分享。这样, 政府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 打破信息壁垒, 实现政府信息公开, 变模糊管理为透明管理。
总之, 地方政府在管理国家事务时, 应该重视对行政境的研究, 根据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辩证关系, 在适应政环境的同时, 积极地利用和改造行政环境。在改造和利环境的同时, 促进行政管理向前发展和行政效率的提高, 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摘要:本文从当前地方的行政环境现状入手, 分析其原因, 然后通过行政环境和行政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的思路, 提出相应的措施策略。
关键词:地方行政,行政环境,行政管理,辨证关系
参考文献
[1]徐晓雯、丛建阁:《行政管理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年。
[2]程守艳:《贵州省行政环境中的非正规制度因素分析》, 贵州大学, 2006年。
[3]刘进才:《试论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Z1) 。
[4]杨慧敏:《论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科技致富向导》, 2011, (33) 。
【摘 要】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这对企业提出更多要求,需要企业为环境保护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然而过分强调企业的逐利性、无视企业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忽视其与社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否认企业对环境保护具有社会责任,将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损害。本文认为,在一个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新型社会契约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必须将自身利益﹑社会期望和环境利益统一起来,这样企业才能增强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企业;环境污染;生产
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为共存共荣,兼筹并顾之关系。在二、三十年前,这样的观念是不被接受,且普遍认为这两项命题存在着彼此矛盾、相互抵触的关系。早期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互相矛盾,从公众、政府到企业均认为过度尊重与讨论环境议题则会妨害经济发展。这种错误的想法,化工业界从20年前即己认知问题的严重性。
1.生产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生产企业在原料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若不顾及环境的承载能力而将不经过处理处置的废弃物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会破坏环境的自然平衡系统而导致环境污染。因此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生产企业的废弃物在排入自然之前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1.1国内生产企业存在“偷排现象”
生产企业每天都会产生数量巨大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无论是堆放还是处置都需要企业付出一定的运行成本。当前,我国的小型企业大多数都是不具备防治污染的资金、技术和相关经验的。很多经济落后地区的政府为了解决当地人员就业等社会问题,会对一些环境不达标的企业放行。
1.2跨国公司的“入乡随俗”
跨国公司通常都是历史悠久、资金雄厚,而且拥有领先的技术和防治污染的经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避免污染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1.3企业违规排放的危害
环保法规定企业产生的污染水体在排入城市管网前必须经过企业内部的预处理达到标准才能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和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比较苛刻,若企业将不经预处理的污水排入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会将微生物毒死导致污水处理厂运行瘫痪。
1.4环境污染对企业自身的危害
根据我国的环保法规,受到环境监察机构查处的污染企业将处以罚款和停产整顿,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会被关闭取缔。
2.政府解决企业违规采取措施
2.1排污费标准提高
在环境污染方面,目前普遍的问题是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我国现行的2003年2月28日颁布实施的《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其中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只相当于目前污染治理成本的一半,实际征缴率更低。为了使排污费征收标准接近污染治理成本,国家环保总局有望近期出台新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2007年7月25日曾表示,我国准备分3年将现在的排污费标准提高到污染治理的成本,促使企业自觉减排污染。
2.2环保纳入诚信系统
去年2009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环保总局已经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将环境违法企业信息纳入银行的企业诚信系统,作为银行系统放贷的依据之一,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今后将会因在环保方面的不良记录遭受银行信贷限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同时与商业部联合发布了加强出口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严格控制环境违法企业的产品出口,相信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企业的环境污染违法行为。
2.3政府提供法律援助
已往出现环境污染损害案件,受害者面对企业由于缺少法律援助而处于弱势,这种状况将有望被转变。国家环保总局设立的12369 投诉中心已经正式设立,鼓励任何公民、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就环境污染问题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3.对生产企业解决环境污染的几点建议
3.1源头削减,防范于未然
企业可以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在生产过程中的利用率,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从而减少废物;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发新材料来代替原来使用的材料。新材料应当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性能,在新材料的获得和处理过程中应当产生较少的废料;使用的新材料要保证无毒无害,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
3.2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循环使用工业废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深圳日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采用日本先进的生产技术,利用废弃塑料生产加工各种再生塑胶原料,实现塑胶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一天可吃掉“废物”100多吨。包头钢铁集团采用污水循环处理系统, 处理后的水都再用于生产,让用水全部循环起来,使包钢工业废水实现了零排放。
3.3建立废水废气处理设施
废水废气需经过专门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某些废水废气排量较小的企业,可以将废水废气收集运送至专业废水废气处理厂,而对于那些排放大户,必须建立自己的小型废水废气处理设施。
3.4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
企业首先要考虑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这样既可以保证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又可获得最优的经济效果,又能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免遭破坏。应根据自然环境对不同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净化能力,确定工业的集中与分散、规模的大小、功能区的划分等。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在工业区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逐步改善煤烟型污染,提高环境空气质量。
3.5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其主要途径有
加强对废气的处理制度,提高废气利用率。投入资金加强废气利用率,可以有助于企业的废气回收,减少企业成本消耗,降低生产产品的成本。
3.6防治噪声污染方面的建议
改进设备和工艺,尽量减小噪音对环境的影响。运转的机器设备是主要的噪声源,控制它们的噪声有三条途径:一是改进结构,提高各个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等,降低声源的噪声发射功率。二是利用声波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采用吸声、隔声、减振、隔振等技术,以及安装消声器等,控制噪声的辐射。三是厂区周围的草坪、树木等也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所以我们种植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同时也防治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3.7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方面的建议
强对固体废物存放地点管理。企业的固体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固体废物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等方面标准体系尚不健全;要尽快完善企业内部关于固体废物污染处理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张钢.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乡镇企业的合理布局[J].环境保护,2002(12):34~35.
[2]黄新欣.乡镇企业环境污染防治对策[J].福建环境,2002(6):38~39.
[3]王秀.依靠科技智力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J].科技,2001(5):33~34.
张泽芳
如何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成了我们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两者看似一对矛盾,实质上相辅相成,只有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平衡,才能较好地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应该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下面谈谈我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寻求“预设”与“生成”的平衡。
一、精心“预设”
1、准确把握教材。教材是“大纲”或“标准”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因此我们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这样的预设既不违背教材的理念,也能够很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例如:我在进行《商不变的规律》教学时,教材首先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一组把100÷20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的算式,我引导学生“先按要求算一算、填一填,再比较算出的结果”,初步发现这些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都变化了,但商没有变化。接着,启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比较表中的算式,讨论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商有没有变化,并在讨论和交流中发现: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也不变。进而提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的猜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找一些例子,算一算、比一比,看商有没有变化,”以此验证提出的猜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发现自己任意举出的例子都是符合猜想的。然后又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发现大家任意举出的例子也都是符合猜想的。这时得出的结论自然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2、“生成”留白。传统的预设中,我们教师为了追求课的“完美”,甚至会设计好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并且在上课过程中决不容许“节外生枝”。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很少用心、耐心地倾听学生真实的想法,而是一味地把学生的回答生拉硬扯到预设的答案上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教师备课时构建的是“直线型”教学方案,忽视了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因此,预设要有弹性,要适当“留白”。
二、理智“生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面对课堂上的提问,孩子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总有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预设之外的“生成”是必然的。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教师的预设,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预设,随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设方案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活性的实施方案。正确地处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不仅不会偏离教学目标,反而能为之前的预设增添光彩。要正确处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我们应该沉着应对。当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的预设时,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将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学生指导,而不能居高临下,一棒子打死。
2、教师要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重组。当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信息,而对于这些信息,我们又要区别对待。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的独特见解,这时教师不能打压学生的观点,要顺应学生思维走向。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教师应敏锐捕捉,顺水推舟,给以适当的鼓励,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共同研究。还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本身超出文学范畴的理解和认知。对于这部分信息,教师必须加以正确的指引。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生成,而忘了我们在做什么。在数学课堂上,一切的生成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其他的超出本课教学内容的生成,无论多么精彩,教师都应该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视角引回到“正题”上来。
罗耀珊
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与我党历次开展的学习教育活动对比,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特色是要突出实践性,中央指出,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要求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全面掌握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并运用于指导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最终需要体现在实践上,重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城监大队依法承担城建监察执法任务,担负维护良好城市环境的重任,在经营城市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只有扎实工作、不断进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推进城建监察工作科学发展;才能真正顺应城市发展的时代主流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只有以此为目标,积极探索,稳妥推进,在工作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才能有效推动城建监察工作科学发展。
一、正确处理好疏与堵关系是做好城建监察工作的基础。城建监察工作日常面对的问题复杂多样,针对某些违法、违章现象可能采取多次执法但不一定取得令群众满意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做到围堵管制,双要讲求疏导调理,要善于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出解决决问题的主要矛盾,对症下药,标本兼治。譬如,在查处占道设摊的商贩时,我们依法管理、坚决取缔的同时,可想方设法尽可能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给予确有困难的摊贩以疏导和出路,使其合法经营,不再违章。疏堵结合的工作方式,无形中能够拉近城建监察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体现“执法为民”的主导思想,树立执法队伍的形象和威信,为城建监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正确处理好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的关系是做好城建监察工作的根本。依法行政是城建监察机关体表国家行使的一种执法行为,因此,能否做到文明执法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群众的利益,文明执法要求我们在查处违法、违章行为,多运用宣传教育的方式来纠正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必须做到文明用语在先、权利告知在先,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在文明执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行政执法。对于屡教不改、无视法律甚至暴力搞法的违法行为,我们还要采取有得措施,坚决、果断的进行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由此可见,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并不矛盾而是目标统一、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的开展城建监察工作。
三、正确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是做好城建监察工作的关键。城建监察工作职能范围广,接触群众密切,所查处的违法、违章行为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所以,在工作中,城建监察机关既要严格执法,双要热情服务。处理违章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防止矛盾激化;要把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及时传达到位,通过入情入理的城管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办好事、办实事、解民忧,真正体现“执法中管理,管理中服务”的服务理念,透射出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在与群众的广泛接触中,要真情实意,、热情主动地做好工作,体察民情、感知民意。方法上讲究艺术,工作上充满热情,执法上公正廉洁,使违法者心悦诚服,以此来减少城建监察机关的工作阻力,提高执法效率,实现长效管理。
四、正确处理好日常管理与快速反应的关系是做好城建监察工作的保障。城建监察工作的任务主要通过城建监察机关的日常管理来完成,日常管理中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工作,一是定人定岗,落实工作责任,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二是防微杜渐,扎实基础,及时纠正和处结各类违法行为,防止现象恶化,以免导致难点、热点问题出现;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强大舆论态势,教育广大市民遵纪守法。但针对日常管理中突发性的违法事件,我们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要提前做到有组织、有预防、有队伍、有指挥,能够迅速出击,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战则必胜,树立城建监察机关的执法权威,增强执法队伍的战斗力,保障城市的健康有序。
五、正确处理好依法行政与社会监督的关系是做好城建监察工作的保证。依法行政是城建监察机关的基本工作要求,依法行政对于执法机关而言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促使执法机关正确行事权力发行的关键是加强监督。城建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时,触及的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能否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执法原则,需要社会来评判,因此,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有助于促进城建监察机关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优秀本色,增强城建监察执法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对于不断推进城建监察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法院应对拆迁纠纷的对策
应该说,拆迁纠纷说到底是经济利益纠纷。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责,作为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司法裁判的法院不可能不介入其中,只要符合立案条件就必须依法审判。但法院在处理拆迁纠纷中,只能起到司法审查、裁决及强制执行拆迁房屋的作用,而不能提前介入或越权、越位介入拆迁。法院的职能决定了法院不能在拆迁双方最关心的补偿安置标准、方式上发挥实质性作用,至多只能起协调作用,故法院所起的最具实质性的作用在于:
1、审查整个拆迁程序是否合法、完备;
2、如程序合法完备则可以动用司法强制力拆除被执行人房屋。目前来看,由于拆迁双方的争议较大,通过调和解决的余地较小,直接导致了法院受理拆迁案件日渐增多。
法院在受理、审判、执行拆迁案件过程中,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案庭应严把审查关。
1、对于拆迁双方当事人达成安置补偿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反悔并起诉的,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拆迁当事人未达成安置补偿协议的,应当申请房屋拆迁管理机关作出裁决;拆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起诉的,应当作为行政案件受理。拆迁当事人既未达成安置补偿协议又未经裁决而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对于拆迁执行案件,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政府行政强拆还是立案司法强拆,笔者认为,从节约司法资源和注重社会效果这两方面来看,一般应由被拆迁房屋所在地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为宜,而对于影响较大、必须启动司法程序的拆迁纠纷则由法院依法立案。
(二)审判庭应注重调解工作。
1、审判庭应组成合议庭审理拆迁案件,在查明事实,审查拆迁人拆迁程序是否合法、完备的基础上,着力做好当事人调解工作,依法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利。如多次调解不成,争议较大,则当判则判,当裁则裁。
2、一般不采取先予执行措施,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除非不先予执行将可能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不可弥补损失的,法院可以先予执行拆迁。除此之外一般不适用先予执行措施强制拆迁。
(三)法院强制执行拆迁应遵循的两项原则。
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部门应组成合议庭,了解案情,察看执行现场,摸清被拆迁人的家庭状况及思想动态,多做双方当事人的协调工作,并告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拆迁义务的法律后果。在多次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应做好执行预案,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强制执行前,必须进行一次听证。如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的行为危及执行现场安全或可能引发恶性事件、造成不良后果,则应果断中止执行措施,等危险情形排除后再行执行。
对妨碍执行、情节一般的被拆迁人,可予以司法拘留;对暴力抗法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维护法律的尊严。
1、实施司法强制拆迁,应慎用、少用。
被拆迁人拒不履行拆迁义务,虽然违法,但其性质与其他违法行为有所区别,被拆迁人很难意识到他原本合法的住房通过拆迁人一系列合法的程序后,已变成必须拆除的对象,所以在执行中应多做协调和解工作,尽量少用强制执行措施拆迁。
2、选准执行对象,抓住典型。
选择执行对象时,一定要考虑通过执行要达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通过个案的强制执行,以点带面,带动整个拆迁地块乃至整个地区拆迁的顺利开展,开创和谐、文明、科学拆迁的新局面。近两年来,拆迁工作出现了新的情况,极少数被拆迁人为了获取过高的拆迁补偿,为了共同的利益,有组织地抵制法院强制拆迁,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尽量想方设法将拆迁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孤立极个别拒不履行拆迁义务的被拆迁人。法院在选择强制执行被拆迁对象时,应基本符合以下条件:A, 拒不配合法院执行;
B,经济、身体状况尚可,却漫天要价,无理取闹;
C,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D,采取危险举动抵制拆迁或煽动其他被拆迁人抵制合法拆迁。
《物权法》即将施行,它更强调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均衡保护。对照《物权法》,笔者认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修改的时机已经成熟。总之,在处理拆迁纠纷时,应正确处理好公共利益、商业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又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如果利益攸关的各方都能从建设和谐社会、美好家园的大局出发,依法拆迁,文明拆迁,我们相信,所谓“天下第一难”的拆迁将不再变得艰难,城市的新形象将更加璀璨、辉煌。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房屋拆迁范围及规模不断扩大。在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大拆迁、大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便捷、公园开放、人居环境优美等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作为拆迁主体的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愈演愈烈,拆迁中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如何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拆迁纠纷已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当前城市拆迁纠纷产生的成因
首先,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2003年以来,由于城市居民对住房的需求逐渐旺盛,房地产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业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发房地产既能为企业本身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又向政府交纳了巨额的税收,增加了GDP;既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造福人民,又使城市的形象焕然一新,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因此房地产业列入各级政府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
房地产行业形势持续看好,但是城市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前几年开发旧城区所需的“净地”已是凤毛麟角,地处旧城区的企业已基本搬离,这些地块也几近开发完毕。开发商的眼光只能投向旧城区的居民老
小区及城市周边地区。但相对而言,老小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些地块属城市中心地块,虽然是居民居住密集区,地价高,综合开发成本较高,但毕竟老小区的房屋或是平房,或是多层住房,建筑面积相对于开发后的楼盘而言很小,而一经开发后的楼盘一般多为十几层到二十几层,不但面积大,而且商、办、住多用途,属稀缺资源,售价更高,利润也将更可观,所以开发商蜂拥而至。
开发商明知居民老小区的拆迁有一定难度,他们所以要开发老小区,除了同行竞争激烈、优质土地资源日渐衰减及追求高额利润的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开发商坚信有政府的支持及司法强制力的保障,没有拆不了的房屋。
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向政府部门申领房屋拆迁许可证后,即委托房屋拆迁公司进行拆迁,如被拆迁人不能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或达成协议后反悔,只要经过一系列程序(包括行政裁决、仲裁、诉讼)后,即可由政府行政强拆或由法院司法强拆。
作为真正拆迁人的房地产企业在开发一个地块前最关心的是能否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及被拆迁房屋、土地的成本以及经开发后能产生多大的利润,他们认为按现行政策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就已尽了拆迁人的义务,并未过多考虑拆迁中被拆迁人的民意及拆迁所带来的诸多具体问题如被拆迁人的就医、就业、子女入学等等。
而在拆迁程序中,政府对申领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门槛不高,尤其是政府拆迁管理部门缺乏对老小区拆迁地块内被拆迁人的生活状况、对拆迁的赞成度、拆迁给被拆迁人带来的显性隐性损失以及补偿安置标准如何接近实际等课题进行较深入的可行性研究,更谈不上将该研究成果作为是否符合发放房屋拆迁许可证的依据之一。
拆迁过程中一些拆迁人员政策水平低,做思想工作能力差,不愿多与被拆迁人沟通、谈心,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更多地把拆迁希望寄托于行政强拆或司法强拆。甚至有些拆迁工作人员以此威胁被拆迁人,造成拆迁双方情绪对立,矛盾激化。
其次,作为被拆迁人的主体-市民,住房象征着家庭的归宿和避风港,住房是家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财产。他们面对拆迁,心态非常矛盾。一方面,他们对自己长期居住的面积小、户型差、年代久、环境差的住房感到厌倦,迫切希望圆上自己一个设施齐全的、明亮宽敞、环境优雅的新房梦,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留恋旧房所具有的区域优势(如入学、就医、购物等)以及对故居多年的感情,他们不大愿意为搬入新房掏出自己不多的积蓄甚至幻想能通过拆迁从经济上有所得益。
所以被拆迁人普遍的想法是要通过拆迁使自己原有的房产增值,并对此有较高的期望值。随着拆迁旧城区地块的增多,以及市中心房产的快速增值,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老小区被拆迁人对拆迁补偿安置金额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有极少数人以维护自己合法居住权为由喊出天价,以至于拆迁难度越来越大。再次,围绕又好又快建设和谐城市的总体要求,政府把旧城改造、拆旧建新作为造福市民、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经济的一项民心工程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对此广大市民有目共睹。
一方面,房地产企业为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GDP的增长、改善了城市的形象、解决了大量的就业,等等,房地产企业自然对政府决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各级政府出于全局考
量坚定地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土地性质属国家所有,政府代表国家处分国有土地并且通过拆迁、收储、拍卖、出让国有土地给房地产企业,使国有土地增值并收益,同时又为地方财政创收,一举两得。
应该说政府在这几年的拆迁中,为和谐拆迁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措施,包括增加补偿标准,派出拆迁工作组协助拆迁,加强对拆迁的监督、协调,举行拆迁听证等等,尽量使整个拆迁过程公开透明,拆迁工作总的来说是健康有序、平稳发展的。
但是,政府在拆迁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应不断研究拆迁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出台新的政策。如加强对城市的科学中长期规划,避免随意修改既定规划导致房屋新建不久就惨遭拆迁;严格控制拆迁规模和范围;提高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门槛;拆迁决策前进行民意调查;提高拆迁补偿安置标准使之与市场接轨并更贴近实际;加强对拆迁人在拆迁中暗箱操作的监督并加大处罚力度;从拆迁人的拆迁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用于对有特殊困难的被拆迁人进行补偿,等等。
在拆迁过程中,拆迁人更多地考虑按法律、政策依据进行拆迁安置补偿,而被拆迁人则更多的强调自己是弱势群体,其合情合理的诉求虽不一定合法但拆迁人必须考虑,双方的争议焦点主要表现为双方对拆迁房屋的评估价值(包括权证面积与非权证面积、每平方价格、营业房与非营业房)、货币补偿标准、是否原地安置以及被拆迁人的隐形损失等几方面,由于争议的金额高达数万至数十万元,故纠纷的双方互不相让,而拆迁人为缩短拆迁周期,不愿做过多的调解工作,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以至于拆迁双方矛盾激化,甚至引发伤亡事件,既影响了拆迁的进程,又影响了社会安定。
一、资源开发不是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两者并非因果关系
近年来, 草原生态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锡林郭勒草原作为内蒙古草原的主体部分, 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是京津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在全国牧区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但是, 1999年至2001年连续3年的特大旱灾, 使几十年积累的生态危机集中爆发, 草原退化沙化加剧, 牧草生产能力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生态屏障功能明显削弱, 华北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 锡林郭勒盟生态问题引起了举国关注, 甚至是举世关注。重灾区牲畜因无草可食而大量死亡, 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遭受灾难性损失, 多数牧民不得不靠政府的救济度过难关。惨痛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 保护和治理草原生态环境, 已经成为一项极其紧迫的战略任务。但要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治理, 必须诊明病因, 对症下药。钱正瑛同志在锡林郭勒盟调研后得出的结论是:草原生态恶化既有大自然的因素, 也有人的因素, 但人的因素是主要的。
针对这一论断, 我盟及时对全盟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等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研究发现:长期以来, 锡林郭勒盟经济以单一的畜牧业为主, 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传统的农牧业经济。而工业经济发展一直非常落后, 改革开放之前的工业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家木器、银器、铁器、皮毛等手工作坊和小煤窑, 生产规模和能力很小, 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微不足道, 同时也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改革开放之后, 锡林郭勒盟工业经济得以壮大, 但总量仍相对偏小, 1978年全盟工业总产值仅为21661万元,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仍在50%以上。之后几年随着经济总量的逐年扩张, 全盟工业增加值的比例逐年提高, 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由1978年的第一产业比重过半调整为2000年的三次产业平分秋色, 基本上三次产业分别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比重。但即使这样, 到2000年全盟工业增加值仅为19亿元, 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承载的工业增加值为0.93亿元, 不足全国水平的3.7%, 特别是生态最为严重的浑善达克沙地和荒漠半荒漠草原当时没有任何工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畜牧业作为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 曾经为锡林郭勒盟争得了一些美誉, 如“牧业大盟”、“大牧区”等等。1947年农牧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6.8%, 1977年农牧业总产值仍占75%的比例, 直至20世纪末期农牧业主导经济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1949年锡林郭勒盟牲畜头数为164万头 (只) , 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牲畜头数的快速增长, 特别是“八五”、“九五”期间, 我盟牲畜头数实现超千万 (1989年) 后连年较快增长牧区人均占有牲畜数量、牧民人均纯收入一路领先, 到1999年发展到1810万头 (只) , 创历史最高水平, 草原生态恶化也达到了最严重的程度。1999年与1949年相比, 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口增加了3倍, 牲畜头数增加了10倍, 每只牲畜平均占有的草场面积由170亩减少到14.6亩。草地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 典型草原的载畜能力从不到10亩/羊单位下降到大于20亩/羊单位。在这种情况下, 大部分地区的畜群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 草地基本得不到陈草落地所形成的腐殖质补偿, 正常年景牧草基本被“啃光剃净”, 完不成生长发育周期, 营养物质的输出长期大于输入, 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干旱、风蚀、鼠虫灾害日趋频繁, 草原退化沙化趋势不断加剧。进一步追根溯源, 草原长期超载过牧是由于地方经济结构单一, 人的生存与发展过度依赖于对草原的直接索取, 而有限的草原资源已经不能满足这一方水土上的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对比长期以来锡林郭勒盟工业和畜牧业的基本情况, 可以充分说明草原生态状况与工业发展、资源开发没有什么大的关系, 而与牲畜头数增长有着紧密的关联。可以定论为, 在造成草原生态恶化人的因素中, 超载过牧是主要原因。而资源开发不是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或直接原因, 两者并非因果关系。
二、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关系, 继续推动锡林郭勒盟经济科学发展
不可否认, 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必然要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可避免的。开发矿产资源不能说对草原生态没有影响, 但是只要按照有关规定, 对采区进行复垦, 对生态的影响是很小的, 相对于天然放牧对草原生态的破坏来说, 更是小得微乎其微。只要把保护生态与推进工业化结合起来统筹谋划,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推进工业化, 通过工业化的发展来支持生态保护, 就可以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这是解决草原生态问题的治本之策,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必由之路。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正确看待, 并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决好草原生态问题, 关键是要把牧区过多的人口转移出来, 把超载的牲畜压下来, 减轻草原负荷, 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来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按照这一思路, 2001年以来, 锡林郭勒盟积极推进农村牧区人口的转移和传统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努力实现改善草原生态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双赢”目标, 并已初见效果。草原负荷明显减轻, 加之一些工程措施效果的显现, 草原植被覆盖度比2000年提高了十多个百分点。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转移农村牧区人口和转变传统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既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保障, 也需要有稳定的产业支撑。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才能不断提高对农牧业的反哺能力和对转移人口的产业支撑能力,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好草原生态问题。锡林郭勒盟和其他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锡林郭勒盟可利用草场面积是18万平方公里, 有20万牧民。简单算账的话, 可以认为一个牧民占有近1平方公里的草原, 人口密度并不大, 但是传统粗放的天然放牧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使草原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牧民增收也受到很大影响。从理论上讲每转移一个牧民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 就等于彻底解决了1平方公里草原的生态问题。虽然资源开发及转化项目开发本身直接吸纳的劳动力不多, 但与之配套、为其提供服务的运输、修理、建材、餐饮等行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能够吸引更多的牧民进城, 从而减轻人口对草原的压力。目前,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电厂一、二期4×60万千瓦机组正式建成投产, 该项目每年可实现工业增加值20亿元, 相当于2003年全盟畜牧业增加值总量;实现税金近4亿元, 税收相当于2003年全盟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 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 并且直接和间接地带动近5000名农牧民转移进城, 而与之配套只需一个年产1100万吨煤的露天煤矿, 占地面积只有5平方公里。例如, 锡盟胜利煤田煤炭储量达到224亿吨, 发展大型坑口电厂对于缓解京津地区电力紧缺, 优化华北地区网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神华集团拟采用高度节水技术, 在胜利煤田建设坑口电站群。据实地勘查测算, 采用一流的环保技术和节水设施, 在胜利煤田坑口建设高度节水的2台60万千瓦机组年用水量约为141万立方米, 配套露天开采燃煤可产生疏干水667万立方米;10台机组年用水量707万立方米, 配套露天开采燃煤可产生疏干水1168万立方米;16台机组年用水量为1131万立方米, 配套露天开采燃煤可产生疏干水2169万立方米。除用于发电外, 经过处理的疏干水还可用于煤田复垦等生态建设, 完全可以做到企业发展和生态改善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敢干事;不出事;平衡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五个年头,中国的经济建设及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变化正是在我们党中央领导下的集体带领着全国人民按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英明决策的理念及追求所达到的,党的一代代领导集体走着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终于带领着社会主义中国达成百年前先人们没有做到的事,中华民族又站起来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的成长令世界瞩目。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具体来说,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想干事、敢干事、不出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想干事、敢干事是事业之“事”、职责之“事”、为人民谋利之“事”。不出事之“事”,是党的纪律、法纪法规所不容、所禁止之事,是以权谋私之“事”,是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之“事”。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不出事,是党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之必然[1]。
想干事,是一个状态、一种激情,有了这种状态,干事创业就有了基础,有了这种激情,推进干事创业就有了动力。凡事,想干了,才会有希望;不想,则一事无成。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获得权力就获得责任,获得权力就获得干事的义务,不想干事的干部,不是称职的干部,也不是负责任的干部,因此,想干事,就必须要有好的精神状态,有一种对党、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在实际工作中,敢干事就是遇事敢于负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心中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作风、锲而不舍的韧劲,增强干好工作的内在动力。能干事,关键是要有执行力、操作力,把工作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就必须与当前的工作相结合,使工作更富有创造性,思路更具有前瞻性,发展更具主动性。
我们对通过提供机会而发现的优秀人才、通过公平的竞争机制而涌现出来的佼佼者,要打破常规,及时使用,把他们用在最适合展现其才干的岗位上。只要有真才实学, 想干事、能干事,只要心里装着人民、被群众所认可, 就不应受年龄、资历、学历的限制, 就要唯才是举、唯才是用, 让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他们的辛勤耕耘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不出事,是一条底线,一种坚守。“不出事”与“想干事、能干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有些领导干部不是不想干事、不能干事,而是因出事而失去作为舞台、失去想事、干事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出事,是想事、干事的资本。不出事是领导干部的底线、必须坚守。做到不出事,一方面要加强修养,提升素质,以思想防线维护制度底线;另一方面必须增强制度意识,了解制度、学习制度、运用制度、坚守制度、自觉地在制度约束下行事。习总书记说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情况新考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党性修养,干干净净干事,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必须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党员干部要做到干干净净干事,最根本的是要加强修养、提升境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既要治贪,又要治庸、治懒,坚决不能让我们的事业耽误在贪官、庸官、懒官手中,不能让庸庸碌碌的人在其位,却不谋其政。
古人云: “国家大事, 唯赏与罚。赏当其劳, 无功者自退; 罚当其罪, 为恶者咸惧”。治庸、治懒, 必须树立以贡献论英雄、无功就是过的理念。要制定和落实目标清晰的责任制, 将每个岗位的责任具体化, 切实解决各项任务“谁来落实、怎样落实、何时落实”的问题。要制定和落实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对工作干得好的部门和个人论功行赏,对迟迟不能落实任务的予以处罚,真正做到功过分明, 绝不能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切实改变只奖不罚、“有教无诛”、“只教不诛”的现象。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改革进行到关键的时刻,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在工作中思想要解放,要敢于冲锋在前,敢于做先人所没有做过的事,敢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还在谨记坚守一个底线,坚守在党纪国法的约束下,清清白白做人、做官,做到了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就能够成为一个真正能为人民干实事的合格的好干部。
参考文献:
【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推荐阅读: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2-03
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07-20
正确处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12-21
《正确认识安全与经济的关系》09-29
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关系12-22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健康发展10-17
正确处理学生宿舍人际关系12-05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06-12
如何正确有效的引导宝宝学习07-22
如何正确有效的自己学习韩语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