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地理学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所谓区域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地域的条件、结构、体系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条件,部门地域结构和经济区与经济地域体系等三方面内容。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区域经济地理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区域经济地理学论文 篇1:

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思想发展特点学科性质与创新领域

一、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思想发展特点

1.区位论的发展对学科的深刻影响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在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现代生产方式的革新使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危机的出现与企业对最大利润的追求,合理产业布局与最佳区位选择成为发展前沿:由最佳产业区位的选择走向“企业生产区位—市场区位”的相结合,如19世纪初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20世纪前半期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研究等,有关区位论与区域经济的研究引起经济学、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注意,导致区位经济学的直接形成。

二战后,区域经济的研究由单一厂商区位决策向地区总体结构优化、由抽象的纯理论模型向区域的应用性模型、由利润最大化向效用最大化、由部门区位向区域总体均衡及各要素的影响方向发展。区域经济的总体研究方向分为应用经济学的区域科学方向(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分析方向(区域经济地理学)。

2.区域问题将学科推向应用领域

1920年以后,全球经济危机与市场两极化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区域问题突出,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提出了诸多理论:老工业区的结构性衰退、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赫希曼的“核心—边缘论”等,这些思想受到二战后国家干预的宏观经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在区域经济学(区域科学)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共同做出了突出贡献,如艾萨德、胡佛等。

1960—1970年,世界迎来了新一轮的区域问题——世界和各国的贫困与发达地区的矛盾,这引起了地理学家与经济学家对传统生产布局理论、市场体制下的国家干预思想进行反思,区域均衡發展问题(如区域开发与规划、区域政策、区域管理等)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罗德温、布代维尔和赫希曼等经济学家逐步将195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经济含义推广到地理含义。

1980年以后,世界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和一体化发展趋势,地理学家与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理论,如点—轴系统理论、梯度(反梯度)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动态监测等。

3.学科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地方经济主体得到确立,发展战略由速度型、粗放型转向效益型和集约型,取得了巨大成绩:经济重心大规模东移和南移,由沿海向内地梯度推移转向全方位开放与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与机制复杂化,新兴工业地区和增长极发展迅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引进外资加大,由产业经济增长机制转向以区域经济为主体的增长机制,地方性力量得到大力培育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因。

与此同时,区域问题更为严峻——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地方保护主义日益明显、区域分工不明确与产业结构趋同、老工业基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与相对萎缩、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缺乏有机配合等,这集中体现在国家整体的产业结构失衡和生产布局不合理上。

因此,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一直面对着几大问题:①欧美等发达国家区域科学、区位论、社会学等在二战后得到迅速发展的启示。②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落后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又存在研究内容庞杂、缺乏研究深度和理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学科的继承与创新提上日程。③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地理学解决具体区域问题的能力受到怀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症下药、手到病除”就成为学科发展的追求。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地位

1.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950年以来,世界与区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1990年以来,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与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广大发展中国家与落后地区积极寻求适宜的发展道路,一些高度计划经济的国家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向,广泛的区域实践与现实要求、经济学的创新发展等使具有浓厚区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向交叉性边缘学科日益发展。

在新的人地关系思想——“地球表层系统”思想的指导下,突破了苏联区域地理学体系的束缚,把区域自然地理和区域经济地理的内容结合起来,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明确了两者间关系的性质,初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科新的理论框架体系,形成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地理特色。

经济学不断推陈出新的理论陆续被吸收到区域经济地理学中,面对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区位论、新经济地理学等新老学科的挑战,在地理科学内部以及与地理科学外部其它学科之间走向新的学科交叉,向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活力的边缘性学科发展。区域经济地理学不再满足于地理条件的描述和分析,而是创新性地应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运行等方面的理论来解释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经济外部性理论解释地理环境恶化、区域发展关联,运用成本与利润理论解释经济的地理分布和空间扩散。区域经济地理学对“资源”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自然资源,而是包括资本、技术、劳动等传统资源以及体制与制度、对外贸易、信息技术等新经济因素在内的、具有更宽泛涵义的资源,并将它们归结到生产要素和比较利益的经济学角度加以思考。

地理科学模拟技术、地理现象科学表达方法的巨大进步使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成为区域认知、分析并预测地球表层系统各要素运动过程的有效工具。在区域现象分析、症结诊断、动力机制识别和表现方法手段方面的不断进步,使区域经济地理学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地方政府主导下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重新迅速崛起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地理科学和经济科学不断关注各种区域经济现象,努力发掘其中的理论内涵,力求紧贴实践,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从地理科学体系中成长起来的我国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基本上形成了与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相符合的理论和思想,成为国内研究区域发展的特色学科之一。

2.区域经济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按照主要研究方向大致可将地理学划分为五个研究方向或领域:①区域(空间)方向——区域(空间)地理学。通过对各地理要素(自然、人文等)在特定区域的组合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该区域的结构、功能、特征及时空规律,从而把握区域内人地之间的作用机制。这是地理学的最基本研究方向,是地理学长期以来研究的核心领域。②理论方向——理论地理学(通论地理学、普通地理学原理等)。从理论上探讨地理环境各构成要素的作用、功能及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地理环境的结构、特征,探讨不同层次地理环境的时空(分布、变化等)规律,探讨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学科体系、方法论、学科发展史、学科哲学基础等重大理论问题。内容上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两大学科。③历史(时间序列)方向——历史地理学。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从时间序列揭示地理环境演进过程。④应用方向——应用地理学。实用性较强,是地理科学体系中最活跃、最有发展生命力的一个研究方向。⑤方法论学科领域。为地理科学研究提供方法与手段的支持。

由表1可见,区域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科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表现为:①在地理科学内部具有跨分支学科性质,与其相关的分支学科有: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等;地理科学外部又与经济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经济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技术科学等,体现了交叉学科性质(表2)。②充分体现了地理学发展中对区域“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科学研究。③在区域实践、区域决策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④在地理学教学与人才培养中,相对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而言,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提高课程,其理论与方法论是从事经济地理研究的基础,能够引导学员加深对国别地理与区域地理的理解,同时,区域经济地理学更是一门应用课程——涉足热门专业如金融、贸易、信息等,能够增强区域意识、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区域发展实践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三、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与创新领域

1.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传统地理方向与经济方向的进一步融合

区域综合性与差异性是进行区域研究的基础,解决具体的区域实践问题是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归宿。传统的地理方向必须坚持,但其经济方向也将加强。

●传统方法与新技术及新手段的有机结合

作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地域(区域)及经济地域系统极其复杂,表现出非线性、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具体区域问题决非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传统研究方法与新技术、新手段的有机结合必将使学科成长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描述—解释—解决”区域发展问题(如规划、预测、管理与设计等)的“实用”学科。

●多层次教学的指导作用

区域经济地理学在提高中外区域地理和中外经济地理的理论水平、学科水平与教学水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应不断发挥学科在培养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专家和专家型领导方面的骨干学科作用。在培养方式上应注重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远程与网络教学等的研究与应用,注重不同层次的在校培养与网络培养及函授等相结合。

2.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创新领域

●基于方法论与学科交叉发展的理论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创新为对区域差异性、区域功能性的科学认识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手段,区域发展实践对不同地域功能的科学认知与科学表达的迫切要求必将促使学科方法论的不断发展。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要求学科坚持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不断丰富学科理论。这表现为地理学科内部各学科的相互交融,以及与外部学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位论等,及其与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交叉渗透。这些学科在参与经济实践方面富有成效;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方面走在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前面;在理论与方法论上不断推陈出新,中外有关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区位论等方面产生了众多的理论与科研应用成果。因此,其它学科的重大理论突破必将带动本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学科理论与方法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面向区域实践的内容创新

我国差异巨大、类型多样的各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要求学科不断进行广泛的区域实证研究,不断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与不同空间尺度的具体区域问题紧密结合,不断地进行理论总结,增强学科理论发展的预见能力。

因此,学科应突破传统研究模式,拓展实践领域,如全国与地方各级经济区划、城市与区域规划、国土开发与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工业与农业综合布局以及重大项目论证、投资评估等。学科应坚持在面向广阔的实践领域中探讨学科发展的途径,如对区域发展的规划、管理、预测与设计等。同时,紧跟世界潮流,把区域可持续发展纳入学科新研究领域。

●满足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创新

在地理教学体系中,区域经济地理学作为交叉性边缘学科与理论提高课程,是区域地理等课程学习的基础,其重要作用显而易见。我国不同区域发展的内在动力普遍需求学科的推广与普及。因此,在教学体系中,不但要在地理学的教学中加以安排,在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教学中亦应给予广泛重视,尤其是在综合性高等院校更应如此。▲

作者:王荣成

区域经济地理学论文 篇2: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备受西方主流经济学瞩目。新经济地理模型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不仅重新诠释了传统的生产的空间区位理论,而且也为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方法。本文在对新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进行述评后,着重分析了该理论对中国区域发展的解释,最后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学对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生产的空间区位;地区差距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克鲁格曼等人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探讨主要围绕着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这一主题来进行。而决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将处于聚集状态还是分散状态,主要看促使产业地理集中的向心力和削减产业地理集中的离心力两者谁占据主导地位。促进产业地理集中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和纯外部经济性。促使经济活动分散化的离心力量包括:要素的不可流动性、地租和纯外部非经济性。

新经济地理研究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第一,将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和不完全竞争引入模型。克鲁格曼在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某些技术技巧提出一个既包含规模报酬递增又包含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来解释经济的空间结构。第二,将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引人模型。克鲁格曼将保罗·萨缪尔森(1952)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固定比率运输成本假设引入模型,即任何运输商品仅仅有一部分在运输中消耗掉,从而巧妙地回避了以上两个问题。这不仅避免了模拟一种附加产业的必要性,而且因为任何两个区域之间的运输成本一直为价格的一个固定份额,进而使得不变的需求弹性的假设得以保持,将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的市场结构和固定比率运输成本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三,将过程的演进性引入模型。新经济地理模型将要素移动看作是对区域进行选择的博弈行为,在此博弈中,不是进行静态的预期分析,而是进行更高级别的演进博弈论分析。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三个主要模型

(一)中心一外围模型:制造业区域聚集的原因

中心一外围模型通过将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制造业份额与工人的流动份额加以内生化,得出地区生产结构随运输成本的变化而呈现出非线性关系。当运输成本很高时,微弱的规模经济以及在制造业商品上低的消费份额将阻止产业的地理聚集,刺激制造业部门选择靠近消费市场的区位进行产品生产,所以产业将在两个区域均匀分布。当运输成本降到中间水平时,企业将在某一地区形成聚集。这是因为,在运输水平处于中间水平时,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最强:一个地区的市场需求越大,由于存在较强的规模经济、价格指数效应以及累积循环因果效应,该地区的制造业份额也越大,商品的价格指数也就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越高,也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地区工人,该地区的市场容量将会进一步变大;由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就会进入该地区。在此情况下,两地区的对称经济结构变得不可持续,于是制造业就由世界经济中原来的均匀分布逐步演变成一种核心一外围的经济结构。与此同时,核心地区的制造性份额也就大于外围地区的份额,从而该地区也就变成了一个制成品的净出口地。在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的情况下,企业是进一步集中还是开始分散,要看分散化力量和聚集性力量谁居主导地位,当运输成本降到使分散力量占主导地位时,企业就不必接近市场布局,产业就可能会出现分散化。

该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一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

(二)历史与预期模型:产业聚集的路径依赖

为了考虑初始条件,该模型引入了劳动力在部门之间转移的调整成本。劳动力的转移决定也就变成了一个投资决定,这不仅取决于目前的工资差异,而且还取决于未来的预期工资率。但是未来的工资率取决于其他工人的决定;如果每个人预期许多工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由规模报酬不变的C部门移动到具有外部经济性的x部门,即使没有相对工资率的直接效应,也会增加从C部门移动到x部门的吸引力。没有预期,一个人就不可能有动力,一旦存在有一定作用的预期,这种模型中就存在自我实现预期的可能。该模型的分析发现,历史与预期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基本的经济结构,特别是调整成本。

历史与预期的相对地位,仅仅取决于三个参数:贴现率,外部经济力量和调整速度。通过分析得知,如果贴现率足够大,历史将占优于预期。也就是说:如果贴现率很大,个人将不太关心其他个体的未来行为,这将排除了自我实现预期的可能性。如果存在一个小的外部经济力量,那么经济的外部性就小,也就没有足够影响决策的交互力量,当然也就消除了自我实现预期的可能性。如果经济的调整速度很慢,从长期来看,无论存在什么样的预期,要素报酬将接近目前的水平,要素的再分配也是紧跟着目前的收益,因而历史也就一直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区域专业化模型:专业化导致地区间真实收入差距扩大

该模型是从产业之间的垂直关联、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这三个方面来研究产业区域专业化形成情况的。从产业之间的垂直关联度来看,需求所致的产业的“后向关联性”和成本所致的“前向关联性”是促进产业聚集和区域专业化发展的两种力量。

从运输成本角度来看,经济的聚集与分散取决于运输成本的水平。由于假定两个国家之间的初始运输成本很高,“后向关联性”、“前向关联性”和市场力量还不够强,还不能够导致聚集。而当运输成本处于中间水平时,每一个产业将倾向集中于一个国家。当运输成本降到低于某些临界水平时,区域专业化和差异化的动态进程将发生。最终,每一个产业将完全集中在一个国家,仅仅只有聚集均衡。

区域专业化模型的结论是:需求所致的“后向关联性”有利于区域专业化,成本所致的“前向关联性”对区域专业化也具有促进作用。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产业聚集的程度越强。而一体化和专业化将使保留在非专业化的原产业的工人遭受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以及调整痛苦等损失。

三、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解释

(一)历史与政策因素在改革开放早期对产业聚集起了决定作用

在改革的初始状态,产业的分布是由计划部门决定的,分布的差距不是特别突出。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如果贴现率高、外部经济力量小、调整成本

小,则历史起决定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外部力较小,调整成本也较小,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相对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从而决定了制造业在这些区域的聚集,在东部沿海省份出现了一些制造业企业集中的地区。

在改革开放之初,东部沿海的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农村地区与中部的农村地区处于同样的状况,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珠三角大量引进外资,带动外资企业进人该区域,还产生了大量合资企业;在长三角,特别是江苏,乡镇企业大发展,产生了众多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的进入和产生,使得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产品数量和种类大幅增加。制造业份额大幅提高,促进当地区域快速发展。

(二)企业进入的三种效应加速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聚集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农产品是完全竞争的,而制造业产品则是垄断竞争的,制造业企业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特别是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高。因此,先发展制造业并有聚集趋势的沿海地区在全国发展速度加快,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提高,使得这些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相对更快。在政策因素作用下,预期的作用越来越强,企业也就越来越多地进入该区域。

东部沿海享有国家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加上其产业集中的现有程度和市场需求的规模,许多跨国公司在东部地区投资建厂,内地的一些企业也向东部地区转移,而一个大企业进入一个地区会产生三种效应:一是价格指数效应,二是需求后向关联效应,三是成本前向关联效应。需求效应和成本效应使得地区企业的利润得到提升,因而加强了聚集的倾向。

根据王小鲁和樊纲计算,东部一直是资本净流入,多数年份超过2000亿元。中部每年有几百亿元的资本净流出。西部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是资本净流入,后期突破了1000亿元(不包括外资)(王小鲁,樊纲,2004)。与资本流动相伴随的是企业的进入,可见企业进入东部地区,大大加剧了该地区的产业聚集,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更加落后。

(三)劳动力跨区域流动进一步促进了产业聚集

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是存在聚集倾向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新经济地理模型引入了产生聚集效应的机制:劳动力流动和中间产品投入。劳动力流动不仅为产业集中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带来对当地产品的需求,扩大了市场。改革开放过程中,对劳动力流动的管制日益放松,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由中西部流向东部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和小城镇,这大大促进了产业的聚集。

由于历史和政策因素,出现了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领先于内地形成优先发展的势头,珠三角和长三角形成了产业聚集的趋势,企业大量集中,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在初期是吸收本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后期是吸引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企业利润不断提高,又吸引更多的中西部的资本和企业转移到该地区。新经济地理学还考虑了中间产品,企业的进入和集中还增加了中间产品的需求,就是说每种商品的需求不仅来自于消费者(工人),而且来自于企业。企业的进入大大增加了对当地产品的需求,有利于聚集的产生。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在全国6万多农户抽样调查基础上进行的推算(见2002年报告),截至2000年,农村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总数为1.13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3.6%。跨省流动劳动力(外出半年以上)约为2 825万人,其中90%来自中西部(中部56%,西部34%);82%流向东部地区,而且主要是流向城镇。最主要的劳动力流人地是广东,占全国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总数的一半。其他主要有浙江、上海、北京、福建、江苏。这6个省市加起来占跨省农民工的3/4。主要的劳动力流出地有四川、安徽、湖南、河南、江西、广西、重庆等,它们占了跨省流动劳动力来源的77%(王小鲁,樊纲,2004)。王小鲁、樊纲提出: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劳动力转移,当然也对输入地的就业状况产生一定的压力。不过,外来劳动力从事的工作大多数仍然是东部地区和城镇居民不愿意从事的脏、累、苦、低报酬的劳动,因此对当地就业的替代率显然远低于1。他们填补了市场空缺、活跃了当地经济,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所引起的产业在空间上发生转移与聚集的机制,是引起地区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2004)实证描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对中国产业聚集的影响。他们的结论是: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跨省流动对沿海地区的产业聚集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又减缓了自身的工业化进程。

(四)运输成本的降低也促进了产业聚集

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运输费用降低有利于产业聚集,企业倾向于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区域进行生产,因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需连接,市场需求在企业集中的区域更大。企业的集中增加了对工人的需求。在劳动力流动有障碍时,企业集中地区的工资会上升,企业成本提高;当劳动力自由流动时,如果地区间运输成本很高,商品在区域内流通就会节省运输费用,就会形成“交易聚集”,就是说,出于节约运输费用的目的,企业向某一市场需求较大的地区集中,从而形成聚集。但是随着区域规模的扩大,工资、租金、利息会不断上升,成本提高,当成本提高到大于运输费用的节约时,一些企业就会向边沿地缘地区转移,出现分散化。这与科斯论述的交易费用的节约是企业产生的原因有些类似,运输费用的节省是产业聚集的原因,而随着区域聚集规模的扩大,区域内企业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当成本上升超过运输费用的节省时,企业向外转移,区域可能出现分散化。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特别是修建了非常多的高质量的高速公路,使得区域间运输时间大为缩短,运输成本相对于产品价格的上升而下降了,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下降了,区域的制造业就加速发展。

(五)区域专业化会加剧地区差距扩大

新经济地理学区域专业化模型的结论是:需求所致的“后向关联性”有利于区域专业化,成本所致的“前向关联性”对区域专业化也具有促进作用。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产业聚集的程度越强。而一体化和专业化将使保留在非专业化的原产业的工人遭受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以及调整痛苦等损失。

东部地区在某些产业上比中西部具有更强初始地位,它们存在积累的优势,能够提供一个较大的生产中间产品的基地,使那些中间投入占成本比重较大的最终商品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这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并出口到其他市场。又由于东部地区较大产业可提供较大的市场需求,中间商品生产者发现集中生产较大规模的产业对他们来说是有利的,因此,产业将向东部地区集中。

中西部地区非专业化生产的产业将萎缩,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性将降低,加上东部地区不断增长的产业使有效竞争日益增加,一体化和专业化将

使保留在非专业化的原产业的工人遭受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以及调整痛苦等损失。

当地区一体化水平非常高时,产业将从核心区向外围区域扩散,地区一体化与产业聚集呈现出典型的倒“u”字型曲线关系。这对中国地区差距有直接启示意义,当地区一体化水平处于中间水平时,地区间可流动的要素所导致的产业聚集最容易发生,此时地区差距也最大。就是说,要素流动性越高,越有利于产业聚集,专业化程度越高,地区间收入差距就越大。

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要素流动性越来越高,这对发达地区的产业聚集十分有利。而且,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快速发展的地区就成为集中的制造业地区,而非专业化地区生产将萎缩,地区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四、新经济地理学对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启示

其一,必须加强地区间转移支付力度。那种认为市场会自动消除地区发展非均衡的说法离中国的现实还很遥远,要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至趋近于0。一体化程度非常非常高,才有这种可能,这不是短期内可以达到的。中国区域发展的差距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历史和政策因素,因此,解决问题也要考虑政策因素,加强转移支付力度。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发达地区对利用落后地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回报,也有利于扩大发达地区的产品需求。

其二,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聚集。产业聚集使得区域制造业份额上升,从而会加快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如何创造“软环境”使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向当地城市转移可能是中西部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拥有自己的强大制造业,东西地区的制造业份额才有可能趋同、地区差距才有可能缩小。

其三,中西部发展要大力引进大企业。大企业的进入会产生三种效应:价格指数效应、需求后向关联效应和成本前项关联效应,这些效应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产业聚集。

其四,大力降低运输费用和交易费用。首先要降低区域内运输费用和交易费用。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低运输费用和交易费用有助于工业集中于该地区。如果区域内运输费用和交易费用的下降相对于区域间运输费用的下降占上风,则该区域在工业增加值的份额就会上升。如果区域间的运输费用极大地降低,将鼓励工业分散分布。

其五,中西部地区应加强人口的集中。新经济地理的一个观点是,工业更容易在市场大的地区聚集。其他条件相同时,如果不同地区的人对所有产品的偏好是相同的,且所有的工业品都可以在不同地区购买,只是不同地区在每一产品上的交易和运输费用不同,在地区市场的大小与该地区的人均收入正相关。人均收入越高,区域内市场规模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人口多的区域的工业品市场大。一个地区在全国工业增加值中的份额将与该地区的人均收入、人口规模和交易、运输条件所产生的集中效应正相关。

作者:宋德勇 张文斌

区域经济地理学论文 篇3:

功能冲突视角下的房地产业用地规划研究

【摘要】房价上涨受供给需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业的过快增长使得住宅用地规模扩大,压缩了商服用地空间,造成区域土地功能冲突。从用地规划角度,解决土地财政及保证房地产业有序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合理控制住宅用地规模,增加商服用地供给规模。

【关键词】功能冲突 房地产业 土地财政 规划

房地产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持续升温,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虽然屡次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紧缩性调控,但房价依然持续上涨,房价过高已成为影响普通民众生活质量及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因素。

一、房价上涨的原因分析

(一)房地产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供求关系始终是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从需求方面看,一方面普通居民的住房需求增加,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居民收入逐渐增加,老百姓“买房置地”的观念根深蒂固,民众的住房刚性需求不断增强。2013年6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将“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作为房地产调控中的政策要点,这也体现政府对刚需购房群体的关注;另一方面,房地产作为投资品需求强劲,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实行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央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市场流动性增强,鉴于房地产行业的技术和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在资本的趋利性作用下,大量的货币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投资需求旺盛。从供给方面,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业产品供给结构的失衡。目前,在房地产开发的产品中,商品房的供给占绝大部分比例,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比重非常低,使得其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据建设部门统计,2007年10月,在40个重点城市新上市的商品住房中,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积所占比重为25.77%。

(二)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是房价过高的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长期以超过10%的速度进行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驱动。然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进而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向全球蔓延,使得出口放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为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扩大投资力度,我国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政府购买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逐年加大,財政支出的增长规模大大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规模,政府财政赤字现象严重,政府债务负担在不断加大。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债务27.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19.94万亿元。政府债务负担沉重,债务违约风险增加,倒逼政府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增加财政收入。事实上,一方面土地出让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之一,2012年,全国土地出让金为2.6898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2.94%。另一方面土地出让也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便捷途径,我国土地国有或集体所有制决定了政府享有绝对的土地审批和控制权,地方政府往往更倾向于通过出让更多的土地或提高土地价格来增加财政收入,以此减轻政府债务负担。2012年四季度末,全国105个主要城市综合地价为每平方米3129元,同比增长2.6%。土地价格上涨导致房地产用地成本增加,房地产建设用地成本在房地产总成本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这样就顺势推高了房地产价格。

二、房地产扩张导致的土地功能冲突

(一)土地功能冲突

土地功能是指土地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承载的功效和职能。土地功能具有多样性,其大致可分类为:一、作为“建设用地”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空间载体;二、作为“农业用地”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粮食资源;三、作为“生态用地”承担区域生态屏障功能。一般而言,自然条件较好的土地,其开发利用成本往往比较低,所以,环境适宜性和经济适宜性使得土地的利用方式趋于空间选择的一致性。土地功能及其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土地利用主体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土地利用行为主体在具体区域空间范围内,以自身利益为导向,对土地利用的相对最优空间选择进行博弈,他们之间的竞争使得强势的利益相关者挤占区域内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空间,弱势的利益相关者的空间将逐渐压缩,当压缩程度超过一定的范围致使其功能受损时,就产生了土地利用的功能冲突[1]。

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高于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也高于国际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国际房地产平均利润率为5%~8%,而我国房地产行业利润率却高达35%左右。在土地利用主体博弈方面,房地产业属于强势的利益相关者,不断挤占其他产业用地空间。2012年国有建设用地结构中,住宅用地占16.1%,商服用地占7.2%,工矿仓储用地占29.5%,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占47.3%①。商服用地比重偏小,住宅用地比重偏大,造成了“建设用地”功能内部的土地利用结构冲突。

(二)房地产扩张致使土地功能冲突的危害

房地产扩张导致的土地功能冲突主要表现在房地产业用地面积的不断扩张,住宅用地表现尤为明显,压缩了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等空间规模。其危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房地产业的高利润诱发开发商大肆圈地,盲目扩张,利用土地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二是阻碍其他产业发展,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房地产业用地扩张,土地价格上涨,使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产业用地成本增加,不利于其充分发展,客观上容易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畸形,威胁到区域产业结构体系的完整性;三是政府陷入“土地财政”困境,不利于财政收支良性互动。政府收入来源中,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产业所纳税额与房地产业相比,更具有丰度和可持续性,土地功能冲突阻碍了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政府税收的可持续发展。

三、合理规划房地产用地结构,减少土地财政依赖是保持房地产市场有序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减少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保持房地产市场有序健康的关键。由于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率偏高,债务杠杆化程度高,使得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利用土地储备金制度,扩大住宅用地的供给,商服用地空间相对压缩,造成土地利用功能冲突。为了走出“土地财政”陷阱,政府应该扩大其他产业方面的财政收入来源,而不仅仅依靠土地出让金。从土地利用规划方面来讲,就是要压缩住宅用地的供给,扩大商服用地的规模。这样能充分发挥“建设用地”商服功能的发挥,商业服务业具有产值附加值较高、土地利用集约、技术扩散能力强等特点,其功能的良好发挥在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同时增加地方政府财政的收入,这样就能减少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减轻债务负担,摆脱“土地财政”陷阱后,政府才能从长期利益考虑,对房地产业实施宏观调控,并对其用地进行合理规划,最终使房地产业走向有序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四、房地产用地规划具体思路

合理进行房地产用地规划,避免土地功能冲突,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摆脱“土地财政困境”其具体规划思路如下:诊断土地利用现状→预测房地产用地供需量→确定规划原则和目标→调整房地产用地结构与空间布局→制定并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建立规划实施的反馈监管机制。

五、结语

当前房地产过热,房价高涨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陷入了“土地财政”的困境,房地产过度开发,住宅用地规模增加,挤占了土地利用的其他功能,尤其是商服用地规模较小,造成了土地功能冲突。走出该困境的有效途径就是政府在用地规划中减少房地产用地规模,增加商服用地规模,让工商服务业成为政府财政收入来源,这样既能使财政收入结构合理,房地产业发展有序健康,同时也能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障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13年)。

参考文献

[1]王文刚,庞笑笑,宋玉祥,陈小红.土地利用的区域问题与区域间功能置换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2.9(22):68-73.

[2]严金明,刘杰.关于土地利用规划本质、功能和战略导向的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2.2(26):4-9.

[3]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4—251.

作者简介:王勇(1991-),男,汉族,江西临川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

作者:王勇

上一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