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精选12篇)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珠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比较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1.运用地图、文字和图片材料归纳总结松嫩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异同,通过分组讨论解决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文字,图片资料进行总结归纳、比较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2、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观点。
3、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和变化的。
二、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景观图片、中国四大干湿区图等。
五、教学过程:[教师创设各种情境启发问学生----学生看书和图分析、讨论、思考、回答]导入:北方地区那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与我们高州地区一样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差异?(学生谈一谈)
所有的这些差异我们都可以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中得到答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从课题中找出两个关键的词语。(地理环境和区域)
(一)提问学生:什么是地理环境?(大气、植被……)
(二)、什么是区域:(图片:南亚和意大利)
1、区域的内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区域的分类:
按性质分(自然区域、经济区域、社会文化区域等);按规模分(大型、中型、小型)等等。
3、区域的特点: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和可变性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由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下面我们通过以下案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设问:珠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两地的生产和生活差异显著,你能描述两区域的人文地理环境差异并从地图中找出两者
差异的主要原因吗?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珠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对比表和珠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表。总结:产生两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差异。(图片:两区域的简图)珠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对比
珠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四)、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材料:深圳30年的发展变化)
1.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初期阶段(农业社会)——成长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
2.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地理位臵、资源环境(基础)、技术力量和产业结构(五)、方法归纳: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要分析两个区域差异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在教师启发下归纳如下:
第一步: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臵、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
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标绘制等
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区域经济分析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第四步: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六)、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地理位臵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人类活动的差异
区域差异(对比分析法)
区域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不同
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决策者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问题及均衡问题, 也是研究理性主体的决策者之间冲突及合作的理论。博弈论试图把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数学化、理论化, 以便更精确、更抽象地理解其中的逻辑, 从而对实际应用提供决策指导。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统一。但现有市场环境下, 环境资源没有被市场所涵盖, 没有所有权, 没有价格, 因此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过度使用环境资源, 把本应自己支付的成本转嫁到别人 (包括子孙后代) 身上。尤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同利益主体为追求各自利益, 造成自然资源不合理地被过度开发利用, 导致环境被污染、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退化等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致使地区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与区域整体发展最优很难实现。这些不仅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一)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
中央政府追求的目标是使资源在空间优化配置, 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实现地区间相对均衡发展。而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标一般仅是辖区范围内经济发展。从理论上来说, 不论是中央政府, 还是地方政府, 都应该考虑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但前者可能更关注整个宏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而后者关注的区域仅限于地方, 这就出现了目标冲突问题。不仅如此, 地方政府甚至忽视环境问题, 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这就使得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关系不得不予以足够的重视。
中央和地方博弈关系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度。地方政府也是“经济人”, 它也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它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它的工作尽量要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认可。当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发生矛盾时,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讲, 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评价指标——当前利益。因此, 地方政府在区域政策制定上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甚至出现以较大的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小幅增长。而地方政府以“下有对策”作为执行政策, 其主要原因在于抵制政策将获得大于执行政策的期望收益。因此, 中央政府应积极改变博弈参数、引导博弈方向, 推进政策制度体系创新, 实现有利于政策执行的博弈均衡。这就需要进一步整合中央和地方利益, 进一步健全监控和责任追究制度, 进一步完善政府间信息沟通机制, 进一步转变政府政绩考核导向, 进一步确立地方政府“执行文化”。
(二) 地方政府间博弈
产业政策的发展提倡专业化和协同化, 地区间因为资源禀赋不同, 在产业分工中扮演了不同角色。问题是:如果落后区域想打破原有分工或是想在原有分工中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地位, 而有此愿望的区域又有多家, 且彼此条件类似, 那么区域政策的制定该做何考虑?
假设甲、乙两区域毗邻某湖泊, 甲、乙两地方政府都可选择依托湖泊发展能耗大、污染高但能为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税收的产业。甲、乙两地都有两种策略 (发展、不发展) , 实施不同策略会带来不同结果, 如图1所示:
赢得矩阵表示, 实施不同策略会给甲、乙两地带来不同的效用, 假设该效用主要体现在对各自区域GDP增长率的贡献上, 这与各地政府把追求GDP增长率作为地方政府主要工作目标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该赢得矩阵的含义是:
1、甲地发展高污染产业、乙地不发展, 甲地的效用为10, 乙地的效用为0。
2、甲、乙两地都发展高污染产业, 甲、乙两地的效用都为8。
3、乙地发展高污染产业、甲地不发展, 甲地的效用为0, 乙地的效用为10。
4、甲、乙两地都不发展高污染产业, 甲、乙两地的效用为0。
从上面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 甲、乙两区域最优策略的纳什均衡点为 (8, 8) , 即甲、乙两区域为追求GDP增长率都发展高污染产业, 尽管其结果是破坏了环境, 而且会引起邻近区域的模仿, 但发展胜于不发展, 结果是出现“公地悲剧”现象。
(三) 地方政府和区域内企业博弈
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目标函数不一样, 环境保护权益性博弈也将是一个重复演进的长期过程。“环境保护”这种正外部效益很强的公共物品的提供是低效率的, 容易出现市场失灵。这就需要代表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的政府出面干预, 通过定期、不定期地制定各种政策、法规和环境标准, 督促企业采取达标措施。企业对政府每次颁布的环境标准和法规比较清楚, 但政府很难或是很少了解企业的成本、效益、环境标准执行情况, 常出现“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且, 短期内环境改善或污染损益不易表现且很难计量。因此, 企业与政府就形成了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亦即动态贝叶斯博弈) 。假设将区域内所有有关企业看作企业A, 地方政府看为B, 就构成了两个博弈方的动态博弈。图2表示政府与企业间博弈的一个子博弈, p1、p2、p'1、p'2、q1、q2指博弈方选择对应策略的概率, 对方很难准确把握, (W、U) 指A、B博弈方的得益。在此博弈中, 如果p1=1, p2=0, 那么博弈提前结束, 当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环境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时, 政府又开始制定新的环境标准, 博弈再次进行, 环境质量将得到不断改善, 即虚线以上部分就成为动态博弈的一个子博弈。但政府的“行政干预、经济调控、法律”等手段对于厂商来说是一种威胁, 如果q1>q2, 则它是可信的威胁, 那么厂商在上阶段很可能选择“执行环境标准, 履行环保义务”, 即p1>p2;反之q2>q1, 博弈继续向下进行, 形势将越演越烈, 环境向着恶性方向发展。目前, 我国的环保法规不够严厉, 罚款金额还不能致使严重排污企业倾家荡产, 甚至对他们而言, 即使上交罚金, 仍有高额暴利, 因此, 政府的干预、法律法规只是一种不可信的“威胁”。这就是大量企业敢明目张胆排污、破坏环境的原因。
(四) 企业间博弈
企业间的“囚徒困境”, 设有甲、乙两个规模不大的企业, 它们对已被污染的环境都有两种选择:投资保护和不保护。如果都不保护甲、乙的收益分别为R1、R2;当投资环境保护时, 收益分别为N1和N2。进行保护时, 环境得到改善, 但由于环境改善的长期性和正外部性, 使得对环保投资往往大于从中得到的短期直接收益, 即R1>N1, R2>N2。收益矩阵如图3所示, 第一个数字为甲企业的收益, 第二个数字为乙企业的收益。很明显, 无论甲企业选择哪种决策, 乙企业的最优决策均为不保护 (R2>N2) ;反之, 无论乙企业采取保护还是不保护, 甲企业的最优策略同样是不保护 (R1>N1) , 即纳什均衡为 (不保护, 不保护) , 此时陷入了“囚徒困境”。
(五) 企业与居民博弈
假定有企业和居民两个参与者, 企业从事生产活动时有污染环境和不污染环境两种战略选择。当其选择污染时, 可以不考虑产量限制和治理成本等问题, 收益为R;当其采取措施不污染时, 收益为N (容易判断出R>N) 。居民也有要么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自己参与治污, 要么听之任之, 不参与环境保护两种选择。假设环境改善后给人们带来的总福利为W, 附近共有n个居民, 每个居民分得利益为W/n, 参与保护需付出T单位成本。收益矩阵如图4所示:
由于居民制止企业污染或直接参与保护付出的代价往往大于从中得到的直接收益, 即W/n-T<0;但R-N, 即单个企业所转移的外部成本一般而言小于环境总福利, 即W- (R-N) >0。因为[W- (R-N) ]/n>[W/n-T], 故居民的最优选择是不保护, 同时又有R>N, N≥N, 即企业的最优策略是不保护。因此, 博弈的纳什均衡为 (污染, 不保护) 。
三、结论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复杂, 不同利益主体在博弈过程中相互影响, 它们所代表的利益也是相互制约的, 靠市场自身力量或政府宏观调控很难实现地区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与区域整体发展最优。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同时, 正确引导、制定适宜的法律法规、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来加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同时,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 不仅要考虑目标区的可能行为, 还要考虑非目标区的行为选择, 及时调整政策实施的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偏差, 实现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相统一、经济增长和环境相协调, 实现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2]、周国雄.公共政策执行阻滞的博弈分析——以环境污染治理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3]、刘艳莉, 吕彦昭.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博弈分析[J].北方经贸, 2006 (3) .
一、地理位置差异
地理事物的分布总是依存在一定的空间之上,其发生发展也要以一定的空间区域为依托,只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才能建立明晰的地理空间概念。确定地理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地理位置是反映地理事物同周围地理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①经纬度位置。经纬度定位是根本。通过经度可以推断其海陆位置,纬度可以推断该区域所处的纬度带、热量带、风带位置,这给研究两地气候条件的不同提供了依据。②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地形位置、气候位置以及河湖、海岸线等轮廓位置,这是分析两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③政治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包括邻国、邻省、邻区位置和军事位置等,对分析区域相互联系具有重要意义。③经济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包括经济区划位置、资源位置和交通位置等,这是研究经济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
二、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能量的总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气候条件差异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主要包括光照、热量、降水、风能等。它是地球上生命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气候条件对一个区域的农业活动影响较大,农作物的熟制、种类、耕作方式以及农业布局都受气候条件的制约。气候条件还制约着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其它矿产资源的形成、发展和分布。所以,气候条件对两个区域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
2土地条件差异
土地是陆地表面由地貌、岩石、土壤、气候、水文、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各区域的地表起伏形态是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按形态可分成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人类在不同地形区长期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和建设过程中又形成了各种土地类型,如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以及一些难以利用和尚未利用的土地。对农业用地而言,不同的土壤类型、质地和肥力又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的影响。各类非农业用地的形成和发展潜力与地表形态也有很大关系。如考试说明中提到的“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以及“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就是很好的体现。
3水分条件差异
水分除了天然降水外,还应包括人类在时空上主动调节水资源的能力。所以不仅要考虑某区域的降水因素,更要结合其调节水资源的技术和经济实力。如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相对不足。但人们利用冰雪融水、地下水或引河流水灌溉而发展成为绿洲,工农业、交通、城市相对较发达集中。我国东部的季风区降水充足,但是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有些地区水旱灾害多发,人们通过修建水库调节了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从而变害为利,为当地的生产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
4自然资源条件差异
自然资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社会生产的原料、燃料来源,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和场所,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核心因素,自然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但仍是区域发展和产业分工的重要基础。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其中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对生产生活尤为重要。
三、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差异
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对自然物质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物质生产体系、生活服务体系和物质文化体系的环境,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的角度,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交通条件差异
各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受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受到人为因素的改造。有的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有的可以利用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还有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交通运输条件对一个区域的工业、农业、商业布局和人口分布都有影响。如长江中下游的城市就可以利用长江这条黄金水道进行贸易往来与货物流通,沿海城市可以充分利用海运条件发展对外贸易。
2科技条件差异
科学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当然这种改造不应超出自然界自我调节能力。同时科技还会帮助人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起到节约资源,减少建设成本的目的。科技发达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地区,当地的产业活动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会随之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3政策条件差异
国家政策往往从宏观上影响—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如改革开放后,我国将珠三角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之优先于其它地区吸引外资。再如,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对于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发展,科技教育和卫生及文化事业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4劳动力条件差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2.理解一种资源的开发对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充分认识西气东输,如西气东输的路线、资源和技术保证等,更深刻理解其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课件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读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并指导学生认识其基本情况。
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轮南,途经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约4200公里,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管道工程经过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太行山脉,穿越黄河、淮河、长江,是目前我国管径最大、管壁最厚、压力等级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管道工程,创造了多个国内天然气管道的领先纪录,也创造了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的高速度。
实施西气东输有什么作用?
1、对我国的整体意义
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对接——以新疆塔
3、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小结:由于西部有丰富的资源、东部有强烈的需求,因此工程建设有了资源、技术、市场的保证;将天然气输往东部,可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大大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而东部也可获得清洁的能源,大大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课堂练习:
材料1:中新社北京(2004年)二月二日电(记者尹丹丹)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级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已具备年输气二百亿立方米、稳定供气三十年的资源保障。
材料2:(新华网)西气东输2004年1月18日向浙江天然气管网商业供气。至此,西气东输已向下游沪浙苏皖豫四省一市用户全面商业供气,标志着西气东输开始进入商业运营。
材料3:
阅读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有关新疆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地区有大面积的花岗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质丰富 B 该地区有大面积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质丰富 C 天山地区是典型的褶皱断层山,有良好的储气构造
D 地质史上,地壳运动激烈,形成许多高山、盆地,也带来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2.按照能源的分配,天然气应属于()
①太阳辐射能;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③不可再生能源;④可再生能源;⑤常规能源;⑥新能源。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④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3.西气东输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一项跨地区、跨行业、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有利于()
① 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② 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③ 有效的改善大气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④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③④
4.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的资源问题是()
A水资源紧张 B能源浪费严重 C木材短缺 D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 5.“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A河套平原 B河西走廊 C湟水谷地 D渭河平原 6.按照能源分类,天然气应属于()
①太阳辐射能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③不可再生能源④可再生能源⑤常规能源⑥新能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区域环境影响分析
一、发展环境的`界定 市场主体的产生与成长离不开其所处的外部发展环境.这种发展环境是各种经济资源和运行条件的综合体,并构成一种影响经济发展的潜在能量.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经营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构成发展环境的四大要素.
作 者:闻海燕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科院刊 名:中国工商管理研究英文刊名:STUDY ON CHINA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 COMMERCE年,卷(期):“”(11)分类号:F12关键词:
本文总论述加强城市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出发,阐明了城市管理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就如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形象;区域经济;规范执法
新时期,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管理中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创新工作思路,转变陈旧观念,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推动城市的全面建设。
城市管理工作对于创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的科学体制。
1.加强城市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加强城市管理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是农村及小城镇发展的必然方向。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聚集地,也是社会进步的展现舞台,而维护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好城市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有着重要的意思。
其次,加强城市管理是推动城市发展壮大的需要。
居住环境密集,人口众多,企业集中是城市的主要特点。
城市生活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又是紧张有序的。
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涉及到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等等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所有这些活动如果没有良好秩序的规范和引导,那么城市生活就会变得杂乱不堪。
我们经常说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这说明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维护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城市管理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衡量城市发展的标准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特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往往代表着这个国家最具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城市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资本,是城市品牌和生产力的象征,因此说,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功能,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良好的城市环境意味着会将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吸引过来,而这些恰恰是促进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因素。
城市管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维护城市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生产力,会直接促成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管部门是城市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通过通过行政执法来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可以说城管部门作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在文明城市创建、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清理障碍物、维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城市管理对于存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栽下梧桐引来金凤凰,如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一直城市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3.1不断提高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城市管理的概念非常宽泛,其范畴也涉及到许多方面。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文明城市的一个典型,城市居民的文明是靠严格法律法规来促进的。
温x总理认为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城市的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最集中的体现。
作为城市管理者应将城市管理工作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建设、带动区域发展结合起来。
城市建设靠大量的资金投入做保障,这些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城市城市税收,税收直接来自于城市居民,因此城市管理者应从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角度,将维护好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历史使命,以管理好城市为己任,充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3.2严格按照法律法律规范城市管理的执法行为
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划建设水平。
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在城市管理中树立起正确的执法理念,才能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现在许多城市居民对城市管理不了解、对城市管理人员不尊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市管理在行政执法上的失误造成的,因为我们必须要牢牢确立“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当地、服务群众”的城市管理工作目标,要执法过程中要做好沟通和讲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消除人们对城市管理“抢称、掀摊、追贩子、没收罚款”的既定形象。
让城市居民了解和支持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只有严格执法行为,才能为城市管理赢得良好的群众基础。
也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市容秩序,打造出一流投资环境。
3.3坚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城市
首先,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城市管理是一项比较综合和系统的工作,有着较强的政策性、行政性。
在城市管理行政部门、各分部门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利益不同,作为行政领导必须要学会科学决策,否则不断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而且也会使正常的城市管理工作无从开展。
形势的发展要求城市的决策者善于掌握城市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对城市管理问题增强科学的理性思考, 进行科学决策。
在决策之前要走好群众路线,征询各方面的意见, 集思广益,要等到有关部门充分的调查论证后, 再作决策。
其次,要保证管理的科学性。
同样也是因为城市管理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所以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部门职权交叉, 各自为政, 相互扯皮的现象。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具有也具有很强的地方性,我们不可能寻到到一各放之四海而皆准管理模式。
虽然建设系统, 体制非常复杂, 可以说各地五花八门,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有理由让其凌乱,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理顺管理体制。
一是要机构调整中加强城市管理的地位。
二是要因地制宜, 不同等级的城市进行不同等级的管理。
三是要“管大放小”,要将重点放在宏观调控上,不纠缠于处理过多的具体事务, 要着眼于加强基层管理, 把区、街道、居委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4注重城市管理的人性化
近年来,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频频出现暴力伤人事件,这不但影响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城市管理人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在某种程度上与城市管理本身的难度有关,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城市管理执法者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缺少人性化的执法手段。
我们只能说,作为一名城市管理工作者,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格严肃法律法规制度外,还要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出发,注重对被管理的理解、关心和尊重,要通过软性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城市管理的执法效果和管理质量。
城市化是一个趋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在我国的中小型城市还是比较多,这些城市大多数还处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起始阶段,这些城市的容环卫设施相对滞后,城市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比较低,这些都给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
在这些城市中,我们更需要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和完善人性化执法,通过规范的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执法,推动城市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科]
【参考文献】
[1]黎浩元.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探求,,(S1).
[2]丁伟.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之变.中国建设信息,,(20).
中线工程, 顾名思义, 是在中部地区进行调水的工程:中线工程从丹江口大坝加高扩容的江汉丹江口水库调水, 从南到北依次经过南阳、郑州、焦作、新乡、安阳、邯郸、石家庄等20余座城市, 最后到达首都北京。中线干渠全长1277km, 调水规模可达130亿m3, 可解决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市沿线城市的供水问题。中线工程将于2014年6月份进行全线充水实验, 确保能在今年10月份通水。调水工程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但是它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我们不得不提及的问题。
1.1 积极影响
首先, 调水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改变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特别在汛期, 容易出现南涝北旱的状况, 而调水工程则有效地解决了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中线工程将丹江口水库的水源引入河北、北京等地区, 重点解决了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 兼顾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其中, 沿线经过的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 农业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量比较大, 加上河南省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区, 气候相对比较干燥, 水资源比较欠缺, 因此, 南水北调工程正好缓解了这一难题, 有利于提高河南省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其次, 调过去的水资源可以有效解决当地因气候等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的问题, 有益于北方地区补回地下水, 保护了湿地。据统计, 一期工程通水后, 增加林地面积9.83万hm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30.32亿元;湿地面积4530hm2, 生态环境效益价值7.26亿元。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 先治污后通水, 先环保后用水”的“三线三后”原则, 加快沿线水污染的治理工作的推进。另一方面, 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了北方农业的发展, 调水工程无疑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工程建设期间, 在工程沿线地区积极建立天然保护林、重点地区保护带和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 有效带动当地绿化、生态和绿色农业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了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 有效遏制了总体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最后, 北方地区常年干旱, 通过调水可以灌溉植物, 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能有效降低土地沙漠化, 提高了空气质量, 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对局部气候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 中线沿线地区超采地下水的现象比较严重, 容易引起土质疏松, 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调水工程则为当地带来充沛的水资源, 地下水开采也将得到相应缓解。
总而言之, 调水工程对改变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2 消极影响
中线工程的消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
(1) 调水工程需要挖掘渠道, 新挖掘的渠道构架不是很稳定, 庞大的工程建设会破坏当地的地质结构, 改变了沟谷的原生地貌, 增加了沟谷斜坡的不稳定性, 若是遭遇强降雨, 不稳定地段可能产生重力侵蚀, 而这些都将成为引发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的物质源, 从而容易诱发各种地质灾害。
(2) 调水工程跨度相当大, 由南至北, 短期内会引起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动。中线地区地下水位比较浅, 排水系统比较差, 而调水工程有可能破坏河床湖泊等灌溉系统, 部分地区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进而破坏当地的农林业发展。
(3) 工程施工会破坏生态环境, 造成系统生物量损失。施工过程中, 短期内会对湿地产生破坏, 会改变原有的湿地结构系统, 野生生物生存环境被迫坏, 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同时, 扩挖和疏浚工程会对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造成一定的破坏, 总体来说, 工程施工会对整个自然环境承受力和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造成负面影响。
(4) 污染加重, 环境质量下降。一方面, 调水工程需要占领一定的土地, 这就涉及到房屋的拆迁等问题, 北方气候干燥, 在拆房屋等过程中, 扬尘等会影响当地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 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 这些工业废水主要来自湖内引渠淤泥排放场、混凝土拌和及养护、车辆和施工机械清洗等, 工业废水一般含有不易溶于水的有毒有害物质, 一旦这些工业废水不经有效处理, 将会对周边及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生物易滋生传染疾病等等。在排水系统较差的地区, 污水更是难以排放, 污水治理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 缓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2.1 大力开展生态林建设
我们知道, 大面积植树造林, 加强生态防护林的建设有助于扩大植被覆盖率, 不仅可以加固土地, 防止工程建设中引发的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还可以提高空气质量, 改善生态环境。因此, 国家在进行南水北调的工程建设中, 应该加强对现有森林植被的保护, 严格落实“采育结合”的方针, 加强人工造林的力度, 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区的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 要尽可能减少树木的采伐, 积极发展经济林和薪炭林, 提高整体生态环境的质量。
2.2 严格控制污染指标, 加强污染治理
2.2.1 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 减少污染源
水源污染的原因之一就是农耕地区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引起的, 这些农药化肥会随着雨水流入河道, 这样会使人们生活可饮用水大大减少;此外, 部分地区土壤比较贫瘠, 土壤有机物含量低, 不容易吸附污染物和有毒性物质。因此, 调水沿线地区应该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 提高化肥利用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采用先进的技术, 对农村废弃物、污染物进行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使农业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减少水源污染, 提高生态环境。
2.2.2 严格控制工业生产污水排放指标
通过对丹江口水库水质的分析, 各种污染物质的构成中, COD类含量最高, 沿线水污染源也主要以工业污染为主。很多工厂污染防治技术比较低, 对排放的污水不能进行有效处理, 很多废水排放均没有达标。数据表明, 重污染的造纸、化工、酿造, 以及制药等行业的COD排放量占工业企业总排放量的72.6%, 严重影响了水源水质。因此,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控制工业生产污水排放指标, 严格控制流域水体总量控制, 加强水体水质的检测, 积极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 减少工业生产造成的水源污染。
2.3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绿色经济
(1) 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了维持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调水工程沿线地区的农业生产沿用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缺水地区, 过度开采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 使地质结构变得疏松, 甚至造成地质塌陷的情况, 同时, 过度使用农药化肥, 造成水质污染。因此, 沿线地区应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合理开采低下水, 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 节约水资源。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实现农业“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高产出”的“三低两高”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模式, 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2) 大力推进水源区生态工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推进水源区生态工业的发展, 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合理进行工业布局, 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积极发展集约型工业。加强对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整治, 积极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加强水源区沿江城镇带和工业带的建设, 以科技为依托, 注重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在狠抓经济效益的同时, 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4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
国家应该将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 有效保证沿线水源质量。积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和不良影响的生产者、开发者和经营者应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进行补偿。此外, 国家相关执法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和相关政策, 从重查处违规生产的工业企业, 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从法律制度层面加大对南水北调工程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
3 结语
从1952年毛主席提出了“南方水多, 北方水少, 如有可能, 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拉开了南水北调大幕开始到现在, 历经了60多年的努力, 我们慢慢在实现“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宏愿。南水北调工程, 一项伟大的工程,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当然在短期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但是要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 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必定实现南北水源共享, 东西经济齐飞的宏愿。
摘要:指出了受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的影响, 我国南北地区供水严重不平衡, 北方地区严重缺水, 为此, 国家启动了南水北调这样一项巨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虽然有效调节了南北水源差异, 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也给调水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主要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其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措施, 并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南水北调,生态环境,影响
参考文献
[1]郑佳, 窦艳兵, 邵景力, 等.南水北调供水前后北京西郊地区地下水流场趋势预测研究[J].工程勘察, 2009 (5) .
[2]谢兴勇, 钱新, 张玉超, 等.引江济巢对巢湖的水环境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 2009 (8) .
[3]赵敏, 常玉苗.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研究综述[J].水利经济, 2009 (1) .
[4]马芳冰, 王烜.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综述[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1 (10) .
一、课标解读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条课标与其它三条课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图1为“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主题内容的知识结构 。
从知识结构图中可以看出,本课标是在前3条课标的基础上讲述“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和 “ 产业转移 ”,它们关系到两个或者几个区域之间如何实现协调发展,从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地理环境的角度阐释了人地关系,突出了区域联系。因为区域具有开放性和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与其它区域的协作与竞争,只有在区域差异比较中找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合理分工与协作,区域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该条课标把区域的发展置于世界宏观经济的发展层面,提示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视野要开阔,要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这样区域发展方向的制定才能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课标的重点并不在于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具体情况,以及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具体情况,而是在于关注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对产业迁出和迁入区及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和调配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这种影响还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这也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二、目标导航
课标的要求往往是对最终学习结果的要求,并没有指明达到此要求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识要求。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若要达到此要求,前面需要很多知识铺垫,如什么叫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分类、规律、影响因素等。所以,教师首先应对课标进行细化。根据前面对课标要求的解读,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了解资源的特点;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意义;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调入区和途经地区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评价思路和方法;了解产业转移的内涵以及产业转移的形式和类型;了解为什么要进行产业转移即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从工业角度、地区角度看);理解产业转移对转移地区和转移对象地区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明白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有关学习资料的收集和图表数据资料的阅读分析,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尝试探究性学习;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方法,达到从“特殊”到“一般”的较高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通过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学习,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产业转移的学习,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身边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为建设家乡做准备。
三、比较分析
各种版本教材都以课标为依据,以案例为依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设计教材的内部结构,但在编写思路、选择案例以及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上存在差异。
1.教材编写思路的差异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条课标是放在第一个大的要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下的,人教版教材考虑到这两个内容都关系到两个或者几个区域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的问题,应建立在学习完单独区域发展内部分析的基础上,所以将其放在了全书的最后独立成章并分为了两节。而中图版和湘教版教材都按照课标顺序将其放在了全书的第一章以一节的方式呈现。
2.案例选取与呈现形式的差异
从知识体系对比与分析框架图中可以看出,案例的选取有一定差异。中图版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产业转移两个角度探讨了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以我国区域经济联系为主轴,从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进行探讨;人教版先后以我国西气东输、东亚(以日本为例)的产业转移为例从原因和影响两方面进行探讨。
同样,在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上也存在差异。资源跨区域调配部分:人教版教材选用了西气东输作为案例,采取边叙边议的方式展开,对西气东输的原因和影响叙述、剖析得较详细,将原理融于案例分析中;湘教版教材除西气东输外还选取了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两个案例,采用先叙述案例,再以“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标题进行理论提升,即以分—总的方式展开;中图版教材与湘教版教材相同,也采用了分—总的方式展开,以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加以说明,选用了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的案例。产业转移部分:人教版教材选用东亚作为案例,采取边叙边议的方式,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剖析得较详细,将原理融于案例分析中。湘教版教材选用了我国近十年来的3个不同规模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为例,依然采用了先叙述案例,再以“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为标题从转移不同时期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理论提升,即分—总的方式展开,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融合在案例中,没有单独提出来,但对产业转移的规律进行了简单提炼。中图版教材还是采用先叙述理论再呈现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案例的方式展开,对产业转移规律的叙述较人教版完整,但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没有如人教版一样单独提出。
3.各版本教材的共同点
各版本教材都以课标为依据,以案例为依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设计教材的内部结构。资源跨流域调配主要以我国为例进行探讨。各版本教材均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栏目,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并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尝试从学习中发现地理问题,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重难疑点
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要求,通过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分析比较,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理解能力,笔者提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
本部分教学重点为: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认识产业的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产业迁出区与迁入区及资源调出区与调入区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对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协调区域共同发展等有重要意义。本条“课标”的重点不是讲产业是怎样转移的或为什么要转移及资源是如何跨区域调配的或为什么要这样调配等问题,而是要求抓住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和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核心问题。但为了能更好地掌握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必须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有较为清楚的认识。所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仍然列为重点。
2.教学难点剖析
本部分教学难点为: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评价思路和方法;怎样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仅仅是一个缩影、个案。如产业转移,不同区域由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情况不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在产业转移中所处的环节、地位、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一个或一组典型案例的剖析,能从“个别”到“一般”,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建议
1.案例的选用
完成本条课标涉及内容的学习,最适当的方法是案例教学法。对于案例的使用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主干部分与拓展部分的案例。对课文主干部分案例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教材为什么非要选取它作为案例,即让学生明白该案例对生活的重大意义,然后运用案例提升出原理和规律。对课文拓展部分案例的学习,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原理解决问题,让其成为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平台。有时,可以将拓展部分的案例提前和主干部分的案例一起用于提升一般的原理和规律。
(2)不同版本间的案例。不同版本教材不仅在案例的选择上不同,在案例的呈现方式和描述的重点上都有所不同。教学时可以相互借鉴、补充,如在讲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可依据人教版教材,而在讲产业转移规律时则可依据中图版或湘教版教材。
(3)教材以外拓展的案例。教学中还可将初中或必修2中学过的案例引进来,将学生的视野放大。如在学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时,教师可引入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当然,在对各版本所选案例的整合、教材以外案例的拓展时要注意适度,仍然以学生所用案例为主体,以免学生感到茫然或混乱。
2.教学的注意点
(1)突出重点。教材所举案例中涉及到大量区域地理中的一些事实性知识(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涉及调出区、调入区和途经区等),教学时不可能也没必要用大量篇幅去重述,可适当补充与研究案例有关的区域地理知识,把握好补充的时机和深度,要有所选择,不可面面俱到。重点是运用有用的事实性知识提炼出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
(2)注重联系。必修1和2属于系统地理,阐释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原理,教学时一定要引领学生用学过的原理分析具体的区域问题,让学生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如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实际上是必修2中学到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中,新课导入、影响因素分析都可以反复利用。
(3)突破难点。最后,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突破难点。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分析方法如图2。
对于资源分布不均与需求的差异,需要从地质、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要实现双赢,可以从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分析对输出地和输入地产生的影响。掌握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可很好地分析和解决同类型的案例。
由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工业区位的选择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劳动力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该产业往往是选择在具有劳动力丰富、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方布局。所以,当劳动力这个因素在迁出地发生变化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必然要进行新的区位选择,从而就形成了产业的转移。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其它因素(如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低价因素等),只要其在迁出地和迁入地发生“变化”,都可能是引起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力。因此,在分析某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时,应先从产业迁出地入手,分析这个区域哪些因素发生变化而使企业变得不利,然后从迁入地着手,分析迁入地有哪些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因素,这样能够很好地分析出产业发生迁移的原因。
3.活动指导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按“课标”的建议,指导、组织学生通过多途径(报刊、网络、电视等)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分为两个组,分别扮演西气东输“调出区”(或产业“迁出区”)居民与“调入区” (或产业“迁入区”)居民,开展一次模拟对话活动。在对话活动中的任何一方,要以自己“亲身”的感受(即以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看法),既要讲到对环境有利影响的一面,也要讲到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一面;并简要分析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的原因及对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的对策,然后列表总结。
另外,各版本教材都设置了如思考、活动、阅读、问题探究等栏目。教学中,应把相应的图表与这些丰富多彩的栏目有机结合,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六、思考与练习
(2010年江苏地理卷)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双选)。
(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①为资金 B.②为技术C.③为劳动力D.④为原料
(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1、知识与技能:
1)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的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对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对燃料的运用来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3)讨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的学习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实验和讨论来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的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用燃料的依据,新燃料及能源的优点。
【媒体与器材】
电脑、小烧杯、稀硫酸、植物叶子、金属条(如铁、镁等)、大理石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有什么用途?
情景导入
用课件展示多幅图片展示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溶于水
放映:酸雨的危害性的音像资料。
实验探究:酸雨的影响(分组实验)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尾气的主要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NO2、含铅化合物、烟尘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其它能源:太阳能、风能、热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
练习: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下列①——⑥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查阅资料归纳的工业上制取氢气的方法,其包括正在研发的方案。如果将来人类广泛使用氢能源,你认为可行且有发展前途的是哪几种?说明理由
作业:新学案
教后:
1、学生们普遍对环境保护的课堂充满了兴趣。且非常想知道燃料燃烧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产生的原因。
(1)设置有针对性的特色课程
课程设置中除基础性课程外,增加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项内容,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设置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如科技翻译、化工与材料翻译、外贸翻译、机械翻译、旅游翻译、电子翻译等专题课程。
(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不断完善和壮大翻译教师队伍,重视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做专项研究并能够带动学生“学有所长”。重视人才引进,改善学缘结构,加强整体翻译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改革能力的提升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教学对前沿知识的敏感度以及实践能力对于翻译教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科研提高教师学科能力,以教研完善人才培养。
(3)明确培养标准
明确每个单项的培养标准,明确要培养能胜任任务的人。基于辽宁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培养能够完成科技、工业、外贸、旅游、机械等主要方面的专项翻译人才是根本目的。基于此培养目标,在各个单项培养中,设立更加细致的专项考核标准,此标准应遵循各专项会议、谈判以及商业陪同的标准为培养标准和考核标准。采用实践研讨式、职场模拟式教学。口译培养方式利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技术、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模拟实战口译环境。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建立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配合课堂内的理论教学,为人才培养提供足够的实践基础。根据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文件要求,翻译硕士在培养过程中笔译方向需完成15万字的翻译实践、口译方向需完成400磁带时的实践任务。理论教学转化为实践能力才能够达到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人才需求。翻译硕士培养方案中关于实践的要求,亦为本科外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思考,除了在整个教学方案中加入的实践教学环节外,还应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模拟练习,参照硕士培养标准提升本科的实际翻译能力。
5结语
一、区域人口劳动力结构类型
由于国家宏观用人制度的改革,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推动与加剧了人才的多向性流动,揭示了“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一)本地主体稳定型
这种类型以具有本地户籍的人力资源为主,典型的表现为两种:一是核心团队人才以本地为主。指在各种用人单位中期骨干性队伍以本地人才为主,这就形成了区域发展的封闭性。这种情况随着用人制度的改革被逐渐地改善,但在一定的行业内依然存在着这种现象,如被广为关注的大庆油田职工子女的招工情况,折射了极个别地区用人弊端,影响甚至制约了经济改革与良性发展。二是人才数量上占据主体。即在本地区人口在本地人力资源比例的高比性。由于人才工作及其队伍的稳定性,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稳定作用。这种类型的人口劳动力结构在国内主要以中西部地区、东北部老工业区、新疆建设兵团与北大荒等地。
(二)流动主体动态型
这是以非本地户籍性与外来人口户籍迁入的人力资源为主,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白领动态型。主要是那些对地方发展所急缺的高级人才,如软件研发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科研人才与创意人才等,他们是“在经济体系中从事科学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技术整合”的“科技人力资源”,会按照自己所属产业或行业发展的形势,去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就业或创业地区。主要是发达的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与广州等城市的某些行业或产业为主,如北京的中关村、798等。二是蓝领动态性。这是那些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城市,如东莞、温州与常州等城市,其以各种制造实业为主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型人才。另外,在新疆收棉花的季节,新疆等地的产棉区与其他水果高产区也属于这种类型。三是综合动态型。是指包括上述两种情况的地区,上述的发达城市基本上都属于这种类型。其中,横店等影视基地类型的地区属于综合型的非典型性特色地区。
二、区域人口劳动力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向影响
区域劳动力人口结构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不同方向性,既可能是积极地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影响。
(一)稳定正向影响
这是区域人口劳动力结构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的稳定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的稳定。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人口劳动力结构的稳定直接地稳定区域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与发展趋势。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创造了最为优质的土壤,如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等。二是人力资源的优化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化与提升。随着人口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其产业与相关行业的发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各类专业人才发挥积极主动的前提下,对经济发展产生内驱性优化的良性导向作用。如各地创业人才、创新人才的集聚,会极大地带动和支持区域经济中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特区、西部大开发的区域与开放性的口岸地区表现的极为典型,且随着相关专业人才的增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呈正比的积极态势。
(二)动态摇摆影响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流动主体动态型的经济形态区域,是人口流动及其劳动力结构变化的结果之一。根据人口劳动力流动的方向及其结构变化的方向,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劳动力结构动态摇摆造成产业发展的不稳定。由于劳动力对产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当人口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时,必然会造成区域内相关产业与行业的劳动力变化,劳动力流失的行业或产业就会收到打击,甚至会直接地导致没有办法继续经营,劳动力过分流向的产业或行业也会造成供求失衡的劳动力薪酬变化,形成未来人口劳动力供求的恶性循环。如近几年“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现象,就是“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的“刘易斯拐点”征兆。二是人口劳动力结构动态摇摆造成经济发展方向模糊。这种机构变化带来的人力资源供应失衡,会直接挫伤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投资缩减、企业破产、产业发展失衡等,对区域发展的规划造成局部实效甚至全局实效的残酷现实。例如,对景德镇瓷器手工制作行业来说,由于人力资源的补充乏力,其发展也面临某种尴尬的窘状。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人口劳动力结构优化思考
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人口劳动力作用发挥的良性结果,以其结构的动态与持续性优化去推动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均衡性和速度性。
(一)产业结构提升性优化
运用人口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去引导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的优化,这是当前国内与国际发展中的具有操作性与实效性的发展路径之一。可以参考的模式有两种:一是运用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去推动产业结构提升优化。这是筑巢引凤的发展策略,即通过引进当地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让他们直接地去创业等,以实现对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科学性完善等。如国内各省市的人才引进计划就属于这种模式,能有效地把人口劳动力的潜力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二是运用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去吸引人才与推动产业升级。为了刺激与引导产业发展,运用税收、国家财政补助等优惠政策,实现产业结构和人口劳动力结构的同步优化提升,实现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的结构均衡发展。
(二)人才结构均衡性优化
这是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直接与本质体现之一。在各类人才比例均衡且能满足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才结构会以自觉性的动态优化整合的方式实现自我成长与提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性与行业性均衡优化。即根据区域产业分布情况,在积极引进与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有效地稳定区域经济发展侧重性的专业人才队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人才队伍,为各类产业的发展建设稳定、全面与均衡的人才队伍。二是脑力性和体力性均衡优化。是指通过“改革户籍制度”、“依托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招商”与“促进服务业发展”等举措,去“调整和优化劳动力结构”,尤其避免“区域高素质人才流失”的“空城”现象。
区域人口劳动力结构作为区域经济的内在元素之一,两者之间是共存共荣的双赢关系,需要国家及相关区域政府能从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出发,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在挖掘人口劳动力结构潜力的基础上去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行业整合、产业交融创新,以追求区域经济及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
1 研究背景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当今时代, 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建设取得了高速发展, 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 由于改革初期人们观念的不重视, 环境的保护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 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近年来,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轻视环境保护的后果日益显现, 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现象, 长江、黄河、淮河等全国主要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这些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区域,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与环境支撑这两个因素是有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 (经济结构与经济规模) 和外部因素 (主要是经济体制) 共同作用。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一方面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生产要素, 另一方面, 环境能通过给人们提供生存的空间而间接的影响经济发展。从长远来看,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环境的好与坏, 决定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否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区域的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以及这个机制对我们的地区竞争与地区分割, 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
2 区域一体化与环境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产业的相似性与政策的相似性, 在全国已形成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等几个发达的经济区域, 从自初的自发式的合作, 到现在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的模式, 这几个区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达成了比较良好的合作模式, 但在环境协调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一体化制度滞后, 制度缺失比较严重
近年来, 全国几个主要的经济区域出于经济互补与互促的需求, 逐步加强了沟通, 相继在交通运输、科技研发、人才交流、旅游发展等领域出台相关的合作协议, 明确了区域经济的合作方向与合作重点, 并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要看到这些合作协议更多的只是涉及单个领域的合作, 是行政主导的非制度层面的合作, 缺少对整个区域经济全面调整与指导的全面制度, 缺乏地方利益冲突下的矛盾解决机制。因为缺少全面的协调机制导致地方经济发展受限的例子在全国几大区域相继出现, 从国外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历史来看, 完善的整套的区域机构设置十分必要, 可以避免区域经济中地方政府的投机行为, 保障各方面合作协议的有效落实。
2.2 产业模仿导致产业结构同一, 资源浪费严重
政府职能与目标的相同, 加之政府领导对政绩的过度追求, 导致很多地区选择了能快速出成绩的产业模仿。当前, 各地大上各种开发区, 且这些开发区的功能定位没有什么区别, 没有产业特色, 导致产业相似系数越来越高。这样的发展模式, 造成区域产业结构同一, 低水平的重复投资与建设严重, 因相同的产业功能定位造成恶性竞争不可避免, 经济的区域整体协调性没有得到体现, 区域内的经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城市产业对接不理想。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要求区域内的产业有统一的规划, 但现在这种合作只停留非制度层面上, 必然导致区域竞争的冲突难以协调, 从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真正的一体化。
2.3 市场分割严重, 市场统一远未完成
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或是其它的原因, 现在几个主要区域经济达地区的政策法规的统一工作还很落后, 市场机制也很不灵活。现有的经济政策, 更多的只是考虑本地的利益, 对于区域内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与共同协调的服务基础工作还没有形成。这种跨地区服务功能的缺失, 导致市场被人为的分割, 严重的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通与选择, 并对区域内的经济主体的相互合作与流动产生制约。同时, 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与模式也是协调的少, 自顾自的多, 形成事实上的区域格局与地区垄断, 经济运行中的区域利益特征明显, 造成民间资本投资难度增加与结构性过剩, 并形成各城市间的市场趋同, 对外的经济辐射功能丧失。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被人为拖累, 市场统一远远没有达成。
2.4 环境保护起步太晚, 进展缓慢
区域一体进展的缓慢, 合作整体制度的缺失, 使区域环境的保护举步维艰, 特别是区域内跨界环境问题得不到重视,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都还处在各扫门前雪的地步, 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没有根本性的帮助, 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严重威胁。在我国区域经济发达的几个地区, 由于人口密度高与工业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 对两高 (高污染、高排放) 产业控制不严等原因, 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非常严重, 地下水干涸, 地表水的重度污染与枯竭, 气候条件连年恶劣, 引发区域内乃至全球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安全问题, 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 也严重制约了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区域内各地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缺少协调与合作, 保护意识也不尽相同, 加之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过度追求, 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问题得不到真正的协调统一, 环境污染也没有得到真正控制, 甚至有些地方的环境还存在继续恶化的危险。
多个方面的问题, 阻碍了区域一体化的各种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造成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增长方式科学转变的障碍, 特别是区域内环境问题由于区域一体化缺乏真正效应而得不到重视与解决, 最终, 区域经济将受累于区域环境问题而实现不了可持续发展。
3 区域一体化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
区域一体化的好处显而易见, 为了实现真正的区域一体化, 并实现经济区域一体化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利益分享与利益补偿机制, 加强区域内的经济与环境的全方位合作, 进一步完善经济环境合作机制, 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1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
目前我国的几个主要区域经济, 都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 市场与企业配合的合作机制。我们要改变这种合作机制, 转而以市场机制为主, 政府合作机制为辅, 建立统一的区域商贸市场体系, 以区域内企业为主, 政府为辅, 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促进区域内的资源在整个区域内的自主配置与高效配置, 并通过市场的选择与组合, 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的科学布局与分工, 经济增长形态由目前的各自为政到集约型增长转变, 建成区域内真正的一个大市场, 完成区域一体化。我们的政府虽然对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性很高, 也做了不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合作机制方面的工作, 但这些更集中于基础建设方面的合作对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来说, 显然还很不够。由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不能有效的引导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环境保护技术革新,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也没有得到转变, 仍是以前的那种以牺牲环境与耗费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模式, 环境的恶化随着区域经济增长不减反增,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区域内各地政府需要在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方面展开密切合作, 进一步缓解经济环境矛盾, 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3.2 加强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建设
区域环境合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区域经济合作, 更取决于区域环境合作, 特别是区域内跨界环境问题的解决机制。经济区域内各行政主体的平等性与各自利益要求的驱动, 导致跨界环境问题在几个主要的经济区域内都广泛存在, 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要实现区域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区域各地政府必须开展区域环境合作, 促进区域环境一体化, 解决跨界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对环境保护科研与产业的扶持, 提升区域内环境保护的科技水准, 从而加大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同时, 要加强在合作机制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 要建立区域合作下联动环境监测的联动机制, 以动态的网络化的环境监测, 实现区域环境监测工作的交流互通和污染物排放监测的相互监督。另一方面, 要建立区域内合作下环境执法的联动,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与本位主义, 实现相互监督, 使各级政府真正做到在促进经济发展时考虑到环境保护, 实现区域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4 关于促进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传统观念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 而忽略了生态环境, 这种经济发展观念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因此转变传统观念是促进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区域一体化的过程是靠政府来推动的, 现行的行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由于过去我国依靠劳动力低成本建立的地方产业支撑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合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和产品的科技创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科学的方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于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4.1 转变传统观念为区域一体化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为解决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也要推进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步进行, 实行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全面的协调发展。要求我们的发展, 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与社会, 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推进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的同时, 推进社会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 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也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与经济密切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需要我们转变经济发展观念, 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提高发展质量, 不仅追求增长速度, 更需要追求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替代现有的资源消耗型环境破坏型的发展,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发展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在加强合作的基础上, 以制度为保障, 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全区域一盘棋, 减少地方利益冲突, 从整体利益出发, 合理规划与布局, 坚持发展区域经济与保护区域环境相统一、相协调, 增强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真正实现区域一体化, 推动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4.2 以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来发展区域经济
长期以来, 唯GDP论, 导致区域内各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 只关注GDP的增长,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甚至为了短期GDP数量的增长, 不惜重复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给区域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 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这种发展模式也积累了大量问题, 造成诸如产业结构水平低下, 产品科技含量低下, 对环境保护的漠视等, 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背道而弛。要实现环境保护, 促进区域一体化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就必须转变这种发展理念与增长模式, 以集约型经济增长取代粗放型经济增长, 以环境友好型增长取代环境破坏型增长。一方面,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推动区域内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绿色农业, 减少农业污染源;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淘汰两高 (高污染、高能耗) 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发展环保产业, 推行循环经济, 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 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改善区域经济结构, 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 以科技创新为手段,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节能减排, 以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 提高现有产业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以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科技创新为目标, 实现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4.3 建立统一的区域商贸运行体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展开, 区域合作愈发显得频繁, 一个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统一的区域商贸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 区域内产业集群需要有成熟的以区域内聚集的产业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贸运行体系, 以更好的将区域内各行业间的企业联系在一起, 加强彼此的分工合作, 提高区域内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 统一的区域商贸运行体系的建立将有效的促进区域内资源的高效分配, 从而达到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为此, 要在强调一体化的前提下, 建立区域商贸信息平台, 建立以区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 涵盖区域内产业转移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各个方面的大范围的区域商贸联系, 进一步强化区域内各经济体的联系, 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实力,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4.4 各级政府积极促进区域一体化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政府的经济管理服务职能虽然在改革中有所改变与完善, 但相对而言, 仍然对经济运行干预过多, 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多是靠政府对投资与招商引资的作用来实现。这种政府行为占主导的市场经济,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被限制, 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被充分激发, 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由于对增长速度的过分追求与政绩的需求, 对于环境保护这一长期效应, 政府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造成环境的破坏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因此, 我们要改变政府职能, 创新政府经济管理模式来减少对经济运行的干预, 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由市场来配置资源, 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环境监管力度与保护环境的效果, 多方合作, 以区域一体化的合作, 实现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4.5 通过建立与完善科学、规范的政绩考核制度来促进区域一体化
区域一体化的实现, 需要区域各地政府的通力合作, 要有一体化的思想才能有一体化的行动, 最终结出一体化的丰厚果实。而现行的对政绩的考核制度, 却使得同一区域内的政府官员难以形成一体化的思想, 为追求一个好的考核政绩, 粗暴的干涉本地方的经济运行, 人为的造成区域内各地方的经济分割与跨界环境问题, 也使得设想中的区域一体化难以真正实现, 也使区域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没有保障。要解决这个问题, 必要改变我们的官员政绩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 把目光从经济增长速度向经济增长质量转移, 把经济增长更多的与环境社会效益挂钩, 不局限于地方的短期经济效益, 更注重地方长期的社会效益以及对区域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和对整个区域内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贡献。以科学完善的政绩考核机制, 加强区域各地官员区域一体化的动力, 保障区域一体化的顺利进行, 促进区域内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5 结语
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课题, 解决现在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以创新的精神改变现有制度, 完善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基础,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解决环境问题, 实现区域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以制度保障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在统一的区域商贸体系下, 突出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以科技创新为手段, 提升区域内产业结构和环境保护技术, 减少区域污染排放。以合作为基础, 辅以完善的环境联动机制, 妥善解决区域内跨界环境问题, 实现区域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区域的真正一体化。
参考文献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推荐阅读:
渔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07-21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06-07
浅谈人文环境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07-06
环境对风电机组的影响11-05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06-11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案12-04
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07-07
试论会计专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07-12
卷烟企业异味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