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主要特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趋势表现为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这种自由化的本质,是各种不同形态的资本通过跨国界的大规模自由流动而实现的资本增值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推动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是西方国家的私人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商业活动正在重塑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全球性规则,跨国公司籍此从数量扩张进入质量扩张阶段;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新一代工业革命正促使生产力要素以及生产力的全球布局发生新变化,使全球生产体系的分工出现重组;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国加紧进行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加速市场制度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个日益尖锐的基本矛盾,是跨过企业内部商品与资本流动的有序性同世界商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自由竞争和自由流动的无序性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流动性极高的国际金融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给当代国际经济乃至国际关系都带来深刻的影响,也给我在21世纪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构成了新的挑战。为此,我应客观评价和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同时在该进程中警惕和反对美国化倾向;重视国际经济秩序的全球管理问题;呼吁和推动解决不断深化的南北差距和数字鸿沟;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及地区多边金融与经济合作,特别是参与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规则重写”过程,维护我国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根本利益。
当前加速发展的全球化潮流既是经济现象,也是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但首先是经济现象。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显著上升的客观基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趋势表现为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这种自由化潮流的本质,是各种不同形态的资本(既包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以及金融资本等,也包括信息资本和人力资本)通过跨越国界的大规模自由流动而实现的资本增殖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从长远看,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进程将使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突破国土疆界的限制,从而能在更大的范围,即全球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然而“最佳配置”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则是不断加剧的不平衡发展。不言而喻,“最佳配置”给各国带来的机会与挑战也是大不相同的。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仍处于初始阶段,而未来十年这一进程将步入不断深化的时期,并重塑世界经济体系。各个国家、特别是各主要大国在全球化浪潮后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将基本取决于未来十年的发展。
一、以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为主体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基本特征有三:
1.推动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并非来自宏观层次的政府,而是微观层次的西方国家的私人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商业活动正在重塑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全球性规则,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籍此从数量扩张进入质量扩张阶段,其利益要求不仅直接影响其各自母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与外交政策,而且也已经成为影响今后国际经济秩序变化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球6万多家跨国公司及其遍布世界各地的50多万个分支企业的总产值,已占全球总产值的25%以上,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在海外的年销售总额已达11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全球出口总额,其直接投资也占到全球总额的70%。跨国公司在世界生产、贸易、投资中所占的这种重要地位,既是其全球扩张的结果,也是其进一步谋求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在全球充分自由流动的动因。因此,全面开放商品、服务以及要素市场,在全球范围统一市场规则,就成了跨国公司极力追求的目标,也是世界经济增长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
2.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新一代工业革命在全球化浪潮中不仅大大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使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缩短,而且还促使生产力要素以及生产力的全球布局发生新变化,使全球生产体系的分工出现重组。信息技术产品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关键的生产力要素,计算机软件以及网络程序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第一次出现了非物质化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使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软产业”。走在科技革命前沿的发达国家、特
别是美国的经济结构迅速“软化”,大量的传统要素移至海外,推动全球生产体系出现重组。在这种重组过程中,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被边缘化的危险空前增大,生产力水平差距引起的南北差距和全球性两极分化更加深刻。
3.在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各国加紧进行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加速革新现代市场制度与企业制度。总体上看,目前各国大力推动的结构调整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提升,国民经济的重心从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向知识密集与高科技密集的服务业加速倾斜。现代服务业与信息产业不仅在有关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更大比重,而且日益取代传统制造业而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促使国家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致使全球性的非工业化趋势近年来明显加强,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口的比例已由1970年的28%下降至现在的18%;二是经济体制的新变化,这突出地表现为西方国家兴起并在全球极力推行的“两D”趋势,即“非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和“放松管制”(DEREGULAITON)。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美国,始于政府行政管理结构的“非中心化”潮流现已扩展到产业乃至企业结构中。从产业的角度看,新兴产业不再具有传统产业的“中心特征”,例如:直到几年前人们还认为位于美国西海岸的硅谷是美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心,但现在该产业已迅速分散化、多中心化。美国东、西、中部许多大城市兴起了众多新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心,与原来西海岸的电子信息中心形成多足鼎立、全面竞争的格局,以至于美国高技术产业中又出现了一个相对于硅谷的新名词——硅巷(SILICON ALLEY,意指创立于街巷之间的诸多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使这一新兴产业不再具有单一中心的结构。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结构也从过去的宝塔中心结构过渡到平面网络结构,企业制度为适应信息急剧膨胀的市场条件而出现新的结构性变革。
二、以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潮流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国际形势基本走势的影响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发达国家政府从政策角度、跨国公司从实务角度的共同推动下,世界经济正进入新一轮以私人资本为主导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曾经深刻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全球层次上得到了放大,如何通过主权国家政府之间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在全球性自由竞争中防止过度自由的流动失控而引发全球性危机,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的地位与影响愈加举足轻重,而其跨国指数不断提高已成趋势。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在全球极力推行市场自由化,这就给全球化的经济增长带来一个日益尖锐的基本矛盾,即:跨国企业内部商品与资本流动的有序性,同世界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自由竞争、自由流动的无序性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流动性极高的国际金融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自1980年以来的20年间,世界各国总共爆发了125次金融/银行危机。从一定意义上说,国际金融危机日趋频繁,就是这种矛盾失控的结果。经济全球化越深入,加强国际经济秩序的全球管理问题就越紧迫。
第二,私人资本在全球化进程中急剧膨胀,政府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和能力下降,而西方私人资本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其结果是全球资金流动更加不平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恶化。90年代以来,国际私人资本急剧膨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球性的民营化浪潮。90年代全球化进程中十分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全球性民营化潮流。1990年全球民营化的资本总额为298亿美元,到1997年猛升至近1000亿美元。1990至1997年间,全球民营化总额累计高达5000亿美元。二是世界经济的核心——国际金融市场上政府与私人资本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例如:1983年纽约、东京和伦敦三大外汇交易市场平均日交易总额与当年美、日、德、英、瑞士五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之比为390亿美元∶1400亿美元;但到1992年,上述比例已经反转为6230亿美元∶
2780亿美元,亦即五大央行的外汇储备总额还不足三大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的一半。这是近些年来西方国家政府联手干预外汇市场波动雷声大雨点小,或不愿进行干预的根本原因之
一。三是投资基金成长迅速,证券投资的深度和广度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资金流动的主要源泉。19世纪后期兴起的全球化浪潮中,全球资本流动的源泉基本来自美欧几千个富有的家族及其企业;而当前的国际资本流动,是由各种投资基金推动的,它们“集腋成裘”,把数以亿计个人的养老金、保险金等积蓄进行全球性配置,形成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组成部分。1990年,全球参与股票投资或基金投资的个人已达1亿人;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0亿。
私人资本的膨胀使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诸多领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切的某些领域迅速占据主导地位。其结果是,国际资本流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而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分布也极不均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更重要的是,在私人资金加快流向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同时,发达国家官方的发展援助持续减少。上升的私人资金流入同下降的官方援助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是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关系中南北之间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特点。90年代以来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几乎都是由私人资本提供。私人资本流动(主要包括私人借贷、外来直接投资、股票投资组合三个部分)在1990年为近420亿美元,占当年流入发展中国家资金总额的42.6%;到1997年,不算年复一年流入的投资组合以及商业借贷,资金流入总额已达到2560亿,为1990年6倍多,占资金流入总额的85.2%。与此同时,官方发展援助占流入资金总额的比例从1990年的57%,下降至1996年的12.3%。而且,日益减少的官方发展援助越来越多地用于维护和平以及紧急救援等项目,而并非长期发展项目方面。私人资金一般都比官方援助条件苛刻,而且完全基于利润导向,极不稳定,私人资本上升为发展中国家资金流入的主要来源,不仅使许多不发达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持续恶化,而且还使原来就不平等的南北关系在私人资本利益的驱动下,进一步发生变形。在南北鸿沟加深的同时,南南利益磨擦和竞争也增加。
第三,随着技术进步加速,特别是与信息产业和流通领域相关的技术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导致全球通信、运输等涉及信息与物质流动的技术产品成本加速下降,这不仅极大地加速了全球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步伐,而且还给现代国际关系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即: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以及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非政府组织沟通联络迅速国际化、全球化,国际外交舞台上的角色迅速增多;影响和制约各国对外政策,以及影响和制约国际重大事件走向的因素较过去更为复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的决策,便是明显的例证;而1999年世界贸易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的大规模示威,更是全球各地诸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通过因特网串联组织发动的。
第四,全球化趋势给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提供了增强其主导地位的巨大机会,全球化蕴含着“美国化”的严峻挑战。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九十年代,正是美国利用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实力,在全球极力确立其领导地位的时期,也是美国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的一个黄金时期。相形之下,日本经济在“泡沫”破灭之后陷入长期萧条,欧洲经济复苏乏力,欧元启动后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东亚经济更是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因而使得美国对于国际经济与政治事务的发言权和支配权显著增加,许多国家对于美国的仰赖加深,而对美斗争和周旋的余地缩小。从客观上看,美国在当前的全球化潮流中处于主导地位,全球化潮流的加速发展给美国提供了输出其资本、技术、文化、价值观乃至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巨大机会。如何在这样一种客观背景下溶入和参与全球化进程,在寻求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的同时,应对美国化的压力与挑战,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
第五,以信息革命和技术创新为先导的全球化正在掀起范围广泛的规则与标准重新制定的潮流,从贸易、投资、金融的传统规则到国际关系的某些基本准则(例如主权原则等),都受到巨大冲击,经济领域中的某些规则已经或正在改写,一些主要的国际机构也在全球化进
程中启动或加快改革步伐,世界银行正在推进其“全面发展框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启动国际金融框架改革;国际劳工组织正推动建立“核心劳工标准”;联合国环保署正在尝试如何协调全球的环境政策;世界贸易组织也在试图发起新一轮内容更加广泛的多边贸易谈判回合。
三、全球化趋势对我在21世纪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构成了新的挑战第一,全球化以及相应发展的区域化潮流在进一步加剧南北差距的同时,也使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出现新的分化;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国内政治中的对外干涉思潮日趋上升,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国内政治中的“内顾”倾向日益明显,使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政治基础以及我国外交的战略支撑点受到削弱,我在团结第三世界,使其发挥在国际政治斗争中作用的难度加大。
第二,因为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微观经济主体”,即企业而非政府带动的离心力运动,包括中国在内的民族国家难以依靠国家主权原则来解决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所有问题。
第三,在信息革命和“新经济”形成过程中处于明显领先地位的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影响增大,某些方面的支配地位进一步加强,其对外政策、包括其对华政策中的干涉主义、强权政治的倾向明显增强;在我同美的经贸科技合作关系中,我处于“小国模式”(即不均衡依存模式),这些都使我同美周旋的余地受到制约。
四、因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外交战略思考
第一,在国际场合客观评价和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同时旗帜鲜明地呼吁在全球化进程中反对美国化倾向。目前国际上警惕美国化倾向的呼声日高,包括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俄罗斯等大国都在此问题上出现某些相似或相同的声音,有些国家对此问题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我宜对此善加利用,并把这一点同我在国际政治领域反对单极世界、推进多极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及早组织国内力量加强对全球化与美国化问题的具体分析和研究,团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全球化进程推向正确的方向。
第二,重视国际经济秩序的全球管理或治理问题。我国在溶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在开放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加强国际经济秩序的全球化管理,是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事实上,目前国际上有关加强全球管理/治理(Global Governance)的呼声日高,我应在国际经济领域巧妙地处理“决不当头”与“有所作为”的关系,以我改革开放的根本利益为依据,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社会加强全球管理的各种形式的多边合作。
第三,以发展中国家为依托,呼吁和推动解决不断深化的南北差距和发展差距问题,以此作为新时期我团结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的战略支撑点。实践表明,全球化过程正在加剧原来已经存在的南北差距。据统计,世界上最富的20%和最穷的20%的人均收入差距,60年代为30∶1,1990年为60∶1,到1997年则已升至74∶1。而且,贫富差距在发达国家也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90年代英国、比利时、芬兰等国的贫困人口上升;当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因持续的经济景气而不断上升时,最贫困的10%的人口目前的实际收入却比1979-1996年期间的收入水平下降了18%。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负面影响,就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在一些国家内部加剧了贫富差距和发展差距。这一点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应利用国际社会对此问题的高度关切,站在发展中国家立场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及方案。
第四,树立广义的“经济外交”观念,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及地区多边金融与经济合作,特别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规则重写”过程,把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外交优势同经济优势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全球化浪潮在国际经济秩序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贸易、投资、金融和信息流动等规则的重写。广义的“经济外交”决不仅仅意味着加强经贸合作及援助,而且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国际与地区多边经济、金融事务的对话活动与规则重写的决策过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特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直为关注热点, 政策层面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计划, 比如说西部大开发, 中部崛起, 等等, 形成了发展经济的一整套战略。首先是国家为发展区域经济制订了很多的措施, 地方政府也响应国家的号召根据本地区的特点, 出台了一系列有益发展的政策。为配合国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 地区之间也开展了经济合作与帮助, 较为发达的地区为那些发展较差的地区提供一些支持。但是这些措施是否真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呢?这就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的内容。
有观点认为这些政策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认为我国实行的五年计划颇有成效, 区域的差距缩小得将会更加明显。相关学者从学术研究方面给出了见解, 他们认为区域将会逐渐“均衡发展”。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 此前的观点都是从“区域发展”这一大概念展开来说的, 本文将从“区域经济”这个角度, 按照区域经济的相关概念具体分析。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相关的研究领域做出补充, 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
本文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 包括三个方面:区域的经济联系、增长以及差异。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指的是各个区域之间相互交流、联系, 区域经济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各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而我们国家的一些学者对于区域经济的理解更多的是考虑了区域各个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 [1]比如说区域的社会、政治、环境等, 这种理解更多的是趋向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了发展区域经济,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对此进行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 这些政策主要是为了帮助缩小各区域之间的差距。因此说, 本文从区域经济角度入手, 更有现实意义。
本文对于区域发展的协调度采用了以下方式:用Morans I系数分析区域经济的联系程度, 用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分析区域的经济差异状态, 用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情况。研究内容包括特定的年份、以及固定要研究的几个区域、几个区域的人均GDP等等, 计算出的Morans I如果是大于零的, 是正的, 那么代表区域的经济联系比较紧密;如果是小于零的, 那么则表示区域的经济联系比较不密切。关于区域经济的增长情况的研究方法的公式, 所需要的则是所要研究的区域的具体的GDP的值, 所得结果的值越大, 则表明区域之间的经济所发挥的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计算区域经济的差异状况的公式和增长状况的公式是一样的, 得出的系数越大说明区域的差距越大。我们最终计算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要综合考虑这三项指标, 最终得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特征
(一) 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以及特征
从总的趋势上来看, 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在本世纪的前十年, 我国的区域发展度整体上大幅上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总体全国的发展水平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虽然总体上是在上升的, 但是在本世纪的后四年, 分为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07-2009年, 另一个阶段是剩下的两年。前面的两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很多区域经济大幅下滑, 但是在接下来的两年中, 区域协调发展的程度快速增长, 这说明了我们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 提高全国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有明显的成效。[2]
(二) 四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以及特征
四大区域指的是东部、西部、东北部以及中部地区, 这四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以及特征。在本世纪的前十年, 东部地区还是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 增长幅度很大, 从开始的0.1左右到最后的0.8左右。它的发展趋势随着全国的总体趋势在本世纪的后四年分为了前两年和后两年, 分别经历了大幅下降以及迅速回升。我国的中部地区在这十年中有着国家政策的支持, 以及中部地区各个省市自身的努力, 有效地应对了金融危机, 大幅度地提升了自身的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一直以来我国的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协调程度就比较低, 在这十年中甚至是出现了进一步的下降, 当前的情况稍微有所缓和, 但是还是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东北部地区在这十年中呈现了较为特殊的发展态势, 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在金融危机期间, 也就是从2007年开始到2009年, 当我国大部分地区区域发展的协调程度都在下降之时, 它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但是在2003年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协调度处于一个稳定的较低状态, 之后主要是国家给予了东北地区较为优惠政策的扶持, 帮助其在之后的几年当中迅速发展, 东北部自身又有很强的发展实力, 相较于西部来说, 有着明显的优势。[3]
(三) 省市区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以及特征
关于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从分析结果来看, 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几个特点。
首先, 全国的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总体上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根据我们的研究, 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0.9的一共有新、晋、宁、粤、冀、湘、赣、渝、藏、鲁、吉、湘、贵、沪、浙、辽、苏、秦、青、甘、豫、京、川这23个省市区, 而再低一个层次协调发展度在0.7-0.9之间的是津、云、闽, 协调发展程度在小于0.2的只有粤, 剩下的几个省市区发展的协调度在0.3-0.6之间。
其次, 在我们的研究中, 本世纪前十年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上升的省区已经占据了八成, 在31个省市区中有25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增长了, 其他的省市区有所降低。从这些下降幅度较大的省区来排名, 下降最大的是桂, 然后是鄂。
然后, 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发生期间, 我国有15个省市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程度在下降, 包括京、青、黑、桂、皖、津、闽、新、苏、滇、晋、湘、鲁、赣、浙。剩下的几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协调度反而都在上升。上升的省市区中, 上升最为迅速明显的是藏。西藏地区与国外的经济联系比较不密切, 而且有国家的政策支持, 所以在金融危机期间上升较多。而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与国外的联系相当密切, 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协调度下降较大。
最后, 在2009到2010年的这两年的时间中, 在全国的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都在回升的背景之下, 一些省市区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回升情况, 在这一阶段的回升当中, 最快的就是晋, 回升的程度接近1。但是也有一些省市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内蒙古、皖、闽的下降程度最大。
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本文对于本世纪前十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以及趋势进行分析, 总结出六个方面的结论, 如下:
1.从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的情况来看, 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有所提高, 当前处于比较乐观的、比较高的发展程度。[4]
2.在对四大区域的研究来看, 可以概括出两个上升以及两个下降。上升的方面是东部以及东北部, 东部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这十年东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水平还在稳步提高。而东北是国家的政策重点扶持的地区, 国家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 发展东北的经济, 这十年中东北经济协调发展的持续提高。中部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速度有所下降, 这是相比较东部以及东北部来说的, 中部自身的区域发展水平处于比较高的位置。另外的一个下降是我国的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水平有了很大的下降。
3.在2008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 此次大危机源于美国, 虽然我国受到的影响比较小, 但是不可避免地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也有了比较显著的降低。国家政策为解决危机做了很多努力, 在一两年的时间之内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较危机发生之时有所提升。[5]
4.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要多加关注, 它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 虽然近几年得到了较多的政策支持, 但总体不容乐观。而东北地区虽然之前的经济协调发展度不高, 但是近几年发展较快, 目前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程度处于比较好的位置。尤其是金融危机的那几年中, 东北地区反而呈现出与我国的其他地区不同的发展状态。我国的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甚至是东部在金融危机时经济协调发展程度都有所下降。东北部地区从2007年开始经济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
5.在本世纪前十年中, 我国各个省市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从当前的情况看还是比较好的, 大部分省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都在上升, 只有桂、苏、皖、湘、鄂、黑这六个省市的经济协调发展度略微有所降低。总体上来说,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态势。在这十年中虽然发生了经济危机但是2007-2009年间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上升的省市还是占据了一半多, 31个省市区中15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有下降的情况, 其他16省市区经济协调发展度都有所上升。[6]
6.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颁布了相关的政策, 地方政府为响应国家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根据本省市区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其中, 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 我国各个地方的政府都采取了一些手段, 这些手段的实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使所在省市成功地避免了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下降, 反而扭转了不利的局势。因为各个地区都有自身的特色, 所以全国的四大区域和各个省市之间经济发展协调度的特征以及趋势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其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 资源状况也不尽相同, 所以在国家的统一方针政策的指导下, 各省市区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为本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一些努力。
(二) 建议
1.完善内在的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在市场方面建立区域发展的联动机制, 帮助区域之间互助发展;建立和谐的市场机制, 促进协调发展;密切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 发展较好的区域帮助发展较差的区域;为保持全国的区域发展有较大较为持续的发展活力, 在市场、援助等方面各个区域都要互相帮助, 共用资源。
2.考虑全国发展, 统筹兼顾, 应对可能发生的一些困境。国家在金融危机期间, 陆续制定了很多的计划, 这些计划对于国家的发展确实有很大的益处, 也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为合理地发展经济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目前的几十项计划的制定, 都是国家为了满足各地方政府的要求, 适用于各个地方的制度, 但是并不适用于全国。在制定发展的计划之时, 为促进各地自己的区域协调发展, 很多地方往往只考虑本地的情况, 尽可能为本地区服务, 而没有考虑其他的周边地域, 不利于其他地域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该制定一个统筹发展、治理的, 适用于全国的统一的政策措施。而且各地也要注意考虑到其他地区的发展, 制定发展计划的时候不仅仅是局限于一个省市区, 而是通用于几个省市区, 促进这几个地区的资源、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 促进各个区域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
3.对于当前的组织格局进行创新, 完善全国、四大区域、各个省市区之间的空间战略布局。促进区域内联动发展, 形成良好的发展网络。重点计划以一些发达地区为中心带动周边发展的战略。比如说依托一些大城市为中心建立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 以及依托一些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建立的经济发展区域, 比如郑州、西安等这些大陆比较发达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的城市。目前来说是有7个国家的增长极, 这7个增长极相互联系, 内部之间也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以持续地均衡发展。
四、结语
根据本文的分析不难发现, 全国范围内、省市区、四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都相对比较协调, 而且经济发展也呈现一定幅度的上升态势, 各个地区的经济也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此种发展局面, 这与我国当前的政策支持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与我国各大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要想完善各大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 首先, 就一定要针对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体制改革, 对于不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一定要舍弃, 重新制定新的经济制度;其次, 各个区域的规划一定要统一合理地划分, 确保区域划分的协调性, 从而在区域内部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最后, 要不断创新和改革空间组织战略, 对于当前各个区域中的中坚组织战略, 一定及时进行考核, 不再适合实际情况的战略一定要及时进行改革, 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均衡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只有不断对当前的体制、战略、区域划分进行改革, 才能弥补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摒弃不协调成分, 完善当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念和战略,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托娅.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现代商业, 2015 (05) :92-93.
[2]倪金凤.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24) :20-21.
[3]覃成林, 郑云峰, 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 2013 (01) :9-14.
[4]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十二五”的思路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 2009 (11) :17-19.
[5]张燕, 魏后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U型转变及稳定性分析[J].江海学刊, 2012 (02) :78-85.
一、中国经济的奇迹
林毅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年18年间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增长速度,如果这一增长速度能够维持下去,则至迟到下世纪30年代,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成就举世瞩目。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这要从分析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成因入手。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政府确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由于资本高度密集的重工业具有投资周期长、作为先进技术载体的机器设备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投资规模巨大等三个特征。而当时我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其特点是:生产剩余很少,资本积累很低,市场决定的利率很高,不利于投资周期长的重工业项目的发展;可以出口的商品很少,外汇短缺,市场决定的汇率很高,不利于发展重工业所需设备的进口;由于剩余主要来自于农业,而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非常分散,导致资金动员能力很低。这样,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与当时我国资本稀缺的农业经济的资源禀赋状况形成了直接的矛盾,因此就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而需要政府出面,利用行政手段扭曲宏观政策环境,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一方面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动员资源发展重工业;在要素和产品价格被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资金、外汇、原材料及生产必需品就需要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进行配置,同时还需要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部门的国有化和农业部门的人民公社化,对微观经营严格控制。这样,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逻辑起点,相继形成了以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点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
事实上,这种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产物,而是由在低水平的经济发展状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所导致的,世界上许多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采取了同样的发展战略以后,也形成了类似的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在当时的状况下能最有效地动员各种资源,使得我国在资金稀缺、物质基础落后的情况下很快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然而这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在微观方面体现为工人、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工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在宏观上则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调。针对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缺乏活力的微观经营机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从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入手,旨在改进微观激励机制,激发工人和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微观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率。微观单位自主权的扩大打破了传统经济结构的整体性,以更具有效率的`市场结构代替传统结构的制度变迁过程就以自我推进的方式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成功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来自非国有企业的竞争也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效率。
18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每年9.8%的高增长速度,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改革的受益者。改革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被认为是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奇迹,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前两个奇迹。在为所取得的成就欣慰的同时,令人们更为关注的是我国目前这种高经济增长的态势还能维持多久,国外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在未来20~30年中还能保持高经济增长,林毅夫和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持有这一观点,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林毅夫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来自于以下的分析:在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两种实现方式:(1)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2)向其它国家学习、模仿,或者说花钱购买
一、前言
结合当前房地产经济现状来说,它的发展是迅速的,并且涉及面极其广泛。它对金融、家电、建筑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保障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于促进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首先第一方面是指我国经济的宏观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这段时期,我国开放了劳动力、建筑市场,并不断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完善。其次另一方面是指我国进行城市化建设。“十二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我国工作重点,同时城市化建设将房地产行业直接推上了一个巅峰时期。但当前房地产行业仍有一些弊端,对其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发展现状分析
1.增速超出掌控
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赶超了发达国家近30年变化水平的程度。由于我国政策的变化,国家加强了城镇化建设。农村大量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甚至建立新的城镇。种种情况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多,相对于住房的需求也不断上涨。单薄的房地产基础,根本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许多商人及企业看中这一方面,加大了对房地产的投资。
2.管理的不到位
显而易见,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家的投资下,房地产行业拥有着巨大的利润。该行业的暴利引来了大量企业家的投资,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缺乏政府的有力调控,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很多地方的房价大幅上涨,超过了一般居民的承受能力,使很多人,想买房却买不起。
3.需求的不稳定
住房需求是居民生存的最根本需求,所以买房已经成为家庭及个人的重要投资。在当前的城镇化现代建设过程中,为了减少居民居住土地的使用,城市高楼成为居民住房的最大选择。这种现象又造成了居民对住房需求有一定量增加。
但由于房价的不合理性及市场监管的不到位,整个行业充满了泡沫。政府部门颁布了相关的政策,进一步阻止了对房地产不理性的投资行为。比如国家的相关政策,对很多一线城市采取限购措施,保障了底层人民也能有房住。但由于前期投入大后期收益小,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不少居民的买房意愿仍成下坡趋势。导致市场需求减低。
4.市场经济体制
对当前快速发展的房地产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忽视,导致了市场制度不健全。房地产行业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可能独立存在,它的发展与土地经营关系相当密切。我国虽然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其利用率很低,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而且土地后备资源短缺。在国家土地资源被大部分消耗的时候,无所顾忌,认为后备资源还跟丰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应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如今,快速发展的房地产行业,占用了大量的优质土地资源,导致了市场土地供求出现不可调和矛盾。在进行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同时,我们应该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的意义,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获得更大利益。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应当肩负起背后与之相对应的责任。其中的最重要也最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建设。可以这样说,房地产经济是一项破坏性建设,虽然这么说有些人认为太过片面。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工期短、转移性强,在区域内施工,这些特点完全可以证明这一观点。尤其是此区域完工后继续进行下一区域,此期间无过渡,无缝隙连接。事后也再不对原来的施工区域的后续管理问题进行负责。
三、发展趋势研究
房地产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的极其突出的一部分。在大规模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房地产经济对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及生活条件起到了重大作用。虽然难免有些缺点,但发展前景依然良好。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第一,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我国房地产经济在“十二五”期间有短暂的不和谐期,但今年中国开始“十三五”,所以该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曙光。我国當前的城市化建设、农村改建已大部分完成。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下,该行业及相关联的其他行业均对市场进行了有力调整,建立了一个相对来说更合理化的发展环境。
第二,市场住房价格趋于稳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住房价格,最近几年房价的持续上涨,造成居民心里的极度恐慌,同时也扰乱了经济的稳定性。政府进行有效的干预,通过调控市场、限制购房,房价正在下调并充满规律性,现在已具有独立的稳定住房价格体系。
四、结束语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服务业和传统企业也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升级,有助于电商行业开拓海内外市场,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号召力,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融合。在以后的市场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市场将会以移动终端应用为主要平台,在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向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根据我国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就如何建立更完善的电子商务体系,构建适用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市场环境,积极引导电商又好又快发展进行研究和解读。
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特点;移动终端;互联网行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网民的逐年增多,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呈爆发式增长,并且这种增长趋势将继续蔓延成为世界电子商务业的中流砥柱。与之相应的电子商务服务业正在成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强大引擎和信息时代的商业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的经济社会影响力日益广泛和深刻。如何构建与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以及如何消除“数字鸿沟”并遏制其与“经济鸿沟”相互强化,是影响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时间短,增长速度极快,而目前的硬件和软实力不足是制约其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一) 劳动力转移数量上不断增加
在我国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机械化生产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当中, 在生产效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也使得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大降低, 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为了增加收入,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加之部分地区农业经营收入低微, 难以维持家庭生活, 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放弃农村耕地, 来到城镇打工, 从而使得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 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 比上年增加352万人, 增长1.3%。2011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5、1.5、0.5和0.6个百分点, 近几年农民工总量及增速如下图1所示。
(二) 农村劳动力专业职业不稳定
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具有着较稳定职业与收入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仍旧较小, 多数进城务工人员都是选择在农闲时期外出打工, 农忙时期回乡务农, 这与农村劳动力进城无法找到稳定的居住条件, 也不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在城镇生活并不能够为他们提供有力的保障, 只能够通过兼职的方式适当增加收入。
(三) 农村转移劳动力愈加年轻化
近几年我国农村转移至城镇务工的劳动力中, 三十岁以下的劳动力所占比重逐渐增加, 同时, 一些年龄较高的劳动力也开始从城镇回到农村养老, 转移劳动力年龄结构上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 年轻劳动力由于接受能力与思维意识方面相对有了一定的改变, 因此, 在择业方面也不再停留于简单的体力劳动, 而是向技术含量更高, 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趋势
(一) 劳动力逐渐回归本地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我国户籍制度的约束,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由于没有城市户籍在城市生活、社会保障方面所享受到的权利往往不充分, 同时, 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可能会导致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不足, 甚至荒废, 这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农村本土经济的多元化开发对于劳动力返乡也有着较高的需求,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 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出现了一定的逆流趋势。此外, 一些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创业, 发展故乡农业经济, 也促进和吸收了一部分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的回归, 这一现象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经济转型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 政策鼓励下的共同发展
只有全国上下共同发展才是国家最终期待的目标, 针对目前的国家发展形势而言, 国家鼓励大学生以及研究生、硕士等去偏远山区进行相关的建设。西部大开发等重要的纲领已经在实施之中, 只有全国人民共同的努力才能够让最终的国家全国经济差距逐渐拉小。需要我国在未来继续对城镇, 特别是县级及以下的小城镇的发展予以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三) 促进劳动力的就地安置
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已经不能够单单依靠城镇提供就业机会予以满足, 加强对农村地区本土特色的开发, 发展多元农业经济体系, 利用农村生态资源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农牧业、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等, 在农村地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安置, 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同时, 通过加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形成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并构建完善的劳动力培训服务体系, 为农村劳动力的转型就业提供专业指导, 更好的帮助农村劳动力就近实现向非农产业及区域内城镇的转移就业。
三、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要避免的误区
在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还必须要注意避免走入一些误区,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应兼顾农业的发展, 不能将农业衰退作为劳动力转移的代价, 这就需要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 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 尽可能通过农业优惠政策与技术扶持, 增加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 保留农村青壮劳动力, 避免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业愈加衰退, 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 城镇化建设中应避免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与土地占用, 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十分紧张, 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仅仅为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 腾出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 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 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同时促进城镇的集约化建设, 只有合理开发农村土地资源, 发展绿色、高效、现代化的农业经济, 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并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持。
最后, 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需要依靠非农产业的发展, 但非农产业发展中应避免将环境污染作为发展代价, 只有坚持绿色、可持续的非农产业发展理念, 才能够在实现劳动力充分就地安置的基础上, 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 为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基础的环境保障。
四、结语
本文首先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之后结合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 并进一步指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需要避免的一系列误区,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的重要研究课题, 也是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必须要通过科学、理性、实事求是的策略予以有效的应对, 在此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
自2013年以来,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形势出现好转迹象,下行风险有所减少,但全球经济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仍有待时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总体看,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呈现出新的走势:一是世界经济延续“双速”复苏态势。发达经济体总体上依然低迷。二是贸易增速放缓,低于过去20年平均水平。各国贸易政策愈加以自我为中心,贸易投资壁垒明显增多。三是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但双边政治关系等因素也影响到合作的进程。四是全球需求不足,以黄金和石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降低了我国进口的成本,有利于改革发展。
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在此时期内经济年均增长率不能低于7.2%,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非常艰巨的长期任务。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13年经济政策确定的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驱动创新。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充满变数,国内经济结构需要深度持续调整。2013年是充满期待和面临考验的一年。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沉着应对,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准确把握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同时应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还不少。
在中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稳中有为。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推进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正确认识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形势,一是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充分认识做好下半年工作对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的成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奠定较好基础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其次要准确把握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这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坚持搞好宏观调控上,以稳定政策为主基调,以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为宏观调控的核心,始终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最后要准确把握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七项主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做好农业发展工作,抓好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各项工作;继续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和引导;继续推进节能减排;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一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十分复杂,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党和政府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二要正确理解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稳中有为。三要准确把握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合理调节各类城市人口规模。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鼓励每个人努力工作、勤劳致富。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浅论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兼议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作者
杨建峰
市场经济作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其自身的复杂构成,其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言,它就是法律经济,也必然是法制经济,而法制经济即经济关系广泛法制化的经济。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的两个核心构成要素,共同维护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经济关系法制化的典型代表,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承担不同的职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一、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对比分析
1、理论基础 两者都以国家干预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所不同的是市场管理法所依据的是直接干预理论,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间接干预理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有着及时性、灵活性等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市场竞争,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又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如自发性、盲目性等,市场主体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垄断、贫富悬殊等社会不正义问题,这些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也正是国家干预的根源所在,国家依法干预市场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抑制贫富差距扩大、提高交易的效率,所以,市场经济必须确立政府的干预。市场管理法和宏观调控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而产生,而区别就在于:市场管理法以政府的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而宏观调控法以政府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
2、侧重点 市场失灵是国家干预的根源,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国家干预也并非没有缺陷,政府干预
1的失灵(如过度干预、滥用干预权等)同样会妨碍交易的正常进行,政府规制的失败,就要求必须确立对政府干预的规范,其中包括约束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规范政府干预的行为,从这一方面来看的话,笔者认为对市场管理法来说,它着重强调的是对市场主体一方行为的约束,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约束,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交易秩序;而宏观调控法则更加注重对政府干预行为的约束,以确保政府的宏观调控权的正当行使。所以,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管理法侧重于确立政府干预,宏观调控法侧重于规范政府干预,但只是侧重,两者都只有由建立在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双调整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3、调整方式 由于两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调整方式的差异,市场管理法通过国家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来实现其职能,它通过运用行政命令,规章制度之类的公权力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进行规制,如通过制定和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依法严禁市场主体在交易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为市场主体交易行为确立一个直接的、强制性的选择标准。宏观调控法通过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间接干预实现其职能,从而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选择,由此可看出,它为市场主体所确立的是一个间接的标准,具有可选性,如通过体现法律规范特点的一些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明确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信息,哪些市场交易活动因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到鼓励,哪些不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限制等。
4、调整对象 市场管理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管理市场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即市场管理关系。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法查处中所形成的市场交易管理关系,主要存在于微观经济领域,具有直接性、强制性等特点。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指的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如财政关系、金融关系等,主要分布于宏观经济领域,具有间接性,选择性等特点。
5、调整范围 市场管理法以市场管理关系为其调整对象,其主要发生在国家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过程中。从其体系结构来看,市场管理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宏观调控法以宏观调控关系为调整对象,而宏观调控关系涉及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过程,包括财政关系、金融关系、产业关系、计划关系等。体系结构方面,宏观调控法主要包括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
制度、产业法律制度、计划法律制度、能源法律制度等。无论从两者的调整对象还是体系结构来看,宏观调控法的调整范围都要比市场管理法的调整范围宽泛。
6、调整方法 在关于两者的调整方法上,笔者认为:市场管理法由于国家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竞争和交易行为,直接涉及市场主体的个体利益,市场管理权的不正当行使会对其利益造成损害,同时也为了防止有关行政机关出于自身利益或其它市场主体利益而采用“合法”的形式损害相关主体利益,所以市场管理法的调整方法只能使用单一的法律调整手段,以维护和保证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通过对市场的间接干预来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选择行为,具有一定的诱导性,选择性,而且其涉及面广,贯穿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所以,可以采取以法律手段为主,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的调整方法,但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运用必须在法律确定的宏观调控框架内进行。
二、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在讨论两者关系之前,笔者认为应先谈一谈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因为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自由、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所以,在一定层面上,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可以反映出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市场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是与宏观调控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
首先,市场竞争是宏观调控的基础。竞争首先是市场的竞争,没有市场,宏观经济调控就没有了对象和基础,就失去了运作的机制和生效的中介,如果宏观调控不立足于市场,则是一种盲目的,形而上学的调控,就会失去立足的根基。而且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所在,要发展市场经济关键是鼓励和维系市场竞争。另外,宏观调控还受到市场竞争的制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它是第一性的、基础的。只有在市场调节无法起作用的领域,才有必要实施宏观调控,凡是市场可以竞争的,就没必要进行宏观调控。此外,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因为市场竞争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基本途径。其次,宏观调控是市场竞争的条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由主义经济,它内在地要求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国家通过对市场运行进行调控,可以克服市场波动和大起大落,保证经济运行稳定,而市场主体也只有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才能进行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还对市场竞争范围及竞争目标进行调控,规定在哪些范围可以竞争,哪些范围不允许市场竞争,那些竞争是无所谓的、无益的,哪些是必要的、要加以鼓励的。此外,由于市场主体是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私利主体,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部分市场主体竞争的不自由,而这些问题是市场竞争自身无法解决的,宏观调控的实施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些问题,实现社会实质正义。
三、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管理与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运行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两者有所侧重,各有分工。而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关系法制化的代表,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也在不同的经济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市场管理法主要存在与作用于微观自治领域,而宏观调控法主要立足于、作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但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作用机制的外在表现来看,市场管理法的目的是通过规制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创造自由的,稳定的市场秩序,其根本是促进市场竞争的。市场竞争是一种自由竞争、公平竞争、有序的竞争,而市场管理法的目的就在于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维系一个良好的竞争秩序,其外在的表现为促进市场竞争。而宏观调控法则通过对市场竞争的范围、竞争的目的等作出一定的限制和规定,外在的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市场竞争。从这一视角看,两者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但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根本目的是为了实施和组织更好的市场竞争,而且从两者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这两方面看,二者是统一的,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手段,都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能持续、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所以,二者又是统一的。
2、宏观调控法以市场管理法为基础
宏观调控法的功能在于保证宏观调控目的的实现及调控的合法性。而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从其内容来看,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市场管理法所维系的市场竞争来实现。宏观调控法所要实现的和维护的市场独立、自由、秩序等目的,也需要市场管理法在微观层次的作用的发挥,并且市场竞争秩序的良好也是宏观调控法的目的之一。宏观调控法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市场管理法,尤其是反垄断法,因为反垄断法所要规制的就是一种不合理的、非法的产业结构,它所维持的自
由竞争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此外,由于上文所分析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竞争的依赖性所致,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它的制定必须依赖由市场管理法所维护的市场竞争所反馈回的信息来进行,而不能盲目制定和调控,所以,宏观调控法的制定和实施应以市场管理法为基础。
3、市场管理法以宏观调控法为条件
市场管理法所维系的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必须以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作为其最终目标,为市场竞争指明了发展方向,避免了盲目、无谓的竞争。宏观调控法创造和维护市场主体的独立、平等、自由和秩序,为市场管理法所追求和维系的自由竞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实现最优化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法要实现的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为反垄断法提供了指导和条件。此外,宏观调控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法律文献,也为市场管理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指南。
四、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反垄断法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奉为“经济宪法”,是同其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的。在我国,反垄断法虽然尚未出台,但其制定和颁布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里,笔者想结合上文就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来简单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笔者将从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两方面谈起。
作为市场管理法的核心内容,反垄断法的宗旨在于保护和鼓励竞争,维持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而我国当前市场竞争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发育不全面。我国的市场经济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类要素市场有的尚未建立起来,有的刚起步,有的还未开放,市场发育不全面,导致了市场竞争机制在这些领域尚未完全建立,尚未完全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
2、市场竞争不充分。在已经形成的市场中,市场竞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竞争还是不充分。但对于尚未放开的市场来说,市场竞争对想进入这一市场的市场主体来说则是一种理想。目前,我国许多行业仍然处于行政垄断的阴影下,在这些行业中,市场是存在的,但竞争是缺位的,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也不符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政方针。
2、“宏观调控法”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我国宏观调控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a、调控主体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应由谁来制定,也就是谁拥有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权,在这
一点上,目前比较混乱,各级政府甚至出于地方利益而制定与国家总体方针相悖的经济政策。b、调控程序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政策应当如何制定,遵循怎样一种程序;宏观调控的实施应当如何进行,应当遵循怎样一种程序,我国在对宏观调控程序的控制和监督上是欠缺的,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c、调控内容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作为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受市场竞争的制约,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是基础的,第一性的;宏观调控是辅助性的,第二性的,凡是能市场竞争的,就不能进行宏观调控,调控内容是否合法,也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须在促进和维系现有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继续放开和建立各类要素市场,在这些市场中形成竞争,而反垄断法则能很好地实现这一功能。
英国PPP模式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PFI阶段和PF2阶段。英国最早的PPP模式运用于保障性住房领域。1992年,英国首创PPP的典型模式——私人部门融资计划(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具体运作全部由私人部门完成。2013年3月末至2014年3月末,累计完成PFI项目728个,671个处于运行阶段,项目资本支出合计566亿英镑。项目主要涉及学校、医院、公路、监狱、住房、废物废水处理设施等领域。项目运营期限整体较长,截至2014年3月末,英国运营期限在20—30年之间的项目合计占比为74.45%。
(一)PFI 模式:具体运作全部由私营部门完成
PFI项目通常由三部分主体构成:公共授权当局,负责实施政府采购的公共部门委托人;私营部门,是项目组织运行的核心,负责对项目进行经营和管理;第三方资助,即股东、贷款银行以及债券持有者等。
PFI模式下,PPP项目运行程序一般可以分为:立项与可行性研究→项目采购→项目建设和运营→移交。立项与研究阶段,发起人以财政承负能力为重要考量要素对实施PFI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并形成经营状况草案,呈报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PFI小组核准。项目采购阶段,发起人在欧共体公报刊载招标讯息,通过招标确定项目开发主体。确定中标人后,政府提出对整个项目采购符合经济价值的说明,并从技术、财务、法律等角度审查项目主体的开发能力,与项目主体建立和完善合同条款,明确政府和私人部门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经核准后完成签约。签约完成后进入项目建设阶段,私营部门承担全部成本,负责筹措资金、组织设计、确定承包商施工、聘请项目监理、运营管理项目等,由政府根据项目实施、运营标准的完成度对私人部门予以偿还。如果项目建设水准未在规定时间内有所提高,公共部门当局通常有权终止合同,按适当份额补偿私营部门,并取得工程的所有权。移交阶段在项目完成后,私营部门办理转移、清算等事宜,公共项目由政府接管运营。
(二)PF2 新模式:政府参股投入部分资本金
1.股权融资模式。鉴于私人投资难以利用高杠杆率获得资本市场融资,同时为降低私人资本股权融资的高额回报,英国政府在PF2模式中,要求提高资本金比例,政府资金在股本金中以小股东的方式进入,缓解私人投资者的融资压力,发挥私人资本的专业能动性,并使政府的风险降到最低。
2.改进招标流程。英国PF2模式中对项目采购流程进行改良,主要通过三方面措施提高项目招标效率。一是推行集中招标,即主要依托中央部门的专业力量进行采购,如IUK(英国基础设施局)等;二是推行采购流程化、简单化和标准化,推广使用PF2标准合同和规范文本;三是启动政府能力建设培训计划,在未来只有通过该学院的强化培训计划的人士,才有资格领导大型政府项目。
3.提高信息透明度。政府要求私营部门提供实际的和预测的净资产收益率,用于信息发布;及时披露未来PF2项目产生的负债情况,为项目发包方提供必要信息,使纳税人相信项目的VFM(Value for Money,金钱与价值等价)能达成。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适当公开、在项目公司董事会中引入政府和相关代表的观察员制度,满足公众对私人承包商信息需求。
二、英国 PPP 的主要监管措施
1.完善法律体系
英国政府没有专门针对PPP模式的法律,但《公共合同法》(The Public Contracts Regulations 2006)和《公用事业单位合同法》(The Utilities Contract Regulations 2006) 是确立PPP运作最重要的两项制度,具体还有《关于公私协作的新指引:公共部门参股PF2项目的条款磋商》《PFI/ PPP采购和合同管理指引》《PFI/ PPP金融指引》等细项规范性文件。
2.成立专业机构,实施三级管理
一是成立专业机构进行规范管理。1992年英国政府推动民间投资提案制度,1997年设立专门机构组织和协调相关事宜,2000年设立合作伙伴关系组织(Partnerships UK,简称PUK) 专门从事公共部门PPP项目,2011年财政部设立基础设施局全面负责PPP工作。二是三级管理机构共同负责PPP运作。财政部负责制定政策及批准纲领;英国合伙经营机关向公共部门提供私营机构专门知识及资源,并协助公共部门落实PPP重要项目;公私营机构合作署(由地方政府拨款成立的机构)向由地方政府协会委任的董事局问责,并为发展公私营机构合作地方机关提供支持。
3.确立完善的评价制度
2004年英国财政部公布《资金价值评估指南》《定量评价用户指南》。其中,《评估指南》作为推动公共部门成本比较的重要方法,对物有所值评价方法(Value for Money,VFM)的评价程序做出标准化规定;《用户指南》帮助采购当局评价项目资金价值并做出决策。
4.明确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模式
一是在选择私营部门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公私双方利益双赢。二是是建立多种公私伙伴关系模型,除常用的DBFO(设计—建设—融资—运营)公私伙伴关系模式外,还发展了如DBFT(设计—建设—融资—移交)、BOT(建设—运营—移交)、BOO(建设—运营—拥有)等模式。
5.引导金融机构为 PPP 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支持
英国金融市场竞争充分,银行和资本市场都可提供固定利率的长期融资,期限最高可达40年,最低利率为国债利率加75个基点,有效促进了PPP发展。如2007年11月,庄园医院(Manor Hospital)项目完成融资,其中就包括金融服务管理局(FSA)担保的1.6亿多英镑33年期债券、1 500万英镑期限可变债券,FSA信用级别为AAA级,利率仅比国债利率高93.2个基点。
三、对我国的启示
1.加快完善 PPP 工作机制、配套政策、法律等制度建设
我国现行与PPP相关的法规政策多为部门规章或者地方性法规,权威性不足,部分文件之间甚至相互矛盾。为此,建议由中央政府出台PPP项目的评价标准及适用范围,对现行法规政策进行梳理,消除制度障碍,进一步明确PPP项目操作规则,包括市场准入、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风险分担、流程管理、绩效评价和争议解决等环节,使地方政府在基建等领域运用PPP项目时有据可依,规范和降低公共项目的政策风险和投资风险。
2.建立政府与私人部门间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PPP项目投资工期长、金额大、不确定因素多、风险高,无论由公共部门还是私方单独承担,都对项目实施不利。为保证PPP项目成功实施,必须在公共部门和私方之间合理分担风险。一是风险共担机制。双方都需要充分了解、预测项目未来风险并提出应对方案,对于不可预知的风险需要设定相应调节机制。政府部门主要承担法律风险、政策风险、最低需求风险等;私人部门主要承担项目设计、建造、财务和运营维护风险;不可抗力等风险由双方合理共担。二是利益分配机制。公私双方应充分协商,就合同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达成共识,以规避合作过程中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的风险;同时,还应能够提出让彼此均认可的利益分配方案,以调动PPP项目双方的积极性。
3.加快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推进 PPP 运作专业化
PPP运作业务流程复杂,涉及财务、金融、法律等诸多方面,专业化程度高。同时,建立全国性的PPP监督管理机构对推广PPP模式至关重要。因此,应适度增强PPP模式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各级政府机关联合促进体系,制定通用PPP项目实施规范,积极开展办理人员培训课程等,促进私营部门以PPP模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4.简化 PPP 项目审批程序,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考虑到PPP项目涉及财政、规划、土地以及主管行业等主管部门,项目审批仍需经过较为繁杂的审批流程,在风险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应考虑进一步简化PPP项目审批流程。此外,应加强PPP项目招投标、投资建设和后期运用保障等信息的披露,如效仿PPP项目采购的信息预通知需要在欧盟官方期刊上发布广告,确保有兴趣的投标人均能够获知有关事项,保证参选的人数实现充分竞争,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保值保量的供给。
5.加快设立国家 PPP 基金
PPP基金主要作用是通过股权投资解决项目初期资金困难,同时起到撬动社会资本的作用,并寻找适合的PPP项目。建议由财政出资,设立PPP基金和项目开发基金,该基金可以通过债权、担保、股权等形式,为难以获得市场融资的PPP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项目条件改善后择机退出。
参考文献
[1]陈双,夏志坚.浅析PP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论坛,2010,(10).
[2]孟春,高伟.PPP模式的国际经验与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14-05-26.
[3]伍迪,王守清.PPP模式在中国的研究发展与趋势[J].工程管理学报,2014,(6).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主要特点】推荐阅读:
论金融服务业在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发展前景06-26
浅析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07-12
浅谈我国医药的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07-25
区域金融学视角下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研究论文10-12
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报告06-21
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11-08
我国酒店发展趋势07-09
我国军事发展趋势10-21
9.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趋势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