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自人民公社解体以来,中国农村组织发生7结构性的变化,但原有的农民组织仍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因此,创建新型的农民组织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民主体地位的需要,也是改善乡村治理、提高农民素质的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1:

培育新型农民是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立项的科研项目“广西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0802LX29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李红贤是项目主持人。

[摘 要] 文章简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定义了新型农民,以广西玉林市为实例,说明农民是培训的主要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和主力军,以及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践行者。文章又以大量事实说明广西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存在七方面问题,并认为新型农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力量,因此提出培育新型农民是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并提出培训重点和培训内容。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培育 新农村建设 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也就是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和有关调查显示,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文化素质呈明显的正相关。广西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高,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因此,培育新型农民是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所谓新型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古今中外关于”农民”的定义很多,本文定义为农民就是务农者;新型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直接从事或服务“三农”的基层工作者,包括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活动的经营管理者,从事农村工作的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或村官(包括乡镇领导)。

一、农民是培训的主要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和主力军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实施“百万农民党员实用技术大培训”、“农家课堂”培训等,共培训农民18.88万人,提高农民应用科技能力和转移择业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全市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面积占播种面积的64.05%,保持全区第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85.6万亩;示范推广超级稻25.1万亩;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43万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041元,同比增加468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192.2元,增量居全区第一,创历史新高。

2005年以来,广西通过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完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仅玉林市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三级购置农业机械补贴资金。“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完成投资都比往年提高。至2006年底,全区建设沼气池293.8万座,入户率超过36%,远高于全国不到10%的平均水平,排名全国第一,每年可提供优质有机肥5100多万吨,相当于少用60多万吨的化肥,可为农民节约17亿多元;产沼气14.7亿立方米,相当于30多万吨液化气,可为农民节约燃料费20多亿元。

累计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6万余盏,示范面积达25万公顷,技术辐射全区的县、乡,涵盖广西各类主要作物,为农民节约农药使用费2500万元以上。此外,多种生物农药、套袋、性外激素、以螨治螨、以蜂治蝽等技术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全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共224个,面积规模累计达108万公顷,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全区果实套袋面积约8万公顷,每年可为果农增收节支3亿元以上。

以上事实说明,对农民实行技术培训,使农民增加了收入和提高了就业能力,有效解决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要解决的“三农”问题,从而促使广大农民支持和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和主力军。

二、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践行者

广西玉林市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自2006年4月10日批准设立以来,玉林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交流不断升温,先后接待台商经贸考察团15个,签约合同项目5个,合同投资额5.73亿元,台资企业增加到36家;成立两岸农业合作研究院,启动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农业新品种示范基地、发东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春茂公司花卉基地等项目,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一期工程、交流服务示范园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云天文化城花卉基地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试验区建设带动了农业合作交流,先后有深圳晨光乳业有限公司投资3.8亿元在北流建设奶品加工厂和奶水牛养殖基地,北流凉亭禽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香港维康公司合资建设肉鸡贸易加工中心,等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48亿元,区、市、县两级试点村(屯)26个,初步探索形成项目带动模式、小城镇模式、生态家园模式、集体家园模式等四大建设模式。或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或“公司+农户”的形式,等等。

显而易见,这些试验区、新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必须有新型农民才能得到推广应用,广大农村才能科学发展,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因此,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践行者。

三、新型农民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力量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广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存在下列七个方面问题:

1.一些地区的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部分县(区)、乡(镇)、村领导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部分农民存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面拨的款,所有的建设项目资金都是上面扶持安排的,自觉主动地参与性不高。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只重硬件建设轻生产发展,以为修了几条村路,盖了几幢新房,清理了房前屋后的垃圾就是新农村建设,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

2.连片试点推进的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简单粗糙的倾向

一是投入资金分散,难以有效整合资金。新农村建设涉及部门多,上级投入资金渠道按部门下达,一些单位对试点建设选择和项目审查标准不一,投入分散资金不能有效整合,影响建设效果,且条条框框多,不利于实施单位具体操作。二是时间紧、任务重,准备工作不够。新农村建设项目多而广,缺乏规划设计人员,规划滞后,一些地方规划进度慢或者根本无规划,新农村建设无章可循;工程技术力量不足,特别是村、屯道路建设质量监管工作不到位,真正掌握技术的施工质量监管员少。有些村屯道路建设没有施工质量监督员,全凭施工单位良心施工;有的在建道路路基坎坷不平,高低相差很大,达不到施工质量要求,施工人员照样施工,使道路质量存在很大隐患。三是统一政府投入标准,工作方法简单。无论是平原,还是丘陵山区,不分富裕村屯,还是贫困村屯,通村道路、通屯道路和沼气池等建设项目的专项补助资金标准都是一个样,致使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负担苦乐不均。

3.新农村建设项目专项补助资金不足,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负担重

以农村道路建设为例,通屯的道路都是机耕路,路基不好甚至没有路基,根据新农村道路建设的技术指标要求进行施工测算,通屯道路按路宽3.5米、18公分厚水泥算,水泥路造价在17万元/公里左右,若按政府补助通屯道路12万元/公里、群众必须自筹3万元/公里计,每公里资金缺口约2万元左右。以村屯规划为例,自治区、南宁市下达给邕宁区村屯规划设计任务415个,目前实际完成规划任务不到一半,原因是规划设计经费不足。据规划部门预算,每个规划点所需规划测量设计费不低于6500元,但自治区、南宁市仅补助每个村屯规划测量设计费2250元,规划资金缺口较大,城区财政困难,配套资金未到位,并且乡镇又无资金投入,较难完成上级下达的规划任务。2006年,邕宁区完成村道建设17条137.51公里,屯道建设53条115.75公里,其中群众自筹资金投入村屯道路建设已达1225万元。2007年全城区要建设488公里屯道,农民还要集资1500万元左右。同时,新农村建设还要投资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体、村屯绿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电信等项目,这些项目也都要农民按一定比例自筹资金解决,农民自筹资金负担重。

4.“重建设、轻管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没有规范性的维护管理措施

通过新农村建设,建成了一大批村屯道路、小型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公共基础设施。在一些地方,一边是热火朝天的修了通村道路,又修通屯道路,一边是竣工不久的村屯水泥道路路面出现了破损、坑洼、翻砂等现象,出现有新村没村貌,道路建得起养不起的情况。此外,作为农业命脉的农村农田水利目前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维护资金匮乏,加之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十分普遍,在家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已很难大规模地组织人员对已严重老化且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的水利设施进行维修,致使不少水利设施功能丧失,如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部分村屯的农田因缺水直至四月中旬仍未能播种水稻,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生产和生活。

5.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难

由于农户规模小而分散,龙头企业的规模亦小而分散。广西有3984万农业人口,农户约为990多万户,绝大多数是小规模、分散的种养,任何企业与大量小农户的联结都会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而农业企业规模也比较小,经营也非常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对小农户的有效带动,导致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困难。同时,企业生产水平比较落后,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都比较弱,抗风险能力弱,难以支持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并实现产业链条的延长和优化,从而制约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6.新农村建设缺乏全面推进的科学规划

一些地方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从整个农村建设任务来全面推进,如生产发展方面缺乏项目安排,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够高;生活富裕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不够大,还没有全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卫生保障制度;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方面也跟不上,尤其在如何提高广大农民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移风易俗、文明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民珍惜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家园的能力,提高农民掌握运用现代技术的管理方法发展农业生产、进行生产管理和农产品经营、实现增收致富的能力,提高农民向工业、服务业转产转岗和进城务工的能力等方面还需切更大更艰苦的努力。

7.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一些部门任务不明、责任不清,不知道扮演什么角色;一些单位对定点帮扶工作重视不够,帮扶流于形式,没有实际行动;在工作上定期反馈、交流、督查机制等方面有所欠缺,尤其是新农村的上下协调难度较大。

纵观上述问题,究其原因都是人的素质不高所导致。一是从事“三农”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和各级村官对政策学习和理解不够而不能完全落实政策,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不高,等等,这是导致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二是缺乏广西新农村建设主要需求的七种新型人才,即农业科技人才、农产品营销专业服务人才、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新农村项目建设规划人才、新农村自主创业型人才、农村医疗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农村社区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三是村民素质普遍不高。

四、培育新型农民是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

1.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培育新型农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大部分农民群众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任重而道远。

2.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重点和内容

根据农业部关于《2003年~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确定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重点和内容。

(1)培训重点

根据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确定农民科技培训实施重点。重点培训农民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重点加强优势农产品区域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一要加强国内消费量大,生产有潜力,通过扶持和发展,能够有效抵御进口产品冲击的优势农产品产销技术培训。培训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技术,帮助农民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搞好产销衔接,从而实现稳住国内存量市场,抢占增量市场的发展目标;二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价格竞争优势,有扩大出口潜力的农产品产销技术培训,重点培训产品质量安全、产后商品化处理和市场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增强竞争优势,扩大出口,打造知名品牌,提高规模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从而实现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发展目标。

(2)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五方面:

①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

②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等知识;

③经营、管理和市场经济知识与技能;

④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和农业、农村有关政策;

⑤提高农民转岗就业能力的所需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对于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

[2]李红贤:转变观念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首要策略.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9(5)

[3]农业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

[4]李红贤: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需求分析.职业时空.2008(12)

[5]危朝安: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当务之急,经济日报,2007年3月16日

作者:李红贤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2:

新型农民组织对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独特贡献

摘要 自人民公社解体以来,中国农村组织发生7结构性的变化,但原有的农民组织仍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因此,创建新型的农民组织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民主体地位的需要,也是改善乡村治理、提高农民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 农民组织;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载着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多重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离不开高度组织化的农民。自人民公社解体以来,中国农村组织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仍然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国家在村一级输入了村民自治制度,建立了农村村民自治组织。村党组织和自治组织虽然解决了农村行政管制和部分农民生产生活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村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主要职能是贯彻乡镇的意志,完成乡镇组织下达的各种任务。不可能成为农民自己的“自组织”。农民自组织承载着多重任务,采取怎样的方式组织起来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当前农民迫切需要增加收入,农民的组织化要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加快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农民经济实力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建立全国性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农民协会。总之,创建新型的农民组织迫在眉睫。

一、创建新型农民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公共物品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建立新型的农民组织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无法适应这一要求。只有将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建立各种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代表农民进行谈判,才能抵御市场风浪的侵扰。在西欧农产品市场上,合作社经销的产品占60%的份额。在美国,4/5的农场主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由合作社加工的农产品占80%。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将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产业化。根据典型调查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同类农产品,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比没有加入的农民多增收10%-15%。

第二,创建新型农民组织可以动员和整合农村资源为农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公共物品。目前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是在中国国民经济有所发展、工业化发展到中期阶段,但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展开。国家将逐步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一方面,加快农村现有的压力型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改变乡村干部对上负责为主、对下负责为辅的局面,让农民群众在乡村干部的政绩考核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另一方面,要有基于农民意愿、为农民谋利、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社会组织。组织是农民行使话语权和治理权以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基本方式,它既可以有效动员农村现有的资源为村民服务,又能保证国家向农村注入的资源用于增加农民的福祉。否则,如果政府掌握了建设新农村的全部资源,基层干部包办了这样那样的建设项目,政府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又缺少农民有组织的参与和监督,行政权力对农村社会的嵌入就会被强化,政绩工程难以避免,支农资金难以兑现,新农村建设就成了一句空话。

第三,创建新型农民组织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经济合作。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不能局限于狭小的行政范围。要积极发展超出地域、行政限制的合作。这种合作不仅可以实现超越地区限制的多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水平;而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维丰白农民合法权益,为农民服务。

二、创建新型农民组织有利于维护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只有在建设中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尊重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断给予农民以应得的利益。新农村建设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要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就要有真正能动员农民、反映农民意志的组织。农民组织不仅起到了单个农民与政府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作用,也把单个农民的呼声和要求经过归纳整理传达给政府,使得政府能快速了解农民普遍的呼声并及时做出科学决策。农民组织作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向农民提供市场预测、农业技术、农产品贸易等服务。因此,可以说,未来农村发展的主力军是农民,农民组织是农村走向现代化的领军组织。目前,农民自组织总体状况不尽如人意,农民的潜在能量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农民在同其他组织和社会阶层的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农民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一定影响。只有加快新型农民组织的建立,促进农村基层社会的发育,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更好地维护农民的话语权,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为农民而建,由农民来建。

三、创建新型农民组织有利于维护农村政治稳定,改善农村治理

第一,创建新型农民组织可以有效地引导农民对公共事务的理性参与。目前在我国农民中间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需求,如果农民的利益要求不能通过顺畅的渠道表达,没有反映他们利益的组织,就可能出现农民利益的无序表达和政府决策的偏失,从而引起社会不稳定。农民自组织的建立,为整合农民的利益,疏导农民的不满以及在政府和农民之间形成桥梁和纽带奠定了组织基础,从而避免农民的无组织行为对社会和农民自身的损害。

第二,创建新型农民组织还可以进一步改善中国农村治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农村治理应当更多强调公共权力行使主体的多元化参与和互动。从而实现善治的目标。建国以来,国家对农村进行全面的控制,即使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制度,强政府、弱社会的状况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民这种分散状态,对国家和社会都带来了很多问题。农民的政治权利缺失,农民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只有提高组织化水平才能将分散的个人资源聚合起来,使农民以一个整体力量的形象出现。从而提高在政治活动中的博弈能力,保障自身的利益,同时,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相互依赖、共同治理的互动关系。所以,在进一步增强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性的同时,要重视新型的农民组织培育,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创建新型的农民组织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

塑造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新型的农民组织在塑造农民方面具有明显作用。第一,新型农民组织是对农民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有效载体。新型的农民组织是具有自治性质的组织,农民通过参加组织的活动,将逐渐培养起团体合作意识和宽容精神,有利于他们学习政治知识、塑造政治人格、培养政治技能等,是推动农民从“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变的载体。第二,新型农民组织是锻造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农民的载体。通过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公益组织和维权组织的活动,农民的自主精神、竞争意识、开放思想得到进一步提升,依附意识、平均观念和乡土思想逐步得到克服,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第三,新兴的农民组织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的便利载体。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并非一日之功,仅凭政府的努力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通过农民组织举办农民文化夜校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农民文化素质将会得到逐步提高。

(本文作者:山东工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史小今

作者:季丽新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3:

新型农民教育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摘要:引导和教育农民成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的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新型农民教育;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必须大力发展新型农民教育,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迫切诉求。

一、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在于发展生产,通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农业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西奥多·舒尔茨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初叶到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生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增长可能是经济系统内最为不同凡响的特点”。新型农民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新型农民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型农民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农民增收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得不到大幅提高,那么,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将成为空想。西奥多·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明确指出:“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对构筑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的自生能力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刺激,将会点石成金。”同时,他还指出:“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因素并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最近,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农民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农业GDP就增加0.76%,农民到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就增加1.5%-3.2%。因此,旨在提高农民素质的新型农民教育,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增强农民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二)新型农民教育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任何产业都是以一定的结构存在,结构对产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任何产业都要不断地进行结构调整以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紧密相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围绕市场需求,遵循价值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将农业产业及其产业内部重新进行选择、优化,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从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在经营方式上,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在生产组织形式上,从家庭经营向农业企业轉变;在增长方式上,从外延式数量扩展向内涵式质量提高转变。其实质就是对各种农业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按市场需求发展农业,必然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使农业产业链得到延伸,这样农业的生产和管理会更为复杂。因此,只有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并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与变化。

二、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又对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起到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智力支撑的重要作用。新型农民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一)新型农民教育促进新农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新农村文化建设应立足于“大文化”建设,确立建设“大文化”的理念。“大文化”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健康文化教育是传播健康文明方式的重要途径,它为农民的健康卫生奠定了基础,使农村卫生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增强农民的体质,使农民的健康素质得到了保障。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就医不方便,医疗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农民群众的体质不能得到保障。为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消除农村健康隐患,可以通过举办农民健康教育讲座,将一些简单的救治方法和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教给农民群众。新型农民教育可以引导农民维护环境,引导农民接受住宅和村庄的合理规划,接受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垃圾的治理。对农民开展生态农业培训,让农民相信生态农业可以促进健康、保护环境。维护水源,防止水污染和土地污染。此外,新型农民教育通过开展符合农村风俗习惯的民间文化活动,如民间戏剧、扭秧歌等比赛,或者开展新型的体育竞赛,如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充实农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要防止文化糟粕的入侵,引导农民摈弃赌博、酗酒等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新型农民教育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农村社会人文和谐

发展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教育是培育农村现代精神文明的主渠道,必须充分发挥它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职能,才能使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整个农村阵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一方面,新型农民教育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事物,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新型农民教育要积极引导人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和腐朽思想、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形成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具体表现为:新型农民教育可以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农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农民群众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新型农民教育可以推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总之,新型农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起着文化的过滤、沉淀、吸收作用,吸收和整合社会的先进文化因子并将其纳入教育体系;它使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改变、创新现存社会文化的内容和结构。对新型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传播、渗透功能,可积极引导社会主流文化,调节社会文化冲突,创建良好的文化交流、文化吸收、文化融合氛围,从而促进农村主流文化的发展及农村社会人文和谐。

三、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我国新农村社会建设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决定社会生产力

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的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面貌,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基础性作用。新型农民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它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起着先导性、全面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重视新型农民教育。

(一)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新型农民教育应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因为农民法制教育是实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农村,由于宅基地纠纷、新建房屋的通风采光问题而引发的村民之间的冲突不断,这些邻里纠纷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会使邻里矛盾激化,影响村民之间的团结,就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不和谐因素,从而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新型的邻里关系、和睦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家风和村风,而讲文明、树新风、求团结都离不开法制教育和法制建设。法律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法律行为,法律意识是守法的思想基础,农民法制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平安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目前,农民素质较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发展。如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在生产”,盲目扩大垦荒,增加复种指数,加大对土地掠夺,导致农业自然资源超前消耗,农业生产资源破坏加劇,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消耗过大,森林植被锐减,草原草地退化加剧,沙漠化状况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在土地利益需求的驱动下,不少人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资,导致土壤有机含量下降,土地硬化或沙漠化,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增长由原来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转化到科技开发和提高人的素质。显然,没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是不可能实现的。新型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开阔视野,养成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对事物的认识会更全面深刻、更具有独立见解;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改变农民落后的认知方式和观念,有助于农民形成对新事物的宽容态度,减少农民怀疑或盲目排斥新事物的倾向。此外,对新型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人们的精神文明层次,使人们认识到以生存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社会发展。

(三)新型农民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城市劳动报酬不断提高,引起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城市劳动力开始饱和。但还没有出现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所设想的农民收入的补偿性上升,相反,却出现了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和教育政策失衡的导向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基础更加薄弱,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民教育与市民教育相比,差距还在不断拉大。针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突出矛盾,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决策。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仅从农业自身看,一方面应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步伐,以减少农村人口的比例;另一方面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两方面都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新型农民队伍,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强大了,才能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的伟大目标”。英格尔斯这句名言对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同样适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论是生产发展的实现,还是生活宽裕的落实;无论是村容整洁的落实、乡风文明的培养,还是管理民主的到位;无论是从长远考虑,还是从当前着眼,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都需要千千万万新型农民的参与,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和内在动力,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建设新农村要求人在素质方面作出改变,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伟大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最终还得体现在亿万农民群众所具有的新素质、新观念、新精神、新生活的层面上。忽略了新农民这个主体,再好的硬件条件,再美的优良环境,也会失去它们建设和存在的最终意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办,培养知识化的新型农民,为增产增收和建设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山新”、“水新”、“天地新”,再加上“人新、心美”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有知识、有理想的一代新型农民,才能构成一幅和谐完美、意境高远的新农村山水画卷。

作者:王春伟 刘啸

上一篇:个人工作体会优选3篇下一篇:自查汇报材料(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