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新型农村作文(精选7篇)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家门前是一条泥泞不堪、尘土飞扬的泥路,还夹杂着小石子和小土块。只要是雨天或雪天,路过的行人鞋子上、裤脚上都会溅满泥巴。走路时还要小心翼翼,因为路滑,一不留神还会摔一跤。行驶的车辆大多都是自行车,偶尔也会有一俩辆拖拉机驶过。
而如今,奶奶家门前的泥泞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门前长得桃子、葡萄、梨、柿子随手都能摘到;路上不断驶过一辆辆电动车、摩托车和小汽车;路旁的农田规划的十分整齐;每户人家的院落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房前屋后不见了杂草土堆;农具也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院子里,洒进阳光的屋子里更显得窗明几净。
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用的是自来水,喝的是纯净水。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冰箱、液晶电视、洗衣机、电脑、空调以前大家洗澡要烧水,现在可好了,有了太阳能,想什么时候洗澡都行。以前奶奶总是说浇水难,你看现在的田地边都有砌好的水渠,水清的都可以看见小鱼在水下嬉戏。
广州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始于2012年广州第十次党代会和市委十届二次全会, 市委市政府文件《广州市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 明确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建设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现代化美丽乡村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 南沙区也研究制定了《南沙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指引》, 确定了金洲村 (市级) ;冯马三村、塘坑村 (区级) ;芦湾村、乌洲村、红港村 (镇街级) 为美丽乡村创建点, 分市、区、镇 (街) 级三级创建。本文研究的芦湾村属于广州市南沙区镇街级的创建点。
1 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标志的城镇化, 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乡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二是转入城市的那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条件、质量等内容的城市化;三是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条件、质量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提升。
美丽乡村的内涵特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二是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特色鲜明、社会和谐。要实现五个层面的“美”:规划先行科学布局美;景观提升乡村田园美;创业增收文化生活美;乡风文明村民素质美;村容整洁生态环境美。由此可见, 美丽乡村之“美丽”既体现在生态层面, 也体现在社会层面。
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道路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 美丽乡村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的内涵, 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的巨大差距, 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提供必要准备。笔者认为, 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有正相关性, 一方面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更易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2 国内外案例研究
2.1 国内实践
美丽乡村建设最早始于浙江的“安吉模式”。安吉地处长三角, 是浙江省湖州市市属县, 于2007年开始美丽乡村建设, 拥有独特的山水生态环境, 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经过三年多的实践, 打造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标准。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村庄建设的发展目标;以村庄为基础和特色, 发挥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以政府为主导、带动, 增强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实施了“产业、环境、素质、服务提升”四大工程。
2.2 国外实践
针对高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人口“过疏问题”和乡村衰微现象, 日本从1973年开始实施“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 目的在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缩小城乡差别,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村镇可持续发展。
日本“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以具体项目建设为抓手, 以提升农村建成环境, 改善生活条件为工作重点, 从而激发农村经济—社会—空间的良性循环。同时, 提出村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缩小城乡生活环境设施建设的差距——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定居社会——地区居民利用并参与管理各种设施——建设自立而又具有特色的区域——利用地区资源, 挖掘农村潜力, 提高生活舒适性。
2.3 经验借鉴
(1) 思想上重视强调对农业农村的认识, 从而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日本提出将农村地区视作“田园空间博物馆”, 从认知态度上将其视作“国民共有的财产”, “再一次发挥存在于弄丢的地区资源”, 这种认知态度的调整, 是政府设置一系列政策框架的基石。
(2) 行动上加大农村扶持政策和投入力度, 支撑农村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 保证各级财政不间断地实施工程设施建设, 保证长久持续的对农村生活工程设施项目的投入, 缩小城乡差距, 营造风景秀丽、设施完备、社会保障充分的农村, 使农村更具吸引力。
(3) 文化上注重开发村民的智慧, 提高村民素质, 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有力保障:重视在建设过程中, 对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生态环境教育, 组织各类形式的农村探访、生态环保主题活动、义务清理垃圾和河道保洁等活动。
(4) 物质空间上:重视地方文化、地方生活的保存和再现, 将地方化的要素融入到村庄建设中去, 保障村庄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乡村建设的生态性和自然性, 提供渠道和资金, 鼓励生态节能技术的应用, 同时注重农村要素在景观塑造中的运用;工程项目充分听取村民意见, 发掘与村民更契合的项目清单。
3 美丽乡村导向下的芦湾村规划实践
3.1 发展条件
芦湾村地处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部, 其东临珠江入海口, 南靠黄山鲁景区, 西近南沙高尔夫球会, 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具有发展高品质居住社区的环境设施, 且自身交通优势明显, 临近港前大道及进港大道, 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见图1、图2) 。
村庄发展条件:芦湾村的总用地面积约为835公顷, 总人口为513户、1708人, 其中村民1288人, 外来人口420人。村集体以出租土地、厂房以及发包临海码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的动力。2011年, 全村经济收入约826万, 其中租地收入约占90%, 村民人均收入达1万8千多元。
而规划的不利因素包括:村域范围内除了村生活用地和经济发展用地之外, 其他用地已于1992年全征完。村宅基地和村经济发展用地面积约为30公顷 (450亩) , 亦即村内可开发建设的土地较少;产业发展相对薄弱, 经济结构单一, 无工业支撑, 亦无特色农业产业, 90%靠租地收入, 缺乏持续增长的动力。
3.2 规划重点
芦湾村与传统意义上的村庄不同: (1) 南沙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 芦湾村并非城中村; (2) 芦湾村经济实力较强, 虽然经济基础不牢固, 非二产支撑, 但并不存在传统村庄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情况; (3) 村内工程设施较为完善, 交通十分便利。
对照广东省宜居村庄的考核指导标准和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 在规划建设层面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包括:在宜居村庄考核标准基本达标的基础上, 如何进一步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如何摆脱村庄建设千孔一面, 使得芦湾村更具现代时尚、个性特色和艺术美学;如何进一步完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文化设施, 以提升居民的文化生活品质 (见表1) 。
3.3 规划思路及目标
南沙区在上层次规划中定位为“科技城、服务城、滨海城”, 同时芦湾村定位为南沙岛的综合配套服务区。因此, 芦湾村在此次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跳出传统乡村规划的模式, 从以经济转型带动乡村建设的模式转变为通过对村庄景观环境的改造提升而达到文化提升, 真正从提升景观的模式最终达到带动乡村建设的目的。
规划设计分为三个目标层面: (1) 生态环境提升, 利用山水自然景观优势, 引绿入村, 改善村庄生态环境风貌, 利用先进生态排水技术处理雨水, 真正实现美丽乡村, 生态乡村的愿景; (2) 艺术环境提升, 通过对城市公共环境、绿化环境、立面、雕塑等多方面、立体的建设和展示, 使得村庄建设避免重复浪费, 更具有现代时尚的艺术美学; (3) 文化环境提升, 加强建设和完善文化体育设施, 丰富村民的活动内容, 创新活动载体, 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针对以上三个目标, 规划提出了芦湾村内可建设的项目库, 并针对实施效果提出近期建设的三个重点项目 (见表2、图3、图4) 。
3.4 近期规划重点
3.4.1 城乡融合的生态措施——岭南农作园
农村乡土资源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吸引物, 山乡云缠雾绕、山青林秀、水乡平畴沃野, 稻浪翻滚、花木扶疏, 乡村古朴淳厚的田园之美, 不仅迎合了当前现代人“返朴归真”的愿望, 也满足了“亲近自然”的旅游休闲需求。同时, 城乡结合部地区紧邻人口众多的城市, 客源条件庞大, 区位优势明显, 短期旅游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强, 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具有优越条件。
规划以农田、水塘、水渠等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 以农、林、牧、渔等特色农业生产、加工、经营为基础, 以乡土文化、农作生产、农村生活为引线, 集生产、经营、观光、娱乐、购物等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形态 (见图5、图6) 。
主要功能区包括四个:休闲服务区、田园农作区、生态公园区、水塘 (见图7) 。
3.4.2 岭南文化的艺术典范——芦湾美食园
岭南特色文化是水乡景观, 一般在岭南的村头都会有水口。作为村落的门户, 在此建桥镇锁水口, 并广植高大乔木, 旁建水口庙、文峰塔或炮楼等高耸建筑物。在岭南水乡, 每个村落都有一棵或数棵古榕立于村口, 成为村落的标志性景观。规划依次打造成岭南庭园式的榕荫广场, 结合古榕树、水口庙等传统元素打造独特的景观。
芦湾村的旧村口保留了较好的岭南水乡的元素, 包括古榕树、水口、河涌桥梁、土地庙等特色文化资源, 现状土地庙仍为村民使用。这个传统文脉元素应当被利用起来, 本次设计中考虑将旧村口打造成最具特色的岭南水乡村口, 包括梳理和改造村口水塘, 并结合古榕树和土地庙等设计一个小巧精致的岭南美食园, 如北园酒家、泮溪酒家等 (见图8、图9) 。
规划设计以传统岭南文化的特色餐饮业态为主, 配套商业服务、休闲娱乐广场及村民筵席等, 广场结合村头庙堂及榕树设置, 强化了老村口的文化特征。同时, 将基地分为三个功能区:岭南美食园区、商业休闲广场区、村口水塘区;建筑风格取传统的岭南特色, 包括马头墙, 传统民居建筑、船艇、廊桥、八角亭等 (见图10、、图11) 。
3.4.3 村民活动的场所营造——公共中心改造
以村委办公和融合了多功能的三栋公共建筑为中心, 结合附近的空地, 通过广场、庭院景观、文化长廊、运动健身等功能整合调整, 形成具有生活活力和文化魅力的村公共中心, 达到提升村内艺术环境、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的目的 (见图12) 。
实施两个层面的改造措施: (1) 对村办公楼南侧用地规划布置灯光足球场、村民健身活动沙地, 形成面向多年龄段的动静结合的生态体育运动空间; (2) 对包括村办公楼在内的三栋商住办公楼功能进行梳理整合、榕树广场的景观提升、主要开敞空间的墙面改造、旧会场用地的开放设计, 形成多功能、多层次景观的公共活动空间 (见图13) 。
3.4.4 意义
通过岭南农作园、芦湾美食园、公共中心改造这三个近期建设项目, 力图使得芦湾村的发展更上一个层次, 在给芦湾注入新功能、新活力的同时, 应更加注重以下三点:
(1) 保留和重构岭南乡村特色的历史文脉特征
本次规划梳理并利用芦湾村现有的岭南文化元素, 以实际使用需求为基准, 将岭南文化与功能需求相结合, 形成具有活力的岭南文化空间, 再现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
(2) 寻找潜在的经济发展机遇
在芦湾村现有土地构成的基础上, 结合乡村发展规律和特点, 从它与城市的差异性中寻找潜在的经济发展机会, 做到不仅为了美化环境, 还要为村内产业发展寻求更多的出路。利用现有的空地规划岭南美食园和农作园, 不但结合了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同时也推动了芦湾村的经济发展。
(3) 以村民为本, 改善其生活环境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次规划有别于单纯完成任务式的“穿衣戴帽”工程, 真正从居民日常生活入手, 利用现有条件, 在最大限度节约成本的同时, 利用自然要素来打造艺术、生态、和谐的生活环境。通过建筑立面的美化、绿化景观的增设、文化小品及城市家具的布置, 为村民带来真正实惠且舒适的生活。
4 结语
总之,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阶段, 是新农村建设的延续和提升, 是各级政府应对经济社会背景下村庄困局, 提升村庄发展条件的重要行动;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新型城市化的本质特征是城乡一体化, 而建设美丽乡村正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石;美丽乡村建设时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组织和村民自下而上的配合, 以政府为主导, 以农民为主体, 同时引进市场, 发挥政府、农民、市场三方的协调互动;美丽乡村建设任重道远, 不能一蹴而就, 是长久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分阶段实施建设, 并以发展情况为基础设立不同的阶段目标。
本规划重点研究并提出通过对村庄景观环境的改造提升而达到文化提升, 以景观文化提升带动乡村建设, 为南沙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依据。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断扩散, 乡村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城市, 因此, 新型城镇化应当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城镇化。同时, 美丽乡村建设应该跳出传统新农村规划的模式, 从以经济转型带动乡村建设的模式转变为通过对村庄景观环境的改造提升而达到文化提升, 真正从提升景观的模式最终达到带动乡村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景观文化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庆海, 费利群.国外乡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问题, 2007 (2) :51-55.
[2]陶德凯, 彭阳, 杨纯顺, 等.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规划工作思考[J].规划师, 2010 (3) :50-54.
[3]潘建非, 邱丽.岭南水乡景观空间形态的分析与营造[J].中国园林, 2011 (6) :55-59.
[4]陆琦, 潘莹.岭南水乡聚落形态[C].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163-171.
[5]骆敏, 李伟娟, 沈琴.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3) :11-12.
[6]舒川根.文化创意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以安吉县创建"中国美丽乡村"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 2010 (7) :120-122.
[7]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 2012 (8) :1204-1206.
[8]曾万涛.新型城市化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48-51.
[9]黄克亮, 罗丽云.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广州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研究[J].探求, 2012 (5) :5-11.
[10]王旭烽, 任重.美丽乡村建设的深生态内涵——以安吉县报福镇为例[J].浙江学刊, 2013 (1) :220-224.
摘要:近年来,通过城乡规划的正确引导,一些中等城市的规划建设突飞猛进,由原来的一个中小城市正逐步发展成一个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城镇化的建设与美丽乡村的建设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文就新型城镇化对美丽乡村发展的影响做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
引言
建设美丽乡村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是国家关于城乡建设的重要目标。从目前城乡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建设美丽乡村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科学化、合理化建设成为了重要手段。为了保证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预期目标,我们就要在建设之前,对城乡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保证规划方案具有长效型,使得城乡建设布局趋于合理,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城乡规划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城乡规划的有效性。
一、基本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另一方面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式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从而消除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其核心在于不易牺牲环境、农业等为代价,着眼于整体,覆盖农村,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可见,新型城镇化打破了行政区域限制,推动了各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
二、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的关系
1、新型城镇化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
从建设美丽乡村的概念出发,这一概念主要是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出了宏观规划目标。这一目标清晰的表明未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科学的、合理的,同时具有超前意识的。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城乡规划成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城乡规划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也处于重要地位。
2、新型城镇化是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美丽乡村涵盖了我国城乡建设的所有过程,而从实际的建设过程来看,城乡规划是保证建设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建设美丽乡村来说,我们要正确利用城乡规划这一有效手段,提高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积极的成果,提高整个建设过程的实效性,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
3、新型城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措施
在目前的城镇化建设中,城乡规划作为建设前期的重要手段,成为了整个建设过程的必要措施。之所以强调城乡规划的重要,主要为了避免在城乡建设中出现重复建设和建设浪费。利用城乡规划的理念,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城乡建设成果。从目前城镇化建设来看,城乡规划已经成为了建设过程的必要措施。
4、新型城镇化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科学化依据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的概念,主要是保证我国的城乡建设取得积极的成果,保证城乡建设满足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要求。出于这一目的,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将城乡规划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科学化依据,利用科学化的城乡规划方案,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基础的材料和依据。所以,我们要重视城乡规划在建设美丽乡村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
新型城镇化包括城市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全面的城镇化。新型城镇的建设化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发挥“美丽乡村”建设与城镇建设二者优势,将统筹城乡共同发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使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到城镇化的成果。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来增强农村自我发展活力。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新型城镇化对建设美丽乡村的影响
1、提高了美丽乡村的实效性
在城镇化建设中,城乡规划为整个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基础的规划方案,保证了整个建设过程的准确有效,使整个美丽乡村的建设更具实效性。所以,城乡规划成为了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实效性的必要手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城乡规划能够直接提高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效性。
2、提高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科学性
从城乡规划来看,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规划方案的科学性。由于建设美丽乡村涉及的基本建设很多,为了保证建设取得预期效果,城乡规划方案的科学性成为了主要控制目标。正是因为城乡规划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城乡规划为建设美丽乡村并提高建设过程的科學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3、保证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合理性
除了科学性之外,城乡规划还必须满足合理性的特点。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形势复杂,在城镇化建设中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并充分满足城镇化功能需要,我们就要做好城乡规划工作,保证城乡规划趋于合理。基于城乡规划的这一特点,城乡规划保证了建设美丽乡村更具有合理性的特征,提高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效果。
4、保证了建设美丽乡村的长效性
对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目标,并不是政府的短期行为,而是国家的中长期规划,旨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全面提高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所以,城乡规划的这一特点满足了建设美丽乡村长效性的目的,使建设美丽乡村的长效性得以保证。
5、新型城镇化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新型城镇化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
考虑到城乡规划的突出优点,我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积极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提高城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指导美丽乡村的建设,保证美丽乡村的建设取得预期效果,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效性。
(2)提高土地利用率
目前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土地成为了稀缺资源,如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要发挥城乡规划的优点,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科学规划,达到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目的。
(3)制定长效性的建设规划
在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中,都是根据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美丽乡村发展实际的规划。为了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效性和积极作用,我们应积极利用城乡规划的契机,制定城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性。
结束语
有以上分析可知,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目标下,我们应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应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从根本上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城乡规划的作用,积极利用城乡规划这一有效手段,满足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早日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丹;乡村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唐景峰;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探讨[D];四川大学;2010.
[3]杨继学,杨磊.论城镇化推进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坐了六个小时的汽车,我们到达了江西婺源。这里的房子很是奇怪,白墙黑瓦,典型的徽派建筑。几户房子连在一起,中间隔了一道“防火墙”,俗称“马头墙”。据说,早先的当地居民为了节约石料,几户人家的房子连在一起,一旦一户人家失火,火势蔓延到一旁的人家,一连几户都要遭殃。聪明的老百姓在每户人家中隔了一个“马头墙”,久而久之,“马头墙”成了当地独特的风景线。
这个时候,正是看油菜花的季节。我见过公园里一大片一大片的桃花,但没有看见这么奇特的景象。油菜花种在山岭上,一层一层的,一眼望不到边,空气中带着一种甜甜的花香味儿。我们乘坐当地“农巴”来到山顶,站在观景台上,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往下看,几乎是黄色的一片,没有一点儿杂色,油菜花中人头攢动,真应了导游的那句话,看山,看花,看人头呀!
爷爷家有许多小动物,有:猫咪、小狗、小猪。猫咪“小黑”最可爱了,她是“阿花”的第5代,继承了“阿花”的许多优点。小黑很会抓老鼠,每天夜里,她都把爪子磨得尖尖的,张开黄色的眼睛,那双眼睛就像手电筒一样,射出一道光芒。小黑的听力很好,只要听到丝丝风吹草动,她就立刻警觉起来,这成为了她捕捉老鼠的法宝。小黑很贪吃,我吃东西时,她总是可怜的盯着我,还时不时“喵喵”地叫,弄得我很不好意思不给她吃。
爷爷家还有一只小狗叫“小虎”,是爷爷在路边草丛里捡到的。听爷爷说,:当时,他买菜回家,看到前面的草丛里有东西在动,还发出“呜,呜,呜呜”的声音,爷爷停下车,去查看就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小虎。他把小虎抱回了家,细心照顾它,后来小虎痊愈了,就在爷爷家住了下来,为他们看家。
一走进新农村,映入眼帘的清一色的白墙黑瓦的砖头房屋,有些人家还建起了自己的别墅。连鸡、鸭、鹅,也有了自己的“小城堡”。比起以前的茅草屋,真是焕然一新。门外坑坑洼洼的泥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走进屋里头,电视机,电冰箱,电话机……城里人有的电器,他们也样样具备。
新农村环境也很优美,细细的小溪水缓缓地流着,仿佛在告诉我们新农村的变化。池塘里的水在风的吹拂下荡起一圈圈涟漪,人们可以在这塘边垂钓,也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清洗衣物。空气中也散发着新农村独特的气息。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给人们一种清新的感觉。湛蓝湛蓝的天空倒映在水中,都分不清那个是水那个是天空了。白白的云朵在农村的上方溜达着,似乎也在留恋这这迷人的风景。
早晨,村民们有的在鸟语花香的小公园里散步;有的在自己房前屋后给花草浇水、松土;有的在 “灯光球场”里耍耍剑、跳跳舞。农村还建起了运动器材,它们可勾引了小孩子的眼球,在那里,一天到晚都有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老年活动中心”里也是热闹非凡,有的在大厅里切磋麻将;有的在阅览室里读书写字;有的在健身房里扭腰、举杠铃……村民们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新农合”的实行, 使得长久以来困扰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得以初步解决, 农村的卫生事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也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所以, 它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医疗方面, “新农合”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体现, 而且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
一、“新农合”对农民道德风险意识的影响
1.“新农合”中道德风险的产生。
在“新农合”中参合农民、合管办、定点医疗机构三方实际达成了某种契约关系, 我们可将其视为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一委托—代理关系中, 参合农民、定点医疗机构两者与合管办的利益存在冲突与对立, 导致三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博弈。
很明显, 这一博弈过程会出现道德风险的可能。从已有的调查中看到, “新农合”中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当合作医疗参与方参合后, 认为风险费用已转移给合作医疗管理方, 从而增加对医疗服务的利用;而医疗服务提供方也故意诱导医疗需求和索要过高的医药价格, 甚至某些参合者因品行不端为了获取赔款故意制造医疗事件, 增加了赔偿的机会, 从而影响合作医疗运行机制有效性的行为。
2.“新农合”产生道德风险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对待合作医疗中产生的道德风险, 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 农民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 产生道德风险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反应。中国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 再加上农村经济长期落后, 农民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在经济活动中没有把利字摆在首位, 给予农民产生道德风险的机会几乎没有,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 现在既然有了, 我认为, 这是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进步, 说明农民在逐步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把自己作为一个经济人, 对于农村的市场经济的培育无疑是有利的。另一方面, 道德风险的存在必然损害一方的利益, 也会扰乱市场经济的秩序, 所以要加强管理, 特别是对于合作医疗这样的半公共产品, 道德风险严重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利益, 所以要从制度上杜绝道德风险的产生。
二、“新农合”对农村医疗供给与需求的影响
1. 大病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加集中。
自旧的合作医疗制度失去作用以后, 农民实际上是自己掏钱看病, 在收入低的农村, 农民往往存在“小病忍着, 大病买药吃”的行为, 农民的医疗需求没有得到真实的反应。“新农合”实行以后农民的医疗需求必然会有一个“井喷”。“新农合”是以保大病为主, 主要是保住院医疗, 所以这种需求主要体现在大病医疗服务的需求上。
2.“新农合”供给方的优势地位加强。
由于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缺乏选择权, 医疗供给方处于垄断的优势地位, 市场竞争不充分且常常被扭曲, 致使医疗市场契约失灵。而对“新农合”引致的医疗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分析可知, 由于农民医疗有效需求增加, 农民患者又必须到指定的医保单位就医, 无法自主择医。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合作医疗供给方的优势地位。
3. 农村医疗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可以预见, “新农合”的大病统筹保险只是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发展的前奏,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农村必将在大病统筹合作医疗保险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农民的个人医疗账户, 实行“保门诊也保住院”的模式, 使城乡医疗保险逐步趋向一体化, 农民在基层及县级医疗的医疗有效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而从现在开始进行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减轻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障碍及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衔接中的摩擦。所以说“新农合”带给农村的不仅是基本医疗的得到保障, 而是农村医疗的供给方式以及农民就医模式的改变, 更进一步的是整个农村社会健康意识的改变。
三、“新农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1.“新农合”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
“新农合”保障制度对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农民收入状况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一方面, 从外部的制度条件来看, 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有利于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 特别是能够提高贫困人口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通过医疗保险, 在不同的人群中分散疾病所带来的风险, 或者对贫者进行医疗补助, 让人人享有医疗服务, 可以调节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高风险人群和低风险人群之间的收入分配。因此, 医疗保障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可以起到重要的调节功能。另一方面, 从农民自身的内部条件来看, 健全农村医疗保障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 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和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由此可见, “新农合”的推行有效改善了农村收入不平等的状况。
2. 农民收入增加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长久以来农村经济一直落后, 农村的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很小, 农村市场亟待启动, 但是农民的低收入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谈何容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农民负担, 实际上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 那么用于消费的支出必然增加, 农村市场的繁荣也是易见的, 对于我们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也是一个支持。
四、“新农合”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影响
1.“新农合”引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增加。
长期以来, 在经济上中国城乡发展处于一种二元结构状态, 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方面, 也采取二元供给的做法。城市公共产品几乎完全由政府提供, 而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则是缺位的, 特别是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这样的半公共产品自旧的合作医疗崩溃以后更加力不从心, 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所以, 农村公共产品的正常供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开端。“新农合”制度的实行, 顺应了民心和民意, 农民也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基本医疗, 也是农村供给产品正常供给的开始, 与之相关的更深一层是农民对国民待遇的要求, 这必然会引发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的增加, 我相信国家决策层也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又在农村实行最低保障的试点。我们可以预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最终将会和城市接轨。
2.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变化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长久以来和农民对国家的贡献相比, 国家给予农民的太少了, 这也是造成了农村长期落后的原因之一, 所以三农问题近年来被不断提起, 农民要求国民待遇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 随着农民的这种意识不断加强, “新农合”的实行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农村公共产品的合理需求, 原来自上而下的供给必然会被自下而上的需求取代, 要建立和谐社会, 这种要求也是合理的、符合经济发展实际的。
五、总结
“新农合”的实行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民看病难, 看不起病的问题, 也为解决广大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开了一个好头, 所以它对中国农村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医疗方面, 它通过对农村医疗供给与需求、农民道德风险意识、农民收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影响农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这种影响将是持续的、长久的。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下简称“新农合”) 自试点到全面推广以来, 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使广大参合农民得到了基本的医疗保障, 对农村未来的卫生事业影响将是深远的。但是“新农合”对农村社会的影响远不止在医疗卫生方面, 通过分析“新农合”对农村医疗的供给与需求、农民道德风险意识、农民收入、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等几个方面的影响探析了“新农合”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新农合”,农村社会,影响,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2008, (5) .
[2]程建平, 澹丰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 .
[3]何乘材.农村公共产品、农民国民待遇与农业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2, (11) .
[4]李晓嘉, 刘鹏.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与农民贫困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经济与管理, 2007, (11) .
[5]王兰芳, 陈万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引致的医疗需求与供给变化结果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6, (5) .
[6]于晶波.中国每年约有一千余万农村人口因病致贫或返贫[EB/OL].中国新闻网, 2006-09-05.
【美丽的新型农村作文】推荐阅读:
对构建新型农村消防体系的思考10-13
新型农村09-07
国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及启示05-2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前景07-0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上的讲话09-08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09-19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10-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标语11-05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