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农业机械管理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前,我国农机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文章主要分析了新时期农机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探讨了新时期农机管理改革与创新的相关策略以及影响和意义。关键词: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必要性;策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期的农业机械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新时期的农业机械管理论文 篇1:

马克思企业管理理论与当代管理劳动的变化

摘要:马克思的企业管理理论,是从双重角度阐发的。梳理和重温马克思的管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科技革命作用下,一般劳动过程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引发了当代企业管理出现新的特点;现阶段的管理劳动,无论从自然过程抑或从经济过程看,都属于生产劳动,而且是高级的复杂劳动,它比一般劳动的生产性大得多;从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看,由于新科技革命的作用,当代资本主义管理的剥削方式更隐蔽,但剥削程度更高。

关键词:马克思;管理劳动;变化;性质;特点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及其相关论述主要散见在《资本论》和其他经济著作中。在新时期,梳理和重温马克思的管理理论,联系当代现实,探讨新技术革命引发生产高度社会化的条件下,当代管理的变化及管理劳动的性质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企业管理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职能的产生,管理的性质特点以及管理的形式等。由于马克思的管理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学说基础上的,因此,他对管理理论的阐述也是从两重角度进行的。

(一)管理职能的产生。在马克思笔下,管理职能的产生一方面是由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决定的。管理之所以必要是源于结合劳动过程的性质与特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1章明确写道:“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在《资本论》第3卷第23章,马克思再次说:“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孤立生产者的独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这就表明,凡是由许多人进行的结合劳动都少不了以组织、指挥、监督为内容的管理。这种管理既发生于以协作为特征的生产过程,反过来它又使过程中的物质要素和劳动要素能够有效结合,从而保证整个生产过程能够协调、有序地进行。倘若没有管理对过程中诸要素进行组织、指挥和监管,生产要么是无法进行,要么是生产劳动者各行其是,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马克思还以当时资本主义协作劳动的例子加以说明:“随着许多雇佣工人的协作,资本的指挥发展成为劳动过程本身的进行所必要的条件,成为实际的生产条件。现在,在生产场所不能缺少资本家的命令,就像在战场上不能缺少将军的命令一样。”另一方面,管理职能的产生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质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是价值增殖,是尽可能多地剥削劳动力。“随着同是雇用的工人人数的增加,他们的反抗也加剧了,因此资本为压制这种反抗所施加的压力也必然增加。”同时,随着同雇佣工人相对立的生产资料的规模的扩大,对这些生产资料的合理使用进行监督的必要性也增加了。此外,“雇佣工人的协作只是资本同时使用他们的结果。他们的职能上的联系和他们作为生产总体所形成的统一,存在于他们之外,存在于把他们集合和联结在一起的资本中。”由此,资本必然要对他们进行管理。这就是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与雇佣劳动者相对立的生产资料的合理使用,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对抗,决定了资本主义企业管理职能的产生。

(二)管理的性质。马克思对管理性质的分析也是双重的。即分别从结合劳动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考察。探讨马克思关于结合劳动过程管理的性质,需要从明确生产劳动范畴人手。

何谓生产劳动?如果撇開各种历史形式,仅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来看,凡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马克思说:“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这就是从单纯劳动过程考察得出来的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

从单纯劳动过程考察的生产劳动,历史上曾经出现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个体生产者的劳动。在这种劳动过程中,劳动的一切职能都融合于一。身。单个劳动者要参与劳动的全过程,不仅要亲自动手直接操作,而且要承担整个生产过程的计划、设计、组织、技术等方面的工作。在这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结合在一起的。

另一类是许多生产者组成的结合劳动。只要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不仅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劳动存在着分工,就是生产同一使用价值的劳动,也会分化成许多不同的独立职能。它们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在马克思所处的机器大工业时期,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不仅保留和发展了工场手工业时期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即产品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生产分工和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的分工,而且使分工协作关系建立在牢固的客观技术基础上。“在工场手工业中,社会劳动过程的组织纯粹是主观的,是局部工人的结合;在机器体系中,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机体,这个机体作为现成的物质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因此,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整个过程是客观地按其本身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每个局部过程如何完成和各个局部过程如何结合的问题,由力学、化学等等在技术上的应用来解决。”更明显的变化是,生产过程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发展到完全分离的程度。生产工人专门从事简单划一的体力劳动,而脑力劳动完全由经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承担。生产过程这种分工协作的发展,使产品由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不同劳动者联合劳动的共同产品。在这些不同的劳动者当中,除了包括各类从事直接操作的生产工人之外,还包括经理、工程师、工艺师、技术员和修理工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生产劳动者,就不一定都要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只要他们作为总体劳动者的某一个器官,执行着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某一种职能,他们的劳动同样是生产劳动。因此,马克思说:“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显然,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从事于协作生产的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劳动者的劳动一样,也是生产劳动。

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管理性质的考察,马克思是主要联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进行的。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旦从属于资本的劳动成为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协调的职能就成为资本的职能。这种管理的职能作为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质。”而管理的特殊性质离不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马克思说:“资本主义

生产过程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殖,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因而也就是资本家尽可能多地剥削劳动力。”与这一本质相联系并由此决定的,“资本家的管理不仅是一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它同时也是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马克思还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的管理二重性的原因:“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的,——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三)管理的形式。马克思在阐述了管理的职能、性质之后,进而分析资本主义管理的形式。他指出,如果说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的,那末,就其形式来说是专制的。在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在观念上按资本家的计划,在实践上以资本家为权威,他们的意志、活动必须绝对服从资本。而随着大规模协作的发展,这种专制也发展了自己特有的形式。即资本家“把直接和经常监督单个工人和工人小组的职能交给了特种的雇佣工人。正如军队需要军官和军士一样,在同一资本指挥下共同工作的大量工人也需要工业上的军官(经理)和军士(监工),在劳动过程中以资本的名义进行指挥。”马克思还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管理劳动和监督劳动也同任何劳动能力一样,现在可以在市场上购买,——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已经使那种完全同资本所有权(不管是自有的资本还是别人的资本)分离的管理劳动比比皆是。因此,这种管理劳动就完全无需资本家亲自担任了。这种劳动实际上是同资本分离而存在的”。然而,尽管如此,也并没有改变资本在管理形式上的专制。在《资本论》第1卷第11章中,马克思批評-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从共同劳动过程产生的管理职能与同一过程的资本主义对抗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混为_谈的错误观点,进一步阐述资本主义管理形式的专制:“工业上的最高权力成了资本的属性,正像在封建时代,战争中和法庭裁判中的最高权力是地产的属性一样。”

(四)资本主义管理的特点。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结合劳动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始终交织在一起的,难于分开,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由此引发资本主义管理的产生及其特点:“一方面,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二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另一方面,凡是建立在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产生这种监督劳动。这种对立越严重,这种监督劳动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因此,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也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进一步分析说:“监督和指挥的劳动,只要由对立的性质,由资本对劳动的统治产生,因而为一切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共有,那末,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劳动也是直接地和不可分离地同由一切结合的社会劳动交给单个人作为特殊劳动去完成的生产职能,结合在一起的。”

二、新技术革命引发的一般劳动过程的变化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当代社会的一般劳动过程,出现了与马克思时代不同的某些新变化。

(一)在物质生产部门中,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进一步分离。与农业部门不同,传统的工业部门的生产一般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其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是基本一致的,不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但是,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这些不受自然条件制约的工业部门,其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也会出现分离的现象。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劳动过程三要素的结合和相互作用,是在人的直接操纵下实现的。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一致性是显而易见的。在机器大工业时期,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机器体系在生产中的应用,先前完全依靠人力的动力职能、传动职能和操作职能,分别为动力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所代替,人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机器体系的运转,操纵工作机进行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一部分脑力劳动者(如技术人员、化验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等)的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产生了分离。进入新技术革命时期后,人类生产由机械化步入自动化时代。电子计算机和微处理机的广泛应用,使劳动过程发生了进一步变革。这时,机器体系除了原来的动力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以外,又增添了第四部分——控制机。人们可以利用控制机系统,按照事先编制的程序,自动指挥和调控机器的运转,从事对劳动对象的加工。这种自动化体系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改变了过去劳动者对,机器控制的状态,进一步减轻了劳动过程中的人力耗费。同时,自动化生产使生产过程的主体向机器身上转移,劳动者逐渐退出直接劳动。过程,他们从操纵工具机进行劳动,变为监视和维护自动控制机进行劳动了。这些状况,验证了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劳动过程的科学预见:“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

由此可见,新技术革命又一次为一般劳动过程带来了新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的技术革命使机器代替人手操作工具,实现了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初步分离,那末,新技术革命则使电子信息机器逐步代替人操作机器,从而实现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进一步分离。

(二)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进一步发展。在机器大工业时期,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然而,当时的分工协作基本上还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到了新技术革命时期,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并不断向科学化、信息化发展,分工协作关系也必然突破单个企业的界限,向外部扩展。这种扩展,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1、企业内部直接生产过程的协作分工,进一步发展到企业外部。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是由垄断公司主宰的。这些大公司,都拥有许许多多企业,形成一个企业群体。各个企业只是局部产品或者局部工序的生产者,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只能在企业间的纵横协作中完成。如今许多现代产品,其零部件的生产,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不同工种的分工,而且涉及到不同的专业化企业之间的分工。例如丰田汽车公司,虽然其产量垄断了日本小汽车和摩托车的1/3以上,但它所使用的装配件80%是其他企业协作生产的结果。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公司,一般都有几百个、几千个甚至几万个中小企业作为协作联系单位。另外,企业内部不同工序之间的分工,也大量发展为生产过程互相衔接的企业之间的分工。例如一台数控机床的生产,包括矿藏的开采、筛选,金属的冶炼、轧材,毛坯的铸造、加工,电子器材的生产、制作,以及各种部件的组装等一系列工序。这样繁多

的生产工序,是任何一个单独企业无法包容的。只能分解成不同生产企业的独立职能,通过矿山、冶金、机械制造、电子装配等不同企业生产过程的互相衔接,最终形成完整的生产过程。而所有这些相互协作的企业,则构成一个生产最终产品的庞大的企业集群。

2、企业内部为生产服务的职能分工,进一步发展到企業外部。随着专业化协作的发展,原来企业内部的设备安排、零件维修、物资运输等生产职能,也独立出来,发展成为企业外部的专门化服务公司。例如,美国在农业生产上的专门化服务就很发达。有人测算,目前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只占总劳动力的3.6%,但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各种行业,诸如提供农业机械、耕作、收割服务,提供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服务等行业的劳动力却约占总劳动力的10%。

3、企业内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职能分工,进一步发展到企业外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推动着企业生产不断革新,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新技术和信息成倍地增加,这就决定了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科研、技术、咨询、情报、预测等脑力劳动的工作,远不是能由单个企业自己完成得了的,其大部分只能由独立化的社会职能部门来承担。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设有专门的科技服务部门,这些部门虽然独立于物质生产企业之外,但与企业的生产协作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为企业提供最新科技信息,进行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从事新产品研制等等。它们不仅为单个企业服务,而且为一个企业群体服务,甚至为整个行业、部门服务。由于这些处在企业之外的科技性脑力劳动,通过向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而参与了物质生产,实际上成了企业物质生产总过程的厂外部分。

总起来看,新技术革命引发了一般劳动过程的新变化:使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进一步分离,使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些变化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间接劳动的作用在增大,劳动过程由原来的直接劳动为主转变为现在的间接劳动为主。二是脑力劳动的作用在增强,劳动力的使用由原来的以体力支出型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脑力支出型为主。与此相联系的,从单纯劳动过程考察的生产劳动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内涵、范围必然要相应地扩大。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直接生产工人的劳动,而且包括与生产有关的非直接生产工人的劳动。而且这部分非直接生产人员对生产的作用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它不仅包括企业、公司内部的科技人员、化验人员、检测人员以及其他服务人员,而且还包括企业、公司外部为生产服务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一句话,在生产社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从单纯劳动过程考察的生产劳动范围,必然要相应地扩展到企业外部。

三、当代管理的新变化与管理劳动的特质

(一)新技术革命引发当代管理的新变化。随着高新科技在生产领域的应用,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管理也发生相应变化。

1、从一般劳动过程考察,管理范围在拓宽,管理方式呈高级化、多样化。管理的现代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必然结果。在现代社会,每一家大公司,都必须对分设在全国各地的许许多多所属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对成百成千种产品的生产进行统一计划和调配。例如通用汽车公司,撇开设在国外的分公司企业不说,仅在美国就分别在25个州设有127个工厂。在全国各地设有13400个推销点,另外还办有30个技术培训中心。如此庞大的生产、销售、研发体系,所涉及的管理范围就不仅仅局限在一家公司、企业内部,而必须拓宽到国内甚至全球的分公司、子公司以及业务相关的其他企业。没有现代化的管理及其相应的手段,整个生产经营活动是不可能正常运行的。此外,在新技术革命作用下,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劳动过程的分工协作关系进一步发展,总体劳动者的范围也必然相应地扩大,由原来单个企业内部扩展企业外部,甚至超越国境。那些在企业外部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设备安装、零件修配、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信息咨询、新产品研制等部门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都在生产劳动者之列。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劳动职能的分解和组合出现了新的变化:职能的分解比以前更细更杂,职能的组合比以前更宽更广。这种分解和组合的进行,由过去的企业内部延伸到现在的企业外部,其形式也由过去的紧密型发展到现在的松散型。而这种劳动过程分工协作关系的发展和结合劳动职能的变化,使原来传统的管理理论及相应的管理手段、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要求现代的管理发生相应变化——向高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交通工具和情报分析加工系统的广泛应用,为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条件。正是新技术革命引发的管理理论的创新和高级管理人才的造就,及其带来的四通八达的情报信息网与现代化的通讯交通设备,改写了管理的历史,迅速推动传统的管理向现代化管理演进,使管理的档次和水平不断向高级化发展。同时也使得现代大企业、大公司集团能够把涉及成千上万种产品和分布在国内外成百上千个生产网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科学的管理下有条不紊地运行。

2、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考察。资本对劳动的管理更系统、手段更巧妙、效果更明显。先进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导致当代西方的企业管理发生了新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资本对劳动的管理系统化。在现代西方企业中,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设备已取代人工,执行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监督职能,因此对工人劳动的监督管理也更全面、系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剥削》一书指出:“由于整个劳动过程是由电子计算机监督的,所以对工人的劳动管理更加严厉。一个霍尔瓦特工人一小时不工作。因生病、事故、住院治疗、工会学习、婚丧喜事不能工作,对老板来说都是非生产性的。……非生产性的工人是由电子计算机来发现的。这种系统工作得很出色,甚至已经死了的同事也因缺勤太多而被按期解雇。在这里,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设备,不仅是资本攫取最大限度利润的物质资料,而且成为资本强化管制工人劳动的重要物质技术手段。二是管理的形式发生变化,民主色彩在增加。伴随着生产过程中物质技术条件和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资本对劳动的指挥和管理也出现了新的形式。早期阶段的那种棍棒纪律,工业化时代的“泰勒制”、“福特制”等专制式的管理,已难以维持。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引发的劳动结构和方式的变化,资本家阶级及其高级管理层从“行为科学”、“系统理论”等现代理论中寻找管理的依据,千方百计“从人的行为本性中激发出动力”。他们在生产经营中设立“职工建议制度”,建立所谓“人造环境”,通过工人“参加管理”等形式,增加管理的民主色彩,在企业里营造一种“亲密关系”的氛围,以此缓和劳资矛盾,增加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同时刺激工人的进取心和首创精神。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劳动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当代管理劳动的特质。如前所述,在当

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日益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分工更加细化,协作范围更加广阔,协作关系也更加复杂。在这种条件下,更加需要科学的管理,管理劳动的重要性和生产性也更加突出。

众所周知,任何企业的生产过程,都是自然过程与经济过程的统一。作为管理人员的劳动,不仅需要根据自然规律的要求处理好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且需要根据经济规律的要求处理好生产、流通、分配、交换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从自然过程看,现代企业的生产,无论在高新科技的应用、技术构成水平以及工作流程等方面达到如何高度,仍然离不开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的结合,从而创造出满足各种不同市场需要的使用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新技术革命带来现代机器设备的精良与复杂。要求与之相结合的劳动力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按照机器设备的自然性能和特点,掌握其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娴熟自如地驾驭这些劳动资料,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结合;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过程的高度社会化带来的分工细化和协作泛化。不同岗位生产人员掌握的技术技能专一,整个生产流程要求所有岗位的专业人员进行紧密协作,达到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协调结合。所有这些,客观上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劳动对整个过程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监控,以便实现人力物力尽可能少的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市场要求的使用价值。显然,管理劳动实际上是按照生产过程内在的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去发挥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最大效用,以实现劳动成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在这里,管理人员的具体劳动,其功能就是系统整合全体员工各种不同特质的具体劳动,并与之共同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与普通员工相比,管理人员的具体劳动档次更高、功能更大,它对普通员工的具体劳动具有渗入、凝结和合成作用,从而形成威力更强、效力更大的结合劳动力,在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经济过程看,在现代企业中,管理人员在依照自然规律进行管理的同时,还得遵循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从事管理劳动。在市场的调研、资源的配置,岗位的设置、员工的激励、产品的生产以及营销的策划等方面,都必须严格而灵活地按照价值规律、供求规律、资本循环周转规律、再生产规律和利润最大化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必然性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在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联系本企业实际加以应用,从而制定出生产经营的总体规划和实施细则,并加以具体组织和实施,所有这些行为和工作,都属于企业生产总过程中的具体劳动,它所发挥的渗入凝结和合成作用,与全体员工的具体劳动结合起来,对企业产品的快速、优化产出和顺利交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总体效应。如果说,从自然过程考察的管理劳动,是生产社会化条件下协作劳动和企业生产赖以进行的前提,那么,从经济过程考察的管理劳动,却是生产社会化条件下企业再生产能否进行的基础。它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兴衰,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既然管理人员的具体劳动,在产品的制造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功能,那么它与普通员工的具体劳动相比,也具有自己的不同特点。一是管理劳动一般不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而是为生产过程直接提供服务。马克思说:“直接加入到生产中的‘服务’也会直接物化在产品中,而不管那是体力劳动者的劳动还是经理人、代理人、工程师等等的劳动,甚至学者的劳动也包括在内,只要这个学者是一个发明家,曾在工廠内外担负什么工作。”二是管理劳动是复杂的高级劳动。其劳动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有科学的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而且需要具有参与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的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显然,高级管理劳动能力的造就比普通劳动力需要高得多的教育培养费用,从而也具有高得多的价值。“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因此,当代管理劳动,尤其是高级管理劳动,与普通劳动相比,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多得多。

从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看,当代管理劳动的剥削更隐蔽、剥削程度更高。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科学技术并入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由于高新科技并入资本,成为当代资本管理的要素,使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资本对劳动的管理也出现了新的形式。即现代文明的“行为管理”代替早期的棍棒纪律。这种管理形式的变化,使管理的剥削性更隐蔽也更有效。所有这些,使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有资料显示,1960~1973年日本各产业部门的法人企业总资产增加8.2倍,纯利润增加8.1倍。日本工业的剩余价值率1951年是275%,1976年提高到431%。美国的剩余价值率1909年为110%,1950年为237%,1987年为365%。从分配角度来看,工人相对贫困在加剧,收入差距在扩大。美国公司经理1960年的平均收入是美国工人平均收入的40倍,1993年是149倍,1997年是326倍。

作者:陈永志

新时期的农业机械管理论文 篇2:

新时期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目前,我国农机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文章主要分析了新时期农机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探讨了新时期农机管理改革与创新的相关策略以及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必要性;策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对于新时期的农机管理工作的进行,必须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与需求。

1 新时期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化进程,我国农机化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要使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增强,那么就要促进我国农机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所以,新时期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有其必要性。

新时期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加强了我国农机管理的宏观调控,同时,也为现代化的农机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机制。由于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比如:示范推广工作以及农机实验工作等。我国政府部门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投入的加大,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机化示范推广工作的进行,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的资金投入的加大,更加促进了我国农机管理工作的大力开展。另外,农机管理的改革和创新还可以促进相关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的高度协调,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机户的负担,提高我国农民发展农机的积极性。

新时期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为我国农机管理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我国农机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一方面可以改善传统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对一些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机管理模式,农机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加快了其改革的步伐,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多元所有制管理模式,使得管理的变革紧跟时代的发展。

新时期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为我国农机管理有效的管理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我国可以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我国的农机管理工作中,提高管理工具和管理设备的科技含量。另外,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农机管理部门还可以配备专业的勘测仪器、信息仪器等等,有效地改善我国传统农机管理模式中靠经验和感觉进行的陈旧模式,而且还可以提升管理质量和成效,使得我国的农机管理与现代化管理要求相吻合。

新时期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还为我国农机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根本条件。农机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加强了我国乡镇、村级农机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使得积极主动地接受专业的技术培训,以便能够适应新时期农机发展需要。

2 新时期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的相关策略

首先,加强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的意识。政府部门在提高农机在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因为现代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组织部分就是农业机械,它在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这种作用已经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突显出来。另外,为了使农业管理与我国适应农村经济和生产需要,所以,相关部门就要强化加强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的意识,对农机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其次,完善农机管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体制。在新的形势下,政府部门要恢复并强化农机安全监理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能和地位。而我国的农业行政监管工作的进行,也应当由行政单位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化执行,同时,其农业技术检测要有设置专业技术部门并承担其责任和义务。将我国的技术检验与行政执法有效地分离,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样,技术检验部门只负责与我国农机安全有关的技术检测的管理工作,而行政执法部门应该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机工作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再次,注重农机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定期进行对农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因为农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对我国农机化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决定着我国农机化发展的进程和成效。因此,农机管理人员必须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加强自己基本机械操作与维护的知识,能掌握各种现代化农机工具的应用和操作,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机管理工作的效益。所以,我们要加强农机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后,加强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就要做好综合管理工作。相关政府和部门必须要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应于我国当下农业化发展的规章制度,使得农机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地进行,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另外,还要制订一定的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以此,来激励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最终提高农业服务质量。

3 新时期农机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的影响和意义

对于新形势下,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了管理理念的转变,制订出了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管理机制,培养建立一支高技术、高素质的农机管理队伍,使得我国的农机化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对于农机管理,在其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研究了适合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新的思路和对策,使得我国的农机化体系健全,并且增加了新融资渠道,这就为我国农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4 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新时期的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是有其必要性,尤其是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改革和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因此,我国一定要加强农机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我国农机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墨晗.论公共管理视野中的农业机械化管理及服务[J].财经研究,2010,(2).

[2] 张蕊,洪国彬.浅谈农场农机体制改革后的农机管理[J].经济论从,2011,(5).

[3] 唐少艺.物流金融——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J].江苏商论,2010,(12).

作者:卜立冬

新时期的农业机械管理论文 篇3: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财务管理在每个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体现出来。是规范单位社会经济规章制度和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已慢慢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例如预算管理、收入及支出管理等等都有了比较明确的管理制度,但不可否认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及管理漏洞。为避免因此类疏漏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刻不容缓,文章亦就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浅述。

关键词: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指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的财务收入、支出、预算、分配等方面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也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了一个基本的准则及管理体系。这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及社会发展与国际接轨的需求。对比旧的管理制度,新的管理制度体系与准则更规范、更具体、更具备原则性。但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改革步伐的持续前进的大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在服务对象以及服务方法也必然要发生很大变化。取得与支出资金的渠道、方式也与过去有比较大的不同。有鉴于此,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遵循更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原则,从管理层次、管理要素以及管理内容各方面建立更适应新形势的体系。我们也可以从行政事业单位中对于财务管理以及资产管理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来分析现今财务管理制度的现状。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财经纪律观念淡薄,相关财经法律法规制度执行不严格,在日常办公中依旧是按照以往的习惯、经验来处理问题,对于财务管理程序、手续和规则不去严格遵守。

2. 财务工作缺乏持续以及连续性,经常存在财务人员变动的情况,客观事实上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和波动,也是形成死账、烂账的原因。

3. 一些单位对于现今财务管理中支票、发票的管理严重不足,没有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票据管理规范,即使制定了相关制度也没有严格实施到日常工作活动中。

4.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更新和修正往往不够及时,管理制度的落后容易导致出现一系列财务问题和纠纷。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货币资金的管理存在漏洞,导致资金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一些单位的出纳、会计等职业存在一人身兼的情况,并没有按制度严格分离,且单位对出纳的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对库存现金的清查盘点不严格。公款私存、白条抵库以及大额资金流动使用现金支付等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资金收入不入账,租金、抵押款等本应列入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交存专用账户的资金收入未及时入账,通过虚构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单位资金转入财务管理账户外的私人账户设置小金库等现象。

2. 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目前仍有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流量和存量管理不够严格,普遍存在“轻管理、重构建”的情况,固定资产的维护、使用、出借、调拨、报废等等方面的管理不规范,导致使用效率低下以及资源浪费等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无谓流失。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加强,建立有效的互相约束和管理机制

在国家宏观管理机制和相关规章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漏洞等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会计核算流程和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管理机制,并在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中严格执行。对单位财产的审批流程,现金的管理,审批权限的制定,财务预算及计划的制定实施,资金的支出、收入、筹集使用等等方面,都应有具体且明确的规定。并且遵循可操作性及适用性原则,在财务制度条文制定的表述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一针见血。并且能够紧密结合日常会计核算的内容,避免空话、虚话和套话。单位流动资金、固定资产等都必须定期审核,必须做到账账相符。并且应定期对单位会计核算流程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评核,做到及时更新以保证不落后于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相关变动。

(二)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第一,加强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根据相关规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所列条例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列出健全的管理制度。第二,管理制度中包括国有资产登记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入库验收规范、制度等,以及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确保实行,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完整与安全。

(三)强化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约束力度与核算精确性

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中对收入支出资金预算的制定和执行消耗了非常大的工作比例,可以看出,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不仅在编制预算时要尽量精确,还应加强预算制定和执行的监督力度,保证在预算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一整个工作流程顺利进行,并且不偏离实际。绝不能出现“只重预算执行、忽视编制和评价工作”的现象,另外,加强细化预算收支项目,贯彻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措施,保证预算与实际基本相符。

(四)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各部门领导应主动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学习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国家相关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并认真贯彻到平常的工作中,能够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切实、认真的履行财务管理制度。

2.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教育水平,定期组织单位中财会及审计人员学习,不断提高财会及审计人员的各项素质,在今后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且能够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在财务管理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施行。定期举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和政策水平。保证整个财务管理团队能够适应新时期财务管理新形势的需要。并对表现突出的人员予以相应的奖励。

三、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显得也越来越重要,所以,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良好的发展步伐,更高效的为社会发挥作用、做好服务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文佳.浅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J].中国工会财务,2008(08).

[2]蒋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10(14).

[3]马世栋,张志湘,任志红.医疗公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08).

(作者单位:原平市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

作者:李小华

上一篇:学生会新学年工作计划推荐下一篇:09年班级工作计划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