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特色农业发展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特色型大学因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独特性,显示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其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相关行业背景深厚的“底色”和相对优势明显的“亮色”。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的课题,特色型大学应选择多元发展、生态发展、卓越发展的发展方向。

第一篇:特色农业发展论文

以活动创特色 以特色促发展

摘要:班级活动能充实学生的生活,密切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多的体验个人同他人,集体,社会的复杂关系,为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奠定基础;为德育特色的形成推波助澜。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探索以活动为载体,努力创建符合自己班情的德育特色的路子,走向“让道德的生命自足自主成长的目标。

关键词:活动 特色 发展

一个班级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往往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在所有集体成员为共同的目的而努力奋斗的时候,学生才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一个没有活动的集体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集体”而只能是“一盘散沙”。因此,班级活动是集体的生命,变单一为多元,变静态为动态,班级管理走向“让道德的生命自足自主成长的目标。

一、 统一思想,调动全体学生的內驱力是班级活动开展、实现德育目标的前提条件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只有让学生从心底里认可活动的背景、意义,预期的困难和可预见的成果等,调动每位学生的强大內驱力,让学生思想认识到位,才能保证执行力的到位,才能让学生有热情、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实现德育的目的。

如为了能够顺利创建德育特色班,我全面起动了构建德育特色班的各项工作,班里成立了构建特色班指导班委,由班主任担任组长,班长与分管德育的副班长、纪律委员担任副组长。制定班级管理措施,统一思想,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通过班会、课后的讨论,全班同学对创建“日常行为规范”班的内容、形式、

全体同学在家长的配合下全面分析自身优势、劣势、潜力、明显缺憾,从自主学习、与人合作、生活细节、生活态度、上课关注、体育锻炼、审美情趣、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系、意志品质、心理素质、自我反思、自我控制等角度思考,共同参与制定了新学期自我提升规划,包括座右铭、近期目标、远期目标、自我规划等,全体同学统一了思想,为“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创建打下一个良好的思想环境。

二、以“扮靓教室”活动为突破口,提升班级软文化,为德育目标的实现增添一道润滑剂

刘向在《说苑》中所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只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一个教室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美的环境让有限的教室空间生发了无限的教育资源,是德育目标的实现的一道润滑剂。

如为了创建高雅的班级文化,我发动学生群策群力,学生精心策划,设置了青春的印记 、我的储蓄罐、新闻连球炮、花卉角、每日格言板、让我轻轻地告诉你”专栏、信息之窗。这些板快错落在教室的墙面上,为教室平添了几分生机。班级日记角垂挂着班级记功本、班务日记和德育分表,记载下孩子们自己管理班级的足迹;图书角为教室增添了一份浓浓的墨味书香;花卉角让孩子们懂得怎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专栏与黑板报既是班级情况的反馈表,也是学生舆论的主阵地,它们形成班级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桌子的左上角,我要求每位学生制作自我激励卡:粘贴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自己身边要追的目标。正象教育家魏书生所说的:学生每天与几十位名人对话,胜过我们单纯的说教千百倍 在教室左侧墙壁,由班级的书法高手写的一幅对联:40颗心心心相印 40人人人争光。在教室的天花板的提梁处,也粘贴引导学生精神风貌的的座右铭或口号:如初一时粘贴的语句是——我们每天都在进步;初二是变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在初三时又根据毕业生的心态又变为———人生能有几回博!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 样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中,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也增强了班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为德育特色班级的创建增添了一道强有力的润滑剂

三、以落实日常行为规范的评价活动为主渠道,是德育特色创建工作的重要保障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就简单的说,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播种好习惯,收获好品质。良好习惯的培养,会使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德行”逐渐累积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就会变为引导和激励我们需要的精神力量。

如在创建德育特色班级过程中,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主要是制定和实施了安全、学习、纪律、卫生、劳动五大标准,并且辅之以品德考核纪律量化标准,使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数字化。

在班级日程活动中,学生互相学习,评比班级“讲卫生之星”“善良之星”“学习潜力之星”“交往和谐之星”“文明之星”等。及时制定和落实评价制度,突出班级中榜样的带头作用。活动让全体同学真正的将日常行为规范落到行动中去,真正的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习惯成自然”对个人发展和集体发展的作用。

四、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活动,拓宽特色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主题班会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载体。主题班会中全体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体验感悟,“润物细无声”中引领学生的道德细节。它是培养和展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重要方式,更是拓宽特色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如我结合班级德育特色的创建活动,开展了诚信主题班会、感恩主题班会、给父母写心等活动,让同学们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体会。

通过多次举行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踊跃发言,以身说法,或是以例说理,学生们在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班主任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表扬了品质高尚的学生,其他的学生也能够清楚的了解自己和他人,对于自我的完善有很大的帮助。一次次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给孩子们稚嫩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回忆,是密切师生关系的纽带,更是德育特色的创建的重要途径,

如果把班级比作蓝天,那活动就是白云,用它的洁白飘逸把天空装点得明媚动人;如果把班级比作舟,那活动就是帆,用它的矫健和丰满推动船儿乘风破浪。班级活动的开展是德育特色创建的必经之路,而德育特色创建才能带动整体育人工作的发展。

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第四卷,第2页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3、吴也显主编:《教学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版,第321業

4、田慧生;《教学环境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作者:高霄雪

第二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全力打造特色农业精品拓展区

白城市五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特色农业精品拓展区”任务以来,白城市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特色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的突破口和实现以城带乡、工农互促、“三化”统筹的重要途径,召开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推进大会,制定下发了《关于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指导意见》,落实了市级领导包保农业特色产业工作制度,强力推动全市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1.白城市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1.1原料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全市各地立足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采取财政补贴、项目扶持、科技支撑等措施,积极引导原料基地由“一村一品”向“一乡一品”、“数乡一品”发展,加快推进原料基地向规模化、专业化进程。目前,水稻、辣椒、绿豆、葵花、奶牛、白鹅等种养布局打破了县域界限,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板块式布局,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种养村屯发展到184个,占全市行政村的20%。从2008年开始,白城市又组织实施了农业园区建设工程,积极探索出依托龙头建园区、联合大户建园区、招商引资建园区等有效途径,建设了镇赉飞鹤牧场、洮南辣椒种植园区、大安农业科技示范场等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农业园区,引领原料生产基地向标准化、现代化方向迈进。到2011年末,全市粮食生产能力达到34.25亿公斤水平,特色作物产量达到16亿公斤,奶牛、肉羊、禽、狐貉分别发展到20万头、403万头、4669万只,200万只,养殖规模均居全省第一位,肉、蛋、奶、皮张产量分别达到30万吨、13万吨、47.7万吨、100万张。为特色产业稳定发展夯实了原料基础。全市农业园区总数达到119个,标准化牧业小区188个。

1.2龙头企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白城市把建设大项目、培育大龙头作为提升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精心谋划招商项目,依托市县两级工业园区打造龙头建设平台,狠抓全程服务促进项目落地开工,龙头企业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引进建设了镇赉飞鹤、益海嘉里、白城龙丹、吉林金塔、东佳谷物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精深加工项目,扩建改造了安大牧业、亿龙葵花、通榆飞牛等近百户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加工水平显著提高,牛奶、水稻、葵花、蓖麻、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在加工深度上迈出较大步伐,特色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初步形成了大龙头带动大基地、拉动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到2011年末,全市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168户。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5户。开发生产17个系列715种加工产品,年加工农畜产品总量140万吨,精深加工转化率达50%,实现加工产值170亿元,占全市总产值544亿元的31.3%。目前,水稻、葵花、蓖麻、辣椒、奶牛、肉禽6个特色龙型经济发展框架基本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支柱产业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1.3产销合作方式趋于紧密 为了让更多的龙头企业和农户直接参与到特色农业产业化链条中来,各地积极引导加工企业和基地农户采取定单形式进行合作,龙头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出保底价收购、垫付生产费用、承建基地抗旱设施等惠民措施,最大限度取信于民、让利于民,确立了“龙头企业+农户”为主的合作模式,产销合作由松散型快速向紧密型发展。在此基础上,各地又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建立以基层干部、经营大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上协助企业抓好定单签订、产品收购等基础性工作,对下为基地农户当好维护权益的主心骨、代言人,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平等合作。2012年,吉林金塔、安大牧业、白城龙丹等重点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17.3万公顷,养殖合同1600万头(只),直接参与的农户已达16.6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2%。辣椒、葵花、粘玉米、肉鸡、奶牛等产业80%以上实现订单生产。此外,裕丰米业、金塔集团等实力较强的企业还采取租赁、承包等方式,开始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生产基地,产销合作模式开始向深层次推进。

1.4组织推动力度不断加大 白城市坚持实行市级领导负责农业特色产业工作制度,建立了“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模式。10位负责包保产业的市级领导坚持亲自挂帅,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专家研讨工作方案,协调部门破解发展难题,把包保工作抓的有条理、有声色、有成效,特色产业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特别是去年初,白城市又制定了《关于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9个方面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到目前,发改、工信等部门帮助现有骨干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技改扩能、科技攻关等转型升级项目160个,农业、农发、科技等部门帮助原料基地争取农田水利、农机配套等项目103个,到位项目资金13.5亿元。市委督查室把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纳入县(市、区)经济工作重点内容。

1.5辐射带动功能稳步提高 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村经济乃至全市经济产生显著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拉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在特色农业产业化链条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农民为企业而种(养)的局面正在形成,特色农业生产中盲目调整、跟风调整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更为重要的是,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壮大,成为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构筑了资源转化型的工业格局。二是促进了社会劳动力就业。据统计,白城市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常年用工约9.5万人次,季节性用工达到15.8万人次,人均工资年收入1.5万元以上,对城乡劳动力就业起到显著承载作用。三是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构建了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不仅充分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而且开辟了农业外部增收渠道。据统计,与加工企业配套的基地农民年总增收3亿元,户均增收1000元左右。四是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县域经济加快增速,县域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项刚性指标明显增速。特别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和利税逐年增加,为壮大地方财政实力起到显著作用,已成为实现县域经济突破的重要支撑。

2.白城市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白城市特色农业的深入发展,一些制约因素也日益凸显,成为阻碍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一是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尽管白城市农产品资源丰富,但与龙头企业衔接紧密、相互配套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随着大型加工企业的建成投产,水稻、葵花、蓖麻、奶牛等优势产业原料供应趋紧问题日益突出,重加工轻基地、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不容忽视。二是龙头企业整体建设水平不高。多数是以初级加工为主,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还没有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增长优势。三是企业与农户之间联结不紧密。部分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对于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意义缺乏足够认识,与农户之间联结处于松散型或半松散型,原料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四是龙头企业融资困难。由于特色农产品加工具有原料收购时间集中、原料储备时间长等特殊性,对流动性资金需求量较大,但白城市大部分龙头企业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规模较小,资产较少,信用等级较低,抵押物不足,难以从银信部门获得足额贷款,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开工不足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特色农产品仍以原料形态卖到域外市场。

3.白城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3.1提升基地水平,夯实发展基础 重点打造6大优势种植带,构筑区域化种植格局。即:沿镇赉、大安、洮儿河三大灌区水稻种植带;沿嫩江、洮儿河黑钙土玉米种植带;沿洮儿河两岸红干椒种植带;沿洮南、通榆西部沙岗地绿豆种植带;沿通榆兴隆山、洮南二龙、大安舍力盐碱地葵花种植带;沿通榆向海、洮南车力淡黑钙土蓖麻种植带。精心培育6个优势养殖基地,构筑畜牧支柱产业发展格局。即:在全市范围内培育奶牛养殖基地;以镇赉县为重点培育鹅鸭养殖基地;以洮南市为重点培育肉羊养殖基地;以通榆县为重点培育草原红牛养殖基地;以大安市为重点培育肉鸡养殖基地;以洮北区为重点培育生猪养殖基地。在建设措施上,一方面,要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抓好良种培育与推广工程、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不断增加生产科技含量。另一方面,要强化设施支撑,突出抓好水利设施、农机设施、农电设施、林防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现代化作业水平。

3.2突出龙头建设,带动产业升级 加快在建项目进度。按照在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的基本要求,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建设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重点推进益海嘉里粮油加工、东佳谷物加工、金塔辣椒加工、雨润禽类加工等大型精深加工项目的续建进度。同时,下大力气研究解决镇赉飞鹤、白城龙丹、盛吉生物等企业投产达产问题,使其早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继续谋划启动新项目。围绕特色农产品资源和主导产业,按照系列开发、梯次推进、集群发展的思路,继续编制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投资收益大的精深加工项目,并采取各种途径广泛对外宣传推介,吸引域外客商来白投资,重点在玉米、绿豆、花生、肉羊等产业上再启动一批大型精深加工项目,尽快把特色原料大基地建设成特色农产品加工大产业。积极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在现有企业中选择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功能强、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采取项目扶持、贷款倾斜等措施,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或与域外知名企业联营,实施一批扩建、改建项目,引进新设备、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

3.3完善联结机制,促进紧密合作 要把促进产销紧密合作作为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市场趋势看,今后一个时期,特色农产品将处于卖方市场,能否获得稳定的原料来源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组织各地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典型辐射等措施,鼓励农民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推进原料生产基地向“一乡一品”和“数乡一品”的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引导龙头企业把生产经营重心由加工、销售领域向原料供给领域前移,采取签订定单、土地入股、长期租赁等合作模式,加快培育建设一批与企业加工需求相适应的原料生产基地。不断探索利润返还、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企业与基地农户深度融合,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经济联合体。围绕农业重点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大力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架起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间沟通桥梁,促进产销双方在平等、自愿、互利基础上稳定合作。

3.4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积极引导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树立“品牌经济”意识,鼓励和扶持具有过硬产品质量和较强经济实力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认证和申报工作。借助域外招商引入的“飞鹤”、“龙丹”、“雨润”、“金龙鱼”等中国驰名商标,加快开发彰显白城特色农产品品质特征的乳产品、油产品、米产品、禽产品等知名品牌;利用域内自主开发的“好雨”和“洮儿河”等中国驰名商标,精心培育展示白城地域优势的优质大米系列、高档白酒系列等知名品牌。在有效利用各种展会宣传推介特色农产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覆盖面,加大对特色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市场认知度,培育和扩大消费群体,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3.5继续加大扶持,增强发展动力 认真落实《白城市关于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在金融支持上,要引导银信部门研究探索出与特色加工基地相配套的扶持措施,加大龙头企业贷款扶持力度。在建设用地上,要按照省政府的有关部署,围绕县域中心城市建设工业集中区,变通搞活土地征用,可用基本农田以外的土地进行置换。在支持企业技改上,国家、省里农业产业化贴息贷款、政策性资金的使用上对骨干企业技改给予更大倾斜。在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采取异地挂职、定期培训、外出考察等方式提高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在对口扶持上,组织经济实力较强的部门、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派能人对龙头企业对口扶持。在组织领导上,探索调动各级干部推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使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干部抓好经济工作的重点。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保农业重点产业工作制度,采取定期考核、年末验收、下发通报、会议表彰等形式,督促各项任务落实。

作者:侯成烈 贾丽燕 贾丽涛

第三篇:论新时期特色型大学的特色发展策略

[摘 要] 特色型大学因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独特性,显示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其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相关行业背景深厚的“底色”和相对优势明显的“亮色”。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的课题,特色型大学应选择多元发展、生态发展、卓越发展的发展方向。在发展策略上应选择坚守与超越之道,即集聚优势、培育卓越,根据自身传统凝练特色发展方向,建设特色发展平台,扩大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从而保障特色发展。

[关键词] 特色型大学;特色发展;策略

[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通过学校分类指导和学科调整等多种形式,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体系”[1]。在这个多元体系中,特色型大学因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独特性,逐渐被认定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定类型。特色型大学具有历史的共性,面临新的发展要求,今后发展应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特点、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之路:基于坚守、实现超越,立足优势、培育卓越。

一、特色型大学特色办学的发展历程

特色型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色型大学在中国具有长期的发展历史。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将原来由国家行业部门管理的一批高校,有的划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有的划由地方政府管理,有的在划转以后还进行了合并。[2]同时,国家还对高等学校加强了分类管理。如今,特色型大学真正作为一种特定概念被提出和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类型被加以关注,并具有了较强的特指性。目前,特色型大学一般指的是办学具有相关行业背景,具有相应的学科优势,以培养相关行业所需专门人才和承担相关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为主,从而呈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的大学。

(一)特色型大学的传统办学特色的形成

1.相关行业背景深厚——特色型大学特色办学的“底色”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以苏联为主要学习对象,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整。为了满足当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国家新建、重组了一批为石油、农林、电力等行业服务的高等学校,重点加强了理、工、农、医等专业性教育,建成了与国家工业发展布局相配套的比较齐全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3]长期以来,特色型高校由相关行业部门管理,由相关行业部门提供经费和资源,同时,也为相关行业培养专门人才,与相关行业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特点。随着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类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300余所,到9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时已达到571所。[4] 特色型大学与一般综合性大学相比,普遍具有相关行业背景深厚、服务面向明确、产学研特色突出、人才培养注重实践的综合优势。特色型大学在伴随着相关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与相关行业文化的紧密融合,把行业精神、行业理念、行业作风等深深融入到校园文化和大学气质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5]

2.相对优势明显——特色型大学特色办学的“亮色”

相关行业背景和底色塑造了特色型大学的优势和特色,使特色型大学形成了鲜明的“亮色”:一是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优势。基于与相关行业的天然联系,特色型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优势互补,实现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现场生产的深入结合,使产学研结合成为学校的重要办学模式。二是特色学科专业的优势。相关行业底色为特色型大学特色学科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特色学科一般与相关行业生产相对应,优势突出、应用性强,并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成为系统性地培养精英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依托,并在这些特色学科集中了一批学术水平高的一流学者。三是对行业具有重要的高等教育支撑作用。特色型大学长期在相关行业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相关行业不可或缺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

(二)办学管理体制转型后特色型大学特色办学的探索

1.自主发展意识增强

办学管理体制的变化为特色型大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适应新的管理体制,特色型大学逐渐摆脱了相关行业办学的计划性和对行业的依赖性,切实加强了自主办学的探索,办学理念更加开放,发展思路更加灵活,形成了更加主动地结合相关行业、服务相关行业的办学局面。相应地,随着办学体制调整后原固有的部门壁垒被打破,传统的学科领域开始面临来自其他高校的竞争,特色型大学的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积极应对竞争,特色型大学开始积极探索和开创新的办学生长点,着力改变原来的学科专业面过专、人才培养方向过窄的情况,积极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大大拓宽了人才培养体系。

2.继续坚持特色发展

在新的管理体制下,面对更加自主的办学环境,虽然有的特色型大学盲目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道路,但多数特色型大学充分认识到自身特色的来之不易和保持特色对整体办学发展的重要性,始终坚持把已有的办学特色作为立校之本,把面向相关行业的特性、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特质、应用技术研究的优势等传统优势作为新发展的基础,面对新的发展要求,积极获取外部发展资源,科学规划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战略,始终坚持特色发展。

3.保持与相关行业的紧密联系

管理体制改革并没有切断特色型大学与相关行业之间的本质联系,特色型大学充分认识到在办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相关行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构建与相关行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依托相关行业参与学校共建,积极探索与行业协作的新模式,不断拓宽渠道,争取行业支持。根据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特色型大学不断完善学科专业体系,使自己的学科专业结构始终体现相关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培养适应相关行业发展的人才;同时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追踪相关行业科技发展方向和技术前沿,巩固在相关行业技术创新中的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融入相关行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二、特色型大学特色发展面临的新任务

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特色型大学迎来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发展过程中,特色型大学需要认真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课题。

(一)着力解决培育创新性人才和创新性成果的时代课题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经过十几年的大调整、大改革、大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和整体结构已趋于相对稳定,在此形势下,提高办学质量就成为高等教育今后发展的核心任务。培养创新人才、融入创新体系、产出创新成果是当前高校进一步发展的时代课题,这一课题特色型大学同样要予以解决。

(二)着力处理好外部关系,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和适应性

一是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要适应政府对高校由计划管理到宏观调控为主的管理方式变革,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利用政府的宏观指导,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创新性。二是处理好与相关行业的关系。应主动贴近相关行业的需求,融入相关行业的战略规划,以服务求支持,靠质量保地位,在贡献中求发展。三是处理好与所在区域的关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当今高校的重要责任。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特色型大学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面临着新的机会和要求。为此,特色型大学应解决原来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不足的问题,更好地融入所在区域的创新体系,这是特色型大学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着力通过机制和模式创新巩固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优势

在日益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共享发展的机遇,其突出的体现是与行业的合作、共建范围不断扩大,高校与行业间正在建立起多元、多向共建的联盟体系。产学研合作优势不再是某一行业高校独享的优势,而成为一种基本的办学模式,特色型大学的产学研特色需要更丰富的内涵支撑。

三、新时期特色型大学特色办学发展的方向

超越是特色型大学的特色发展之道。特色型大学在新时期的发展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宽厚、更坚实的发展平台,也因此必须有更高的追求、更宽的视野。为实现超越发展,应更加注重发展特色的规划和发展策略的选择,而首当其冲的是定位办学特色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内涵丰富、别具一格的办学特色体系。

(一)“顶天立地”,多元发展

立足行业、超越行业是特色型大学办学的战略性选择。特色型大学保持与相关行业的紧密合作关系的关键,是特色型大学必须在人才、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持续不断地满足相关行业的需要。但特色型大学不能仅局限于满足行业的现实需要, 还要走在国家和社会的前列, 带动国家和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向前发展。这是因为,特色型大学所面向的行业往往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这些行业关乎国计民生。特色型大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必须着眼于长远,瞄准科技发展的尖端和前沿。目前,很多行业的发展已进入了转型阶段,迫切需要改进传统技术,加强理论创新。特色型大学必须做到对行业的支撑需要与引领发展并举,一方面,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技术的开发,与相关行业的需求直接对接,解决相关行业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应通过其超前性科技创新和培养的优秀拔尖人才引领相关行业的发展。特色型大学既应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突破的课题,又要积极解决现场应用技术的实践课题,要保持人才培养的多规格、多类型,从而做到既“顶天立地”,又满足多元化服务的需求。

未来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特色型大学的多元化要求将更加凸显,在此形势下,特色型大学一要坚持服务领域的多元化,适应相关行业发展的外向型、国际化等多元化的发展趋向;二要坚持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注重技术人才、工程人才和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培养;三要坚持学科专业的多元发展,针对内部学科专业不平衡和发展定位不同,对不同学科专业进行多元定位,如部分专业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另一些专业则需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等。

(二)系统谋划,生态发展

现阶段,特色型大学在外部应该主动纳入两个体系,即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相关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准确规划发展目标定位,并积极争取必要的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和条件。[6]在内部,特色型大学应该围绕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系统分析各组织要素,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整合资源,汇聚力量,促进特色的不断发展。同时,还要坚持开放发展,在开放办学中寻求最佳生态定位,构建大学发展的和谐生态系统。应确定在高等教育体系、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位置,确定在相关行业、所在区域发展中的位置。定位时,与同层次高校之间,要通过主要服务面向(所面向的行业、所在区域的主干学科、关键技术等)进行区分,体现学科专业的不同组合、学生的专业特色等;与同行业高校之间,要通过层次、区域、学生的培养类型、学科方向领域等加以区分。同时,在外部应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构建外部支持体系,建立生态发展环境。

(三)以质取胜,卓越发展

追求卓越就是追求在同行、同类、同批等具可比性群体中的顶尖水平。特色的形成以质量为根本保障,以水平的卓越为目标追求,因此,追求卓越发展应是特色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时期,特色型大学应把提高质量摆在重要位置,特别要争取在特色领域达到领先水平,以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以质取胜要求特色型大学有国际化的视野,找准国际比较的坐标,把特色融入主流,使办学质量达到必要的标准,通过质量的规范要求增强社会和相关行业的认可。以质取胜还要求特色型大学突出内涵发展,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特别应在学术指标显示度上下工夫。要着重建设高级别重点学科、实验室等高水平资源平台,积极推出高层次人才,积极承担重大项目,创造高级别、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特色型大学的卓越发展,尤应重点解决创新力问题,包括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成果的培育等。

四、特色型大学的特色发展策略

特色型大学要根据自身优势,选择以下有效发展策略,以保障特色发展。

(一)凝练特色发展方向

凝练发展方向是有效集聚发展力量和资源的基础。通过凝练发展方向,能够“有意识地、创造性地、持续性地对传统不断集成和扬弃” [7]。凝练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层次的内涵:在学校层面上是办学面向的确定,要立足行业,超越行业;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研领域、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凝练方向的问题。方向代表着特色。凝练方向一是瞄准国家战略、盯紧市场需求,以满足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为己任,并注重引领性、基础支撑性的高水平定位;二是主动寻求外部差异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三是内部取向注重协同性,在交叉融合、整合协调、整体提高上做文章;四是注重发挥基础优势,厚积薄发,积极开辟新的发展领域。

(二)建设特色发展平台

办学资源的充分开发与优化配置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基础[8],发展平台是资源汇聚的载体。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的培育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高水平人才和成果的产出需要相应的平台支撑。特色型大学需建设特色发展平台。

一是应着力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学科是大学特色发展的标志性平台,学科特色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特色型大学应该注重由学科的行业特色到特色的学科体系的转型,进而形成更加突出的学科优势。采取重点建设策略是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基本途径,许多特色型大学在实践中也采取了“加强基础支撑,构建合理学科体系,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的路子,可以说,通过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增强学科特色是特色型大学坚持特色办学之路的关键。

二是应搭建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平台。不同的人才培养平台可以造就不同的人才。因特色型大学的毕业生具有多元发展方向,所以必须为他们搭建多元平台,使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通才与专才培养有机统一、多类型多规格人才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一切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因其掌握资源、技术要素,所以其发展都不仅仅是单纯的专业技术工作。特色型大学还应高度关注对相关专业技术领域内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专长以及专家的培养。正如埃里克?阿什比在《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里所指出的,我们必须培养“对从核防御措施到污水处理基地等一系列建设事业都能综合地考虑政治与科学问题”的人才,“这种专家的种子必须种植在大学里”。

三是应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基地。科研基地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型大学应树立多元学术观,促进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的全面繁荣。应建设布局优化的多层级科研创新平台,还应充分发挥科研基地在集成优势、学科交叉、原始创新等方面的组织和平台作用以及在承担大项目和产出标志性创新成果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基地建设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通过基地建设汇聚学科队伍,通过基地建设提升承担高水平项目和产出高水平成果的能力。

四是应积极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特色型大学应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特别注意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推动利用信息技术带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

(三)扩大开放与提升国际化水平

卓越发展首先要开放发展。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趋势,交流与合作也成为高校发展的基本要求。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的升级、促进科学发展是当前各行业的发展趋势,特色型大学要在服务相关行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建设国际一流的特色优势学科,也要求学校在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把握方向,准确定位。特色型大学应进一步增强开放的办学意识,推进办学高度开放和广泛合作,吸收和利用国内外优质办学资源,扬长补短、借势发展。一要强化国内开放合作。要发挥产学研合作的传统优势,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着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建设方案,采取措施,积极拓展、深化国际合作,建设国际化的一流师资队伍,着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

(四)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发展是生态发展的重要体现。协同发展在当下的突出主题是协同创新。为推进协同创新,中国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出台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提出了“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传统使特色型大学具有良好的协同创新的基础,为此,特色型大学应很好地把握“2011计划”实施的机遇,着力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而提升的关键在于有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是应通过建立联盟,优化结构,为深度融合搭建好平台。正如“产学研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式和发展方向” [9]一样,经过长期探索,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的模式也都逐步向联盟发展,各方通过缔结联盟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合作不断深入。特色型大学应坚持将产学研合作作为实现协同创新的主要纽带,“发挥优势、面向行业、拓展领域、融入地方”,积极参与、组织建立多元、多层次、多类型合作联盟,通过协同、联合汇聚优势资源。同时,还应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和内部组织结构,使其有利于多学科交叉,有利于资源的集中配置。

二是应依托平台,建立实体,着力推进实质性协同合作。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类平台的资源集成优势,面向重大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培育若干协同创新中心,从人事管理制度、评价机制、组织模式、文化建设等多方面进行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创新中心的实体化运行。在创新中心建设中应坚持将两个主体作为创新要素的集聚方向:(1)重视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在协同中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着力培育重大创新成果;(2)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互动,将优质教育资源向人才培养工作集中,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

(五)以特色文化引领特色发展

大学文化的发展是推动学校持久前进的动力。发展学校的文化特色,发挥特色文化的引领、凝聚作用,可采取的措施包括:(1)通过文化标识彰显学校文化特质,增强文化自觉。要立足于学校文化的历史传统,通过学校的形象系统、校风、校训、学风、学校精神等标识性元素,形成共识和认同。(2)善于吸纳、融汇环境文化的优秀元素,不断创新文化建设成果。主动适应、融合环境因素,保持学校文化的鲜活、领先,不断强化文化特色,增强外部认同和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3)完善大学章程。通过章程建设促进学校完善治理结构,彰显大学学术属性,完善现代大学制度;通过章程建设总结、凝练、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积淀办学传统;通过章程建设促进文化创新,努力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大学文化。(4)优化学校综合文化环境。在加强硬件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突出软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行为文化,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增强学校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徐小洲,王家平. 卓越与效益——大学重点发展战略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7.

[2] 山红红.对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8):12.

[3] 张翠荣,王淑玲.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定位与发展策略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1):102.

[4] 苑英科,李荣.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与行业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32.

[5] 吴淦国.服务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 提升特色型大学核心竞争力[J].北京教育:高教, 2009(3):23|25.

[6] 山红红.立足优势 科学定位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J]. 中国高等教育,2009(7):12.

[7] 段丽娟.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8] 王伟.学校特色发展的实现机制[J].教育科学,2009(5):12.

[9] 苏竣,何晋秋,等.大学与产业合作关系——中国大学知识创新及科技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96.

[责任编辑:赵 玲]

On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Specialized Universities in New Period

YAO Chengjun1,Li Ruixue1,YANG Zheng1,LI Zhengang2

(1.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2.The Presidents Offic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Key words: specialized universities;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作者:姚成郡 李瑞雪 杨政 李贞刚

第四篇: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探析

摘 要:发展特色产业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特色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该文结合陕西农业发展实际,提出了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主要包括:有效挖掘特色资源,有序扩大产业规模,突出产品特色,注重品牌培育和宣传工作,搭建市场平台,培育懂市场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对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培育;市场培育

Research on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with Shaanxi Characteristics

Luo Chuangguo1 et al.

(1Guidance Cen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One Village One Brand”Campaign of Shaanxi Province,Xi'an 710003,China)

Key words:Modern agriculture;Characteristic industry;Brand cultivation;Market cultivation

陕西是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有6 000~7 000a的农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曾创造了中国古代农牧业文明。进入21世纪以后,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1]。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开发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形成特有的名优产品,进而转化为特色商品的产业[1-3]。目前,陕西省已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主导产品特色较为突出的3个特色产业带,即以设施果蔬为主的关中高效农业产业带、以茶叶和魔芋为主的陕南生态农业、以小杂粮为主的陕北有机农业产业带,陕西农业正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有资料显示,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为陕西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奠定了产业基础[2-4]。因此,把握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意义。

1 以特色为根本,有效利用资源禀赋

陕西省南北狭长,横跨8个纬度和3个气候带,物种丰富,资源禀赋多样。陕北地区干旱少雨、地域辽阔,具有建立优质小杂粮、设施蔬菜、薯类、牧草生产基地的独特优势;渭北旱原气候、土壤要素组合良好,是闻名全国的优质苹果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优越,又有临近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适宜建立设施蔬菜、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及其它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陕南水热资源和植物资源丰富,工业污染少,是生产无公害蔬菜、茶叶、中药材及其它绿色产品的天然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必须植根于资源禀赋[1],一是确保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以特色为根本,有效利用生态资源和农产品资源,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做好特色产品;二是在明确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挖掘特色产品潜力,以优质的的特色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如石泉的蚕桑产业,石泉素有“小江南”之称,有传统养蚕习惯,兴桑养蚕历史悠久,科学饲育管理条件下茧丝质量优于南方主产区。因此,石泉县可倡导在退耕还林的宜林山地广栽桑树,并给予积极扶持引导,做强产业基础,做好市场开发和综合利用工作,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产业链条,使终端产品由白厂丝向丝、绸、服装、食品及蚕桑副品等发展,同时围绕行业内“天虹牌”蚕种、“鎏金蚕牌”白厂丝、“雨花牌”蚕茧等主导产品,积极推进名牌产品发展战略,使石泉蚕桑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 扩张规模,强化组织集聚产能

规模是特色产业中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的先决条件[5]。发展特色产业,要以产业规模扩张、标准化生产、农民综合素质与组织化程度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为基础。规模扩张,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是以提高特色产品产量和品质为中心,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趋同类”产业加速向特色产业转型和聚集,大幅度提升特色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传统产业中,也有“名、特、优”产品,但由于缺乏专业化和批量生产而不能形成明显市场优势和快速的集聚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特色产品要形成巨大的经济优势,必须依托大规模的产业开发,即通过人才、经济、资源的高度集中,专业整合区域经济结构,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推动特色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并获得应有的市场占有率。就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撒胡椒面”式产业布局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和聚集效应。在创新品牌和强化组织聚集产能方面,也要以区域经济特色为基础,放弃、淘汰资源消耗度高的的低效产业,整合资源发展高效产业,提高产业的聚集度和专业度,以此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如武功县的手织布产业,当地百姓素有手摇纺纱车、脚蹬织布机的习惯,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为之,这为有序扩大产业规模奠定了基础。武功县在既有规模基础上,统一行业标准、创新花色品种,有序扩大了“手工作坊”,集聚十里八村、千家万户的产能,强化后整理阶段工作,提升产品档次,形成了“苏绘”、“若兰”等知名度高的手织布品牌,并获得了大额的市场占有率。

3 以“新奇早优”为关键,发展培养特色产业

开发特色产品,必须挖掘地方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并通过技术革新,培育“人优我特、人优我新”的优特产品[6]。如渭北苹果、眉县猕猴桃、大荔冬枣、陕北红枣、紫阳富硒茶、韩城花椒、甘泉豆腐干、千阳刺绣等一系列地方特色鲜明的产品闻名中外,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必须以开发特色产品为核心。开发特色产品,一是要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优化栽培技术或品种资源,为原有的特色产品赋予新的内容,以“新奇”吸引更多的产品受众;二是时令、鲜食产品上市要早,提前占领市场高地,以“早”俘获消费者芳心;三是要在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等过程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将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有机结合,规范生产组织和管理过程,提升产品品质,以“优”赢取消费者放心。如“长安草莓”产业,西安市长安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分,昼夜温差较大,有助于植物糖分的积累。长安区充分利用优良资源禀赋,引进“丰香”、“章姬”等新优良草莓新品种,上市期由11月底延伸至翌年5月,这在深冬季节新鲜水果匮乏的西北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同时,长安区还采用生产园区化、包装工业化、销售商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草莓从产品向产业的转变。

4 以品牌培植为重点,做好市场和人才培育

农产品品牌培养是引领农村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动力[7-8]。因此,品牌培育被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8]。在农产品品牌市场培育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科学规划引导,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对市场形势判断能力差,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培育出有影响力的品牌,此时应发挥政府、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品牌建设方面的作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7];二是实行品牌创建奖补机制,政府在融资、品牌建设、产地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出台相关政策,并实行有效的奖补机制;三是强化市场监管,依据有关法律,联合有关执法部门,查处虚假产品生产经营,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特色产品的市场开发关键在于把握市场动向,掌握市场运作的方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产品市场过程中,要注重培训农民打造市场、树立品牌、创新科技、避免风险等方面的意识,帮助其转变传统种植观念,不断提高其对市场经济的驾御能力和通过科技致富的能力。如韩城市花椒产业,韩城市政府投资在市内建成西源花椒贸易城和芝阳花椒批发交易市场,吸纳专业销售经销户140户,专业经销人员2 600多人,年经销花椒总量2 000万kg,年销售额达5亿万。不但解决了市场问题,还培育了数千人的农民营销大军,形成了直销网点链接批发市场的加购销队伍及以农民为主力军的销售网络,架起了完整的“大红袍”花椒特色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周灿芳,傅晨.我国特色农业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8(9):157-161.

[2]梁凤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农村经营管理,2007(11):41-44.

[3]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一村一品”——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1-76.

[4]贾军战.陕西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673-5675.

[5]马静.陕西省“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6]麦永仪.延边特色产业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09.

[7]中国粮食信息网.品牌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EB/OL].中国粮食信息网,2014-03-13.http://www.grain.gov.cn/Grain/ShowNews.aspx?newsid=50793.

[8]王永平,刘利萍.基于产业化的农业标准化与品牌化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3(3):208-210.

(责编:张宏民)

作者:罗创国 张俊丽 李五建

第五篇: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摘 要:分析了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在探讨甘肃特色农业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甘肃特色农业必须坚持走产业化道路,注重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结合甘肃实际,搞好农业制度创新和区位品牌塑造,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优势;劣势

1 甘肃特色农业布局

甘肃是西部的农业大省,受资源条件、地理环境等原因的影响,农业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粮食、药材、果品和畜产品上。经过多年的扶持,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蚕豆、烤烟、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逐步成形:金昌的啤酒麦芽加工集群,张掖的玉米制种加工集群,庆阳的白瓜子加工集群等。许多特色农产品成为满足全国需求的主要供应源,且大量出口海外。例如甘肃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目前已达到750万亩,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啤酒大麦达210万亩和134万亩,年产量分别达34万吨和38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发展到123万亩,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甘肃省落户;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等农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

尽管甘肃特色农业近年发展迅速,但和周边其它省份相比,甘肃特色农业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正确分析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对及时弥补特色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2.1 自然资源优势

甘肃省地域广阔,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全省耕地面积5229.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68%,人均占有耕地2.0亩。甘肃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繁多。河西走廊是灌溉农业区,耕地面积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制种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全年降水量少,是全国重要的洋芋、中药材、小杂粮、羊羔肉及肉牛生产基地;陇南地区气候湿润,是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有经济林果、中药材、草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现有天然草场2.69亿亩,是全国重要的牛羊肉生产基地和细毛羊基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在650多种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

2.2 人力资源优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根据全面统计,200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规模为1213.37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的全部人口有1084.92万人,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数、家务劳动数及其他外,甘肃省农村实有劳动力1050.49万人,按全省农村457.14万户计算,平均每户拥有劳动力2.30人。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劳动力555.85万人,占52.91%;女性劳动力494.64万人,占47.09%。从年龄结构上看:据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19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6%,19-34岁的劳动力占42.48%,35-44岁的劳动力占21.46%,45-59岁的劳动力占22.42%,60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占6.78%。以上数据表明,甘肃农业劳动力年轻化程度较高,从业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2.3 政策法规优势

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近五年来,甘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国家在甘肃地区累计投入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资金1250亿元,一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继落成。随着“三农”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有关吸引外资,土地利用,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各级农业政策法规部门也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结合甘肃实际,不断加快地方农业立法。2004年来陆续颁布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甘肃省草原条例》、《甘肃省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甘肃省农药管理办法》等。同时,还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植物检疫、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等方面的立法。

2.4 市场需求优势

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几年内农产品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农产品需求量来看,西北地区2006年口粮总需求是1602.6万t,精饲料为1716.6万t,油菜籽总需求量272.6万t,蔬菜总需求量1402.2万t,水果总需求量362.5万t,棉花总需求量为42.9万t。以上农产品供应目前缺口很大。从近年农产品价格走势来看,2008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比2006年上涨了20%以上,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涨了10%,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达到了55%。以上数据反映甘肃特色农产品需求潜力巨大,且市场价格持续坚挺。

3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劣势

3.1 生态环境劣势

水资源贫乏是甘肃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甘肃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干旱出现频率最高,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大风和沙尘暴灾害也较严重,大风日数每年有3~69天,沙尘暴日数为1~37天,大风和沙尘暴主要危害河西和陇中、陇东北部。此外,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灾害,各地每年均有发生。

近年来,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解决我省粮食自给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上世纪70年代以有机氯为主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到80年代尽管已完全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但至今一些地区的土壤中仍能检出六六六、DDT。目前,全省农药消耗总量2.5万多吨,其中高毒农药使用量约100吨,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超过100万亩。此外,化肥导致个别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地膜覆盖造成的 “白色污染”等在甘肃也比较严重。河西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3.2 劳动力素质劣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文盲或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4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0.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97%。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计算,甘肃省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52年(其中男性7.44年、女性5.47年),比全国低1.46年。其中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5.64年(其中男性6.66年、女性4.53年)。据抽样调查推算,受过各种技术培训的人数仅占整个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7.07%。

3.3 科技劣势

科学含量低,机械化运作水平不足,现代农业步伐缓慢,将直接制约甘肃农业发展,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羁绊。据资料显示,农业科技在甘肃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约占40%左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约为20%-30%,真正成效显著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技术不到5%。带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与发达省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在资源利用中,农业用水占70%左右,但农业水的利用率仅为30%-40%,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3%左右。科技的缺乏,不但大大加重了我省农民的劳动量,还在不同程度上使其蒙受了直接和潜在损失,严重制约到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3.4 信息劣势

甘肃信息化各要素指数在西部地区均处于弱势,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信息服务的渠道不畅通。在面向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方面,提供农业政策、新技术新品种、农产品供求、生产资料价格等信息服务的能力欠缺。农业生产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信息化人力资源发展较慢,信息化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甘肃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5 规模劣势

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产业协同和组织协同层次低。目前,甘肃特色农业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只有22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也只有456家。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较低,加工转化率只有3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不大,覆盖不广,参与农户比例不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大影响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3.6 制度劣势

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都围绕市场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但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仍面临许多制度瓶颈,这在甘肃农业发展上表现尤为突出。首先,以小农为本位的农业经营制度已严重阻碍了农业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制约农业效益的取得。其次,不合理、不规范的农村财税制度难以有效地形成新的激励,不能调动地方和农民的积极性。再次,排斥、拒绝农民的农村信用制度抑制了农民的投资欲望以及弱保护、低覆盖、不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民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加之现行的土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及干部考核体制都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建议

4.1 优化特色农业内部结构,促进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顺利进行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三个方面。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品种结构调整主要是调整生产用地面积和投资比重,实现种植、养殖、林果、水产等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品质结构调整要实现产品更新换代,跟上市场需求步伐。在现有特色农业发展集聚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法规,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努力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群。同时有选择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外资项目进入农业集群。健全以行业协会为中心的中介机构,提高集群的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服务,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体制、物流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

4.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极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扶持, 大力引进和挖掘农业技术人才。鼓励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与特色农业基地进行联合,在农产品革新和劳动力培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和示范功能,借此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和激发甘肃民间创业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传递中的作用,提高科技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简化其程序,降低其成本,不断改进和提高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努力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不断得到提高。

4.3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树立区域品牌意识

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更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因此甘肃特色农业要特别重视品牌功能,打造知名品牌,以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提高区域竞争力。建立农产品的品牌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品牌质量认证。企业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收获,加工,包装,储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农产品绿色品牌质量,这是保护区位品牌的基本手段。

4.4 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制度创新,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

政府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加大农业减灾投入,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专项生产基金和市场风险基金,推行农业互助保险模式。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要依法行政,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效果,使特色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4.5 建立高效的资源合理利用、保护、更新机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鉴于甘肃目前的生态资源的显示 ,必须建立一个提高利用率,保护与更新资源的新机制 ,确保农业资源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节水设施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机型立体农业开发保护耕地资源。大力宣传持续农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对持续农业的认识,强化全民环保意识。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用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措施来协调社会关系 ,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协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张象枢.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与途径[J].农村经济导刊,2003,(6).

[2]刘春玲. 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6).

作者:姬顺玉

上一篇:时间管理论文下一篇:数量经济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