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种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西农业(种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推荐7篇)

广西农业(种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篇1

“十一五”是广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制定“十一五”广西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区农业经济发展全局,深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决定,特制定广西农业(种植业)“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及基本评价

(一)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全区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克服农产品市场化影响和严重自然灾害等各种困难,全面完成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促进了农业持续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1、农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大宗农产品量增质高。“十五”期末农牧渔业总产值1442.1亿元, 比“九五”期末的828.97亿元增加613.13亿元,增长73.96 %,年均增长11.71%,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增加值902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352亿元,年均增长10.4 %,农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排第十一位,排位前移一位。农民人均纯收入2495元,比“九五”期末增加 630元,年均增长6%,高于“九五”时期年均增长水平。“十五”期间农业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48亿美元,引进外国先进农业技术、品种50项;农产品出口贸易稳步增长,总额达11.32亿美元,比“九五”增长21%。

——粮食。由于“十五”期末粮食播种面积比“九五” 期末减少8.3%,因此,“十五”期末粮食总产量减少9.1%。但是,粮食优质品率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区优质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九五”期末45.3%上升到80.6%,优质玉米播种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60%。

——糖料蔗。2005年糖料蔗种植面积747.6千公顷,比“九五”期末增长53%;糖料蔗总产量5154.7万吨,比“九五”期末增长84.2%,平均单产由“九五”期末的3.8吨/亩提高到2005年的4.6吨/亩。

——蔬菜、水果、木薯、蚕茧、茶叶。与“九五”期末相比,2005年蔬菜总产量2118万吨,增长31.3%;水果总产571.6万吨,增长58.7%;木薯(干片)产量173万吨,增长35.2%;蚕桑种植面积94.7千公顷,鲜茧产量14.8万吨,分别增长373.3%,393.3% ;茶叶产量2.6万吨,增长46.1%;中草药产值10亿元,增长24%。

2、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一是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在全国的排位基本稳定在第12-15位。二是产品结构优化。2005年,全 区优质稻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比重比2000年增加了35.3个百分点;高糖高产糖料蔗种植比重高达95%以上,比“九五”期末提高18个百分点;水果良种覆盖率和优质果品率分别达85.3%和50.3%,比“九五”期末分别提高17.3和18.97个百分点;桑蚕良种的推广普及率近100%,比“九五”期末提高20个百分点。优质粮、糖料蔗、水果、蔬菜成为产值超百亿的产业。三是优势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糖料蔗产量占全国50%以上,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桂中、桂西南等22个主产县的糖料蔗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区的79.9%和82%;桑蚕茧产量由第6位跃居全国第1位,南宁、柳州、贵港、河池和来宾五个市的蚕茧产量占全区的92.2%;桂北、桂中、桂东南优质稻产量占全区的58.7%,桂南、桂北和桂西水果产量占全区的72.3%,南宁、桂林、玉林、百色、贺州五市的蔬菜产量占全区的63%。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产品生产也趋于规模化和区域化;四是非农产业发展加快。“十五”期间累计培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228万人,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464.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2%。

3、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取得显著成效。“十五”期间,我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农业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实施种子工程,引进试验示范各种农作物新品种2175个,审定认定优良农作物品种673个,实现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全面更新。全区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技术累计推广面积 1343.16千公顷,增收节支约12亿元。经济作物生产避雨、避寒、避晒技术累计推广面积866.7千公顷,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20亿元。实施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推广以“猪+沼+果+灯+鱼(蛙)”等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生态富民示范村1096个、示范户6万多户,示范户年均增收2500元以上。2005年,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780.3千公顷,肥料利用率提高6-8个百分点,节约化肥8.69万多吨(标准肥)。准确监测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与发展动态,通过防治挽回粮食作物损失103亿公斤、经济作物520亿公斤。吨粮田、吨糖田、万元田 “三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全区共完成吨粮田726.67千公顷、吨糖田160.67千公顷、万元田54.86千公顷,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35.1%、138.6%、26.6%。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建设200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共733.33千公顷,认定无公害产地面积749.42千公顷,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520个,2005年全区蔬菜农药残留市场抽检合格率达95%。

4、农业信息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建成广西农业信息网和14个市级、100多个县级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以及600多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有10个县实施了“三电合一”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项目,在十多家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及时向农民提供全国3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十五”期间,广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建立健全专业市场网络,有2600多家农贸市场,其中13家被认定为农业部定点市场。二是农产品加工配送、直销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不断涌现,开通广西名特优农产品网上展销洽谈会,参加网上展销的农产品及招商项目近3000个,促成421.38万吨农产品成交,成交额达112.2亿元。三是广西先后在武汉、上海、西安、北京等地组织举办农产品展销洽谈会,组团参加厦门、北京、上海、广州、俄罗斯等地农业博览会和农产品展销会,在全区各产地举办各种时令农产品节(会),积极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招商引资,累计获销售订单150多亿元,提升了广西农产品的知名度,培育出一批品牌农产品和品牌企业。四是开通“绿色通道”,自2004年7月1日开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以来,全区共核发通行证110多万张,运销鲜活农产品800多万吨,全区农民增收超22亿元。

5、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末,全区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5834个,比2000年增长58%,直接带动农户322.5万户。全区已有1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85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有4家。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200多万户。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370个,其中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有437个。一批种养协会、流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产品流通、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种子种苗供应、农资供应服务农民共同体及带领农民致富的“贴心会”。

(二)经验及启示

1、党的“三农”政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连续两年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制定了减轻农民负担、免征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的“两减免、三补贴”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了支农惠农政策的历史性突破。自治区加强支农强农政策措施也是前所未有的。一是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已增加到31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并且自治区财政预算安排进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二是免征农业税。三是开展专项治理,降低收费标准,取消对农民的不合理收费。四是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全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占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7.29%,涉及农户4.73%。

2、依靠科技进步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动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科技贡献率的不断提高,大大加快了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成为新阶段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亮点。我区成功推广“三免”、“三避”等先进技术,既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又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猪、沼、果、灯、鱼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既保护了农业生态,又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区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较少的省份,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资源约束的矛盾会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国内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的农业科技革命进程,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有限的资源,提高农 业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水平,消减需求增加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冲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

3、扶持和壮大重点龙头企业是推进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极大刺激农业生产的发展。但面对市场经济变化发展的新环境,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民显得无所适从。龙头企业一头连市场,一头带基地、联农户,有效地解决了农户生产和市场脱节的矛盾,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提高了生产的计划性。近年来我区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产销一体化,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农产品增值效果显著,农民增收明显。今后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应作为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重要手段。

4、大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是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农业的发展基本告别了农产品总量供给短缺的年代,进入了提升农业发展质量,追求农产品品质和特色的年代。国外市场对名特优新农产品的需求更是日益增长。能否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培植区域性、地方性的特色优势产业,以名优产品占领更大的国内外市场份额,成为影响农业兴衰的重要因素。我区提出了大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明确特色优势产业的主攻方向,实施品牌农产品带 动战略和标准化生产战略,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得很好效果。我区糖料蔗优势产业的成功打造,使广西生产的食用糖占领全国市场的一半以上,成为我区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一面旗臶。要进一步适应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步伐,必须立足我区的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开发和发展我区传统农业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培植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群,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把优势农产品聚集到优势生产地域集中连片发展。

(三)存在问题

虽然“十五”期间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比较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城乡与工农间发展失衡等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未来五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的基本判断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带来根本性变化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决定。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 “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将给后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带来重要的战略机遇,为全区彻底改变“三农“问题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效益农业因农产品消费结构的改变而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将向优质、安全以及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整体上对粮食需求的总量还将呈上升趋势,但人均消费粮食的数量将逐渐减少,肉禽蛋奶等高蛋白农产品的消费量将日渐增长,为适应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大量地培育、引进新品种,更大规模地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农业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将愈益明显,发展效益农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将成为一种趋势。

(三)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仍然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来五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改变,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将有所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将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我区人多地少和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及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的状况不会在短期内有根本性的改变。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 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仍然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成为今后五年的重点课题

我国已经完成了十个五年计划和进行了2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民仍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就大多数的农民来说,收入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就整体而言,城乡仍存在较大差别。在未来五年,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农村投入,加大“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等应该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心和政策取向。

三、“十一五”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围绕中央和自治区提出的“三农”发展战略,坚决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全面启动的历史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质量,推行产业化经营,发展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逐步建立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实施建设,强化农业基础产业,提升农民基本素质,实现生活基本保障,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目标——按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强化特色、发挥优势”的思路,“十一五”期间在继续做强做优糖料蔗、水果、蔬菜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优质粮食、桑蚕、食用菌、中药材、烟叶和茶叶等新兴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七大体系建设”步伐,以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突破口,形成各具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和区域特征明显的农产品主产区,以创建产地知名品牌为核心,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逐步构建具有现代农业框架的产业体系。

“十一五”农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 %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万人。其中主要农产品总产预期目标为:

1、粮食——稳定播种面积3400千公顷以上,到2010年,粮食总产1600万吨,年均增长1.1%;其中优质稻比例要稳定在70%以上,高档优质常规稻、中档优质杂交稻和高产杂交稻(超级稻)的比例达到2:5:3,优质玉米和其他优质旱杂粮的比例逐步提高。

2、糖料蔗——稳定种植面积在800千公顷左右,预计总产达到6000万吨,年均增长3.1%,满足年产700万吨糖原料蔗的需要。甘蔗高产高糖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蔗糖分达到14.5% 以上。

3、水果——计划生产面积稳定在850千公顷左右,总产量为750万吨,年均增长6%,突出发展柑桔、香蕉等优势水果生产和加工型水果,主要水果加工品种的比例要达到25%以上。

4、蔬菜——稳定种植面积1370千公顷,年均增长4.2%,预计产量达到3290万吨,年均增长6.3%。重点发展秋冬菜、夏秋反季节蔬菜、中心城市菜篮子、丘陵山区特色无公害蔬菜、外向型创汇蔬菜、名优食用菌等。蔬菜加工率提高到20%以上。

5、桑蚕茧——计划桑园面积133千公顷,预计年产鲜茧20万吨,蚕茧总产量年均增长6.1%,70%以上原料茧在区内缫丝加工。

6、食用菌——规划期末食用菌产量达到100万吨,年均增长24%,重点发展双孢蘑菇、香菇等大宗食用菌优势品种,适当发展珍稀和药用菌类品种。

7、烟叶——计划种植32千公顷、收购烟叶120万担,重点培育3个年产优质烟叶10万担以上的主产县,打造一批年产烟叶5万担以上的烟叶种植县。

8、中药材——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2千公顷左右,培育和建成19个广西地道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和1个中药材野生抚育示范基地。

9、茶叶——计划以每年增加3.33千公顷的速度,力争至2010年面积达到53.33千公顷,年产干茶达到8万吨,茉莉花6.67千 公顷,无性良种繁殖率达到70-80%;名优茶比例达到50-60%。

10、木薯---计划2010年面积达到400千公顷,总产量(鲜薯)达到900万吨。

四、重点产业发展战略

(一)优质粮食(优质稻)产业

我区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优越的亚热带气候资源使我区发展优质粮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全区重点发展的优质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等,规划发展则以优质稻为主。

1、产业定位——稻米是我区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全区8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消费群体稳定。稻米区外需求也比较旺盛,与我区相邻的南方沿海省份稻米缺口大,港澳地区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为稻米主要进口国,我区优质稻米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区优质稻生产发展迅速,面积逐年扩大。目前优质稻播种面积已占水稻播种面积的70%左右,其中达到国家标准的优质稻超过二成。并且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不断提高,引进、选育和推广了一批优质稻品种,良种良法良田良制相结合,稻米品质逐步改善,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优质稻米加工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先后开发出“力源牌”、“金利牌”、“大富士牌”、“黄土地”、“农乐”等一批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优质米品牌。

2、主要任务——以达到国家标准的优质稻品种(组合)为主推品种,扩大国家标准优质稻品种(组合)种植比例,建立具有创 新特色的优质稻生产管理体系,推广应用保优高产节本栽培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优质稻米的质量安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稻效益;加强商品性食用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带动自给性稻米品质的全面提高,加快形成优质稻优势产业带;实施品牌农业战略,提升稻米加工技术水平。

3、区域布局——以桂北、桂中、桂东南和沿海地区为优质稻主产区。根据品种结构和目标市场的不同,分为桂东南优质稻产业带和桂北、桂中、桂南优质稻产业带。桂东南优质稻产业带以贵港、玉林、梧州、贺州为重点,大力发展商品性优质高产品种,目标市场以外销、出口或替代进口为主。桂北、桂中、桂南优质稻产业带以桂林、柳州、来宾、南宁、钦州为重点,大力发展自给性高产优质品种,以满足区内需求为主。

4、重点项目——(1)优质稻种子基地建设。开展优质稻新品种选育、引进和评价工作,筛选出一批达到国家标准的优质稻新品种(组合)。提纯复壮常规优质稻品种,繁殖两系、三系杂交优质稻亲本,每3年更新品种一次。(2)无公害优质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推广优质稻新品种(新组合)和保优高产节本配套栽培技术,提高优质稻单产和质量安全水平,降低种稻成本,提高种稻效益。按照“一片一种”的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要求,实行收购分储、加工分类,形成一批出口创汇优质稻生产基地。(3)优质稻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提升加工技术水平,开发优质稻米及系列产品其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创 建一批知名品牌。

(二)糖料蔗

1、产业定位——蔗糖业是广西经济建设的重要优势产业之一,糖料蔗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0%,糖料蔗总产和产糖量均占全国总量的60%左右,自1992年以来一直稳居全国首位。“十一五”期间,国内需求将不断增加,广西蔗糖业优势地位更加突显,发展空间广阔,产业竞争力增强,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将稳固地成为我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蔗糖生产总量份额将会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蔗糖产量依然在全国领先,并对确保全国食糖供求平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主要任务——选准科技兴蔗切入点,以“吨糖田”建设为载体,推广以蔗地机械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优化品种结构为主的综合治旱技术,主攻提高甘蔗单产和蔗糖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蔗农生产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糖料蔗综合生产能力。

3、区域布局——以股份制糖业集团企业为龙头,全面实现糖料蔗生产向优势区域转移。重点发展崇左、南宁、来宾和柳州市糖料蔗生产优势区域;巩固发展贵港、钦州、北海、防城等仍具生产优势的老蔗区;因地制宜发展百色、河池蔗区。以这些蔗区为核心,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等配套更加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与蔗农紧密连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协调有序、集中度高、集约化经营的产业带。

4、重点项目——(1)糖料蔗生产基地建设。加强优势区域种 蔗面积在1万公顷、年产糖料蔗60万吨以上的27个县(区)高产高糖糖料生产基地的建设。重点改善蔗区基础设施,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完善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配套完善农机、土肥、植保等服务的装备,增强蔗区技术服务功能,使蔗农种蔗有技术指导、生产过程有服务,实现蔗区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技术服务。(2)糖料蔗良种化工程建设。重点完善建设自治区级和市、县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建成有科研生产设施配套的新品种选育基地和繁育基地,逐步形成甘蔗良种生产产业化服务体系。规划在全区10个甘蔗主产市和27个重点县(市、区)蔗区建立良种良法示范与推广基地,并加强甘蔗新品种选育基地的建设,在重点蔗区建立10个新品种选育试验基地,以加速新品种选育的步伐,为后续品种的推广应用创造条件,不断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3)加强“吨糖田”建设。以“吨糖田”建设为载体,广泛推广应用旱地甘蔗高产栽培的科技成果,重点抓好高产高糖良种推广、机械深耕深松技术、智能化配方施肥、适当宽行距栽培和合理间套种以及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等节本增效关键综合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吨糖田”成为甘蔗高产优质高效的技术核心,全面推动我区糖料蔗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达到增产增效目的。

(三)水果

1、产业定位——广西是水果大省,水果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果园面积居全国第三位,产量居全国第五位,其中南亚热带水果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荔枝、龙眼、香蕉、芒果、柑橙、沙田柚等 品种位居全国前列,水果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水果业面临重要的转折,柑桔、香蕉等优势水果的出口机会大增,特色水果市场前景看好,东部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东果西移”的趋势突显,为广西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随着水果总量供给趋向饱和,外部冲击加剧,部分传统品种竞争压力加大,传统果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从水果大省向水果强省转化,把广西建成全国南亚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生产中心省份,参与东盟等国际竞争的前沿基地,果品加工的重要原料产区将是“十一五”期间广西水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主要任务——继续推进“优果工程”建设,瞄准国内和国际市场,着力提高水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突出抓好加工品种和特色品种的布局和生产,创建产地品牌,全面推进采后处理和果品加工业,形成特色与多样并举、鲜食与加工并举、内销与外销并举、规模与效益并举的发展格局。

3、区域布局——以柑桔、香蕉、荔枝、龙眼四大类为主导水果种类优势区域布局为主,补以特色品种、特色加工品种、杂果类品种适度发展。(1)柑橘优势区:以全国赣南—湘南—桂北柑橘优势区域规划发展为主线,结合我区气候特点,适当向桂东北、桂中偏北地区延伸,形成柑橘产业优势区。包括以供应市场鲜销品种为主鲜销型柑桔产业带和加工型为主的柑桔产业带。(2)香蕉优势区:分春夏熟香蕉、秋冬熟香蕉两大优势区。春夏熟香蕉优势区主要以右江河谷和崇左南部为中心区域。秋冬熟香蕉优势区主要以钦州、南宁、玉林周边区域为主。(3)荔枝优势区:荔枝分为早、中、晚三大优势区。早熟荔枝优势区以横县、博白、陆川、钦南、钦北、合浦、防城、东兴为中心区;中熟荔枝优势区以北流、灵山、钦北、浦北、邕宁、兴业、福绵、平南、港南、容县、玉州、隆安为主产区;晚熟荔枝优势区以桂平、苍梧、藤县为特色产业带。(4)龙眼优势区:分为早、中、晚三大优势区。早熟龙眼优势区以博白、陆川、钦北、龙州、宁明、合浦、钦南、防城、凭祥、东兴为主要产区;中熟龙眼优势区以平南、武鸣、北流、邕宁、灵山、大新、扶绥、江州、兴业、容县、港南、覃塘、浦北、隆安、平果为主产区;晚熟龙眼优势区以桂平、岑溪、藤县、马山为主。(5)特色加工品种布局:月柿重点以桂林市恭城、平乐为主;菠萝重点以南宁市、崇左市、防城港市为主产区;山葡萄重点以河池市为产业带。(6)特色品种、杂果类品种布局:芒果以百色市为重点产区;板栗以百色市、河池市、桂林市为主要产区;金桔以灵川、阳朔等地为主;沙糖桔以梧州市为产业带;南方早熟梨、鲜食葡萄以桂林市为主;桃李梅重点发展桂林市和贺州市。

4、重点项目——(1)果树良种选育繁殖体系建设项目:加快水果品种的结构调整,做好良种的选育、繁殖与供给,主要包括优良单株选育项目、柑桔脱毒苗繁育项目、菠萝苗快繁项目、香蕉组培苗项目等。(2)水果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通过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水果出口基地建设。主要包括高产优质示范园和水果出口基地建设项目、果树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推广项目、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建 设项目。(3)加强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建设项目、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建设项目、荔枝龙眼冷链运销配套设施项目、荔枝龙眼深加工项目、菠萝加工项目。

(四)蔬菜

1、产业定位——蔬菜产业是我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我区蔬菜生产自然和社会资源丰富,生产技术集成比较完善,具有较好的蔬菜生产、科研基础,蔬菜流通和加工能力较强,销售区域广泛。特别是秋冬蔬菜栽培区大部分地处丘陵山区,气候立体差异明显,山坡地夏秋气温凉爽,昼夜温差大,受夏季高温干旱或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小,冬季气温暖和,“天然温室”效应明显,适宜栽培不同种类蔬菜,秋冬蔬菜可填补东南沿海地区因高温台风和华中市场因低温寒冷蔬菜生产不足而形成的市场淡季空档,是全国最主要的秋冬季南菜北运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我区蔬菜主产区与主要消费市场,尤其是港澳和东南亚的地缘优势,运输成本低于其它主产区,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2、主要任务——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规模经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产品质量及产量;积极发展秋冬菜生产,扩大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提高加工类蔬菜的比例;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高档菜、精细菜、果菜兼用蔬菜,实施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加快蔬菜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益。

3、区域布局——(1)秋冬蔬菜优势产区:秋菜重点发展区域以桂林、贺州、梧州、河池和百色为主产区。冬菜重点发展南宁、钦州、防城和百色为主产区。(2)夏秋反季节蔬菜商品生产优势产区:重点以桂林、柳州、贺州以及河池市一部分高山冷凉地区为主产区,建成商品生产基地。(3)中心城市菜篮子商品生产优势产区:重点地级中心城市的郊区以及县郊,距城市30公里左右,以种植生长期短的绿叶菜和细菜为主,以及部分生长期长的瓜果类及渡淡菜、外运菜。(4)丘陵、山区特色无公害蔬菜商品生产优势产区:重点布局以贺州、桂林、柳州、玉林、南宁等地的丘陵山区为主。(5)外向型创汇蔬菜商品生产优势产区:重点布局以贺州、河池、玉林、梧州、桂林等地为主。(6)野生蔬菜驯化栽培区域:布局在南宁、柳州、桂林、玉林、贵港、百色等市的市郊以及部分县(市、区)的野生蔬菜生产基地。

4、重点项目——(1)建设一批国家、自治区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发展特色产品,一地一品,按照统一规范的技术规程,搞好专业化技术服务,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建立一批符合采用国际标准的蔬菜出口创汇示范基地;建设基地环境监测与产品质量检测体系。(2)建设秋冬菜良种繁育基地。在秋冬蔬菜适宜区建立各具特色的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名产蔬菜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创新种质,培育健康种苗,选育、引进、示范、推广一批适销对路的名特优稀新秋冬蔬菜品种。(3)秋冬菜产后处理体系建设。通过技术攻关和 开发,提高秋冬蔬菜产品加工和贮运质量,增加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对鲜菜进行产后分级、清洗、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加快净菜进超市进程。(4)扩大蔬菜产品深加工。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扶持广西蔬菜龙头企业,提高加工生产能力,突破加工、保鲜、贮运等薄弱环节,重点发展以速冻蔬菜、保鲜蔬菜、传统出口蔬菜、调理食品等为主的加工、出口蔬菜产品。

(五)桑蚕

1、产业定位——“十五”期间我区桑蚕生产完成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鲜茧产量比“九五”期末翻了两番,成为我国桑蚕第一大省,承接我国原料茧生产“西移”的战略性转移。桑蚕产业成为富民兴桂的新兴产业,农民增收新亮点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桑蚕产业作为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吸纳农村劳动力较多、出口创汇力较强、能主导国际市场的农业优势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商机。我国生丝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世界产量的70%和贸易量的8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预计到2010年全球蚕丝需求量达10万多吨,消费潜力大。广西桑蚕生产区域优势明显,种桑投产快,蚕茧上市早、收市迟,亩桑产茧量高,劳动力丰富,成本低,选育的桑、蚕品种达到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先进水平,蚕茧解舒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10个百分点,蚕茧质量高于世界同类地区,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依靠资源、科技和比较优势,“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桑蚕大省向强省转变,把桑蚕产业发展成为继糖料蔗产业之后在全国甚至全球有 较强竞争力的产业。

2、主要任务——围绕提高质量的主题,开展高丝量高抗性蚕品种的选育,力争创造出亚热带型雄蚕品种,实现桑蚕新良种的更新换代。完善桑蚕良繁体系和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生态蚕业模式、省力化养蚕、小蚕共育、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普及应用方格蔟,建立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体系,加快蚕种管理立法步伐,强化质量监管,实现标准化生产,大幅度提高蚕茧质量水平。坚持龙头带动,实施产业化经营,推动产业发展上新台阶。

3、区域布局——鼓励优势产业区扩大生产规模,引导生产向资源条件较好、蚕桑生产已上规模和蚕茧缫丝加工已有一定基础的优势区域集中,重点发展河池市、南宁市、来宾市、柳州市和贵港市五大优势产区,形成桂西北、桂中和桂南三个优势产业带,其鲜茧产量占全区的90%以上。

4、重点项目——(1)桑蚕产业良种工程建设:重点开展桑、蚕品种选育及研发,研究和掌握亚热带蚕桑育种的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桑树优良品种和桑蚕优良品种,开展雄蚕新品种引进选育技术攻关,力争创造出亚热带型雄蚕品种等。进一步完善蚕桑良种繁育体系和监督检验体系建设,重点支持自治区级桑蚕原种场、蚕种检验检疫中心和冷藏孵化中心、重点市县蚕种场建设、重点乡镇蚕种发放点建设,确保优质蚕种的生产供应。(2)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建设:建设20个年产鲜茧10万担以上的基地县,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桑蚕产业主推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推行生 态蚕业模式和省力化模式,引导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规模效益,整体推进蚕茧质量,增强竞争力。(3)建立蚕桑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对桑园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监控,摸清蚕病发生规律,开展有效防治,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4)桑蚕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引导和鼓励发展蚕农合作组织,扶持茧丝加工企业,实现70%以上的蚕茧在区内加工,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一批年产生丝达到500吨的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向广度和深度开发,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水平,建立1-2家大型茧丝绸联合企业,培育广西茧丝交易市场,使之达到全国第一流的规模和水平。

(六)食用菌

1、产业定位——食用菌营养丰富,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大保健食品之一,正在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重要食品,也是我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之一。食用菌生产是一项典型的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栽培原料资源短缺,我国食用菌产业由东向西转移的趋势明显。我区食用菌资源丰富,生产起步较早,是全国主产区之一。我区有适宜食用菌栽培的气候,有丰富的食用菌栽培原料和劳动力资源,还有较好的生产和加工技术基础,食用菌产业优势突出,潜力大,效益好,前景广阔,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区农村一项新兴产业。

2、主要任务——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质量与数量并重,大力推进食用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社会化服务,重点发展双孢蘑菇、香菇等大宗食用菌优势品种,因地制宜发展杨树菇、杏鲍菇、秀珍菇、姬菇、鸡腿菇、大球盖菇、灰树花、金福菇等珍稀和药用菌类品种,加强食用菌深加工和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健全食用菌科研、推广、生产、销售网络体系,创新菌种自主产权,把食用菌产业培育成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兴支柱产业。

3、区域布局——按照因地制宜、一地一品、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初步形成桂东南、桂中、桂北蘑菇主产区,桂北、桂西北香菇主产区,桂西木耳主产区,城郊名优新食用菌主产区,桂西南中、高温菇主产区等五大优势区域。

4、重点项目——(1)建立食用菌菌种繁育中心。在桂北、桂西、桂东南、桂中建立食用菌菌种繁育中心,进行优质菌种品种的筛选、试验、示范、推广,尽快改变我区优质菌种缺乏的局面,为各主产区和生产基地提供优良菌种和技术服务。(2)建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按照区域代表性、技术先进性、模式指导性、运作可操作性、发展可持续性和功能带动性为基本要求,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技术创新,加快食用菌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的开发工作,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尽快形成完善的食用菌技术支撑体系;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现代食用菌技术水平。(3)加快推动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食用菌产 业的组织化程度,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档次,延长产业链。

(七)中药材

1、产业定位——我区中药材资源丰富,共有中药材资源4623种,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总数全国排名第二。广西又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目前已鉴定的壮药有2200多种,瑶药977种,侗药478种以及仫佬药、苗药、毛南药、京药、彝药等近千种。目前大面积人工栽培、具有较完整产业基础并形成区域特色的种类主要有罗汉果、鸡骨草、苦丁茶、绞股蓝、广金钱、千斤拔、青蒿等。“十五”期间我区中药材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药材种植业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新亮点。据初步估算,我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的八分之一。我区中药材不仅满足本地中药制药企业的原料需求和各种中医方面的用药需求,而且销往广东、云南、贵州等国内其它省区和通过越南销往东南亚地区,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我区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新兴的特色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消费观念的更新,国际国内社会对天然药物和中药的需求快速增长,为广西中药材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推动中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更多更具影响力的“桂药”品牌将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主要任务——建立以野生中药材资源存量监测预警预报、野生中药材自然保护区、野生中药材限制采集区和中药材种质资源库、野生中药材基因库和资源圃等为主的中药材资源保护体系,建 立和完善以道地药材和特产药材进行提纯复壮为主的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进行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和规范化种植研究,制定相关中药材种植标准并推广应用,实现中药材生产标准化。

4、区域布局——根据我区中药材资源分布情况,依托区内中药制药企业和中药材流通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中医药科研机构为技术支撑,以现有中药材生产为基础,建立以桂林、河池、百色为中心的桂北、桂西石山区中药原料药材主产区,建立以玉林、贺州、梧州为中心,面向粤、港、澳地区的中药材出口种植基地。

4、重点项目——(1)特色中药材品种规范化种养示范基地。包括罗汉果、肉桂、八角、蛤蚧、穿山甲、鸡血藤、广豆根、田

七、千斤拔、广郁金、巴戟天、鸡骨草、山银花、苦玄参、广金钱、山药、葛根、天花粉、灵香草、甜茶、铁皮石斛、岩黄莲、扶芳藤、水半夏、海洋药珍珠、海马、青蒿等广西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养示范基地和剑叶龙血树中药材野生抚育示范基地。(2)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中心,依据国家GAP要求,对全区中药材的种质资源、良种繁育进行研究,繁育关键药材品种种苗,为全区中药材种植提供优质纯正种苗。在中药材主产地建立市级良种繁育基地,承担向相应区域提供主要药材品种优质种苗的任务,初步建立起广西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3)中药材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农业部门现有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广西中药材信息网,并借助全区各地农业技术人员和当地农业信息网点的力量,广泛搜集药材产销信息,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架设起中药材种植户 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将中药材有关种植技术、种子种苗、市场需求等信息进行发布,服务广大药农和流通大户、厂商,使产销双方良好对接,促进中药材物流发展。

(八)烟叶

1、产业定位——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质烟叶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是全国最适宜种植优质烟叶的省区之一。烟叶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保留特产税的农作物,烟叶生产可为卷烟工业提供优质原料保障,是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有效途径。国家“北烟南移”战略转移和对广西烟叶生产放开计划限制为烟叶生产提供了良好机遇,根据当前烟叶产业面临的国内卷烟企业存在的库存量不足、烟叶结构配套率低、当年收购烟叶要存放2年才能使用,以及国外烟叶主产国减产、生产成本大的现状,积极整合资源优势和科技力量,确立质量导向、价格导向、利益导向的发展思路和不求规模最大,但求质量最优的发展定位,突出特色,加快优化区域布局,实施科技兴烟,全面提升烟叶质量,提高烟叶生产收购规模效益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烟叶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推动卷烟工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做强做大烟叶产业,打造烟叶强省。

2、主要任务——遵循增香、降碱的品质要求,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着力提质增效。大力推广普及K326、云烟87等新良种和漂浮育苗、平衡施肥、烟水配套、病虫害统防统治以及集约化烘烤技术,规范管理,提高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和纯度,实现降难度、增科技、扩规模、上质量、树品牌的目标,确保广西烟叶朝着规模扩 张、质量提高、客户满意、效益增长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3、区域布局——坚持市场导向原则,进一步优化烟业区域布局,促进烟叶生产向自然条件优、生产水平高、种植规模大、等级结构好的优势产区集中,逐步实现烟叶生产战略重点向优质烟区转移,引导烟区农民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使烟叶生产从分散种植逐步向集中连片、大户、大乡转移。在布局上,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计划要求和在最适宜区进行种植的原则,以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为主烟区,桂林市作为后备烟区,以水源及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市、区)、乡(镇)、村、屯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实现规模种植、连片开发。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把百色打造成全国重点烟叶生产市。

4、重点项目——(1)优质烟叶基地建设。按照“优化区域、优化地块、优化农户”的“三优化原则”,建立一批年产优质烟叶10万担以上的主产县和年产5万担以上的基地县,实行订单生产,全面推广新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坚持科学轮作制度,加大烟田水利、烟叶仓库和标准化烟站等基本建设力度,强化科技培训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广西烟叶的内在质量(香气、烟碱、化学成分协调性等)和外观质量(等级合格率、等级纯度等),树立广西烟叶品牌。(2)标准化烤房和烟站建设。在加强旧烤房以改造挂烟、供热和排湿系统为主的基础上,重点扶持新建一批标准化烤房,实现烤房建设数量和速度与种植面积同步,走集约化烘烤道路,减轻劳动强度,推广智能化、密集型烟叶烘烤设备,提高烘烤质量。加快县级标准化烟叶收购站的建设步伐,扶持年收购量在5000担以上的乡镇优先建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烟叶收购条件,推行封闭式隔墙密码收购,实行预检制、密码验级和微机收购,实现烟叶收购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和现代化。(3)科研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自治区、重点烟区烟叶科研机构和区域性烟草农业示范站,整合现有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力量,组织技术攻关,提高烟叶产业科技含量。健全推广服务体系,按种植规模配备烟技员,推行烟技员岗前培训和上岗制度,实施培训工程,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九)茶叶

1、产业定位——广西是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生产最适宜区之一,采摘期长,采摘早,停采晚。生产早春和晚秋名优茶与我国主产茶区有时间差和季节差,在国内营销中有极好的商业优势和效益优势,可平衡国内名优茶供应市场。广西茶叶面积、产量和产值居全国第11、12位,是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及花茶加工基地。我区工业化程度低,具有发展有机茶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茶类结构,全力推进有机茶生产,重点提升茶叶加工档次,壮大传统历史名茶,力争在知名品牌培育有较大突破,建成我国重要的早春、晚秋名优绿茶、有机茶和红茶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2、主要任务——品种是基础,加工是关键,重点突破知名品牌创建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全面普及优良无性系品种,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名优制茶机械,推进无公害、有机茶生产,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产业升级。

3、区域布局——重点发展桂西、桂南优势区,桂中优势区,桂东、桂北优势区三个优势产业带。桂西、桂南优势区主要发展红茶、早春、晚秋绿茶和茉莉花茶;桂中优势区主要发展绿茶和乌龙茶;桂东、桂北优势区主要发展绿茶、乌龙茶和六堡茶。

4、重点项目——(1)无性系良种繁育工程。品种选育改良和一、二级繁育体系建设,重点开展优质高产茶树和乌龙茶品种的选育改良、推广无性系良种,建立3-5个自治区二级苗木良种繁育圃,确保优质良种苗木的生产供应。(2)茶叶标准化示范推广。建立一批有机茶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扩大良种应用,推行机械化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和加工设备,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生产技术规范示范推广,创建有机茶知名品牌,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3)茶叶产业化建设。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扶持10-20家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实现规模、质量和品牌升级,开发壮大传统优势品牌产品,培育新兴优势茶品牌,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十)木薯

1、产业定位——广西拥有我国最适宜木薯种植的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全国木薯种植第一大省,木薯面积、产量均占全国70%以上。木薯是加工淀粉和酒精最廉价,也是最优质的原料,是我国开发生物质能源潜力最大的原料作物。“十一五”期间,广西应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再生能源产业的良好机遇,加大发展力度,通 过选育和引进适合广西各地种植的高产、优质的含淀粉率高的木薯良种,配套推广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深耕精作等技术措施,大幅度提高木薯产量和品质,努力把木薯产业培育成为我国最大的生物质能源生产基地,把食用菌产业培育成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兴支柱产业。

2、主要任务——大力引进、选育、推广高产、适应性强、加工性能好、淀粉含量高的良种,优化区域布局,实行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经营。以提高单产和质量为目标,根据大型酒精、淀粉生产企业入驻广西的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建设与我区生物质能源生产发展相匹配的优质木薯原料生产基地。

3、区域布局:根据木薯的生态适应性和木薯淀粉、酒精工业发展的需要,分别建立以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柳州、来宾、梧州、钦州、贵港、玉林为中心的木薯原料生产基地。

4、重点项目——(1)木薯产业良种工程建设:主要是在优势区域配合大型龙头加工企业,选择在南宁、钦州、梧州、百色建设一批个1000亩以上的木薯良种繁育基地;(2)在木薯优势产区和重要酒精、淀粉加工企业周边建立一批高产、淀粉含量高的优质木薯原料示范基地:重点选择木薯面积在5000公顷,年产鲜木薯在8万吨以上的37个县(区)高产、高含淀粉优质木薯原料示范基地进行具体的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支农政策体系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树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理念,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把中央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将更多的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将基础设施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直接给农民以更多的实惠。一是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优势特色产业作为支撑、以生态富民建设作为保障,强化基础产业,提升农民素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扩大农业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范围,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用燃油、化肥补贴等政策;三是深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巩固和完善农民减负增收的长效机制;四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基本农田落实到具体地块,设立保护标志,明确保护责任。

(二)大力建设农业发展综合配套体系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繁荣农村经济,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农业发展综合配套体系建设。自治区人民政府已经批准实施广西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这是“十一五”期间发展农业的重要规划之一。要加快建设步伐,切实搞好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通过强化“七大体系”建设,完善农业发展综合配套措施,增强农业发展根本动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体系

深入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依法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认真执行承包期30年不变的规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流转, 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坚决纠正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行为, 依法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对于外出务工农民,要保护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决不能随意收回承包地。用法律手段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降低农民进城门槛,给农民真正平等的公民权和国民待遇,稳定支农强农扶持措施,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整合执法力量,创新执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行政统一综合执法,搞好农业执法监督,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不断完善农业投入机制

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与途径,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 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农业公共项目(产品)的投资,进一步巩固农业发展基础;二是加大对农业科研、环境保护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投入,切实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三是逐步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总量、扩大补贴范围,改进补贴方式;四是整合农业发展预算外专项资金,对中央、自治区、市、县(区)明确规定用于农业发展的规费不得随意减免,认真落实从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切出一定比例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改

革农业投资管理体制,采用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转贷和贴息等投资方式,大力培育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加快构建包括政府资金投入、金融资本投入、国内社会资本投入、境外资本投入在内的新型农业投入机制。

(五)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机制

以打造百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对百强龙头企业负责人的素质培训,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起步难、资金缺、税收重等问题,支持龙头企业搞好生产基地建设,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的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全力推动龙头企业上规模,积极引导百强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创建产地品牌。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等中介组织的发展,自治区支农资金要重点扶持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的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提高对农户和社区的服务水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加强农业部门的综合管理和服务职能,逐步建立起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农业行政管理机制,增强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宏观调控能力。

(六)构建农资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管理,加大关键农时季节农资打假力度,以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重点抓好县乡一级农资市场整顿治理,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配合

有关部门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通过明查暗访等形式,彻底查明假劣农资来源与流向,并依法严肃处理。深入开展农药残留专项治理,坚决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落实农资打假责任,建立健全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七)进一步强化社会化服务机制

第一,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劳务输出,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挖掘农业内部的“容人之量”,广辟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努力打造广西劳务输出品牌。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机构的资源,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加大农村劳动力生产技术、就业、技能、营销和经纪等培训力度,探索建立培训、就业、跟踪服务一体化机制。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为农民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增强农业信息服务功能。以信息应用系统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为基础,建立覆盖全区所有的县和90%以上乡镇的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大户的信息传输服务网络,完善农产品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布机制,建设高效透明的农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农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第三,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集群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要求,启动农业

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能力,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措施,以资源整合和体系创新为突破口,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积极推广节本增效生产技术,建设“十百千万”生态富民小康工程、优果工程、优粮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等重点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高毒农药替代、统一灭鼠等技术。开展良种繁育、防灾减灾、植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攻关,搞好大宗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

(八)创建灵活高效的农产品营销机制

建立起规范有序、安全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继续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改造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经纪人代理、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强交易功能;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集散地建设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加快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建设,继续完善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组织农业企业到国外、港澳台地区举办农产品推介会;加快实施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扶持农业企业到境外开展多种方式合作,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扩大农产品出口,推动外向型农业发展。

(九)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广西农业(种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篇2

1 农机化水平快速提高

5年来, 紧紧围绕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产业发展需求,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注重农机化结构调整和民生问题, 既突出重点又展现亮点, 结合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大力引进农民急需农机具, 特别是在玉米、水稻等机械化收获薄弱环节上下功夫, 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机化水平再创历史新高。到2010年末, 敦化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6.6万kW, 较“十五”末增长17.8万kW;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4.9%、92.9%和59.79%;较“十五”末分别提高6.9、13和34个百分点, 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83.8%, 较“十五”末提高19个百分点。拖拉机保有量达23 535台,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1 868台, 较“十五”末增长8 740台, 是2005年末的4倍;拖拉机配套农具达88 759台 (套) , 综合配套比达到1∶3.77。各类联合收获机478台, 较“十五”末增长447台, 是2005年末的16倍。

2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 认真抓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农业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推广等项目20多项。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22亿元, 通过项目建设共引进各类农业机械15 839台 (套) , 补贴汽车388辆, 受益农户10 628户, 总投入达3.5亿元, 拉动农民投入达2.28亿元, 争取资金居吉林省县市前列。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覆盖了全市16个乡镇的所有村屯、林业局, 补贴种类达到12大类, 涵盖了农、林、牧、副、渔各个领域。同时努力振兴农机工业, 以“爱企、扶企、帮企、富企”为已任, 当好“桥梁纽带”。经多年帮扶, 敦化市民主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惠源机械厂等多家农机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播种机、覆膜机、旋耕机及脱粒机等多种产品进入国家和吉林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产品在省内外推广应用。

3 农机化发展推动农民增收

“十一五”期间, 结合生产实际, 不断满足农民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需求, 推广了一大批效益高、生产成本低且适合山区半山区气候、地形、耕作方式、耕作特点和深受农民欢迎的新技术、新机具。一是创新工作方法。采取联合推广、委托推广的方式, 协调厂商与农机大户建立紧密联系, 并通过召开现场会、培训班, 向农民展示、演示新产品。二是加强科普宣传培训。通过电视讲座、集中培训、入村指导、网络宣传、编印技术手册和宣传资料等方式, 累计培训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 电视讲座24期, 入村现场指导300多次, 编印手册500多份, 发放技术资料12万多份。三是加大科研开发力度。研制开发出烟叶刨埯、覆膜机、烟叶小管网浇水设备及玉米保护性耕作播种机, 部分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通过省级鉴定, 填补了敦化市农机技术空白。四是紧紧围绕主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进行推广, 薄弱环节得到突破。结合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积极推广等离子种子处理、大豆窄行密植、水稻育插秧、烟叶刨埯覆膜及水稻、玉米联合收获等机械化技术和机具, 农机化生产薄弱环节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末, 敦化市拥有水稻插秧机318台, 大豆联合收割机123台、玉米联合收获机229台和水稻联合收割机126台, 分别比“十五”增加304、103、226和118台。

4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取得新成绩

“十一五”期间, 敦化市各级农机部门以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及农机保险专项整治等活动, 使依法管机水平迈上新台阶, 为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印制《农机化促进法》、《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及《致全市广大农机驾驶员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几万份;制作农机法规宣传条幅、农机事故图片警示板、农机法规宣传光碟等数十套, 利用法规培训、路检路查、乡镇集市等时机进行散发、悬挂和播放, 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同时, 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及其他刊物等媒体广泛开展农机法律法规宣教活动。通过宣传教育, 赢得了社会各界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提高了广大农机驾驶员和操作员的安全意识, 为农机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落实安全措施, 有效遏制了农机事故的发生。先后争取市政府资金19万元, 制作拖拉机夜行反光标志15 900副, 免费为敦化市境内302、201国道沿线110个村屯拖拉机安装夜间行车反光标志。在国道与乡道交叉路口处, 设置22处减速带和4个警示牌。“平安农机创建”、“农机百日安全竞赛”等农机专项治理活动效果明显,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全市“平安农机”乡镇5个、“平安农机”村50个、“平安农机”农机户1 316户。同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与服务水平。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教育, 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政治思想、业务技能及岗位练兵等学习、培训, 培养人才、锻炼队伍, 努力提高农机监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初步建立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干和爱岗敬业的农机安全监理队伍。通过努力, 全市农机监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农机生产事故明显减少, 重伤、死亡率分别降低到1‰和0.8‰以下, 保障了农机生产安全。

5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一是市农机作业协会得到发展壮大。经过5年的发展, 敦化市农机协会下设有耕整地、水稻机插及大豆、玉米、水稻收获等作业服务队, 会员达到1 836人, 拥有各类大型农业机械4 604台 (套) , 农机资产发展到1.3亿元。农机作业协会在为农业生产服务、统一作业价格、传递信息、提高会员技术素质和促进会员增收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农机化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 成立农机化专业生产合作社281家, 入社会员1 771人, 集约耕地1.9万hm2。三是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站作用日益明显。率先成立吉林省第一家县市级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站, 经过5年的运行, 较好地发挥了服务、宣传、工作和学习的平台作用。同时,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及刊物等各种媒体广泛开展信息宣传, 共刊发各类农机化信息稿件1 659篇 (次) , 其中, 国家级296篇 (次) 、省州级962篇 (次) 。四是开通了“12349”农机服务热线、受理“民生热线”咨询, 热情为农民释疑解惑, 共接待农民咨询2 000多次, 提出的各种问题都得到满意答复。五是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对敦化市245个农机维修点及维修人员进行了详实的登记, 加强培训, 发放技术合格证55个, 使农机维修市场日趋规范。对350名农机操作手进行了维修技术培训, 颁发“阳光工程”培训证书和绿色证书。农机维修救护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深入村屯农户、田间地头开展农机维修救援800余次, 检修机具5 000多台 (套) , 农民亲切地称农机维修救护队是农机“120”。

6 农机化队伍建设得到保障

广西农业(种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 文化教育类专业 发展规划

[作者简介]徐健(1973- ),男,广西苍梧人,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规划;谭勇民(1964- ),男,广西上林人,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与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规划。(广西 桂林 541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二批立项项目“广西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发展规划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31-02

目前,广西举办高职教育的院校共有52所。其中,开设文化教育类专业教育的院校有42所,占举办高职教育院校总数的81%,共设置有252个专业(含目录外)。2006年,广西高职文化教育类专业布点排在前6位的依次是:梧州学院22个、钦州学院20个、柳州师专17个、河池学院16个、南宁师专16个、桂林师专15个,这些专业基本上都是设置在传统的几所师范类院校中,这几所学校专业布点数反映了过去我国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传统。从今后的社会需求来看,空缺专业中,大多都是开设难度较大、要求较高、就业渠道较窄的专业。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广西经济的腾飞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少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为满足第三产业的人才需要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文化教育类专业设置结构不能尽如人意,尚未形成自己的文化教育专业特色和优势。一方面,传统的文化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据有关统计,截止到2005年10月30日,广西10209名师范专科毕业生(含小教大专生4241名)的就业率为55.6%,低于非师范类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23.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等新兴课程在基础教育中走向普及,而与之对应的专业师资却存在较大缺口,而且未来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也要接受高等师范训练,这些都要求区属各高专院校应未雨绸缪,加以重视和考虑。

一、广西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的依据

2006年1月12日,自治区主席陆兵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关于广西“十一

五”规划纲要的报告时指出:到2010年,区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期末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社会事业要有新进步。要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要提高到9年;人民生活水平要有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规模。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重点,稳步提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陆兵主席在如何实现“十一五”规划良好开局时进一步指出:务必在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上迈出新步伐,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任务,增加财政投入,加快推进我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稳步推进“普九”攻坚,实施职业教育振兴工程,加强高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可以说,今后五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西区对文化教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在规划广西未来发展中,“文化广西”的提出与实现是一个亮点,建设“文化广西”的总体目标是:从2006年至2020年,用15年的时间,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更加开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先进省(区),这其中必然包含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大建设内容。广西现在的职业人才能否适应和支撑文化广西的建设要求,应当是我们思考广西文化教育类专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广西处于泛珠江三角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等多个经济圈的交汇处(或结合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人民正在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广西而努力奋斗。伴随着广西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富裕文明新广西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对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应用型文化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一些新的职业岗位也将会不断产生,如涉外秘书、经济秘书等。文化教育专业,特别

是应用文化教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和就业前景看好。

二、广西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2006~2010年,广西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发展将紧紧围绕广西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发展与广西经济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教育类新专业,着力提高文化教育类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层次,构建与广西社会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教育类专业体系,建立与广西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教育专业结构,满足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

在专业发展规模方面,在保持已有专业的招生规模基础上,到2010年,应有1~2所综合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基本覆盖文化教育领域内的各相应专业,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等传统师范院校应覆盖文化教育领域各相应主要学科专业,专业覆盖率力争提高10~15个百分点。对一些需求量少的专业应当加以控制,以避免低水平重复设置。在专业结构优化方面,重视基础学科专业发展,控制师范类专业发展速度,有针对性地发展基础教育急需的目录外专业,非师范专业建设力度要加强,适当发展应用性学科专业。在专业发展水平方面,要加强优势与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

1.突出文化教育类专业建设重点,创建一批文化教育类名牌专业,提升文化教育类专业建设水平。“十一五”期间,争取每年新增2~3个专业,注意新增专业对重点经济区域的辐射能力,增加专业布点3~4个,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发挥已有专业的特色和优势,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1个国家级重点专业,2~4个自治区精品专业,3~6个自治区优质专业,5~7个自治区区级教师教育基地。形成以精品、优质专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健康发展的态势。同时,采用宽口径专业覆盖窄口径专业的策略,提高专业适应性和资源利用效率。注重课程质量建设,加大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每年建成10~15门自治区精品课程。实施以建精品促名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力争建成一支品德好、业务精、能力强的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为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切合广西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在人才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品牌”教育学科和“品牌”专业。

2.根据国内外文化教育类专业发展趋势,推进教师教育模式创新,促进广西文化教育类专业化发展。在文化教育类专业建设中,要根据文化教育类专业的不同层次,选准学科交叉点。文化教育类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决定了文化教育类专业人才的素养要求与一般文、理科专业人才的素养要求是不同的。面对蓬勃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要积极开门办学,积极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包括培养和培训模式的创新。在培养方面,针对中学和小学及幼儿园等不同学段的特点,探索不同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建设。

三、广西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文化教育类专业结构的优化

要从宏观上把握好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全区高职院校文化教育类专业的发展,实施分类指导,使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教师教育和各高职院校能准确定位并各就其位,从而做到健康有序的发展。要做好人才需求的调研工作和预测工作,以便从总量上对文化教育类专业发展进行总量控制。对社会需求量大、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根据学校的优势及时增设。对条件尚有欠缺,但人才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专业则应创造条件增设,以便更好地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针对地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文化教育类专业设置。

(二)大力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学科建设要按照“加强领导,科学规划,适应需要,强化特色,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的原则,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根据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结合文化教育类专业学科发展的总体要求,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主干学科,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重点投入和支持,努力将它们建设成为特色更加明显、优势更加突出的重点学科,以此带动全区各学科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加强教学建设,努力探索新时期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面向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主战场,服务广西经济和文化建设

重点扶持那些基础教育需求强烈、发展势头良好,但目前办学实力还不是很强的学科专业,如艺术教育、应用心理学等,使之加快成长为具有较大发展后劲的学科专业。妥善处理好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关系。适应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需要大量学历合格师资的需求和广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适当增加人文教育、教育技术等师范类专业的发展规模,以满足基础教育“新课改”对这类教师的需求。同时,根据科技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增设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和新兴学科专业。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当前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趋势,设置跨学科专业应该成为一个新的专业增长点,尤其是文化教育专业,更应突出综合化趋势,增设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和新兴学科专业。

(四)加大专业改革改造力度,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广西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的特殊要求,通过持续有效的调查研究,设置合理的重点骨干专业。所设立的专业,应该在分析研究今后3~5年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做到长短宽窄的有机结合。作为长线的教育类专业应该具有相对的时间稳定性,而短线专业则应不断地瞄准高职的现实需求进行经常性的调整变化,以保持专业教育内容的时效性。

(五)采取停、合、改、建的措施调整与改造现有专业,拓宽专业口径

采取停、合、改、建的措施调整与改造现有专业是控制专业总量,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的关键。广西高职院校文化类教育专业结构和布点仍不适应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进行结构性调整,专业总量难以控制,新专业建设难以实现,办学效益也难以提高。对那些招生和就业都困难的专业,如政史、教育管理等专业,采取停、合、改、重建的办法,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

(六)借助外力和政策导向,在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上不断加大管理力度

加强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强评估,强化专业辐射作用是调整专业的外力。自治区教育厅将进一步加强引导高职教育发展,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督导,建立办学水平和专业建设评价机制,定期进行质量评估。通过评估这一特定的行政干预手段,加大整改力度,加强监控,以奖优扶弱形式调控高职教育发展,控制部分热点专业的分布,减少重复办学、低水平办学和盲目上新专业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袁旭,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立体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XX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篇4

一、规划基础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对农业各项工作的领导。各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总体目标,优化农业结构,推进科技兴农,提升质量水平,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

1、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04年,全市完成不变价农业总产值16.81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4591元,比2000年增加1125元;农业增加值21.62亿元,比2000年增长34.3%,年递增7.6%。2004年粮食总产量57万吨,亩产431公斤;油料总产5.1万吨,亩产158公斤;粮油亩产水平分别比“十五”初期提高4.9%、3.3%。2004年生猪出栏量94.3万头,家禽饲养量1099.2万只,山羊出栏量31.5万只,奶牛存栏量1241头。2004年肉类总产8万吨,比2000年增长17.3%,水产品产量1.7万吨,比2000年增长9.7%。

2、生产结构更加优化。农业总产值中林牧渔业产值占 55.3%,其中养殖业产值占总产值的47.9 %,分别比“十五”期初提高8.3个、8.1个百分点。种植业优质专用品种比重提高,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优质油菜种植比例分别达到 90%、98%和100%以上。养殖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元生猪、杂交山羊、优质家禽、优质水产品上市比例分别达到 30%、20%、85%、60%。林业产业异军突起。“十五”期间新增成片造林14.7万亩,建成绿色通道1300公里,新建完善农田林网64万亩,四旁植树1000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7.8个百分点。

3、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围绕粮油、蔬菜、畜禽、银杏、特色水产品等特色产业,建成初具规模的农产品基地42个。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30个,农产品加工值达到 21亿元,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苏三0”集团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省和泰州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3家。订单农业起步发展,2005年订单收购农产品可达2.3亿元。

4、科技贡献分额迅速上升。5年累计引进推广各类新品种(系)100多个,大面积推广20多个,大宗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稻麦轻型栽培、麦套稻、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银杏早果丰产、生猪高效集约化养殖、高床养羊、大棚养鸡、水产品网箱养殖等重大技术的推广,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力。

5、农产品质量建设开局良好。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2.4万亩,申报并获得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共58个,制定了省、市级农业地方标准及有机农业标准28项,建成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在城区主要农贸市场实行了市场准入。

展望“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经济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一方面,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的加大,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将大为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的多层次需求增加,拓展了农业的发展空间;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农业产业的转移,为我市农业借助外力发展带来良机。另一方面,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和大流通格局的形成,我市的农业结构和产品质量滞后于城乡居民高质量、多样化的生活需求,难与国内外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竞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业的土地和优质农村劳动力资源日益紧缺;乡村两级干部队伍精减以后,农业经济工作领导力度、农民和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呈弱化趋势。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科学规划和精心组织好农业和农村经济。

二、“十一五”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工作目标和突破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的要求,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加快农业的产业化、外向化和生态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产业推动作用和物质基础作用。

(二)主要发展目标

1、农业经济总量指标。期末农业总产值23亿元(90不变价),年递增5.5 %左右,农业增加值29亿元,年递增5 %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万吨左右,畜禽肉类总产达到

10万吨,水产品产量2.2万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 %。农民来自一产的收入年均增长8%。

2、农业经济结构指标。农业总产值中养殖业产值比重达到52%,提高4个百分点。种植业品种优质化、专用化率达到80%,提高10个百分点。养殖业名特优新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三元生猪、杂交山羊、优质家禽、优质水产品上市比重分别达到60%、50%、55%、60%。

3、农业产业化经营指标。“十一五”末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80家,产值35亿元以上,与农业产值的比例1∶1。市级龙头企业经营收入60亿元,年递增12%;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达到180个,市场交易额65亿元。农业利用“三资” 15亿元,其中外资4000万美元以上。期末农产品出口值2000万美元,年递增15%。

4、农业科技进步指标。引进示范推广种养业新品种 150

个,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20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达到50个以上,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80%。

(三)“十一五”突破重点

针对“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XX实际,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要在稳定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化、外向化上取得重点突破:

1、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农业产业化上有新突破。

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业经济内涵的挖掘和外延的拓展,从4个方面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一是做强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化。在巩固提高银杏、专用小麦、优质瘦肉型猪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同时,面向大中城市,面向国际市场,重点建设特色蔬菜、优质家禽、花卉苗木、优质水产、特色林业等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和产品销售额期末翻一番。

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产业化。以“三个提高一个扶持”(提高对当地农产品资源的消化能力、提高对农户的带动能力、提高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重点,努力培育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着重在企业规模、科技创新、产品档次、农户带动能力方面求突破,新建成有品味、有规模、有档次、强带动的龙头企业20家。

三是构建现代营销体系促进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业态和流通方式,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标准化建设。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实行城区农贸市场超市化,并争取市内农产品与3家以上大型连锁超市“联姻”。

四是培育农产品品牌促进产业化。以农产品行业协会为龙头,以企业为载体,名特优农产品为重点,以技术创新、质量管理为手段,全面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提高传统品牌的品牌效应和新兴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期末全市拥有农产品品牌数增加150%,省和泰州市名牌农产品数增加1倍。

2、以扩大发展空间为宗旨,在农业的外向化上有新突破。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市农业的外向度,加速农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

(1)“三资”投入农业上规模。围绕区域特色产业,按照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外向农业的发展方向,加快各类农业园区建设,吸引三资投入农业生产、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加工流通以及农业服务等领域。“十一五”期间农业利用“三资”要达到40亿元,其中外资1.2亿万美元。

(2)外向型农产品基地建设上规模。制订和实施“XX市农产品出口行动计划”,根据现有农产品出口情况,品牌特色和国际需求,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促进有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的产业、产品发展,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外向型农业示范企业,出口农产品基地面积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

(3)产品直接外销上规模。以开拓国内外市场为核心,以强化农产品国际营销服务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网上交易和代理、连锁、配送、批发等新的营销方式,加快建立快捷高效的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改善农产品流通环节,加快我市农产品与新型流通业态对接。农产品出口企业境外品牌注册、卫生注册和国际质量、环保认证数较“十五”明显增加。

3、以提升农业功能为目标,在农业的生态化上有新突破。

以崭新的理念指导农业发展,通过实现农业的生态化,把农业的功能从“解决温饱问题,创造经济效益”的层面,提升到“塑造良好乡村风貌、保护农村自然环境、改善人民生活”的层面。

(1)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产品认证认定步伐,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扩大“三品”生产基地规模。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质量环节得到有效监控。

(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以生态农业县创建为龙头,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实施“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三大工程,推动“资源——产品——废异物”的传统增长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搞好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推行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通过过腹还田、麦套稻秸杆全量还田、速腐制肥、秸杆制气、秸杆造纸等多种途径解决秸杆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建设绿色屏障、发展绿色产业、弘扬绿色文化为方向,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3)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开发建设古银杏森林公园为重点,利用XX独特的田园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农业历史,建成10家有品味的休闲观光农业园。通过园景欣赏、农业体验、采摘品尝和垂钓休闲,满足城乡居民回归自然、休闲娱乐和体验农耕文化的需求,构建一产三产交叉发展的新平台。

三、“十一五”农业经济发展主要思路和工作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要围绕“四个提高”的思路开展工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和层次;构建坚强有力的农业支撑和保护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三资”农业,提高农业的投入强度;加强农民培训教育,提高农业市场主体的综合素质。

1、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1)以实施“三新”工程为抓手,建设高效的种植业。大力引进和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稳定60万亩水稻,巩固发展40万亩专用小麦、20万亩优质油菜,通过高产优质增效。扩大发展粮油豆肥蔬菜化生产、地下农产品生产和小杂粮生产。

(2)以规模化和优质化为重点,建设发达的畜牧业。

继续把畜牧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深化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牛、羊、兔、鹅草食畜禽,做大奶牛产业。坚持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大力扶持发展规模养殖经营。加快养殖小区建设,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提高规范化水平。加强畜禽防疫,防范养殖风险。扩大水面集约化养殖、特水养殖、种苗繁育和休闲渔业。

(3)以构建绿色XX为目标,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瞄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森林覆盖率20%的指标,通过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发挥林业的生态和经济功能。加紧建设四大生态工程:一是绿色通道工程。在全市境内所有高速公路、铁路、省道、市乡公路两侧营建高标准、多树种、多效益兼顾的防护林体系。二是沿江生态防护林工程。结合沿江开发,整合江滩、江心洲、江堤资源,建设长江生态防护林工程。三是绿色河道屏障工程。在全市干河、中沟两侧营造水土保持林。四是农田林网工程。开展农田林网达标村创建活动,力求村村达标,构造抗御自然灾害的林业生态屏障。

高沙土地区以银杏生产为抓手,尊重农民意愿,利用高垛田、边角田发展银杏成片林,由果用银杏向材用、花用、盆景、观赏多功能发展。充分利用古银杏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沿靖地区重点抓好银杏间套种工作,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早花、早果;沿江地区着重抓好生态防护林建设,开发江滩、江心洲,栽植意杨、杞柳,改善沿江生态环境,达到两个效益的统一;城郊地区以花卉业为突破口,扩大生产面积,提高生产水平,成为主城区的后花园。“十一五”期间力争银杏产业经济规模达到10亿元。意杨产业建成3万亩生产基地。苗木、盆景、园林生产基地新增1000亩。古银杏森林公园建成我市旅游、休闲、观光胜地。

2、加快构建坚强有力的农业支撑和保护体系。

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新要求,加快构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科研示范体系、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动植物病虫害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保障工作经费、提高生活待遇、落实工作责任,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全市农业的科技贡献份额和质量水平,化解畜牧业和种植业重大疫病带来的生产风险。

3、不断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按照“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方针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作用,把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体现在加大投入上。尤其要在体系队伍建设、优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新技术、新机械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等方面,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加强政府财政投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大力发展“三资”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集约化的资本投入。“十一五”期间要充分调动民资、外资、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承接长三角大中城市的农业产业转移,引导“三资”投向银杏等农产品深度加工、规模养殖业、农田林网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园开发等项目。加强对“三资”农业项目的扶持和服务,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投资,形成“政府投入主导,三资投入跟进”的良好局面。

5、积极培育现代农民。

湖南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 篇5

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我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推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质量以及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实现了预期目标。

1、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十五”期末,粮、棉、油、果、菜、猪、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与2000年相比,粮食播种面积7822万亩,增加199万亩,总产2856万吨,增加46万吨;柑桔、蔬菜、油料、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产量和效益稳定增长,经济作物产值达360亿元;出栏生猪7780万头,增加1480万头,肉类总产量630万吨,增加134万吨;水产品产量179万吨,增加46万吨。大宗农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其中水稻和苎麻全国第一、柑桔和生猪全国第二、烤烟全国第四、淡水产品全国第五、茶叶和棉花全国第八、油料全国第八、蔬菜全国第九。

2、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全省农牧渔业总产值1921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948亿元,养殖业产值973亿元,种养结构由“九五”末的52.5∶47.3调整为49.3∶50.7,养殖业提高3.4个百分点;粮经结构由58∶42调整为59∶41,粮食作物提高1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呈恢复增长。种养业增加值达到1173亿元,占全省农林牧渔增加值的93.5%,其中种植业增加值698亿元,养殖业增加值475亿元。农产品原值与加工产值比由“九五”的1∶0.5调整为1∶0.66。农垦系统GDP达到47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3、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普遍提高,综合优质率达到45%,优质稻占稻谷产量的48.5%,提高24个百分点;三元杂交猪比重达到55%,提高11个百分点。农产品产地环境认定3559万亩,无公害生猪产地认定规模4396万头,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57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30个,绿色食品认证166个。

4、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18元,年均递增5.9%。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种养业收入占39.5%左右,其中种植业占农民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27.6%提高到30.6%,种养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业发展的基础仍不牢固,耕地面积减少,地力下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生物灾害仍然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农产品总量虽大,但质量优势不明显;农业产业大,但龙头企业不大,产业链条不长,精深加工不多,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经营规模小,标准化生产推进缓慢,质量安全的压力大;农业经济外向度低,引进利用资金、技术、人才少,市场竞争力不强。

3、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各类农业专业经济组织数量少、实力弱,农民参与度低;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结合不紧,带动能力不强,多数农民仍处在单家独户闯市场的状态,分散的小农经济制约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农业竞争力的提高。

4、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建设特别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服务手段不能适应市场农业的要求;农村金融信贷体系不健全,加上农业是弱质产业,招商引资、吸纳社会投入的能力不强,制约了农业发展。

二、“十一五”农业发展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全面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农民增收水平、提高农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新农村,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繁荣的总体目标。

2、发展战略。

(1)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在长株潭、京广沿线和部分农垦经济区发展现代农业,辐射带动全省农业发展;优先发展优势明显、外向度高、产业链长、市场占有率高的优质稻、优质水果、生猪、蔬菜、草食动物、水产品等农产品。

(2)质量安全战略。进一步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定“三大体系”;严格实行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3)加工带动战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实施农业产业化“131”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培育知名品牌,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4)外向型发展战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际利用国外、省外资金每年增长20%以上。扩大农产品出口外销,力争农产品出口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农产品商品率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65%。

(5)新型农民培训与转移战略。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面推进“百万农民培训”,五年共培训150万人、转移130万人,农民跨省外出务工超过1000万人,劳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3、发展目标。

(1)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总产量28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的比重保持在“十五”期间6%的水平;棉花总产量30万吨,增长61%;油料总产量190万吨,增长35%;蔬菜总产量3230万吨,增长35%;园林水果总产量400万吨,增长52%;茶叶总产量7万吨,增长8%;苎麻总产量20万吨,增长52%;蚕茧总产量1万吨,增长6倍;甘蔗总产量180万吨,增长79%;烤烟总产量18万吨,与“十五”基本持平;肉类总产量740万吨,增长18%;禽蛋总产量120万吨,增长30%;鲜奶总产量30万吨,增长3.5倍;水产品总产量220万吨,增长23%。

(2)全省农牧渔业总产值2200亿元,年均递增3.5%;农牧渔业增加值1520亿元,年均递增4%以上。

(3)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种植业与养殖业的产值比调整为43∶57,养殖业调高2个百分点;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产值比调整为53∶47,经济作物调高2个百分点;生猪与家禽、草食动物的产值比调整为77∶23,家禽和草食动物调高3个百分点;农产品原值与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比由“十五”的1∶0.66调整为1∶1.14。

(4)农民人均纯收入4170元,年均递增6%以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6%左右,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

(5)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3800万千瓦,年均递增4.5%;粮食作物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以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重大进展,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取得突破,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6%。

(6)乡镇企业总产值11000亿元,年均递增11%。

(7)农垦系统GDP达到72亿元,年均递增11%。

(8)商品工业饲料产量达到800万吨以上,产值达到240亿元以上。

(9)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实现节种20%。

三、“十一五”农业发展重点产业和区域布局

优先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具有战略地位或总产值过100亿元、增加值过30亿元的粮食、生猪、草食动物、水产品、优质水果、蔬菜、农产品加工等7大产业;鼓励发展资源优势强、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油料、棉花、茶叶、中药材、家禽等5大产业;适度发展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苎麻、蚕桑、甘蔗、烤烟等4大产业。

1、优先发展产业。

(1)粮食。

发展目标:播种面积稳定在7500万亩左右,力争粮食单产增加10公斤,粮食总产2800万吨。优质稻发展到350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53%,其中高档优质稻1000万亩,约占优质稻面积的30%。外销粮突破500万吨。

主攻方向:在稳定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主攻单产和品质,突出抓好优质稻产业开发,在适宜区域推广超级稻,适度发展鲜食玉米、马铃薯、红薯等旱粮,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推广生态、高效、安全、保优、节本、增效综合配套技术。加强生产、收购、贮存、加工环节的衔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一体化经营,加快实现优质粮食产业化。

区域布局:按照《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规划和《湖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扶持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区位优势明显、有产业化经营基础的产粮大县,由现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41个县、1个农场扩大到60个县(农场,下同),同时建设9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在适宜区适度发展旱杂粮。

(2)生猪。

发展目标:出栏生猪8000万头,猪肉产量560万吨,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比重提高到65%以上。

主攻方向:主攻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治、质量监督与检测、加工销售等六大体系建设,加强养殖小区粪污综合处理,提高产业化水平。

区域布局:重点建设有生产基础、加工优势、外销出口条件和区位优势明显的35个外销生猪基地县(市、区、场)。

(3)草食动物。

发展目标:出栏肉牛300万头,出栏肉羊1200万只,存栏奶牛10万头。

主攻方向:加大品改力度,积极推行圈养,提高防疫水平,开发适合草食动物的商品饲料,建立良种繁育、商品牛养殖、育肥和加工基地,大力发展肉类产 4 品深加工。

区域布局:肉牛重点建设湘西南、湘北环洞庭湖、湘中、湘东南4个优势产区的30个县(市、区、场)。山羊重点建设湘东黑山羊、湘北马头山羊和湘西南南江黄羊等3个优势产区的20个县(市、区、场)。奶牛重点建设3个优势区域。

(4)水产品。

发展目标:继续提高水面利用率,重点发展名优水产,力争水产品总量达到220万吨,其中名优水产品产量132万吨。

主攻方向:主攻单产和质量,重点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建设安全优质特种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扩大市场份额。

区域布局:在洞庭湖区建设商品鱼基地,丘陵地区发展山塘养殖,大水面发展增殖养殖,大中城市郊区发展休闲渔业,建设7个名优水产品生产基地。

(5)水果。

发展目标:水果面积发展到750万亩,产量400万吨,产值60亿元;鲜果加工60万吨,加工销售收入30亿元。

主攻方向:适度扩大生产规模,重点发展品质优良、早中晚熟配套的优质橙类、宽皮柑桔和柚类品种,高附加值的鲜食与加工兼用水果品种,具有季节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水果品种;建设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制定并启动非疫区保护计划;重点扶持优势区域生态建园、标准化生产、产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

区域布局:建设“三带三基地”水果优势区域,即南岭山脉至雪峰山脉南端的湘南鲜食脐橙与加工甜橙产业带、雪峰山脉及武陵山脉的鲜食与加工温州蜜柑产业带、武陵山脉的椪柑产业带;建设冰糖橙、香柚、金柑等特种柑桔基地,湘东北早熟梨生产基地,湘中、湘南和湘北早熟葡萄生产基地,重点扶持水果出口基地建设。

(6)蔬菜。

发展目标:种植面积达到1700万亩以上,基本实现无公害生产,产量达到3230万吨,总产值330亿元,加工产值125亿元,年外销蔬菜超过1000万吨。

主攻方向:主攻商品蔬菜,扩大外销,提高市场占有率。重点发展特色蔬菜品种、高山反季节品种、出口创汇品种、加工品种和精细品种。推动蔬菜质量安全“户籍”制管理,推广保鲜、速冷等加工技术。理顺流通关系,完善配送网络,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逐步推行“农改超”,长沙等大城市核心区基本实现净菜上市。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努力打造湖南蔬菜品牌。

区域布局:巩固中心城市和重要旅游区专业蔬菜生产基地,在中心城区建立特色菜和精细菜生产基地;依据资源条件,选择优势区域建立辣椒、黄花菜、榨菜、香芋、藠头、香姜、紫皮大蒜等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洞庭湖水生蔬菜生产基地、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和湘中、湘南食用菌生产基地。

(7)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目标:全面实施“131工程”,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00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值850亿元,加工增值率由40%提高到51%。

主攻方向:提高质量,培育品牌,规范管理,扩大规模。全面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加工制成品的质量水平。

区域布局: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合理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要向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聚集,结合小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

2、鼓励发展产业。

(1)油料。

发展目标:油料播种面积1500万亩,总产量190万吨,其中油菜1300万亩,油菜籽产量170万吨。

主攻方向:适当扩大种植规模,主攻单产,提高质量,发展深加工。重点发展“双低”杂交油菜,适度发展花生、芝麻等小品种。加快油菜新品种选育,大力推广油菜优质杂交品种和轻简栽培技术,推行单种单收单储单加工的标准化生产,实现“双低”化、杂交化。

区域布局:重点发展进入国家和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23个县以及湘中“双低”油菜优势产区。

(2)棉花。

发展目标:种植面积300万亩,其中高支纱棉花200万亩,产量30万吨;基本实现杂交棉F1代化。

主攻方向:恢复性发展棉花面积,大力发展高支纱棉花,提高单产和品质。重点推广高比强、低麦克隆值的纺高支纱专用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加强棉田基本建设,推行“一地一品”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区域布局:重点建设洞庭湖区和衡阳盆地两大优势区域。

(3)茶叶。

发展目标:茶叶种植面积130万亩,其中优质茶80万亩,总产量7万吨,产值12亿元。

主攻方向:适当扩大茶园面积,加大现有茶园改造力度,发展精深加工,培育名优品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区域布局:重点建设武陵山脉、南岭山脉和长岳(长沙、岳阳)三个优势区域。

(4)中药材。

发展目标:杜仲、金银花、龙牙百合、玉竹、葛根等5种中药材种植面积135万亩,产值50亿元,加工增值20亿元。

主攻方向:加强中药材种苗繁育和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加快适合商业开发品种的筛选和人工栽培,巩固名贵药材和地方药材生产基地,积极建设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和出口基地,实现药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区域布局:在大湘西地区和其它适宜区重点建设4个杜仲基地、1个金银花基地、3个龙牙百合基地、3个玉竹基地、4个葛根基地。

(5)家禽。

发展目标:年出笼家禽7.3亿羽、禽蛋产量达到120万吨。

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湘黄鸡、东安鸡、桃源鸡、雪峰乌骨鸡、临武鸭、武冈铜鹅等地方特色家禽;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行圈养,发展禽蛋深加工。

区域布局:建设20个优质家禽基地,环洞庭湖建设15个水禽养殖基地。

3、适度发展产业。

(1)苎麻。

发展目标:苎麻面积发展到100万亩,总产量20万吨。

主攻方向:主攻优质品种,提高原麻品质,推广配套生产技术,实行“一地一种”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推进苎麻产业化经营,提升苎麻及其制品的品牌地位,扩大出口。

区域布局:在洞庭湖地区建设4个优质苎麻基地县。

(2)蚕茧。

发展目标:桑园面积20万亩以上,产茧力争突破1万吨,其中优质茧(缫5A级以上生丝的茧)达70%,产值增加至5亿元,加工增值2亿元。

主攻方向:选育强健性突出、经济性状更加优良的蚕桑新品种,推广速生高产桑树栽培技术,积极引进缫丝企业。

区域布局:在适宜区建设7个蚕桑基地。

(3)烤烟。

发展目标:烤烟面积120万亩,收购342.2万担,烟叶产值15亿元,力争优质烟叶达到95%以上,实现烟叶加工利税210亿元以上。

主攻方向:主攻质量,加快优质特色烟叶开发,稳定烤烟基地,调整结构布局,建立优势和特色明显的烟叶生产基地。

区域布局:在湘南、湘西和其它适宜区建设5个优质烤烟基地。

(4)甘蔗。

发展目标:种植面积40万亩,总产180万吨,其中机糖甘蔗15万亩,产糖8万吨。

主攻方向:恢复和稳定洞庭湖区机糖甘蔗生产面积,推广“三高一低”栽培技术,提高蔗糖单产和蔗田效益。重点推广早熟高产高糖品种,加强蔗田基本建设,实行规范化栽培。

区域布局:重点建设洞庭湖区机糖甘蔗基地和湘中、湘南果蔗基地。

四、“十一五”农业发展主要任务

1、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粮食生产大县建设高标准粮田5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00万亩,农田基础设施配套率达到80%以上,同时通过多种综合措施,力争全省耕地地力普遍提高一个等级。

2、优势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建设9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在继续抓好42个优粮工程县(场)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力争“十一五”期间,全省优粮工程县(场)扩大到60个。与此同时,建设一批优质棉花、“双低”油菜、水果、优质绿茶、特色蔬菜、外销生猪、家禽、肉牛、山羊、奶牛、名优水产品生产基地。

3、农业支撑服务“七大体系”建设。包括种养业种苗体系、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4、重大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推广。以安全、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重点推广优良新品种、耕地保护性耕作、生态种植、健康养殖、牲畜冷配、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作业、农产品贮存保鲜加工等重大农业综合集成配套技术20项。

5、农业产业化龙头建设。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加大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10个年销售收入30亿元、30个年销售收入10亿元、100个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骨干龙头企业。

6、农业机械装备。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逐步扩大购机补贴实施范围和补贴机具种类,补贴面扩大到每个县市区。建设60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新增拖拉机3.8万台、耕整机10.5万台、播种栽插机械1.9万台、联合收割机2.8万台、植保机械3.3万台、灌溉机械18万台,示范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

五、保障措施

1、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和完善支农政策。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努力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从宏 8 观上建立农产品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调节机制。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确保5040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地力不下降。

2、拓宽农业投资渠道,稳定增加农业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加大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多元化投资于农业领域。不断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实行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有机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化解农业风险。

3、加强农产品市场开发,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加强农产品市场与信息体系建设,建设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和产地市场,完善市场信息服务,形成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发展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改善营销手段,发展会展经济,转变营销促销方式,搞活农产品流通;严格市场准入,建立全程控制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扶持发展农产品专用运输工具,确保鲜活农产品通畅安全地到达目标市场;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广泛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东盟等区域经济协作,积极拓展农业发展共间。

4、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提升农业创新能力。继续发挥水稻、油菜、棉花、蚕桑、水产品育种等方面的优势,针对高效栽培、健康养殖、动植物防疫防治和农产品加工等薄弱环节,组织重大课题攻关,特别是“超级稻”研究要完成三期目标。加强优质丰产、种苗优良、农产品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与推广普及。大力推广新型农机装备,配套建设机耕道路,在产粮大县率先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机具和新技术,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继续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节约与保护,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好土地整理,复垦毁损土地,开发未利用宜农土地,培肥地力,实现耕地占补的数量、质量平衡。结合土地整理,对农村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力集约型农业,加强耕地、草原、水资源、种质资源和渔业资源保护,认真组织实施农村能源和乡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管,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6、创新农业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生产水平。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明确目标市场,坚持以销定产,实行产销对接;创新农业支撑服务体系,打破行政区划和所有制界限,调动社会一切资源支持农业发展;创新农业生产方 9 式,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拓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空间;创新农业组织形式,积极扶持农业专业经济组织和各类行业协会,促进农业资源向种养大户、科技能手、各类专业户集中;创新现代农业模式,发挥国有农场土地资源、产业、规模、科技和组织优势,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探索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机制。

广西农业(种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篇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新世纪之初,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编制和实施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继续发挥农业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对于确保完成全省“十五”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九五”回顾

“九五”期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农

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

到年,全省农业增加值亿元,比四年增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已经具备了年产万吨粮食、万吨果品、万吨蔬菜、万吨肉类和万吨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农村二三产业稳定增长,乡镇企业增加值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以上。、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到年,林牧渔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其中畜牧业和水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亿元和.亿元,所占比重为.和.。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年:调整到:,蔬菜、水果、牧草等高效作物面积分别达到万亩、万亩、万亩。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名特优品种覆盖率达到。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万亩,优质抗虫棉万亩,集约化速生用材林万亩,三元杂交猪和优质肉牛改良率均达到以上。个体私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年的提高到。、产业化经营取得新的进展

全省已建立起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万家,农业生产基地万亩,/以上的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以上的农产品、/以上的畜产品基木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实现程度达到以上。到年底,全省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的有家,亿元以上的家,亿元以上的家,有家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科教兴农成效显著

“九五”期间,全省共取得农业科研成果项,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八五”末的提高到,科技贡献率达到了,比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全省建立各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多处,示范带动农户多万户。农业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完善。、农业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

到年,农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亿美元,比年增长近一倍,蔬菜、水产、禽肉、花生制品进入全省十大骨干出口商品行列,有多种农副产品及加工品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万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多家。“九五”期间,全省农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农村劳务输出多万人,创收多亿元。、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九五”期间,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亿元,基本完成了黄河某省段堤防建设、“东调南下”一期工程和座大型病险水库加固任务。初步治理了条骨干河道,解决了多万农村历史性缺水人口的吃水问题。到年底,全省水库总库容多亿立方米,各类供水工程年均供水能力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多万亩。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面积多万亩,建成沿海防潮堤公里。五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林作业面积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万千瓦,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的村通公路,.的村通电话,.的村用上了自来水。、市场体系和流通方式进一步完善

“九五”末,全省集贸市场发展到多处,其中功能比较齐全、带动作用较强的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多处。农民兴办的流通组织已达.万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组织化水平的农民运销队伍已发展到万人,年销售额达多亿元,占全省农产品总销售额的。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销售、网上交易等新的流通方式迅速兴起,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年增加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人均消费支出元,年均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达广比年下降了个百分点;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年的.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彩电.台,电冰.台,摩托车辆,比年分别增加.台、.台、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扶贫县全部脱贫,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到。

广西农业(种植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篇7

1“十一五”期间阜新市农业经济运行现状

1.1“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阜新市统计局2010年统计公报和2009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阜新市农林牧渔总产值由“十一五”初期 (2005年) 的70.05亿元增加到134.43亿元, 增加64.38亿元, 增长91.91% (现价, 下同) ;农林牧渔增加值由“十一五”初期 (2005年) 的35.5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3.75亿元, 增长79.48%, 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1.2 种植业调整步伐加快, 花生、设施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1.2.1 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 大力发展花生产业。

截至2010年6月, 阜新市大田播种全部结束, 种植结构较“十一五”初期有较大调整,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下降,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增加。全市完成播种面积45.6万hm2, 较2005年增加8.5万hm2, 增幅22.9%。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减少, 为28.9万hm2, 较2005年减少1.5万hm2, 减少5.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增加, 达到16.7万hm2, 较2005年增长147.6%。其中花生播种面积14.5万hm2, 较2005年增长275.4%。据辽宁省统计局1999—2009年辽宁年鉴数据显示:“粮经比”由2005年的4.49∶1调整为2010年的1.73∶1。经济作物花生种植的大力发展, 为阜新市创建全国地级市中最大的花生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2 设施农业发展较快。

阜新市地处辽西, 干旱是该市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春旱、伏旱和“秋吊”屡屡出现, 原有的种植业结构也严重制约了阜新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步伐。为确保全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以来, 借鉴省内外保护地建设经验, 把发展蔬菜保护地作为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号工程”来抓。几年来, 阜新市保护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并探索总结出在结构上采取“厚墙体、高举架、无支柱、半地下”和在生产技术上采取“春建棚、夏育苗、秋定植、冬生产”的保护地建设和生产模式, 蔬菜保护地逐渐走上了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 全市蔬菜总产量首次突破80万t, 达到81.8万t, 比2008年增长16.0%, 比“十一五”初期增长43.8%, 蔬菜产量创历史新高。其中蔬菜大棚产量27.2万t, 占蔬菜总产量的33.3%, 同比增长107.6% (2010年阜新统计公报) 。阜新设施农业已迅速发展成为全市种植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农业产业化实现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 阜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快速发展, 取得成效。一是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养猪业依托“阜新双汇”, 全年新发展年出栏生猪1 000头以上的饲养大户386户。全市规模饲养基地年提供优质商品猪能力达到140万头, 布局相对集中, 形成了生猪生产优势产业带。奶业依托阜新伊利乳业有限公司, 一年来全市饲养奶牛达6.7万头, 其中新增奶牛2万头, 已成为全省奶业三大重点板块之一。肉驴产业依托东阿阿胶和大巴镇肉驴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二是初步完成了产业化布局调整。先后建成了生猪、肉鸡、乳品、白鹅、食用菌、杂粮、花生等14个产业化链条, 为产业化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确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在阜新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0%以上, 成为阜新市的主导产业之一。

1.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农、林、牧、渔业生产快速发展1.

4.1粮食生产连创新高。继2008年阜新地区粮食产量突破200万t, 2009年经历特大旱灾, 粮食减产至137万t后;2010年, 阜新市委、市政府继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 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优化粮食作物种植结构, 推广良种和新技术, 增强了粮食作物的抗灾能力。同时, 随着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和粮食价格的提高, 有力地调动了全市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农民种植业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再加上气候风调雨顺, 全市粮食、花生生产再创新高, 实现“双突破”, 粮食产量突破230万t, 比2009年增长68.9%。花生产量突破40万t, 比2009年增长120.5%。

1.4.2 畜牧业已发展成为阜新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五”以来, 省、市政府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 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养殖小区。截至目前, 阜新市累计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 290个, 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为全市的畜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极大地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此外, 应用科学技术, 依托龙头企业, 实现了规模饲养。截至2010年6月, 全市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307.6万头、30.9万头、172.1万只、3 478.1万只;出栏量分别达到126.00万头、8.50万头、87.99万只、1 259.69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7、6.7、13.5万t。畜牧业总产值 (可比价) 实现29.352 7亿元, 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4.83%;增加值达到11.354 6亿元, 占全市农业增加值的62.88%, 畜牧业生产已逐渐发展成为阜新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4.3林、渔业生产稳中有快。“十一五”初期阜新地区林业产值达到3.3亿元, 增加值1.8亿元;渔业产值达到2 524万元, 增加1 634万元。截至2009年, 低林业产值达到11.2亿元, 增加值6.1亿元;渔业产值达到5 317万元, 增加2 977万元。林、渔业生产呈现稳步快速发展态势 (2009年阜新市统计年鉴) 。

1.4.4 农业服务业发展迅速。

农业服务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对突破资源制约瓶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阜新市农业服务业发展迅速, 各种合作组织逐渐发展壮大, 服务门类趋于齐全, 走势强劲。2009年农业服务业产值达到2.8亿元, 同比增长67.99%;增加值达到1.8亿元, 同比增长126.71% (2010年阜新统计公报) 。

2“十一五”期间阜新市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生产效益偏低,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近年来, 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的出台, 特别是粮食直补和取消农业税等举措的实施,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保证粮食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在农民享受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的同时, 各种农资、饲料价格一路飚升, 加上原油价格的上涨和工资水平的提高, 使农机使用成本、农村畜力的租用价格也相应提高。农产品生产收益减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粮食直补和取消农业税费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对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2 基础设施薄弱, 农民依然“靠天吃饭”

阜新市的中低产田主要包括瘠薄培肥、干旱灌溉、障碍层次、渍涝排水、沙化耕地等类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在阜新市现有的耕地中, 中低产田面积占80%左右。因资金紧张, 全市中低产田改造步伐相对偏缓, 部分地块缺乏必要的农田基础水利设施, 造成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数量偏低, 影响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使农民尚未告别“靠天吃饭”的现状。

2.3 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务农劳动者素质不高,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亟待加强

当前, 阜新市农村务农劳动者素质普遍不高, 已成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制约因素, 不少农村相当数量的青壮劳力从务农转到其他行业, 务农劳力科技文化素质低, 年龄趋于老化, 接受新技术慢, 加上家庭经营条件的局限, 推广新技术也受到影响。

2.4 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作用的发挥有待加强

从全市的龙头企业发展状况看, 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仍偏弱, 带动农户规模不够、作用不强, 与目前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平均带动农户7.6万户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调查中还发现, 有些龙头企业经营规模较大, 但由于生产原料和基地建在省外, 对当地农民的直接带动作用不大。

3“十二五”期间阜新市农业经济运行的建议

3.1 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 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 施惠于农民。要把包括“直补”在内的各项补贴政策、减免农业税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运用好、操作好。让农民看到并得到种粮的实惠, 真正把中央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同时, 运用市场和经济的手段,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以增收促增产,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双重目标的实现。要加大财政向“三农”倾斜的力度, 真正实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2 面向市场, 依靠科技,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一是改善农产品品种结构, 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二是积极引导农业生产结构向优质高效发展, 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畜牧产品;三是农业生产科学布局, 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四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1]。

3.3 积极引导, 科技兴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要克服农村信息滞后的弊端, 加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 构建农业信息平台, 推广新技术、新产品, 增强农产品科技含量, 发展绿色农业[2]。

3.4 强化市场监管, 规范农产品和农资市场

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 坚决打击垄断市场、强买强卖、人为哄抬、压低物价的行为。要保证农资生产的煤、电、油等原料的供应, 进一步加大农资打假工作力度, 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用生产资料流入市场, 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维护农民的利益[3]。

3.5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增加产品附加值, 跳出农产品提价不增效的怪圈

要充分利用阜新市农产品资源和市场资源的优势,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重点抓好粮、猪、食用菌、特种养殖等产业链建设,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特别是加快鲁花、黑土地企业的综合加工生产基地建设。加大花生高产示范基地、规模基地、全程机器化基地、绿色有机产品基地建设力度, 同时抓好副产品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努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减少初级农产品出售的比例, 靠农产品本身价值量的提高来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

3.6 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运用国家的优惠政策,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疏通、维护沟渠, 提高农业的防涝抗旱能力,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5,6,7]。

参考文献

[1]高秀青.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收入增长较快——2004年开平区农业经济形势分析[J].唐山经济, 2005 (3) :23-24.

[2]田宝强.黑龙江农业经济形势分析[J].绿色中国:理论版, 2004 (7M) :35-37.

[3]方言.农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J].宏观经济管理, 2002 (1) :7-11.

[4]2002年自治区农业经济形势分析[J].决策通讯, 2002 (9) :23-26, 22.

[5]郑磊.“十二五”期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走向[J].大经贸, 2010 (4) :10.

[6]张新华.目前宏观经济运行走势与明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J].中国橡胶, 2010 (22) :14-17.

上一篇:温柔的伤感个性空间爱情句子下一篇:项目会议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