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报告(精选8篇)
一、铁门镇情况
铁门镇位于洛阳市西40公里,辖33个行政村,6.5万农业人口,耕地面积6.5万亩,属浅山区、丘陵区,是农业大镇。镇域内工业发达,交通便利,市属企业、县属企业及民营企业星落棋布,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道横贯东西,又是工业强镇。
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概况
铁门镇工业强镇,镇域经济发展,工业总产值直线上升,财政收入大幅度,而另一受地理位置、恶劣环境不利因素的,占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南岭北山,传统的小农意识禁锢着人们思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仅靠几亩薄地,艰难的维持着生计,农业成了制约铁门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摆脱农业、农村、农民的贫困面貌,带领富裕奔小康,已历届党委首要共识。走“工业强镇、产业富民”之道路,思想,如何地区的区位优势、自然优势、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让农民从传统的封建小农意识中解放,已发展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规划应运而生。南山以发展旱作农业为主,以铁磁路、铁盐路为经济发展带,两侧各500米种植朝天椒和烟叶,北山以养殖和林果种植为主,川区以蔬菜种植为主,种、养、加工为一体的农业、农业基地。
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铁门镇的农业产业发展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考察论证,镇决定在铁磁路、铁盐路经济种植带发展朝天椒种植500亩。万事开头难,朝天椒种植,镇成立了组织,党委书记、镇长抓,主抓副职专职抓,并抽调15名机关干部成立工作组深入南岭各村的农家院户、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问题,使自觉规划,让出土地种植朝天椒,对自觉自愿规划种植朝天椒的农户,在育苗、耕作、施肥、盖膜、栽植予以资金扶持,调动农民的种植性。对不愿规划,拒不种植朝天椒的,必要的干预措施。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辣椒种植了,然而市场销售不畅,按当时承诺的保护价全部收购。镇与外地客商,组织辣椒供需洽谈会,一年又一年,市场销售畅通了,椒农从中了实惠,思想观念了转变,在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的地位也,由的提倡、扶持、强行干预变成了现在的政策、扶持、区域种植、规模化经营,变主导为服务,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地位也变了,由的被动变,性空前高涨,种植面积,历经八年的艰辛,朝天椒种植从最初植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16000亩,种植区域由原来的.产业带周边的7个行政村,辐射二十二个行政村,朝天椒种植农户由原来的1200户发展到现在的6000余户,种植面积超千亩的村达10个。仅朝天辣椒总产值达6400万元,户均纯收入达5000元。
规范朝天椒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朝天椒种植产业。,铁门镇朝天椒种植协会在各级的下应运而生,辣椒生产规程、技术服务、市场营销有章可循。市场规律拉大产业链条,辣椒协会于4月在工商总局注册了“铁丰”牌商标,产业基地的,于6月成立辣椒农民专业合作社。4月,铁门镇种植的朝天椒相继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证书。5月,铁门镇镇被推荐为河南省名优辣椒镇。203月,铁门镇与洛阳农科所合作的“朝天椒引进无公害栽培技术与运用”项目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二奖。
叫响“铁丰牌”朝天椒品牌,实施品牌战略,种植协会在对外宣传的,规范产销渠道,杜绝无序经营和价格竞争,保护朝天椒品牌和质量。20县、镇投资250万元在铁门镇陈村村建成新安县辣椒专业交易市场,市场收购、市场销售、品牌包装,了椒农和客商的利益,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每到收获季节,辣椒收购红红火火,全国各地客商慕名而来,最多达120余家。更让人振奋的是,铁门镇朝天椒除内销外,由客商经厦门、贵州地远销日本、韩国。
辣椒产业的,还产业迅速发展。了一大批的以经销辣椒为业的本地经纪人,涌现出靠经销辣椒迅速致富的典型;辣椒收购、分级、包装环节,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就业;了餐饮、商业、运输产业的发展,椒农在生产利润的,分享到流通和加工环节的利润,以辣椒生产为龙头的产业链条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烟叶生产和蔬菜种植,也经历了朝天椒种植过程的同样经历,从不认可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引导到市场引导,种植规模。至20烟叶连片种植面积达50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6000亩,烟叶生产创产值175万元,蔬菜生产创产值320万元。
铁门镇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面积共计27000亩,占耕地面积的40%,而所的经济价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农业产业结构为农村经济注入了巨大活力,农民收入,新房、楼房盖起来了,三轮车、摩托车、小手扶几乎家家都有,生活,如今的农村几乎和城市没有差别,到处呈现出和谐、文明、向上新风尚。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产业政策、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拉大拉长产业链条,将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培植支柱产业和名牌农产品建设农业,建设龙头企业,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产品市场网络,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把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大市场相链接,使农民在生产环节利润的,分享到流通和加工环节利润,农业经济效益,农产品附加值,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向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现代化转变。1、底前朝天椒绿色食品申报工作;2、辣椒深加工项目论证工作,投资1000万元,20底建成辣椒深加工厂;3、新上蔬菜加工项目;4、辣椒市场功能,在原有市场功能的基础上,拉大市场框架,硬化市场8万㎡,建交易厅、棚及仓库9000㎡,购置辣椒检测及化验设备一套,并市场配套设施1000㎡。
五、铁门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几点做法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到2010年10月底止,我县经过多年的扎实努力工作,全县共发展了23家上规模的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分别为以粮食加工为主的兴国县绿宝米业有限公司,以脐橙、山茶油种植贮藏加工为主的兴国将军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矿泉水、鱼丝、灰鹅、红薯干等饮料和食品加工为主的江西国兴集团百丈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山茶油种植加工为主的江西山村油脂食品有限公司,以生猪加工为主的兴国县斌杰食品有限公司。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分别为以粮食加工为主的兴国宏祥米业和兴国金牛米业有限公司,以种植加工山茶油为主的兴国县红土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兴国县赣兴油茶发展有限公司,以脐橙种植生产、加工贮藏为主的兴国蒙山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兴国县瑞兴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饲养生猪为主的赣州市博诚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矿泉水、鱼丝、灰鹅、红薯干等饮料和食品加工为主的兴国县小而大食品有限公司。还有兴国五丰米业有限公司、南方花卉有限公司、兴国惠丰米业有限公司、兴国华泰食品有限公司、兴国赣兴种业有限公司、兴国龙兴种猪养殖场、兴国县来溪牧业有限公司、兴国景林果业有限公司、兴国均福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兴国华和养殖场等10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都属于加工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注册资金兴国绿宝米业和国兴百丈泉公司为500万元,山村油茶1000万元,将军果业1600万元,斌杰食品2688万元。年销售收入高的在1.49亿元以上,低的也在6800万元以上。8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中,有4家属于生产型龙头企业,4家属于加工流通型企业,注册资金少的150万元,多的达500万元。年销售收入高的3692万元,低的也在1664万元以上。2009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销售收入10.9亿元,2010年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2.1亿元。
二、壮大主导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主要涉及粮食、生猪、果业、山茶油、灰鹅、水产等六大领域。在县委、县政府多年来的重视支持下,六大领域主导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少到多、从精到优,各产业发展呈现喜人局面。具体表现为:一是粮食生产向标准化迈进。全县共种植水稻33万亩,在全县25个乡镇都建立了绿色优质稻生产基地。2009年,我县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经农业部绿办验收,被评为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万亩。二是生猪生产不断壮大。全县确定了高兴、埠头、龙口、潋江、永丰、古龙岗、江背、城岗、良村、社富等十个乡镇为生猪生产重点乡镇。目前有年出栏3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20个,5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12个,10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6个,10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1个,年繁育仔猪2万头以上养殖场1个。2009年,全县生猪出栏48.5万头,今年预计可达到60万头以上。三是果业发展快速高效。到今年10月底,全县共种植脐橙8.5万亩,甜橙3.5万亩,精心打造了埠头和崇贤二个万亩脐橙基地。四是油茶开发规模空前。油茶种植是我县的传统主导产业,全县打造了以均村、茶园、永丰、枫边、南坑、崇贤、江背、樟木、古龙岗等乡镇为主的油茶发展重点乡镇,种植面积达35万亩。通过发展油茶产业,全县先后兴办了山村油茶、浙赣油茶、百丈泉油茶、将军红红天下油茶等油茶加工企业四家。五是灰鹅水产业日益增长。灰鹅、红鲤鱼、草鱼是我县农民多年来庭院经济的主要项目之一,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全县年饲养灰鹅420多万羽,饲养红鲤鱼、草鱼水面共12万亩。另外,我县茶园、均村、江背、城岗等乡镇还种植红薯11万亩,全县饲养肉兔150万只。在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方面,推广种植了丰优丝苗、天优998等优质品种。在新技术应用上实行了肥-稻-稻、肥-稻、油-稻种植模式;大量施用腐熟人粪尿,猪牛栏粪,沼肥、杂草肥、火土灰等有机肥,严禁滥用化肥,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油茶生产则依托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进行油茶树苗培育。果业生产,全县果业基地全面实行了科学管理。在提高基地果品品质上,推行了使用生物肥和生物农药等有机化肥的管理措施。将军红果业和蒙山果业从2007年至2010年连续通过了脐橙产品有机认证。生猪生产引进了国内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生猪生产的产出效益。
三、做大企业规模,促成农产品加工转化
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总值、销售收入、生产规模、生产基地、厂房建设、生产工人等都日益发展壮大。特别是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工能力、附加值等方面年年都有扩展。在调研中,我们发现13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目前仍在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项目建设。将军红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完成万吨脐橙气调保鲜库建设的同时,今年又投资6000万元在县红门工业园区内兴建厂房13500平方米,建设年产山茶油3000吨的茶油冷榨、精炼生产加工线一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带动农户10000户以上。兴国绿宝米业有限公司已完成县红门工业园生产厂房建设,日可加工大米300吨;此外,拟新建年产10万吨精制大米的生产线并于基地开发三期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江西国兴集团百丈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年加工红薯、鱼丝、灰鹅等系列肉制品7038吨,由于公司处在县城中心地带,不能较好地扩大生产规模,公司已通过退城进园项目可行性分析,确定在县红门工业园购地200亩,建设兴国鱼丝生产线一条、红薯干生产线三条、肉制品生产线二条、罐头生产线二条,打造现代化的食品加工基地。江西山村油脂食品有限公司日可处理原料30吨,年生产有机油茶1000吨、脱脂山茶油1000吨、各种数茶粕0.85吨;目前又正在实施山茶油精炼喷雾与现代质谱分析技术研究成果示范应用及第二代高产油茶基地与机械化耕作示范项目。兴国斌杰食品有限公司年可加工生猪5.3万头,加工成品火腿20万只;同时公司已在县红门工业园区购地150亩,建设厂房1.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加工生猪100万头,加工火腿400万只。另外,市级龙头企业宏祥米业、金牛米业年加工大米在50万吨以上,小而大食品有限公司年深加工灰鹅、红薯、草鱼等农副产品也在5000吨以上。
四、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
随着我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各龙头企业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为企业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几年来,我县农业龙头企业在集群竞争力的提升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兴国绿宝米业狠抓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大力投入资金进行生产设备改造,主营产品“将军绿宝”“孔雀晋宝”牌大米,先后获得“江西省放心粮油”、“绿色食品”和“江西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新建面粉及米粉深加工生产线的项目论证工作,论证通过后,将投入5500万元进行面粉及米粉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江西山村油脂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强势品牌策略,在行业内率先获得全国首批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以及通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2009年2月被赣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金融信用企业”称号,先后斩获“江西省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中国放心粮油”、“江西省著名商标”、“江西名牌产品”、“江西名牌农产品”等荣誉,产品远销国内外各大、中城市。江西国兴集团百丈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不断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每年都拿出销售收入的2%作为研发经费,开发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并不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品牌建设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2008年,百丈泉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称号,公司的多个主导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下一步,该公司计划把公司和产品打造成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国家驰名商标。将军红果业有限公司在取得了“有机脐橙”和“全省优秀农业龙头企业”称号的同时,公司与科研单位共同研发,将农户手中难以销售的脐橙次果进行产品深加工,生产、酿造适应中、老年人饮用的脐橙保健酒,该项目正处于可行性分析和市场发展远景分析之中。兴国斌杰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4亿元,在红门工业园建成万吨级猪肉冷链物流技改项目,年可屠宰生猪100万头,猪肉用于生产冷鲜肉、宗苏火腿及宗苏加纯肉肠。兴国小而大食品有限公司、兴国宏祥米业、赣州市博诚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兴国蒙山果业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也在不断加大企业品牌战略建设,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统计,全县各农业龙头企业每年投入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的资金在350万元以上。
五、推行灵活经营模式,保障企业与农户利益的相互联结
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历经几年的建设,各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形成“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合同制和合作制为主要利益联结方式,各农业龙头企业纷纷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合作合同,发展基地化种植。全县还先后发展各种、养、加专业合作社81家,同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增强利益联接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县农业产业化办积极牵线搭桥,推动龙头企业和农户实行订单种植,这样既减轻了农民种植的盲目性,降低了市场风险,又通过加价回收增加了农民收入。全县订单农业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每年新增农民收入近亿元。公司有了稳定的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这也使基地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全县农业产业化订单的履约率达到80%以上。据统计,全县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社带动农户6.07万户,直接带动农户5.5万户,通过专业合作社带动与直接带动农户总数占全县农户总数的80%以上。2009年公司所带动的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人均增收1530元,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人均增收1230元。
六、制定优惠政策,做大做强农业产业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我县坚持把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工作,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平台。通过举办农业产业化协会年会等形式,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定期交流制度,拓展政府和企业的交流渠道,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依据。此外,还先后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兴国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考核办法》等推进措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龙头企业调研帮扶,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企业问题多次举办现场会当场研究解决。
二是搭建银行与企业合作的平台。积极协调农发行、农信社、农行等金融部门,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仅在2009年银企座谈会上就为龙头企业争取到贷款1.1亿元。同时县里对省、市、县级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进行奖补。2009年,共计奖补各农业龙头企业150余万元。
三是搭建培训服务平台。县里经常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举办厂长经理培训班,提升企业家的综合素质,以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企业经营制度的建立。
四是搭建内外合作交流平台。积极举办或创办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农产品交易会等,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绿宝米业、将军果业、山村油茶、斌杰食品、百丈泉饮料等企业为龙头的粮食、果业、油类、畜产品等四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主导产业集群,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关于下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工作的思考
1、抓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政府的大力扶持是关键。为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制定更加严格的工作措施,实行更加科学的考核机制,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搭建好政府扶持农业产业企业的平台。
2、抓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没有农业产业企业的做大做强;没有发展,也实现不了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我县的脐橙、油茶、生猪、果业、优质水稻、花卉等主导产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继续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市场,能带动农户的农业产业企业,全面壮大全县农村经济。
3、抓流转。土地流转一直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以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平台,通过定时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流出土地,以解决农业产业发展土地不足的问题。
4、抓品牌。品牌是生产力,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做大了品牌,就等于做大了市场。针对县内粮食、饮料、脐橙、油茶等农业企业产品,我们将大力组织各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著名商标和省级、国家级农产品品牌,以提升全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5、抓推介。有了好的产品,必须有全面的宣传,让市场了解产品,让用户知道产品。结合县内各农业产品,县里将统一整合。一是建立农业产业集群互联网,将县内农产品全部上网介绍,做到既介绍产品,又在网上销售产品;二是利用电视、报纸、会议等渠道广泛宣传农产品;三是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及绿色农产品博览会,在参展中推介产品。
一、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与发展成效
(一)发展基本情况。
1.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截至2013年11月,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8.6万多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万个,比2013年初增加1.2万个,比2007年的1086个增长64倍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1.5万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02家。同一品种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567户,畜牧养殖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大户1025户。
2.带动能力逐步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引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实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等方面,显示出强劲活力。初步统计,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达348万户,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耕地面积2772万亩。
3.合作形式日益多样。出现了“合作社+社员”、“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组织模式,以及土地股份合作、联合社、资金互助合作、加工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涉农服务更为专业,利益链接更为紧密。
4.生产经营及服务范围稳步拓宽。生产经营范围逐步向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生产经营发展,逐步向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耕种、统一开展病虫害防治、测土、施肥等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烘干、统一储存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正在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运行机制不断规范。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内部管理制度,部分农民合作组织提留了公积金、公益金,并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和社员的出资额进行了二次分配。
(二)成效初步显现。
1.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追求经济效益,能够克服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兼业化弊病,集中精力专职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主动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尽可能地提高单位投入产出率。据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材料反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集成应用各种农业科学技术及加强管理,每亩土地比分散经营农户提高单产10%以上。商水县天华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4000多亩,2013年小麦平均单产1030斤,比周边农户高200斤左右。
2.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通过批量购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实行统一耕种、统一植保、统一管理、统一收获,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初步统计,生产资料批量购进使平均生产成本降低15%左右。如商水县天华种植合作社经营流转土地4000亩,托管土地6800亩,通过统一购置生产资料,每亩降低生产成本90元。
3.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和托管土地,能够使一家一户的分散田块变成大田,再通过平整治理,消除田埂,整合废弃沟渠塘,充分利用边角荒地,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信阳市在土地流转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后,开展了大规模土地整理,增加耕地9.4万亩。固始县广德农业高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320亩,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320亩。商水县天华种植合作社对托管的6800亩土地进行整理,增加耕地80亩。
4.促进了农产品质量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品牌,能够引进和改良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使用高效低毒或无毒农药和有机肥,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可追溯的放心农产品,另一方面实现更高的销售价格。罗山县460户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9.6万亩,拥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86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3家。
5.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流转土地,使大批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或进城务工,或在流转出的土地上从事种植业管理,增加了收入。据调查统计,一个4—5口人的农户,将土地流转后外出打工,每年除获得土地租金及惠农补贴收入6000元外,还可获得打工收入4万余元,比单纯从事农业生产年均增加收入3万多元。商城县河风桥乡农民彭单巨兄弟二人土地流转前每家每年纯收入1.3万元,2009年将其8亩承包地流转出去后外出务工,一年获得劳务收入6万元。
6.增加了农业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筹措资金兴建田间道路、整修水利工程、办电改水、购置农业机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及土地产出率。浚县东长村的种粮大户李彦飞流转土地1100亩,先后投入资金50万元购置节能喷灌设备3套,联合收割机1台,拖拉机4台,打深井4眼,种植小麦和经济作物年纯收益达50万元。
7.提高了农业的市场化程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开展产销对接,有效地解决了农业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据河南省农业厅调查,种粮大户经营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25%以上。商水县天华种植合作社2011年与省农科院等四大种子公司签订了优质小麦等繁育计划,仅此一项每亩增加收益100多元。罗山县蔬菜种植大户李正玉流转土地3500亩生产的蔬菜,在郑州超市供不应求,还直接销往北京、上海、成都等地。
8.强化了工业化城镇化人力资源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流转土地,使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为二三产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我省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得以继续发挥,延续“人口红利”,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二、当前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流转滞后。
1.思想观念有待转变。一方面,个别乡村干部思想保守,怕触及家庭联产承包制、侵犯农民权益,不愿推进土地流转。另一方面,有的县乡基层干部存在急躁情绪,急于发展规模化经营,甚至采取行政手段强迫农民流转土地,侵犯农民权益,伤害农民感情,削弱了农民自愿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2.农民后顾之忧有待解除。主要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健全。由于教育文化水平低和非农就业技能缺乏,大多数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不稳定,又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失业保险,年老后的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低,不少农民担心将土地流转后,生活、养老等长远生计问题得不到保障,因此存在“恋土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土地流转。
3.土地流转的规范性有待提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程序不规范、合同条款不完备的情况较为常见,甚至有些地方农户间的土地流转存在口头协议现象。
4.支撑土地流转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够完备。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制缺乏完备的法律依据,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流转土地不敢有太多投入,制约了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有些市县尽管出台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的政策,但是没有经必要的确认登记,缺乏充分有力的凭据,阻碍了政策效能的发挥。
5.土地流转平台不够健全。由于土地确权工作刚刚起步,土地流转平台尚未普遍建立,土地流转及监管机制不够完备,影响了土地流转进程。
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必要的建设用地。目前,非本集体所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无法合法使用集体土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致使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晒场、烘干、仓储等环节缺少用地指标。
(二)融资瓶颈亟待打破。
1.涉农融资门槛过高。国家相关部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工具、贷款担保和抵(质)押方式等政策规定尚不够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完全达到金融机构的担保、授信标准,在融资方面普遍面临贷款困难、手续繁杂、隐性费用高等问题。
2.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责任有待加强。2013年我们开展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新试点,经过实地核查,拟对全省125家规模大、管理好的合作社进行贷款贴息补助,但是没有一家获得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贷款。
(三)内部管理有待加强。
1.运行不规范。许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没有在主管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经营者对本组织的运行宗旨、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等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考虑,管理者与会员之间的权责没有明确的界定。
2.组织松散。在组织管理上,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拟定了章程,成立了理事会等组织机构,但章程制定不规范,机构形同虚设。
3.财务管理不严格。多数农民合作社没有制定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成员内部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二次分配机制普遍没有建立。普通会员只是缴纳少量会费,投资入股的积极性不高,基本上享受不到股金分红。
4.专业人才匮乏。尤其是缺乏专业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人才,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四)财政支持政策有待健全。
1.支持政策有待系统化。现有的财税支持政策分散在不同的政策法规及规章制度中,处于碎片化状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土地流转,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农业物资技术装备、引进优良品种、应用先进适用农业生产技术、参加农业保险、进行加工运销、建设仓储物流设施、技术和业务培训等各个方面,没有专门适用的财政支持政策。
2.个别涉农补助项目福利化。农资综合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存在与出台初衷目标背道而驰的问题,没有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这一方面使流出土地农民不用种粮即可获得各项补贴,而流入土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却得不到补贴,既削弱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支持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土地流转。
1.开展土地确权。支持土地、农业、林业等部门开展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发证工作,从法律上使农民真正享有承包土地灵活的经营权,借以行使对土地的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收益等权利。
2.建设土地流转服务与监管平台。支持县乡政府及其农业部门在搞好土地流转宏观规划的基础上,搭建土地流转的服务与监管平台,为农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提供全程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提供合同、法律、竞价、风险保障、仲裁调处等服务,畅通农村土地供求信息渠道,确保土地流转依法、自愿、有偿、规范运行。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城乡统一的包括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解除农民把土地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的后顾之忧。
(二)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建立财政支农项目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机制。一是对种植业生产经营主体,要优先将其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千亿斤粮食工程资金、农业结构调整资金等的支持范围。优先让符合条件的合作组织参与实施那些有组织、规模化、成片推进的项目。二是对养殖业生产经营主体,要优先将其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奶业工程资金、“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等的支持范围。三是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要优先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中一件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全区上下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东区果树、南区设施蔬菜、北区设施养殖为主的三大产业集聚区,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呈现出了大规模、高效益、高层次的发展态势。
一、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根据市场需求、基础条件和比较效益原则,及时转变产业发展重点,把果品产业作为区域优势产业,瓜菜产业作为全区有灌溉条件地区的绿色高效产业,草畜产业作为基础产业,把小杂粮、马铃薯、黄花菜种植等作为局部地方特色产业,做大规模,夯实基地,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经济片带。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显出新成效。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2012年至2014年底,全区粮经饲种植比例由60.5:35.5:1调整到58.4:36.5:5.4,农业增加值由10.88亿元增加到11.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443元提高到6799元。
二是优势产业开发迈出新步伐。(1)苹果产业:坚持整村、整乡、整区域推进,大力培育苹果支柱产业。截止2014年底,全区已建成千亩连片示范园22个、专业村25个,基本实现了什社、温泉、显胜整乡推进,全区苹果面积达到21.6万亩(盛果园8.6万亩,幼园13.0万亩),其中2013年以来新栽果树面积1.2万亩,年生产各类果品11.4万吨(其中苹果10.74万吨,杏子0.23万吨,其他0.43 万吨)实现果品总产值3.4亿元,农民人均苹果产业收入达1120元。(2)瓜菜产业:在继续扩大蒲河川区、什社武川和城郊3个千亩设施蔬菜基地规模的基础上,2010年,聘请山东寿光蔬菜专家驻地常年担任技术指导,启动了肖金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融资、统一物资采购、统一质量标准的“五个统一”要求,共流转土地6300亩,建成日光温室800座,竹架大棚500座,育苗160万株。目前全部承包到户投入生产,种植各类蔬菜12种,在全市范围内销售蔬菜2000万公斤以上;二期工程在肖金米王、贺咀、芮岭、李城、张庄、肖金等7个村整体流转土地5000亩,新建日光温室1000座,竹架大棚600座。二期工程末整体日光温室达到1800座,竹架大棚达到1100座,整体生产各类蔬菜30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以上。截止2014年底,全区建成日光温室4253座、钢架大棚7628座,年种植各类瓜菜18.56万亩,瓜菜总产量达15.15万吨,实现总产值约3.94亿元,农民人均瓜菜收入达960元。(3)草畜产业:累计留存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15.31万亩,年完成玉米秸秆青 贮10.5万吨。依托江苏雨润集团年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冷鲜肉项目,建成3万头标准化养猪小区2个、万头以上标准化养猪小区7个、千头规模养猪场20个,发展规模养殖户3280户,全区生猪饲养量达19.8万头;紧抓老促会绒山羊产业化扶贫开发试点项目的实施,新建千只羊集中养殖场4个,投放羊只1500只;建成肉(奶)牛冻配改良站(点)5个,全区冻配改良肉(奶)牛达1.23万头,肉、蛋、奶总产量达0.82万吨,年畜牧业总产值达1.51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548元。全膜玉米,坚持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作为抗旱、保粮、增收的关键举措来抓,连续5年年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5万亩以上,平均亩产达600.5公斤,增产率达20%。
三是龙头企业发展有新气象。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措施,以肉类、果品、蔬菜及特色农作物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迅猛发展,全区共有龙头企业67户,以陇东农产品集团公司、庆发绿色食品公司、华兴土特产公司为代表的籽仁加工企业8户,年加工量突破4万吨,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以北地红调味食品公司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企业13户,年加工蔬菜9000吨,出口创汇1675万美元;以唯尔康食品公司、白天鹅面粉厂为代表的粮油加工业14户,年加工小麦及油料40万吨;以鑫龙肉类食品公司、紫馨春肉食品公司为主的肉食品加工企业7户,年加工肉类食品5538吨。以庆阳市春园果蔬仓贮有限责任公司、庆阳津林农贸有限公司、金鑫源果品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果品冷藏保鲜企 业7户,年冷藏保鲜果品能力达33000吨。目前,全区共有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户,市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户。
四是中介服务组织实现新突破。通过政策驱动、龙头带动、企业联动、项目拉动等措施,使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目前,注册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223个,会员数8235人,入社资金达18亿元,其中:种植业65个,果品32个,养殖78个,农机农资25个,其它类23个,带动农户18941户,年提供种养加销信息754条,销售农产品5521万公斤,购销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137.6万公斤。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信息咨询、农资供应等服务,初步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的有机结合,发挥了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引领基地建设、支撑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合作社的辐射带动,2014年底全区发展订单农业万笔以上,许多大型企业已经形成“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的经营模式。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示范引导。围绕畜、果、菜三大产业开发,建办园区,示范引导,建成1000亩的旱作农业综合示范园区1处、畜牧养殖小区21处、果品示范园10处,初步建成以董志村为核心的城郊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和以三个川区为主的千亩设施蔬菜基地3处,发展畜牧专业村17个、果品专业村23个、瓜菜专业村14个,占全区总村数的54%。温泉何坳、什社塔头村均属全区果树栽植大村,果园面积分别占全村总土地面积的80%和68%以上,其中何坳耕地面积4926亩,果园面积3926亩,果农户均收入达3万元,如:王喜金、何鸿录等21户果农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董志村、司官寨村依托城郊优势,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生产,今年计划新建日光温室200座,塑料大棚1500座,改造旧棚1000座。目前已新建日光温室80座,塑料大棚1500座,育苗1.6万平方米,预计年末仅设施蔬菜一项,就可为菜农户均带来直接收入6000元。
二是政策推动。在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开发上,区财政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果树栽植,对达到户均非果园面积低于0.2亩的果树专业村,按照新栽面积和质量,每亩每年补助100元,连补3年;对规模连片流转土地100亩以上新建的标准示范园,按照新栽面积和质量,每亩每年补助100元,连补3年。蔬菜生产,凡新建日光温室50座以上每座补助1万元,钢架大棚20座以上每座补助1000元。草畜开发,对种草100亩以上的农户,免费提供优质籽种;新建3万头标准化养猪小区每幢猪舍补助2.5万元,万头标准化养猪小区每幢猪舍补助2万元。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区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以上,全部用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推广,为做大、做强、做好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龙头带动。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建办龙头,壮大基地,逐步引导农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依托江苏雨润年200万头生猪屠宰冷鲜肉加工、30万吨饲料加工和5万头种猪繁育基地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百万头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建 设,积极鼓励、引导广大农户发展养猪产业,实现了“产加销”的有机结合。北地红调味食品公司在显胜、肖金等乡镇积极扶持引导农户种植辣椒,由公司供籽种、供肥料,区、乡两级政府投地膜、抓育苗,每年和农户签订定单3000亩,带动农民亩均收入1600元以上。目前,全区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7户,年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
四是项目拉动。紧抓国家、省、市支持农业发展的畜牧养殖小区、生猪繁育基地、设施蔬菜生产、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综合开发、旱作农业、节水灌溉等项目,整合资金,重点扶持,整体推进。如:彭原乡鄢旗坳在前几年猪价持续走低的市场波动面前,村民积极“学技术、创品牌、重信息”,依靠项目资金,及时组建了恒发养殖协会,养殖户们与正大等五六家饲料生产企业积极合作,定期请专家授课,技术指导,使该村的生猪被认定为省级“绿色产品”,直接进入双汇火腿等加工企业。在该协会的带动下,全村畜存栏达到5000头,百头以上养殖大户发展到122户,百头以下养殖大户已达到80余户,养殖业创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养殖户人均收入3000余元。
五是科技促动。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全区先后10多次组织区、乡、村三级干部、技术人员和部分群众代表赴山东寿光等农业产业发达的地区学经验、学做法;聘请山东蔬菜专家驻地常年担任技术指导,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依托阳光工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每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00期,培训农民3 万人(次)以上,发放科技资料7万份以上,使广大种养农户及时了解和掌握了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围绕支柱产业开发,每年下派科技特派员100多人,积极示范和推广标准化节能增效配套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并驻村入户,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扶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逐步健全了跟踪服务、现场指导的长效机制。
三、困难和问题
通过全区上下不懈努力,西峰区在农业特色产业培育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灾害较多。西峰区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基础条件差,农业生产受气候、气象条件制约较大。年均降雨量为400至600毫米左右,干旱少雨,且多次遭受严重旱灾、冻灾及雹灾等自然灾害,农业发展的不可预见性因素增多。
二是层次较低。农业生产尚未摆脱小农生产方式,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和产品研发的技术含量低,产业规模不够大,大部分农产品仍是初级产品,没有打造出知名品牌,市场占有量小。
三是规模较小。果、菜、畜三大支柱产业虽基本培育形成,但由于受立地条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约,难以形成成千上万亩的特色产业园区,直接影响到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全区 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仅有67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够明显。
四是风险较大。近年来,农产品价格起伏波动趋于频繁,化肥、农药、种子、饲料等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滑,加之受病虫害、疫病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
五是资金较缺。全区财政多年来一直为“吃饭财政”,用于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财力同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发展农业产业主要依靠农民自筹和上级专项资金扶持,因此,资金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农业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是兴产业,强基地。继续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调整农业结构,迅速扩大果品、瓜菜、草畜产业基地规模。果业生产,坚持全区塬面栽植苹果的布局思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倾力打造南、北、东三个万亩区域片带,今后每年新栽苹果5万亩,果树面积达到30万亩,使三片各聚拢成为全区苹果主产基地,所涉及乡镇60%土地面积栽植苹果。到2016年挂果面积达到10万亩,农民人均苹果产业收入达到1500元。瓜菜生产,围绕城郊优势,在基地建设上,建成董志、后官寨2个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在什社武川、吴川,肖金纸坊,显胜蒲河规划建设5000亩设施蔬菜基地。到2016年,全区瓜菜种植面积保持在15万亩以上,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2万亩,建成瓜菜生产专业村24个,农民人均瓜菜 产业收入达到1000元。草畜养殖,全力实施“3333草畜产业工程” 即完成3个10万亩(头、只)草畜产业种养任务,优质饲草留存面积10万亩,年饲养肉(奶)牛10万头,存栏商品型肉绒羊10万只;发展养殖专业村30个;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30个;建设养殖小区(或大中型规模养殖场)30处,全区养殖小区农户达到1000户,完成3种草畜产品的无公害产地认定,70%以上的草畜产品实现商品化,规模养殖户人均养殖业纯收入3000元。
二是抓项目,增后劲。以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开发和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谋划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对农牧业发展起长远带动作用的项目。重点抓好“一池三改”沼气建设、良种场建设、庆阳鑫龙肉类加工公司50万只肉绒羊屠宰分割加工生产线改扩建、陇东农副产品集团公司年产1.5万吨优质油葵生产线改扩建等23个项目。通过积极推广农业生物、无公害生产、农产品加工、综合配套养殖等先进适用技术,实现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三是扶龙头,活市场。切实落实农业切块扶持资金,用于龙头企业新技术的引进和中介组织机构的完善;协调银企信贷关系,着力解决企业周转资金;进一步完善“订单农业”的约束机制和中介组织的运作机制,保障企业、农户、中介组织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注重龙头企业品牌的打造、质量的提升。瞄准农产品出口的终端市场,大力扶持庆发公司、陇东农产品集团公司 等发展前景好的“农”头企业,切实提高农产品品牌效应。采取政府补贴、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规范鼎峰有机食品公司的生产运营,加快推进上市步伐,进一步壮大绿色农产品加工出口创汇基地实力。
四是抓培训,促服务。充分利用各级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网络,对村干部、种养殖专业户、农村经纪人等骨干农民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组建省、市、区级科技特派员团队5个,每年选派20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一线服务。联合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积极探索农村科技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使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成为科研开发、成果推广、科普宣传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为大力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县人大工作的安排,农工委在常委会副主任王三毛的带领下,近期先后深入县农办、冈上、向塘、三江等部门和乡镇,就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和成效
近年来,我县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农业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向“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经营组织发展,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1、龙头企业不断扩大。2007年全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5家,2008年达70家,2009年达94家,占全市的39.3%,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9家,市级72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117亿元,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实现税收2.1亿元,带动27.3万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2、农产品基地得到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是龙头企业联系广大农民的主要纽带。近几年,政府每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左右,扶持龙头企业在“两带”建设农产品基地,基本形成了粮食、生猪两个主导产业和家禽、特种水产、蔬菜、花卉苗木四个特色产业的格局。至2009年底,已形成2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基地25家,20棚以上的规模养殖基地35家,全县生猪饲养达181.3万头,家禽饲养达3686.6万羽,水产品起水量12.02万吨,蔬菜种植26.2万亩,产量69万吨,苗木2万亩。
3、农业服务组织健康发展。每年投入资金80万元,引导扶持农业服务组织成长,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的有序流通。至2009年底,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00多家,其中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7家,组建了生猪、蔬菜、水产、粮油等协会6家,各类中介组织30多个,培育各类农产品经纪人2000多人。
4、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培育和发展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9个,国家绿色(有机)食品品牌24个,产品168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42个,注册商标124件,拥有“汇仁”、“皇禽”2个驰名商标和“国鸿”、“昌碧”、“稻香园”、“九木堂”等9个著名商标,绿色品牌和商标数量均为全省县(区)之首。
5、“一村一品”、“一乡(镇)一品”基本形成。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挖掘各乡(镇)、村的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镇)
1一品”,如冈上万舍的蔬菜和东潭的蛋鸭、三江村的蔬菜、蒋巷的粮食、黄马的茶叶和花卉苗木、塔城的水产、向塘的蔬菜等。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部分企业质量不高,行业分布不均匀。我县龙头企业总体水平还不高,生产规模偏小,大多为初级加工,缺乏精、深加工能力,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和带动能力较弱。如蔬菜传统方式种植偏多,像采用塔城青岚无土栽培、武阳鑫和源蔬菜基地生物物理杀虫等新技术种植的较少。而且,企业所属行业分布不平衡,多数集中在粮食加工、生猪养殖和禽蛋加工领域,不利于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全面发展。
2、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瓶颈制约发展。我县龙头企业大多正处在发展扩张阶段,资金需求缺口较大。但多数企业用地为租赁土地或农业用地,不具备担保和抵押功能,企业融资较为困难,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3、企业土地流转不易,规模扩张空间狭窄。传统自给自足的种养模式导致农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现在受国家30年土地承包期限政策的限制,企业不能长期租用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投入热情,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难以发挥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4、市场营销路子不广,销售渠道不稳定。农业生产容易受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农业市场经济的风险又较大,而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能力还不强,规避风险能力较弱,亟需增强防范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5、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影响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受资金投入影响,全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还较为滞后,主要包括农田水利设施较为薄弱,道路交通不够发达,电力线路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要,防灾抗灾能力不够强。
6、面源污染不容乐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形势较为严峻。大规模的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粪便和废水,未经过无害化处理就直接排放,极易造成空气和地下水污染,附近人居环境也受到直接影响。如八一乡涂埠村生猪养殖导致环境恶化,甚至出现“猪赶人走”现象;冈上镇孵化厂孵完蛋后的蛋壳直接丢弃和放养蛋鸭,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择优选择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重点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产品深度加工开发和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逐步实现
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面增强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2、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转变思路,创新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走多渠道、多形式融资道路,着力发掘民间资本,同时加大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和技术改造等中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3、进一步鼓励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除了企业应该支付给农户的土地流转费,建议再由政府拿出一定财政资金补贴给农户,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大力鼓励规模成片地流转土地。
4、进一步培育农产品经纪人。加大知识技能专业培训,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农产品营销队伍。积极为农产品搭建流通平台,开辟市场销售渠道,为经纪人提供优质服务,努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促进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5、进一步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可随财力的增长而逐年增加,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加快改善基地农田、水利、电力线路等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农业企业招商引资方面,要认真考察,避免出现钻国家政策漏洞的现象,尽可能地多扶持本地企业。
6、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过程中,要做到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注重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养殖的良性循环。对一些地方规模化生猪养殖造成周围环境和地下水污染的问题,要加强治理,大力推广伟瑞菜养殖有限公司的沼气发电、污水循环沉淀后排放及八一乡涂埠村养猪专业合作社的生物发酵厂(零排放)的养殖新技术,防止面源污染,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11-7-26
信息来源:云南省丽江市
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丽江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实际,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丽江市农业概况
丽江市土地面积21219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92.3%,辖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一区四县,共63个乡镇、办事处,450个居(村)委会,5121个居(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1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6万人,占86%,22个少数民族,人口66.1万人,占58%;据统计部门统计,2005年末,我市常用耕地面积为140.18万亩,农作物总播面积为229.95万亩,粮食总产40.14万吨,农业总产值22.9万元(当年价),其中畜牧业产值8.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3元。
丽江市区位优势较好,环境无污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最高海拔5596米,最低海拔1015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物资源富足多样,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采取的思路及措施
近年来,市委、政府坚持走“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依托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2006年初,我市提出推进“六个一工程”,狠抓“八项措施”的农业发展思路,更有力的促进了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一)产业发展采用新模式
根据丽江实际,通过采用各种类型与组织模式推动农特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四位一体型的“企业产业联合会+大户+农民”的形式;通过培育专业市场带动发展的形式;以特色产业带动的“公司+特色产业+农户”的形式;以农业园区带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农户”形式。
(二)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力度,提高产业化经营科技水平
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兴办各类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加快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调动各部门科技人员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积极性,吸引年轻的农业科技人才投入科技兴农事业。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切实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培养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通过不同的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学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三)积极发展和完善新型的利益联结机制,维护好农民利益
通过行政的手段,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分配制度,维护好各个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提高丽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名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具体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着力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五)建设“六个一工程”
1、认定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其中1户为国家级龙头企业,7户为省级龙头企业,且均享有产品外贸经营进出口权,30户为市级龙头企业,都给予了相应的扶持。全市38个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提供就业人数达4000多人,能带动农户20多万户。
2、建设一批市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2006年末,全市共有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80万亩,其中主要有冬早蔬菜5万亩左右、加工型马铃薯6万亩、优质米基地10万亩、杂豆芸豆10万亩,油菜7万多亩。
3、发展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约170个,会员达12700人,切实提高了我市农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4、树立一批农村能人和科技带头人:全市共有农村能人34人,科技带头人25人,他们通过科技服务、大办特色示范样板、创办农产品基地等,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5、创建一批丽江农产品品牌:全市共注册商标的农产品共有37家37个产品,农产品发展呈现出品类齐全、快速发展的趋势。
6、培育一批种养殖业大户:2006年我市种养殖业大户已发展到797户(其中种植业大户333户,养殖业大户464户),种植作物涉及到粮食、蔬菜、林果、花卉、药材、烤烟等各类粮食、经济作物,大户种植面积达5万亩左右,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规范管理的水平,促进了单产的提高,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六)狠抓了“八项措施”
1、推广经验促增收:近年来,经过开拓性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一些典型经验:如玉龙县的“鲁甸经验”,期纳镇满官村“党建带村建,村建带民建”、“支部+协会”、“企业带动转移劳动力”的经验,在在全市各地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
2、宣传惠农政策促增收:通过及时贯彻减免农业税、下发粮食直补资金、实行购机补贴等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
3、调整结构促增收:在稳定粮食总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围绕龙头企业的原料需求,从早、巧、晚、特四个方面来调整结构,打时间差、节令差,打特色品牌,集中精力抓好优质稻、烤烟、青梅、甘蔗、畜牧业、冬早蔬菜、魔芋等重点产业,积极培育红花、特色中药材、朝鲜蓟、花卉等新兴产业,因地制宜,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子,使农业产业发展做到突出重点,各具特色,适度规模发展,充分发挥了各地的区域优势,使农业生产的优势产品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以实现区域产业的产业效益、基地建设的规模效益、特色作物的特色效益。
4、科技服务促增收:大力推广了农业新技术和优质高产新品种。
5、围绕市场促增效。
6、劳务经济促增收。
7、加工增值促增收。
8、防疫减灾保增收。
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政府及农业部门根据丽江实际,确定了我市“水果、蔬菜、药材、野生菌、杂粮、优质米、烤烟、魔芋、畜牧,劳转”十大特色产业加以大力发展扶持,并相应在全市范围内选定授予了“玉龙县鲁甸药材之乡、太安马铃薯之乡,古城区七河生猪养殖之乡,永胜县三川优质米之乡、期纳冬早蔬菜之乡,华坪县荣将芒果之乡,宁蒗县新营盘苹果之乡”七个重点产业乡镇,积极引导农户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道路。
(一)种植业
1、水果产业
全市水果面积29万亩,年水果总产量11.74万吨,总产值1.85亿元。
①苹果产业:目前,我市苹果面积稳定在8万亩左右,产量2.6万吨,产值5000万元。其中,宁蒗县5万亩,玉龙县1.8万亩,永胜县0.5万亩,华坪县0.3万亩,古城区0.4万亩,其中,宁蒗县的一万亩已通过无公害食品生产认证,两万亩A级绿色食品苹果基地的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产区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宁蒗县新营盘乡2006年产值超万元的农户就有160多户,且有省级龙头企业宁蒗县龙德绿色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苹果产业的综合服务工作,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计划到2010年,全市苹果面积在巩固的前提下发展至13万亩,实现产值4亿元左右。
②优质晚熟芒果产业:全市芒果总面积4.42万亩,总产量0.83万吨,总产值2438万元。主要分布区华坪县是云南省独有的优质晚熟芒果生产区,生产的芒果以成熟晚、色泽鲜、品质优而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市、县农业部门加快了芒果产业科技推广和品种改良步伐,筛选优质晚熟芒果品种在最适宜区种植;组建了以芒果营销加工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华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及华坪县芒果专业技术协会,并注册了“金川红”芒果商标;2005年,华坪县还获得了1万亩绿色食品芒果生产基地认证;如今该产业已成为华坪县新农村建设的首选产业。计划到2010年全市芒果面积增加到6万亩,产值实现2.4亿元以上。
③雪桃产业:丽江雪桃具有色、香、味、形俱佳,成熟晚的优良特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经济价值较高。开发主要以新知图书城下属的丽江雪桃开发有限公司为主。目前已在拉市乡建成2000亩雪桃生产示范基地,300亩雪桃优质苗木生产基地,盛果期亩产可达4000公斤左右,大面积平均亩产2000公斤左右。计划到2010年全市雪桃面积发展至3万亩,预计产值1.5亿元左右。
④青梅产业:丽江现有青梅面积5.98万亩,产量1.38万吨,产值1450万元。主要分布在玉龙、宁蒗县两县。有得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绿丫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两家省级龙头企业从事青梅生产加工。计划到2010年全市青梅面积发展至3万亩,产值达8000万元。
⑤龙眼产业:永胜县是云南省唯一的龙眼基地县,现有面积1.46万亩,产量0.3万吨,产值900万元。目前正积极开展品种改良及应用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的提质增效工作,并已见成效。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基地全部良种化,从而使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2、蔬菜产业
我市现有蔬菜面积13万亩,产值1.2亿元。
①冬早蔬菜产业:“十五”规划期间,我市冬早蔬菜开发以金沙江沿岸乡镇为主,2004年我市已种植冬早蔬菜5万亩。到2010年,拟建成冬春蔬菜基地10万亩。
②夏秋蔬菜产业:2005年,我市种植夏秋冷凉蔬菜6万亩。力争到2010将年全市名、特、优蔬菜播种面积突破至20万亩(无公害蔬菜面积15万亩),产量50万吨,创立丽江无公害蔬菜品牌,实现产值3亿元。
3、药材产业
丽江是名副其实的“药材之乡”。椐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底,丽江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的企业有八家,从事采购销售的个体户有1000多户,种植户有6000多户,种植面积3.6万亩,年产各种药材6500公担,野生药材5000公担。丽江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以云木香、云南重娄、岩白菜、白芨等四个种类为主。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建成四种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5万亩,预计产值6亿元。
4、野生菌产业
我市广大山区和半山区有较多品种的野生菌,目前企业加工的品种有松茸、牛肝菌、羊肚菌、鸡油菌、黑木耳、磨菇等,每年可采集到近1000吨,产值在3000多万元。“十一五”期间计划在玉龙、宁蒗及永胜三县的高寒冷凉山区建立5万亩高档名贵野生食用菌促繁基地,扶持龙头企业野生食用菌深加工及冷藏设施,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创建丽江天然无污染野生食用菌品牌。有中源食品有限公司、丽江得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永胜雷特生物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省市级龙头从事各种野生菌的贸易活动。计划到2010年使该产业成为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的出口创汇产业。
5、优质芸豆杂豆产业
小宗粮豆(芸豆、燕麦、小鸡豆)是丽江市的特色作物和优质品种,以玉龙县AA级的芸豆生产基地,古城区为主的鸡豆(小扁豆)生产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声誉和生产发展潜力。至2005年底,我市芸豆种植面积8.36万亩,产值3000万元。其中玉龙县种植有芸豆6万亩,是云南省最早、面积最大的AA级有机芸豆基地,是丽江直接出口创汇最主要的农产品。主要有得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安胜外贸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从事该产业的开发,带动农户发展。
为使丽江大粒型芸豆在质量、品种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芸豆产业成为高寒冷凉山区的支柱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将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品种较为齐全的芸豆“引、育、繁”试验基地,我市将建成26万亩的优质芸豆和杂豆生产基地,计划产值达到9000万元左右。
6、优质水稻产业
我市水稻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6.2%,产量占30%,今后,继续保持水稻种植面积32万亩,单产由现在的385千克提高到430千克,总产量1.38亿公斤,确保粮食的生产安全。计划“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优质稻生产基地20万亩,预计生产优质米1亿公斤,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
7、烤烟产业
我市的烤烟产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到2004年底,已累计种植123.76万亩,收购烟叶233.05万担,农民收入77786.8万元,财政收入19389.6万元。我市烟叶在外观和内在质量上都赢得了省外烟厂好评,呈现出畅销的良好局面。根据丽江市烤烟种植区划提供的数据,全市有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烤烟种植面积近8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4%。其中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共有耕地43万亩,按正常三年两头轮作要求,考虑其他作物,每年用宜烟土地的40%种烟,全市每年可种植烤烟17万亩,现有烤房32294座,烟叶收购站点39个,常年从事烤烟生产、收购各类技术人员1800多人,烟区广大烟农也掌握了烤烟生产技术,加速发展烤烟生产的条件已经具备。“十一·五”期间烤烟生产的基本发展思路是:“抓住机遇,优化布局,提高单产、质量、效益、加快发展”,把我市烟叶收购指标争取到30万担,进入全国重点种烟发展区域。
8、魔芋产业
目前,我市种植魔芋8000亩,产量1.5万吨,产值2300万元。我市正大力开展绿色食品魔芋以及有机魔芋的基地建设,引进精粉加工先进技术与设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永胜县松坪乡的魔芋通过日本国的有机食品认证,产品出口到日本。目前主要有玉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进行该产业的生产与加工活动。计划到2010年建成魔芋生产基地5万亩,预计产量9万吨,产值1.3亿元。
9、马铃薯产业
我市特有的立体型气候资源,促使我市建设马铃薯生产基地有两种方式,一是秋收马铃薯生产基地;二是以金沙江沿岸干热河谷为中心的冬早马铃薯生产基地。全市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在22万亩左右,其中优质专用马铃薯10万亩,产值1000万元,主要分布在玉龙县、宁蒗县、永胜县。丽江市从1998年开始进行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建设,具有较好的种薯繁育设施条件,具备年生产试管苗200万苗,微型薯800万粒的生产能力。计划到2010年全市马铃薯种植发展至30万亩,总产30万吨,产值2亿元。引导扶持建立1-2个马铃薯深加工企业。
10、优质油菜产业
我市主要有以玉龙县和古城区为主的油菜生产基地,分为夏收油菜基地和高海拔地区为重点的秋收油菜基地,2006年种植油菜2.5万亩,其中冬油菜12000亩,秋油菜13000亩,秋油菜籽产量1300吨,产值3100万元。目前,公司正积极在鲁甸筹建菜籽油深加工项目,创建有机油、生态油品牌。到2010年“十一五”规划末建成油菜生产基地6万亩,预计产量3700吨,产值1亿元。
11、杂种玉米制种产业
2006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已达到1.2万亩,产量380万公斤,产值2500万元。杂种玉米的种植以玉龙县河谷区乡(镇)的山区、半山区和华坪县的新庄、船房及永胜县的三川镇等乡镇为中心。计划到2010年将建成杂种玉米基地1.5万亩。
12、荞麦产业
我市2006年在宁蒗县和玉龙县的冷凉山区已种植荞麦8.46万亩,产量1万吨,产值8000万元。计划到2010年将建成荞麦生产基地6万亩。
13、优质茶叶产业
我市的茶叶基地主要分布在华坪县海拔1700-2100米左右的乡镇,到2006年已种植茶叶1.3万亩,投产采摘面积0.98万亩,生产鲜茶叶1680吨,生产干毛茶336吨,实现产值700多万元,并已获得7300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
14、花卉产业与观光农业
丽江具有生产百合、彩色马蹄莲等球根花卉种球的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目前,永胜县已建成70亩百合种球繁育基地,计划到2015年球根花卉面积发展至1.5万亩,发展鲜切花0.5万亩,产值达到4亿元;同时,丽江市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具有丰富的野生观赏园艺植物资源,具备开发观光农业的一切环境条件;因此,花卉产业与观光农业在丽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畜牧业
1、黑山羊产业
我市先后开展了4个养羊综合区,优势肉羊产业带玉龙县种羊场、永胜种羊场建设,加强了养羊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促进了丽江黑山羊产业的发展。2005年,我市黑山羊存栏90多万只,2006年预计羊存栏达103.79万只,出栏肉羊36.35万只,肉产值达757万元。年外销山羊17万只。
2、黑头山羊产业
黑头山羊是宁蒗县地方优良品种,是当地农民群众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生活资料和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从1995年立项开展供种基地项目建设来,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建立了核心群种羊场,扶持建立扩繁种羊专业户106户。黑头山羊群体数由1995年的2.7万只增至目前的3.4万只,增长25.9%。年对外提供种羊1260只,出栏肉羊1.2万只,经济收入达500多万元。
3、菊苣养猪产业
为了推动种草养畜,发展生态养殖业,玉龙县畜牧局引进钰滇菊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拉市乡培植龙头企业,并建立拉市乡菊苣养猪基地,成立了拉市乡养猪协会,建立了年出栏肉猪1000头的养殖场,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2006年共推广种植菊苣4056亩,发展菊苣养猪4.1万头。目前菊苣养猪已通过省厅无公害产地认证。钰滇公司在市区农贸市场开办了2个菊苣猪肉专营门市,产品供不应求。
4、华坪白毛乌骨鸡产业
华坪白毛乌骨鸡具有耐粗饲、味美、滋补等特性,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华坪白毛乌骨鸡地方优良品种,在省厅的扶持下,培育和发展了乌骨鸡选育养殖场2家,规模养殖户20户,促进了华坪乌骨鸡的健康发展。2006年华坪县肉鸡存栏48万只,出栏96万只,产值1516万元。
5、蜂产业
我市蜂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通过养蜂基地建设,中蜂科学饲养综示区项目建设,扶持建立永胜滇峰蜂业公司,2006年滇峰蜂业公司收购蜂品150余吨,完成销售收入200多万元。
6、丽江三川火腿产业
丽江三川火腿产业通过几年努力得到发展状大、产品的产量及效益通年增加,并获得了“中国专利新技术博览金奖”、“中国名牌产品”、“首届中国民营企交易指定产品”、“云南省放心食品”自营进出口权等多项殊荣。2006年丽江三川火腿有限公司完成火腿加工1867吨,产值达6540万只,实现销售收入6300万元。
(三)劳动力转移产业
据统计,丽江市2004年底共有农村劳动力57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为18.75万人。近几年来,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截止2006年底,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12万人,累计增加农民收入2.5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62元。根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2004—2010年云南省农村劳务输出计划的通知》,下达丽江市2010年劳务输出计划14.28万人,结合我市实际,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彻底拆除阻碍城乡生产要素交流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壁垒”,构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就业体系,充分发挥市、县(区)、乡(镇)已成立的农村劳动能力转移机构和民间劳动力输出组织的作用,大力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采取就地与易地、市内与市外、省内与省外、季节性与常年性相结合的总体开发战略,千方百计扩大转移输出的渠道和规模,力争到2010年实现农村劳动力及劳务输出14.56万人,劳动力转移收入达2.82亿元,2015年实现劳动力转移收入5.67亿元。
(四)渔业产业
我市主要有西北古城区、玉龙县、宁蒗县湖塘库冷水鱼类增养区,水域面积占44.49%;永胜、华坪的湖塘库温水鱼增养区,水域面积占55.5%。2005年我市水产品总产量6855吨,养殖面积38916亩,水产品产值6855万元,水产品加工300吨产值600万元,其中:出口量150吨,出口额300万元;2006年预计水产品总产量8335吨,养殖面积49579亩,渔业总产值8335万元,水产品加工1100吨,加工总产值2200万元,其中:出口550吨,出口额达到1650万元。
2010年渔业发展计划水产品总产量14835吨,养殖面积67659亩,水产品总产值14835万元,水产品加工4500吨,加工总产值9100万元,其中:出口产品3350吨,出口额6700万元。
四、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农技体制建设滞后,农技人员对农产业的发展没有发挥出充分作用,基层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难以开展,农产业作物品种老化,优良品种所占比例较少,农户管理初泛,缺乏标准化栽培管理的技术和手段。
(二)个别县(区)实行的财政包干体制政策性太强,没有充分考虑到项目性和应急性,统管不灵活,弊病日渐突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产业开发及农产品的加工进程。
(三)农产品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和农户缺乏对市场信息进行快捷了解把握的渠道和平台,生产存在盲目性,个别产地批发市场仍存在管理滞后和欺行霸市行为,给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
(四)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劳动辐射能力弱,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对农产业特别是畜牧业的带动较小,同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不稳定,对农产业的发展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五)近年来,畜牧业发展多注重疫病防治和食品安全,忽视了产业发展,造成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步伐滞后,商品效益不高。
五、今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建议和打算
(一)建议再进一步搞好全省特优农产业开发的规划,突出优质区划,做到发展有目标、开发有针对性,措施有操作性,在规划中建议将丽江市的畜牧产业、优质水果(晚熟芒果、苹果、龙眼、雪桃、青梅、日本甜柿等果种)、夏秋冷凉蔬菜、优质小杂粮(豆类、荞麦)、药材、野生菌类、魔芋等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
(二)建议取消或调整财政包干政策,下达经费或相应扶持时充分考虑政策性、项目性和应急性的综合作用。
(三)加强农产品市场机制建设,努力为企业和农户创建方便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和平台,建设安全畅通、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网络体系。
(四)加快农技体系建设步伐,使农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中大显才能,为农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出台政策要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兼顾边远贫困地区和立体性强的山区,以特为主,不要过分强调规模经济,同时,制定政策要细,使干实事的单位和人员用得上资金,干得了实事。在特产品种、技术研究、基地建设、企业创建、农业经济组织发展、品牌创新、产地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六)继续扶持壮大一批农特产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特产业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全方位、多渠道的鼓励、吸纳民间资本和外资,进一步加大对农特产业的投入。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
近年来, 酒泉市肃州区按照“结构调优、产业调活、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的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开发, 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 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
㈠龙头企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 带动产业能力明显增强以南郊工业园为重点打造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 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160家, 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 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8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7家, 5000万元以上的10家, 千万元以上的45家。农产品年加工转化能力达到100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49亿元, 年出口创汇总额达到1500多万美元。先后培育形成21个甘肃省农产品著名品牌和商标。以企业为申报主体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7个, 面积达23.5万亩, 认证无公害产品23个、17.4万吨。
㈡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形成, 规模生产效益逐步显现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 全区形成了以特色制种、优质蔬菜和设施养殖为重点的“一区两带三产业”的区域特色产业基地, 建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30万亩粮经制种、20万亩精细蔬菜以及20万头肉牛、150万只肉羊、10万头肉猪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 已成为全国最大对外经作制种基地、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西北最大的洋葱生产集散基地, 也是甘肃省的肉羊强县、肉牛大县和奶牛重点县。
㈢社会化服务组织和行业协会日益活跃, 产业化链条进一步紧密目前, 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50多个, 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60家, 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跻身全省百强。农产品的订单率达到了85%以上, 合作经济组织签订的占到订单总量的95%以上, 架起了千家万户农民与大市场连接的桥梁。使企业与基地农户均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㈣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加强, 产业水平明显提高积极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 与产业技术体系对接融合, 对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引导企业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今年依托优势产业和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区级示范科研所9个, 引导11家企业建立了专门的内部科研机构, 促进了我区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化、集群化和特色化发展。
㈤农产品品牌不断增加, 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先后培育形成“沃迪、为佳、雄鹏、老酒泉”等乳品品牌、“缔味斯、哈利德”等肉类品牌、“敦煌飞天、雪丰”等种子品牌、“大基地、馥郁牌”等脱水菜品牌、“酒泉飞天、祁连星火、神舟双禧”等面粉品牌、“鑫玉牌”洋葱、“酒锦王”梨、“北果蜜”苹果梨、“特尔”蒜薹、“广源”啤酒麦芽、“敦煌百佳”食品等21个省部级农产品著名品牌和商标, 消费者认知度不断扩大, 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二、酒泉市肃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差距
综合分析酒泉市肃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与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内在要求相比, 与国内同类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还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 缺乏知名度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带动能力强的“重量级”龙头企业;加工产品档次低, 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基地与龙头企业之间管理不配套现象突出。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不充分, 运行不规范。
三、促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核心
根据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为了进一步促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 建设好产业化示范基地, 应从五个方面入手进行建设。
㈠积极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 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要按照专业化布局的要求, 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特点, 建立与农业产业化龙头相配套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蔬菜产业:以一区两带为主, 围绕设施蔬菜、塑料大棚、高原夏秋蔬菜等主导产业, 整乡整村推进, 连片规模发展, 示范面积达到22万亩。牛羊产业:以沿山片为主, 按照“百万只肉羊、10万头肉牛标准化示范养殖”的战略目标, 大力开展畜禽品种改良工程和大场大户、养殖小区进园区工程, 打造优质肉羊、肉牛生产基地。制种产业:以两带复合为主, 面积稳定在28万亩, 其中高效经作制种达到15万亩, 增加5万亩。
㈡引导企业集群发展, 带动产业化示范基地快速健康发展一是重点加强对高科技、高利税、高就业率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进行引导和扶持, 促其做大做强。二是依托培育的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提高农产品加工基地准入门槛, 促使科技、资本和管理等实力较强的企业或园区率先发展。三是鼓励龙头企业努力培育优质产品, 打造畅销精品, 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四是引导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组织, 积极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鼓励企业与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协作, 共同研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科技产品。五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一些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培育一批运销中介组织, 必要时由政府出面组织企业外出考察推荐产品, 找到产品销售终端市场, 促进产业化健康发展。
㈢密切利益连接机制, 解决龙头与基地不配套的问题要规范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 提倡龙头企业采取建立风险基金、提供全程化服务、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农户出售农产品的数量返还利润等方式, 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关系。加强宣传培训, 规范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推动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发展。
㈣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 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下决心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管理, 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对于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 加大实施品牌战略,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知名度。
㈤落实工作责任和政策扶持制度, 进一步健全完善加快产业化发展的机制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落实目标责任制, 实行“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套班子、一个考核奖惩办法”, 确保产业化健康发展。对于重点龙头企业要实行领导包挂、部门帮扶和派驻技术人员入驻企业帮扶等有效形式, 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逐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的扶持力度, 形成省上扶持一批、市上扶持一批、区上扶持一批的长效措施。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监管, 实行动态管理, 监测合格的龙头企业, 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对监测不合格者, 取消重点龙头企业资格, 不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以此促进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作者通过对酒泉市肃州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情况介绍, 基于存在的差异, 提出了促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核心思路。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优势;聚集发展;存在问题
一、朝阳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现状
(一)文化产业增长势头强劲
2010年以前,我市的文化产业以个体私营文化业户为主体,处于自我发展的阶段。2011年,我市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明确了主导文化产业、制定了文化发展规划、确定了文化发展目标、加大了领导力度和扶持力度,使我市文化产业获得长足发展。2012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6亿元,占GDP比重0.39%,平均增速为22%。2013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54亿元,占GDP比重0.75%。
(二)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主导产业发展迅速。以文化旅游发展为牵动的园区景区建设取得突破、以特色文化工艺品生产为主体的工艺美术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以特色文化节为载体的文化会展得到发展,文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文化产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朝阳市政府在2008年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朝政发[2008]4号),之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政策保障。
二、朝阳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一)文化底蕴深厚
朝阳化石文化堪称世界之最,以年代最久、化石数量最多、属种最全、层位最多、未知领域最广等为5个世界之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古生物化石宝库”;牛河梁红山文化堪称中国之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是距今约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其布局和性质与北京的天坛、太庙和十三陵相似;朝阳的佛教文化在东北地区最为悠久,朝阳作为东北乃至东北亚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被誉为“东北佛教圣地”;朝阳历史文化遗存和民俗文化堪称辽宁之最。出土文物总量占辽宁全省出土文物总量的三分之二。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后燕、北燕定都朝阳,形成了长达百年的三燕文化。朝阳独特的地理形式和多民族融合的历史形成了稳定而不封闭的文化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文化。
(二)自然资源丰富
朝阳文化在地产品丰富,紫砂土储量丰富,紫砂土矿工业储量10亿吨以上;温泉资源水质上乘。尤其是凌源热水汤温泉被称为为全国著名八大温泉之一;山水风光景观以凸显了北方山地、山峰、植被、湖泊雄奇壮阔的景观特征而独具特色。
(三)区位优势明显
从地理区位看,朝阳市地处辽、冀、蒙三省交界,衔接着东北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从交通环境建设情况看,朝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经构建起了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三、朝阳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朝阳文化产业虽然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但与国内省内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资金投入总量偏小渠道单一
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我市文化企业处于规模小、质量低、总量少的发展状况,靠政府投入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巨大的投资需求,面临巨大的资金瓶颈。
(二)资源整合开发措施滞后
我市的文化资源整体较为丰富,但化石资源、自然风光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各类民俗文化资源在各个县区都有分布,资源整合不到位,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区域发展战略,缺少资源整合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的能力较差。
(三)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低
一方面,朝阳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能力有限,没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园区),大部分为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产业核心带动力、联动能力差。另一方面,以传统文化产业业态和以在地文化资源为依托而发展的在地产品居多,缺少在线产品。缺少以数字技术为主的科技创意型文化企业,新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能力和水平偏低。
(四)文化产业政策尚待完善
我市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尽管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但有些政策过于笼统,相关部门在政策解读、细则制定等方面又缺少具体措施,没有真正发挥政策引导和产业推动作用。
(五)文化产业人才匮乏
我市实用性创意产业人才缺乏。文化产业的竞争也是对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竞争,谁占有了人才,谁就赢得了发展的先机。由于我市没有形成大的文化产业集群,对高端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吸引力,导致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传统生产和流通领域,而且整体水平不高。而我市尤其是缺乏文化创意、文化资本运营、文化经纪代理等高端复合型人才。
四、“十三五”期间朝阳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确定目标、做好规划
1.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国家有关“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意图,深入理解我市“文化旅游牵动”、“融入京津冀”新战略、新思维,对我市文化产业资源、业态、特色、分布及管理体制及运营模式等基础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充分认识到目前正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应从政府渠道和大众舆论两方面提高各级各部门和大众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确定目标。我市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有一定的基础,应当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明确定位,明确长、中、短期发展目标,努力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十三”五期间,全市要完成投资规模50亿元以上园(景)区3个,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园(景)区7个。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上下游产业链顺畅、对本地经济推动明显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10个,以旅游业的发展牵动其他相关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到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把我市建设成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产业大市。
3.制定战略。要坚持以“文化强市“战略为引领,加强协调,集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朝阳合力”。一是“文化旅游牵动”战略。牢牢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多以旅游、演艺、会展为突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努力实现我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有效牵动全市文化产业的重大突破。二是“融入京津冀”战略。我们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京津冀地区进行全方位的产业交流与合作,以加强基础建设为先导,倾力建设依托京津冀地区的休闲养生基地、文化产品的输出基地、文化服务项目的承接基地。
(二)依托优势、合理布局、聚集发展
依托朝阳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以及发展基础,结合全市文化产业结构和空间需求,在宏观布局上按照“一核、两翼、多园区”的格局展开,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1.建设朝阳文化产业发展核心聚集区。
以朝阳中心城区、双塔区以及龙城区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动力核心聚集区,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
进一步强化文化产业的集聚、扩散、示范、带动功能,形成以核心聚集区强势引导的发展空间。
2.构筑朝阳文化产业发展东西两翼。
东翼着力打造自然风景文化旅游聚集区。以上园镇四合屯化石文化资源和清风岭生态旅游区为依托建设好朝阳文化产业的“东大营”。
西翼主要依托历史悠久的红山文化,打造中华文明祖源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历史文化厚重的产业聚集区。建设朝阳文化产业的“西大营”,向西辐射京津冀地区。
3.打造朝阳文化产业特色园区。
结合全市文化产业结构和空间需求,依托朝阳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以及发展基础,全力打造朝阳十大文化产业特色园区,让特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强化园区建设,加大宣传、提升质量、拉长产业链、建设精品产业园区,开发最能反映朝阳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要抓住契机,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朝阳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
[2]《辽宁省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30)》.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报告】推荐阅读:
农业产业化发展考察报告06-02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09-15
农业产业农业发展论文11-21
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10-25
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07-13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10-01
浅谈以现代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11-28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12-12
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10-10
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经验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