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立身之本。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会计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就如何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会计会计诚信诚信缺失“诚信”是立国之基,也是会计行业的立身之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诚信建设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诚信建设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篇1: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重塑会计诚信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社会分配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趋复杂的外界环境以及企业内部各种利益诱惑因素增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受到严重挑战。某些会计甚至做出了背离会计制度原则,提供虚假信息,欺骗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行为。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日益严重正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会计 职业道德 诚信

0 引言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的准则。它既是对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定,同时又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方面。

1 目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经济利益的驱动 这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是最常见的造假动机,是造假者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我国在现有体制下,企业产权不够明晰,资产所有者缺位,企业经营者由政府和组织任命, 其政绩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完成每年度各项指标的考核结果上。由于考核结果与其经济利益挂钩,促使某些领导要求财会人员对账目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而目前我国财务人员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他们对企业有着利益上的依附关系,这就违背了会计公平、公正的独立性原则。我国目前法律没有一条是明确保护会计人员拒绝无理要求的条款,没有法律规定单位领导人如果利用职权影响会计人员的工作应受到的处罚、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该如何得到保护等条款。

1.2 信息不对称 在相关信息方面,会计信息制造者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经营者相对处于优势,使用者相对处于劣势。会计信息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使得会计信息制造者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1.3 一些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重要的道德规范,但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客观公正地坚持原则。会计诚信缺失所引发的明显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如造假报表、假审计报告等弄虚作假的法人行为,挪用公款、贪污、侵占等个人行为,就是一些具体表现。职业道德观念弱化,则是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一个潜在原因。

1.4 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 审计部门和人员应遵守严格的审计程序,实施合理的审计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造假行为。但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却很难,原因是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关系。如: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管理机构支配下的公司活动和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由公司管理机构支付审计费用;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从被审计单位获取丰厚的咨询收入。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使审计部门独立性受到损害。

1.5 处罚不力、执法不严 我国目前虽然制定了各种相关的会计法规,但对违反会计法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严。《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但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很多不足之处。如对违法处罚规定中使用“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词语,缺少量的标准,可操作性不强,还有不少条文只是说“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都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本身就不明确,可操作的空间很大,造假的成本远小于获得的利益。如在《公司法》中对公司向股东提供虚假会计报告的,只是对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负责人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才予以追加刑事责任;对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报告的在《会计法》中也只是对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予以降职的处罚的规定,这些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成本”的上限,这就减弱了法律的效力,造成失信成本过低。

2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

2.1 改善外部环境 职业道德的遵守虽然具有自觉的性质,但相当多的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受到职业环境的影响。所以,建设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必须从减少不良环境影响,净化会计职业环境着手。同时,会计人员道德理念的形成与巩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环境,只有致力于创造和利用优良的社会环境,才能使会计人员从中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和道德修养的内化。因此,我们必须从整个社会背景中去认识和解决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通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会计职业外部环境来看,则应从三个方面重点着手:一是要改善经济环境,加强全社会信用建设,使会计信用建设与信用政府、信用企业等建设联动互促,形成良性循环。二是要加强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尤其要加大执法力度,这不仅可以遏制和减少会计人员经济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而且可以防止会计人员的信用意识沦丧和职业道德败坏。三是会计机构要加强信用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员自觉意识和行为规范。

2.2 加强法制建设 对任何不良行为的制约和打击,最规范、最有力的手段便是法制。由此,要解决会计诚信缺失,首先应当健全、完善财务会计法规和其他相关法规,使财会法规尽可能地全面、配套、具体、及时,并具有可操作性,堵住会计诚信失范的法律漏洞。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违反有关法规、诚信缺失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严肃处理,强迫那些私欲膨胀,以身试法者反省和收敛自己的趋利行为,使会计诚信在法制的维护下恢复其本来面目。

2.3 加大处罚力度 会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所以我们应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让其在做一些违法行为时不得不考虑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其造假的动力。披露那些不讲诚信的人,对不守诚信而造成严重后果者,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责任,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2.4 强化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指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可能存在的舞弊造假,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的运行。强化会计监督,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是对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造假现象的有力挑战,也是防止和发现会计造假的有力措施。同时,它对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水平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5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道德教育 诚信是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诚信教育要从大学在校学生入手,使诚信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列入教材,进入大学教程,使诚信深入人心。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特别是会计领域更应以此作为“立身之本”和“处世之宝”。同时还要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严格确定具体条件才有资格从事财会工作,健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过确认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通过教育,帮助会计人员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分清是与非、真与假、荣与辱的界限,不断增强诚信观念,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以重塑会计诚信。

总之,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研究与会计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注重会计科研,发挥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提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水平,是保证经济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冯金娣.浅谈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2):151-152.

[2]贾俊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及措施[J].硅谷.2009.(02):193.

作者:秦廷英

诚信建设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篇2: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探讨

摘 要 “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立身之本。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会计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就如何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 会计诚信 诚信缺失

“诚信”是立国之基,也是会计行业的立身之本。所谓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诺,具体表现为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当前,我国会计实务界的专业胜任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从2001年的银广厦事件、2006年的华源事件到近兩年的ITAT、中捷股份事件……重大会计造假案层出不穷,会计业公信力受到严峻挑战。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紧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是目前推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会计信用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

1、部分经营者为追求利益,蓄意虚增收入、夸大利润,甚至采取“杀鸡取卵”的做法,不顾企业长远发展,不顾国家资产流失。

2、上市公司为了夸大业绩,支持股价,吸引投资,滥用准备金,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金,冲销成本;夸大资本支出;利用并购机会,随意操纵商誉的确认,迎合高额利润的需要;借会计准则变化之机,将定期摊销转为计提减值准备,以增大利润。

3、部分企业为了避税和逃税,千方百计地减少流转额,隐瞒收入,增大成本费用,降低利润。甚至买通税务人员,通过不断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手段逃税。

4、一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存在下级诚信不足问题。如一些单位拨款未用完就突击花钱或“做大”支出,以防下年预算缩减;拨来的专款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却把账做到专项支出名下;单位领导为了小团体的利益,将正常经费挪作职工福利,而把账做到正常公用支出名下等等。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伦理道德滑坡的影响。

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一部分人抛弃了和违背诚信原则,造成社会伦理道德整体滑坡,打乱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维系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会计业作为经济信息提供部门,不可避免地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在不同程度上丧失诚信原则。

(二)巨大经济利益的影响。

会计造假受益主体多,单位的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可以因为“业绩优秀”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帮助做假的中介机构可以因为“增加业务”而得到更多的收益;同时,非诚信行为收益高而成本低、风险小。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三)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目前,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一般是分离的,所有者对于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比不上经营者。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同时由于相当一部分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喜欢猎取小道消息,只关心股票价格的升降,对会计信息的真假缺乏研究,从而造成市场对虚假会计信息的需求。这必然导致虚假信息供给的增加,使真实的、高质量的财务报告逐渐被挤出市场。

(四)现行企业业绩评价机制的影响。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原因,“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的现象屡见我国企业,某些企业的领导人为了完成上级下达考核指标,强令会计人员调整会计账目、虚列收支、假账真算或真账假算,以捞取政治资本。

(五)会计制度不完备。

当前,我国会计内外监督约束机制普遍不健全和不到位,从内部看,一些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缺乏透明度,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有些会计主体虽建立了一些内控制度,但制度得不到真正落实,形同虚设,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履行会计职能,致使人为会计造假行为不可避免。内部审计由于受制于企业经营者缺乏独立性其对会计监督很难有成效。从外部看,外部监督包括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政府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管理和监督主要通过财政税务、金融、审计等职能部门实施。其中政府审计由于编制人员限制以及职能的转变,监督重点由原来审计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向主要审计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国家重点建设资金,因而对企业的会计监督部门又受到工作职责范围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三、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策略

(一)建立会计信用教育机制,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

伦理道德教育重于业务素质培训。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关键是建立会计信用教育机制,将会计诚信信念、诚信文化、诚信制度教育等作为会计诚信教育的核心目标和重点内容,确立会计人员的会计诚信观念和立诚立信立人的意识,使会计人员充分认识到会计诚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把会计诚信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准则和最基本的工作要求,树立起会计的尊严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的经济关系对会计人员的诚信要求很高,只有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时代要求的会计诚信教育,才能使会计人员具有在社会活动中的会计职业人格。

(二)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做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加强股东等会计信息需求者参与企业经营过程中监控的动机和能力,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增加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非财务会计指标的使用,使代理人所得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同时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

(三)建立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强化单位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

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进行重大决策时,需要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完善的会计诚信内控机制能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信用的依据。通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对会计统计和其它经济业务的核算作出较为合理的规定,防止会计造假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被淘汰掉,使其失去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建立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建设,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因受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的现象,还可以形成对失信企业和机构的市场约束机制。

(四)建立会计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政府对会计诚信的监督和管理体系建设。

要加快会计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积极建立会计诚信的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快政府对会计信用的监督和管理,有效的发挥政府和市场对会计诚信的激励约束和对失信行为惩罚的双重机制。对那些信用程度好的会计中介服务组织和企业、会计人员给予确定较高级别的信用等级,使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识,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对于那些信誉低、弄虚作假的会计中介服务组织和严重失信的企业,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以至逐出市场,净化会计环境。

(五)建立会计诚信评价机制,完善会计信用档案。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已对会计诚信评价制度的建立做了尝试。实践说明,会计评价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督促企业依法规范会计秩序和做好会计工作,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行业公信力。科学的评价机制会促使人们正确看待诚信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建立会计信用评价机制,关键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完善《会计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2)对各种信用档案进行协调,消除他们在形式上相互独立、内容交叉等现象,从而减少企业的负担;(3)培育一批社会公信力强、诚信度高、评价技术和方法过硬的中介机构专职从事评价工作;(4)设立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信用评级的权威性;(5)政府对企业进行评定时,应尽量减少潜在行政风险,真正做到公平、公正;(6)在建立并完善会计信用评价制度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会计信用等级公示制度、跟踪管理制度和公告查询制度,以备有关方面查询。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会计诚信显得愈来愈重要,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警训,真正做到“执业以德、核算依法、遵循规则、笃做真账”,做一名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合格的会计人员。□

(作者单位:广西驰程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张莲娜.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科技创业月刊.2010,(06).

[2]王萍.关于会计诚信的重要性探析.中国总会计师.2010,(05).

[3]吴珊珊.会计诚信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9,(18).

作者:蒋平

诚信建设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篇3:

浅论如何建立会计诚信机制

摘要:诚信是会计人员必备素质,诚信在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含义就是:真实反映、正确记录、认真履行会计的基本职能,切实实现会计的目标,不弄虚作假。文章分析阐述现阶段会计诚信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建立会计诚信机制的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会计诚信机制极其必要,营造良好的财务环境,为改革开放发展建设服务。

关键词:会计诚信 机制 监督 建设

诚信属于道德范畴,指待人处事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要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一直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诚信是会计人员必备素质,是对我们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诚信在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意思就是:真实反映、正确记录、认真履行会计的基本职能,切实实现会计的目标,不弄虚作假。会计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了商品社会后逐渐形成发生的产物,是之前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与延伸,它要求会计人员真实细致记录各种经济活动,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作之本。

一、当前会计诚信问题存在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是困扰会计界多年的问题,它分为客观失误和故意造假这两种行为。客观失误主要是纯技术层面的原因,如传统的统计核算的错误所造成的结果。而故意造假指的是一些与会计工作有直接关系的人出于不可告人的动机掩饰真实的会计信息,拿虚假的会计信息当作保护伞,通过作假账,来掩盖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在会计实践中,两种行为导致的会计诚信问题均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完善。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在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同一经济业务所做出的记录结果应该是趋于一致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方法上具有多样性和人为主观的不确定性,不能准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客观上必然会影响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的不一致,严重的时候甚至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是评价会计作为一个信息反馈系统的工作质量好坏与有效程度的重要判断标准。

2.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造假,违背职业道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和受到既得利益的驱动。不少会计人员业务知识老化,不学习会计准则、会计法规和新兴会计知识,专业技术能力较差,职业胜任能力逐年弱化,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质量,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会计人员不能坚持原则,工作中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不严格按制度处理经济业务,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更严重者以不知情为由,有意无意制假,知情不报,为违法经济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会计作假;少数会计从业人员甚至丧失了基本的法制观念,不顾以身试法,直接伪造会计凭证,编造会计报表,参与会计信息造假,特别是在公众利益和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这种倾向性更为明显。

3.会计人员执法环境差,被迫造假。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地位上的从属性,使会计人员不能发挥独立性作用,个别会计从业人员屈从领导的压力。一些单位的负责人自认为自己就是一把手,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就用不懂会计为由全盘推卸责任。单位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索贿受贿、搞权钱交易,夸大业绩、私费公报、偷漏税收等,使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有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精神,坚持原则处理会计事务,但当和单位负责人的意见产生分歧时,迫于压力有些会计人员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理。特别是在面临授意、指使、强令其伪造、变造会计资料的情况下,也出于无奈,放弃原则违心操作。但是更有甚者,有的会计人员主动为单位负责人出谋划策、配合作假行为,不依法办理会计事项。如果会计人员拒绝办理,坚持原则,则会受到他们的百般阻挠、打击报复。会计人员在作出违法违纪会计行为时,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又出于主观故意,多数是主动而为,反映了会计人员在客观公正、依法办事方面不能坚持原则,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偏低。

4.会计监管体系不完善、不完备。在会计法规中虽然规定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容,也同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行性不强,对于违法行为往往避重就轻,相互隐瞒包庇,或以罚代法,并不真正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恶性循环。会计监督的力度不强,会计监督权难以行使,会计人员往往成了一些领导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工具,或者在威逼利诱下被犯罪分子拉下水,成为其中的一员,使得会计信息根本就不是客观事实。加上监督制度混乱,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机制在很多地方不到位,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各不统一,各行其是,不能从整体上发挥监督作用,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较低,在一定程度助长了造假之风。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职业判断能力不强。

二、建立会计诚信机制的对策

针对会计诚信的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我们有必要多方着手,形成合力,还会计人员一个良好的诚信工作氛围,构建和谐的内外部会计环境,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完善会计法律制度,加快法律法规建设。目前,我同已颁布了新的《会计法》,保证会计人员在其职权范周内能独立依法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预,也不畏惧任何干预;为了保障《会计法》的有效施行,还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法规规章,使《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化。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的原则和准绳,它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会计诚信能够得到普遍有效的履行。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相继发布实施《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事业会计准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以及一系列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会计法规等制度,基本保证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强化相关配套法律及法规的实施,如《经济法》、《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等,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会计人员有充分的依据标准,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利于依法办事,才能增强会计信息可靠性和透明性。政府机构要维护准则的权威性,对违反准则的行为进行处罚,并且要使违反准则而提供失真会计信息者受到制裁。

2.加大对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教育的力度,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要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使会计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循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资金结算、税收法律制度,廉洁奉公,不图谋私利。开展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活动,熟悉掌握会计理论、政策法规,用新政策、新知识充实会计从业人员头脑,及时更新知识。不断加强技能锻炼,增强他们处理和解决不断变化的经济业务的能力,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严格把关,知法守法,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不断成熟,可以收集的会计从业人员的数据信息资料也在大量增加。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懂得财经纪律、会计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会制度。通过法制的宣传、教育、普及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使会计人员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其职责。

3.明确会计责任主体,营造优良会计诚信环境。建议扩大教育范围,将会计诚信机制建设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人员,加强对各单位主要领导会计诚信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并理解会计诚信制度。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包括企业负责人,能够影响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会计人员。将会计诚信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第一重要内容;要将会计诚信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赋予会计人员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格精神,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造假和信息不真实的根本原因来自于领导层,从根本上解决会计造假问题,就必须要从根本源头抓起。对现行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模糊的条款加以明确界定,对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要予以公开披露和惩处,做到违法必究。要把会计诚信教育的重点放在会计诚信信念、诚信文化、诚信制度的教育上。它对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水平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健全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指各级管理部门在内部产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而形成的一整套严密控制体系。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动防错、查错和纠错,加大执法力度的必要手段。要加强监督部门执法检查的力度,坚定杜绝会计造假的决心和信念,严格财会纪律,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立监督体系,定期依法对企业做监督,同时不要忽视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监督,通过媒体定期对企业进行会计行为、会计信息通报,大力宣扬先进会计人员事迹,树立会计诚信示范的榜样。通过内部审计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有效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对新问题的判断力,及时了解最新法规,才能强化会计监督功能,保证会计监督质量,提高其会计监督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国家应该更加重视整体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会计诚信机制极其必要,要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会计资源信息化管理,让会计信息透明度较之过去大大加强,增加信息公开次数,满足商品社会对真实会计信息的需要,让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制度设计更加合理,改善诚信机制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财务环境,为改革开放发展建设服务。

(作者单位:中共辽阳市委党校辽宁辽阳111000)

(责编:贾伟)

作者:马华

上一篇:直流系统调试安全技术论文下一篇:信息员工作总结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