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历史学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必须加快创新发展。历史学专业作为主要文科之一,其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育自然成为各高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课程建设历史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程建设历史学论文 篇1:

加强讲评课课程建设,提高历史学科教学水平

摘 要: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三种课型,是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相对新授课和复习课,讲评课的研究相对滞后,讲评课的实效也难与新授课和复习课相比。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讲评课的质量,使讲评课发挥出诊断学情、查缺补漏、巩固提升的功效,成为摆在高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讲评课的实效,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意见,希望得到广大同仁的指正。

关键词:课程建设 高中历史 讲评课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2.037

一、讲评课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课程的要求,各级课堂教学评优的需要,历史教师对新授课非常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重点研究的新授课课题,教师经常采取集体备课、课例研磨的形式,使课堂教学臻于完善。现在教师对新授课可以说是驾轻就熟,课堂教学也是精彩纷呈;复习课因为有比较明确的教学内容和较强的目的性,是教师集体备课的重点,复习课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复习课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反观讲评课,因为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讲评课缺乏系统的研究,教师集体备课的重点主要放在检测题、考试题的命制上,对考后的讲评课则重视不够,课堂教学中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造成讲评课针对性不强,就题论题,缺少讲评课的教案、学情分析、变式训练、课堂小结等,有时还存在讲评课不及时,使讲评课的实效大打折扣,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讲评课也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块短板。

二、讲评课课程化,是提高讲评课实效的重要途径

所谓讲评课课程化,就是要把讲评课提高到课程的高度去研究、去实施:将高中三年的讲评课纳入学科体系,制定讲评课整体、课时目标,明确讲评课的目标要求;完善讲评课的教学环节,使讲评课有规可循;加强学情研究,确定讲评课的重点,选择适合的讲评方法,从而减少讲评课的随意性;通过学生答题问题的展示,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教师对此类问题的讲评上,使整节课重点突出,学生精力高度集中;教师高度概括的课堂小结,能进一步提高讲评课的实效,使讲评课的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制定高中历史讲评课整体、学期、课时目标,使讲评课符合学情,目标明确

新授课有教学目标,复习课要完成复习目标,讲评课也要有较为明确的目标。高中历史教师要完成两大教学任务:即全部学生历史学科学业水平的学习和选择历史学科作为高考科目的历史备考。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在讲评课目标的制定上要有所侧重,前者重视知识的落实、巩固,后者则侧重于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认知水平的提升。针对学业水平考试的讲评课,重点是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的缺陷,及时弥补;高考备考阶段的各种检测题、考试题,基本体现了教师对历史主干知识、核心素养的理解,通过检测、考试,发现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这就要求高考备考阶段的讲评课,要完成试题中体现的历史主干知识、核心素养要求的落实,对部分学生在这些内容和要求上的缺陷及时弥补,对多数学生试卷上反映出的存在问题的考试内容,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讲解。

通过两个学期目标明确的复习、检测考试、讲评,使学生对整个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目标明确、历史知识得以巩固、认识水平得以提高。堂堂有目标,讲评课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2.完善讲评课教学环节,使讲评课有规可循,内容丰富

长期的教学实践,新授课和复习课都有了一定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规可循,环环相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现在的讲评课,存在教学环节单一的弊端,有的教师将讲评课上成对答案的单一环节,形式单一,学生很难整节课精力集中,造成讲评课对整个考试内容逐一讲解,平均用力,缺少讲评重点和知识间的过渡与衔接,致使整节课效率低下。要落实讲评课课程化,讲评课就要通过多个教学环节达成教学目标。

讲评课可以借鉴新授课和复习课,形成自己初步的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为讲评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讲评目标出示、学生典型问题展示、教师讲评、变式训练和教师课堂小结。

讲评目标的出示,应设计成问题形式,使学生对本节的学习目标了然于胸,掌握了这些问题,本节课的任务就基本完成;学生典型问题的展示,使学生答题的错误集中点展现在全班学生面前,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在教师对这些题目的讲解上,接下来教师讲评的重点会重点突出,将更多的讲评时间用在主干知识和这些出错集中点上,避免了平均用力;教师要设计重点问题的变式训练,巩固重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通过课堂小结来进一步落实讲评目标,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的认知。当然还会有更有效的教学环节有待教师发掘。

不断完善各教学环节,丰富讲评课内容,避免教师一言堂,就题论题,是提高讲评课实效的重要一环。

3.掌握学情是确定讲评课重点和方法的重要依据

讲评课讲的是题目,面对的是认知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深入了解学情是上好讲评课的重要前提。

高中历史教师任教年级大多实行大循环,即教师从高一教到高三,除少部分骨干教师继续留在高三外,其他多数教师则担任高一年级的教学任务。由于部分教师存在惯性思维,或受部分学校“高一要当高三抓,备考从起始年级抓起”的影响,在讲评课上存在難度偏大、起点过高的现象,使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很难适应,影响了讲评课的效果,这与教师对学情掌握不准有很大关系。

教师在设计讲评课的教案时,要对学生答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确定讲评的重点,选择适合的讲评形式。如发现有的学生答题准确,与参考答案相似度高,或答案合理且有新意,可以让该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答题思路,兵教兵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某一道题全班同学出错率高,则该题就是教师讲评的重点。讲评课应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应避免平均用力,要突出重点,讲学生亟须解决的困惑,这样,讲评课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4.适当的变式训练,是完成讲评课查缺补漏、巩固提升功效的重要内容

要想讲评课效果好,变式训练不可少。讲评课要求讲练结合,讲就是要讲重点、讲学生答题的集中出错点、讲解题方法、讲答题技巧。练就是讲评课要设计变式训练。教师在进行讲评课备课时,要针对重点问题、主干知识和学生集中出错点设计相应的变式训练题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变式训练题目的解答,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同时也反馈讲评课的效果。

变式训练题目的选择,应紧紧围绕历史主干知识和重点问题,转变角度、换一种题型进行设计,在讲评课的过程中完成变式训练,并能在课堂上得到反馈,让教师明确学生变式训练的答题结果。以往的讲评课效果不理想,与缺少变式训练这一重要环节有很大关系。因为缺少了这一环节,讲评课的效果就只能停留在这个问题教师讲过,考试也曾经考过,这种题型的解答要求,教师讲过,至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则不得而知。

5.及时讲评是提高讲评课实效的基本要求

提高高中历史讲评课的实效,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容忽视,就是讲评课一定要及时。学生考试刚结束,最渴望教师能及时讲评,希望得到正确答案,了解科学的解题方法,这时进行试卷讲评,学生最能听得进去,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如果讲评不及时,学生的渴望情绪逐渐消退,讲评课的效果就会难尽人意。

如果因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安排,讲评课不能及时进行,如学校的期末考试,有时考试结束,学生就可能放假,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把试题答案和教师的解读尽快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答案来消化考试内容。讲评课不及时甚至将讲评内容束之高阁、讲评课不了了之,那考试的目的就很难达到。

讲评课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三大课型之一,其作用不容忽视,值得广大历史教师投入精力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进入高考备考阶段,讲评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将讲评课上升到课程高度去研究、去实施,是提高历史讲评课实效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董敏《用“素养”提升“素养”:历史课程建设的行与思》,《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年第17期。

[2] 段治文、郑玥《关于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质量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金铸

课程建设历史学论文 篇2:

新文科视域下历史学专业创新人才教育与培养

[摘 要]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必须加快创新发展。历史学专业作为主要文科之一,其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育自然成为各高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从新文科的提出背景、新文科新在何处、传统文科的不足,以及新文科人才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使历史学专业在新文科视域下服务于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要求,促进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与发展,建立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让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关键词] 新文科;历史学专业;创新人才;人才教育;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新文科视域下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建设研究”(JGJX2021C8);2019年度延边大学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支持项目“地方高校历史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途径与建设效果实证研究”(YBU2019JW04)

[作者简介] 郑京日(1979—),男(朝鲜族),吉林梅河口人,博士,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东亚历史教育、朝鲜古代史研究;赵红梅(1977—),女(满族),吉林珲春人,博士,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东北地方史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哲学社会科学迫切需要迸发新的活力,摆脱传统文科的桎梏,突破传统思维,通过创新、融合、协同,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文科力量。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中指出,我们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1]。新时代要求高校历史学专业与时俱进,依托新文科建设,创新人才教育和人才培养方式,做好做实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

一、新文科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新文科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任何概念的提出,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新文科概念,是在经济、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及教育事业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的迫切需求中应运而生的。

为什么经济、科技的全球化造就了新文科的迫切需求呢?二战结束后,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美苏争霸结束,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主导着全球化格局,以及全世界的资本、资源、人才的配置与流向,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美元、石油、航空母舰及科技力量等硬实力成为美国控制世界的重要力量。此后,世界格局从一极化向多极化转变,且自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新的经济格局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但美国却对中国公开打压,挑起中美貿易战,进而升级为科技战。中国的发展必然会让全球资源得到重新配置,这符合世界多数国家和人民的需求。因此,新文科的提出与建设是世界格局变化的必然,体现了世界发展的潮流,即未来技术的融合、媒介的融合与中外文化的融合,让中国文化、中国价值在世界上得到认同。新文科建设在国家强烈与迫切的需求下应运而生,其目的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及现代价值体现在文科教育之中,并创造性地融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人们解决共同面临的科技难题、国际关系难题,以及人类生存发展难题的重要思想和文化来源。

(二)新文科“新”在何处

从当前国际环境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既有对抗,也有合作,合作中有对抗,对抗中有合作。在诸多领域中,对抗远远大于合作,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特点。新时代高校历史学专业要与时俱进,必须在论域拓展、价值重塑、话语主导、交叉融合、研究范式五个方面进行创新[2],让高校历史学专业更适合国情发展需要,使新时代中国在世界舞台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增强国家的世界影响力。

从符合国情的角度来看,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文科专业,要时时体现中国特色,发展中国学派。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3]。高校历史学专业既要具有自己的民族性、传承性,又要具有自己的时代性、原创性、专业性与系统性。一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不能仅局限于国内,还要放眼世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下,提升国际竞争力,争做世界一流。

二、目前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历史教育和历史学人才培养,既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又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质变,历史学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已不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在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教材更新、专业课程建设、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存在若干问题。

(一)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滞后

受功利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历史学专业偏重科研成果,对教学质量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这种教学现象造成了历史学专业的教学与实际需要“两张皮”的现象,教学理论与社会发展需要严重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这种现象也直接导致高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及效果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编制课时较少,逐渐成为一门“边缘化”的学科;历史学专业就业形势较严峻,就业面相对较窄,高校在教学的功能定位上缺乏重视;历史学专业教学往往仅限于课堂教学,未能充分结合实践教学;对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不能用历史理论做出科学解释,导致学生的视野、活学活用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得不到有效拓展和提高,既不利于学生自身正确认识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社会各群体的关系,提升自己的社交、生存能力。

(二)教材更新没有与时俱进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4]。历史学是需要探讨和思辨的一门学科,而历史学专业的部分选修课教材往往由本专业自行编制或选用,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由于教材的编制未能从以学生为本和现实热点的角度出发,部分学生尚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分析现实或热点问题。教材知识点相对陈旧或重复,学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只是被动地记忆、接受或掌握历史知识;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辩证、批判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不能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更不能提高创新能力,做到与时俱进。

(三)专业课程建设水平不高

目前,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尚未高度契合。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而历史学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无用武之地,或社会刚需人才“产出”不足。这些现象使高校不得不认真审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育人方式。在历史学专业课程方面突显的问题主要是“金课”单薄,课程思政尚未形成育人合力。

一方面,历史学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受文科类专业技术水平限制,虚拟仿真类的“金课”建设不足,从教育部网站公示的首批一流课程数据来看,728门虚拟仿真类“金课”中,历史学类仅占9门。可见,历史学类“金课”建设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在“金课”研究方面,一线教师对“金课”建设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但缺少典型的实证研究和系统化的理论提升[5]。另一方面,历史学专业课程尚未形成强劲的思政合力。在专业课程建设中,教师多以自身讲授的课程为主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课程之间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交流交融并不充分,特别是时间跨度较大的古代史和现当代史之间缺少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交融合力。

(四)学科之间交叉交融不足

在新文科视域下,历史学专业建设的瓶颈之一是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交融,既应包括历史学专业在內的文科专业间的融合,也应包括与文科以外的其他专业间的交叉。例如,当下历史学专业与工科类的交叉交融不充分,导致历史学专业课程在使用新技术方面较滞后,借助新技术开发网络课程和虚拟仿真课程的进程放缓。为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科之间的交叉、交流、互补、交融迫在眉睫。

三、创新人才教育与培养策略

新文科视域下的专业建设是我国教育的重大战略议题,是当前高校教育面向未来的历史使命。高校教书育人应当从国家利益和服务国家社会的情怀与需要出发,想国家所想,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新文科的内涵融入历史学专业建设中,建立科学教育体系,以适应新全球化的发展,并使各学科融合发展,在创新的基础上教育和培养人才。

(一)运用好新技术,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新技术的应用促进新文科教育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如传统历史研究强调的考证是通过制作卡片、做笔记、拍照片,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而步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后,诸多历史资料几乎都可以在互联网获取。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历史研究者的研究条件和工作手段,节省了大量人力与时间。但新技术的应用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如学生网瘾、“低头族”……迫使历史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得不正视此类挑战,因此,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的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

(二)创新教材建设,实现铸魂育人任务

2021年7月21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全面提升课程教材铸魂育人功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6]。无论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工来说,还是就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言,高校历史学专业无疑在铸魂育人方面承担着最艰巨且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灿烂辉煌,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教材应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7]。

(三)提升专业内涵,打造一流本科课程

高校历史学专业应根据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要求,做到内涵式发展。一是加快创新历史学专业理论体系,形成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用中国的历史理论解释世界现象、解决世界性棘手问题。二是抓好抓牢课程思政,“在历史教学、特色历史课程建设中要始终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8],建设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型文科专业。三是历史学专业的教育要聚焦新文科建设,“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建设一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9]。通过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促使教育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学生考查标准等发生一连串的变化,以提高教育质量。

(四)打破专业壁垒,推动学科交叉交融

传统文科类专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学生学习中显现的各类困境,催生了文科类专业的变革和创新。为了契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科专业势必要改变故步自封的状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目前开设的跨专业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及大类培养课程等都是较好的尝试。通过打破专业壁垒,加强文科、文理间的交叉与融合,创新历史学专业建设,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科体系。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的发展时期,面对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社会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现实要求高校历史学专业做到持续创新,在“卓越”和“拔尖”中彰显文科魅力。

新文科視域下高校历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立足于世界舞台,立足于全球格局。中国不仅仅要在经济上成为全球大国,也要在文化上成为世界强国,在制定国际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时,展现中国的话语权,得到世界多数国家认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这是新文科视域下历史学专业区别于其他文科建设的历史使命与担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以史为镜、以史明志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EB/OL].(2021-06-15)[2021-09-26].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06/15/c_1127561026.htm.

[2]徐飞.新文科建设:“新”从何来,通往何方[N].光明日报,2021-03-20(10).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4]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27.

[5]赵淑梅.2020年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分析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21(4):137-143.

[6]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A/OL].(2021-07-21)[2021-09-26].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8/25/content_5633152.htm.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6).

[8]郑京日.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历史教学中的意识形态探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3(5):83-89+142.

[9]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A/OL].(2019-10-30)[2021-09-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Majoring in His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Liberal Arts”

ZHENG Jing-ri1, ZHAO Hong-mei2

(1.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 China;

2.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China)

Key words: “new liberal arts”; history major; innovative talents; talent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作者:郑京日 赵红梅

课程建设历史学论文 篇3:

四川民族学院历史学“藏汉双语”教学困境分析

摘 要: 四川民族学院作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唯一的民族高等院校,积极承担着培养“民汉”(即藏汉)双语型人才以适应本地区发展需求这一历史重任。学院在双语教学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面临诸如师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困境。本文以四川民族学院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为例,客观梳理和分析藏汉双语教学中面临的各种困境,為历史学(藏汉双语)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藏汉双语 历史学 困境分析

一、师资:“量”不足,“质”不高

培养优秀藏汉双语师范人才的关键是师资,合格双语教学师资紧缺是目前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教学的最大瓶颈[1]。

(一)对口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数量缺乏

学院地处川西部的康定县与泸定县之间大渡河边谷地,远离成都等中心城市,交通不便造成教师队伍,尤其对口学科专业课程教师①数量缺乏。目前该专业任课老师组成复杂,一是承担历史学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师8名,分别来自旅游系(6名)、经管系(1名)和教育系(1名)。历史专业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人,虽然普遍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但是无一人既能用汉语授课,又能用藏语授课。二是负责藏语言与藏语相关课程的教师5人,来自藏文系、政法系及学院其他部门。这些教师均是高职称,具备深厚的藏文语言功底,然而存在对历史专业知识不够准确与精通的问题。由此可知,该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藏文,能够很好运用藏文的教师学科专业不对口。因此,加快建设一支既纯熟掌握藏语藏文表达能力,又具有精深专业知识的双语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2]。

(二)双语教师队伍培训培养建设艰难

由于交通不便及经费投入不足,加之培训渠道不畅通,导致双语教师队伍培训培养建设艰难。据课题组成员对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②:

有12.5%的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学生认为学院对这门专业的师资建设工作“很重视”,有62.5%的学生认为 “比较重视”,亦有25%的学生认为“不重视”。目前学院既没有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又没有聘请相关历史学(藏汉双语)专家对该专业教师就其薄弱环节进行补救培训,很少与其他民族高校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双语师资的培养培训事宜。从这些层面讲,学院对该专业的师资配备工作虽然重视,但在教师具体实践培训工作上有不少欠缺之处。

(三)对藏汉双语师范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够清晰

双语教学过程应同时兼顾三个目标:一是语言目标,使学生熟练运用藏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二是学科目标,通过学科学习增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三是社会目标,为藏区培养用藏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从事各项工作的人才。核心目标是语言目标和学科目标,二者同等重要、相互依存、相互制衡[3]。然而通过调研得知,该专业教师在师范人才培养中存在过于重视学生的学科目标,即重点传授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而忽略语言目标,对书面语言和语言知识,口语教学和听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比较关注和重视教材、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学生听说读写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重视不够[3]。这成为藏汉双语合格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四)教师在授课中出现“语言残疾”问题

“语言残疾”[4]是指授课过程中过度注重使用汉语或者藏语,而忽视双语交互使用的现象。表2是课题组成员对该专业学生对“授课老师是否用藏语教学”进行的调研统计。

由表2可知,62.5%的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学生认为授课教师“除有关藏语课堂外都不用”藏语教学。在与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的过程中,有学生还指出,教师只在有关藏文课上交互使用藏汉两种语言授课,而在学科专业课上只用汉语言授课;基础藏语课只学习文法、修辞和三十颂等,专业历史名词很少用藏语表述。由于从事学科专业授课的教师没有接受过藏汉双语教育或培训,缺乏藏汉双语交互授课的能力,导致在专业课和其他非藏文课程中存在语言“偏科”,过多使用汉语授课。教师这种“语言残疾”的现象有碍于在学科专业方面对学生藏汉两种语言的同步培养。

(五)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学习而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5]。据调查,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自开办以来,大多数任课教师仍采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注入式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只扮演着听众的角色,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互动极少。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以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文化知识,但是由于方法陈旧,必然影响教学质量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该专业只有8个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满意,表示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比例高达75%。由此可见,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不仅陈旧,脱离学生实际,不宜因材施教,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课堂气氛过于单调,教学质量不易提高,从而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双语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存在不妥之处

课程是指学生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进程与安排,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而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在对历史学(藏汉双语)课程设置的问卷调查中,75%的学生认为开设藏汉双语课程“非常有必要”,25%的学生认为开设藏汉双语课程“有必要”。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双语课程设置有成功的部分,也有不妥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课程体系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

学分比重是课程体系设计的重要指标。四川民族学院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36学分),学科专业教育(93学分),职业生涯(21学分),综合实践(22学分)和公共任选(4学分)五个部分。其中,主干科目是中国史和世界史;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基础藏语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教学实习、大学生科研立项和创新教育等。学生修读方式有:必选课程(包括公共必选、专业必选课程)和任选课程(包括公共任选、专业任选课程)。就课程体系设计来看,该专业的藏汉双语课程较为丰富,修读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就该专业学分比重的分配来看,存在不合理之处。如有关藏文与藏语课程24学分,占该专业总学分(176学分)的13.64%,体现不出语言培养目标要求;师范技能有21学分,占该专业总学分(176学分)的11.93%,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师范技能训练的目的;而专业知识的学分却高达93学分,占到全部学分一半以上的比重。由此可见,在课程设计上该专业依旧重视专业知识,不符合历史学藏汉双语师范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安排欠合理

从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的教学进度表得知,该专业大学一年级两个学期中,涉及藏语教学内容的就一门基础藏语(专必选),每星期4课时,4个学分。大二第一学期除继续开设基础藏语课外,还增设了藏文文选(专任选)、藏文信息处理(专必选)和历史术语藏漢翻译(专必选)三门课程。如此紧凑的教学安排可能会让学生尤其是占该班学生总数一半多的二类模式学生③难以消化,从而影响学生对藏语课程的喜爱程度。再者,历史专业拓展课程中康巴红色文化、康巴民族史、康巴民俗文化和康巴区域地理等地方课程安排靠后,该专业的培养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地显示。此外,历史学专业的公共任选课程不具备针对性和实用性,也没有充分考虑历史学(藏汉双语)的专业特色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重学习负担。

(三)教学内容的优势不突出

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属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范畴,相比于普通历史学师范专业来说,有其特殊之处。首先,普通历史学师范专业在学习内容上可以不涉及有关藏文化的教学内容,但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必须保证每个学生熟知藏文化。其次,普通历史学师范专业的语言目标仅限于汉语一种语言,而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的语言目标是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藏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第三,在将来就业方面,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学生在毕业的八年时间内必须从事历史双语教学工作。因此,在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教学内容中,必须突出其独特的优势:一是学科专业教育(学科目标)和藏汉双语语言训练(语言目标)在重视程度上要达到平衡,不能单一地重视学科专业教育;二是该专业教学内容要更职业化,更具有针对性。但从现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度看,学科专业教育是重中之重,语言训练不是很受重视,师范技能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也不多,专业优势并没有突出。

三、教学实践有待加强

教学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就目前情况来看,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教学实践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如下:

首先,教学实践的观念意识不强。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流利使用藏汉两种语言,在民族地区从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双语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院必须重视对师范生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这是师范教育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所培养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6]。根据该专业课程设置安排,大一和大二每学期的周课时均达到28学时,除每周两节体育课外,其他时间大多安排在教室用于书本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进行教学实践的时间很少,这样学生就缺乏教学实践的学习锻炼。究其原因,主要是学院部分领导与从事该专业的部分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念意识不强,认为该专业应当以知识与理论为重,更何况以后会有教学法、讲课训练、专业见习和实习等安排足以让准师范生得到教学实践锻炼。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学实践观念意识的不强在某种程度上会减少学生进行锻炼的时间和机会,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其次,教学实践的设施环境不完善。学院对于园艺、动物医学、旅游管理、法学及计算机等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都设立了专门的实践实训基地,但师范专业的历史学却没有专门的实训室(如微格教室)以供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不利于历史学乃至其他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最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缺乏教学实践的前提。据藏汉双语历史班的授课教师反映,学生历史基础较差,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不仅不多,还不齐全,涉及的专业领域也不宽泛。因此,大多数任课教师不得不更加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会让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即便有过教学实践也仅仅局限于常规的班级内部,教学实践活动比较单一,与历史学专业其他班级间缺乏教学实践的交流与切磋。

本文以四川民族学院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为例,较为细致地探讨了在师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的困境。通过对困境的探析,为下一步制定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对口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指既纯熟掌握藏语藏文表达能力,又具有精深专业知识的双语师资队伍。

②注:该数据来源于课题组成员对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的学生的问卷调研,共发放38份问卷,回收问卷32份,回收率84%,有效问卷32份,有效率100%。

③该专业学生38人中,20人是通过二类模式(以学汉文为主,藏文为辅,藏文基础较差)进入学院学习的。

参考文献:

[1]严木初.藏汉双语齐驱,文理学科并驾——藏汉双语教育人才培养之路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 32(4):121-125.

[2]李能武.四川民族学院藏汉双语教学问题及对策[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24(2):94-97.

[3]王予峰.新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以喀什师范学院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严木初,郭三黎.立足“三个面向”,科学构建专业课程——浅谈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3):115-117.

[5]李帅军.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6.

[6]邬守景,李雁飞.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践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高职教育研究,2012,11(2):42-44.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国家民委教改课题《藏汉双语师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四川民族学院历史学(藏汉双语)专业为例》(15090)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周正龙

上一篇:全县工作汇报(精选2篇)下一篇:年度个人总结学生(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