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论文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程理念论文(推荐8篇)

新课程理念论文 篇1

——去博兴实小听课心得

小学中新课程在课程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评价体制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去设计和实施,所以实施的关键是转变教师教育的理念,这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我有幸到课程实验改革的先进单位——博兴实验小学,进行了参观学习,对于在课改中的一些问题得以解决,这对我今后的教学帮助很大,我就简单谈一下这次学习的体会。

我听的是一节科学课和一节低年级语文课,我就针对科学课谈一下: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解学生、信任学生

王老师在教学《把种子传播到远处》时,她让学生根据种子及所知的相关知识来推测种子怎样传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并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这充分体现了王老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这样学生才会轻松的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才会有更高、更好的发展。

二、教师是研究者、开发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科学知识永远是主体建构活动的结果,它不能传递给被动的接受者,必须由每一个认知者主动地建构。因此,要达到真正的科学教育目的,教师的角色理念非常重要。

在《把种子传播到远处》一课中,王老师让学生利用准备的种子,根据自己的推测,对种子传播进行验证。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利用材料,加之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研究的很认真,效果也很好。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参考,小组内互相合作得出结论。在此教学过程中,王老师真正体现了研究者、开发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三、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终生学习”已成为每个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格调。小学教师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究,不断地转变教育理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及素养,这样才能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

学习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成为知识“贩子”,而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因此,好的教师不是复印机,而是抓住教材的精华,画龙点睛地讲解,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大彻大悟,这就是当代学习型、研究型教师的新形象。

新课程理念论文 篇2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观察与即时评价

1. 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行为,追踪学生学习进步的历程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而不是一张白纸走入学习活动,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从学校里所获得经验比在学校外的日常生活所获得经验更多、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生成性的体现,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思考和发展水平,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多采用课堂观察、学习评价册、成长记录袋、作业分析、日记、真实性评价、书面评价等多种形式,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的进步历程,并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2. 关注课堂上的即时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即时评价是对学生课堂上学习活动作出的立即反应,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继学习行为的一种形成性评价方式。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艺术,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就能够唤醒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很好!”“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评价语言层出不穷,而到底好在哪、棒在哪,学生不明白,这样的评价,达不到激励的效果。鼓励不是一味地说好,而是应肯定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性格,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对自己的优势有所认识。因为人的潜能是多元的,主动评价学生时能发现学生的强项潜能,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树立起自信,注意对学生健康的情感、价值观的鼓励性评价十分重要的。这种鼓励的作用十分巨大。这将使他们更自信、更坚定、更乐观地面对生活。即时评价方式要多元化, 如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等。

教师的即时评价除了激励性的语言外,还要恰如其分地用好肢体语言———一种无声的评价。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充满尊重的手势———伸出大拇指,犹如催化剂,胜似千言万语,它会使课堂更涌动出生命的灵性。

二、评价方式要多元化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主体,是学习过程评价的实施者和研究者,教师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合理、全面,评价方式应多元化。

1. 学生自评

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各方面的事实,对照评价标准和目标,对自己的进步、成绩、潜能和不足,进行分析评价,并写出学期评价报告。

2. 学生之间互评

学生之间既是学习的合作者,又是学习的竞争者,学生之间彼此互相了解,有问题能面对面直接进行商讨,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交流,方式可以简单灵活,也可以以正规标准。这样不仅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友爱合作精神,又融洽了学生之间的关系。

3. 教师测评

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围绕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宗旨,把课后思考练习题、作业题、单元练习题、实践活动作业题等有机结合起来,平时成绩占3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主要以上课表现,作业情况为依据。期中期末以试卷为依据,通过考试让学生考出自信,考出成功,考出内动力。

三、评价方式要有层次性

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速度、兴趣爱好存在多样化,因此应做到“层次评价”。例如,面对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学困生答对了,就应及时表扬,让他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但对于优等生来讲,鼓励只能是当他战胜了智力挑战题时才能获得。教师评价时不应只谈优点,应适时提出现实的期望,为学生的进一步努力提供方向,避免固步自封。

四、学习过程评价的几点注意

1. 学习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反馈、调节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甑别和选拔。

2. 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应该在轻松的日常学习活动中不露声色的进行,而不要使学生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评估。

3. 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应以激励、肯定为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独特的见解,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教学中不要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不要追求解法的“标准化、统一化、最佳化”, 应致力于“多样化、合理化”,达到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角色 篇3

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是人,它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服务

1. 课堂教学应创设条件,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应该倡导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手段。例如,我在讲“有序数对”这堂课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座位。通过启发引导,绝大多数同学准确无误的说出了自己是几排几座,在给予充分肯定之后,提出假设:如果只说“几排”或者是“几座”能否确定自己的座位,为什么?通过设问—思考—回答,“有序数对”这个概念在一问一答中初步形成。实践表明,单纯靠传授灌输是不能真正学到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的知识,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的过程。新教材在探究式学习方面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在那里可以大显身手。

2. 数学学习应成为指导学生终身学习的领航灯

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学习对于每一个人来讲不应是一个阶段性的事,也不能一劳永逸,很多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本领的增长都是在以后实践中完成的。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学校的数学学习仅是为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和进一步的深造提供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函数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不仅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高中学习函数的基础。它的涉及面广,在教学中如何建模、化归、数形结合就成了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很多数学的思想方法如建模、类比、化归、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等都巧妙地渗透在教材中需要教师很好地挖掘。从学生学习发展的角度来看,掌握更多的数学思想,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来讲都是有益的。因此,今天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旅途中的一个驿站,更是指导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盏领航灯。

3. 数学学习应该是“书本中学数学”和“生活中做数学”并存

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使人们淡薄了它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的事实。在以往的数学教材中教学基本远离生活,用公理化体系支撑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为训练人们的思维,培养人们的逻辑思维服务的。这样势必造成教学内容枯燥,使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事实上,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如“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教学时,我编制了以“我”陪妈妈上超市购物为背景,将书中例题稍做修改,让学生置身事中,通过列式——讨论——计算,得出结论。这种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促进了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学相长,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数学真正服务生活开辟了一个窗口。

二、教师应由单一“知识的传授者”向多重角色转化

1. 从数学教学“教、学、练”的特点来看,教师应当好教练员

数学知识本身是为解决数学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数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数学学习是一个通过长期训练将数学知识和能力内化上升为数学素养的过程。为此,数学教师更应善于充当教练员的角色,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真正学会用数学。

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解题中的思维训练来体现数学教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新课程在习题的选配上有一定的层次性,使各类学生都有提高的机会,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觉得要教好数学,“教、学、练”三个基本环节是不可偏废的。特别在练的过程中应淡化形式,讲究实效,并通过练习及时捕捉有用信息,不搞“题海战术”。

2. 从数学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教师也应是教材的编著者

新的数学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理应成为教材的编著者。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大纲的要求,合理选取和重组教学内容,以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当然,自由的选取和编排,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地增删教材的内容,而是在全面把握编著者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既忠于“原著”又不拘泥于“原著”。

感悟新课程、体会新理念 篇4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其全新的教材设计理念及教学思想的确实人耳目一新,但基于农村中学教学条件所限,新课改理念如何落实,仍使人感到有些困惑。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程标准

今年我校05级新生使用新课标化学教材,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所有施教者是一新生事物,同时也是对老教材教学理念的一种冲击。笔者就在教学过程中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困惑谈几点感受:

一.感悟新课程化学教学的性质

新课标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点与老教材《化学教学大纲》所提出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这一思想相吻合,所不同的是人本思想更为明显。同时新高中化学课程又提出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既区别于老大纲对学生情感态度和技能能力的培养,又使其内涵进一步拓深。

二.感悟新课程理念的进步

新教材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这一人文思想在原有教学大纲中是不曾提出的,进一步体现了新课程人本原则。

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这样避免了只依靠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单方面评价,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是新课程人性化的另一体现。

在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教师教学功能体现,对教师再教育只字未提,而新课程标准中却明确提出“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这一角度看,新课程对受教者和施教者双方素质的全面提高同等重视,因为高师出高徒。

三.感悟新教材全新的设计思想

原有教材章节编排顺序,是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交替排列。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为理论提供学习素材,同时又为理论提供应用素材。这一编排顺序是老教材最成功的一点,但仔细分析这很大程度上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不足。而新教材分模块学习,每一模块内部都有一清晰的学习主线,比如,《化学》1(必修)以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为主线,将元素化合物知识、部分理论知识作为案例进行剖析,教给学生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以怎样的程序探究物质的性质。同时将知识的学习与知识的应用有机结合,例如,《海洋中的化学元素》一节,因为镁、溴等元素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了解他们的性质,同时还要学习它们的提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学与用相结合,使化学走入社会、贴近生产,提高学习兴趣。整册教材教学思想非常明显,就是教给学生一种分析问题方法和探究事物的思想。同时使学生在过程中认识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了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了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编排思想避免了单纯的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观念。

四.几点困惑

困惑一.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高校输送更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高考到底怎样考?对所有任课教师而言,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对大数农村中学而言,评价教师、评价学校,高考升学率仍是一个重要指标。怎样将新课标教学与高考有机地结合,笔者及广大教师感到非常困惑,同时也在孜孜探索。

困惑二.因为教材的相关内容是建立应用基础之上的,某些内容原有教材是重要知识点,而新教材没有,我们讲不讲?从另一角度考虑,在该册教材没涉及到的知识点,在后续教材中是否还能出现,现在我们是否需要补充?

困惑三.根据现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时数,以及现有教材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颇有一定的难度,总有一种时间紧,任务重的感觉。同时也感觉到在限定课时数内,学生学的情况如何,老师心里没底。

困惑四.新课程安排了较多活动.∙探究课、试验∙观察、资料搜索等内容,从农村中学现有的教学资源配备而言,有点理想化。毕竟农村中学经济条件较差,教学资源配备不够完善,所以有些课或有些活动,只能流于形式,很难起到预期效果或很难按新教材思想实施,相关活动及内容我们应怎样处理?

困惑五.新一轮课程改革虽已全面实施,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很多教师却仍按老教材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教学。比如“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一节的教学中,主体思路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完成-2价、0价、+4价、+6价等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同时了解二氧化硫和硫酸相关性质。然而有很多的教师却不能把握这一思想,将该部分内容拆解为二氧化硫、硫酸两块进行讲授。在教材中对硫酸的介绍只有三行文字,而有的老师却能讲授一节课,显然对新课改观念理解不深,同时明确说明对初中教材了解不够到位。教师的观念应如何尽快转变,我们困惑。

五.应对策略

新课改在全省已全面展开,无论我们习惯不习惯,接受不接受,它总要按照自己的既定程序实施和运行。笔者认为,对于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应该做到下几点:

1.不应墨守陈规、抱残守旧,而应加强学习、积极探索,领会新课改的理念,吃透新教材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做课改探索的排头兵。

首先,认真研读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解读,尽可能的理解透新课程理念和性质,对各部分内容的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争取在教学实施中做到既不偏离课程标准,又不拘泥于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思想吃透、用活。

其次,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不仅是本学期使用的教材,而且是整个阶段本学科体体系所有教材,比如,对化学学科而言,在高一上学期,不能仅限于研究《化学》1(必修),而应将所有高中各模块教材全部研究透,研究透各模块的设计思想以及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也就是理清整个高中化学教材的脉络,授课过程中才能明确哪些内容需要讲,那些不需要讲,以便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快教学进度。

2.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对于新课程理论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能只限于写几百字的读书笔记,写几百字的论文。同时,走出去、请进来,多外出学习,多请专家或有经验的一线教师作报告、谈感受,加强交流。在加强理论修养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拓展视野,更新知识。

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范例。但目前基于新课程的要求和农村中学的设施配备,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于教材,应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编写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和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增强进一步学习相关学科的兴趣。校本课程教材在编写时,要有内容编排体系、呈现方式以及学生学习的辅助材料或信息等;同时应留给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使教师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校本辅导资料的开发要做到不同类型的习题对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不同的作用,同时习题在开发时,要注意题型尽可能的要新。并且思考题、讨论题和开放性题目都要有一定的比例;要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有助于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

新课程 新理念 新天地 篇5

提要: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其范围之大、进展之快、效果之著,都是以前几次课程改革不能达到的。这次课改促使人们对以往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观进行反思和置疑。作为处在改革阵地前沿的教师,必须明确新课程改革所包涵的基本理念,切实在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才能创造出一片新天地,不让课改成为一句空口号。大家都关心的是,新课改到底提倡了哪些新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理念?作为美术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应对呢?本文就此发表一些个人的思考和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理念

正文:

新课改是以新教材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新教材传达了新课标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这表明,教材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传递知识的界限,升华为培养人。这是新课改带给我们的第一个新理念――新的教材观。

以我区现在试行的湘版美术实验教材为例,(以下课例均出自湘版美术实验教材)我们可以看出下面几个方面的变革:

1、 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新的教学目标观,体现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本位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与技能,更要学会获取,培养学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性的解放与发展。比如《寻找美丽》,教学活动是“找自己认为美丽的物品,谈自己喜爱的理由”,按旧的标准来说,这样的课根本没有“知识点”。我认为它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每个人个性化的审美观。

又如《小鸟找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帮助弱者的美好情感,绘画的训练要求为这种情感提供了表现和宣泄的载体。《我的太阳》,这一课的标题就很能说明编者的意图,每个孩子心里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想象王国的太阳,他们在绘画中寄托的情感就很不一般了,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对自己个性审美和想象的肯定与自信。

2、 课程。

新教材的课程内容“体验”味很浓,更加强调学生自身的

体验,强调在学习过程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另外,学生的体验对象在时间空间上有了拓延,强调老师、学生、环境,材料等多种因素的整合。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会飞的娃娃》,利用塑料袋来做玩具,这种自己创造乐趣的艺术体验会给学生留下历久弥新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启蒙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寻找美丽》,促使学生在身边、家里、社会中寻找美丽,体验环境中蕴涵的艺术美,感受生活;还有《童年的.手印》,当学生的手触摸到凉凉的泥,随意地揉、搓、压、印,边做边与老师同学交流时,学生的心情真可以说是“心花怒放”,在实践中体验快乐,建构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基于上述理念,为了更好的与新教材同行,教师首先应该要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满足于把知识和技能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健康、快乐、有完善人格的人。一堂好的课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什么,还应千方百计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突出学生的情商发展,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反复大声询问学生:心情怎么样?开不开心?这样的教学行为可以大力提倡,让课堂有浓郁的“人情味”。

其次,教师要艺术性控制自己“启”和“引”的度。整个教学过程当然是要老师控制的,问题是,陈旧的课堂教学秩序被老师严密设计好了,学生任何打破这个流水线的行为都是

新课程理念宣传材料 篇6

各位家长:

夸美纽斯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只在学校中,通过学校而且将在一生里洋溢和传播着教育。‛这也是我们新课改力求达到的最终目的。通过学校,使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性和完整的人格,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一个平台。究竟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有哪些创新之处?通过教育应当达到怎样的目标?家长们,您的孩子正在接受新课程改革下的学校教育,对于以上问题,您有必要做一了解。因此,请您阅读以下材料。

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围绕这一核心理念,以下将从四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

(一)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学生的整体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指智力与人格的和谐发展,以形成学生丰富自由的个性。这就要求学校课程能为其提供整体的内容和时空。而现行的课程一方面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对学生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另一方面过分追求学术化、专门化,专注于呈现抽象的知识符号,忽视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规模效应,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课程一定程度上异化为限制学生精神发展的障碍,个体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产生了质的断裂,学生被动地过着成人为其预设的生活。据此,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要求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改倡导整体发展,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改革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国家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作出最低的共同的要求,而不是仅仅提供由专家认定的知识点,这就为学生经验的进入提供了方便之门。其次,新课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把学生本位取向、学科本位取向和社会本位取向辩证的整合起来,弘扬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设计理念。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整合

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具有内在的、历史的统一,而审视现实,却发现科学世界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起着主宰作用,这就导致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割裂,于是在学校教育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出现了空前的危机,教育过程丰富的社会历史被冷冰冰的知识接受和机械的理智训练所代替,生活世界里那种‚生动的主观性‛荡然无存,人的主体性失落了。因此,为了寻找现代人已经失落的精神家园,克服科学世界带来的人的生长危机、教育危机,学校课程必须重返生活世界,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作为重要的改革目标之一,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立课程改革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另外,在增强课程生活化的同时,新课程也强调课程的综合化,改变过去课程结构注重学科本位的倾向。因此,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课程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建,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规定:‚整体设臵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设臵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设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通过这些努力,以期学生所建构的不再是分科的割裂的学科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统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新课程实现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整合,保证了每位学生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

(三)倡导建立新型的知识观

知识观既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因此,确立新型的知识观,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知识从本质上讲,是内在于人的主观创造,是基于客观性之上的主观建构,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它的获得是一个积极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生成过程。而传统的知识观视知识为静态的认识成果,知识外在于主体,与此对应的课程本质观把课程视作是由固定知识组成的预先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封闭、静态的知识体系。这就造成课程与学生的对立,异己于学生而存在,远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个体与知识不是分离的,而是构成一个共同的世界,进而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不断进取、谋求改变的人生取向和精神境界。

(四)建构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课程改革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平台,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了契机,可以说课程改革本身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重建,甚至可以说,学校文化重建是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现代学校文化,是对现代社会文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统整,并融合了学校科学人文精神和个性特色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文化结构,是现代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学校文化本身的特点是经营与积累,而不是对外在文化的诉求。因此应当立足本校,从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建构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1.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

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通过科学管理手段建设富有特色制度文化体系。

2.建设合作的教师文化。

新课程倡导加强课程综合化,综合课程的实施使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须。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之间的互补与合作,这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使教师之间形成合作的文化,让学校拥有合作的教师文化,这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3.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学校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一种个体间不断传递着的信息流,是受教育者的‚学习能‛所辐射的文化时空,是一种群体意识圈。学生文化包括德育文化、学习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文化、文娱体育和审美文化、生活与心理卫生文化等。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

4.建设丰富的环境文化

学习新课程品味新理念 篇7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要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第二本性为止。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通常,听新课标指导下的老师上课,会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很少这样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让学生把每天的讲话记录下来。相反,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已是许多教师自然而然的行为。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原则,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对话和辩论,希望学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机会去尝试:体验成功,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这种方法给学生传达出的信息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认为他们行,他们就行。

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对此,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了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未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了。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出现很多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予以肯定。

二、学习新课程,品味“以人为本”的思想

“要求新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面对这样的要求、这样的目标,教师们该深思,该警醒: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才无愧于心,无愧于祖国和人民,无愧于子孙后代?仔细想一想,教师是不是应把教育放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是不是应多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个体应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健康快乐地生活?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以深刻的体验。“专家呼吁,教师应该首先看到新课程这一价值追求的生命力和它将带来的长效。”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看这个“课堂”?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幻剧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可能一无所获,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天空没有留下痕迹,而我,已飞过”。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都能得以激发,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的价值、社会的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进一步提高。“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化到学科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是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就拿科学课来说吧: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科学课尽可能地从各个角度告诉学生首先应该珍惜环境:通过和自然的接触,去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和考察身边的环境,去领悟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培养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翻阅科学新教材,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科学课应更加注重与社会的接触、注重学生的参与。珍惜环境其实就是珍爱人类自己,这已经是目前我国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过去的自然科学教学,为了解青蛙的结构,我们不惜抓几只到课堂上让学生解剖,血淋淋,惨不忍睹。而如今的教材中是再也看不到这一幕杀生了,七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个实验:观察蜗牛,实验完成后,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把它们放回大自然。很明显,这是在教育孩子要有爱心,从小中着手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不应是“我的眼中只有自己”,而应是关爱他人: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会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对他人要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要懂得善待自己: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和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三、学习新课程,品味课程观念

课程论专家华东师大张华博士提出了一个概念: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由这四个因素组成,就决定了它是独特的而且永远变化的,有多少个班级,就有多少种课程;有多少所学校,就有多少种课程。这也就要求教师的观念要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意识,是否形成了新的课程观念,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以往,教师们只有教学意识,而课程意识十分淡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即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要多。

福建师大教授余文森认为,儿童的生活范围有多大,课程的范围就有多大。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课程意识,课程的资源拓展到儿童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空间。因此,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进行计划、教案的过程,还应是课程建设和开发的过程。

四、学习新课程,品味新教材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比如,对于一个科学实验,学生可以设计出十几种形式和内容,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这对教师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学生并非都是空着头脑进入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从自然现象到农家生活、社区活动,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自身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出发来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全新的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的教学习惯产生了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突出。但我们却坚信有了矛盾才会有改变、有进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走进七年级的课堂,眼中看到的是一种与传统教学环境下完全不同的“景色”,学生们的眼中闪动着求知的欲望,他们在积极地表达着自己,天马行空地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无拘无束地构想着未来的蓝图。试问:你还会停止改革的步伐吗?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对教材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进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应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提上了日程,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还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执行新课程的计划中,教师应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五、学习新课程,与学生平等交流

一堂成功的课或者说一次成功的互动合作都离不开师生间的有效、和谐的交流与沟通。作为教师,应懂得理解、接受、同情和公平对待学生的重要性,试想,如果青少年在校园里都得不到公平待遇,进入社会后他们还指望哪儿有公平呢?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谁能说学生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呢?我们也应明白个性的重要性,通过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专心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新课标下的教师应拥有出色的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并且喜欢与学生相处,喜欢学生,而且也乐于帮助学生,做他们的顾问,给他们以及时的指导。笔者相信,平等交流与沟通能让我们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这一点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所做的事除了教学外,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做的另一件事是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什么比帮助学生相信自己更有意义了,因此,要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方法,并教导学生要重视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更理智地提出问题,更准确地思考问题,由此开启学生的心智,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和行为。

实践证明,平等地交流和沟通能让学生走近教师,让学生了解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想,教师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对这个知识点的认知程度以及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师生之间也就有了相互的理解,有了发自内心的宽容,我们的工作该有多么的顺畅!此外,平等交流还让教师避免了尴尬,使之能够平心静气地面对学生出现的过错。美国罗斯福总统入主白宫后曾说过,他每天所做的各种事情中,如果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正确率,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所以,他宽容每一个人。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都非常有限,这些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没有过错,在教学中,教师同样也要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错误。

教师不能改变一个人的过去,但他们希望改变学生的态度,并能让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想一想:即使教学质量只提高了10%,那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新课程的学习也让我们自己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思想要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要变,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是终身的学习者,我们要身体力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处在这场变革第一线的教师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 力图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 并期望能更好地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新课程为我们带来的新理念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以人为本思想、课程观念、全新的教材观等。

关键词:新课程,品味,体验,身体力行

参考文献

[1]海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海宁教育局教研室编.新课程·新理念·新策略[M].

[2]嘉兴教育科学研究所, 嘉兴市教育学会编.教育信息资料[M].

新课程理念论文 篇8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形象是教学艺术和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而中学历史课在再现当年的人物与事件中也最容易情景化。由于中学生的特定心理,所以只有情景化了的东西才最容易使他们受到感染从而产生共鸣。戏剧的感染力大于小说,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但是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在情景的处理上却产生了两种偏差。一种是在引用课外的材料时缺乏针对性,因补充得太多太杂而冲淡了主题,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任务未完成。第二种是在史实的评论上,个人的主观色彩太浓,使人与事失真。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情景教学呢?

一、故事化情景

教师在讲述教学人物经历时,不能只罗列时间上的流水账,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参加者,对历史事件的处理也反映出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与理智。所以“活化”历史人物就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产生感情。例如林则徐禁烟、丁汝昌自刎、孙中山蒙难等等,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与他们特殊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他们的处事态度基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独特性格与独立思想。不论是心理分析法还是阶级分析法都离不开人物的成长经历。这些历史事件的缩写和悲壮场面的渲染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极好素材,所以说情景的展现是思想教育的需要。同时将历史人物故事化、历史事件情景化又是揭示人物思想和心理的必要途径,是避免公式化与简单化的一种方法。

故事化要抓住人物之间的主次矛盾,以及影响矛盾发展变化的原因。既要交待人物所处的特定时间(时代),事件所在的特殊场地(环境),还要选用好历史人物的语录与言论(台词)来验证其思想。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正义的思想感情。例如谭嗣同就义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段话不仅悲壮,而且反映出成与败的哲理。

故事化的情节不能展得太开,拖得太长。一事一景,一人一言,遵循开始、升级、高潮、转折、结果五步原则来运作。情节为故事服务,故事又为观点服务,说到底是宣扬一种思想或理论。

二、风俗化情景

时代背景是再现历史事件的前提,时势与英雄的关系越是密切便越容易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历史观,产生换位式思考与共鸣。例如百家争鸣、五四运动、巴黎公社等都是那个特定的时代的特定产物。教师准确地展现时代背景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某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风俗化就是要全面准确地交待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阶级状况、经济现象、文化氛围等带有普遍性的东西。不能只局限于某个特殊原因或偶然现象的描述上,选材不同,结论必然会不同。政治背景要让学生明白当时的制度与阶级结构;经济背景要让学生明白当时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这种角度的要求是科学完整的教学要求。

风俗化在涉及民族问题时要反映出当时当地的生活习惯,包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特征,如同完成一部历史剧的创作。还要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思想主流,所处的山川景色、物产资源等等。当前港台地区的历史命题往往采取这种设身处地的还原法来检测考生的历史感受,使历史感与现实感统一。如,假如你生活在北宋的东京,你会看到的情景有……

三、情节化情景

这里所指的材料包括历史人物的语录言论、重要会议的决议、法律文件的条款、革命纲领的内容等等,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这些材料产生、修订、斗争、确定的曲折过程。例如教学法国的《人权宣言》,就要让学生明白政治上神权迷信的危害,不同阶级、不同派别有不同的政治要求与经济要求。教学中国共产党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转变时,要让学生明白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蒋介石的不同称呼所起的作用。这样的材料是富有情节的、生动具体的,而不是简单的罗列。

在教学材料时不能简单地一读了之,要分析其思想上的深刻性、立场上的代表性、作用上的目的性。为了某个教育目的可以选用某些专用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各种材料上的设问。引用数据时要完整地截取某一个历史阶段的曲线变化,使人能看出变化的轨迹,不能只给一个简单的多与少的比较来说明问题。引用法令条款时要交待它所针对的矛盾以及所代表的阶级范围。

要做到“死材料”能“活用化”,就必须让学生明白材料产生时的矛盾、斗争与分歧,修订、颁布时的各种反响等等。材料是为观点服务的,但材料本身也能反映选用者所处的立场。

四、艺术化情景

历史课不能戏说但可以描写,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人物个个栩栩如生;《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也个个活灵活现。然而这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历史,后者是艺术。例如教学屈原“楚辞”中的咏叹调可以将方言引进课堂,讲吴道子绘画时要教学“吴带当风”的感受,教学王羲之的书法时要让学生明白在结构造型上的匠心独道。

将典型的文化题材艺术化就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艺术上的审美观。例如教学文学艺术时突出词藻的华丽,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心地善);在教学绘画艺术时要突出线条色彩的有机搭配,更主要的是反映其神似与韵味(形象美);在教学建筑艺术时要突出其轮廓与结构,更主要的是反映能工巧匠的真实意图(语言真)。

心灵与情感的讲述只有联系作者的个人经历、社会地位才最准确,因为各种思想无不带有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烙印。艺术的大众化与创作手法的独特性是统一的,教学艺术不能与思想割裂开来,否则只是一个艺术展览,而教学思想时又应以艺术来衬托,否则只是一种简单的说教。

五、综合化情景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前面所论述的是再现历史情景的必要,而这里要论述的是讲述历史时回到现实中来的要求。这种历史感与现实感的呼应是由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不仅是方法而且是任务。由课堂走向社会现实,将现实情景引入课堂是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需要。例如“三农”问题、沿海开放、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等必须让学生明白其历史原因和沿革。例如海湾战争、东欧剧变等必须让学生明白欧美因素以外的世界潮流和内部矛盾的激化。

现实情景的教学是时事政治与人文地理的最好“嫁接”。而地理学科是最佳的结合点,但也是当前文科综合研究的薄弱环节。例如教学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要联系农业问题、自然环境问题、政策依据问题,才能建立科学的理论,才能符合综合化命题的趋势。历史是原因,政治是现状,地理是条件,这三者的分工能反映出三科的各自功能和互动作用。先以地理定位,再延伸到历史,然后因问题折射到政治方案上来。因此,当代史的教学必须走政、史、地综合设置新情景的新路子。

政、史、地三种情景的结合虽然在目前还没有这种综合性的教材,但出于大方向的需要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以材料搭桥,将地理材料引入历史背景与条件,将时事政治材料引人历史意义与影响,创设一种立体式的社会化的大情景,这样就能使历史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XX年公司实习生辞职报告下一篇: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蘑菇房子》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