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思考论文(通用8篇)
摘要:根据教育部的教学发展要求,明确提出双语教学的内涵和教学的目的及意义,根据教学的实践,分析了双语教学的关键是优质的双语教学教师,最终提出高等教育中建立双语教学课程的问题及解决的基本对策。教育部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明确提出双语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实践思考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开展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对策加以讨论。
关键词: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双语教学的内涵发展
双语教学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模式,仅就其独特的教学形式来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对于高质量的双语教学,还应不断深入拓宽其内涵发展。
1.1 双语教学及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学理念先进?p教学方法合理?p教学水平高的双语教师,形成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接轨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借鉴意义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发挥作用。
双语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决策,必然涉及到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开展双语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不仅是为了响应教育部的教学改革政策,对教师个人而言,有助于促进自身的提高与发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浅层次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1],深层次的目标是“习得双语能力,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全球意识” [2],更强调的是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1.2 高校进行双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国外有很多成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学习借鉴以外语为媒介的国际学识?p价值观念?p思维方式和治学方式,使我国的高校的课程层次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课程体系?p教学理念?p教学方法?p教学内容现代化,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国际接轨,能用“主流语言”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进行双语教学,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土人才,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很有现实意义。并且对于偏远地区及国际交流较少的地区,没有迅速的接受外语的历史条件及相对滞后的现实环境,积极响应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促进我国各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高水平的双语教师是保证高质量双语教学之关键。
双语教学的理论定位和实践定位都很高,因此双语教学的开展,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更严峻的挑战和要求。
(1)基本专业素养专业化与知识化。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修养和强烈的责任心。教师有必要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正所谓“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学生的学业进步。
(2)知识和语言上现代化。我国高校现代化建设的大浪潮要求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学模式现代化,双语教学成为现代化高校普遍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直接体现在教师讲授的知识技能和教学语言融入了现代化的气息与内涵。
(3)知识结构多元化。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那么首先双语教师要是复合型人才。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使学科门类剧增,分支学科不断涌现,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知识交叉合作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教师必须懂得一定跨学科的知识。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旁征博引、得心应手,给学生以“复合型知识”,潜移默化的实现双语教学的隐性目标。
(4)教学方法个性化。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教学中也没有两个个性相同的学生。为了达到双语教学目标以及“因材施教”的目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教师应在教学方式有所琢磨与挖掘,在实践教学中,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变换学习和考察方式,注重学生个性,给学生提供发展独立和创造的个人机会和空间。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手段,不可避免的触及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重审,授课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进等诸多问题。
(1)高校双语教师英语水平和教学理念和手段的革新。双语教学不仅仅是在教学中用了多少英文板书和讲解,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语言扩展思维,汲取百家之长,发展激励性创造思维,以利于在知识?p思维?p方法上国际化,与国际发展接轨。
(2)双语教材建设急需加强。目前国内难以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标准,普遍存在着双语教材缺乏?p不合适的现象。双语教学承接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因此在教材的选用和组织问题上,既要尊重原版教材,又要结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原则,力求建立合适的课程体系,内容的选择上设法精简过于专深内容,注重基本理论和方法,扩充现代知识,建立现代化的课程体系。有条件的教师可自行编写适用本土特点的创新教材。总之,在教材建设上,“按需引进与自主编写教材并举”。
(3)双语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直接反馈。双语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因此不能套用原有的评价标准。总体来说,教学评价可划分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科学合理的进行评价,既要关注双语教学效果的终结性评价,也要关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发挥两种评价的互补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与质量监控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对双语教学切实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结语
适逢全球性金融危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双语教学能否凸显其独特的优势,双语人才是否能够很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一切有待时间的检验,我们将拭目以待。总体来说,双语教学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双语教学的实践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有在学校?p政策和社会各界共同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的双语环境与氛围,双语教学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宏晨.中国高校双语教学七年回顾[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6(4)
1紧抓教学质量建设, 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在这门双语课程的教学进程中, 我逐步从感性认识的积累升华到理性经验的积累, 越来越体会到教师与学生这两个群体在教学互动中的共同成长, 越来越发现教学实践是引导师生共同走向创新的基本道路, 走过了一个对于自我外语表达能力上的“不自信→自信”、对于自我双语教学质量驾驭上的“不自由→自由”的进步历程。
1.1个人英语能力发展的变化
2003年刚开始的时候, 我对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不够自信, 上课时总是会纠结于自己的英语发音是否准确、语法是否正确, 为了提高自我的英语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就每天在家背单词、看专业英文书籍, 希望通过日积月累来改善英语的听说能力, 并且积极地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进修英语并不断地争取出国进修的机会, 终于在2012年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 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行国外访问学者研修, 通过在悉尼大学访学一年, 深感全英环境对于个人语言能力提升的重大影响, 更在语言意义层面上正式形成了“语言是沟通的工具”的全新理解, 现在, 我一方面能够做到比较熟练地使用英语, 另一方面, 已经确定地只把英语作为教学“管理学”知识的工具, 不再让英语表达能力的好或坏成为干扰教学质量的外变量。
1.2课程教学目标解读的变化
在13年双语教学的历程中, 我坚持在课余时间研读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经验, 逐步认识到双语教学过程中, 要优先确保学科知识的教学质量, 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促进学生实现“学科知识、语言技能、思维习惯”的有机整合。所以, 我发现双语课程最忌用语言教学掩盖了专业课程本身的内容, 因为双语课程是一种“学科教学” (Subject Teaching) , 而不是外语教育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或者双语教育 (Bilingual Education) , 所谓外语教育, 以英语为例,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价值始终被我国重视, 大中小学均开设为主修课程, 但英语的语言教育不能也不可能取代汉语的母语身份与文化价值;所谓双语教育, 则力求打通两种语言之间的大脑运作机制之间的障碍, 力求培养某个学科的具有创新性能力的、可快速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型或学术型人才, 更适用于博士、硕士研究生阶段或者特优本科生的教育设计之中, 例如创新实验班等等。
因而我认识到这门课程首先是“管理学原理”课程, 其次是使用中英文同时进行教学, 是想将英语能力的培养渗透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之中, 帮助学生实现管理知识逐步与国际接轨, 教学的目标就不是教会学生某个英语句子、某个英语语法 (2) , 而是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的管理学知识与技能, 所以, 不能因为语言的问题导致了学科知识传授的损伤。在清晰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前, 我严谨刻板地按照外文教材内容宣讲, 担心上课时候英语表达使用的比例等等 (3) , 现在我转变为紧密围绕管理学的知识结构, 旁征博引, 无论是汉语, 还是英语, 都是教学的工具而已, 不再是教学的障碍, 一些古典的中国案例可以很好地解读管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就使用中文, 而不再强行翻译为英语。这样, 在心理上突破了“使用英语”障碍之后, 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成为了坚定的第一追求, 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管理学知识、培训管理技能就成为了课程教学的核心与关键。
1.3课程计划教学方法的变化
在开设这门双语课程的早期阶段, “管理学原理”作为专业基础课, 是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出, 学生经历了一年多大学教学方式的熏陶, 以及大学英语的教学培训, 对于这门课程的接受程度较高, 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比例较小, 通过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 可以快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以掌握学科知识为主, 不在英文的某个词、句上纠结。后来, 学院进行教学计划改革, 管理学原理被安排在新生第一学期就开出, 很多学生未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模式, 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 产生畏难情绪的学生比例变大, 我就进行了教学方法上的相应调整, 教材仍然选择的是斯蒂芬.P.罗宾斯主编的英文版的《管理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 (4) , 考试也仍然采用全英文, 但是课件从之前的全英文的转变为中英文结合的, 便于学生尽快理解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 优先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并且会在每学期开始之时, 利用第一次、第二次课程时间, 尝试使用不同比例的英文授课, 来了解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大程度, 在把握了他们的程度后, 就可以稳定地按照一定比例使用英文, 再逐步加强英文比例,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语言强化, 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
1.4学生学习能力态度的变化
经历了13年的管理学原理教学, 深感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行为与学习态度上差异越来越明显, 2003-2009年之间的各级学生热爱学习、认真学习的程度显著地高于2010年及之后的学生, 其成因是“由于代际人力资源质量变迁的关系还是高中教育质量与风格的变化?”可能需要相关教育研究人员深入地进行专题性的科学研究, 对于我, 当发现了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在年级阶层方面的明显变化之后, 就一直在积极思考对策, 研究教学模式与方法应该如何变化以适应学生群体特征的这种新变化, 管理学原理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要按照不同的教学原则去实施教学, 针对学生情况的变化, 我每节课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备课, 不断调整两种类型的知识的教学方法与比例, 坚持强化课前预习工作的安排与课后复习环节的检查,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书面答题、课堂小测等方式, 交叉使用互动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 并加强了对学生课后自学情况的监督促进, 给学生推荐适合的专业词典与中文参考书, 鼓励学生边查边读、边读边记、边记边想, 鼓励学生“做个积极的猴子、跳起来摘桃子”, 这样绝大多数的学生们能够追随我的教学风格, 在畏难中开始不怕难、在紧张中开始入门、在理解中开始记忆、在学习中开始运用。
所以, 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时间越长, 对于如何把握双语课程教学的讲授要点与技巧也越来越觉得得心应手, 在这13年的历程中, 我与我的学生, 还有《管理学原理》课程都发生了很多良好的变化, 真正实现了教学互促进、师生同成长的教育目标。
2双语课程质量建设对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价值与效用
通过13年的“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双语教学, 刚开始我认为这门课程的闪光点在于: (1) 客观物质层面认真准备———“国际水准的教材、中英兼备的课件、意义学习的教学理念、知行合一的作业方式、严格开放的理论考试”; (2) 主观精神层面热诚努力———“始终如一的坚持、热情洋溢的讲授、耐心细致的答疑、潜移默化的熏陶”。但是, 随着自身对于教学育人的理解的加深, 慢慢体悟到更高层次的双语课程质量建设对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
2.1双语课程建设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了知识之路
C.Baker (1993) 指出:真正为促进双语而进行的双语教育是“强化式双语教育”, 而为同化少数语种学生而进行的双语教育是“弱化式双语教育”。很显然,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强化式双语教育”, 为的是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等外国语的高素质人才, 因为全球化对于中国的冲击非常剧烈, 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非常需要这类复合型人才。双语课程的质量建设不断提高, 能够做到课内实现强化专业知识的教育与侵入式的语言熏陶, 就可以给学生一个等同于国际课堂的教学环境, 对于帮助学生掌握前沿知识与技能非常有效。
2.2双语课程建设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了实践之路
传统“授受式教学”有利于传布知识, 但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双语课程的复杂度就会要求教师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要策略, 不断感受自己的学生特点, 加强了解学生和推动学生, 并要求学生以“意义学习”为主要目标, 不断配合教师的教学节奏, 加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这样师生就会在互动中主动探究学科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教师如果再通过作业形式帮助学生在课外拓宽潜能空间、提升学习能力, 就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实验室, 对于帮助学生自我培养专业素质非常有效。
2.3双语课程建设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了学术之路
创新型人才必须同时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现代社会要求的是视野宽阔、立足国际、均衡发展、勇于进取、善于合作、适应竞争的创新性人才。而创新最需要的是突破性的思维、无限制的创造力、国际化的视野, 双语课程最能够让教师同时关注到不同学生的需求, 及时发现他们的学习问题, 也就会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 努力克服问题、解决问题, 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把发展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放在了首位, 我在教学中建立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学术群体, 选拔优秀的本科生参与我的项目科研活动, 将教学与科研直接贯通, 对于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就进行思考创新非常有效。
3双语教学质量提升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组合对策
3.1尽快形成教学质量管理规范
双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保证教学质量, 学院与学校层面均需要建立教学质量管理规范: (1) 学院层面, 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 科学地选择可以设为双语教学的专业核心课程 (5) , 建立课程小组, 以课程为起点培训教师 (6) , 课程组通过集体合作, 共同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 制定出规范的教学大纲, 同时各个专业可以对学生实行分类管理, 在三四年级选择部分学习能力强、专业发展优的学生进入双语课程的教学班学习, 以减少盲目开设双语教学所导致的师资培训成本浪费与学生学习资源浪费。 (2) 学校层面, 应该基于全校性的调研, 建立双语教学的质量管理规范, 例如在教材选择、课时安排、教师水平、学生情况、教学模式、考试形式等提出统一的可操作性的要求, 以克服目前双语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使双语教学真正纳入到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上来。全校性的管理规范, 在制定的时候, 就要在全局中把握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细分情况, 设定各类特别情况的管理原则, 例如, 中文专业, 设置1-2门的“外国语言作品赏析”等课程即可, 使得教师有可能找到外文教材, 而其他专业, 特别是与国际密切接轨的专业, 可以多设置双语教学课程的门数;而在某个专业的培养计划体系中, 对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的双语标准也应该不同, 因为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 专业核心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 专业基础课面对的是本科低年级学生, 而专业核心课则面对的是本科高年级学生, 所以英语使用的比例不能一刀切, 专业基础课可设定为初级双语教学, 英语使用比例为30-40%, 专业核心课程可设定为高级双语教学课, 英语使用可以达到60-70%, 部分与国际密切接轨的专业核心课程, 例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 可以尝试全英文授课。
3.2坚持强化培养教师教学能力
“教”与“学”的这对矛盾中, “教”是主要方面, 教师始终应该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 所以双语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一个合格的双语教师必须是专业与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必须同时精彻地掌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与英语教学能力, 但是目前不少学校不少教师的英文听说能力偏弱, 所以不少学校的双语教学尚处于以“保持式”双语教学与“过渡式”双语教学为主的情况 (7) , 如果想要快速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 师资培训是最为核心的工作。要想在短时期内尽快完成所必需的师资培训, 有三条路可走:一是, 外语教师“专业强化”, 利用现有的外语教师资源, 对其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培训, 但这个路径是有很大的素质条件限制的, 因为很多专业课程的理论并不容易就能掌握。二是, 专业教师“外语强化”, 将教学效果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短期集训或公派出国留学进修;根据我个人的经验, 国外语言环境是学习外语最好的天然条件, 出国培训是效果良好的途径, 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的良好平台, 有目标地、有针对性地培训教师, 将有利于快速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开出率与教学质量。三是, 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教学, 这个做法涉及较高的成本, 但是如果能够与学校聘用国外专家的计划结合起来, 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3经常召开双语教学研讨会
由于每一年度学生群体的智商、情商都不同, 其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是一个波动曲线, 所以每年度的课程内容都要更新, 而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会定期修订, 所以, 双语教学的质量监管与提升也应始终处于不断探索当中。建议各个学校高度重视, 组织各个学院每学期召开本院的双语教学教师会议, 研究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促进本院教师的教学交流, 如果发现具有普遍性价值的问题, 可以向学校提交议案;而学校则可以每学年召开一次全校性的双语教学研讨会, 展示各个院系的专业特色双语授课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等, 促进一线教师参与到学校制定双语教学评价与质量提升的制度决策程序之中, 使得学校制定的规范在教学评价要素、评价方法、教学绩效反馈等方面, 能够贴近一线教学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 并通过教师们的共同探讨、学习和交流, 以管理制度创制的过程促进双语教师授课方式、方法的改进, 形成教学管理与教学执行两个队伍之间良好的互动, 这样的全校性研讨会可以显著促进学院之间、教师之间、不同学科与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 可以为新、老教师以及双语教学水平不一、方法各异的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 所以, 双语教学研讨会, 既是教师参与学校教学管理的途径, 又是双语师资培养的一种重要手段。
3.4营造双语教学良好的管理环境
每个学校还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双语教学的战略管理规划, 通过系统性的教学管理设计来推进双语教学质量规范的落实, 从细节推进双语教学质量, 例如: (1) 双语教学课程应该推行小班授课, 以强化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度, 并一定要配备助教, 在大课之后, 由助教完成小课教学与作业反馈, 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通过主讲教师指导助教的方式, 也可以加快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 (2) 允许双语教师将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检查纳入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中, 通过助教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深入考察提高专业知识理解的有效性;鼓励主讲教师、助教通过班级公共邮箱定期发送一些英文资料以补充课上内容, 以及使用班级QQ群等方式在课后与学生保持沟通交流, 实现在线答疑, 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一些问题, 推动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
3.5注意跨文化理论的本土化解析
一个合格的双语教师必须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之间的差异, 理解汉语与英语或者其他语言之间的意义关系, 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重要意义。对于自然科学的领域的课程, 由于课程知识具有全球性的一致性, 所以对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要求与社会科学领域的有很大的不同, 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在介绍西方思想的同时应对要加强本领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理论的掌握, 加强介绍我国古典思想的精华, 并注意对西方理论进行本土化的解释, 而不是照搬照抄、原样画瓢, 必须要告知学生相关理论的适用文化背景与可能的理论迁移效用, 正确引导学生具有批判性地学习西方理论, 具有创新性地思考我国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3.6建立科学的评教体系与制度激励
目前一些学校只依据学生对教师的打分进行评教成绩确定, 不符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360度绩效评估的原则, 由于学生是尚未充分成长的个体, 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判断上有可能呈现认知偏差, 如果能够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 完善同一课程的教师进行互评, 再结合督导评价、领导评价与教师自评, 就能够更为客观的测量一名教师的教学工作, 根据评教结果对教师实施激励会高效提升教学的积极性。而且双语教学的承担者都是“双师型”教师, 在具备母语教学能力之外, 还具备了较好的外语教学能力, 按照市场价值原则, 应该多劳多得, 应通过全校性课酬计划激励教师的工作, 例如, 对双语课程按照1.5倍或者2倍的方法计算教学工作量与酬金值 (8) , 并注意学院之间的酬金均衡, 形成正激励制度。
综上所述, 学院、学校层面在双语教学质量建设领域大有可为, 集思广益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让教师、学生参与学校、学院双语教学管理规范的制定, 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治校”理念的很好体现, 规范制定的核心是要从双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讲授者”、“教材”、“课件”与“教学环境”等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 以引导双语教学的行为, 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 这样, 教师与学生就会在管理规范的指导下, 更加高效地推进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 为实现学校“科学育人”、“优质育人”的教学目标而努力地“教”与“学”, 有利于高质量地培育各类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C.Baker.Found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M], Clevedon, UK:Multilingual Matters.1993.
[2]魏以立.“浸入式”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147-149
[3]王斌华.双语教学与双语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4.
[4]韦曙林.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5) :201-202.
[5]唐仁, 侯珍.高校实施双语教学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管理科学文摘, 2006 (1) :42-43.
[6]林雅.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2 (Z2) :53-54.
[7]杨卓.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 2013 (16) :14.
[8]刘曙刚.探索双语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10) :69-70.
关键词:产学研;工商管理专业;示范课程
一、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的目标
随着企业国际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复杂,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即要求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是了解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国际视野,能正确看待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了顺应这个要求,许多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中都开展了双语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目的就是利用双语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提高外语应用能力,尤其是企业管理范围内各岗位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借助外语了解更多的工商管理理论研究动态。
二、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进行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双语课程建设是有必要的,但要真正达到其目的,还必须确立以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指充分利用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的不同优势,使之融入学校教育中,产学研教育模式将传统的学校教育转变为一种开放式教育,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材、教师,而是可以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来自生产部门、研究部门的一线知识,充分参与这些部门的实践工作。另外,要解决双语课程建设在实践中的种种问题,也需要以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比如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外聘企业导师、借用“外脑”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等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内容
1.做好教材建设
在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中,教材的建设往往会关系双语课程建设的好坏。一般来说,教材的选用无非是使用外来教材和自己编写教材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来说都是可以考虑的。
(1)选用合适的外来教材
目前,在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中,使用的教材多数是外语原版教材或外译版教材。但事实上外文教材与中文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往往不太适应外文教材讲述知识的方式,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因此,首先应该是确立一个观点,就是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建设并不一定要使用外语原版教材,选用外语和汉语互译的配套教材就可以了,但这个教材应该是翻译比较准确、内容比较符合学生阅读习惯、难易程度比较适中的。
(2)组织编写教材
如果没有合适的现成的外来教材可以选用,学校就要想办法利用产学研教育模式,自己组织校内外力量,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选择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课程作为试点,把双语教材的编写作为精品教材来抓。自己编写的教材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按照本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将某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考核大纲作为指导性内容,遵循教学进度计划,整合教案、试题库等资源形成教材内容。
2.进行示范课程建设
(1)确立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模式有多种,目前大部分学校主要采取的是一种选择型、渐进式的双语教学模式,即挑选某专业的一两门核心课程作为重点课程或示范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试点,获得一些经验后再逐步扩大到该专业的其他课程中。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双语课程建设最好也采取这种方式循序渐进地开展。
(2)选择示范课程
工商管理专业的双语示范课程建设,应该先选择该专业的基础类课程,比如管理学原理课程作为示范课程。因为这一类课程相对来说,学习的难度并不大,课时比较充足,又是专业基础类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从一开始接触专业知识时就打下较好的英语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便利。
在确定双语课程建设的示范课程后,应结合产学研教育模式将此作为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一部分,比如确立相应的教学改革类课题研究,在双语示范课程建设期间,以聘请企业、研究机构人员到课堂听课、讲课,设计调查问卷,搜集学生意见,开展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邀请企业和研究机构、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2.开展课程教学建设
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双语示范课程建设中还应注意做好课程教学建设,主要是要创新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创新教学内容
非英语专业学生要通过外语学习专业课程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学生只依靠课堂学习难以掌握该课程的所有知识;因此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双语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要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双语课程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应该推荐外文文献、书籍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做好课前预习。
(2)创新教学方法
在双语课程建设的教学方法创新上,应该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特点,积极倡导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比如可以大胆改革,尝试以互动式教学为主,由学生自愿提前做好准备进行知识的讲授,或是在课堂中由学生先提问,老师再讲授的方式进行讲授。或者是借助企业、研究机构的力量开展信息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双语教学网络信息平台,借助丰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双语教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
4.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的双语课程建设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工商管理专业中试点双语课程建设的也不多,几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很多学校,双语课程授课的教师有较大的选择权来选择双语教材、确定双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此双语课程建设开展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教师素质的影响。双语课程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全面型教师,既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能较熟练地运用教学方法,所以要开展双语课程建设必须重视师资的培养。一方面,注意对师资的培训。可以充分发挥产学研教育的优势,实行双师制,把校内的教师送到企业去接受培训,了解企业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丰富教师的视野。另一方面,注意引进符合条件的新教师,为双语课程建设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基于三重螺旋理论的高校产学研合作联盟模式研究:以中南大学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2.
[2]李大胜,江青燕,库矢梅.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7.
[3]吴欣欣,燕小青.高校双语教学热的冷思考:基于M大学双语课程调查问卷的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2010.
[4]沈坤平.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探讨[J].亚太教育,2016.
作者简介:康健,男,土家族,(1975.1—)副教授,博士,衡阳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产学研教育,双语教学。
高职双语教学的新思考
高职双语教学因其实施的困难大、效果不理想而遭到质疑,本文对高职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新时期下双语教学在高职院校是可行的.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并对高职双语教学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 者:王怡静 Wang yijing 作者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0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H3关键词:高职 双语教学 可行性 建议
2014年8月29日
[摘 要] 推进“双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各民族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是广大人民群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需要,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必由之路,对于和谐新疆建设、实现我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应在师资培训、教学模式研究、教材编写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进一步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 教育·双语·问题·对策
一、正确理解在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接受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了解社会信息的重要桥梁。语言文字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今社会,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民族都不可能不与周围的国家、地区和民族交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不同民族语言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语言的使用范围及社会交际作用不同,决定了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不学汉语就无法面向全国,不学外语就无法走向世界,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既要尊重语言的法律地位,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社会功能,以确保少数民族能够真正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首先,有利于社会发展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汉语己经成为当今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文字,还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只有学习掌握了汉语言文字,才能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真正谈得上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少数民族学生要使自己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就必须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成绩,其中包括汉语成绩,才能适应现今人才市场的新形势。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汉语是国家的通用语言,是各民族交流的共同语言,是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学习和掌握汉语对于少数民族拓展视野、增长智识、提高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新疆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贫困地区,能否实现跨跃式发展,关键取决于科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培养德才兼备、民汉兼通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多年来 2 的实践证明,‚民汉兼通‛人才培养工作是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大计,而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则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汉兼通‛人才的‚突破口‛。
第二,有利于国家一体。中华民族关系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在这些具有不同种族、民族背景和不同语言宗教多元文化传统的公民们中逐步建立了新的‚国民认同‛,培养与加强全体国民对‚中国人‛、‚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各族民众逐步把‚中国‛看作是一个具有共同多元文化和历史的共同体,明确地把国民意识臵于各个民族、宗教群体之上,淡化民族特殊意识。在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中,为了达到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相互交流,维护国家统一政体,各民族必须要拥有一种共同的族际语言,它的选择是这个国家的各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所决定的,中国的族际语就是处于主流文化地位的汉语,这是中国几千年各民族历史发展与现实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而社会因素所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只要是中国人都应学习‚汉语普通话‛。因此,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从小加强双语教育对形成国家一体和历史的认同,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有利于文化多元。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多彩多姿,保留与发展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促进各个民族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政治上平等相处,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疆多元民族多元文化资源特色鲜明、丰富 3 多彩,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具有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魅力无穷,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宝贵财富。建立一个具有本土特色的,融会多元文化兼容并包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发展多元文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00年国家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以来,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各族干部群众包括许多边远农牧区的学生家长,送子女上汉语言学校、学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要求十分迫切。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年招生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基层的实际需求,每年报考内高班的人数高达几万人。这些充分体现了基层学校和群众对推进‚双语‛教学所迸发出的热情和创造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其说是各级党政在引导推进‚双语‛教学,不如说是老百姓在推动‚双语‛教学,这种无形的助推力量,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强大支撑和坚强后盾。
二、新疆双语教育现状
1、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总体情况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2013年数据统计,全区接受学前和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双语班(含民考汉)学生达182.61万人,比上年净增8.79%,占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的70.93%,比上年提高4.32个百分点。其中:学前三年接受双语教育幼儿达47.66万人,占少数民 4 族学前教育幼儿的64.61%;中小学(含职业高中)接受双语班(含民考汉)学生达134.95万人,占中小学少数民族在校学生的64.4%。全区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岗位教师8.6万人,比上年增长12.71%;其中:学前双语教育岗位教师1.55万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占76.77%;中小学双语教育岗位教师7.06万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占89.66%。
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区内高中、初中班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内高班办班城市达到45个,办班学校91所,招生9122人,在校生3.09万人。区内初中班办班城市达到13个,办班学校26所,招生8700人,在校生2.23万人。区内高中班办班城市8个,办班学校9所,招生614人,在校生0.13万人。2013年,内地新疆中职班办班城市有9个,办班学校33所,招生2403人,在校生0.84万人。
2.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的传统双语教学模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新疆自治区民族中小学主要实行‚母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传统双语教学模式。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采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效果并不明显,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学了多年汉语,仍然不会用汉语进行简单表达。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理科成绩,与汉族学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少数民族学生中学毕业时汉语能力及各门学科的知识非常贫乏,严重影响着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就业。为进一步提高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2008 年,自治区党委《关于进 5 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疆双语教学模式,具体为:
模式一(普及模式):小学汉语、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初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高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可以简称为‚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部分课程使用民语授课‛。
模式二(目标模式):全部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不具备师资条件的学校,体育、音乐、美术可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各地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施双语教学的模式。
3、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现行双语教学模式 由于新疆各地州双语教学水平存在差异,各地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创造出一些适应当地双语社区和双语教育资源的双语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模式一:理科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民语授课。这种模式在自治区完全民语环境的民族中小学较为多见。采用这种模式的原因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高考中发现,自治区民族学生高考数理化成绩偏低,同汉族考生相比差距极大。最初的双语实验班就采用了这种模式。后来,这种模式推进到了各个地州的部分民族中小学。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文、理科授课语言分别为母语和汉语,有条件的学校还加授了英语课程。一些汉语基础比较好的学校还采 6 取了小学起始阶段不开设母语文课,完全采用汉语授课,三年级以上加开母语文和文科类课程的模式,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从小打好汉语口语基础。
模式二:民族语文及音体美等课程中,凡是涉及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用民语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汉语授课。这种模式在部分民汉杂居程度较高的地州民汉合校或民族中小学较为常见。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用汉语授课的学科从理科扩展到了文科的部分课程,在艺术类等课程设臵上,突出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主要目标是通过理科课程及文科部分课程汉语授课,加大汉语学习的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文、理科的学习成绩。
模式三: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加授民族语文课程。这种模式是自治区推进双语教学的最终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除加授母语文课程外,其他课程设臵与汉族学校一致。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在汉语师资力量及汉语言环境较好的一些地州的民汉合校或民族中小学中采用。这种模式的目标是通过采用和汉族学校一致的教学体系及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尽可能地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全方位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各科成绩,缩小少数民族学生同汉族学生的差距。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在新疆大力推广双语教育,新疆的民族教育事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形成了一些适合当地师资水平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7 这些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推动当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值得大家深思。
1.部分地区不考虑实际情况,出现急躁冒进现象。在从传统的双语教学模式向新的双语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有的地区和学校没有根据当地的汉语言环境、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师资条件,急躁冒进,试图一下子‚从‘母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传统模式直接转变为‘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加授民族语文课程’的新模式。‛这种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推进汉语教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却违背了双语教学的规律,产生了不良后果。目前在岗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双语教师大部分是最近几年参加各类双语教师培训后返回单位的少数民族教师,他们虽然经过了一到两年的汉语及专业知识的培训,但是大部分老师的汉语水平和汉语授课能力还是不足,并不具备完全使用汉语授课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使一大批不具备汉语授课能力的少数民族教师走上了双语教学岗位。在教学过程中,因为这些教师的汉语水平低,授课过程中汉语表达不完整、不准确的现象随处可见。即使是教师的汉语教学水平较高,能够胜任完全使用汉语授课,但是由于学生基础差、汉语水平低,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教学效果出现倒退的现象,有时甚至还不如使用母语授课。这种情况严重挫伤了学生对双语授课的积极性。
2.双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强,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显得十 8 分重要。目前新疆各个民族学校的实际情况是,从事双语教学的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民族教师,汉族教师极少,这些少数民族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一些少数民族老师用汉语应付一般的日常交际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用汉语授课了。一些少数民族老师虽然有一定的汉语基础,但使用汉语授课的能力离要求还差得很远。能完全胜任双语教学工作的老师还不多。在教学方法上,一些老师受自身汉语水平限制,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比较差。
3.缺乏适合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教材。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一套好的教材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问题是缺乏适合新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教材。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语文教材上,也表现在其他学科的教材上。据反映,人教版教材是为汉族学生编写的,用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有时并不合适,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汉语水平都不高,教师在备课和讲解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据调查,部分少数民族教师反映,人教版《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是以母语为汉语的学生为教学对象的,而作为第二语言教材来使用《语文》教材,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教材内容太多,远远超出学生的水平。刚入校的汉族学生已具有相当的汉语基础,而对于少数民族小学生来说,许多学生的汉语基础差,这就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障碍。其次,教材中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比较少,几乎没有口语表达的内容,书面语比较多。汉语课本是如此,其他如数学、科 9 学、思想品德等课更是如此,使用跟汉族学生完全一样的课本,脱离了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4.双语教师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培训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用汉语讲授专业课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培训中,由于参训学员的 HSK 成绩是毕业时的一个硬指标,有些培训院校为了保证学员 HSK 过级率,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提高HSK 过级率上,使双语培训基本上变成了 HSK 应试培训,忽视了学员汉语口语、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训。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只有汉语水平达到一定要求的教师才能参加培训,但在一些学校,符合要求的教师如果派出来参加培训,势必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所以,有的学校只好将一些汉语基础较差、无法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派出来参加培训。由于基础太差,一部分学员虽然学习很努力,但仍达不到结业要求。学员的 HSK成绩达标是对一个合格的双语教师起码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如何用汉语进行授课,这才是双语培训的落脚点。
四、对加强“双语”教学的对策建议
针对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加以解决。
1〃加强对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学的科学研究。自治区教育管理部门,应组织专门力量,对新疆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育的有关问题加强研究。尤其是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构建科学的双语教学体系,探索出一条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 10 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使新疆的双语教育事业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2〃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自治区各地汉语言环境和教学水平差异很大,在教学模式上不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合当地师资水平和学生水平的教学模式。汉语教学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可以采取模式三,汉语教学水平较低的地区可以采取模式一或模式二,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再逐步过渡到模式三。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区的双语教学稳步有序地进行下去。
3.大力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师生需求的汉语教材。教材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治区教育管理部门应组织精干、高效的教材编写队伍,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对教材的研讨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教学模式编写不同的教材,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科、不同汉语水平、不同教学模式群体的需要。另外,教材编写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发展的形势不断对教材进行科学修订,以适应各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微生物学是高等学校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好微生物学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微生物学基础。微生物学科发展日新月异,为使学生跟踪发展前沿,全面提升学生对英文的使用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等院校应推行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并应加强在教学体制改革、条件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Abstract:Outline and contents of lecturing, choosing of textbooks, organizing of lecturing and research we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Problems on attitudes towards bilingual lecturing, conflicts between bilingual lecturing and the current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nd lack of qualified teacher were discussed. To reach the goal of bilingual lecturing, we should emphasize on reforming the current system of education and establishing favorable environment.
Key words:mirocrobiology; bilingual lecturing; practice
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习好微生物学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微生物学基础[1]。微生物学科发展日新月异,为使学生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全面提升学生对英文的使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从开始进行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微生物学的双语教学实践
1.关于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8学时。本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牢固微生物学基础,培养学生使用专业英语的能力,为学生阅读英文文献和进行学术交流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微生物形态、生理、生长、遗传变异、生态以及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关系5个方面。在内容的选取方面,以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为基础,结合J. Nickllin等主编的Microbiology(影印版,科学出版社,)以及笔者留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带回的该校微生物学讲义内容,既照顾到国内微生物学教学的传统体系,也同时吸纳了国外同类课程的长处。
2.教材的选用
20实施双语教学之初,由于没有合适的教材,为了应急,以J. Nickllin等主编的Microbiology为教材,但是该教材的内容和教学体系毕竟与我们现行的体系存在差异,因此,教材的使用效率比较低较,只有部分章节被利用。另外,原版教材价格较高,加重了学生经济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于着手自编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吸收了国外同类教材的优点,紧紧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同步,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另外,我们将教学内容和课堂笔记融入教材,使教材同时起到教学参考书和笔记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以划代记”,省去记笔记的时间,集中精力去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与该教材配套的参考书有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教程》和J. Nickllin等主编的Microbiology。
3.关于课堂教学
授课之前布置预习作业,督促学生对授课内容和专业词汇提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去听课。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根据学生的理解状况随机调整,一般课程开始阶段英文使用频率低,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逐步增加英文的量,减少汉语的量,在内容浅显易懂的章节,则全部采用英文。全部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多媒体内容绝大部分是英文,在多媒体制作时,尽可能多地采用表格、图片、动画等手段,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化、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同时多媒体课件上载到校园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看学习。一般,在用外语授课以前,用汉语将授课内容梗概做以简单描述,使学生在基本理解专业知识原理的前提下再花大气力用外语授课,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教学内容和专业词汇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课下答疑和辅导,学生可以基本消化和掌握授课内容。
4.关于双语教学研究
在我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必然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抱着一个探索和研究的态度去实践,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创新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高等教学中双语教学的规律进行专门的研究。笔者结合自身双语教学的实践先后主持了4项双语教学项目的研究和建设任务,通过教学项目的开展,提升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起到了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作用。
二、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虽然我国高等院校中多数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但在高校中也存在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针对双语教学的鼓励性政策较少、对双语教学的投入远小于实际需求,与双语教学相配套的改革措施少、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等。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双语教学是让学生精通掌握外语的有效途径,要想彻底打破我国外语教育中“投入多、产出少”以及“高分低能”的.尴尬僵局,双语教学无疑是一条可以借鉴的成功之路,双语教学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我们必须在这一点上统一认识,坚定不移地推动双语教学的进程。当然,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双语教学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到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我们应避免盲目乐观和急于求成的思想,要脚踏实地地推进工作,充分预料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直至取得成效。
2.双语教学与现行教育体制在一些方面存在冲突。
双语教学与现行外语教学的冲突。在高校教学计划中,双语教学科目所占的学时数一般与该科目正常学时数一致,由于学时的限制,双语教学很难达到“制造语言环境、用外语熏染学生”的教学效果,常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如果大规模开设双语课程,在强调双语教学的同时,势必会在学时分配、成绩考核方式等方面与常规的外语教学产生冲突,因此,我们应该协调两者关系,考虑适当扩大双语课程范围并增加学时[2]。
学生外语水平与双语教学的冲突。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普遍较差,多数学生应付日常的外语会话尚有很大困难,更不用说去难理解双语讲授的学科理论知识。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灵活机动的方式去实施双语教学,比如,可以采取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对外语听说能力较强的学生实施双语教育。而对于外语基础差、不能适应双语教育的学生不宜勉强,应对其实施普通的母语教育[3]。
硬件条件不足与双语教学的冲突。我国高校中的各种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都是为开展汉语教学而设置的,而开展双语教学所需要的教材、参考资料、音像资料、教具等条件几乎很少有现成的,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自己创造条件,开出一门双语教学课程教师所付出的劳动远超出一般汉语课程。
参考文献:
[1]孙群,吴羽纺.“微生物学”课程双语教学课堂实践及评估[J].高等理科教育,,(1),:71-75.
[2]胡延吉,等.遗传学双语教学初步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1):68-71.
一、加强双语教师的培养
双语教学对双语教师的要求较高, 一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要精通, 同时能在授课过程中熟练使用英语作为辅助用语;二是能够正确评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堂上能够观察学生的反映, 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课后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高校可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外籍护理教师或海外留学人员来校任教, 加强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加强青年教师的语言能力培养, 青年教师思想灵活, 接受新事物较快, 高校双语教学课程开展实施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合格的双语任课教师, 通过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帮助青年教师提高职业素质和双语教学能力, 如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加强青年教师的语言培训, 提高专业英语的口语应用能力;同时, 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 但是教学经验不足, 多听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任课并进行教学经验的反思与总结, 不断提高整体的教学能力。此外, 由于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备课过程和组织教学过程中的工作量明显增大, 高校需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双语教学的工作中来[2], 如设置专项经费保证双语教学的实施, 增加双语教学的课时数和教师的任务量, 并在进修学习、职称晋升和岗位津贴中适当给予政策倾斜, 提高教师的积极性[3]。
二、教材的选择
由于国外原版的护理学教材不适合我国现行的护理本科教学要求且价格较高, 因此不适合作为学习教材。比较值得肯定的建议是“以中文版卫生部规划教材为蓝本, 参考国外原版的教材, 由各护理教学和临床专家、国内外英语专家和护理双语专家联合编写中英文对照教材, 在确保教材专业知识准确性的同时, 结合了临床的实用性和语言的规范性[4]”。除了作为对护理专业学生双语学习的使用教材外, 还能够满足各个类型的护理人员的培训需要。此外, 各个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 或者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讲义, 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学习参考工具。
三、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调整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通过动画、音频或图片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展示疾病的相关临床表现和治疗及护理方法, 图文并茂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针对较难掌握的英文单词, 教师应多次反复强调。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尽量照顾到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 针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 任课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意义、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来自教师的鼓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教师多向学生介绍国内外护理发展概况, 激励学生学习双语的热情[5]。根据各个章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 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如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此外,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循序渐进, 恰当的掌握课堂上中英文的教学比例, 在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英语听说方面的训练, 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 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如何增强护生的竞争力、提高其外语应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实行双语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 作为护理教育工作者, 应该认真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不断探索适合本专业学生双语教学的最佳模式, 培养适合临床工作需要的国际化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敏恒, 刘清华, 马建慧等.药理学护理本科开展双语教学的调查分析.西北医学教育, 2004, 12 (2) :128-129.
[2]韩笑.高校双语师资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07, 24 (2:164-167.
[3]程桂荣, 张伟, 杨逢春.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中应处理好的几个环节[J].中华医学丛刊, 2004, 4 (11) :102-103.
[4]万丽红, 龚凤球, 赖淑英等.护理本科生选用双语教材的情况及对教材编写模式的启示.中华护理教育, 2009, 6 (11) :486-489.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电子技术 教学效果
电子技术是电类各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应用十分广泛。该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比较多、知识点多、内容也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有难度;另外该课程又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实践性很强,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需开设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用现代电子技术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教育部曾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针对电子技术课程,积极探索适当使用外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教学,对于开拓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1 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
1.1 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
电子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其内容更新很快,采用双语教学可以适当地把电子技术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该课程和学科的知识。同时,可以加深对电子课程的理解,如触发器器件中的RD端,R为Reset,即复位的意思,D是Direct,直接的意思,则这个端口为直接复位端,即异步复位端,无需等待有效CP信号输出即被复位。学生对于该端口的含义及应用的理解就会很深刻。
1.2 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在欧美国家,经过多年的积累和不断发展,欧美名校形成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比较高的教学水平。开展双语教学活动,促使教师主动地吸收国外高校优质的教学理念和多元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活动,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采用双语,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1.3 提高学习科研的能力
在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各种教学仿真软件起到了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其中多数的软件如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电路板设计与制作软件Protel、CPLD/FPGA集成开发环境MAX+PlusII等常用软件大多都是英文版本,学生通过双语学习可以很容易掌握这些工具软件的使用,既提高了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完成更为复杂的电子课程设计。
1.4 培养双语人才
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在专业领域中理解并较为熟练地使用两种语言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电子技术课程的双语教学,学生在掌握电子技术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了外语学习能力,学生的整体外语水平得到了提高。双语教学是培养能够参与国际技术交流的高级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我国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出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语言关,不适应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果在国内能够接受相同的或者类似的英语教学,掌握英语学习思维,习惯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就能够更快地融入国外的学习生活环境。
2 存在的问题
2.1 双语教学理论定位高
双语教学最理想的模式是沉浸式双语教学,其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但由于我们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特别是大学阶段,语言的思维模式已经基本形成,要取得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可以说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定位也不现实。
2.2 师资力量的薄弱
教师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体,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除了要具有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外,还要精通用作教学语言的英语。目前,很多高校极度缺乏既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又能精通外语且听说能力较强的教师。
2.3 学生接受能力
电子技术是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虽然经过了大学一年级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外语基础,但是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另外电子技术课程本身内容较多又很抽象,即使教师用汉语进行授课,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也较为困难。因此造成实施电子技术课程双语教学时还是有一定的实际困难。
2.4 教材
目前,国内引进的可供选择的比较权威又新颖的英文教材较少,况且还要符合我国的教学大纲、课时安排,这样选择双语教学的教材有较大的困难。
3 解决的办法
3.1 正确定位双语教学目标
制定双语教学的目标应该从本学校的实际出发,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外语基础等因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可制定一个最低目标和一个最高目标。最低目标是教师用英语讲述重要的基本概念,辅以汉语解释,或对部分内容采用双语教学,如组合电路的设计步骤,使学生对本专业理论的双语语言形式有基本的了解和适应。最高目标是双语思维层次。师生在课堂上主要用外语进行思维,学生达到用英语思维来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这样在学习上就会不断进步,就会有成就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会逐步增加。
3.2 提升教师授课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应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学府合作,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本校进行学术讲座;同时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提高专业研究和英语水平;而且校内应经常举行双语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鼓励和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授课技巧也是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合理安排中英文教学的比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使学生既能对英语教学感兴趣又能真正理解所讲授的电子专业知识。所以在引用双语教学的同时,也必须同时注重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个好的双语电子技术课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英语口语不足的问题。
3.3 注重教学实效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打牢专业基础的同时还能扩展知识面。根据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不同的问题,不必一味追求全英文授课,穿插式的双语教学,对重点内容、基本概念仍需汉语强调,课程的考核可以多元化,学生可以用英文也可以用中文回答问题,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不硬性规定许多条条框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很高。
4 结语
【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思考论文】推荐阅读:
对数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09-11
对“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06-04
对少数民族干部双语教学的思考06-03
关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再思考06-02
双语教学中医教育论文07-05
美国的双语教学11-16
浅谈双语教学的益处05-25
双语教学的工作总结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