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专题课程论文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学专题课程论文(推荐8篇)

美学专题课程论文 篇1

数:_______

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作业论文

 论文题目_论王维诗中“禅”之美

课程名称___美学专题____________________

级_______13级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层次___________专升本___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谢亮军_______________

2016 年月

论王维诗中“禅”之美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美的世界。自然山川的壮丽,花草的秀美。诗歌的婉转,悲壮高昂,画作的丰富传神......。令人心旷神怡,令人慷慨激昂,令人流连忘返,也令人如临其境,如痴如醉,如临其境。有沉迷,有感悟。是体验,是享受。使我们欢欣鼓舞,使生活更有意义。而,美的东西,更多是使从发现开始,就触动着心灵。接着是一系列的变化:发现,体验,品味,启迪,升华。而诗歌,其中的意境,更是空灵,壮美。大诗人王维,被人称为“诗佛”。多因为其中诗歌,多参杂着禅中故事,禅宗道理。多有人生哲学,多能启迪智慧。我们欣赏,品味,并获得启迪感悟。生活,原来有这么多美,原来可以这样美。关键词:王维;禅宗;启示;智慧;美

大诗人王维,并不陌生。号称“诗佛”诗人,写了几首经典的诗。但是,同样是诗人,或许会更加关注李白,应为李白更加的豪情万丈,更加的贴近生活。然而,当看到王维的《终南别业》中的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思维,似乎也在那一刻停留。无限的,是自由的心灵和奔腾的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这是一种怎样的画面,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态度人生?由此,我开始走进王维诗歌的世界。

《终南别业》又题为《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王维四十二岁以后,刚刚隐居终南山时写下的诗作。终南山又称为南山、中南山,是“在天之中,居都之南”的意思,在都城长安以南五十里处,此地山峦峭拔,风景秀绝,历来就是著名的宗教圣地,相传全真教祖师吕洞宾、刘海蟾曾在此修炼,此地还有香积寺、兴教寺等佛教名刹。终南山不仅是宗教信众向往朝拜的灵山,而且还是高人雅士独隐修身的佳处,宋之问、李颀、储光羲等名士都曾在此卜居归隐。

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熏陶,禅宗思想。

佛教的起源及发展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至南北朝时传播于全国,出现了很多学派。隋唐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宗派。宋代以后,佛教各派趋向融合,同时儒、佛、道的矛盾也渐趋消失。之后,受儒、道、玄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一派――禅宗。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从生活中,从自然中直接掌握真理,通过实践,领悟真理,最后到真正认识自我。“禅宗”的中心内容是“顿悟见性”,即众生自性本净,圆满具足;见自本性,直了成佛;只需“自身自性自度”,不需向外驰求。

二、禅理之美

禅理的美,在于其通过禅宗的概念、术语、典故等告诉我们一个规律或者道理,是我们得到启发。我们先看一看王维的名作《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首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以自在安闲的口吻表现了作者与大自然,与山中人亲切交流的态度。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而“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便闲情逸致了。而经典之处在于“行到水穷处”,一般人可能要兴阑而返,或大为扫兴,王维则不同,“水穷”则坐下“看云”,并不因此一“穷”而挠乱心中的自在平静。也就是说,一切都不着意,都不放在心上,只是随遇而安。又特别是其中所发现所蕴含的自然道理。就好像是我们上课学的江河湖海还有万物中的水,通过蒸发成水气,到了天上成了云,而云在一定的条件下,交融而的雨,雨落地而又成水被大地万物吸收。这就是佛家的轮回。世间万物也是一个轮回,是因也是果。这也是道家的阴阳相抱,相互包容,同时也是相互转化。水穷处,看如终点,形似尽头,但同时,也是另一种“云”的形式的开始,是水的一种升华。看是不好的结果,其实也可能是另外一种美好的开始。就好像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看是不好的结果里面也有好的因子,好事和坏事,福和祸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僵死不变的,其自身的矛盾都会在定条件下发生转化。在自然界中,白天转化为黑夜,黑夜转化为白天。春夏秋冬,依次互相转化。一种能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一种元素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元素。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各种社会形态也在互相转化,有一些看来是绝对立的东西,如战争与和平,生与死,富与贫,等等,也都可以随条件的变化而转化。客观的乐观的对待,可能结果并不会差。王维却“水穷”则“看云”,无所滞碍,真正是寄逸兴于山林,不起世虑。王维如此超然,不仅是个性闲淡所致,更主要是汲取了南宗“任性”“无住”之旨。于佛法看来,总是个无我,行无所事。行到是大死,坐起是得活,偶然是任运,此真好道人行履,谓之好道不虚也。”从艺术上看,这种义理渗入形象的“禅诗”还是有值得借鉴之处的。

三、享受美,感受美的智慧启示。

诗中蕴含的禅意思想也给了我们重要的人生启示以及生命的思考。就如王维的诗告诉我们的――人生无常,困难、失败、挫折、烦恼,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穷尽复通,黑暗只是暂时的,就像在阴影里的青苔一样,只要抱着阳光会再次光临的希望,就是幸福的。最后,我们还应该有颗“禅心”――淡泊、宁静,任岁月流逝、世间百态、富贵繁华,也能简单、纯净,做最真的自己。或许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保持平常心才能面对人生中的无常。

四、美的“禅”带给我们的的影响

由于禅宗讲“以心为本”、“即心即佛”,要求不执著、不系念与万物,这才使得王维在经历的人生的挫折与官场的黑暗后,能保持心灵的“空”、“静”,没有走向消沉,而是开始冷静地思考。在诗歌的创作上,也正是由于王维深厚的禅意造诣,才使得其诗作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山水诗,山水不再只是简单的意象,而是玄机尽显,是心灵的传达。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之所以被称为“诗佛”,能与与李杜比肩,与他把禅意融入诗中,使佛境与诗境相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分不开的。人生经历的复杂、坎坷使他更能够领悟禅宗的妙谛。禅宗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使他的诗歌表现出随缘适性、色空一如、物我相忘、超然物外的禅机禅趣,成为中国诗学园苑中一株奇葩。

五、美就在身边

生活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的眼睛。这个世界给了我们太多的审美领域。春花秋月,长河落日,世外桃源,都是美。恩格斯说“大自然是宏伟壮观的,为了从历史的运动中脱身休息一下。我总是满心爱慕的奔向大自然。”1谢眺被自然美景陶醉是,也挥笔写下:“不对芳草酒,还望青山郭。”2的诗句。美景让人痴醉。而禅理,多亦源于自然,从自然中来,从自然中领悟升华。人生也是如此。遵循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变能安泰。从生活中感受人生,从自然中领悟生活。从自然中领悟禅理,从禅理中启迪智慧。自然界中的景物很美,从中蕴含的禅理更美。喝酒能让人身最,而美,却整的能让人心灵沉醉。“禅”理,让我们更加透彻深刻的看清自然,领悟自然。让自然之美不仅仅表现在表面,而是在心灵里面。让我们更加明白事物的发展规律,人生的发展规律。更加懂得人生。自然很美,而“禅理”就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东西。再如,《终南别业》中诗人用行与坐的行为对举,体现出自己行止皆宜,动静随心的自在;把水穷与云起的状况并提,体现出自然万物生灭的圆融;在这里,人的知性、行为与自然运行浑然一体。而人,最往事万物的看待,也更加的清晰透彻。我们佩服自然,佩服诗人王维,佩服他最“禅理”的理解,对自然的理解,对人生的理解。将自然看透,将人生看明。自然的美,禅理的光辉,跃然纸上。此刻,美在心里。此刻,我们内心,满是美的享受,没的震撼,美的启迪。自然的看待人生,努力而不是强求,积极的看待,热情的生活,不急不躁,得之泰然,失之泰然,事事自然。生活中的种种,自然会越来越美。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们的每一天,都是美的。我们的内心,都是美的。

美学专题课程论文 篇2

一、美学取向课程探究的缘起

美学取向的课程探究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西方兴起,作为概念重建运动中对课程多元理解的一种文本,它深受课程研究范式转向的影响,是课程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现代课程研究范式的迷失与转向

库恩(Thomas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将范式(典范)解释为“公认的科学成就,在某一段期间内,它们对于科学家社群而言,是研究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与解答的范例”。[2]在库恩看来,范式可以被看做是进行“规范科学”研究的指令,同时也决定着课程研究中问题表述的方式和问题解决的思路。库恩曾经说“范式(典范)一旦改变,这个世界也跟着改变了”,“范式(典范)的改变的确使得科学家对他们研究所涉及的世界的看法改变了”。[3]由此可见,任何科学形态和方法的改变,都起源于范式的改变。因此,范式成了主宰人们世界观的思维工具。

在课程研究的历史进程中,通常可以将课程研究范式分成“课程开发范式”和“课程理解范式”。“课程开发范式”的历史背景由来已久,从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理性主义哲学、牛顿(Isaac Newton)的机械论科学开始,到孔德(Comte Auguste)的实证主义哲学,以康德(Immanuel Kant)、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后来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追问和回答,这些都奠基了现代课程研究范式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一种以追求效率和流程规范的现代课程研究范式孕育而生。期间,出现了如博比特(Franklin Bobbitt)、查斯特(Werrett Charters)、哈拉普(Henry Harap)、泰勒(Ralph Tyler)等著名学者,他们的课程思想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研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现代课程研究建立在“理性科学”的基础上,其价值观和方法论无不体现现代工业社会的特点———以科学主义为取向,借用简单的科学程序和简化的技术方法来操纵课程的实施和检验课程的效果,形成了一种倾向于理性认知和量化分析为主的研究思路。这种课程开发范式强调技术,倾向“技术———控制”的运行模式,关注的是课程开发的技术问题,通过严格控制课程过程中各个要素来实施课程,视课程为一个线性的、封闭的、稳定的、工艺学的操作流程。

由于强调“课程开发”的操作程序,将课程视为一种普适性和固化单一的操作流程,这种课程模式往往容易造成人精神的贫瘠,使课程丧失了与人一样追求美好愿景的价值视野。这种研究范式漠视人作为课程主体的参与性,忽视了学校作为课程实践场所的真实性和特殊性。一方面,形成了由课程专家、外部人员决定学校课程的局面,教师难以参与其中,造成了课程远离学生的真实生活,仅是一个脱离真实教学场景的文本;另一方面,课程忽视学生,视学生为容器,将活生生的知识学习过程看做是由教师主导的单向度传输过程,侧重于接受和记忆现有的知识,忽视了学习者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抹杀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诠释的过程。因此,在现代课程中,由于失却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和学生便失却了反思、创造、批判的可能性,教师和学生也就失却了课程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无法获得参与课程实践的真实体验。

当现代课程弊端开始蔓延时,倾向于批判、辩证、理解的新的哲学思潮,如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后结构主义、批判主义、符号互动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挽救了现代课程观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厄运。在这些思潮中,始终渗透一种思想:以对人性关怀为特征,将人作为完整的生命个体看待,凸显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公平意识。

这些哲学思潮对于课程研究范式转向产生的影响是久远而弥深的。早期的如针对课程目标取向弊端而提出过程取向的斯藤豪斯(Lawrence Stenhouse)、强调课程应走向实践的施瓦布(Joseph.J.Schwab),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尔(William E.Doll,Jr)、范梅南(Max van Manen)等后现代主义课程学者对课程研究范式的转向更是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至此,课程研究范式的转向旗帜鲜明地开始了。这种转向是对过去哲学研究“宏大叙事”范式的突破,是对哲学世界认知方式的客观反思,以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探寻意义世界,分析人与世界的关联,探索人的生存价值与生活意义,使哲学的判定标准从传统本体论转向了价值论。课程领域开始由“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是一种把课程视为‘符号表征’,视课程研究的目的为‘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新型价值观”。[4]

(二)课程研究领域概念重建运动的积极推进

概念重建主义是西方课程变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种思潮,它是促进课程后现代转向的重要推动力,体现了对传统课程观的超越,是对课程走向的多元理解,促进课程走出自身学科的藩篱,进行跨学科对话的大胆尝试。早期的概念重建主义者康茨(Counts)、拉格(Rugg)以及后来者麦克唐纳(Janmes Macdonald)、休伯纳(Dwayne Heubner)等都积极主张对当前僵化的课程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概念化。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者运用一种特有的视角和方法,站在课程意识形态的高度,广泛运用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后结构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哲学和社会学思想对课程进行探究,同时把文学理论、美学、传记、神学等领域“嫁接”到课程领域,由此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课程理解”。用奥恩斯坦(Allan Ornstein)的话来说,“概念重建主义者对课程基本采用一种学术性的方法,因为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抽象的研究课程,而不是将知识实际运用于课程创设,他们更专注于理解课程,而不是编制课程”,因为他们相信,“学校并不是一个脱离世界而自立的系统,学校就处身于世界之中,作为同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系统相互作用的伴生系统而存在”。[5]

长期以来,对课程的本质、价值、意义及目的的追问是课程研究者持续关注的话题,因而也产生了多种对于课程的定义,如将课程视为教科书、将课程视为教学的行动计划、将课程视为一个学习者经验的总和……。对于课程的不同理解体现了不同取向的课程观念,决定了课程在实践中的多种样式。其中,对课程最为经典的解释是:课程是预设的跑道。这种理解将课程视为一个按照预设计划实施的静态过程。这样的课程观决定了在课程实践中的教师对于课程的执行是忠实的,其教学行为必然强调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中心,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性的学习。这就违背了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独立、自主、个性化发展的宗旨。

概念重建主义深切地理解到学校和课程都非真空之物,而是存在于整个人类生存的真实情景中,这样课程就有了一种活生生的推动力,课程不再是封闭、精准和确定的,课程应该是一种开放、相互呼应、共同对话的动态过程。学校课程系统的活力就体现在其开放性上,如果课程是封闭的,必将导致学校现有秩序的静止和发展的停滞;相反,如果将课程扎根世界之中,以开放的态度融入社会,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对话,使课程的存在充满生命活力。概念重建运动颠覆了我们以往对于课程作为一个固有的、程序化的印象,以一种新的视角为我们重新去思考课程和处理课程问题提供了一种态度和取向。概念重建运动的先锋人物派纳(William F.Pinar)在《理解课程》中全景式地向我们展现了课程作为历史文本、政治文本、种族文本、性别文本、现象学文本、美学文本、制度化文本的美好愿景。这种将课程理解为多重世界观中的多元文本,有助于运用多种视角,全面分析和探究课程丰富的内涵。

(三)课程与美学跨学科对话的结果

课程承载着培养人完整个性、提升人性境界、培养崇高审美心灵、彰显生命自由的目的,课程的这个特性使课程与美发生了不解之缘,因为自由也是美永久的向往与追求。在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看来美是人的最高目标,[6]席勒将美的自由显现作为其美学的重要内容。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也提到“心境越是自由,越能得到美的享受”。[7]由此可见,自由作为生命体文化生活的基础和内涵,是人的终极追求。自此,自由便与美产生了关联,如席勒所言“美在自由之前先行,正是通过美,人才能走向自由”。[8]也就说美是使人通向自由的道路,而自由则是伴随人走向完美人性的过程,自由是人要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一种行为的状态。席勒说:“艺术是人类理想的表现,它是由精神的必然而产生的,不是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人们只有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9]科学求真,道德求善。美作为人精神层面的最高价值追求,自然成为人自由之天性释放的重要途径。

美除了作为课程的价值追求以外,其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情感积累也促使课程转向美学取向。由于受科学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习惯了量化分析的思维方式,常常通过符号、公式、定律、数字来推理和认知世界。艾斯纳(Elliot W Eisner)对此提出了质疑,指正我们“不要把认知解释得太狭隘,以为只有逻辑推理之类的抽象思考才是认知”,[10]他同时归纳出关于认识的八种方式:“美感认知、科学认知、人际认知、直观认知、叙述认知、形式认知、实用认知与灵性认知。”[11]黑格尔将人对世界的认识分为“显现的外在现象世界”和“内在的感性世界”。[12]对于外在显性世界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数字公式、科学定律加以认知;而对于内在的感性世界而言,则强调个体的经验和意识的参与。苏珊·朗格(Suzanne Langer)对艺术的独特价值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她认为,“一个人了解世界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科学、逻辑及其他借助语言文字为特征的推理方式,……艺术则提供了另一种主要方法”。[13]所以说,对于人的认知方式而言,美感认知是不同于通常理性认知的另外一种方式。在学校中,学生们学习得最多的是以符号定义的知识、文字、定理、图表,然而却缺少对这些符号意义的思考,缺少对学习过程的美妙感受,缺少对知识探究的想象能力,缺少对知识探索的热情与冲动,这就是理性认识方式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弊端。美感认知则为我们认识世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首先,美感认知主张交流,具有美感认识能力的学习不是封闭和孤立的,而是在个人和他者的交流中发生的。托尔斯泰(Leo Tolstoy)说过:“……情感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并且通过交流让别人感知,那么这种感情就升华到了艺术境界。”[14]所以,美感认知是发生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真挚、平等、和谐的情境中的。这个情境没有强制性,是在一种愉快过程中的学习。更容易使人积极参与和交流,内心获得满足感,从而使人自觉地产生探究愿望。其次,美感认知强调由经验获得知识。经验是认知的基础和核心,人可以通过视、听、闻、触等感官系统来了解外界信息,经过大脑组织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形成经验,在对经验进行联想和归纳后,形成概念。经验是认知的基础,而审美的经验是对认知信息进行深度判断和加工的必要手段。一般的,人可以通过某种形式来表达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如果要思考如何使表达更准确和恰当,则需要一种适切的质性判断,这就是艾斯纳所讲的“美感的认知型式”。美感认知强调运用多种表征方式将经验公开,因为“每一种表征形式各有其限制,不可能完全呈现事物各面向的特质,当我们能掌握多种表征形式时,也就愈能认识事物的多重面向”。[15]

课程探究的美学转向是课程领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它是基于对课程领域长期形成的倾向于以理性认知和量化分析为主的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批判;另一方面,它又是基于课程未来发展的期望,是以美学的视野和方法论对课程发展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与主动建构。

二、美学取向课程的价值意蕴

课程的美学转向从酝酿至今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人们普遍认为其思想萌芽是源于杜威(Dewey.J)在1934年出版的《艺术即经验》一书,该书也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学著作之一。作为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的杜威,其深邃的思想对当今的哲学、美学、教育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杜威用“经验”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其美学的基础,更是其教育思想的主要核心。此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格林(Maxine Greene)则致力于将美学的思想与教育相联结,其一系列著作不断地确立并充实了她运用美学视角解读教育问题的意愿,如1973年出版的《教师即陌生人》、1978年出版的《学习的全景》以及1995年出版的《释放想象力:教育、艺术、社会变革文集》。此外,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Elliot W.Eisner)教授也致力于将艺术与教育问题相联系,他主张运用艺术鉴赏理论对当前的学校课程做出批评。其观点见于著作《美学与心智的创造》、《教育的艺术视野》、《认知与课程》、《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中。此后,愈来愈多的课程学者接受了将课程视为一个“美学文本”的观点,从不同的美学角度探讨课程的审美趣味和美学本质,也使得美学取向课程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如罗赛欧(Jose Rosario)、范兰斯(Elizabeth Vallance)、巴罗(Thomas Barone)侧重于探索审美的认知方式、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思维的方式与学校课程的关系;巴耶尔(Landon Beyer)侧重于从社会、政治、艺术的角度阐述学校课程内容的选择;艾斯纳、费金斯(Margo Figgins)侧重于将美学的理论作为理解课程的依据。从美学的角度审视课程,为课程的多元理解赋予了新的意义。

(一)课程是一种生命美感的体验过程

美学是一门精神科学,其思想核心是关注人的精神价值和心灵世界,它为当代课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立场,为课程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它提醒我们对课程的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首先,课程应该以追求生命的美感为目的。美是人最根本的追求,富有美感的人生首先应该具有自由的精神,自由作为生命体文化生活的基础和内涵,是人的终极追求。美学取向的课程是引导人走向自由的阶梯,它通过具有美感的课程,向教育对象传递知识,解放人的思想,引导人不断跨越现状去追求新的自由。如格林所言,“课程应提供机会,帮助人们在今天这个日益开放的世界里获取意义”,[16]自由是意义的核心,只有心灵自由的时候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应该是自由和平等的,应该共同将个人的经验和情感投入到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过程。作为自由主体的教师应该树立自己的教育信条,善于独立思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自由地呼吸,能自主地选择,能勇敢地尝试、探索和超越,从而体验探索过程中的快乐和困惑,积累超越自我和他人的信心和勇气,感受生命过程的美学光芒。

此外,具有美感的课程应该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基础上。杜威的经验概念特指“一个经验”,即完整的经验整体。“不完整的经验不具有累积性,不给人以深刻印象,时过境迁,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将它忘记了”。[17]“人有完成一个经验的兴趣”,[18]“经验本身具有令人满意的情感性质,因为它拥有内在的、通过有规则和有组织的运动而实现的完整性和完满性”。[19]因此,杜威认为经验具有审美性,而人们往往有一种将新旧经验进行联系的兴趣,这种联系的过程就是美感的体验过程。“经验”不仅是美的核心,同时也是课程的核心。课程的出发点是经验,所有一切人类的教育活动都源于人的经验,学术性的学科和学校的课程都是从直接经验中衍生而来的;课程的目的也是经验,课程就是要帮助人接受经验、改造经验和统整经验。具有美感的课程应该是那种真正尊重学生的经验,善待每一个学生具有差异的个性和经历,能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提供适合于他自身发展的机会的课程,并且能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受美和体验美,从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课程是一种诗化的智慧

首先,课程的灵魂在于想象,课程研究需要想象去分析和认识到它的多种可能性。格林在《释放想象力》中提到,“想象力是一种得以不同方式看待与观看事情的能力,唤起与开发想象力是要让我们能够打破那些僵死与既定的、客观而独立的真实……以不熟悉的角度去面对眼前万变的处境……”。[20]同样,杜威也认为“审美经验是想象性的”,比如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就是将人的经验与文艺符合表达的意义通过想象来达成。因此他说,“所有有意识的经验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想象性”,[21]杜威用想象将旧的经验和新的经验联系起来,同样以想象作为从事理性思维活动的动力。如果将课程比作艺术品,对课程的理解便需要一种理性的想象了,借助这种想象,课程就有了多层的含义。作为名词的课程意为“固定的跑道”,从动词的词义上说,则解释为“奔跑,在跑道上的奔跑”。对课程的这两种解释为课程的理解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作为名词的课程被理解为教科书、文件、计划,是一个实体的文本,作为动词的课程则具有交往、对话、理解的特性。这样,课程由原来侧重于预设具体目标(跑道),转向了个人奔跑经验的积累过程(奔跑)。这种转向意味着对于课程理解的根本性改变:课程是一条边铺边走的道路,不是一条事先指定,只需按照线路走下去就能够到达终点的道路。[22]

其次,课程的活力在于尊重人的多重感知方式。艾斯纳认为,人对于外界事物的理解与表征形式是多元的,人可以透过不同的符号系统来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而选择不同的符号是基于个体的不同经验,而学校往往侧重于语言、数理学科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艺术等其他认知方式的培养。[23]与以往注重“思辨”、“逻辑”、“推理”的理性思维方式不同,美学为人的学习探究活动提供了一种以“审美”、“感受”、“想象”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前一种认知方式往往适用于认识抽象和具有普遍规律的概念和定律的推演、验证。后一种认知方式则强调感知,以直观、具体事物为对象,通过感知觉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这种认识具有独特性和特殊性。它更加强调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体验,能够为经验建构者提供“想象”的审美体验,同时也可以为理解和分析课程问题提供全新的视角。

再者,课程的灵性在于惊奇。对于教师而言,日复一日从事同样的教学生活很容易使人倦怠,这对于教师而言是极其危险的。教师像艺术家一样,对于学校的生活始终保持一种敏感、机智和惊奇是非常必要的。格林在她的著作《教师即陌生人》中也极力提醒教师“面对日常生活的现实,采取一种陌生人的观点,就是要以一种探究的、怀疑的眼光看待自己所生活的世界”。[24]陌生的感觉让人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新奇、质疑的状态对待事物,也就常常会发现生活中美好的细节。她还强调,教师要提升自我的意识,要保持一种不安的情绪,时刻挑战过去习惯的环境,心怀面对新奇事物的激情,在平常的教育工作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构建新的意义世界。教学是教师的主要生命形式,教师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待教育的过程。教师要以个体的生命感动融入课程实践中,以美学的眼光看待课程中的人和事,以真挚的感情投入教学的过程,将每一次课程任务都如同是第一次那样充满感动和惊奇。具有诗性智慧的课程提醒我们以一种“剥洋葱”的方法,剥去课程严密的外壳,进入到鲜活的教育现场,用素描的手法呈现生活的原色,以关照每一个主体的内心、经历,发现自我的意义与价值,唤醒个体对自我的意识和认同。

课程的美学转向是课程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作为一种思潮,它为课程研究在方法论上提供的价值远甚于其操作意义。正如艾斯纳所言,“它不能为有效的教学提供处方,也不能为有效课程方案贡献诀窍”,[25]但是它为课程研究投射了一束绚丽的光芒。作为课程研究的一种新的话语,它为探寻课程的本质和意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路径。

摘要:在课程研究范式转向和概念重建运动的推动下,课程研究走向了意义建构的历程,开始从一元文本走向多元理解,美学取向的课程研究便是其中的一种对课程意义重新解读的方式。借助美学的理论和方法理解课程,课程便成了生命美感体验的过程,同时更是一种诗化的智慧。

高校艺术公选课程的美学借鉴 篇3

[关键词] 高校;艺术公选课;美学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068-02

高校作为青年人才成长的重要阵地,对人才的文化素养以及精神风貌的培养具有重大责任,长久以来,高校的艺术公选课程因为承载高校美育教育的重任,更是得到社会各界关注。把美学思想贯穿艺术公选课程始终,将其作为公选课程内在精神基石,使美学意蕴的人文内涵熔铸在培育过程中,将文化(审美)内涵与文化(审美)素质教育相结合,让艺术公选课程真正发挥美育教育的作用。高校公选性艺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

一 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现状

1 教学内容空洞,缺乏审美性

高校艺术类公选课,旨在培养学生高雅审美情趣及健全完善人格,让其具备完美人性。然而在今天,让我们深感遗憾与深思的是,我们对艺术类公选课的教育实施,存在着某种误区——即把艺术类公选课视为游离于专业教育课程或专业素质教育以外的非专业性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根据课程设置来看,往往以一些如《中国音乐名曲欣赏》《好莱坞电影鉴赏》《西方传统建筑》《中国美学史及名作欣赏》等各门具体艺术的赏析性课程来开展教学活动。然而,公选课的美育教育显然不单是文化的认识与消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类公选课,做到以宏观的哲学眼光寻找并发现隐藏在日常生活及社会发展背后带有普遍性、根本性的审美问题并加以解决,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提供感受美、认知美、创造美的一般规律和普遍法则。

2 教学方式陈旧,缺乏趣味性

当下,我国高校的艺术类公选课在教学方式上,过于注重艺术知识的灌输式教育以及技能的训练,因丧失趣味性而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认为,艺术公选课程应该以不同艺术为媒介开展教育活动,在充满艺术性的教学氛围中,教师采用艺术化的教育手法,为学生施以以艺术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充实、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丰富情感,提升人格,完善个性。特别对于艺术教育的方法,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切入。它可借助传统的以及新兴的学科,在美学视域下充分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语义学、信息论、系统论、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方法,将知识方面的“他律”转化为审美层面的“自律”,引导学生逐步达到自由的审美境界,领略艺术与美的魅力,进而提升人生境界,最终让其自由和谐地发展,让学生通过内在精神的塑造得到全面培养。

3 课程门类封闭,缺乏互通性

截止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基本沿用了近代西方课程分科体系,具有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突出体系本身的独立性和严密性等分科课程的弱点。特别在艺术类课程方面,如美术、文学、音乐等学科彼此壁垒森严,被系统化分割,学科相互间缺乏有效对话和交流等问题。反观艺术自身,集多元性与综合性于一身,它决定了对于艺术课程设置的门类,应该是彼此交融、共通的。卡冈就原始文化(艺术)的上述特性指出:“原始文化(艺术)具有混合性和体裁、种类、样式结构的不确定性。”[1]要实现艺术类公选课程之间的有机协调和促进,我们一方面须沟通各门艺术学科彼此间的联系,让艺术公选课转化为一个充满活力并相互融通的良性生态系统。另一方面让艺术类课程和非艺术类学科进行相互联系及渗透,引导学生于艺术中感受生活之美,打通美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今年在对艺术院校进行调研和座谈时强调,“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提供各类艺术人才和智力支撑,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新贡献。”特别提出“推动艺术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主张。

二 高校艺术公选课程的美学借鉴策略

1 引入审美体验路径,做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

席勒曾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2]在艺术公选课里引入美学最动人的环节——审美体验路径,将实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目的。美本身具备一个实现的过程,而体验正是美得以实现的唯一现实途径,更进一步讲,在这类课程里,能通过体验使学生与艺术作品相交融,解决教育对象(审美者)与教育内容(审美对象)的对立矛盾,最重要的是,体验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这里,使学生回归到了其把握世界的本质方式——体验,而不是以主体(学生)驾驭客体(课程内容)的方式,被动开展教育活动。

2 拓宽艺术课程路径,改变艺术教育技术性色彩

(1)拓宽艺术教育路径,将艺术教育和校园特色、地域特色等结合。可在艺术公选课程里充分利用各种艺术资源,挖掘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特色,甚至独具地域特色的不同艺术形式,同时开发多样化艺术教育平台,用综合拓展、多维交叉的艺术课程教育模式,共享社会资源,活化提炼地域性艺术样式,鼓励学生从自身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将艺术教育充分融入生活。(2)充实艺术内容,让“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尽量让艺术来源多元化。有效整合学校、社区、地域的艺术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化资源。“引进来”,让社会人士加入艺术教育行列,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发挥艺术创造能力的场所,“走出去”,即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与社会活动相对接,参与社会艺术活动。(3)加深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投入,强化其生命的自主体验,弱化艺术教育课程由工具主义带来的技术性色彩。高校的艺术公选类课程,应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教育氛围,采用一定的软性策略,向学生施加以艺术内涵为核心的教育影响,真正做到丰富其情感,陶冶其情操,并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自由意志的教育。

3 融合审美哲学思考,提升学生思想境界与层次

在艺术类公选课中以美育为立教之本,以审美为育人之本,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哲学理念作为该类课程的哲学基础。首先,以哲学思考与哲学教育为基本视角,从审美人格建构出发,注重审美哲学思考和审美人格建构的内在联系,从自身人格构建开始思考,回到审美哲学原点作为学生“认识自身”的维度,再以美学视角切入,致力于彰显艺术表述,进而从哲学思索审美内涵与艺术表现之关系。其次,通过艺术教育发展人之感性生命力,使其自觉走向审美之途,通过艺术的作用让世界本身生成为一幅“待完成”的作品,需要以安静栖息之方式来完成——即通过哲思的运化作用,使艺术成为人的最富于人性的存在方式及选择方式,帮助学生找到一切生命活动审美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并最终寻到其从事社会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诉求。最后,通过融合审美哲学思考,为社会转型人之思想境界提升,提供一个“美学”的解决策略。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之差距、国之差距,某种程度实则是“审美趣味与审美素质”的差距。审美哲学思考的介入,能让学生在艺术类课程中重新焕回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等“属己”的“品质”,当其觉知自身品质,才能培养自己能享受诸如体育、美术、音乐、文学、美术、宗教等精神层面的能力,提升其由内而外的“贵气”——精神贵族气(相信精神高于物质的一种气质)。

4 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注重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美学视域的借鉴,于艺术类公选课而言,并不与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维护意识形态阵地相矛盾,相反,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当下正处于全球化时代,即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在世界范围内交流与互动,这一过程本身伴随的是西方强势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向弱势地区扩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生活方式等带来了强烈冲击。基于此:首先,高校须在艺术教育的课程理念设置、内容价值导向、学术话语权等方面,相对于其它教育形式,从意识形态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与重视,通过艺术教育的实施,强化其从社会层面整体维护意识形态的作用。在课程内容上,高校艺术教育应注重弘扬、宣传本民族(国)的良性意识形态,以理论为基石,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心理进行润化和激励,在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中引导并构建和谐、稳定的意识形态,在学生中产生价值认同上的正向合力。其次,意识形态本身不仅对社会成员具有思想层面的整合性、教化性与优化性,还能通过诸如艺术教育等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确立共同的核心价值目标,这一目标与高校艺术教育目标相一致,从而从高校的阵地开始,培养学生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优先感知者和践行者。最后,高校艺术教育在价值取向方面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强化学生的价值认同观与民族身份确认感,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整合力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与审美的强大魅力,另一方面,让艺术课程本身发挥其应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让学生能在艺术的自由王国里,积极发挥自身主观意识,通过持续性引导,让其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卡冈.艺术形态学[M].凌继尧,金亚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217.

美学与美育课程自查报告 篇4

课程名称: 构成 适用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

学生类别: 专科 学校: 姓名: 完成日期:

国家开放大学考试管理部门

《构成》课程形成性考核册

使用说明

1.本形成性考核册适用于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专科的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考核册中的每一项作业,经评定获得每次作业的卷面成绩。

2.本形成性考核册共设计有七次作业,每次作业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作业根据学习进度进行安排,应该在自主学习和接受辅导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目的在于按课程教学要求,加强技能培养和过程考核集录学习情况,检验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

3.作业完成时间为最低时数。

4.工具及材料:素描纸、绘图纸、白板纸、白卡纸、叶筋笔、衣纹笔、小白云、针管笔、直线笔、水粉色、调色盒等。

5.下载并打印本考核册,每次作业均应扫描或用数码相机拍照后打印出来贴于本考核册上。同时将相关数据上传至国家开放大学相关教学平台。

作业(1)

题目: 点、线、面的自由构成

内容: 以点、线、面自由组合画面,应注意画面的平衡感。时间:3小时。尺寸:20cm乘20cm。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二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考核学生对章节的掌握程度,对构成变化规律的理解。考核标准: 1.点、线、面在设计中的要点有正确认识。(50分)2.构成课程中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能力。(50分)教师评语: 优点:

缺点:

建议:

得分:

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

作业(2)

题目: 渐变构成练习。

内容: 以平构原理作一渐变构成设计。时间: 4小时。尺寸:20cm乘20cm。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二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考查学生对艺术源于生活的理解和对渐变一节的原理把握及动手能力。考核标准: 1.有强烈的秩序感(25分);

2.是否体现了渐变中的运动精神(25分); 3.制作精美(25分);

4.是否与后面的发射练习有明显的区别(25分)。

教师评语: 优点:

缺点:

建议:

得分:

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

作业(3)

题目: 对比构成练习

内容: 以平构对比构成原理作一对比构成设计 时间:4小时。尺寸:20cm乘20cm。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二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了解学生掌握关于对比内容的情况。考核标准:

1.注重对比设计中的调和因素(50分); 2.对比部分中的比例安排是否得当(50分);

教师评语: 优点:

缺点:

建议:

得分:

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

作业(4)

题目: 肌理构成练习

内容: 以平构肌理原理分别做出4小张肌理变化练习时间: 4小时。

尺寸:每张10cm乘10cmX4CM(共4小张)。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二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考查学习对肌理与材料感受的敏感性。考核标准::

1.创新表现是否新颖(50分);

2.手法、手段的运用是否能组成完整画面(50分)。

教师评语: 优点:

缺点:

建议:

得分:

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

作业(5)

题目: 色相推移构成练习

内容: 用全色相环、半色相环或者1/4色相环上的色彩作一强烈秩序感的色相推移练习。时间: 4小时。尺寸:20cm乘20cm。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三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考查学习利用色相变化进行有序设计的能力。考核标准: 1.构图完整(25分); 2.画图精美(25分); 3.色彩选择正确(25分); 4.空间表现是否合理(25分)。

教师评语: 优点: 缺点:

建议:

得分:

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

作业(6)

题目: 色彩心理构成练习

内容: 选一抽象词汇如:“崇高、清新” 进行主题表现 时间: 4 小时。尺寸: 20cm乘20cm。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三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考察学生对抽象设计主题的把握能力。考核标准:1.主题突出(50分)2.用色合理(50分)

教师评语: 优点:

缺点:

建议:

得分:

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

作业(7)

题目: 学习记录

学习记录包括:学生到课情况、参与讨论、发言情况(包括课堂和网络)、按时提交作业情况、学用结合情况等。(100分)

考核标准:任课教师按照如下情况给予评判: 1.面授或辅导课程到课率(30分);

2.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各项讨论或学习活动(30分); 3.作业完成和及时提交情况(20分);

4.班级学习中起主导作用,学习态度积极(20分)。

教师评语: 优点:

缺点:

建议:

专题课程 篇5

唱红色歌曲,深情抒发消防卫士爱国情怀。支队领导高度重视唱红歌活动,专门聘请专业音乐老师到支队指导唱红歌活动。排练中,广大消防官兵一丝不苟,认真学习乐谱、熟悉旋律,得到老师的高度赞扬,一曲曲红色歌曲唱出了官兵们的飒爽英姿和豪迈风采。在消防警营,官兵们形成了大家学唱红歌、爱唱红歌、赛唱红歌的良好氛围。红歌勾起了全体官兵红色的情怀,也表达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祝福。

看红色电影,增强官兵为消防事业献身意识。6月15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巨作《建党伟业》正式公映。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党史教育,提高官兵敬党爱党的自觉性和爱国热情。6月23日下午,博州支队组织官兵到博乐市影剧院观看了建党90周年献礼片《建党伟业》,引导党员和广大官兵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全面了解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新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和百折不挠的革命斗争历史,号召广大官兵党员要练就过硬本领,扎根消防,献身消防,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努力为博州消防事业再上新台阶作出积极贡献。

树红色信念,提升消防官兵的思想意识。支队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行职责使命”深入开展学习实践“三句话”总要求主题教育,集中开展以“学党史、知党恩、强党性”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育,以组织官兵收听收看纪念活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党课教育等形式,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网络等媒体,深入学习党的光荣历史、辉煌成就及优良传统,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升官兵的思想认识。

开展红色基地庄严宣誓活动。各级依托全省消防部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纷纷组织优秀党员和新党员,在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红色革命遗迹遗址前,举行庄严的入党宣誓和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50余次,提高广大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强广大党员的先锋队意识和先进性意识。同时也使“红色基地”真正成为激发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重要场所,成为掌握革命历史知识的重要课堂,让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论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篇6

中央电大教务处 教学管理科 2008年03月19日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

“文论专题”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层次学生设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本科的“文艺学”课程,是专科阶段“文学概论”或“文学原理”课程的延展与拓宽,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两门重要课程的集合。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它对于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对文学现象、文学语言、文学写作、文学阅读等问题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并掌握有关文艺理论知识,并对文学基本理论的产生、发展的脉络有较为清晰的了解。通过学习,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加强理论修养,从而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它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按照文学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征,对文学理论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增强学生学习理论和研究文学的兴趣,为大量文学类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

本课程课内学时72,共4学分,开设一学期。

二、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分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和文学原理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相对独立,但又彼此相关。教学上有如下要求: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这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课程讲授离不开大量的文学实践,教学应能重点围绕文学实践予以理论展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应能够紧密结合文学实践,因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二)多种媒体互动原则。

从教学手段上,采取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互动,实时在线学习与非实时讨论结合,主教材与参考资料互为补充的原则。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伸缩余地大,内容难度也偏大,教学组织与实施最好的途径就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从不同层面展开理论研讨,可以使理论的解析从不同的层面展开。

(三)比较学习研究原则。

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是两大重要的理论分支,彼此之间有联系但更有区别,教学要注意两大理论体系的共性问题,但更应该将不同予以比较分析。讲授应注意方法和各自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比较,着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能力的培养,以此深化理论学习。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的使用

本课程以武汉大学教授唐铁会先生主编的《文论专题》为主教材。文字教材依据本教学大纲进行编写,它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也是组织教学和各种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的编写分为上下两编,共十八讲内容(详见教学内容)。每讲编写均设计为思考题、教学内容等部分。

(二)音像教材的使用

录像课为专题讲授性质类型,共设计为20讲。即对应于文字教材的各讲,另有两讲分别为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分述。每部分都按照教师讲授、配合字幕,穿插音像资料、适当配置动画参与表现。影音资料主要采集一些根据电影文学、电视文学、戏剧文学、戏曲文学等改编的片段,利用多种艺术的图片资料配合教学。音像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为辅导教师提供教学的基本思路,帮助同学理清学习线索,将知识点串

联起来,同时把各章节的内部关系进行有机的整合。为配合教学活动,拟制作10讲IP课件,作为录像教材的重要补充,主要目的是,案例讲解,对重难点问题进行实例分析。

(三)辅助教学资料的使用

文论专题涉及较多的历史典故、历史名人、重要概念,大量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的经典内容,主教材难以包容。拟将相关内容作为参考资料用文字或网上文本形式传给学生。

二、教学建议

教师应利用多种形式,传授文学理论,要紧密结合文学的实践,引导学生阅读文论的有关原文,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多参加理论研讨活动,让学生自觉自愿地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完成相关练习题和综合测试,促进学生认真思考,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文论专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上编 中国文论

第一讲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一、教学内容:

1.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诗教”文艺观

2.“兴观群怨”: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

3.孔子“兴观群怨”说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兴观群怨”的含义。

2.了解中国文论中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认识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3.理解文学的社会作用的主要意义。

三、思考题:

1.孔子的“诗教”文艺观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2.“兴观群怨”说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如何理解文艺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第二讲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

一、教学内容

1. 庄子的文艺观概述

2.“言不尽意”:庄子的文学言意观

3.庄子“言不尽意”说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1.准确理解“言不尽意”的含义。

2.了解道家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3.弄清文学与理论的基本区别。

三、思考题:

1.儒家文艺观和道家文艺观有些什么不同?

2.庄子是怎样看待“言”与“意”的关系的?

3.庄子思想对后世中国文艺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第三讲 刘勰的《通变》篇

一、教学内容

1.刘勰的文论思想概述

2.“通变”:刘勰的文学发展观

3.刘勰“通变”说对文章写作学的几点启迪

二、教学要求:

1.理解《通变》的内容。

2.了解刘勰的文学发展观。

3.弄清文学发展的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

三、思考题:

1.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由哪些部分构成?

2.“通变”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文学的发展问题?

第四讲 司空图的“韵味”说

一、教学内容

1.司空图的生平与思想概述。

2.“韵味”:司空图的诗境特征论。

3.司空图“韵味”说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1.理解“韵味”说的内涵。

2.了解司空图“韵味”说产生的背景。

3.基本弄清韵味说对中国文论的影响。

思考题:

一、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了怎样的文艺思想?

二、“韵味”说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三、“韵味”说对后世中国文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五讲 严羽的“妙悟”说

一、教学内容

1. 严羽的文论思想概述

2.“妙悟”:严羽的诗歌创作论

3.严羽“妙悟”说与克罗齐“直觉”说的比较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妙悟”说的基本概念。

2.理解严羽的诗歌创作论。

3.基本了解严羽“妙悟”说与克罗齐“直觉”说的相似与差异。

三、思考题:

1.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哪些独特的文论观点?

2.“妙悟”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严羽“妙悟”说与克罗齐“直觉”说有哪些相似和不同?

第六讲 叶燮的“才胆识力”说

一、教学内容

1. 叶燮的文论思想概述

2.“才胆识力”:叶燮的作家个性心理论

3.叶燮“才胆识力”说对后世的启迪意义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叶燮文论思想的概貌。

2.基本掌握“才胆识力”说的内涵特征及相互关系。

3.理解叶燮“才胆识力”说对后世的影响。

三、思考题:

1.叶燮在《原诗》中提出了哪些有创见的文艺思想?

2.“才胆识力”说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3.“才胆识力”说对后世有何启迪意义?

第七讲 金圣叹的“因文生事”说

一、教学内容

1. 金圣叹的文论思想概述

2.“因文生事”:金圣叹的小说特质观

3.金圣叹的“因文生事”说与“历史小说”问题

二、教学要求

1.了解金圣叹文论思想的基本线索。

2.基本掌握“因文生事”说的内涵。

3.基本掌握金圣叹人物性格理论的主张。

4.理解“因文生事”说和历史小说的关系。

三、思考题:

1.金圣叹的小说评点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2.“因文生事”说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历史小说的真实性问题?

第八讲 李渔的“浅处见才”说

一、教学内容

1. 李渔的文论思想概述

2.“浅处见才”:李渔的戏曲雅俗观

3.李渔“浅处见才”说对后世的启迪意义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李渔文论思想概貌。

2.重点掌握李渔的戏曲雅俗观。

3.理解李渔“浅处见才”说对后世文论思想的影响。

三、思考题:

1.李渔的戏曲理论具有怎样鲜明的特点?

2.“浅处见才”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3.如何认识和评价文学的通俗化问题?

第九讲 王国维的“境界”说

一、教学内容

1. 新旧中西思想的融会与王国维的文艺美学理论

2.“境界”:王国维的文学意境论

3.王国维“境界”说与民族文化心理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新旧中西思想对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的影响作用。

2.理解“境界”说产生的背景与根源。

3.理解“境界”说的本质特征。

4.了解王国维“境界”说与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

三、思考题:

1.王国维在中国美学与文论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2.“境界”说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中国古典意境理论大体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历程?

下编

西方文论

第十讲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摹仿说

一、教学内容

1. 文艺本质论

2.文艺价值论

3.悲剧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亚里士多德文艺观的基本主张。

2.理解亚里士多德文艺价值观。

3.基本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三、思考题:

1.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摹仿与历史和哲学的差别是什么?

2.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文艺具有什么价值?

3.亚里士多德如何说明“情节”在悲剧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十一讲 布瓦洛的诗学原则

一、教学内容

1. 理性至上

2.摹仿自然

3.效法古典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布瓦洛的文艺理论基本主张。

2.理解布瓦洛文艺理论中“自然”所指。

3.理解布瓦洛提出的“三一律”基本原则。

三、思考题:

1.布瓦洛所说的“自然”是指什么事物?

2.何谓“三一律”?

3.布瓦洛认为艺术创作能获得成功的途径是什么?

第十二讲 康德的审美艺术理论

一、教学内容

1.审美鉴赏论

2.艺术本质论

3.艺术分类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康德审美鉴赏“质、量、关系、情状”的阐述原理。

2.理解康德“美的艺术”的“天才”论。

3.了解康德的艺术分类理论。

三、思考题:

1.康德如何认识“鉴赏判断”?

2.解释“天才为艺术制定法则”的含义?

3.康德为什么说“没有关于美和艺术的科学”?

第十三讲 黑格尔的艺术哲学

一、教学内容

1. 艺术本质论

2.艺术分类论

3.悲剧冲突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黑格尔艺术表达的“理念”。

2.理解黑格尔“理想性格”的基本特性。

3.理解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

三、思考题:

1.在黑格尔,艺术表达的“理念”是一种什么事物?

2.黑格尔所说的“理想性格”有那些特性?

黑格尔如何看待悲剧的冲突3.黑格尔如何看待悲剧的冲突?

第十四讲 泰纳的实证主义艺术观

一、教学内容

1. 艺术本质论

2.艺术构成论

3.文学发展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泰纳文艺理论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2.理解泰纳对艺术与科学关系的基本观点。

3.理解泰纳关于艺术构成要素的基本论点。

三、思考题:

1.泰纳如何看待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2.泰纳认为艺术的构成有哪些基本因素?

3.泰纳关于文学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看法认识?

第十五讲 克罗齐的直觉主义艺术论

一、教学内容

1. 艺术即直觉论

2.艺术的地位与作用论

3.艺术批评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克罗齐“直觉”说的基本观点。

2.理解克罗齐艺术创作和欣赏是同一性质活动的基本认识。

3.了解克罗齐关于艺术所具有的社会地位及作用的基本看法。

三、思考题:

1.克罗齐所说的“直觉”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心理活动?

2.克罗齐为什么认为艺术创作和欣赏是同一性质的活动?

3.在克罗齐,艺术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及作用?

第十六讲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文艺观

一、教学内容:

1.意识及人格结构论

2.艺术原动力论

3.文学创作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弗洛伊德艺术创作本质的基本观点。

2.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文艺研究的意义。

三、思考题:

1.弗洛伊德如何看待艺术创作的本质?

2.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

3.简论精神分析学说对文艺研究的意义。

第十七讲 韦勒克、沃伦的新批评派文学理论

一、教学内容:

1. 文学本质论

2.文学构成论

3.文学批评论

二、教学要求:

1.理解韦勒克、沃伦关于文学语言与科学和日常语言区别的理论主张。

2.了解韦勒克、沃伦关于文学作品层面的主要观点。

3.理解韦勒克、沃伦关于文学批评的基本标准。

三、思考题:

1.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语言与科学和日常语言有何区别?

2.在韦勒克、沃伦看来,文学作品有哪些层面?

3.文学批评的标准在韦勒克、沃伦有哪些内容?

第十八讲 伊瑟尔的审美反应理论

一、教学内容

1. 潜在本文论

2. 阅读过程论

3. 文学交流论

二、教学要求

1. 了解伊瑟尔的本文“空白”理论。

2. 理解阅读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概念性问题。

三、思考题:

1.伊瑟尔所说的“想象性客体”是指什么?

2.本文的“剧目”由哪些因素所构成?

美学专题课程论文 篇7

1“旅游美学”课堂教学融入生态文明观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也面临着由于对自然环境的盲目开发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跟人类缺乏生态文明意识有着重要的关系。教育是培养生态文明观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没有单独开设类似的课程,因此利用课程教学向学生渗透生态文明意识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

“旅游美学”是一门应用美学,实用性很强。旅游审美从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到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贯穿旅游活动的始终。将生态文明意识融入旅游美学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影响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生态观,而且大学生还会将这种生态文明意识带到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中,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利用“旅游美学”课程教育这个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能丰富旅游美学课堂内容。

1.1 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教育和影响学生的角度来说,把生态文明观融入到“旅游美学”课程教学中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生态文明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的利益追求要符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态文明观融入到“旅游美学”课程引导大学生在行为上要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健全。其次,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大学生从整体性视野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对自然的利用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内,倡导生态责任和生态行为准则,这对于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旅游美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观、生态观,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1.2 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旅游美学”实践性很强,主要目的是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身的行为,促进实现这些关系的协调和谐。将生态文明观融入到“旅游美学”课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观,良好的生态观,进而培养学生作为旅游者本身发现美、欣赏美;作为旅游中介者(导游、旅游业服务人员)传递美;作为旅游开发者开发美的能力。因此,“旅游美学”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观无疑有利于大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3 丰富旅游美学课程内容

在“旅游美学”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观,丰富了“旅游美学”课程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旅游景区的设计、管理中,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真正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旅游美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观的途径

2.1 注重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已有的案例作为个案让学生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案例教学大量地被引入“旅游美学”课堂。在本课程中可引入一些有关生态环境经典的或新闻热点案例进行讲授、讨论,使学生更能深刻体会不文明的消费行为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培养学生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高度关切,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高度危机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并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模式,进而影响他人的行为模式。

2.2 重视实践教学

“旅游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理论知识都需要在实践中得以理解和消化。因此,要在旅游美学实践课程中使大学生加深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了解,对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让学生认识到不良的消费模式及行为模式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培养和塑造大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观,促进大学生养成符合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及行为模式。

2.3 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

“旅游美学”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很抽象,传统的课堂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而且,将生态文明观渗透到本课程中,仅靠传统的讲授只能让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停留在想象的层面。而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够直观、具体、形象地表达这些内容,加深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并增强对生态文明观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也加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3 结论

将生态文明观有机地融入专业教育中,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而“旅游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强的课程,在“旅游美学”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优势,而如何在此课程中更好地渗透生态文明观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庄志民.旅游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3]王家洪.对旅游美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建议[J].职教论坛,2004(10):8.

[4]国家环境保护局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297.

酒店空间专题设计课程考试改革 篇8

【关键词】酒店空间;设计;考试;改革

酒店空间专题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以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空间创造活动。酒店空间专题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声学、力学、光学、美学、哲学、心理学和色彩学等知识。该课主要以酒店空间为研究学习内容,着重以小型商业为例,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把握建筑风格定位、建筑功能布局、交通流线组织、色彩把握、灯光运用、材料选择、艺术品配饰等作为研究主题,要求学生了解掌握特殊空间构造的技术指标。

而目前此门课程的考试是由传统的考核形式平时作业加期末考试作业构成,形式相对单一。期末考试以作品形式随堂考试,学期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平时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两部分构成。其中,期末试卷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但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全面的检测到学生的实际水平,首先,在课后的时间里,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监控,所以其完成的作品是否出自本人之手不可得知;其次,设计作品好坏的评定具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光是一位教师来进行打分和评判未免有些偏颇;。

一、考试改革具体措施

本改革方案将考试分为平时综合成绩和期末综合成绩2个部分,平时综合成绩由考勤成绩、平时表现和平时成绩3部分组成,分别占平时综合成绩的20%、20%、60%;期末综合成绩由设计方案汇报阐述和设计综合展示两部分组成,各占期末综合成绩的50%。同时,所有计划和措施均在开课第一天告知学生,让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1平时成绩。教学期间,教师将根据课程内容分步骤讲授酒店空间设计的各种方法与技巧。教师讲授完毕后,布置相应的设计作业给学生,这些作业不一定在课堂上能够完成,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根据学生每一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其中设计过程阶段性展示占重要的部分。平时成绩除了平时表现与考勤以外,每次阶段性展示的成绩将被计人平时成绩当中期末将总计得分并除以平时作业的次数,所得平均分计人平时成绩。这主要考核学生平时接受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完成作业的用心程度。

2期末成绩。将最终的期末考试形式分为设计方案汇报阐述和设计综合展示。

期末考试从传统的只上交作品集改为由设计作品成果展示为主,并加以学生对自身设计方案的汇报陈述。整个期末考试包括学生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汇总、设计方案陈述,设计作品布展等等。这样不仅更加全面地展示出了学生设计作品的最终效果,同时让学生自己去陈述设计方案,能让教师更加理解其设计作品,也能锻炼学生今后与客户沟通、汇报、讲演的能力。

同时期末考试成绩的评定由一位教师打分改为同专业多为教师打分,毕竟设计作品好坏的评价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单以一位教师个人审美和喜好来评分确实略显偏颇,这样由多位教师共同打分,可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实施性以及成绩评定的公正性。

二、考试改革效果分析

笔者在所教班级进行了试点,通过试点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1形式新颖独特,深受学生喜爱。由于此种考试制度构思别出心裁、形式新颖独特,一改过去那种沉闷单调的方式:既考期终也考平时;既有对设计作品的展示又有对作品设计理念的阐述;既有平时阶段性展示又有最终效果的展示,同时评分基本能做到公平、公正,因此深受学生喜爱。

2充分发挥了个体优势,激发了学生各种潜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对此种改革积极拥护、兴趣浓厚,因此,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学习气氛空前高涨。当然,不可否认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但好的教育应该让教学对象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此种考试制度,考试形式多样,能充分照顾到学生不同能力表现的需求,学生在此种考试中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途径,发现自己的强项和优势,让考试充满快乐,重新找回曾经失落的自信。

3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此种改革对于教师来说确实很辛苦,增加了大量具體细致的工作,但是功夫不负苦心人,一份辛苦一份收获,学生在课程中表现得更加认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氛围很好,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拖欠作业的现象基本没有发生,作业完成质量明显提高。从试点班级的期末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全班最低分为67分,消灭了不及格的现象,同时学生的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展示效果大大超出了最初的预想效果。

上一篇:家庭装修为什么要请设计师下一篇:越努力越幸运高中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