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程建设方案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药理学课程建设方案

药理学课程建设方案 篇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心理素养的现代心理教育人才。合格的毕业生适合到各级各类学校、其它教育相关行业从事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部分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成为心理学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应变能力。体魄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3、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熟悉国内外心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备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能力;

4、熟悉掌握现代心理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具备一定的教学才能,胜任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

5、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规定的四级或以上外语水平。

三、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

计划学制: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制一般为四年,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具体按学校有关学分制管理条例执行。鼓励学生攻读双专业、双学位和辅修专业。

最低毕业学分:165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修读要求

1、全校公共必修课为全体学生必须修读之课程,计40学分,其中体育、军事理论和计算机(第一阶段)试行通过性考试;

2、学生必须从学校提供的公共选修课程中按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和教育科学类分别选修4、2、4、2个学分,共修读12学分;

3、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程,共设6门计22学分,前2门为学科大类基础课,后4门为学科专业基础课;

4、专业必修课程共设10门计30学分,其中带☆号课程为综合课程;

5、本专业设置3门双语教学课程(计划表中带*号者),不再单独设置专业英语课程; 986、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学生须按如下规定至少修读44个学分:限选课修读32个学分:可从人才测评与管理和心理咨询与辅导两个模块中择其一○

个修读。任选课修读12个学分:学生可从本专业课程计划表中任选课模块、限选课中自己○

未选择的方向模块、本院其它专业提供的选修课程、学校公选课程以及外院(系)校提供的选修课程中修满学分。

7、实践环节与毕业论文为全体学生之必修课程:教育实习为8学分; ○毕业论文6学分,允许并鼓励学生自定选题,毕业论文实行答辩制度; ○另设研究与创新实践2学分,不给学时,分散安排在第5-8学期进行,研究与创新○

学分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有关条例组织认定。

8、实行“教师职业技能资格证”制。

9、就业指导课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4—6个讲座,计1个公选课学分。

五、课程结构比例表

六、课程方案表

心理学专业课程计划表(必修课)

心理学专业课程计划表

(一)1七、心理学专业、辅修专业说明

1、学分要求

辅修专业:须修读本专业课程方案表备注栏中代号为1的所有课程,共10门计30学分;

2、修读期限

辅修专业:原则上在第四学年内修完全部课程;

3、其它问题

与实行辅修制有关的其它问题,如入读条件、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学位授予、收费标准等,按学校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4、本专业暂时不开设双专业、双学位和辅修专业。

药理学课程建设方案 篇2

关键词:兽医药理学,考核方式,策略

兽医药理学是学习兽药及相关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 为临床学生学习新兽药及相关研究提供基本理论, 也是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的桥梁。它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可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兽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研究方法与技能。

1考核形式

将考核分为两种: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种形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1.1 形成性考核

目的是本着从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 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考核和管理, 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学习信息, 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 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再将形成性考核内容分成四步来进行。

1.1.1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内容

出勤记录占10%。要求教师在每次上课前均要进行, 通过考勤记录记分, 共10分, 缺席一次扣2分, 缺席超过总学时数的1/3者, 不允许考试, 本门课程记0分。从而杜绝学生逃课、迟到、早退的现象, 加强学生课堂教学管理。

1.1.2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内容

课堂回答问题占20%。通过上课前提问记分, 督促学生课下认真复习, 每人至少采分2次, 取其平均分记入成绩。

1.1.3第三次形成性考核内容

撰写论文或案例分析占20%。考察学生对该领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1.1.4第四次形成性考核内容

学习心得占20%。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文字水准及学习收获, 考察学生一学期来对本门课程的体会及信息量的收集。

1.2终结性考试

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内容的基础上,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终结性考试课程命题以100分计算, 命题题型、题量和分值可依据《学院定制的考试管理办法》和《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之内进行命题考核。考试时间可由学校自主安排, 由教师组织完成, 考核时间为90分钟, 改变以往120分钟的考核办法。

2主讲教师职责及要求

2.1主讲教师要按本课程实施细则的要求布置形成性考核任务, 并收回学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的相关材料。

2.2主讲教师需按时评阅学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的相关材料, 并要有批语、批注和成绩评定, 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

2.3主讲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指导、答疑及讨论。

2.4主讲教师如发现有抄袭、代作、复制等非学生本人独立完成的现象, 学生的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可视情节轻重按0分或违纪处理。

2.5主讲教师填写完《形成性考核学生成绩记录表》, 经签字认定后, 成绩要上交到教务管理部门。

2.6主讲教师学期末要对形成性考核情况进行认真总结, 若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并及时反馈给教务管理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

3成绩记载与管理

本课程的综合成绩应采取以下方法记载:

3.1形成性考核成绩由主讲教师评定, 要客观、公正、准确。成绩一经评定, 不得随意改动。

3.2各种形成性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

3.3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要全统一, 采取以下记算方式:

X=∑ (xi×λi)

X——学生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成绩

xi——第i项形成性考核任务的成绩

λi——第i项任务的考核成绩占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的百分比。

3.4学生必须能独立完成课程规定的教学实践活动 (如必做实验等) , 成绩及格后方可参加终结性考试。

3.5课程总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60分及以上为合格。

药理学课程建设方案 篇3

关键词:应用型;管理学原理;教学方案

进入21世纪,随着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不仅需要改变现有的生产、生活、学习和思维方法,而且要转变现有的管理手段和决策方法。与此相适应,管理学的内容在成熟中不断的更新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作为二本高校系统,在培养人才上需要立足国情,培养具有灵活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培养目标

《管理学原理》又称为《企业管理》,它是综合性大学在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院讲授的一门独立学科,属于经管类学院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精密,而且理论知识基础丰富而且成熟,框架明确,知识点众多。

在对学生的培养上主要有两大目标:

1知识点的掌握。《管理学原理》属于高等院校财经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核心课程。这要求教师在讲授本门课程时,要注意到基础概念的清晰准确的讲述以及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做的出发点,一方面在于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空间,例如经管类学生考研的基础课程就很有可能是《管理学原理》,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底,不利于学生的考研学习;另一方面,学习系统的管理类课程,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一种思维模式,以及大家沟通的一种语言。熟练的运用管理学中的概念知识以及语言,是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本门课程的讲述必然是需要将基础概念讲清楚讲透的一门课程。

2运用能力。管理学不应该是僵化的理论学习。管理学本身是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一门学科。管理的中心点是人,但是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学习成长经历而变化,甚至于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管理没有绝对,只有合适的情境。”做管理要做到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那么教授管理学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在讲授管理学这门课程时,要注意通过各种类型的案例和提问启发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探索性的解决事物的能力。对管理学的应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其中的某些具体方法如网络图法等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其次,专业语言的应用能力。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应用管理类术语是考量个人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运用管理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管理学教学手段的创新设计

1多媒体教学。该课程的讲述要突出重点,并需要将当代社会发生的时事结合到课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点很多。首先,教师通过电脑网络,查阅几千种国际公开出版的刊物,迅速掌握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管理技术的最新发展是瞬息万变,利用电脑撰写和修改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介于备课时间;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图片、表格、甚至图画,制成幻灯片后给学生讲解,将十分抽象的理论用具体、形象的图形表示出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让学生了解主要内容以及课堂重点;

2网上课堂。为了弥补课堂教学时数的不足,管理学教研组采用了网上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补充。其包含的方式有大学网页上的精品课程和教学互动空间。在大学网页上的讲评课程专栏,学生可以从管理学的空间里下载相关课件、阅读材料、练习作业。

3,课后答疑与网上答疑。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难点,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设置了每星期课后答疑时间安排。此外,随着学生学习方法的转换,教师还会选择在网络上通过网上课堂端口,QQ和email回答学生的提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具体讲,就是推行“精讲理论+故事理解+强化案例”的教学模式,即对手于主要理论观点和基本原理讲透,通过故事加强学生的应用理解,并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专家教学法。管理学的讲授需要做到与实际发展动态相结合。为了让学生掌握企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实际运作的基本情况,给学生多一些了解和接触成功人士的机会,每学期至少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开展4-5次讲座。

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是管理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教学中选择的案例绝大多数来源于现实生活,是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的疑难问题;选用案例需要有与学生讨论的余地,而且要帮助启发学生运用专业只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辩论教学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学校在学期中间会组织辩论赛,例如“民主式管理VS集权式管理”等辩题。即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有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效果很好。

四、考核方法

期末考核是一种强制手段,通过考核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但是,为了避免学生临时抱佛脚,不考试不学习的心态,管理学的考核分为两部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

1期末考核。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占学科总成绩的60%。管理学教研组建设了自己的试题库,考试试卷随机抽取。

儿科护理学考核方案 篇4

课程性质:必修课

面向专业:护理

总学时: 56学时,其中:理论 36 学时,实验 20学时。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一、考核目的1.形成性考核: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工作作风及实验操作技能。

2.终结性考核:考察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及专科护理技术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及对小儿提供卫生保健,对个体、家庭及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

(一)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主要从出勤、阶段考核、技能操作考核3个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终结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模拟护士执业考试模式,共100道选择题,满分100分,其中A1型题占20%,A2型题占60%,A3和A4型题占10%。

三、成绩构成总成绩分值:100分,其中:

1、形成性考核:满分100分,合格成绩分值:6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40%,其中:出勤10分,阶段考核40分,技能操作考核50分。

2、终结性考核:卷面成绩100分,合格成绩分值:6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60%。

四、具体方案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形式:出勤

(1)考核方法:理论课及实验课考勤,满分10分,缺勤1次,扣1分,超过10次,计零分。

(2)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不得无故旷课,缺勤达到本门课程学时的1/3取消考试资格。

2、考核形式:阶段性考核

(1)考核方法:本课程共完成2次的阶段性考核,每次成绩20分,共40分。

(2)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在一定阶段相关章节的学习任务,由教师命题进行考核,要求闭卷,独立完成,由教师按照标准答案进行测评。

3.考核方式:技能操作考核

(1)考核项目:共2项,其中婴儿抚触50%,小儿盆浴50%。

(2)考核方法:按照儿产科护理技能考核标准对每名学生进行严格考核、打分。

(2)要求:熟练掌握操作程序,能够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独立完成物品准备及各项操作,动作优美,体现人文关怀。

(二)终结性考核

1.题型说明:结合护士执业考试题型,全部采用选择题,其中A1型题(每个1分,共20分)、A2型题(每个1分,共60分)、A3型题(每题1分,共10分)、A4型题(每个1分,共10分)。

2.考试时间:120分钟。

理学院迎新生篮球赛方案 篇5

1.目的:迎新生,促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气氛,特举办此次篮球比赛。

2.口号:团结、奋进、拼搏

3.比赛形式:比赛采用四节制

4.比赛赛程及人员安排:比赛均在5.比赛规则:

5.1比赛的开始:赛时间为四节,每节十分钟;在第一节结束及第三节结束,中间休息二分钟;第二节结束(上半场)休息十分钟;第一节比赛开始十分钟前,各队队员需要在记录台进行签到。

5.2比赛结束:比赛在计时员发出比赛结束终了信号时结束;在比赛时间即将终了前的投篮,如在信号发出前球已在空中,投中有效。

5.3比赛时裁判员应从对手中间抛球,以重拳跳球开始;出现加时赛的情况,同样执行跳球程序;半场后交换场地继续比赛。

5.4加时赛:下半场比赛结束,如两队得分相同,则进行一次或多次的五分钟加时赛;每次加时赛前有两分钟的休息时间。

5.5犯规:球员与对手身体接触或违反运动道德的违规,即为犯规;犯规登记在球员个人名下,单场个人犯规达到五

次自动离场;单场比赛时,每节内,每队球员个人犯规满五

次时,其后该对每一次的球员犯规应判罚两次罚球(投三分

时被犯规,则罚篮三次),犯球员主罚。

5.6弃权:比赛开始时,一方队员不足五人,球赛不得

开始。在比赛时间十五分钟等候后,依然不足五人时,则由

裁判判令该队弃权,由对方球队获胜;一方球队因各种原因

提出弃权时,可判定对方球队获胜。

5.7三秒违例:当一对控球时,其本队球员不能在对方

禁区内超过连续三秒的停留;违例则由对方球员在违例处最

近边线外掷界外球。

5.8暂停:每队在每节里可以请求一次暂停,第四节可

以请求两次暂停;规定时间内未使用暂停不得保留至下半场

或加时赛;加时赛各队均有一次暂停。

5.9替补:替补球员入场前,应向记录员报告;球成死

球状态或正当停表时或裁判宣判犯规时,替补球员方可上

场。

6.比赛的延期:

应天气等特殊原因导致比赛不能进行时,另行通知。

理学院学生会体育部 2010年 月 日

理学院迎新生篮球竞赛规则

一、竞赛办法及名次录取:

1、小组比赛均为淘汰赛,各组第一名的比赛也采用淘

汰制,取前三名。

二、比赛规则:

1、比赛时间:上、下两个半场,均为20分钟。

2、没半场比赛中每队只准叫暂停两次。比赛时间不停;

每场比赛中,比分领先队最后三分钟不准叫暂停。

3、每半场中,一方队员犯规累计五次,以后没犯规一

次,对方罚篮两次。

4、每场比赛均设主、副两名裁判。

5、比赛按日程表进行,迟到超过十分钟的球队,按弃

权处理。若有特殊情况的班级,要提前向体育部请假,未请

假而超过规定时间的仍按弃权处理。

6、各班要本着“诚信”的原则,不得请外援,一经发

现,立即取消外援所在班级的参赛资格。

7、比赛队员必须服从裁决,听从指挥,并按时比赛。

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如对比赛有异议,应由队长提出。

8、在比赛中裁判员未免不会出现错误,各队一定要服

从裁判员的判罚。场外观众也要发扬大学生应有的文明风

格,要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参与、观看比赛。

9、如出现队员打架、谩骂裁判员或不服判罚和污辱观

众等不文明的行为,取消其班级的参赛资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上报学院处理。

10、因天气情况比赛顺延;如遇全校性活动比赛顺延或

重新安排,各班级的活动或个人的事情不予照顾。

11、本规则所遇疑难问题解释权属理学院学生会体育

部。

望个班长和体育委员认真阅读本规则,并督促本版队员

在场上的行为。

理学院学生会体育部 2010年 月 日

理学院迎新生篮球竞赛结果

理学院此次篮球比赛,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比赛秩序井然,取得圆满成功,比赛结果如下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篇6

第二章 绪论(1学时)

1、掌握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对象和任务。

2、了解药理学发展概况,近代药理学的分支及长期以来我国药理学工作者在药理学方面的贡献。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2学时)

1、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和作用方式;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包括选择性、二重性、差异性、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等;受体与配体的概念。

2、熟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的概念;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定义。

3、了解受体学说及药物-受体的相互作用。第四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2学时)

1、掌握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定义及影响因素;首关效应、生物利用度、时量曲线、肠肝循环、血浆半衰期等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概念。

2、了解药物的跨膜转运形式;多次给药的时量曲线和稳态血药浓度及不同给药方式、间隔、剂量对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和水平的影响。第五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1学时)

1、了解影响药物效应机体方面的因素、药物方面的因素 第六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1学时)

1、掌握传出神经的受体分类及效应;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方式;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2、熟悉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及其生物合成、储存、释放、再摄取、灭活及与受体结合等环节。

3、了解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突触的结构及化学传递的概念。

第七章 拟胆碱药(1学时)

1.掌握毛果芸香碱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新斯的明的作用、作用机理、主要用途和不良反应。

2.熟悉乙酰胆碱的作用。

第八章 有机磷酸酯类及胆碱酯酶复活药(1学时)

1.掌握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的机制,中毒症状及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的解救原则。2.熟悉碘解磷定复活胆碱酯酶的作用机制、用药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第九章 抗胆碱药(2学时)

1、掌握阿托品的作用、作用机理、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的症状及解救措施、禁忌症;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熟悉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N2受体阻断药去极化型和非去极化型特点。

3、了解N1受体的作用、不良反应。

第十章 拟肾上腺素药(2学时)

1、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

2、3、熟悉多巴胺、麻黄碱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了解多巴酚丁胺、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甲氧胺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第十一章 抗肾上腺素药(2学时)1、2、3、掌握抗肾上腺素药的分类;酚妥拉明、普萘洛尔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熟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的特点及应用。了解妥拉苏林和酚苄明的作用特点。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2学时)

1、2、掌握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常用药物。熟悉巴比妥类的作用、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急性中毒的解救。

3、了解水合氯醛、甲丙氨酯及甲喹酮等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1学时)

1、掌握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巴比妥、安定和乙琥胺的作用、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2、熟悉癫痫的主要临床发作类型、临床特征和主要治疗药物。

第十四章 精神失常药(2学时)

1、2、掌握氯丙嗪主要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

熟悉抗抑郁药的作用及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米帕明)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

3、了解碳酸锂的作用机理。

第十五章 抗震颤麻痹药(1学时)

1、掌握左旋多巴体内过程特点、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的作用及应用。

2、了解抗胆碱药苯海索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第十六章 镇痛药(2学时)

1、掌握吗啡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成瘾性和戒断现象以及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抢救。

2、熟悉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和安那度等人工合成镇痛药的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3、了解阿片生物碱类构效关系;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的作用。

第十七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1.5学时)

1、掌握本类药物解热、镇痛、抗炎和抗风湿作用作用原理;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3、熟悉苯胺类药物的作用特点。

了解吡唑酮类及其它抗炎有机酸的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方面的特点。

第十八章 中枢兴奋药(0.5学时)

1、了解咖啡因、哌醋甲酯和甲氯酚酯、尼可刹米、二甲弗林、贝美格和山梗菜碱的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第十九章 组胺及抗组胺药(1学时)

1、2、掌握H1受体阻断药、H2受体阻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了解组胺的作用、作用原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

第二十章 利尿药(2学时)

1、2、掌握利尿药的分类: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和氨苯喋啶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熟悉各类利尿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二十一章 抗高血压药(2学时)

1、掌握抗高血压药的作用部位及分类;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ACEI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的降压作用原理、应用及不良反应。

2、熟悉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中枢抗交感神经药、血管扩张药降压作用原理、应用及不良反应。

3、了解抗交感神经末梢药、神经节阻断药的降压作用原理、应用及不良反应。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1学时)

1、2、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熟悉喹尼丁、利多卡因、苯妥因纳、胺碘酮、普萘洛尔、地尔硫卓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理、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了解普罗帕酮、丙吡胺、溴苄铵特点和临床应用。

第二十三章 治疗心功能不全药(2学时)1、2、3、4、5、6、掌握强心苷对心脏的作用、作用机制、特点、临床应用、毒性反应及预防、治疗。熟悉强心苷的常用制剂及其药代动力学特点。

熟悉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了解强心苷的用药方法。

了解其他非强心苷正性肌力药治疗心功能不全的作用。了解减负荷药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

第二十四章 抗心绞痛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2学时)

1、掌握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抗心绞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了解抗心绞痛药物的联合应用。

第二十五章 血液系统药(2学时)1、2、3、4、掌握抗贫血药抗贫血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常用制剂。

掌握抗凝血药、纤维蛋白溶解药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掌握止血药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熟悉抗血小板药、血容量扩充药的作用与应用。

第二十六章 消化系统药(1.5学时)1、2、3、掌握胃酸分泌抑制药西咪替丁、哌仑西平及奥美拉唑的作用原理、应用及不良反应。熟悉抗酸药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粘膜保护药的作用特点。

了解泻药、止泻药、止吐药、利胆药与胆石溶解药、治疗肝昏迷药的作用及应用。

第二十七章 呼吸系统药(1.5学时)1、2、3、掌握平喘药的分类,各类平喘药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熟悉镇咳药作用特点和应用。

了解祛痰药的作用方式、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第二十八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样药物(2学时)

1、掌握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应用原则。

2、3、熟悉盐皮质激素、促皮质激素与皮质激素抑制剂的作用及应用。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第二十九章 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1.5学时)

1、掌握抗甲状腺药:硫脲类、碘及碘化物、放射性碘和β受体阻断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常用药物。

2、熟悉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临床应用。

第三十章 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1.5学时)

1、掌握胰岛素的作用机制;各类胰岛素制剂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2、掌握口服降血糖药――磺酰脲类、双胍类的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3、熟悉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胰岛素增敏药等的作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第三十一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概论(1学时)

1、2、掌握抗病原微生物药常用术语。

熟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细菌耐药性及其产生机制。

第三十二章 合成抗菌药(1.5学时)

1、2、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及常用制剂。

掌握磺胺类药物的抗菌谱、抗菌原理及耐药性;甲氧苄啶(TMP)的抗菌原理及与其他磺胺药合用的应用特点及不良反应。

第三十三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1.5学时)

1、掌握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机理、抗菌谱、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2、3、4、掌握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理及各代药物的抗菌特点及应用。熟悉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的主要抗菌特点和主要用途。了解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与应用。

第三十四章 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0.5学时)

1、掌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抗菌机制;掌握红霉素的主要作用特点及应用。

2、了解林可霉素类的抗菌作用、主要用途及不良反应。

第三十五章 氨基糖苷类与多肽类抗生素(1学时)1、2、3、掌握氨基糖苷类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不良反应。

熟悉链霉素、庆大霉素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特点。了解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和杆菌肽的抗菌作用、不良反应与临床应用。

第三十六章 四环素与氯酶素类(1学时)

1、2、掌握四环素的抗菌谱、抗菌机制、体内过程特点、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掌握氯霉素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第三十七章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1学时)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0.5学时)

药理学课程建设方案 篇7

1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 确保课程讲授水平

我们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 尤其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从选拔、试讲、培养几个环节着手, 已经建立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培养方案[2]。

1.1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制订5年培养规划, 指定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中老年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一对一地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以课程组为单位进行全程听课, 让青年教师掌握教学基本功;以系为单位定时组织教师开展听、评课活动, 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学院为单位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以学校为单位, 要求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活动。青年教师在一年的助教期间, 由指导教师指导参与教学各环节,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5年内必须获得湖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

1.2 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兽医药理学学科建设, 多次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到本校作讲座, 积极承办全国性重要学术会议, 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拓宽学术视野, 提高学术水平。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 按等级奖励公开发表科研论文和教改论文的教师, 鼓励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 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要求青年教师5年内必须获得一项以上省级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 并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一次学术报告。

1.3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院拥有与兽药相关的5个优秀教学实习基地和3个“双百”工程基地, 课程组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要求中青年教师轮流到基地参加生产实践不少于半年时间, 并对基地员工进行不少于10学时的技术培训。通过参与实践项目及与基地学习充分融合, 使教师及时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提高了教师的实际操作水平, 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在实践中撞击出科学研究的灵感火花, 可有效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3]。

2 以教学内容建设为核心, 提升课程质量

兽医药理学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 及时补充与更新, 为此, 我们及时将一些新药品、新理论、新方法、新仪器设备等引入到教学中, 同时结合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2.1 与时俱进, 拓宽教学内容, 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现代养殖业以集约化养殖为特征, 而对集约化养殖危害较大的疾病主要为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故教学重点应调整到动物保健及药物治疗上来。另外, 兽医药理学的服务对象较广, 尤其是随着宠物市场的发展, 宠物用药占据市场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 兽医药理学教学在保证以食品动物用药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 有计划地增加宠物用药和野生动物用药, 以满足社会需求, 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兽药不仅与动物健康紧密联系, 更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此, 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与本学科相关的大事, 在教学中密切关注兽药与民生、环境的关系, 强调合理用药与动物性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必然联系, 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如针对近年来超级细菌引起的全球恐慌, 在教学时, 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原因及机理进行详细讲解, 引导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合理用药, 避免滥用药物。针对2011年“3·15”曝光的瘦肉精猪肉事件, 结合农业部发布的禁用药物清单, 向学生详细讲授这些促生长药物给消费者可能带来的危害, 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良知的兽医技术人员。将课堂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联系起来进行讲授, 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2 参照执业兽医资格证要求, 强调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药物的临床应用

自2009年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在全国几个省市试点及2010年在湖南省试点考试以来, 针对执业兽医师的考核要求, 对兽医药理学教学与考核进行了相应调整, 强调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如运用病理学和临床诊断学等学科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 合理选择药物,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 课堂上加强病例分析,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3 以教学方法改革为动力, 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本课程组在教学中大胆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广泛采用案例教学、角色互换式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课题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1 科学制作多媒体课件

本课程组在广泛收集教学素材的基础上, 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恰当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 力求多媒体课件科学、规范、生动, 从多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每一章节的内容制作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几个部分:上章节内容回顾, 本章节教学重点和难点、具体教学内容、小结、思考题等。这种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课件, 深受学生欢迎。每一章内容讲完后, 课程组将与该内容相关联的国内外发展动态、研究成果及与兽医行业、兽药产业相关的应用现状和前景等综合起来, 制作成课件作为网络教学内容, 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3.2 突出重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临床应用的药物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同类药物中又包括多种不同的药物, 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全面介绍, 显然是不可能的。比如氟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的有10余种, 一种种照本宣科地介绍, 学生会感到乏味。为此, 在教学中我们先提炼出同类药物的共性, 再比较介绍各种药物在药效学及药动学上的突出特点,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非常清晰地认识一大类药物, 效果良好。

3.3 逐步体现PBL理念

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不同, 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其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制订授课计划时, 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精心设计问题, 由药理学常识和相关案例导入教学内容, 适当设置疑问, 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思考。在每一章节结尾处, 设置相关思考题, 使学生总结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 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 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

3.4 科研服务教学

课程组坚持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教学时, 适时地将当前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 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不断体现课程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将药理学的研究进展融入相关章节中, 使学生及时了解药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如在讲授细菌耐药性时, 引入当今对耐药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 结合科研课题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进行讲授。同时, 教师应及时、全面掌握药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并将研究成果充实到课程内容中, 将科研思维和严谨求实的态度及创新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 使科研服务教学,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4 以优质教材建设为基础, 完善教材体系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 优质教材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课程组密切关注相关教材的编著、出版情况, 坚持选用最新的优秀教材, 同时, 积极编著或参与编写优秀教材。目前本课程组使用的理论和实验教材均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其中实验教材由课程组主编, 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我们在使用该教材的基础上, 还补充H.Richard Adams等编著的《Veterin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及相关杂志内容, 使学生了解药物研究的最新动态、药理学发展的趋势及药物应用的最新成果。对教学效果的考察表明, 以一本教材为主, 辅以相关教材, 补充相关的杂志内容, 能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教学内容。

5 以实践平台建设为保障, 提高实践技能水平

兽医药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加强实践平台建设是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重要前提条件。近年来, 设在我校的国家天然产物研究中心兽药分中心、湖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宠物医院及校外十多个实习基地, 为教师和学生提高实践技能水平提供了良好平台。动物技能大赛已成为我校一个传统项目, 2010年我校还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动物技能大赛, 我校选手成绩斐然。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结合动物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 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辅导, 鼓励学生积极参赛, 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及竞争意识, 并从比赛中找出不足, 规范操作, 提高水平, 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实验课中勤动手, 勤动脑。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既需要长期积淀, 也需要不断改革, 它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增强业务能力, 并能高瞻远瞩, 着眼于未来学科发展,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吸收最新成果, 适应形势动态发展的需要, 使课程始终保持可持续、高水平发展。兽医药理学课程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 经过团队多年的共同努力,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专业尽管采用双语教学, 但仍没有全国统编的双语教材等, 需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解决。

参考文献

[1]冀满祥.精品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J].高等农业教育, 2005 (4) :54-55.

[2]马强.精品课程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 2003 (1) :186-188.

药理学课程PBL教学模式 篇8

【关键词】药理学课程 PBL教学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56-01

目前,我国的一些药理学课程仍然是采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进一步研究理解。随着药理学学科的快速发展,药理学所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泛,而在课堂上进行问题式教学,又受到了许多学生的欢迎,而且随着PBL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引用,也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

1.PBL教学模式的特点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与意见,也可以自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该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从而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是由老师单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知识,此方法虽然容易可行,但是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很难让学生接受,教学过程比较陈旧死板,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不是特别频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PBL教学方法,则是向学生传授药理学知识的最佳方法,不仅可以启发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问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PBL教学方法将学生心中的“要我学”转化为了“我要学”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不然很难控制意想不到的局面,同时,老师也要有很强的耐心与细心,不断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不断地解答学生内心的疑惑。

2.药理学PBL教学运行过程

2.1 PBL准备

PBL准备就是老师提前准备问题式教学过程,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提前进行问题准备,主要是根据一些教学大纲进行问题编排,或者是根据一些具体的基础知识进行针对性讲解,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具体进行讲解,并且重点介绍PBL的特点和运行状况,并且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情况来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2.2 PBL实施

在老师做完课前准备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提前想好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首先,教师需要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最好在8个人左右,分4组,然后老师在课堂上将提前准备好的问题分发给每一个小组,再由每一个小组进行搜集资料,不断讨论,或者可以去学校图书馆等查阅资料,最终每一个小组都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做成PPT的形式,在下节课上课的时候各个小组都要派出一个代表,为我们分享有关PPT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派出两三个人进行分享交流PPT内容,由一个人主讲,另外一两个人进行补充和记录。教师就可以在台下根据学生的PPT具体内容或者讲解过程进行打分评价,同时也可以针对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相信同学们经过老师的讲解与提问,一定会对药理学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与思考。

总而言之,在PBL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勤学好问习惯,该过程每个组总共占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

2.3 PBL教学效果评价

由于目前PBL教学正在推进过程中,具体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学生或者是一些教师进行反馈,校方可以采用调查问卷、学生座谈的方法来进行具体的教学意见的反馈,只有充分地了解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和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改正这种方法,并不断使之完善和改进。在进行PBL教学模式的评价过程中,必须要公平公正,采用一种客观的态度,来进行评比,也可以将进行PBL班级的和不进行PBL班级的教学成绩进行评比,从而更加有效地反应出教学成果。

3.PBL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在药理学课程中引入PBL教学模式,不仅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差距。但是,如果想在校区大面积地实行PBL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很大的问题有待学校解决。

3.1 PBL教学模式需要的教学条件高

教师如果想在课堂上大面积地实行PBL教学模式,首先就需要老师投入大量的精力与人力,老师不仅要有足够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要有足够强的课堂控制能力,而且在上课之前也需要老师先针对课本进行基本编排,再根据具体知识提出相关问题,从而才能使PBL教学过程进行的更加顺畅,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魅力与活力。

3.2 PBL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只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积极发言就可以,而在PBL教学模式下,不仅对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很大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需要学生小组先对问题进行交流思考,然后总结归类并做成ppt的形式来向大家进行展示,教师在根据他们的具体表现来对学生打分评定,从而可以不断地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PBL教学模式并不是适合所有的药理学课程,对于课本上的一些总论、难点等部分就不是特别需要适用于采用PBL教学方法,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可以让学生更能力地学习,从而理解相关知识章节。总而言之,在药理学课堂上,教师最好采用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统一的方法,再由老师进行分析、总结、评分。

4.小结

PBL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在许多课堂上,目前还都处于适用阶段,鉴于其局限性与不可未知性,还不适合大规模地采用,还需要老师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了解。但是,PBL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深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小军,杨静娴,徐志立等.药理学课程PBL教学模式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13-15.

[2]汪建云,魏群利,吴云明等.PBL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专业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3):96-97.

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篇9

一、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

1. 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 系统掌握理论物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国际、国内前沿研究课题的发展动态;掌握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研究工作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具备从事高等学校本科、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能力。

3. 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5. 身心健康。

二、培养年限

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非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特殊情况下,经有关审批程序批准,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和硕博连读的研究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

三、 研究方向

(1)粒子物理理论;(2)高能对撞机实验的物理分析;(3)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理论;(4)场论与凝聚态理论;(5)光学;(6)数学物理。

四、 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可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确定副导师和协助指导教师。为有利于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博采众长,提倡对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成立培养指导小组,对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名单在学院备案。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2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生的个人特点拟定博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要对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工作等项的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与时间安排。培养计划可在执行中逐步完善。

五、 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至少修满1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4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原则上设置专业必修课2门,选修课2-4门。学分的计算一般为每学期的周学时数(每学期按18周计)。

六、学分分配

1.学位课(10学分)

(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学时,2学分。 (2)第一外国语,144学时,4学分。

(3) 专业必修课(2门,按方向设置),4-6学分。

2.选修课(2-4门),4-8学分。

3.必修环节(2学分)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2学分。

学位课为考试课程,选修课为考查课程。课程学习一般在第一学年完成。导师还可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和研究生的学科基础指定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本一级学科内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研讨活动,记1学分;学术研讨活动中至少做两次学术报告(其中1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记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交学院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七、博士资格考试和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需参加资格考试,没有通过资格考试者,不能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后,应对博士研究生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对其科学道德、思想修养、学习成绩、研究能力等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考察,对其中不合格者,取消博士生资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淘汰、分流。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

八、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研究生工作进度情况决定,一般应于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完成,最迟于第三学期开学后两个月内完成。在导师指导下,博士研究生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独立地做出开题报告。报告就选题的科学依据、国内外发展动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案等做出科学论证。开题报告经导师审阅后,需公开答辩,接受检查,并获认可。由包括导师在内的3-5

人组成考核小组,对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进行审核,着重审核论文选题的意义、创新性和可行性。对有争议的选题应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学位论文撰写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规范认真执行。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体现前沿性和创造性,应以作者的创造性研究成果为主体,反映作者已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在本学科上已掌握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博士研究生至少要用一年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九、 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河南师范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上一篇:语文研讨会论文下一篇:不良行为帮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