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教材(精选8篇)
宁阳四中高二历史校本课程计划
高二历史备课组:万宝奎
一、总体指导思想:
一方面要立足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另一方面努力与史学研究接轨。以问题为核心,确立研究主题;以研究为铺垫,构建课程体系;以乡土历史、文化史中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生平主张为载体,丰富实践探究。通过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实地参观考察、制作PPT展示、网络辅导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学习,让学生走进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能使学生:第一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活动的开展,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和使命感;第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意识;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未来命运,着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第三通过引导学生把历史与自身生活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初步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克服轻视历史学习的不良倾向;增强“以史为鉴”的自觉性。第四接受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校本课程理念,塑造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
随着薪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热潮的逐步推进,我校上下正全力争创山东省“1751”工程学校的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笔者就历史校本课程问题不妨抛砖引玉,谨与大家共同交流研讨。
二、前期准备
首先,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山东省现在是实施新课改的第8年,课程改革日益呈现出课程的多元化、开放化、生活化、乐趣化、统整化、弹性化和个别化等趋势。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即办学理念,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定位,主要有:
1、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学生、社区参与的过程;
2、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3、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且相辅相成;
4、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和师生共同完成的拓展型和研究型教学成果。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决策与管理机制,需要相应的条件:
1、学校成立了由多方代表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委员会,并能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实际制订学校课程发展规划;
2、教师、学生、家长能有效地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包括制订课程计划、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等;
3、学校课程委员会定期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估,促进课程不断更新优化。
其次,立足校本,突出特色:
我校作为“1751”工程的首选学校,当今乘着新课程实施和课程改革的东风,紧跟“科教兴国”的步履,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再上新台阶,课堂教学改革迈入了快车道,全校上下发奋进取,正在向全国示范性重点中学的高峰攀登。学校积极创设优良的“教书育人”环境,强化“科研兴校”战略,着重提高教师全面素质,积极落实县教委提出的“三环节”教学课堂实验,这些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优越条件。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走向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1、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性课程理念;
2、重视发展人的主体性取向;
3、加强课程统整研究;
4、转变课程设计方式;
5、强化课程模式实验。
再次,夯实功底,积累素材:
目前尚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始阶段,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克服消极观望或神秘畏难心理,树立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多思考、多记录、多沟通,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校本课程开发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状况。因而教师要在求实、求新、求活、求精上下功夫,勇于和善于挑战自我,开阔眼界,向专家、同行、学生学习,俗话说打铁还许自身硬,练好内功是关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个崭新而着重解决的课题,它包括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它极其丰富和复杂,尤其历史课程资源博大精深,主要有师生、教材、图书馆、音像产品、社区活动基地与专家、长者、人文景观、网络信息等。总之,教师本身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其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范围、开发和利用程度及发挥水平,如果教师博古通今、学贯中西,那么将在学生中展现巨大的人格魅力。
最后,加强科研,讲求实效:
我校可以通过内引外联,发挥校内外优势特别是广泛吸取各地的成功经验,由此不仅要求中学各个单位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循序渐进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教科研处开展这次论坛就是十分及时和必要,建议今后还要举办多次,教研组例会也应专门进行协调。所以我们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根本,把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三.本人尝试
1、中学生身边的历史:
课程设计与学生生活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在教育中涉及学生的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这些生活都应是课程设计所需要考虑的。过去的课程设计只关注理性生活,局限于认知,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与感悟,而认知、情感、感悟是人生生活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重建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课程设计应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学生精神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长期以来历史教材不尽入人意,存在着严重的脱离现实和大众的倾向,心版教材还亟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在历史教学改革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诱导大家贴近、寻觅和感悟历史:(1)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多种类型的时事资料;编撰小历史剧等;(2)还要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参观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和收看有益的历史影视作品;(3)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
四.学生活动设计: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学校范围内实施的生成性课程,应采用活动、讲座、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我校确定的直升班教学理念是“一个中心,三条主线”,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三条主线分别是知识主线、能力主线和素质主线。立足于我校实际,自觉遵循“三个面向”宗旨,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力求科学和人文的比翼双飞,尤其要登高望远地博取最新教改成果,充分发掘学生个性与潜能,贴近自然社会的热点、疑点和重点,进一步贯彻“大教学观”、“大文科观”和“大历史观”,开足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建立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放手拓宽历史视野,着重夯实历史基础,为此经过最后一年不懈地开拓创新,争取多出合格+特长的学生,争创一流的教学质量,最终通向“教为不教,学为自学”的理想境界,直至为终身学习奠基。
新时代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宽泛,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从学生们的身边挖掘历史、让学生们了解身边的历史。访谈记录的整理就是学生们对感性历史的抽象、升华过程,记录的展示,又让更多地的学生了解到更为丰富、生动的历史。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备课组的设想如下:
1.专题讲座:介绍有关知识,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难。2.师生互动,创设对话氛围,确保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3.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教师只粗略的制定一个计划,组织好学习活动,学生独立研究或4-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个课题进行,主要通过问题选取、资料收集、文本整理、制作Ppt、交流展示等几个步骤。
另外,鼓励走访学者、先辈和家人或其他知情者,特别是要利用网络中的论坛或博客甚至QQ等先进便捷的工具,以提高教学效果。
4.所学内容是开放和弹性的,主要以专题研讨交流为形式,专题的确定可以灵活多样,并可以继续补充,成为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进而期望同行、家长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修订完善 课程形式
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如果是基于学生需要的,学校教师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以实现学校办学目标为宗旨的课程就是校本课程。立足和服务于学校独有的文化传统、教育特色、社区特色、人文景观和师生特色,体现出一所学校独特的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努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本课程与以往的活动课、选修课不同,它是一个有计划的序列开发活动,其实,任何一所学校都有相应的课程资源,问题是如何加以发现和使用。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强调追加多少额外的资源,而强调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教师成为课程开发主体之一。除了完成常规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外,教学中都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增补一定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注重与各学科的同步教学渗透,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优势,着力开阔学生眼界,以专题讲座形式教学。校本课程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发展为基准,在考虑学校实际可能的前提下,努力采取丰富的学生学习方式,同时注重发挥师生主体作用,以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此,结合教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笔者计划开设8个专题,每个专题为1到3个课时不等,总共16个课时,主要构想如下:
1.良好的开端 成功的一半――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衔接教育(为校本本课程开设准备)
2.亲近历史――你身边的历史学科(长期的探讨与积累)
3.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齐鲁大地历史资源盘点(发掘乡土历史课程资源)4.一山一水一圣人――齐鲁历史文化荟萃
5.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我身边——儒家思想的影响。6.孔孟之乡——孔子和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7.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 8.中西文化的交汇——儒家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潮
五.注意事项:
(一)新的历史校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要坚持如下原则:
1.要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尽量与当前研究性学习配套进行;
2.应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最新科研动态和时事新闻,以发挥史学的借鉴与陶冶功能;
3.应是国家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历史知识,即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4.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尽量通俗易懂,满足学生身心需求;
5、要紧密结合本校特色,因地制宜,切忌生搬硬套,敷衍了事。教师能根据本地条件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校内外课程资源,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琐碎史实堆砌,;
6、让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动态的、开放的、个性化的师生共同创造过程。
(二)从教学管理的制度来看:
关键要与高中新课程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要求相一致,在学校层面为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提供经验,也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1.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高质量实施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英语以及艺术、体育在内的必修课程; 2.提供多样的、能基本满足学生需要的选修课程,校本课程应充分体现本地和学校特色,能立足本校的具体实际;
3.学校创造条件为全休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
4、实现资源共享,充实信息资源库,要建立学科资源库、学习包、网络积件等,积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功能。
(三)从课程目标来看:
一、对历史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思考
历史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是历史课程活动得以高效开展的依托和保证。所谓校本是指基于学校 (school-base) , 这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 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
笔者认为, 历史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要强调学校本位, 这样不但扩大了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 更贴近每个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要求, 使历史课程资源在历史课程学习中更加高效, 资源的利用也更加灵活多样。
历史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有多重意义。首先, 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效率, 帮助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其次, 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校本研究的主体是教师,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 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专业成长。再次, 有利于学生发展和达成课程目标。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校、家庭、邻居、社区的角度入手来安排课程教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校、爱乡、爱国责任感的培养。历史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 继承发扬家乡优良传统, 成为热爱和建设家乡的中坚力量。多样而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要求学生改变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 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与探究活动等途径, 可以突出学生的探究学习, 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最后, 有利于保护地方文化、传承地方和学校的优秀传统。地方文化及地方历史知识一直被排斥在学校的课程之外, 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和所处的地方及地方文化传统越来越陌生、越来越疏远。因此, 通过校本化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加强学生的地方文化认同以及对地方文化传统的认知和关怀, 能够加深他们对地方文化和学校的了解和热爱。
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一) 范畴:广泛性、地方性和校本化的紧密结合
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 关注广泛性和地方性。历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物质资源
(1) 历史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是重要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 能满足地方课程的学习, 有些还能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资源。绍兴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 文物保护点78处, 绍兴的许多历史遗址如柯桥石塘、八字桥、鉴湖和三江闸等, 现在还保存完好, 并在发挥着作用。这些是研究绍兴水利建设和绍兴农耕经济非常重要的资源。这些资源既可以用于充实中国古代兴修水利的课程内容, 也可以让学生体会那种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和做法。学生通过走访这些历史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 近距离感受, 更能体会历史遗址所承载的历史内容和内蕴精神。
(2)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绍兴城区和各县市都有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城区为例, 拥有周恩来祖居、蔡元培故居、鲁迅故居、秋瑾故居和大通学堂等。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直接作为历史课程资源。
(3) 历史街区。绍兴历史街区的一大特点是历史街区就在城区之内, 夹杂在日常街区之间, 它是鲜活的。书圣故里、仓桥直街、八字桥街区这三大历史街区是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地点。参观游览这些地方, 能让学生通过鲜活的生活场景感受绍兴的人文气息。
(4) 历史书籍。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书籍, 尤其是地方志, 是研究绍兴历史的重要资源。因为地方志所辑录的资料非常丰富,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生活习俗、自然环境、文物古籍等方面的内容, 包含了许多地方历史课程资源, 是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此外, 涉及绍兴地方的文学作品就更多了, 较典型的有鲁迅先生的小说和散文, 如在鲁迅小说中就介绍了“祝福”这个绍兴的民间习俗;还有美丽的“唐诗之路”。这些都是了解地方风土人情的重要课程资源, 都可以进入历史课程。
2.“非物质”资源
绍兴同样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包括:民间文学;戏剧、舞蹈、曲艺;地方方言;传统手工技艺、栽培技艺;民风民俗;地方思想、传统;等等。这些非物质资源深藏于绍兴人的思想精神之中, 贯穿于绍兴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是非常重要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历史课程资源。
3. 校内资源
校内资源因其近距离往往成为最易被发现, 也最容易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如绍兴市稽山中学因其历史悠久, 所处的地理位置又有其独特性, 所以, 除了教师与学生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外, 学校中还拥有丰富的校内资源, 包括众多有形和无形的历史课程资源:如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历史遗址、文物等, 历史名人、著名校友等人力资源, 还有校训、学校的文化氛围等精神资源, 以及校史陈列室和学校图书馆这种支持性的课程资源 (如表1所示) 。
4. 学生、教师、专业人士等人力资源
校本人力资源涵盖的范围很广, 包括历史教师和其他各课教师、学生本身、社区和家庭中的老人、学生家长、历史事件亲历者、专业人士等, 如绍兴社科院和绍兴文物研究所的专业人士也是重要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
5. 社区、家庭资源
社区资源是地方资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社区中生活的历史学科专家、专业人士和教育专家, 以及社区负责人、老红军、老革命等, 社区内历史悠久的名人故居、企业工厂、纪念馆、社区图书馆等都是重要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如学校为缅怀抗战时期在日寇枪林弹雨中突围遇难的校友, 组织了部分学生到烈士的遇难地 (现渡东桥一带) 举行了悼念仪式, 邀请曾亲身经历过突围的离休教师董海春讲述那段难忘的经历, 以此告诫学生要牢记历史和自己的责任。
家庭资源也是现在相关研究非常重视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家庭中可以支持历史课程的一些资源, 如家中的老照片、家谱, 家中的账簿, 还有家庭中的藏书、父母的知识储备等, 这些都可以成为可供开发利用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这也为开发利用家庭资源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社区的重要资源还包括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专业博物馆、图书馆等。绍兴有收藏了许多从原始社会、春秋到民国的文物的综合性绍兴博物馆, 经常有各种地方文物资料方面的展览, 都是很好的、获悉研究资料的地方。同时, 绍兴也有许多专业博物馆, 如绍兴民俗博物馆。这些对了解绍兴的风土人情都是很重要的场所。还有如绍兴安昌的绍兴师爷馆, 是掌握师爷文化资料的第一去处。
6. 其他资源
随着电脑及技术的基本普及, 网络资源的开发有利于突破历史课程的狭隘性, 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也可以使思路更开阔, 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能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 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 所以, 我们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 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如《绍兴台门研究》中, 涉及到的专业网络资源有:
介绍绍兴地名与台门http://www.sxnet.com.cn/lswh/sxzhanggu/dmtm.htm
台门图片http://library.sx.zj.cn/netshow/sx-oldhouse/tmfdyl/1.htm
绍兴台门的前世今生http://life.5fox.com/life/html/1073114286.shtml
音像资料是历史资源的组成部分。目前我们可以搜集的范围, 包括文献纪录片、科教片、专题片, 如《历史文化名城掠影———绍兴》《教科文行动 (历史篇) :世界文化遗产———仓桥直街》《绍兴历史上的名人》等。搜集的渠道有出版渠道, 如录像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资料;社会渠道, 如对绍兴市博物馆、市电教馆、鲁迅纪念馆和高等院校 (绍兴文理学院) 等单位编制、保存的资料片的复制等, 同时, 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是搜集时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这些内容都可以用于历史教学之中。
(二) 措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
课程资源因地域、文化传统、学校以及师生各自的差异而不同, 所以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呈现出多样化、具体性的特点。面对这些情况, 在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时候, 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但在多样化中还是要体现以校本为主导的特点, 如具体措施和方法可以根据资源类型的不同多样化。
1. 在常规教学中渗透历史课程资源
在历史课教学中, 教师在讲授历史课本上的活动课教学内容时, 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 关注学生的具体知识储备, 使历史课文内容与其他历史课程资源相结合。
有教师开发了绍兴地区有关历史课程的资源, 如治水英雄、鉴湖、卧薪尝胆等。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熟悉又感兴趣, 并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提高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以及历史课程资源对课程学习的贡献率, 使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2. 通过校本课程拓展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
许多历史拓展性课程往往与历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相连。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注重开发历史地方课程资源, 可以共同促进历史课程的学习。稽山中学历史组以绍兴的地理、历史文化和优秀人物为素材, 积极挖掘蕴藏在其中的丰富内涵, 编写了一本体现绍兴乡土特色的教材, 并作为拓展性课程开设。有的拓展性课程同时讲两个以上的主题,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 广泛收集地方历史课程资源, 如研究绍兴稽山中学的历史沿革, 开展府学宫研究等。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认识到学校发展的历史、校园文化环境、师生来源结构均可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资源。
3. 以研究性学习为途径, 关注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利用
我校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已关注到从本校出发进行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实践来说, 每位教师都有指导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任务, 而许多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基本上都是从稽山中学具体出发来确定的。
可见, 历史课程资源环绕在学生的周围, 学生比较熟悉, 所以, 大量研究性学习都在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
4. 以学术讲座为指导, 提升资源价值
学校邀请了绍兴市的专家和学者为学生做专题报告, 内容往往都与绍兴的地方历史有关, 如2005年的报告主题是抗战时期绍兴市稽山中学师生突围、抗战路上坚持教学的内容;2009年邀请了绍兴市社科院的周幼涛院长作有关绍兴市历史街区的报告。这些内容既结合热点问题, 又涉及绍兴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报告会后往往还有一个学生与专家自由提问、交流的环节, 学生的兴趣很高。会后学生继续探究, 开展了绍兴市历史街区的调查活动。
5. 依托校园网, 开展网络探究
稽山中学一直比较重视电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配有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电子阅览室, 同时大多数学生家庭配有电脑, 完全具有进行网络探究学习的环境条件。在利用网络探究进行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如通过留言版、资源库、论坛等鼓励学生自由讨论、上传、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如《绍兴台门研究》的网络探究 (WebQuest)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网络资源, 以网络为媒介进行探究学习, 能广泛利用网络上存在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
6. 以节庆活动为载体, 关注本校历史
校庆活动可以利用校内历史资源和本地区的历史资源, 尤其是重点利用本校的历史资源。绍兴市稽山中学每五年举办一次较大规模的校庆周年活动。校庆活动以回顾学校历史为主, 怀念学校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的前辈, 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稽山中学在校园活动中突出地方特色, 开展人文周活动, 具体活动内容主要有:精读名著, 学术讨论;品评经典影片, 探索人文主题;邀请专家学者, 作专题讲座;开展文史知识竞赛。
人文周和校庆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和附近居民参加, 也可以推广到街道、小区里去, 一方面有丰富的活动内容, 另一方面也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7. 以社会实践为契机, 开发利用社区资源
学生充分利用假期, 开展假期社区服务, 通过参加社区服务工作, 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 去认识家乡。社区服务方面, 在鲁迅故里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售卖绍兴文化纪念品、向市民和游客发放绍兴文化旅游的传单等。这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又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心。通过这样的社区服务活动, 他们对鲁迅的文章、生平等都能如数家珍。社会实践非常重要的是通过角色转换, 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 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是很有效的。
8. 借助家庭活动, 利用社区、家庭资源
家庭课程资源属于校外的课程资源, 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素材性资源和强大有效的条件性资源。如家长可以带学生外出游览, 在游览过程中给予介绍, 平时给学生讲述家中长辈的事迹, 讲述绍兴历史上的名人事迹;通过实际活动对孩子进行绍兴民俗教育——过年过节的习俗和禁忌等。又如学校中开展的《我看对联的兴衰》活动, 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研究春联, 许多学生的调查和研究活动就是从学校和家庭附近开始的。再如绍兴的治水广场, 广场中的许多雕塑和建筑就是纪念绍兴历史上为治水和兴修水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而建的。这个广场又靠近住宅区, 许多学生常与家长去散步, 通过参观和家长的讲述, 他们也能进一步熟悉绍兴历史上的治水英雄。
三、结语
校本课程
问题
“邓州历史名人故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 执笔人:赵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整个教育体制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问题更为严重,为此,我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而其中对基础教育进行课程改革则是其最基本组成部分。而在课程改革中,对人文社会学科的改革幅度是非常大的,它将原来的历史按照时代特征进行了改革,但还不能完全实现新课程的新理念,比如说过程性、体验性、合作性和反思性就很难充分体现。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科研部门以及教育界的专家学者,都纷纷呼吁有必要进行《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以此来补充教育部所定教材的不足,丰富学生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和实践《历史》新课程的改革的理念。
本校从我们邓州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发掘邓州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本校实际,开发出本教材。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有利于探索《历史》学科开展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层次化教学模式,从而为有效教学理念的实践和推广提供典型的案例,为有效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实证资料。
实践意义:
进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有利于推进层次化教学,有利于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克服统编《历史》教材过于抽象,难于操作的弊端。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在总体上掌握了必要的历史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从而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将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观察社会,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交往,学会研究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学会自我反思,学会为家乡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这些都是在传统的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的更深次的教学尝试。同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还能促进一大批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他们成长为会思考,能研究的科研型教师。
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理论: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
2. 加涅学习层次理论:加涅认为,任何学习必会有一种最合适的顺序,也就是先学什么才适合再学什么,先学的就是后学的先决条件。那么教师的教学改革应该从补足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入手,为学生设计出最佳的学习知识的顺序,逐层推进。
因此,为了因材施教,实施层次教学,必须有进行具体教学的合适的载体,这是进行层次教学实验的基本条件之一,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我们的研究就是为了探索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政策性理论依据 1.校本课程开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各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有的学校开发德育课程,有的开发书法课程,有的开发活动课程,最多的是开发乡土课程(乡土课程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在乡土课程开发中,很少发现是由历史与社会学科组来开发的,其实,在所有的学科中,与乡土教学关系最密切的首先是历史与社会,然后是语文和音乐美术。乡土资源首先应该成为《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对象,因此,乡土校本课程也应成为 《历 史与社会》课程对乡土资源进行探究开发的产物。
2.课程标准指出:《历史与社会》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其最终教学目标不是培养历史人才、地理人才、社会人才,而是通过对历史、地理、社会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具有全球意识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但爱国的感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往往是从热爱家乡开始的。乡情教育可以使青少年了解家乡的过去,家乡的今天,进一步展望家乡的明天,从而培养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感和责任感使命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 “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 学生所具有的社会知识,有很多是来源于社会,来源于他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而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区,是学生的需要。因此,乡土校本课程充分体现着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总目标:在掌握乡土的人文、自然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 因此我们课题组所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也是以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作为课程开发的资源和素材,首先由老师编写校本教材走进七都〉,使孩子们从总体上能够有一个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状况的载体;在此基础上,由历史与社会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全校同学共同努力,共同围绕家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主题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开展社会调查、田野考察、访问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一个个相对完整的案例,而这些案例的汇编就是由我们师生共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分层次的,同时又是动态的,不断调整的,永远不会结束的开放的课程体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包括基础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深层的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两个组成部分。
3.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个体以研究的方式来掌握新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养成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当中实际问题的习惯,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和和手段,培养优秀的学习和研究品质,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关心社会问题,学会思考现实社会,学会与他人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六重”来归纳,即重自由、重主动、重参与、重过程、重开放和重交流。③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我们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特别是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从而为我校有效教学理念 下层次化教学改革实验的实施提供载体和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孩子们加强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了解,学会观察、发现和关心社会问题,并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家乡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培养老师和孩子们良好的学习和研究品质,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的规范,因此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使我们的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研究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子课题)包括:
1. 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学术史综述及相关概念的研究; 2. 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作用研究;
3. 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师生角色及作用研究; 4. 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开发模式研究;
5. 历史与社会深层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本研究的重点是: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开发模式研究;历史与社会深层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六. 课题研究的方法
1. 文献法: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相关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挡案材料等分析和搜索,较为全面地掌握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方面的研究动态和相关的资料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2.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方法,通过边实践边研究的的方法,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及时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将研究工作引向深入,与此同时注重个体行动研究、小组协作行动研究和学校范围内行动研究的有机结合。
3. 案例研究法:对于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如此就可以通过深入剖析具体的案例,让老师和学生比较直观地掌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基本方法。
4. 田野研究法:田野研究法又叫实地研究法,主要是相对于文献研究法而言的,它最初是属于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它“主张在真实自然的状态下客观观察、记录当地文化的各要素,参与到各个群体、社区和组织的生活中,从内部观察人们的社会活动,由此来理解行为动机与意义”。④田野研究法的主要特点是参与。研究者到要研究的对象中去,按照他们的方式工作生活,尽量不改变他们原有的自然状态,另一个特点是观察。以研究者的角色来观察,不仅包括他们的社会生活,还包括一些实物,留心他们情感的变化等等,可以近似地认为每一个人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也可以扮演一个实地研究者的角色。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目的,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准备。⑤
七.课题研究步骤
1.研究的思路:首先确立研究课题,然后确定研究人员和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任务的分工并组织师生开展研究。
2. 步骤:(1)前期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9月:配合学校总课题做好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统一思想,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研究、学习和交流制度;成立课题组。
(2)实施研究阶段: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深入实施研究,注重过程资料的积累;作好中期研究的总结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研究计划和方案。
(3)总结评估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10月:编纂出版关于课题研究的论文集;编纂出版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走进七都》,编纂出版历史与社会研究性学习典型案例汇编,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本课题研究基本按照课题实施方案中的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实施步骤来开展研究,需要交代的是,由于人事变动等原因,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所调整,详情如下:
在课题实施的第一阶段,课题组实际做的事情有:配合学校总课题做好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统一思想,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研究、学习和交流制度;成立课题组,由教科室主任汪明老师担任课题组顾问,由谢进如老师担任课题组组长,全面负责整个课题研究,重点是第1、4、5子课题研究;由汤月华老师担任课题组副组长(协助负责整个课题研究,重点是第5个子课题研究);由宋连桂和孙耀良两位老师担任课题组组员,宋连桂老师负责第2个子课题研究;孙耀良老师负责第3个子课题研究。(后由于孙老师退休,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师生角色及作用研究由谢进如老师承担);本阶段所做的实质性的课题研究工作是对第1个子课题: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学术史综述及相关概念的研究。经努力写成《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一文。
在课题实施的第二阶段,课题组主要围绕2、3、4、5等四个子课题研究,研究的重点是以下两个子课题: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开发模式研究;历史与社会深层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为了顺利开展“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开发模式研究”,我们聘请了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孙入学老师担任基础性校本教材《走进七都》的学术顾问,经过全课题组的努力,由谢进如担任主编的《走进七都》顺利编写完成,后经过数次修订,进一步改进。为了顺利开展“历史与社会深层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我们结合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聘请教育局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朱琴担任顾问,组织学生开展了数十个与历史与社会有关的主题性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课题实施的第三阶段,课题组主要做的事情有:编纂出版关于课题研究的论文集;进一步修订出版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走进七都》,编纂历史与社会研究性学习典型案例汇编,完成课题结题报告。本阶段由于谢进如老师工作调动,大量组织性、事务性工作由汤月华老师承担。
九.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在各级领导关心下、在各位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在学校教科室、教务处、德育处及总务处的组织协助下,全体课题组成员及参与课题实践的学生根据课题实施的方案,按照课题实施的计划,经过共同努力,终于可以结题了,在近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以下一些成绩:
(一)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相关的论文近10篇,并编撰了《初中“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论文集》,其中有1篇论文《太湖湿地野外考察方案设计》获全国二等奖、1篇论文《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报告》获省二等奖,1篇论文《批注:提升历史学习品质的基本方法》获得江苏省三等奖;1篇论文《“历史与社会”学习现状、原因及对策》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1篇论文《“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中的逻辑问题及对策》获得苏州市一等奖并发表于《苏州教育研究》上。2篇论文《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报告》、《太湖湿地野外考察方案设计》获苏州市一等奖,1篇论文获苏州市二等奖,1篇论文《研究性学习的地位、难度及操作程序》获苏州市三等奖,论文《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获苏州市三等奖并发表在《吴江教研》上,《社会调查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获苏州市三等奖;多篇论文获吴江市一等奖。本课题组还编撰了基础性的校本课程教材《走进七都》。
(二)在实践研究方面,我们课题组在教务处和教科室的直接组织下,开展了《历史与社会》主题性研究性学习活动,如《熏豆茶文化研究》、《太湖湿地研究》等,并在此基础上编撰成《研究性学习典型案例汇编》。其中《熏豆茶 文化研究》作为学生的优秀研究性学习成果在苏州市公开展示,并被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收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操作》一书中(崔相录,曾天山总主编,王学萍、徐燕萍、刘健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7月)。由于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显著,我校被确立为吴江市首批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基地。我们学校根据本校的师资力量和社区的现实条件,进行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探索,这个探索包括了研究性学习人力资源的建设、研究性学习课题库的建设、研究性学习文本资源库的建设。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学校不仅拥有了较系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骨干的师资力量、优秀的毕业生和积极支持研究性学习的社会人力资源,从而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培养了良好的大小社会环境。与此同时,专门性的研究性学习文本资源库的建设也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从而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本课题组在对“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进行学术史综述的基础上,确立了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目标是探索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层次化教学模式;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师生角色分别是: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导者、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实践者,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主角;历史与社会基础性校本教材开发模式是:以编撰“历史与社会”主题性校本教材为主要任务;历史与社会深层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以组织历史与社会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核心内容,并将相关的主题活动形成文本,编写成典型案例汇编,整理成数字资料,建成课程资源库。我们研究的结果是找到了初中“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基本模式:基础性校本教材编写+深层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资源库建设。我们的课题研究较好地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精神,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推进提供了探索性的典型案例,我们也借助于课题研究为平台,培养了一批能够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骨干教师,最重要的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统编教材的不足,丰富了课程内涵。
十.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设想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课题研究中也存在不少的缺陷,比如由于课题组人员很少只有4人,而且中间有过几次人事变动,所以研究的师资力量过于单薄,造成了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深度还不够。过度偏重于人文社会学科的相关主题性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利于做到人文与科学理念相结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人文主义精神。我想,这一类的不足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努力弥补,比如尽可能地吸收相关学科的老师参加研究工作。另外,8 近两年来,初中的历史课程又进行了改革,取消了社会学的内容,因此今后本课题研究的切入口会更小,研究的深度会更广。
总之,本课题研究较好地体现了学校总课题的理念——探索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层次化教学模式,其中的课题研究成果《走进七都》属于基础性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而《研究性学习典型案例汇编》则属于较高层次的有效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它将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初中“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论文集》则是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所做的理论总结,主要是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基础性校本教材编写+主题性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资源库建设。我们希望本课题研究能对其他兄弟学校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经验和教训。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基本结束,但我们对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仍将继续深入下去。
[注释]:
① 梁侠主编《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页。②
——在2012年湖南省地质中学教学研讨会的报告
李 娟
一、构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的原因
1、课程改革的需要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不仅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发挥创造性的空间,也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意义是深远的。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对改革语文教材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如张定远在《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将新世纪语文课程和语文教材的内容概括为:语文学科课程、语文活动课程、课外阅读教材。陆新全在《语文教育研究》上撰文,提出语文教材改革在选文上要“重视文学性”,“要全方位地吸纳中国优秀文化遗产”,要“充实时代活水,反映人类文化最新成果”。
我校高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就是这一前提下展开的,这对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来说,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事业。
2、我校师生教学实际的需要
我们学校是湖南省示范中学,但学生的生源情况并不理想,语文基础并不扎实,语文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在所有学科中,多数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最不重视,将语文视为“鸡肋”学科,这样,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可谓单方面地唱“独角戏”。
同时,我们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深感语文教材和教参缺乏鲜活、新颖的东西,远远满足不了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多元需求。同时,只教授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语文教学效果必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生活就是语文”,如何将语文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与语文的内在联系,感受到语文的博大精深,从内心深处热爱生活,热爱语文,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想去尝试探索的事。
教育部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现实的需要加上政策的指导,我校高中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势在必行。
二、构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的目标
1、让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让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正确处理语文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3、促使教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让我们的语文课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本体系就是要根据地质中学的校情,针对地质中学的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时突出高考考点,将学生的语文素质转化为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也为我校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研究型教师。
三、校本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设计、为我校师生“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目前,鉴于我校课程研究的现状和学校课程建设能力还比较薄弱的状况,我们决定以校为本,先开发具有地中特色的校本教材。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明白,优秀的语文教材应当具有高雅的语文审美感,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是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我们的校本教材就应当让学生愿学,乐学,就应当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研究校本教材的编写:
1、《古今诗歌与对联欣赏》
2、《影视知识与欣赏》
3、《名著导读》
4、《高中文言文补充教材》
四、人员分工及教材编写内容:
1、人员分工:
组长:黄尚喜全面负责高中语文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实施。主编人员:
李娟负责《影视知识与欣赏》、《名著导读》、《高中文言文补充教材》等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袁东亮、熊来宝 负责《古今诗歌与对联欣赏》的编写。
罗蓓、贺喜红负责《影视知识与欣赏》的编写。
熊艳俐、谢雀飞负责《名著导读》的编写。
曾建辉、李靓负责《高中文言文补充教材》的编写。
参编人员:袁小存、赵红炎、柏艳、伍腾、李芹红、舒涛、曹佳裕、范辉华、张艳、谢运中、梁晓群等。
2、教材编写内容设想
《古今诗歌与对联欣赏》的诗歌部分主要介绍诗歌常识,引导学生如何欣赏诗歌,并分门别类给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诗歌:打油诗、逆转诗、组字诗、拆字诗、谜语诗、神智体诗、回文诗、剥皮诗、叠字诗、方言诗、数字诗、藏头诗、同音诗、酒令诗等。同时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诗歌故事。对联部分主要介绍对联基本知识、对联的文体特征、艺术特色、对联故事等。虽然对联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教师在教学中可着重选取“妙趣”对联,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
一说到电影,学生们总是津津乐道,都喜欢把自己看的电影大片拿出来分享,但他们总是拘泥于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对影片中传达出的人物性格、时代背景、文化精神、拍摄技巧等方面都缺乏了解。就是叫他们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学生们也大都难以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可以看出他们表达能力的贫乏。我们研究影视知识及欣赏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影视常识,在看电影时不只注重于感官的刺激,能从多个角度对影片进行欣赏,在看电影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爱国情怀,能真正领略到电影之美。该课程能利用学生很多课余时间,不至让学生花费大量精力去翻阅浩如烟海的书籍,同时又能让学生了解一些影视常识,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影视知识与欣赏》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与影视相关的名词术语、中外著名影视作品及导演简介;第二部分搜集近年来在世界各地上演的票房较高、影响较大的电影大片的鉴赏资料;第三部分是我们自己根据搜集的资料命制一部分习题。
《名著导读》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围城》《三国演义》《红与黑》《巴黎圣母院》《茶花女》《基督山伯爵》等名著,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表达能力。
《高中文言文补充教材》主要选取古代文言名篇《四书五经》等,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周易》、《诗经》、《尚书》、《左传》中的名篇等,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但校本教材如何才能做到与人教社必修教材的有机统一,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研究、探索。
1、课程标题
2、主讲教师
3、教学材料(改编、创编、选编)
4、课程类型
5、授课时间
6、授课对象
二、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决定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校本课程开发者必须认真、全面地考虑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发展方向,并明确回答下列问题:这一特定的学生群体究竟需要哪种课程?对这个问题作出圆满回答后,才能开始确定课程目标。
目标是有层次的,通常依次分解为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教学目标是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它们还可以继续分解成若干层次,如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一般而言,校本课程开发者对有关社会、学生和知识的信息掌握的越全面,教育目标就越全面、越恰当、越细化。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及活动安排。课程内容的成果通常包括教学大纲、教材、练习等。课程内容必须重点明确、从易到难、并具有针对性,要避免不加选择地采用外来课程内容及方案。
3、课程实施建议
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校本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具体时间)、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4、课程评价建议
一、开展调查研究,确立校本历史课程定位
本着自主性原则,我校历史教师在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前提下,与学生共同建构校本历史课程。因此,在建构校本历史课程之前,我校历史教师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就学生喜欢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以及评价方式进行了探究和总结归纳。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校历史教师依据《上海市历史课程标准》《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将校本历史课程大致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定位。第一,践行“学生主体”的课程观,关注学生体验,做到“宽基础、厚体验、重技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第二,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课程总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并尊重和珍惜生命的合格公民。第三,以史法指导为路径,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第四,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即时性评价相结合等学习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第五,基于学生的兴趣,依托区域乡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建构校本历史课程的具体内容。第六,基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进行课程安排。
二、整合区域乡土资源,建构校本历史课程
我校历史教师根据激励学生“爱乡爱校”的教育目标,深入挖掘区域乡土资源,并整合区本历史教材《嘉定乡土历史》和区本补充教材《上海乡土历史德育资源开发和教学应用》,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本历史课程,具体包括“嘉定古城的历史变迁”“嘉定名人”“嘉定历史名胜古迹”“嘉定民居演变”“嘉定民俗研究”等。比如,我校历史教师和部分学生在走访嘉定档案馆、嘉定博物馆进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结合区本历史教材和区本补充教材,共同整理和研究了嘉定从古至今的历史地图,共同梳理了嘉定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最终形成了校本历史课程“嘉定古城的历史变迁”。又如,我校历史教师和部分学生利用学生家庭资源,整合区本历史教材《嘉定乡土历史》中“多彩生活”等内容,形成了校本历史课程“嘉定民俗研究”。学生在对嘉定民俗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的家庭资源,向父辈咨询相关信息,经历了史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体验到了口述历史资料的价值,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
三、凸显学校特色,有效实施校本历史课程
探索与实践“适合教育”,既是我校的办学特点,也是我校的课程改革目标。基于为学生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个性选择,我校开设了一系列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校本课程,如“龙文化”“民族服饰”“陶艺文化”“汽车模拟驾驶”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主题式的学生社团。我校历史教师将校本历史课程的建设与凸显学校特色进行有机结合,开设了相关的校本历史课程,如“龙图腾研究”“中国古代妆饰”“旗袍与唐装”“明清瓷器研究”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生自发组织、自愿参与的社团,如“泷梓史学社”“文博社”。在社团中,学生不仅是参与者,还是活动的设计者、活动成果的展示者和活动的评价者。我校历史教师借助学校“家、校、社区共建”的平台,引导社团成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社区中进行展示,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我校历史教师还充分挖掘了学校的历史文化长廊博物馆和班级微型历史博物馆资源,与校本历史课程进行整合,帮助学生与历史对话,将学生的历史学习由课本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光校史研究”课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我校的历史,感受到了学校的厚重文化和办学至今的不易。另外,选修“中光校史研究”的学生,还肩负着在开学之际向新生介绍学校历史的任务,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更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校本历史课程开发促进了师生的发展
通过开发和实践校本历史课程,我校历史教师的教育视野得到了拓宽,教育教学的潜能得到了激发,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逐渐走向专业化成长之路。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在各方搜集整理史料的基础上,撰写了校本教材,凸显了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同时,我校历史教师还担任了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并结合校本历史课程的开发进行了课题研究,如区级课题“嘉定区区域档案资源与中学历史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就是基于我校校本历史课程展开的。校本历史课程的开发,使我校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得以拓宽。
[关键词]中职历史校本教材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111
随着中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方针的深入,改革历史课程,开发校本教材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我校中职历史教学现状,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中等职业教育历史校本教材开发的几个问题,以期和大家共同思考、探索和研究。
一、我校中职教育历史教材的现状分析
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目前在我校的中职教育中,学前教育历史教材所采用的是全国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规划新教材《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旅游专业使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规划教材《中国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教材内容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涉及的知识理论性强,并过深过难,设计过于单调,版面设计不够生动。历史专业课程教材与实际需求脱节,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而现在我校入学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差异性越来越大,他们大多是中考落榜生,文化基础比较差,厌学思想严重,大部分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教材理论知识较深,往往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有一定差距。历史教材不能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情况严重。因此,开发适应中职学生能力培养的校本教材迫在眉睫。
二、开发中职历史校本教材的意义
1.我校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定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就为我校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要进行课程改革,就需要对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同时进行改革。虽然现在我校有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的统一历史教材,但这只是一种普遍的引导性教材,以学生的一般学习需求为基础。事实上,我校办学比较特殊,其中中职主要是学前教育和旅游专业,这两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服务于河池市的各个县、乡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发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综合考虑河池市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学生的就业形式,包括河池市的经济特色及未来发展与校本教材的关系,做到学校教育既承担好“个性化”课题,又承担好“社会化”课题,更好地促进人才的发展。
2.学校发展对校本历史教材的需要
首先,河池经济的发展变化,要求我校必须紧扣本市经济的发展,利用校本资源,开发历史校本教材。其次,我校的职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正是中职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想健康地开展下去取决于中职学校自身的发展和特色,校本教材的开发显然是特色学校的重要内涵之一。再次,我校中职学生生源较差,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他们的历史基础参差不齐,单单依靠国家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开发历史校本教材,作为对国家和地方课程内容的补充,培养出有特色的中职毕业生。
三、开发中职历史校本教材的背景
我校是位于桂西北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革命老区的一所寄宿制普通综合性学校,1957年建校,至今已有58年的历史了。这里是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全市有9个县市108个乡镇属革命老区,现全市保留的革命遗址有列宁岩、魁星楼、红七军河池宿营地、红七军二十一师部等。
这里历史资源非常丰富,而今天的学生对此了解得非常少,对家乡的情感淡薄,这样又何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此,学校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开发历史校本课材,通过编制和应用历史校本课材,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服务家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同时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四、开发中职历史校本教材的过程
自2014 年6 月至12 月,在我校领导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我校历史组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初步完成了12万多字的《河池乡土历史》校本教材的编写,历史校本教材初见成果。课程开发的过程分为以下六步:
(1)明确编写的目的。学生虽生长在这里,但对发生在自己家乡的重要历史事件并不了解,很多学生对家乡和国家的情感比较漠然。为了丰富乡土历史教材内容,进一步使我校学生“知家乡,爱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激发学生的爱国深情,故编写历史校本课材。
(2)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拟定实施方案。根据学校安排,我校历史教研组决定自主开发,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乡土历史教材,以推动我校新课改工作的全面进行。为了顺利完成学校交给的这一任务,笔者经过几天的上网学习,结合河池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拟定了实施方案。方案包括:乡土教材的定位、教材的框架、教材内容的定位、教材的特点、收集历史素材的方法、成立乡土历史教材编写小组、时间安排、编写提纲等。
(3)确定实施的形式。分实地考察、网络查询、搜集整理史料三种。
(4)确定需要考察的地方。结合河池市情况,我校历史组六位教师分成六个小组下到东兰、巴马、凤山、天峨、都安、大化六县去实地考察。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将巴马、东兰、凤山、天峨、都安、大化连成一条旅游带,把“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打造成继桂林(山水旅游)、北海(滨海旅游)之后的广西第三大旅游区(长寿养生旅游)。这是本地特有资源,通过实地考察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使历史校本教材更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更强的说服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乡爱国的情感。
(5)整理汇编,把所获得的乡土历史资料整合成教材。
(6)集体修改、校对,印制成内部教材。
五、我校历史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课改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上才刚刚起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
我校教师理论欠缺,导致专业、技术指导不到位,进而影响校本教材的开发。我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刚刚开始,目前已经进行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都是在学校内部自主研发,缺乏课程专家和相关人员的参与和指导,对于校本教材发展的意义所在,校本课程发展需要的理念及课程运行的机制和条件,如何实施等,都不太了解。我校多数教师缺乏应有的历史课程意识与历史课程开发能力,造成简单抄袭,拼凑材料,教材缺乏系统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无特色,最终导致平庸。我们期盼着专家能给予更多的指导。
传统高考体制某些弊端的存在,导致一线教师改革的理念、意识淡薄,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从而时间、能力显得不够。长期以来,一线教师习惯于按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去完成教学,从没有想也不想去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虽然上学期学校已安排了编写教材的任务,但仍然缺乏参加意识和研发能力。另外,高考的压力和学校的教学活动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学校领导的重视是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保证。由于我校办学的特殊性,有三类不同的学生,再由于会考、高考等客观影响因素的存在,前几年学校对校本教材的开发认识不足,进而影响校本教材的开发。学校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上如何从精神上给予鼓励,从物质上给予支持,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当中,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历史校本教材的开发,虽然已经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但还有许多的不足,还需要全校师生不断大力配合,提供素材,不断完善其内容。
总之,亲历了历史校本教材开发的实验与研究,获取了历史校本教材开发的初步成果,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历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光有热情没有行动是万万不行的。虽然开发的过程非常艰难,但历史校本教材的开发,为教师、学生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今后,乡土历史校本教材的内容可以随时补充,希望全校师生继续支持这项工作,争取使历史校本教材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全面,发挥的教育功能越来越明显。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教材】推荐阅读:
微课程高中历史07-04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06-12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材料06-23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教学方式探索11-13
高中校本课程数独09-28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范例10-04
高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11-18
高中历史阅读能力05-24
高中历史培训反思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