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分析的外贸企业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财务安全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之一。本文分析了在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了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针对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在金融危机下可以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财务风险分析的外贸企业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务风险分析的外贸企业论文 篇1:

基于大数据思维的财务数据挖掘及应用研究

江苏舜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主营进出口和国内贸易及国际招标、生产、仓储和实物租赁等业务,是集技工贸于一体的省属国有外贸集团。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营环境,舜天国际集团始终将财务管理放在集团管控的核心位置,推动构建风险防范文化。集团高度注重财会队伍建设,专门成立集团层面的理论研究小组,组织财会人员进行理论研究,以理论促实践,促进财会队伍提档升级,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在全国及江苏省商务系统财会论文评选中多篇论文获奖,本刊特选登集团财会人员撰写的对商务财会工作实践中新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的文章,供转型中的外贸企业财会同行借鉴参考。

【摘要】大数据一词由来已久,如今人们一般用它来描述大量类型各异的数据。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帮助变得越来越显著,尽管许多企业可能还没意识到数据的急速扩张带来的隐患,但是随着大数据的蔓延,人们将会越来越需要数据、重视数据。如何在短期内快速处理大量不同类型的数据,生成对决策有参考价值的有效信息,数据挖掘便应运而生。文章论述了大数据思维以及数据挖掘的背景与特征,以S企业为案例,运用数据挖掘对自动化财务分析,以及动态监控预警、风险评估方面的财务数据分析进行了应用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思维;财务数据

挖掘;数据分析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及特征

直到2009年,“大数据”的概念才逐渐在西方国家流行,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开始进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一)总体性思维

自19世纪以来,研究社会现象的整体特征,收集数据的主要手段一直是抽样方法,通过抽样获取数据对于无法访问聚合数据的人来说是一种无助的选择。

这是因为过去数据的记录、储存和分析手段较落后,难以搜集大量数据进行储存和分析。而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算法分析数据,甚至可以分析与之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只是依赖于抽样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样本中隐藏的细节或关键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我们能够轻松、快速、动态地获取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所有数据,我们的思维方式也从以前的样本思维转向整体思维,这使我们对整体的理解更加全面、立体和直观。

(二)容错率思维

过去由于收集的信息不充分,来源又相对单一,因此有必要确保样本数据尽可能结构化和精细化。否则,分析出的结论就很可能会有所偏离,导致数据不准确,从而将导致分析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因此人们十分注重数据样本的精确思维。然而,由于大数据技术的突破,可以存储、处理、计算和分析大量不同类型的数据,这对传统的精确思维提出了挑战。当今时代,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转变,不能再完全是精确性思维,而应该转向容错性思维。精度的绝对性不再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如果能适度忽略精确性,允许一定可控范围之内的错误,反而能在宏观层面上收获更多的知识信息。

(三)相关性思维

在过去,人们常常坚持这种现象隐含的因果关系,试图根据有限的样本数据来分析事物的内部关系。但是,有限的样本数据并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大数据时代,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发掘和分析各个事物间的隐藏关系,帮助我们捕捉现状并预测未来。通过关注线性关系和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可以帮助人们看到许多以前从未发现的数据联系,使我们发现了解这个世界更好的视角(图1)。

二、数据挖掘的定义及特征

(一)数据挖掘的背景及挑战

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生成和收集数据的能力急剧增加,这一势头仍将持续发展下去。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挑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高度过载几乎是每个人将要面对的问题。在广阔的信息海洋中,我们需要及时发现有用的信息,并有效提高其利用率。为了使数据能够真正成为一个企业的可用资源,就要充分利用它来帮助企业进行业务决策,同时服务于企业的战略性发展,否则这些数据很可能会成为企业的负担,甚至变成垃圾数据。因此,面对这种种的挑战,数据挖掘技术得以产生并蓬勃发展,其强大的生命力标志着它在现今时代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二)数据挖掘的定义

数据挖掘通常可理解为数据勘探,是指从大型、模糊、不完整和有噪声的算法中搜索隐藏在其中的潜在有效信息的过程(图2)。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数据挖掘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三)数据挖掘的特征

一是数据的来源是庞大、丰富、有效、内容真实和不确定的;二是提取的数据内容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是用户重点需要关注的对象;三是数据挖掘的结果在特定的领域有一定的商业价值,通常是相对的;四是用户可以理解、描述和使用挖掘出的内容。

三、案例分析

外贸企业S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进出口产品包括:成套设备、机电产品、化工原料、木材和轻工、工艺品、工农业设备等。自ERP系统上线以来,制作业务合同11 074个、申请客商6 453个、收款17 330笔、付款51 177笔、收付金额合计超过180亿元,建成承接业务数据的财务自动凭证模板112个,生成会计凭证8.55万份,新增会计记录81.87万条,自动化凭证率已稳定在90%以上,业财一体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已经初步实现,ERP系统在内部控制、業务管理、风险防范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S企业基于业财数据,建立了财务分析自动化、财务预警平台、财务风险评估平台等模块,以下进行案例分析探讨。

(一)财务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

1.海量数据缺乏准确性

S企业数据量巨大,从海量数据中查找有用信息不仅需要实时收集、组织和存储数据分析,还需要提取出有利于企业决策的信息数据。对于S公司和所有企业来说,识别这些数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准确筛选和识别数据,企业将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垃圾越来越多,带来的将是“大数据灾难”。S企业在建设客户评审、财务分析等模块过程中,发现数据冗余繁多,传统思维模式的分析方式已经不适用。

2.数据分析缺乏科学性

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线上+线下”的商业模式,使得企业财务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在获取数据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往往带有指向性,主要是由于来源数据未必会全面客观,很多数据可能已被提供者事先处理。因此,即使数据本身没有错,但数据分析的过程不一定正确,比如对一些信息断章取义,那么分析出的结论有可能与事实大相径庭。

3.数据分析持续滞后性

S企业经营中面临的情况不断变化,以该企业财务分析的编制为例,从经营实际到生成财务报告,不仅要经过一个会计系统的加工,更需要一个生成周期。因此,根据财务报告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天然是滞后的,并且财务分析中罗列的各种数据需要经过不同的分析算法,如果没有数据的自动分析,工作量将很大,制作周期也会很长,更容易造成财务分析的持续滞后。

(二)建立大数据思维挖掘模式

1.各类数据交互整合

S企业财务数据里包含企业各种经营数据,财务分析很大程度上早已超出了以前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的范畴。这些财务数据庞大而繁琐,如果不能整合,不能相互关联,将会影响S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价值数据的挖掘。因此,如何对现有ERP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科学分类整理是重要的第一步。根据S企业的管理精细度可以从不同用途将数据分为预算、战略、核算、税务、资金管理、绩效考核等几部分进行数据提取,建立模型、数据验证等,真正将财务部门转型为财务管理部门。目前,S企业各部门和各业务公司形成的“信息孤岛”已经被打破,业财一体化打破了传统的财务管理界限。

2.海量数据“提纯”

大数据的本质是还原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在使用大数据思维技术分析财务数据时,应该找出这些数据背后的真实关系,并恢复数据的真实面貌。将海量数据进行“提纯”,这是数据挖掘中至关重要的步骤。现今,S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但信息的真實性和时效性并不能得到保证,在会计工作中,数据挖掘可用于查找数据背后的真实隐藏价值,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挖掘财务数据本质

根据业务特点,应用大数据知识和数据挖掘技术,探索财务数据的本质。在企业的经济业务中有些数据并没有真实反映业务情况,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具体分析财务数据,用生产数据倒推财务数据,找出真实联系。比如,若原材料占比较大,我们就可以根据企业购买原材料的数据来分析该企业的生产情况,从而推测该企业的经济效益;若对电力需求非常大,我们就可以根据企业的车间月用电量来推测企业的生产情况,例如财务数据显示企业生产状况很好,但企业的用电量却减少了,说明数据是有问题的。会计人员在分析数据时就要了解本企业的经营情况,根据业务特点和业务数据清理虚假数据、挖掘数据本质。

(三)建立数据挖掘应用模型

如今,数据挖掘方法层出不穷,在财务领域应用较多的有几种分析模型,分别是统计分析、决策树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人工神经网络等。本文仅关注S企业目前应用的分析模型,如下:

1.统计分析模型

统计分析模型是数据挖掘中最基础的分析模型,在许多分析模型中都有统计分析的身影,并且以统计分析为基石。例如,在聚类模型算法中,使用了统计分析的平均值计算方法,在关联算法中使用了统计分析的置信区间作为基础。S企业销售决策中对于客户价值细分方面,在客户评级模块中,通过辨别分析法根据一个阈值来判断客户具有的价值究竟属于哪个区间;使用回归建模来预测财务数据的潜在价值,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决策。

2.决策树模型

决策树是对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归类,通过剪枝的方法剔除无关数据,根据分析数据后的结论达到预测目的。通过先设定归纳值的集合形成决策树,若此决策树未能对全部数据对象给出准确的划分,采取重复训练的方法,依据这些数据继续提取新的数据集,重复放到原始数据集中,并重复循环此过程直至所有训练数据精确归纳处理,S企业将决策树分析算法运用在财务人员日常工作考核模块中。

3.关联规则模型

如今,在数据挖掘和分析中广泛应用了关联规则的方法,关联规则分析的是数据因果关系之外的自身关联性,从数据反映出的事实出发,挖掘出具有决策意义的结论。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或者多个事物的属性间存在某种关联,则可以通过依赖其他不同种类的属性值来预测当中一个的属性。

(四)财务数据挖掘的实现机制

如今财务数据分析的理论基础已经非常成熟,但由于受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财务数据分析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即资产,企业需要从庞大的财务数据中通过关联规则发掘出有潜在价值的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实现过程见图3。

1.数据全面预处理

S企业ERP系统中财务的初始数据并不是完全无噪声的、精准的,需要对初始数据进行清理。噪声数据的处理是最典型的,并且可以通过分箱、聚类、回归等来完成清理。例如枚举型的数据如账务类型、记账部门、业务组属性等,如果出现枚举以外的结果,则应作为噪声数据过滤。可能出现空值的地方有很多,主要是由于收集数据的时候缺少样本信息。有很多方法可以处理空值,例如最大频率填充、平均数值填充、随机数填充等。但是,填充空值必须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和变量本身的特征进行处理,不能随意填写。

通常在严格把关财务数据生成过程情况下不会出现很不符常理的噪声数据,但是在财务分析数据抓取时,为了能尽量考虑最大可能性,需要对数据进行全面预处理,保证抓取数据的准确性。

2.自动化财务分析

S企业已实现自动化财务分析,运用了关联规则中的交互挖掘算法,并通过接口实现了从ERP系统中自动生成财务分析文档。

(1)数据定向指标分析

S企业对财务数据指标的分析,延续了传统财务数据分析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财务分析的重点在于指标体系的确立,常规包括图4分析层次树的各项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的确定,建立了各种分析查询,如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营业收入情况、营业成本及毛利情况、资产情况、负债及净资产情况等。定向指标的分析方式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展开,在设置指标时需要注意的是:

a.指标要素齐全适当。在财务数据分析之初,指标不能随意确立,指标要素应齐全,要求所设置的财务指标能够体现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总体情况。

b.主辅指标功能协调匹配。在建立分析指标的过程中,首先要弄清楚整体结构中指标的主要和辅助状态;其次,不同类别的主要评估指标应从不同方面和层面反映公司的业務状况和财务状况,揭示企业管理的实际表现。

c.满足多方面财务信息的需求,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是设置财务分析指标的最终目的。财务分析指标的健全有效,不仅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需求,还能支持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实施宏观调控。

(2)建立分析层次树

建立分析层次树可结合决策树模型(见图4),根据不同的需求对财务数据进行层层分析。在构建层次树的时候,要将确立的财务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在内。按照广度优先建立各层分支,通过高低层次之间的概念替换来体现数据的泛化操作,直到每个子结点包含相同的类标志为止。根据财务数据分析的实际需要,可将树设立为0到多个不同的层次域,最高层为0层即树的根节点,根据层级的递进,财务数据分析的内容会更为细致。第一层可分为定量和定性分析,第二层定量可分为盈利情况分析、资产运营分析、成长情况分析、偿债能力等,定性可分为有形资产、可持续发展力等。

(3)自动生成分析文档

数据挖掘的方法力求打破各系统间的数据交换,直接从源头获取数据,随时响应分析需求,实现从事后分析到实时分析。S企业根据建立的分析层次树的各项指标,运用财务计算方法计算各项指标数据,并将各项分析情况展示在ERP系统中。同时,在进行定向数据度量分析之后,基于各项指标的分析结果,并根据S公司财务分析的格式模板,自动生成S企业的财务分析文档,财务人员从财务分析平台上可直接导出文档格式的财务分析。

S企业实现的财务分析自动化,大大减少了财务人员制作财务分析的工作量,提高了财务分析生成的效率,将财务人员从密集、繁琐、手动的工作中释放出来,同时也提高了财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五)实时动态监控预警

传统财务数据的分析,无论其变化的方式如何,仍然无法摆脱事后评估的内在局限性,并且所获得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S企业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动态实现了对关键性指标的跟踪和预警,运用一定的规则对指标进行实时测算,一旦超出设定的阈值,将会及时作出预警提示。图5为S企业预警管理模块的实现流程。

1.财务预警管理平台

基于数据思维的相关性,财务数据的生成不可避免地受到业务数据的驱动,通过分析出的各种已经存在或即将有可能发生问题的数据,要追本溯源,从源头分析和解决问题。

S企业建立了财务预警管理平台,旨在让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财务数据中的问题数据,及时推送到业务端核对分析,最终将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反馈到财务端,做到每条存在风险或问题的数据有迹可循、有法可依、有方可解。具体的预警有:对往来账和库存等科目按照账龄分析、逾期情况、贬值风险等不同的维度进行数据列示,将到期、逾期、欠款、账龄、减值等方面的财务数据抓取后制作成数据监控平台,财务人员在该模块可直接查询到超出设定范围的问题数据,同时经业务反馈的形成原因或解决措施会立即同步到该问题数据的记录中,显示在监控平台中已收到反馈的分类下面,方便财务人员及时查看业务端返回的信息。

2.预警信息自动推送

财务人员在预警管理平台查询到的问题数据,可以以两种方式推送到业务系统中:一是利用分析模型,直接在系统执行定时任务的方法,每天晚上定时批量的将问题数据推送到业务系统;二是财务人员自定义推送,主要针对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数据,财务人员查询到此类数据后可以直接在预警平台批量点击推送,将数据推到业务端去。推送数据根据一定的规则分组打包成问题反馈单,例如同公司同业务组的多条数据打包成一张单据,自动从财务系统将数据推送到业务端,该单据的待处理信息会直接在业务系统的首页显示,提示业务端发现并处理问题。

3.业务反馈预警模块

业务系统接收到财务推送的问题数据后,在系统首页能直接查看问题单的信息,并可穿透到明细单据信息中填写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经过业务领导的审核后,会自动反馈回财务系统中。同时,业务端可在反馈平台查询到已反馈回去的数据情况。

S企业预警模块的设立,实现了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和深度挖掘,为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并且,在加强数据稽核的基础上,动态实现指标的测算和预警,实现了财务数据监控预警的可视化、流程化和系统化,集内部监控、预警和决策支撑于一身。

(六)财务风险评估

数据挖掘不只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本身其实是一个知识发掘的过程。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化财务分析和动态监控预警,还可以通过分析财务数据来评估财务风险,帮助管理者经营决策之用。

S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建立在财务分析定向指标设立的基础上,运用决策树分析的模型进行了风险评估功能的开发。

1.构造风险决策树

在自动化财务分析的层次树设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造风险指标的决策树,基于相关性的关联规则,财务分析的层次指标在风险评估中可以充分使用,原理是利用二叉树的结构来执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构造过程通常是:生成一个多层次、多节点的树,通过构造树节点以产生一系列子树,我们可以选择合适大小的树来统计分析不同层次的数据(见图6)。

风险指标的树结构是财务风险评估实现的基础,通过设置的风险树将风险的层级确立下来,按照广度和深度向外延伸,最终构成风险评估的完整体系。

2.确定指标风险阈值

风险指标构造完成之后,需要确定每个指标达到风险的范围,在指标阈值设置平台上,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要求,财务人员可设置每个风险指标的阈值,当该指标的分析结果超出阈值,则进行建模分析,并显示该项指标具有财务风险(见图7)。

3.设置风险层级权值

数据挖掘方法作用于财务风险评估,重点在于打破连续性的财务数据,使其呈现出离散化的分布特点。考虑到财务指标数据在取值方面的差异,根据区间的不同,可基于维度的分解来进一步划分财务风险指标。

根据树的构造和修剪过程中每个分支的重要性,确定每个层级对风险树的影响程度,即每个风险层级的权重。可依据重要性原则对每个指标进行权值分配,该权值的设定目的在于得出综合风险评估的可量化和可视化结果。在分析财务风险评估的结果时,将风险层级的权值参与计算,一级风险50%、二级风险30%、三级风险20%。在风险评估平台展示风险各层级的指标分析情况,并根据权值计算出最终风险评估的结果。

(七)数据挖掘方法延伸

S企业根据自动化财务分析、动态监控预警平台以及风险评估的实现,在ERP系统中拟开发经营驾驶舱平台。驾驶舱的建立是为了了解企业管理的状况,并通过驾驶舱了解和深化公司的潜在问题,帮助管理者进行调整。企业经营驾驶舱的本质是将企业财务分析的结果变得更加清晰、直观。因此,驾驶舱中使用的数据指标也是财务数据分析中的各种财务指标。

构造经营驾驶舱除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生成的各项财务指标,还需通过BI(商业智能)实现,是基于数据挖掘的延伸。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核心数据通过转换合并形成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使用合理的查询和分析工具,以及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统一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成为企业决策者的辅助工具。

四、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虽然数据挖掘分析技术的运用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它在提高企业的商业价值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企业的财务数据分析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还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财务工作更加便捷。

企业应根据大数据重新定位财务管理的角色,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对资金流、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进行深入分析,帮助管理者做出经营决策,同时优化企业的资源分配,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小莉.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在档案管理系统中的研究应用[J].激光,2017(2):142-145.

[2]赵春.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预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

[3]肖明.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58-58.

[4]林琛.关于大数据在财务管理领域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7(16):186-187.

[5]崔颖.大数据时代下的财务管理创新[D].

[6]朱晓虹.企业财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8(02),73-75.

[7]孫梦阳.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4):185+187.

[8]肖颖为.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中的研究应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9]王泓婷.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17(05),77-79.

[10]孙福利.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

[11]周凌.浅析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No.540(05):194-195.

作者:朱有婧

财务风险分析的外贸企业论文 篇2: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摘 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财务安全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之一。本文分析了在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了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针对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在金融危机下可以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2007年始发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曾导致不少企业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而倒闭,金融危机的影响虽已逐渐消散,但其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警示作用仍然存在。国内中小企业往往在金融风暴中岌岌可危。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脆弱性,在面对金融危机时需要谨防财务风险。

一、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1.经济衰退,景气指数不断下降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面对的外界经济环境不佳。企业景气指数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综合反映,企业负责人根据本企业运营状况和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对本企业的未来生产状况进行判断,从而编制的指数,企业的景气指数可用以综合反映对企业的预期与信心。例如,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中小企业在第四季度的景气指数分别为105.4和99.5,比三季度分别回落13.1点和12.4点,与上年同期比中小企业降幅在20到25点。金融危机带来市场的景气性低迷。

2.企业亏损额急剧增加

中小企业往往利润率相对较低,金融危机背景下,原本运营艰难的中小企业利润常常收益压缩更多甚至亏损经营,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由于人民币相对升值,出口外贸企业严重亏损,且劳动力价格相对攀升,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多重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企业利润的下降甚至亏损势必会加大企业筹集资金和偿还到期债务等方面的难度,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3.营运资金吃紧,现金流风险加大

金融危机背景下,库存商品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规模增大,由于库存量的增加、收款周期延长等原因,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整体下降,如果企业的现金储备不足或是融资渠道受阻,其资金的补充路径就会被堵死,同时,在正常时期原本可以支撑企业运转的存量资金由于周转问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需要,这必然会加大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压力。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原因

1.外部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我国在政策的制定上,在资金、技术的投入上,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都倾向于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对中小企业的利益关注度并不高。贷款空间受到明显挤压。即使是贷到款的中小企业,银行往往还根据项目进度发放资金,条件十分苛刻。

就资本市场的服务功能而言,我国资本市场也是倾向于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更加方便,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常因各种问题被无情排斥在股票市场之外。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集中在银行。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往往连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收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势必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2.内部因素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存在治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而言,经营风险较高,偿债能力相对也较弱,往往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资信要求,融资方面常受到阻碍。大部分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较少,技术较为薄弱,产品结构单一,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等关键指标上,难以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账目透明度不高。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诚信意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常出现失信的情况,金融机构惜贷也就成为现实选择。中小企业往往忽视资金管理,对现金的管理不到位,现金周转不灵活,存量现金没有盘活,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存货控制薄弱。由于缺乏决策控制,投资失误率较高。一些中小企业的投资者长期投资意识不强,缺乏远景考虑,过高将剩余收益投入再生产,留存比例过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这种矿长性僧产方式增大了企业偿债风险。

三、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

1.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1)树立财务风险意识

中小企业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面对风险。企业的管理者要深刻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危害性,树立防范意识,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企业日常运营时就要有意识地把财务风险的危害降低。启用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也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保障。

(2)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预算体系

财务预算是反映企业一定预算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建立起完善的财务体系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指导企业资金的运转,确保财务结构的合理化。企业编制预算时应当有意识地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保证资金的持有量、流动性,同时确保负债结构的合理化。

(3)完善以现金流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制度,防范财务风险产生

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取决于企业的到期偿债能力。现金流的控制管理是提高企业变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现金流反映了企业的变现能力,做好现金流的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坏账风险。当前很多中小企业已经开始建立顾客信用管理体系,顾客的信用管理是根据各顾客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信用制度,建立欠款追踪系统,实现对顾客欠款信息的记录与共享,动态掌握顾客信息,控制坏账风险。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估计市场需求情况,从而控制库存,保证产量的合理化。

(4)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提高财务风险预警能力

风险预警是一种事前控制风险的手段。中小企业对抗风险能力较低,更应注重风险预警指标的设置,风险预警指标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同行业的发展状况,更应当针对企业自身的情况,科学设置风险阈值,加强信息管理,定期进行风险分析,及时监控。中小企业要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做好信息的统计、整理与贮存工作,要在建立定量风险指标的同时引入一些定性的指标,甚至利用分析人员的直觉判断,充分发挥风险预警体系的作用。

2.做好融资规划

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下,要充分利用各种筹资方式,开拓筹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中小企业在融资时要开拓融资路径,创新融资方式,不仅仅依靠银行贷款满足资金需求,还应该充分利用国家队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在政策和实力允许状态下,通过股票、租赁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也可以适时地考虑引入新的投资者,增加资本总量,提升对财务风险的抵抗能力。

信誉的树立对于中小企业融资而言至关重要,企业应不断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及时清偿应付账款,并要注意培养财务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素养。银行的借款利息相对较低,银行借贷依然是企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因此,中小企业应注重与银行合作,争取银行的信任与支持。必要时企业还可以考虑内部融资。

3.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中小企业要彻底改变“重融资,轻用资”的状况,合理规划使用每一笔资金。我国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常产生一系列浪费现象,包括人力资源浪费,产品和原材料库存不合理造成的物资和空间浪费,各种非必要性支出增加的经营成本等。中小企业在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方面应该下足功夫,解决各种不必要的浪费与消耗问题,增加资金流动性,减少呆坏账。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应时而动,调整产品。至于那些不赚钱没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线可以改装成为适销商品的生产线,或者将该生产线停用。

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中小企业要改变经验主义作风,在投资的决策上要更注重“稳”,而不是苛求高收益。要减少决策的失误,保证投资程序的规范性。应慎重选择投资方式,采用中短期投资方式,尽快收回资本。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应慎重,选择最优的投资方式,选择最佳投资时期,同时实施投资计划,并随时关注市场动态。

四、结论

虽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但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有针对性的做好财务风险的控制,使企业在危机中有效地,化解财务风险,最终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宇.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与控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06):21-22.

[2]张媛,刘琳.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防范措施[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04):26-27.

[3]李小东.试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生产力研究,2007,(15):130-131.

[4]刘琳琳.基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作者简介:王宁(1995- ),女,在读本科生,浙江湖州人,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学生,主要从事公司理财研究;邹天然(1992- ),女,在读研究生,安徽六安人,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主要从事体育经济和产业研究

作者:王宁 邹天然

财务风险分析的外贸企业论文 篇3:

许朝雯:CFO的信息化感悟

面对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很多企业都在为自己打造一流的信息化平台做着持续的投入,以期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完成自身业务的创新转型。但是有一部分企业,可能对IT的需求还没有强烈到需要供养专门的IT团队来支撑,没有CIO并不妨碍企业信息化的脚步。因为,这样的企业,也通常会有那么一个人,能够跨界担当CIO的角色。

山西至正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正实业”)就属于这一类企业,注册成立于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日,主要从事各类机械产品,包括机械零配件、铸锻件、阀门及阀门配件、水泵配件、橡胶制品、活性炭制品等多元化产品的生产、加工、组装及出口业务,是集贸易与生产为一体的综合型实业公司。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已然成长为全球市场的主体,并焕发出勃勃生机,无论市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大和深入。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走出国门,驶上全球化发展的快车道。与此相适应,企业内部控制也在日益增强,公司管理不断完善,企业业绩也获得了相应提高。至正实业抓住了契机,目标锁定了海外市场,以北美以及欧洲为主,为相关客户提供辅助设计、生产组织、质量控制以及全程商务运作、售后保障等一站式服务工作,而并非是单一的OEM产品供应商,为客服提供完整意义上的产品解决方案是至正实业的主营业务。这种全方位增值服务的经营思路已深得客户信赖,形成了公司特有的集工贸一体的核心竞争优势。

从最初的企业自主开发会计电算化软件到财务软件商品化,从ERP理念到财务集中管理,从简单支持记账核算到实现各业务系统的高度集成,从单机操作到异地实时查询,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我国企业信息化道路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史,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在企业信息化征程中,财务领域一直扮演着“先遣部队” 的重要角色。

作为至正实业信息化的掌门人,许朝雯以财务总监兼IT负责人的双重身份,多年来,把企业信息化做的有声有色。她拥有22年外贸行业财务经验,她可以从财务角度入手为企业信息化支招,她凭借财务优势带领企业完成ERP和OA系统建设,她不是CIO却有着CIO的敏锐触觉,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需求产生要求,要求引导进步,进步推动发展”,这是许朝雯在2004年度工作述职中谈到工作思路最大改变时所说的一句感想,至今她依然记得,她说这句话代表了至正实业信息化需求的破土,也开启了她10年信息化实践。

2004年,许朝雯已经开始投入到ERP系统的选型实施工作。用她的话说,在当年、在山西这个环境、在公司的规模,近百万的投资确实不小,也不如建设厂房规划生产基地来得直观,但10年前,企业财务需求也同样迫切。“我经历过手工记账时代,当年我所在的一个年销售3000万美元的企业,仅账务处理的会计就有10个,还不要说当时根本谈不上前端和后端数据,也忙得团团转。财务软件普及确实解决了记账式会计的人力问题,而链条式、管道式的管理要求已经不是财务软件所能解决的。”

而谈起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诸多好处,许朝雯在言语中透露着十足肯定——信息化从单纯的财务处理角度是一个利润的冲减项,与财务的产出似乎关系不大。但财务问题很多出现在不规范、不精准、粗糙、跑冒滴漏,随处可见,不可小觑却难以治理。信息化设计的本质首先解决了这些,她所期待的前端带动后端、后端诊断前端的链条式或管道式管理、或者说财务管理的后馈转前馈的理想目标也终将借助而得以实现。

问:在国内,CFO牵头信息化项目其实也并不少见,您认为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CFO是否是CIO之外最适合来做信息化的人选?

答:今年有朋友的公司也要上信息化,看上了我们的这一整套方案和思路,他也问过我相同的问题。在信息化初期CFO牵头一定意义上是对的,再传统的财务数据也是要求明确、规范的,是一套有标准和成熟的体系,所以,很多CFO牵头信息化是继财务软件后的能够进入财务全面管理的一条通途。从亲身经历来讲,CFO牵头ERP,初期一定是非常有效的。传统的财务结果也许在管理中相对是滞后的,但这滞后的结果对于新阶段新业务却能起到筹划的意义,所以,ERP的设计与实施有财务参与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能够保证管道的流出符合既定目标,而且在ERP运行的长期效果上,财务的紧密参与会保证运行的质量。 但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承担这个角色的人无论是什么O,这个岗位的要求是一样的:把控全局与资源整合、组织能力与判断能力。我相信永远没有“大拿”只有“团队”,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所做的过程,正是业务、财务、专业实施人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我们没有自己的CIO,但与专业实施人员恰当地配合是一样可以做到的。

问:您刚刚对上面提问的回答,我可不可以这样概括:您跟我们强调了一点,就是业务导向制——业务、财务、专业实施人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管牵头的是哪个领导,但是其实在业务实施层面还是一样的。

答:一定阶段内是这样的,当然信息化深入一定是要站在企业战略的层面,涵盖的内容和要求一定会更广一些。

问:那么人们可能会有一个质疑,CFO大多不是学技术出身,主导的IT项目能否很好地支持业务?

答:还是前面所谈到的,在信息化前期,财务需求主导非常关键。因为财务体系本身就是服务于业务、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非常成熟的体系,所以CFO牵头的IT导向型很强,结果性很强,所以适用性应该很强。比如,财务配合下的绩效考核方案的推行会更直接而有效。如果说下一个阶段是大数据,也是希望以财务管理的视角去搭建展现和决策的体系。如果说在过去的信息化我们经历了推动式(按我们的思路去要求实施)到拉动式(让软件的思路规范和提升我们),到现在要推动与拉动并举,这样最大限度地保证业务的需求。

问:在绩效考核方面,请问许总对平衡计分卡怎么看待?

答:平衡积分卡是一个很全面的衡量工具。也许一年两年你只是看到一些分数,但我们曾做过一个多年的趋势分析图,我说我看到那张图非常兴奋,觉得那张图非常漂亮,充满了希望。也就是,通过几个维度,我们能看到我们的基础在哪里,我们的成长在哪里,我们的希望又在哪里。

问:您主导至正实业信息化到现在有10年的跨度,出色地完成了ERP和OA系统建设,您认为成功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答:“需求产生要求,要求引导进步,进步推动发展”,这是我在2004年度工作述职中谈到工作思路最大改变时所说的一句感想,话不严谨,但代表了那个时期至正实业信息化需求的破土。说到成功要素,在至正,需求和基础是首要的,前瞻性的思维、全员参与、一把手支持以及决心。10年前,财务需求是最迫切的,我经历过手工记账时代,当年所在的一个年销售3000万美元的企业,仅账务处理的会计就有10个,还不要说当时根本谈不上前端和后端数据,也忙得团团转。财务软件普及确实解决了记账式会计的人力,而链条式、管道式的管理要求已经不是财务软件所能解决的。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体会吧,财务管理的筹划与落实如果不把握在前端与过程之中,报表就是马后炮,贻误决策,甚至是自欺欺人。

问:在前期与您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2004年前后公司投入近百万元做ERP项目,也是您第一次主导的信息化项目,有没有担心会做不好?毕竟投入不小。有没有一些风险管控措施?

答:当年,在山西这个环境,以我们公司的规模,这样的投资确实不小,确实不比我们建设厂房规划生产基地来得直观,有很大的压力,而且压力不仅仅来自于担心做不好,而在于整个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是否得当。“凡事皆项目”,如果按照项目管理的思路去处理一定不会有大的偏差,所以当时的策划、过程控制与持续改进是深刻在脑子里的。现在想想当时的风险管控几个方面吧:在产品选型方面:平台的选择至关重要,甚至关乎我们未来的方向性指导,SAP和泛微的选择对于我们是风险管控的第一步第二应该是在实施过程中严格地采用了项目管理的思路和方式进行,良好的过程一定会保证正确的结果。翻看我们的历史文件夹,可以看到细致的实施建议、完整的策划记录、严谨的需求分析、任务分配、规则定义、模板设计、模拟题库甚至考试记录、上线的数据准备以及实施文档的全过程。最后应该是上线后的跟踪,当时系统与手工的并行是最大的危险,而习惯很难改变,我理解为这是对系统的信任程度不够,所以在之后系统运行质量的监控和优化改进变成上线后的重中之重。

问:“系统与手工的并行”“对系统的信任程度不够”,其实这是很多传统企业实施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至今日,最后这一过程是怎么克服的?靠制度?强制使用,改变习惯?

答:靠系统能够真实地带给大家的,便利也好、价值也罢,总之这是一个过程。但克服这一过程还是在于你的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这是通用的道理,犹如一个品牌。

问:如果从财务总监的角色出发,您从财务的角度如何去权衡信息化的投入产出?

答:呵呵,到我的正题了。投入为支,产出将为入,信息化从单纯的财务处理角度是一个利润的冲减项,与财务的产出似乎关系不大。但财务问题很多出现在不规范、不精准、粗糙、跑冒滴漏,随处可见,不可小觑却难以治理。 我想信息化设计的本质首先解决了这些,我所期待的前端带动后端、后端诊断前端的链条式或管道式管理、或者说财务管理的后馈转前馈的理想目标也终将借助而得以实现。借此一定要感谢致力于信息化的各位专家们!

问:看到许总提了多次的“前端带动后端、后端诊断前端的链条式或管道式管理”,能否详细讲讲?

答:简言之就是把工作过程比喻为一条循环的管道,管道的入口合理,管道阀门的闭合有效,管道的出口规范,有理由相信业务流乃至工作流会在这条畅通的管道内按照既定的方式和要求走下去,事实证明这样的思路是完全有效的。

问:2005年上线ERP,2010年上线协同OA,信息化从无到有,从业务再到内部运营管理,您觉得每一个阶段最大的改变或者提升是在哪里?

答:ERP理顺了业务流,解决了从销售机会到机会转化的全过程直至客户服务;效率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也许原来一个业务助理服务一个业务员,现在一个助理轻松服务多个业务员。OA理顺了工作流:不仅仅实现了无纸化的表象,更重要的实现了业务流在工作流之间的转化,翔实客观地进行反映与追踪,也解决了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以及接缝之间的问题;我想核心的价值还是体现在有序上,事情有头有尾,有理有据。还有就是平台的搭建夯实了基础,对我们未来10年或者20年的发展都是一个稳定的承载,实现我们持续发展与改进的愿景是完全有信心和理由的。

问:您觉得SAP和OA等不同的IT系统,在财务管理上各自的优势是在哪些方面?

答:目前运行的SAP整合管理了我们业务流的全过程,对财务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作用。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实时性,因为已经切入了业务的主要环节,业务实现即财务结果生成,各种报表和分析同步生成,这在手工账务和财务软件时代是不可想象的,由于我们异于其他企业的及时性,对外管理的配合度很高,赢得了肯定与机会吧。OA的触角几乎伸到了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操作背后都是明确的管理意图和要求,对于财务管理的最大意义在于过程与记录,可以说是弥补了纯业务流角度的不足与空隙;两个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关键数据的关键数据的互动与流通。

问:从一个信息化用户的角度,您能否用一句话描述一下CIO这个群体?

答:是信息化用户,也是信息化的受益者。CIO 这个群体,应该是企业信息化的推动者与实现者,意义深远哦。

问:最后一个问题问许总,作为一位职业女性CFO兼CIO,工作不可避免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您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两方面?

答:呵呵,矛盾确实存在,但均不可回避。“努力做自己能够去做的,不要犯懒”,这样才能争取到理解换来支持,对公司对家人是一样的。

相关链接

中小企业ERP实施

之风险分析

中小企业实施ERP的风险存在多个方面,其中资金风险占较大比例,一旦企业在ERP的 实施过程中资金跟不上,不能够维持ERP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会造成ERP的中断;另外决策者的盲目实施,也会造成ERP实施不畅或者中断;期望值过高,不能对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客观评价,使得ERP不能用尽其材,也会影响ERP的后期实施等等。显而易见,中小企业部署ERP存在多重风险,如何规避,应被CIO提早纳入计划范畴。

人物素描

许朝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贸易专业毕业,现任山西至正实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拥有22年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经验。2005年组织与实施公司ERP项目,2012年组建公司OA项目组完成OA系统的建设。

坚信“创新、高效、执行”的理念,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以配合管理落地的最终成功实现。

后记

在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价值不言而喻,但能够把信息化方法如此深入到财务管理乃至公司管理层面的CFO却并不多见。在答的概念里,财务与业务、管理本身就是一体的,也因此,才造就了这样一位成功的信息化的推动者。在信息化这条路上,她走了10年,一如她所说,“努力做自己能够去做的,不要犯懒”,这样才能争取到理解换来支持,对公司对家人是一样的。而这也许就是她为人处事大智慧之所在。

作者:张静

上一篇:电力需求侧管理对策研究论文下一篇:教师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