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财务报表分析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蒙牛财务报表分析(精选8篇)

蒙牛财务报表分析 篇1

(2010-01-30 20:15:36)转载 标签: 分类: Adilina经世济民

杂谈

摘要:财务分析也就是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数据的分析,评估企业价值,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从而做出合理决策。财务报表全面、系统、综合的记录了企业经纪业务发生的轨迹,相关利益人对它的分析越来越关注。本文首先对财务报表的相关理论进行文献综述,从财务报表的定义及其内容出发,分析财务报表的主体、对象和目的,在分析了财务报表的原则和步骤之后,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综述。

关键字: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综合分析、杜邦体系

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走上的上市之路,而财务报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向各种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各种不同数据及相关信息,但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阅读报表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上市公司也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帮助广大的投资者,税务机关,政法,甚至是企业管理者做出重要决策。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上市公司就是这两权分离的代表。上市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外部利益者要求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就要通过分析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这使得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分析具有了必要性。财务报表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通过核算财务信息并借助于会计报表等形式的财务报告表达出来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静态与动态的信息。在众多的上市对外披露的信息中,财务报表一直都是相关利益者关注的重点。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它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是根据全体使用人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因此,报表使用者要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重新排列,并研究其相互关系,使之符合特定决策要求。向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关的财务信息,从而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依据。但是财务报表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资料来全面地、概括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对报表的使用者来说,这些数据是原始的、初步的,还不能直接为决策服务。本综述以财务报表的定义,内容为基础,通过一些会计学、金融学等相关类知识以及近十年的相关学者的著作、理论予以解释和阐述。正文: 一财务报表的定义及相关内容 1,定义

财务报表亦称对外会计报表,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报告的资料。对外报表即指财务报表。对内报表的对称,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使用者披露的会计报表。2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3财务报表的组成

1)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其中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资产.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所有者公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当然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等还要分成其很多子目这里不再赘述.这里有个等式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利润;销售利润+其它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3)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也叫账务状况变动表,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现金等价物)的增减变动情形。

二,财务报表基本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的包括四方面内容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比较常用的指标有: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净额 以上三个指标值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2、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应大于1,否则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问题,最佳值为2以上。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该指标大于1较好。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可与行业平均值比较。

3、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相似可以计算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等。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赊销净额常用主营业务收入代替。

周转率指标越大,说明资产周转越快,利用效率越高,营运能力越强。

4、成长能力分析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长额/上期营业收入

注:以上指标公式中,有“平均”二字的,都是用期初数与期末数平均计算而来的。

三,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说明净资产收益率受三类因素影响:营运效率,用利润率衡量;资产使用效率,用资产周转率衡量;财务杠杆,用权益乘数衡量。

1、权益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

2、资产净利率是影响权益净利率的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资产净利率又取决于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对资产周转率的分析,需要对影响资产周转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以判明影响公司资产周转的主要问题在哪里。销售净利率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扩大销售收入,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企业销售利润率的根本途径,而扩大销售,同时也是提高资产周转率的必要条件和途径。

3、权益乘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反映了公司利用财务杠杆进行经营活动的程度。资产负债率高,权益乘数就大,这说明公司负债程度高,公司会有较多的杠杆利益,但风险也高;反之,资产负债率低,权益乘数就小,这说明公司负债程度低,公司会有较少的杠杆利益,但相应所承担的风险也低。

邦分析体系在财务分析方面的优势是简洁、系统和可操作性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杜邦分析体系日渐显露其缺陷,就是核心指标“权益净利率”的收益质量的下降。本文在保留原体系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原有指标的建议,如经济附加值,并通过层层分解,结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该指标由表及里进行解释。四,财务分析框架

1,财务分析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说会计工作是收集基础数据,那么财务分析的则是对这种数据的进一步加工(解读),解读的目的是为了以数字解释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肯定公司经验、揭示问题教训,为相关人员决策提供支持。

2,财务管理的主要手段: 制度建设:他解决了一个管理原则,和出发点;

内部审计:他解决的是制度建设是否合理——执行的效果如何;执行效率如何;合规性;

预算管理:实时控制,过程控制

财务分析:包括定性、定量分析,他综合反映了制度建设预算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五,相关比率分析

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若干重要项目的相关数据相互比较,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工具。由于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不同,因而各种分析者包括债权人、管理当局,政府机构等所采取的侧重点也不同。作为股票投资者,主要是掌握和运用四类比率,即反映公司的获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成长能力比率、周转能力比率这四大类财务比率。

(一)成长能力比率

成长能力比率可用来测知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上述偿债能力比率,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用来测知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因为安全性乃是收益性、成长性的基础,公司偿债能力比率的指标合理,财务结构才健全,才有可能扩展经营,否则,如果偿债能力弱,则很难想象公司有余力去扩展经营。至于举债经营比率、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比率,则更是公司外部的成长性比率指标。公司举债经营比率高,一方面也说明信誉高,债权人乐于向它投资,公司靠举债获得更多资金扩展经营。而如果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比率高,也表明其尚有余力借入更多的长期债务用于扩展经营。

反映公司内部性的扩展经营能力的比率则主要有:

1.利润留存率。其计算公式为:利润留存率=税后利润-应发股利税后利润这一比率表明公司的税后利润(盈利)有多少用于发放股利,多少用于留存收益和扩展经营。其比率越高,表明公司越重视发展的后劲,不致因分发股利过多而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比率越低,则表明公司经营不顺利,不得不动用更多的利润去弥补损失,或者分红太多,发展潜力有限。

2.再投资率,又称内部成长性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再投资率=税后利润股东权益×股东盈利-股息支付股东盈利=资本报酬率×股东盈利保留率这一比率表明公司用其盈余所得再投资,以支持公司成长的能力。公式中的股东盈利保留率即股东盈利减股息支付的差额与股东盈利的比率。股东盈利则指每股盈利与普通股发行数的乘积,实际上就是普通股的净收益。

(二)周转能力比率 周转能力比率亦称活动能力比率是分析公司经营效应的指标,其分子通常为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分母则以某一资产科目构成。

1.应收帐款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帐款+期末应收帐款)=销售收入平均应收帐款由于应收帐款是指未取得现金的销售收入,所以用这一比率可以测知公司应收帐款金额是否合理以及收款效率高低。这一比率是应收帐款每年的周转次数。如果用一年的天数即365天除以应收帐款周转率,便求出应收帐款每周转一次需多少天,即应收帐款转为现金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其算法为:应收帐款变现平均所需时间=一年天数应收帐款年周转次数应收帐款周转率越高,每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越短,表明公司收帐越快,应收帐款中包含旧帐及无价的帐项越小。反之,周转率太小,每周转一次所需天数太长,则表明公司应收帐款的变现过于缓慢以及应收帐款的管理缺乏效率。

2.存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销售成本平均商品存货存货的目的在于销售并实现利润,因而公司的存货与销货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率。存货周转率正是衡量公司销货能力强弱和存货是否过多或短缺的指标。其比率越高,说明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公司控制存货的能力越强,则利润率越大,营运资金投资于存货上的金额越小。反之,则表明存货过多,不仅使资金积压,影响资产的流动性,还增加仓储费用与产品损耗、过时。3.固定资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金额这一比率表示固定资产全年的周转次数,用以测知公司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其比率越高,表明固定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固定资产的闲置越少;反之则不然。

4.资本周转率,又称净值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股东权益平均金额运用这一比率,可以分析相对于销售营业额而言,股东所投入的资金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比率越高,表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运用效率越高。但如果比率过高则表示公司过份依赖举债经营,即自有资本少。资本周转率越低,则表明公司的资本运用效率越差。

5.资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这一比率是衡量公司总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指标。总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意味着总资产利用效率的高低。结论:

蒙牛财务报表分析 篇2

一、我国乳制品行业的资产负债分析

(一)经营资产与投资资产结构分析

对企业的经营资产与投资资产的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企业的经营战略以及相应的资产产生对应的利润情况。对于经营主导型企业,其经营资产应该占绝大多数,对于投资主导型企业,其投资资产应占主要部分。据此,编制了我国乳制品4 大企业的经营资产与投资资产的结构分析表,如表1和图1所示。

单位:亿元

由表1 和图1 可知,四大乳制品企业都是经营资产占主导地位,投资资产仅有一小部分。可见,以上企业都是经营主导型企业。即主要通过经营资产来创造企业的利润。

(二)上下游关系管理

1.下游关系管理

企业与下游顾客的关系可以从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的本年度变化情况来探知。通过以下公式可以简要估算:

从下游客户占用总资金=本期应收票据增加额+本期应收账款增加额-本期预收账款增加额

据此,可以编制相应的从下游客户占用资金的比较分析表,如表2和图2所示。

单位:亿元

由表2和图2可知,四大乳制品企业中,伊利在2013年对下游企业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占用了下游企业6.46亿元资金。在现代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伊利能占用如此多资金,可见其存货的竞争实力与企业的议价能力是很强大的。2012年,由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以上企业都没能从下游顾客中占取到太多“便宜”。蒙牛集团前两年对下游企业的控制力不强,但是在2013 年占用下游企业资金8 亿多元,可见2013年蒙牛集团的竞争实力有了大幅度增长,这种增长是昙花一现还是可持续性的控制还得借助以后年度的经营来分析。三元集团对下游企业的控制力强大,也没有让下游企业占用太多“便宜”可能与其严格的销售策略有关。光明集团在前两年没有体现出对下游企业的控制力,但是在2013年占用了下游企业3亿多元的资金。

2.上游关系管理

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可以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和存货年末余额情况来探知。首先,通过以下公式可以简要估算四大乳制品企业占用上游供应商的资金额。

从上游供应商占用总资金=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存货期末余额

据此,可以编制相应的从上游供应商占用资金的比较分析表,如表3和图3所示。

由表3 和图3 可知,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对上游企业的竞争实力较强,在经营过程中占用了上游企业的资金。而三元集团这种竞争优势则不明显。光明集团与上游企业的竞争能力显得不是很稳定,2011 年和2013 年被上游企业占用了资金,2012年则占用了上游企业的资金。一般而言,在现代买方市场的经济条件下,对于三元集团和光明集团却显示不出这种竞争优势,可见,公司的议价能力与利用商业信用支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能力还是和伊利集团与蒙牛集团有差距的。

(三)母公司与合并报表分析

在母公司与合并报表分析中,主要分析乳制品企业母公司控制性资源撬动增量资源的效应,通过以下公式可以简要估算:

控制性投资增量总额=母公司控制性投资-合并报表控制性投资

单位:亿元

伊利集团2013 年合并报表资产总额328.8 亿元,母公司报表总额276.4 亿元,中间52.4 亿元差额为子公司的资产总额。从伊利集团母公司报表的控制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来看,三者增量总额为126亿元。即伊利集团用了126 亿元,撬动了子公司的增量资源52.4 亿元。

蒙牛集团2013 年合并报表资产总额392.4 亿元,母公司报表总额188.4亿元,中间204亿元差额为子公司的资产总额。从蒙牛集团母公司报表的控制性投资(应收一家子公司款项,于子公司的投资,来自子公司贷款)来看,三者增量总额为137.3亿元。即蒙牛集团用了137.3 亿元,撬动了子公司的增量资源204亿元。

三元集团2013 年合并报表资产总额35.2 亿元,母公司报表总额37亿元,中间有-1.8亿元差额,可见,三元集团合并报表资产总额不及其母公司资产总额,子公司经营业绩糟糕,亏损过大。

光明集团2014年资产总额128.8亿元,母公司报表总额94 亿元,中间34.8 亿元差额为子公司的资产总额。从光明集团母公司报表的控制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来看,三者增量总额为24.6 亿元。即光明集团用了24.6 亿元,撬动了子公司的增量资源34.8亿元。

综上所述,伊利集团母公司的控制性资源撬动增量资源的效应不强;蒙牛集团母公司的控制性资源撬动增量资源的效应强大;三元集团合并报表资产总额不及其母公司资产总额,子公司经营业绩糟糕,亏损过大;光明集团母公司的控制性资源撬动增量资源的效应较强。

二、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利润分析

(一)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利润结构质量分析

1.伊利集团

伊利集团部分与利润相关的指标如表4所示:

单位:亿元

从2011~2013年,伊利集团的核心利润相对于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而言,一直居于主体地位,表面伊利集团利润结构清晰,核心业务强势,存货竞争实力强大。可能在2012 年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在2012年净利润下降,但是在2013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其利润强势回归。但是虽然核心利润居于主导地位,其营业外收入对净利润的贡献也很高,并且营业外收入多数是政府补助,这些补助持续性相对而言较差。

2.蒙牛集团

蒙牛集团部分与利润相关的指标如表5所示:

单位:亿元

蒙牛乳业从2011~2013 年其净利润与核心利润大体相当,再结合其投资资产只占总资产的一小部分,由此我们可以估计蒙牛集团的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数额很小。显示出蒙牛集团其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健。与此同时,与伊利集团类似,在2012年其核心利润和净利润相对于前后两年均有回落,因此,更能肯定这种回落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3.三元集团

三元集团部分与利润相关的指标如表6所示:

单位:亿元

从以上指标可以得出,从2010~2013 年,三元集团的核心利润一直为负,表明其核心的经营活动不好,入不敷出。而其净利润却也一直在零附近徘徊,再从其营业外收入可知,营业外收入对净利润贡献巨大,从另一个侧面表面公司经营业绩惨淡,只能依靠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来补亏。投资收益对净利润的贡献作用更加巨大,也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缺乏盈利能力。

具体分析其核心利润一直为负的原因,发现有以下几点:

(1)三元集团的销售市场过于单一,相当部分销售收入集中于北京市场。与此同时,受伊利,蒙牛等其他品牌的“入侵”,三元集团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却一直下降。

(2)三元集团的毛利率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以下,导致其盈利能力较弱。毛利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的定价较低或者产品的成本过高。如果是产品定价过低,再结合其北京市场占有率的持续下跌状况可知:三元集团的产品定价低,却卖得不好,可见其产品的竞争能力在持续下降。如果是产品成本过高,则表明三元集团的内部成本控制水平不高,徒增了大量非增值成本。

4.光明乳业

光明乳业部分与利润相关的指标如表7、表8所示:

单位:亿元

光明乳业从2011~2013年,其核心利润与净利润一直持续增长,并且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占利润的一小部分,显示其主营业务突出,并且出现了稳定增长的势头。而且光明乳业的毛利率在四家企业中是最高的,虽然规模不及蒙牛和伊利,但也具备自己独有的竞争实力。

(二)杜邦分析

表9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杜邦分析数据:

在2013年,四大公司中伊利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比较其他三家上市公司,发现伊利集团的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最高。从这个指标可见伊利集团的产品竞争实力很强,资产利用效率最高。光明集团的毛利率最高,但是其销售利润率却不高,可见其期间费用的利用效率没有蒙牛集团和伊利集团高。三元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为负,主要为销售净利率为负导致,而且亏损较大。

三、我国乳制品行业的现金流量分析

(一)充足性分析

充足性指企业具有足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并且可以满足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及规模扩张的需要。企业的血液就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的保障。

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充足性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能够支持企业正常运转。因此,企业若想仅靠内部积累维持目前的生产经营能力,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必须能够弥补当期的下列支出和费用。

(1)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

(2)固定资产折旧

(3)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摊销

(4)相应的利息,股利支出

只有这样,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才具备充足性的特点,现有规模下的简单再生产才能得以持续。

1.伊利集团

以下表10 是与伊利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性相关的数据。

单位:亿元

由表10可以看出,伊利集团近几年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非常充足,体现了其强大的经营能力以及存货的竞争实力。在三大现金流中,伊利集团的主要现金流入为经营活动,主要现金流出为投资活动。再分析其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的具体项目发现,在2011~2012年,主要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在2013 年,主要为“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有89 亿元,从附注中得知这部分资金为“购买理财产品本金”。而其“购买理财产品本金的收回”有60元,在附注中“投资收益”看到其中“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有1亿元,可见这部分理财产品多数是一年之内的短期投资,并且这60 亿元一年内产生了1 亿元的收益。从另一角度来说,伊利集团在2013年闲置了大量的资金,没有找到更好的投资方向,只能投资短期理财产品获取低微的回报。

2.蒙牛集团

表11 是与蒙牛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性相关的数据。

单位:亿元

由表12可以看出,蒙牛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能够满足未来期间相应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补充,并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稳定,能支持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

3.三元集团

表12 是与三元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性相关的数据。

单位:亿元

由表12可以看出,三元集团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分性不足,不能弥补企业未来期间的现金流出。可见其经营状况不佳,经营业务不强。未来很可能出现经营危机。并且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主要为“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其“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0。然而其经营活动又不能提供充足的现金流,只能借新钱还旧钱,并且借来的资金还要支持企业的发展,可见其面临巨额的现金短缺压力。

4.光明集团

以下表13 是与光明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性相关的数据。

单位:亿元

由表13可以看出,从2011~2014年,总的来说光明乳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充足的,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波动幅度较大,反映企业的经营业务不是特别稳定,经营环境,竞争格局复杂多变。

(二)匹配性分析

1.伊利集团

表14反映了伊利集团三大现金流量结构。

单位:亿元

表14 可知,伊利集团投资活动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有良好的匹配性,投资活动的流出能及时有相应的资金支持,并且在2013年中,“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61亿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53亿元。可见伊利集团吸收投资的能力极强,表面其公司经营能力被广大投资者认可。但是稳定的筹资现金来源还是“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虽然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未来可能会有高报酬,但是也有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

2.蒙牛集团

表15反映了蒙牛集团三大现金流量结构。

单位:亿元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能够满足企业的扩张需求。在2013 年蒙牛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与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剧增,原因是在2013年蒙牛集团收购了国内奶粉企业排名前十的雅士利集团,旨在发展其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业务。但是其融资的主要方式是银行贷款,从管理层的角度分析,通过债务杠杆而不通过权益方式融资,愿意独自承担风险,可见企业管理层对未来的经营活动有充分的信心。但是不可避免地,企业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3.三元集团

表16反映了三元集团三大现金流量结构。

单位:亿元

三元集团在2011年主要向外借钱投资,在201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能满足企业投资活动和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在2013年三大现金流量都为负数,可见,企业现金紧张,尤其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难以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

4.光明集团

表17反映了光明集团三大现金流量结构。

单位:亿元

由表17得知,光明乳业的投资活动一直是巨额的现金流出,而这部分现金流出主要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可见光明在迅速发展自己的公司规模,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并且其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用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来满足,可见其现金流有很好的配合性。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其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是靠“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来满足的”,取得这部分现金要面临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而“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只是一小部分,可见,光明乳业吸收投资的能力欠佳或者避免高成本的股权投资。

四、主要结论和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纵观我国乳制品四大企业,伊利集团作为行业的龙头老大,其强大的经营能力以及存货的竞争实力让其他企业望尘莫及,对上下游企业也是具备两头吃的能力,但是其母公司的控制性资源撬动增量资源的效应不强。其主营业务突出,盈利能力强,利润结构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现金利润结构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现金流量充足,但是过多的现金让伊利集团却有资金闲置的压力而不得不投资短期理财产品以获取微薄的收益。

蒙牛集团其经营能力以及存货的竞争实力虽不及伊利集团,但是也显示了强大的实力,表现为母公司的控制性资源撬动增量资源的效应强大,主营业务突出,盈利能力较强,利润结构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现金流量较为充足。对上游企业具备良好的控制能力,对下游企业的控制力表现不太明显。再结合其2013年收购雅士利集团的股份,可见蒙牛大有不断扩张之势头。但是这种势头主要由银行的借款贡献,企业将面临巨额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

三元集团对上下游企业的控制力不强,合并报表资产小于母公司资产,子公司经营业绩糟糕,亏损过大。其核心利润为负数,净利润也一直在零附近徘徊,非经常性项目对净利润贡献巨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分性不足,不能弥补企业未来期间的现金流出。

光明集团对上下游企业的竞争实力不稳定,没有“两头吃”的能力,但是在上游企业占用资金的情况下,能从下游企业弥补;在下游企业占用资金的情况下,能从上游企业弥补。其母公司的控制性资源撬动增量资源的效应较强,用了24.6 亿元,撬动了子公司的增量资源34.8 亿元。其核心利润与净利润一直持续增长,毛利率最高,但是其销售利润率却不高,可见其期间费用的利用效率没有蒙牛集团和伊利集团高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波动幅度较大,可能表明企业的经营业务不是特别稳定,经营环境,竞争格局的复杂多变。

(二)建议

针对我国乳制品上市企业的综合分析,“马太效应”在四家公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伊利集团各方面经营活动都十分强势,为企业不断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大量的资金如何处置,伊利集团或许有比投资短期理财产品更为明智的选择。对于行业龙头企业,其母公司的控制性资源撬动增量资源的效应却显得十分无力,因此,伊利集团应更为有效利用其老大哥的地位来撬动子公司的增量资源。

蒙牛集团竞争实力虽然不及伊利集团,但是其经营能力也不容小觑。只是对下游企业的控制力应当加强,这不仅需要蒙牛的议价能力,更需要蒙牛的存货更加有市场前景。面对未来巨额的资金偿还压力,蒙牛应当在以后经营活动中更为谨慎,保持经营现金流入的稳定性。

对于三元集团,首先应当不断扩大其产品在京外的影响力,来提升三元集团的知名度。其次,得奶源者得天下,三元集团的奶源分布不像伊利蒙主要在北纬47 度的黑龙江和内蒙古,而是在北京周边,奶源不及行业龙头。最后,液态奶的毛利率在中国不及10%,而奶粉的毛利率在中国能达到70%,因此三元集团应大力发展奶粉制品而不是液态奶。

财务报表分析 篇3

包菡(1990-),女,汉,河南省郑州市,云南民族大学,会计学硕士。

侯孝玲(1991-),女,汉,山西孝义市,云南民族大学,会计学硕士。

王子南(1989-),女, 汉,河北省石家庄市,云南民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不仅是企业内部的一项基础工作,而且对财政、税务、银行、审计及企业主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正确评价企业绩效,从外部推动企业挖潜增效和改善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数码影讯公司为例,分析该公司近年来财务报表,运用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分析了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揭示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并深入剖析了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主要因素,从而发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分析;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财务指标

一、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2013年年末,公司总资产283376.06万元。其中,负债为13679.69万元,占总资产的4.83%;所有者权益269696.38万元,占总资产的95.17%。公司有将近73%的资产为营运资本,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稳定。

2、 利润表的分析

公司营业收入2011年为44,153.27万元,2012年为52,481.97万元,2013年为38,655.10万元,公司的营业收入总体呈下降趋势,营业收入不稳定、波动大,说明公司经营状况相对来说不稳定,受市场影响比较大。

3、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要系本报告期经营活动流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具体如下:

①支付给职工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5469万元,增幅为45.23%,用于业务拓展,新增员工,且本报告期内按市场行情和业务需要进行薪资调整;

②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3803万元,增幅为35.74%,主要为本报告期付现的期间费用、保证金以及借款等款项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要系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异动大于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异动,具体如下:

①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增加9730万元,增长幅度为346127%,主要是: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6000万元;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1662万元;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329万元;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261万元。

②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年同期增加4671万元,增幅为34.94%,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6638万元;投资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1967万元。

(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要系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异动大于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异动,具体如下:

①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增长8786万元,增幅为717.8%,主要原因为: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增长6523万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长2261万元;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因本期收到的股票期权行权款产生的利息 。

②筹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年同期增长4766万元,增幅为11655%,主要原因为: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2280万元;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长2486万元。

二、公司能力分析

1、 偿债能力分析

公司的短期偿债比率数值都比较高,原因是公司50%以上的资产都是货币资金,公司占总资产77.58%的流动资产用来保证占总资产401%的流动负债的偿还。这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稳定,没有短期偿债压力。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2012年上升之后在2013年出现下降的趋势,公司的负债比重占总资产比重略有波动,说明公司资产仍以自由资产为主。长期资本负债率总体平稳。

2、 营运能力比率

企业营业周期和净营业周期逐渐延长,说明企业营运能力正在逐渐下降。企业存货周转天数总体上呈延长的趋势并且存货周转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这种趋势在2013年表现的尤为明显,是由于企业在2013年销售收入巨幅下降。说明企业营运能力2013年表现不佳。

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持续上升且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说明企业实行了比较宽松的借贷政策,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较大。企业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监督管理。企业应付账款周转率正在逐渐下降并且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逐渐延长,原因在于企业的应付账款逐年增加。综合显示,企业的营运能力逐渐下降。企业应该扩大投资,增加营业收入,并且应该加强对应付、应收账款的管理。

3、 盈利能力比率

企业的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净利率整体都在下降,说明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净利润下降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净利润下降的原因:一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下降;二是企业居高不下的营业成本。

三、总结

根据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和预测,我认为公司主要存在以下个问题:(1)负债占总资产比重过小,负债财务杠杆效应低;(2)流动资产尤其是货币资金的利用率低。公司应该从下列方向入手以改善公司业绩:(1)公司在筹资过程中应当适当举债,发挥财务杠杆效应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2)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合理利用货币资金,增加企业投资机会。(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袁淳.财务报表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财务报表分析 篇4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与生命周期有关,与财产收入有关。如下式: C=aWR+bYL„„„„.WR为财产收入;a为财产收入的消费倾向;YL为劳动收入,实为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或不同年龄的收入;b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表明消费取决于财产收入和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劳动收入。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以持久收入为函数。C=bYp„„„„„Yp为持久收入,如下式:Ypt=θYt+(1—θ)Yt-1„„„„„Ypt为现期持久收入,Yt为现期收入,Yt-1为上期收入,θ为加权数。表明,现期持久收入等于现期收入与前期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消费政策

所谓扩大内需政策,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拓宽国际市场.培育消费热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简言之,就是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正确的消费政策.一、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1、就业形势依然严重,城镇居民收入逐步提高

扩大就业是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根本性措施,是拉动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前提。2002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他指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2003年两会期间,国家新一届领导人为了缓解就业问题,提出了今年新增800万就业岗位的目标,并且出台了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鼓励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税收优惠政策。各地政府也因地制宜,出台了一些相关配套措施,来解决此问题。然而,由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重化工业时代,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相对滞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导致我国城镇失业率急剧上升,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4.2%。据有关部门对59个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分析表明,目前每个求职者面临的岗位是0.65个,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相对促进就业而言,政府在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方面所采取的其他措施效果更为明显,除了连续两次大幅度给公务员增加工资之外,有关部门还多次上调了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在企业经济效益长时期没有明显提高、中央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这些措施的出台对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统计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4283元上

升至2002年7703元,增长了近八成。2003上半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达到了4301元,同比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

2、农民收入增势缓慢

增加农民收入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基础。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上届和本届政府都作出了不懈努力。主要措施包括:实行粮食保护价政策稳定农民收入大头,增大农田水利、改造农村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切实保护农民务工合法权益,做好被征地农民补偿和就业安置工作等。

应当说,这些措施起得了一些实效。以税费改革试点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 31 个省(区、市)6.8 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2

年农民的税费负担人均为 78.7 元,比上年减少 12.5 元,下降 13.7%,税费负担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 3.2%

。由于税费负担下降,直接拉动农民收入增长 0.5 个百分点。

然而,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一项测算,如果将城镇居民享受的各项福利考虑进去,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大概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五分之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当前农业的生产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然而,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从国际经验看,轻纺工业高速发展时期是吸纳农村人口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当年,我国轻纺工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之时,政府却在“离土不离乡”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大搞乡镇企业,错过了城市发展的大好时机。由于农村始终保持了巨大的人口规模,使得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无法形成,最终导致农村经济发展与工业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断层,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低收入阶层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是促进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两个确保工作高度重视,重点加大了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中央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补贴由1998年的96亿元上升至2002年的1362亿元,年均增长了94.1%;我国全部城镇和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由1998年的184.1万人上升至2002年的206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469万人。然而,由于我国社保体系建立时间较晚,历史上欠帐较多。到去年年底,全国也还只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内蒙古、辽宁、黑龙江、重庆、贵州、海南等14个省区市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多数省区市的社保基金都还存在着资金缺口。与此同时,这些年来经济发展中结构失衡现象明显,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失业和贫困人口有增无减,也成为社保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障碍。

从目前的情况,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非常艰巨。统计表明,2002年末,农村贫困人口高达2820万人。要让如此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实现脱贫,我们就必须在农村建立相关的保障体系,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农村扶贫担保基金和扶贫贴息基金等。

4、整顿市场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效

历史上,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秩序较为混乱,假冒伪劣泛滥,坑蒙拐骗猖獗,商业欺诈横行,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抑制人们的消费意愿和企业的投资意愿。2001年4月开始,国务院先后统一部署了联合打假、整顿文化市场、严厉

打击传销、整顿建筑市场、强化税收征管、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加油站专项整治、旅游市场打假打非等8个专项斗争。2002年,中央又部署开展了整治集贸市场和加油站经营秩序、旅游市场打假打非等3个专项,并取得初步成效。2003年4月14日至15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003年会议具体部署了当年六项工作重点。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市场秩序有所改善。

但是,总体上看,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当前,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依然突出,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任务仍很艰巨。今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还需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指导思想,一边开展专项整治,一边根据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建章立制,通过完善制度和机制、加强法制建设,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逐步消除以往工作中出现的“反复抓,抓反复”等现象。

5、消费信贷政策作用明显

目前,城市居民消费已开始向住房、汽车等更高级的消费升级,而这次消费升级与80年代的老三大件、新三大件的升级相比,级差要大得多,因而积累期也要长得多,于是就出现了市场需求断层的现象。从国际经验看,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发展消费信贷。

我国的消费信贷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在1997年,我国消费信贷总规模还不到200亿,到2001年年底则已达到6990亿元,增长了约40倍。至2003年一季度末,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已经超过了1万亿。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8909亿元,个人汽车贷款余额为1350亿元,助学贷款余额为55.9亿元。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层次的提升,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地推出个人消费贷款新品种,先后开办了个人质押贷款、汽车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个人小额短期信用贷款、助学贷款等多个业务品种,满足了客户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毫无疑问,消费信贷对促进汽车和房地产业市场的活跃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如此,如果与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发现,我国消费信贷实际上仍然还存在着较大发展空间。目前,西方国家消费信贷在整个信贷额度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20%~40%之间,个别甚至高达60%,而我国的比重大约只为10%。

不过,受一些因素影响,我国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也开始酝酿着一些潜在风险,比如,房地产的发展就过分地依赖了银行资金的支持。今后,我们在继续大力推进消费信贷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对此加以适当防范。

从上述对各主要消费政策的评估结果看,历史上的政策失误和不到位是消费低迷的重要成因。从目前情况看,在政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下,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已经开始出现启动迹象,住房、汽车、旅游、通讯等相关的消费热点正在形成之中,但消费要形成一个全国性高潮还有待时日。要看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城市家庭主要进入

10000至100000元的购买阶段,而农村家庭则要进入1000至10000元的购买阶段。前者主要是从普通耐用消费品向住房、汽车和信息产品等大宗和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教育、旅游、文化娱乐等个人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档次提升,而后者则是从生活必需品向中低档耐用消费品的方向发展。从当前的情况看,城镇居民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入新的消费升级准备阶段,还难以形成全局性的扩张。特别是随着消费升级层次的提升,大宗耐用消费品的档次也越来越高,购买力积累和消费等待的过程也就更长。如住房消费、私人汽车消费,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收入积累。比较而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则需要一个相对较低的收入门槛。这就凸现了提高农民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现实意义。

二、当前在扩大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体制障碍

1、在扩大消费方面现存的三大问题

(1)消费率偏低,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作用亟待增强。

据有关资料,与国外相比,我国最终消费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偏低,“八五”、“九五”时期平均消费率分别为58.7%、59.4%,最近10年平均只有59%多一点,而世界平均消费率已超过78%。尽管各国具体情况不同,也存在一些统计差异,但总的看,我国消费率还是偏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2)消费需求增势缓慢,与投资增长出现背离

回顾过去,在1998和1999两年,投资和消费增速尚且基本持平,直到2000年,当时的投资和消费增幅之差也只有0.5个百分点。此后,两者差距逐渐拉大,到2002年高达7.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长处于12年来的最高点,而消费增长则为3年来的最低点。从支出法角度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几乎完全依靠投资“单轮驱动”了。

(3)在消费总量不足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存在失衡问题。

目前,我国城乡、地区和不同收入者之间的消费水平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一方面是越来越少的人占据了越来越多的资产,却没有多少消费欲望;另一方面是农村、西部地区和城乡低收入者状况始终没能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消费需求增长。据统计,农村居民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长期以来保持下降趋势,“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时期分别为64%、58.7%、50.6%和47.8%。近年来,城乡消费差距仍然较大。2000年、2001年,农村人口分别为城镇人口的1.76倍和1.65倍,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则只分别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47.5%、32.8%。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比较低,而且呈相对下降趋势。即使同为城镇居民,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差距也在扩大。

2、在扩大消费方面现存三大体制障碍

除了前面提到经济结构和政策方面的制约因素之外,影响当前我国消费增长的还有一些体制方面的障碍。

(1)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消费呈现“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

这些年来,尽管从增长速度看,我国的消费增长波动幅度不大。然而,从结构上看,却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与80年代由老三大件、新三大件带起的全社会性消费热潮相比,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消费热潮只有由少数人所推动。在这种格局下,城镇中低收入阶层介入很少,而农民则几乎与之绝缘。

上述消费格局之所以出现,原因在于收入分配体制的不合理,导致贫富日趋分化严重:一些私营企业主一方面获得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却又不承担正常纳税义务,更不给员工交纳各种社会保险;一些上市公司老总在企业长期亏损的情况下,自己给自己发高薪,成了“穷庙中的富方丈”;一些政府官员将权力与资本互连一体,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巨额收入;一些垄断型企业,利用自己在卖方市场中所处的有利地位,随意调价获取暴利„。与此同时,农民利益和城镇弱群体利益却始

终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相反,他们利益受到无端侵害的事件却时有发生。有人因此戏称,当前的消费是“精英阶层的消费”。对大多数人而言,尽管有巨大的消费需求,但受收入制约,却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短缺经济时期,国家为防止需求膨胀而出台的一些抑制消费的政策措施至今没有得到清理。

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社会总供给长期小于总需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消费需求尤其是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政策。现在,尽管消费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逆转,商品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消费的主体已经从集团转向了个人,但在各种因素尤其是有关部门利益的影响下,这些过时了的政策依然挥之不去。拿轿车来说,在短缺时代,轿车要花外汇进口,因而为控制集团购买,推出了占车价10%的车辆购置附加费和3%—8%的消费税。如今轿车产量飙升,个人购车又占轿车销售的半壁江山,这些老政策无疑在个人消费者面前筑起了一道高高的门槛。再看住房,北京市房价平均每平方米高达6375元,这一“天价”直逼纽约、东京。其原因在于,房价构成中40%是政府的地价税费,而且是将70年地价一次性打入。其他的(如超计划用电增加收费、空调增容费等)直接限制个人消费需求的老政策也依然被保持下来。这一切对有关商品(尤其是商品房)的消费及其行业的健康发展都造成了相当不利的影响。

(3)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目前我国还存在部分行政垄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消费。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篇5

经济管理会计2班3700100213彭南林

暑假在家读了一本《财务报表分析案例》专业书,对报表分析的方法有深一步的理解。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等资料为依据,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以帮助决策者做出经济决策的过程。然而不同决策者的侧重点和偏重面不同,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决策者的需要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研究不仅可以使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更加完善,而且可以更加广泛地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需求,并且在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动和提高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我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现行财务报表分析通常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以及综合分析法。下面我们分别来看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1.趋势分析法。一般是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分析,显然这比分析单一年份的财务报表资料能了解更多的信息,特别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但由于用来分析的财务报表资料所属年份、会计期间不同,并且数据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所以一旦会计换算方法改变或者受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数据之间会失去可比性,会造成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2.比率分析法。它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各种比率的计算,基本上能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其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但较常用的比率分析方法只能对报表数据进行反映,其计算结果很容易误导分析 者。比如,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只要用流动资产偿还一笔金额比重较大的短期债务,其比率值就会成倍增加。比率分析法局限性的根本问题还不仅是计算结果的问题,其关键是没有一个标准来判断比率是高还是低,即使我们计算出各个指标的值,也很难找到一个与之相比较的标准。因此,比率分析法作用的最高限也仅仅是提供某些线索,或是作为一个粗略的概要。

3.结构分析法。它是通过分析指标结构来反映该指标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显然,在财务分析中列示总体指标与各组成指标的绝对值,远不如列示其构成比率那样简便、醒目。结构分析法得出的构成比率可以显示总体指标的内部架构,表现各构成项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及其在总体指标中所占地位的重要程度,便于人们分清主次因素,突出分析的重点。因此,结构分析法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分析方法。但其也有一定局限性。如,对结构分析得出的比率值进行分析判断时,很难确定一个标准,这同比率分析法相似,就是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科学的标准,来判断这个构成是否合理。大多情况下我们只能给出一个区间范围,对于落入这个范围的值我们判断其是合理的。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 篇6

吉林省高等教育自学

本科毕业生论文

自考专业: 姓名:

准考证号: 答辩序号: 答辩时间:

财务报表分析的表现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这门公认的“商业语言”更是体现出它的强大的功能:作为“商业语言”的载体——财务报表,正是全面、系统、综合记录了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轨迹,因而相关利益人对他的分析越来越关注。此外,债权人、政府、税务机关、社会公众等在做经济决策时都要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经营管理者更是如此。当然,单纯从财务报表的简单数字和文字上得不出实质性的结果,而要利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巧,结合实际情况,正确认识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和非正常影响因素,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便作出科学决策,这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就是财务报表分析。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以及项目节构分析法等,主要以比率分析法为基础,同时结合各种分析方法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评价:但是,鉴于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的单一性,财务分析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知识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跨国公司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财务报表分析要发挥它强大的功能,不仅对于各企业厉害关系人,对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经济越发展,财务表分析越重要。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自由现金流量、经济增加值分析

目录

一、财务报表体系及其分析的现状

1、现代财务报表体系

2、与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的概述

3、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

4、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及重点

二、财务报表及其分析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及其分析自身存在的局限

2、财务报表披露方面的局限

三、财务报表自身局限及披露的改进

1、财务报表计量属性的改进

2、财务报表披露的

四、结尾总结

参考文献

一、财务报表体系及其分析的现状

1、现代财务报表体系

财务报表指“通过少量的高浓度数据图表和文字说明,借以表达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各种信息的报告形式,其生成需要经过严格完整的会计循环:从记账凭证到分类账簿,再到最后的财务报表。基本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

资产负债表:又称为平衡表、财务状况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比喻成企业“一瞬间的快照”,是全部家当的“天平”。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恒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次序,把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的。

利润表: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活动成果动态报表,被形象地比喻企业的“一段精彩的表演”。利润表的结构,除企业利润的内容可以有所不同外,一般地利润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营业利润、投资损益、补贴收益、营业外收支损益等。分析此表可了解企业的经营收益情况、成本税费情况,进而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利润的构成并通过前后期的利润情况的对比,预测企业的发展潜力与获利能力。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最初来源是“资金变动表”,从本质上来说,现金流量表是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一种,是以现金为编制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进行了反映。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收付制”的编制基础是区别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权责发生制”的一个显著特点。现金流量表揭示了企业资产、负债、净资产变动的原因,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是连接这两大报表的桥梁。

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财务报表使用和分析者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做的解释和进一步说明;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充分披露;二是如实表述。

2、与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的概述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晴雨表”,而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基本经济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采用一系列专门分析技术和分析方法及分析程序,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角度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从而系统地认识和掌握企业全貌的过程,它是财务报表的延伸,是财务报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系企业的组织和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可从以下方面来理解:第一、它是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旨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做出科学决策;第二,其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健全的方法体系,且正日趋成熟;第三,它还有系统、客观的资料依据,其最基本资料是财务报表;第四、它还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财务报表分析主体有内部管理者、现行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者、原材料供应商及其他债权人、客户、政府部门和公众等,他们通过财务报表来满足对不同信息的需求;作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主要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也就是报表中的财务数据和相关指标;同时包括了财务报表附注和审计报告;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某一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变化情况的信息,这种信息在许多报告使用者做经济决策时都是有用的;而财务报表分析依据报表使用者不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其作用是:总结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做出决策;这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过程。

3、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将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进行对比,得出一系列具有一定意义和逻辑关系的财务比率,以此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的一种分析技巧;比率分析法是报表分析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目前很大一部分财务指标就是通过比率分析得到的:如运用比率分析法来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不同的数据,从而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找出预备比较对象差别的一种分析法,用于比较的可以是绝对数和相对数,其主要作用在于揭示指标间客观存在的差距,并为进一步分析指出方向。比较形式可以是本期实际与计划或定额指标的比较、本期实际与以前各期的比较,可以了解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动9 情况和变动趋势;也可将企业相关项目和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进行比较。趋势分析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变.动方向和变动原因,以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期间同一项目的变动情况,它刻画了财务报表项目随着时间而变化。趋势分析是降低不确定因素的唯一方法:因为单一的财务报表可由管理当局自己做出完美解说,但连续几年的不佳或恶化的记录,自己便已说明问题。对财务报表进行趋势分析要有个前提条件:分析的各个会计数据在时间上必须连续,中间没有间断。

项目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在实际运用中,结构分析法通常与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去把握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及费用的构成情况及所占的比重,为进一步分析作铺垫。

因素分析法:是指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共同影响某一经济指标时,用来测定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发生总变动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它以确定的因素替代顺序等一系列假定为前提的,其计算结果不仅具有一定程度的假定性,而且要受因素替代顺序的影响,所以,各指标的分析顺序一经确定就不能随便更改,以使持续不断的该类分析结果具有可比性。

图表分析法:指将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数字采用图表的形式列示出来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图表分析法具有一目了然、思路清晰的优点。目前,随电脑及网络技术的完善与发展,它的运用基础范围和种类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4、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及重点无论报表分析者出于何种目的、采用何种分析方法,最终结果是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便做出科学决策,这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和重点。在目前的财务报表分析中,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财务指标体系:(1)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如销售净利率;

(2)反映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的比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己获利息倍数;

(3)反映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4)反映企业成长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如资产增长率;(5)反映市价的比率,如市盈率、市净率等。

二、财务报表及其分析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及其分析自身存在的局限

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对于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以历史成本计价相对可靠但缺乏相关性,表现在:忽视物价变动水平的影响,不能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收入、成本、费用的实际价值: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币值变已是一个普遍现象,货币计量假设进一步松动,不但冲击历史成本,还冲击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2)以货币计量历史成本,不能反映非货币的财务信息,也没有对机会成本在报表中进行反映,而机会成本往往是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决策必考虑的因素之一;(3)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影响可比性和财务报表反映经济业务自身的真实性;偶然或粉饰可改变报表内容,影响分析结果;(4)比较基础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比较标准;

(5)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它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

分析理论、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的局限

(1)在我国,财务报表分析理论研究缺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大型跨国公司出现,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和分析体系与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2)分析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受到影响;

(3)分析工作不能专业化;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专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师出现较晚,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没有专业化。

(4)比率分析法作为主要的财务分析方法,除了要看到它的适应性强外,还要充分认识其局限性的一面没有可比性基础的财务指标没有意义;属于静态分析,对于预测未来并非绝对合理可靠;孤立对财务比率进行解释十分困难;仅是一种衡量手段,并不能反映其他方面的问题;财务指标可被人为操作。

(5)除了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也在报表分析时经常采用,报表分析者要依据分析目的行各方面的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进行正确判断。此外,财务指标也要有适度的“量”过多没有什么意义,过少又不能说明问题非财务指标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没有很好的考虑进去,作用也得不到体现。(6)报表分析者在进行项目和结构分析时,注重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对所有者权益项目分析不注重;同样,在采用比较分析法时,仅对财务报表进行纵向或者横向分析,没有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样会削弱报表分析的效率和效果

分析过程的局限

(1)重“量”不重“质”,大量单纯数量指标,忽视问题性质分析。在我国目前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中,一般用的是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方法用得很少;在一些小型企业和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没有被很好的重视起来,有的纯粹是走“过场”,尤其是当前借助于网络和财务软件的优越性,不仅使财务报表的编制变得异常简单,财务报表的分析也被赋予了“智能化”,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一完成,财务报表有关分析指标分析结果马上出来,结果报表分析的效率是提高了,但缺乏实质分析,得不到好的分析效果。

(2)比率分析法使用的各种数据都是过去资料,虽对预测未来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判断的绝对标准:这也是先有经济业务发生、再编制财务报表、再对报表进行分析这样的一个过成而造成的,具有“滞后性”。

(3)在实践应用中,对现金流量表只重编制,不重视分析。(4)缺乏对企业的长远和整体分析。指标体系的缺陷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中,财务指标是分析和决策的主要依据,报表分析者主要依据这一系列关键的财务指标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但财务指标有“酌定性”行为(比弗,1998年),可导致财务指标“监控”作用弱化;一些财务指标和财务项目的划分及指标的内在含义不符合实际情况,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行不通;财务指标体系不完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以及全球化进一步加强的趋势,诸如产品质量、人力资源、市场占有率等非财务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客观上要求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考虑和评价。

2、财务报表披露方面的局限

①内容披露不全面

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在一些前瞻性、不确定信息以及一些潜力巨大的企业巨额的无形资产及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品牌和智力因素等“软资产”在财务报告中得不到反映:之所以对这些信息不进行披露,管理当局是基于成本效益因素考虑,而且认为这些信息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今天,完全有必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披露。②信息披露不可靠

财务报表数据的信息质量还受制于上市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操守。众所周知,办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营利;然而,营利的方法和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有人通过正当的艰苦经营来谋取利润,也有人专想通过不正当的操作来谋取私利。

③信息披露不透明财务报表的披露一直与财务报表的分析紧密相联。纵观财务的研究发展,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讨论,90年代对财务报表披露的普遍关注,到最近几年的透明度研究。“透明”是财务报表披露需要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即企业所提供的信息,报表分析者能作为据以进行分析的真实来源,而高透明度意味着能够而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风险程度等,但基于自身利益,根据“不对称信息”的原理,占信息较多的一方—管理当局往往不能对财务报表进行充分透明的披露,这样会使报表分析者作出错误的决策。

三、财务报表自身局限及披露的改进

①财务报表计量属性的改进

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为了弥补现行财务报告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不足,可以借鉴国际惯例,利用“时价会计”,即在财务报表补充资料中,调整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相关报表,作为正式报表的补充资料。②财务报表披露的改进正因为报表分析的资料绝大部分来源于财务报表本身,外部财务报表中的信息的表达方式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将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因而要力求改进财务报告披露的局限性,建议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1)增加披露内容;(2)适用的多样化呈报,多种形式披露;(3)及时披露;(4)建议在我国实行“全面损益表”。

四、总结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报表分析着要想取得最佳分析效果、作出科学决策,首先所依据的分析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充分透明:最重要的是财务报表分析者要借助财务报表体系中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采用一定的分析技巧和分析方法如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图表分析法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整体和动态的分析。在目前阶段,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虽然对报表分析有一定的影响,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对其进行改善,将三大财务报表连接起来进行完整分析,包括财务指标体系的变动分析、财务项目和结构层次的分析;尤其是随着“现金为王”的观念深入人心,需要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着重分析。当然,财务报表分析的发展还需待更深层次的研究,例如实证分析法,它尤其对分析上市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和防治财务舞弊方面值得推崇,但是基于实证研究在报表分析中的运用及研究由于实证会计的相对研究成本远高于规范研究,而收益却没有明显差距,理性的研究者出于成本效益的分析,使得实证分析法的向前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有待于突破阻力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不断发展财务报表分析,使得报表使用者通过系统全面分析、作出科学决策,促进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楚熊,刘传兴.财务报表分析精要[M](1)深V:海天出版社.2001.9;69 [2]谢志华.如何衔接和编制报表[M](I).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3;443-453 [3]威廉.H.比弗.财务报表呈报会计革命[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浅谈财务报表分析 篇7

关键词:财务报表,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润

一、财务报表内容

财务报表是总括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的书面文件, 其内容有两方面:一是企业经营成果, 包括企业营业收入、成本控制和费用节省情况、利润的多少和投资者获得的红利等;二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 包括资金供应、偿债能力和企业的发展潜力等。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 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 采用专门方法, 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 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将来, 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 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作用

第一, 从企业投资者角度来看财务分析的目的他们最根本的目的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情况, 因为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关键。第二, 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他们首先关心的也是盈利能力。第三, 从企业债权者角度看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债权人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经营者和投资者都不同, 他们一是看其对企业的借款或其他债权是否能及时、足额收回, 即研究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二是看债权者的收益状况与风险程度是否适应, 为此还应将偿债能力分析与盈利能力分析相结合。

三、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一)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也称对比分析法, 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分析方法, 是指通过两个或几个有关的经济指标的对比, 找出差异, 研究和评价公司经营情况的一种方法。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 借以考核有关预算完成情况。二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三是不同企业之间比较, 如选取相同行业的其他公司进行比较。四是与标准财务比率或理想财务报表比较。

(二)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通过把报表内的某一个数据与其他的数据相比较, 建立数据之间的联系, 从而得出分析结论或提出待解释的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根据比率分析法中联系起来的两个数据之间的关系, 可以将财务比率分为三类。

1. 结构比率。

也称构成比率, 指一项财务指标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项目与总体的比重, 以反映部分与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类比率的一般计算公式:结构比率=某一组成部分的数额/总体数额, 利用这个比率可以揭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

2. 效率比率。

用来计算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例, 反映投入与耗费及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一比率旨在反映运用单位资源产生收益的能力, 因而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率。

3. 相关比率。

它是以某个项目与相关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 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利用相关比率指标, 可以考察有联系的相关业务安排是否合理, 以保障公司运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三) 因素替代法

因素替代法是以一定的经济指标为对象, 从数值上测定各项因素变动对其差异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投资者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衡量各项因素影响程度大小, 有利于分清差异变动的原因和责任, 正确地评价公司各方面的经营管理工作。

从下面例子中, 可以了解如何利用因素替代法进行公司净利润增加的因素分析。

某公司资料如表所示:

显然, 2001年净资产收益率比2000年增加2.6个百分点, 这是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两个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可以利用因素分析法, 分析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的程度。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资产净利率

1. 假设资产净利率不变, 权益乘数发生变化。

单独变化权益乘数, 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了1.5%。

2. 假设权益乘数不变, 资产净利率变化。

资产净利率单独变化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1%。

3. 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都改变。

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的共同变化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了2.6%。

4.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净资产收益率差异可分解为权益乘数单独变动引起的存差异、资产净利率单独变动引起的存差异和混合差异 (2.6%-1%-1.5%=0.1%) 。混合差异是指不能确定由哪个因素变动而导致的差异, 一般数值较小, 我们往往可以将其忽略。

5. 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权益乘数增加而变化的。

(1) 变动资产净利率, 引起的差异为:8%×2-15%=1%。

(2) 变动权益乘数, 引起的差异为:8%×2.2-8%×2=1.6%。

(3) 资产净利率增加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1%, 权益乘数增加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1.6%, 两个因素共同作用, 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了2.6%。

四、财务报表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财务报表自身结构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产物, 会计核算有特定的假设, 并要执行统一的规范, 因此并不能揭示企业全部财务情况, 比如货币计量、分期报告等会计假设会对会计报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较难取得如存货结构、应收款账龄等信息;同时, 会计报表也无法表达非货币计量的因素, 如企业的商誉、员工的技术水平等, 均无法从报表中得到。

(二) 分析者自身的局限性

1. 分析者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的心理定势。

经理作为企业主要领导人, 由于自己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心血, 因而对企业取得的成绩常常津津乐道, 而对出现的问题常常有一种辩解强调客观的心理作用, 这种心理定势使经理的分析失去公正、客观, 容易造成进行分析时带有某种偏见或片面, 而不能客观地作出分析结论。

2. 分析者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目的的局限性。

经理们常常在感到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情况的某些方面有问题时, 才去了解、翻阅财务报告中相关的部分内容, 这样, 仅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或偿债能力或其他某一方面都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3. 分析者素质的局限性。

分析者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及相关财经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的差异, 往往理解财务分析计算指标结果就不一样, 如不全面了解各项指标的计算过程, 仅仅看计算结果是很难全面把握各项指标所说明的经济涵义的。

4. 分析者从事实际工作经验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者如果没有丰富的从事本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 仅仅测算分析几个独立的财务指标是很难准确理解财务指标所传递的财务信息的。

5. 分析者的风险观念。

分析者看待企业财务风险的观点往往各有差异, 因此, 对待同一指标高低的看法也必然存在差异。有人认为只有高风险, 才有高收益;有人认为企业还是稳妥一些好。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 利用相近或相同的财务分析指标, 可能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

6. 分析者的耐心。

财务分析是通过计算众多财务指标而实现的, 一般来说, 分析的指标越多, 分析的效果越准确。而分析者去测算或者去阅读这些众多、枯燥的指标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问题是很多分析者在分析若干指标后, 就要急于下结论, 从而得出不明确的结论, 甚至得出错误的看法。

(三) 分析资料的局限性

1. 重结果、轻过程。

财务报表通常只能说明企业理财结果、经济效益成果, 而不能详尽说明企业理财的过程及经济效益实现过程。以资产负债表为例, 它所反映的只是某一时点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并不能明确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如何筹措资金, 对筹措来的资金又是如何具体加以运用的, 是否及时偿还了债务等。又如通过损益表人们只能了解到企业所取得的收入是多少, 至于收入是如何取得的却很难了解到。这些都给财务报告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2. 可比性。

财务报告分析就是将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的过程。财务报表数据资料是否具有可比性, 对财务报告分析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因为将不可比的资料硬性比较, 很难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影响财务报表资料及财务分析可比性的因素主要有计算方法、计价标准、时间跨度和经营规模等, 一旦这些条件发生变动而企业在分析时又未予以考虑, 必然对分析的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3. 可靠性。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达到客观、真实地揭示企业经营管理及其财务状况, 从而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不仅制约于企业的主观因素及人为因素, 而且还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与会计方法的合理性也密切相关。如果通货膨胀严重、会计方法不适当, 或者过多地掺杂了各种人为因素与主观因素, 那么财务报表所提供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就缺乏必要的保证, 而现有财务分析方法又完全缺乏剔除或修正的有效方法, 这必然会给财务分析带来不同程度的虚假性。

4. 有效性。

财务分析的另一目的是根据财务分析结果作出正确的预测和决策, 对未来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指导与规划。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资料都是历史资料, 如果企业单纯依据这些历史资料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的时效性很差, 不仅无法有效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正确进行投资及信贷决策, 甚至还有可能误导决策。

5. 准确性。

有些财务报表所传达的会计信息资料模糊, 涵义不准确。比如财务状况变动表已改为现金流量表, 而现金流量表又主要反映现时的现金流量, 很难反映企业资金营运的全过程。

(四)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1. 各项指标缺乏统一评判的标准。

对指标的解释需因时因事而异, 指标值的大小, 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好坏。例如, 存货周转率的加快可能是好现象, 也可能是坏兆头。

2. 某些指标可经过某些合法手段进行粉饰。

如已获利息倍数指标主要考察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计算所用利息费用一般用财务费用来估算, 若当期资本化利息巨大时, 仅用财务费用进行估算, 就会粉饰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值。指标过多太复杂, 理性分析过多, 缺乏可操作性。

(五) 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 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比率分析法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 通过各种比率的计算和分析, 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盈余的分配情况, 具有扼要、通俗易懂的特点, 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但是比率分析法由于受到各种限制, 其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重“量”不重“质”。比率分析法常常是大量单纯数量指标的堆砌, 而忽视问题性质的剖析;比率分析法所使用的各种数据, 都是过去的资料, 对于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 有一定参考价值, 但是不能作为判断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绝对标准;财务分析所用的会计数据, 很多都是估计和判断出来的, 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难免会有偏差;各种比率计算公式、名称等尚无标准化, 也给分析运用带来很多麻烦。比率分析所用的种种数据, 如果企业在结账前把短期借款还掉, 结账后再借入款项, 则会造成负债低、流动性增强的假象。

2. 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

趋势分析法一般运用数年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分析, 这比分析单个财务报表能了解更多的情况, 特别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但是趋势分析法也有其局限性, 由于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 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参考文献

[1]吴国春.浅述财务报表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 (2) .

[2]李瑞雪.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

[3]陈如意.现代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及对策[J].会计之友, 2006 (3) .

浅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篇8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

本文以2013~2015年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公布的财务数据为主要依据,将选取12个指标,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层次来分析各公司的财务状况。选取的12个指标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本文主要选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是资产负债率。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至2015年的流动比率呈上升趋势,2015年较2014年上涨了8.93%是由于2015年的流动资产增长了14.83%。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由于存货流动性小与变现能力差的缘故,为了更好的体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便补充了速动比率这个更加直观的指标。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00%时较为合适。2013年至2015年速动比率呈上升趋势,在2015年速动比率达到了较为合适的值,这是由于2015年的流动资产较2014年有较大的增长。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是通过公司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一项衡量公司合理利用负债资金进行盈利能力的一项指标。目前我国理想的资产负债率水平是40%。2013年至2015年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呈递减的趋势,其中2015年较2014年数据变化不大,2014年较2013年下降了5.91个百分点,是由于2014年负债总额下降了18亿元。

二、营运能力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比率主要揭示了企业运营资金循环周转的情况,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的效率高低可以由其体现出来。企业资产周转的越快,流动性就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便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则速度越慢。

(一)存货周转率分析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率又名库存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资产变现能力越强,存货及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2013年到2015年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存货周转率呈上升趋势,2015年该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为7.36,而2014年指标为7.13,增长率为3.23%。从该公司的年报分析得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015年营业成本下降速度快于平均存货的下降速度。

(二)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率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完成产品销售额的周转次数,反映流动资产周转速度。2013年至2015年该指标呈波动趋势,2013年到2014年流动资产周转率增加,主要原因是销售收入较上年增加了2.68%,以及流动资产较上年有所减少,流动资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25.12%,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本年度该公司偿还及支付现金股利所致。

(三)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分析=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这三年来该指标呈上升趋势,2015年较2014年的销售收入增加了33亿元,而平均总资产下降了10.5亿元,这是该指标在2015上升的只要原因。

三、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盈利是企业的重要经营目标,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所有者的投资收益,也是企业偿还债务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的债权人、所有者以及管理者都十分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销售毛利率分析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营业收入净额—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净额*100%

销售毛利是企业营业收入净额与营业成本的差额,可以根据利润表计算得出。营业收入净额是指营业收入扣除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销售毛利率逐年下降,2014年较2013年下降幅度尤为明显,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销售毛利的减少和营业收入的增加,2015年较2014年下降原因也是如此。

(二)销售净利率分析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100%

销售净利率说明了企业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它可以评价企业通过销售赚取利润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通过扩大销售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三年来该指标不断下降,这是由于公司净利润逐年减少,而营业收入净额逐年上升。

(三)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总额*100%

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的财务比率,它反映了企业股东获取投资报酬的高低。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越强。

四、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的发展能力,也称企业的成长性,是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增长能力,如规模的扩大、盈利的持续增长、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等。

(一)营业收入增长率分析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在201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首次为负值。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减少4.87%,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啤酒销量下降,使得主营业务收入减少所致。

(二)净利润增长率分析

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增长额/上年净利润

净利润是公司经营的最终成果,而净利润增长率反映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速度。2015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也是首次为负,这是由于2015年营业收入的减少,而2015年销售费用较上年增加3.9%,管理费用较上年增加了3.63%,财务费用较上年增加了10.45%,财务费用增长过快是由于本年度利息收入减少所致。

(三)净资产增长率分析

净资产增长率=本年净资产增加额/年初净资产

净资产增长率反映了企业当年股东权益的变化水平,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财务指标。某知名啤酒企业股份三年净资产增长率有所波动,但总體来说增长率为正。2015年较2014年增长率有所下降是由于年初净资产基数较大。(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013—2015年报,青岛啤酒官网.www.tingtao.com.cn

上一篇:超市小口号下一篇:广告设计师资格证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