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的文献综述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务分析的文献综述(精选8篇)

财务分析的文献综述 篇1

目: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研究综述

摘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是指分析主体根据上市公司定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等资料,应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剖析,其目的在于确定并提供会计报表数字中包含的各种趋势和关系,为各有关方面特别是投资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等财务信息,使报表使用者据以判断并做出相关决策,为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提供依据。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及财务报表分析的改进三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1.1 纵向分析

郭宁认为纵向分析就是同一企业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编制比较会计报表,即将企业连续几年的会计报表数据并行排列在一起,设置“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两栏,以揭示各个会计项目在比较期内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和百分率的增减变化情况,从而确定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1]。

1.2 横向分析

横向分析实际上是对不同企业的同一的会计报表中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横向分析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采用“可比性”形式编制财务报表,即将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重要项目(如资产总额或销售收入)的数据作为100%,然后将会计报表中其他项目的余额都以这个重要项目的百分率的形式作纵向排列,从而揭示出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相对意义[2]。采用这种形式编制的财务报表使得在几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比较成为可能[3]。

1.3 财务比率分析

陈宇宁认为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动用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数据,并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其他有关信息,对同一报表内部或不同报表间的相关项目,以比率的形式反映它们的相互关系,据以评价该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方法[4]。

金融121班 刘泽民 5400112073

1.3.1 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5]。

主要有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流动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渠道把流动资产变成现金来偿付流动负债,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1对于大部份企业来说是比较合适的比率。流动比率小于1是一个警示信号。还有速动比率(酸性试验比率),速动比率是流动比率的一种变形,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更为严格的测试比率。它是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再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1: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合理的[6]。1.3.2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企业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建立企业的目的是营利,增加盈利是最具综合能力的目标。

主要有营业利润率:是指营业利润与全部业务收入的比率。作为考核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营业利润率比营业毛利率更趋于全面,公司的全部业务收入只有抵扣营业成本和全部期间费用后,所剩余的部分才能构成公司稳定、可靠的获利能力。比平均水平高些的营业利润率通常是企业良好管理的标志。但不正常的过高营业利润率则可能意味着企业在未来会面临竞争。还有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是利润总额和利息支出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于衡量公司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十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高于同期银行借款利率和社会平均利润率,则说明公司总资产获利能力足[7]。1.3.3营运能力分析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包括总资产周转能力分析、流动资产周转能力分析、应收账款周转能力分析和存货周转能力分析[8]。

这里主要讲述流动资产周转能力分析和应收账款周转能力分析。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当期销售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的比率。它主要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和资产在运营中的增值能力。在实际应用中,流动资产周转能力分析是从“点”考察企业的资产运营状态,它更现实地反映了企业经营好坏的客观状态[9]。还有应收账款周转能力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表示企业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它是赊销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越快,营运资金的变现速度越快[10]。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

2.1 缺乏可比性

在比较分析时,必须选择比较的基础,作为评价企业当前实际数据的参与标准,如历史数据、同业数据或者计划预算数据。用历史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

金融121班 刘泽民 5400112073

状况,往往不切实际。同行业之下,不同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显然不能用一成不变、缺乏代表性的行业数据去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以预算作为比较的基础,实际和预算的差异,有时是预算不合理造成的,不是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2.2 存在滞后性

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无论是比较分析法还是比率分析法都是一种理想的、静态的、所需的数据需要确定的分析方法,它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但对于企业的动态管理和及时管理来说,其应用价值并不大[11]。

2.3 分析的浅显性

无论是比较分析法还是比率分析法,重视的主要是对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结果的表述,而不能直接说明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获取的信息只能为企业提供查找问题的线索,而无法直接解决问题,企业管理层只有通过更加深入的考察,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12]。财务报表分析的改进

3.1 调整报表

财务报表是按历史成本法编制的,随着物价水平的变动,它可能已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可将用历史成本法编制的财务报表调整为现值财务报表。目前的调整方法主要有物价指数法和逐项评估法两类。物价指数法是根据物价变动将历史成本的会计信息折算为现实报表;逐项评估法则是按诸如重置成本、市场价值等分别对各项资产进行评估最后求现值的方法[13]。

3.2 结合非财务信息分析报表

要尽力弥补表外信息摄取量的不足,加大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就要增加以下信息:①法规信息。分析者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规范,并据以分析公司的财务活动有无违规行为,同时在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施各种财务决策。② 国家经济政策信息。如产业政策关系到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及目前是否能享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若企业经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其经营将会获得持续稳定发展;若属于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必然导致其经营发展受限。③市场环境信息。分析者必须关注各种市场的供求状况与价格信息,预测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④行业信息。分析者必须结合行业特征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应关注的行业信息主要有:行业水平和先进水平。⑤人力资源信息。分析者在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时,必须关注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首先是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了解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才能及其制定的管理机制,良好的管理机制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使企业保持生机和活力。其次是职员数量及层次结构信息,一般地,职员的层次越高,企业越有发展前途。

金融121班 刘泽民 5400112073

3.3更新财务报表分析手段

随着财务分析手段的不断进步,提出了完善财务管理系统的需求。会计电算化系统除满足记账功能外,还要满足核算和管理的要求,即以财务会计作为基础,管理会计作为主体,通过财务会计功能模块处理日常会计工作事务,采集财务信息,为管理会计模块提供原始信息和基础资料。管理会计功能模块通过对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按一定的管理模型加工处理、稽查审计、分析计算,在大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以多种形式,如报表、图表、图形等为企业领导提供精确的、科学的经营分析报告[14]。

总之,近年来大量的经济案件告诉我们,企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欺诈投资者的现象越来越多。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阅读财务报表时如果不运用分析技巧,不借助分析工具,而只是简单地浏览表面数字,那就难以获得有用的财务信息,有时甚至还会被会计数据引入歧途,被表面假象所蒙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WTO后,将面对国际上的竞争对手,与狼共舞的年代已经到来,企业间的兼并和个人投资行为越来越普遍,财务报表使用者只有在阅读财务报表的同时,利用分析技巧对企业公布的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从中获得对经济决策更有用的财务信息。

参考文献

财务分析的文献综述 篇2

产业集群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从产业集群理论演化过程来看,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时期、新古典时期和社会制度时期三个逻辑阶段。在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 学者们所关注的是单个企业选址和产业地理分布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对于产业集群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基础上的, 主要是从有利于市场交换这一角度去分析产业集群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即改变了新古典模型制度不变的假设, 认为制度变量是影响经济的一个重要参数。正是受新制度经济学的启发, 20世纪80年代以后, 经济学家把社会学家用来分析社会群体行为规律的网络理论引入了经济分析, 用来研究企业相互合作、协同发展的关系, 极大地推动了该理论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也引起了对产业集群进行制度分析的研究趋向。

但目前从制度方面系统研究产业集群的文献并不多见, 产业集群的制度分析还没有成为产业集群分析的主流研究方法, 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对产业集群的组织属性分析、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因素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分析, 以及产业集群的治理分析。

1 产业集群的组织属性分析

经济组织及其不同的经济特征一直是学术界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关心的重要议题。经济活动复杂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资源配置的多样性制度安排。主流经济理论对经济组织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企业组织, 而对于产业集群这种全新的组织形式, 须从其组织属性的分析着手。

1.1 国外相关研究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 纯科层组织与纯市场组织是两种最基本的协调交易的制度形式。企业和市场的两分法虽然提高了人们对这两种制度安排特性的认识, 但却忽视了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突出的是忽视了企业间资源配置的多样性制度安排, 即在纯科层组织和纯市场组织这两级之间存在着一种最基本的协调交易的制度形式——中间性组织 (产业集群是中间性组织的一种形式) 。中间性组织的出现也对传统经济理论关于组织的两分法提出了挑战。

理查得森指出, 企业与市场之间直接协调和自动协调的两分法使人误解为性质截然不同的协调方法, 它忽视了企业间合作的事实。与企业理论相比较, 中间组织理论对经济活动的基础采取了一种更广阔的视野。交易成本理论侧重于从交易分析入手, 注重区分纯市场、纯科层及中间性组织的本质特征。不同学者由于选择的交易划分维度不同, 因而对适合由中间性组织这种制度形式来组织的交易类型有不同的见解, 开创这一研究思路的是威廉姆森。威廉姆森指出, 在纯市场与纯科层两级之间存在着一种“混合”的中间形态组织, 并比较了纯市场、纯科层和中间组织形态的区别。他认为纯市场的权威控制程度很弱, 合作适应性也很弱, 而自主适应性及激励度却很强;纯科层则恰恰相反, 其权威控制程度及合作适应性很高, 而自主适应性及激励强度很弱。可以用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三个交易特质指标的不同匹配来解释:认为三个变量都较高时, 企业等级规制结构就是有效率的组织安排;当三个变量都较低时, 市场是有效率的交易协调手段;而当交易特质处于这两者之间时, 混合的中间规制组织就是有效率的组织结构。

继威廉姆森之后, 拉森继承了威廉姆森的分析框架, 对交易的维度进行了修正。他结合资源依赖的观点, 用特定资源依赖代替资产专用性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当内部化成本较低、行为者之间缺乏信任时, 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特定资源依赖程度越高, 协调越可能有科层——看得见的手来完成。第二, 当外部化成本较低, 同时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特定资源依赖较低时, 协调将由市场——看不见的手来完成。第三, 在较低的召集成本、较高的内在化成本或行为者之间信任强度较高时, 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特定资源依赖程度越高, 协调越可能由作为企业间契约的网络 (中间性组织) 来完成。拉森的贡献在于, 将资源依赖的观点引入到交易分析中, 并且他认为市场原则和企业原则能够同时存在, 而中间性组织就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互之间的握手。

日本学者丸川知雄指出,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采取介于一体化 (合并) 和偶然而短暂的市场交易关系这两级之间的各种形式, 这就是中间组织形式, 其特征是在企业之间互相保持独立性的条件下建立比较长期而稳定的交易关系。

1.2 国内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还是借鉴国外的中间性组织理论,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的组织属性, 认为产业集群是与企业科层、纯市场组织相互替代的组织形式。

李凯、李世杰从交易特质和生产特质出发, 推演产业集群的组织属性, 认为产业集群兼有市场组织的交易特质和企业科层的生产特质, 又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市场的交易特质和企业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 能够形成对纯市场和企业科层的有效替代。李恒认为, 作为一种中间组织, 产业集群是一个动态演进的组织, 网络内企业之间的重复性交易是彼此联系的纽带, 网络交易一方面发展了中间性组织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也隐含了产业集群长期演进的约束条件。杨瑞龙、冯键认为企业间网络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企业通过正式契约和隐含契约所构成的互相依赖、共担风险的长期合作模式, 企业间网络是有效率的, 并可以日益演化成为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陈柳钦认为, 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形式之一, 其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 而且产业集群本身又可以降低费用, 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

2 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对产业集群的影响研究

社会资本内涵比较广泛, 如价值观、历史文化传统、信任、观念、道德规范等。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是个体或组织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相互信任、合作以及具有互惠性的行为规范。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大都认为集群中的成员之间关系依赖于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 作为不完全合同的替代品, 这些信任关系的存在意味着个人和团体的集体行动不同于市场契约或等级组织联系的行为, 有利于促进企业间合作和交流, 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从社会资本的内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来看, 它类似于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 因为非正式规则是制度和社会资本都共同具有的部分。

2.1 国外相关研究

Putnam首先关注集群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在对意大利的研究后发现, “第三意大利”由于存在着丰富的社会资本而导致集群的发展。Burt认为, 弱联系是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渠道, 它对于集群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Mark认为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 不同类型的信任有不同的信息成本, 所以在不同环境下, 不同类型的信任具有相应的主导地位, 这一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具有较强的解释力。Saxenian在对硅谷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 不断扩展的企业间网络是硅谷发展的持续动力;松散连接的组织间网络促进了相互模仿和学习, 同时分散了开发新产品的成本与风险。尽管硅谷非常依赖于全球市场和供应, 但集成商更倾向于与当地的供应商合作, 并以地缘接近为优势建立起以信任为基础的合作关系。罗森费尔德认为, 在一个有效的中小企业集群中, 信息的流动十分重要, 因此不可忽视作为信息交流平台的社会关系网络的作用, 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信任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的流动和知识的传播。

2.2 国内相关研究

惠宁认为, 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双向互动大大减少了产业集群内的交易成本, 提高了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率, 强化了区域的持续竞争优势。社会资本以其独特的优势决定与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区位和发展速度;产业集群又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内部、企业间、企业与相关产业、机构间的社会资本。陈剑锋建立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价值模型, 分析社会背景、组织数量、组织关联、信息不对称程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价值的影响。朱华晟指出, 社会网络是浙江产业群发展的三大核心因素之一, 一方面在经济转型期有助于企业获得必要的信息、资金及其他稀缺资源, 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在企业间建立信任, 降低交易费用, 促进企业成员之间的非正式交流与合作, 从而提高产业群的创新机会。张杰、刘东认为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在于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型信任社会资本和劳动力的融合, 提出从社会资本的演进路径角度推演企业网络的演进路径是现实有效的方法。

除了研究以信任、合作为核心的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外, 国内一些学者还研究了浙江等地的经商历史文化传统对当地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

3 产业集群的治理研究

对于产业集群的治理问题, 理论界尚没有一个类似企业治理中的“委托—代理”或“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一样的比较统一的理论界定。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网络协作型的组织形态, 其治理问题有别于传统的企业科层治理。

3.1 国外相关研究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治理是一种交易的方式。在交易费用经济学看来, 各种组织形式实际上都是交易的治理结构, 特定的交易形式须与之相对应的治理结构匹配。威廉姆森借助于比较治理成本的概念, 分析了三种治理形式:市场治理、混合治理和科层治理。他认为, 治理成本是专用性资产和一组外生变量的函数, 制度环境参数的变化引发比较治理成本的变动, 进而决定治理方式的选择。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的一种, 与之对应的治理方式应该是混合治理。威廉姆森从企业与企业的关系出发, 以交易费用为基础研究治理的三维框架。

Candace Jones将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社会网络理论相结合, 超越了威廉姆森和拉森单纯从交易类型视角研究协调的制度形式框架, 将研究深入到了中间性组织协调交易的具体手段, 探讨了“结构性嵌入”下中间性组织是如何通过进入限制、集体惩罚、信誉、宏观文化等手段进行交易协调的。Humphey J Schmitz认为网络组织的治理是在需求不确定和任务复杂性条件下, 具有资产转移性的自治单元采取相互依赖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适应、协调与保证交易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非正式机制, 而不仅靠权威、官僚规则、标准或法律力量。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强调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集群中的定位、产业集群政策作了独到的论述。他认为政府对钻石理论中的四个关键要素都产生影响, 在强化和滋养产业集群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维持市场秩序、消除产业集群发展的障碍、创造好的制度环境是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重要功能。波特的理论为政府治理产业集群提供了借鉴。Michael J.Enright认为产业集群的治理结构是指集群的组成形式、基于权力及权力分配属性的企业之间的关系, 以及建立和维持集群整体竞争优势的目的性明确的集体行为, 是包括集群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激励和约束、决策权和利益分配、外界交流、合作和谈判等的全部法律、机构、制度和文化的安排。

3.2 国内相关研究

汪国银、刘芳认为, 产业集群治理可以分为集群价值链内部的纵向治理和价值链与相关联产业之间的横向治理两个部分, 纵向治理解决的是纵向的价值链内部集群内成员企业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分配问题, 包括利益分配和索取权的安排, 以及上下游产业集群的关系等;而集群的外部治理指集群与相关的其他产业或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在产业政策、集群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管理、产业集群区域空间的技术和经济及人文环境等方面的互动机制。孙国强对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认为集群治理机制可以归纳为协调整合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三大类。陈文华提出了一个产业集群共同治理的模型, 认为产业集群治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 包括企业家治理、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政府治理、地方网络治理、价值链治理。李凯、李世杰认为, 组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集群文化培育机制共同构成了三种不同方式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 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对组织的治理功能, 降低集群组织的风险, 并提出产业集群组织治理的焦点是集群剩余的分配。

目前国内外对产业集群治理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形成共识:产业集群的治理主体是多元的, 是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协作互动的动态博弈过程;产业集群治理除了依靠法律等正式制度基础外, 非正式制度也在集群治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文献的简要评述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制度分析是深入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作为一种中间性组织, 产业集群形成的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寻求交易成本的降低, 因制度创新而导致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深层次的保障。为了促进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必须加快有利于产业集群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创新, 形成互补配套的制度结构, 并注意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

目前从制度方面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已有的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 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从某一个制度层面去分析产业集群较多, 从制度结构的研究不多;对产业集群演进中某一个阶段内制度的作用研究较多, 对制度在产业集群整个演进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较少;对产业集群发展中制度的正面效应研究较多, 对制度的负面效应研究较少;对产业集群制度分析的理论和定性分析较多, 进行实证和定量分析较少。因此, 对于这几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应该成为今后产业集群制度分析的重点。

摘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制度分析是深化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对产业集群制度分析的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相关研究方向。

关于高校财务报账问题的文献综述 篇3

【摘要】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学者关于高校财务报账问题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回顾,提炼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及改进措施,并对这些研究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高校财务报账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152-02

财务报账是指经办人员依据真实、合理、合法的经济业务活动取得税务部门或财政部门监制的票据等,据以填制规范的报账封面,并经有权审批人签批后,凭此单据到财务部门办理报账手续的行为。本文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学者关于高校财务报账问题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回顾,提炼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及改进措施,希望能为高校财务报账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关于高校财务报账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

当前高校财务报账在发展的过程中愈发显现出其固有的不足,工作中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只有深入地分析报账难现状,找到突破口,才能克服传统报账流程低效、信息管理不到位以及财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在新形势下优化高校财务报账工作,完善财务报账体系,提高财务服务水平,适应高校财务发展环境的变化。根据已有研究,高校财务报账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首先,高校财务流程及财务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谢敏、黄路认为集中核算模式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过于集中,报账场地受到限制、报销时间过于集中、排队报账人数拥挤、报账业务繁忙、各种账务办理趋于繁杂。姜志维提出,高校为规范支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给财务报销带来挑战。张润舒、刘金锋认为,报销工作中个别高行政职务、高职称人员利用其手中的权力,干扰会计人员的专业权威,会计人员难以坚持原则,工作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其次,会计资料真假难辨、会计监督不到位也使财务审核工作难度增大。周淑芬认为,某些经办人、法人、主管部门、个人等编造虚假凭证以达到偷税漏税、行贿受贿、损公肥私目的,甚至单位领导指导思想不正,强令财会人员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强行办理违法违纪的财务收支。另外,各行各业的发票或收据设计、印制、使用期限不规范,使会计人员很难辨别真伪。林琴珍指出,实际工作中有一些合情合理的支出在现有的法规下无法列支,使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虚假的票据列支,不符合财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姜志维提出,财务工作中会计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会计的监督成为“聋子的耳朵”。

最后,财务报销大厅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杨朝晖提到,新业务不断产生给高校财务处理带来挑战;报销人员流动性大,不利于报销业务的办理;新增教职工不太熟悉财经知识,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付款方式落后导致财务报账效率较低。林慧卿描述,当票据手续不齐全需要退回整改时,有些报账人员会出现对财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不满的情绪,甚至会引发言语上的争吵,影响财务工作正常进行。久而久之,财务人员形成畏难心理,感觉压力大,影响了服务效率、降低了工作热情,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刘涛、张莎提到,前台各科室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性较差,影响工作效率。一般来说,相关的财务政策、办事流程在财务部门的网站上都有登载,但许多师生没有去详细了解这些信息,这样势必会使师生在办理报销业务时多走弯路,降低办事效率,无形地增加教职工的劳务和时间成本,使师生对财务部门产生不满情绪,同时也占用了财务部门原本有限的人力资源。另外,有些信息没有及时更新,或者信息内容不够全面,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双方之间的沟通效率。

二、关于高校财务报账优化措施的探讨

在深入分析高校报账的现状后,我国不少学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的措施。学者们主要从人员素质、岗位设置、内部管理、报账流程、网络技术和报账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人员方面。应注重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在人员岗位的安排上,可以设置二级报账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姜志维提出,应严把进入关,构建和优化用人机制并严格执行,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培训工作。杨朝晖从财务人员要转变服务观念入手,提出应多走访各部门学院,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报账工作人员岗位配置方面。许多学者都提到了预审制度,如杨朝晖提出在现有的财务报账人员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二级报账人员,可安排在院系中,提供事前服务——预审票据。

第三,内部管理方面。内部管理对报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严格做好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定完善和灵活的内部规章制度,注重过程监控,并且要做好定期检查,及时改进。刘涛提出应当严格内部管理,强化外部监督,综合治理假发票,内部互相监督,遏制公款挥霍和贪污腐败。其中高校内部监督管理尤为重要。刘涛所提出的内部监管措施可总结提炼为以下几点: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建立和完善的内部制度,强化货币资金控制,做好开源节流。侯利敏建议高校可根据国家规定条例,同时参考实际,制定对应的规定,发挥主观能动性,使高校财务报销审核逐步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

第四,报账流程方面。关于报账流程,姜志维归纳出以下三点改进措施:一是报销审批应该先“民主”后集中;二是报销审核穿插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三是改进财务审批程序,上下共同监督探讨。同时,黄路、林琴珍认为在优化签字环节应减少“皮鞋”成本,即高校可对各院系下放财权,各院根据实际情况签字报销,对科研经费实行课题项目人负责制。

第五,网络技术方面。现代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财务报账工作的进行,在报账过程中必须对财务信息化管理体制加以重视。张润舒、刘金锋就提到要合理利用现代工具,开展业务交流与鼓励新技术应用等。刘涛以现代科技网络技术为前提,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开通互动信箱和微博,提高财务事项公开的程度,以使报账信息透明化,民主化,并节约排队时间。李幼兰依靠网上银行和银行财务POS,配合升级后的财务系统为条件,引进“无现金报账”概念,减少支票传递。

第六,报账环境方面。降低时间成本将大大提高财务报账的效率,对此可利用分时段报销的方法缓解拥挤,改善报账环境。张润舒、刘金峰利用“Dead line效应”,把时间分段,给出各个阶段的最后期限。在考虑内部影响因素的同时,宏观上的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规范好宏观大环境的制度和规章,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效益。杨朝晖提议建立健全校内规章制度,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张润舒、刘金锋和李幼兰认识到财务报账需要争取学校领导层高度重视,为财务报账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简要评述

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现有的国内文献对高校财务报账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分析,如分析了造成所谓“报账难”现象的原因,再结合现代技术和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报账的措施,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对后来者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但是,在深入探索和研究后,也可发现其中尚有可深入研究和改进之处。在上述的研究结果中,大多数学者分析的层面都较微观,在宏观大环境的分析和考虑还有所欠缺。比如在监督管理方面,学者们大多数都将眼光放在了财务报账内部系统方面,针对这部分进行考虑和分析的较多,由此忽略了外部的原因,只有杨朝晖和周淑芬等少数人提出关于外部环境建设的建议,却未深入探讨,在这方面还有待析微深究,进一步扩展研究范围。在对内文分析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现存的很多文献看法大同小异,创新显得不足;分析的过程多是理论堆砌,缺乏可信度;其中提到的很多优化方案的可行性也有待商榷;成本方面的措施可操作性偏低,没有详细地去分析,都是笼统地概括。比如上文中大多数学者虽然谈及财务信息化问题,但尚未考虑到成本问题和具体实施方案。除此之外,有些文献在很多问题和方案的分析上还不够深入,缺乏数据和实例论证,对普遍现象进行分析,不够具体化,这对于报账工作的改善所起到的作用仍然有限。

综上所述,现有的关于高校财务报账问题的研究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应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为高校财务报账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谢敏.优化高校财务报账流程,实现高效服务初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1)

[2]黄路.关于优化高校报账业务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35)

[3]姜志维.构建高校财务前台报销规程的优化思考[J].经济师,2011(7)

[4]张润舒,刘金锋.打造高效和谐的高校报账中心的构想[J].会计之友,2012(1)

[5]周淑芬.当前高等学校财务报销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中国商界,2011(2)

[6]林琴珍.试论高校财务报账流程优化[J].财会通讯,2010(ll)

[7]杨朝晖.高校财务报销流程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思路[J].教育财会研究,20l0(8)

[8]林慧卿.浅析高校财务前台报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9(6)

[9]刘涛,张莎.浅谈高校财务处前台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10(12)

[10]侯利敏.高校财务报销审核中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0(10)

[11]李幼兰.进一步优化高校报账流程的思考[J].剑南文学,2011(8)

[12]吴春.改进高校报账工作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06(4)

【作者简介】杨晨诗(1992- ),女,福建南平人,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高校财务;邱艳萍(1992-),女,福建莆田人,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高校财务。

大学生创业分析文献综述 篇4

题目大学生创业姓名汪传坤学号2013213990所在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文献类型电子文献检 索 词大学生创业文献综述信 息 源NoteExpress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文献综述

学院:物理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类班级:电信三班

姓名:汪传坤

学号:2013213990

【摘要】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加,2014年毕业生总量压力更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加之往年未就业学生的滚动因素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的就业矛盾较为突出。在当前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寄希望于自谋职业,自己创业。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毕业选择之一,一方面可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也可有效磨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平台,自主创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或推动或阻碍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当前有关创业的众多研究中,直接针对特定区域的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研究重点较多的集中在人格特质上,对创业意愿的研究,最著名的是博德的创业意愿维度分析,而该分析也并未针对大学生这个主体进行研究,其对大学生创业模型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现实意义并不强。因此,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应该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梳理。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问题/政府高校引导/社会关注/调查报告

【主题】

1.就业现状分析:前教育部部长周济11月20日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透露,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为此,会议决定将2007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服务年。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依然是热点之一。(参考中国教育在线)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是不少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创业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势力。大学生的加入将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2.大学生与创业:当大学生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为广大的同学所了解与接受,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3.大学生创业必备条件:首先创业必须先要创新。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创业,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带有开拓性的社会变革,是在当今改革开

放新形势下,社会应该倍加鼓励个人或群体为改变现状,实现自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拓新局面,创造新财富。而大学生作为知识素养最高的一个群体,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因此大学生创业也要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时刻报有回报祖国,为祖国之崛起而“创业”的冒险精神。

【总结】

1.针对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种种因素,政府、高校发挥联动作用,形成合力,大学生要客观分析自己,强化创业素质和能力:

(一)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

(二)推进创业教育的改革

(三)加强大学生自我认识

2.大学生参与创业,受自身条件和环境影响,即在年轻人心智尚未成熟和市场经济尚未成熟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创业要成功,必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风险。这样,我们在了解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各个因素的前提下,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使政府、高校、大学生在创业问题上形成合力,使更多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们走上成功之路。

3.大学生创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从来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国外有著名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大学创业,开创电脑系统行业的新纪元,苹果之父乔布斯在大学期间和同学租一间地下车库开始自己的研发之路。国内更有李彦宏创建百度,马云创建阿里巴巴,马化腾创建腾讯。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向当代大学生证明了一个道理,不要去等待所谓的就业机会,而是要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树立全新的人才观,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锤练自己,广泛获取创业经验,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注重自身能力的综合培养,努力开创自己的大学创业之道。

【参考文献】

[1] 李扬.不需人人创业,但求各个成长[N]浙江日报,2009.1.12(7)

[2] 贺丹.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6.[3] 姜尔岚,吴成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5(256-257)

[4] 宋洪霞.大学生创业的个案的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5] 吴吉义,柯丽敏.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与趋势[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4)

财务分析的文献综述 篇5

卢旭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12级临床7班 12010705)

【摘要】现阶段有关遗体器官捐献的文献的主要内容是遗体器官捐献的相关法律问题、对器官移植与捐献态度及认知问题 和关于遗体器官捐献的道德文化问题

【关键词】遗体捐献;现状分析

在当下中国,遗体捐献这个名词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但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器官移植需求的缺口变得越来越大,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非常现实的也是非常棘手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在医科院校的人体解剖教研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人体标本不足。许多医学生很难有机会亲自接触道真正的人体解剖实验教学材料即使,或者是即使有标本可用也都是旧的损坏的标本。这一现实情况给当下中国的医学生教育与合格临床医生的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因此,近几年关于遗体器官捐献的看法及其现状分析的文章日渐增多。为了对我国遗体器官捐献问题作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对7种期刊杂志以及报刊登载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系统分析,由此而得了相应的研究结论。

一、样本的选取及结果分析

为了体现综述样本的代表性,我们在中国知网中选取了《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医学社会学》、《医学与哲学》、《泰 山 学 院 学 报》、《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法律与医学杂志》、《科技日报》7种代表性的期刊杂志与报刊,从医学专业、法律专业以及社会伦理学专业等方面收集共6篇典型文献样本展开综述。

二、现阶段有关遗体器官捐献的文献的主要内容

1、关于遗体器官捐献的相关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遗体的性质:遗体的性质问题关系到立法的基本

态度,所以须辨别清楚。概括起来,学者有以下几种主张:一是身体所有权说,二是尸体所有权说,三是管理权说,四是非身体权说,“本文认为以上诸说均非妥当,混淆了遗体的性质和存在于遗体之上的权利的性质。从唯物主

义角度看,遗体是物,只能成为权利客体而不能成为权利主体。当然,遗体蕴含着精神利益、人伦利益和社会利益,而无财产价值,因而是一种非财产性的特殊物。对遗体的尊重和保护是死者亲属的精神需求和道德要求,非如此

死者亲属的良心将永无安宁。”(张红兵.2004)(2)遗体捐献的法律规制:虽然不少地区政府制定相关的文件规

定,但是就全国范围来看这一方面的相关立法依然是有不小的空缺的。这一不足将直接导致遗体捐献事业发展的止步不前,因为一旦没有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这一行为就由于各种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的冲突而产生不

必要的纠纷,同时也将导致遗体捐献后的使用情况监督机制的空缺,甚至会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乘虚而

入从中牟利。其中,在遗体捐献自我决定权与近亲属决定权的问题上就有不小的矛盾存在。目前国际上解决这

一问题的方式有两种即“自我决定权优先模式”和“等同模式”,而如果遵从前者的话遗体捐献率将不会有太大的提升,甚至会有所回落。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来看,实行等同模式将便于遗体捐献的积极开展并推广。(3)

侵害遗体的民事责任:“遗体接受单位依法取得对遗体的合法使用权,但同时应当根据法律并且尊重死者生前的意愿,将其遗体用于科研与医疗等特定用途,否则即是对遗体的侵害。遗体所蕴含的是对于近亲属和社会公众的精神利益和人伦利益,因而侵害遗体主要侵害的是近亲属的精神利益。”(张红兵.2014)虽然不少法律文件确定

了侵犯遗体的相关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但详细规定其民事责任的文件条款却不多,而这正是遗体侵犯行为的多发点。

2、对器官移植与捐献态度及认知问题:在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认知与态度对比中,“医学生比非医学大学生对遗体

捐献知识掌握更为准确,其信息途径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医学生对待遗体捐献事业的关注度和赞成度也更高!

但是两类学生的捐献意愿并无差别,影响因素亦无较大差别!”(唐晓 等.2012)医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与

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以后社会文化对该问题看法的走向,而当我们单方面看医学专业的学生的认知与态度时,我们发现“在校医学生能较好认同器官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但对器官捐献所持态度

不很乐观,影响其捐献态度的主要因素为家属情感和捐献程序和传统观念。”(张雪文.2012)可见,整个社会文

化大背景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依然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所束缚。

3、关于遗体器官捐献的道德文化问题:“由于几千年封建伦理、迷信思想的影响,在人体解剖问题上阻力很大,儒家

伦理观认为人是生要完肤,死要厚葬,尸体解剖为大逆不道。现在这种思想观念虽然逐渐淡化,但许多人还是不愿

作遗体捐献,认为要全尸去见列祖列宗。”(陈海英.2000)传统的道德文化标准一直制约着我国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思想的解放,以后的人们的遗体捐献意愿将会比现在的情况好的许多。“即便一些爱心人士成功战胜了传统观念,真正落实到捐献时还有颇多坎坷。金铎表示,生者的阻拦是器官或遗体捐献的主要阻力”(韩萌.2010)从这个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捐献遗体的阻力主要还是来自有意捐献者的亲属,依旧是思想上无法突破桎梏,对有关遗体捐献方面的信息了解的还是不够充分以及对相关的规定政策相对陌生的缘故。

三、研究总结与建议

在搜索阅读文献时,我们发现当下有关于遗体器官捐献的相关文献大多是从法律专业的角度来展开论述的,其次就是从社会学角度对器官移植与捐献态度及认知进行调查与研究而撰写的文献,而从伦理学以及道德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献却为数不多。其实遗体捐献的主要瓶颈还是在道德文化层面上,从几篇相关的调查报告和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真正阻碍遗体捐献事业发展的桎梏是人们脑中依然挥之不去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关法律文件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进一步完善,大众对遗体捐献的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大众传媒进行逐渐普及,而在道德文化层面上的问题要想解决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全社会、教育部门、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医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雪文、李官彦、李 臻、褚洪迁;《在校医学生器官移植与捐献态度及认知的调查》;中图分类号:R6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344(2012)53-10067-04;《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 16 卷 第 53 期 2012–12–30

[2] 唐 晓、肖 肖、曹冬雷、张 涛、黄婷婷、韩 煦;《医学与非医学大学生对遗体捐献认知的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772(2012)08-0025-03;《医学社会学》 2012年8月 第33卷 第 8A期 总第 458 期

[3] 陈海英;《我国遗体捐献的局限性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R-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7-0038-02;《医学与哲学》第 21 卷 第 7 期 总第 230 期 2000年7月出版

[4] 刘欢、张宏;《论遗体捐献自我决定权与近亲属决定权的冲突与协调》;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590(2013)01-0108-04;《泰 山 学 院 学 报》第 35卷第 1 期2013 年 1月

[5] 张红兵、赵峰;《论遗体捐献的法律问题》;中图分类号:DF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4)03-0120-04;《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0卷第3期

[6] 朱应平;《遗体捐献立法中的几个问题》;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297(2001)02-0066-03;《法律与医学杂志》2001年第8卷(第2期)

财务分析的文献综述 篇6

前言

本论文题目是《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性研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做到“人岗匹配”是所追求的目标,而人岗匹配的先决条件就是要能招聘到合适的员工。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系统的基础环节,一个合理、科学的招聘制度对企业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好的招聘系统可以确保员工素质的优良,它影响着企业的人员流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费用。一次成功的招聘活动就是企业的一次成功的公关活动,是对企业形象的绝好宣传。由于我国人力资源起步较晚,各个方面的工作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在招聘这一块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招聘人员,即使大企业的招聘人员很多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招聘培训。从而使招聘工作一直达不到专业化的效果。本文将从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来进行研究。

正文

1.相关概念厘定

1.1招聘的概念

人员招聘是企业为了弥补岗位空缺而进行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总称。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从广义上讲,人员招聘包括招聘准备、招聘实施和招聘评估三个阶段;狭义的招聘即指招聘的实施阶段,其中主要包括招募、筛选(或称选拔、选择、挑选、甄选)、录用三个具体步骤。1.2 招聘有效性的概念

指组织在招聘的过程中利用决策组织协调等职能来优化招聘活动的过程合理配置招聘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提高招聘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通过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招聘目标。简言之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为企业招聘到足够数量的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它需同时满足招聘时间,招聘成本,招聘结果数量质量要求。

2.研究现状

2.1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有关招聘的模型,张少卿等学者主要从胜任力模型,大五模型等方面来研究 的。

张少卿(2008)认为: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今天,企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员工所具备的能胜任公司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企业的不可模仿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将来自对员工胜任力的管理,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员工胜任力的管理。胜任力指的是影响一个人大部分工作的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它们与工作的绩效紧密相连,并可用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标准对它们进行测量,而且可以通过培训与发展加以改善和提高。胜任力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的总和,它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力1。秦炜(2009)认为:决策支持系统(简称DSS)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基本结构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数据部分、模型部分、推理部分和人机交互部分。人才招聘决策系统是将人才招聘的实际问题与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努力实现为决策者提供优良的决策方案。人才招聘决策支持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阶段来完成即人才素质测评和按要求选择人才2。王培君(2009)认为:品德测评可以融入正常的招聘流程之中,在测试过程中主要应把握三个主要环节:心理测试(汰劣)—→情景模拟(择优)—→在岗试用(验证)。由于品德本身的隐蔽性,对其测评也不同于一般的能力测评、行为测评,品德测评的方法主要有投射技术、量表测评、结构化面试、背景调查、测谎技术等3。方丰、严欣平(2008)认为:基于胜任特征模型招聘机制的流程设计,其核心是根据已经建立并经过验证的胜任特征模型,确定人员选择的工具,然后按照制定出的标准对应聘人员的胜任特征进行测评,最后利用人职匹配技术做出人员录用决定4。肖余春、袁炳耀、王怀秋(2009)认为:运用大五模型招聘时应注意不能以人格测评代替人事决策和对测评结果的准确性期望不能过高5。

有关招聘中存在的问题,金晶等学者主要从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出现这些招聘误区的原因等角度来研究的。

金晶(2009)认为:当前企业员工招聘中缺乏科学有效性,由于对招聘岗位的职责没有一个清晰和明确的界定,致使很多企业不管招聘什么职位一概要求“高学历”,而实际岗位却是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这种做法不仅导致人才的浪费

12张少卿,2008,《构建企业员工招聘的胜任力素质特征模型》,《江西青年从业学院院报》,第04期 秦炜,2009,《人才招聘决策支持系统》,《合作经济与科技》,第10期 3王培君,2009,《 人才招聘中的品德测评》,《商场现代化》,第12期 4方丰、严欣平,2008,《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招聘机制研究》,《商场现代化》,第33期 5肖余春、袁炳耀、王怀秋,2009,《大五模型在人员招聘中的运用》,《区域经济评论》,第1期

同样也造成人才的缺乏。在招聘过程中企业文化表述模糊。邹纯青(2008)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竞争激烈,招聘工作成为企业遴选人才的关键步骤,在数量众多的应聘者中如何选出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在现在很多企业中人员招聘都缺乏规划。很多国内的企业过多的考虑人才的成本、招聘的成本,只注重眼前利益。但忽略了企业发展的长期效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动能。岗位设置不科学,任职条件不明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学历、经验、知识技能把握较好,而对能力普遍认识较为模糊,对个性特征则更缺乏认识。企业中作为招聘的人员对应聘者基本信息审核不到位。企业对要招聘的人员的学历要求不切实际,面试方式简单,准备不充分7。文伟(2009)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缺乏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缺乏目标性、系统性和程序性。招聘标准不合理,手段渠道不科学,造成“人才高消费”。招聘人员的组织不到位及招聘队伍的非专业化。招聘面试安排不合理,面试考官易产生错误的心理效应。企业缺乏有效的录用反馈和评估体系。企业会忽略企业人本理念和形象宣传机遇。企业在招聘中出现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落后思想观念及过时文化背景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企业往往比较重视外部招聘,对内部招聘不够重视。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制度缺失8。贺红星、陈锡萍(2009)认为:在招聘中企业对人才的概念模糊。目前,我国企业对人才的理解中存在两大误区,首先将人才理解为高学历、深资历,在招聘中过分注重学历,认为应聘者的学历越高越好,工作经验越丰富越好,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其次,用人求全,要求过高。不能否认,各方面素质能力强的人相对于能力素质差的人来说是有优势的,但是人岗匹配不适就难免会打消人才的积极性。招聘前期准备工作不足。招聘的实施不合理,包括招聘渠道选择不当、招聘人员非专业化、没有采取有效的初选步骤。在招聘过程中忽略企业文化理念和市场宣传9。张培德(2003)认为:现代社会中信息不对称到处存在。在劳动力市场、人才交流市场、各人才招聘会上,经常会遭遇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的人没招聘到,却招来了“不合适的”人员,这是因为招聘方处于信息弱势之故。“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招聘方采取“逆向”选择10。

同时,郭亚斌(2014)也认为:随着应届毕业生以及社会就业人数的逐年增

6邹纯青,2008,《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才资源开发》,第9期 邹纯青,2008,《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才资源开发》,第9期 8文伟,2009,《企业人力资源招聘误区及其对策》,《长沙大学学报》,第1期 9贺红星、陈锡萍,2009,《浅议企业招聘的问题及对策》,《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期 10张培德,2003,《人才招聘中信息不对称矫正技术的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第7期

加,而企业本身能提供岗位的数量确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再加上未来延迟退休的可能性,无形当中给相关各方带来了巨大压力11。

招聘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误区,这都会为企业的招聘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避免这些麻烦,我们最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使得招聘的有效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于提高招聘的有效性,陈志卿(2008)等国内学者主要从影响企业人员招聘有效性的原因,规范招聘工作,降低招聘成本及其意义,提高招聘有效性的对策等方面来研究的。

陈志卿(2008)认为:招聘效果欠佳首先是由于科学性体系欠缺。对于现阶段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一致反映出的周期长、淘汰率高、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础工作的不足所导致的。因此,这就需要企业首先对自身的人力资源体系进行梳理,运用科学理念,在客观用人、理性用人的方向上不断努力。其次是由于专业性把握不足。集中表现在招聘形式的单

一、招聘需求的把握这两方面。在提高招聘有效性的措施上,要明确清晰的“选人标准”,研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招聘策略。科学分析用人需求,推动用人部门密切参与招聘过程。有效地利用招聘广告和应聘登记表。拓宽招聘渠道,保证有充足的应聘信息来源。对面试过程进行科学规划。面试结束后,建立必要的人才信息储备。做好招聘工作过程的有效延伸-跟进12。林蓉(2009)认为: 在招聘工作中必须遵守三个原则首先,必须具有前瞻性。其次,有效的员工招聘必须建立在对企业业务及所属行业了解的基础上。第三,必须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企业要公开招聘前期的准13。蒋艳(2008)认为:要加强招聘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招聘的有效性。提高招聘者的职业敏感性,加强对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防范。避免招聘者常见的心理误差,提高招聘的有效性14。刘竞哲(2008)认为:要降低招聘成本要制订详细的招聘方案,加强对招聘人员的培训。要选择科学的招聘方法。招聘应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由于招聘工作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所以招聘工作可以实行团队负责制15。丁秀玲(2008)认为:胜任力是预测未来工作绩效的主要指标,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胜任力概念可以渗透到企业人才招聘与选拔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工作分析和工作申请表的设计,还是面试方法、技巧的改进,以及评价中心技术的运用等问题都可以进行基于胜任力的思考。依据胜任特征进行多种评价方法的组合应体现栅栏原则、聚焦原则、成本最小化原则16。朱文蔚、李元勋

1112郭亚斌,2014,《浅析企业在校园招聘中的问题及应对对策》,《企业技术开发》,第29期 陈志卿,2008,《 影响企业人员招聘有效性的原因及对策探讨》,《中国科技信息》,第18期 13林蓉,2009,《企业如何规范招聘工作》,《山东劳动保障》,第4期 14蒋艳,2008,《提高人员招聘有效性对策》,《商场现代化》,第34期 15刘竞哲,2008,《企业如何降低招聘成本》,《人力资源开发》,第7期 16丁秀玲,2008,《基于胜任力的人才招聘与选拔》,《南开学报》,第2期

(2009)认为:企业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做好员工招聘工作是关键。当今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也在逐渐采用一些新的的招聘方式,由此引发了一场新的人才招聘革命。何种招聘方式是企业最佳的人才获取渠道,目前基本上没有定论。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情况及实际需要,才能有效的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招聘方式。针对目前传统招聘方式存在的弊端,代理招聘、网络招聘、电话招聘和视频招聘日渐成为招聘方式的新趋势17。姚源源(2008)认为:企业组织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做好员工的招聘工作是当前最首要的关键。随着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也出现了不同的招聘新方式,引发了一场新的人才招聘革命。现场招聘、网络招聘、校园招聘、传统媒体广告、人才介绍机构、内部招聘、员工推荐等招聘方式都会体现出各自的优势和作用18。张成堂、毕守东(2006)认为: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公务员招聘的数学优化模型.首先将面试成绩、期望成绩与笔试成绩转化为相应的权重,再充分考虑应聘人员的志愿,最后建立双向选择的权重计算模型,并在处理过程中抓住应聘人员的实际权重与各部门期望权重的贴近度,运用整数规划确定出各种条件下的最优分配方案.对一般情况即N个应聘人员M个用人单位时做了合理的论证,以达到该模型在运用中的推广19。2.2 国外招聘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对招聘的研究起步比较早,所以国外的招聘制度相对于国内比较完善。国外学者对招聘的研究主要从弹性招聘,雇佣员工的法律问题等方面来研究。

浅井雅夫(1994)认为:中小企业家在招聘人才的工作中要身先士卒。在招聘中企业家的诚意是招聘人才的关键,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在企业的规模上可能比不上大企业,这时候企业家的诚意就变的非常重要了。对应聘者来说,企业具有吸引力的前提是领导要有吸引力,招聘人才是经营者的使命20。皮埃尔·莫奈尔(2005)认为:我们不仅要重视招聘中的面试过程,还要重视面试前的过程,在面试前可以采取适当的战略。在面试前可以和应聘者进行电话交流,可能掌握一定的关于应聘者的信息。也可以再面试前布置一项任务,看应聘者的完成情况来判断他们是否合适所应聘的职位。在正式面试前还应该再次考虑招聘的职位,以确定更好的面试方法21。大卫·厄温(2004)认为:一个雇佣者必须跟上保护申请人和被雇佣者权益法规的发展步伐。工作申请人不能因为种族或者性别理由而受到歧视。谁觉得自己受到歧视,谁就有权向经济法庭申请赔偿。一旦你开始雇佣员工,雇佣者就必须通知当地的地方当局。雇佣者必须为那些每周工作超过

1718朱文蔚、李元勋,2009,《招聘方式之四大趋势》,《华东经济管理》,第1期 姚源源,2008,《对企业招聘方式中七大趋势的探讨》,《经营管理者》,第13期 19张成堂、毕守东,2006,《公务员招聘问题的优化模型》,《安徽大学学报》,第3期 20【日】浅井雅夫,1994,《吸引人才,招聘人才》,科学出版社 21【美】Pierremomell,2005,“Recruitment of 45 details”,Machinery Industry press

16个小时的雇员提供一份工作描述,还要提供雇员薪酬说明,注明总数、可变的扣减、固定的扣减和净收入。如果雇员合同中的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的话,必须在一个月内通知员工,而且只能在得到员工同意之后才能做出改变22。戴安娜·阿瑟(2003)认为:在美国企业既希望聘用到合格的员工,也希望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规则,因为,它们越来越明显地认识到,要想保持有效地生产率,就必须提供不同于传统的弹性工作制。在现代企业中除了正常的全日制招聘,企业也要适当的重视弹性招聘23。

随着经济的发展,招聘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具体的方式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提高招聘的有效性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节省招聘的成本还能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是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

结论

在未来人员的招聘必将充满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同时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地位的提高,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基础——招聘也将处于重要地位。如何做好招聘,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将成为企业的重头戏。我们在做好企业外部招聘的同时,也要兼顾企业的内部招聘。

22【美】David Irwin,2004,“Managing and employing people”,Thorogood 【美】Diana Arthur,2003,“Recruiting,interviewing,selecting and orienting new employees”,Amacom 23

参考文献

[1] 【美】Diana Arthur,2003:“Recruiting,interviewing,selecting and orienting new employees”,Amacom,P11 [2] 【美】David Irwin,2004:“Managing and employing people”,Thorogood,P52~54 [3] 【美】Pierremomell,2005:“Recruitment of 45 details”,Machinery Industry press [4] 陈志卿,2008:《 影响企业人员招聘有效性的原因及对策探讨》,《中国科技信息》,第18期:P148 [5] 丁秀玲,2008:《基于胜任力的人才招聘与选拔》,《南开学报》,第2期:P134~139 [6] 方丰、严欣平,2008:《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招聘机制研究》,《商场现代化》,第33期:P298~299 [7] 郭亚斌,2014:《浅析企业在校园招聘中的问题及应对对策》,《企业技术开发》,第29期:P102~103 [8] 贺红星、陈锡萍,2009: 《浅议企业招聘的问题及对策》,《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期:P106~107

[9] 金晶,2009:《浅议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问题及解决对策》,《浅议企业人》,第2期:P108~109 [10] 蒋艳,2008:《提高人员招聘有效性对策》,《商场现代化》,第34期:P90~91 [11] 刘竞哲,2008:《企业如何降低招聘成本》,《人力资源开发》,第7期:P51 [12] 林蓉,2009:《企业如何规范招聘工作》,《山东劳动保障》,第4期:P18~19 [13] 浅井雅夫,1994:《吸引人才,招聘人才》,科学出版社:P11 [14] 秦炜,2009:《人才招聘决策支持系统》,《合作经济与科技》,第10期:P68~69 [15] 王培君,2009:《 人才招聘中的品德测评》,《商场现代化》,第12期:P297~298 [16] 文伟,2009:《企业人力资源招聘误区及其对策》,《长沙大学学报》,第1期:P29~31 [17] 肖余春、袁炳耀、王怀秋,2009:《五大模型在人员招聘中的运用》,《区域经济评论》,第1期:P48~49 [18] 姚源源,2008:《对企业招聘方式中七大趋势的探讨》,《经营管理者》,第13期:P98 [19] 张成堂、毕守东,2006:《公务员招聘问题的优化模型》,《安徽大学学报》,第3期:P24~26 [20] 邹纯青,2008:《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才资源开发》,第9期:P100~101 [21] 张培德,2003:《人才招聘中信息不对称矫正技术的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第7

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分析 篇7

在中国, 学者们自20世纪80年代起, 就对有效教学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功。但随着有效教学研究的开展, 由其引出的质疑、反思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因此, 对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弄清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 深入分析并分析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将对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顺利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二、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数据统计

1、中国核心期刊入选有效教学文章统计

中国核心期刊在200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 共收录了593篇关于有效教学的文章, 具体见表1、表2。

表1显示, 有效教学的文章收录数量基本是按照由少到多逐年递增的, 其中, 2011年有效教学的文章发表数量最多, 达到98篇, 比发表数量最少的2004年7篇多出了13倍。另外, 由表可见, 2009年到2011年这三年间, 是发表有效教学文章的高峰期, 在这三年中共发表了有效教学文章275篇, 占了10年间总发表数的46.3%, 比初期2003年到2005年的三年期间发表文章数量高出了7.64倍, 这一快速增长趋势表明, 我国对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在不断的持续与深入。

表2显示, 有效教育的文章多数发表在教育类的期刊中, 另外, 大学学报的哲社版中, 也收录了少量该题材的文章, 由此可见教育界以及大学教育对有效教育这一研究的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和肯定。

2、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博硕士学位论文文章统计

利用中国知网搜索主题为“有效教学”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后发现, 在2003年至2013年期间, 共有2834篇该主题的论文, 具体数据请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 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博硕士论文在2003年至2013年期间逐年增长的幅度与有效教学文章在同期的中国核心期刊发表的增长幅度是大体一致的。随着有效教学的不断推广, 对这一主题的文献研究也层出不穷, 这为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三、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分析

1、概念界定

关于有效教学概念界定, 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华东师大的崔允漷教授认为, 所谓的“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即, 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的标准是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在它的逻辑必要条件包括三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即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 只有学生了解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取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

华南师大刘良华教授认为, 凡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 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侧重点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怎样成为成功的教师?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对这些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经验, 并逐渐形成关于有效教学的体系, 可称之为有效教学论。

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从“学”和“教”两个方面来界定什么是教学有效性。从“学”的方面, 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要考虑的三个要素, 速度即为学习时间的长度, 收益为学习结果的收获, 安全是指学习苦乐的体验。在这三者中, 学习时间是前提, 学习结果是关键, 学习体验是灵魂, 要检测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要结合考虑这三个因素。从“教”的方面, 有效教学是指促进学生“学”的“教”, 这包括:一是直接的促进, 通过教师的教, 学生学的更多更好更快, 二是间接促进, 通过教师的教, 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提升了学习能力。

2、特征研究

与有效教学概念的认识相对应, 我国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特质的有效性方面。肖川认为有效教学的特征是教师的教授要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 能给予学生深厚的文化浸染, 教学可以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 重视教学过程应该具有探索性和交往性。魏红、申继亮采用特定的教学评价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 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教学表达清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对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特征。另外, 杨秀清认为, 有效教学的基本心理能力是教师的积极倾听能力, 有效教学的根本指标是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 而有效教学的动力保证则是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3、策略研究

在现有的有效教学研究中, 对策略问题的探究是一个热门话题。崔允漷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进程, 将其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 并提出了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其中教学准备策略包括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教学实施策略包括直接指向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主要教学策略、直接指向具体的学生和教学情景的辅助教学策略、课堂管理策略;教学评价策略包括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与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等。目前从此角度来研究有效教学策略的文章在国内占据多数, 其中以教学实施的角度来论述的文章数量位居第一。

胡江倩借鉴了美国关于有效教学的五项标准 (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与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立、教会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通过对话进行教学) , 提出了四项有针对性的策略: (1) 改进评估有效教学的标准, 使其具有灵活性、艺术性和多样性; (2)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和机会;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造各种机会不断加深彼此沟通、理解和信任。 (4) 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社会、社区、实际生活接触的机会,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龙宝新、陈晓端从观念、思路、操作的多元反思与重构的角度, 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教学有效策略: (1) 建立生态型的有效教学机制, 通过教学环节的有效链接实现师生发展的持续性和终身性; (2) 建立双层有效的教学模式, 利用表层的显性课程教学与深层的隐形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摆脱“预成”课程的束缚, 在“生成”课程中实现自由发展; (3) 建立教学并重的有效教学思维, 以教促学, 以学促教, 强调“学”的主体性的同时注重研究和发挥“教”的主体性; (4) 树立批判的教学有效观, 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有效教学, 从价值理性、责任理性、合情合理性等多元角度综合建构全面的有效观。

4、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总体状况与问题

纵观2003年至2013年文献, 我国有效教学的研究总体状况和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关于有效教学的概念界定和特征的研究与质疑未曾间断, 学界在该方面尚未达到共识; (2) 有效教学研究的重点是关于教师特质和教学行为的研究, 并且该研究成果以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产生影响; (3) 随着有效教学的研究日益普及, 和其在学校教学中产生的较为广泛的影响, 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最初相对集中于教学理论层面的抽象策略或宏观策略的探讨, 逐渐向教学实践层面的具体策略或微观策略的探讨散发; (4) 研究内容的分布很不平衡, 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影响因素、实施的具体方法和内在机制、评价的主要标准和有效方法等难度较大的问题, 都没有较多的研究成果; (5) 关于有效教学研究的实践针对性, 现阶段似乎逐渐脱离对解决实践问题的具体思考和有效探索, 逐渐趋于热衷于理论知识的逻辑推导, 许多研究者似乎只在构建一种有效教学的假设, 缺乏实践性。

四、总结

虽然有关有效教学的研究在国内较为普遍, 但其仍处于摸索实验阶段, 仍需要大量教学实践和实证研究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尽管目前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 但有效教学会随着实践与研究的不断深入而趋于完善, 最终重构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教学模式和策略, 帮助教师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人才, 满足社会对国际型人才的需求。

摘要:从2003年到2013年的10年时间里, 我国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有效教学的涵义、特征、标准以及策略等方面, 并已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成效。本文将对已收集的关于有效教学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分析。

关键词:有效教学,文献综述,分析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概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 2001 (6) :46-47.

[2]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6) :35.

[3]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4]乔建中.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 2008 (1) :30-34.

[5]肖川.论继续教育有效教学的特征[J].江苏教育, 2001 (2) :113-116.

[6]魏红, 申继亮.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 (3) :33-36.

[7]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3 (Z1) :111-113.

[8]胡江倩.论有效教学标准及实施策略[J].黑龙江教育, 2001 (10) :17-18.

财务分析的文献综述 篇8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演进与定位;文献综述

一、财务管理目标在演进中形成的学术观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作为社会的主体日益发展和壮大,企业要想在竞争的社会里保持优势,必须明确企业的目标,而财务目标作为企业目标中的核心目标,确定和实现显得更为重要,它客观上取决于财务主题存在的目的和宏观经济模式。纵观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财务目标的讨论日就不衰,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利润最大化

这一目标是从19世纪初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是亚当?斯密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国内有学者表示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利润是企业积累的源泉,利润最大化使企业经营资本有了可靠的来源;另一方面,利润最大化符合本金最大化增值的财务活动内在要求,同时也使社会财富达到最大化。

(二)每股盈余最大化

20世纪60年代,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股份制企业的不断发展,每股收益最大化逐渐成为西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这种观点认为:应把企业实现的利润与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计算出普通股每股的盈利能力,这样充分体现了本金投入与本金增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是近几年西方财务管理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股东创办企业就是为了增加财富,企业要为股东创造价值,来维持企业的存在。但股东财富是个定性的术语,需要转化为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因此采用了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来衡量,可用股价作评价。但股票价格是外部参与者的客观评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再次,它只适合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却无法得到合理评价。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

所谓企业价值就是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取决于企业潜在和未来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价值对企业资产的影响,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但有学者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涵义是不明确的,它与股东财富最大化有相似之处,当假设债务价值保持不变,则增加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有相同的意义。但债务价值也经常发生变化,同时测度债务价值和股东价值,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费时费力。

(五)所有者财富最大化

郭复初等学者在1997年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表述为所有者财务最大化”。所有者对企业评价的标准主要是自身财富能否得以最大限度增值,因此所有者财富最大化必然成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它适合我国的现实状况,考虑到了众多非上市企业。它不仅符合非所有者之外的企业经济当事人的利益,而且也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

(六)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最大化

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一方面反映了利润最大化目标,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标,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目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财务能力协调化目标,因此,以此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应该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这个观点涉及到了企业的财务能力及财务核心能力的论述。在企业财务能力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显然是企业盈利和成长能力。盈利能力是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要最大化企业的赢利能力,但盈利能力的最大化不如盈利能力增长的最大化,而盈利能力增长的最大化不如盈利能力可持续增长的最大化。但它同样是一个企业赢利的指标,没有考虑到企业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缺乏综合性。

(七)股东利益与相关者利益的和谐化

企业和谐财务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儒家学的“和合”哲学理论基础上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谐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的辩证统一,经济责任应当与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相关,这实际上是中国儒家传统和合思想中讲求的"中庸"之道。这个理论考虑到了企业外部的要求,更加切合实际,但如何评价目标的实现变得更加困难。

本文只是列出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同时还有资金运动合理化,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EVA最大化等观点,就不在一一阐述。

二、对以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文献观点的评述与探讨

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提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反复、变化的过程。从利润最大化到财富最大化再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主线发展过程,出现诸多观点,说明财务管理目标引起了理论和实践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说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

但是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会不断关注企业理财目标中的社会责任问题,社会和环境对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未来的企业理财目标必须考虑社会责任与社会利益。同时区分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将不断探讨,明确不同时期的目标,更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同时更应该明确企业的财务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不同与相同,进一步从产权制度下分析财务管理的目标,将为进一步确定合理的财务目标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笔者在读近年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概括了近年来理论界关于务管理目标的选择的几类主要观点,对它们的优点和缺陷展开述,同时笔者也提出了主张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财务管理目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志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辽宁师专学报,2006.

[2]张培清.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目标[J].财经科学,2000,(2).

[3]朱开悉.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J].财经论丛,2001,(9).

[4]荆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与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比较分析[J].财会月刊,2000,(10).

上一篇: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论文下一篇:大学生新学期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