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工艺美术综述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明清硬木家具与其它纯艺术性质的工艺美术有很多的不同,材料的特殊性,加工工艺的个性,最终体现工艺美学与设计思想的高度统一。本文从材性、生产加工和设计思想几个方面,对传统荔枝木这种硬木家具的设计原则和审美进行论述和赏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传统工艺美术综述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对传统工艺美术综述论文 篇1:

徽州竹雕产业发展的社会心理学思考

摘要:徽州竹雕是徽州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竹雕技艺得到了有效传承,艺术品市场得到了培育,竹雕艺术品牌初步形成,竹雕产业发展正在成为徽州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徽州竹雕产品影响力和附加值较低,企业类型重复率高;机械化生产对传统手工竹雕工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竹雕工艺品缺乏特色产品;徽州竹雕工艺品的销售形式及渠道单一。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社会心理学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徽州竹雕;产业发展;社会心理;消费心理

徽州竹雕是传统徽文化的当代传承,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产业发展潜力。早在明清时期徽州就是著名的“雕刻艺术之乡”,徽州竹雕是指徽州地区的一些民间工艺人以徽州地区出产的毛竹为基本原料,运用雕刻工具,进行艺术加工,雕出的各种竹器工艺作品,其题材丰富,内容多融入徽州的地域人文文化。现代徽州竹雕秉承了明、清时期徽雕的艺术风格,又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与砖雕、石雕、木雕合称“徽州四雕”,2009年入选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徽州地区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这为当前徽州竹雕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当然,徽州竹雕产业仍然面临种种挑战。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当前徽州竹雕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徽州竹雕产业发展的现状

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徽州竹雕产业的发展区域特色日渐明显,优势与成绩不断凸显。目前,初具规模的从事竹雕经营的手工作坊有120家,其中竹溪堂徽雕艺术有限公司规模最大,就业人数56人,厂房面积650平米,年产值近1000万元。有影响力的竹雕加工企业有18家,其中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黄山市黟县艺海竹雕工艺品有限公司和黄山市松神旅游工艺品厂,均是从业人数上百人的公司,其中最大的竹雕企业从业人数达200多人。这些公司的产品已远销台湾、香港、韩国、日本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在经济产值和文化影响方面,徽州竹雕产业已为当地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1]

(一)徽州竹雕技艺目前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徽州竹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竹雕艺人的传承,徽州竹雕人才主要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承传和培养,目前政府在不断建立传承者的保护渠道,让那些民间技艺得以继续流传,安徽省暨黄山市也相继出台了针对民间艺人的一系列保护措施。自本世纪初以来,全区已有300多人被评为县级、市级、省级工艺美术师。评选出省级竹雕传承人4人、县级和市级传承人120人,其中2012年入选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的竹雕艺人就有15人,这些艺人的竹雕作品也频频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二)徽州竹雕艺术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培育。现在由于政府部门越来越愿意为民间艺术搭建交流的舞台,愿意投入财力发展非遗文化,真正让民间艺术在百姓生活中活跃起来。徽州竹雕被用作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皿越来越少,而作为工艺品正逐步升堂入室,成为人们的珍藏之物。加之中国传统文化中赋予竹子特殊的象征意义,竹雕产品逐渐成为不同层次国民的收藏和旅游纪念品首选。徽州竹雕遇到了历史上发展的好时机,从有关企业经营注册的相关数据来看,近十多年来,徽州地区经营竹雕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达200家之多,它们大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三)徽州竹雕的艺术品牌正在形成。徽州竹雕的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立足特色,还需要做好转型升级文章,不断增强艺术品牌的竞争力。如今,政府正在为推动竹雕产业由散到聚、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全面转型,不断创造条件,把散落在各地的零星的竹雕生产作坊集聚起来,进行有效保护、积极帮扶。政府已下定决心要做好品牌文章,不断增强竹雕艺术品牌的影响力,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园、基地等空间形式推动竹雕产业发展,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竹雕企业,带动竹雕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型升级。秉承徽派传统雕刻工艺的竹雕艺术家洪建华的作品——竹刻《竹林七贤》笔筒在2006年被故宫博物院作为永久收藏作品,这也表明了徽州竹雕的艺术品牌正在逐渐被人们接受。

(四)徽州竹雕的产业发展正在成为徽州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渐渐成为了如今市场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在2012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中国的旅游文化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签订了一系列中国旅游商品贸易洽谈意向书,文化旅游商品成交订单量达到了空前的提升,这充分显示了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发展徽州竹雕产业不仅对发展徽州地区现代经济、旅游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对接,可以有力地推进徽州文化、生态环境与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真正为未来徽州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方式,增加新的亮点。

二、当前徽州竹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缺乏政府合理的宏观规划,乘势而上的竹雕企业一哄而起,同质竞争激烈,而且存在恶性竞争,给传统手工竹雕作坊带来严重挑战,也影响了徽州地区竹雕产业的健康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徽州竹雕产品影响力和附加值较低,企业类型重复率高。徽派竹雕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徽州涌现出不少能工巧匠,品种和工艺都超过了前辈。然而,现全地区从事竹雕生产的企业和个体作坊虽有200多家,但是,独具特色的竹雕手工产品屈指可数:竹溪堂的立体雕刻作品、歙县徽世林宝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根雕、方然竹雕艺术中心的竹面雕刻、徽州竹刻精品馆的古代竹雕名品复原作品,其他的绝大多数都是机械化生产,除了竹艺轩、黟县艺海竹雕工艺品有限公司、黄山松神旅游工艺品厂等几家规模较大以外,其他的竹雕工艺品企业都是中小规模经营,有的企业甚至处于倒闭的边缘。这些小厂家不仅经营规模小,而且产品没有特色,基本上都是机器雕刻的简单字画竹简,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2]

(二)机械化生产对传统手工竹雕工艺品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近年来, 徽州竹雕技术不断改进,工艺有了不断的创新与提高,产品种类也较丰富,这主要是因为徽州地区的竹雕传统工艺基础好,徽州竹雕人才辈出。然而,近年来随着电脑雕刻机等生产工具的引进,传统手工雕刻的竹雕产品逐渐为机械雕刻品所替代。这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竹雕手工技艺,使极其宝贵的传统艺术品被平民化、市俗化。由于机械雕刻是批量生产,成本非常低,而相似的一件手工雕刻品的价格可能是机械产品的好多倍,这使得手工艺品市场受到一定的冲击,从而影响徽州竹雕民间手工技艺传承人的积极性。

(三)徽州竹雕工艺品缺乏特色产品。如今,徽州竹雕工艺不断发展,竹片拼接工艺的创新使用,使传统的竹雕工艺突破了原竹大小的限制,工匠们能在拼接的竹片上雕刻出任意的画面,使徽州竹雕的题材更加丰富,充分彰显出徽文化的地域特色和精神风貌,从而将徽州竹雕的产业化发展变为现实。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洪建华、汪加林等大师的竹雕作品价格不断攀升,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可见,徽州竹雕作为民间艺术有着很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徽州竹雕的产品种类虽然较多,但是特色显示不够,特别是挖掘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力度不够。我国人民历来爱竹,竹子因其节实竿挺,虚中洁外,四季长青,自古以来就成为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一直被人们视为朴素而气质高贵的祥瑞之物。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竹文化的弘扬,还要让竹雕作品在体现徽州文化特色,彰显徽州作品的精湛技艺和高雅格调上开拓更大的空间。

(四)徽州竹雕工艺品的销售形式及渠道单一。目前,当地政府对徽州竹雕的产业发展重视程度虽然越来越高,但是对工艺品市场发展的宏观把握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也没有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搞活竹雕工艺品的贸易活动。如今徽州竹雕工艺品销售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徽州景区的工艺品小市场来销售,或是通过旅游文化博览会的参展来向外宣传推介。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够完善,竹雕工艺品的销售形式也较单一,大多数厂商以店面直销为主,销售量直接影响了生产规模和企业发展。由于缺少大批量的商品贸易活动,这对竹雕工艺品的产业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束缚。[3]

三、徽州竹雕产业发展路径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针对当前徽州竹雕业存在的现实问题,笔者以为,应立足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讨相应的改进对策。事实上,竹雕产业化发展要求竹雕工艺品的生产不仅要有一定规模,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艺术品位,要不断满足现代人的社会心理需求。

(一)利用人们的炫耀性消费倾向和对艺术品升值的渴求,发掘徽州竹雕的艺术独特性,提高竹雕艺术附加值。炫耀性消费主要是指为了夸示财富而不是满足真实需求的消费活动。现代人的“面子”意识较为强烈,即使平时省吃俭用,在收藏工艺品上,也往往有炫耀性消费的情结,工艺品已成为一种符号化的身份象征。这种消费的动机是借助消费表达和传递持有者想传达的意义和信息,包括消费者的身份、个性、品位、情趣和认同。

徽州竹雕若要满足现代人的炫耀性消费心理,其产业发展面临的就不再是单纯的工艺传承问题,而是工艺品是否有大家作品、品牌形象、规格档次的问题。因此,应大力弘扬徽文化的传统魅力,发掘出徽州竹雕艺术的独特个性价值,让徽州竹雕发挥品牌效益。同时,减少雷同作品,利用艺术品稀缺性强化人们对竹雕艺术品的占有和收藏心理,从而实现竹雕艺术品的心理预期附加值。[4]

(二)适合现代人对自然生态的期待需求,利用手工和机械工艺各自特点开发体现地域特色与保持竹质本色的工艺品。中国是农业大国,国人对自然农耕有一份割之不舍的情结。然而,现代人在都市的写字楼里,在人工绿化的公园里,很难看到淳朴的传统观念下的纯自然、原生态东西。生态心理学认为,人类从本质上讲,本来是属于生态大自然的,人类心理的各种烦恼与障碍,皆是因为人类身心在主客观与生态大自然本有的统一关系的脱离(或背叛),因此,疗养个体心灵仍需从人类回归自然这个根本方法入手,才真正有效。从这个观点来看,人们对大自然景观的热情就是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与怀念。

徽州竹雕是来自大自然的作品,依竹子的天然形态,运用传统的手工艺,度形制器,彰显自然之趣,保持竹质本色,透出竹质纤维的脉理,有着清新淡雅的审美效果,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原创性。尤其是竹子具有四季常青、临风不折、中空外坚、棱棱有节的美好形象,品格高贵、虚心有节的精神象征能给人带来自然妙趣、清新高雅的享受,符合现代人对自然生态的期待需求。因此,徽州竹雕要满足现代人对自然生态的期待心理,针对不同类型产品,开发出手工和机械竹雕工艺品,利用黄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将徽州竹雕所蕴涵的“绿色生态,清雅自然,徽州格调”的理念发扬出去。[5]

(三)满足人们的情感寄托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竹雕工艺品。和平年代的现代人往往没有经历过多少生活磨砺,物质条件相对丰富而缺乏对生活困难的一种预期,当现实与梦想碰撞时,必然会产生某些焦虑。由于人们没有经历太多的挫折,他们往往会选择对现实的逃避,而去寻找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另外,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对安宁和稳定生活的渴望,自然会产生许多负面情绪,这也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在珍藏或观赏自己喜爱的艺术品时,作品中渗透的文化艺术情趣在一定程度上能激活人的喜悦之情,逐渐升华成一种情操、一份涵养,从而转移了对现实的不满,排除了内心的焦虑感。

徽州竹雕实用器中以文房用品最为多见,陈设摆件则主要以山水、人物等为题材,特别适合现代人居室装饰,既文雅又高贵。因此,徽州竹雕的作品要满足现代人在居家或办公室生活对情感的一种寄托,其产业发展可以从适应居家人的装饰需求、突出徽州竹雕的艺术和文化品位等方面开发特色产品。[6]

(四)迎合人们对艺术品升值的渴求,着力开发出徽州竹雕的精品或极品。由于艺术创作的特殊性以及流传过程中遭遇的不确定性,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通常具有稀缺性,从而强化了人们对艺术品的占有和收藏心理。

自从2000年以来,在高涨的经济力助推下,艺术品升值较快,逐渐成为市场投资的对象,社会形成了一波大众艺术品收藏热,涌现了大量以收藏为乐的平民百姓,收藏热使得艺术品市场出现了空前繁荣。

近几年的竹雕艺术品拍卖市场比较活跃,一批竹雕精品不断刷新市场成交的最好纪录。一些来自雕刻大师之手的精品,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比较高的保值、升值可能。现在徽州竹雕的产业发展遇到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政府要强调精品战略,扶持一批名优龙头企业,大力培养一批徽州竹雕艺术家,在保护徽州竹雕传承的基础上先开发出一批名品,出一些精品,留下一些贵重稀奇的极品,尽快让徽州竹雕在艺术珍品的殿堂上占有一席之地,以满足现代人越来越强的对艺术品珍藏的需求。[7]

(五)顺应人们对艺术品牌的仰慕心理,利用徽州文化效应,打造徽州竹雕艺术品牌。对艺术品牌的仰慕是指消费者对艺术品,尤其是艺术品牌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渴望或羡慕,把艺术品牌当作消费潮流的风向标,主动去模仿、追求品牌消费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步被业内人士所认识,艺术品品牌的心理优势已经被商业实践所证明。任何艺术品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生产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和工艺上的专业特色,在未来竞争中就很难彰显自己的品牌优势,很难在商业发展中站住脚跟。

徽州竹雕产业化发展要主动追求品牌战略,结合黄山的品牌效应,弘扬“绿色、自然、高雅”理念,使其产品传承徽州四雕之精髓,演绎徽州文化之魅力,展现名家书画之风采,追求返璞归真的浪漫品位。[8]政府要将“徽州竹雕”打造成品牌,使她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商品,也是一种艺术品、一种高雅符号的象征、一种正在兴起的产业,更是徽州地域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同时,还要尽快把文化品牌资源优化为文化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徽州竹雕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9]

参考文献:

[1]蒋永青.徽州区竹雕工艺品的现状及发展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0,(03):39-40.

[2]李宇涵.徽州文化的社会心理学透视及其启示[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10):92-98.

[3]闫湛瑶.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思考[J].长白学刊,2013,(01):153-156.

[4]朱启臻,张春明.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21-24.

[5]张正春,安黎哲,王勋陵.中国生态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92-99.

[6]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12-30.

[7]马占勇.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休闲参与行为研究现状[J].台州学院学报,2007,(3):71-72.

[8]宋旭琴,向鑫.品牌理论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6,(10):46-49.

[9]李丁,李文娟.设计理念创新的实现条件与发展趋势——以手机设计为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44-149.

(责任编辑 明 笃)

作者:胡华北 陈发俊

对传统工艺美术综述论文 篇2:

传统荔枝木家具的设计和审美原则

【摘要】明清硬木家具与其它纯艺术性质的工艺美术有很多的不同,材料的特殊性,加工工艺的个性,最终体现工艺美学与设计思想的高度统一。本文从材性、生产加工和设计思想几个方面,对传统荔枝木这种硬木家具的设计原则和审美进行论述和赏析。

【关键词】荔枝木;传统图案;传统纹样;美术设计;传统工艺

明清家具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道德,在农耕文明的物质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集实用性与工艺性于一体工艺美术品。它本身又与其他纯艺术性质的工艺美术有很多的不同,首先它的材料的特殊性,其载体是木材,不管造型、风格和工艺如何变化,但其载体始终是不变的;其二是内部是以榫卯为主的结构,它不像板材家具那样以金属件铰接,不锈钢、铝合金类家具以焊接、铆钉结合为主,竹材、藤材家具的以经纬编织、绑扎,也不像那塑料家具那样,以浇铸、铆接为主。以上两个方面是明清家具设计、制作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传统荔枝木家具,根据材料、纹理、色泽等元素的不同组合,有其自身遵循的设计原则。

一、家具物质基础的材料性原则

家具设计、制器之人,特别是制器之人,其对木材物料等性能的理解,是其在进行家具制作时,对设计相应的结构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木材品种繁杂,其构成物质组织的结构和纤维特点也不尽相同,材料对应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物理性能,机械加工性能,导致家具组件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荔枝木具有斜纹理、高强度、高密度的特点,它比很多硬木,甚至比很多的国标红木密度都大,以我们市场上常见的红木做个比较,例如檀香紫檀的密度为1.05-1.26,降香黄檀(俗称海南黄花梨)的密度为0.93-0.97,交趾黄檀(俗称红酸枝木)的密度为度1.01-1.09,巴里黄檀(俗称花枝)的密度为1.06-1.08,奥氏黄檀(俗称白酸枝)的密度为1.01,大果紫檀(俗称缅甸花梨)的密度为0.81-0.86,非洲崖豆木(俗称大鸡翅)的密度是0.89,斯图崖豆木(俗称小鸡翅)的密度是0.91,刺猬紫檀(俗称非洲黄花梨)的密度为0.85,而荔枝木的密度是0.95-1.02。由于荔枝木纹理斜(有些品种的荔枝木纹理直),在弦切板上,这种斜纹理的力学缺陷就表现得很明显,抗压强度低,因此在设计小型化的榫卯时,要注意选取荔枝木径切板来进行加工,以避免出现弦切板抗压强度降低导致的榫头撕裂那样的缺陷。

二、家具生产的加工工艺和形体艺术性原则

生产家具的生产设备以及家具加工的方法是家具品质的技术保障。传统硬木家具,基本是全手工生产,效率低,产量小,经济效益不高,对于荔枝木这一类纹理斜、硬度高的木材,加工起来费力费神,匠人一般是热情不高,如今的硬木家具制作,基本使用机械加工,使得明清硬木家具的流水线生产加工得以规模化施行,榫卯接口加工的精度统一化且经济,提高了产品综合收益,因此当初荔枝木的一些加工烦恼也就淡化了。

在明清硬木家具的生产工艺性里,还包括雕刻的工艺性,明清风格硬木家具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体,是使用的价值以及工艺美学与设计思想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典明清风格家具区别与普通家具的特色。对于家具工艺的理解,古代和现代有不同。明清时期的中国由于农耕文明的特点,未经历工业革命的过程,因此明清家具的工艺,除了人工的投入之外,也有审美思想的体现。设计思想与工艺制作,是相辅相成的。家具的工艺包括了榫卯结构的工艺和装饰的工艺,科学合理的榫卯结构设计,加上精湛的雕刻工艺,成就了明清家具其优雅与流畅的气质。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分工的人,对家具雕刻的图案喜好与忌讳不尽相同,比如老年人居住房间的家具陈设,多以健康长寿、吉祥如意的图案为主,如松鹤、梅竹、菊石等的图案组合;青年人的房间家具陈设,就多以荣华富贵、财源广进、步步高升等为主题,配以牡丹、龙凤、钱币、麒麟、貔貅等的图案组合。在广东的民间有“龙不入宅”之说,所以广东民间的硬木家具雕刻很少看到以龙为设计元素的雕刻图案,多见狮、虎、羊和各类体现平安、福禄寿喜等愿望的雕刻元素。传统的家具雕刻方式也是纯手工雕刻为主,现如今大多采用数控机床进行电脑雕刻,再辅以手工后期处理。

综述前述两个方面,我们可知,在进行家具的设计制作时,应根据家具的风格特征、层次和生产条件,确定合理的接合方式和恰当的装饰纹样,做到有的放矢。

三、家具的结构、材料稳定性原则

木材是亲水性材料,湿胀干缩是它的特性,因此,在明清古典家具制作中,常采用框架和榫卯的接合方式,以避免家具的变形等弊端。

对于木材这种亲水性材料出现的湿胀干缩这一特性,无论是古典家具还是现代板式实木家具,都很难用一个一致的木材含水率干板进行加工,然后向国内外销售。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如今即使是跨国的家具企业,它的实木家具也只能在销售的目标国家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因此,我们所说的材料稳定性原则就是材料的干燥度,即木材含水率要与所处的地区空气含水率相适应。木材太干,受潮之后会膨胀损坏家具结构,木材含水率太高,就会收缩翘曲、瓦弯甚至撕裂,榫头松动。

四、荔枝木家具赏析

以下的荔枝木家具是我在明清硬木家具的设计、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成品,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注重荔枝木材料纹理搭配、表面处理和纹饰图案的选择性使用,以使得家具在材料、表面髹饰和纹饰图案之间取得均衡、和谐的美感。

此款杌凳,凳面的大边和抹头使用野生酸荔枝木特有的虎皮纹效果,与面芯板的晚霞状纹理产生有序与无序的肌理对比效果,在简洁通透的整体器形中,带来丰富多姿的视覺感受。

这一套茶桌以王款的榉木矮南官帽为蓝本,采用券口牙板,背板图案采用出手工雕刻牡丹图案(现在一般为了效率和降低雕刻成本,一般采用数控雕刻机雕刻图案),寓意花开富贵,荔枝木茶桌面板以下采用罗锅橕,使得茶桌与椅子产生对比效果,更重要的在于使得人们在喝茶的时候,腿部在茶桌底下的活动空间更大。

在这一张茶桌的局部细节图片里,可以看到手工雕刻的牡丹花和家具表面髹饰工艺的手擦生漆的效果,在光线下,手擦生漆表现出丝一般的细腻和润滑,野生酸荔枝的虎皮纹效果在手擦生漆的映衬下流光溢彩。中国画里面有“墨分五彩”之说,而以硬木材料为载体的明清家具,在进行荔枝木茶桌的设计、制作时,对荔枝木材料纹理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匹配,可以达到“墨分五彩”的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成俊卿.木材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3]李化林.治木[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社,2016.

(责任编辑:张晓东)

作者:李化林

对传统工艺美术综述论文 篇3:

试论工艺美术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发展方向

摘 要:工艺美术教育是一门传统的艺术学科,甚至对于各种绘画技艺来说,工艺美术是最原始的艺术,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人类对工具的使用。在现代化的发展形势下,工艺美术教育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原始工匠精神的回归,这是在现代化观念之下一个极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本文沿着当代工艺美术自身和工艺美术教育所存在的发展规律,来探索和描述工艺美术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发展方向,以期对当代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工艺美术教育产生推动作用。

关键词:工艺美术;教育;当代价值;发展方向

尽管工艺美术教育建立在十分重要的传承基础上,但在很多方面,它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征和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实际上,本文对工艺美术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发展方向的研究遵循了一个重要的工艺美术发展逻辑,这种艺术发展逻辑已经成为指导人们认识和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现实理论基础,成为人们正视和看待不同类型艺术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这个基本逻辑就是社会逻辑,即艺术发展受制于社会进步和文明前进,传统时代的艺术在与现代艺术的冲突和融合中最终像社会发展一样,形成了一种新的发展形式。社会出现了新的特征,工艺美术也出现了新的特征,简单地说就是传统的工艺手法逐渐回归并应用在现代的物质和材料上,这种结合给工艺美术打造了一个新的美术精神世界,让工匠精神与现代化发展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我们认为,这就是工艺美术教育的当代价值需要把握的,也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1 试论工匠精神与现代化发展中的社会精神

是传统还是回归,在不同的文化场合和艺术境地,我们总是要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却忽视了在整个现代化发展的时代基础上这些思想层面的内容是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实际上,越来越真实的现代化也让社会各个层面的真实度有所提高,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以及对整个文化艺术的认识都在不断地提升之中。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学科艺术在传统艺术中逐渐被抛离,而真正需要崛起的艺术形式却成了旧艺术的替代品。但是万物皆有始,不论现代工艺以何种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我们都能从它的各种表现形式中发现它过去的样子和原始的影子,这种逻辑我们称之为艺术的基因。本章节我们所需要谈及的工匠精神与现代化发展中的社会精神正是我们所提到的基因问题。工艺美术是在反复创造和熟练度加深的基础上,从传统手工发展到现代机器等工艺制造的一种艺术体现。这里面有太多我们需要引起注意的发展历程,这是艺术的历史,同时也呈现出艺术自身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炼出的最为重要的艺术精神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从细致和卓越的手工艺制造中体现出来的综合工艺。工匠精神的精髓是创造,本质是熟练,特点是手工。尽管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手工早已与传统手工艺不是一个概念了,但我们依然能够认识到现代手工艺的工匠精神,即便那已经从纯粹的人类力量变为借助机器手段,却依然不能掩盖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工匠精神。这是我们在谈论工艺美术教育之前应该认识和尊重的事实,这个事实不以市场或者其他的意志所转移,它的基础是社会精神,是艺术精神,是不可被逆转的历史轨迹。正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共识是努力向前看,不断地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变迁,整个世界都实现了现代化,这个共识是人类共同体的伟大进步。

2 工艺美术教育的当代价值

正如上文阐述和提及的这个基本概念一样,从教育的基本职能上来说,工艺美术教育的当代价值就是工艺美术教育的基础内容,就是在让人们学习现代工艺美术的同时,知道现代工艺美术是如何来的,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工艺美术中存在的卓越的工匠精神。工艺美术教育实际上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分享的过程,传承就是在这两道程序之后,一个最为重要的教育方式,达到持续发展和不断积累发展的目的。那么在工艺美术教育中的当代价值又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实际上工艺美术教育可以简单分为基础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但是工艺美术多体现在动手能力上,所以实践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然而实践教育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那么整个工艺美术教育就会失去了基础,变为空中楼阁。所以,我们说当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基础教育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不仅要知道如何动手,更要知道为什么动手,要明白工艺的传承,并且最为重要的是不断理解和把握工匠精神,让其得以延续。工艺美术教育的当代价值与传统工艺美术师徒教育中当年的价值是一致的。当代价值与当年价值既是针对当年说的,也是针对当代说的。当代也好,当年也罢,我们都是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传承工艺美术的时代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只有达到了传承的目的才能体现工艺美术的价值所在。

3 工艺美术教育发展方向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的学习者,每当谈及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心中便感到十分遗憾,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工艺美术学习的方向。传统工艺美术可以说没有得到完整的传承。尽管现在看上去,中国工艺美术依然还是有模有样的,但是遥想当年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的传统工艺最终被新时代所摒弃,因为现代化是西方的现代化,尽管我们说这种现代化可能最终会和东方文化殊途同归,但是在由谁引领这种现代化的问题上,却体现出对东方文化的种种不公平,东方文明仅仅剩下了民族文化的特征。当代工艺美术实际上应该叫西方工艺美术,工艺简单地说就是机械化大生产后的产物,我们了解的是工艺大科目下的种种工艺分解。在工艺美术中,我们似乎一直在接受和传承新的工业,尽管这种工艺属于全世界,不应该有你我之分,但我们还是不禁要问一句,我们的传统工艺去哪儿了?

所以,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重新延续对传统工艺的传承,衔接好现代的、西方的、传统的与近代的工艺,让我们的工艺融入新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把传统的工艺基因注入到新的工艺体系中去。即便最终变了样,但却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这就是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要不断地努力,恢复中国的匠人精神和传统工艺美术的辉煌。同时,当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追根溯源,不断地寻找我们的基因归处,不断地提升我们对工艺美术教育发展方向的把控能力。只有明晰艺术的价值取向,了解工艺美术的发展实际和传统本质,才能够更加深入地把握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不能够仅仅依靠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内容来限定工艺美术价值的内涵,应该明确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工艺美术当中的传承因子,要实事求是,不能牵强附会。

4 结论

回顾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和价值取向,未来工艺美术的发展任重道远。尽管现代工艺美术揉杂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各种历史基础,但实际上它依然是在西方工艺发展技艺为主的前提下奠定了现代化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打破这种壁垒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倚重工艺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中国工艺美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工艺美术研究热点问题透视[J].艺术百家,2008: 33-35.

[2] 行间.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J].装饰,2009:43.

[3] 韩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文献综述[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4:23.

作者简介:孙井义,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工艺美术专业。

作者:孙井义

上一篇:酒店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上半年的工作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