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下经济法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经济法与和谐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发挥,是一个受到社会关注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论述了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和谐社会下经济法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和谐社会下经济法论文 篇1:

基于和谐社会背景下经济法主体的体系重构

摘要:经济法对于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非常的明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主要对于经济法的主体理论进行阐述分析,指出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在和谐社会背景之下经济法的主体重构的问题。笔者提出作为经济法的主体,其中必然包括有三种类别,即经济调节主体、被调节主体和社会中间层主体等。

关键词:经济法主体;调节主体;社会中间层

经济法主体主要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经济的运行过程当中,其能够享受权利并且承担义务。在经济法律关系当中,经济法主体是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它直接的参与到经济法律关系当中,非常的积极、活跃。

一、现有的经济法主体学说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具体的对经济法主体进行分析就是指在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关系当中按照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且承担义务的人。经济法主体只有参加到特定的经济法律关系当中,例如市场规制或者是进行宏观的调控,并且受到经济法的规制才能被真正的称之为经济法主体。我国现有的经济法主体的学说对经济法的主体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学者将其分为实施的主体和管理的主体,并且认为这样的分类是相对而言的。但是也有教授认为经济法主体是可以分为三种,即决策主体、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另外,还有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主体其实就是包括政府、消费者以及经营者三个类别。

笔者认为上述的学说都是在不同的层面上对经济法的主体进行了相对科学的界定说明,都是存在其合理性的,不过,就目前而言,称得上完美的学说是不存在的。如果单纯的将经济法的主体区分为调节与被调节的主体或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主体,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了。这样的观点通常是被称之为“二元论”。传统的二元理论是不能够明确社会调节的主体或者是政府失灵的原因的。另外,很多的主体学说理论观点在逻辑上都非常的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类似于作出的关于管理主体、实施主体的分类,这两个主体是存在相互重叠的部分的。而新的三分法虽然存在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其实政府是不能够代表所有的经济法调节主体的,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政府主体之外,还存在有司法机关以及权力机关的区分。还有劳动者不应该被纳入到这一范围当中,因为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劳动者不应当被纳入到经济法的调整主体范围之中。由此可见,新三分法也欠缺部分的科学性。

二、和谐社会背景之下经济法主体体系重构探析

(一)经济调节主体

经济调节主体主要是指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或者管理的经济法的主体,在整个社会的建设发展过程当中,这样的调节主体不断的出现,所以笔者将经济调节主体纳入到经济法主体当中。而对于经济法的调节主体可以对其作出如下的划分,可以包括有市场规制机关、宏观调控职能机关、经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权力机关等。很多时候学界都将国家或者是社会对于经济的干预看作是行政干预,错误的将经济法当做行政法的一个分支法律规范,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即便是权力机关或者是司法机关作出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也与行政法没有必然的联系。经济行政机关主要是指负有调节整个社会经济的行政机关,如果从行政法的角度进行理解,除了国家机关之外,还包括了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即便其是在法律授权的范围之内开展调节作用的,但是毕竟在授权的范围之外,其大多是以被调节的身份存在的,即其兼具了经济调节主体以及被调节主体的双重身份,所以我们将其放在社会中间层主体进行考虑。

(二)被调节主体

在市场经济当中,存在着大量的被调节主体,即各类市场主体以及其他的主体。市场主体的主要是指在市场当中进行商品交换或者是劳务交换,相互之间处于平等地位的主体。它是整个经济活动当中最为基础的主体,也是被调节主体的代表。具体而言,这一类的市场主体包括有商品的生产者、分配者以及消费者、交换者。当然,现行的法律明确的将生产以及消费者放到了经营者的范围当中,所以,对于市场主体的分类也主要是从经营者以及消费者两大类来进行考虑。经营者的含义是指进行商品经营或者是开展营利性服务的法人、组织或者是个人,基本上市场上的所有企业都是属于经营者的范畴,个体的工商户以及个人之见合伙也属于该范畴。而消费者则是为了能够满足生活所需进行购买或者是接受服务的个体的社会成员。从广义上进行理解,只要是同经营者之间发生了交易关系,为了满足生活、生存所需的人“个人”,都能够被是作为消费者。对于被调节的主体进行这样的分类主要还是考虑到经济法分论当中所规定的经济法的主体,这样才能够接受调节。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消费者同经营者一样都是属于被调节的主体,但是其在调节时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在面对消费者的时候,其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受到特殊的保护,所以在经济法的调节主体当中会出现消费者这样的稍显特殊的主体。

(三)社会中间层主体

这一主体范畴具有双重身份,即调节主体和被调节主体的身份均会具备,这是第三种调节机制的代表,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法主体。作为社会中间层主体主要具有以下的特征,其一,同一般的市场主体地位并不相同,例如行业协会同其所约束范围之内的企业之间便不具有平等性。其二,这样的中间层主体是存在公共性质的,即为了更好的实现公共利益。其三,不具有市场性,其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市场交换。其四,其不具有政府性质,因此也不属于国家机关的行列当中。出现社会中间层主体能够促进社会的建设。因为,要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就需要有一个非常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不论是党的领导还是政府的管理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都需要健全。而社会中间层主体的出现将会作为调节主体以及被调节主体沟通的桥梁,极大的帮助政府进行经济干预或者是监督制约政府的干预工作。最近几年,有学者逐渐的开始承认社会中间层主体应当是属于经济法当中的独立主体,但是具体而言,哪些中间层主体可以作为独立主体还存在争议。笔者认为,社团性质的主体完全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不过当中包括的类似于劳动者的团体或者是雇主的团体则不再经济法的主体范围之中。因为通说认为,劳动法是非常独立的部门法,因此,类似的劳动者团体是包括在勞动法的主体范围之内的。另外,为了能够维护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受到国家财政支持的具有公共性质的经济鉴证性的主体,也应当是经济法当中独立的主体,因为其无需考虑自己的经费来源,具有典型的中介性质,在其所具有的双重性的身份当中,调节性的身份是最主要的身份,被调节的经营者的身份处于次要的位置。

结束语

经济法的主体体系的重构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二元论或者是三分法忽略了市场发展的实际要素,也并未真正的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行。综上,笔者提出了新的经济法主体的体系构成要素,即经济调节主体、经济被调节主体和处于社会中间层的主体,他们能够全面的涵盖到经济法当中的所有的主体,防止出现法律调控的空白领域。对于推动市场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文登支行)

参考文献:

[1]蒋悟真.传承与超越:经济法主体理论研究——以若干经济法律为视角[J]法商研究,2007(07):261-266.

[2]徐孟州,谢增义.论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理念与经济法主体和体系的新思考[J]现代法学,2010(03):328-332.

作者:谭云楠

和谐社会下经济法论文 篇2:

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经济法与和谐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发挥,是一个受到社会关注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论述了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 经济法 市场经济

1 前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经党的十六大提出,立刻引起我国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2007年,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具体阐述和深化了这一主题。和谐社会建设既是现在,也是将来我国一定时期内的重要建设目标,因此,各级政府都将其纳入了总体规划中,摆在了重要位置上,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经验与成果。笔者认为,经济法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研究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发挥,也是一个受到社会关注和需要不断深入的问题,其重要意义不仅在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也有助于经济法理论水平的提升,推动经济法学的发展。

2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1 经济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党和政府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能力,并能有效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因此,要求大力增强党和政府有效行使行政管理的能力。这两点的关键在于更好地解决市场与政府失灵,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就是为治理市场和政府失灵而产生的。

和谐社会要求政府驾驭市场经济,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增强政府行使行政管理的能力,提高政府的效率。这就要求国家以经济法的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干预市场和政府失灵,提高运行效率,以使经济市场良性运转。市场失灵的含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低效或无效,造成资源浪费,导致市场垄断、分配不公等现象出现,市场走向自己的反面。其原因,一是由于企业自觉逐利,社会的公益性被大大忽视,市场主体利益失衡;二是因为市场本身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缺陷而导致的。政府失灵也称国家失灵,指的是政府不适当对市场进行干预,其中包括了政府不干预以及过度干预,造成的后果是经济效率不高,社会总福利减少。主要包括如下的表现:首先,政府所得到的经济方面的信息材料受限于政府的信息共享机制与政府的判断和预测事物的水平,因此政府有时会发生决策错误,这一般来讲是由于政府的主观原因而导致的,这是难以避免和消除的;其次,政府本身不具备良好的竞争环境、没有制定及时的、足够的节约成本的良好机制,同时不具备科学的监督机制,这直接导致政府低效运行;此外,因为政府对事务的过度干预而产生权利寻租的现象。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发生,均可由经济法来进行平衡和协调,从而进一步把握市场和政府失灵。

经济法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控制市场和政府失灵,进而使市场效率得到提升,使社会利益得到保障,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与相关教训来看,在20世纪初,西方发生过很严重的经济危机,其直接导火索是由于市场经济具备的固有缺陷。西方国家为了能够克服市场经济的弱点,开始对自由主义经济进行质疑,并随之开始寻求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方法和手段。经济法是其发挥调控功能的首选法律,西方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包括反托拉斯法、产业法、竞争法、计划法、金融法等。以上这些法律均扮演了对市场失灵进行有机调控的角色。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社会又出现了国家失灵的现象,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变得低效甚至无效,有些地区或国家还发生了过度干预的现象,对健康的市场运行造成了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经济法的制定和颁布可以起到防止国家失灵的作用。

对于我国来说,早在2002年就颁布了两个相关法律,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法律中有诸多与国家调控相关的条款,此外,法律还详细设立了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权限进行约束的条款,并制定了与这些条款相应的法律责任。当前,鉴于对市场和政府失灵的防范,经济法依然在发挥这作用,比如,根据市场垄断以及行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我国使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来进行规范;针对市场提供信息偏少的现状,使用《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规范等。由此可知,经济法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市场与政府失灵的弊端,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2.2 经济法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的社会是否公平,是否使人民安居乐业,对构建和谐社会史至关重要的。所谓公平正义,意味着全社会的政治经济利益要在所有成员之间科学合理的供给和分配,所以,可以将之理解为国民的权利相互平等、合理的利益非配制度以及司法的公平与正义。因此,与国民的实际利益和正当权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国目前处于改革进程之中,社会上存在或者滋生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或事物,经济增长的脚步没有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合拍,失业者数量依然居于高位,城乡贫富差距没能缩减,存在着一些内部的利益分配矛盾。

法律的终极目标是使社会尽可能地实现公平与正义,具体到经济法,它多关注的是实质上的公平性,这与民法所关注的形式上的公平性以及行政法所聚焦的程序公平不尽相同。经济法追求全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利益,属于和谐社会的公平观,在目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的现状之下,更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2.2.1调节社会贫富差距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随之大大提升了。但是这样的和谐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表面的和谐,应该看到,因为社会财富被不公平的占有,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社会上出现了实质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贫富差距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绕过,我国政府已经十分重视此问题。由于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进程中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差别,使得很多人在收入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距,而和谐社会的宗旨之一就是要让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缩小成员之间不合理的分配差距。

经济法是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良药,可以为贫富差距现象开除切实可行的措施作为药方。在国家机器的作用下,基于社会成员的公共福祉,对个别成员由于过度的权利和自由而滥用自身权利的现象加以限制和杜绝,维护市场自由竞争。举例来讲,《财政法》加大了国家队西部边远山区等不发达的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和倾斜,《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则通过对税种的进一步完善,提升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强化对高收人者的税收。由此可见,贫富的巨大差异直接会对国家的经济秩序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于市场之间的关系,用经济法去调节贫富悬殊问题。

2.2.2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根据张国清《和谐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6)我国对弱势群体的界定为:“1.贫困的农民;2.进城的农民工;3.城市中以失业人员为主体的贫困阶层;4.有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的残疾人、精神病人和有严重疾病的病人;5.生活无着落的老年人;6乞讨人员;7.因各种原因处于不利地位的其它人员,如被拆迁户、消费者、未成年人、妇女等。其主要特征为:基本生活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社会应变能力较差,缺少发展的机会和潜能;资源占有不足,经济比较贫困;社会地位低,权利容易受到侵犯,在社会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1”。我国的弱势群体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理念反差甚大,因此,关怀弱势群体的生存,是弱势群体自身的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弱势群体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阶层,应该通过法律的手段与途径保证其生存质量,而属于经济法范畴之内的社会保障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法律手段,承担起这一职能。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往往被看作是该国的社会问题减震器。对于我国来讲,社会保障法同样可以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法,积极协调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才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2.3经济法保障了和谐社会的稳定

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确保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需要加强市场规制,促进市场秩序的合理化和科学化。由此可见,市场规制发是和谐社会的前提之一。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常常会发生市场失灵的现象。比如不完全竞争的出现以及垄断现象死灰复燃等。这些均会造成市场混乱,甚至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所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文,如《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市场的不合理行为,维持自由竞争的秩序。此外,相应的法律还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等,都对人为干预市场,造成市场的混乱无序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作用。可以看出,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与市场规制相关的法律,可以大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

市场规制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着重维护市场的公平交易以及制定合理的交易制度和科学的规则体制。通过对于市场主体的筛选和淘汰,为国家有关部门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的依据。市场规制法通过对垄断行为的破除,使市场竞争更加健康透明,使更多的商业角色可以更加容易地进入市场进行公平交易、公平竞争。从而维护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秩序。进一步营造出民主和法制分为,使社会经济的竞争变得合理有序,充满了和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市场规制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3 结语

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的要求,而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宏伟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弱点,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法的本质属性是以社会为本位,其对和谐社会的发展构建有着巨大的保障作用。在理清经济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后,应着力进行经济法的创新与完善,使其进一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保驾护航。

注释:

1张国清.《和谐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6

参考文献:

[1] 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经济法的发展[J].张林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01.

[2]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J].赵树青.法制与社会.2009.2.

[3]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新华网,2007年)

[4] 余松林 罗威《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经济法的理念与作用》(《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3 期)

[5] 李昌麟《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 吴凤君《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的价值实现》(《法制与社会》2006 年 8 月)

[7] 徐孟洲《论中国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法学杂志》2005 年第 6 期)

[8] 潘银杰《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理论前沿》2005 年第 10 期)

作者简介:

(熊争,1959年生,四川宜宾人,中共宜宾市委党校)

作者:熊 争

和谐社会下经济法论文 篇3:

建立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经济法律法规

和谐社会需要经济法作保障

和谐社会无疑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它必须具有所有美好社会都具有的高品质特征: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安定秩序,诚信友爱等等。和谐社会所特有的最本质、最主要的特点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是以宽容为基础、平等为条件、协商为手段的。社会的和谐,既不能靠强权来建立,也不可能靠强权来维系。构建和谐社会惟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法治。因为,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的宽容,只能由法律来确立和维护,而强权与宽容本身就是不相容的;作为社会和谐条件的平等,也只能由法律来确立和维护,而权力本身就是为不平等而设置的;作为达致和谐的手段的协商,更需要法律来规范和调整。所以,只有通过法治,才能构建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文明,市场经济也同样如此。如果在经济领域中市场的准入、公平竞争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发生机会不均等情况,将会出现社会不公,而社会不公是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要达致和谐社会,就必须以经济法作为保障。虽然经济法是为弥补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法调控能力不足而产生的,但绝对不能因此把经济法看作是民法的补充。经济法产生于民法之后,从民法中汲取了相应的经验材料,但却在理念上完成了对传统民法的超越。经济法也起着弥补行政法规范国家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不足的作用,但经济法同样不是附属于行政法的分支部分。所以,经济法具有不同于民法和行政法的、也不可以被它们替代的价值理念和功能作用,而且它保证了民法的基本价值理念得以顺利实现,同时又与现代行政法的基本价值理念相衔接,从而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引导和保护的链条。

我国经济法的缺陷

法律体系不完善,重要法规久而未立。到目前为止,我国虽然在经济法主体、市场规制、宏观调控方面颁布了大量的经济法律,初步形成了一个经济法律群落,但仍然存在立法层级不高并且体系不完善等情况,而且直到现在还没有出台单独反垄断法、国有资产法,所以,加强经济立法步伐不能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目前情况看,以笔者拙见,我国经济立法及其实施中仍存在这样一些缺憾。

法律范畴不同,司法权被迁移。法学界对经济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始终争论不休,随着1999年合同法的颁布施行,以及原来的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同时废止,宣告了合同制度对经济法体系的排斥,也发出了一个初步的信号:经济法的理论和实践出现了脱节的迹象。而在法院进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更是把原来的经济审判庭改为民事审判庭,从实践情况看,这不仅不利于经济法被社会所重视,也不利于经济法的实施。

尚未形成真正独立的第三部门。西方在“社会国家化”和“国家社会化”的相向运动中,冲破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藩篱,虽然产生了一个既不是纯粹私人的也不是真正公共的领域,但在社会层面上并未出现权力真空或者权利真空。其主要原因是在西方还有一个与政府和市场这两种力量相平衡的“包括各种社会团体、民间非营利组织、宗教团体等不以营利为目的民间组织”之第三部门存在。这些组织具有组织性、志愿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它们是协调个人利益和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中坚力量。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从事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中异军突起,发挥了政府和市场难以替代的巨大作用,填补了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上的一些空白,诸如环境保护,消除贫困和落后地区的教育。虽然很多工作政府也在做,但事实证明,非政府组织往往比政府做得更好,更有效率。

而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日益证明,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固然重要且不可或缺,但政府与市场之外的领域越来越突显,它是与社会的多元化相伴而生的并生发出政府与市场都无法有效解决的新需求。这一空白点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去填补。特别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后,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正处于转变和调试之中,新兴市场主体的经济权利尚待进一步确认和伸张,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力量都存在“缺位”和“越位”并存的现象,发展新兴社会力量以填补需求空缺,抑制各方“非法越界”的问题便显得更加突出和迫切。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20年中,国家通过缩小控制范围、改革控制方式、规范控制手段,逐步扩大了社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促成了国家与社会间的结构分化,尤其是以产权的多元化和经济运作市场化为基本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则直接促进了一个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形成。它表现在社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提供发展和机会的源泉,个人对国家的依附性明显降低,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逐步形成;民营企业以及较为独立的企业家阶层、个体户阶层以及知识阶层,都有明显的发展;民间社会组织化程度增强,工会、商会、保护消费者协会等一些中间组织已开始在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还不能乐观地认为,中国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第三部门,经济法等以社会为本位的法就此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因为“与西方第三部门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相比,中国第三部门生存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同西方相比,我国的第三总部门还没有成形,更谈不上从整体上与政府和个人有效配合,发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了,从而造成目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国家对一部分社会(公共)利益难以维护、有心无力的“缺位”状态。

虽然我国经济法存在着种种不足,但并不妨碍其作为独立部门法在法律体系中占据日益重要和突出的地位。因为经济法是适应变动着的社会现实和社会观念而处于不断发展中的部门法,代表着法律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对经济生活能动反作用的建构性力量,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

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经济法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下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理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的改革要“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精神,进而确立经济法在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位置,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年轻的经济法。

首先,应当尽快制定并颁布《反垄断法》等经济法体系中的重要法律,加大金融法、税法、竞争法、企业法等具体经济法律制度的研究深度,一方面加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抽象出共同的原理,反过来检验和探讨经济法总论的基本问题。“经济法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融合,应当成为我们的一种积极的选择,也是一种挑战。”我们尤其应当加快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门类的最新研究方法,进行跨学科的创新性研究,并同法学固有的传统研究方法相融合。

其次,国家机关要转变经济立法的思路,突显原则规定与灵活规定并重的方针,提高重要经济法律的立法层级,改善经济执法的分歧和冲突,加强对经济执法和司法过程的全方位监督。特别要进一步调整司法改革和审判制度,或者在现行三大诉讼法的基础上对各诉讼程序进行相应的修改,满足日益迫切的社会公益诉讼和其他含有公共因素诉讼的需要,或者参照国内的经验对法院的审判分工进行专门设置,完成符合各新兴法律部门要求的审判方式专业化、配套化的改造。

最后,应当加快促进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团体组织的发展。要从政策上加以倾斜和扶持,争取让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组织通过国家法律授权获得正式的地位,在一定范围内行使原来政府的某些权能,或者代为行使一些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管理职能。同时,要设置这些组织处理相应问题的准司法程序,赋予它们代替公众提起社会公益诉讼的权利,并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

当然,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思维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转变,在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经济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更有创新性的法律实验和更有前瞻性的制度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法的重要性也会进一步加强,对外将日益国际化,帮助政府参与国际间经济关系的协调,对内则内部体系更加完善,具体经济法律部门的层级更为分明有序。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立足于整体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它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根本使命,体现了对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的终极关怀。

(作者单位:武警指挥学院长春分院)

作者:寇 芳

上一篇:大学生村官年终总结三篇下一篇:历史教学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