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推荐8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篇1

我国经济形势正处在建国以来相对稳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开始改善的良好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明显的转变,根据数据表明“九五”期间比“八五”期间年平均GDP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八五”期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量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明显转变,正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改善型转变,不仅经济效益改善,而且环境生态效益开始改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追求高经济增长率,我们希望经济增长率是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有经济效益的经济增长率。因此,从国际横向比较看,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呈减缓趋势,但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宏观经济比较稳定的国家之一,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发动机与经济稳定的“稳定器”。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与贸易衰退的影响,很多发达国家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只有中国和印度避免了这种情形。

虽然我国在稳步发展中,但是也存在了不少问题。首先,我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因此面临大规模、突发性的“下岗洪水”、“失业洪水”,这已成为了我国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安抚好失业人群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面对大规模结构调整和失业,国家大量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结构改革成本,购买社会稳定。其次,“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广大农民的农业收入的绝对数大幅度下降,而农民无法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扩大内需主要是要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而提高居民消费主要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要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必须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要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则必需提高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有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有可能富裕农民。

我国有着很强的发展前景,首先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仍然巨大。我们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又有比较充分的发展要素供给条件。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创造了新的市场最终需求。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其次,投资与消费关系应当逐步得到合理调整,人民群众将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影响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需要进一步拓展居民消费的空间。在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合理变动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改善。第三,分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并使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重要目标,也是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鲜明标志。这两个目标一旦实现,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第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应当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技术进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一步转变,有可能具备比过去更为有利的体制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经过“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篇2

一、发展迅速, 总体实力增强

截至2008年末, 我国民营企业法人单位达到442.1万家, 与2004年相比, 年均增加46.6万家, 年均增长14.7%, 比全部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速高3.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达到15168.1万人, 是2004年的1.5倍, 年均增长11.3%, 比全部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拥有资产总计达到124.5万亿元, 是2004年的2.9倍, 年均增长30%, 比全部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速高8.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8万亿元, 是2004年的2.7倍, 年均增长28%, 比全部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速高4个百分点。数据显示, 2004年以来,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总体实力明显增强。

随着民营企业总体实力的增强, 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高。2008年末, 在我国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 民营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占89.1%, 比2004年提高10.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数占69.3%, 比2004年提高10.1个百分点;拥有资产总计占58.2%, 比2004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占63.1%, 比2004年提高7.6个百分点。数据显示, 无论从单位数量、人力投入、资本投入还是从产出的角度, 民营企业在全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均在六成左右, 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布局优化, 服务业比重显著上升

从民营企业行业布局看, 民营企业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 但与2004年相比, 行业布局发生了变化, 制造业比重下降, 批发和零售业等服务业行业比重明显上升。截至2008年底, 在我国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中, 从事制造业的企业法人单位161.8万家, 占36.6%, 比2004年下降5个百分点;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企业法人单位129.3万家, 占29.3%, 比2004年提高1.3个百分点。2008年末, 全部服务业民营企业法人单位合计达到246.7万家, 占55.8%, 比2004年提高4.8个百分点。

随着垄断行业准入的放宽和社会公众对新兴服务业需求的进一步增加, 民营企业开始逐步向与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发展。2004-2008年期间, 我国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民营企业法人单位从5.1万家增加到12.5万家, 年均增长25.1%, 是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速的1.7倍;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民营企业法人单位从6.1万家增加到13.6万家, 年均增长22.2%, 是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速的1.5倍。

三、良性互动, 区域差距趋向缩小

从民营企业区域分布看, 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但与2004年相比, 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所占比重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截至2008年底, 在我国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中, 分布在中部地区的企业法人单位75.5万家, 占17.1%, 与2004年相比, 提高2.7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19.6%, 比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速高4.9个百分点;分布在西部地区的企业法人单位63.1万家, 占14.3%, 与2004年相比, 提高0.6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15.9%, 比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企业法人单位37.1万家, 占8.4%, 与2004年相比, 提高1.7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21.2%, 是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速的1.4倍。这表明近些年来,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 随着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和落实, 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明显加快, 区域发展良性互动, 东部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迹象 (详见表1) 。

四、素质提高, 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截至2008年底, 在我国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 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达到3215.1万人, 是2004年的2.1倍, 占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21.2%, 比2004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其中,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1139.1万人, 是2004年的2.2倍, 占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为7.5%, 比2004年提高2.3个百分点。随着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其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008年全年, 民营企业人均实现营业收入达到40.3万元, 是2004年的1.8倍;人均创造营业利润2.8万元, 是2004的2.6倍;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达到85.5%, 是2004年的1.7倍。可以看出, 2004-2008年期间, 民营企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均大幅提高, 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五、私营为主, 实现形式向多元化发展

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 私营企业仍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主体。截至2008年末, 在我国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中, 私营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分别达到359.6万家和9149.2万人, 分别占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的81.4%和60.3%, 分别比2004年提高3.8和6.6个百分点。但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垄断行业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 民营经济的实现形式也逐步向多元化形式发展。截至2008年底, 在我国各类企业实收资本中, 个人资本合计达到7.8万亿。其中, 96.4%分布在民营企业, 1.4%分布在外商投资企业, 1%分布在在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2%分布在国有、集体等企业。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 初步形成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六、门坎降低, 大量小企业应运而生

随着企业登记注册门坎的进一步降低和垄断性行业准入条件的逐步放宽, 大量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应运而生。截至2008年底, 在我国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中, 50人以下的企业法人单位达到392.8万家, 占88.9%, 与2004年相比, 提高2.4个百分点, 年均增加42.9万人, 对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年均增长的贡献达到92.1%, 拉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长12.8个百分点。其中, 7人及7人以下的企业法人单位180.3万家, 占40.8%, 与2004年相比, 提高了3.9个百分点, 对全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增长的贡献达到46%, 拉动民营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长6.8个百分点 (详见表2) 。

2004年以来, 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 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促进了经济增长。2008年, 我国民营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8万亿元, 与2004年相比, 年均增长28%, 比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高4个百分点, 年均增加10.3万亿元, 对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达到68.7%, 拉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6.5个百分点。截至2008年末, 我国民营企业法人单位拥有资产总计124.5万亿, 与2004年相比, 年均增长30%, 比全部企业资产总计年均增长速度高8.1个百分点, 年均增加20.2万亿元, 对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增长的贡献达到69.1%, 拉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年均增长15.2个百分点。这表明, 自2004年以来, 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 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根据我国法定的就业年龄 (年满16周岁) 和退休年龄 (男60周岁、女55周岁) , 依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 2004-2008年期间, 我国符合法定就业年龄并在退休年龄之内的人口 (以下简称就业年龄人口 (1) ) 平均每年净增约1000万人, 还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而国有、集体等公有制企业,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其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下降, 社会就业压力之大, 可想而知。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 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 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和保持社会稳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 2004-2008年期间, 我国民营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净吸纳1300多万人, 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1.3%, 比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年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对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增长的贡献达到101.7%, 拉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年均增长7.1个百分点。

三是完善了企业所有制结构。随着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 私营、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等民营企业在全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了, 国有、集体等公有制企业所占比重下降, 企业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完善。截至2008年底, 在我国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 私营企业法人单位达到359.6万家, 占72.5%, 比2004年提高11.5个百分点;其他有限责任公司54.1万家, 占10.9%, 比2004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他内资企业法人单位11.9万家, 占2.4%, 比2004年提高0.7个百分点。而国有、集体企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2008年末, 在我国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中, 国有、集体企业法人单位分别有14.3和19.2万家, 分别占2.9%和3.9%, 与2004年相比, 分别下降2.6和6.6个百分点。

摘要:本文以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 结合利用相关统计资料, 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2004年以来, 随着各级政府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以及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因素的进一步消除, 民营企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经济普查,民营企业,经济增长

注释

1 民营企业:是指除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包括国有独资、国有联营、国有集体联营和集体联营在内)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民营经济;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41-02

一、民营经济概述

广义的民营经济是指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则不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1]。在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之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三只独立又相互融合的力量,具体界定可见如下等式[2]:

民营经济(广义)=国家经济-国有和国有控股经济;

民营经济(广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

民营经济(狭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

二、民营企业现状

1.企业经营相对灵活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虽获得政府的倾斜性支持,但也较少受政府的直接干预,它们大多应变能力强,经营灵活。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产权清晰,风险和利益对称,市场反应灵敏,可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自主决定和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通过产品出口,为跨国公司配套生产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国际生存空间,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2.技术创新是关键

在发展过程中,少数民营企业抓住了机遇,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但大多数企业还处在艰苦的原始积累过程,更有少数的企业并未逃脱”昙花一现”的命运。由于缺乏技术上的创新,很多民营企业的产品生产周期长,更新速度慢,不利于其长期发展。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体现在规模上,还体现在“脑袋产业”和“躯体产业”、“核心部件制造”与“一般部件制造”的差别上。也就是说,我国民营企业更多从事的是“躯体产业”,而发达国家的企业更多从事的是“脑袋产业”。因此,我们应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档次,从“躯体产业”做到“脑袋产业”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3.就业规模直逼国有部门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10年,国有经济单位的职工总数减至近3200万人左右,减小幅度达60%以上。即便如此,调整后国有成份重要骨干企业仍难于容纳这么多职工。到2010年,私营企业吸收的就业总量可达到3454万人。这充分说明私营部门的就业规模在逐步的扩大,其就业规模将超过国有部门。这都说明了民营经济现在的就业规模之大,渗透的领域较广,换言之,民营经济可在众多的领域发展,有着相对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成长中的烦恼”——问题及对策

1.发展环境不宽松

首先,政府部门对民营经济仍沿袭“依权监管”的模式,导致民营投资的关卡多、手续杂、费时长,增大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其次,在“市场准人”上民营经济未享有公平待遇。民营经济在投资立项、贷款支持、人才使用等方面与国有经济、外商经济享有同等待遇的相关政策也很不完善。最后,财税政策有差异。财政经济主管部门在短期内以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由原来为国有经济服务转变到为民营经济服务上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体制上的制约。

综合上述的一些问题,政府应从政策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与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让企业得到实惠,增强发展的信心。切实帮助民营企业办实事,尤其是解决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

2.人才流失严重

首先,企業内部结构不完善,民营企业人才总量不足,造成人才选拔不畅,。其次,人才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民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常借助于传统的命令式、家族式管理。最后,人才结构不合理,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家族制企业,对重要的工作岗位任人为亲,而引进的人才却遭到了排斥,得不到企业的重用,从而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

所以,民营企业必须从战略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采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人才营运管理机制等对策。对企业个性方面的,应由企业改进内部管理体制,把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关系企业命运的位置;对于企业共性方面的,可与其他企业联合起来,适时互补,加速创新,适应国际竞争,使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3.企业融资较难

中小民营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融资困难现已成为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小企业缺乏经验,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是企业融资难的内在原因,而地方性金融融资机构的缺乏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结合融资难的现状,应为其营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民营企业信用度,解决信用评价问题,这就要求民营中小企业要不断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建立有效的财务约束机制。最后,可以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建立多渠道的信用担保体系,调动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逐步提高银行的贷款比重。

四、民营企业前景展望

对于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想到取得更大的提升,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仍需不断努力和改进。

首先,应该树立百年企业观念。虽说民间资本追逐利润是正常行为,可以被理解,但是如果过于追逐短期利润,则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要具有做百年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规划,做一个长久性公司,避免短期行为。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充分重视产业的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企业文化,都是值得鼓励的。

其次,民营企业应向国际化新时代迈进。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力不再局限于一国范围内,中国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更应该以全球视野谋划自身发展战略,提高自身竞争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民营企业应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通过产品出口,为跨国公司配套生产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国际生存空间,进而提升产业链价值。

[1]王劲松,史晋川.中国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兼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竞争关系[J].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2]周立群,谢思全.中国经济改革30年—民营经济卷[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9页.

[3]李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第5页.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篇4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的35年,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的35年,也是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跨越的35年。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1979—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之后每两年上升10万亿元,2012年已达到52万亿元。

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81元,1987年达到1112元,1992年达到2311元,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至10542元,2007年突破2万元至20169元,2010年再次突破3万元大关至30015元,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确实难能可贵。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增强。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1985年翻了近一番,达到2005亿元,1993年再翻一番,达到4349亿元,1999年跨上1万亿元台阶,达到11444亿元,2007年超过5万亿元,达到51322亿元,2011年再次超过10万亿元,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117254亿元,比1978年增长103倍,年均增长14.6%。财力的增加对我国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减小城乡差距、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类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实现从外汇短缺国到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的巨大转变。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十八位,人均只有0.17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1块钱。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壮大,经常项目贸易盈余不断积累,外汇储备的短缺迅速成为历史,1990年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11亿美元,1996年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2006年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超过3万亿美元,2012年达到33116亿美元,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经济结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趋于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35年,是经济结构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中不断调整的35年,也是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35年。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35年来,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均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1979—201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分别增长4.6%、11.3%和10.8%。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3.9调整为2012年的10.1∶45.3∶44.6。与1978年相比,2012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20.7个百分点。

需求结构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落后,对外开放程度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波动较大,需求结构很不稳定。1981年甚至出现了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的局面,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经常为负值。但随着经济实力提高,融资方式多样化,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大幅提高,2007年消费、投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9.6%,42.4%和18.0%。近年来,在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内需的强劲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的不足,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2012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5.0%、47.1%和-2.1%。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2000年,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比1985年上升了8.3个百分点,西部仅上升0.4个百分点,中部和东北则分别下降4.2和4.5个百分点。新世纪以来,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府相继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特别是近年来,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2012年,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5%、24.1%和11.1%,分别比2000年提高6.0、5.0和2.7个百分点。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上升了34.7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0个百分点。城镇总人口年均增加1586万人,乡村总人口年均减少435万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23.7%上升到2012年的48.4%,乡村就业人员占比从76.3%下降51.6%。

三、供给能力大提高,商品和服务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的35年,是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为增强的35年,也是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升到世界前列的35年。

农产品供给不仅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还为工业化快速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3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农业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粮食产量,不仅成功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质的提高,而且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2012年,粮食产量达到58958万吨,比1978年增长93.5%,2004年以来实现“九连增”,连续6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的水平;棉花产量684万吨,比1978年增长2.2倍;油料产量3437万吨,增长5.6倍;糖料产量13485万吨,增长4.7倍;水果产量24057万吨,增长35.6倍;水产品产量5908万吨,增长11.7倍;肉类产量8387万吨,比1979年增长6.9倍。2011年,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甘蔗、大豆分列第二、三、四位。从人均水平看,2012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36.5公斤,比1978年增长36.9%;人均棉花、油料、糖料、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1公斤、25.4公斤、99.8公斤和43.7公斤,分别增长1.2倍、3.7倍、3.0倍和8.0倍。

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迅速启动,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猛增长。2012年,原煤产量达到36.5亿吨,比1978年增长4.9倍;粗钢7.2亿吨,增长21.8倍;水泥22.1亿吨,增长32.9倍;汽车1928万辆,增长128.3倍;家用电冰箱由1978年的2.8万台增加到2012年的8427万台;彩色电视机由0.4万台增加到1.3亿台。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从无到有,2012年产量分别达到11.8亿台和3.5亿台。35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已达到17.6%。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迅速成长起来。2013年大陆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达89家(含香港),比2002年增加78家,总数位列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带动下,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978年前我国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偏低,发展相对滞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随着国家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逐渐深化,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31407亿元,1979—2012年年均实际增长10.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均实际增长9.5%,批发和零售业年均实际增长10.5%。在传统行业持续增长的同时,金融、房地产、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金融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6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8723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2.8%;房地产业由80亿元增加到29006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1.3%。近年来,信息、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增强。

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大发展,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取得质的飞跃的35年,是能源、交通、通信等瓶颈制约不断缓解的35年,也是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体系并形成比较优势的35年。

能源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逐渐成为能源消费大国,与此同时,能源生产能力也不断提升,能源自给率保持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经济安全。2012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3.2亿吨标准煤,比1978年增长4.3倍,年均增长5.0%。同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5.6%,与能源生产增速的差距不大,能源总自给率达到90%以上。能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产量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3.1%提高到2012年的10.3%。

交通运输设施日益完善。35年来,我国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运输能力不断增强,运输效率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撑了各项产业的发展。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88.8%,居世界第二位;公路里程424万公里,增长3.8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328万公里,增长21.0倍;输油(气)管道里程9万公里,增长9.9倍;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66.5亿吨,增长32.5倍,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一些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从无到有,增长迅猛。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尚无高速公路,2012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6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2年,高铁运营里程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邮电通信业突飞猛进。35年来,我国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种类不断丰富,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邮政营业网点由1978年的5.0万处扩张到2012年的9.6万处,增长92.6%;邮路总长度由1985年的142万公里提高到586万公里,增长3.1倍;2012年,全国通邮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9.1%。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由1978年的0.2万路端提高到2012年的1580万路端,增长8479倍;局用交换机容量由406万门提高到43749万门,增长106.8倍。固定电话用户由192.5万户提高到2.8亿户,增长143.5倍;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的每百人0.38部提高到2012年的每百人103.10部;移动电话业务从无到有,手机已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奢侈品变为现在的生活必需品,2012年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2.50部,几乎达到了所有成年人人手一部的水平。互联网设施迅猛发展,互联网普及率由2002年的4.6%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42.1%。

五、对外经济大飞跃,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35年,是我国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的35年,也是我国抓住全球化机遇一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35年。

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攀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经济交流活动十分有限,再加上国内市场化水平不高,造成了与国际市场相对隔绝的状态。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十九位,1988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1994年突破了2000亿美元,1997年突破了3000亿美元,2004年又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201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到38671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86倍,年均增长16.6%,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货物出口总额20487亿美元,增长209倍,年均增长17.0%,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总额18184亿美元,增长166倍,年均增长16.2%,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占世界的11.2%和9.8%。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出口商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大为提升。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12年的4.9%,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则由49.7%上升到95.1%。同时,进口商品构成也随国力和开放程度的变化而演变。工业制成品进口额占进口商品总额的比重迅速由1980年的65.2%提高到1985年的87.5%,之后直到2003年这一比重基本保持在80%以上,反映了我国消费能力的提高。此后,国内产业体系的升级逐渐拉低了制成品进口额比重,2003年以来制成品进口额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走势,至2012年已下降到65.1%。综合来看,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方式主要是以初级产品换制成品,1980年初级产品净出口21.6亿美元,制成品净进口40.5亿美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以制成品换初级产品的格局逐渐定型,2012年,初级产品净进口5344亿美元,制成品净出口7647亿美元。

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活动日益频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了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优势和巨大的潜在市场优势,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土,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1979—2012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761亿美元,1984—2012年以年均18.0%的高速度增长。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世界排名也上升至第二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提升,“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加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由2007年的265亿美元快速提高到2012年的878亿美元,2012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319亿美元。

六、人民生活大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历史上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5年,是城乡居民生活实现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35年,也是社会保障事业从低层次到制度建立再到全面推进的35年。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就业问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后,根据人口结构和就业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实施了就业优先的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缓解了就业矛盾。1978—2012年,我国就业人员从40152万人增加到76704万人,年均增加10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基本稳定。与此同时,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人。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35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效率和公平兼顾,确保了城乡居民收入和财富的快速增长。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增长58倍,年均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5%。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显著增加。2012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9.96万亿元,比1978年末增长1896倍,年均增长24.9%。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2012年占人均全部年收入比重上升到2.6%。

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极大改善。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16674元,比1978年增长52.6倍,年均名义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908元,增长49.9倍,年均名义增长12.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2012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比1978年下降2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3%,下降28.4个百分点。居住条件极大改善。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6.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平方米,增加29.0平方米。消费领域不断拓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彩电、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汽车、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12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12.6部、87.0台和21.5辆,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193.1部、77.3台和21.0辆。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35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经历了一个从低层次到制度建立完善再到全面推进的演变过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建设,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12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426.8万人,比1989年末增加24716.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19861.3万人和15224.7万人,分别比1994年增加19486.7万人和7256.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8369.5万人;256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3%;2143.5万城市居民和5344.5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先后采用过不同的农村贫困标准。根据1978年标准,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2007年下降为1479万人,平均每年脱贫811万人。按照2008年标准,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为4320万人,2010年下降为2688万人,平均每年脱贫544万人。按照2010年制定的新扶贫标准,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为16567万人,2012年为9899万人,不足全部人口的10%,平均每年脱贫3334万人。

七、社会事业大进步,呈现出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的35年,是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的35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的35年。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2年提高到2012年的8.9年。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689万人,比1978年增长16.1倍;在校生2391万人,增长26.9倍;毕业生625万人,增长36.9倍,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丰硕的成果。201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10298亿元,比1995年增长28.5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8%,上升1.4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21.71万件,增长63倍。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不断升级并全部研制成功。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基因工程、高性能计算机、新材料、量子信息、3D打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成功转型为创新型国家奠定良好基础。

公共卫生事业成效明显。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95万个,比1978年增长4.6倍;卫生技术人员668万人,增长1.7倍;医院和卫生院床位527.1万张,增长1.9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初步建成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基本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妥善应对了“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0年的74.8岁。

文化事业长足发展。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2年末,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321个,比1978年增长1.3倍;公共图书馆3076个,增长1.5倍;博物馆3069个,增长7.8倍;档案馆406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7957万卷(件),分别比1991年增长13.9%和2.8倍;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7.51%和98.20%。2012年,生产故事影片745部,而1978年仅生产46部;出版各类报纸482.3亿份,各类期刊33.5亿册,图书79.2亿册(张),分别比1978年增长2.8倍、3.4倍和1.1倍。

体育事业连续跨越。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在2000年悉尼夏季奥运会上,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前三名,金牌总数位居第三,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首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极大地扩大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1978—2012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752个,创超世界纪录1076次。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体育和健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民间体育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投入到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中,国民体质明显增强。

总之,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35年极不平凡的光辉历程,35年改革成果丰硕,35年开放成就非凡。这一笔笔鲜活的统计数据正是最好的见证。当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并非一路坦途,35年来,我们也曾经受考验,艰辛探索。在每一次危机的挑战前,在每一次风险的历练下,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接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这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篇5

摘要: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阐释建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我国建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促进我国建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经济;公有建筑经济;国有建筑企业

一、建筑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的所有制成分分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公私合营所有制以及工商业主个体所有制,统称为五种成分。经过演变到十五大时,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概括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筑业也分化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大类型。建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公有制建筑经济无论在完成建筑任务、创造就业岗位上,还是在创造经济效益方面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只要看到公有建筑经济的作用,更要看到私营建筑经济的作用,私营建筑经济不仅促进建筑市场管理,有效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更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上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现状

1.我国公有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我国公有建筑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有一些企业经理移花接木,贪赃枉法,借用改制的名头,“重组”国有资产然后成立新的公司,由自己或者亲属掌握控股权,把利润丰厚的肥差都交给改制后的公司来做,这样就堂而皇之的把国家集体的利润转到自己的囊中。还有一些国有建筑企业项目经理借用负责制的名义,打着国有建筑企业招牌,无视企业生存和发展,只顾自己捞钱,导致国有建筑企业出现企业穷、职工穷,只有领导富裕的现状。

2.我国民营建筑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我国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首先缺乏有利的法制环境,民营建筑企业经常会遇到建筑管理部门乱收费、乱罚款的问题,民营建筑企业缺乏有效的民营建筑经济法律保护。其次民营建筑企业规模不大、形式单一,融资能力较弱,多为独资或者合伙企业,大大制约了其融资能力,也阻碍了民营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在抵御风险和市场竞争上缺乏优势。

三、促进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对策

1.积极发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建筑经济行业要通过积极探索以工程、贸易、劳务与境外相结合的经营方式,提高企业经营水平、资金实力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建筑工程企业不仅可以通过与国内企业强势联合,充分利用其它行业的国际优势带动自己走出国门,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整合经营能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建筑工程企业还可以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与有实力、有新技术、新材料的国际知名承包商合作,不断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经验;建筑工程企业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境外常驻机构,广泛搜集信息,及时跟踪了解国际承包工程的市场变化以及发展趋势,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战略结构,拓宽建筑工程企业的经营深度,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海外市场竞争力。

2.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在发展公有制建筑经济时,要牢牢以下把握指导思想:推动企业产权多元化,发展包括国有、集体、个人多种方式交叉渗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排除国有经济分布过宽的问题,把企业员工发展成为集体经济的中坚力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实现角色的转变,由单纯的劳动者变为集劳动者和投资者与一身,让他们成为无产者,为实现社会共同富裕而努力。通过组建股份合作制经济;买断、参与、租赁国有中小建筑企业,并改组为国有建筑经济参股的新型公有制经济;明晰产权实现多元化,实现老集体建筑企业的改组。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壮大国民经济力量。

3.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通过转变对私营建筑经济的认识,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正确处理国有建筑经济和私营建筑经济的关系,明确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的。要看到私营建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发展好私营建筑经济,促进建筑企业的.改革,提高私营建筑经济的水平,使中国建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适当控制国有建筑经济的总量,使国有建筑经济数量和私营建筑经济数量达到合适的比例,通过让国有建筑企业采用参股、转股和出售等方式,有计划地淡出建筑经济,转为民营经济,促使建筑经济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4.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把产权制度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重点,明确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建立科学完善的产权制度改革制度,并不断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用于本国的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国有小企业采用出售、租赁、股份合作以及兼并等形式,为私有建筑经济提供发展空间。落实有关建筑经济政策,加强建筑经济领域的法制建设进程。

四、结束语

建筑经济领域中不同的经济体制造就了建筑经济的繁荣多样性,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异常活跃,需要我们对建筑经济有深入的了解,才能促进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为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不仅要改变对私营建筑经济的认识,看到私营建筑经济在促进就业、增加经济效益、搞活市场方面的积极作用,更要看到国有建筑经济面临的问题,坚决严厉打击国有企业领导贪赃枉法,只顾个人利益、损坏国家利益的行为,最终达到促进建筑经济市场良性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亚俊.暖通空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中国私营个体经济的现状与对策[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3]黄健.浅谈建筑经济中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2.

[4]罗晓菊.论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

[5]李长江,吉鸿丽.论国内外建筑经济与发展状态[J].科技信息,2009(34).

[6]张燕及.调优结构是提高建筑经济质量的重要着力点[J].现代商业,2008(2).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思路分析 篇6

由于廿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一股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我国应从国外吸取那些有益的经验,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 者:高海霞  作者单位:华鹤集团华鹤家俱有限责任公司 刊 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英文刊名: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年,卷(期): “”(34) 分类号:X3 关键词:循环经济   发展   分析  

我国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研究 篇7

我国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都对循环经济给予优惠政策,如创建循环经济产业园、静脉产业园,对循环经济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的政策,这有利于调整企业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企业的清洁生产的步伐,促使更多地企业将城乡废弃物、企业垃圾用于回收再利用。从事循环经济的企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企业在开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更使企业节能降耗,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从事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

(一)适应了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的发展要求

随着环境保护的逐步深入,社会对企业在会计审计方面建立了新的标准。企业不但要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还应创造环境效益。绿色会计就是考核企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成本价值[1]。企业要肩负环境保护的责任,要接受社会的监督。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对成熟的绿色会计准则,企业从事循环经济能够更好地满足绿色会计的要求。同时,我国建立了绿色审计制度,更科学地审计企业的环境责任,促使更多地企业加入到循环经济的发展中。

(二)顺应了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的发展

我国逐步完善了循环经济政策,强化企业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资源利用效率,企业循环经济的活动得到了各项政策的有利支持。政府给予企业技术改造资金,鼓励企业从事循环经济的生产。对于出口方面,给予企业资源价格补贴。对于危废的回收利用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如电池等。我国还建立了完善的循环经济制度。如生产者责任制度[2],促使企业对其生产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和利用;清洁生产制度强调了企业对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在消费者行为方面,社会鼓励绿色消费,促使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循环经济企业的产品,以更好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特别是政府的绿色采购制度,更鼓励了企业从事循环经济的信心。

(三)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得到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面临着绿色壁垒,为此,很多企业都想得到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顺畅的国际贸易。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可以从生产源头避免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就是为了促使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保障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就是规范企业的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鼓励对废弃物的资源开发和回收利用。这些与循环经济理念是一致的,一方面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另一方面循环利用各种生产资料。这些不但能够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企业的污染物,保护了生态环境。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指标促使企业改进工艺流程,提高对废弃物利用的技术能力,直接降低了企业的能耗水平,提升了企业的环保形象,能够突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企业应针对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各项指标重新拟定生产管理制度和工艺流程,不断降低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水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对废弃物的利用效率,真正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物的零排放。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的经济活动贯穿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全过程,必将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企业循环经济利用废弃物的发展状况

我国城乡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固体废物,这些以往被认为是没有利用价值的废物,变成了垃圾,污染着环境。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推广,固体废弃物变成了可以利用的资源。循环经济注重对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特别是我国资源相对匮乏的现实,企业的发展应积极开展对废弃物利用的技术研发,这样才有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可以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我国企业可以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城乡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主要成分是有机物和无机物。在城乡生活垃圾方面,由于城市人口比较集中,城市人口产生的垃圾量数量惊人,按照每人每天产生一公斤的垃圾计算,中等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就在几百吨,并且我国城市还没有开展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些生活垃圾蕴含着巨大的可回收利用的物质资源。在工业固体废弃物方面,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各种废石、尾矿、废渣等固体废物[3],就有可能提取和利用有价值的资源。而农村和园林等地方产生的各种腐朽植物等有机物,可以成为有机肥的生料。

(二)企业利用固体废弃物资源的现状

我国很多城市的企业忽视了对固体废弃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一方面源于企业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受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局限。很多企业开展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层次比较低,技术力量薄弱。但是,随着宏观政策的鼓励,非企业对固废的利用逐步走向资源化和无害化。一些企业相继建立和完善了固体废弃物利用的规范标准和科学运行程序操作,不断投入资金提高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水平,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一些企业采取了完善的固体废弃物的手机和分类处理,加强了资源化利用的管理水平和提高了工艺流程。

这些开展循环经济的企业能够有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资源价值。例如,企业可以从固体废弃物中提取多种有价值的金属,可以将工业废渣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如生产水泥、轻质骨料。将农业的畜牧粪便和腐殖植物生产有机初肥。例如:葡萄酒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物,主要为皮渣等固体废物,从这些废物中可以采用提取葡萄籽油、原花青素等有较高医用和商用价值的物质[4]。企业还可以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能源,如将有机物垃圾生产成沼气。利用某些固体废弃物替代工业原料,节约了企业的成本和能源。例如:宝山钢铁公司对高炉矿渣微粉进行了开发利用,用于制造混凝土;对废旧油的开发利用,生产出再生的机械油和燃料油。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得出企业从事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发展,有利于节约工业原料和能源,保护了生态环境。企业应适应市场的变化,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炜, 陈景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与战略举措[J].特区经济.2009, (1) :230.

[2]全浩, 黄擎, 衣晓红, 汪群慧.发展静脉产业是解决废弃物问题的根本途径[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 22 (2) :150.

[3]杨立胜.鲁碧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J].莱钢科技.2007, (5) :149.

分析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 篇8

【关键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现状

0.前言

现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的一大问题,为了更好的落实农村经济管理,就要对我国目前的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一个国家稳定的发展,很大一部分的贡献就来源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目前也颁布了很多关于农村经济管理和发展的政策,希望可以促进农村更好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管理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所以分析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变得尤为重要。

1.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的简要介绍

为了保证我国农村经济能够更长远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管理的改革和发展变得迫在眉睫。我们知道,现在的三农问题和一系列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都是我国政府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只有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和谐新农村的发展。现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有要采取措施减轻农民的负担,对村级别的财务和审计工作加强监督和检查,同时还要尽量减少关于农村土地的纠纷事件,将农村的财务管理到位,这些都是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现状中的重点内容。对于我国的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要保证四大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关于土地的承包和流转的问题,然后就是农村的财务的管理,再就是保证农村合作社的建立,最后就是对加强对农民的监督管理。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必须要让农民的收入得到保证,在这个基础上要全面的提升农村的综合经济管理能力和实力。对于我国现在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必须贯彻落实科学的管理方法到具体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让管理工作有规定可依。因此,只有明确的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才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2.1农村经济管理中的报账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着不足,其中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就是农村经济管理中的报账人员的素质不高,这是从最直接的方面导致了问题的所在。农村里面的报账人员,其实就是财务岗位中的出纳人员。在进行农村的经济管理的报账人员的选拔时,一般都是选择差不多的就行,从根本上就没有注意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这个原因,其实也不是有意而为之,因为一般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人员都不在农村里工作,他们会选择更好的去处。不但如此,村里的村委会三年换一次,一个出纳人员已经熟悉了业务,又因为换届,就导致出纳人员的技术和素质都跟不上。农村经济管理中报账人员一般素质都不高,因为一般高素质人才不会待在农村,所以农村经济管理中就没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财务人员。同时,一些农村经济的管理人员对农村经济的认识不足,导致对农村的经济的发展并不重视,这也是目前面临的不足。总之,农村经济管理中的报账人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

2.2关于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现在我国的农村经济在不断的深入发展,因此伴随而来的关于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内容的相关要求也相应提高。在农村经济管理中,为了保证农民的土地流转承包以及农村财务审计方面的精确和准确性,就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提出了更难更高标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农村的经济管理的法律制度健全,但是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使得给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带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2.3在农村经济方面的资金的投入不够

我国现在的经济形式是市场的经济模式,但是农村经济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经济形式,因此就会导致农村经济方面的资金的投入不足。一旦农村经济的资金出现了不足,就会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变差,也对农村经济的各方面的建设变得更加困难。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呈现出的是时间长,收益慢的特点,所以对于在唯经济论的时代,那些投资者不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上,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对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不足的发展现状的解决对策

3.1对农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要合理的管理

为了解决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不足的发展现状,必须要对农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对于最直接的管理者就是农村经济资金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很明晰的掌握财务的经济状况,对清算的资金的总数要清楚记录,同时对于资金的应用的方向要有明确的记录,及时进行审计,这样才能保证每一笔农村经济中的资金用到实处,从而也可以避免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的出现。对农村经济的资金管理中,必须要把资金盘活,这样才能更科学更合理的利用资金,让农村经济资金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只有保证了农村经济管理中资金合理科学的使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2建立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机构

现在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给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指导了方向,但是即使是这样,在农村经济管理中仍存在不足,那么就可以建立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机构,这样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管理。我国可以颁布政策以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机构的建立,这样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水平,使得可以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机构的合理指导,可以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3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为了保证农村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发展,就要加强对其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的培养,尽量可以形成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精英队伍。只有提高了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报账人员的素质的提高和其他的一系列的不稳定的因素都可以很好的解决。为了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构建农村村级干部培训机制,对村委人员定期开展道德培养,对财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定期的培训,这样有利于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高素质的形成,同时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财务水平和责任感。对于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领导职位,可以进行公开公平的选拔,从而可以保证农村经济管理的人员都是高素质。为了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工作人员的的经济待遇要适当的提高,还要构建养老保障帮扶机制,这样让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尽心工作。

4.结语

目前我国的农村正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所以必须加强农村经济的管理,这也是农村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我国必须要分析目前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可以采用建立经济管理机构和对资金的合理利用,同时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从而解决目前农村经济管理现状中的不足。只有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就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武卫敬.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学,2010,2(02):15-23.

上一篇:美术小餐桌计划下一篇:小学生寒假作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