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社会和谐九年级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促进社会和谐九年级(共9篇)

促进社会和谐九年级 篇1

促进和谐

人人有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促进和谐我们应该怎么做。

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育,通过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促进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要怎样做? 难点: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要怎样做?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漫画,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这两幅漫画对我们有何启示?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人人有责、人人参与。

二、合作探究

1、你打算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些什么?

2、构建和谐社会,你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

(一)小调查

(1)班级中的不和谐现象(2)校园里的不和谐现象(3)家庭周边的不和谐现象

(二)你能做到吗?

在家里:洗衣做饭,叠被扫地,自理自立,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学会感恩,不挑吃穿,不乱花钱,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在学校:见面行礼,主动问好,尊敬师长,知礼重节,互帮互助,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在社会:帮助孤寡老人,做“爱心小天使”,参与社区环境保护、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做“社区小义工”学习宣传礼仪知识,文明上网,礼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小使”。

(三)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学校生活中: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团结同学,尊敬老师,认真值日,爱护校园环境,努力学习,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家庭生活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体贴父母的辛劳,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社会生活中:自觉遵纪守法,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爱护城市环境,不乱扔垃圾,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四)你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些什么?

(1)努力学习,学会做人,掌握过硬本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3)培养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思想。(4)保护资源环境,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5)珍爱生命、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五)列举社会不和谐现象 我国:差距依然存在、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环境形势严峻,违法犯罪现象依然时有发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等。

我市: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侵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时有发生;市民的文明程度有待于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还不够;语言举止不文明、说脏话、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存在等。

(六)针对不和谐现象,你向国家建设出谋划策?

国家: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生态城市;进行道路亮化、硬化、美化工程;加快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实施下岗再就业工程;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

(七)构建和谐社会,请你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

经济方面: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 3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5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6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

政治方面: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 2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照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文化方面: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3积极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生态文明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拓展延伸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中关于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

1.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中”是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的关键,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

2.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农民工群体就业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促进共同富裕的指向。

3.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银发潮”袭来,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影响很大。十九大报告提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4.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已经取消,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5.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6.着力解决空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7.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和地区脱真贫、真脱贫.8.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9.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舌尖上的安全直接关系13亿多人的民生。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10.健全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的关爱服务体系.农村“三留守”群体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四、总结全文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2.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3.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4.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社会和谐九年级 篇2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没有文化, 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 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 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 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 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 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

(一)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

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 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形成, 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 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 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从表现形式上看, 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 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 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 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一个社会的和谐, 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 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 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二) 建设和谐社会, 是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 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 面向时代, 立足于现实, 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征, 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 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 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 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建设和谐文化, 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 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 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 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 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 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 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文化,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 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二)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 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 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 物质财富的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 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 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 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但是, 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 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 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 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建设和谐文化, 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 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 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立足现实, 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 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 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一) 建设和谐文化, 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

重和谐, 求同存异,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 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 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 强调“和为贵”, 提倡宽和处世, 协调团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强调“天人合一”, 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 强调“协和万邦”, 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 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 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 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 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 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 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建设和谐文化, 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完善社会保障 促进社会和谐 篇3

一是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镇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框架已经形成,但农村尚处于起步状态。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低保等只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在国家上千亿元的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中,绝大部分进入城保体系,只有一小部分惠及农村人口;农民所依赖的土地保障基本上只能做到维持生活,一旦家中有人生病,极易陷入因病致贫,困贫无医的恶性循环中。

二是部分人群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尽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过亿,但截止2004年底,城镇在职职工参加这两项保险的人数比例,也与应保尽保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以及试点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只有10%左右。除纯农民外,缺失基本社会保障的人群还包括大约1.3亿在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乡镇企业职工、1.2亿进城务工人员和4000万名被征地农民。这三大人群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也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享受到《宪法》和其他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社会保障权利。

三是现有制度仍不尽完善的问题。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滞后;企业养老金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差距不断拉大,使得在已经享受到社会保障的人群中,也容易因享受社会保障程度的差异而产生矛盾;由于基金统筹层次低、制度不能有效衔接、社会保险转移不畅,导致流动人群社会保障权益受损等等。

要解决上述问题,加快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必须从“和谐”的理念出发,以公平、正义为导向,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过程来看,社会保障最初基本只覆盖工业工人,随后依次逐渐扩展到商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公务人员和农业工人、个体劳动者和小业主,甚至工薪劳动者的配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使之逐步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必然要求。

合理确定支付水平,使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人口众多、年龄结构老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的国情,社会保障对财政的负担是比较沉重的,再考虑到国家所掌握的社会保障资源相对不足,因此,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时候,支付起点应相对低一些,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者从整体上只能享受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广覆盖应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长期政策选择。

针对国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经济条件和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模式。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自己的国力与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国家建立的基本保障制度只能起到基础性作用,解决国民在遇到收入风险时的基本生活问题,尚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这样,补充保险或政府鼓励的基本保障以外的其他保障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一是能满足不同个体和家庭对社会保障的不同需要,有助于在坚持公平的基础上促进效率的提高;二是有利于解决低保障、广覆盖所造成的公平有余而保障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效率损失问题。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应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成。

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以往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这种模式既不能体现公平,实际上也不能筹集到足够的基金以备未来之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社会逐步到来,人们对社会保障日益重视,不仅要求它能满足当前的需要,也要求它能够有效地保障未来的生活,以往的现收现付制显然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增加资金筹集和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形成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依法办事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运行、管理只有以法律为依据,才能公平、高效、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建设和谐高校促进社会和谐论文 篇4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阵地,具备建设和谐校园的良好基础,完全可以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在全社会率先实现和谐,做出榜样,从而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力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而做出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阵地,具备建设和谐校园的良好基础,完全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在全社会率先实现和谐,做出榜样,从而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建设和谐的文化氛围 构筑和谐的思想基础

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和谐的文化氛围建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建设和谐的高校文化氛围,应重点抓好三项和谐文化建设:

1.民主法制的文化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特征。建设民主法制的高校文化,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行校务公开,积极发挥高校民主党派的校务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确保教职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二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依法治校上下功夫。三要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在按制度办事上下功夫。

2.公平正义的文化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和谐社会的目标取向是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倾听师生员工的呼声、采纳师生员工的意见,在高校形成公平正义的氛围,能极大地促进高校与社会和谐。高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类型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学生成才、学校发展与职工待遇、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绝不能片面强调一方利益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利益,更不能以牺牲一方利益来实现另一方的利益。要完善高校内部各种矛盾的协调处理机制,通过强调公平、沟通与合作来谋求各方共同发展。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强调为人处世公道正直,自觉维护社会公义。要培养大学生的清正、廉洁意识,为社会造就具有清廉之风的后备力量。要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社会正气,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歪风邪气。

3.诚信友爱的文化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链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高校形成浓厚的诚信友爱氛围。例如在建设学生个人信用方面,以国家助学贷款为切入点,在大学生中开展一系列“做诚信事,做诚信人”活动;在友爱方面,通过开展“一帮一”、“导师带徒”等活动,形成师生平等、互助互爱、融洽相处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大学生利用特有的知识、技术、精力优势,为学校和社会奉献爱心。目前,已经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假期“三下乡”活动,值得大力提倡。这一活动,不仅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爱心和同情心,也使他们在活动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意志,更有助于他们对国情的具体了解。

二、建设和谐的高校制度 提供和谐的体制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高校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既充分调动活力,又切实促进稳定的和谐制度:

1.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人事制度

人是最具活力的因素。社会要充满活力,就要尽可能使全体社会成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建立健全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高校人事制度。包括干部选拔和任用制度;干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专业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制度等。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

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高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在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高校发展要素参与分配的举措,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例如,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高校的产业中,允许以管理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的方式增强高校产业实体的发展活力。当然,高校分配制度建设中也要注重兼顾公平,防止收入差距拉得过大,这样才能保护和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3.维护权益、确保安定的制度

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只有建立健全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的`制度,高校才谈得上稳定,才有和谐的可能。当前,要维护学生权益,就要切实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要以就业为民生之本,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严格遵守各项政策规定,切实制止高校教育乱收费行为。要确保校园安定,就要建立健全高校安全管理和应急机制,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 做出和谐的环境示范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过程中,高校应努力建设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公园、乐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具体来说,要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1.美丽的校园生态环境

高校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是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做好学生公寓、教学用房、办公用房、运动场地等的功能分区;二是设计好校园交通布局,将各功能区联系为有机的统一整体;三是精心绿化校园,从而营造出舒适的校园环境。

2.舒适的工作学习条件

建设和谐校园的另一方面,是师生员工创造出舒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做到职工安居乐业,学生安心学业。对于教职工,就是要创造舒适的办公环境,包括良好的办公场所和现代化的办公设施。

3.良好的文化体育设施。

高校不仅仅是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课堂,也是大学生挥洒个性、舞动青春的天地,这就需要有良好的文化体育设施为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舞台。毫无疑问,高校应建设种类齐全、质量优良、数量够多的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来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健全大学生体魄。

促进社会和谐九年级 篇5

林州市民政局

在林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市的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各类民间组织迅速成长并日益壮大起来,它们在调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截止目前,我市共有民间组织147个,其中社会团体6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81个,涉及教育、劳动、科技、体育、农业、商业、文化、民政、中介服务等多个领域。五年来,共注销民间组织15个,撤销9个,法人变更登记18个。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严格登记,强化监督,促进民间组织规范管理

1、抓好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民间组织体制建设。我们认真贯彻执行民间组织实行双重管理的政策法规,经常主动与业务主管单位沟通情况,督促业务主管单位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管理,指导民间组织建立民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办事制度,形成了登记机关与业务主管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局

面,切实加强了对民间组织的管理。

2、开展民间组织管理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民间组织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抓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民间组织的违法行为,打击非法民间组织,确保民间组织的纯洁性。为营造良好的民间组织发展氛围,根据国务院和民政部《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我们多次会同纪检、公安、工商等部门与业务主管单位密切协同,对全市民间组织进行执法集中查处活动,依法取缔了“世界民建自富基金总会”等非法组织,有力打击了非法民间组织,进一步规范了民间组织行为,起到了教育、警示和威慑的作用。

3、落实收费许可,规范社团涉企收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进一步规范我市的社团收费工作,我们按照省市要求,对社团会费收取作了明确规定,严格要求收费的社团认真履行会费标准制定和修改程序,严格执行会费收支公开制度,严格实行收费许可制度,严格民间组织票本专用制度。同时,在全市社团中开展了清理和规范社团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使社团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多和滥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减轻了基层和群众负担。

4、对民办学校的民事主体资格进行了变更。按照民政部和

省、安阳市要求,对全市50个民办学校进行了个体变法人的民事主体资格进行了变更,为保护其合法利益提供了保障,对9个未办理变更手续的民办学校依法进行了撤销登记。

5、举办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培训班。为贯彻落实财政部、民政部“关于认真贯彻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精神和省市民间组织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我们会同财政局对全市民间组织的会计人员进行了新会计制度培训,使我市民间组织的财务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二、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

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在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中扎实开展了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我局被省民政厅表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组织奖”,林州市爱心幼儿园被表彰为“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先进单位”,林州市成品油协会等3个单位被表彰为“河南省先进民间组织”。

一是健全组织,加强协调,为扎实开展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提供组织保证。为加强领导,成立了林州市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制发了《关于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的通知》。二是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为扎实开展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提供制度保证。三是广泛宣传,-3-

全面动员,为扎实开展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确保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取得突出的社会效益和公益效益。

三、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加快全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步伐,几年来,我们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遵循边发展、边登记、边规范的原则,放宽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走出了一条农户自发、企业自主、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路子。截止目前,全市共登记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26个,备案29个,涉及养猪、养兔、种子、饲料、沼气、农民用水、中药材种植、科技服务等多个领域,为推动全市农村专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领导重视方面,市里调整充实了由市领导任组长,各乡镇及民政、财政、农业、林业、市社、土地、畜牧、科技、税务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把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规范建设工作纳入16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目标考核内容,签定责任书,要求每个乡镇、街道每年要培育发展1—2个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专

业经济协会。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过程中,我们对提出申请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坚持实行登记和备案“两条腿”走路,降低准入门槛,减少批准筹办环节,坚持条件成熟一个,注册登记一个,规范管理一个,促进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

四、开创社会组织管理工作新局面

做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将按照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强化服务,积极引导,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重点业务工作,力争行业协会改革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工作取得新的成效,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不断开创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新局面,促进社会和谐新发展。

关爱留守儿童 促进社会和谐 篇6

----××镇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案例

2011年9月20日

活动背景

××镇位于××市西郊。全镇占地--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个居委会,---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儿童——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镇经济发展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随之而出现的是:农村青壮年大量从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基本上80%以上的农村青年夫妇均在企业打工,其中五分之一长期在外地打工,孩子跟着祖父、祖母生活。由于年龄、知识等方面的偏差,老年人管理教育小孩上普遍存有偏差,导致一部分留守儿童不能与其他儿童一道健康成长。为此,××镇妇联采取有效措施,整合社会力量,和村级老年协会、关工委一道,把关爱留守儿童氢到重要位臵来抓,创新栽体,丰富内涵,有力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查,摸清基数。活动伊始,我们就组织村妇代会主任对各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进行了一轮详细调查摸底,弄清全镇留守儿童年龄、性别、学习、性 格、爱好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做到基数清、情况明,并分门别类整理归档。据统计,全镇共有留守儿童——名,其中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名,为下一步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充分发动,形成合力。仅仅依靠镇妇联、村妇代会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是远远不够的。为整合社会力量,充足帮扶队伍,我们在全镇范围内面向老党员、老干部、退休老师、退职村组干部进行了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动,要求老年朋友、老年协会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经发动,全镇共有————————等4个老年协会组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等14个村也纷纷把五老对象组织起来,定期开展活动。

三、培植典型,示范带动。我镇××村于2003年即成立了老年协会,共有会员——人,2006年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该协会不仅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而且创造了许多好的活动形式,为其他村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村共有留守儿童15名,他们一是根据留守儿童具体情况,在协会中选出了15名具有一定教育理论基础的退休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采用“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由老同志每周至少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一次,了解学习、生活情况,和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帮助解决实质性问题;二是在每年学期结束时,由老年协会筹集部分 资金,为留守儿童送上书包、文具、书等学习用品,并为4名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留守儿童再次颁发奖品。三是对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由老年协会安排退休老教师进行学习辅导,双休日帮助儿童安排作业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业辅导。四是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某某村的做法取得了丰富成果。全村15名留守儿童普遍得到健康成长,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均处中上游水平。

四、以点带点,全面推广。到今年上半年,全镇18个村成立了5个校外辅导站,聘用了12名辅导老师,基本做到了活动规范化、正常化。为引导其余各村迅速把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纳入正常化发展轨道,今年8月中旬,镇妇联联合团委、关工委,组织开展了××镇校外辅导站第二期暑假培训班。培训班共安排全镇贫困家庭留守儿童20人参加,年龄普遍在8周岁至14周岁。这期培训班为期五天,主要培训内容有线描画、乒乓球、队列训练,镇政府专门请了两名老师和一名民警负责小朋友的教学,每天中午还为留守儿童安排了丰富可口的免费午餐。活动结束前,贫困留守儿童还参观了××镇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到××果园采摘了葡萄,孩子们在紧张、有序的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更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通过该活动的组织,广大村级组织认识到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创造条件筹建校外辅导站,聘请辅导老师,部署关爱行 动。

成 效

一是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的开展,可以使留守儿童更多地接触社会,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促进其生理、心理、伦理等各个方面的健康成长。二是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此项活动以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为主要支撑力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同时,更做到了老有所为;三是让外出务工人员更加放心、安心创业。自己在外地打工创业,子女在家有各级组织关爱教育,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学习稳步提高,成为外出打工父母的“定心丸”。四是妇联的作用得到发挥。妇联作为广大妇女的贴心人,了解广大妇女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真正成为广大妇女的坚强后盾。

体 会

服务老年队伍促进社会和谐 篇7

一、更新观念, 重新认识老年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1、做好老年工作是尊重历史, 维

护稳定, 促进发展, 构建和谐的内在要求。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的石油工业发展史, 是一部石油人拼博奉献的光荣史, 老一辈石油人为了改变中国贫油的状况, 南征北战, 四海为家, 创立了石油事业辉煌的历史, 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学习、关心、爱护的特殊群体。让老同志健康、快乐、有尊严的生活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也是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基层老年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非常细致的工作。工作做好了, 有助于发挥老同志的余热, 为油田经济建设建言献策, 为实现油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我们要从历史和客观的角度去考虑、认识、谋划老年工作, 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和老年人的新要求, 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老龄事业的角度, 切实提高对老年人心理需求和对策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2、做好老年工作是我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需要。

我国已有1.6亿人步入老龄化, 占国家总人口的12.3%。而我们油田人口的老龄化形势也非常严峻, 据调查数据表明, 目前全局离退休职工已有5.1万多人, 预计到2015年将增加到7万多人。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 高龄老人比重的增加必将给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居家养老问题、社会保障服务问题、老年维权、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 必将会影响到我们油田各个领域,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必须转变观念, 端正态度, 据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呈现出的新变化、新特点, 做好长足的老年工作。

二、加强服务, 实现老年队伍和谐稳定

1、切实关心老同志, 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各级组织要把老年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 把老年工作同其他工作同步进行, 统筹安排。建设环境优美、条件舒适的老年活动阵地为老同志们提供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良好环境。感情融入, 定期走访老领导、高龄老同志、老劳模及困难家庭, 带去党的关怀和大家庭的温暖, 使其深深感受公司没有忘记他们, 仍有老有所依的感觉。定期组织恳谈会, 零距离接触, 接受面对面的真情互动, 倾听老同志的呼声。对老同志提出的实际问题, 各级组织要认真研究, 力所能及地予以解决, 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说明解释工作。

2、提升人员素质, 切实为老同志们服好务。

老年站本就是职能服务单位, 服务对象就是我们的父辈, 他们饱经风霜、历尽人间疾苦, 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温暖的爱扶, 即使事情再繁琐再紊乱, 为父辈跑跑腿问问路, 理所当然完全应该, 所以基层工作人员要以极大的热情, 耐心服务好老同志, 这是功德无量的善举。老年工作光有热情还远远不够, 必须要有过硬的服务本领, 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分期分批轮训, 走出去吸取知识营养, 不断充电才使自己的能量用之不竭, 应把工作人员的培训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环节来抓。

3、灵活引导, 发挥老同志的主观能动性。

离退休职工基本上是从八十年代末开始退离工作岗位的, 年长的已八十多岁, 而近几年内退下来的也不过五十多岁, 从年龄段来讲, 最早退下来的老同志更需重点的呵护服务, 定期看望慰问, 了解其生活起居情况, 帮助其安度晚年。而那些年富力强, 过早退下来的老同志应充分发挥其劳动资源和智力资源。一是根据老同志原工作岗位、技术特点返聘做技术顾问, 发挥余热;二是根据岗位不同组成传帮带小组, 以自身经历, 有组织的到前线队伍中, 演讲当年艰苦创业、为石油拼搏的历史场景和胜利石油人的光荣传统, 使年轻职工多了解石油创业的历史, 更加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和工作环境;三是根据习性爱好成立各种活动小组, 发挥其专长, 如文体活动中的太极拳、剑、扇, 乒乓球、台球、象棋、扑克、钓鱼、门球、舞蹈、戏曲弹唱、书画摄影等, 各尽所能, 分别组织排练, 凡遇大的节假日进行节目展示, 也根据上级要求参与比赛演出。通过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 吸引老同志走出家门, 参与到丰富的文化生活中来, 提高生活品位, 真正感受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使老年管理工作迈向健康轨道。

促进社会和谐九年级 篇8

一、更新信访理念,确立检察机关信访工作的目标和思路

检察机关控申部门主要受理公民的控告、举报,案件当事人刑事、民事申诉、刑事赔償要求。控告涉及的内容较广泛,其主要包括控告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及其他刑事犯罪以及控告一般违法、检察干警违法。举报主要包括举报贪污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申诉是指案件当事人对检察机关的处理决定和对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和裁定、民事判决和裁定不服的申诉。检察机关在受理属于本院管辖的控告、举报和申诉时,对于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举报、报案、控告,检察机关的控申部门也应当接受。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是检察机关对外宣传的窗口,是与广大群众联系的纽带,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希望所在,同时也是检察机关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获取腐败线索的重要途径。因此,接待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和政府及检察机关的形象,能否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检察机关信访工作与政府部门的信访工作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作为政府部门,面对所有部门和社会的信访问题,而检察机关则主要针对犯罪,因此只有更新信访理念,使每一个控申科干警都认识到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每位同志的信访工作使命感,在干警中形成“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的共识,为检察机关信访工作提升奠定思想基础,明确目标和思路。

二、如何在现有的法律规定下开展好检察机关的信访工作机制

检察信访工作与民生司法问题密切相关,群众上访反映的司法问题都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信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能不能做好信访工作,关系到能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问题,关系到密切党和人民血肉联系这一核心问题。形成信访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对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不满造成的,这其中虽包括当事人对执法行为的不理解和误解,但确实包括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不公、违法行政、枉法裁判的现象,因此,在信访工作中,我们感受到,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解决好利益分配、利益调整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就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强化责任,提高效率,落实问题。一方面,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最大限度的避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逐步减少社会矛盾,减少群众上访,立足本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畅通诉访,建立矛盾调处化解机制

矛盾纠纷宜疏不宜堵,加强控申工作,认真接待申诉和信访,为群众提供一个交流感受,诉说委屈,发泄情绪,提出建议的司法诉求途径。妥善处理好信访案件。同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院领导再次强调在处理上访问题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一定要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我院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皆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处理,并且要求对上访案件实行一案一方案,定时定人,领导包案、专题研究等方式,妥善予以解决,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2、在接待方式上,为方便群众上访,我院曾公开向社会推出“检察长首问约见制”,受到群众的好评和肯定,今后,我院仍将继续执行该制度,力求满足上访群众的需要。同时提出“贴近群众,耐心倾听,文明接待,热情服务”的工作要求,杜绝出现“冷、硬、横、推”等简单、粗暴的接待方式。3、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目前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防止出现冤、假、错案,我院制定多项内部监督机制,相互制约,同时纪检部门还专门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执法的公正性。

检察机关的信访工作应从疏通信访渠道开始,信访工作的“窗口”建设固然重要,但检察机关信访工作不应仅停留在“窗口”的点和面上,而是要结合检察机关的信访分布情况,主动收集信访信息,对老上访户、有可能酝酿成的集体上访不是压制,而是主动访上门,尽力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事件的发生。

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结合检察机关控申工作特点,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好人民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不断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出发改进检察工作,全面提升工作标准和服务水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纡民之所困,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密切关注群众需求,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职能,促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到“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努力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密切同群众的关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注重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主动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满腔热情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伤害群众感情、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让人民群众从检察机关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接待的每一个诉求、化解的每一个矛盾中,感受到检察机关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公信力。

坚持群众观点促进社会和谐 篇9

四皓镇纪委书记孙荣军

为了落实好“两群观点”主题教育,我通过近一个月的调研实践活动,采取进村、入户调查、走访活动等多种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放下担子,扑下身子,扎实做好“两群观点”教育活动。

(一)是进村入户察民情、解民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开展“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实践活动,实现了干群双向联系,干部能够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状况,了解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基层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及时处理解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四皓镇推进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是干部引领转观念、促发展,推动了群众想干事的激情。鼓励引导群众走出去创业,留下来组建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共同体,提高工资性收入。共组织开展各类培训会10场次,直接培训村民500余人次,转变了农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有利于经济发展。

(三)是主动下访察实情、解难题,成功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针对板洛高速引发的群众大集访,闹访,矛盾纠纷

复杂的实际,我们把“大下访”活动作为这次“下基层、办实事、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的主要工作来抓。截至目前,共入户调查20多次,排查出矛盾隐患5起,解决4起,为板洛高速的顺利通车坚定了基础。

(四)是整合力量建阵地、强班子,有效强化了基层战斗堡垒。按照“有场所议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提高基层组织信息化水平”,按照“三有一化”的基层阵地建设要求,目前代塬,步沟,白川,和韩村的村委会办公条件明显改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是总结创新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出一条“下基层”活动新路子。近年来,四皓镇组织开展了不同主题、不同载体的“下基层”活动。从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困难,到突出重点项目建设、保障惠民工程实施、宣讲法律法规、强化基层组织。从过去为农民送米送面、送钱送物到送技术、送保障,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变输血为造血,提升致富能力,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共谋发展的工作机制。变农民上访为干部下访,体察了民情、理顺了关系、促进了团结,使我们的决策更加符合群众所愿,为广大农民带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这些都为今后开展“下基层”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在具体的下访活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对包扶联系对象所需所愿所盼都要全面掌握,对排

查出的矛盾问题,要按照产生原因、涉及人员、责任单位、包案领导、解决办法、办结时限六大要素登记建档,特别是对重复访、集体访、越级访和群体性事件隐患,要把处理问题的过程、存在的难点、终结处理方案等情况形成详细的工作报告没有建立统一的工作台帐,未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动态信息库。

(二)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下基层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个别群众不理解,说明工作做得不够好,还需要继续改变工作方法。

(三)想法设法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务工性收入。各村党支部要充分发挥业务优势,挖掘自身潜力,把物质资金帮扶与提供项目支持、信息服务、技能培训、就业政策扶持等相结合,切实提高群众的自身造血功能,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分享乡镇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效果不明显。

(四)全体下基层党员干部是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去结对帮扶,坚持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解民忧,实实在在帮民富,通过争资金、引项目、捐物资、教技术、传信息等办法,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下基层的实效实惠,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群众没有

从根本上真正脱贫。

(五)要总结“下基层、办实事、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理论宣讲的经验和做法,把送理论、送政策、送科技、送法规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掀起新一轮大宣教热潮,塑造“懂理、守法、文明、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宣传好争做“好媳妇,好公婆、好公民”活动,破除农村的封建迷信思想活动做得不全面。

(六)特别要帮助基层组织开展好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引导激发基层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党员主体意识,打破活力不强的基层党的组织生活氛围,效果不明显,不突出。

三、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和对策

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我们全体党员干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该项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加强此次下基层活动的领导,党委已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同时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建活动办公室。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认真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细化活动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挂帅,亲自参与,深入一线,认真搞好活动的协调、联络和服务工作。

二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各参与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配合意识,既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活动深入开展。要牢固树立“全镇一盘棋”的思想,不仅要舍得派出精兵强将,而且要当好坚强后盾,做到工作上多支持、政治上多帮助、生活上多关心,确保抽调的干部安心工作。各单位要为下基层的同志开展工作积极创造条件。

三要强化纪律、注重形象。各单位及下乡队员到基层一定要遵守工作纪律,切实维护好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要严守“七不”要求:即不吃请、不受礼、不打牌赌博、不违法违纪、不增加基层负担、不无故请假、不做影响党政形象和伤害群众感情的事,讲究工作方法,注重吃透政策、把握分寸,不表无原则的态,不做无原则的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服务。

四要加强督查、严格考核。“两群观点”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紧密结合活动的特点和实际,采取明查暗访、督查督办、定期通报等措施,切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要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密切关注活动动态,全面把握活动进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在督查落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对好的典型,要给予表彰通报;对工作不落实的,要责令限期整改。特别强调一点,对于矛盾没有妥善解决的,工作组不准撤回;

上一篇:比赛斗地主下一篇:民族团结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