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

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 篇1

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

保障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遏制生产事故的发生,是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安全生产事关人们的.幸福生活,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文章从安金文化、安全责任制、安全投入以及激励机制和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入手,对如何保障安全生产提出了一些看法.

作 者:崔江明 Cui Jiangming 作者单位: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2刊 名: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年,卷(期):“”(3)分类号:X92关键词:安全生产 和谐社会 安全责任制

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 篇2

必须充分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民生问题涵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八个方面, 是涉及人民群众自身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 关乎人们生存有没有安全感, 生活有没有幸福感, 对党和政府有没有信任感, 对社会有没有认同感, 影响着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

1、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的主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所有这些, 都体现在点点滴滴的民生民计上。所以说,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和现实表现。

2、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 “必须适应国内新形势的新变化, 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小康, 就是要做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这一切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可以说, 改善民生既是全面小康的内容, 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途径, 更是全社会共同的期待。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合乎民心民意, 加大力度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教育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网络覆盖更加广泛, 不断改善民生。

3、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和谐社会的标志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关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尺度和标准就是“民生”。当前, 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 人民群众思想的独立性、多样性、参与性、选择性和维权意识普遍增强, 在加快发展中更加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只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奋发有为, 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4、改善民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 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他们的利益。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 是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只有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化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 并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定稳固, 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改善民生是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

民生问题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是就业、就学、就医、养老问题。因此, 劳动保障部门必须增强责任感, 勇担使命。具体来说, 应着力发挥三方面作用:

1、发挥“减压阀”的作用。

当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面临着战略性调整, 人民群众经济要求多样化, 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在这个特殊时期, 人民群众对经济利益的要求更高, 追求社会利益分配相对公平的呼声更大。这些问题的产生, 主要是一些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没有得到满足, 或是相对公平的享有。譬如, 农村征地后农民因失地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分流安置的问题, 非公有制企业中员工工资被拖欠、克扣和超时加班等问题。要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 劳动保障部门应充分发挥“减压阀”的作用, 积极搭架好就业转移的桥梁, 加大技能培训力度, 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 化解各类纠纷和矛盾, 更好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妥善协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2、发挥“助推器”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劳动就业是谋生的基本手段。只有通过劳动就业, 人们才能具备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解决好就业问题, 帮助人民群众实现安居乐业, 是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而就业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 尤其在人口众多的我国, 就业问题历来严峻。前些年, 由于体制改革, 国有、集体企业大量的人员下岗, 给就业增加了压力。而近年来, 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 使原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保障部门只有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加大力度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 才能切实保障他们有生存之本, 才能在推动社会发展和稳定发挥“助推器”作用。

3、发挥“安全网”作用。

社会保障涉及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民生大计。只有把更多的社会群体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助、失有所补”, 才能不断增强保障民生稳定的基础。当前,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 引起社会形态的深刻演变、社会组织结构的深刻调整, 现实生活中, 贫富差距偏大、劳动关系失衡、城乡差距与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不同社会群体存在一定利益矛盾等, 这些不可否认的要先靠解决就业的问题去解决。但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因年龄大、身体状况差、教育水平低, 或者因体制造成的历史遗留因素, 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这就需要社会保障事业予以救助。社会保障工作不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事情, 而是全社会的事业。作为劳动保障部门就应该发挥“排头兵”作用, 加快推进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制度, 率先撑起“安全网”。

准确把握当前劳动保障工作形势

可以预料, 今后一个时期的劳动保障事业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 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 特别是在推进改善民生工作上, 其任务既繁重又艰巨, 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困难与希望同在。就全国劳动保障工作总体形势上看, 由于有党的十七大精神这股强劲东风的吹动, 劳动保障事业建设将会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 广大人民群众将会更多地分享到改革开放发展的丰硕成果。从全省形势而言, 连年来由于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整个劳动保障事业建设率先走在全国同行前列, 创新二十多项占居首位的辉煌业绩。在未来发展走势中, 也将会一路领先。就惠来县的形势分析, 劳动保障事业建设和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机遇, 有着大的希望。首先, 县委、县政府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惠来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新的战略布局和工作思路, 把改善民生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来抓, 这给劳动保障事业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后盾。其次, 未来几年惠来经济发展将面临着大发展、大跨越的机遇期, 一批投资上亿元、上百亿、上千亿元的项目 (如惠来电厂、中海油、乌屿核电站、大南海国际石化工业园、县城生态工业园、神泉港码头及源翰制衣等) 相继投产或在建在谈, 这给扩大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工作带来了良机。第三, 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当地党政的高度重视下, 劳动保障事业基础建设将得到夯实, 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对外形象已得到塑新和树立。目前, 正着手筹建的县技工学校和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大楼, 这将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便民条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但是, 由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尽相同, 发展速度不匀衡, 劳动保障事业建设也出现不匀衡, 特别象惠来这样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的县份, 存在的困难更多、压力更大:一是实现就业的压力大、任务繁重。惠来是个超百万人口大县, 虽然在谈在建大型项目不少, 但工业企业家数少、规模不大, 容纳就业份量有限。据统计, 全县仅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达12万人, 且他们的择业观念陈旧、生产技能缺乏。若加上城镇每年的新增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 整体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推进就业工作压力较大、任务繁重。二是各类险种参保覆盖面小。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 全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5大险种虽得到建立健全, 但由于地方财力弱、社会经济水平低, 各类保险参保面仍很狭窄, 待遇水平也仅仅处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线。三是技能培训基础建设滞后。目前, 全县技能培训工作仅靠县一个培训中心和一所民办学校, 工作压力很大。四是基层劳动保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应该说, 近年来, 全县劳动保障队伍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提高上是有明显变化, 但距离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尚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基层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基础建设, 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有些基层所人员变换频繁, 影响正常业务开展;有些人员因镇政府其他工作任务, 难以操务“正业”;有些人员政策业务水平不高, 难以适应本职工作, 等等。所在这些都必须加以认真解决, 否则, 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劳动保障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改善民生的课题也就很难有圆满的答案。

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劳动保障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直接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 就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在促进民生、保障民生、维护民生上狠下功夫。重点必须抓好三方面工作:

1、扩大就业门路, 稳固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推进就业, 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关键来抓, 千方百计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让广大群众实现有劳有得。一是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站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上, 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就业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消除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岐视性政策和做法, 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扎实推进“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 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增创就业岗位, 优化就业结构。增创就业岗位是扩大就业的根本, 优化就业结构是稳定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 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 充分发挥它们劳动力需求的主导性作用, 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 促进就业形成多元化, 鼓励自主创业, 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三是推进国企改革与下岗职工再就业。深化国企改革与促进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工作。要坚持国企改革与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通盘考虑, 在深化国企改革的同时, 充分考虑我县财政、企业职工和社会保险的承受能力, 特别要关注、重视、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逐步解除工作关系, 妥善分流安置, 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引导, 鼓励企业吸收下岗职工再就业, 促进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 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稳定性。四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建设。要加快推进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建设, 形成覆盖城乡就业网络, 免费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多样化就业服务。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 力求做到全方位, 快速度搜集用人信息、加强用人方与劳动者的信息对接, 有效促进就业。重点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 力求做到全方位、快速的搜集到企业用工信息;要引导下岗、待业人员自觉登记、主动联系就业信息。同时, 要坚持社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 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开展。当前, 要全力以赴地抓好技工学校的上马建设,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做强民生之盾。

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保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民生之盾。要按照“人人都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推进养老保险。推进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的养老保险, 加强非公企业养老保险工作, 加强与工会等单位的合作, 促进企业承担更多社会义务, 维护劳动者权益。探索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 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二是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宣传, 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 扩大医保覆盖面, 让广大群众实现病有所医。三是扩大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面, 引导非公有制组织积极参保,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化解矛盾。四是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 从制度上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养老保险及困难企业欠缴社保费等热点、难点问题。

3、健全劳动关系调节机制, 巩固民生之源。

完善社会保障 促进社会和谐 篇3

一是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镇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框架已经形成,但农村尚处于起步状态。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低保等只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在国家上千亿元的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中,绝大部分进入城保体系,只有一小部分惠及农村人口;农民所依赖的土地保障基本上只能做到维持生活,一旦家中有人生病,极易陷入因病致贫,困贫无医的恶性循环中。

二是部分人群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尽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过亿,但截止2004年底,城镇在职职工参加这两项保险的人数比例,也与应保尽保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以及试点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只有10%左右。除纯农民外,缺失基本社会保障的人群还包括大约1.3亿在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乡镇企业职工、1.2亿进城务工人员和4000万名被征地农民。这三大人群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也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享受到《宪法》和其他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社会保障权利。

三是现有制度仍不尽完善的问题。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滞后;企业养老金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差距不断拉大,使得在已经享受到社会保障的人群中,也容易因享受社会保障程度的差异而产生矛盾;由于基金统筹层次低、制度不能有效衔接、社会保险转移不畅,导致流动人群社会保障权益受损等等。

要解决上述问题,加快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必须从“和谐”的理念出发,以公平、正义为导向,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过程来看,社会保障最初基本只覆盖工业工人,随后依次逐渐扩展到商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公务人员和农业工人、个体劳动者和小业主,甚至工薪劳动者的配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使之逐步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必然要求。

合理确定支付水平,使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人口众多、年龄结构老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的国情,社会保障对财政的负担是比较沉重的,再考虑到国家所掌握的社会保障资源相对不足,因此,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时候,支付起点应相对低一些,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者从整体上只能享受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广覆盖应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长期政策选择。

针对国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经济条件和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模式。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自己的国力与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国家建立的基本保障制度只能起到基础性作用,解决国民在遇到收入风险时的基本生活问题,尚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这样,补充保险或政府鼓励的基本保障以外的其他保障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一是能满足不同个体和家庭对社会保障的不同需要,有助于在坚持公平的基础上促进效率的提高;二是有利于解决低保障、广覆盖所造成的公平有余而保障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效率损失问题。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应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成。

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以往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这种模式既不能体现公平,实际上也不能筹集到足够的基金以备未来之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社会逐步到来,人们对社会保障日益重视,不仅要求它能满足当前的需要,也要求它能够有效地保障未来的生活,以往的现收现付制显然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增加资金筹集和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形成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依法办事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运行、管理只有以法律为依据,才能公平、高效、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 篇4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关注民生、造福民众,既是治国理政之根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要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精辟论述,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民生八大工程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我们凤县要立足县情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省市改善民生的部署要求,创新举措,加大投入,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一体化,务求在为民排忧解难上取得新进展,在处理和化解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转与和谐发展。

一、始终关注教育发展,努力实现学有所教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解决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双管齐下,纲目并举,切实把教育这一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处置好。一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科学布局、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分步实施、总结提高的原则,深入开展撤点并校和创建寄宿制学校工作,全面推进“双高普九”,实现城乡师资、教学仪器设施等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改革,在经费投入上、师资配备上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不断加强城乡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消除校际差距,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建立健全支教、惠教与奖学、助学制度。积极探索实施教师基层服务制度与名师巡回示教制度,及时为农村学校注入新活力。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补贴交通费、生活费并实施蛋奶供应计划,切实保障困难家庭子女入校安心就读。建立健全奖学、助学制度,对高中、大学阶段贫困家庭学生每年人均分别补贴500元和5000元,对高考二本、一本上线学生每人分别奖励1000元和2000元,对中考高分学生免收学费。取消县城学校借读费,积极、稳妥地接纳、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就读,保障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二、始终关注社会就业,努力实现劳有所得

坚持把扩大就业、解决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加快经济发展,拓展就业门路,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下,农村富余劳动力及时转移安置。一是实施项目带动就业战略。以园区为平台,项目为支撑,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繁荣和活跃我县劳动力市场。依托5.5万吨铅冶炼、10万吨锌冶炼技扩改、10吨黄金冶炼及深加工、1.2万吨碱式碳酸锌等一

批大项目落地建设,以企业扩大再生产带动就业。乘借旅游盛大开园的东风,激活各类生产要素参与我县旅游三产开发,放手发展以“一江两岸”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以幼教为重点的民办教育事业,突破发展信息、保险、科技服务等新兴产业,提速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全民创业拉动再就业。二是实施积极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按照 “精减、效能、统一”的原则,清理县乡机关事业单位中长期不在岗、借调及临时人员,择优选调和招录工作人员,加强和充实招商、花椒产业发展、工业园区管理、旅游开发建设及城市综合管理力量,加快工业强县、旅游兴县、花椒富民进程。认真实施“十一五”农村基层人才振兴计划,每年为农业、教育、卫生等系统选聘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苗子,逐步缓解凤县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三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城乡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对中考、高考落榜生按每人每年1800元标准补贴两到三年,鼓励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短平快的方式把学生送到生产第一线。加快建设凤县创业就业培训中心,瞄准全县铅锌、黄金、水泥、大理石等产业集群,为工业经济输送以本土子弟为主的产业大军;围绕花椒、苹果、中药材、蔬菜、家畜养殖等特色产业,为农业经济培育种养、营销及深加工方面的技术力量。积极为新型农民构建与江苏海安等地用人单位之间的对接平台,为供求双方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并极力推介传统型农民到重点建设项目及灾

后重建工地务工。全面落实贴息贷款、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就业扶助政策,加快建设凤县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鼓励、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自强自立、自主创业。

三、始终关注群众健康,努力实现病有所医

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加强农村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规范服务行为,尽快告别城乡群众“小病扛、大病拖”的历史,努力实现病有所医。一是加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抢抓中央和省市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的有利时机,积极争资金、跑项目,加快实施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分批添置、更新医疗设施设备,切实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条件。加大乡村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择优招聘卫生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县乡医疗单位工作。把全县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工资及“三金”全额纳入财政支付范围,逐步提高社区、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补助标准,实现农村医疗工作重心由注重经济效益、保医生工资向注重社会效益、保患者健康转变。二是不断完善各项就医保健惠民政策。深入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大病救助二次报销制度、城镇居民和青少年儿童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全面推行家庭医疗帐户报销凭证制度,在全县各类公立医院设置扶贫病床,实行“三免六减”政策,竭力消除贫困患者入不了院的现象。开展全县生育关怀活动,对农村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年满60周岁的老人实行定额补助,对放弃生育二胎的家庭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医疗补助,进一步巩

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成果。三是着力规范药品和医疗服务定价行为。致力于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服务,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在乡镇卫生院全面推行药品统一配送制度,在县医院继续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办法。努力寻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佳结合点,有效发挥药监、医保部门职能作用,加强医德医风整治,引导医院多开平价药、放心药,坚决杜绝小病大医的现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四、始终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夯实社会和谐基础

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方针和“保基本、多层次、无缝隙”的原则,逐年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和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深入推进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制度改革,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坚持从严把关与应保尽保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金标准。深入推进“三告别”(告别土窑洞、告别茅草房、告别单家独户)特困安居工程,使一期439户1813名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使二期1106户农村无房户、危房户和独居户群众搬迁到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新居入住。积极实施“三集中”阳光温暖(凤县社会福利园)二期工程,加快建设残疾人康复院、儿童福利院,使全县痴、呆、傻、残群体入院集中接受康复治疗、生活管

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篇5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编者的话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的任务更为艰巨繁重。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怎样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期“本周话题”栏目刊发3篇文章进行分析探讨。

构建综合联动的多元调解机制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针对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交叉性、复合性、相关性不断增强的特点,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强、权威性高、公信力大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有效手段。

调解机制具有独特优势

近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有其局限性,高昂的诉讼费用和较长的时间耗费会使许多当事人望而却步。当前,我国社会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趋势,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使得新形势下的矛盾纠纷具有复杂性、群体性、综合性和敏感性,极易引发群众上访事件。这些新情况,只靠诉讼手段显然是不能应对的。调解机制在解决群体性矛盾、化解群体性纠纷方面具有成本低廉、操作易行、案结事了等优势。当前,需要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通过构建综合联动的多元调解机制来化解矛盾纠纷。

综合联动的多元调解机制为解决矛盾纠纷提供了多种路径,“整合资源、整体联动”是这一调解机制最显著的特征。在组织架构上,建立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协调、调处中心具体负责、司法部门业务指导、职能单位共同参与、社会各方整体联动的矛盾纠纷调解格局;在内涵建设上,融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于一体,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在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上,努力实现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这样,通过加强各种民间性非诉讼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与法院诉讼程序之间的衔接,加强专门性、行业性及行政性非诉讼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与行政复议、诉讼程序之间的合理分工与衔接,整合有关职能部门资源,达到真正化解矛盾纠纷的效果。

完善调解机制的途径

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妥善解决基层调解组织人员报酬、工作经费等实际困难,增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活力。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逐步形成“全方位覆盖、多功能调处”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为此,一方面应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各级财政应拨出专项资金作为调解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以保证人民调解工作正常开展。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方力量,从办公场所、通讯、交通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努力构建全方位的人民调解社会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应解决好人员报酬问题。可以按照招聘社区干部的方式招纳贤才,把懂法律、懂政策、有文化、有道德且热爱人民调解工作的年富力强者选聘到人民调解队伍中来,给予社区干部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调解队伍活力。

完善调解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完善排查防范机制。针对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大多发生在基层的特点,将调解工作前移,由事后处置变为事前预防,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健全矛盾隐患通报、纠纷信息反馈、重大情况报告等制度,做到上下联动、快速解决。二是完善调处联动机制。基层司法所应在县区司法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联合各方力量,重点加强与基层派出所、人民法庭的联调联动,化解辖区内的矛盾纠纷,特别是对排查出来的重大疑难、久拖不决的矛盾纠纷和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突发性事件,重点进行化解。三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用表彰奖励先进、总结推广典型的方法,激励广大调解员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在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解决好司法所的管理体制、立户列编、经费保障等实际问题,增强司法所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工作能力和办案水平。

加大对调解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调解员具有较高素质是确保公正调解的关键。应积极培养专家型人民调解员,建立一支机动性地调处某一类型、某一领域、某一地区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队伍。在人员构成上,探索实行专职调解员与兼职调解员相结合、调解人员与调解志愿者相结合。同时,通过示范带动、岗位培训、庭审观摩等形式,加大对调解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政策、法律知识水平和调解技能,使他们成为懂法律、懂政策、懂心理、懂人情以及会预防、会调查、会调解、会制作调解协议的专门人才。

(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王克群)

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让人民群众在更广领域、更深层面上有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参与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各级党委、政府应因势利导,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需要,善于运用民主的手段、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发展基层民主,可以丰富民主实践、健全民主机制,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法治进程,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应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引导和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使人民群众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实践中实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做好群众工作。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群众团结奋斗的作用,始终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分散化、矛盾纠纷的复杂化。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在人民内部难以避免地会出现大量的各种具体利益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针对各个阶层群众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去,不断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通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不断凝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

注重利用舆论宣传手段做好群众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注重把握舆论导向,加强宣传引导。应大力宣传党的政策、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的实惠,积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丰富和提升群众文化生活,牢固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宣传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确保处理问题有法必依、有政策必执行。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和集中民智的重要方式。应充分利用好网络,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在具体工作中,既要积极鼓励网民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实施监督,并及时回应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又要主动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杜绝有害信息,净化网络环境,防止因网络炒作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通过不断提高舆论传播力,占领舆论制高点,把握舆论话语权,打造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阵地。

通过满足群众合理要求和愿望做好群众工作。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在注意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认真贯彻实施这些路线方针政策,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在增进群众的信任感上下功夫,研究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把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关心和服务群众作为第一职责,努力满足群众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李江源 方健)

调整社会结构是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大量的各种具体利益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原因,也有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原因;既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原因,也有发展水平不够的原因。从根本上说,这些矛盾都与社会结构问题紧密关联。

结构是事物内部各主要要素之间的构成方式与比例关系。结构问题直接关系事物内部的稳定与发展。社会结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就会加剧社会运行的紧张状态。因此,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离不开对各项社会结构进行调整,包括经济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决策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等。

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已经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面开放、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中等工业化社会,现代社会结构基本形成。但也要看到,目前在社会结构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压力依然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趋势;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难度加大;等等。这些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当前,应以新的思路寻找优化我国社会结构的途径,切实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结构性问题的特点。一是覆盖面广。结构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改革越深入,结构问题暴露得越充分。二是联带性强。社会问题具有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系统内部或结构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复杂,如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就业结构、分配结构、阶层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三是不平衡性。某些社会结构转变快、动力大,超过了其他社会结构的变化,造成了各社会结构之间不相适应的情况。四是转换慢,持续时间长。结构的稳固性和惯性决定了其调整、转换的难度大。完善一种社会结构,既要考虑其自身状况,又要与相关系统、相关结构调整相适应。

明确社会结构优化的主要标准。首先是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比较好地控制来自外部的影响,当遇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外部力量时又能主动地调整自己,始终与环境保持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有效率的平衡。二是有良好的平衡性能和支撑能力。这是对一个结构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事物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三是有良好的功能输出。按照灵活、高效、平衡的要求,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把自己调整到与社会需要、与系统要求相适应的最佳状态,实现理想的功能输出。

试论努力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篇6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我们党执政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建设,始终重视从各方面提高执政能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依靠全党共同努力,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同党所担负的重任

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执政能力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特别是在领导社会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成效。我们党要完成执政使命,不仅要善于治国理政,而且要善于引领和推动社会建设。因此,必须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应当站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站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高度,来认识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学习、务实创新、增强本领,切实担负起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责任。

二、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党内要和谐

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先进性决定的。我们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实现和保持党自身的团结和谐,才能团结带领人民为完成党所肩负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而奋斗。我们党是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先进性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来体现,也通过党的形象和表率作用来体现。只有实现和保持党的团结和谐,才能对社会和谐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体现党的先进性。实践也反复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创造力、出凝聚力、出战斗力。一个地方的领导班子是否团结、干部队伍是否和谐,对当地的民心和风气影响极大。群众看干部,干部看班子。如果一个地方的领导班子长期矛盾重重,内耗不止,那里的干部队伍就会离心离德,人心就会涣散,社会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坚持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党内和谐的重大意义,高度自觉地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三、增进党内团结和谐,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也是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的根本保证,必须认真坚持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把发扬民主作为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于党的工作的各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的各项制度,制定和落实党内民主的具体措施,积极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形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推进党务公开,积极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保障党员行使党章赋予的各项权利,同时教育督促党员履行好应尽的义务。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要靠纪律作保证。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党章规定的各项纪律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而首要的、最核心的就是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所有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提高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的自觉性,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保证党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的巩固和统一。要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防止和克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和各行其是。严格党内生活,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处理好一把手和班子其他成员的关系、党政主要负责人之间的关系、新老班子新老领导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相互之间的团结和谐。一把手对班子的团结负主要责任,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善于团结各方面同志包括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通过领导班子的团结带动整个干部队伍的团结,营造相互信任、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

以和谐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篇7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没有文化, 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 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 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 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 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 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

(一)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

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 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形成, 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 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 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从表现形式上看, 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 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 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 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一个社会的和谐, 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 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 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二) 建设和谐社会, 是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 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 面向时代, 立足于现实, 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征, 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 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 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 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建设和谐文化, 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 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 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 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 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 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 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文化,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 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二)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 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 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 物质财富的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 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 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 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但是, 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 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 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 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建设和谐文化, 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 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 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立足现实, 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 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 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一) 建设和谐文化, 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

重和谐, 求同存异,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 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 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 强调“和为贵”, 提倡宽和处世, 协调团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强调“天人合一”, 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 强调“协和万邦”, 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 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 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 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 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 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 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建设和谐文化, 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 篇8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为学院科学发展提供正确指引

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从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入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学院建设、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保驾护航。学院党政班子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准确定位、抓住机遇、寻求发展。学院始终秉承“服务、合作、创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 “三地建设”(世界旅游管理教研重地、中国会展管理教研高地、首都服务管理教研要地)为目标,注重并坚持国际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积极探索“国际化职业经理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学院的各项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由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升格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科研课题大幅增长;“旅游管理”和“企业管理”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在旅游管理和企业管理两个学术硕士学位点的基础上,新增工商管理硕士(MBA)和旅游管理硕士(MTA)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旅游管理专业获得世界旅游组织最高质量认证;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方向申办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院学生规模逐年增加,在读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1,600余人,研究生和留学生规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第一;教师中市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教学名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8%。近几年,学院又积极引进海归博士多人,使师资队伍和力量更加壮大,国际化特点凸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被核心期刊《旅游学刊》评选为国内高校旅游科研国际影响力第一名;教师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得荣誉和奖励,“二外旅游品牌”已经形成。

规范基层党建工作 为学院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牢牢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党政分工不分家的优良传统,紧密围绕学校建设“国际化、有特色、高满意度大学”的发展目标,把促进中心工作作为学院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党建工作渗透到学院工作的各个方面。

健全的工作制度是发挥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的保证。学院通过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政领导周工作例会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基层党支部书记参加院务会制度、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院系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及岗位职责定期考核制度等,把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做到人人有事可做,事事有章可循,为学院创先争优提供了制度保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重视组织发展工作 提升党员在学院发展中的贡献力

学院重视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为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共建双赢的局面。学生支部建设注重党员的发展与教育,通过学院初级党校及学校高级党校两级培训,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的发展质量。学院现有党员165人,其中教职工党员占教职工总数的62.2%,绝大部分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团队负责人等都是党员。这些党员在学院的各项工作中,兢兢业业、辛勤付出,并能身先示范,为学院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学院发展的核心力量。 据统计,近年来学院80%以上的教学科研成果奖励、荣誉都是由教师党员获得的。

以人为本 为学院和谐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学院的良好风气直接关系到学院的发展。为此,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始终将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科研环境和育人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目标。近年来,党总支一直以“旅游管理学院大家庭”“我是旅管一分子,我为旅管作贡献”等理念来影响全院教职工,并积极发挥工会、群众团体的力量,通过建家活动和精彩纷呈的学生活动,打造和谐向上、充满活力的旅游管理学院。同时,牢固树立“人才强院”的观念,注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充分尊重教职工,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学院的各项重大决策和决定中,能够充分尊重教师利益,坚持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首先,确保教职员工的知情权。让教职员工了解院系领导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以取得教职员工对学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吸引教职员工对学院工作的积极参与,把教职工放到学院工作的核心位置和主动位置,通过建立“全员班导师制”、实施“一对一深度辅导制”、全面实施“121工程”等方式动员和吸引教职员工全面参与院系的各项工作。再次,不断扩大教职员工对事关他们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发言权。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审、岗位考核、津贴发放等工作中,尽可能多地听取广大教职员工的意见;在评比和表彰先进工作中,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坚决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打造特色品牌活动 和谐融入学科建设

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努力融入学院中心工作中,通过组织各种品牌活动推动旅游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旅游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中国旅游发展·北京对话”已成为学校非常成熟的品牌活动。从200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每次举办,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都会调动有关专任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骨干组成会务组,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严密布置、周到服务,有力地助推了旅游学科的发展。目前,“中国旅游发展·北京对话”,已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讨平台,在旅游业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为充分体现学校“专业+外语”的办学优势与特色,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于2009年和2010年举办了“全国高校旅游英语风采大赛”,共邀请了全国15所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参加。学院的学生在两次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了高校和业界的广泛好评,也提升了旅游学科的影响力。

2011年5月,作为学校庆祝建党90周年的特色活动,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联合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了首届“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 2012年5月,党总支还将以党的一大至十八大会议召开地为主线,面向北京市设有旅游专业的高校学生,再次主办“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

今后,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将继续坚持“围绕中心做好保障,构建和谐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学校的国际化拓展战略、特色提升强化战略和人本优质服务战略,为实现学校建设“国际化、有特色、高满意度大学”的目标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篇9

提 要: 随着社会进一步地发展进步,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满足不同阶层群众的生活需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当前,要提高关注民生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让关注民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政府应当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重点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四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要统筹城乡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关键词: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社会公平社会和谐

一、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充分体现了民生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亿万人的切身利益。方法得当与否,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信,关系到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益,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具体表现如下:

1.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也充分证明:只有代表民意,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政权,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长久。各级党委政府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循序渐进,一切从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群众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着力保障群众的基本需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满足群众的发展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着力确保群众的安全需求,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可以说,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关键问题,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头等大事[1]。

2.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它既体现着人民群众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利益,综合起来又关系着人民群众长远的、根本的、整体的利益。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实际效果,从而认同和拥护党和政府。所以,我们党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把关心人民群众生活,作为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3.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深化认识的必然产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思想路线,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实质就是把对发展的认识真正地转到解决好民生问题上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

4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在新的形势下,我党以新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民生问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我们能不能顺利地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关系到

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国家政体的安全。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必须面对的三项重大任务。自觉地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了保民生上,民生问题被放在新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即关注民生是关键、是根本、是核心。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关注民生是实现以人为本、体现发展目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关键[2]。其次,关注民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的根本所在。第三,关注民生是走出经济困境、战胜各种经济困难的力量源泉。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把事关人民群众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做好,给人民群众以信心和力量,共同度过经济困难的难关。

二、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层面关注民生解决民生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创新性地提出:“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当前,在福建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要以胡锦涛总书记6月2 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指南,行动的纲领,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着力解决事关民生的四大根本问题,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还有城乡差距的扩大化和地区差距的扩大化等等,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3]。

1.关注民生一直是影响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时代,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需求,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重点。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工作的中心,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2亿多人的贫困问题是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上个世纪末,我国基本上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进入了总体小康社会,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新时期面临的民生问题,已经不再是衣食之忧,而是对诸如优质教育、稳定就业、公平分配、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住房供应、交通便利、食品安全、环境改善、社会公平等的日益迫切的需求,这表明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追求正在快速而全面地升级。从历史的视角看待今天的民生问题,可以发现民生问题升级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发展的视角来解决今天的民生问题,则需要采取综合而有效的一揽子措施并使之升华到制度化的层面。

2.关注民生要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并逐步形成制度保证。从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到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政府政策着力点的转移、各项关系民生制度的落实,关注民生正在成为我们社会的共同理念。一种理念的形成是有其现实的社会基础的,关注民生这一理念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深化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制度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认识后,在观念上的集中反映。各级党委、政府有义务、有责任把关注民生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理念来树立,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主动作为。关注民生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这就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既要又好又快地实现经济发展,使解决民生问题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要有具体的制度保障,使解决民生问题能够落到实处[3]。

3.政府要始终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核心任务。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城的乡居民过上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2006年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500美元,部分发达地区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2000美元[1]。极大改善。但是,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与人均指标的持续大幅攀升,并不意味着民生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即使以四大基本民生问题而论也是

如此: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并不牢靠,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义务教育福利性保障不足、受教育机会尚不公平等问题;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形势相当严峻,就业岗位的增长并不能让大学生放心就业,农民工也不能安居乐业,城镇失业率更是在持续攀升,就业形势在未来十年都将相当严峻;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同样存在着失衡、失范与不公的现象;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更是城乡分割、漏洞巨大,大多数国民不能享受到应当享有的社会保障。解决不好新时期的民生问题,便不可能有稳定的社会基础,更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因此,解决好民生问题将始终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系与核心任务[4]。

4.关注民生要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四大民生问题。今天,良好的教育、稳定的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安全的社会保障网、健康的生活环境、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乃至民主的政治、文明的法制、个人的尊严与体面,日益成为城乡人民的普遍追求,进而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必须考量的重大民生问题。但现实中最为迫切和直接相关的还是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四大民生问题。首先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此外,要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机制,按照住房的供求关系,切实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基本满足需要的经济适用房,使人们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5.关注民生要统筹城乡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要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把城市开展共建共享的经验引向农村,实现以城带乡、共同发展。首先要统筹城乡规划,强化城乡规划的作用,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当前要特别重视规划和规划过程的严肃性、权威性。政府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要明确缩小城乡差距的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其次要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注重质量,发挥特色;统筹城乡生产要素,努力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再次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良好条件。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要满足农村生产结构优化和特色经济的需求。第四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要把重点放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公路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要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快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健全教育、医疗等社会救助体系。逐步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不断增加收入渠道,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要求落到实处[5]。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今年3月7日在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强调的:“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各级党委政府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把“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 //news.sina.com.cn/c/2009-03-14/***1.shtm,l 2009-03-14.[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9日第一版)

[3]胡锦涛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看望工青妇的全国政协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见2007年3月8日《人民日报》第1版)

[4]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见2007年3月6日《人民日报》第2版)

[5]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所作的重要讲话{2007年6月26日《人民日报》第1版}

二、谈谈对参加硕士生政治专题讲座的体会和建议

参加硕士生政治专题讲座的体会

通过这学期的政治专题讲座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如和蔼可亲的学者风度、对于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的重视,讲座人是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其语言、内容、逻辑之清晰,观点之新颖,让人叹服理性光芒的魅力,下面谈谈我对政治专题讲座的具体体会:

这学期学校对我们的政治课程改变以前政治讲座的模式,进行了有以前的围绕某个知识层面进行学习,变成了专题讲座的形式,每个课题都涉及到该学科的前沿与当前的热点问题,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对各自专业的研究帮助很大。通过研究生政治专题讲座学习,不仅让我我了解到政治学习在生活工作中方面的应用,学习政治既是研究生增长才能、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使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让我们都能学习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博览群书、修学储能、修身养性,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想上保先进,理论上下功夫,行动上求实干,注重人格的健全、身心的健康、觉悟的提高。

作为一名党员的我,更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改造,改正缺点,克服弱点,发扬优点。使自己人格的健全、身心的健康、觉悟的提高。同时作为一名学生的我,我们应该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先行者和忠实实践者,结合自身定位,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和院系的科学发展。作为一名研究生的我,认为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思想上也要与时俱进。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让我的政治方向更加明确,思想更为活跃,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更加敏锐,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但不会束手无策,反而使我游刃有余,灵活自如。

在面对政治专题讲座的重要性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虚心学习。为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形式化、表面化、文章化,不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那永远是毫无价值、盲目地学习。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做为一名学生应该有一种“与时惧进”的思想,否则会被远远地丢在后面甚至被社会所淘汰。在学习中,“多思考,常记些什么,写些东西”。唯有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及时更新理念,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永远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一名知识层次有提高了研究生,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把自己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民族兴旺的重担。即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政治为经济服务 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各项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了解世界格局,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在课余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培养,拓宽知识面。通过这次政治专题讲座的学习,我也深刻的体会、反省,认识到了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我将不断反省自己,以十分的热情和饱满的情绪去对待工作,努力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效率,把工作尽快尽好的完成,不断的追求完美。我会牢记自己是一个学生干部,培养朴实的工作作风,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

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讲座的价值远远超过思想政治课本身。使我充分认识到,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有多种视角去把握,理论创新的契机可能存在于用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新的视角、其他学科比较成熟的理论来理解与解释某一特定研究对象,这对于丰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大厦是有重要意义的;其次,理论研究是对形态各异的复杂现象之后本质

性规律的一步步追问,并最终力图发现存在与现象之后最本质的规律,然后对其进行理论描述,在此基础上,寻找指导现实的可操作的理论构架。同时讲座者逻辑思路的清晰、论据的详实、表达的流畅与生动,这几个方面恰是我未来几年感觉应提高的方面,我总结为可以结合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1)发现问题的创新意识;(2)文献与知识存量的积累;(3)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4)在行文、语言的流畅方面有提高。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变成谋划工作的思路,变成促进学习,促进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在此对老师为我们的精心培养和谆谆教诲表示感谢!

对政治专题讲座的建议

作为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索质。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使位学生都能参与和决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一、面向全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在不同层次和起点上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为营造和谐、互动、高效的理想课堂。

二、激活对话。彰显教师教学机智和智慧。进行对话交流,面对面地心灵碰撞才更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插话,发表自已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这样更要着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彰显自己的教学机智,弘扬自己的智慧。

三、合作探究,弘扬团队精神。激发他们表示自己的意见,多动脑、多思考,决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观众”。还要鼓励同学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上一篇:培训班招生宣传方案下一篇:体育高效课堂教学阶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