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内涵(精选8篇)
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和谐的社会状态,有其内在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是因为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2、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3、诚挚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没有诚信,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人际关系就会紧张;没有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
4、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也就是说,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不是死水一潭,而是要在发展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必须充满活力。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5、安定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安定”是指社会发展的稳定、社会关系中的和睦相处和人们的心理平和。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社会安定决不是“万马齐喑”,而是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我国发展观的演变, 从而深刻地认识中央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多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和高度发展的概括。科学发展观是在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 在对国际上传统发展战略的科学反思基础上得出的最新发展成果, 它是发展观上的最新成果。
我国发展观经历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建国初的30年间, 我们虽然也搞了大量的经济建设, 但工作中心始终是以阶级斗争为纲, 突出政治, 经济建设服从政治需要。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开始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从而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重大转变。20多年来, 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高速稳定的增长, 2005年,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已突破1700美元, 2008年达到了3000美元。从国际经验看, 这一阶段常常会发生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以及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我们正是在看到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适时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 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中国社科院发布《2005年社会蓝皮书》, 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和七大措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明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科学发展观也是在吸取了国际上传统发展战略国家的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 国际上传统发展战略是先发展后治理, 这种战略不仅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而且治理污染比防治污染的费用还高。当今西方很多仁人志士, 已经深入思考其弊端, 而且通过到东方文化中来寻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爱”“礼仪”的东方文化精华, 试图以此来弥补这种发展模式的欠缺。无论是我国自身的教训还是别国的教训都告诉我们:过去的老路绝不可以再走。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联系是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这就要求看待任何事物都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防止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和谐发展, 深刻地蕴涵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的观点。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 就是要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 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 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所谓协调发展, 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所谓可持续发展, 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 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 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为子孙后代着想, 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和谐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理解和谐发展的内涵,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的观点, 纠正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的认识偏差。这种观点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 忽视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更不是单纯追求GDP指标的增长, 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经济不发展, 人民生活就不会富裕, 社会矛盾就会尖锐;社会问题不解决也不可能长治久安, 甚至会酿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危机。然而, 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社会发展, 单纯的经济发展, 没有民主政治的进步, 没有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整个社会系统就有可能发生危险, 甚至崩溃, 这方面的历史教训是很深刻的。
三、“构建和谐社会”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个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具有综合性, 是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是和谐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报告》中的这一表述, 旗帜鲜明地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 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以人为本, 就是以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发展的根本尺度。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利益的统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 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我们国家人口多, 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人们的需求日趋多样化, 要努力满足13亿不同层次的人的需要。实现群众的愿望, 满足群众的需要, 维护群众的利益,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细心地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 使我们的政策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 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 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 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我们已经看到, 近两年中央对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以及“三农”等方面加大了国家财政的投入, 并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 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享有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2006-10-11.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也就是各种社会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合理有效配置,使生产力不断、可持续发展,所有社会成员公平分配、占有和享用社会财富的社会。和谐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均衡状态,它要求在不损坏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按照价格机制来追逐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学的均衡却是一个动态的均衡,包括自由竞争均衡和垄断均衡。自由竞争均衡的形成是基于价格机制的作用(即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使供求刚好相等,既没有短缺也没有过剩的状态。此时,消费者的效用和生产者的利润同时达到最大化,没有无谓损失,社会福利达到最优,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但是,这种均衡是以市场为基础,价格规律为主导,以此实现以人(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归依。因此,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内涵应包括:
——和谐社会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社会资源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础。社会资源集中的地方,往往是社会财富增长最快的地方。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相互竞争的需要之间配置资源,应将它的生产和消费单位组织得使社会能够得到最大数量的所需物品;在整体经济中使用资源,应在现行习惯、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谐社会应是各种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和部门之间得到优化配置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经济结构合理的社会。目前,影响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短缺、城市化步伐加快和居民消费升级,还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也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很快,城市化率已经从1993年的28%提高到2004年的42%以上。城市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70%;21世纪初,中国人均GDP跨越了1000美元大关,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到2020年,按照GDP翻两番的速度估算,居民人均收入将达到3500美元的水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往往是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最快,带动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升的重要时期。因此,通过技术进步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通过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和谐社会是公平而有效率的社会。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说,公平的规则包括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各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且恰如其分的回报;各阶层之间应当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等。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的稳定应该是动态的稳定,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性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始终做到“活而不乱”。此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避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谐社会又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种稳定有序主要表现在社会流动上,它既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上升机会,又让人们的这种上升或下降都是持之有据的。
——和谐社会是制度科学合理的社会。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科学合理的制度分析方法包括:权力分析、利益集团分析、规范分析以及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分析等,而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则是生活质量。一切正统的经济学往往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或增加的快慢作为判断标准。而国民生产总值只是一种经济价值,它只是各种社会价值中的一种。除了经济价值以外,价值还应包括社会的平等、生态的平衡、都市的整洁以及美、尊严、生活的乐趣等等。不能允许由于追求经济价值而牺牲了其他的价值,要考虑经济增长的代价。经济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称为文化价值。如果把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综合起来用一个价值来表示,这个价值标准就是“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一种制度的设计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基于经济学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应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权力约束。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无可替代,问题是政府并非万能。即使在不同时期,政府的职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服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政府职能必须有明确的定位,总的是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减少过多的资源和所有权垄断,不再充当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主要是生产和提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建立秩序、规范行为、搞好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垄断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只要市场能做的,就要让市场去做。当市场失灵时,政府才需要发挥作用,为企业营造一個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运行的环境。政府应减少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调整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是一个利用资源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经济发展也确实需要有一个较高的速度。因为没有一定的速度,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就不可能实现。但是必须指出,经济增长应该考虑市场与资源约束、需求合理性问题、长期的增长能力以及未来的消费需求等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明确“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发展、增长与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结合起来。
第三,妥善处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民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等问题。从社会结构的层面来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针对我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民族发展差距和产业结构问题等特殊国情,构建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民族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和谐。中国目前最大的不和谐是城乡之间不和谐,这种不和谐涉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消除之难,比其他许多不和谐都大得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最关键的就是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当前城乡关系不和谐的核心是农民和市民的权利不和谐。必须在制度设计中把统筹城乡具体化、“人格化”,即统筹农民、市民权利。农民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其弱势源于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和权利贫困,而权利贫困究其实质是农民的权利诉求和政治决策脱钩的产物。我国区域之间发展和收入差距大,也是一种特殊国情。但问题是目前这种差距的扩大还在继续,较发达地区的收入增长水平仍然快于欠发达地区。因此,应当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在税收返还和财政转移支付上的倾斜,逐步扭转这种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
第四,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导致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差异的失控和社会公平的缺失。差异的失控使得社会成员丧失互助互利的基础,无法建立利益的共同点和结合点;而公平的缺失,又使得社会无法合理地协调利益关系,使利益关系不断走向对抗。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现实的社会差异转换为一种互助与合作的动力,使差异建立在可调节和公平调节的基础上。公平主要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实以上三种公平观,从狭隘的立场出发都存在缺陷。首先,单纯强调起点公平,而忽视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做法,不仅不可取,也将使公平的追求置于不可实现的境地;其次,狭隘的过程公平由于过于重视规则而轻视结果,必然走向两级分化的失衡状态;最后,如果单纯强调结果公平,必然走向平均主义的陷阱。因此,科学的公平观应该是一种统合的公平观。统合公平观认为,公平应在基于非歧视的规则约束下来保障过程公平,并在可行的范围内去调整结果失衡和缩小起点差异使社会分配收敛于结果公平。
第五,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是现代经济学界探索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决定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的关键是“效率”,而在影响“效率”的众多因素中,“制度的效率”处于核心的地位。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而言,需要在体制上进行创新,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其中包括:
一是以完善的收入分配制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突出解决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重点是通过市场效率和政府公平分配两大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行业、企业、阶层、群体和体制内外间的收入差距。一要继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从政策设计上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鼓励通过团队效率和个人效率取得、增加个人收入;二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和工资等分配工具,从制度设计上制定调节政策。用财政支出工具调节体制内外、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用税收工具调节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用工资工具规定最低工资水平保证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三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取消预算外制度,从体制和制度上消除权力参与分配。
二是以积极的就业政策促和谐。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富之源。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一要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产业、企业及经济类型,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就业的岗位;二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就业扶持政策,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加就业的机会;三要坚决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特别是各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就业的能力;四要在全社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培育竞争和开拓意识,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就业的愿望和动力。
三是以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保和谐。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犹如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因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努力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二要逐步扩大城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扩大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三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四要解决好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
所谓社会系统分析方法, 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 按照社会本身的系统性, 从社会整体与其组成要素和结构之间以及与自然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 综合、精确地考察社会的一套方法论体系。它包括下述基本方法:整体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历时性方法、协同相关分析方法等。社会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具有因素众多,结构复杂,整体性强,而且具有随机性、非线性、不稳定性、非平衡性和多种发展可能等特点,所以系统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里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 和谐社会。它的科学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
从社会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社会不仅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历史向前发展,社会是不断变化和进化的。社会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系统自身矛盾产生和解决冲突,达到系统和谐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系统解构及重构的互动。作为一种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的学说,社会系统论本身就是“和谐哲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社会系统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原则与理论指导,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充分体现和实践了社会系统论的基本要求。
任何社会系统,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或三大次级系统构成。这三大要素又可以分成若干子要素或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下去。这样,社会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各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碰撞与融合,共同促进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各子系统之间都有一定的界线,在各自的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各自的“边界功能”但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也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有机体是在人们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社会关
系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社会体系,社会系统的各种要素按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彼此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秩序,形成有规律的运动。可以看出,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系统中,我们要按照各个要素的运行规律来把握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不应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否则就不能正确说明和做到社会有机体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系统论为我们正视社会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社会发展源泉、社会生长机制及运动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社会各要素在社会系统中有序联系交互作用才能更快地推动社会机体的发展,这就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建立公平、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是人们千百年来的理想追求。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和谐’为核心, 目标系统涵盖了当代人之间以及代际人之间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公平, 使用与分配自然资源的公平, 凸显了人类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 展现了人类的一种生存境界。”从功能上看, 和谐社会是社会一种状态, 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在整体意义上,“和谐社会是对整个社会系统(即社会结构的总体)而言的, 不是针对社会某一部分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 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从要素的社会结构角度讲, 就是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关系的稳定、协调, 有序。从主体的社会结构角度讲,就是让社会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 无根本利害冲突。”按系统的基本观点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的结果, 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 统筹各种社会资源, 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专业层次: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
内涵和主要内容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特有国情下形成并发展,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下发展起来的一套切合时代的理论,它符合本国国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在原有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愈发展, 民主也愈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各方面作出进一步探究。在经济建设方面,大胆引进市场经济这一全新的概念,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直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而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这是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里从未有的,也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一次大胆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仍需不但总结经验,完善这一理论,并不时创新。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民主政治形式的最高发展阶段。这是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
在中国当代以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期中的具体体现。如国体特色,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如, 政体特色,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再如, 政党制度特色, 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即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作为不同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群众的代表, 在承认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前提下, 参与国家权力以及配置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的重大活动。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在实践中, 主要有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村民委员会为基本形式的村民自治制度、城镇居民委员会为基本形式的城镇居民民主管理制度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围绕这些利益配置环节和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社会安定, 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 19 世纪创立 ,并被他们称之为“现代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创立和形成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的社会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指引下,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强调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还必须注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在当代中国,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明确提出 “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紧紧围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明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的重要意义
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对我们更好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邓小平选集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概论》
自然观的社会文化内涵
自然观的形成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自然科学成果的总结,而是根植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诸如自然秩序、和谐统一、简单性等观念无不是对社会文化概念的推广,它们作为自然观的内容深刻影响了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形式和特点,对自然科学起到了一种前提性知识的作用.
作 者:王彦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系,浙江,杭州,310028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10)分类号:N031关键词:自然观 形而上学 前提性知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教育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内涵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内容,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核心文化和价值取向,凝聚了中华儿女共同愿望和愿景,把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内容是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遵循了大学生思政工作规律和要求,有利于确保大学生思政工作取得胜利的关键。通过高校思政教育途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导全国人民、全社会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气和舆论氛围。高校思政教育内容需要与党和国家的发展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阶段党和国家核心文化价值观,这必然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思政重要内容。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符合党和国家发展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途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高校思政教育途径培育,是实现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必然选择。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研工作、队伍建设和日常管理等途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针对性地融入高校“两课”各门课程中,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内容整体融入或依据每门课程特点和培养人才需要选择融入内容。例如,把“爱国、敬业、诚信、法治”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把“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等内容融入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中等;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把它的精髓和内容融会贯通到思政课堂学习、讨论、作业中,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外实践。高校思政教育课外实践是大学生体验生活、锻炼意志、理论联系实际、提升阅历和强化思想政治行为观念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就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课外实践活动,要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锻炼中学习体会、启发、在长期潜移默化环境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养成良好行为和观念,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生活、生产和工作中。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是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前提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就要把它的内容和精髓融入校园文化宣传工作,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广播台、横幅、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图书馆节目、校园网、微信、微博、短信、专题讲座、学术论坛等媒介和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校园生活、学习中,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大学生思政教育规律和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一项重要内容,要把社会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需要长时间、持久的教育引导。因此,日常生活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把它的内容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集体宿舍生活、校园活动、吃饭就餐、日常购物等日常生活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和促进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标准规范,引导和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文明意识,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要求,符合大学生思政教育规律,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这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重要作用。
(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借助高校思政教育完善的体制、机制,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将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全面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为它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提供快速通道。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是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优化质量和效果的根本保证。
(二)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凝聚中华儿女共同理想和愿景,把它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将大大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对凝聚大学生思想共识,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水平和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文化灵魂,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政治保证。大学生肩负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是国家最宝贵人才资源,代表国家的前途和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是结合了两者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才培养和思想教育目标问题,归根到底是以学生为本,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培养更多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育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2013-12-23.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Z].2015-01-19.
[5]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6]温龙,李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N].北京:光明日报,01版,2014-07-12.
1.社会稳定风险的内涵
社会风险是指个体与群体发生的行动对于其构成的社会整体的结构、体系、控制及传统因素以及其中组成个体的适应性、发展性、稳定性等各方面所具有的潜在的负面影响,以及由这些影响导致的反社会主体效应的态势。
对于社会风险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1社会风险存在具有必然性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其中组成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种相互行为而构成的集合体,即在社会中,相互行为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些相互行为发生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行为者资源、所处社会地位或利益不同,往往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如果这些影响超过相关个体或群体承受及处理的能力,就会导致社会风险的产生。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论是主体性原因抑或客体性原因,社会风险的产生和存在都具有必然性。
1.2社会风险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社会内部各组成部分是社会风险产生的基础。在不同的社会发展的阶段,依据社会的不同结构,社会风险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社会结构较为简单的社会发展初期,社会风险往往具有单一性、自然性、个别性和区域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的不断构建,社会风险也从较为原始的特征向多样性、普遍性、后生性、全球性等方向不断发展。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评估小组根据评估的内容、方案要求,充分考虑了不同受影响群体的生活水平、居住情况、受影响程度以及区域民族、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对移民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移民意愿及可接受性调查问卷,详细了解工程建设中移民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社会风险识别评估问卷,详细了解各移民乡镇、各县级移民机构对坪山水库工程建设中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项因素的识别程度。
调查主要涉及移民重点所在的纳雍县中岭镇、雍熙镇等地区,以及各安置区原住居民。按照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了移民与安置点原住居民,进行深入访谈。这些移民和原住居民具有较强地代表性,基本可以反映全体移民和原住居民的意愿。
2.2移民户访谈法
坪山水库工程工程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移民入户访谈涉及库区、供水区和移民安置区,对移民户的访谈主要涉及目前的生活水平,对项目建设的态度,对补偿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在移民过程中存在的担忧,以及对移民安置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等方面。
2.3座谈会法
座谈会法主要指评估组成员通过和当地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座谈会,了解项目进行过程及将来可能存在和面临的一些问题和难题;了解相关部门主要官员和技术人员对项目的态度,想法以及改善项目效果的建议;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构成、宗教文化信仰、医疗水平、就业情况、人均收入水平;了解项目对当地的实际影响、工程项目相关的各项政策等。
2.4实地观察法
评估小组通过实地走访工程区移民户、供水工程区失地农户,对移民户(失地农户)的房屋兴建、土地调整、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基本生活状况进行了解,并拍摄相关资料存档,用于工程后期移民搬迁安置实施效果的比对。
2.5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是一种重要的资料收集途径。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收集可以起到节约研究时间和成本目标。评估组在研究过程中,将对区域规划报告、移民安置报告、建设征地实物指标分解汇总报告、专题调查研究报告等关键性文献资料进行收集,进而编写风险评估报告。
2.6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本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通过对以往和今后不同时期已建和在建同类工程的分析对比,同一县区不同规模工程的比较,坪山水库工程所影响不同地区的水库影响程度比较等等,吸取以往同类工程的经验教训,趋利避害,列出潜在隐患,防患于未然,保证了坪山水库工程工程的顺利施工和运营。总而言之,比较分析法将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
3.1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对项目中难以量化的指标,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做出评价。
3.2定量分析法
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价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面临的社会问题比较复杂,能够量化的尽量进行量化分析,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指标等,这些定量指标采取常规的数学计算方法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
3.3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要调查在项目没有建设的情况下,该县的社会状况,并预测项目建成后对该地区社会状况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拟建项目引起的社会变化,即各种效益与影响的性质和程度。
3.4利益相关者分析法
利益相关者分析法首先需要识别项目所涉及到的不同利益方,编制利益相关者识别表,然后评估不同利益方对项目的态度、希望、需求以及对项目成功的重要程度,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对其重要性做出评价,分析主要利益相关者及其与项目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拟建项目将对他们产生何种影响,以及他们可能给项目施加的影响,确定贫困和脆弱群体对有关影响和代价的承受能力;最后提出在实施过程中对各利益群体应采取的步骤。
3.5参与式评估法
参与式评估法是指使各利益相关人群都参与社会评价的一种方法。它的工作要点是真诚和广泛地听取各方利益群体的意见,通过半结构式的调查研究和全过程的参与,使得补偿、安置方案、减少其它社会风险措施等涉及各方受影响人切身利益的方案更具可操作性和易于被农户所接受。
【和谐社会的内涵】推荐阅读:
构建和谐校园的演讲稿与构建和谐社会演讲稿12-02
和谐家庭_和谐社会_演讲稿06-22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11-04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内涵11-16
文明社会,和谐南京的作文07-26
人与社会和谐的例子11-01
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07-10
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0-09
人生发展社会和谐01-13
促进社会和谐九年级07-08